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中国人发表诺贝尔论文平台

发布时间:2024-07-05 00:18:27

中国人发表诺贝尔论文平台

诺贝尔 医学及生理学奖和化学奖的得奖之作都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呢?当然CNS是少不了的,确实有不少得奖佳作都刊登在Cell、Nature、Science上。推崇CNS、重视杂志的IF(影响因子),不见得完全错误或没有意义。但我想指出的是,同样有许多被诺奖委员会引述的得奖论文,是发表在优秀的专业杂志甚至是被国内某些评鉴系统认为是次等甚至是不值一提的学术刊物上的,以下我举一些例子说明。 2009年化学奖得主Ada Yonath(阿达?约纳特)关于核糖体亚基晶体学研究的关键性论文,有三篇发表于J Mol Biol(1984、1987、1991)上,也有两篇发表于现已停刊的杂志Biochemistry International(1980、1987)上。虽然J Mol Biol(分子生物学杂志)在2008年的IF只有4.146,但在上世纪80年代它是与CNS齐名的顶尖杂志,至今也仍然是结构生物学领域最好的杂志之一,可以说是该领域的旗舰。至于Biochem Int由国际生化分子生物**合会主办,其1999年IF只有0.77。这是小杂志发表大论文的又一经典案例。 2008年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Osamu Shimomura(下村修)从1962年到1979年的几篇重要论文发表于Biochemistry(生物化学)、FEBS Lett(欧洲生化学会联合会快报)和J Cell Comp Physiol(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J Cell Physiol的前身)上。上述三份杂志在2008年的IF分别为3.379、3.264和4.313。虽然它们的IF都不高,但在相关领域内仍是重要的学术杂志,也以发表过诺奖得奖之作为傲。 2008年医学奖关于人乳头瘤病毒的发现,Harald zur Hausen(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教授被引述的论文有6篇发表于J Virol(病毒学杂志),有10篇发表于Int J Cancer(国际癌症(cancer))上,更有一篇发表于Arch Dermatol Res(皮肤病研究文献)上。三份杂志2008年的IF分别为5.308、4.734和1.927,再次说明重要论文也可以发表在IF较低的优秀专业期刊上。 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是不可胜数。2004年几位诺奖得主有关泛素的经典论文发表在JBC(生物化学杂志)、FEBS Lett和BBRC(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通讯)上,我记得其他人过去也提到过。这三份杂志的IF都不高(2008 IF为5.520、3.264和2.648)。 从上述例子可见,诺奖得奖之作也可以发表在相对不太显眼的期刊上。真正划时代的突破,无论发表在大杂志或小杂志,最终同样会得到充分的肯定。从根本上说,从事或评价科研工作和论文,更重要的是其长远影响和科学价值。IF以及其他所有定量指标,只能作为参考,只能在缺乏专家、缺乏客观评价、缺乏更科学评价系统的情况下用作参考指标。即使如此,采用多个不同指标也要比采用单一IF更好一些。

在百度中搜索一下啦

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没有华人获奖。

究其原因,已故诺奖得主弗里德曼曾说,谁能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谁就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有分析称,中国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几十年高速发展中,包含了太多超出纯经济范畴的因素。国际经济学界目前难以给出完全、充分的解释。

但对于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言,理论所解释的现象越重要,越容易获奖。例如,2012年获奖的美国学者罗斯和沙普利,用博弈论的方法,有效解释了价格失灵情况下的市场配对现象。

换言之,中国如何实现经济腾飞,并非用一项理论就能完全阐释清楚。

此外,也可能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本身的“特性”有关——评审具有“滞后性”。

报道称,负责评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担心“看走眼”,有时会把考察期拉长至数十年。正因如此,历年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接近67岁。

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斯特伦伯格曾表示,目前的获奖者,大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就在经济科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那时的中国经济理论,并不像现在这么繁荣。

此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也曾表示,“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家会得诺贝尔奖, 但大概不是我这一代人,应该是我的学生,或是我学生的学生那一代。”

未来中国可能会实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零的突破”:

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阿勒玛斯教授曾预测,在未来5年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将出现中国学者的身影。

近年来,中国经济学家的声音逐渐被世界听到。

据统计,1980年到2017年间,共有43位中国经济学家在顶级经济学期刊《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论文,位于世界第13位。相比20世纪90年代初,仅有林毅夫一人的状况,已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中国经济学家研究的所有制结构理论、价格双轨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都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与贡献。斯特伦伯格也曾表示,“假以时日,中国人或华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应该不是意外事件。”

目前,有学者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学家最有可能在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转型经济学等领域,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零的突破”。

提名和评选程序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每年9月,徵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都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提名人必须递交正式提名信,并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如原著或译本),于当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单。 除和平奖外,诺贝尔奖候选者都必须是个人,必须有书面形式发表的成果。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三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三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三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 各诺奖评委会于每年2月1日起开始评选工作,并于同年早秋向所属的颁奖机构提出有关推荐人选的书面报告,评委会只推荐一名候选人,由颁奖机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认可、改换或拒绝授奖。瑞典文学院从70年代起,逐渐改为如下的多步评选程序: 1. 资格确认:评委会首先是将那些不够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传美国某华人团体今年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团体提名,显然过不了这一关),然后将有效提名集中登记在“初选名单”上,在2月初提交文学院审核。由于有些候选人获多人分别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归并为二百人左右的“长名单”。 2. 初选:评委会根据各种判断淘汰大部份候选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的“复选名单”(俗称“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现在一般也先遭淘汰(自称是首次获提名的李敖,今年恐怕就在此落马),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曾担任过文化部长的王蒙,多半会被归于此列)。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徵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 3. 复选:评委会到5月底提出一费体人的“决选名单”(俗称“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可以在院会上修改名单,更换或添加人选。(有文章称,瑞典文学院在1988年曾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先生,由于他5月10日去世而错过了机会。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沈先生去世比“短名单”的提交期限还早20天,当时中国方面并未封锁这个消息,文学院是否在近一个月后还会把死者误列入“短名单”,就已大有疑问;至于数月后仍会误作上述“初步决定”,更令人难以置信。) 4. 决选: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多数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一般只用读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将在这三个月内完成。颁奖机构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少则二周多则四周的时间。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今年至少需要八票)。如果经多次投票无人过半,有时会达成妥协评出两人分享(至今有四次),有时只好当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舒乙声称,1968年的文学奖最初是其父老舍胜出,但此后发现老舍早己在1966年去世,才重新选出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这种说法与评选程序出入太大。有关“决选者”近况的报告应在9月复会前已完成,文学院不等调查报告就轻率进行最后决选,然后恰恰在公布之前几天内得到老舍的去世消息,可能性太小。即使发生上述情况,最大的可能不会是当年重选,而是推迟一年再评选。据笔者的消息来源,老舍当年确实是评委“短名单”的首选,但在9月复会前,文学院就通过瑞典驻华使馆得知他的去世消息,因此就失去了由十八名院士评选的机会。“短名单”的首选比其他人的机会确实会大些,但在决选中失败的概率也不低,评奖史上不乏先例。例如,据传北岛近两年就遇到这种霉气。) 5.颁奖公告:各颁奖机构一般在10月份评出并颁布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迟不得晚于10月15日。文学奖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有时也象今年一样定在第二个星期四。颁奖公告只公布最后通过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诺贝尔奖学术论文发表平台

官网,你可以去挑战一下自己的英文。这个是1997年的资料

提名和评选程序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每年9月,徵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都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提名人必须递交正式提名信,并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如原著或译本),于当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单。 除和平奖外,诺贝尔奖候选者都必须是个人,必须有书面形式发表的成果。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三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三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三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 各诺奖评委会于每年2月1日起开始评选工作,并于同年早秋向所属的颁奖机构提出有关推荐人选的书面报告,评委会只推荐一名候选人,由颁奖机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认可、改换或拒绝授奖。瑞典文学院从70年代起,逐渐改为如下的多步评选程序: 1. 资格确认:评委会首先是将那些不够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传美国某华人团体今年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团体提名,显然过不了这一关),然后将有效提名集中登记在“初选名单”上,在2月初提交文学院审核。由于有些候选人获多人分别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归并为二百人左右的“长名单”。 2. 初选:评委会根据各种判断淘汰大部份候选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的“复选名单”(俗称“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现在一般也先遭淘汰(自称是首次获提名的李敖,今年恐怕就在此落马),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曾担任过文化部长的王蒙,多半会被归于此列)。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徵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 3. 复选:评委会到5月底提出一费体人的“决选名单”(俗称“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可以在院会上修改名单,更换或添加人选。(有文章称,瑞典文学院在1988年曾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先生,由于他5月10日去世而错过了机会。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沈先生去世比“短名单”的提交期限还早20天,当时中国方面并未封锁这个消息,文学院是否在近一个月后还会把死者误列入“短名单”,就已大有疑问;至于数月后仍会误作上述“初步决定”,更令人难以置信。) 4. 决选: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多数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一般只用读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将在这三个月内完成。颁奖机构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少则二周多则四周的时间。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今年至少需要八票)。如果经多次投票无人过半,有时会达成妥协评出两人分享(至今有四次),有时只好当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舒乙声称,1968年的文学奖最初是其父老舍胜出,但此后发现老舍早己在1966年去世,才重新选出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这种说法与评选程序出入太大。有关“决选者”近况的报告应在9月复会前已完成,文学院不等调查报告就轻率进行最后决选,然后恰恰在公布之前几天内得到老舍的去世消息,可能性太小。即使发生上述情况,最大的可能不会是当年重选,而是推迟一年再评选。据笔者的消息来源,老舍当年确实是评委“短名单”的首选,但在9月复会前,文学院就通过瑞典驻华使馆得知他的去世消息,因此就失去了由十八名院士评选的机会。“短名单”的首选比其他人的机会确实会大些,但在决选中失败的概率也不低,评奖史上不乏先例。例如,据传北岛近两年就遇到这种霉气。) 5.颁奖公告:各颁奖机构一般在10月份评出并颁布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迟不得晚于10月15日。文学奖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有时也象今年一样定在第二个星期四。颁奖公告只公布最后通过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在百度中搜索一下啦

应该是在中国报刊上登文章,然后叫主编帮你.

中国发表诺贝尔奖论文

曹原发现的并不是常温超导现象,如果现在有谁发现了常温超导现象的话,那么他一定可以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首先,你这个标题就是错的,现在国内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博眼球,不懂的领域互相夸张,抄来抄去以讹传讹的结果。曹源发表的不是石墨烯常温超导,而且恰恰相反,双层石墨烯的转变温度远远低于高温超导,连高温超导材料都算不上。那为什么会这么火呢,主要是原来强相互作用超导材料如钇钡铜氧等结构特别复杂,对于一个复杂体系的科学研究,特别是模型和计算来说很困难。你不如建一个模型,那你要抓主要矛盾,但是这么复杂结构你也不知道哪个部分对超导是主要产生原因,所以只能瞎蒙。但是双层石墨烯不一样,石墨烯结构特别简单,所以说不论是理论模型和计算都是简单很多的体系,而且本身石墨烯结构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成熟工具研究,所以大家只要把老的工具拿过来用在现在新的体系上就可以了。特别是由于石墨烯出来以后灌水文章基本把整个领域可以做到都做了,所以一下子石墨烯领域就冷下来了。曹源他们做的工作等于是给这个冷下来的领域一个强心针,又可以有些东西做和发文章了。其次我回答一下曹源能不能拿诺贝尔物理奖,我可以肯定回答你,不可能。现在国内自媒体报道都是偏向行很严重,这个工作严格意义是曹源导师做的,曹源是这个工作组里面的一员。国内媒体报道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丝毫不提文章其他人,给大众一个假象就是曹源是这个工作唯一的完成人。事实根本不是这样。这个工作重要吗?我觉得很重要,能不能拿诺贝尔物理奖,我觉得稍微欠缺一点,但是现在诺贝尔物理奖标准越来越低,所以说不好。但是即使能拿诺贝尔物理奖也没有曹源任何事情。这个成果最近拿了美国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巴克利奖和物理中的另一个大奖沃尔夫奖,大家可以看到拿奖的都是曹源导师而不是曹源。所以即使能拿诺贝尔物理奖,也是他导师拿而不是曹源。国内媒体带节奏的能力实在太强,公众科学素养也不高,很容易被这些民族主义自居的自媒体欺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铸造国之重器的两位“大工匠”: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刘永坦和团队为祖国海疆装上“千里眼”;钱七虎和团队为人员、武器穿上“防弹衣”,为首脑指挥中枢、战略武器安上了“金钟罩”。“千里眼”是国之利剑。新体制雷达,不仅“看”得更远,还能有效排除杂波干扰,发现超低空目标,在航天、航海、渔业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战略科学家钱七虎倾注毕生精力,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和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的一系列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建立起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为我国国防安全铸就固若金汤的“地下钢铁长城”。两位“大工匠”的心声是:这一奖励是无上的光荣,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一定要让愿意创新、有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看点二:基础研究出现“诺奖级成果”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国际物理学界公认的前沿热点,许多科学家相信,相关研究将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它的国际首次实验发现,诞生在中国。论文2013年在美国《科学》期刊发表后,被学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凝聚态物理发现之一。物理学大师杨振宁评价: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薛其坤院士领衔的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物理所实验团队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9度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从2013年度到2018年度已连续6年产生获奖者。“我国基础研究总体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薛其坤说。看点三:强国惠民,创新技术“多点开花”在受到奖励的成果中,既有支撑“强国梦”的关键技术创新,也有惠及民生福祉“一亩三分地”的新成果新突破。罗安院士领衔的“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历经20多年攻关,掌握电磁搅拌系统的核心技术,成果应用于宝武钢铁等国内外160多家钢铁企业。罗安和团队获得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的荣誉。自称“大半辈子跟泥巴打交道”的浙江大学龚晓南院士,近30年来不断突破传统地基处理技术瓶颈,成果在京沪高铁、浙江杭宁高速公路等许多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他负责的“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肺癌,癌症中的头号杀手,外科切除是根治早中期肺癌的关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何建行通过技术革新,创建肺癌微创治疗体系,病人通常术后数小时就可下床,3天后可出院。

首先声明一点,曹原发现的并不是常温超导现象,另外说明一下,如果现在有谁发现了常温超导现象的话,那么他一定可以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本来是去年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又被炒起来了,曹原是中国人,1996年出生的他现在正在麻省理工攻读博士学位,前一段时间他发现了石墨烯特殊超导现象,并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可以说是名声大振。

超导现象一直以来是科学家乐于研究的,如果一个导体实现了超导,那么就意味着用这个导体传输电流的时候不会发热,也就是不会导致能量损失,这对于科学界来说意义重大,如果常温超导可以实现,那么就意味着世界每年就会节省大量的电能,如果传输电量的材料可以使用超导体的话,那么就会将能源消耗减少到最低。

但是超导体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一些材料只能够在零下269摄氏度的时候才能变成超导体,但是使用这些材料是很昂贵的,完全不合实际。在曹原的研究中,他发现石墨烯也有可能成为超导体,但是他的发现伟大之处不在于石墨烯超导的温度,而是他使用的方法给了其它科学家一个全新的思路。

科学界研究超导现象已经有100于年的时间了,1911年,荷兰一个科学家发现,用液氮冷却汞,当汞的温度下降到4.2k的时候,汞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算是拉开了超导材料研究的序幕。科学家后来还发现,如果将汞置于高压条件下,其临界温度将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64k,然而这些距离常温超导来说还是太远了,常温一般来说是20-30摄氏度,也就是300k左右,可见超导现象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曹原发现的石墨烯超导时的临界温度为1.7k,接近绝对零度,怎会是常温超导,只不过他采用的方法很特殊,他发现了当两层石墨烯的夹角为魔角(1.05°到1.16°)的时候,双层石墨烯就具有了超导性能,以往科学家都是采用施压的方法升高材料的临界超导温度,但是曹原仅仅是旋转了石墨烯的角度就实现了这一点,可谓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诺贝尔奖论文发表人

对于国内的成就,不相伯仲吧,首先李政道是美国国籍,杨振宁是中国国籍,杨振宁回国之后通过人脉关系,把清华理论物理从不入流提升到了在国际有一定地位了,李政道也一样,通过创立研究中心,为国效力。 对于国际上或者人类的角度上看,那么李政道跟杨振宁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了,云泥之间的差别,李政道和杨振宁通过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奖,这就是李政道学术上的终点,但是却是杨振宁的起点,杨振宁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将他提高到与牛顿爱因斯坦一个层次,每个划时代的理论都要几十年之后才会应用,就像之前的黑洞照片,或者引力波,都是在吃爱因斯坦的老本,同样百年之后,又会继续吃杨振宁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后全球华人为之振奋,杨振宁和李政道持续多年的友谊和学术伙伴关系却在此时出了问题,时隔半个多世纪我们已经无法搞清楚一开始是谁的不对,只知道诺贝尔物理学获得后不久两位物理学大师就分道扬镳堪称老死不相往来了,期间从周总理到邓公都试图居中调和两人的矛盾但都无功而返。 值得一提的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分手”以后杨振宁在理论物理领域又先后做出了若干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其中的“杨-米尔斯理论”更是成为了后来统一强力弱力和电磁力的基础,久而久之杨振宁就成了在世物理学家第一人,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也排进了前15甚至前10。反观李政道在和杨振宁分道扬镳之后鲜有突破性理论问世,不过李政道却在上个世纪中美关系开始升温之时推动了赴美留学生的工作进程,为后来的大批量赴美留学生工作开创了先河,因此李政道对中国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从物理学成就来看,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位或者的物理学家可以和杨振宁一较高下,早年杨振宁曾经评价李政道十分勤奋却少了一点灵气和物理学直觉,现在看来杨振宁当时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与其将两位物理学家强行排名,我们反倒更希望两位老人能摒弃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隔阂重新走到一起。 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而一起登上1957年的诺贝尔奖领奖台,当时杨振宁35岁,李政道31岁,使他们获奖的论文发表在1956年。 后来两人决裂,决裂的导火索就是谁对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贡献大。 网络上有人造谣称杨振宁剽窃了李政道的成果,使得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奖,这种说法属于恶意造谣。有很多学者考证过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历程, 目前看,李政道和杨振宁二人谁对发现宇称不守恒贡献大已经难以考证,但没有人能够拿出证据表明他们中的哪一位不配得诺贝尔奖。在宇称不守恒方面两人可以打一个平手。 宇称不守恒是李政道的最大学术成就,却不是杨振宁的最大学术成就。杨振宁的最大学术成就是发表在1954年的杨-米尔斯方程,是杨振宁和他的助手米尔斯一起完成的。这个方程为从事粒子物理与场论工作的科学家们构建了一个数学框架,在这个框架下粒子物理的“元素周期表”标准模型得以建立了起来,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涉及到粒子相互作用的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也在这个框架下得到了统一。这是二十世纪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成就。这项成就的伟大已经不能用诺贝尔奖去衡量了,包括李政道本人也认可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杨振宁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在物理学的很多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全才科学家,在他90岁生日时,清华大学为其送上了生日礼物——一块刻有杨振宁13项杰出成就的大理石,其中有数项成就达到了诺贝尔奖的级别。放眼到100多年的诺贝尔奖史,杨振宁的成就在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是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两个都是十分杰出的华人科学家,如果仅从科学成就的角度上看,杨振宁略胜一筹。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发表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当中他们对宇称守恒进行质疑。而随后几个物理实验小组花了一些时间验证了宇称不守恒,其中就包括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所领导的小组。1957年,诺奖就颁给了杨振宁和李政道。仅仅一年就拿到了诺奖,这其实是极其少见的。但是不久后两人就交恶,从此断绝了来往。如果仅从科学成就的角度上看,杨振宁的主要成就有杨米尔斯理论,杨巴斯特方程,宇称不守恒等10多个杰出的科学成果。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而李政道一生当中最大的科学成就就是宇称不守恒,所以这么一进行比较,其实已经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但是我觉得比较两人的科学成就其实没多大意义,因为他们都是杰出了华人科学家,并且都做出了很伟大的贡献,这就足以,何必要有高下之分呢? 我觉得李政道人品好。 1973年,毛泽东接见杨振宁,亲口对杨振宁说:”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恶心杨振宁的一众宵小可以闭嘴了吗! 杨人品道德极差……除了花纳税人的钱,杨对中国 科技 有个球贡献,办少年 科技 班,也是杨的骚主意,劳民伤财,培养哪个大师级人物了?! 首先我反问一句,大家能说出爱因斯坦和牛顿的理论给他们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具体的贡献和实惠吗?他们和杨一样,都是为世界物理学创造了理论和体系。所谓理论不是说具体哪个国家的事情,理论都是指引全世界物理学方向和 探索 的,不是哪一国的独家秘方,咱中国人非要这么自私吗,真是无语了! 初中高中研究牛顿,麦克斯韦,高中大学研究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研究杨振宁理论的至少要博士级别,硕士都不行,没到那个层次,理解不了。杨振宁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将他提高到与牛顿爱因斯坦一个层次,每个划时代的理论都要几十年之后才会应用,就像之前的黑洞或者引力波,都是在吃爱因斯坦的老本,同样百年之后,科学家们又会继续吃杨振宁的老本,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从这一点上来说,杨虽然站在爱因斯坦肩膀上,但已经超越他了,因为他是集大成。他的伟大是解决了爱因斯坦没解决的问题,然后又解决了牛顿和爱因斯坦共同存在的问题。。。最低至少可以和爱因斯坦同一个地位。 黑杨振宁的都是大文盲。。。是不是都没上过大学啊!实话给你讲,你们听好了,杨年轻时就是世界超顶级的物理学家,他当时回国有个毛用啊,中国那时候连个理论物理学的一根毛都没有,别说50年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啊。。。意思就是说即使他现在想在中国搞他的学术研究,中国也帮助不了他,还是会托他后腿。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当时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女婿,回来就得被弄死,就算不死也是一个庶民,国家绝对不允许他搞科研,所以说回来有个屌用,命都没了。 但他终究还是回国了,虽然不是回来搞他的研究(前面已经说了),但他对中国的贡献是:1、他给中国物理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他用他的影响力引入大量外援和资源,帮助了中国众多物理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成长。3、建立了清华物理系和高能物理研究所,靠人脉给清华带来了大量的设备技术和资源。4、把美国的房子卖了,把诺贝尔奖金都捐给清华物理系了,清华给他的年薪一分也没要。5、不主张中国搞高能对撞实验其实是帮中国,实验室一年的耗资就能比得上3个三峡大坝。耗钱不说,关键是美国人玩了几十年都没玩出东西,不希望中国走火入魔劳民伤财。6、他是钱学森等国家一级物理学家都非常非常尊敬的导师,包括人品,当时国内顶尖知名科学家去国外读博士机会多数都是他写信推荐的,否则人家根本不收。也就是说没有他就没有钱学森和众多科学家的成就,也就没有两弹一星和其他科学成果。所以说先别看他的个人伟大学术成就,就说如果没有他,中国有多落后你们知道吗?都懂了吗各位大文盲?劝各位多读书,否则真快成傻逼了。 我呐,这种无脑问题求你别再提了好不?杨振宁给国家做出过什么贡献?你别拿我国的元勋跟他比,他不配!长点脑子吧! 虽然李政道是我的校友,但实事求是的讲杨振宁更厉害。按杨的贡献他至少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四篇论文。这四篇论文中每一篇都足以获得一次诺贝尔奖,这些成就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爱因斯坦也由此变得举世闻名。在第一篇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里,爱因斯坦通过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并最终证明了能量子以及光子(即光的粒子)的存在。

另外一个是布朗运动,还有一篇是关于原子大小的测定,我们从这些成果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物理学学术贡献中占了一半,除了相对论之外,量子力学、光电效应都从爱因斯坦开始。

在该年度发表的论文中,爱因斯坦深信原子真实存在,直到那时,原子对科学界来说还更多的是一个对方程有用的数学工具,而不是物理实体。假设热水是由很多不稳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是热的,这些分子不稳定,到处移动,无规则地撞击花粉;爱因斯坦推论花粉的运动是碰撞的结果。爱因斯坦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需要结合热力学和经典力学来阐述他的观点,后者描述物体的运动,前者却研究大系统。

华人诺贝尔奖发表论文

1.美籍华裔化学家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个人简介 姓名:钱永健 英文:Roger Yonchien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5月 生于:纽约 成长:新泽西州利文斯顿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父亲:钱学榘,美国波音公司的工程师(与钱学森同系钱王第34世孙) 母亲:李懿颖 舅舅: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 哥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曾任生理系主任 堂兄:钱永刚(钱学森的长子),解放军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荣誉: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72年,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获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1977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 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 199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重要奖项 1968年,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19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 19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康奖; 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 20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奖; 2004年,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以色列沃尔夫奖医学奖。 2004年,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2008年,与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2名科学家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发光现象研究】 1994年,华裔美国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开始改造GFP,有多项发现。世界上用的大多数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有的荧光更强,有的黄色、蓝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到一些不常用做研究模式的生物体内找有颜色的蛋白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现象正如当年在嗜热生物中找到以后应用广泛的PCR用多聚酶后的一波浪潮。不过真发现的有用东西并不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俄国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Sergey A. Lukyanov实验室从珊瑚里发现其他荧光蛋白,包括红色荧光蛋白。 生物发光现象,下村修和约翰森以前就有人研究。萤火虫发荧光,是由荧光酶(luciferase)作为酶催化底物分子荧光素(luciferin),有化学反应如氧化,以后产生荧光。而蛋白质本身发光,无需底物,起源是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 下村修和约翰森用过几种实验动物,和本故事相关的是学名为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等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上报道,他们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据说下村修用水母提取发光蛋白时,有天下班要回家了,他把产物倒进水池里,临出门前关灯后,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水池,结果见水池闪闪发光。因为水池也接受养鱼缸的水,他怀疑是鱼缸成分影响水母素,不久他就确定钙离子增强水母素发光。1963年,他们在《科学》杂志报道钙和水母素发光的关系。其后Ridgway和Ashley 提出可以用水母素来检测钙浓度,创造了检测钙的新方法。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水母素成为第一个有空间分辨能力的钙检测方法,是目前仍用的方法之一。 1955年Davenport和Nicol发现水母可以发绿光,但不知其因。在1962 年下村修和约翰森在那篇纯化水母素的文章中,有个注脚,说还发现了另一种蛋白,它在阳光下呈绿色、钨丝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发强烈绿色。其后他们仔细研究了其发光特性。1974年,他们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Morin和Hastings提出水母素和GFP之间可以发生能量转移。水母素在钙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知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在生物中的发现。 下村修本人对GFP的应用前景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应用的重要性。他离开普林斯顿到 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后,同事普腊石(Douglas Prasher)非常感兴趣发明生物示踪分子。1985年普腊石和日裔科学家Satoshi Inouye独立根据蛋白质顺序拿到了水母素的基因(准确地说是cDNA)。1992年,普腊石拿到了GFP的基因。有了cDNA,一般生物学研究者就很好应用,比用蛋白质方便多了。 普腊石1992年发表GFP的cDNA后,不做科学研究了。他申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时,评审者说没有蛋白质发光的先例,就是他找到了,也没什么价值。一气之下,他离开学术界去麻省空军国民卫队基地,给农业部动植物服务部工作。当时他如果花几美元,就可以做一个一般研究生都能做,但是非常漂亮的工作:将水母的GFP基因放到其他生物体内,比如细菌里,看到荧光,就完全证明GFP本身可以发光,无需其它底物或者辅助分子。 将GFP表达到其它生物体这项工作,1994年由两个实验室独立进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线虫的Marty Chalfie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两位日裔科学家Inouye和Tsuji。 水母素和GFP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水母素仍是荧光酶的一种,它需要荧光素。而GFP蛋白质本身发光,在原理上有重大突破。 Chalfie的文章立即引起轰动,很多生物学研究者纷纷将GFP引入自己的系统。在一个新系统表达GFP就能在《自然》、《科学》上发表文章,其实不过是跟风性质,没有原创性。 纵观整个过程,从1961年到1974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遥遥领先,而很少人注意。如果其他生化学家愿意,他们也可以得到水母素和GFP,技术并不特别难。在1974年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后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都很容易做。其中例外是钱永健实验室发现变种出现新颜色,并非显而易见。 研究内容 钱永健是和下村修研究相关的一位重要科学家。他在成像技术中,有两项重要工作都与下村修有一定关系。 第一项是钙染料 1980年钱永健发明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1981年改进将染料引入细胞的方法,以后发明更多、更好的染料,被广泛应用。检测钙的方法有三种:选择性电极、水母素、钙染料。在钱永健的钙染料没有出现以前,具有空间检测能力的只有水母素,但当时水母素需要注射到细胞内,应用不方便,而钱永健的染料可以通透到细胞里面去。水母素和钙染料各有优缺点,目前用染料的人多。钱永健还发明了多种染料用于研究其他分子。 第二项是GFP 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GFP,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他1952年出生,年龄允许等很多年(而80高龄的下村修没有这个优势)。所以,钱永健多年被很多人认为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生理奖。必须指出,钱永健非常肯定下村修的工作,钱较早公开介绍下村修的发现。 两兄弟分别获Rhodes和Marshall学者奖(通常认为是美国大学生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克林顿总统曾获Rhodes). 钱学森堂侄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中新网10月8日电 综合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左右(北京时间10月8日17时45分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他们三人将分享诺贝尔奖金。 下村修和Martin Chalfie分别出生于1928年和1947年。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按照传统,2008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颁奖盛况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首先宣读了获奖者名单。他说,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他们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随后,化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贡纳尔•冯•海伊内和评委莫恩斯•艾伦贝里分别介绍了三位获奖者的成就。他们说,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们说,下村修1962年在北美西海岸的水母中首次发现了一种在紫外线下发出绿色荧光的蛋白质,即绿色荧光蛋白。随后,马丁•沙尔菲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做生物示踪分子方面做出了贡献;钱永健让科学界更全面地理解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理,他还拓展了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荧光蛋白,为同时追踪多种生物细胞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记者招待会上,厄奎斯特拨通钱永健的电话向他表示祝贺。钱永健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会令华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能激励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于科研事业。钱永健还对在场媒体表示,他很高兴能够成为今年的获奖者,虽然之前也有传言,但这确实出乎预料。 钱永健的研究历程 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 在获奖名单公布前夕,钱永健在电话中被告知他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并被邀请参加12月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典礼。这无疑是钱永健至今为止获得的最重要的奖项。 此前,钱永健已获得无数有“含金量”的专业奖项,其中包括2004年获得的有“诺贝尔指针”之称的沃尔夫医学奖。此外,他还拥有不少于60项的美国专利发明。 凭借化学与生物方面的天分,钱永健找到了让绿色荧光蛋白更亮更持久发光的方法,并创造出了更广泛的荧光蛋白色彩,包括黄、蓝、橙等颜色。“我总是被色彩所吸引,”钱永健说,正是色彩,让他的工作更有趣,“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时,因为色彩,我可以把工作继续进行下去。如果我天生是色盲,估计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了。” 钱永健的天分与成就是圈内人士公认的。钱永健长期的合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家显微成像与研究中心的主任马克·爱利斯门说,钱永健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他在接受《圣迭哥联盟论坛报》采访时这样评价钱永健:“他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脑,不仅因为他能够深入思考如何填补已知科学领域的空白,更因为他知道如何发现新问题。他挖掘得很深,理解问题又快,还擅长把问题的各部分统一起来看,发现新的研究工具,以此帮助其他科学家挖掘其它新问题。” 对此,钱永健谦虚地强调自己并不是荧光蛋白的发现者,“我只是那一个制造工具的人。” 曾几度“转向”最终回归化学 钱永健因为其在荧光蛋白研究领域的成果,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其实,兴趣广泛的他,并非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道路。 钱永健是一个拥有广泛兴趣的人。因为气喘,小时候只能待家里,由于对化学的爱好,于是他就在自家的地下室,搭起自己的“小化学实验室”,摆弄瓶瓶罐罐。16岁时,钱永健还获得西屋科学天才奖,当时他研究的是如何将金属融进硫氰酸。这个“西屋科学天才奖”是全美最久远,也是最负盛名的科学类比赛,获奖者经常被看作是“小诺贝尔获得者”。之后,他又通过获得的西屋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念书。 虽然成绩出色,但钱永健也有过对化学厌倦的时刻。在哈佛大学求学时,他就对呆板的课程设置颇为不满,所以自己上了不少钢琴课。 而在剑桥大学继续深造时,他想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所以从化学转到了分子生物学,又转到了海洋学。“我总有一些关于在蓝色大海上航行的梦想,但是结果表明,我的工作和这个美梦无关。我的研究包括测量海湾的石油污染状况。最后,我终于明白,我根本不关心藻海的深度问题。” 于是,钱永健又从海洋学转到了生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脑,这对于他来说更有研究的乐趣。 在钱永健看来,人脑是一部让人心醉的织布机,“它需要更为熟练、更为精细、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把碎片拼织起来。”此后,他又“回归”化学,开始了自己对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之路。 对自己的癌症研究充满信心 美国国家幼儿健康与人类发展学会的细胞器生物学负责人杰尼佛说:“钱永健有巨大的影响,正是他,展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为基础的反应物的一系列应用可能,并且方便这一切在生物学界的使用,钱博士对于细胞生物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绿色荧光蛋白目前正受到科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在1992年以前,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科研文章寥寥无几,但仅去年,根据统计,与绿色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相关的科研文章达到12000篇。有科学家预测,这一数量还将持续增长。 钱永健对于荧光蛋白是否可以用在神经生物学以及癌症攻克方面有特别兴趣。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得癌而死。“他得了胰腺癌,诊断出来6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我们。” 虽然钱永健在荧光蛋白的研究领域已有了革命性贡献,但他已计划把这类工作留给他的同事,而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人体状况的研究方面,包括攻克癌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中风之类疾病。 钱永健坦言,自己对癌症的研究可能没有任何结果。“科学的历史上,到处都是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上成功,而在另一项研究上失败的例子。” 不过,钱永健还是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信心,因为动物实验已表明这项研究是有成功希望的。 生平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舅舅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当工程学教授。童年时代的钱永健就显露出科学天赋。 由于儿时患有哮喘,钱永健不得不尽量避免室外运动。他经常花上数小时在地下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实验产生的鲜艳色彩让他着迷。 16岁那年,凭借一个金属易受硫氰酸盐腐蚀的调查项目,钱永健在美国全国性奖项“西屋科学人才选拔赛”中获一等奖。这项比赛现名“英特尔科学人才选拔赛”,是美国历史最久、最具声望的科学竞赛,参赛者以高中生为主,又称“少年诺贝尔奖”。 钱永健1972年获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学士学位,时年20岁。 有机染料 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钱永健发明出一种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 钙在多种生理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神经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受精作用等。不过,计量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相当原始,需要穿透细胞壁注射钙结合蛋白,这种方法通常会毁坏研究细胞。 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有机染料,与钙质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 此外,钱永健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使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 钱氏家族的传奇 钱永健的父亲钱学榘与钱学森是堂兄弟,两人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赴美国留学。对于家族的长辈钱学森,钱永健非常推崇。去年在接受《细胞生物学杂志》采访时,他特意提到,母亲和父亲的家族中有很多工程师,其中,钱学森是中国原子弹项目的负责人。 1952年,钱永健出生在纽约。或许是家学渊源,他打小就对科学产生兴趣。读小学时,父母给他买了化学实验玩具,但他觉得不过瘾。后来,钱永健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一本化学书,里面讲到怎么将紫色的溶液变成绿色,他于是被化学深深吸引。读高中的时候,他家地下室已经摆满瓶瓶罐罐。兄弟俩甚至悄悄制造火药,结果不慎起火,烧到乒乓球桌。尽管出现了事故,父母并没有阻止孩子们的化学实验,钱永健也只是将实验地点搬到室外的混凝土露台。 16岁时,钱永健凭借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一个化学项目,获得专为中学生设立的西屋科学奖。不过,钱永健在哈佛大学就读时,并不喜欢当时的化学教学方式,兴趣开始向神经科学转移。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将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其指派的导师是理查德·阿德里安(Richard Adrian)。 当时,钱永健的大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刚好从英国牛津返回。钱永佑后来在斯坦福大学任职,并且和钱永健一样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钱永佑告诉弟弟,阿德里安是一位研究肌肉的电生理学家。钱永健顿时愣住了,因为那时他想研究的是大脑。 不过,阿德里安给了钱永健极大的自由度,钱永健开始研究如何观察大脑的神经信号网络。1980年,钱永健发明出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因此,钱永健的这一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成像技术。很长一段时期,生物学家们忽视了钙离子的化学问题,化学家不了解钙离子信号的生物意义。兼具化学和生物背景的钱永健,则在多次失败之后有所斩获。 两年后,钱永健与漂亮的姑娘温迪(Wendy Globe)成婚。[编辑本段]2.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生年月: 1974.11 学历: 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团队文化、体验教育与拓展训练 学习经历: 1. 199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本科毕业。 2. 2002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人文体育专业硕士班结业。 3. 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体育教学专业拓展训练方向硕士学位。 4. 曾参加定向越野培训、拓展训练培训、北大EMBA班学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师等多种并顺利学习结业。 5. 在北大旁听学习了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课程。: 教学工作: 1.97-98年教授体育综合素质课,全面学习北大体育教学方法,并获优秀教案。 2.98-2000年先后教授男生健美操、女生健美操、篮球课、太极拳和游泳课,获得“岗松奖” 奖教金。 3.01-03年教授游泳、太极拳和网球体,并获体育部教学基本功太极拳大赛并列第一名。 4.03-07年教授体育综合素质(拓展)和研究生素质拓展课。 管理工作: 1.担任体育部党支部副书记,完成青年工作与安全保卫工作。 2.体育部工会干事,协助校工会、体育部工会完成体育部的工会活动工作。 群体活动: 1. 1997-2001连续五年负责北京大学早操辅导活动,辅导内容为太极拳、健美操、街舞和第八套广播体操。 2. 组建并指导北大健身协会、街舞协会(风雷社)、轮滑协会、素质拓展协会。 3. 长期对北大多个部门进行健身指导服务,完成北大中层领导游泳班教学指导。 4. 配合校工会完成多次体育活动的教学、指导、辅导工作。 5. 完成北大平民学院拓展训练教学。 训练裁判: 1. 1998年带队获得全国高校健美操比赛一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 2. 任法学院98级、01级体育特长生班班主任,并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 3. 指导风雷社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街舞比赛二等奖,全国高校街舞比赛三等奖。 4. 2004年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市高校户外挑战赛获得三等奖并获精神文明称号。 5. 2002年担任全国大学生“两操”比赛裁判,获“优秀裁判员”称号。此后担任过全国大学生街舞比赛、北京市高校健美操比赛、北大田径运动会等多项赛事的裁判工作。 社会职务: 1. 北京市大学生体协户外运动分会副主席。 2. 北京大学拓展训练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武术研究中心技术部主任。 3. 国家级健身指导员,国际标准舞A级裁判员、教练员。 4. 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员;篮球、羽毛球、田径二级裁判员。 5. 国家中级户外教练指导员、红十字救生认证会员、游泳救护员。 6. 多家体验式培训机构高级培训顾问与研究指导。 7. 美国体验教育协会会员兼中国区信息研究员。 8. 拓展训练教研网创办者与管理者、中国拓展培训师联盟主席。 9. 户外杂志《山野》、《雪上运动》专栏作者,《拓展.体验》期刊创始人。 荣誉与获得奖励: 1998年北大体育部优秀教案 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两操” 分会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2000年“岗松奖” 奖教金 2001北大体育部教学基本功大赛太极拳并列第一名 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 2002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两操” 分会优秀裁判员 2004年获北大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研究成果与发表论文: 1. 完成国内第一部《拓展训练》专著。 2. 完成国家级课题《户外体验式学习在高现开展的试验研究》。 3. 完成北大立项教材《北大拓展训练》网络版。 4. 完成多篇有关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论文,分别发表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与《武术研究》等期刊上。 5. 完成多篇有关拓展训练的文章并发表在《山野》期刊与体育报上。 6.《第六套121健力操的实验研究》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并被收录在《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十年回顾》。 7.1998年合拍“活力健美操”教学录像在BTV6播放,2000拍摄“城市健康舞”在BTV5播放。 8. 2001拍摄“实用健身指导教程”并被北大成教学院选定为网络指导课程。 9. 2004年CCTV5拍摄北大拓展训练课程介绍,连载播放6次,宣传推广拓展训练。 10. 完成多篇论文获得校级、国家级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不管杨振宁杨老能排到第几位,杨振宁杨老都是一个非常牛的人,一个在物理学上与牛顿、爱因斯坦等天才并称的人。

杨振宁,一个伟大的全才物理学家。只不过我们对他的了解,大多都仅限于他和翁帆女士年龄悬殊的婚姻,再深一层,也仅仅知道他拿过诺贝尔奖,到底是什么诺贝尔奖,都不知道。这,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的悲哀,是科普的遗憾。我们很多人,对一个三线四线小明星的八卦,都一清二楚,对于一个对全世界人类有过伟大贡献的人,却一问三不知。

能成为一个国家院士,应该不错了吧。对于杨振宁杨老,成为一国之院士,轻松到如囊中取物。除了中美俄的科学院院士,还有英国、巴西、西班牙等国的,搞到一些弱小的国家都不好意思再拿院士出来。至于杨老的其他奖项,就不说了,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项,就足以说明一切。

杨振宁杨老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个领域的13项世界级贡献。其实粒子物理和场论方面,最牛逼。他提出的理论——Yang-Mills场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就像牛顿的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不管过去多少年,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他的理论,我们人类就无法绕开,就必须加以学习和研究。

杨振宁杨老的厉害之处在于,这几十年,整个物理学圈子很多物理学家,都要运用杨振宁杨老的理论来混饭吃。这几十年,有7个物理诺奖和杨振宁杨老的理论直接相关;间接有关的,有几十个。可以说杨振宁和他的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近六十年来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个菲尔兹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的。

杨振宁杨老,目前之所以名声不显,我想,主要原因是他研究的是物理的最前沿,对于我们绝绝大部分人,都太过于高深,根本无法理解。就像当年的牛顿一样,牛顿的名声,也是后世才慢慢地响起来的(后人慢慢理解了力学理论)。随着科学的发展,总有一天,大家都会认识杨振宁杨老的。

中国有莫言、屠呦呦获得过诺贝尔奖。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2月6日,莫言获颁授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姓名:钱永健 英文:Roger Tsien,罗杰钱 性别:男 出生:1952年 生于:纽约 国籍:美国 祖籍:中国浙江杭州 堂叔: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哥哥:钱永佑(Richard Tsien),斯坦福大学教授、曾任生理系主任 荣誉: 16岁即以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为题获西屋科学天才奖 (The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20岁获哈佛大学学士(化学和物理,Witha 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剑桥大学博士及博士后(生理学) 曾获沃尔夫奖(Wolf Prize in Medicine,2004),全美化学学会,蛋白质学会等多项大奖 钱永健与生物发光现象研究 1994年,华裔美国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 Tsien)开始改造GFP,有多项发现。世界上用的大多数是钱永健实验室改造后的变种,有的荧光更强,有的黄色、蓝色,有的可激活、可变色。到一些不常用做研究模式的生物体内找有颜色的蛋白成为一些人的爱好,现象正如当年在嗜热生物中找到以后应用广泛的PCR用多聚酶后的一波浪潮。不过真发现的有用东西并不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俄国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Sergey A. Lukyanov实验室从珊瑚里发现其他荧光蛋白,包括红色荧光蛋白。 生物发光现象,下村修和约翰森以前就有人研究。萤火虫发荧光,是由荧光酶(luciferase)作为酶催化底物分子荧光素(luciferin),有化学反应如氧化,以后产生荧光。而蛋白质本身发光,无需底物,起源是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 下村修和约翰森用过几种实验动物,和本故事相关的是学名为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1962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等在《细胞和比较生理学杂志》上报道,他们分离纯化了水母中发光蛋白水母素。据说下村修用水母提取发光蛋白时,有天下班要回家了,他把产物倒进水池里,临出门前关灯后,依依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水池,结果见水池闪闪发光。因为水池也接受养鱼缸的水,他怀疑是鱼缸成分影响水母素,不久他就确定钙离子增强水母素发光。1963年,他们在《科学》杂志报道钙和水母素发光的关系。其后Ridgway和Ashley 提出可以用水母素来检测钙浓度,创造了检测钙的新方法。钙离子是生物体内的重要信号分子,水母素成为第一个有空间分辨能力的钙检测方法,是目前仍用的方法之一。 1955年Davenport和Nicol发现水母可以发绿光,但不知其因。在1962 年下村修和约翰森在那篇纯化水母素的文章中,有个注脚,说还发现了另一种蛋白,它在阳光下呈绿色、钨丝下呈黄色、紫外光下发强烈绿色。其后他们仔细研究了其发光特性。1974年,他们纯化到了这个蛋白,当时称绿色蛋白、以后称绿色荧光蛋白GFP。Morin和Hastings提出水母素和GFP之间可以发生能量转移。水母素在钙刺激下发光,其能量可转移到GFP,刺激GFP发光。这是物理化学中知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在生物中的发现。 下村修本人对GFP的应用前景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应用的重要性。他离开普林斯顿到 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后,同事普腊石(Douglas Prasher)非常感兴趣发明生物示踪分子。1985年普腊石和日裔科学家Satoshi Inouye独立根据蛋白质顺序拿到了水母素的基因(准确地说是cDNA)。1992年,普腊石拿到了GFP的基因。有了cDNA,一般生物学研究者就很好应用,比用蛋白质方便多了。 普腊石1992年发表GFP的cDNA后,不做科学研究了。他申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时,评审者说没有蛋白质发光的先例,就是他找到了,也没什么价值。一气之下,他离开学术界去麻省空军国民卫队基地,给农业部动植物服务部工作。当时他如果花几美元,就可以做一个一般研究生都能做,但是非常漂亮的工作:将水母的GFP基因放到其他生物体内,比如细菌里,看到荧光,就完全证明GFP本身可以发光,无需其它底物或者辅助分子。 将GFP表达到其它生物体这项工作,1994年由两个实验室独立进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线虫的Marty Chalfie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两位日裔科学家Inouye和Tsuji。 水母素和GFP都有重要的应用。但水母素仍是荧光酶的一种,它需要荧光素。而GFP蛋白质本身发光,在原理上有重大突破。 Chalfie的文章立即引起轰动,很多生物学研究者纷纷将GFP引入自己的系统。在一个新系统表达GFP就能在《自然》、《科学》上发表文章,其实不过是跟风性质,没有原创性。 纵观整个过程,从1961年到1974年,下村修和约翰森的研究遥遥领先,而很少人注意。如果其他生化学家愿意,他们也可以得到水母素和GFP,技术并不特别难。在1974年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后,后继的工作,很多研究生都很容易做。其中例外是钱永健实验室发现变种出现新颜色,并非显而易见。 钱永健的工作 钱永健是和下村修研究相关的一位重要科学家。他在成像技术中,有两项重要工作都与下村修有一定关系。 一项是钙染料。1980年钱永健发明检测钙离子浓度的染料分子,1981年改进将染料引入细胞的方法,以后发明更多、更好的染料,被广泛应用。检测钙的方法有三种:选择性电极、水母素、钙染料。在钱永健的钙染料没有出现以前,具有空间检测能力的只有水母素,但当时水母素需要注射到细胞内,应用不方便,而钱永健的染料可以通透到细胞里面去。水母素和钙染料各有优缺点,目前用染料的人多。钱永健还发明了多种染料用于研究其他分子。 钱永健的第二项工作是GFP。1994年起,钱永健开始研究GFP,改进GFP的发光强度,发光颜色(发明变种,多种不同颜色),发明更多应用方法,阐明发光原理。世界上应用的FP,多半是他发明的变种。他的专利有很多人用,有公司销售。 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他1952年出生,年龄允许等很多年(而80高龄的下村修没有这个优势)。所以,钱永健多年被很多人认为会得诺贝尔奖,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生理奖。必须指出,钱永健非常肯定下村修的工作,钱较早公开介绍下村修的发现。 钱永健是钱学森的堂侄。他家有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中学时获得过美国西屋天才奖第一名,大学在哈佛念化学和物理,20岁毕业,后在英国剑桥大学获生理学博士。他的哥哥钱永佑(Richard W Tsien)是神经生物学家,曾任Stanford大学生理系主任。两兄弟分别获Rhodes和Marshall学者奖(通常认为是美国大学生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克林顿总统曾获Rhodes),到英国留学,九十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回国后,国内教育体系在他的子女应该上大学时受到极大破坏,使钱学森的子女钱永刚、钱永真没有得到他们堂兄弟的发展环境。钱永刚出生于1948年,文革后才念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