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港工技术期刊

发布时间:2024-07-02 11:29:14

港工技术期刊

寒区道路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寒区公路路基工程技术研究:寒区公路路基稳定性评价体系及长期可靠性量化评价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及在解决路基稳定性问题中的应用;环境—冻土—工程间相互作用关系。(2)寒区公路路面工程技术研究:寒区公路路面加铺与评价技术;寒区路面路用性能及耐久性。(3)寒区公路维修养护技术研究:寒区公路路面评价与养护技术标准;寒区公路养护技术与工艺。(4)寒区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研究:混凝土冻融破坏防治技术;寒区桥梁与涵洞基础稳定性及新型桥涵结构建造技术;寒区隧道工程防冻技术。寒区道路工程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03年2月,其前身是1973年6月成立的交通部青藏公路科研组及其所依托单位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实验室(1953年成立,后更名为科研试验检测中心)。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3人,流动人员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7人,拥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65%以上,组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8人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2人),9人获得硕士学位,学术梯队人员以硕士以上学历为主,占56.7%,且有40%在读博士、在读硕士持续补充高学历人才;研究人员中有15人成为45岁以下部(省)级以上项目负责人; 实验室现有总建筑面积3194m2,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543万元,实验设备160余台(套),总价值1228万元。先后共承担与寒区道路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科技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7项,横向合作课题4项,其他科技项目8项,为青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铁路、漠河机场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不仅涵盖了高原多年冻土区,也涵盖了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涉及到公路工程、铁路工程与机场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研究人员依托研究课题或利用实验观测数据累计发表论著200篇,其中:中文版著作10部(含参编行业规范3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7篇,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国内学术会议报告9篇;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1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科技奖励20项,其中3项被纳入交通行业技术规范,取得13项国家专利。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港口工程施工力学;2. 信息化施工监控;3. 港口工程的结构耐久性;4. 港口工程新型结构型式及其推广应用技术的研究;5. 外海施工新技术。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华东地区港湾工程建设重要的科研机构,现实验室共有正式员工61人,客座专家5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9人、中级技术人员20人,拥有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港工技术与管理》期刊编辑部,从事港口工程结构、海工建筑材料、地基处理以及水运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级、交通部及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励约40项,其科研成果和产品在华东、华南沿海的港口码头与桥梁中获得广泛应用。实验室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的试验研究项目,包括东海大桥承台施工过程的应力场与温度场测试、洋山深水港的桩基测试等,其中自行研制的氯离子渗透仪在很多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现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结构试验设备,可从事港工结构与桩基础的各类结构试验和桩基试验,尤其是在现场试验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实验室现有主要试验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这些仪器设备具有智能化、小型化、检测方便、精度高等特点,完全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判断、数据整理的模式,在量测过程中使用微机全程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均由相应的配套软件进行处理,软件均为开发的Windows版本,使用和操作直观、快速、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验室在港工结构和桩基的现场试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静力试验设备、室内外静、动态数据采集和测试分析系统以及结构安全检测设备方面也基本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购买的瑞士产的三向位移计为国内首次引进,它可以连续监测相邻两点间的三向变位,与传统的应变测试方法相比,测点成活率非常高,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获得三个方向的变位值,而无需通过应变值推算,避免了累计误差。该仪器在国外常被用于桩基与大坝的变形观测,代表这类测试技术的先进水平。疏浚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疏浚、吹填工程的工艺研究;2. 疏浚设备与机具的试验研究;3. 疏浚控制技术研究;4. 取砂、吹填造陆及筑堤技术研究;5. 环保疏浚技术与工程环境影响控制;6. 新技术预测、跟踪及研发。疏浚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大型、综合、设施先进的疏浚技术实验平台,也是赶超国内外疏浚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实验基地。同时也是一个面向疏浚工程、面向疏浚市场的开放式研究中心,努力为我集团疏浚事业及国内同行提供一流的专业技术服务。实验室拥有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试验大厅和检测中心及大量室内外试验分析仪器和设备,检测中心下设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50m X 5m X 2m的疏浚水槽及疏浚台车系统为目前国内最大。此重点实验室为2002年新建,在基建工程中就已经开始承担相应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863环保疏浚研究项目等十几个项目,获国家奖三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建筑材料重点试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高性能混凝土及混凝土耐久性研究;2. 特种混凝土配制、施工成套技术研究;3. 防腐材料和防腐技术研究;4. 工程材料产品开发研究;5. 已建工程检测、评估和维修技术研究。实验室共有人员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下设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室、腐蚀与防护实验研究室、高分子材料试验研究室、环境工程材料试验研究室、建筑材料检验室、工程技术服务部等专业室。实验室拥有3000kN恒应力试验机、海水腐蚀模拟试验机、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精度自动电位滴定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混凝土氯离子腐蚀测定仪、混凝土孔结构测定仪、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仪等代表着国际材料研究领域的高尖端仪器设备。1986年建立的暴露试验场是国内最早的。桥隧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主要业务:1. 大跨径桥梁架设技术研究;2. 桥梁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研究;3. 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4. 桥梁新材料研究;5. 桥梁施工新设备研究;6. 桥梁深水基础研究。桥隧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从事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在大跨径桥梁施工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在职固定职工35人,客座研究人员31人。实验室具有各种仪器设备50多台(套)。自成立以来共完成科技部、交通部、集团及横向联系课题 37项,技术服务多达10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自行研制开发的自动液压爬模系统、特大桥施工挂蓝、下行式架桥机等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自动液压爬模系统成功的应用于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主塔施工;特大桥施工挂蓝应用于云南元江大桥、江苏五河口大桥和湖北鄂黄大桥等;下行式架桥机用于军山大桥南引桥施工、武汉轻轨I期工程等;海水拌制泥浆对钻孔桩耐久性的影响和海工混凝土及阻锈剂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最早开发的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应用于国内多座特大桥梁的施工,在国内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领域具有良好的声誉,在苏通长江大桥、舟山西堠门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中应用。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近岸海洋土和软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其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2. 岩土工程现场原位试验和原位观测技术的研究;3. 软土土结构的加固或补强技术研究;4. 特色土的基本理论研究;5.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理论研究。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是中国从事软土地基加固机理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具有近五十年的试验研究经验,多年来在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开发、港口工程地基计算理论研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岩土工程现场测试、软土地基加固现场检测、岩土工程室内实验、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近海海洋土和软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其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岩土工程现场原位测试和原位观测技术的研究、软弱土结构的加固或补强技术研究等方面保持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如六五期间完成的真空预压加固技术、九五期间完成的海上CDM工法等国家级课题。同时还主持和参与了多本规范的编写。实验室现有人员64人,其中教授级高工8人,高工16人,各种仪器设备100多台(套)。

论文写的好、有创新就可以发表

1、北方交通 2、北京公路 3、北京汽车 4、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5、长客科技 6、车辆与动力技术 7、车迷 8、车时代 9、车世界 10、车用发动机 11、车与人 12、车主之友 13、城市车辆 14、城市道桥与防洪 15、城市公共交通 16、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7、城市交通 18、船舶 19、船舶标准化 20、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1、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2、船舶工程 23、船舶经济贸易 24、船舶力学 25、船舶设计通讯 26、船舶物资与市场 27、船电技术 28、船海工程 29、船检科技 30、船艇 31、大众汽车(豪华版) 32、当代汽车 33、道路交通管理 34、道路交通与安全 35、地下工程与隧道 36、电动自行车 37、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38、电气化铁道 39、东北公路 40、东风汽车 41、都市快轨交通 42、发动机燃料系统 43、福建交通科技 44、港工技术 45、港工技术与管理 46、港工勘察(内部资料) 47、港口经济 48、港口科技 49、港口装卸 50、公路 51、公路工程 52、公路交通技术 53、公路交通科技 54、公路与汽运 55、广船科技 56、广东公路交通 57、广东造船 58、广铁科技 59、广西交通科技 60、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61、国际船艇 62、国家安全通讯 63、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64、国外舰船工程 65、国外内燃机车 66、国外铁道车辆 67、哈尔滨铁道科技 68、海交史研究 69、海事大观 70、航道科技 71、航海 72、航海技术 73、黑龙江交通科技 74、湖北汽车 75、湖南交通科技 76、华东公路 77、华南航道 78、机车车辆工艺 79、机车车辆通讯 80、机车电传动 81、机电兵船档案 82、机电设备 83、集装箱化 84、驾驶天地 85、驾驶园 86、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87、舰船电子工程 88、舰船科学技术 89、舰船知识 90、江苏船舶 91、江苏交通 92、江苏交通科技 93、江西交通 94、交通标准化 95、交通环保 96、交通节能与环保 97、交通科技 98、交通科技与经济 99、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100、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101、交通与计算机 102、交通与社会 103、交通与运输 104、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05、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106、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07、轿车情报 108、京铁科技通讯 109、客车技术 110、客车技术与研究 111、路基工程 112、眉厂科技 113、名车志 114、摩托车 115、摩托车技术 116、摩托车信息 117、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18、内燃机车 119、汽车导购 120、汽车电器 121、汽车工程 122、汽车工业研究 123、汽车工艺与材料 124、汽车技术 125、汽车驾驶员 126、汽车科技 127、汽车情报 128、汽车生活 129、汽车时代 130、汽车实用技术 131、汽车维护与修理 132、汽车维修 133、汽车维修技师 134、汽车维修与保养 135、汽车文摘 136、汽车与安全 137、汽车与驾驶维修 138、汽车与你 139、汽车与配件 140、汽车与社会 141、汽车运输研究 142、汽车运用 143、汽车杂志 144、汽车之友 145、汽车知识 146、汽车族 147、桥梁建设 148、青海交通科技 149、轻型汽车技术 150、山东交通科技 151、山西交通科技 152、商用汽车 153、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154、上海公路 155、上海汽车 156、上海铁道科技 157、上海造船 158、时代汽车 159、实用汽车技术 160、世界海运 161、世界汽车 162、世界桥梁 163、世界隧道 164、水道港口 165、水路运输文摘 166、水运工程 167、水运管理 168、水运科学研究 169、四机科技 170、隧道建设 171、隧道译丛 172、天津航海 173、天津汽车 174、铁道标准设计 175、铁道车辆 176、铁道工程学报 177、铁道货运 178、铁道机车车辆 179、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180、铁道技术监督 181、铁道建筑 182、铁道建筑技术 183、铁道勘测与设计 184、铁道勘察 185、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86、铁道通信信号 187、铁道文摘 188、铁道学报 189、铁道运营技术 190、铁道知识 191、铁路安全 192、铁路采购与物流 193、铁路地质与路基 194、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95、铁路技术创新 196、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197、西部交通科技 198、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199、现代船舶 200、现代交通技术 201、现代隧道技术 202、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3、学术动态 204、移动电源与车辆 205、游艇业 206、云南交通科技 207、云南现代交通 208、运输经理世界 209、造船技术 210、浙江交通科技 211、中船重工 212、中国船检 213、中国道路运输 214、中国港口 215、中国港湾建设 216、中国公路 217、中国公路学报 218、中国海事 219、中国航海 220、中国航务周刊 221、中国机械 222、中国舰船研究 223、中国交通年鉴 224、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25、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26、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227、中国汽车画报 228、中国汽车市场 229、中国水运(理论版) 230、中国水运(上半月) 231、中国水运(下半月) 232、中国水运(学术版) 233、中国索道 234、中国铁道科学 235、中国铁道年鉴 236、中国铁路 237、中国铁路(英文版) 238、中国修船 239、中国造船 240、中国自行车 241、中外船舶科技 242、中外公路 243、中文科技资料目录-船舶工程 244、重型汽车 245、珠江水运 246、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47、专用汽车 248、装备维修技术 249、综合运输

科教导刊、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都可以的,投稿须知可随时问壹品优刊。

港工技术期刊投稿

金属材料方面比较好发的非核心期刊有哪些土木工程期刊目录全专业包括: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2、岩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期刊名称—————种类—————专业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灾害学——CSCD——防灾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中国公路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桥梁建设——核心期刊——道桥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道桥现代隧道技术——核心期刊——道桥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核心期刊——道桥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核心期刊——道桥中外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河海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水利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力学——CSCD、核心期刊——岩土中国港湾建设——核心期刊——岩土港工技术——核心期刊——岩土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期刊——岩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期刊——岩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学报——CSCD——岩土地质力学学报——CSCD——岩土工程地质学报——CSCD——岩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交通铁道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交通路基工程——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汇刊——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核心期刊——交通中国铁道科学——CSCD——交通管理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科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世界——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中国工业经济——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开发——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现代化——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工业技术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营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与管理研究——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施工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仿真学报——CSCD——土木建管系统工程学报——CSCD——土木建管中国管理科学——CSCD——土木建管

科教导刊、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都可以的,投稿须知可随时问壹品优刊。

寒区道路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寒区公路路基工程技术研究:寒区公路路基稳定性评价体系及长期可靠性量化评价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及在解决路基稳定性问题中的应用;环境—冻土—工程间相互作用关系。(2)寒区公路路面工程技术研究:寒区公路路面加铺与评价技术;寒区路面路用性能及耐久性。(3)寒区公路维修养护技术研究:寒区公路路面评价与养护技术标准;寒区公路养护技术与工艺。(4)寒区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研究:混凝土冻融破坏防治技术;寒区桥梁与涵洞基础稳定性及新型桥涵结构建造技术;寒区隧道工程防冻技术。寒区道路工程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03年2月,其前身是1973年6月成立的交通部青藏公路科研组及其所依托单位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实验室(1953年成立,后更名为科研试验检测中心)。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3人,流动人员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7人,拥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占65%以上,组成高水平的学术团队;8人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2人),9人获得硕士学位,学术梯队人员以硕士以上学历为主,占56.7%,且有40%在读博士、在读硕士持续补充高学历人才;研究人员中有15人成为45岁以下部(省)级以上项目负责人; 实验室现有总建筑面积3194m2,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543万元,实验设备160余台(套),总价值1228万元。先后共承担与寒区道路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科技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7项,横向合作课题4项,其他科技项目8项,为青藏公路、新藏公路、青藏铁路、漠河机场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不仅涵盖了高原多年冻土区,也涵盖了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涉及到公路工程、铁路工程与机场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实验室研究人员依托研究课题或利用实验观测数据累计发表论著200篇,其中:中文版著作10部(含参编行业规范3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7篇,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国内学术会议报告9篇;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1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科技奖励20项,其中3项被纳入交通行业技术规范,取得13项国家专利。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港口工程施工力学;2. 信息化施工监控;3. 港口工程的结构耐久性;4. 港口工程新型结构型式及其推广应用技术的研究;5. 外海施工新技术。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华东地区港湾工程建设重要的科研机构,现实验室共有正式员工61人,客座专家5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9人、中级技术人员20人,拥有各类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港工技术与管理》期刊编辑部,从事港口工程结构、海工建筑材料、地基处理以及水运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级、交通部及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励约40项,其科研成果和产品在华东、华南沿海的港口码头与桥梁中获得广泛应用。实验室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的试验研究项目,包括东海大桥承台施工过程的应力场与温度场测试、洋山深水港的桩基测试等,其中自行研制的氯离子渗透仪在很多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现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程结构试验设备,可从事港工结构与桩基础的各类结构试验和桩基试验,尤其是在现场试验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实验室现有主要试验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这些仪器设备具有智能化、小型化、检测方便、精度高等特点,完全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判断、数据整理的模式,在量测过程中使用微机全程控制,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均由相应的配套软件进行处理,软件均为开发的Windows版本,使用和操作直观、快速、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验室在港工结构和桩基的现场试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静力试验设备、室内外静、动态数据采集和测试分析系统以及结构安全检测设备方面也基本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购买的瑞士产的三向位移计为国内首次引进,它可以连续监测相邻两点间的三向变位,与传统的应变测试方法相比,测点成活率非常高,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获得三个方向的变位值,而无需通过应变值推算,避免了累计误差。该仪器在国外常被用于桩基与大坝的变形观测,代表这类测试技术的先进水平。疏浚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疏浚、吹填工程的工艺研究;2. 疏浚设备与机具的试验研究;3. 疏浚控制技术研究;4. 取砂、吹填造陆及筑堤技术研究;5. 环保疏浚技术与工程环境影响控制;6. 新技术预测、跟踪及研发。疏浚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大型、综合、设施先进的疏浚技术实验平台,也是赶超国内外疏浚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实验基地。同时也是一个面向疏浚工程、面向疏浚市场的开放式研究中心,努力为我集团疏浚事业及国内同行提供一流的专业技术服务。实验室拥有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试验大厅和检测中心及大量室内外试验分析仪器和设备,检测中心下设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50m X 5m X 2m的疏浚水槽及疏浚台车系统为目前国内最大。此重点实验室为2002年新建,在基建工程中就已经开始承担相应课题的研究,包括国家863环保疏浚研究项目等十几个项目,获国家奖三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建筑材料重点试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高性能混凝土及混凝土耐久性研究;2. 特种混凝土配制、施工成套技术研究;3. 防腐材料和防腐技术研究;4. 工程材料产品开发研究;5. 已建工程检测、评估和维修技术研究。实验室共有人员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下设混凝土材料试验研究室、腐蚀与防护实验研究室、高分子材料试验研究室、环境工程材料试验研究室、建筑材料检验室、工程技术服务部等专业室。实验室拥有3000kN恒应力试验机、海水腐蚀模拟试验机、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精度自动电位滴定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混凝土氯离子腐蚀测定仪、混凝土孔结构测定仪、混凝土绝热温升测定仪等代表着国际材料研究领域的高尖端仪器设备。1986年建立的暴露试验场是国内最早的。桥隧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主要业务:1. 大跨径桥梁架设技术研究;2. 桥梁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研究;3. 桥梁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4. 桥梁新材料研究;5. 桥梁施工新设备研究;6. 桥梁深水基础研究。桥隧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从事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在大跨径桥梁施工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在职固定职工35人,客座研究人员31人。实验室具有各种仪器设备50多台(套)。自成立以来共完成科技部、交通部、集团及横向联系课题 37项,技术服务多达10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自行研制开发的自动液压爬模系统、特大桥施工挂蓝、下行式架桥机等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自动液压爬模系统成功的应用于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主塔施工;特大桥施工挂蓝应用于云南元江大桥、江苏五河口大桥和湖北鄂黄大桥等;下行式架桥机用于军山大桥南引桥施工、武汉轻轨I期工程等;海水拌制泥浆对钻孔桩耐久性的影响和海工混凝土及阻锈剂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最早开发的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应用于国内多座特大桥梁的施工,在国内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领域具有良好的声誉,在苏通长江大桥、舟山西堠门大桥等大型桥梁工程中应用。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业务:1. 近岸海洋土和软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其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2. 岩土工程现场原位试验和原位观测技术的研究;3. 软土土结构的加固或补强技术研究;4. 特色土的基本理论研究;5.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理论研究。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是中国从事软土地基加固机理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具有近五十年的试验研究经验,多年来在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开发、港口工程地基计算理论研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岩土工程现场测试、软土地基加固现场检测、岩土工程室内实验、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近海海洋土和软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其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岩土工程现场原位测试和原位观测技术的研究、软弱土结构的加固或补强技术研究等方面保持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如六五期间完成的真空预压加固技术、九五期间完成的海上CDM工法等国家级课题。同时还主持和参与了多本规范的编写。实验室现有人员64人,其中教授级高工8人,高工16人,各种仪器设备100多台(套)。

[1] 陈仁朋,许伟,汤旅军,陈云敏,地下水位及电导率TDR测试探头研制与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77-82.[2] 朱斌,陈仁朋,罗军,陈云敏. 低速运动船只撞击埋置框架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海洋工程,2008, 26(2):17-25[3] 谢海建, 陈仁朋, 陈云敏, 柯瀚. 考虑非线性吸附时污染物在半无限黏土中的一维扩散解,岩土工程学报,2007, 29(9): 1404-1408[4] 谢海建,陈仁朋,陈云敏,柯瀚. 考虑非线性吸附时溶质在有限厚度粘土中的一维扩散解,环境科学学报,2008,28(2): 376-383.[5] 胡琦, 陈仁朋, 陈云敏, 梅德庆.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基础的优化设计, 动力工程, 2007, 27(3): 327-331[6] 陈仁朋,周万欢,曹卫平,陈云敏,改进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及其在单桩负摩阻力时间效应研究中的应用,岩土工程学报,2007,29(6):824-830.[7] 陈仁朋,王进学,陈云敏,张延红. TDR技术在石灰炉渣加固土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5):676-683.[8] 陈仁朋,徐正中,陈云敏. 桩承式加筋路堤关键问题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7,20(2): 7-12.[9] 曹卫平,陈仁朋,陈云敏. 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7,29(3): 436-441[10] 曹卫平,陈仁朋,陈云敏,桩承式加筋路堤桩体荷载分担比计算,中国公路学报,2006, 19(6): 1-6.[11] 戴宏伟 陈仁朋 陈云敏 地面新施工荷载对临近地铁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3):312-316.[12] Chen RP, Daita RK, Drnevich VP, Kim DH. Laboratory TDR monitoring of physico-chemical process in lime kiln dust stabilized clayey soil.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6,28(2), 249-255[13] 许峰,陈仁朋,陈云敏. 桩承式路堤工作性状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39(9): 1393-1399.[14] 芦森, 陈仁朋, 陈云敏, 王常晶. 打桩振动对邻近新浇筑混凝土的影响, 中国市政工程.2005, 1: 68-70.[15] 吕凡任, 陈仁朋, 陈云敏, 应建国. 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压和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2005, 38(3): 99-105.[16] 陈仁朋,贾宁,陈云敏. 桩承式加筋路堤受力机理及沉降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23): 4358-4367.[17] 陈仁朋,许峰,陈云敏,贾宁. 软土地基桩承式路堤工作性状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05, 18( 3), 7-13[18] 陈仁朋, 周万欢, 王宏志, 陈云敏. 用DQM求解成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问题. 计算力学学报,2005, 22(3 ): 310-315,329[19] 贾宁,陈仁朋,陈云敏,徐立新,杨少华,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理论分析及监测,岩土工程学报,2004,26(6):755-760[20] 龚健,陈仁朋,陈云敏,程光明,应建国. 微型桩原型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ol.23(20), 2004年10月,3541-3546.[21] 林政,陈仁朋,陈云敏,许峰. 一种现场测定地基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的方法, 岩土工程学报,Vol.26 No.4:505-510.[22] 王宏志, 陈仁朋. 周万欢. 双层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的DQM解. 水利学报,Vol,No.4, 8-15,2004年4月.[23] 王仕方,陈仁朋,陈云敏. 预制桩可打性的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7, No.6, 2003年11月,P:657-663.[24] 陈仁朋, 凌道盛,陈云敏. 群桩基础沉降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土木工程学报, 2003年10月,Vol. 36, No.9, 89-94[25] 陈赟、陈仁朋、陈云敏. TDR边坡监测系统的计算模型和试验初探. 工业建筑, 2003年8月,Vol.33,No.8,33-36.[26] ZHU Bin(朱 斌), CHEN Ren-peng(陈仁朋), CHEN Yun-min(陈云敏). Transient response of piles-bridge under horizontal excitation. J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3, 4(1): 28~34.[27] 陈仁朋、梁国钱、余济棠、陈云敏. 考虑桩土相对滑移地单桩和群桩的非线性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 36(6): 668-673.[28] 朱斌、陈仁朋、陈云敏、王宏志. 埋置框架的横向动力特性研究. 振动工程学报,2002,15(4): 425~429.[29] 余云燕、陈仁朋、陈云敏、胡亚元,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桩基质量综合评定方法,中国公路学报,vol. 15,No.2,2002年4月,68-71[30] 陈仁朋、陈磊、陈云敏,基底不透水条件下埋置基础沉降的Biot固结理论解,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6,No.1,17-21[31] 陈云敏、陈仁朋、凌道盛,考虑相互作用的桩筏基础简化分析方法,岩土工程学报,Vol.23,No.6,2001年11月,686-691[32] 李仁平、陈仁朋、陈云敏,阻滑桩加固土坡的极限设计方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5,No.6,2001年11月,618-622[33] 金振奋、陈仁朋、凌道盛、陈云敏,群桩地基中应力及变形规律数值分析,工业建筑,第31卷,第10期,2001年10月,37-42[34] 李仁平、陈仁朋、陈云敏,软土地基码头的加固及堆载试验分析,港工技术,Vol.148,No.3,2001年9月,34-37.[35] 陈仁朋、陈云敏、蔡袁强,粉砂性土体中基坑开挖工程实践,建筑结构学报,Vol.22,No.4,2001年9月,90-95.[36] 陈云敏、陈仁朋、朱斌,打桩过程中桩的横向振动分析,振动工程学报,Vol. 14,No.2,2001(2):215-219[37] 李仁平、陈仁朋、陈云敏,软粘土地基中码头桩基的受力分析,工业建筑,Vol.31 No.4,2001(4):46-47[38] CHEN Ren-peng HU Yayuan CHEN Yun-min, Determing driving resistance with rebound of pile-top during pile driv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Vol.2, No.2, 2001(4):121-240[39] 陈仁朋、陈云敏、李琪、童建国,某工程桩的可打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Vol23 No.2,2001(3):235-238[40] CHEN Ren-peng CHEN Yun-min LING Dao-shen, Analysis of vertical pressure on buried pipeline with case stud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Vol.1 No.4 P:414-420, 2000(10)[41] 陈仁朋、陈云敏、吴世明,饱和土中球形空腔稳态振动,浙江大学学报,1997(9),Vol.31, 增刊,P:253~256[42] 陈仁朋、陈云敏、宣伟丽、吴世明, 饱和土中球形空腔稳态振动及其在基桩中的应用,振动工程学报,1998(9),Vol.11, No.3 P:373~377[43] 陈云敏、陈仁朋、吴世明、A.F.van Weele,利用桩顶加速度分析桩端土的静阻力,岩土工程学报,1997(11),Vol.19, No.6 P:16~21代表性国内外会议论文陈仁朋,徐正中,陈云敏. 桩承式路堤技术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岩土力学与工程新进展,第六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15-17日,主编:高广运,P:1-7 (专题报告)陈仁朋,张延红,王进学,陈云敏. TDR技术在监测土体污染中的应用,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重庆,2007年11月1-4日,725-729陈仁朋,王进学,陈云敏,孔卫国,TDR测试系统理论模型及应用,第七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343-349,北京,2006.11.3-6陈仁朋,龚建,陈云敏,吕凡任,应建国,程光明. 软土地基中微型桩原型试验研究,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年10月25-28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P:599-604陈仁朋,陈云敏,黄海丹,群桩共同作用的简化分析方法,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年10月25-28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P:572-577陈云敏、陈仁朋、卢森. 软土地基地铁施工及运营过程中的几个土力学问题,城市地铁建设与环境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高级技术论坛(2002年12月18~20日,杭州),主编史佩栋,165~177.陈仁朋、陈云敏、梁志刚等,TDR测试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应用,第一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杭州:2002年11月17日至19日,浙江大学出版社陈云敏,陈仁朋,凌道盛. 桩筏基础共同作用简化分析方法,21世纪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7月金振奋、陈仁朋、陈云敏,轴对称荷载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固结沉降分析,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万国学术会议出版社,1999(10),P:507~510陈云敏、陈仁朋、吴世明,多相介质波动理论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万国学术会议出版社,1999(10),P:541~544

港口技术论文发表

1、北方交通 2、北京公路 3、北京汽车 4、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5、长客科技 6、车辆与动力技术 7、车迷 8、车时代 9、车世界 10、车用发动机 11、车与人 12、车主之友 13、城市车辆 14、城市道桥与防洪 15、城市公共交通 16、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7、城市交通 18、船舶 19、船舶标准化 20、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1、船舶标准化与质量 22、船舶工程 23、船舶经济贸易 24、船舶力学 25、船舶设计通讯 26、船舶物资与市场 27、船电技术 28、船海工程 29、船检科技 30、船艇 31、大众汽车(豪华版) 32、当代汽车 33、道路交通管理 34、道路交通与安全 35、地下工程与隧道 36、电动自行车 37、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38、电气化铁道 39、东北公路 40、东风汽车 41、都市快轨交通 42、发动机燃料系统 43、福建交通科技 44、港工技术 45、港工技术与管理 46、港工勘察(内部资料) 47、港口经济 48、港口科技 49、港口装卸 50、公路 51、公路工程 52、公路交通技术 53、公路交通科技 54、公路与汽运 55、广船科技 56、广东公路交通 57、广东造船 58、广铁科技 59、广西交通科技 60、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61、国际船艇 62、国家安全通讯 63、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64、国外舰船工程 65、国外内燃机车 66、国外铁道车辆 67、哈尔滨铁道科技 68、海交史研究 69、海事大观 70、航道科技 71、航海 72、航海技术 73、黑龙江交通科技 74、湖北汽车 75、湖南交通科技 76、华东公路 77、华南航道 78、机车车辆工艺 79、机车车辆通讯 80、机车电传动 81、机电兵船档案 82、机电设备 83、集装箱化 84、驾驶天地 85、驾驶园 86、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87、舰船电子工程 88、舰船科学技术 89、舰船知识 90、江苏船舶 91、江苏交通 92、江苏交通科技 93、江西交通 94、交通标准化 95、交通环保 96、交通节能与环保 97、交通科技 98、交通科技与经济 99、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100、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101、交通与计算机 102、交通与社会 103、交通与运输 104、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105、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106、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07、轿车情报 108、京铁科技通讯 109、客车技术 110、客车技术与研究 111、路基工程 112、眉厂科技 113、名车志 114、摩托车 115、摩托车技术 116、摩托车信息 117、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18、内燃机车 119、汽车导购 120、汽车电器 121、汽车工程 122、汽车工业研究 123、汽车工艺与材料 124、汽车技术 125、汽车驾驶员 126、汽车科技 127、汽车情报 128、汽车生活 129、汽车时代 130、汽车实用技术 131、汽车维护与修理 132、汽车维修 133、汽车维修技师 134、汽车维修与保养 135、汽车文摘 136、汽车与安全 137、汽车与驾驶维修 138、汽车与你 139、汽车与配件 140、汽车与社会 141、汽车运输研究 142、汽车运用 143、汽车杂志 144、汽车之友 145、汽车知识 146、汽车族 147、桥梁建设 148、青海交通科技 149、轻型汽车技术 150、山东交通科技 151、山西交通科技 152、商用汽车 153、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154、上海公路 155、上海汽车 156、上海铁道科技 157、上海造船 158、时代汽车 159、实用汽车技术 160、世界海运 161、世界汽车 162、世界桥梁 163、世界隧道 164、水道港口 165、水路运输文摘 166、水运工程 167、水运管理 168、水运科学研究 169、四机科技 170、隧道建设 171、隧道译丛 172、天津航海 173、天津汽车 174、铁道标准设计 175、铁道车辆 176、铁道工程学报 177、铁道货运 178、铁道机车车辆 179、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180、铁道技术监督 181、铁道建筑 182、铁道建筑技术 183、铁道勘测与设计 184、铁道勘察 185、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86、铁道通信信号 187、铁道文摘 188、铁道学报 189、铁道运营技术 190、铁道知识 191、铁路安全 192、铁路采购与物流 193、铁路地质与路基 194、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195、铁路技术创新 196、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197、西部交通科技 198、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199、现代船舶 200、现代交通技术 201、现代隧道技术 202、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3、学术动态 204、移动电源与车辆 205、游艇业 206、云南交通科技 207、云南现代交通 208、运输经理世界 209、造船技术 210、浙江交通科技 211、中船重工 212、中国船检 213、中国道路运输 214、中国港口 215、中国港湾建设 216、中国公路 217、中国公路学报 218、中国海事 219、中国航海 220、中国航务周刊 221、中国机械 222、中国舰船研究 223、中国交通年鉴 224、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25、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 226、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227、中国汽车画报 228、中国汽车市场 229、中国水运(理论版) 230、中国水运(上半月) 231、中国水运(下半月) 232、中国水运(学术版) 233、中国索道 234、中国铁道科学 235、中国铁道年鉴 236、中国铁路 237、中国铁路(英文版) 238、中国修船 239、中国造船 240、中国自行车 241、中外船舶科技 242、中外公路 243、中文科技资料目录-船舶工程 244、重型汽车 245、珠江水运 246、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47、专用汽车 248、装备维修技术 249、综合运输

港口物流相关的方面的 5000字 什么时候要呢 我做过几篇 不知道你能用的上不。。 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虽然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是一定考虑是否可以做到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注意不要题目选的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热点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学科交叉或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等。

论文写的好、有创新就可以发表

交通技术,直接找这些期刊的官网~咨询编辑如何投稿就可以了

建工技术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中国水利学会等南京虎踞关34号(210024)2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建筑学会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100835)3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北京三里河路9号(100835)4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府路9号(150080)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6中国给水排水中国市政工程华光设计院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300074)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市西大直街144号(150006)8给水排水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学会北京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9化学建材全国建材情报信息网化学建材专业组、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2000327)10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北京西郊百万庄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100037)11建筑学报中国建筑学会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100835)12岩土力学中科院武汉岩石力学研究武汉市武昌小洪山(430071)13建筑结构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北京西直门外松庄大街19号(100044)14工程力学中国力学学会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00084)15计算力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学报》编辑部(116032)16建筑机械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北京安宝内方家胡同21号(100007)17工业建筑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100088)18世界建筑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馆北楼208室(100084)19新型建筑材料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研究院杭州市体育场路119号(310003)20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所江苏苏州三香路162号(215004)21建筑技术北京建工集团北京阜外南礼土路19号(100045)22施工技术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北京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23暖通空调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北京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19号(100044)24城市规划汇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四平路1239号(200092)25工程勘察建设部综合勘探研究设计院北京东直门内大街177号(100037)26新建筑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市华中理工大学(430068)

这家期刊简直就是期刊中的la ji,同时录用的两篇文章,别人一年见刊了,建筑技术两年多还没消息,打电话答复都是含糊不清,深受其害

杂志的话,没怎么注意。

以前是双核心期刊。

在一众期刊里名列前茅。

现在仅是中文核心期刊。

工具技术期刊

《工具技术》不会被踢出核心。《工具技术》是北大期刊,由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主管,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的工业类优秀期刊,购买量一直高居不下,所以不会被踢出核心。

是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