职称论文百科

陆鹏庆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09:12:36

陆鹏庆论文发表

近五年来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著作和论文有:专 著《矿井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月,地质出版社,与彭苏萍教授合著,共48万字。《沉积岩体力学理论与方法》,2006年,科学出版社论文 孟召平,郭彦省,刘尉.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与测井参数的关系及预测模型,煤炭学报,2015Vol.40(02):247-253 孟召平,郭彦省,王 赟等. 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2):512~517,已被SCI收录 2. Meng Zhaoping, Pan Jienan. Correlation between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duration in clastic rocks. Engineering Geology.3. Zhaoping Meng, Jincai Zhang, Suping Peng.nfluence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lastic rocks. Environmental geology4. 孟召平,张吉昌,Joachim Tiedemann. 煤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声波速度之间的关系.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4):5. 孟召平,李明生,陆鹏庆等深部温度、压力条件及其对砂岩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 Vol.25(6):6. Meng Zhaoping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dimentary Rocks of Coal Measur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laska Rocks 2005, The 40th U.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USRMS)7. 孟召平, 彭苏萍. 煤系岩石渗透性变化的控制因素探讨.见:谢和平等编著.深部开采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12,P95-1018. Pan, Jienan and Meng Zhaoping Influence of composition & texture of sedimentary rock of coal measures on its burst potential based on energy. Alaska Rocks 2005, The 40th U.S. Symposium on Rock Mechanics (USRMS).9. 潘结南,孟召平. 煤系岩石的成分、结构与其冲击倾向性关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 Vol.24(24): :4422~4427,已被EI收录10. 潘结南,孟召平,甘莉. 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33(1):16~1911. 孟召平, 彭苏萍..沉积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对煤炭开采矿压分布的影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23(9) (总124):1454-1459,已被EI收录12. 孟召平, 彭苏萍. 煤系泥岩组分特征及其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32(2):14-1613. Meng Zhaoping, Helmut Wolff. Analysis of Stability in Deep Horizontal Borehole Using Numerical Modelling. EURO- Conference 2004 on rock physics and geomechanics, 20-23 Septemper, Potsdam, Germany14. PAN Jienan& MENG Zhaoping. Genesis of Rock Bursts in Collieries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Under Deep Mining Condition. In: WANG Yajun, HUANG Ping, LI Shengcai eds.《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Press Beijing/New York,2004.302—307(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October 25-28, 2004 Shanghai, China)15. 郭彦省,孟召平,杨瑞昭. 地震属性及其在煤层厚度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5):557~562,已被EI收录16. 芦俊,王斌贝,孟召平.优化P-P、P-SV波联合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8(4):715~72317. 孟召平, 彭苏萍..不同成岩作用程度砂岩物理力学性质三轴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03,25(2):140~143 ,已被EI收录。18. Meng Zhaoping(孟召平),Peng Suping(彭苏萍),Li Guoqing(李国庆). Influence of Li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Coal Bearing Formation on the Coal Roof Stabilit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3,13(1): 1~619. Pan Jie-nan (潘结南), Meng Zhao-ping (孟召平),Liu Ya-chuan (刘亚川). Grey Smooth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mine gas emissio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3,13(1): 76~7820. 彭苏萍. 孟召平.不同围压下砂岩孔渗规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22(5):742~746,已被EI收录。21. 陈玉祥、彭苏萍、刘福平、孟召平.水平井二维非均质不稳定渗流场数值解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23(1):31~3322. 彭苏萍、陈玉祥、苏玉亮、孟召平.层状砂岩油藏周期注水动态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23(1):8~1123. 凌标灿、 彭苏萍、张慎河、 孟召平.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工程分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22(9):1474~1477,已被EI收录。24. 凌标灿、 彭苏萍、 孟召平.采场顶板稳定性动态预测与控制. 《工程地质学报》, 2003,11(1):44~4825. 孟召平,彭苏萍.含煤岩系岩石力学性质控制因素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21(1):102~106,Ei收录26. 宋志敏,孟召平.焦作矿区山西组二1煤层含气量的控制因素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31(2):179~18127.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岩石在三轴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23(6):1-3,Ei收录28. 王金安,彭苏萍,孟召平.承压水体上对拉面开采底板岩层破坏规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4(3):243~247, Ei收录29. 刘衡秋 刘钦甫 孟召平.模糊综合评判在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27(4):374~378,已被EI收录30. 彭苏萍,王磊,孟召平.遥感技术在煤矿积水塌陷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煤炭学报》,2002,30(4):18~21,已被EI收录31. 孟召平,彭苏萍.含煤岩系岩石力学性质控制因素探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102~106,已被Ei收录。32. 孟召平,彭苏萍.正断层附近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及其对矿压分布的影响.《煤炭学报》, 2001, 26(6): 561~566,已被Ei收录33. 孟召平,彭苏萍.油气储层有限变形转动场及其裂缝发育区预测.《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5):7~1034. 孟召平,彭苏萍.断层对顶板稳定性影响相似模拟试验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3):1~4,已被Ei收录35. 孟召平,彭苏萍.煤层顶底板岩石成分和结构与其力学性质的关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36~139,已被Ei收录。36. 孟召平,彭苏萍.不同侧压下沉积岩石变形与强度特征.《煤炭学报》,2000,25(1):15~18,已被EI收录。37. Meng Zhaoping ,Peng Suping .Physical modeling of influence of rock mass structure on roof stability.《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2000, 10(2): 172~17638. 戴俊生,孟召平. 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有限变形研究.地质力学学报,2000,6(1):77—8339. 尹尚先 孟召平. Hydraulics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response function solving by Laplace transform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0,10(2):200—20340. Meng Zhaoping ,Peng Suping .Influence of stratigraphic facies variations on the roof stability by physical modeling study. In: Xie & Golosinski eds.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99》 A.A. Balkema, 1999.203~206,已被Ei和ISTP收录。41. 孟召平,王冲,彭苏萍.地质构造有限变形几何分析及其应用.《煤炭学报》, 1998, 23(2):119~123,已被Ei收录。42. 孟召平,彭苏萍.焦作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评价.《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8, 27(2):162~166,已被Ei收录。

无锡陆文鹏发表论文

锡二院,是因为我两个月前去人民医院做的双眼皮手术,动手术时,医生问我怎么会选择人民医院,我说正规,当时他就回答,其实无锡开双眼皮比较好的是二院,陆文鹏诊所也不错,人民医院也可以的,这几家收费都在一千多左右,我之前去尚美问过,开眼睛是2500,还不包括开眼角,同济也是2500.春天也是,这几家整形医院就光开双眼皮就这么多,我是还开内眼角和抽脂的,所有费用都算在里面,包括挂号,拆线全用了1100左右,医生说,这个其实都是算在双眼皮手术费用里面的,只不过卫生局对于这个价目没有明确规定,所以整形医院会贵点。如果你想去医院建议二院,因为是医生和我说的,人民医院也不错,因为我自己试过,如果是整形医院就选尚美,效果,影响力什么的包括口碑都可以的,本来我也想去的。

没有听说过这个医生,

二院的双眼皮是6000,你的估计是埋线吧

问下你的痣有没有去点了,点的效果怎么样?我也想去点的,给个意见

毕节杨庆鹏发表论文

唐春芳,苗族,台江县台拱镇人,1919年9月出生,历任边胞文化研究会会员、《行行学术研究社》社长,贵州省参议会《民意月刊》执行编委、贵家中学教务.主任、贵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宣传秘书、贵州少数民族文艺工作队队长、贵阳市民政局科员、贵州民族学院文工团创作员、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创作员、贵州省文联《山花》文艺月刊编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贵州民间文学工作组组员、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政协贵州省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好心人培养出一代苗族文艺家唐春芳少小时代,由于家庭贫苦,虽到学龄之年,仍不读书。直到十三岁时,邻近台雄寨,他父亲一位已故汉族朋友的遗孀谢伯妈,看到唐春芳聪明可爱,劝说唐春芳父亲把儿子送到她家去,食宿由她供应,唐春芳才于1931年进人台雄小学启蒙读书。随后唐春芳父亲的另一位住在县城的汉族朋友杨镇卿又伸出援助之手,将唐春芳接到他家去,食宿同样由他供应,这样,唐春芳就转移到县城台拱两级小学插班读书。再后,杨镇卿拜托在贵阳经商致富的台江籍汉族朋友李文裳代替他培养唐春芳。这样,唐春芳从1936年到1948年,由初中、高中到大学十二年读书费用全由李文裳供应。唐春芳的这些读书经历,当年台江人都知道,传为佳话,都说唐春芳命好,碰到了好人。说唐春芳命好,这是世俗羡慕语言。说唐春芳碰到了好人,这确实是实话。唐春芳是个苗族孩子,谢、杨、李三家是汉族,彼此非亲非戚,他们培养唐春芳完全是出于讲义气,重友谊,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所致。而唐春芳聪明可爱,努力好学,懂礼懂信,也是重要原因。否则,若是朽木一棵,再是能工巧匠,也是不愿雕的。唐春芳毕生从事苗族文艺工作和历史研究,与他的出身有关。他成长在苗族诗歌海洋的苗寨,父亲通晓苗族历史掌故,母亲是位歌手。在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下,他从小即懂得本民族很多传说故事和歌谣,养成爱说爱唱的性格和热爱民族、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由于他出身贫苦,从小就决心要积极向上,自立自强,不断奋斗,不断创造,一定要有所作为。立志苗学研究。获得丰硕成果唐春芳从1936年到1939年,在贵州省立青岩乡村师范读书,参加边胞文化研究会之时起,就开始搜集整理苗族民间文学。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搜集翻译苗族各类民间文学,分别载于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2、3、4、6、14、17、23、24、25、26、27、33、71、72等各集之中。他整理发表和出版苗族许多民间文学作品,对介绍苗族文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受到国内外文艺界高度的评价,有的多次转载,有的获了奖。他搜集整理的《苗族古歌》,荣获1983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一等奖。他整理的苗族动话故事《为妈妈报仇》,荣获1954年贵州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一等奖,并为日本学者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他搜集整理的苗族爱情叙事长诗《阿娇与金丹》,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和1979年两度以单行本出版发行。他搜集整理的另一首苗族神话爱情叙事长诗《仰阿莎》,除在《山花》1960年6月发表外,还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中国民间长诗》一书中出版。他搜集整理的苗族说唱文学《嘎百福歌》(专书),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被文艺界誉为苗族传统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和艺术画卷,以及苗族第一个曲艺范本。唐春芳立志从事学术活动。1947年他还在贵州大学读书时,就向社会募捐筹款,成立行行学术研究社,自任社长,创办《行行月刊》,发行省内外。这种以在校学生身份创办刊物的开创精神,在当时的贵州大学生中是绝无仅有的。解放以后,该刊为有关方面定为上个世纪40年代贵州地区的书刊之一。他在该刊发表一些苗族民间文学,初步对外介绍苗族文化。苗族文艺工作的带路人唐春芳是贵州省少数民族文艺工作的第一个带路人。由于他爱好文艺,1950年,被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任命为贵州少数民族文艺工作队队长,物色少数民族歌舞演员,编创节目,赴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观礼和演出,从此正式走上民族文艺工作之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培养和辅导不少苗族文艺工作人才,为民族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唐春芳用苗话苗文进行苗族诗歌创作,填补了苗族没有书面诗歌的空白。在过去,由于没有文字,苗族只有口头相传的民间诗歌,没有作家创作的书面诗歌。1956年,国家为苗族创造了文字以后,他首先用苗文进行苗族诗歌创作,在省、州、县苗文报刊发表,反映苗族现实生活,深受苗族同胞的喜爱。其中《苗家伉俪情》,系一首二千余行的爱情叙事长诗,叙述本县一对苗族男女,心心相爱,冲破世俗观念,结为夫妇,积极创业,致富不忘孝敬老人的优良品德,除本省苗族干部群众热爱外,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苗族人李炳泽教授用作苗话教材。2000年,他将部分苗文诗歌辑成专集,起名《苗歌》,由贵州省民委语文办公室资助,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各地苗文学校师生以及广大苗族群众皆大欢迎,争相阅读。唐春芳用苗语苗文创作许多脍炙人口的苗族新歌曲,深受苗族同胞的热爱和文艺界的重视,有些还得了奖。歌曲《歌唱民族区域自治》荣获1954年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群众歌曲优秀作品二等奖。这是贵州解放后获得国家级奖的第一首歌曲。接着上海音乐唱片公司将这首歌曲灌成唱片,发行全国,这是贵州解放后灌制的第一张音乐唱片。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音乐界总结音乐创作成就,都把这首歌曲列为前茅。他创作歌唱共产党和翻身解放喜悦的苗族新歌曲,如《花开满树枝》、《盼红军、庆翻身》等,自己演唱,录成磁带后,同样为苗族同胞热爱,争相转录传唱,至今不衰。敢于正视历史的苗族历史学家长期以来,研究苗族历史的人很多,但从来没有自己的历史学家撰写本民族的历史。唐春芳进贵州大学时是学历史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又一直搜集整理富有民族历史内容的民间文学,深知本民族古代史的真实情况和苗族祖先鸱尤之名的含义及其形象,连续撰写了《论苗族族称的含义及其来源》、《论苗族的原始居地》、《论东夷族就是苗族》、论苗族祖先鸱尤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与地位》等四篇论文,分别发表于贵州文史馆《贵州文史丛刊》和黔东南州文艺研究室《苗侗文坛》,随后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风》、黔东南州政府《故乡》、贵州民族出版社《鸱尤研究资料选》(专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论坛》和台湾贵州同乡会《黔人杂志》等书刊转载和出版。在第一篇论文中,唐春芳指出现今苗族称“苗”是苗语“hmub”的音译,其义为“母亲族”、“妈妈族”,起源于以母名为名,以母姓为姓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在第二篇论文中,唐春芳指出从群游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时代,到父系氏族社会时代,苗族的发祥地最初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然后逐渐发展到现今东起山东半岛、黄海之滨;南抵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六省;北达河北、山西两省;西迄陕西全境(因此之故,这些省区的现今汉语别称,都是苗音苗义)。换言之,现今海河流域,黄淮大平原,和祖国东部地区,都是苗族先民的居地,因而当年苗族是个泱泱大国。在第三篇论文中,唐春芳举族称相同,居地相同,支系称呼和图腾信仰相同,以及东夷族许多首领名字都是苗音苗义等四点,论证古代东夷族就是苗族。在第四篇论文中,唐春芳指出苗族祖先鸱尤之名是苗语“cib yul”的音译。“cib”音译“鸱”,属鹰雕等大鸟的泛称,为古代苗族的图腾鸟,苗族先民尊之为“父亲”(现西部方言区苗族均称父亲为“鸱”)。“yul”音译“尤”,苗义为“公公”、“老人”。故“cib yul”即“祖公”、“祖父”之意。这是苗族先民奉赠给本民族首领的尊称。文中指出,在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苗族先民即在现今的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地区从事农业耕作,开创中国古代黄河文化。苗族祖先鸱尤即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积苗族先民的智慧与经验,发明文字、法律、历法、医药、制陶、冶炼和金属武器等,为历代帝王和平民百姓所敬仰,公认他在中国历史上作出重大的贡献和具有战神的崇高地位,不断立庙祭祀。迄今为止,此文已为大陆和台湾六家书刊发表和转载。我省瓮安籍苗族老红军、将军、作家陈靖先生说:“此文对各民族来说是个良好的报告。对苗族来说,是个鼓劲的号角。”北京师范大学潜明滋教授说:“此文的发表,不但恢复了苗族古代文明史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古代史的若干问题,必须加以重新改写。”1986年,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唐春芳主动辞去领导职务,让青年担当重任,全体代表深受感动。1986年,他受台江县民委委托,与人合作撰写《台江县苗族史志》一书,并担任主编兼总纂。这是家乡千秋大业,他欣然承担,不取任何报酬。唐春芳的生平事迹,已分别载入《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辞典》、《民间文学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名人录》、《苗族文学史》、《贵州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专辑》、《世界名人录》、《跨世纪中华文艺人才大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黔东南当代文化艺术家传略》等十余种辞书之中。

万鹏发表论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分)一、引言 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有多久,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衰。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和一项语言教育事业。目前这项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迎接未来。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创至今的50多年历史中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并梳理其时间逻辑发展的顺序,力求更直观、更系统、更有层次性地理解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概况。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对外汉语事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介绍对外汉语专业出现的历史渊源和初创阶段。第三部分介绍巩固和发展阶段中、围绕对外汉语事业提出的各种理论与见解。第四部分细致分析对外汉语专业的现状和趋势、展望对外汉语专业的发展前景。二、历史渊源与初创阶段(一)历史渊源 西汉时,我国周边的少数民族就有人来当时的长安学习汉语。而中国真正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至唐代,由于国力强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如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每批几百人;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也派遣留学生到长安,每批有百余人。以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有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元代实行霸权,留学生数量锐减),其中《老乞大》、《朴事通》等就是明初教朝鲜人学习汉语口语(北京口语)的教材。而明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和清末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可算当时影响较广的汉语教材。民国期间,中国政府也同外国政府交换了少数留学生,当时也有许多知名学者先后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学或相关工作。如老舍先生在1924~1929年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汉语讲师,他当年讲课的录音,至今还保存在伦敦。(二)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 尽管中国角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历史悠久,然而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对外汉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学术界乃至本学科内部对本学科的名称、性质、任务等基本问题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一些争议。一个学科的名称是该学科的内容和学科的本质特点的反映。在对外汉语专业的起步阶段,学术界对这个学科的名称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个学科的认识: 1.“对外汉语”:目前除了本科有对外汉语专业或对外汉语系外,少数学校已经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如北京语言大学把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研究基地叫做“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赵金铭教授的专论《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都使用“对外汉语”作为学科名。 2.“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能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但客观上说,由于有“教学”两字,很容易让人把它归入教育学或学科教学论等学科中去。 3.“汉语教学”:因为“对外汉语”本来是针对国内教外国人学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称,明显地带有以中国人的视角来指称这一学科的色彩。“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因此它只适用于中国。当国内外的学者在一起讨论学科或学术问题时,这种情况下一般使用“汉语教学”这个名称。 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从科学性上看,这一名称较为精确地指出了本学科的内涵和性质。但由于这一名称太长、不上口,再加上约定俗成的原因,它不太可能被广泛传播。 5.对外汉语教育学。从实际而言,我们认为今后应该加强对“对外汉语”这个学科本身的性质、任务、内涵的研究,没有必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科名称的讨论和争论上。 1952年,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等人首次赴保加利亚教授汉语,这是解放后我国向海外派遣教师教授汉语的开始。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能见到的最早的论文是周祖谟的《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1953年第7期)。周祖谟先生一开始便明确了对外国人和汉族人的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我国汉族学生的“语文”教学,指出要针对非汉族成年人学习“汉语”的特点进行教学;明确了对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教学是培养他们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指出结合汉语教学需要加强汉语研究的必要性。 1958年正式出版的我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学书》,以语法为主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为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奠定了基础。该教材集中体现了本阶段的理论和方法。三、发展阶段(一)巩固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和向外派遣留学生的规模都需要扩大。为了加强各院校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交流,高教部决定由北京语言学院创办《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这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于1965年创刊,共出版了11期。 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经验,钟梫的《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4期)反映了这一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学原则,努力促进教材、课堂教学法等向规范性的方向发展。比如他提出: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精讲多练、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原则;“语文并进”,全面训练听说读写,阶段侧重的教学安排;语法的系统性与课文的生动性相结合的教材编写方式;尽可能使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相对直接法。 本阶段还编写了《基础汉语》,由于“文革”影响,直至1971年修改后才正式出版,1972年又出版了和它相衔接的《汉语读本》。这套教材突出和强调了实际语言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实践性原则”和“相对直接法”的直接体现。1966年爆发了“文革”,对外汉语被迫中断。(三)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国在对外关系上有了较大进展。此时部分高等学校已恢复招生,许多因“文革”中断在华学习的留学生要求复学。由于“文革”的严重冲击,当时的对外汉语事业在各方面都面临着重重困难,接受留学生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而师资力量不足是本阶段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更加深入,论文主要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上,如吕必松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杨俊萱的《课堂教学的“死”与“活”》、郑万鹏的《怎样对留学生进行〈文章选读〉课教学?》、林焘的《语音教学和字音教学》、石佩文和李继禹的《听力训练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等等。主要特点是:侧重于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但研究范围仍嫌褊狭,未上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局限于教学原则和课堂教学的范围之内。(四)蓬勃发展阶段(70年代末以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政治上的转轨和因此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外的极大关注,随之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热”又引起了“汉语热”。对外汉语事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获得蓬勃的发展。 1978年吕必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应当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即“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的前身)成立,1984年王力在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五周年题词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同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何东昌在我国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国务院于1987年7月批准成立了由7个部委参加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这是主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政府机构。 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更为丰硕。如刘珣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及《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及《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齐沪扬与陈昌来主编的《应用语言学纲要》;盛炎的《语言教学原理》;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等。这一阶段是真正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主要特点为: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研究,对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展开了全面的研究。 另外,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字。这是我国第一个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国家法律。One, forewordTh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peoples of the world in the history of friendly exchanges have long,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history is long. Close degree of China's exchanges with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strength, directly affects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Until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come a subject and a language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cause is a brand-new posture, face the world, face the future.Taking this as the background, we try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from the nineteen fifties initial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in this field since 50 years of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ummarized, and reviews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strive to be more intuitive, more systematic, more level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f basically launch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initial stage.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ge, various theories and views of Chinese business. The fourth part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wo,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initial stage(a) historyWhe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our country around someone came to Changan at that time to learn chinese. And China's real foreigners in Chinese teaching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Ta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powerful national strength,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sent students to study in China, such as Japan dispatched a dozen times "to the Tang Dynasty", hundreds of people each group; Xinluo reunific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send students to Changan, each batch of hundreds of people. Each dynasty after the also have students to study in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gemon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mong them "Chinese language" drop), "Park"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at is taught Koreans learn oral Chinese textbook (Beijing dialect). And the "western scholars Trigault's eyes and ears." and the Wade-Giles of "Yuyan zierji" can be considered when wide influence Chinese textbook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th foreign governments to exchange a few students, when there are many well-known scholars has engag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r related work. As Mr. Lao She in the years 1924~1929, served as a lecturer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Chinese, his lecture recordings, still preserved in london.(two) the initial stage (the early nineteen sixties the early nineteen fifties.)Although the Chinese angle foreigners learning Chinese has a long history, but as a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foreign language" is a young discipline. Because it is a new subject, so in its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internal social,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disciplines of the name,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the task of different views, even there is some controversy. The name of a subject is to reflec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and discipline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different views on this subject name, these different views also reflects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1 "foreign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the current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already have a "Chinese" professional master's and doctoral few schools such a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the only national research base is called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center", the center director Professor Zhao Jinming's monograph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udy the basic framework of" use "foreign language" as the subject name.2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name basical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teaching foreigners learning Chinese on this subject, but objectively speaking, as a result of "teaching", let a person very easily subject it in education or courses teaching theory to.The 3 "Chinese Teaching:" because "foreign language" is the name of the domestic teach foreigners Chinese this cause the, obviously has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to refer to this subject color. "Foreign" two words can not engag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counterparts are used, therefore it is only applicable to china. When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discuss subjects or academic problems, in this case the general use of the name "Chinese teaching".4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from a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 this name is more accurately points out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But because this name is too long, not catchy, reasons and conventional, it is unlikely to be widely spread.5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From the practice, we think the future should strengthen the "foreign language"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 task, content of research, there is no need to put too much focus on discussion and debate on the subject name.In 1952, the famous linguist Zhu Dexi et al first visit to Bulgaria to teach Chinese,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our country after liberating to expatriate teachers in teach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stage, study on the theor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to see the earliest paper is Zhou Zumo's "some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non-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in 1953 seventh period). Mr Zhou Zumo began with the foreigners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Chinese Han students "language" teaching, pointed out the need for non Han Adults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and non Han people is to cultivate their

曹万鹏教授获国家、省级科研成果 12项,其中《医学伦理学研究》荣获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一帮一育人工程全员育人的有效形式》荣获辽宁省九五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研究》荣获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5部,主编、副主编12部,发表论文50余篇。现参与国家课题研究一项、主持省级课题研究两项、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五项。近年来获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共青团工作良师益友、中共辽宁省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思政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爱与教育,不忘初心

张鹏发表论文

河南大学微博21日发布情况说明,“错换人生28年”事件发生以来,河南大学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组,开展相关调查工作。事件处理过程中,积极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审判,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目前调查工作已告一段落,现将舆论关切的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1、关于婴儿标识问题。医院1992年使用统一配置的消毒抱被,抱被外系有对应产妇床号的圆牌,以此识别婴儿身份。

2、关于乙肝产妇隔离问题。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2004年、2013修订版,均未要求乙肝孕产妇及新生儿单独隔离。杜某枝在手术室剖腹产,许某在产房自然分娩,两人生产场所不同,也不住在同一病室。

3、关于婴儿护理问题。医院实行母婴分离管理,病房与产房为两套护理人员。婴儿出生后,称重、包裹,经产妇过目后,进入婴儿室集中管理。当时婴儿室三班值班,当班护士负责接生、新生儿洗澡、换被服及人工喂奶。婴儿每天洗澡一次,由两位护士负责,一位负责洗澡,一位负责包裹,洗完后由护理人员将婴儿送回婴儿室。

4、关于病历档案问题。临时治疗单根据病人需要开具;长期治疗单如未发生治疗变化,可延续执行,不需要每天开具。杜某枝病历材料页数与病案袋上记录的病案页总数相符。但杜某枝病历中存在住院号、床位号错误、无首次病程记录、缺失乙肝表面抗原化验单等问题。

手写病历中,杜某枝病历号原为155849,病历中出现的155489系笔误,医院无155489住院号;据工作人员回忆,病人入院时可能安排的是15床,后调整为16床,工作人员将15床号划掉后重新书写16床位号,患者的真实床位号为16;

对于无杜某枝首次病程记录,调阅同时期病历,发现存在类似情况;对于杜某枝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化验单丢失问题,具体遗失原因因年代久远现已无法考证。

5、关于赔付问题。依据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豫02民终238号、239号判决书,淮河医院在规定时限依法进行了赔付。

6、关于医院职工身份职务问题。医院职工郭希志于1988年至1996年在妇产科工作,2008年12月退休。1992年,郭希志为妇产科办公护士,非护士长,不参与产房护理工作。“错换人生28年”事件发生以来,郭希志一直在积极配合各方调查。

潘婷婷与郭希志系母女关系,为医院药学部办公室普通职工,未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其丈夫非医院职工。医院“张鹏”同名职工共有四人,其中与郭希志同发论文张鹏所在科室为核医学科,并非医院新闻发言人、医患办主任张鹏。

扩展资料:

警方通报该案件

2021年3月15日,许某委托其表弟王某涛到开封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报案称:郭某宽、杜某枝夫妇及医护人员郑某、郭某志故意换子涉嫌刑事犯罪。同日,开封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依法受理该案件。

2021年4月7日,经开封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审查,认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立案条件,决定不予立案。

2021年4月8日,开封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向控告人许某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将不立案理由通知许某,告知许某如有异议,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错换人生28年”涉刑事犯罪?警方:不予立案!河南大学6点回应

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河南大学关于“错换人生28年”事件有关情况说明

张鹏研究方向是卫星大气遥感、卫星资料同化和卫星辐射定标。曾先后从事过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型开发、气溶胶和沙尘暴定量遥感、大气温湿度廓线遥感、大气痕量气体遥感及卫星资料同化应用、新型遥感仪器性能指标模拟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在卫星大气成分遥感领域,组织团队先后开发了卫星遥感大气气溶胶、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方法,正在开发卫星遥感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利用国产卫星资料对臭氧和气溶胶的全球探测反演。张鹏是多个国际/国内卫星遥感学术组织的成员,近五年主持国内外重要科技研究项目8项,发表文章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