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如何发表甲骨文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20:59:52

如何发表甲骨文论文

中国文字已有五千年历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可得见,今传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简称甲文)。所谓甲骨文,就是刻或写在龟甲及牛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另外在地下出土了很多商周时代的铜器,上面铸有很多铭文,称为钟鼎文(简称金文)。这两种文字,因为是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文字,所以又称为「古文」。 周宣王太史籀曾做籀文(又称大篆) ,一部份籀文形体还可以在说文解字中看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李斯奏同文字,于是小篆通行,说文解字一书,就是以说解小篆为根本。汉朝以后,文字渐趋约易,隶书变成汉代通行的文字。魏晋以后,字体变为楷书,楷书书写容易,通行后就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一直沿用至今。楷书通行同时,为了书写的便利,也出现行书及草书,这些都是楷书的变体.仓颉造字《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过去的历史学家们曾考证过仓颉是否实有其人,如果有,大约在哪个时代,由于缺乏确凿的史料,很难得出结论。 有人推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有人解释说,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确的规律。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因此,一般认为,在汉字从原始的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由此推断,这样的一个人,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一定会存在的。 但“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陶文汉字的远祖。 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汉字产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此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对这些陶文的性质,学界看法不一。裘锡圭认为是“记号”,郭沫若认为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而于省吾等学者则认为已属文字范畴。唐立庵(兰)先生在谈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时说,这“是现行文字的远祖,它们已经有5500年左右的历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难,至今也只有几个字能猜测它相当于后代的某字。不过,陶文与汉字有渊源关系,应该是肯定的。 甲骨文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中国真正的文字。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古代把铜称为金,所以人们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青铜最早出现在商周,形成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十余类,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车马器及各种工具等。 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中出现了大小相次的编钟,它是祭祀和宴食的主要礼器。青铜器中的鼎多用作煮牲畜祭天敬祖的祭祀用器,后来钟鼎还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由于钟与鼎是青铜器中重要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金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礼记》说:"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汉《铭论》说:"钟鼎礼乐之书,昭德纪功,以示子孙。"以此显示,金文主要是为统治者祭天敬祖和歌功颂德之用的。铭文的书法艺术与青铜器的造型艺术是一个整体,正是金文线条章法的书法艺术与瑰丽的造型装饰艺术相辉映,使青铜器成为美的化身。 商代中期起青铜器开始加铸铭文,商代后期到西周前期,青铜器变得厚重,制作日趋精美。常以云雷纹为底,衬托饕餮纹和夔纹,给人一种深沉神密、狰狞威严的气氛。金文是用泥范浇铸的,这一点与用刀刻的甲骨文有很大区别。 《司母戊鼎》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金文文字以事物的形象构形,点画采用描写事物的天然曲线,常用一、二根线条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特征。西周的金文又有新的变化,1976年在陕西临潼发现了武王征商的利簋,铭文记述了武王牧野之战获胜的经过,字迹凝重稳健,为西周早期的代表作品。到了西周后期,青铜器渐趋简陋,但铭文却不断丰富,金文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书体娴熟、优美、奔放。当时金文主要有三类风格:第一类,运笔舒展,字迹端正,笔画均匀,代表作品有《静簋》、《大克鼎》、《毛公鼎》等;第二类,笔势圆润,形体遒劲华丽,疏密得当,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到了西周末年,出现了如《虢季子白盘》一类字形方整的铭文,成为另一种风格,这类风格开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书风。 石鼓文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1049—1053)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代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叶十一年(前374)刻,详见《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所录已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无存唐初“虞、褚、欧阳共称古妙”(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张怀瓘《书断》云:“《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石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传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赵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阁》藏本)、明代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前茅本”)、后劲本,皆宋拓本。《天一阁》本已毁于火,后三种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石鼓文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1049—1053)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代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叶十一年(前374)刻,详见《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所录已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无存唐初“虞、褚、欧阳共称古妙”(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张怀瓘《书断》云:“《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石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传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赵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阁》藏本)、明代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前茅本”)、后劲本,皆宋拓本。《天一阁》本已毁于火,后三种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小纂「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隶书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草书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楷书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做为我国四大发明术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所用的字体,大致上是这一种风格的楷书变体。

甲骨文作文 文不对题得低分评分:连日来,“四川高考作文中有考生用甲骨文写作”的消息备受社会关注。

21日,记者从部分语文阅卷老师处证实:阅卷组组长通报了有关这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情况,专家发现里面有甲骨文、金文,还有小篆,因为偏题,它得分偏低。成都中心城区一位阅卷老师告诉记者,在阅卷组的总结会上,阅卷组组长说:“专家委员会的专家都看了,通过翻译后,他们发现这篇作文虽然是以《熟悉》为题,但内容却离题很远,完全文不对题,让人看不懂。”

最终,专家们给出的分数并不高,“大概就只有几分”———但具体多少分会上没有通报,作文内容到底写了什么也未公开。这篇“古文字高考作文”还引出了一个问题———高考作文是否能用古文字,高考阅卷规则里是不是应该加上“必须使用简体字”。

评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何崝表示:“现在学古文字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这个学生或许是一个学习古文字的好材料,适合做研究。”

“高考作文的关键是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是考文字学,判定标准还是要看文章本身的架构和表现力。”一位作文阅卷老师表示。

【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发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几片刻有图案符号的兽甲骨(资料照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今年四川的一位高考考生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多种古文字写高考作文,对此,不少网友甚至专家惊呼该生是人才,高校应破格录取。

“一个研究甲骨文几十年的人,要用甲骨文写两三百字的文章都要花1~2个月”,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古文字专家何山青表示。高考考生却在高考考场上用各种古文字写下一篇近千字的作文,不能不说这位考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然而高考作文约定俗成的字体是简体字,想必这位求学十几年了的考生不会不知道这样的“游戏规则”,他却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通篇使用古文字,他的行为或多或少有标新立异、投机,甚至作弊的嫌疑。 高考录取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对破格录取必须慎重,一个在考试试卷上用“非主流文字”写作文的考生即便再有才能,也不应被破格录取,因为如果破了这个例,无疑会助长一些考生在高考考场上投机的风气,说不定,往后高考答题卷上会出现满族文字、壮族文字甚至“火星文字”等等令阅卷老师一头雾水的字样,那样不仅给阅卷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而且无异于考生在答题卡写上自己大名之类的作弊行为。

近年来,破格录取的新闻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层出不穷。因为文学造诣极深,少女作家蒋方舟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江苏青少年发明家”刘峰的高考成绩只有266分,最终却被南京信息技术学院破格录取;因为对濒危植物虎颜花长期研究,华师附中考生吴彬旋虽然高考分数低于重点线,但还是被中山大学破格录取……这些学生被破格录取,都不是他们在高考这种讲究原则、注重踏实的场合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而得到高校的青睐。

当然了,用古文字写作文这样的个案在我国的高考历史上史无前例,如果确定没有作弊的情况下我们的反应不必过激,而且能用多种古文字写一篇近千字的高考作文的考生无疑是个人才,对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毕竟高考作文并没有规定必须用怎么样的字体,所以用古文字写高考作文的行为并不关乎到个人品质等等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学校、社会应该尊重他,如果今年他的分数线能上哪一批次哪所院校哪一专业,在他所填报的志愿的基础上,高校不应把他当成另类而拒之门外。同样的,如果他今年落榜,古文字的专家学者应该给他鼓励和帮助,帮助他通过其他渠道,如自学考试等方式考入大学;或复读一年,来年通过正常的高考途径考进他所擅长的古文字专业,虽然这种的结局可能对他来说比较残酷,但笔者相信,这样的教训对他日后的成长有益无弊,同时也悍卫了高考公平的根基。

高考作文原文: 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 作文翻译: 作为内容:熟悉 大雁因为熟悉了飞过程中失败的艰难和飞入天空时的成功的喜悦,因此它不畏困难而直追成功,它看惯成与败;美丽的花儿因为了解种子破土而出时的困难和花开时的绚丽,因此它有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败;河流因为熟悉集成江海丰厚自己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流入大海时的博大,因此它有生命不止追逐不止的心态,追逐成功,只因它熟悉成与败。

熟悉成与败能使大家对生命更加尊重,对生活更有希望,对自己更有信心。看惯成败,能使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面对失败,不放弃自己;面对成功,能使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应当以一种熟悉而平常的心态,来追求美好未来。

以失败为常,更能深知自己的人生重要与意义。一个人在生命大道上不可能一路通畅,没有失败与困难。

面对失败,十分多的人丧了面对它的勇气,从而对生命丧失希望,对自己丧去信心,对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出不自信的心态。在此时,如果一个人能熟悉失败,看惯失败,便决不会因此而悲观厌世,他会寻求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因为年看惯成功和失败,他会相信自己的人生重量,会在自己失败的位置上抓起成功的尘土。熟悉的人会将失败当作取得成功的基石,自己的人生更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丰厚起来的。

以失败为常的人,对自己追梦的过程中出现的失败能以最乐观的心态面对。 熟悉成功的人更能认知自己的位置,熟悉成功是任何一个人都想努力达到的一种状态,因此,自己要想成功,必须不断习,不断追逐,不断更新自己。

看惯成功的人,不会因一时的成功而忘了自己,反而会有更加深入的求知欲,熟悉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竞争惨烈,能真正取得成功并长期成功的人,都能熟悉自己所处的位置,对社会潮流有熟悉的认知,熟悉成功,明白成功者是处于潮流之端的。

作为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该如此。中华民族因熟悉过去的失败,才能以永不放弃的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不断走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华民族更因为熟悉了改革成功,才能不断地认知自己进而取得振兴。

熟悉成与败,能使个人成功,更能使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世。(普老师按小黄摹写版本释读而成,文中错误未作修改) 作文作者已找到: 谁是今年高考中的古文字作文的作者?经过连续4天的不懈努力,昨晚本报终于找到了就读于省内一全国重点中的作者小黄和他的语文老师普老师,并取得了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

普老师称,该考生用古文字写作文并非为了搞怪,而是兴趣所致,一时灵感。 古文字专家: 崭露头角不该在高考场上 本报讯(成都商报记者王冕)“应该给零分!”四川大历史文化院博士生导师彭裕商教授说。

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的弟子。对于传说那篇用古文字写成的高考作文《熟悉》是由他释读的说法,彭裕商断然否认。

彭裕商说,他还没看到过这篇作文,只是隐约听到周围人的议论。他表示:“如果这名考生考我的研究生,我也不会因为他用甲骨文来作答就另眼相看。

因为,甲骨文、金文都是被淘汰了的死文字。可以把古文字当成是了解历史的工具,练书法也可以写。

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得用简体字。你写篇作文,别人认都认不到,写出来又有什么意义?现代文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系统,其成熟的标志便是高度的规范化。

不管这篇作文的内容如何,单从这一点就和现代文字系统冲突。” 彭裕商认为,学生要是真有古文字功底,或是真心喜欢古文字,可以去考硕士、博士,也可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

“现在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崭露头角,但绝不是在高考场上。” 到底用了哪些古体字? 当时写不出“熟悉”的古体字 第一眼看到这篇小黄高考后摹写的古文字作文时,记者对满纸工整的古体字非常吃惊。

几位学过古文字的语文老师仔细查看后才发现,其中有甲骨文、金文、篆字等古体字。看过普老师释读后的文本,一些语文老师表示,虽然有些语句不通,甚至有些牵强,但基本意思还是能读懂。

普老师认为,平时小黄的作文写得更好一些,可能是因为用古体字影响了思维。他是照小黄考试后摹写的原文释读的。

事实上考试时小黄恰恰不熟悉“熟悉”两个字的古体字,在考试作文里,他替换为“深入了解”这4个字。摹写时,小黄已经知道了“熟悉”该怎么写,于是就直接用了“熟悉”二字的古体字来写。

为何用古文字作文? 怕作文不出彩 冒险选择 普老师是最早得知小黄用古文字写了今年高考作文的人。“这孩子平时很乖的,从来不是一个搞怪、出位的人。”

普老师回忆,考完后,小黄很高兴地告诉他这个消息,“当时他还挺得意的,觉得自己的作文还写得不错。”普老师听后,脸立即就沉了下来。

“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说了好多次,高考应该注意些什么,就是不听。”有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他深知,小黄的做法在阅卷老师那里未必被认可。

小黄当时顿了一会儿,才忙着解释道:“我不是怕作文不出彩吗?高考阅卷那么残酷,一分钟就可能判生死。”为此,他选了一个冒险的做法。

“或许老师们会专门研究一下我的作文,也。

其实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看。

毕竟是高考的应试作文,创新应当是建立在求稳的基础上的。甲骨文,一个字,比如“水”,可以有三种写法,这个还不包括山东新石器文明的原始文字,如果这么说,在认读有很大的难度。其次,我们要从甲骨文的实际作用看,在甲骨文中,最多的是卜辞,商人信鬼神,所以在已出土的甲骨汉字中,最多的就是“贞”字,它的意思是预测。因此,甲骨文有很大的局限性。

再者,甲骨文已出土字有4000多个,只有一部分被破译,而且,现代人人为破译究竟有没有偏颇,我们不得而知。古汉语中,甲骨文也好,金文也罢,成篇的文章少有超过600字的,因此,对800字的作文,我认为有欠考虑之处。

但是,从他对古代汉语即古代文字的热爱上,我们可想而知,这种对国学的热爱,是每个人都应学习的。而且,一个高中生,能够准确记忆并应用如此多的古汉字的确令人钦佩。祝福他和所有国学爱好者,越走越远,前程似锦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刀刻 手套在甲骨文中还没发现

在甲骨文时期怎么会有手套呢?

在金石篆字体还可以找到这两相应的字:

[jiǎ gǔ wén]

甲骨文

(中国古代文字)

编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1-2]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3]

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2]

甲骨文论文发表

代表人物有: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王懿荣。

第一个创立甲骨文书法的人:罗振玉。

第一个推广甲骨文书法的人:董作宾。

第一个唯美主义甲骨文书法家:郭沫若。

第一个甲骨文篆刻家:李骆公。

第一个甲骨文象形文字画家:彭查理。

代表作品:

1914年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1933年董作宾发表论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陈梦家《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

扩展资料:

甲骨文特点: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

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1895年3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长春街(现解放路)一个小店主家庭,少年时便博览《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学说。幼时的董作宾在课余时常到旁边刻字店里玩,并细心地观察各种雕刻技法,琢磨刻字的章法与要领。后来他又得到店主的热情指导,使他对古文字和篆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宣统二年(1910年),他入元宗高小,后辍学。1915年春,在张嘉谋先生(著名教育家)的催促下,董作宾考取县办师范学校。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1917年春,董作宾跟随张嘉谋去开封,在张家管书房兼办家务。后经张嘉谋先生的指导和引荐考入开封育才馆读书,初步接触到甲骨文,从此他便与甲骨文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中国考古学。

1922年,他应张嘉谋先生之约只身来到北京求学,吃住在张先生家里。张先生知道他学过篆刻,又有一笔好字,便托人为他介绍了一个誊写讲义稿的差事。这其间董作宾结识了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徐旭生(唐河县人),徐先生发现他聪明,又忠厚老实,还能吃苦,便介绍他入北京大学旁听语言学,空余时间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 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习甲骨文。

1925年,董作宾从北京大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史学硕士学位,他先后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和河南中州大学。1927年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同文学院代院长傅斯年结为知交。之后,入傅斯年创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28年,回宛在南阳中学任教。同年暑假,他去安阳考察,发现当地村民在殷墟挖掘并出卖甲骨,即向傅斯年建议,由中央研究院主持进行系统发掘。10月,董作宾首次发掘获得甲骨残片784件,此后又先后15次参加安阳小屯村殷墟发掘。他又参加山东城子崖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曾任教于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928年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任研究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

1932年,他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3月,他发表了《甲骨文时代研究例》,确定了识别甲骨片上殷代文字分期的10个标准。从1928年董作宾参加安阳殷墟发掘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先后多次参加殷墟的系统发掘,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也由此开始对甲骨文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和专著。他最早提出甲骨断代的10个标准,主持了殷代帝王世系年谱、殷先王称号、殷帝姓氏、出土物墓葬地段、异域地名、铭文所述人物、铭文语法结构、铭文表意标准、铭文书写形态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一代甲骨学大师。他编著出版了《殷墟文字甲编》。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历史语言研究所相继迁往长沙、桂林、昆明、南溪,并主持该所工作,继续研究殷代历法。1931年后,编著出版《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45年又编著出版《殷历谱》,被誉为纪念碑式著作。

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并在同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底董作宾随中央研究院和自己相伴多年而不忍心分开的大批文物迁往台湾,并提任台湾大学中国古文和历史教授。为该校中文系讲授古文学,为历史系讲授殷商史。1950年,他和友人一起创办《大陆杂志》,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发表《武王伐纣年月日考》一文。1951年后,先后编著出版了《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

1949年后到台湾,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语言所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

董作宾的学术论文共计约200篇,内容除甲骨学外,涉及商代历史的许多方面。台北世界书局和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1978年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共12册。董作宾书法及篆刻作品今存《平庐印存》一册。

其他作品有:《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1924)、《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殷墟文字甲编》(1937)、《殷历谱》(1943年)、《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1951)、《中国年历总谱》(1956,中英文对照)、《中国上古史年代》(1957)。

1928年-1934年,董作宾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墟文字甲编》和《殷墟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1933年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证了甲骨断代学说,确定了甲骨文的10项断代标准,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5个时期,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还根据甲骨资料探讨殷代年历之学,著有《殷历谱》。

1928-1934年间,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 13047 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他把“卜问的人”称为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 。

除了考古学外,董作宾对中国甲骨文的研究有卓然贡献,并显赭于国际间,学界把他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他对甲骨学与殷商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含:大龟四版与贞人的发现;十个断代标准的提出;殷历的建构,着有《殷历谱》;甲骨文字的考释与解读;殷代地理的推测及制度的研究等。从比较么些文字与埃及文字中,他证明甲骨不是造字的开始,而有更遥远的源头,这除了对文字学的影响外,也开拓了古代文化研究的另一途径。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几片刻有图案符号的兽甲骨(资料照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文创论文发表

1895年3月2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长春街(现解放路)一个小店主家庭,少年时便博览《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学说。幼时的董作宾在课余时常到旁边刻字店里玩,并细心地观察各种雕刻技法,琢磨刻字的章法与要领。后来他又得到店主的热情指导,使他对古文字和篆刻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宣统二年(1910年),他入元宗高小,后辍学。1915年春,在张嘉谋先生(著名教育家)的催促下,董作宾考取县办师范学校。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

1917年春,董作宾跟随张嘉谋去开封,在张家管书房兼办家务。后经张嘉谋先生的指导和引荐考入开封育才馆读书,初步接触到甲骨文,从此他便与甲骨文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中国考古学。

1922年,他应张嘉谋先生之约只身来到北京求学,吃住在张先生家里。张先生知道他学过篆刻,又有一笔好字,便托人为他介绍了一个誊写讲义稿的差事。这其间董作宾结识了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徐旭生(唐河县人),徐先生发现他聪明,又忠厚老实,还能吃苦,便介绍他入北京大学旁听语言学,空余时间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 1923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习甲骨文。

1925年,董作宾从北京大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史学硕士学位,他先后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和河南中州大学。1927年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同文学院代院长傅斯年结为知交。之后,入傅斯年创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28年,回宛在南阳中学任教。同年暑假,他去安阳考察,发现当地村民在殷墟挖掘并出卖甲骨,即向傅斯年建议,由中央研究院主持进行系统发掘。10月,董作宾首次发掘获得甲骨残片784件,此后又先后15次参加安阳小屯村殷墟发掘。他又参加山东城子崖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曾任教于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等,1928年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任研究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

1932年,他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3月,他发表了《甲骨文时代研究例》,确定了识别甲骨片上殷代文字分期的10个标准。从1928年董作宾参加安阳殷墟发掘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先后多次参加殷墟的系统发掘,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也由此开始对甲骨文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和专著。他最早提出甲骨断代的10个标准,主持了殷代帝王世系年谱、殷先王称号、殷帝姓氏、出土物墓葬地段、异域地名、铭文所述人物、铭文语法结构、铭文表意标准、铭文书写形态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一代甲骨学大师。他编著出版了《殷墟文字甲编》。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历史语言研究所相继迁往长沙、桂林、昆明、南溪,并主持该所工作,继续研究殷代历法。1931年后,编著出版《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45年又编著出版《殷历谱》,被誉为纪念碑式著作。

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并在同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底董作宾随中央研究院和自己相伴多年而不忍心分开的大批文物迁往台湾,并提任台湾大学中国古文和历史教授。为该校中文系讲授古文学,为历史系讲授殷商史。1950年,他和友人一起创办《大陆杂志》,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并发表《武王伐纣年月日考》一文。1951年后,先后编著出版了《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

1949年后到台湾,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语言所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

董作宾的学术论文共计约200篇,内容除甲骨学外,涉及商代历史的许多方面。台北世界书局和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1978年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共12册。董作宾书法及篆刻作品今存《平庐印存》一册。

其他作品有:《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1924)、《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殷墟文字甲编》(1937)、《殷历谱》(1943年)、《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1951)、《中国年历总谱》(1956,中英文对照)、《中国上古史年代》(1957)。

1928年-1934年,董作宾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墟文字甲编》和《殷墟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1933年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证了甲骨断代学说,确定了甲骨文的10项断代标准,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5个时期,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还根据甲骨资料探讨殷代年历之学,著有《殷历谱》。

1928-1934年间,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 13047 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他把“卜问的人”称为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 。

除了考古学外,董作宾对中国甲骨文的研究有卓然贡献,并显赭于国际间,学界把他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他对甲骨学与殷商史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含:大龟四版与贞人的发现;十个断代标准的提出;殷历的建构,着有《殷历谱》;甲骨文字的考释与解读;殷代地理的推测及制度的研究等。从比较么些文字与埃及文字中,他证明甲骨不是造字的开始,而有更遥远的源头,这除了对文字学的影响外,也开拓了古代文化研究的另一途径。

代表人物有: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王懿荣。

第一个创立甲骨文书法的人:罗振玉。

第一个推广甲骨文书法的人:董作宾。

第一个唯美主义甲骨文书法家:郭沫若。

第一个甲骨文篆刻家:李骆公。

第一个甲骨文象形文字画家:彭查理。

代表作品:

1914年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1933年董作宾发表论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陈梦家《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

扩展资料:

甲骨文特点: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

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1.甲骨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甲骨文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影响和意义3.甲骨文与文化遗产的密切关系4.甲骨文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和背景5.甲骨文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性

甲骨文解读论文发表

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自己可以挑一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第54卷第6期/2018年11月,“珍稀文献研究/非纸质文献专题”栏目),以首篇位置发表了名为《“王刘联合发现说”和甲骨文发现研究新论》的学术论文(2019年3月再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转载)。作者任光宇以美籍独立研究人身份,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写作,用长达3万字的考辩论证,向甲骨文发现及早期研究学术史中的诸多重要疑案,发起了新一波学术冲击。在《新论》论文的第一、二章里,作者首先运用所拟“现代学术发现三大必要条件”的快刀,来斩断和清除甲骨文发现之争的百年乱麻;随后有力推出“王懿荣-刘鹗联合发现甲骨文说”,以合理弥补、科学修正“中国甲骨文发现人自身并没留下一字证据”的学术缺憾,使人类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中国甲骨文的学术发现史,不再有懈可击。第一步作为例行程序,论文总结梳理了学术界关于甲骨文发现的研究现状:“甲骨文发现至今已近120年,海内外学术界基本认同1899年为学术意义上的甲骨文发现年。然而论及具体发现过程和发现人,至今仍无法达成共识,只能将两种、或更多说法如数列出。”较为权威性的结论,先后由学术权威董作宾、胡厚宣、李学勤、王宇信、范毓周等教授作出,内容基本一脉相承:最早对甲骨文作出购藏和鉴定的是王懿荣,同时开始接触并搜求的还有天津的孟定生和王襄。较具代表性的宗述,是朱彦民教授在近年(2008)《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关于甲骨文发现研究诸说的概括与评议》一文中的总结:“甲骨文发现这样一个极为初始又极为重要的课题,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和彻底解决,而是长期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意见。……对于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这是最为分歧的一个方面,迄今有: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罗振玉、胡石查、陈介祺、潘祖荫、古董商、小屯村民等十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学术界一般倾向于前三者即王懿荣、王襄、孟定生是甲骨文发现的最早人物。”第二步,《新论》作者直截了当,明确指出:“根据本文前述的‘正确鉴定诠释’是现代考古学术发现的必要条件之一,则‘古代/村民/估人发现说’之类的主张不必再提再议。”并援引有“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之称的李济对此作过的有力说明:同期殷墟考古(1928-1937)已发现隋墓曾频频打破商文化层,带字甲骨碎片早已被发现并掺入回填土中,但当然不能说隋代人发现了甲骨文。第三步,针对学术界争议很大的“王襄、孟定生同时发现说”,作者认为“因其缺失现代考古发现必需的及时、公开、确凿、或可查证的原始书证记录”,从而导致此说无法成立。具体理由实际上已为许多学者所指出,可归结为四:1. 其最早、公开可查的文字书证,仅来自于王襄自己在1933、1935年的两篇题跋,不能作为在该文发表30多年前的、有利于自己的原始确证。2.王襄自说的唯一可以做证的当事人——范姓古董商的说法,有罗振常1911年最早实地调查记录,还有加拿大牧师明义士1914年的实地调查记录,均指出范估当年多次谈及最初的买甲人,都明白只提到王懿荣一人,没提王-孟。3. 逻辑常识推断也明显不利于“王-孟发现说”。王襄在1899年只是一位不到23岁的科举备考生,其学识明显不足以鉴定和诠释甲骨文;孟虽比王大9岁,但终其身只是一位书画家。王襄自己也承认不讳:“其文多残阙,字尤简古,不易属读。尔时究不知为何物。予方肆力于贴括业(应科举试-笔者注),遂亦置之,不复校理”,后来他致力研究、出书时,已是 “罗王之学”成果早已公开发表了十来年之后1920年后的事情;且其初期研究,也曾向罗振玉、叶玉森讨教、交流(据胡厚宣文)。4. 既然王、孟当时即无学名、又财力“寒素”(王自述),按常识古董商不会优先向他们出售甲骨。王襄两次回忆当时范氏很高的要价“字偿一金”、“字酬一金”,明显是经过王懿荣判断认购后的提高要价。故王-孟即使在早年购藏了少量甲骨,也应在王懿荣之后。最关键的是,他们既没能及时地留下原始文字(直接证据)、也没有足够学术能力(逻辑推断),在初见甲骨文时作出正确鉴定诠释。故当年的王-孟二人,与范姓估人并无明显差别,更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足以成为此一科学发现的发现人。第四步,作者论证了仅有“王懿荣”、“刘鹗”二位发现人可议之后,指出“刘鹗发现说”完全无需牵扯那篇内容道听途说、1931年才见报的汐翁“龟甲文”;只凭刘鹗遗留的1902年相关原始日记(11月5日“晚间刷龟文,释得数字,甚喜”等)、1903年公开出版的1058片有字甲骨原拓和自序的《铁云藏龟》(内容即有“为殷人之确据也”的鉴定、还有四十余字的释读)、及1904年登载于《时报》的广告(详述见后),再加1902年日本内藤湖南登门访问初见甲骨的回忆文字、1904年孙诒让《契文举例》中的援引《藏龟》研究文字等作为有力旁证辅证,即可构成一联串确凿、完整的证据链,充分满足前述现代学术发现的三项全部条件。第五步,指出“王懿荣发现说”之“重大缺陷依旧,这就是迄今仍没能发现王氏任何确凿文字、或其它任何原始直接证据,证明王公在1900年前后发现甲骨并做出过正确的鉴定诠释”。其率先购藏甲骨之说的辅证,仅来自刘罗的早期著述判断、和王氏后人的后期著作;况且现存的几项间接证据,最多也只支持王懿荣最早收藏甲骨文、具备鉴定甲骨文的能力,但都不是原始直接证据。故合情合理、几全其美之法,是把王懿荣的“收藏发现人”与刘铁云的“鉴定传播发现人”合二为一,把二人一起定为“甲骨文联合发现人(Co-discoverer)”,将甲骨文学术发现确定为“王懿荣-刘鹗联合发现说”。至此,《新论》作者总结道:“如此裁决,应是既有足够现代学术规范支撑、又符合中国特殊历史国情的万全之策。它至少可有四大好处:一在国际科学规范上更加严谨完备,华夏文化源头甲骨文之百年公案可得到稳妥的、至少是阶段性的解决;二可使甲骨文发现时间不致推迟,仍然维持1899年不变;三是王懿荣的历史贡献不被埋没;四则肯定褒扬了中国学术转型期学人间相惜-相继-相成的佳话。“其实,此‘王刘联合发现说’之说,正与前‘中研院’院长、中国近代第一个人类学博士李济在其生前最后一本专著《安阳》中,对王懿荣和刘鹗二人的评价论断不谋而合、异曲同工:‘如果王懿荣是中国古文字学新学派的查理﹒达尔文,刘铁云就像托马斯﹒赫胥黎一样与他并列,这已是被一致公认的事实。’遗憾的是这个评价已被学术界遗忘久矣。……衷心期待在一百多年的争论之后,我们无需再向世界同行费力解释,人类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甲骨文的发现人自身并没留下一字证据。”《新论》此说的提出,使“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在史实和学术上的明显缺憾,被百年后论证的“合伙人”刘铁云的证据链圆满补足。

甲骨文演变:这些甲骨文变化如此之大,你都认识吗

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悬赏期限是三年

小学生发表甲骨文论文

甲骨文的发现 甲骨文的发现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这有必要先从发生在一个名字叫李成的农民身上说起。这个愚昧的农民对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一段典型的、可笑的、荒诞而又充满文化悲怆感的传说。李成是为了赚钱第一个把“甲骨文”作为药材运到城里、传送出去的人,但也是在他手里,毁掉了难以计数的甲骨文字。这年夏天,他患了疥疮,疼痒难耐,坐在田头,无意中捡起一块刻有“画纹”的白骨片,但他无论如何也不知道自己捡起的是一块历史文化瑰宝!李成把白骨片揉搓成了粉末,涂抹在疥疮上,疼痒神奇地止住了,几次涂抹后,疥疮居然治愈了。李成喜出望外。他把乡亲们扔掉的、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白骨片片收集起来,送到附近城里的药店去卖。他告诉药店掌柜:“这白骨片片治疥疮和外伤有特效。” 药店老板将信将疑,取来药典看了半天,终于弄明白这白骨就是中药里的“龙骨”,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龙骨是古爬虫动物的化石,能生肌防腐。药店收下了这些“龙骨”,李成则将大把的铜钱往钱褡裢里一装,高兴得回家去。从此,做起了收集贩卖“龙骨”的“专业户”。李成一边收集,一边卖给药店。可是,当时药材交易落后,“龙骨”在当地的用量不大,药店就不想收了。当李成又一次把收集来的“龙骨”送到药店时,店老板便挑剔起来:凡是刻有“画纹”的“龙骨”一概不收。李成这次碰壁后,立即想出了聪明的对策:他拿起刀,将收集来的所有“龙骨”上的“画纹”一刀一刀地刮掉,然后再送到药店去卖。此时,药店的仓库里已被“龙骨” 堆满了。这是一座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而药店老板却全然不知!也是为了钱,老板决定停止买进“龙骨”。但李成却没有放弃这挣钱的机会,没有停止“龙骨”的收集。他把一块块“龙骨”——把一块块文化瑰宝捣成粉末,然后包成一个个小包到各个集市、庙会上去叫卖,去赚钱!同样,药店老板为了赚钱,也陆续把“龙骨”转卖给各地。很快,“龙骨”进入了京城各大药店。就这样,一块又一块“龙骨”,成为救治千千万万个病人的“良药” 。 还有一位与甲骨文的发现有着不解之缘的著名古董商,他叫范维清,是山东潍县人。光绪二十五年夏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11号的王懿荣身染疟疾,久治不愈。一位医术高深的老中医为王懿荣开出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名曰“龙骨”的药,立刻引起了王懿荣的注意。其家人从药房抓药回来后,王懿荣亲自查看,发现了中药里的“龙骨”碎片,有的碎片上镌有奇异的纹络。他便抱病亲临药房叮嘱药房老板,如果再有商贩送“龙骨”来,请代为引见。不多时日,名扬京华的古董商范维清被引见到王府,这次他带来了十二片“龙骨”。这是他到河南安阳、汤阴一带去收购青铜器,没有如愿。听当地人说“龙骨”是药材,就顺手牵羊地收集了十二片,心里想:“这样也不枉跑一趟。”王懿荣见到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分外高兴。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片甲骨上一个个单一成形的“符号”,紧缩的眉头舒展了。他兴奋地告诉在场的人: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中国文字!范维清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药材是真正的古董。于是,王懿荣以每字一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十二片甲骨。并当场给范维清六百两银子,指使他为自己继续大量收购。随即,派家人到京城各大药店以重金把刻字的甲骨全部买下,以至于典当细软,倾其家财也在所不惜,在他壮烈殉国前竟收集了一千五百片! 王懿荣一边收集,一边开始了他的“发现”。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拿着放大镜逐块、逐字地深研细究。随之,一个又一个象形的、怪异的、抽象的、单调的文字符号被破译,字与字连为语言的链条,一个个链条随即构成一片清晰的文化意象。他对照《史记 . 龟策列传》、《周礼 . 春宫》的文字记载,终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殷商王朝祭天盛典的情景、祈求福祉的占卜辞令、政治经济的记载、金戈铁马的征伐…… 金秋送爽,明月如水。王府上高朋满座,名流如云。王懿荣把一块块精心整理过的龟甲兽骨送给大家传阅观赏。然后,他兴致勃勃地举杯祝酒,郑重得告诉在座的高朋名流:甲骨上镌刻的“画纹符号”是文字,是商代中后期文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随即,京城文化界为之轰动,中国文化界为之震撼,世界学术界为之注目!我不知道小学生作文到底是什么程度的······你可以看着删删减减。

1.甲骨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甲骨文对历史所起的作用、影响和意义3.甲骨文与文化遗产的密切关系4.甲骨文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和背景5.甲骨文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