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沈雨鹰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1:52:40

沈雨鹰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

我是地大一八级新生,再过几个月我就成为一名大二老狗了,在地大生活的这将近一年的生活,也对地大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而我是地大环境学院的一份子,所以自然还是对环境学院了解最深入了,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几个地大环境学院不错的几名教授。王焰新教授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地大的校长就是王焰新教授,但是可能却不知道他与我们环境学院也是息息相关,如果你是环境学院的学子,也可以上王校长的博士哟。王焰新校长能够成为一所重点211学校的校长,自身实力是没的说的,首先就是我们学校的博士生导师了。而且王校长取得诸多成就也是更加亮眼,王校长在各国际学术论坛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更是有48篇被SCI所收录,这已经是个惊人的数字了,毕竟有的人穷其一生也发表不了一篇SCI。而且,王焰新校长也是主持了诸多国家级别的重点项目,其成就可谓是不胜枚举了。

马腾教授身为环境学院的学子,那你是肯定会知道马腾院长的。马腾教授在我们学院任院长多年,德高望重,是所有环境学习所倾慕的对象。而且马腾院长和蔼可亲,如果想考博士,可以考虑马院长哦(´-ω-`)能够作为一名院长,那么其实力肯定也是很强了,马院长发表过80余篇论文,其中有20余篇检索论文,也主持过许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而且马院长平时授课时给人的感觉非常亲近,不想一些教授很严肃,反正我是很喜欢上马教授的专业课了。

祁士华来到环境学院的学子一般都会上一堂课,叫做地球系统科学概论,而这一堂课就是由祁士华教授来为我们授课的。而这一门课是我在大一听过的最有趣的一门课,因为祁士华教授将这门课讲的十分有趣,把原本十分枯燥无味的地质学讲的生动,深入人心,而且祁教授还是一个很幽默的人,经常给我们开一些小玩笑,不过祁教授也是一个十分有原则的人。此外祁教授还是环境学院的副院长,虽然是副院长,但是祁教授却一点都不简单,除了任职副院长,他还是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要知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是学校里最高级的实验室了,可见祁教授的实力。

当然,除了这些地大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教授,比如李德威教授,赵鹏大院士,殷鸿福院士等等。仅在校院士就有九名,历史上出自地大的院士当然是更多,在此就不一一介绍,相信当你来到地大就会发现地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

历届学院学生在读期间,科研与学术成果卓著。如2000、2001级学生在校期间,累计发表论文40篇,有部分论文在IEEE上发表;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个、省级奖项14个;2003至2005年期间,在国际、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获得国际特等奖3人次、国际一等奖9人次、国际二等奖27人次。毕业生前景广阔。读研率达80%以上,其中出国读研率在2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在其研究或工作领域崭露头角。部分获奖情况浙江大学学生工作创新奖二等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获团系统组织工作奖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彭伊莎(05理科班,理学院)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潘姚华(05混合班)、赵心怡(05文科班)等三支队伍9位同学获得国际一等奖,占浙江大学所获一等奖的75%浙江省“网新国际杯”程序设计竞赛:欧阳嘉林(06工科平台)等五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吴昊(05混合班)、朱旸(05混合班)、刘泽(07混合班)等多位同学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SCI, EI或ISTP收录)。

2017年6月16日,我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领导的中科院联合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布论文宣布,“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及大尺度量子非定域性检验。8月10日,潘建伟团队关于量子卫星“墨子号”的两篇科研论文同时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内容分别是“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

至此,“墨子号”已圆满实现预先设定的全部3大科学目标。与经典通信不同,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在遥远两地的用户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这意味着“不被破解的加密技术”这个人类千年梦想,已经有了成为现实的科技基础。

点评:“墨子号”量子卫星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该卫星从科学概念的提出到关键技术的突破,从工程组织实施到科学成果产出,均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优势地位。

现今,我院共承担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项目83项,科研经费800余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15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项。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篇,其中SSCI 、SCI 共20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等国内重要 C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430多篇;在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24部;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2005年,“系统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在国际贸易系统中应用”项目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烟草物流信息集成与协同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方向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学术带头人:赖明勇教授该方向构建了开放经济系统内生增长模型群,基于吸收能力的角度,诠释了国际技术扩散的演化机理;研究了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机制和参数条件,为解释增长收敛、贫困陷阱、多重均衡等问题提供了新启示;引入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污染排放等因素,针对自由贸易、环境保护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及其不确定性研究”及其他国家级项目7项、部省级项目19项;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实证》等系列专著3本,在《China Economic Review》、《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SCI收录3篇;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方向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学术带头人:张亚斌教授该方向致力于确定贸易强国的判断标准与评价体系,将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与内涵指数化;以“相对效用价格比”概念定义比较优势,以“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整合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基于CES函数,改进引力模型,研究经济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构建“不均质大国”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圈层升级”模型;探讨中国外贸由OEM向OBM及ODM的攀升的路径,着重研究最优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的权衡、技术进步模式的动态转型。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不均质大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等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重点课题4项,出版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结构转换》(中国经济出版社)等学术专著3部,在《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SCI收录1篇。方向三: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 学术带头人:王耀中教授该方向致力于确定对外开放条件下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标准,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及其转移定价和利润汇回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探讨引进战略投资者、企业控制权与国家经济安全;在跨国并购、绿地投资与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关系的分析中,强化国内企业反应及其联盟成本与技术差异的影响;研究对外开放、资本外逃、跨国洗钱与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的关系。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新动向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科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5项,现已出版专著5部,在《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世界经济》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SCI收录2篇。方向四:工业外贸与现代物流 学术带头人:廖进中教授该方向主要研究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技术为主要支撑,使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产业供应链进一步延伸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科、工、贸综合型企业和外向型物流集团决策的策略模型与方法,设计了基于模型与驱动架构集成动态优化决策模型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EBDSS)平台;研发基于动态集成策略的可视化物流信息平台和遗传算法的调度监控导航系统。承担了国家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他部省级奖励5项,另获软件著作权2项,已申请专利4项。方向五:国际贸易系统工程 学术带头人:杨招军教授该方向将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复杂系统理论、进化博弈理论等引入国际贸易系统的模型构建和政策应用研究,实现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软件实现和政策评估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开发出CGE湖大-莫纳什模型,并模拟评估了中澳自贸区谈判、中国-东盟关税减免、中国农业税减免等的宏观经济和产业影响;建立了基于贝叶斯正则化的TDBPNN预测模型和技术扩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用于国际贸易市场发展和国际技术扩散的非线性演化分析和预测研究;将进化博弈理论方法应用于国际投资理论分析。承担了国家级项目5项、部省级项目12项;出版专著3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inance》、《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方向六:服务贸易与产业发展 学术带头人:刘辉煌教授该方向研究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服务外包的规律、趋势及政策选择;对金融服务贸易和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特殊性及决定因素、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与贸易模式的选择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尝试性地将知识型服务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内生服务创新作为增长的动力融入现代贸易和增长模型,研究知识型服务贸易中的知识扩散和产业内贸易对服务贸易政策和贸易模式选择的影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3项,出版《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等学术著作3部,获得省社科基金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等部省级学术奖励5项,二等奖1项,在《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olicy Reform》、《财贸经济》等期刊发表论文集30余篇,其中SSCI收录1篇。

沈雨鹰发表的学术论文

胡文瑞院士,男,1936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宇航院通讯院士,2001年当选国际宇航院院士。胡文瑞院士八十年代率先开创了我国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是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国际微重力学术界知名学者。现任Microgravity Quarterly杂志客座主编,国际宇航联空间材料和微重力研究委员会委员,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的中方负责人;国家载人航天工程流体物理分系统和实践10号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兰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各一项。龙勉研究员,男,1964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0年在重庆大学获生物力学博士(中日联合培养)。1990-2000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作,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6-1999年在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作高访学者。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990年起独立主持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生物力学理论、实验及其应用,以及空间细胞生物力学与工程等研究。在Nature、J. Biol. Chem.、Biophys. J.等杂志发表论文58篇,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现兼任世界生物力学理事会(WCB)执委兼司库、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ISB)理事、Cell. & Mol. Bioengi.亚洲区主编、Mol. & Cell. Biomech.杂志编委等。康琦研究员,男,1961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1年底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7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光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实验力学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并留所工作,1998年聘为研究员。多年来开展了多项微重力流体物理地基和空间科学实验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重力流体力学研究”、中-俄航天合作国际空间站空间实验等大型项目。现任国防科工委“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空间环境利用微重力科学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微重力科学专家组组长、国家载人航天二期微重力流体物理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等职。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和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刘秋生研究员,男,1959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1989年在北方交通大学获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94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流体力学国际实验室从事客座研究,199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期从事微重力流体界面现象及其热毛细对流、蒸发对流、振动效应、空间液体润滑和流体管理研究。先后参加和承担实践5号科学实验卫星空间流体实验、国家攀登预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研究项目,以及我国“十∙五”和“十一∙五”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曾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奖。现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宇航联(IAF)空间加工与微重力应用委员会委员,《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等职。发表论文60余篇。王育人研究员,男,1966年5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1987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物理博士,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其中1997-200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机能物质科学研究所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理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长期从事固态及液态结构分析、晶体生长、合金凝固及胶体自组装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如Phys. Rev. Lett., Appl. Phys. Lett.上发表论文44篇。曾作为主要研究成员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目前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工作,曾主持并完成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在研973、国防科工委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陈启生研究员, 男, 1968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1992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获流体力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机械工程系作博士后,2000-2001年为研究科学家。2001-2002年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作Faculty Administrator。2001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从事微重力流体力学及晶体生长模型化研究。首次利用流动稳定性分析方法证实了在大Prandtl数情况下,半浮区液桥的热毛细对流的临界振荡Marangoni数对体积曲线有明显的两支。提出物理气相输运法生长SiC晶体的流动-动理学理论,即输运由扩散及Stefan对流两种机制支配,而结晶速率与过饱和度成正比。在J. Crystal Growth,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被引用100余次。李凯研究员,男,1973年9月生,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获流体力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3-2007年在日本九州大学历任博士研究员、教务员和助理教授。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分析,微重力流体力学及晶体生长中的流体力学研究,并在J. Crystal Growth,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靳刚研究员,1957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激光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2-94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Paris)任合作研究员;1994-96在瑞典Linkoping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至今任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客座教授;韩国亚洲纳米生物科技研究所国际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物理技术分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科院知识创新十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博导、纳米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发展战略重点规划专家(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科技部纳米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纳米生物和医药组成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纳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德纳米生物技术协会特聘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解京昌研究员,男,1957年5月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分院获通信工程学士学位。1983起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作短期访问学者,2006年12月~2007年2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高访学者。曾作为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完成863项目、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流体物理分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攀登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交叉方向项目等研究;完成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的“不同重力下两相流流型微重力实验”、在我国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上进行的微重力液滴Marangoni迁移空间实验等空间实验研究项目。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返回式卫星空间实验技术总体、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二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从事微重力流体物理相关研究及空间科学实验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在J. Colloid Interface Sci., Int. J. Heat & Mass Transf., Int. J. Multiphase Flow, Microgravity Sci. Tech., Adv. Space Re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参加《中国百科年鉴》、《中国神舟》编写。获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联合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担任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及二期应用系统流体物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兼任空间科学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微重力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赵建福研究员,男,1967年4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在浙江大学获流体力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武汉水力电力大学获水力学和河流动力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留所工作后被聘为副研究员,200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微重力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相关应用研究工作,并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专业组组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空间环境利用专家组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学位委员会委员、《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客座编辑(2008,Special Issue Two-Phase Systems)。魏炳忱研究员,男,1971年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院获材料学硕士学位,1999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进入力学所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留所工作并聘为副研究员,2005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工作,重要研究方向为亚稳材料的形成和机理研究。在Phys. Rev. B、Acta Mater、Appl. Phys. Lett.等重要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段俐研究员,女,1966年1月生,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物理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0年出站留力学所工作,同年评为副研究员,2007年底评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流体热质输运和界面行为的实验研究,并在相应科学需求的带动下进行先进流场诊断技术和挑战性空间实验技术的研究。研究工作涉及流体力学、材料和生物的物理过程、现代光学诊断技术和空间科学实验技术等,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浮力-热毛细对流表面振荡研究”、载人航天空间科学实验项目以及“十一五”返回式卫星空间科学实验项目。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曾获全国博士后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很难。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考生的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同等学力的考生: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北图核心学术期刊(最新版)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前五名)。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要求,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59万余平方米。设有30个学院(部)。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清华法学刊物经过二审之后,通常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稿件初审:经过二审后,编辑会对稿件进行初审,检查文章是否符合刊物的主题和要求,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原创性等。2. 专家评审:编辑会将初审通过的稿件交给专家进行评审,专家会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对稿件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评审结果。3. 修改稿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作者需要对稿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稿件需要再次提交给编辑进行审核。4. 终审:经过修改后的稿件会再次被编辑审核,检查是否符合刊物的要求和标准,是否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评审,最终确定是否可以发表。经过以上的流程,清华法学刊物经过二审之后,能够保证发表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原创性,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有效提升了刊物的质量和水平。

土力学学术论文篇二 土力学发展概况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度现代化,土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类对土力学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本文通过回顾土力学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土力学研究的缺陷,包括土力学经典理论的局限性,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缺陷性,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研究的不成熟性。最后结合土力学研究的缺陷,对今后土力学的发展提出预测。 关键词:饱和土 非饱和土 动荷载 中图分类号:T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25-01 土力学是运用工程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土体力学性质的学科[1]。它在实际工程如地基、挡土墙、土工建筑物中都有重要的应用。研究土力学,对我们从事土木工程活动的人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土力学发展历史,分析当前土力学研究缺陷,预测土力学未来的发展。 1 土力学的发展历程 土力学历史悠久,起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经验,古时候人们用压实土料修筑堤坝防洪,用夯实土基兴修各类工程等均属于土力学的范畴。近代土力学的发展开始于1776年库仑土压力理论的提出[1]。此后,1856年法国科学家达西发表了著名的达西渗透定律,1857年英国科学家郎肯发表了郎肯土压力理论,这些理论促进了近代土力学的发展。1925年太沙基提出了有效应力原理及渗透固结理论,从此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50年后人类在土的基本性质、测试手段、计算技术、加固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1980年后,土力学出现了新的分支,如计算土力学[2],海洋土力学等。 土力学自成立以来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1925年―1960年的近代土力学阶段,这一阶段土力学都是以太沙基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研究的,但由于该理论过于片面,土体性质过于复杂,导致很多问题无法深入研究。第二阶段即1960年后的现代土力学阶段,以罗斯科为代表的临界土力学创立,从此人类对土体本构关系的研究步入了新的境界。人们开始综合考虑研究土体受力后的应力、应变、强度、稳定性以及它们和时间之间的关系[3]。 2 土力学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土力学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土力学理论不够完备 土力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学科,但是由于土体性质复杂,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半经验办理论的发展阶段,未能形成公认的基础理论。太沙基把土体的压密和渗透结合起来推导出的一维固结微分方程能很好的反映土体单向固结的机理,但是在多维固结问题上并不适用。比奥固结理论能解出孔压分布,给出位移场,获得土体应力应变非线性、弹塑性和骨架的流变情况,但是参数确定的偏差会导致工程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差别很大[1]。所以这些理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能符合一般土体受力状态下的性能。 2.2 解决非饱和土问题方法欠缺 传统土力学理论只适用于解决饱和土的问题,其规律也是根据饱和土试验得出。然而工程中遇到饱和土的情况十分罕见,即使是软土地区,其表层土也不会是饱和的。将处理饱和土的方法应用于非饱和土不是很妥当,因为土的特性随其含水量有很大的不同,如膨胀土遇水后体积会膨胀,而失陷性黄土遇水后体积会收缩,而且它们的强度也会因遇水而降低[3]。于是有人提出了非饱和土强度理论,这些理论都是以吸力及为计算依据,但是由于吸力测试技术不够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被广泛采纳。 2.3 动荷载作用下土体规律的研究还不成熟 研究动荷载作用尤其是循环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力学特性,在道路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尽管国内外开展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但是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变形、强度、以及液化规律比静荷载作用更复杂、更难把握,所以相关研究结论适用条件和范围都很有限,理论就更不成熟了。 3 土力学发展方向预测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特性的学科,土是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不同地域的土其成分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地方的土因所处的地层不同性质而相差很大,而且土的构造和结构对土的性质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土的特性很强。土有的时候是饱和的,有的时候是不饱和的,有时可以看成是连续的介质,有时又不能看成连续的介质,它具有弹性、粘性和塑性等性能,这些都说明了土体的性质十分复杂。因此研究土力学需要采用理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3.1 土的微观和细观研究 土是由固、液、气三相组合而成,土颗粒之间固液气三相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土的力学性质区别于其他一切材料。土体强度、变形的宏观规律是与其微观结构直接相关的,通过微观试验研究,以探究土的非线性、弹塑性、各向异性、流变性等问题,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宏观规律的机理,从而初步把握其宏观规律。因此,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有可能使土体力学特性的研究出现转机。 3.2 土体的原位试验和无损探测 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室内试验时,压缩模量是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测出的,而土的初始应力状况与沉积条件有关;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土的沉降量,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模量越大的土,它的计算沉降和实测沉降相差越大[3]。现有原位实验方法如标准贯入试验,触探试验只能用于小型工程,钻孔取土愈深,土的结构破坏愈大,试验结果的可靠度也就越差。因此发展更加先进的测探技术,可以克服取土后土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应力状态的改变,能大大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3.3 非饱和土的研究 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之所以没能像饱和土力学理论一样同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影响非饱和土性质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它很难像饱和土那样找出应力应变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非饱和土特性测试技术难度比饱和土大得多,这进一步制约了非饱和土理论的发展。由于非饱和土中存在气体,较之饱和土性质大有区别而且更加的复杂,研究非饱和土中固、液、气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成为解决非饱和土问题的重要出路。今后非饱和土的研究将着重于土体表面吸力的测定,土-水特征性能表征等方面。 4 结语 正如太沙基所说:土力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1]。工程实践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工程勘察设备和试验设备得以研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和实验测试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今后土力学的发展将呈现蓬勃的朝气。 参考文献 [1] 姜晨光.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8-12. [2] 蔡东,李国方.土力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发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2):92. [3] 赵成刚,韦昌富,蔡国庆.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J].岩土力学,2011,32(12):3521-3522. [4] 焦贵德,赵淑萍,马巍.循环荷载下高温冻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8):1553. 看了“土力学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发表学术论文的心得 2. 关于学术论文的格式范文 3. 关于圆的学术论文 4. 大学物理学术论文2500字 5. 建筑学术论文范文

国际发表的学术论文

ieee期刊对于电子专业的同学来说就和其他专业发表sc i一样。ieee同SCI水平相仿,但是侧重不同。ieee全称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中文名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是美国的一个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协会,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在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科学有关的开发和研究,制定了900+的行业标准,现在已经是国际影响力巨大的学术组织。

和我们平常所熟知的sci和ei不同,sci和ei都是国际上著名的学术检索工具,但ieee其实是一个组织,不过ieee也能发表学术论文。就像开头说道的ieee主要发表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的论文一样,ieee主要收录ieee和iet(用过工程技术学会)出版的期刊资料,当然这些都是电子专业的刊物,其中不少也同时被sci收录。sci和ieee可以说是互有交集,论文质量当然也很高,如果是电子专业的作者考虑ieee发表论文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是其他专业的,那么肯定还是发表sci论文比较厉害。

ISSN是国际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都会有这样的标示。数字就是代表的国际刊号。如《甘肃教育》国内刊号:CN 62-1024/G4 国际刊号:ISSN 1004-0463 (百度百科连接)AMM是指的瑞士的一家期刊。一般要求在此类刊物上发表文章 评职称,申报项目,(有些学校会发奖金)表彰。等等

1、国际学术会议一般先由主办国发会议邀请函,确定会议的主题,然后是围绕此主题的有关学术交流。如果是个人了解后想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则需联系国内的联络组织或联络人员,先申请,得到许可后,再进入下一步工作。凡得到许可的往往会有二至三次的通知函。2、要清楚是哪国承办的,承办国的语言为主要语言,英语是通用语言,要弄清楚会上交流是否接受中文,如接受会有同步翻译,如不接受中文则大多选择英语为论文语言。3、论文形式一般先要有简单的摘要,然后才是正文,便于主持人介绍。4、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课题一般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创新性,尤其要注重创新,才会在交流中获得成功。5、论文格式与国内所写基本相同。

能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

高水平论文期刊有:SCI、 SSCI、 A&HCI 、EI 、Scopus等。

无论是国内期刊还是国际期刊都有一部分高水平的期刊,其实所谓高水平的期刊,标准各不相同,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具体情况也不同国内高水平期刊大家首先考虑的通常是核心期刊,国际高水平期刊是sci期刊,也可以是ei期刊。在某些地方的文件要求中,这样规定了高水平的期刊。

高水平学术期刊主要是指:①SCI(四区以上,不含网络版)、SSCI来源期刊;②CSSCI(核心版)来源期刊;③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版)的国家级期刊。今后,我校对优秀科研论文进行奖励时,对于在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载文期刊需入选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在国际上的高水平期刊包括SCI、 SSCI、 A&HCI 、EI 、Scopus等,很多作者撰写学术论文,主要在于学术交流,被同行阅读、分享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而收录数据库除了具有文献的收录功能之外,还有扩大学术成果被同行阅读到的机会,因此期刊被收录的数据库数量越大、级别越高,期刊的影响力也就相对越广。

国内期刊的分类中,核心期刊是最高级别了,核心期刊优于普刊,而核心期刊,目前世界最权威的是SCI、EI、CPCI,如果只算国内,自然是南核、北核、CSCD和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这几个认可度最高,质量也是依次降序,其他稍微差一点的比如武大核心(RSSCE)和SCD核心,其认可度看具体地区、具体单位。

在选择期刊时一定要严谨,不仅要了解期刊的来源,还需要看是综合性期刊还是的专业性期刊。其实,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会更好,因为是同一领域,能够更好地接受同一领域的文章,如果是用于评价职称的话,建议选择同一领域的专业期刊,从而使职称评价具有更大的优势。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SCI是科学引文索引,里面收录了很多高质量的期刊。而IEEE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协会就像一个出版社,协会里有很多期刊。 所以并不能说IEEE和SCI哪个比较好,毕竟下分刊物那么多,含金量高低不一,具体好坏还是需要针对某一刊物而言。不过,作为IEEE期刊或是SCI期刊,都不会很差就是了~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全称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美国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制定了 900多个 行业标准, 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 学会的主要活动是召开会议(IEEE每年要举办 300多个 学术会议)、出版期刊杂志、制定标准、继续教育、颁发奖项、认证(Accreditation)等。另外,协会出版有 70多种 期刊杂志、论文集和图书, 因此IEEE论文发表也是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个类型。 SCI作为国际三大检索工具之一,其收录的主要是理工类的学科,涵盖范围广、权威性强,如果是理工科的论文,都可以发SCI。IEEE主要针对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其专业针对性更强。如果是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发表学术论文也可以选择IEEE。 并且IEEE的很多期刊也被SCI所收录,由此可见,二者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和好坏之分,不过这类期刊的发表难度肯定比单纯的IEEE或者SCI更高。 具体发哪个,还要看作者个人水平和单位要求。 图文来源vx订阅号:橄榄果学术

什么人可以发表SCI论文?发表SCI论文没有特定发表群体的限制,并且多数SCI期刊没有对作者本身的条件要求,只要文章写得好,就可以发表SCI期刊,这一点比一些国内核心期刊更容易,国内核心期刊有的只接收副高级职称以上作者的文章,SCI期刊反倒很少有这类要求。     SCI期刊虽说对作者人群没有限制和要求,但由于SCI期刊的特殊性,它的发表人群确实是一些特定人群,SCI期刊是国际学术界顶尖的刊物,SCI期刊的发表被视为衡量学术能力水平的最高标准,能发表SCI期刊的作者必然是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因此在国内可以发表SCI期刊的人基本是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人员、以及高学历人才。     普通作者发表SCI期刊的也有,但比较少,毕竟普通作者还不具备发表SCI期刊的基础和能力,发表SCI期刊一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积累、英文写作能力以及较高的科研水平,所以如果是普通作者发表SCI期刊,个人的积累和提升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 美国

2、 Psychological bulletin

心理学公报 --- 美国

3 、Psychological review

心理学评论--- 美国

4 、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大脑科学 --- 英国

5、 Psychological reports

心理学报告--- 美国

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途径

论文发表千千万,途径不外乎两种:直投和中介,圈里水深,请听我一一道来:1.直投。先说普刊:学术优选/维普/龙源/万方/知网….2.渠道投稿a, 你有师兄师姐投稿经验的,跟着走就行,毕竟螃蟹能不能吃已经被检验过了。。b, 找中介,推荐学术优选找中介又是门技术活呀,一不小心,哦不,万分小心也很容易有木有!渠道么,你懂的,有万千种,万千种渠道都可能藏匿着子。

靠思路快速发表SCI论文思路永远是最重要的,我多次发表文章表明一个意思,发表论文的目的是交流思路,只要有思路就可以发表论文,而且不一定就做实验就可以发表论文,包括SCI论文,例如2010年我们课题组只用这样的手段就发表3篇SCI论文,第一篇是提出氢气可以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这个论文是在我们取得实验证据的前提下,先发表了一篇论文,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味道;第二篇是根据我去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没有中),提出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发挥抗氧化作用,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全面直接的实验证据,但我们已经在人体上证明了口服甘露醇可以通过诱导大肠内细菌产生氢气的现象,至于能不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我们因为获得经费资助,就没有深入开展;第三篇论文是因为一个学生在做采用乳果糖治疗结肠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曾经有人已经证明了这个效果,但没有从诱导氢气的角度来认识,我们就把这个内容按照观点发表了论文。

1)找到一个可发表的想法。由于SCI期刊是国际上较高水平的期刊,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首先得有一个好的想法。而好的想法首先来源于对某个领域的了解,针对某个问题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而你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就可能成为一个可发表的想法。既要有创新性的想法,不能是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

2)设计实验证实你的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了可发表的想法后,你还需要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你实验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可靠。

3)总结实验结果,把你的想法和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光有好的想法和完美的实验还不够,你还需要把您的想法和实验通过论文的形式写出来,别人才能知道您的想法和实验。而SCI论文写作是需要很高技巧性的事情。和八股文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后,SCI论文包括哪些部分,各个部分应该怎么写都形成了完整的套路。您需要仔细阅读SCI期刊的读者须知,按照期刊的要求撰写各个部分的内容。

找到自己要投的方向,确定要投哪个期刊,或者哪一类的期刊。写好文章(也可以找编辑写),找编辑帮忙发表就行了。当然自己也可以投稿,不过通过的机会很小。如果需要帮助可以来跟我了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