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谷歌发表量子计算机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4:54:24

谷歌发表量子计算机论文

(思进注: 1994年,数学家Peter Shor公布了一种量子算法,该算法可以打破最常见的非对称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假设。这意味着拥有足够大量子计算机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此算法通过公钥反算出私钥,从而伪造任何数字签名。这是否意味着比特币将会被量子计算机crack down…… 事实上,中心化的密钥体系PKI,确实会有这个风险,因为大多数应用是CA+10的6次方。海量反编译,是可以推算出中心密码本的!也就是说,伪造PKI数字签名是有可能的, 拭目以待吧……再转发下文,和大家分享……) 谷歌计划2029年前量子计算商用化,比特币价值将归零? 作者 | 新浪 财经 来源 | 华尔街见闻 量子计算何以对比特币构成威胁?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需要先了解以下几个知识点。 经典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用0和1构建了底层代码的一切。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储存和表示0和1叠加态。比特币挖矿基于计算一种名为SHA-256的哈希函数(一种函数算法,把任意一个字符串输入SHA-256函数,都会输出一个256位的二进制数)的正确值。每一个比特币用户在注册的时候,系统都会生成一个随机数,再对这个随机数进行SHA256再进行hash160,产生一个叫做私钥的字符串。作为数字签名。私钥可以对一串字符进行加密。而公钥可以把私钥加密之后的数据进行和解密。加密和解密的钥匙不一样的这种加密方式,称之为非对称加密。通过公钥反算不出私钥。如果私钥遗失,那么拥有者的比特币就无法取出。 基于上述原因,由于SHA-256的正确值十分难计算,数量有限的比特币才会变得极为稀缺和珍贵。同时由于经典计算机无法通过公钥反算出私钥,私人拥有的比特币才无法被他人获得。 但在1994年,数学家Peter Shor公布了一种量子算法,该算法可以打破最常见的非对称密码算法的安全性假设。这意味着拥有足够大量子计算机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此算法通过公钥反算出私钥,从而伪造任何数字签名。 故而,在量子计算面前,比特币的挖矿将变得轻而易举,通过公钥也能反算出私钥。这令比特币变得不再稀缺,也不再安全。 同时意味着比特币的共识将产生崩塌,比特币的价值也将趋零。 关于量子力学,广为人知的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观测者效应,和一个著名的思想试验——薛定谔的猫。 量子世界是如此不合常理,以至于它曾令说出“上帝不会掷骰子“爱因斯坦,都感到困惑不解。 无论如何,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对经典计算机形成了巨大挑战。而随着量子计算研究进程的递进,比特币的破解,或许在2029年前就将成为可能。 谷歌的量子计算进程如何? 早在2019年,谷歌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称,其开发的54比特(其中53个量子比特可用)超导量子芯片“Sycamore”,对53比特、20深度的电路采样一百万次仅需200秒,最强的经典超级计算机Summit要得到类似的结果,则需要一万年。基于这一突破,谷歌宣称实现了“量子霸权“。 而近日在 Google I/O 大会上,领导谷歌 Quantum AI(量子 人工智能)团队的的科学家Hartmut Neven表示,谷歌计划在2029年前建造数十亿美元的量子计算机并将其正式商用。 谷歌的目标是建造有着100万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不过,谷歌同时表示,首先需要减少量子比特产生的错误,然后才能考虑将1000个量子比特一起构建为一个逻辑量子比特。这将为“量子晶体管”打下基础,“量子晶体管”是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基础。目前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有不到100个量子比特。但要知道,互联网诞生至今不过52年,第一台通用计算机诞生至今不过75年. 谷歌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亚州扩建一个新园区,用以专注于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扩建工程将于2020年底正式完工。 在量子计算领域大举投资和押注的公司,除了谷歌,还有IBM、D-Wave Systems、霍尼韦尔(Honeywell)。 IBM Research总监Dario Gil曾表示,2023年将是量子计算大面积使用的转折点,届时将能通过软件实时查看和更新量子计算的状态,而不再是通过以往的硬件调整。 高德纳咨询公司 (Gartner)副总裁Chirag Dekate表示,过去五年中,量子计算的创新速度超过了此前的30年,他还预计到2025年,将有近40%的大公司制定量子计算计划。 关于对抗量子计算,目前已出现量子密码学的相关研究。一个名为The Open Quantum Safe (OQS)的开源项目已于2016年启动,目标为开发抗量子的密码形式。

2020年1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它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中国天眼”。1994年,在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的倡议下正式立项,历时22年建成。

量子霸权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实际意思并没有听起来那么霸气,不过国内的科普和媒体比较喜欢用这个词。

谷歌宣布实现量子霸权?

前些天,谷歌公司在自然杂志上发布了封面论文,声称所研发的拥有53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在处理随机线路采样问题上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这次谷歌在论文中和报道中声明他们并非实现了量子霸权,而是证明了量子优越性。但国内媒体已经习惯了使用量子霸权这个词了,所以国内大部分新闻报道的标题都是谷歌实现了量子霸权。包括我在转发这一消息时也是使用了量子霸权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比较霸气侧漏,最主要是太流行了,一说出来大家都基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写个量子优越性大家反而无法真正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况且量子霸权和量子优越性其实只是释义上的差别,两者英文其实是同一个词:Quantum supremacy.

不过在国内通用的量子霸权这个词本身其实挺让人误解的,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以为可以称霸世界统一地球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

量子霸权究竟是什么?

其实量子霸权真正的意思是量子计算机在处理某些特定问题时的性能超过已有的所有经典计算机。

注意,是处理某些特定问题时!量子计算机并非处理所有问题都能比经典计算机快,而是只有处理那些可以进行并行计算的问题时会有优势,比如那些含有一个或多个变量的计算。

所以实际上把它翻译成量子优越性更加准确和合理,可能正是由于量子霸权这个名字过于霸气,所以当谷歌的新闻出来后,我在科学群里听到很多对此质疑的声音,不但质疑所谓的量子霸权,甚至质疑量子计算机的真实性。

量子优越性真的实现了吗?

IBM公司是第一个跳出来提出质疑的,但它并不是质疑谷歌的量子计算机的真实性和谷歌量子计算机有没有那么强,而是质疑谷歌论文中的超级计算机有没有那么弱!为什么IBM会那么暴躁?除了由于在量子计算中竞争对手的关系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此次谷歌论文中需要算10000年的超级计算机所使用的就是IBM的Summit超级计算机!这是目前地球上性能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它是IBM公司制造的。

看着自家的骄傲——地表最强超级计算机被秒成渣,谁能忍这口气?

IBM在谷歌论文发布前一天提交了论文,声称谷歌在计算中并未对超级计算机进行优化,IBM论文中给出了优化方案,通过优化,Summit超级计算机只需要2.5天即可完成谷歌的计算任务,与谷歌论文中给出的10000年相差了1461000倍。IBM公司据此声称谷歌并未实现量子霸权。

问题是谷歌的量子计算机只用了200秒……200秒比2.5天快了1080倍,虽然没有原来的1461000倍那么夸张,但也已经是压倒性优势了……我认为这已经完全展现了量子优越性。

量子计算机真的可以实现吗?

此次谷歌证明量子优越性的论文其实早在9月份就曾经在NASA官网意外曝光,不过由于当时已经提交的论文并未通过同行评审,因此NASA光速撤回了,而此次自然杂志正式刊发并作为封面论文,表明已经通过了同行评审,没毛病,因此如果要怀疑量子计算机的可行性,那就相当于在质疑自然杂志的专业评审的专业性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表现。

另一方面,同样在研发量子计算机的竞争对手IBM公司同样没有质疑谷歌量子计算机计算性能的真实性,他们也一直在研发量子计算机,如果量子计算机真的无法实现,坐拥世界最强超级计算机的IBM公司理应以此提出质疑,而不是利用优化超级计算机来缩小差距后依然被秒成渣。

展望

谷歌这次证明了量子计算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表明这条路是可行的并且是值得走的,不过也同时指出,这只是个开始,以后的路还长,离实用化的通用可编程的量子计算机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也许5年,也许10年,也许更长……但既然路是通的,就应该走下去,量子计算机的未来是光明的。

目前谷歌的53比特量子计算机属于试验机,其处理的随机线路采样问题并没有实用性,但是量子计算机的未来方向是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将可以通过编程处理所有适合并行计算的问题,这方面的应用在科研领域用途广泛,比如构建理论模型、化学模拟、药物研发等各方各面,将对科学、科技、医疗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期待那一天尽快到来。

2017年6月,“神威·太湖之光”凭借这一“超级速度”第三次出现在榜单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基于“神威·太湖之光”,我国科研团队的项目获得了2016年超级计算机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谷歌发表量子霸权论文

前段时间,谷歌在 NASA 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草稿, 宣称“谷歌的 AI Quantum 研究小组的 53 量子比特处理器实现了“量子霸权,目前最强超算需要花费 10000 年的计算在量子计算机上只用 200 秒就够了” 。不过没多久这篇论文就被撤回了。

( 利用可编程超导处理器实现量子优势 )

虽说后来有人解释说是论文还在审查,被 NASA 提早发布了。可不是发了果照再撤回大家就能当没发生过。 又是最强又是霸权的,吃瓜群众早都兴奋了 。

连明年的美国总统候选人 Andrew Yang 都发声:世界上再没有破解不了的代码了。

霸权通常和地位联系在一起,像什么世界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什么的,很容易给人一种处在能够操控、压制他人的强势地位的感觉。一听到 XX 霸权这样的词语,总会让我们心头一颤。

那这个“量子霸权”究竟霸了个什么权,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为了不让大家产生什么误解,先告诉大家结论: “量子霸权”和我们所理解的霸权根本不是一回事 ,而且就目前来看, 短时间内也不会对我们带来任何影响 。

“量子霸权”,翻译自 Quantum Supremacy ,最早出现在 《 MIT Technology Review 》( 麻省理工 科技 评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杂志 ) 关于谷歌与 IBM 开展量子计算研究竞争的评述中。

他们认为, 当量子计算机发展到 50 量子比特的时候,就能实现 “ 量子霸权 ”,超过世界上任何传统计算机,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解决不了的问题 。

如果不是很了解量子的概念,大可以先把量子计算机当成一种先进的电脑,量子比特当成一种特别的比特。

大家都知道传统计算机是靠数字 0 和 1 的二进制进行存储和运算的,一个比特代表一个数,一堆比特就成了数据。量子比特则是可以同时表达 1 和 0 的另类。

我们把小黑胖比作比特,方便大家理解。

小黑胖可以吃鸡腿,也能啃猪蹄,但从常识来说,同一时间他只能吃其中一种。

但量子小黑胖就不一样了, 他能在吃鸡腿的同时也在啃猪蹄 ,如果不掰开他的嘴看看,你永远不知道他吃什么。

于是有人预言,当 50 个量子小黑胖一起吃东西时,就能吃掉不管多少个普通小黑胖都没法在一顿饭的时间里吃掉的肉山。

可谁也不知道那么多量子小黑胖在一起会不会打起来;会不会干脆打起来了麻将,不吃东西了。

于是大家决定, 如果谁成功凑齐这么多量子小黑胖并让他们吃掉那座肉山,就说他实现了“ 量子霸权 ” 。

事情就是这样

相信有差友都开始骂人了, 这是哪门子的“ 霸权 ”啊?

虽然不存在什么量子小黑胖,也没人能一边吃鸡腿同时啃猪蹄,更理解不了为什么掰开嘴之后里边只剩下了一种食物,但“量子霸权”就是这么回事。

谷歌针对某个问题,弄出了这么一台量子计算机。然后证明了在这个问题上最厉害的超算都算不过量子计算机。

不过天见可怜,估计评述的作者也想不到,他只是想感慨量子计算机的算力优势,没想到这个单词在中国朋友这还有这么复杂的意思。

其实让托尼来形容,估计也想不出啥准确的词,或许可以叫 “ 量子牛逼 ” ?

至于它的算力有多强,给大家举个栗子。

0 就像硬币的正面, 1 就像硬币的反面,传统计算机里面,每次抛硬币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

如果扔两枚硬币,传统计算机要像小孩子一样,同一时刻只能在正正、正反、反正、反反这四种状态中选一种。而量子不做选择,所有状态同时全都要。

可能差友对这种近乎耍赖的行为没什么概念,那我们再换颗实际点的栗子。

大家说好去找万匹丝,路飞坐船从东海出发,你鸣人却用多重影分身分头找。还敢说你鸣本开没开挂!

虽说不管多么复杂的算法,通过不断重复的计算都能得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算起来就是成千上万年,得到答案的时候可能早都不需要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工智能更像个人工智障,为什么人类迟迟破了不了基因的秘密,为什么邮递员的最短路线算不出来。。。 还不是因为算不过来 !

但这些为什么大部分都会在量子计算下被摧枯拉朽地解决。

毫无疑问,现在的密码对上量子计算机的下场只有一个, 输的连裤衩都不剩 。

传统加密方式在挂壁面前毫无意义,个人的、银行的、机关的,就连区块链的秘钥被试出来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现有的加密算法

不过这是“ 现在 ”的密码系统对比有了完善算法的“完全体”量子计算机的情况, 现在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还没影呢 。

2000 年时 IBM 首席科学家迪文森佐提出了量子计算机应该满足的五条标准, 可现在还没谁能全部达标( 包括谷歌这次 ) ,谷歌这次的算法和密码破解也没一毛钱关系。

算力会进步,加密方式也在变强。

512 位的 RSA 加密算法在 1999 年就被破解了。

768 位的 RSA 加密算法也只撑了 10 年 。

虽然目前广泛采用的 RSA 1024 还好好的,但居安思危,早有人提议启用 RSA 2048 ,甚至是 RSA 4096 。

就连数字证书中常用的 SHA-1 算法,在 2017 年也被谷歌破解。

但,目前为止也没见哪个国家的核弹密匙被盗用。

退一万步 ,量子计算的对手也该是同样开挂的量子加密。

就像矛和盾,铁矛刺穿木盾当然毫不费力,但因此就说矛比盾强,边上的铁盾肯定不乐意。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大家肯定还关心: 咱们国家有铁盾了没,厚实不?

虽然量子计算方面各国还是一个你追我赶的状态,但在量子加密领域我国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早在 2016 年,我国就已经把量子卫星“ 墨子号 ”送上天,并在 2017 年通过 “ 墨子号 ” 与奥地利科学家进行了量子加密的视频通话~

除了盾硬,矛也得造。政府的大力扶持, 科技 企业的不断投入, 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也稳坐第一梯队 。

阿里巴巴达摩院 2017 年就和中科院合作成立了 “ 中科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 ”,与一众 科技 巨头争夺 “ 量子霸权 ”。

华为投入研究量子计算之余,也在提升行业生态和人才基数:华为云提供云量子模拟,沃土计划培养未来量子计算人才。

“ 量子霸权 ”才是个开头呢,后面的 科技 竞争还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托尼没这么大本事弄出一大块人才成长的沃土,但有平均水准超高的差友们啊!虽说没谁看这么篇文章就要努力研究量子 科技 去,但多少能让更多人知道量子计算是怎么回事。

哪怕只有一点点, 社会 关于量子 科技 的环境都在变好。

这就值了。

提到量子技术,想必如今很多人对其十分了解,毕竟这是科学领域经常可以听到甚至研究多年的新兴技术。而谷歌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此前宣布已经实现了量子霸权,那么什么叫做量子霸权?根据了解,量子霸权是指量子计算机装置在特定的测试上,拥有领先超级计算机的能力。想要真正实现量子霸权,需要拥有高效、运行于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模拟器。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量子计算机运用到了量子比特,而比特作为一个信息单元,通常情况下只有2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为是正面和反面,可是量子比特却属于持续可调状态。 可以说比特只1个状态,可是量子比特却拥有无数个状态。而谷歌所研发的量子计算机,在天气预报、药物研制、交通调度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是按照目前的量子技术来看,距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一段距离。最重要的是,此前谷歌发表的论文就引用了中科大发表的论文,可以说谷歌想要将量子计算机全面投入使用,似乎还需要得到中科大的辅助,而且也需要中科大的论文辅助阐述该技术的多个观点。 当然,中国在量子研发领域与西方国家相比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我国在 科技 领域一直存在大量的欠账。可是随着中科大异军突起之后,曾在2019年由吴俊杰率领的研究团队,开始在国际上率先进行量子称霸的相关研究,甚至还将这一技术运用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之上。为此,也让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还提出了全新的计算模拟算法。可以说,这是中国专家经过多年努力的成果,倘若中国可以实现量子霸权,意味着将会进入全新的计算机能力飞跃时代。 最重要的是,如今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在争相研究量子技术,希望可以早日实现量子霸权。但是很多国家连研制超级计算机的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谈进入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这一点无异于是痴人说梦。同时也能看出,如今的中国在 科技 领域,确实拥有较强的实力,至少对比此前的中国可谓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是中国也知道,即便在诸多领域拥有极高的成就,可是与发达国家之间,依旧还存在差距。为此只能通过不断的努力,来缩小与西方的差距,相信凭借中国人的智慧,总有一天会达到全面领先全球的地位。 (文/华强)

谷歌量子霸权发表论文

8月29日,谷歌的量子计算机登上了Science封面,他们成功用12个量子比特模拟了二氮烯的异构化反应。

这个突破经由CEO皮猜亲自官宣、论文登上Nature 150周年纪念特刊、各大主流媒体头版头条、热度全网第一,甚至连特朗普的大女儿伊万卡都忍不住第一时间发出贺电。

谷歌CEO还难掩激动地介绍,这就像飞机最初被发明的时刻——莱特兄弟的飞机第一次只飞了12分钟,但它证明了飞机飞行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谷歌也首次透露,已经为此埋头攻坚了13年。

扩展资料

谷歌攻坚量子计算的13年前:

2006年,谷歌科学家HartmutNeven开始探索一个新的idea——用量子计算来加快机器学习的速度,并催生了谷歌AI量子团队。

接着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院士JohnMartinis加入了谷歌,担任谷歌量子硬件首席科学家,领导构建量子计算机的工作。

两年后,量子计算理论首席科学家SergioBoixo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相关论文,最终将团队的工作重点聚焦到了量子优势性计算任务上来。

这是一场科研的马拉松,一切都从零起步。即使对于谷歌的明星团队来说,这样的工作也一样是巨大的挑战。实际上,在去年10月之前,谷歌在量子优越性方面的进展始终有限。

然而万万没想到,2018年10月加州野火扑不灭,出于安全考虑,谷歌不得不短暂关闭位于圣克拉拉的实验室,一众科学家也被迫休假。但就在这期间,反而催生出新思路,然后实现了真正的跃迁。

皮猜还感慨,量子计算并非明确性的未来,要相信并坚定认为能实现,并不容易。但谷歌内部始终相信,量子计算可以加速解决世界上一些最紧迫的问题。量子计算能为人类在分子尺度上理解和模拟自然界提供前所未有的良机。

参考资料来源:和讯网-谷歌量子计算突破登Nature封面,200秒顶超算10000年,川普之女:美国实现量子霸权

Google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中正式宣布已实现“量子霸权” ,这离公司最初泄漏该事件的发生刚好一个月,当时,Google的论文被意外地提前发表。不过,Google现在的正式宣布则意味着这项研究的全部细节都会被公开的,科学界可以更广泛地审查Google所说的成就。

谷歌表示,其54比特Sycamore处理器能够在200秒内完成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花费10000年所需的随机数计算量,这让目前所有的非量子计算机相形见绌。

而就在今天,另一家超级计算机公司IBM正在对谷歌的说法提出异议。在周一抢先发表的博客文章中,该公司表示,在传统系统上可以在2.5天之内完成相同的任务,而不是Google声称的10000年。 IBM说,在估算其传统超级计算机执行计算所需的时间时,Google“未能充分考虑大量磁盘存储”的开销。

尽管IBM试图淡化Google的成就,但研究界人士对此消息表示欢迎,《纽约时报》引述科学家的话将Google的突破与莱特兄弟1903年的首次飞机飞行相提并论。

距离量子计算开始逐渐被运用,我们可能还需要数年的时间,但是Google的发现最终可以提供证据,证明量子计算的未来已经有了可能。

谷歌量子霸权论文发表

Google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中正式宣布已实现“量子霸权” ,这离公司最初泄漏该事件的发生刚好一个月,当时,Google的论文被意外地提前发表。不过,Google现在的正式宣布则意味着这项研究的全部细节都会被公开的,科学界可以更广泛地审查Google所说的成就。

谷歌表示,其54比特Sycamore处理器能够在200秒内完成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花费10000年所需的随机数计算量,这让目前所有的非量子计算机相形见绌。

而就在今天,另一家超级计算机公司IBM正在对谷歌的说法提出异议。在周一抢先发表的博客文章中,该公司表示,在传统系统上可以在2.5天之内完成相同的任务,而不是Google声称的10000年。 IBM说,在估算其传统超级计算机执行计算所需的时间时,Google“未能充分考虑大量磁盘存储”的开销。

尽管IBM试图淡化Google的成就,但研究界人士对此消息表示欢迎,《纽约时报》引述科学家的话将Google的突破与莱特兄弟1903年的首次飞机飞行相提并论。

距离量子计算开始逐渐被运用,我们可能还需要数年的时间,但是Google的发现最终可以提供证据,证明量子计算的未来已经有了可能。

量子计算机论文发表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一个研究小组创建了一种新的量子计算编程语言,名为 Twist。Twist 的设计目标是让开发者更容易识别哪些数据是纠缠在一起的,从而创建错误更少、更容易调试的量子计算程序。

Twist 项目地址:

Twist 的基础在于识别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一种物理现象,指的是量子计算机内两块数据的状态联结在一起。“当你操作处于纠缠状态的一块数据时也可能会影响另一块。你可以用这种特性来实现强大的量子算法,但它也让你写的程序很难直观推理,并容易引入微妙的错误。”上面这段话来自麻省理工学院 CSAIL 计算机科学博士生、Twist 论文的主要作者 Charles Yuan,这篇论文发表在《ACM 编程语言》杂志上。

Charles Yuan 说:“Twist 提供了一些特性,让开发者可以确定哪些数据是纠缠的,哪些不是。”“在程序中加入关于纠缠的信息后,你就可以检查量子算法的实现是否正确。”

该语言的特性之一是一个类型系统,使开发者能够指定他们程序中的哪些表达式和数据片断是纯粹的。据 Yuan 说,一个纯粹的数据片断是没有纠缠的,因此不存在可能由纠缠造成的错误和不直观的效果。Twist 还加入了纯度断言运算符来确认一个表达式不存在与任何其他数据的纠缠关系,与之搭配的还有静态分析和运行时检查,可以用来验证这些断言。

为了评估这种语言,该团队用 Twist 为一组著名的量子算法编写了一些程序,并在量子模拟器上执行了它们。“我们的实验表明,运行这些运行时检查的开销不超过运行基本程序的 3.5%,我们认为这是相当低的数字,相比语言给你的安全保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权衡,”Charles Yuan 说。

该团队还在一些程序中引入了一些小错误,并发现 Twist 可以检测到这些错误并拒绝错误的程序。“我们希望,当人们使用我们的语言或为他们的特定用例设计新的量子语言时,他们可以考察一下我们的工作,并认可纯度这个想法和将纠缠作为一种特性的设计,因为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多信心,让他们确认自己的程序是正确的,而不必运行大量昂贵的模拟和测试,”Charles Yuan 说。

当许多研究人员专注于开发高效和优化的量子硬件时,Twist 旨在填补量子软件的空白。麻省理工学院副教授、Twist 论文的共同作者 Michael Carbin 说:“与我们看到的机器学习和其他高性能计算应用类似的是——在硬件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我们都会得到一个新的系统和很多潜在的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硬件能力,也许就能获得许多不可思议的机会。但几乎每次都是软件上的问题让人们难以利用硬件能力,也很难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部署和广泛使用这些硬件。”“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是奠定一些基础,并试图找出一些可能提升这些类型设备可编程性的核心抽象。”

然而,该团队在构建 Twist 时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缺乏一个关于量子程序特征的标准。“多年来,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核心算法来解决个别复杂的任务,如整数因式分解等,但我们如何为它建立一个完整的软件生态系统却依旧是个问号,”Charles Yuan 说。“有了 Twist,我们就能够围绕我们对要在量子计算机上执行的任务的最佳共识来构建语言,并让编程语言对这些任务尽可能具有表达力。”

谈到局限,Twist 只能告诉你一个数据是否与其他数据纠缠在一起,但不能告诉你它们是如何纠缠在一起的。”袁说:“它们纠缠的具体方式将决定一个量子算法是否正确,但数据纠缠的方式有无数种。”给出这种更精细的细节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做的事情。”

该团队现在正在开发另一种语言,它建立在 Twist 的基础上,目标是应对其他量子现象(如相位和叠加)。但他们希望 Twist 将为创造更好的量子程序铺平道路。

Charles Yuan 说:“对于一位试图实现量子算法的开发者来说,他们需要语言中内置的工具来告诉他们程序中正在发生一些由纠缠引发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构建一系列核心语言原则和特性,让开发者可以推理纠缠现象,我们就可以减轻纠缠带来的认知负担,并让开发者写出更符合直觉的程序。”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近日成功研制出全球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祖冲之号”,宣告全球最大量子比特数的超导量子体系的诞生。

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发布后,我国首个可操纵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体系“祖冲之号”问世。该成果将为促进中国在超导量子系统上实现量子优越性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后续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通用量子计算的研发提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近日成功研制出全球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祖冲之号”,宣告全球最大量子比特数的超导量子体系的诞生。这篇名为《在可编程二维62比特量子处理器上的量子行走》的论文5月7日发表在《科学》杂志。

量子计算机是全球科技前沿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角逐的焦点。超导量子计算已成为最具希望的候选者之一,它的核心目标是增加 “可操纵” 的量子比特数量,通过提升操纵精度来实现落地应用。祖冲之号” 可操纵的超导量子比特多达62个,而此前谷歌实现 “量子优越” 的“悬铃木”53个量子比特。研究团队在大尺度晶格上首次实现了量子行走的实验观测,并实现对量子行走构型的精准调控,构建了可编程的双粒子量子行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