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论文40篇

发布时间:2024-07-03 12:52:23

发表论文40篇

知网四十多篇论文,属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发表的论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各个领域,覆盖学科广,有助于学者们在许多研究课题上取得突破。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24.80%,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1.781,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2.090(扩展版2.777),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1.773,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1.278,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2.145,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1.548,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01,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642,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496,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知网上的论文大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它们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知网上的论文大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它们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其中有一些论文可以被国际知名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收录,这些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此外,知网上的论文也有一些较低水平的论文,这些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一般的,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的来说,知网上的论文水平是非常高的,可以满足大多数学术研究的需求。

先后出版了《中国反倾销立法比较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中国法制》、《国际经济法原理》等数部个人学术著作,并在《欧洲研究》、《法学评论》、《法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刊》等权威、核心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篇,其中10余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或索引。此外还主编或参编《国际贸易法》、《涉外经济法教程》、《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学》(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中青年奖)、《国际经济法》(于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教材10余部。

发表40篇论文

(1995年11月~2010年7月)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刊名、出版社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级别 1 中国小品的审美意趣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杂志社 1995.11 1800 省级 2 实施新方案,整体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改革论丛》 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1996.3 4000 省级 3 扬泰文化内涵特质 《维扬文化概观》 南师大出版社 1997.8 5800 省级 4 教育创新成功案例剖析方法 《创新教育》 吉林科学出版社 1998.10 3300 省级 5 教育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教学创新模式》 吉林科学出版社 1999.10 5200 省级 6 创新教育的课堂实践 《教育教学创新论》 吉林科学出版社 1999.10 4500 省级 7 谈如何创设语文课的“课气”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该报编辑部 2000.5 5000 省级 8 古代散文与辞赋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0 10000 省级 9 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的形式美 《中国文化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0 11000 省级 10 论文学创作灵感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7 12800 省级 11 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特征 《文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7 13200 省级 12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美形成及其标志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2002.8 9600 省级 13 中华礼俗的民族风情特色 《中国文化通论》 南师大出版社 2002.8 15000 省级 14 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及策略 《江苏政协》 《江苏政协》杂志社 2003.6 3800 省级 15 应用文的起源与演变 《应用写作》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4.12 3000 省级 16 中国“写作之气”论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杂志社 2005.11 5600 省级 17 新闻评论的写作艺术 《应用写作新编》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6.1 12000 省级 18 泰州诗歌及其阐读目录 《泰州诗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10 1800 省级 19 泰州散文流变脉络目录 《泰州文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10 1600 省级 20 再论东方“写作之气”韵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8年第12期 3800 核心 21 杜甫主导诗风及其审美阐释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1期 5000 核心 22 节目主持传媒演讲的理论与实践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3200 核心 23 论“独抒性灵”的审美意趣 《作家》 《作家》杂志社 2009年第2期 5000 核心 24 论“性灵派”作家的写作美学追求 《山东文学》 《山东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3期 10000 核心 25 论人性塑造·课程交融·双师型品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5期 4500 省级 26 论塑造扭曲灵魂的悲剧美 《时代文学》 《时代文学》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7 《尚书》:散文美学的丰碑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社 2009年第8期 4200 核心 28 论游记追朴求真的审美风范 《山花》 《山花》杂志社 2009年第9期 4500 核心 29 李贽美学思想渐进历程及其渊源多元化探秘 《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杂志社 2009年第五期 6600 权威 30 论东方笔记小说之奇葩 《湖南师大学报》 《湖南师大学报》杂志社 2009年第六期 5200 权威 31 论中国文化产业安全策略与思路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年第六期 6800 省级 32 论美国因果关系裁定中的“布拉茨克模式” 《石家庄学院学报》 《石家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2009年第六期 6000 省级 33 论中国反“反倾销”产业文化安全策略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编辑部 2009年第10期 5600 省级 34 论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反倾销新动向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 《中国贸易经济与文化产业研究》编辑部 2009年12月 9600 省级 35 论中国话语传媒的脉搏和韵象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6000 核心 36 论高校研究所学术创新管理的思路与策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7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地方文化育人”方略 《中国经贸》 《中国经贸》杂志社 2010年第1期 4000 省级 38 李贽“自然人性论”美学意蕴的哲学解读 《前沿》 《前沿》杂志社 2010年第3期 10000 权威 39 大学语文(丁帆等主编)(高校教材) 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33万(参编) 40 为大学语文找到最佳契合点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出版社 2010年7月 4600 国家级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40篇(部),计24.18万字。 论文(著)发表总览(续)(1966年—1994年) 序号 论文(作品)题目 刊物(著作)名称 发表(出版)时间 字数 备注 1 呵,家乡(散文) 《儿童文学》 1966年 1000 2 雨中梦(诗歌) 《扬州报》 1970年 10行 3 血战黑雨塘(剧) 《扬州文艺》 1973年 3000 4 未来的阴影(散文) 《琼花》 1979年 3200 5 我国散文传统特色论略 《内蒙古师院学报》 1981.2 16000 6 论文章的“凤头”和“豹尾”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1.4 8600 7 论中国散文内在发展规律 《喀什师院学报》 1982.1 22000 8 也论《尝试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2.2 6500 9 试论中国游记散文 《内蒙古师院学报》 1982.2 27000 10 浅谈我国散文的民族风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2.2 6500 11 论作品首尾组织艺术 《作家协会通讯》 1982.11 9000 12 引人入胜的《广西游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83.2 12600 13 试论我国散文的民族特色 《宁夏大学学报》 1982.3 6600 14 论中等师范教育改革 《蒙古师大学报》 1983.3 6000 15 师范写作正强化与教师“下水作文” 《教改通讯》 1985.3 11500 16 《你莫忘记》是一首悲愤诗 《北方论丛》 1985.1 5000 17 论中国笔记散文的民族特色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986.1 10000 18 《孙子兵法》散文艺术特色 《信阳师院学报》 1986.2 5000 19 抓准“文眼”教学散文 《教学研究》 1986.5 2000 20 论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教改信息》 1985.5 7500 2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教学研究》 1986.2 10000 22 泰师仙桃(散文) 《艺苑》 1986.4 2000 23 呵,我这黄土地(小说) 《艺苑》 1986.12 2200 24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教学研究》 1986.2 11000 25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蒙古师大学报》 1988.2 10000 26 论中师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教改信息》 1987.1 12500 27 杨柳情:除夕思父(诗) 《艺苑》 1987.3 18行 28 陶潜散文真朴自然的美学追求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500 29 再论中国游记散文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10000 30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人大《古典文学研究》 1988年 27000 31 论中师文选教学的媒介手段 《语文教学论文集》 1988年 9000 32 文言虚词用法论 《文言虚词》 1987.11 8000 33 青春乐章变奏曲 《青春乐章》 1988.12 5000 34 《尚书》语言艺术论略 日本《东方文化研究》 1989.1 10000 35 中国色彩修辞学 《修辞学丛刊》 1988.12 12000 36 那人生的秘方(诗) 《当代作品选集》 1989.3 2000 37 影子的烦恼(诗)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1989.5 3000 38 蜜蜂(诗) 《春笋报》 1989.5 14行 39 活该(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1989.4 3500 40 游行(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1989.4 2800 41 一场审问式对话(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1989.4 3200 42 猫的喜剧(小说) 《当代微型文学选集》 1989.4 2500 43 杨柳依依话春天(散文) 《春笋报》 1989.1 1800 44 我对新歌剧的思考 《艺术百家》 1989.2 5000 45 病榻呓语(评论) 《散文鉴赏集》 1990.4 2000 46 雨思(评论) 《散文鉴赏集》 1990.4 2200 47 画像(评论) 《散文鉴赏集》 1990.4 1900 48 文人的傲骨(评论) 《散文鉴赏集》 1990.4 2400 49 距离(评论) 《小说鉴赏集》 1991.6 2800 50 古刹新僧(评论) 《小说鉴赏集》 1991.6 2500 51 吴君卒(评论) 《小说鉴赏集》 1991.6 3000 52 李白(评论) 《小说鉴赏集》 1991.6 2500 53 遥有此寄(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10 2700 54 把酒问月(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6 2000 55 春夜洛城闻笛(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6 2300 56 点绛唇雨恨云愁(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6 1900 57 酒泉子长忆观湖(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6 1200 58 小桃红越调(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6 1500 59 葱岸多风桔柚香(评论) 《诗辞曲鉴赏集》 1990.6 2000 60 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文学引论》 1992.6 8000 61 儿童文学体裁论 《儿童文学引论》 1992.6 25000 62 儿童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儿童文学引论》 1992.6 16000 63 儿童文学批评 《儿童文学引论》 1992.6 4800 64 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 《儿童文学引论》 1992.6 9000 65 牵牛花(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992.11 1200 66 我是一只海船(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992.11 1500 67 海滨的孩子(散文) 《中外名著赏析》 1992.11 3500 68 泰兴市志·军事·人物·交通卷 《泰兴市志》 1993.3 80000 69 接通人民的血管 扬州日报 1992.11 1500 70 浅论比喻 《金湖斋文集》 1991.2 4000 71 “小学语文教学法”散论 《萌芽集》 1992.3 6200 72 从师范发展史论当前改革现状 《金湖斋文集》 1991.2 11000 73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论 《萌芽续集》 1991.5 12000 74 浅论鲁迅《朝花夕拾》 《萌芽续集》 1992.5 8500 75 戴望舒诗歌语言散论 《金湖斋文集》 1991.2 22000 76 散文创作面面观 《金湖斋文集》 1991.2 21000 77 散文基本特征论 《金湖斋文集》 1991.2 10600 78 爱情文学论纲 《萌芽集》 1992.3 7000 79 师范教学语言美学 《语言艺术论》 1992.5 14000 80 板书设计美学 《师范基本技能教程》 1991.11 12000 81 中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特色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12300 82 中国散文的民族风格论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8800 83 中国游记散文艺术论略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22600 84 中国笔记散文之变迁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23000 85 中国军事散文与《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10200 86 论《尚书》语言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9500 87 柳宗元散文与《永州八记》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9500 88 陶渊明及其散文美学追求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9500 89 中国散文继承发展之流变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19700 90 汉魏六朝抒情小赋艺术 《中国古典散文研究》 1992.3 9600 91 《朝花夕拾》与鲁迅忆旧散文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8000 92 当代游记的奇妙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12400 93 论《尝试集》文学地位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8800 94 应当历史地评价胡适新诗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4400 95 “白马非马”并非诡辩论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11000 96 论刘兰芝叛逆女性形象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7300 97 戴望舒诗歌语言艺术 《文艺评论·学术争鸣》 1993.5 13100 98 歌剧创作中的重大收获 《艺术百家》 1993.5 8800 99 在模仿中徘徊探索 《文学评论》 1993.5 2900 100 散文及其基本特征 《文学评论》 1993.5 4400 101 使作品比较地显出亮色 《文学评论》 1993.5 4400 102 心声的历程——《好望角》序 《文学评论》 1993.5 7000 103 《野地的小花》序 《文学评论》 1993.5 7000 104 《小二黑的结婚》的文笔情趣 《文学评论》 1993.5 2900 105 愿创作女神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文学评论》 1993.5 1500 106 再论“文艺爱情论” 《艺苑》 1993.5 5800 107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学术争鸣》 1993.5 3700 108 接通人民的血管 《学术争鸣》 1993.5 1600 109 “自我抒情”艺术论 《学术争鸣》 1993.5 2900 110 虚实艺术辩证法 《学术争鸣》 1993.5 2900 111 外国谚语美学及其基本特征 《学术争鸣》 1993.5 19700 112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杂论·辞章·创作》 1993.5 1600 113 六不能忘 《杂论·辞章·创作》 1993.5 6600 114 教师形象论 《杂论·辞章·创作》 1993.5 2200 115 从师范发展中看师范改革探讨 《师范工作研究》 1993.5 8800 116 齐抓共管,常年不懈 《师范工作研究》 1993.5 3700 117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师范工作研究》 1993.5 12400 118 家庭女性价值论 《社会问题研究》 1993.5 8600 119 重阳节前话敬老 《社会问题研究》 1993.5 3600 120 老年人才及其开发管理 《社会问题研究》 1989.10 5100 121 设问式鉴赏“小语”中的童话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989.10 2900 122 苏东坡与《赤壁怀古》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989.10 5100 123 写作中的“形似”与“神似” 《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989.10 6600 124 西方的彩霞(诗) 《文学创作》 1989.10 26行 125 蜜蜂(诗) 《文学创作》 1989.10 21行 126 村晨酒香(诗) 《文学创作》 1989.10 17行 127 插上歌声的翅膀(诗) 《文学创作》 1989.10 31行 128 玫瑰色的骷髅(诗) 《文学创作》 1989.10 32行 129 心中的太阳(诗) 《文学创作》 1989.10 34行 130 根之歌(诗) 《文学创作》 1989.10 18行 131 “疯子”的诗(诗) 《文学创作》 1986.6 17行 132 杨柳情(诗) 《文学创作》 1986.6 24行 133 除夕思父(诗) 《文学创作》 1986.6 10行 134 月的反思(诗) 《文学创作》 1986.6 12行 135 人生标枪(诗) 《文学创作》 1986.6 44行 136 风筝(诗) 《文学创作》 1986.6 52行 137 献给师范的(诗)歌 《文学创作》 1986.6 38行 138 用骨头写诗(诗) 《文学创作》 1986.6 19行 139 中国万岁(诗) 《文学创作》 1986.6 44行 140 影子的烦恼(诗) 《小说》 1986.6 1400 141 一场审问式对话 《小说》 1986.6 800 142 活该 《小说》 1986.6 1000 143 大力士王达软成泥 《小说》 1986.6 1200 144 猫叫的喜剧 《小说》 1986.6 1300 145 游行 《小说》 1986.6 1200 146 笑比哭好 《小说》 1986.6 1500 147 呵,老银杏 《小说》 1986.6 2300 148 霜天里的金叶 《小说》 1986.6 2000 149 爷爷坟前的“征文” 《小说》 1986.6 1600 150 电话,真装了 《小说》 1986.6 1800 151 泰师仙桃 《小说》 1986.6 2000 152 师魂 《小说》 1986.6 1800 153 “凤头”“豹尾”论 《辞章》 1986.6 9000 154 比喻的艺术 《辞章》 1986.6 3500 155 汉语“调序”论 《辞章》 1986.6 10000 156 中国古代色彩修辞学 《辞章》 1986.6 9500 157 师范教师教学改革断想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5500 158 中国诗歌的“意境”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9400 159 教学媒介段与课型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7400 160 比较法与师范文选教学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10800 161 防止中学化,突出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12000 162 论作文教学的师范性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10800 163 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8500 164 “语教法”的学科体系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3000 165 我的“文、象、道统一观”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9800 166 教学语言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22900 167 课堂板书艺术论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23600 168 改革师范课堂传统模式 《师范语文教学研究》 1993.11 6000 169 立意在于“异”和“新” 《写作百问必答》 1989.1 1900 170 创设意境之途径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800 171 “模写”与“创新”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400 172 开篇与收尾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800 173 材料选择之艺术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000 174 情节展开法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600 175 文章结构通式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800 176 比兴构思法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100 177 写作与现实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800 178 生活是浮计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2000 179 文章与胆识 《立意·构思·生活》 1989.1 1000 180 对立统一艺术之运用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1600 181 平庸与精美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1500 182 “疏”与“密”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1100 183 “奇幻”与“真实”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1600 184 虚实相生法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1300 185 “繁”与“简”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1700 186 “快”与“慢”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900 187 “藏”与“露”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8500 188 “无”与“有” 《对立统一艺术观》 1989.1 3000 189 说辞藻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1500 190 论摹声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3000 191 论文采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800 192 语言色彩论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1800 193 文贵简洁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2100 194 文章之“有味”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900 195 话说“短而精”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1400 196 贵能曲折变化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1600 197 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3000 198 再论气势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2300 199 节奏论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2000 200 别趣·理趣·风趣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1600 201 说“情”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900 202 抒“真情”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800 203 “情理分寸”感 《语言·风格·情感》 1990.2 1300 204 说“文眼”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1000 205 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2600 206 再论想象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1500 207 写“笑”技法大观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1300 208 写“死”之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2000 209 谈场面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1500 210 论时空描写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1400 211 选题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900 212 悬念的艺术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1800 213 表现的角度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2000 214 科普散文的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2.8 9500 215 科技杂文的作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4.1 1500 216 文中论文形象化述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4.1 2300 217 议论文的强调手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4.1 2000 218 谈对联写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4.1 1800 219 公文写作技法 《描写技巧·文体写作》 1994.1 2400 220 说“文面” 《文章病院》 1994.1 900 221 克服“小毛病” 《文章病院》 1994.1 800 222 为文“七戒” 《文章病院》 1994.1 2000 223 文不厌改 《文章病院》 1994.1 1400 224 文章“五觉” 《文章病院》 1994.1 1800 225 从诗学文 《文章病院》 1994.1 1500 226 韧性精神 《文章病院》 1994.1 2000 227 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994.1 1600 228 锤炼写作基本功 《锤炼写作基本功》 1994.1 1800 229 祝君步入“三境界” 《锤炼写作基本功》 1994.1 1600 230 写作兴趣提高之途径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1200 231 谈文章命题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900 232 一事一议引导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2800 233 指导创作四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7000 234 写作启示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9500 235 议论文开篇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2200 236 写作思路培养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6500 237 文章内容结构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900 238 作文“四自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900 239 “特殊”文章批改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1400 240 师范生写作大趋势 《写作教学拾零》 1994.1 2000 241 写出理想的人格 《人物美学纵横》 1994.3 3600 242 写出崇高的心灵美 《人物美学纵横》 1994.3 4500 243 写出雅洁的语言美 《人物美学纵横》 1994.3 4500 244 写出别致的风度美 《人物美学纵横》 1994.3 5800 245 温柔敦原,清瘦如竹 《文学评论·文学争鸣》 1994.3 2900 246 再谈作文“评讲法” 《写作教学拾零》 1994.3 3000 247 语言表达的真善美 《语言艺术论》 1994.3 4000 248 语言的音调美和节奏感 《语言艺术论》 1994.3 4600 249 论板书语和态势语 《语言艺术论》 1994.3 4200 250 教学语言的结构及其儿童化 《语言艺术论》 1994.3 4000 251 辩论的意义与特点 《语言艺术论》 1994.3 6800 252 谈谈辩论技巧 《语言艺术论》 1994.3 8100 253 陶渊明真朴自然散文艺术论 《北京师院学报》 1984.3 10000 补登 合计:公开发表(出版)论文论著253篇(部),计138.2万字。 1966年至2010年累计发表论文(作品)共293篇,计162.38万字。

2009年度全院共发表论文844篇,包括《SCIENCE》与《NATURE》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170篇,EI、ISTP检索论文14篇,国内核心论文536篇,国内外一般性刊物122篇。出版中文专著26部,外文专著1部。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发表论文总数增长了12%,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全院9个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建起了网站,实现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以中国地质科学院9个刊物为依托,联合《地质通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湖泊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等兄弟刊物,成功搭建“中国地学期刊网”,成为融办公系统与数据查询、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数据库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界最早建成、容纳单学科期刊最多的网站。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现为双月刊,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国际水平。

《地质学报》英文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同志荣获“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

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取得的亮点主要有3个方面:

(1)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第4期紧急登载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据BLACKWELL网站统计,阅读率从每月500多次,提高到6500余次。董树文等发表有关汶川地震破裂、应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地震机理的论文全文下载量101次,摘要浏览量34次;徐锡伟等发表有关地震位移的论文全文下载量为67次,摘要浏览量53次。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文章国外下载量

(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辑国外高浏览量文章(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2)阅读、引用本刊论文的读者越来越多。据2009年JCR公布ACTA GEOLOGICA SINICA英文版影响因子为1.431,引文频次为1312次。在被SCI收录的256种国际地质刊物名列第110名;有110余种国际刊物引用《地质学报》英文版文章,引用2次以上的有70余种,包括世界著名刊物SCIENCE,表明本刊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接轨。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引用本刊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3)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国外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网站达22家,其中国外数据库达16家,包括著名的《SCI》、《CA》、《GeoRef》、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法国地质学会网站等,国际网站和数据库对《地质学报》英文版的介绍,为我刊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室提供的检索报告,截至2009年2月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等已达22个。它们是: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

3)中国《万方数据库》;

4)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5)香港大学图书馆网站;

6)中国地学期刊网;

7)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

8)CA《化学文摘》;

9)GeoRef《美国地质文摘》;

10)TULSA(Petroleum Abs.);

11)Earthquake Engineering Abs.;

12)Current Contents Search;

13)ICONDA-Intl Construction;

14)Inside Conferences;

15)Civil Engineering Abs.;

16)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网站;

17)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

18)澳大利亚网上博物馆网站;

19)法国地质学会网站;

20)SJR网站(国家不祥);

21)The Open University网站(国家不祥);

22)Blackwell出版公司网站。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3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1.566,总被引频次为201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26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175篇,共2032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1.393,总被引频次为1702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48位。2009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4篇,发表了6条通讯资料和16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界的消息报道,共计912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9年与兄弟刊物完全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8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064次;影响因子0.940,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8位。2009年度发表论文98篇,共883页。

《地球学报》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 ResearchDatabase、Pecbepamuвн\blûжypнa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1.891,总被引频次为123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0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81篇,共866页。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75,总被引频次为722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17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694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735,总被引频次为579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42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127篇,共60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0.617,总被引频次为534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7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65篇,共440页。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度的影响 因子为0.651,总被引频次为335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3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421页。

《地质力学学报》

《地质力学学报》

知网上四十多篇论文可以说是比较高水平的,因为其中的论文通常都是由专家进行审查和审核,有着相当高的学术水平。知网上四十多篇论文可以说是比较高水平的,因为其中的论文通常都是由专家进行审查和审核,有着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知网上的论文大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它们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知网上的论文大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它们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其中有一些论文可以被国际知名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收录,这些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此外,知网上的论文也有一些较低水平的论文,这些论文的水平可以说是一般的,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的来说,知网上的论文水平是非常高的,可以满足大多数学术研究的需求。

发表40篇CNS论文

这个刊物是学术期刊的巅峰,如果能发表这三个刊物,可以说作者的科研水平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CNS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检索工具,它是《细胞》(Cell)、《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三个刊物的首字母的缩写。

在CNS上发表文章是很多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国内能发表CNS的作者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也只是有个别人成功发表过一篇文章,因此,对于广大普通作者来说发表CNS论文就显得更加遥不可及,普通作者也完全没必要追求如此高级别的刊物。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发表sci论文40篇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薛宇,男,1980 年6 月出生,分子细胞生物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共价修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近年来紧密围绕共价修饰底物和位点预测、修饰调控分析以及修饰组学数据处理等重要科学问题,采用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研究策略,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与合作者设计了新颖的GPS (Group-based Prediction System, 分组预测系统) 系列算法,构建了多种预测共价修饰底物和位点的计算工具、软件和数据库;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统计学等方法,从蛋白质组层面系统分析了共价修饰潜在调控机制和功能,初步提出了本领域的标准化设计和分析流程;结合磷酸化组学数据,初步揭示遗传多样性改变蛋白质共价修饰状态,是其影响关键生物学过程和通路潜在分子机制;利用乙酰化组学数据,初步模拟人类乙酰化调控网络,提出由乙酰转移酶、底物和去乙酰酶组成的“三者关系”(Triplet relationship) 是构成人类乙酰化调控网络的基本单元。以主要作者 (第一或通讯) 身份发表SCI 收录论文近40篇,被他人引用~700次。应邀为InTech 出版社“Bioinformatics - Experimental Biology Systems”一书撰写一个章节。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资助,获计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四项。

发表论文40余篇

在学术研究中,他先后在原子核物理国际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在学术研究上非常牛。

因为南开大学“实诚教授”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而且多次获奖,所以我觉得他非常牛。

1982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4月赴日本国留学,先后取得日本筑波大学健康教育学硕士学位和日本山梨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学位。

主要任职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医学会健康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代谢与血管生物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健康巡讲团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家共识委员会专家。同济大学教学名师。

(1)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2)药物流行病学;

(3)健康与疾病管理。

主持和承担的研究项目主要有:1)日本厚生劳动省重点项目。2)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项目。3)辽宁省科技厅重大课题。4)中国医师学会中国代谢与血管生物学研究会项目。 5)中国医师学会循证专业委员会项目。 6)上海市卫生局项目。

在JVS、Stroke、Hypertens Res、JHH、Circulation J、Nutrition、Metaboli *** 等SCI收录的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论文40余篇。并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发表论文40余篇。

"天然谷物纤维的提取方法与用途"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250732,)。

编译《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指南》,副主编《冠心病现代治疗学》,参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心血管病学-第二辑》、《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和参译《赫斯特心脏病学》。

l "辽宁省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脑卒中研究"获2008年辽宁省一等奖(5)和中华医学二等奖(5),

l "踝臂指数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研究" 获2008年中华医学老年医学分会一等奖(1)。

l "临床医学专业的社区预防医学基地建设探索。"获2009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