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福州大学吴红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9:14:32

福州大学吴红珊发表论文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十个关于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1]夏冰月.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162-163.[2]王丽艳.服装材料与人体健康[J].西部皮革,2020,42(11):73+94.[3]张航,叶广龙,吴玲玲,叶玉奇,沃筱垒.基于纳米材料的防液汗服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纺织,2020(02):14-16.[4]林谷彦,李羚.刺绣工艺在服装材料中的深入应用[J].纺织报告,2020,39(05):61-62.[5]苑慕华. 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塑形实践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0.[6]董玉芝.浅析舞蹈服装设计中材料与造型的关系[J].纺织报告,2020(03):91-92.[7]陈茜,杨蓓,秦梦茹,金桂蓉,万雪儿.立体拼布设计及服装设计应用的探索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3):82-84.[8]白珊.基于服装材料学课程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改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2):186.[9]张妍妍.服装视觉效应中材料的再造设计[J].山东纺织经济,2019(12):24-26.[10]刘宝垚.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3):238-239.

因出差回答晚了,前面答过[1]姜宇冰,司国红,孟祥玉.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J]. 黑龙江纺织,2002,(1). [2]黄志青,吴红. 服装材料的再创造——21世纪服装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 纺织科技进展,2005,(2). [3]徐仂. 服装材料的再创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装饰,2007,(12). [4]赵锦.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 [5]张吉升.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山东纺织经济,2007,(6). [6]秦芳. 艺术类服装设计专业中《服装材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7]杨梅,郭凤芝. 服装设计专业《服装材料学》教学初探[J]. 科技信息,2008,(26). [8]胡宝琴.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出路[J]. 管理观察,2008,(13). [9]潘向荣. 浅谈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J]. 职业技术,2005,(7). [10]张岸芬. 不同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山东纺织科技,1999,(4). [11]欧阳静. 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2). [12]张晓丹. 数字化时代服装材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研究[J]. 科技信息,2010,(31). [13]江明洁,王安霞. 浅析服装设计中服装材料的运用、发展及趋势[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7). [14]杨俊. 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视觉表现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2010.

宁夏大学吴晓红发表的论文

吴晓红 女 , 副教授 。 1982年7月毕业于宁夏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临近期末,宁夏大学化工学院的教室内依然学术气氛浓厚,走进三楼的一间教室,发现学生们正在四人一组看着电脑上的授课视频进行热烈的讨论。化学教育专业课老师吴晓红告诉记者,这是大三学生的“微格课程”的最后一节讨论课。

据了解,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称微型教学,是一种培训教学技能的方法,它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微小的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分别进行教学活动。宁夏大学的化学微格教学模式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引入,2005年成为宁夏首批精品课程,2012年已成为宁夏区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微格课程让学生在教学时间内,每个人都扮演教师、学生、评价者,通过授课和自评、生评和师评,全方位体验、感悟课堂教学者的不同情景,多维度地理解教学内容,从中探究教与学的有效方法。“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微格教学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反馈技能、组织技能、失误技能、演示技能等十大课堂基本技能,由‘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据吴晓红介绍,今年大三的微格课训练中首次加入研究生进行本硕互动,让研究生和大三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学习,在实习前通过化学微格教学和中学化学专题教学设计训练两门课程,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录制讲课视频进行成果汇报,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和体验讲课过程。讲课后,评课小组还将充分讨论,最后选定一名主讲人进行评课视频的录制。

化工学院今年有15个研一学生参与本科微格课程的教学,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第一次当老师。研一学生赵瑞雪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接触过微格教学,但这次担任本科生的老师,对她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我以前在本科阶段压根没想过需要把教学设计写成这样,也没想过教学需要这样复杂的过程。刚开始的压力很大,自己作为老师辅导本科生,必须得先搞清楚教学流程,所以一直在反复琢磨,与学弟学妹共同进步。经过一学期的磨合,看到他们有很大的长进,自己也有满足感。”赵瑞雪坦言。

来源:中国新闻网

福州大学发表论文

大多数学校硕士是必要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的,福大是不是,如果你是该校生,可以直接向导师请教。确定必须要发表的话,也不用愁,到期刊vip平台找适合的期刊,不过得提前写好,然后才能安排发表,按时毕业的话,就要提前发表。

开发高效的神经形态硬件网络对于实现复杂的人工智能至关重要。受限于冯诺依曼架构,传统计算机的计算效率难以提升。

现今,出现了可模仿生物大脑结构和操作的神经形态芯片,其能够高效且节能地运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复杂计算机任务。然而,目前已提出的神经形态芯片需要大规模的设备才能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近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陈惠鹏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材料MXene的多神经形态功能器件——可切换神经元突触晶体管(switchable neuronal-synaptic transistor,简称 SNST ),打破了神经元模块与神经元之间的物理界限。

研究人员表示,SNST 是一种自上而下、兼具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可转换神经形态器件,在制造工艺、资源利用率和运算速度等方面,对实现高效、准确神经拟态硬件系统有重要意义。

6 月 24 日,相关论文以《用于高效神经形态硬件网络的可编程神经元突触晶体管》(Programmable Neuronal-Synaptic Transistors Based on 2D MXene for High Efficiency Neuromorphic Hardware Network)为题在 Matter 上发表,陈惠鹏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张翔鸿。

据了解,神经形态芯片的基本单元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元器件和突触器件两方面,它们是构成生物大脑中神经网络的两个基本单元。据了解,SNST 由 Ag 和 2D MXene (Ti3C2Tx ) 掺杂的聚乙烯醇/氧化铟锡组成,其具有两种不同的电阻切换模式和记忆模式,可以在单个设备上构建人工神经元和突触。

研究中,该团队首先测量了 SNST 的突触功能。其具体机制为,对于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当栅电极施加足够大的正电压时,半导体/介质界面处有源层的能带向下弯曲,尾态接近费米能级,大量电子积累形成导电通道;若在源极接地的情况下对 SNST 的漏极施加正电压,则大部分电子将通过导电沟道不断地从源极流向漏极。

而在富含羟基的 PVA 聚合物中会出现质子传导现象。当施加正 VG 时,正质子 (H+) 向 ITO 通道迁移,负羟基迁移朝向栅电极形成双电层。去除外加电压后,这些带电粒子由于浓度梯度不同,会向与原路径相反的方向扩散,但扩散速度比外加电场引起的漂移速度慢。

因此,当施加一系列正电压脉冲时,带电粒子会在 ITO 通道和栅电极的界面处聚集,导致通道中的电流增加。

当对 SNST 施加固定电压时,其漏极和源极之间的电流 (以下简称为 ID ) 是由栅极电压脉冲控制。在施加栅极电压脉冲之前,ID 在正电压脉冲期间保持稳定并处于高电平,随着栅极电压脉冲的施加,ID 会突然增加,随后又缓慢恢复到稳定状态,其衰减的速度与栅极电压脉冲的幅度有关,这种行为类似于生物大脑中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相应地,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的行为也可以通过 SNST 通过向栅电极施加负电压脉冲来模拟。

此外,当向 SNST 的栅极施加一系列电压脉冲时,ID 的响应类似于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且 ID 的响应随着正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强,脉冲后的稳定状态也增强。这些都表明 SNST 具有稳定的突触特性,可胜任神经形态芯片中的人工突触角色。

除了突触,神经元是神经形态芯片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模拟神经元膜上受体接收神经递质,并电位差放电的过程实现累计-爆发的计算。

据了解,SNST 的神经元模型类似于一个带有漏极的两端忆阻器,当仅施加一个输入信号时,SNST 可以执行时间积分,并在施加几个脉冲后触发输出尖峰;当产生输出尖峰时,其输出波形的幅度会突然增加到 4 倍以上。而且,SNST 的神经元特性由四个不同的维度控制,这大大提高了其在实际电路中的适用性。

具体来说,SNST 的神经元功能机制是,其含有的 Ag +可以吸附在掺杂的 MXene 表面上,促进导电细丝的形成,从而使得 SNST 从高阻切换到低阻;但由于形成的导电丝较脆,脉冲后会被自然溶解和断裂,而在导电丝完全溶解之前下一个导电丝会更加容易形成,反复多次电压脉冲刺激后会导致电流突然增加,致使 SNST 具有神经元的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表示,在器件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基于 SNST 阵列的神经拟态芯片可以改变神经元和突触的比例,再通过对神经元和突触的比例进行编程,可解决硬件资源配置与算法任务要求不匹配的问题,资源利用率提高到近 100%。

据悉,研究中,该团队还运用 SNST 开发并演示了可用于真实性数据识别的神经网络,将突触资源和神经元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近 100%。并且,与传统的神经形态设备相比,其硬件网络的训练速度优化了约 200% 。此外,研究人员基于 SNST 进一步开发了用于人脸识别的硬件系统,准确率高达 80%。

参考链接:

1.XianghongZhang et al. Programmable Neuronal-Synaptic Transistors Based on 2D MXene for High Efficiency Neuromorphic Hardware Network. Matter (2022)

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2篇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

南京大学吴福象发表的论文

系主任:于润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教授,金融与保险学系系主任,兼任南京大学保险从业人员考试培训考试中心主任。曾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特邀研究员。出版《国际金融管理》、《国际金融学》等学术专著和教材(含参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曾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省“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讲,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研究方向:系统性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教学方向:公司金融管理,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保险陈宝敏: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银行理论与银行管理教学方向: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项目评估孙武军200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4年1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10月进入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在国内、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并正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还参与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和1项中国银联的委托项目。研究方向:精算理论与实务、保险原理与风险管理、金融工程与微观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技术创新教学方向:博弈论、保险精算、再保险理论与实务、人身与健康保险理论与实务、风险管理与保险方先明:管理学博士,曾在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两年金融风险控制研究,现为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投资学、金融数学、国际金融。教学方向:投资学、金融数学杨波:经济学硕士,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讲师。教学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袁成: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与保险学系讲师,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保险理论研究,保险法研究。教学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险法孙哲:经济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英国EXETER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讲师。教学方向: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跨国公司财务吴兰德:经济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助教。教学方向: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中级微观经济学杨婷:德国乌尔兹大学经济数学专业,硕士。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助教。教学方向:保险精算、人寿保险理论与实务严威:法国马赛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助教。教学方向: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

张子荣,男,山西临汾人,现任校长,教授。赵雪宝,男,生于1966年1月,山西大同人,现任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生,1986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1986年8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①出版《精解公安机关管辖案例刑法罪名》参编;《刑法学》、《民法》、《国家赔偿法教程》任主编;②发表论文《试析警察救助行为》。奖励荣誉:获公安部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获太原市优秀教育专家。 翟媛,女,生于1965年11月,山西昔阳人,现任法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学历,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警校,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200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1984年7月调入学院。科研成果:出版有《新法律教程》;《刑法学》警官高职法学教程;《民法学》警官高职法学教程。奖励荣誉: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太原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太原市公安局嘉奖。 刘明生,男,生于1964年 6月,山西太原人,现任刑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警校,2000年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①出版《使用预审教程》任副主编;《侦查讯问学》任副主编;②发表《关于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的初步构想》等。奖励荣誉:荣获公安局三等功、山西省公安厅二等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 胡忠明,男,生于1963年4月,山西阳泉人,现任治安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5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1985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治安介理学》参编;《汉安行政诉讼实用教程》参编;《人民警察法教程》参编;《刑事侦查谋略与措施》参编;《治安案件查处法律文书制作场合》,任副主编。奖励荣誉:省、市、校“先进个人”。太原市“三等功”。 上官柳芳,女,生于1965年6月,山西运城人,现任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1986年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6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邓小平理论概论》,任副主编。奖励荣誉:2002年获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周立莹,男,生于1947年3月,山西太原人,现任治安教研室副教授,大学,1981年2月毕业于太原师专,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87年2月调入学院。科研成果:《治安管理文书写作》论著;《公安机关现行表格使用说明和示例》任副主编;《综合训练和毕业考试是警校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论文。荣誉奖励:论文《吃透“三头”搞好应用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获“三北”教学研讨会鼓励奖。 成文明,男,生于1964年6月,山西交城人,现任成教处处长,副教授,大学,1984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警校,2000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实用刑事技术教程》参编;《刑事侦查改革谋略与措施》主编。奖励荣誉:省、市、校“先进个人”。太原市“三等功”。 李保国 王建军,男,生于1963年6月,山西昔阳人,现任法律教研室副教授,研究生,1985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1985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民法教程》参编;《行政处罚法通论》;《民法学》;发表论文《公安机关与国家赔偿法》、《地方公安院校应成为公安职业亿建设的主要基地》;《创新警务机制,确保率先发展》。奖励荣誉:曾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发表的论文《公安机关与国家赔偿法》、《地方公安院校应成为公安职业亿建设的主要基地》获奖。 周正平,男,生于1953年3月,山西太原人,现任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2年5月毕业于山西矿院,1987年4月调入学院。科研成果:《辩证法研究》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副主编。荣誉奖励:1994年省教委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997年省公安厅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警衔晋升培训先进个人”;2000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优秀函授教师”;2000年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李捷,男,生于1963年4月,山西太原人,现任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生,1987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本科,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7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从权利与次效率的关系看“沉默权”的取舍》论文发表于《公安教育》;《试论正确应对“律师提前介入诉讼”》发表于《中国警察教务信息博览》;《浅谈21世纪公安教育的培养目标》论文发表于《太原科技》;《浅析公安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的负面影响》发论文发表于《中国城市经济》;《公安行政诉讼实用教程》参编;《新刑事诉讼法教》副主编;《公安机关输刑事案件要题三百问》章节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编著。荣誉奖励:1993年、1997年、1998年、2000年四次获“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荣获“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太原市公安局“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 谢宁洁,女,生于1967年4月,山西临猗人,现任交通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8年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1997年 7月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88年9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1996年《投资与汽车工业》发表于《交通纵横》;1997年《浅谈汽车前轮的测滑及其调整》发表于《山西交通科技》;2001年《中国未来城市交通管理的策略探讨》发表于《太原科技》;2002年《汽车驾驶中如何防止侧滑》发表于《能源基地建设》、《关于公安中等专业教育的探索》发表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汽车驾驶初级培训教程》参编;《现代交通管理应用技术》参编;2004年12月在《山西交通科技》上发表论文《城市汽车污染控制对策》。奖励荣誉:1995年太原市公安局嘉奖一次;1998年获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太原市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师;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2年论文《提高交通管理整体水平,创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被评为太原市政法系统优化发展环境理论研讨会论文优秀奖;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王承公,男,生于1967年5月,山西原平人,现任服务中心处长,高级讲师,经济师,三级警督,大学本科,1989年7月毕业于太原市警校,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1989年8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著《公安派出所常用文书写作与范例》,论文《论新时期公安秘书工作者的基本修养》。获奖荣誉:1995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厅优秀教师并荣立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新长征突击手”;1998年被评为太原市教委优秀班主任;2000年获市局新千年优秀党员并获太原市第二届政法、综治宣传“金剑奖”先进个人、“新长征突击手”;2003年获“2002年度太原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太原市共青十大团干标兵;2004年被评为省团委“山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并同时被评为省公安厅优秀教育工作者。 王彩霞,女,生于1975年2月,1998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2003年12月获南京大学情报学专业硕士。1999年4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2000年论文《谈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继续教育》发表于《太原科技》、2003年4月《试论自动摘要技术》发表于《晋图学刊》、2003年10月《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表于《情报杂志》、2003年11月《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发表于《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8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表于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公安教育论坛》(上册)。奖励荣誉:2001年9月被评为太原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年4月被评为2002年度山西省职教学会中专图书馆委员会“先进图书馆工作者”;2003年12月被评为太原市人民政府评为“太原市职业教育优秀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太原警官职业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 刘庆林,女,生于1964年6月,研究生,高级讲师,1995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委党校,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调入学院。科研成果:1995年论文《国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发表于《学习与辅导》、1996年论文《试论头颈状态对体操的影响》发表于《山西体育科技》、1996年论文《试论人民警察依法行使权利学研究》发表于《警学研究》、2000年论文《大众健美操对中青年女性健美效果的实验》发表于《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论文《浅谈信息服务业》发表于《山西经济》、2001年论文《浅析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手运动》发表于《搏击》、2001年论文《山西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原因分析》发表于《山西统计》、2001年论文《关于发展山西资本市场的几个问题》发表于《经济问题》、2003年论文《西部发展与山西经济》发表于《山西统计》、2001年论文《课堂育人方法谈》在第十一届“三北”会议获奖。奖励荣誉:1993年获太原市政府“夏打”先进个人、2004年获太原市优秀社区民警、2005年获太原市优秀社区民警。 朱玉,女,生于1972年3月,1994年7月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工学学士,199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199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计算机上机操作与等级考试指导》副主编、2001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用计算机基础教程》副主编、2000年发表论文“浅谈计算机信息安全”。奖励荣誉:1997年被评为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党员、2005年被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 刑建刚,男,生于1963年4月30日,现任交通管理教研室主任,大学本科,1986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1986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刑事技术》参编,论文论文《30例自行车事故引起的颅脑死亡案例分析》和《表皮脱落及其应用》发表于《中华法医学杂志》.奖励荣誉: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以及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年9月被评为高级讲师职称、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职称。 容翠梅,女,生于1962年2月,现任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大学本科,1988年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实用刑事技术教程》参编,发表论文《利用手印推测身高的三元回归方程》、《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对学生全方位评价初探》。奖励荣誉:1995年荣立太原市公安局三等功,1995年荣获山西省公安厅优秀教师,1995年荣获太原市公安局最佳民警,1996年荣获山西省公安厅优秀教师,1991——1995年别评为山西省中专教育先进个人,2000年获太原市警校首届评教评学一等奖。 田明,男,生于1976年10月,硕士研究生,2001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大,2001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2004年《战时日军对山西邮政的破坏》发表于《山西师大学报》;合著《华北抗战史》(上卷)发表于《山西人民出版社》。奖励荣誉:2004年被太原市政府评为市职业优秀教师。 翟淑琴,女,生于1965年10月,现任基础教研室科员,199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2003年考取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光电研究所光量子与光学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在读),198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文《刑事技术教程》。奖励荣誉:1999年获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 周志琛,女,生于1975年9月,2001年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2004年考取山西大学数学科学院研究生(在读)。1998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文《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获奖荣誉:2000年获太原市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005年获太原警官职业学院优秀教师。 李明,男,生于1979年6月,现任计算机教研室科员,大学本科,2003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论文《浅议青少年犯罪》、《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在第十四届“三北”地区公安院校教育研讨会上发表。奖励荣誉:论文《浅议青少年犯罪》、《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我见》在第十四届“三北”地区公安院校教育研讨会上获优秀奖。 李建利,男,辽宁大连人,现任现代技术教育处副处长,高级讲师,专业三级警督, 1994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1994年7月参加工作。科研成果:《警用计算机基础教程》任主编;《中文WINDOW98教程》;论文《基于WORD的现场平面图应用》。奖励荣誉:多次获山西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太原市政府教育先进工作者。

福州大学发表学术论文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条件优越。学院下设中心实验室(20多个实验室)、省数字化设计工程研究中心、CAD/CAM研究中心、机电自动化研究所、铸造研究所、机电工程研究所和液压研究室。“九五”以来,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获直接经济效益3千多万元,创间接经济效益达6亿多元。已完成和现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90多项。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共获1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通过科技鉴定20多项。结合科研实际,共发表学术论文37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6篇。

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发表过2篇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