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女儿第一次发表论文感言

发布时间:2024-07-03 17:24:35

女儿第一次发表论文感言

女儿大学毕业感言

毕业了,不再为作业,论文烦恼了,可却要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以下是由我J.L为您整理推荐的女儿大学毕业感言,欢迎参考阅读。

有谁能挡住时光的脚步,有谁能长留青春的容颜,这一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我们就要面临毕业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很多的叉路口,而毕业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毕业前,我们努力了;毕业时,我们流泪了;毕业后呢?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激动的泪和深情的爱化作虔诚的祝福,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一切的一切都成往昔。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

学的珍贵,并不仅仅是这许多的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涵盖着许多的最后一次: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纯洁,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与君既相逢,何忍轻离别。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难说再见。难说再见。

四载光阴,你我携手并进!原我们共同铭记那些激动的泪水,成长的性格

彼时,我们是命运垂青的宠儿,带着一身光环来到这里。也许大学四年只是人生长河中微不足道的片段,但它又注定是最美的花样年华,是最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忘怀的时光。此刻,我们即将告别,不想说青春散场,因为梦想正从这里拉开帷幕。

出生后,只有一张身份证;毕业后,多了一张毕业证;老些后,又多了一张结婚证;死了后,只留下一份遗产证。

当大学从我身上下来,提着裤子说:你可以走,但青春必须留下……此刻,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

刚刚毕业半年,却好像经过了半个世纪。其实并没有经历什么,只是生活的着重点不一样了。打打闹闹的日子没有了,随之走的,还有那些无忧无虑。虽然问候还是很亲切,可是我已经把思念压在了心底。现在,突然闻到了你们的味道,特别涩。

毕业了,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各奔东西,开始学会自己撑起生命的暖色。

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然会怀念那 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转眼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回首我的大学生活,一切依然历历在目,我想即使很多年过去,我依 然会怀念那时,那天,那人,心怀感激。

毕业了,不要再坐到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了,却要开始为生活奔波了。

毕业了,在那校园里面还残留着我们多少身影,还有多少回忆,而我们却要离开。

因为大学,我们从五湖四海会聚在一起!四年生活忙碌而闲适,学习紧张而刺激,友情诚挚而纯洁!春去秋回,时光荏苒,岁月带走了我们的稚气,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大学四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四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四次;四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四遍;我们曾经受了四个火夏的磨砺和四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回想起四年走过的路程,有欢笑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曾经憧憬的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即将落幕。回想起这 四年的生活,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时常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忘不了大一时的军训,忘不了和室友的彻夜长眠。忘不了和同伴一起听课去图书馆排队。

四年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和那颗曾经年轻的心,而成长的代价就是我们失去纯真的微笑,而多了一份离别的伤感。无论我们有多少不舍,都唤不回逝去的四年。但我们无须失落,我们依然可以一路高歌,让六月的骄阳永远见证我们的无悔青春……

四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尽头,记忆中留下了太多的片段,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也许到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还有这样那样的茫然,但未来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社会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向前,稍微停顿就会落后,所以,我们没有时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明天的太阳,相信自己,努力 把握,永远追随太阳的脚步,让青春无悔。

四年转瞬流逝,回忆尽在眼前。忘不了老旧阁楼,承载你慈祥的注视;仍然眷恋灰瓦屋檐,似你 裙摆轻扬。总愿再听听百次千次入耳的铃,是你欢乐的笑语;总想再走走千遍万遍踏过的路,循着你在尽头的眺望;总念那日复一日暗中绽放开的灯光,轻易驱散迷 惘。石碑上的箴言已然刻在心上,拾级而上,感谢有你,牵着我,越来越靠近理想。

所幸的是,我认真把握住了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我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我也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没有让现在的自己追悔莫及。

我们有过如水的平静,有过激烈的辩论,也有过无声的竞争。我们紧靠肩头,紧握双手,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发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无论是得到的,还是失去的,一切都将存留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美丽的花;我们曾经在一起幻想过美丽的季节。同学啊,同学,分别后不要忘了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

大学就像校门口的公交车,坐上车,去了又回,那是又开始了一个学期;坐上车,去了不 回,就毕业了。

我在大学体会了除离别以外的一切美好!现在让离别画上美好的句号!道一声“思量”,又怎不“思量”!

我总是将毕业与成长和时光两个词相连。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内心的逐渐强大,而最好的时光总是不自知的。如果有那么一刻,回首的时候发现,跌跌撞撞的过往可以让你心怀感激,而所谓的结果又是长久以来的期望,那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学的珍贵,并不仅仅是这许多的第一次,更重要的是涵盖着许多的最后一次: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纯洁,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四年一晃就过去了,感觉这四年自己成熟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四年的大学生活很是丰富多彩,自己打心眼里不想离开学校,不想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

去年的此时,看着忙碌的学长们,还觉得毕业离自己很遥远。而此时,站在四年大学时光的终点,白驹过隙的感觉油然而生。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总叫人期待,期待一次惊喜的通话,一封意外的信件,一刻相聚的欢愉,一夕促膝的长谈,一束鲜花的清香 ……日后,我最爱的同学们啊,我期待的一丝喜悦都来自于你。让时间老去,让激情回归!愿事业一帆风顺,爱情甜甜美美,请带着我的期冀幸福一生!写不完的句 子,但终一句话,我爱你们!

时光如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然而四年的大学生活确是这飞速流逝的时光中一个精彩的停顿,一个值得永远回味的定格。遇见你们真好。

雪花乱飞的季节,我们也曾陷入迷茫的困惑,感到孤独和凄凉,但我们毕竟走了过来。

要记住,作为南师大的毕业生,不管今后我们身在何方,我们永远都是南师的一员,永远都将代表自己的母校。

叶子的离开是风的多情还是树的不挽留;你我的离校是人生的催促,还是青春的不停留。

多年之后再读会觉得留言的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会有一份长久的感动。所以,不要让别人帮你写留言,一定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来写,这才是珍贵的留言。 同学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

感谢美丽的校园,给予了我飞翔的翅膀;感谢亲爱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我展翅翱翔的信心和勇气。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年美好而艰辛的大学生活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此时站在漫漫求学道路终点站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跃然而起,历历在目。此时面对着我可爱的同学,面对着美丽的校园,我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只字难出。

光阴似箭,一转眼,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

和大学说再见,却不跟青春道别。

很多年后,我们把这个夏天叫做“那年夏天”,但是那年夏天,我们曾笑得很美,很绚烂。

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拥有多少回忆。那飘舞着的枫叶,将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

还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在星光下畅谈的情景吗?谈学习理想,还有……将来即使我们天各一方,但那晚的星空我永远都会记得。

还记得那一天的摄影留念吗?我的瞬间意识连同闪光灯一起亮了:你的倩影留在底片上,同时也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灵里。

几个人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同一扇门。几个人用同样的目光,跟空荡的寝室说再见。

今天,我们是亲密的同学;明天,我们将是竞争的对手。愿友谊在竞争中更加深厚。

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和柜子 总觉得还留下了什么 原来我留下了我对你们的思念。

快毕业了,真的很留恋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我最感谢的是四年来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姐妹们。虽然还有一个月就要离开了,但是在最后的这段日子里,我相信我们能开心度过,珍惜相处的每一刻。

毕业了!明天的我们将要踏上新的征程,不管明天的明天如何,朋友们,我们都要好好的!

毕业了,不想说再见,不想,只想说,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们永远在一起!

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毕业了,不想说再见!真的不想!毕业了,我们该如何对着生活了三年的学校说再见?

当我坐在毕业典礼的会场上,一瞬间竟有落泪的冲动,有些复杂的滋味涌上心头。

毕业了!明天的我们将要踏上新的征程,不管明天的明天如何,朋友们,我们都要好好的!

六月,充满热情季节,我们整理行囊,准备再度出发,要在前方的战场挥撒我们的智慧和才华。带着在母校四年积累的力量,传承着南师人睿智进取的精神,我们自信满满,昂首向前。鹰击长空,我们,在路上。

没到离别的时候,似乎体味不到离别的艰难;到了离别的时候,却又想到了再见的艰难。亿万个偶然,使我们昔日的同学,又相聚在安大校园。相见时难别亦难,别时容易见更难。

每一次的脱壳,都是向成熟的蜕变。然而,时光洗刷。我们任何的过去,只剩下最美好的。献给每一个你们,以及最美好的,年华。

大学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它的绚丽和多彩是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所不能更改和忘却的。回忆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驻足回眸四年来的求学之路,心中已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几许苦涩,几许甘甜。

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让我们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交出事业的优秀答卷,为母校的旗帜增辉添彩。

出生后,只有一张身份证;毕业后,多了一张毕业证;老些后,又多了一张结婚证;死了后,只留下一份遗产证。

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让我们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交出事业的优秀答卷,为母校的旗帜增辉添彩。

当大学从我身上下来,提着裤子说:你可以走,但青春必须留下……此刻,我才恍然大悟: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

刚刚毕业半年,却好像经过了半个世纪。其实并没有经历什么,只是生活的着重点不一样了。打打闹闹的日子没有了,随之走的,还有那些无忧无虑。虽然问候还是很亲切,可是我已经把思念压在了心底。现在,突然闻到了你们的味道,特别涩。

三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三次;三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三遍;我们曾经受了三个火夏的磨砺和三个严冬的考验,请别忘记这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时光。

事业成于坚韧,毁于急躁。在沙漠中,匆忙的旅人往往落在从容者的后边;疾驰的骏马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毕业了!真的就这样一切都结束了!朋友们,祝我们以后顺便幸福!

四年,想想很长,过起来却如此的短暂,往昔依旧,四年的光景却如此清晰。四年前第一次走进校园的陌生,第一次住进集体宿舍无眠,第一次凭着自己的努力挣钱,第一次自己处理所有的问题,第一次在这样小型的社会上独立生存,不靠父母,不靠朋友,只有自己。如今这些都成为往事,很多事情都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但是记忆却成为永恒

四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告诉我自己,最后一次作为学生走出校门的那一刹那,我将对我的青春回忆做一个告别,将一切的记忆,深深的烙在心底最深处。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带着美好的记忆迎接美好的明天。 四年光阴,匆匆而过,如梦的年纪,弥漫着串串欢声笑语,不要挥手叹息,觉得繁花尽去,鼓足勇气,不要忘了互递惊喜的消息。

四年同窗,共沐一片阳光;一千个白昼,谱写了多少友谊的篇章?愿逝去的岁月,都化作美好的回忆。永留在心房。

似乎真的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又到了六月,一个让毕业生留恋但又不得不离开的日子,去年送别朋友,相互祝福的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转眼之间就轮到自己离开了,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也在祝福我?

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不知道四年之后:喜悦的时候谁来报声平安,烦恼的时候谁来替我分担,逛街的时候谁来替我买单。那些日渐繁盛的香樟,色彩淡去的乐园,挤了五个人的小床,食堂三楼的学士缘排档……都是曾经微笑着看着我们成长的大学记忆!

毕业了,曾经那些不在意的人和事,现在想来多么珍贵。

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

彼时,我们是命运垂青的宠儿,带着一身光环来到这里。也许大学四年只是人生长河中微不足道的片段,但它又注定是最美的花样年华,是最不堪回首,却又无法忘怀的时光。此刻,我们即将告别,不想说青春散场,因为梦想正从这里拉开帷幕。

一年前我听李志的《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跟我说话》,现在终于能够深味。我爱这大学四年,我爱在文基班的一年,我爱在外院的三年,爱可爱的老师们爱我们温暖的小团体ws教,爱我们班的每一个人。仍要引一句歌词,关于南京我爱的全是你,生活无非是痛苦和美丽。以后我应该就定居在南京啦,亲爱的你们回南京要找我玩哦。

七月,充满热情季节,我们整理行囊,准备再度出发,要在前方的战场挥撒我们的智慧和才华。带着在母校四年积累的力量,传承着南师人睿智进取的精神,我们自信满满,昂首向前。鹰击长空,我们,在路上。

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一转眼,四年就过去了,今日的我依稀记得大一那年刚来学校的情景:爸爸妈妈和我在师姐的带领下参观了东方最美的校园,南京师范大学,欣赏着校园里的风景看着校园里忙碌的人们体验着大家快节奏的生活规律。。。感谢南京师范大学,是她为我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能够在图书馆里尽情徜徉于书的海洋;感谢南京师范大学,是她为我提供了完备的宿舍基础设施,是的我能够每天和爸妈煲电话粥,能够在闲暇之余体验到电视节目的乐趣;感谢南京师范大学,是她那振奋人心的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时时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明日,我即将从这里毕业,去实现心中的理想,我将以南京师范大学为荣,处处以校训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争光,为母校添彩。

时光匆匆,但我们的情谊却深厚坚定。

大学四年来,老师给予我的教诲,我不会忘记,同学们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关爱,我将永记心间。带着不舍带着学会的坚强,微笑的走前进的路。聚散总有时,期待下一个美好的日子。

让我们挥手而去,在那无限的空间里漫游;恍惚的人生旅途中 ,有缘总会相聚。

因为大学,我们从五湖四海会聚在一起!四年生活忙碌而闲适,学习紧张而刺激,友情诚挚而纯洁!春去秋回,时光荏苒,岁月带走了我们的稚气,留下了永恒的回忆!大学四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时光如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然而四年的大学生活确是这飞速流逝的时光中一个精彩的停顿,一个值得永远回味的定格。遇见你们真好。

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回想起四年走过的路程,有欢笑有泪水。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满面风霜。曾经憧憬的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即将落幕。回想起这四年的生活,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时常浮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忘不了大一时的军训,忘不了和室友的彻夜长眠。忘不了和同伴一起听课去图书馆排队。。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终于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请不要悲伤,请为我,留一个记忆的角落。?

我总是将毕业与成长和时光两个词相连。成长的过程伴随着内心的逐渐强大,而最好的时光总是不自知的。如果有那么一刻,回首的时候发现,跌跌撞撞的过往可以让你心怀感激,而所谓的结果又是长久以来的期望,那么,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每一次的脱壳,都是向成熟的蜕变。然而,时光洗刷。我们任何的过去,只剩下最美好的。献给每一个你们,以及最美好的,年华。

毕业了,带不走的东西都卖了,可那些沉甸甸的回忆却挥散不去。

先祝福她,然后夸奖她很聪明。朋友圈,一般指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于微信4.0版本,2012年4月19日更新时上线。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女儿第一次工作的发表论文

明年六月,又将迎来毕业季。面对着即将告别校园的你,毕业论文是否已准备好了。由于很多研究生平时缺少学术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不免会犯一些错误问题。    在这里,我们把这些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将来研究生们能够避免这些问题,提高科研论文写作效率。

问题(1):摘要与结论几乎重合。这一条是我见过研究生论文中最常出现的事情,很多情况下,他们论文中摘要部分与结论部分重复率超过70%。当然,我自己在评审论文时,见过重复率超过90%的人。就原因而言,个人认为是他们对摘要和结论的“作用”没有太多认识。

对于摘要而言,首先要用一小句话引出为什么做这个研究,然后,简单地概述采用了那些研究方法,然后,直接了当地说出这篇论文的最重要结果,而不是所有的结果,最后说说在这些工作之外重点讨论了一个什么现象就可以。对于论文的结论部分,不再需要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怎么做这个研究说一遍了。正常情况下,应该直接明白地概述所发现的现象、结果(1)、(2)、(3)。让人一看就知道论文发现了哪些现象、提出了哪些观点。

至于摘要中说道的最重要结果与结论部分可能重复,作者需要采用不同的句子去描述,而不能够直接拷贝。

问题(2):关键词过于随意。帮助研究生修改论文过程中,几乎每一篇论文的关键词我都会要重新选定与修改。最常见的问题是:关键词不是实词、关键词由很多单词组成、关键词中包含不少缩写、关键词在前言中没有出现过。其实,关键词是非常简单的,把前言或者论文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实词挑选出来即可,不需要太多,一般情况下,写4、5个都会满足要求。

问题(3):前言引文不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对引言其实是非常重视的。通常情况下,引言可以占到论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比重。在引言中,作者需要告诉论文评审人、读者这篇论文的意义,让人们看完引言,就能够对作者为什么开展这个研究有大致的了解。

引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引言过短。见过短小精悍的情况,他们只用几句话略微介绍研究背景。个人觉得,除了通讯之类的论文,引言需要写一定的篇幅。2)重要文献缺失。这一条很少有人注意,天下论文如此之多,少引一篇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其实不然,有时候多引一篇重要文献,论文就可能会被顺利录用了。3)文献引用只是简单的罗列,而引文之间没有太多逻辑。引用部分是一个完全用来讲故事的阶段,讲故事最重要的是逻辑,而不是罗列,所以,每一篇引用的文献放在那个位置都要体现出他的作用。4)引言中同一位置引用文献过多。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工作[1-20]”。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位置放两至三篇引文即可,多了,让人觉得你可能没有读文献。5)引文中否定前人工作。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某某做了某些工作,但他们没有做另外一些工作。但是,如果去说某某做的工作可能是错误的,这就会比较麻烦了。即使有这样的论文,可以不引用,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问题(4):实验描述过于简单。在一篇论文中,实验描述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需要尽可能地表达清晰。一方面,读者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如果他们想重复做一次,他们能够按照步骤重复出来。另一方面,实验条件变化一点,结论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关于这一部分,个人发现主要问题如下:1)有时候可能实验描述太多,而似乎他们又不愿意多写,有一些朋友直接说实验描述情况论文。而他们引用的文献有一些还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对于这样的情况,理论上讲是没有太多问题,但是,这无疑会增加读者的难度,谁有兴趣和心情去把你引用的这篇文章找出来,再认真研究一番呢?实验方法名称不统一。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摘要里实验方法用名称A,到了前言里面,就变了名称B,到了研究方法里面,又变成了名称C,到了结论部分,又回到了A。而这A、B、C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问题(5):结果部分逻辑比较混乱。很多人写学术论文,认为只要结果好就好。其实不然,好的结果有时候也是会被拒稿的,至于主要原因是论文的逻辑结构比较混乱,让人不知道论文里到底在说什么。

具体常见的问题包括:1)研究结果只是简单的罗列,而没能把里面的关系弄清楚。我见过非常极端的情况,就是为了把一篇论文写的很长,把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内容放到一起,最后弄得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说哪一件事。2)到底先写那一部分,作者没有计划。有一次看到这样一篇论文,作者先写了部分力学性能结果,然后写一部分组织观察,突然他又列出一部分力学性能,又来一部分微观分析,和我写博文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3)实验部分说做了某某研究,但是,在研究结果中就完全没有看到这些结果。还有的情况是在结果部分写了某一些结果,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些结果从哪里冒出来的,在研究方法中没有提及。

问题(6):图表制作比较粗糙。作为审稿人,我在评审一篇论文之前,通常是先看看摘要,然后就会大致地看看论文的结构,然后,很大一部分时间会花在论文的图片上。如果论文图片漂亮,至少我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图片质量很差,心情就没有那么愉悦了。

论文图表常出现的问题如下:1)图片中字特别小,要用放大镜才能够看清晰。有一些研究生为了简单,只是把机器照的图片给出来。这些图片在一个屏幕上看时,是都能看很清楚,但是,压缩到一篇论文里面,就很难分辨了。2)多个图片放在一起,一按回车,图片格式就全乱。经常帮助他们修改论文,他们给我的时候,还是能够看的不错的,但是,如果我修改里面的问题,图片就乱动,让人找不到北。3)实验曲线,不增加误差棒。有些研究生在论文里面说自己对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但是在图片中只有一个数值。4)图片比例值不统一。有时候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放大倍数是100倍,而另一张又变为了200倍。放在一起,本来是方便人们观察差别的,但由于倍数不一样,让人无从比起。5)表格格式不统一。有一些地方,表格采用三线,而另一些地方,则是全部实线。

问题(7):论文几乎没有任何讨论。论文的讨论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据我的观察,研究生写论文对讨论部分几乎是不重视的。一开始我帮助研究生修改论文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一条,后来逐渐不说了,因为,说了也没有用,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增加讨论部分。如果大家去看好一点期刊的论文,讨论部分占论文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有一些人说,讨论部分也应该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当然,写好这一部分确实需要一定的水平,需要经验的累积。

问题(8):结论部分罗列过多。正常情况下,一篇学术论文只需要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即可。也因此,论文的结论写上3-4条就很多了。然而,我见过一些学生的论文,他们恨不得把论文的每一个段落都挑选一句话放到结论部分。特别是我曾经评审一篇论文,某一个作者一共写出了十多条结论,我第一次建议他减少一些结论,结果他略微删掉一部分,第二次审稿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直接告诉他应该整理到5条,他这才继续提炼。

问题(9):参考文献格式混乱。这一条,是让我最为头疼的事情,有时候帮研究生修改论文,我在最后写了一条“请统一参考文献格式”,第二次来看,还是一样,问题多多。

就这一条,具体问题如下:

1)同一篇参考文献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说实话,我自己也发生过,如果一篇论文引用50篇文献,自己是很难发现某一篇论文是否重复引用。但,无论如何,在投稿之前,还是需要多看两次的。

2)引用论文信息不全。正常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基本上都会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页码。而有时候,他们只是写了部分信息。

3)格式混乱。有一些论文是根据A期刊的格式写的,有一些期刊是根据B期刊的格式写的。让人初看的时候,即使从别的地方直接拷贝过来的。

4)期刊名称错误。对于这一点,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比如“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和“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作者不小心就把第二个期刊名称的International给省略掉了,结果这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期刊……

在网上找到它的邮箱,把电子版直接投过去就是。别忘了在论文最前面或最后面留下作者简介和联系电话。如果采用会有责任编辑和你联络,也许要收一定的版面费,也就几百元。

大学女儿写了一篇论文怎么发到我朋友圈有以下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把你女儿的论文发表在网上,然后你可以把网页的链接发到朋友圈里面。

论文的发表对于部分在校学生和工作者都是非常重要的,简单的讲,发表的论文直接体现你的学术科研成果,所发表的期刊等级越高,影响力越大,就越能展现你在自己的领域的成就。那么个人如何发表论文?学术堂来为你详细的讲解一下:1、发表的论文重要性不同的人发表的论文的作用也不同:(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字、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 是对最新科技 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4)提升自身竞争力: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具有一定水准的论文,有助于提升个人学术素养,进入社会,也可能会有更高的起点。2、发布论文的流程(1)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验证其写作价值,如果具有一定价值,就着手开始筹备论文,第一次发表论文,可以多向前辈请教,多查阅一些资料文献,在前人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选题立意要新颖实用,不要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2)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准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对应的期刊,如果稿件投向不合适的期刊可能会遭遇退稿和不公正评判。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在知网或其他数据库中检索本篇论文相关领域的期刊,查看期刊级别以及刊物号等,确保其为正规期刊,然后阅读其刊登发表过的论文,看自己的论文是否适合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从中挑出2-3个期刊作为备选,进一步了解这些刊物的审稿周期、投稿费用、投稿要求等,从中选出将要投稿的1个期刊,联系期刊编辑将自己的稿件投递过去,然后等待审稿人员的回复。3、发表论文的要点作者投稿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所投期刊的大致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符合规范等.还应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一稿多投问题.一稿多投是违反学术道德的,但又没有明确的界定.绝大多数期刊都要求作者申明不一稿多投.如果投稿人觉得不能接受,他可以选择不在这个期刊投稿,但是如果投稿人同意了,那他就要实践自己的承诺,这是基本诚信问题.刚写文章的作者,投稿时会同时投向很多期刊,e-mail抄送栏里密密麻麻的e-mail地址,编辑最忌一稿多投,看到这种投稿情况,基本不会采纳.每一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色,一篇稿件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关于投稿,把一篇论文的中文版、英文版分别投向国内刊物和国外刊物,即使有所改动,但是编辑一般都具备专业背景,一旦发觉,即可以论文缺乏创新性的理由而退稿.随着科技与网络的不断发展,一稿多投现象将会得到遏制.(2) 电子投稿需要注意的问题.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粘贴在“内容”里.下载麻烦,且原文格式也无法显现; 稿件中一定要写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等个人信息,便于编辑部联系,以及稿件刊用之后邮寄样刊.作者联系信息很重要,如果作者不留联系方式,将有可能耽误稿件及时发表.邮件名称避免只写“投稿”二字,最好直接写明文章标题、所投栏目.也就是把文章标题作为信件名称,写在“收信人”下面的“主题”栏内.编辑检索时一目了然.投稿后,作者都非常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编辑部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一一回复的.除非这个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会在稿子审定后通知作者,或发用稿通知,这是投稿的基本常识.(3) 注意写好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为研究、撰写或编辑论着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在学术论文后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①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参考文献写得好不好,是编辑决定是否接受投稿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参考文献选择的准则是: 代表性、相关性、重要性和实时性.实时性是指要掌握研究动态,最近的文献也要列出.从作者的投稿来看,参考文献符合要求的寥寥无几,大部分作者所列参考文献都不符合规范,或者标点符号不规范,或者少项目,甚至纯粹是为了凑参考文献条数,以显示文章的科学性.但是,有经验的编辑一眼即可看穿作者的意图,反而不利于文章的录用.(4) 要学会跟编辑交流.编辑离开了作者,那么编辑水准再高也没办法展现; 作者离开了编辑,那么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自娱自乐.所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作者也要理解编辑的辛苦.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投稿落选,作者不必自怨自艾进而怀疑自己的写作水平,也没有必要责怪编辑,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兴师问罪”.稿件没有被采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编辑部一般都会对文章进行专家审稿,所以,建议作者多跟编辑沟通,询问审稿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也有利于作者对文章的修改,以及今后的论文写作,提高论文的科研水平,加大论文的被录用率.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

莫言第一次发表论文

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在高密的管氏族谱上记载,山东高密管氏是从浙江龙泉迁过去的,2010年8月,走进龙泉寻根的莫言亲口表示,“我应该是 莫言生活照(7张)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寻根文学”作家的代表如著有《活着》、《兄弟》等书的余华,以及著有《中国式青春》、《除了青春,一无所有》、《飞蛾》等书的年轻一代作家贾飞等人。这类作家,有着强烈的故乡情结,将自己的笔触都深深埋进了宁静而宽广的土地。 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贫困,他家是中上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2]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莫言笔下作品(20张)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3-4]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红高粱剧组照(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策划发起【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5]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6]奖金约750万元人民币。 2012年10月13日,青岛科技大学领导马连湘等人赴山东高密对莫言先生表示祝贺。英国卫报等世界媒体为英国读者介绍了莫言的书目[7]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8]文学院院长、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军赋文学院首席作家。 在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举行颁奖典礼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日前宣告成立,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师大校友作家莫言担任该中心主席。[9-10]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

一、莫言的生平事迹: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笔名莫言,中国小说家和短篇小说作家。美国的唐纳德·莫里森美国新闻杂志《时代》称他为“所有中国作家中最著名、最常被禁止和广泛被盗版的作家之一”,吉姆·利奇称他为弗朗茨·卡夫卡或约瑟夫·海勒的中国答案。

他因1987年的小说《红高粱家族》而为西方读者所熟知,其中的《红高粱》和《高粱酒卷》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红高粱》。

2012年,莫言作为一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

二、励志故事“军校梦”的失与得:

1978年元月,莫言到北京出了趟公差,顺路回老家高密探亲。返回部队后,领导找莫言谈话,说上级分配给连队一个报考解放军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名额,经研究,决定让莫言复习功课,准备参加考试。莫言的头嗡的一声响,脑子蒙了好久。

莫言记得很清楚,那天中午改善生活,每人一个“狮子头”,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难得的美味,但吃到口中如同嚼蜡。这是莫言此生第一次体验到食肉无味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站上领导一直认为莫言是高中生,所以才决定让莫言去参加考试。

但莫言实际上是小学五年级,语文、政治也许还可以对付,但数、理、化一窍不通。报考的专业,是电子计算机终端维修,这对莫言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但如果说出真相,那莫言就彻底完了。莫言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部队一位姓马的无线电技师,湖南人,与莫言同岁,对莫言不错,为莫言鼓劲打气,说据他所知,此次分配考试名额,实际上是为了照顾,考试只是走个过场,只要交不了白卷就可以入学。可是莫言连四则运算、分数加减都不会。

马技师主动答应教他学习,于是莫言下决心拼命一搏。莫言写信让家里人将大哥用过的所有初、高中课本给他寄来,每晚去马技师那里上课。经领导批准,在工具储藏室里为莫言安了一桌一椅,允许莫言不值班时可以进去学习。

莫言在希望与绝望中挣扎。更多的是绝望,希望越来越渺茫。那时的莫言面黄肌瘦,头发蓬松,教导员说,莫言像个囚犯。到8月份时,教导员找莫言谈话,说:“上级刚才来电话,原先分配给莫言站的那个考试名额取消了,希望你能正确对待。

”他的话一方面让莫言如释重负,一方面让莫言深感失望。教导员在全站会议上宣布了这件事,同时宣布恢复莫言的警卫班副班长职务。

那时候,正是全军学文化的热潮,教导员让莫言给站上战士讲数学。给战士们讲数学时,莫言才意识到,在半年的时间里,真的学会了不少知识。后来,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听了莫言一堂三角函数课,认为很有水平。莫言能被调到保定训练大队当教员,与这堂课有关。

1999年莫言重访故地,营房已经成了养鸡场。到那间当年的储藏室里去看,墙壁上莫言涂鸦的那些数、理、化公式还依稀可辨。

扩展资料

莫言中国传统说书艺术:

莫言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同时,很快意识到要逃离那些像福克纳、马尔克斯等西方现代派大师那样的“灼热的高炉”,逃离的结果便是回到他的文学故乡“高密东北乡”。

他努力从齐鲁文化、蒲松龄《聊斋志异》、《封神演义》、元杂剧,从民间故事、民间艺术(包括高密扑灰年画、高密泥塑、高密剪纸和茂腔等)等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

尤其是《聊斋志异》,对莫言影响极大,莫言曾评价《聊斋志异》是一部“化腐朽为神奇”的著作,2012年莫言在瑞典发表诺贝尔文学奖演讲《讲故事的人》时说:“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生死疲劳》是最能体现《聊斋志异》对莫言影响的一部小说。

莫言从自己家乡东夷文化遗存中大量出现的鸟仙、狐仙、鬼神等等各种各样民间艺术、传说和古代偏于神鬼演义方面的文学文本如《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和《聊斋志异》中的席方平等形象中获得灵感,又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获得鲜活的养料,在局部或部分模拟历史与现实的同时,使自己的创作插上了自由想象的翅膀,

进而在心理上、逻辑上达到了高度的真实性和高超的艺术创造性的近乎完美的结合,从而在继承川端康成、卡夫卡、福克纳、马尔克斯等现代派大师的基础上,又扎根于本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大地,实现了文学从“现代主义在中国”到“现代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参考资料:莫言—百度百科

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5年2月17日 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他自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莫言笔下作品(20张)2001年6月4日受聘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3年11月受聘为汕头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 再次失手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5年,获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1-2]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1月28日受聘为青岛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红高粱剧组照(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莫言以十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2007年9月11日,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策划发起【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谢有顺、陈晓明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 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 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008年11月8日,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驻校作家。 2009年3月,受聘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开始使用新浪微博,一共发微博28条,1043056粉丝,关注5人。 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 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11年3月,应邀成为军赋文学院特约作家。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 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3]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4]奖金约750万元人民币,且免税。 2012年10月13日,青岛科技大学领导马连湘等人赴山东高密对莫言先生表示祝贺。英国卫报等世界媒体为英国读者介绍了莫言的书目[5]。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军赋文学院首席作家。

莫言原名管谟业,于1956年生于山东省高密县,童年时因经济贫困和政治上受歧视,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2岁读五年级时因“文革”辍学回家,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是演义现代革命历史。在经历《红高粱家族》的写作高峰后,莫言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其中,《丰乳肥臀》曾获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檀香刑》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第一届鼎钧双年文学奖,《红高粱系列》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第二届红楼梦奖,《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此外,莫言还曾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福冈亚洲文化奖等奖项,并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位。然而,莫言曾义正言辞地说,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迄今为止,莫言有三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其中,由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由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曾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磅礴的巨片。国际上享有声望 被誉为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由于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莫言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所影响。幼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成为莫言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如《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莫言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曾说:“千言万语,何若莫言”!莫言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说,这是一部“强悍的民风与凛然的民族正气的混声合唱”,振聋发聩。冯牧文学奖曾评价说,他用灵性激活历史,重写战争,张扬生命伟力,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影响了一批同他一样没有战争经历的青年军旅小说家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战争’,使当代战争小说面貌为之一新。莫言的《蛙》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在生存斗争中经历的困难和考验。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重点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刻变化与影响,以多端视角呈现历史和现实的复杂苍茫,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莫言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较大,在国际上也已享有名望。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对其评价称,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福冈亚洲文化奖肯定了莫言对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成就,认为莫言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据悉,莫言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红高粱家族》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瑞典文、挪威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等;《丰乳肥臀》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韩文、越南文、西班牙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塞尔维亚文等。

第一次发表论文的感受

有非常复杂的经历,感受就是非常的激动,然后觉得自己特别的优秀,这样也说明自己的论文得到了认可。

感受是非常好的,证明自己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成果了,自己可以更好的研究一些东西,让自己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本人第一篇SCI文章发表于2014年,是我硕士文章的翻译版。 由于学科专业为航空工程,没有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发表SCI文章相对困难。 我的文章发表很曲折,但结果还算好,最后发表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影响因子2.05,在航空航天类中算是很高的期刊了。 研究生一年级边上课边科研,学期结束时基本已经把研究内容做完,也得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结论,导师评价“世界前沿”。 研二整理结果,学校发表一篇EI期刊满足毕业要求,所幸很顺畅,两个月退修,一个月录用,可以毕业了。 研三很忙,出国申请、面试工作。导师看我每天心不在焉,说你再整一篇英文文章吧,加点研究内容,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或学术发展都有好处。 当时人整个很浮躁,恨不得立刻离开校园,导师想了个办法,拉一个博士师兄进来跟我一起做这个课题,文章我来当一作,师兄当通讯。 师兄人很好,毕业想留校,还差点东西。他跟勤奋,做东西很快,做完后每天都会催我整理结果。 我一看师兄这么玩命了,自己肯定不能懒惰,连着加班两个星期翻译完草稿,因为忙着毕业和工作,没跟导师商量,直接就把文章投出去,投给Acta Astronautica。 导师知道后也没说啥,静待消息呗。后来我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全奖offer,瞬间轻松下来,每天玩的不亦说乎。俩月后,文章悲剧,除了说创新性不太够,主要问题是语言不地道,语法太差。 自我感觉英语良好,说我英语不地道真的不能接受,去问老板,老板说文章写的确实不行。 本来期待老板给改改,那段时间老板在忙一个大本子,还经常出国,很没时间,让我自己找个语言润色机构,他给出钱。 不到一个星期,花了2000多,修改好,投出去。半年后录用,审稿意见很好,语言没问题后,文章的真正价值就出来了,再过几个月,成功发表。 其实第一篇SCI的文章成功发表,给人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层面的鼓励:“没想到我也能发表不错的英文SCI!”打破这个心结后,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文章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第一篇文章有语言润色公司的帮助,自己心里其实是有不甘的,所以后面几篇文章全是自己整理、润色,质量都没问题,顺利发表。 从我这几年发表几篇SCI文章的经历来看,发表SCI不难,我自己也总结了几条心得体会,想与大家交流: 英语写作,可谓是很多人发表SCI期刊的最大拦路虎,基本要求是写作准确、表达简洁、用词地道。 在我几万字的英语写作后,有几点语法方面的经验,大家也可以参考: 先写这么多吧,等赞数上1000再增加,嘿嘿。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

第一次论文发表的感受

老师帮自己投了一个影响因子1点几的杂志,自己觉得好low,感觉自己做的东西亏了,怎么也要发一个5点几的杂志,等到了我去工作的时候,面试我的技术中心的主管,告诉我就是因为我发的杂志,很出名,引用率很高,才给我offer的,而且给的钱也比其他人多,瞬间觉得自己好年轻啊。

我觉得是一个向大家展示严谨的有逻辑性的解释或者讨论某个科学问题的机会。在某个领域发表的多了,且结果严谨,经得起推敲,受得住重复性的检验,那样我就很自豪。

感觉自己很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呢,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怀着感恩的心去过每一天,希望自己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第一次投稿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哎,这作业,我越做越枯燥,还不如干点其他有趣的事情呢。”我一边心乱如麻地作业,一边小声嘀咕着。

妈妈走进来说:"儿子,我在电脑上发现一个投稿的网址,不如,来投稿吧。”“好的,没问题。”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我跑进书房,来 到电脑前,选好一篇作文,便开始在键盘上打字,我打字的速度像乌龟赛跑那样慢 ,打一个字,我连字母也要找几秒。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如流水一样逝去。这时,我才打了一半,我更是心急如焚,后悔自己来投稿,真是作业没做好,稿子也没写完,还浪费了我宝贵的时间,我这又是何苦呢?

这说来也怪了,平时拼装玩具,我的手指这么 麻利、灵活,一来打字,手指好像就开始打架,不让我好好打字。瞧,我不是按错键,就是找不到字母的位置,我真想前功尽弃,可是又转念一想,要是就这样放弃了,我前面的努力不就都付之东流了吗?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让手指生硬地在键盘上敲打。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打完了这篇稿子,才松了一口气,心里既高兴又紧张,不知道这篇作文能不能发表在网上,管他的,只要我努力过就好。

” 哇~! 这次投稿我居然赚了1.4元。”几天后,消息出来了,看了这个消息我欣喜若狂,在客厅里上蹦下跳。真是风雨后就有彩虹,我顿时忘了前天愁眉苦脸打字的情景,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此时此刻,我为我能第一次赚钱而感到自豪和激动。

原来,写作文投稿,得稿费时心里是那么美滋滋的,看来,我可以充分展现我的才能了以后,我还要多看书,多写日记,让自己的文笔更美。

当我来到邮局取出报社的来信时,既兴奋又担心:兴奋是自己的稿子终于有了回音,担心是万一被退稿了,我这几天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所以说是担心。

我在投稿前,先是把草稿端端正正地抄了一遍,可也没胆放入信箱,最终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把草稿放入了信箱,在等回信几天里,我每天都要去看一下有回信吗?但始终没有,终于今天我得到了回信。拿着编辑叔叔回给我的信,我仿佛是一杯水,可能是暖的,也可能是凉的,凉的可以把我的希望之火浇灭。

我快步走回家,不知不觉地进了房间,把门锁上,急忙地想拆开看一看。加速地心跳命令我拆开它。啊!里面好像是我的稿子,取出来一看,没错,是我的稿子,我的心跳似乎停止了跳动,完了。我被编辑叔叔退稿了,肯定会被同学嘲笑,在看看,随文稿寄来的还有一封信,那是编辑叔叔给我的信,编辑叔叔让我不要灰心,继续努力。

我坐在椅子上,终于不再伤心了,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编辑叔叔的话,我想:即使没有发表,主要得总结经验,下次把作文写的更好。想好,我把草稿放在桌上,开始认认真真地修改起来

早在暑假前的紧张复习阶段,我己经想好了暑假的过法,那就是投稿。可是一到暑假,一切都变了,乱了。因为我找不到网站,即使有网站,也不会弄。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个网站,进行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投稿。

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有要抄优秀作文10遍,于是我下载了几个找作文的。当我进入时,“投稿赚钱”几个红字跑进我的眼帘。这时我既兴奋又无奈,兴奋是因为我寻找已久的的网站找到了,无奈是在网上看见了许多人的。我左思右想,决定去冒一次险。

我认认真真的把我写的最好的文章写了下来。接下来便是无尽的等待,每一小时看一遍,看了三遍,都没有回复,眼看就要吃饭了,我闷闷不乐,没有味口,想着这么久都不回复,应该是人的吧。我只吃了一点,便去房间了,重新鼓起勇气,必竟是我的第一次投稿。我的希望最终并没有被破灭,我的作文发表一了,还收获了1.8元,我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我兴奋的走出房间,又去吃饭了。

第一次投稿最终以胜利告终,有了更多的信心,我又开始投了第二次,第三次……

背着一周的粗粮馍馍,我从乡下跑到几十里远的城里去念书。一日三餐,都是开水泡馍,不见油星儿,顶奢侈的时候是买一点儿杂拌咸菜;穿衣自然更无从讲究了,从夏到冬,单棉衣裤以及鞋袜,全部出自母亲的双手,唯有冬来防寒的一顶单帽,是出自现代化纺织机械的棉布制品。在乡村读小学的时候,似乎于此并没有什么不大良好的感觉;现在面对穿着艳丽、别致的城市学生,我无法不顾影自卑。说实话,由此引起的心理压抑,甚至比难以下咽的粗粮以及单薄的棉衣抵御不住的寒冷更使我难以忍受。 在这种处处使人感到困窘的生活里,我却喜欢文学了;而喜欢文学,在一般同学的眼里,往往被看作是极浪漫的人的极富浪漫色彩的事。

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姓车,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第一次作文课,他让学生们自拟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是我以前从未遇过的新鲜事。我喜欢文学,却讨厌作文。诸如《我的家庭》《寒假(或暑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些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我是越写越烦了,越写越找不出有意义的一天了。新来的车老师让我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有兴趣了,来劲儿了,就把过去写在小本上的两首诗翻出来,修改一番,抄到作文本上。我第一次感到了对作文的兴趣,写作文不再是活受罪。 我萌生了企盼,企盼尽快发回作文本来,我自以为那两首诗是杰出的,会让老师震一下的。我的作文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更没有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我企盼有这样的一次机会,而且我感觉机会正朝我走来。

真没想到,我才第一次投稿就被选上发表了,而且是在网站上.

那天,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网站,想看看我的作文投稿结果怎样,心想:要是我的作文发表了,在班里我的名气可就“大红”了!而且一定会得到一连串的“好棒!”但究竟是美梦还是现实现在不敢确定,于是我怀着期待的心情与好奇的心切登录帐号查看究竟.登录了,几秒钟后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小方框,上面写着:“恭喜您!你的大作《顽皮的代价》已在本站发表!”当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带上眼镜看过后才相信,但此时的心情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比穿上“特步”牌运动鞋使你进入的“飞”一般感觉更深一层.我看着这排齐刷刷的字,感到它多么地“伟大”.

满心欢喜的我立即打电话向正在工作的爸爸妈妈报喜,爸爸妈妈都惊讶不已,但听到这个好消息他们好像比我还高兴,连连夸奖我,就连平时对我很冷淡的爸爸也非常开心.报了喜,我又在网站上点击“最新来稿”,找到我的作文进入后上面写着:作者-连昌斌.我顿时感到“连昌斌”这三个字眼在我心中闪闪发光,覆盖着所有以前我见过的字……

和我想像的一样,老师知道我作文发表了,而且是班里唯一一个投稿发表的事后,立即在班上表扬我,奖励我.知道这事的人都叫我要继续努力,不断地投稿,争取“百发百中”.

通过这次的发表,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同时也感受到了“功成名就”后的自豪感,自信感.第一次投稿就发表使我有勇气再次挑战成功,没有这第一次的发表就没有这篇文章:第一次投稿.

简评:很高兴一个平凡的瞬间,给了你难忘的记忆。

我第一次投稿是在20xx年10月29号,我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一下把500字的文章增加到980-1000字,我想这篇稿子一定会让编辑连声赞叹。

我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天天都到网上看,可三天以后,稿子还是没有发表,我忐忑不安,开始怀疑自己了,是不是稿子太长了?还是他们觉得我是抄袭?……第四天,还是没有发表,我都快不耐烦了。第五天早上,妈妈上网查,没有发现我的稿子,中午一放学我就打开电脑,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我查看最新来稿,没有我的,我又查退稿公告,我那充满希望的稿子终于没被采用。妈妈安慰我说,“没事,你能自己想到投稿已经很了不起了,第一次投稿不成功很正常,再接再厉吗!”我虽然有些不高兴,但妈妈这句话提醒了我,只要不放弃,总是有机会成功的……

我反复思考,也许那篇稿子真是太长了,或许是我的废话太多,太罗嗦了,以后我再也不那样了。突然,我想到我接着又投过两篇,没准能被采用呢!

这一天,我有点高兴又有点伤心。那是因为......

耶,我投稿成功了!我兴奋地拍手欢呼。我百里挑一得选得文章竟然投稿成功了,我一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天格外的蓝,花儿开得格外的鲜艳,鸟儿叫的格外的欢,我也格外的开心。我一蹦一跳地告诉了妈妈。妈妈的脸起初沉极了,或许是因为听了我的好消息,眼睛里放出亮光,兴奋地嚷着:涵璐,这是真的吗?多棒啊!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那是真的,她高兴的在次拥了我。我挺着胸脯,骄傲的把作文拿出来给妈妈看。妈妈认真地看了一遍,点点头说:精彩极了!写得真不错。我想:那是当然了,要不然我怎么会投稿成功呢?我一想到稿费只有1.5元,就失落,我说:妈妈,真可惜。稿费只有1.5元。妈妈竖起大拇指,微笑着说:别灰心,下次加油。

爸爸回来了,我想:爸爸小时候语文成绩最突出,他一定会比妈妈更加赞赏这篇作文。于是,我直奔到爸爸面前,郑重的把作文交给爸爸爸爸看了,并没有露出笑容,而是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这不好,那不好,哎,写得差劲极了。我失望地说:爸爸可我投稿成功了。你应该为我感到自豪。爸爸说:这没什么好骄傲的。我听了,一股伤心的劲儿向我涌来,我支支吾吾地说:为--为什--什么?我低着头跟着爸爸来到书房,打开电脑,输入作文网这几个大字,然后指着电脑,说:你看,首页上有多少篇作文?而你只是这其中的一份,没什么好骄傲的。我把头埋得低低的,沉重地抬不起来,眼角含着泪花,心如刀割...........

所以,我有点伤心又有点高兴。在这一天,我明白了人要谦虚,不能骄傲。在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警告下,我努力的向前驶去。

记得有一天,爸爸发现了报纸上的投稿邮箱,于是,便鼓励我说:“只要你写的作文上了报纸人家就给你报酬。”我高兴地问爸爸:“真的?”“真的,我怎么会你呢。”爸爸认真的说。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写了一篇作文《爱帮助人的小雪花》。没想到,我第一次投稿就发表了,在报纸上看到了我的作品,高兴地我一蹦三尺。我的班级也沸腾了,老师也问,同学也羡慕,整个上午我都沉浸在快乐之中。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报酬却没有发到手,我便很委屈的问爸爸怎么不给报酬。爸爸笑着对我说:“等到期末就该发报酬了,你不妨多写几篇,人家会多给你报酬。”听了爸爸的.话,我便一连发了三篇。想不到的是,这三篇作文都发表了,我高兴极了。于是我天天盼着期末的到来,这一天终于来了。手里拿着自己辛苦挣来的第一笔报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心想,以后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去发表。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电脑普及全球。你听说过吗?在电脑上投稿!肯定没听说过吧!

我一直喜欢的一个作文网——中小学生作文网(E度作文网)的作文来源,就是学生自主投稿。这个作文网的文章不像其他的作文网,不论好坏、不论长短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收录,而要通过较为严格的审核才能通关,成功发表。内容不丰富、不具体、描写不恰当的作文会被它毫不客气地“枪毙”。所以,这里面的作文清一色都是好作文。欣赏作文的同时我不仅萌发了兴趣……我也来投稿!我将这个大胆的念头告诉了奶奶,奶奶欣然同意。于是,我便进行了一次投稿的尝试。

我决定将最近写的一篇叙事作文“第一次自己在家”投稿。说干就干。我将这篇作文花了半个小时一字不漏地打了上去。完成“大作”后,我又填上了“体裁”、“学校”、“姓名”等几栏,点击“投稿”,出现了“投稿成功,管理员会在7天内审核”的字样,我松了一口气,开始兴奋而又焦急的等待回音。

接连两天,杳无音讯。正当我沮丧地认为被“枪毙”、石沉大海时,奶奶激动人心的话语突然响起:“快来看!”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电脑房,只见“系统消息:您的投稿‘第一次自己在家’已发表,同学继续努力”赫然现在我眼前。我不由的欢呼:“耶!成功了!”奶奶也快活极了,摸摸我的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说:“真不错!以后继续发表!”我用力点点头,竟手舞足蹈起来。

第一次投稿成功让我尝到了“出师吉利”的喜悦,我还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多的“投稿成功”。希望我能成不骄,败不馁,在投稿中收获快乐,练就勇气和毅力。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次吧,而我今天讲的第一次是第一次在电脑上发表作文。

记得那一天,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心情。写了一篇作文,我寻思着,我好不容易写了一篇作文,我总要给别人看看吧。

很久之前,我就听我的同学说,她把作文投到一些网站上,就会有人给你点评点评。我也就试了试。

我把那篇作文达成了电子稿,不知道怎么投,于是就问问我们班的那位同学。她很乐意告诉我,并且在电话的那边告诉我该怎么做。

第一篇作文打了出来,把稿子投到了网站上。不一会儿,就有人给我发来了点评,他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让我继续努力。看了这条评论,我不知怎么的就突然爱上写作文了。以前我总是特别厌恶,现在我得到了鼓励,就越来越喜欢做这件事情了。我经常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写两篇作文,那个就叫周记。后来有每天养成了写日记。

随后,我的每一篇作文都有人给我点评,是哪一段时间的我作文总是被语文老师夸奖,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投稿,我真的很喜欢写作文。你们印象中有没有自己记忆作深刻的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