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2008年发表的病毒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08:45:47

2008年发表的病毒论文

[参考资料]参考文献(1)陈立新《计算机病毒防治百事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windows 环境下32 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罗云彬;(3)《windows 操作系统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尤晋元、史美林 ;(4)《windows 深入剖析--初始化》清华大学出版社;(5)《windows 深入剖析--内核篇》清华大学出版社;(6) 王殿复. 新编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7) (美)斯泽著,段新海译. 计算机病毒防范艺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1] 张丽娟. 银行网络中计算机病毒的防治[J]. 中国金融电脑 , 2008,(01) [2] 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一览[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2003,(03) [3] 我国防治计算机病毒初见成效[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 1991, (01) [4]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策略[J]. 个人电脑 , 2003,(03) [5]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J]. 计算机周刊 , 2000,(21) [6] 2005年病毒疫情调查分析[J]. 软件世界 , 2005,(12) [7]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 2001,(07) [8] 瑞星填补空缺[J]. 每周电脑报 , 2000,(50) [9]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J]. 信息网络安全 , 2001,(09) [10] 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最新快讯[J]. 计算机应用研究 , 1991, (01) 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哦,[1] 张璞. 计算机病毒防范浅析[J]. 内江科技 , 2008,(02) [2] 李富星, 张贞.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3] 徐东亮, 关威.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J]. 黑龙江气象 , 2002,(01) [4] 王恒青. 新时期计算机病毒的动态分析与防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7,(26) [5] 杨劲松, 李宏宇, 杜丽娟. 穿耳孔导致病毒性脑膜炎1例[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04) [6] 吴义莲. 浅谈病毒mRNA的合成途径[J]. 滁州师专学报 , 1999,(02) [7] 张文波, 甄影新. 关于提高微机性能的探讨[J].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 1999,(04) [8] HTLV—Ⅲ病毒和LAV病毒[J]. 药学进展 , 1987, (01) [9] 惠洲鸿. 计算机病毒传播之数学模型的试建[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03) [10] 曲国军, 张世雄. 微机资源的安全保护[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1998,(02) [1] 万利平, 余芸珍, 唐政军.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与防范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2008,(02) [2] 沙学玲.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J]. 科技风 , 2008,(04) [3] 张智勇.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7,(17) [4] 刘孝国. 浅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措施[J]. 实验室科学 , 2007,(02) [5] 杨丽锦. 浅析局域网病毒的特点及防范策略[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13) [6] 刘爱军. IP地址盗用方法及防范策略分析[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01) [7] 袁正光.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J]. 微电脑世界 , 1998,(15) [8] 梁紫珊. 浅谈计算机局域网病毒及防范策略[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 2007,(06) [9] 子小. 谁怕谁[J]. 每周电脑报 , 1998,(50) [10] 朱江. 2002年十大热门病毒纵览[J]. 电脑校园 , 2003,(02)

拉尔夫·巴里克现年67岁。

拉尔夫·巴里克(Ralph Baric),男,美国人,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流行病学系教授,有“冠状病毒之父”之称。

1989年,巴里克公开了对病毒基因重组的研究。2003年,巴里克在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克隆了具有传染性的SARS病毒毒株。2008年11月25日,巴里克团队发表论文《合成重组的SARS样冠状病毒对培养细胞和实验鼠具有传染性》。2015年11月,巴里克团队发表论文说,他们成功制作了一种“嵌合体”病毒,这种“嵌合体”病毒对人类细胞有传染性。

拉尔夫·巴里克获得的专利

巴里克团队拥有与合成病毒相关的多项专利。巴里克曾在多个场合承认,他的团队掌握了合成多种冠状病毒的独家技术。巴里克的多项授权专利的发明人中出现了德特里克堡的研究人员。

2002年4月,一项编号为7279327的专利进行申请,2007年10月获批,名为“制作重组冠状病毒的方法”。

[1] 张璞. 计算机病毒防范浅析[J]. 内江科技 , 2008,(02) [2] 李富星, 张贞.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3] 徐东亮, 关威.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J]. 黑龙江气象 , 2002,(01) [4] 王恒青. 新时期计算机病毒的动态分析与防范[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7,(26) [5] 杨劲松, 李宏宇, 杜丽娟. 穿耳孔导致病毒性脑膜炎1例[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04) [6] 吴义莲. 浅谈病毒mRNA的合成途径[J]. 滁州师专学报 , 1999,(02) [7] 张文波, 甄影新. 关于提高微机性能的探讨[J].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 1999,(04) [8] HTLV—Ⅲ病毒和LAV病毒[J]. 药学进展 , 1987, (01) [9] 惠洲鸿. 计算机病毒传播之数学模型的试建[J].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03) [10] 曲国军, 张世雄. 微机资源的安全保护[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1998,(02) [1] 万利平, 余芸珍, 唐政军.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与防范策略[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 2008,(02) [2] 沙学玲.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J]. 科技风 , 2008,(04) [3] 张智勇.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07,(17) [4] 刘孝国. 浅析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措施[J]. 实验室科学 , 2007,(02) [5] 杨丽锦. 浅析局域网病毒的特点及防范策略[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13) [6] 刘爱军. IP地址盗用方法及防范策略分析[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5,(01) [7] 袁正光.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J]. 微电脑世界 , 1998,(15) [8] 梁紫珊. 浅谈计算机局域网病毒及防范策略[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 2007,(06) [9] 子小. 谁怕谁[J]. 每周电脑报 , 1998,(50) [10] 朱江. 2002年十大热门病毒纵览[J]. 电脑校园 , 2003,(02)

2008年发表的论文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24.80%,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1.781,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2.090(扩展版2.777),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1.773,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1.278,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2.145,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1.548,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01,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642,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496,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这是不是在反向提问。2014年的这篇论文会被判抄袭。但是如果不是应届毕业生的话,一般不会有人去查或者是核对。

[1]Yan Zhixin, Duan Jian, Wang Houyu. Rheological model in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 397-400. (SCI、EI收录)[2]Yan Zhixin, Jiang Ping, Chen Guoyuan, Wang Houyu. Study on blasting vibration safety at weigang iron mine. CHINA: 2006ISSST. 2006.10: 1188-1190. (EI、ISTP收录)[3]Yan Zhixin, Wang Yonghe, Jiang Pi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blast security criteria of seism vibration velocity. China: 2004ISSST. 2004.10: 784-791.(EI、ISTP收录)[4]Yan Zhixin, Liu Baochen, Jiang Ping. Study on demolition of giant water tower with low center of gravity. China: Asia Pacific Symposium on Safety 2005 · 200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11: 1224-1227.(EI、ISTP收录)[5]Yan Zhixin, Duan Jian. The appliance of rheological model to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China: The 4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Rheology (Prcr4). 2005.8: 860-863.(ISTP收录)[6]Yan Zhixin, Duan Jian, Jiang Ping, Wang Houyu. A study on constitutive model and parameters of rock slope stability.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8.2: 1210-1216 (EI、ISTP收录)[7]Yan Zhixin, Duan Jian, Wang Houyu. Constititive models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rock slop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15(2):302-306.(EI收录)[8]Yan Zhixin, Jiang Ping, Chen Guoyuan. A study of blast vibration effect and safety. China: 2002ISSST. 2002.10: 569-572.(EI、ISTP收录)[9]Yan Zhixin, Jiang Ping, Chen Guoyuan, Wang Houyu. Study on blasting vibration safety at weigang iron mine. China: 2006ISSST. 2006.10: 1188-1190.(EI、ISTP收录)[10]Liu Zizhen, Yan Zhixin, Duan Jian. Couple analysis on strength redution theory and rheological mechanism for slope stability. Jou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 15(2):351-356.(EI收录) (申请人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申请人指导的研究生)[11]Chen Guoyuan, Yan Zhixin, Jiang Ping. The rational research on call for bids and evaluation of bid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China: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eal Estate Management. 2006.08: 655-657.(ISTP收录)[12]Nie Yihua,Zhang Qisen,Yan Zhixi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shear stress in high grade asphalt pavements in china. China:ICTTS’2008: 905-916 (SCI、EI、ISTP收录)[13]Chen Guoyuan, Jiang Ping, Yan Zhixin. Analysis of cause and effect on and solutions for some hidden damages of cast-in-plate piles of certain birdgework. China: 2004ISSST. 2004.10: 2577-2582.(EI、ISTP收录)[14]言志信,王永和,江 平.爆破地震测试及建筑结构安全标准研究.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1907-1911[15]言志信,吴德伦,王 漪.地震效应及安全研究.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岩土力学,2002. 23(2):201-203[16]言志信,江 平.高速变化过程摄影新方法.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4):543-545 (EI收录)。[17]言志信,吴德伦,江 平.高压驱动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对质点运动研究. 中国力学学会: 爆炸与冲击,2002,22(2):132-136(EI收录)。[18]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高压驱动抛掷角研究.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与冲击,2002,22(3):277-280[19]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钢筋混凝土筒形结构定向倾倒研究.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结构,2002,32(4):60-62[20]言志信,吴德伦,.复杂结构水池的爆破拆除及分析.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2001,23(4):53-55[21]言志信,刘子振. 边坡稳定性条分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耦合分析. 重庆大学: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6):61-65 (EI收录)[22]言志信,吴德伦,许明.巨型钢筋混凝土水塔拆除. 中国铁道科学院:铁道建筑,2001,第10期,29-30[23]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低矮大直径低重心水塔的定向拆除. 北京建工集团:建筑技术,2001,32(11),744-745[24]言志信,吴德伦,王后裕.浅谈岩体钻凿的进展. 中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中国锰业,2001,19(2),49-50[25]言志信,王后裕,吴德伦.韦岗铁矿爆破地震观测研究.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10:444-446[26]言志信,吴德伦,杨 明.镇江铁矿地下爆破振动测试分析. 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sup,205-207[27]宋 云,言志信,段 建.根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2005,26 sup:171-174。(EI收录) (第一作者为申请人指导的研究生)[28]杨 明,吴德伦,言志信.加筋土挡墙抗震分析中的屈服加速度.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5):116-119[29]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高次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弹性地基板中的应用.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2001,23(3),31-34[30]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三维多向映射无限元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2001,20(3),095-098 (EI收录)[31]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凌天清.沥青混合料蠕变柔量的一种实用模型及其应用.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学报,2002,23(2):232-236 (EI收录)[32]王后裕,朱可善,言志信.三维双向及三向映射无限元. 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2002,19(2):95-98 (EI收录)[33]王后裕,陈上明,言志信.地下洞室段面和间距优化计算的分布密度法. 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 2004,21(3),204-208。(EI收录)[34]王后裕,陈上明,言志信.考虑动力相互作用的地下平面钢架地震反应分析. 中国力学学会:振动与冲击,2005,24(1),99-10 (EI收录)

入藏号: WOS:000255855900100 文献类型: Article 语种: Chinese 作者关键词: HPM; dipole attenna; gain; power capacity 通讯作者地址: Heng, Z (通讯作者),Natl Univ Def Technol, Coll Photoelect Sci & Engn, Changsha 410073, Peoples R China. 地址: 1. Natl Univ Def Technol, Coll Photoelect Sci & Engn, Changsha 410073, Peoples R China 电子邮件地址: 出版商: SCIENCE CHINA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BEIJING 100717, PEOPLES R CHINA Web of Science 类别: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研究方向: Physics IDS 号: 300WL ISSN: 1674-1137

2008年论文发表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24.80%,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1.781,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2.090(扩展版2.777),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1.773,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1.278,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2.145,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1.548,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01,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642,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496,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那肯定不算呀,一般只有发表晚的抄袭发表早的,,除非他这篇论文早在08年之前就完成了,并且还有完成的证据。另外抄袭的后果你可以去参考汉·斯·出·版·社·之·前的·历·史·文章,看了之后你就不会想抄袭了……

2008年写的论文,如果只是写好没有发表,查重与网上2014年的论文相似度84%,那肯定是被判为抄袭的,如果已经在2008年发表,那就不会被判抄袭,完全可以使用,时间先后问题很重要。

考试成绩 2015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高考报名449人,600分以上221人,最高688分,680以上6人,675以上9人,另有8人保送北大清华,文科60人高考报名,600分以上2人。 2014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高考报名472人,660分以上15人;600分以上242人(不含10名已保送北大、清华学生),600分以上高分比率达51%;一本上线443人,一本率94%。文科高考报名38人,600分以上4人,一本上线36人,一本率95%。 2013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高考报名455人,660分以上8人;600分以上210人(含36名保送生,其中19人保送北大、清华),600分以上高分比率达46%;一本上线413人,一本率91%。学校(校本部)文科高考报名73人,一本上线56人,一本率77%。分校理科高考报名177人,600分以上10人;一本上线84人,一本率47%。分校文科高考报名45人,一本上线14人,一本率31%。 2012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重点率91.2%,居湖北省第一;理科600分以上高分率63.3%,居湖北省第一。文科重点率84.1%,26人达北大清华录取线。 2011年高考,武汉市第二中学理科重点率81.1%,文科重点66%,600分以上高分率62%,32人进入北大清华录取线。 学科竞赛 2015年5月,全国生物联赛湖北赛区比赛中,高二、高一生物竞赛小组共有九名学生获得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6月在华师生科院举行的省集训队选拔比赛中,武汉市第二中学6名参赛学生中,有3名学生进入了省代表队,获得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 2014年12月08日,高三年级郑昭、杨帆、黄柯文、吴天海、潘书航、刘瀛成等6名同学参加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郑昭、杨帆、黄柯文三同学摘得金牌。 2014年12月1日,刘星驿、李玉欣、孙弈同学参加第2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部进入国家集训队。 2014年7月30日,吕凯风同学在闭幕第31届全国信息学奥赛决赛中获得金牌。 2013年8月23日,白罗兰同学在第22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中获得金牌。 2012年,45人获学科竞赛全国一等奖;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17人进入省代表队;2人获女子国际女子数学奥赛金牌;6人获全国决赛金牌;4人获全国决赛银牌;2人获全国决赛铜牌;1人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二等奖。 2011年,43人获赛区全国一等奖;4人获全国决赛金牌,4人获全国决赛银牌;在俄罗斯数学奥赛中1人获金牌,1人获银牌;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人获银牌;在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2人获金牌,1人获银牌。 2010年,徐博同学获湖北省“情感读书杯”“中华魂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高中组征文优秀奖。 2009年6月,8名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湖北赛区比赛中,荣获省赛区全国一等奖。 截至2015年9月1日,艾燕在生物教学上曾获中南六省公开课及课件特等奖,参与过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科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 截至2015年9月1日,陆洪明三次已经荣获中国化学会表彰,曾编写《中学生数理化概念公式手册》(湖北辞书出版社)等教学参考书。 截至2015年9月1日,施辉国已经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求学》《中学生数理化》等杂志上发表文章近十篇.主编了《初中化学解题方法与技巧》《高材生突破》《龙门教案》《高中教材三级讲解》《高中化学竞赛分类题解》等十几部教学用书。 2006年江峰的论文《曲线、方程、圆》在《考试指南报》06年第12期上发表;2008年论文《对一道国家集训题的简证及推广》在《数学通讯》08年第13期上发表;2009年论文《数列试题集萃》在《语数外学习》8月刊上发表。 校训求真、致远求真: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致远:立志要高远,敢争天下先。 校徽武汉市第二中学校徽基本形状为圆形,似红色太阳,寓意阳光、灿烂、和谐;标志正形又似展翅飞翔的黄鹤。呈45度倾斜,45度在物理学上是射程最远的角,昭示二中人的进取精神,标志负形是“二”字,点明是二中,同时又似待打开的书,又像一双筷子叠加在圆上,寓摄取知识之意。外形“E”是“二”的汉语拼音“ER”和“教育”英文单词“EDUCATIOU”的第一个大写字母“E”, 体现二中教育与国际教育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观。 姓名任职时间陈直1946年至1949年方蔚1949年至1951年李成文1951年至1956年何俦1957年至1959年张师韩1962年庄君明1981年至1983年魏环初1983年至1992年詹仲振1992年至2003年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检索2008年发表的论文

可以在电脑上打开万方的官方网站进行查询。打开其网站以后点击高级检索,然后在搜索页面中输入需要查找的文献综述关键字并点击查询即可看到。具体的查询方法如下:

1、在电脑的百度上输入万方,找到其官方网站以后点击进入。

2、进入到万方的官方网站以后点击右侧的高级检索按钮进入。

3、页面跳转以后进入到万方的高级检索界面,输入主题如青少年体育综述并点击检索按钮。

4、此时在查找页面的下方即可看到匹配到的该专业的文献综述文件,点击进入。

5、页面跳转以后进入到该专业的文献综述界面,点击在线阅读按钮。

6、在出现的登录界面中输入对应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登录。

7、注意万方的相关文献资料是需要付费查看的,在出现的付费界面中完成付费即可阅读该文献综述了(至此在阅读之前已经通过检索的方式找到了相关专业的文献综述资料了)。

中国知网的信息检索方式有如下几种:

1、一框式检索

只要进入中国知网首页,就可以直接在输入框里输入检索词进行检索,操作快捷方便。但是一框式检索的操作简单,检索结果可能就没有那么精准,最后可能检索出几千上万个文献都是常有的事。

2、高级检索

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可以同时设定多个检索字段,输入多个检索词,根据布尔逻辑( “OR、AND、NOT”三种关系)在检索中对更多检索词之间进行关系限定——“或含、并含、不含”三种关系,更精准地查找你想要的文献资源。

3、出版物检索

出版物检索顾名思义是为了让小伙伴更方便直接的检索出版文献的。出版物检索的出版来源导航主要包括期刊、学位授予单位、会议、报纸、年鉴和工具书的导航系统。

4、专业检索

专业检索页面的下方已经可以看到输入方法,只需要空键输入,就会弹出相关逻辑词步骤提示,方便大伙选择相关的逻辑关系进行组合,也就是说,你需要做的就是输入检索词加空键选择逻辑关系词。

5、作者发文检索与句子检索

作者发文检索与句子检索的使用就比较针对需要查找某一篇或者一些文章的小伙伴,检索结果也会更有针对性,虽然这两个检索方式使用的频率会比较低,但是为了全面满足用户们的需求,使中国知网里海量的文献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知网也相应有各种的使用方式和技巧。

知网、维普、龙源、万方,一般就是这四个数据库。自己论文所在期刊上哪个网,就去哪个网站检索

入藏号: WOS:000255855900100 文献类型: Article 语种: Chinese 作者关键词: HPM; dipole attenna; gain; power capacity 通讯作者地址: Heng, Z (通讯作者),Natl Univ Def Technol, Coll Photoelect Sci & Engn, Changsha 410073, Peoples R China. 地址: 1. Natl Univ Def Technol, Coll Photoelect Sci & Engn, Changsha 410073, Peoples R China 电子邮件地址: 出版商: SCIENCE CHINA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BEIJING 100717, PEOPLES R CHINA Web of Science 类别: Physics, Nuclear; Physics, Particles & Fields 研究方向: Physics IDS 号: 300WL ISSN: 1674-1137

发表病毒论文的人

汤飞凡,中国微生物学家,被世界医学界列为学科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个人一直和他的团队在研究这种病毒的结构,所以对于药物的研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第一代病毒学家,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唐飞凡。他是我国的第一代病毒学家也是世界的第一代病毒学家。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周令钊得新冠病毒的问题,我可以告诉您,根据目前的报道,周令钊并未感染新冠病毒。据报道,周令钊在2020年2月份曾出现过发烧的症状,但是经过检测,他的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最终确认不是新冠病毒感染。此外,周令钊也曾表示,他曾经接受过严格的隔离检疫,并且经过检测,他的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最终确认不是新冠病毒感染。因此,可以确认周令钊并未感染新冠病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