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20:21:10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的论文

安东·塞林格长期关怀中国科大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加强双方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交往,积极并富有成效地推动了中奥学术交流,同时助力中国科大与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多个国家的量子科研国际合作。他曾多次做客中国科大“大师论坛”及“墨子沙龙”活动,启迪青年学子投身量子科研事业。因其为中外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事业所作的杰出贡献,安东·塞林格教授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由于他长期与中国合作,因此安东·塞林格被聘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在奥地利留学时期的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受聘为中国科大“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作者 | 陈欢欢

近日,光量子计算和大尺度光量子信息处理两项成果双双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59项重大 科技 成果及标志性进展。

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4岁生日。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轨道上,这颗超期服役2年的“老”卫星仍然捷报频传。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合作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这也是“墨子号”4年间产生的第5篇《自然》《科学》论文。

随着一项项科学实验的成功,卫星量子通信的应用前景日益清晰。

战略布局占先机

7月23日,美国能源部公布报告,规划了美国“量子互联网”战略蓝图。欧盟早在2016年也提出过“欧洲量子技术旗舰计划”,打算用10年建成量子互联网。

可喜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相关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水平都处于国际引领地位。

今年3月,我国科学家刚刚创造了光纤量子通信509公里的新纪录。同时,“墨子号”保持着星地之间1200公里量子通信的世界纪录。“墨子号”和“京沪干线”的成功实施,构建了国际首个天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之所以能“起个大早、赶个早集”,得益于潘建伟的战略眼光与布局。

量子 科技 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有多光子纠缠、光量子计算、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光晶格量子模拟、量子中继器等诸多方向。

这么多学科方向,一个人不可能包打天下。从单枪匹马到带领一支近百人的团队,潘建伟用了10多年时间。

本世纪初,量子 科技 在中国还颇为冷门。潘建伟也面临着学科方向不被理解、申请经费四处碰壁的困境。

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他却果断地把优秀学生纷纷送走。德国海德堡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这些量子科学和技术顶尖团队所在地,都留下了潘建伟弟子学习的身影。

如今,各研究室独当一面的负责人正是当年那些漂流四海的年轻人。

“墨子号”量子纠缠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印娟的成长路线却略有不同。

2002年,大二结束的暑假,印娟来到潘建伟实验室,成为实验室第一位女生,从此再没有离开。

2017年,“墨子号”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实验成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科学》,印娟成为团队里第一个同时拥有《自然》和《科学》第一作者身份的科学家。

善于布局,也安心等待。这样的一支团队,一出手就是“大”成果不足为奇。

敢想敢干出奇迹

“墨子号”科学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任继刚,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读博时第一次听潘建伟作报告的情景。“太神奇了,就像听一个科幻故事。”他回忆说。

在场的很多人可能也跟任继刚一样,把量子 科技 当成科幻故事。而作报告的那个人却是认真的。

2003年,潘建伟陷入量子通信研究瓶颈。由于光子在光纤传输时损耗太大,传输100公里只剩下1%的信号到达接收端。而外太空因为几乎真空,光信号损耗非常小,潘建伟破天荒地提出了“上天”这个“大胆且疯狂”的方案。

当时,他向博士生彭承志科普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当说到需要通过太空实现长距离传输时,彭承志认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问潘建伟:“这个事,是不是挺牛的?”潘建伟想了想,很肯定地回答:“肯定牛,是世界上最牛的,至少是之一。”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在合肥大蜀山山顶开始了第一个实验,于2005年实现了13公里的量子纠缠分发。这个传输距离超过了大气层的等效厚度,从而证实了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2009年,团队在青海湖开展百公里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当时,团队里的3位主力——2007年博士毕业的任继刚、2009年博士毕业的印娟、2010年将要博士毕业的廖胜凯,后来分别成为“墨子号”3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岛上通信信号极差,几位年轻人没什么消遣,晚上做实验,白天借着搭建的无线网桥开例会。2012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

2017年,利用“墨子号”,他们将量子纠缠分发的距离再提高一个量级,达到1200公里。

从大蜀山的13公里到天地间的上千公里,潘建伟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地验证了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率先行动”很给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技 部原部长徐冠华曾公开指出,我国对自身科学研究能力不自信,“在 科技 项目的确定过程中,习惯于拒绝支持有争议的项目,排斥没有国外先例的研究”。

当年的潘建伟,面对的就是这样的窘境。

2003年,潘建伟首次提出利用卫星实现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构想。这个“前无古人、闻所未闻”的想法立即遭到多方质疑:量子信息科学,欧洲美国都刚刚起步,我们为什么现在要做?

这个“不靠谱”的计划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的支持。2011年底,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正式立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自此打开了量子世界的大门。

201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给“墨子号”研制团队带来了“集团军”的支持。

当年10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 科技 前沿卓越创新中心率先成立,2017年5月更名为量子信息与量子 科技 创新研究院。

这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都有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曾比喻称:星地间量子纠缠分发的难度,就像在太空中往地面的一个存钱罐里扔硬币,而且天空中的“投掷者”相对地面上的“存钱罐”还在高速运动。

在“率先行动”计划的支持下,这样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最终顺利完成。“我们的合作体现出了创新研究院的价值,那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潘建伟说。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评价称,“墨子号”为中国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 科技 创新制高点,成为了国际同行的标杆,实现了“领跑者”的转变。

天时、地利、人和,量子团队的下一个“惊喜”也许很快就会到来。

《中国科学报》 (2020-09-10 第1版 要闻)

您好,邓北纬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29年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后赴美国深造,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邓北纬曾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美国著名高校,并在美国获得多个学术奖项。他于2001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会副主席,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等职务。邓北纬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和数学方面,他曾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多部著作,其中包括《物理学基础》、《数学物理学》等。他还参与编写了《中国科学院百年史》,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百年史》的研究论文。邓北纬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研究工作对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科学之父”。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 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 )、约翰克劳瑟(John F. Clauser)、 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对纠缠光子进行的实验,证明了对贝尔不等式的违反和开创性的量子信息科学”。安东·塞林格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中国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在奥地利留学时期的博士生导师。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学教授。1997年,他和同事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性实验验证,成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他还与合作者提出并在实验中制备首个多粒子纠缠态;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中子、原子、大分子的量子干涉实验;进行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潘建伟就和导师塞林格一起开始发展量子信息。之后,当潘建伟回国后,更是带领中国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2022年5月,中国“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新纪录。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论文

据报道,在2021年2月7日这天,我国的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镕去世,享年93岁。很痛心,国家又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材,据相关报道,程镕院士出生于江苏宜兴,之后在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部,然后在991年的时候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995年的时候,又兼任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奋斗、做贡献,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中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他一生的成就有很多,其中最让我佩服的就是程镕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一直专心致力于高分子溶液研究,除此之外,在很多领域上也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他还参与组织了物理化学研究小组,他这一生可谓是一心一意扑在科学研究事业上面了,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值得我们敬佩?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的数据来看,程镕不仅在研究上成果卓越,在发表论文这方面也颇有成就,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临近过年的时候,离我们而去,再也看不见美丽的中国那些大好河山和美丽的景色了,愿他在世界的另一边继续他的梦想,继续他心里未完成的事。

他走的安静,也走得安详,也许是另一个世界需要他,所以才先走一步。鲁迅说过“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我想,程镕就是第一种人吧,毫无疑问,有的人死了,轻如鸿毛,有的人死了,重如泰山,而程镕恰好就是重如泰山,不管未来多久以后,我们都要记住这位科学英雄,记住他做的一切贡献,继续发扬中国科学,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我以最诚挚的心祝福程镕院士一走好,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有他这样一位英雄为国家效力贡献着他的青春和他宝贵的一生,向程镕院士学习,专心致志投身于科学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祖国的每一面画卷,添上最精彩也最值得纪念的一笔,让科学常在,精神常在,致敬!

周又元院士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同时涉及宇宙学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等的研究。他是我国最早进行这类研究的学者之一,并创建了相应的研究团组。

你好,针对于你的问题邓北纬应该是一个博主哈,在以前他应该是喜欢玩儿密室逃脱之类的游戏从而火起来的,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另外如果说有需要你也可以了解一下。

周又元院士主要的贡献是研究出了天体物理的运动及活动轨迹,这让我们为以后研究天体物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论文发表

邓经纬(1914年—1998年),江西省兴国县龙口乡人。一九三零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八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邓经纬因病于1998年5月12日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5岁。基本信息出生日期 1914年去世日期 1988年国籍 中国性别 男信仰 共产主义籍贯 江西省兴国县民族 汉族中文名 邓经纬职业信息职业 军人职位 原北京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获得荣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更多细节政党 中国共产党

杨国桢 (1938年-) 湖南湘潭人,原籍江苏无锡。光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系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楼主,你好! 李灿,男,1960年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理学博士。曾先后在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进行博士后及短期访问教授的工作。现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委员会主任、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400余篇,其中300余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在国际Elsevier Science B.V. 系列中主编论文集一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近50件(20余件已授权)。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和大会特邀报告60余次,此外在国内外著名大学讲学和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200余次。200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2100人)做60分钟大会特邀报告。主持多次国际会议。已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60余名。任 “Journal of Catalysi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stry: An Asian Journal”等10余种国际刊物编委/顾问委员。任国内“催化学报”和“燃料化学学报”、“高等化学学报”等多种刊物的编委和副主编,兰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湖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2002/2003年度外聘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获得其他奖励和荣誉如下:-199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7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4年当获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奖是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每四年一次,每次奖励一人)-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科院院士发表的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致谢的走红,背后的故事其实是让人心酸和难受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从一个农村的山坳中艰难的走出,这其中的痛苦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他这一篇致谢中感受到他对于他曾经的经历是怀着感激和感恩的。

背后的故事其实都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当时这篇论文其实也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与欢迎,都是有很大的记载的,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因为这位博士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他写的论文非常的接地气,而且都是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让大家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所以才看哭了很多网友。

一篇论文主要是讲述了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大家都非常喜欢,也激发了大家对学习的兴趣。

美国科学院院士论文发表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选择之中度过的。 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大有小,可是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向去施展个人的才华,这是一个人终生必然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坚守信仰的人物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地妥协之中消磨了一生,这样的人到最后只能算是凡夫俗子。

无论怎样的选择,背后总是有它自己的逻辑,但是总有一种情况令我们为之动容, 那就是面对诱惑而初心不改,这样的人物无论结局成败,始终都是问心无愧的, 我们也总是将这样的人物称为英雄, 尤其是那些身份显赫却依然爱国的人,他们的光辉永远留在祖国人民心中。

有一位女士,北大毕业,公派留学, 成为美国院士,却最终回到祖国的科研建设工作之中, 为国家科学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她就是陈雪梅,这是一位值得敬佩受人爱戴的科学家。

1966年,陈雪梅出生于东北齐齐哈尔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童年时代的陈雪梅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之下,并且要承担一部分家庭劳动责任,但是陈雪梅的爷爷奶奶都是非常慈祥的, 这让童年时代的陈雪梅生活非常幸福温馨,养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 社会 生活比较简单,一个性格活泼的女孩往往都是勤奋学习并且积极向上的。陈雪梅从小就跟着爷爷读书看报,识字比同龄儿童要早要快要多,上小学之后,尤其喜欢数学,学习成绩优异, 她给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

那时的大学并不像现在这样大规模招生,能够成为大学生的青年都是真正的精英,如果问到一个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一般也都会脱口而出希望上大学, 但是真正知道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少有儿童能够坚持不懈地在学习上用功, 上大学的梦想往往难以成真。

对于陈雪梅而言,她始终保持一种谦卑,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并且对自己的方向比较明确。 在她的童年时代,有一回奶奶发现陈雪梅趴在地上盯着什么东西,过去一看发现陈雪梅在观察蚂蚁搬家,已经注意了很长时间,对于自然世界的热爱就是陈雪梅从小养成的习惯。

后来,陈雪梅的大学梦想如愿以偿,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她希望去学习生物。 对于陈雪梅这样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来说,这样的志愿不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父母都不明白什么是生物,更想不通学了这个专业之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可是家里却对陈雪梅的选择非常支持。

毕竟那个年代考上大学非常困难,而且陈雪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对于父母而言已经足够骄傲,即便是不理解生物专业的意义,也支持陈雪梅的选择,毕竟上了北大至少能保证未来的美好生活, 陈雪梅就这样成为北京大学生物专业的本科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陈雪梅做出的选择始终遵循自己的内心的愿望, 快毕业的时候,身边的同学们都在为了工作的事情东奔西走,陈雪梅却决定报考北京大学的中美留学生计划,在那个时代,留学是一件非常时髦却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陈雪梅这样的普通家庭而言,简直就是连想都不敢想。

可是陈雪梅却坚持要出国深造,不仅是为了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也是希望在科研学术的领域取得更多成就,当时也只有外国能满足她的要求,她愿意为了自己的志向坚持奋斗,一心扑在科学工作之中, 终于在1989年成功考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化学系,开始攻读博士。

独自一人在海外从事科研工作,还要面对家人的压力,陈雪梅始终全力以赴地投入科学事业,1995年,陈雪梅博士毕业之后,拒绝了许多美国高 科技 公司的邀请, 选择进入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 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她总是执着并且刻苦,这是一个优秀科学家的精神。

陈雪梅一直以来的志向都是进入实验室参与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对于名利一类的事情,陈雪梅不关心。 1999年,陈雪梅成为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助理教授,2005年陈雪梅成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终身教授,2011年,陈雪梅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2013年,陈雪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此时的她已经是学术领域举足轻重的女性科学家。

陈雪梅从事研究的领域非常高端,主要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模型分析植物器官的发育机制,并且将这种知识应用到医疗领域,为人类做出贡献。陈雪梅的研究是相关领域最为前沿的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 被学界称赞为“一位有能力并致力于解决重大 社会 问题的科学家”。

陈雪梅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之后,美国科学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幸事,更有许多科研基金为她提供经费支持,陈雪梅在美国已经跻身名流,足以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 但是就在此时,陈雪梅却突然决定回国,回到那个她已经阔别多年的故乡,这件事情让美国科学界一片哗然。

但是陈雪梅一生之中的所有选择都与他人无关,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内心召唤、发展志向以及学术目的去考虑的, 这次回国的决定,陈雪梅同样义无反顾,她知道自己当年是作为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的,已经漂泊多年,已经具备强大的实力,现在也必须报答养育自己的祖国。

2014年,陈雪梅回到祖国,在此之前,她已经受聘兼任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神农学者的讲座教授与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回国之后的她面对的是更高一层的平台以及更为优厚的学术待遇, 这样一位科学家,祖国对她表示了最高的尊重。

回国之后,陈雪梅陆续兼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以及福建农林大学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授,为中国的生物科研学术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对于她自己而言,美国带给她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往,只有回到祖国,才能够给她自己的生涯找到完美的归宿。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必须有祖国。” 这句话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名言,一百年以来始终被世界各国科学精英奉为圭臬,作为巴甫洛夫的同行,生物学家陈雪梅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的情操, 这并不是照本宣科的遵照,而是感同身受的体验。

对于科学家而言,外界的诱惑干扰从来不可避免,爱国不是一件言出法随的事情,难免要经受灵魂的拷问,可是对于一个人来说,爱国则是生而为人的基本原则,科学家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之后再成为科学家, 对于怀有赤子之心的科学家来说,爱国从来不需要瞻前顾后。

祖国公派留学培养出陈雪梅这样一位科研精英,陈雪梅也不辜负祖国的期望,直到自己成为真正的生物学家之后,才回国做出贡献,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坚守本色,值得我们真心尊敬。

吴健雄(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而疑惑不平,但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是袁世凯“二皇子”袁克文的公子,1942年5月30日,吴健雄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与袁家骝结婚了。婚礼是在诺贝尔奖得主密立肯家中进行的。”两人在美国的许多同学好友都前来庆贺,如钱学森。婚后他们到洛杉矶的一个海滩上度“蜜周”(只一个礼拜),婚后袁家骝克尽丈夫的职守,还延揽太太的活儿,练就十八般武艺:洗衣、吸尘、带孩子以至下厨。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5月31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书香门第的,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1923年(民国十二年),吴健雄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教师。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小学教师”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定继续到大学深造,日后回忆起来,吴健雄曾这样描述父亲对她产生的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1929年(民国十八年),吴健雄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读书。在居里夫人的学生、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1934年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她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0年(民国十九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吴健雄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带着师友的殷切厚望,她于1934年离开了母校,不久即赴美继续深造。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物理评论》上。吴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学院担任讲师,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并定居于普林斯顿。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5月30日,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1944年3月(民国三十三年,她前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资深科学家暂时研究,参与浓缩铀制程,发展y射线探测器;当时吴健雄尚未加入美国国籍,以未入籍的身份参加美国机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获聘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957年1月15日,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1972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1978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在南京大学开办系统讲座,论述了β衰变、宇称不守恒、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的课题。1984年10月,吴健雄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独资捐建明德学校紫薇楼。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明德学校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