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广西大学蒋卫卿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3:24:44

广西大学蒋卫卿发表的论文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在册教师64人-------------------------------------------------------------------------------- 序号 姓名 学位 职称 资格 1 罗里熊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 邓文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3 顾运厅 硕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4 郭进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5 韦文楼 硕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6 陈红梅(物理) 硕士 副教授 教师 7 梁恩维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8 邓家干 学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9 高英俊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0 冯禄燕 学士 副教授 教师 11 陈可中 教授 教师 12 陈子乾 硕士 讲师 教师 13 陈祖宁 硕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4 陆睿静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5 韦以明 教授 硕士生导师 16 吴伟明 教授 硕士生导师 17 薛郁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18 覃善华 学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 谭振强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 滕维中 博士 副教授 教师 21 杨庆怡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2 张卫平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3 张文英 教授 教师 24 钟水库 博士 副教授 教师 25 周科 学士 副教授 教师 26 何开岩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7 何小荣 学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8 洪军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9 柯涛 教授 硕士生导师 30 龙毅刚 学士 讲师 教师 31 卢强华 硕士 讲师 教师 32 吕国雄 教授 教师 33 马树元 硕士 副教授 教师 34 蒙沛南 教授 教师 35 欧阳义芳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36 阮向东 学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37 韦铁 副教授 教师 38 周文政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39 黄宝中 硕士 副教授 教师 40 吕连忠 博士 讲师 硕士生导师 41 刘奕新 学士 教授 教师 42 袁兢业 硕士 副教授 教师 43 杨书凡 学士 讲师 教师 44 黄良玉 工学硕士 讲师 教师 45 蒋卫卿 硕研 助教 教师 46 刘宝容 硕研 助教 47 黎光旭 博士 副教授 教师 48 万玲玉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49 陈海华 在读博士 讲师 教师 50 王慧娟 硕士 讲师 教师 51 陈曜 博士 硕士生导师 52 黄存可 博士 硕士生导师 53 陶小马 博士 硕士生导师 54 熊定康 博士 教师 55 王祥高 博士 教师 56 蒋绍周 博士 教师 57 梁先庆 博士 教师 58 刘瑶 硕士 教师 59 孙友明 硕士 讲师 教师 60 万海斌 硕士 助教 教师 61 管永精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62 马雪梅 博士 教师 63 韦芳萍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64 莫少莹 学士 助教 教师

辽宁省蒋卫东发表的论文

蒋卫东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七日生于甘肃省甘谷县,自幼喜爱武术,曾研习军体拳、小洪拳、大洪拳等武术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基础。一九八五年幸遇曾荣获三届全国轻量级摔跤冠军,有“西部跤王”美誉的,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的马忠义先生为师,勤学苦练杨式太极拳、中国式摔跤、太极散手等,练就一身扎实的武功。一九八九年,经马忠义先生推荐,由师兄杨智春(现为西北工业大学强度研究所教授)引荐,拜中国当代著名武术家,气功家,武当赵堡传统太极拳第十四代掌门人,武林泰斗级大师刘会峙老先生为授业恩师,并正式收为入室关门弟子。自此研习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太极推手。经刘老先生在武德、武学、武技各方面的悉心传授,加之七年的勤学苦练、潜心静志、朝夕操练、深研不辍,于一九九六年由刘老先生定为武当赵堡传统三合一太极拳第十五代传人,从此开始收徒传授武当太极拳、推手、散手及中国式摔跤等。同年传授学生十余人,外籍学生四人。次年传授四十余人,并于一九九七、二零零零年两次率学生参加陕西省第四、第七届外国友人表演晚会,并获二等奖各一次。2005年,蒋卫东老师率西北工业大学代表队,前往武当山参加首届湖北省武当山首届国际赵堡太极拳联谊大会,并取得了包括一个团体一等奖、两块个人金牌、一块个人银牌和三块个人铜牌的优异成绩,成为大会中引人注目的一只队伍。

蒋卫东,男,生于1970年7月,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会计学系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资源环境管理、会计审计电算化。

广西大学发表的sci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体物理及其相关技术、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理论物理、核技术、光学和光电子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等。研究平台有广西大学——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天体物理及其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新能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微结构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知识产权与技术管理中心,教学实验设备总值达3300余万元,并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共建光学暂现源观测系统等观测平台。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36项,研究经费达到3093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45篇,授权专利20个,获得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4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部分标志性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引用,被写入教科书。

关于公布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的通知(西大学位字〔2012〕54号)校属各单位:为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博士点学科重新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并经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工作会议(2012年6月15日)审议通过。现将《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予以公布。附件: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广 西 大 学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1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从就读到提出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1.国外权威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外高级别经济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居前10位、影响因子均大于1)发表论文1篇,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2.8);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影响因子2.5);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2.0);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影响因子1.8);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1.7);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1.4);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Academic Press for 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影响因子1.3);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1.2)。2.国内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内经济学权威刊物《经济研究》或人文社科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篇。3.国内外较高级别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可在国内CSSCI目录中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目录为准)。4.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加上其他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或CSSCI目录为准)。5.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加上列入CSSCI目录的其它相关期刊(含CSSCI目录分类中的管理学,统计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人文、经济地理,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CSSCI目录为准)。1.所列5项要求须满足其中1项。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增刊(或专刊)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2. 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3.论文的研究写作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必须与导师共同署名,但学位申请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是第一作者(申请人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申请人必须是第二作者)。4.学位申请人只有达到了本学科科研成果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博士毕业及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5.所列第5点中的“其它相关期刊”包含《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6.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2生物学(一级学科)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2.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2)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或部门审定的植物(作物、经济林)新品种权1项;3)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且科研成果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或“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如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广西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2.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3生态学(一级学科)1.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2.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及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4.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并至少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或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且要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4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基本条件:(1)至少在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投稿当年为准)的专业期刊上或重点认定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A)。(2)获得一项与研究方向相关并投入工业应用的发明专利。(3)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B,不含增刊)。(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C)。(5)在指定E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D)。(6)至少发表一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满足上述基本条件(1)或(2);2.满足上述基本条件(3),并满足基本条件(5)和(6);3.满足上述基本条件(4),并满足基本条件(5)。1.论文必须以广西大学(业务关系及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关系均在广西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名义、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发表。2.研究生以广西大学的名义以第一作者或者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得的发明专利予以确认,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发明专利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或专利。3.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广西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广西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4. 博士生学术论文统计,一律以正式发表或收到录用通知为准。5.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5土木工程(一级学科)1.在本学科领域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2.在本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3.在本学科领域E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4.获得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说明:以上各项只需符合1项,其中:[1]SCI收录的期刊论文、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不含增刊、国际会议、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文;[2]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准;[3]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目录: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学报、机械工程学报;[4]除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外,另要求发表1篇外文论文(可为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5]所有论文均是已发表或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 [6]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6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1、指标要求:在本一级学科及相关领域SCI或E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SC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的论文。未达到要求者,原则上不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成果折算:(1)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同于1篇EI论文。(2)高水平论文,即SCI二区以上的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3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SCI三区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2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7作物学(一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上(含1.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棉花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草药、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8兽医学(一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9制糖工程(二级学科)1. SCI或EI收录≥2篇(英文,含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非会议论文);2. SCI或EI收录≥1篇(含录用),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1篇(项);3. SCI或EI收录≥0篇,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2篇(项)。(说明: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分别为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或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授权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排序:前二名)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2.从2012级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10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上(含1.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1.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1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二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2.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说明: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获奖、发明专利等)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在《广西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在各增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期刊目录附录A 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当年认定为准)的专业期刊或重点认定SCI期刊:(一)电气工程类1. Proceedings of the IEEE(SCI:1区,IF=5.151)2.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CI:2区,IF=2.355)3.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3区,IF=1.425)4.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SCI:3区,IF=0.722)5.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3区,IF=1.152)6.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3区,IF=0.872)7.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3区,IF=0.816)8.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SCI:3区,IF=1.202)9. Applied Energy(2区,IF=3.915)10. Solar Energy(2区,IF=2.172)11.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1区,IF=6.07)(二)应用数学类1.Mathematical Programming(SCI:1区,IF=1.970)2.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SCI:2区,IF=2.091)3.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CI:2区,IF=2.159)附录B 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数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附录C SCI收录期刊:(一) 电气工程类1.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3区,IF=1.235)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3区,IF=1.562)3.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3区,IF=2.328)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3区,IF=2.212)5.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4区,IF=0.450)6.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4区,IF=0.577)7.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4区,IF=0.779)8. Power(4区,IF=0.133)9.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区,IF=1.072)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4区,IF=0.744)11.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3区,IF=0.902)12. Electrical Engineering(4区,IF=0.368)1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4区,IF=0.165)14. Electromagnetics(4区,IF=0.844)15.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4区,IF=0.840)16.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区,IF=1.580)17.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3区,IF=1.334)18.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4区,IF=1.712)19. Energy Sources20. Energy Journal(3区,IF=1.402)21.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区,IF=1.767)22. Powder Technology(3区,IF=1.887)23.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4区,IF=0.495)24.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3区,IF=1.283)25.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3区,IF=1.11)26.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

暨南大学蒋杰发表的论文

暨南大学的历史地理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曾在本校文学院工作,讲授中国沿革地理。建国后,又有李长傅、陈代光、汤开建、陈伟明教授等继承不绝。近年来,学校又先后引进系出历史地理名门的王元林、王颋、郭声波、吴宏岐等博士、教授,初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的科研教学队伍,在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社会与环境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历史地理、城市与经济历史地理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一、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研究暨南大学关于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的研究,发轫于上世纪朱杰勤、汤开建教授对西域南海、西北边疆民族史地的探索,近年则大力开展古代西南、中南民族地理及东南沿海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形成特色。郭声波教授在国家及教育部项目《唐宋羁縻府州研究》、《青藏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彝族历史地理研究》的支持下,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对西南地区数百个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深感棘手的唐宋羁縻府州的建置沿革、部族分布、社会经济文化、交通与地望及相关的帝国西部边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在《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有20多篇,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王颋教授对辽、金、蒙古国政区地理的研究,也多有成果问世。暨南大学以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为核心,已形成一支力量较强的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研究队伍,出版著作《完颜金行政地理》、论文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民族与边疆历史地理》等多部,在《中国史研究》、《中国藏学》、《西域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有关学术论文70多篇,在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学术骨干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并作报告。二、社会与环境历史地理研究早年李龙潜、唐森教授等曾在岭南社会与环境历史地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近年,本方向研究不仅在空间上拓展到中南、西南、西北地区,并且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等特殊社会集团的生产、生活、文化心理特征及相关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全方位考察,阐释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陈伟明教授主持《全方位与多功能——历史时期岭南交通地理》、《历史时期华南少数民族生态学研究》等省部项目,出版《明清澳门与内地移民》等专著3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0多篇有关澳门城市移民、闽粤海商、华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农工商贸、社会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学科前沿报告给予了较高评价。吴宏岐教授对历史社会地理的理论问题有所发明,主编《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王颋、郭声波教授对华东、四川某些地区的环境变迁,有比较精到的研究。王元林教授的新著《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更是这方面的力作。刘正刚教授对南方移民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问题也有论著。目前,本方向研究队伍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中国史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三、中外交通历史地理研究由于著名中外关系史专家朱杰勤教授的倡导和培养,长期以来,就是我校学者认真从事的学术点面之一。早年以岭南与南洋史地研究为特色,如李长傅、卢苇教授等,著有若干论文揭橥南粤。近5年来,承担《从中国走向世界: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粤商海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广东的传播及兴衰》等6项国家及省部级有关课题,出版了《古代中外交通史略》、《鴐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等6部教材、著作和论文集,在《文史》、《中国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本方向研究在传统学科西域南海史地、中西交通史方面有较强优势。王颋教授对古代西域南海史地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在《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有论文多篇,或以典籍所载异域地名的勘同,或以动物、生态为切入点,多所发明,其后收入《西域南海史地研究》一书中。纪宗安教授对清代中英俄在中亚的领土争夺及三角关系进行了细致研究,新意勃发;王元林教授对岭南沿海外贸港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发表有系列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专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总之,暨南大学中外交通历史地理的总体研究水平在全国属一流,在国外也有较大影响。四、城市与经济历史地理研究,在城市地理方面,陈代光教授著有《广州城市发展史》,为其代表作。郭声波教授曾对唐代长安水利有过深入研究。吴宏岐教授承担《中国北方城乡居民生活史研究》、《近1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发展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内部空间结构演变及其规律研究》、《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等国家及省部项目,在城市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取得了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推出了新著《西安历史地理研究》,显示了深厚的研究功力,现在又开始对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历史城市地理进行研究。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郭声波、吴宏岐教授均曾从事过历史农业、工矿业地理研究,出版了专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元代农业地理》等,在学术界受到较高评价,被认为在历史农业地理研究领域具有示范性作用,前者获得了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显示了坚强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本方向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论文20多篇,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3项。在教学上,以历史系历史地理教研室为核心,已有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2005年3月,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本中心以专职科研教学人员郭声波教授、吴宏岐教授、陈伟明教授、王颋教授、王元林教授等为骨干,另有勾利军教授、赵善德副教授等兼职授课教师数人,郭声波教授任主任,吴宏岐教授任副主任。已招收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生三届,共31名。招收专门史专业边疆与民族史地方向博士生3届,共6名;2007年开始招收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

广西大学农学发表的sci论文

哪里有这种说法,别听别人乱说。西大的研究生还是有很多强悍的。还有保研的。西大是广西最好的学校怎么可能出去不承认。

广西大学所有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就是当年的国家c线, 广西大学分很低的,只要过了国家c线,录取没问题! 广西大学研究生很少,基本上招不满;特别是哲学这类专业! 你可以放心的报考! 专业方向靠你自己决定而不是别人,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可以看看参考资料的机械行业职业规划。 读研以后你会发现这些专业方向只是一个名称,具体的方向在于导师 建议你到广西大学网站上看看导师介绍,选择你感兴趣的方向,没有兴趣的科研会让你痛苦。

学院(含重点实验室)现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 7600平方米,大中型仪器、设备60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3100 万元。学院资料室拥有图书资料2080册 。学院与5个企业签定了协议作为学院实习实训基地。2003 年以来本学院教师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51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26 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 11 项,“ 973 ”子项目 2 项,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项目 1 项,国际合作项目 4 项等。 2003 年 以 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有 5 项成果通过由广西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近三年发表论文 91 篇,其中 SCI 收录 10 篇。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发展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学校拟新建 2 万平方米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楼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楼,将为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更为有利的环境。学院在学校的领导下,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愤图强,为 21 世纪生命科学的进步、国家和广西经济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