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双一流大学李教授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6 00:01:27

双一流大学李教授论文发表

10月26日上午

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

会议提出

要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

深化高校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

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

扎实做好“双减”工作

建设教育强省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关于“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

“建设教育强省”的会议精神

力争更多高校进入

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开设

“落实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

专题栏目

全面聚焦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

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将依次聚焦

7所高校的11个“双一流”创建学科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兽医学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物理学

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第六篇

我们一起走进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

化学学科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

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

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

…………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先后入选河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12年)、河南省优势学科A类学科(2015年)、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学科(2020年)和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2021年),依托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中国化学会理事单位和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科目前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绿色化学与电源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绿色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5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学科先后主持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项,河南省及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余项;近十年来,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高级别奖励多项,科研实力位居省内及全国师范院校化学院系前列。学科多年来稳定进入ESI排名前1%,最新(源于2021年10月数据统计)ESI全球排名527位(3.7‰)。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国家优青、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中国化学会理事2人,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二级学会主任委员、理事10余人。

多年来,化学学科始终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汇聚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目标,形成了五个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研究方向:绿色介质化学、药物研制与绿色创新技术、绿色有机合成与反应、生命与环境分析、绿色能源材料化学。学科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导,在努力提升学科建设成效、创建国家创新高地的同时,力争为区域经济特别是河南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提供“第二引擎”。为此,本学科重点针对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四个方面开展了系列相关建设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药物研制与绿色创新技术方向,汇聚了以常俊标教授为代表的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中原学者领衔的极具创新能力的大团队,紧密围绕大品种药、创新型药物的设计合成,深入研究大品种药、创新型药物的药理药效,并应用于抗艾滋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研发的抗艾滋病1.1类新药阿兹夫定(FNC)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同时因为该药具有显著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作为被批准进入Ⅲ期临床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1.1类新药,即将完成在中国、巴西、俄罗斯开展治疗新冠肺炎的Ⅲ期临床研究,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有望近期获批上市。研发的治疗脑梗塞1.1类新药BZP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原研药物哆希替尼也已进入I/Ⅲ期临床研究。团队出版《艾滋病的分子生物学及治疗》等学术著作;在Nature, Science, Chem. Rev., J. Med. Chem.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并获中国专利金奖;常俊标教授获2020年“全国创新争先奖”和2021年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另外,绿色介质化学方向,依托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样汇聚了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国家优青、中原学者等创新能力突出的大团队,紧密围绕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关系,深入研究离子液体体系的微观分子间相互作用、介观结构和复杂体系相行为调控,并应用于绿色分离、生物质利用、二氧化碳捕集等化学过程,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团队成员在相关领域主持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前期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近40项,近十年间先后在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 Green Chem.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离子液体领域学术论文187篇,他引12000余次,在“离子液体领域发文影响力全球Top10高产作者榜单”中居第5位,王键吉教授在“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中排名第5608位,表明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其余三个研究方向在各自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他引次数近9000次,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50余项,省部级人才、团队项目4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学科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各1个,入选国家教学名师2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1个学生团队入选全国首届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学生班级获评全国先进班集体,学生获“东芝杯”全国第二名、“挑战杯”全国第二名、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等国家级奖励数十项,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左右,学生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地方和企业重大需求,聚焦于新药研发、创新电池设计及工艺流程、创新特色原料药绿色合成新工艺等领域,发展基础科学、注重原始创新并推动产业应用:

(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药研发。 我国新药研究开发创新能力差,在国内医药行业中,原研新药仅占5%左右,其余95%都为仿制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品种少。开发原创性新药,可以增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能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常俊标教授团队充分发挥大团队的优势,在前期研发的阿兹夫定(FNC)等三个1.1类新药已经上市或获得国家临床批件并进入Ⅰ/Ⅲ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结合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命健康等重要问题开展科技含量高的新药研发工作,如抗新型冠状病毒类广谱类活性药物等,在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方面提供科技创新源动力。

(二)创新电池设计及工艺流程,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寻求清洁能源、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是我国的发展共识和战略取向。在未来五年将充分发挥平台及团队的优势,如:王键吉教授科研团队将继续围绕碳能源转化中CO2的吸收与再利用面临的困境,通过光催化和电还原技术将环境中CO2进行高效吸收并能源转化;杨林教授研究团队、杨书廷教授科研团队分别针对河南电池产业发展需求,将在电极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力求解决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等关系到电动轿车、电动大巴、电动物流车和轨道机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

(三)创新特色原料药绿色合成新工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河南是医药健康领域的消费大省,学科将抢抓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调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聚焦功能有机分子及创新药物研发,结合重大疾病、大品种药物与原料药的设计、合成等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助力河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渠桂荣、郭海明教授团队将继续针对目前核苷类原料药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为推动合作企业稳固我国规模最大和实力最强的核苷研制和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撑,尝试从源头降低核苷类新药的生产成本;李伟教授团队等将围绕大品种药物的研发,对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的合成新工艺进行开发,对相关产业关键技术、绿色生产工艺提供科技创新源动力。

为加速推动“双一流”学科建设,我校修章订制、放权赋能、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修章订制,招贤纳才,加速人才引育,集聚人才创高地。 聚焦“双一流”建设,落实人才强校主战略、开启人才强校新征程,重点、优先引育创建学科紧缺急需的高端人才,加速人才队伍高峰建设。今年6月,学校印发《河南师范大学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河南师范大学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细则》、《河南师范大学“平原学者”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以更好的引进环境、更快的引进速度、更优的队伍结构、更实的保障机制、更显的集聚效应,加速打造中原人才高地,为“双一流”学科创建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非均发展,放权赋能,打造学科特区,汇聚资源创一流。 实行非均衡发展策略,将创建学科设为“学科特区”,予以特殊支持。一是扩大创建学科人才引进自主权,建立以学科学院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快速反应、决策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二是扩大创建学科职称评审自主权,逐步增加创建学科高级职称评审指标。三是逐步增加创建学科博士硕士招生指标,力争做到按需分配。四是扩大创建学科研究生导师遴选自主权,逐步增加创建学科导师指标。五是在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扩大创建学科经费使用自主权。六是在平台建设、成果申报、评优评先、国际交流等方面给予创建学科优先支持、优先推荐、优先满足。

(三)加大投入,激发活力,催生高端成果,服务河南担重任。 针对创建学科国家级奖项获取、国家级平台实验室申报、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创建学科团队及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催生更多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产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两个确保”贡献师大力量。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秉持“立足师大、跳出师大来办师大,扬长补短谋发展”原则,紧抓“双一流”创建的战略机遇,朝着“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迈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化学学科带头人 常俊标

展望未来,化学学科将重点加强优势特色研究方向的建设,注重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汇聚研究型大团队,以原创性科研成果促进国家级科研奖励的突破,着力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而显著增强学科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使化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

“十四五”期间将在以下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一)以学科国际化合作为驱动,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资队伍。 抢抓发展机遇,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引育并举,优化学科师资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青年人才提升工程,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确保学科可持续发展。

(二)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导向,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重视基础、瞄准前沿、强化素质、提升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个性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化学类优秀人才。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深化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及再培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三)以学科创新发展为动力,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变优势强势。以重点建设绿色介质化学、绿色有机合成与反应、药物研制与绿色创新技术等关键研究方向为抓手,围绕本学科前沿问题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研究工作,不断扩大新的科研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学科在国内外化学领域的影响力,产出更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持续提升国家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突破。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实现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以原始创新性研究成果、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国家级平台凝聚强大力量,促进获取国家级科研奖励。

(四)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契机,带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与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以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与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带动化工机械、医药、农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升精细化工及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技术升级和集群发展,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科带头人简介:

常俊标,河南师范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原学者等。第十届、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新药创制与药物安全性评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省有机功能分子与药物创新重点实验室主任。常俊标教授在药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交叉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研究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有机合成化学与药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有国家重大新药专项、国家杰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9部;在Nature, Science, Chem. Rev., J. Med. Chem.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项;获得发明专利中国授权33件、美国授权7件、欧洲授权3件、日本授权1件,实施专利4件。

今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常俊标教授作为原研人的1.1类创新药阿兹夫定片(Azvudine,FNC)上市, 适应症为“用于与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

FNC是由常俊标教授研制的新型核苷类逆转录酶和辅助蛋白Vif抑制剂,也是首个上述双靶点抗 HIV-1药物。 FNC口服剂量极小,能够选择性进入HIV-1靶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D4细胞或CD14细胞,用药5天后,靶细胞内有效药物(FNC-TP)的浓度仍高于抑制半数病毒的浓度,能长效发挥抑制病毒复制功能,且具有用药后4天以上100%抑制HIV复制的预防性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暴露前预防的首选。

据介绍,FNC是全球首个艾滋病毒逆转录酶与辅助蛋白Vif双靶点抑制剂药物,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药物, 由常俊标教授发明、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研发,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2013年4月获得I期临床批件,2019年完成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剂量探索Ⅱ期临床试验。2020年8月FNC上市申请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李温平博士原籍福建省泉港区,生于1912年2月,幼时聪明过人,性格开朗坚韧,极富爱国热情。12岁随父亲李文祥到天津,入汇文中学,15岁以特优成绩考入唐山交通大学预备班,两年后升入交大铁路建筑系,1934年大学本科毕业,在陇海路潼西段实习。不久便接到美国费城本雪文尼亚大学的通知,同意他去美入该校研究院深造。李温平于1935年初赴美攻读硕士学位,选修铁路经济专业,经名师指导和深入到一铁路公司35000英里系统内,以观察员身份实习,学到了许多管理、工程方面的新知识,完成了学业。接着又转到著名的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不料,正在他勤奋撰写博士论文之际,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许多铁路、公路遭到毁坏,交通瘫痪,运输受阻,祖国河山百孔千疮。此时,在异国他乡的李温平,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他急祖国之所急,忧抗日之所忧,立即向校方提出回国参加抗战的请求,校方看他救国心切,破例同意他回国续写论文。年纪轻轻的李温平就这样放弃了在美国优异的学习环境,放弃了即将到来的在美富足生活,赶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回国后,他听从安排,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抢修铁路、公路,并应湘黔铁路局之请,在该局设计科协助工作,边研究山区定线测量,边续写博士论文。1939年夏,李温平接到密西根大学通知,根据在美与回国后所写的论文水平经审查评定,已于1939年2月24日正式授予博士学位。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相继占领新加坡、印尼、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的一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路线全部被切断,眼看支撑困难,为了打破封锁,国民党军委会战运局奉令改建滇缅公路为双线及铺柏油路面,并将此任务交给正在重庆公路总处工作的李温平。李温平当然知晓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头上是敌机轰炸,边疆地形复杂,困难重重。国难当前,他二话没说就直奔云南。报到后方知此工程系由我方施工,美方供给筑路机械和物资,因此需要熟练英语的高级工程人材。他不负众望,当即投入改歪线降陡坡整路基的战斗,督率一万多民工和技术人员紧张施工,甚至亲自示范洒柏油技术让民工学习,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得到公路局奖励。日军见经此线运入不少军援物资,便加大轰炸力度,先后出动上百架次飞机轰炸惠通桥,李温平同护路人员一起,发扬华夏儿女抗日到底精神,不畏牺牲,舍命抢修,保证战时运输,不少人为此献出生命。1942年5月2日,日军出动地面部队,大举进攻保山,并出动飞机狂轰滥炸。我保山公路段办公机构及修配厂中弹着火。当李温平率领员工全力抢救筑路机械时,日军先头部队已逼近惠通桥。为阻断日寇长驱直入,中国军队被迫炸桥,从此两军对峙达一年半之久。在此期间,公路局组成工程总队,李温平任副总队长兼副总工程师,负责培训机械筑路人员,从而大大提高我方机械筑路水平,为反攻筑路作准备。1944年初,全面反攻开始。我方出动20万军队进攻怒江对岸的日军,在盟军空军的全面配合下,经四个月的苦战,全歼日军,恢复滇西失地。为尽快恢复军运,中美双方在重庆商定开辟陆上通道,即中印公路,该路在云南境内长1200公里,由我方动员2万民工修筑;境外长1554公里,由美军方负责。李温平具体负责境内段的工程技术,并负责与美军工兵团联系、协调。在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至1945年初,这条被喻为“抗日战争大动脉”的中印公路,以及沿线铺设的输油管道相继建成,适时的通车通油确保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4月,因“协修中印公路著有功绩”,李温平获国民党军委会颁发的陆海空一级奖章一枚;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民政府又颁发给李温平抗日胜利勋章一枚。另外,美军总部也奖给李温平锦旗一面,上绣中印公路路线和通车日期,并将李温平的功绩呈报美国政府,由杜鲁门总统授予美国自由勋章,存于五角大楼。全国解放后,中美关系未及改善,直至38年之后的1984年7月,李温平才去美国出席这场特殊的授勋典礼,这时他已72岁了。以上三枚奖章及锦旗、证书,经国家文化部批准,于1990年7月1日起在北京天安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参观展览的国内外人士不仅赞叹李温平的爱国精神,同时也为他几经劫难完好保存这些珍贵文物的勇气所感动。 1949年8月,李温平拒绝蒋氏集团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建立了联系。不久,李温平遵照铁道兵团的指示,为新中国建设保存了大量的筑路机械,并被任命为新组建的建筑工程部总工程师。全国解放后,他先后参加了佛子岭水库、官厅水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鸭绿江边机场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安排,与茅以升等人组成武汉长江大桥顾问委员会,指导长江上第一座大桥的兴建。不幸的是,正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意料之外的政治灾难突然降临。1958年反“右”末期,原交通部长章伯钧被打成“大右派”,种种不实之词也加到了与章伯钧有工作关系的李温平头上,因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发配北大荒兴凯湖农场劳动改造,并受到开除公职、劳动教养处分。李温平心里明白,自己从不曾有过右派言论,和章伯钧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他坚信中国共产党,坚信人民政府,总有一天会搞清楚自己的问题的。在李温平落难的日子里,也有好心人劝他想办法逃离中国,不错,他在海外有许多亲人、同学、朋友,他的大姐一家都在美国,特别是昔日抗战时结识的一些同事,现在美国军界政界已是高层人士,他要逃去美国是有机会、受欢迎的,但他的心早已经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不能离开祖国。面对厄运,李温平泰然应对,从繁华京城,抛妻别子只身来到天寒地冻的北大荒。他没有气馁,政治灾难虽能限制了他身子的自由,但却禁锢不了他动脑子思维的自由。兴凯湖农场的土地全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既没有排水渠,也没有道路,农场安排的劳动是挖沟排水,李温平同其他劳工每天在沼泽地里踩着没膝的烂泥,用铁锨艰难地挖着。他忘记了蒙受的屈辱,日夜思索着怎样才能把这一大片沃土变为良田,终于想出了“爆破成渠”的科学办法。他的建议得到了农场领导的支持,立即自制炸药,并组织人员开展大面积排水系统的定向爆破。李温平设计的“一炮成渠”法,一天可以炸成1华里的排水渠,比人力挖渠先进多了,在兴凯湖农场引起了轰动。经过两年的努力,为农场修成了6万亩沼泽地排水系统,形成了网络化,使农场土地全部种上大豆。沼泽地经春天解冻后,到处泥泞,交通运输非常困难,李温平又采用爆破技术,加深加宽人工渠道,使总场与分场之间方圆20多万亩土地上通行水路运输,实现河网化。接着又设计整个农场的道路规划,经场领导批准组织施工,农场内近百公里的道路网也建成了。他硬是在不到5年的时间,使兴凯湖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农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4月,农场总场召开八个分场有线广播年度奖惩大会,宣布摘掉他的“右派分子”帽子,解除劳动教养。总场长蔡淑荣感慨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象李温平这样的右派,忍受着这么大的委屈,还这样拼命地干!”十年动乱期间,李温平虽然早就不是右派分子了,可还留着“摘帽右派”的尾巴,自然也逃不过这场灾难。批斗、抄家、游街、住牛棚成了家常便饭,他又一次面对厄运的降临,没有出逃,没有离开祖国半步。文革后期,他第二次离开北京,被下放到太原水泥厂劳动改造。李温平一边参加劳动,一边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太原水泥厂排忧解难。他在石料厂搞成以52吨炸药爆破,使7万立方米粉石料斜着抛入沟崖,即斜向爆破,避免了邻近的3万5千伏高压电线受损坏,为太原水泥厂节省了大量人力与资金。这也是全国最早的“定向爆破”工程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李温平的冤案得到了彻底平反。他担任了中国建材建设总公司总工程师,并当选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咨监委员。1979年,牡丹江电厂要修建一座高20米、长350米的大坝,决定采用定向爆破技术,但该坝址座落于两山之间,属宽谷缓坡地形,过去被视为定向爆破“禁区”。要想一炮建成如此规模的大坝,国内外尚无先例。李温平想前人所不敢想,运用千吨以上炸药,实行毫秒差爆破抛掷堆积法,将主副两座山的飞石按照药力抛掷到山谷内,并依次堆积起来,等烟尘消散后,一条高20米、长300余米的石坝就神奇地横卧在两座山谷之间。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近百万元资金,在时间上还比人工施工要提前两年。1986年8月,李温平光荣离休。其时他已经74岁了,但他健康状况良好,他特别想到,自己一生坎坷,有相当长的时间未能好好工作,现在离休了,仍要尽力工作,补偿过去。为此,他一天也没闲着,继续为国家为社会发着光和热。四化建设需要人材,我国本来就人材缺乏。前几年他看到国家花钱送出去深造的中、青知识分子,有些人学成之后就留居国外不回来了,感到非常可惜。于是,他萌发了利用外国的资金和师资,在国内办大学培养建设人材的设想,这样既能省去国家大量外汇,也免得人材外流。为此,他同原安徽省副省长杨纪珂教授专程赴美,同洛克菲勒基金会、VB基金会洽谈在我国合资办学事宜,并争取到35000美元的经费,邀请了11位著名的美国管理科学专家,来中科院所属的管理学院讲学。晚年的李温平,仍然保持着青春和活力,接受新事物非常快。他了解到英国曾有“科学公园”之创设,用以加速开发新技术,认为这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立即联络北京高等院校科技开发中心、中科院软件实验室等8个单位共同筹办“长城大学科学公园”,又与美国大学教育学会、美方著名人士联系并取得支持,经双方商定成立以美中合资公司的名义具体筹办。1987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签订了协议,由中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交美中合资公司推销。后来,此举对我国激光晶体、人工晶体、复合安全玻璃、计算机软件等13项新技术项目的开发,做了很好的贡献。李温平离休后,还担任中国科学院爆破工程公司董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运用自己在爆破工程方面的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爆破工程公司成功地开展业务献计献策。他几十年来辛勤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博得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赞扬,1986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授予他荣誉证书,表彰他:“半个世纪来,为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工作辛勤耕耘,作出了优异成绩。”美国爆破工程学会也邀请他在年会上宣读论文。李温平常说:“只要我活着,我的专业特长,应该无条件地奉献给祖国。”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这个备受折磨仍在积极奉献的昔日抗战功臣,1989年10月8日,中共中央老有所为评选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颁发给他“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3年,国务院又为他颁发“有特殊贡献”证书,并发给政府特殊津贴。

加州大学李辰教授论文发表

上网找啊,很多,我的论文就是在收费论文拿的,不过我并没有付钱,因为有窍门的,推荐你上去华夏论文网,那里的论文比较多比较健全,但是要收费,他会要你先汇款然后再发邮件给他告诉他你要的论文代码和题目,并要告诉他你汇款的银行,他在收到邮件的好像是三个小时内会发文章给你。你可以随便申请一个邮箱告诉他已经完成汇款,并说你想要的题目,那样你就等着收吧。哈哈,我的毕业论文就是这样来的,而且那里的文章其他网站没有,很独特。记得我在准备论文时浏览了那么多的网站,超级多是收费的,这年头个个都是有钱的吗?我还是选择这个简单快捷而且完全免费的方法,连资料出处都有的文章确实不简单。快去试试。

非双一流大学4月发表论文

说起国内著名的高校,其实还有些非211大学也有不错的专业,就业前景很乐观。这些大学并非211大学,却有A+专业,本文介绍10所大学。

王牌专业: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药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坐落于北京,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也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女博士、工科博士、理学博士和双学位博士),教学方针方面是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高等院校。虽然不是211,但是没人敢小觑,师资超一流,绝对是“科学家的摇篮”。如果简单用两个字来形容呢,就叫做“磐石”。

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十分抢眼,共有18个专业获评A+,仅次于清华和北大。专业类型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实力强劲。不过国科大的A+专业实在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为大家列举,有兴趣的同学和家长可以登录官网看一看。

王牌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时名“上海中医学院”。目前学校有8家附属医院,基本覆盖了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其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不仅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同时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中西医结合是指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

和中医学一起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还有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王牌专业:大气科学。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王牌专业大气科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等级。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资料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

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王牌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坚实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管理等领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王牌专业:水产。其王牌专业水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水产科学是研究水产生产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产生产的对象和手段,影响水产业发展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利于促进水产品持久增产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包括水产资源学,水产养殖学,捕捞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渔业经济学。

王牌专业:林业工程、林学。其林学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学生掌握林学、生物学、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个专业主要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林业工程专业和林学专业有异曲同工之处,是指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各种工程技术应用于森林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及林产品加工的活动。包括林区规划、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开采林区防火技术和装备等。

王牌专业:美术学、设计学。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最早实施设计学的高等学府,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

和大部分人想的不同,美术学其实是一个偏向学术性的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设计学也并不是单纯的画画,而是一门理、工、文相结合,融机电工程、艺术学、人机工效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新型交叉学科。

王牌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其王牌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主要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评估、开采、油气分离、输送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学领域。培养毕业后能在石油天然气工程及相关行业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王牌专业:体育学。其王牌专业是体育学。说起体育学很多人对他的概念都很模糊。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王牌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其王牌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不仅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同时是国家二级重点建设学科。下设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复合材料、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膜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的设计与成型、纺织消防与安全工程等9个二级学科。这一专业主要研究如何用机械、物理、化学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符合各个领域和各种功能要求的纺织品的加工及性能评价。

山东财经大学机会渺茫成双一流。

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由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是两地单独办学,也有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是140所之说。

根据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可知,山东财经大学没有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也没有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所以山东财经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山财大2012刚刚挂牌成立,山财山经两所财政部直属高校合二为一。

山经建校时间很早,师资较雄厚,邓老爷子亲自批准成立,专门用来培养财政高干,人称“山东小清华”。山财建校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却非常惊人。

两校合并之后,山东财经大学说是山东省内最有影响力的财经类高校也不为过,虽然双非,但毕业生遍布山东财税、银行与金融系统。在山东省内,山财大的名号绝对比得过一个211的头衔!

我觉得你很该是上科大吧,因为它的地势条件比较优秀,而且师资力量和生源也会比较好一点,相比其他的几个高校更有优势一些。

其实我是知道的,因为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而且在全国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

苏大李青教授发表论文

(一)、学术杂志审稿是数种国内外学术杂志的审稿人,部分列举如下。1、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Corrosion Science; 3、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5、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7、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8、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9、Rare Metals ; 10、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1、功能材料; 12、中国稀土学报; 13、稀有金属; 14、汽车工程学报; 15、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 16、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二)、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的已授权的发明专利4项镁合金表面功能梯度膜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0054441.5.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梯度功能涂层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54440.0.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氧化镁防蚀保护薄膜的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 1 0054443.4.一种用于烧结型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表面处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710093096.0.(三)、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并公布的发明专利4项1、一种表面具有超疏水镀层的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618897A2、一种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超疏水镀层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995017A3、一种表面具有超疏水膜层的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634805A4、一种在镁合金上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公布号CN102978627A(四)、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及EI收录60余篇。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主要发表在(1)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3)Corrosion Science; (4)Electrochimica Acta; (5)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7)Materials Letters; (8)Thin Solid Films; (9)Applied Surface Science; (10)materials and corrosion; (11)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12)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13)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14)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15)ECS electrochemistry letter; (16)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17)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18)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19)Surface Engineering; (20)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21)功能材料; (22)中国稀土学报等学术期刊。以下为近几年被SCI、EI收录的部分论文。Qing Li, 参编 Corrosion prevention of magnesium alloys【专著】, 独立撰写第17章, Woodhead publishing【伍德海德出版社】, 英国主要的独立科技出版社之一 Zhongxian Xi, Cui Tan, Lan Xu, Yuzhu Meng, Chongyang Zhang, Na Yang, Qing Li*, A Novel Functional HPPS/PCL/ZnO Composite Layer on AZ91 for anticorrosion. Materials Letters, 148(2015)134–137 (ISSN 0167-577X).Cui Tan, Qing Li*, Peng Cai, Na Yang, Zhongxian Xi, Fabrication of Color-Controllable Superhydrophobic Copper Compound Coating with Decoration Performanc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328(2015)623-631 (ISSN 0169-4332).P. Zhang, Q. Li*, L.Q. Li, X.X. Zhang, Z.W. Wang, A Study of Environment-Friendly Synergistic Inhibitors for AZ91D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66(1)(2015)31-34 (ISSN 0947-5117).Zhongwei Wang, Yongliang Su, Qing Li*, Yan Liu, Zuxin She, Funan Chen, Longqin Li, Xiaoxu Zhang, Peng Zhang, Researching a Highly Anti-corrosion Superhydrophobic Film Fabricat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and its Anti-bacteria Adhesion Effect.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99(1)(2015)200-209 (ISSN 1044-5803).Zuxin She, Qing Li*, Zhongwei Wang, Cui Tan, Juncen Zhou, Longqin Li, Highly anticorrosion, self-cleaning superhydrophobic Ni-Co surface fabricated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51 (2014) 7-14. (ISSN 0257-8972).Juncen Zhou, Qing Li*, Haixiao Zhang, Funan Chen, Corrosion Behavior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 Three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 23(1)(2014)181-186 (ISSN 1059-9495).Zhongwei Wang, Qing Li*, Zuxin She, Funan Chen, Longqin Li, Xiaoxu Zhang, Peng Zhang, Facile and Fast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Magnesium Alloy.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71(2013) 182–192 (ISSN 0169–4332).H. X. Zhang, Q. Li*, L. Q. Li, J. C. Zhou, S. Y. Wang, F. Liu, P. Zhang, In vitro studies of hydrothermally treated magnesium alloy in common simulated body fluid.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91 (2013) 141–148 (ISSN 0020–2967).Zuxin She, Qing Li*, Zhongwei Wang, Longqin Li, Funan Chen and Juncen Zhou, Researching the Fabrication of Anticorrosi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on Magnesium Alloy and its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28 (2013) 415–424 (ISSN 1385–8947).Zuxin She, Qing Li*, Shaoyin Wang, Fei Luo, Funan Chen, Longqin Li, Inhibiting and healing effects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for silane films. Thin Solid Films, 539 (2013) 139–144 (ISSN 0040–6090).Xiaoxu Zhang, Qing Li*, Funan Chen, Peng Zhang, Effect of the Anodized Magnesium Stearate Coating on Corrosion Behavior of a Magnesium Alloy. ECS electrochemistry letter, 2 (11) (2013) 46–48 (ISSN 0013–5194).Juncen Zhou, Xiaozheng Zhang, Qing Li*, Yan Liu, Funan Chen, Longqin Li, Effect of the physiological stabilization proces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and surface biocompatibility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1(45)(2013)6213–6224 ISSN 2050–750X).Zhongwei Wang, Qing Li*, Zuxin Shea, Funan Chen and Longqin Li, Low-cost and large-scale fabrication method to an environment-friendly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2 (2012) 4097–4105 (ISSN 0959–9428).Zuxin She, Qing Li*, Zhongwei Wang, Longqin Li, Funan Chen, Juncen Zhou, Novel Method for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a Superhydrophobic CuO Surfac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4 (2012) 4348−4356 (ISSN 1944–8244).Xiaoxu Zhang, Qing Li*, Longqin Li, Peng Zhang, Zhongwei Wang, Funan Chen, Fabrication of hydroxyapatite/stearic acid composite coating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coated magnesium alloy. Materials Letters, 88 (2012) 76–78 (ISSN 0167–577X).S. Y. Wang, Q. Li*, X. K. Zhong, L. Q. Li, F. N. Chen, F. Luo, Y. Dai, H. Gao, F. Liu, H. X. Zhang, Effects of NO-3 in NaCl solution on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ated with silane film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Metal Finishing, 90 (2012) 78–85 (ISSN 0020–2967).Fei Luo, Qing Li*, Xiankang Zhong, Hui Gao, Yan Dai, Funan Chen, Corrosi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silane coating coated on magnesium alloy in NaCl solution containing cerium nitrate.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63 (2012) 148–154 (ISSN 0947–5117).H. Gao, Q. Li*, F.N. Chen, Y. Dai, F. Luo, L.Q. Li, Study of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effect of sodium silicat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Science, 53 (2011) 1401–1407 (ISSN 0010–938X).Y. Dai, Q. Li*, H. Gao, L. Q. Li, F. N. Chen, F. Luo and S. Y. Zhang, Effect of Five Additive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Surface Engineering, 27 (2011) 536–543 (ISSN 0267–0844).Junyin Hu, Qing Li*, Xiankang Zhong, Longqin Li, Liang Zhang, Organic coatings silane-based for AZ91D magnesium alloy. Thin Solid Films, 519 (2010) 1361–1366 (ISSN 0040–6090).Xiankang Zhong, Qing Li*, Junying Hu, Shiyan Zhang, Bo Chen, Shuqiang Xu, Fei Luo, A novel approach to heal the sol-gel coatings system on magnesium alloy for corrosion protection. Electrochimica Acta, 55 (2010) 2424–2429 (ISSN 0013–4686).Shiyan Zhang, Qing Li, Xiaokui Yang, Xiankang Zhong, Yan Dai, Fei Luo,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with electroless plating pretreatment and Ni-TiO2 composite coating.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61(2010) 269–276 (ISSN 1044–5803).H. Gao, Q. Li*, Y. Dai, F. Luo, H.X. Zhang, High efficiency corrosion inhibitor 8-hydroxyquinoline and its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phonate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Corrosion Science, 52 (2010)1603–1609 (ISSN 0010–938X).Xiaokui Yang, Qing Li*, Shiyan Zhang, Fang Liu, Shaoyin Wang, Haixiao Zhang,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excellent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perties of sealed Zn–TiO2 composite coating for sintered NdFeB magnet.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495 (2010) 189–195 (ISSN 0925–8388).Xiankang Zhong, Qing Li*, Junying Hu, Xiaokui yang, Fei Luo, Yan Dai, Effect of cerium concentration on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erium-silica hybrid coatings on magnesium alloy AZ91D.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69 (2010) 52–56 (ISSN 0300–9440).Xiaokui Yang, Qing Li*, Shiyan Zhang, Hui Gao, Fei Luo, Yan Dai,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s and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perties of Ni-Co alloy coating prepared on sintered NdFeB permanent magnet.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14 (2010) 1601–1608 (ISSN 1432–8488).Qing Li*, Shuqiang Xu, Junying Hu, Shiyan Zhang, Xiankang Zhong, Xiaokui Yang, The effects to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zinc phosphate conversion coatings with ethanolamine on magnesium alloy. Electrochimica Acta, 55 (2010) 887–894 (ISSN 0013–4686).Xiao-kui Yang, Qing Li*, Jun-ying Hu, Xian-kang Zhong, Shi-yan Zhang,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sealed Ni-TiO2 composite coating for sintered NdFeB magnet.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40 (2010) 39–47 (ISSN 0021–891X).Shiyan Zhang, Qing Li*, Bo Chen, Xiaokui Yang, Prepara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studies of nanometric sol-gel-based CeO2 film with a chromium-free pretreatment on AZ91D magnesium alloy. Electrochimica Acta, 55 (2010) 870–877 (ISSN 0013–4686).[2]

李青 ,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7月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2003年12月被作为高层次人才引入到原西南师范大学(现在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曾任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是重庆市成套设备招标局专家评委、重庆市金属学会腐蚀与保护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会员。

大学教授发表论文流程

众所周知,大学生如果能在大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可以收获很多实在的好处,对于保研党,发表学术论文是保研的前提条件。对于就业党来说,论文是其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对于打算出国的同学来说,发表学术论文有利于自己申请到更好的学校。也因此很多学生都想知道大学生如何发表论文?其实,大学生发表论文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大学生如何发表论文呢?既然要发表论文,那么论文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是原创论文才行,这样论文查重时的论文重复率才会更低,论文重复率越低论文发表的通过率越高。那么下面就教大家大学生如何发表论文的方法:1、对刊物以及文章的要求要认知清楚,需要国家级还是省级,专刊还是综合刊,收录网站要求是什么,一般知网收录的刊物会好一些。2.确定这个期刊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能不能查到,查不到就不要发,这不是正规期刊,另外再看看相关收录网站最近是否有更新,如果没也不要发表。3.找个代理发表比较快,当然这是必须要花钱的,这是学术期刊,跟普通的杂志不同。4.把写好的文章给发过审稿,录用以后会有"录用通知"上面有杂志社的电话,可以打电话查一下有没有你的文章,到底录用没有。录用了,就等着见刊以及网上检索了。以上就是大学生如何发表论文的方法了,此外还要注意发表论不要图发表时的便宜,只有子是最便宜的,因为他没有成本。

•普刊发表的流程,记住一点就行,先审稿,审稿给了录用以后,再查稿给版面费。•论文贵不贵取决于你发表的哪一个期刊和你文章的字符数,是上网的期刊肯定是比不上知网的期刊贵的。•普刊出刊的时间肯定也是有早一点的也有晚一点的,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收稿越快的期刊质量越好,这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那我的建议就是早准备早超生,后面的时间就好好规划做别的事情,不至于临近两三个月就要提交材料的了,才来准备,肯定是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心里也会很焦虑。•发什么期刊,根据自己发表论文的用途,找到相应的加分文件,根据文件里面的论文加分细则准备就可以。如果没有的,就求助自己的学长学姐。

通常情况来说,大学教师发表论文的要求比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要求要高一些。很多老师都需要发表论文,那么我们大学老师怎么发表职称论文呢?一般的要求就是CN期刊,正规的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可以及相关的收录网站最近还可以查到,比如教英语的老师,需要发表英语方面专业的学术期刊,比如《校园英语》,《海外英语》等等。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可以发一些综合类期刊。但是有一点,大学老师发表论文的时候必须留意,所发表的期刊,最好不要是电子刊,因为有的地方评职称不认可电子刊。并且电子期刊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允许出书的。其实,无论是大学老师评职称还是小学老师评职称,又或者是医生,工程师评职称,只要是需要发表论文,上面的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作为参考。

大学生发表论文要准备好其次是需要明确刊物的选择投稿时不要忘记注明信息等例如学校名称亦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