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发表的主要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03 17:52:00

发表的主要文章

01.《经济法价值论》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02.《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载《洛阳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03.《试论当前我国税法的价值取向》载《洛阳师专学报》1998年第6期04.《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与洛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05.《论企业改制中的讨债现象》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06.《我国合同法的价值研究》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07.《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法律经济分析》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08.《论经济法价值中的公平与和谐》载《洛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09.《在校生人身伤害问题研究》载《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10.《气死人的法律责任》载《检察日报》2001年2月14日第6版CN11-018711.《地方农业立法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载《中国人大》2001年第12期CN11-3442/D12.《浅谈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取向》载《人大建设》2001年第8期,CN41-1189/D13.《论合同欺诈的成因及对策》载《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4.《论胜诉方的律师费用应有败诉放承担》载《河北法学》2002、115.《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载《洛阳工学院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16.《究竟有谁来承担律师费》载《律师与法制》2002年第11期CN33-1022/D17.《“三位一体”的法学教学法研究》载《教育探索》2003年第1期CN23-1134/G418.《铁路旅客运送合同研究》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一期 (独)19.《论债权的公力救济》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三期(第二作者)20.《罚没物品处理的立法思考》载《河北法学》第六期(第二作者)21.《体罚学生中的法律问题研究》载《中国科学学报》2004年第7期(第一作者)22、《解读合同法第286条》载《中国科学学报》2005年第8期CN04-0212/H23、《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痛苦》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6年第1期24、《浅论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载《法制与经济》2006年第3期CN45-1188/D

胡适和古史辨派对《诗经》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论清代《诗经》研究的继承和革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试论郭沫若对《诗经》研究的贡献(《文学评论》1982年06期)《诗经》的“言志”与美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闻一多对《诗经》研究的贡献(《齐鲁学刊》1983年03期)《毛诗大序》论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燕赵——《诗经》流传和研究的故乡(《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评中国古代第一次文艺论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文赋》札记三题(《河北学刊》1984年02期)燕赵和元曲的源流(《河北学刊》1984年05期)《曹操集注》序(《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6年01期)论曹丕政德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曹丕集注》序(《河北学刊》1986年06期)从六经到十三经的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浅论经学和经学研究(《河北学刊》1989年06期)初论刘章(《河北学刊》1992年02期)《商颂研究》序(《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诗经》研究的三个问题(《学术研究》1995年03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课题(《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3期)中国文学与日本中古前期文学(《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02期)略述国外《诗经》研究的发展(《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现代诗经学的发展与展望(《文学遗产》1997年03期)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1998年01期)《诗经名著评介》序(《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元代经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程朱之学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4期)《诗经》难题与公案研究的新进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21世纪诗经学展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国外《诗经》研究新方法论的得失(《文学遗产》2000年06期)中国诗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在日本宫城学院女子大学本课题研究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关于新诗和旧诗的创作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01期)《诗经》新注释本的创造性实践——评刘毓庆教授编著《诗经图注》两卷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关于《诗经》再评价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2期)沙中淘金别开生面——评《诗经百家别解考》(《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23日)我的治学之路(《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2期)从传统诗经学到现代诗经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新中国前十七年《诗经》研究的得与失(《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现代诗经学开端的十年(《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论燕赵诗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诗经发祥地初步考察报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台港的《诗经》研究——《20世纪诗经学》之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论文等待主编发表的文章

等待,编辑,出版。

亲爱的楼主:意思你这篇文在终审环节过关了,接下来转交到那些专门刊登文章的编辑手里,如果他们觉得不错,就会联系你付钱并且刊登当然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能不能上就得看你的质量以及编辑们的了祝您步步高升记得点击为最佳答案哦,咯

审核优化处理。对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等待发表的论文,期刊编辑会通过评审流程以及投稿者的优化修改,以确保论文能够达到出版要求。论文不能达到出版标准,期刊编辑会要求作者提出修正意见并再次审核,再次审核通过后,论文才会正式发表出版。

微博博主发表的舆论文章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导致现在的人们可能会被这些人用一些很简单的语言就改变自身的观点,感觉有一种被控制的不友善的来意。

6月30日,微博上一位知名博主发表了一则传闻,讲述了一位导演的故事,这位导演是他的哥们。长文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揭露娱乐圈的黑暗。他表示自己的哥们导演在拍摄处女作的时候,受经费不足的影响,在导戏的过程中备受欺压,而且还有忍受着女制片人对他的侮辱。

整部剧杀青之后,女制片人处处打压导演,要剥夺他的署名权之类的话都说出来了。

而导演逝世之后,这位女制片人却大言不惭地指责他精神有问题。根据了解,导演离世前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发给这位女制片人的,内容是希望她可以高抬贵手。文章中还穿插了一位女演员,博主直言未拍导演的这部戏之前,女演员接的片都很烂,而且是不需要演技的那种,而接了导演的戏之后,女演员的事业也越来越好。

两个人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感情,然而女演员的感情并不深,没过多久,她就喜欢上了别人,和导演分了手。可想而知,后者有多崩溃,当这位导演离世之后,女演员却在网上挂念他。然而很少人知道,就在这导演去世前的半个月,女演员还请他不要再联系自己,用"恶心"等字眼形容导演。大家是不是也觉得,女演员的这些行为像极了在吃人血馒头呢?

这部影片是《大象席地而坐》,大家对它的评价很好,而该片也拿了不少奖,文中所说的导演正是胡波,制片人是刘璇,而和导演在一起过的女演员是王玉雯……最关键的一点是,王玉雯和胡波分手之后,去上海找了自己的男神,而这位男神于6月29日拿了个所谓的表演奖。

6月29日这天,金扫帚奖在万众瞩目之下颁奖了,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评选一些令人失望的影视作品及演员,而最令人失望的男演员奖肖战得到了。一时之间,他的粉丝坐不住了。幸亏有《陈情令》导演出面力挺肖战,这算是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得亏这位导演出面,要不然一部分不理智的粉丝又会做出对肖战不利的举措,等这阵风波过去之后,大家都以为可以平息一段时间了,不成想这次得奖牵出来了一个大瓜。

肖战得奖和之前我们所讲的导演与王玉雯事件密切相关。网友们于是展开了福尔摩斯模式,开始深扒两个人的恋情疑点。两个人在微博上的互动等被扒了出来,神似的沙发出现在两个人的微博中,类似的微博图片也被晒出来,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两个人的确有恋情,粉丝认为两个人有联系,是因为16年合作过,既然如此,就相当于短暂地当了同事,两个人一同为节目宣传也无可厚非吧,至于类似的图片等,大概只是巧合。不得不说,这篇博文信息量有些大,扯出来了这么多的人物和这么多瓜。即便粉丝出面解释了,但是依旧有部分人认为肖战和王玉雯在一起过。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我觉得这是非常过分的现象,自己私下编造舆论还可以被接受,但是公共引导舆论就非常不可理喻,利用了普通大众的从众心理,对陷入舆论的人有很大的伤害。

现在市面上的舆情监控产品多的数不清,但是实际上在系统层面,核心功能差异并不大。一般的全网监控从舆情甄别、模型分析、舆情研判、舆情应对,处于对搜索引擎的数据再挖掘,多半只能够做到广铺面的作用。个人觉得舆情监控在流程上来说可以分为发现-跟踪-处理-报告四大环节,针对现有一般的网络载体,如搜索引擎、论坛、社区、贴吧和微博等进行数据的挖掘。光从上面提及的载体复合度和技术环境跨度来说,就可想而知舆情监控自动化产品的技术难度。个人觉得一般市面上的舆情工具基本都是比较局限的,只能作为公关媒体的辅助工具。尤其在一件舆情事件的溯源上要做到精准十分困难,而且基本上舆情事件爆发后,以现今网络时代的传播速度,基本是在4-5小时内以几何倍速度增长。而通过系统去判断事件是否可能爆发,何时爆发这样的预防措施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基本现有的舆情产品都免不了提供人工的部分服务。

中央主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

这句话当然是马克思说的啊..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啊!下面说的毛主席啊邓小平的话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之后发表的言论啊!归根结底当然是马克思主义里的东西。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当时是真理问题大讨论啊,要推翻两个凡是的观点给十一届三中全会做理论基础了

1978年5月10号,中共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1 主要针对中央“左”的错误以及“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2 经过两年徘徊,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四人帮”设置的禁区是在真理大讨论之后就开始彻底解除的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上刊载.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是特邀评论员.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发了通稿,不少省的党报也随之转载.这篇文章分四个部分: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3、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4、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请读一读该文的精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一样.——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自吹自擂证明不了真理,大规模的宣传证明不了真理,强权证明不了真理.——(革命导师)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接受实践的检验的;并不认为只要是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个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结论.抛弃那些不再适合新情况的个别旧观点、旧结论.——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批评过的“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这种倾向依然存在.无论在理论上或实际工作中,“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区.对于这些“禁区”,我们要敢于去触及,敢干去弄清是非.科学无禁区.凡是有超越于实践并处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这篇文章,紧密地联系当前思想实际,具有强烈地现实性、针对性,明显地向“两个凡是”发起了猛烈地理论进攻.文章以“深入揭批四人帮”为引线,行文曲折、婉约会意,虽从头至尾没有半句提到“两个凡是”,但却句句击中要害.

马克思。

马克思: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共产党不同时期的中央机关报有《新青年》、《布尔塞维克》、《实话》、《解放》、《求是》。

1、《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从1916年9月1日第2卷第1号起改称《新青年》,主编陈独秀。

该刊从1920年9月1日第8卷第1号起改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公开的机关刊物,并设立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连续发表30多篇文章,介绍苏俄和共产国际的革命运动情况和建党经验,帮助广大民众和革命青年深入系统地了解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提高对党的认识,为建党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2、《布尔塞维克》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出版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10月24日,《布尔塞维克》在上海创刊,先为周刊,从第20期起改为半月刊或十日刊,从第29期起改为月刊,后来逐渐演变为党中央的理论性刊物。1932年7月1日出版最后一期,被迫停刊,历时近五年,出版52期。

3、《实话》

1930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实话》在上海创刊,主编王稼祥。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的决议、宣言、通告,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件,探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文章。1931年3月5日停刊。

4、《解放》

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又在延安创办了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后改为半月刊,张闻天任社长兼主编。该刊一度在国统区发行,在全国各大城市设发行点,发行量最高时达5万多份。1941年8月31日为集中力量办好《解放日报》而停刊,共出版134期。

5、《求是》

《求是》是继《红旗》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创刊于1988年7月1日,为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在北京出版。

《求是》通过发表社论、评论和重点理论文章,召开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基本理论问题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宣传,指导性和权威性明显增强,影响面迅速扩大,在党的宣传思想战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发表言论文章主要报纸

其实这一类杂志的用稿都是有其潜规则的。我想问一下,你在读大学吗?如果在读大学那就好办多了。我上面所说的“潜规则”其实就是“关系”或者“名气”这一类东西,如果没有的话,现在发表文章实在是非常困难。如果你是在读大学生,可以去找你们学校的文学类(写作老师)教授帮忙。如果你是没有读大学的,那么你可以直接到你所在城市的杂志社去交稿,态度诚恳的话,编辑可能会重视你的文章,这样发稿机会就多得多了。想想,现在会写文章的人实在是非常多的,但是当大家都处在同一水平的时候,你如果能给编辑深刻印象,那你的机会就多得多。如果这一切的机会你都没有,那么你就只能勤劳一点投稿,等待机会,又或者通过机构完成,壹 品 刊版面比较紧张 ,了解下也行……

是《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吧,其实只是更多地揭露曝光一些社会、民生问题而已,批评时政是绝对没有的。

《南方都市报》

人民日报 今日谈 党建周刊 , 读者来信 经济周刊 , 企业经纬 财经纵横(金海观潮) , 法治论苑 百家之言 , 科技视野(赵亚辉)教育论坛 , 环境漫笔 议政与建言 , 新 农 村 民主与法制 立法与执法 ,民主评说 , 时代热评 周一至周五来信收悉。 投稿人民日报10版“时代热评”请投: 投稿人民日报10版“基层传真”请投: 敬请投稿者注意区分,避免因错投而导致邮件丢失!文化时评 《一周时评》用观点叙述、串联、评说一周内发生的文化事件,给人启迪健康卫生(不吐不快孙秀艳),经济版 经济视点》就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文字的表现、思想的火花,相对时效性和深度不作太大要求。经济时评》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及时点评时效性、观点的新颖性和思想的深度华南时评 人民论坛人民论坛《言论广角》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为更好地与读者交流,请您拿起手中的笔,就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评说、广开言路。 来稿要求:1、本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2、力求简约,短小精悍,字数在1200字左右为宜。3、观点鲜明,可读性强,有感染力,有震撼力。3、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地址、邮编及电话。4、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 互动方式:或 来信请寄: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言论广角》栏目收 邮编:100733 电话:■人民日报海外版谈天说地, 文博杂谭, 好望角(时评), 说长道短,。 经济时评 传真: 地址:北京人民日报总编室经济版 邮编:10073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