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病理科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4 16:48:31

病理科论文发表

经过热心读者、作者支持,广大编委的共同努力,《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在创刊近5年后,经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的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估推荐,在2013年9月27日北京召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正式公布,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泌尿生殖肿瘤学术期刊。本刊以“面向临床,着重泌尿外科理论研究和医疗技术探讨,为泌尿外科、肿瘤科、病理科等专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办刊宗旨,致力于反映国内外泌尿及生殖系肿瘤领域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自2009年创刊以来,已经发行5卷29期杂志(含1期英文增刊),本刊所刊登的文章均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全文收录,为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本专业人员的广泛认可。现在本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标志着其已经具备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拥有较好的学术声誉。

199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8年山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8年9月山东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助教, 2000年9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讲师,2004年山东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2006年9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副教授,2008年任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副主任及齐鲁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2009年3-10月在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做Research Fellow(研究学者)。2009年12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教授。主要进行肿瘤多药耐药逆转、肿瘤浸润、转移相关的基因表达研究。2012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并获评齐鲁医院首届杰出青年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编号30300124、30972929和81172351)、山东省科学厅项目2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项、山东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课题1项,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项(项目组第2位)、山东省科技厅项目2项(项目组第2位)、山东省科技厅基金1项(项目组第2位)、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项目组第3位和第5位)。在中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Journal of pathology 、Cancer 、Journal of hepatology等SCI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合计影响因子60余分)、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1篇,参编著作8部,获得省级以上学术奖励6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以及Eur J Surg Oncol、BMC cancer、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等SCI期刊的审稿专家。

是袁静萍,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湖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专业委员会肺癌病理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甲状腺、乳腺、女性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疑难病理诊断。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3篇。主持科研项目6项,鉴定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副主编、参编专著4部。

病理科发表论文

节假日医院当然要留几个人喽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设置齐全,重点科室技术特色显著。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分别是内科、普外科、皮肤性病科;省级135重点学科15个,分别是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脏内科、老年医学科、普外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与性病学科、感染病科、耳科学与听力学科、临床生殖医学、麻醉科、临床生物学诊断与治疗实验室;省级重点临床专科24个。省级医疗诊治中心4个,分别是江苏省心脏介入中心、江苏省肝脏移植中心、江苏省急诊医学中心、江苏省耳科疾病与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医院是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博士点,是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设在医院内,共有5个学系,45个教研室,担负着南京医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是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拥有本科学位以上医师1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6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名。科室成员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分会烧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多发伤与复合伤急救与治疗学组委员,江苏省整形烧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修复与重建学分会秘书、常委,南京医学会医学美容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华东六省一市烧伤学会委员,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组织工程与移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学术职务。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拥有先进的烧伤治疗悬浮床,Zimmer电动取皮机,烧伤专用浸泡设备,烧伤专用电子体重磅,皮瓣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皮肤磨削仪,红光治疗仪和电动负压抽脂机等医疗器械。拥有专业的摄像室和独立的门诊美容手术室及手术设计软件系统。医院科室列表 内科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病科肿瘤科皮肤科普通内科(全科医学)妇幼心血管内科(普通内科)外科麻醉手术科ICU骨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外科普外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整形烧伤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乳腺病科(普通外科)老年医学科老年ICU老年CCU老年肾科老年心血管科老年呼吸科老年神经内科老年血液科老年消化科老年内分泌科老年综合病区老年诊疗体检科康复医学科妇产科妇科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科儿童保健门急诊急诊中医科针灸科临床心理科医技药剂科检验学部放射科介入放射超声诊断科病理科核医学科营养科输血科HLA实验室放射治疗科诊疗中心胰腺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肝脏移植中心康复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冠脉中心生殖医学中心司法鉴定所 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原传染病科)创建于1954年。在著名热带病学家许本谦教授和陈钟英、贾辅忠、王明秀、唐保元、黄祖瑚、李军等历届科主任的带领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在常见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于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是目前省内唯一的内科学传染病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感染病科门诊分设发热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常年有专家坐诊。病房设有两个病区,共50余张床位,年出院病人超过1200人次。住院病人中近一半是来自外地,包括外省、市的基层医院的疑难、危重患者,充分体现了科室医疗水平和整体实力被同行认可度和信赖程度的提高。我科除对病毒性肝炎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及较高的水平外,近几年对发热待查、重症感染、各类肝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诊疗亦有长足进步,并取得一定突破,已成功救治多名复杂感染及重症肝病病人,如成功抢救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亚急性肝衰竭合并脑脓肿、肺部感染患者、重症CMV病、病毒感染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甲亢合并重症肝炎患者等等。对这些疾病的成功救治,不仅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全科的诊疗水平,提升了科室的学术地位。今天的感染病科设施优良,宽敞明亮的门诊大厅、宁静温馨的病房、设备先进的重症监护室、功能齐全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按GLP标准建成的细胞治疗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及布局合理、装备一新的感染与免疫研究室为感染病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科室现有病床50余张,近3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年住院病人1000人次。学科有多位省内乃至全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7名。专业人员队伍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兴卫工程”重点人才1名,13人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8名曾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进修学习。感染病科是我国高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我省最早的内科学传染病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和SFDA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抗感染专业,也是传染病专科医师进修基地,并承担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为主的多层次高等医学教学任务。学科于1997年被批准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兴卫工程”的感染病学重点学科。学科以各类肝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为其特色,并选择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围绕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细胞生物治疗、建立重型肝炎的新型综合疗法和研究开发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性核酸疫苗为主攻目标。与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基因疫苗研究室共同组建了“中美疫苗研究中心”。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现有工作人员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50人。年调配门、急诊处方166万张,完成了5168份TDM监测,上报ADR 946份。该学科率先在全省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药物静脉配置中心。并先后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办公室,门诊药物咨询台,开展了临床药师工作,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最佳的给药方案,承担新药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工作,协助临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用药品评价、新药试用和疗效评价工作。该学科获得卫生部科技基金2项,江苏省科技基金项目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江苏省卫生厅基金9项,南医大基金4项。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是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博士点、硕士点。现有工作人员71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3人。现有实验用房的总面积为2500M2。该科是江苏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江苏省医学诊断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设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开展各种常规及特殊的临床检验诊断项目近八百项。于2002年被确认为江苏省当时唯一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检验科)。近年来,获得各种研究课题共6项,申报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两项,独立或参与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2项,主编各种论著十部。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达30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建于1962年,由南京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高达教授兼主任,顾元方任副主任,附属医院许勤安任第二副主任。建科初由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组派医技人员轮流来科进行日常病理工作。1965年增加技术人员2人,1972年增加住院医师1人。1977年许勤安任科主任,工作人员继续增加,1984年夏开屏任副主任,1988年后范钦和历任副主任,主任至今。病理科为南京医科大学临床病理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编人数为2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8人。近几年来,每年完成外科病理检验4万余例,细胞学检查1万余例,TCT1万5千余例,免疫组化2千余例,快速冰冻诊断2千余次,全国各地病理会诊5千余例,尸体解剖20余例。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近几年来,病理科培养博士、硕士生10余人,培养省内外进修医师100余人。自2007年以来,我科已接收实习医生及技术员10余人。 营养科属于医院医技科室,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营养教研室,有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多年的主任营养医生、副主任营养医生、营养医生、营养师及营养护士10名。承担着医院营养治疗、门诊会诊、教学科研等工作。多年来,营养科在加强科室基本建设和基础管理的同时,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承担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肾脏疾病、肝胆胰疾病、外科术前术后等各类病人的营养会诊工作,根据病情提出营养治疗的方案,并进行营养教育,对疾病的治疗、康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积极配合临床各科室开展对重症、疑难及脏器移植等病人的营养支持;在健康意识日益强化的当今社会,利用科室优势和专业特长,开展营养与慢病的干预研究。开设营养门诊、专家门诊,对各类有营养需求的人提供营养咨询和营养干预,确实起到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作用。 输血科成立于2003年,由原先功能单一的血库转变为目前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监测和预防输血传播疾病;负责全院临床用血会诊;进行造血干细胞单采,血浆置换等治疗性输血以及造血干细胞研究。目前,输血科科室使用面积200平方米,设有储血室、血型室、配血室、治疗室、发血室、资料室等功能间。现有工作人员12人,均是经过输血专业理论和实验技术培训合格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疗、检验专业毕业的人员。其中硕士2人,本科7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人。近年来更新输血理念,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比例达90%以上,远超过卫生部卫生厅的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成分血比例70%)。我院全年用血量达1800万毫升以上,位居全省之首,我科为临床所提供的血液成分品种有红细胞悬液、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辐照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等。输血科包括广州路本部、江东北路河西分部,均向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目前开展的服务项目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效价测定、交叉配血等输血前常规检查,疑难血型的鉴定,疑难配血,新生儿溶血产前实验室诊断等,自身输血,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我科在江苏省内率先引入进口抗人球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自动血型加样系统并建立了全方位的输血信息化管理系统,输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在省内及华东地区均处于先进水平,不仅保证常规用血安全及稀有血型和疑难病例的安全输血,同时作为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单位之一,每年完成数十例志愿者的捐献前动员和采集工作。输血科现为江苏省临床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01年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课题4项,参编学术专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正在开展与德国Ulm大学的血型专家Fleg.WA “关于Rh(D)阴性的基因分型和遗传学分布”研究课题的国际合作。承担了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临床输血专业的理论教学以及其他医学院校的实习带教任务。输血科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健全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全方位加强质量和学科建设。为临床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服务。 超声诊断科成立于l982年1月,2001年更名为超声医学科。科室目前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硕导3名。共有超声临床医师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硕士4名。预约登记2人,其中一人为主管护师兼介入治疗护理工作。现任科主任胡建群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影像医学系硕士生导师,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小器官和外周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委,眼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声学会理事,腹部超声专业组副组长;汪惠宁副教授为南京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叶新华副主任,是南京医科大学七年制硕士生导师,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永久会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介入性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影像系超声诊断教研室,同时也是省超声医师进修基地,每年完成影像本科、专科、进修医师教学320学时。承担省级课题4项,主编或参编超声有关专著十五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十五”期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三项,院诊疗新技术一等奖、二等奖、鼓励奖各一项。独立获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创新基金各一项,院内创新基金三项,参与多项。每年除完成一万人次以上腹部,浅表小器官,外周血管等常规彩超检诊任务,还开展了各种囊肿的穿刺引流减压硬化治疗;甲状腺腺瘤,亚甲炎的超声引导穿刺药物治疗;肝癌的无水酒精治疗,配合微波、射频超声引导治疗肝肿瘤以及各种肿瘤超声引导下的组织穿刺活检和肝移植的术中、术后形态、供血的观察等新技术、新项目。腹部及小器官超声担负了全省的会诊任务。超声医学科的学术水平始终处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 1、 心脏电生理技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及介入诊治研究:成功建立缺血性心脏病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并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干预研究;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内转复除颤器治疗例数及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居全国前两名。三维标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应用三维标测(EnSite 3000/Navx)系统研究心律失常的病理基质和电生理学机制。根据动态基质标测原理自行设计了在窦性心律下线性消融的新策略,显著提高了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心脏离子通道疾病的临床诊断:研究并建立了诊断隐匿性Brugada综合征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新方法。2、缺血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的诊治技术缺血性心脏病生物学治疗和介入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Angiopoietin-1生物学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制备并获得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获国家专利2项及II类新药证书1项。先天性心脏病及瓣膜病介入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自主设计并完成了导管微创自膨三叶式主动脉生物瓣膜装置的制备,设计并完成了能在左心耳自动定位的封堵器,获国家专利2项。3、心血管疾病分子细胞机制研究心肌炎、心肌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1986年成立江苏省心肌病研究基地,现已建立了全国心肌病研究协作组。血管内皮、平滑肌功能研究:证明了内皮源性收缩因子是可扩散、可传递的物质,其作用靶点之一为血管平滑肌;发现白藜三醇能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血管内皮损伤后的内膜增生。4、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在人群水平研究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多因素综合干预的防治效果;多次组织和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参加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积累了丰富的流行病学研究经验。 [2] 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需求,普外科在器官移植、微创外科、胰腺外科、乳腺外科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肝脏移植技术江苏省肝病外科中心2005年成立卫生部挂牌的中国活体肝移植研究所,含2个病区、100张床位、1个实验中心,对临床和科研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已成为中国能独立开展活体肝移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单位之一。已完成活体肝移植79例,为目前国内完成病例数最多的单位之一。目前已完成亲体肝移植治疗Wilson病40例,是目前全球研究最为系统、深入的最大一组单中心病例报告。至今共施行肝癌肝切除术4500余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50.4%和33.3%,有60余例存活10年以上。2、腹腔镜技术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首批认证的腔镜外科技术培训基地。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脾切除、胃肠肿瘤根治、甲状腺切除、甲状旁腺全切、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岛素瘤摘除以及胃底折叠、胆肠Roux-en-Y吻合、门奇断流术等多项手术。成功开展ERCP、EST累计4000余例,在微创手术的复杂性、多样性、手术质量和数量、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均居国内前列。3、肿瘤射频治疗技术围绕RFA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在电极优化,影像组织对应和实验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与企业合作已开发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的射频肿瘤治疗仪,2005年获得国家批准进行批量生产并应用临床;临床应用方面,是国内最早少数几家将该技术应用于肝癌、肺癌、肾癌和颅内肿瘤治疗的单位之一。协助神经外科在国际上首次应用RFA技术切除了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的颅内巨大血管瘤。 “实体肿瘤射频灭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2006年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4、胰腺疾病诊治技术“胰腺疾病诊疗中心”为全国五大胰腺外科中心之一。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胰腺癌诊治方面国内领先;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岛素瘤摘除、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和胰体尾切除,均国内先进。手术数量质量跨入国内先进行列。省内首先开展胰肾联合移植,国内先进。作为主要协作单位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胰腺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研究”子项目。5、乳腺疾病诊治技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微小转移等研究位居国内同行前列,开展“乳腺癌干细胞”及“新型胞苷脱氨酶hDCA基因在乳腺癌中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申请“乳腺癌干细胞新的分离方法”和“骨转移动物模型” 国家发明专利2项,首创微波固化治疗乳腺肿瘤的新技术。已完成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1. 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研究数十年来该科一直以支气管哮喘作为主攻方向,作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诊治特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深入研究了哮喘时气道炎症的发生机制及其无创性诊断、临床干预的新方法,成绩显著:“支气管哮喘患者β2受体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支气管哮喘诊治的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同时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和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承担部省级课题十余项,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参加国际研讨会交流10余人次。近8年来我们牵头组织“南京地区哮喘之家”活动,对哮喘进行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来自外省的难治性哮喘患者慕名来我科门诊或住院诊治。2.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2001年建立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治中心,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仪、PTT睡眠呼吸监测仪、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仪和匹配伺服全自动气道正压呼吸机等先进设备。每年成功诊治睡眠障碍疾病患者千余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在国内外获奖10项,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承担省级国际合作课题一项,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一项,主办国际睡眠呼吸障碍研讨会2次。该科在该领域的技术特色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的系列研究。该领域医疗和科研工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研究该科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高。殷凯生教授是全国抗感染学组成员、华东区肺部感染协作组副主任委员。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殷凯生教授担任江苏省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黄茂教授担任江苏省支援内蒙防治“非典”专家组组长,成绩突出,均获得国家和省政府的表彰。该科主编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获“国家图书奖”、《实用抗感染药物手册》(人卫出版社)受到广泛好评。主持了42种抗感染新药的临床研究,均顺利获得证书。近年来开展了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4.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研究和治疗肺动脉高压作为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病理生理环节,是影响COPD预后的重要因素。主持参加过国家“1035”子课题及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课题“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治疗学研究”(2000051) 等课题计6项。共发表论文40余篇。2007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曾获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赛克勒医师年度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进步二等奖等奖项。5.呼吸内镜的诊断和治疗该科在省内较早开展了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纤支镜代胸腔镜诊治术、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胸腔镜检查诊治术、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等。2007年获江苏省卫生厅课题“经纤支镜支架介入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模型的应用研究”。呼吸内镜中心于2007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现由二个病区(70张床)、门诊、急诊、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和临床神经病学研究室(脑脊液细胞研究室)所构成。每年收容各类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病人1000人次,门诊诊治7万多人次,急诊抢救近1万人次。本学科在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卒中病人的急诊救治有着许多显著地特色。曾在江苏省重大招标项目《脑卒中急救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研究》(BS2006007)负责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卒中急救规范以及卒中急救关键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大量的疑难杂症疾病得到成功的诊断和救治。目前该学科可以开展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脑血流超声检测、肌电图(包括单纤维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磁刺激诊断和治疗等技术。除此之外,还开展颅高压实时检测、小脑顶核刺激等新技术。部分技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各项设备仪器总值400多万元,有效的满足了临床医疗的需要,保证了高质量的专科医疗护理水平。该学科目前具有优秀的学术梯队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并参与国家、省部级各项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每年年均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校级奖励殊荣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与救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诊断与技术研究、头痛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的方法与技术研究、老年性痴呆临床特点与医护方法技术的应用等,已培养博士、硕士五十余人,是重要的江苏省高级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袁静萍,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是袁静萍,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湖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疾病学组(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专业委员会肺癌病理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甲状腺、乳腺、女性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疑难病理诊断。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3篇。主持科研项目6项,鉴定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副主编、参编专著4部。

病理科论文发表要求

职称评审单位在检查参评者的期刊杂志的时候,只需要将杂志的目录跟知网,维普,万方的登录数据对比一下就可以辨别出真假。但无论是中国知网还是万方,维普,通常要在杂志出刊后的1-3个月内才会登录该期文章。一般的登录过程是:杂志出刊后,杂志社向数据库递交光盘版的期刊数据,数据会根据自身的更新速度将光盘数据录入系统。因为工作量大,所以一般要在1-3个月内才会登录完。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必须提前发表论文,才可以在职称评审中用得到。而论文发表通常在投稿到出刊之间又需要1-3个月的时间。

你好,不知道你是评什么职称,我以前评职称的时候发省级,国家正规期刊就可以了,不过第一次发没有经验,了钱财耽误了时间。所以你发表时候一定要找一个可信的地方发表。最好是朋友介绍的,如果没有的话,我推荐你我以前发表的一个地方,百度 百姓论文网 就可以了,最主要我拿到期刊了,比较诚信的。推荐给你 希望你发表成功。

基本格式:医学论文格式由以下6部分组成: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工作单位和邮编;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关健词;正文(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参考文献。要求:创新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学术性或理论性、规范性、逻辑性、可读性。

医学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

论文发表条件:论文定稿后,面临如何选择投稿目标刊。选择原则是根据自己论文水平,在争取发表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投稿价值。

所谓投稿价值是指论文发表所产生影响的总和。最高的投稿价值可概括为:论文能够以的最快速度发表在能发表的最高级刊物上;并能最大限度地为需要的读者所检索到或看到;能在最大的时空内交流传递。它是投稿追求的最高目标。

了解科技论文投稿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并利用目标刊的征稿启事或作者须知,通过浏览目标刊已发表论文的目录和内容等获得目标刊的动态和变化情况,有利于选择投稿期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学论文

这个需要看您医院评职文件上的要求,对期刊和收录网站有什么要求,需要核心期刊还是国家级或者是省级,需要先准备一下您的论文,再确定期刊。例如要求国家级知网收录,您就在知网查询到此期刊打杂志社的投稿电话,查稿老师会让社内编辑加您。这样您就不用怕加到代理了,代理的价格一般会比较贵。向编辑投稿就可以,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追问。

病理科论文发表要多久

论文发表一般需要的时间如下: 1、普刊即省级国家级一般安排周期是1到3个月。 2、本科学报的安排周期一般为2到4个月。 3、北大核心以上级别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审稿周期为一个月。 4、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发表,一般是3到6个月。

不同的杂志出版周期不一样,一般要两三个月(特别快的一个月左右),杂志有个出版周期的问题,而且有的杂志版面很紧张,具体你可以咨询杂志社!这有转让的,要不

些期刊会公布审稿时间,一般是1-3个月,如果是自己投稿的话请做好等待3个月的准备,如果是该期刊的论文刊发机构的话,最多一周会给消息,因为论文刊发机构都有自己的审稿人员,会先过一遍稿子,辅导作者修改不合适的地方,稿件符合编辑部要求了才投稿,编辑部是比较欢迎这样的稿件的,能够优先录用。所以,选择一个靠谱的刊发机构是能省不少时间的,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的,一个是如果你发的是普刊,那么周期就会短一些,一个是如果你发表的是核心期刊,有可能一年多才能见刊发表,前提是录用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情况是,如果你是自己投稿,会慢一些,如果你是找一些论文机构帮忙投稿发表,会快速一些。我之前找淘淘论文网发表的经济类论文,2个月就给你加急发表了,是普刊,如果是核心他们也没法加急。所以看你发表的什么刊物了。

发表病理论文

你是哪里的医生,根据职称晋升政策推荐啊!《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乡村医药》《医学信息》 《中外医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医药指南》《中国当代医药》《中国现代医生》这些都都是国家级杂志,开设栏目很多,大多都有病理研究、分析类的栏目的,你可以上创新医学网上去发,正规的杂志学术推广中心。我朋友发过,很正规。比起发给杂志社快多了,1-3天审稿,1-3个月就可以见刊发表了。具体的你可以进去了解下。还有很多其它级别的杂志。发表论文可用于职称晋级、继续教育、毕业论文、科研课题报告等。

如果发表国家核心期刊的话,可以到中华医学会,网址如果发表其他的杂志的话,可以到相关杂志的网站,或者是发到邮箱。但是目前一般都是在线发表的。举例: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看你是什么专业的,发表的要求是什么,看着你的专业来选择,期刊发表

首先根据医学论文规范要求,写出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是通过研究病理或者医疗技术的实践而撰写的一类助于人们健康的学术论文,其论文特点便是实事求是、实用、科学与可读性,不能随意夸大,也不能缩小。然后就是看期刊杂志社的审稿期和录用期,这个你直接去淘淘论文上咨询就可以了,我投过的临床医学进展,审稿期还挺快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