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刘春杨论文为什么不能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4 13:06:23

刘春杨论文为什么不能发表

封闭自我,是走向孤独的开始;孤独,是通向自杀的最好状态。 01 2月14日下午,失联15天后,中科大博士刘春杨的遗体在一片芦苇荡里被发现。 此时,严寒尚未消退,湿冷像病毒一样侵人心骨,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这个残冬里永远失去了鲜活。 生命缘何陨落?尸体被发现的那一天,刘春杨的家人坦言,可能是刘春杨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因为刘春杨曾向父母提过,因为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要延期一年,即2019年毕业。 如果这个是刘春杨自杀的原因,从时间和动机上看,都说不通。压力大肯定只是一种表象,表象背后肯定还有不被人知的原因。 02 2月19日元宵节这天,相关的报道出来了,揭开了刘春杨生前的一些现状,从这些报道出来的现状中,我们得以窥见刘春杨死亡的真正原因。 刘父称“只记得孩子跟我说,他觉得自己很迷茫,没有研究方向。” 刘春杨所在宿舍的宿管阿姨称,“这一年,不常见到刘春杨出入”。 与刘春杨同专业的几名研究生也表示,“几乎没有在实验室见到过这个人”。 “他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宿舍待着,白天睡觉,晚上玩玩游戏,打魔兽世界或者炉石传说。”室友王凯说,除了去食堂吃饭,刘春杨几乎从不出门。 在王凯眼里,最近一年,刘春杨“过得比较颓废”。作为临近毕业的博士,本应有很多事要忙,写论文、找工作等等,但刘春杨“像是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干啥”。刘春杨的桌子上没有书、文献和资料,王凯也没见到他在宿舍里做过研究。 报道称,刘春杨失联后,所有人都没有收到过刘春杨的消息。手机没有开过机,银行卡没有消费记录,微信和QQ也没再登录过。非常重要的一点来了,他的微信里只有5个好友,分别是父母、两位姐姐和一位大学同学,没有开通过朋友圈,头像是默认的,也没有加入过任何同学群。 03 看到了这里,很多人或许对刘春杨的自杀就会恍然大悟了,根本性的原因出在微信里只有5个通讯好友上。颓废可以成为一个人堕落的开始,但是很难成为一个人自杀的借口。这些年读了不少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得知很多人产生自杀的念头,都跟他的人际关系有关,也就是说压倒一个人最后的稻草,往往是他开始封闭自我,与这个世界断绝沟通。 封闭自我有多可怕,意味着他与整个世界不再沟通,意味着他对所有人不再感兴趣,简单一句话,地球上就剩他一人了,他能活下去吗?那种无望和绝望能想象吗?不妨试着想一下,自己一人在一座孤岛上活一生,害怕吗?我想刘春杨的人际关系,是他对生命和世界绝望的最根本原因。 论文难写、沉迷游戏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宣泄的对象和途径,只要有人还陪着你,就不会孤独至此。 知道,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岛,每个人的压力似乎都很大,很多人会选择亲友倾诉作为排解;但有些人会选择自我疗愈,让自己这座孤岛不再与周围的世界勾连,于是他的内心鲜少会有人能真正走进去。一个人外表上看上去平静如常波澜不惊,可能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了,在孤岛成群的社会,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一个人好端端的,为什么就自杀了。 04 让我记忆尤深,且永难忘记的是,2010年国企工人潘鸿强自杀事件,潘鸿强生前是一名有31年工龄的国有企业工人,他在黎明前的车间自杀后,留下一张工资存折,存折里只剩下0.46元。 在写给儿子的遗书上,他放着他父亲的骨灰寄存证,49岁的潘鸿强一直有个心愿,买块墓地,把父亲的骨灰安葬了,但至死也没能实现,还欠下900元的债务。很显然,自杀是为生活所迫,但里面总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年看完了很多相关的报道,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在遗嘱落款处写的是“孤独者潘鸿强”。或许,真正让他产生绝望的不是贫穷,而是无法根除的孤独。后续的报道也印证了我的猜想,因为被生活所迫,他和妻子商议离婚,以此可以获得低保金。 夫妻俩最后一次见面,他在电话里说:“萍,我没钱了,借你200元。等发工资还。”她说:“你用呗!还借啥呀。”他们在附近一个酒店门口碰面。拿了钱,他匆匆走了。对于一个男人而言,养不起家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致使他常年未和被离婚的妻子说过话,什么苦都自己咽。 除了情感上处在一种绝境中,工作上也让他堕入无边的孤独和黑暗中。大约3年前开始,潘鸿强的工作就是夜间看守厂房,这是一座大约三四个教室那么大的老式厂房,有两层楼高,他的任务是定时拿手电筒巡视车间。一千多个夜晚,他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厂房,潘鸿强能看到的,除了那些沉重的机器,就是自己的影子。 “我特别难受的是,他老是一个人上夜班,厂房那么大,他一个人,就那么一直孤零零的。”在读大学的儿子潘琦说。 在潘琦的印象中,最后这一年多,爸爸住的地方,是最深的巷子里“见不到阳光的角落”。 在情感和事业上都陷入了孤立绝境中后,潘鸿强的生活再也没了意义,他常常念叨的翻不了身了,成为他的命运谶语。公安机关调取的车间摄像头显示,出事前,他曾在车间里绕行好几圈,行为反常。惨烈的死亡随即发生。几分钟后,他用一把机床刀挥向自己的脖子。 05 如何想象一个拿着微薄薪资的中年人,一个在妻子面前丧失尊严抬不起头的男子汉,在千百个夜里是如何孤独地熬过去的,他的世界没人能走的进去,他也不想有人走进去,因为里面可能溃烂成一片了。 如果说贫困让他对生活产生了绝望,那么压弯他最后一根稻草的是孤独,自我封闭的孤独,让他全面崩溃,他把自己世界的大门封闭了起来,也就断绝了一切好起来的可能,人不是神仙,困顿时需要有人帮助开导,可惜他太倔了。 归根结底,刘春杨和潘鸿强的悲剧都在于自己,或者在于自己的性格,在于自己不能更好地跟周围的世界打交道,把自己锁起来,什么事都自己扛。人都是不完整的,需要别人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如果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或者心情开始抑郁了,千万别自己憋着,找个人哪怕是网上的陌生人,聊一聊。要记得,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一束光,当你的生活陷入了黑暗时,随便一个人都可能照进你的生活,给你光明和温暖。 就像小溪河流属于大海,我们每个人都属于人群,只有在里面,我们才有归属感! 只有在人群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最近比较火的是博士生刘春杨的死,本着入土为安的原则本不宜过多评论,但为避免更多的悲剧继续上演,老王有必要啰嗦一下,也许是老王现在年纪大了,废话也开始变多了吧。 对于刘春杨的死,个人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 1.其心理素质太差了些 刘春杨学的专业是地球化学专业,该专业研究的是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这个专业,相当之冷门,本该17年6月毕业的到19年了还没毕业,也许这是其自杀的一个主要动机。 刘春杨自杀了,一个博士生就这样自杀了,就因为毕不了业,这生命似乎也太廉价了些。 不可否认刘春杨的智商绝对是一流的,要不然也不会考上中科大,但是通过他的自杀我们可以看到其心理素质也太差了些。 所以,我们的教育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光有分数就够了吗? 情商、财商、人品等等,这一切不一样都很重要吗? 2.其自我调节能力也不行 刘春杨的博士学业迟迟无法毕业,个人认为主要和其自身关系很大,因为其最近一年一直在消磨时间,整天打游戏、睡觉,论文是这样写出来的? 也许是他自己对这个博士原本就不是很喜欢,因为他自己曾想过出国,但家里人不同意,因此只好违心地继续硕博连读。 既然选择了,你就要无怨无悔,干嘛你还要再次逃避呢? 不是也有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么?面子它真的很重要? 死,难道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所以,其自我调节能力太差了,而且生活从来就不是按照我们的预想进行发展的,倘若那样,那便不叫生活了,那是童话。 《印度合伙人》里面拉克西米说道,“生活一直在给我们出难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断不是逃避了事。 3.其为人太自私了些 刘春杨,28岁,刘家唯一的一个男丁,他一个人自杀了,一了百了,但是其父母、姊妹的伤痛,他想过吗?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对于刘春杨的父母来说。 其姊妹在春节前,还一直期待着他早点回来,几姊妹再一起斗地主,可是他呢? 所以,他有点自私,觉着自己压力太大,实在没法了就选择自杀,但你自己扛不住了,为什么不告诉家人呢?家,它难道不是我们的避风港? 1.金钱至上,这个社会似乎太俗了些 刘春杨,地球化学,光听这名字就冷得不行,他毕业能找到工作? 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资会高么? 买房,买车,娶老婆,那个不花钱?家又是农村的,因此指望家里面支援,那完全是奢望。 人家都是名牌车开起,豪宅住起,天天海外游起,你不眼红? 即便你不眼红,你的恋人或者你老婆,整天在你耳旁嘀咕,甚至数落你,你受得了? 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是极大地丰富了,但是一些人,应该说绝大部分人眼里只有钱了,你能够独善其身? 我猜测,刘春杨,28岁的小伙子,为啥沉迷于游戏? 我想他应该也出去相过亲或者谈过朋友,也受过鄙视,也受过打击。 “你这个专业,将来工资多少啊?” “你怎么买房啊?” “你未来如何计划的啊?” “......” 另外,刘春杨的导师也不过才30多岁,估计也是整天忙着自己挣钱,这个社会都在向钱看啊,其导师也要生活啊,因此对刘春杨可能也没扎关注,刘春杨的论文也迟迟难产,最终无法毕业。 高校,也不再是一方净土,这段时间演员翟天临博士论文抄袭事件不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么?更搞笑的是,其导师貌似还没有当导师的资格。 向钱看,这应该让刘春杨很是压力山大吧。 2.攀比成风,愈演愈烈 当今社会,相互攀比蔚然成风,我想刘春杨一定也有所耳濡目染。 “你穿的鞋子多少钱一双啊?” “暑假你去哪里旅游了啊?” “......” 刘春杨,学的专业又不好,前景应该是比较惨淡,清贫一生? “我是科大毕业的啊,难道我的一辈子就这样?” “到时候,我的一些同学,以前学习不如我的,年薪百万,灯红酒绿,我呢?” “我读这个博士,有个鸟用?” “现在,为啥连个朋友都还没耍上?还不是因为没钱,没前途。” 总之,刘春杨的死,个人觉着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着一颗玻璃心、自私心、虚荣心,那些东西真的很重要吗? 人,不应该只为自己,还要为他人而活,为亲人而活,即便是拧巴地活着,你说呢? ————齐悦梦想社群老王更文NO105————

为什么不能发表图文论文

文章论点不符合或者是质量不过关啊,再就是涉及一些敏感的话题了吧,一般被拒是会告诉你原因的,你多跟编辑沟通一下,我之前在汉斯出版社的编辑给我解释的很详细

完全可以,大力支持

不算。图文论文不算学术论文,是因为图文论文是定期出版的出版物,而学术论文则是一种科研成果,所以图文论文肯定不算。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为什么不能发表观点论文

没有论点,那还论什么?只是单纯的介绍,就写说明文好了

能是能,但对毕业或者评职称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如果你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旦你将该论文发表到任何期刊时,经知网检测,你的摘抄率会很大,是通过不了也无法发表的。所以楼主要慎重呀!!!

---一个大学教授、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 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一、科技论文的内容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 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0.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2.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 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 是通式,没有用处二、论文的标题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 “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 “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 “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三、摘要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四、引言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 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 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 46.67ms。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 “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五、实验验证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六、结论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七、文字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唸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⑵ 语意重复,用词囉嗦,不善运用代词。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唸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⑷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九、论文的署名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杜慧滨教授不让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真的在本校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我曾郑重地向校方建议:取消现行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将此规定改为 ,研究生在读硕或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将视情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资助。这就是要把强迫性或强制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变为引导性或鼓励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变动的实质性意义在于,改变由于现行不合理的规定所导致的研究生普遍以金钱购买或以不正当手段搞人际关系来获取论文(大多数甚或绝大多数是垃圾文章)发表权的现状,从而为改善学术环境,端正学术风气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学校并未采纳我的建议,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能力与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生所必须掌握的是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发表论文的能力。道理很明显,即使研究生撰写出了具有发表价值的学术论文,其论文也未必就能发表,因为论文的发表与否取,除了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或学术水平以外,还取决于许多非学术因素——其中有些因素(甚至关键因素)是外在于研究生而为研究生自身所无法控制的,从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属于“天”而非“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以是否发表论文来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或学术水平,这就是以其有否“成事”来断定其有否“谋事”,亦即所谓“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何况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4年,如此短期的“成败”(有否发表论文)根本不足以证明一个研究生是否为“英雄”(其能力和水平是否够得上硕士或博士的标准)。

为什么不能自己发表论文

不能发表论文那些职称是怎么评定的,肯定可以自己发表论文了

发表论文,与自己现在的职业状态无关,只要你的论文符合相应的论文标准(道德、法律,研究价值、格式等),有正规的机构愿意接收,那么就可以发表。

当然可以,但是你发表论文的用处是什么呢?一般发表论文都都是用于大学毕业,保研考博类,或者评职称所用所以先了解自己发表的论文,在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期刊正常期刊分为:普刊,学报,核心大多是发的基本是普刊,普刊又分为知网,和非知网,国家级和省级等所以先了解自己需求,在根据论文主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期刊

大学生当然可以自己写论文发表。不管是学术论文还是其他文章,大学生都可以自己进行投稿,只要论文质量达到了期刊发稿标准,期刊或杂志就会择期进行发表,并不会因为是学生稿件而拒绝。当然,与教授或者知名学者相比,普通学生的投稿被发表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为什么动漫不能发表论文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论据。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根据这个定义,可知动漫,电影,游戏中的人物不能作为论据。论据要让你的读者产生共鸣,如果你在写应试作文,我想,判卷人一定不认为你的论据成立。论据要有说服力,而动漫,电影,游戏中的人物都是虚幻的,所以不能作为论据。

没有说服力,劝你还是不要用了吧。。。

是可以的,只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就行,黑执事的我写过啊

没有说服力,论据扎不住脚,而且,一般老师都不懂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