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寒门学子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0:36:15

寒门学子发表论文

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走红,是因为文章特别立志一个小孩12妈妈就离家出走,17岁时父亲和奶奶相继离世,后来一个人坎坎坷坷到了博士可以说是寒门贵子的代表。

你觉得寒门出贵子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呢? 从过去到现在来看,对千千万万农村家庭来说,大多数人都是靠读书才走出农村,才真正改变了命运。 我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爆红网络的“出租房学霸家庭”的新闻。说的是山西一对夫妻带着三个孩子住在60平米的小出租房里,一住就是二十年。 父亲范玉华说,钱都给孩子拿来交学费了,买不起房子,但他认为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资。2018年的时候,小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二姐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博连读,大儿子在某军校就读。 要说寒门,这一家子算是寒门了。但不难想象,他把教育当做人生最重要的投资,会让孩子们在往后的人生赚翻了。 他的孩子们会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会再几十年如一日地住在狭小的房子里,一家人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 确实啊,天底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自己给不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往后的人生中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风雨百年季羡林自传》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季羡林的父母及叔父对他也有一样的期望。而季羡林也靠知识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终被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从季羡林的人生中,我们了解到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成就人生。从书中,我们知道如何读书, 如何做人,从而成就自己。 季羡林家里很穷,他的爷爷死了以后父亲季嗣廉和叔父季嗣诚两兄弟相依为命,房没有一间,地也没有一垄,活着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后来叔父季嗣诚在济南站稳了脚跟,时常接济父亲季嗣廉一家大小的生活。 季羡林生于1911年,父亲和叔父两兄弟只有季羡林这么一个儿子,想着好好培养季羡林,让他到济南去读书,盼着将来季羡林有个好前途,在他六岁时就去 按照季羡林的说法是,在高中之前,尽管在学习上并不勤奋,但在叔父的监督引导下每天都忙得很。 白天在学校上课,下课后要去学习古代典籍,例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籍。学习完古籍后走路回家吃饭再去英文班补习,上到晚上九点才下课。 或许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让季羡林有了较深的文学功底。到了高中,季羡林在学业上就开始出类拔萃了。特别是在国文和英文上。 1930年,季羡林的高中时代结束了,这高中时代是他人生开始开挂的时候,功课拔尖,老师喜欢。 季羡林在回忆高中时代的时候说过: 如果青年朋友问我有什么经验诀窍。“勤”“苦”二字就是诀窍。 确实,所有的成绩都绝非偶然,是经年累月的勤奋和努力换来的。而这所有吃过的苦,所有努力的汗水,都会在未来变成礼物。 高中毕业以后,季羡林同时考上了北大和清华,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季羡林除了学习本系的课程外,季羡林还去旁听了其他老师的课程,其中陈寅恪对他影响非常深,让他迷上了佛教史。 清华大学最后两年,季羡林还写了十几篇散文,都发表到一些全国一流的报刊和文学杂志上,那会儿就被人称为 “作家”了。 1935年,季羡林在济南高中当了一年的老师,就收到了清华大学的通知书,他已经被录取为德国的交换研究生,学期是两年,这让季羡林感到非常高兴。 他到德国留学的时候,是在哥廷根大学,选了感兴趣的梵文和巴利文。后来他的梵文老师因为二战被征军了,就由读通吐火罗文大师西克代理。 当时季羡林已经选了很多的课程,学了那么多的语言,已经是超负荷了,而学习吐火罗文又是那么的难,花费的时间又是那么的多,可他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越学兴趣越浓厚。 1946年,留徳十年的季羡林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流浪生活。回到中国以后,季羡林在陈寅恪恩师的推荐下进入北大当教授。 按照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博士学位的人回来以后只能当副教授。 季羡林刚开始也不例外,然而过了一周后,他就收到被聘任为正教授,同时还兼任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 这在当时的北大可是绝无仅有的一件事情,可以想见,季羡林的学识得到了北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季羡林的才华不仅仅得到了北大校领导的欣赏,更得到了整个学术界的肯定。 事情是这样的,胡适和陈垣在当时是学术界的名人,他们为先有“浮屠”还是先有“佛”争论起来。 胡适,觉得是先有了“浮屠”才有了“佛”。陈垣呢,却认为先有“佛”然后才有“浮屠”。 季羡林听闻后翻遍了梵文、吐火罗文、回纥文、康居文等资料中的的相关内容,苦心研究后写了一篇《浮屠与佛》的论文。这篇论文一出,在当时可是震动了整个学术界。 而胡适看完后竟然承认了先有“佛”后有“浮屠”的说法。更好玩的是,陈垣偷偷地塞给他三块大洋对他说:小季啊,你来我们学校讲学吧! 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得了多位大咖的认可,也让他有一种“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威风。 1975年新疆博物馆李遇春馆长亲自携带新疆焉耆出土的吐火罗文残卷请季羡林解读。 那时候距离他上次研究吐火罗文已经过去二十年左右了。但季羡林依然能够很好地完成委托给他的任务。 在此后的几年,季羡林研究撰写的《弥勒会见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规模较大的吐火罗文作品的英译本,在吐火罗文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而季羡林本人,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在1993年到1997年这四年里,季羡林用中外文写的专著、论文、杂文等,数量已经超过了过去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总和。 研究的不仅仅是吐火罗文,还有佛教梵语、印度古代文学、佛教史、唐史、东方文学史等方面的研究。 季羡林的文学研究成就非凡,他的工作一样非常突出。 从1946年进入北大当教授到2009年离世,他都没离开过北大,一直致力于教学工作,建立了中国的东方学体系,这个系还一度成为北大的第一大系。 单单是东语系培养出来的学生,驻外大使就有100多位。 而季羡林本身,也成为北大的终身教授,北大的副校长,是著名的东方学大师、文学家、教育家等,更是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国宝”“学界泰斗”。 季羡林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之一的颁奖词是这样的: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德,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纵观季羡林的一生,他从一个农村穷小子到成为文学界泰斗,一路走来,靠的不过是锲而不舍的勤奋,不过是脚踏实地的努力而已。 爱恩斯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世上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用汗水和泪水浇灌出来的成功而已,季羡林也是。 只有勤奋努力,我们才能够完成普通人所完成不了的事情,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比别人的人生更加辉煌。 张元济先生的一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就是精神食粮,可以增长见识,可以修养身心,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获得美好的人生。 读书,可以滋养人心,还可以成就人生。季羡林先生算是寒门贵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季羡林先生的涵养和学识,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学术的泰斗,而这与他一生爱读书,坚持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季羡林先生爱读哪些书呢?季羡林先生什么书都读,不管是闲书、名著、还是文献资料,数不胜数。 季羡林先生在中小学阶段,最爱读闲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洪公传》《说唐》等,读得如痴如醉。 长大后呢,爱读《红楼梦》《史记》《儒林外史》等书籍。 读这些闲书,对季羡林先生走上文学写作的道路是有很大帮助的。 季羡林先生一生读了那么多的书,也因为读书成就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他用他一生的读书经验给我们推荐了十种非常值得我们看的书。 季羡林先生给我们介绍的都是经典书籍。因为读书当读经典,读经典书籍就像跟大师对话。 经典是带有它所经历的各种文化,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人生百味,认识社会万象,认识人性的美丑。 所以,我们要读经典,读那些经历过世人考验的书籍,从中汲取知识的精华,滋养我们的心灵,从而过有意义的生活。 季羡林先生是多个领域的大师,他懂英文、德文、巴利文、梵文、吐火罗文等多种语言。 对于一般人来说,学一门主流外语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季羡林先生一下子学习多种外语,其中还有世上比较难学的生僻语言吐火罗文,这种语言当时在世界上所懂的并不多。 他究竟是怎么学成这些极难生僻的语言的?学习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看课本,查资料,然后实践。 拿季羡林先生学习梵文当例子,老师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先教大家念字母,其他的内容都没有加以讲解,全部由学生自己去学。 第一课以后,老师都只是在旁边听,指出错误,其他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 那时候季羡林先生为了学习五六个字的练习,往往要做一两个小时的准备,查资料,看文献,整理材料。要是老师上两个小时的课,往往要用两天的时间来准备。 总之,为了跟上老师教学的进度,学生要自主学习,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就像学习游泳的方法一样:就是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下子把学生推入水中,如果没淹死,就能学会游泳,而淹死的事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是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让季羡林先生不仅学会了各种知识,还在后来写出了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论文。 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大家都比较追求效率,最好有一本书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完还能有很多的干货。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很快看完一本书了,也找出了一些干货,指引我去实践,沾沾自喜地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昭告别人自己看了这么一本书学习到了一些道理。 其实,过了不久,自己就忘了这些知识,更没有把这些看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书是白看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有一样的情况呢? 当我重新拿起快速看过的书,一字一句,一章一节慢慢看,一边做笔记,一边找材料;来论证,落地去实践。然后,对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了,也更能将知识为自己所用,甚至指导我去行动了。 俗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 季羡林先生的读书方法,不是看其中的理论说明,而是看逻辑,看论证的方法,找出没有说明白的地方,亲自去摸索,努力去研究,最终找到深入的答案。 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给自己摸索的空间,哪怕投入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但你的收获一定远远超过很多人。 所以,我们要找到合适的读书方法,好好读书,沉心研究,用书籍改变命运,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走红背后的原因是这个博士的前半生真的很苦,让人看了禁不住落泪,但是他在苦难中并没有放弃学习,终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命运,也给了无数寒门学子以希望,非常励志。

走红的原因是因为他写的一篇论文致谢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在很多大山里的孩子的观念当中,只有自己走出大山才有可能出人头地,才有可能离开这个大山,等自己功成名就以后来造福这个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我们题目中的主人公同样也是,这位中科院博士同样也是从大山里面出来的孩子,正是因为他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觉得自己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走出去,然后才能不枉自己活这一世,很多人在看了他的这篇论文,这些以后感同身受,也有家长看了他的这篇文章以后,泪流满面,其实在我看来,我觉得这位博士的论文只是写整篇抒发的是自己的真实情感,也同样是自己吃了这么多年的苦,顶着这大的压力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这篇论文这些我有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转发。其实这篇论文,这些通篇都在讲自己前半生所经历过的苦,后半篇在写自己所成功的一些经验,以至于自己为什么成功,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觉得他的苦造就了他的成功,我觉得更多的是在于他个人自己的努力。

并不是因为他的苦,所以他才成功的,而是因为他自身的优秀,我们可以从跟他同等条件的孩子身上看得出来,其他孩子并没有太多和他类似的状况,但是也不见得,在大山里的孩子真的是过得比较苦的,所以我认为这些都要归功于他的坚持,跟他的毅力正是由于他的这份毅力,所以才能造就他辉煌的现在,才能有了他现在这番成就。

不管怎么说,他的这篇致谢还是很能让人感同身受的。希望他的以后会更好,希望我们大家的以后也会更好,希望大家所经历过的苦,都能够成为大家成功的动力。

北大寒门学子论文发表

这篇论文从最真实一面描写了中科院院士的求学之路,这篇论文写的非常好,而且非常详细,非常真实,从最贴近我们生活的角度描写了求学的艰难和对知识的渴望,我非常敬佩院士。

从来没有这样一篇文字可以打动一个人的内心,从来无法在某一篇文章当中看见那样活生生的自己,就像在照镜子一样。我相信这是很多网友,对中科院走红的一篇博士论文——《致谢》的观后感慨。

文章当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求学的这样一段旅程。就像是坐上了一趟列车,翻开这篇文章,我们就不由自主走进了他的故事。

一、寒门学子,求学艰辛

当中有多次提及自己小时候生活是有多么的艰难,包括一些我们常见的农村的活动,学费要靠资助等各种情况,确实就是寒门的学习情况。并不是说。这是在以前的社会才会发生的情况,即便是在生活比较富裕的今天,也仍然有不少家庭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寒门求学从来都是很艰辛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看见主人公顽强的精神,以及对命运的不服从。是文章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学下去,直到走出去,实在是感动了我们不少网友,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途径,一个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

二、守望相助,助力未来

我也听过,不少乡里人帮助某一位贫困生读书的故事。就像我身边的一位朋友的父亲,他小时候家里就很穷困,但是他的一位老师却愿意资助他,让他一直读完高中。守望相助的力量,一直以来都不可小觑他让我们更多的人看见了生活的希望,我们并没有被哪一段时光抛弃,命运之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他们可能是你的邻居,你的朋友,你的父母。你身边的一草一物。

三、学习不止,青春不息

我相信这篇博士论文对我们青年人的启示,更多的是对于学习的感悟。文章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主人公对于学习的执着,以及对这条道路的坚持。为学之道,其实也是成人之道。我们可能日渐趋于学习的被动,但是这篇博士论文可以让我们重新看见学习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带给我们人类的希望,对我们人类智慧的塑造都是无穷的。文章当中主人公还提及了上一句网络红句。回首仍是少年。这也就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不止,青春就不会停息。

愿我们都能用文字震撼心灵,给我们的世界一个全新视角,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讲述一段时光。

寒门学子,应不应该读博。根本上在自己选择。但是不论怎么选择,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如果读的话,压力肯定很大。 不论对谁,如果读博,肯定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的,特别是那些“清水衙门”专业,而这一点恰恰是寒门学子的短板。 我本人之所以没有再坚持去读博,就是我觉得首先得养活自己,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了。这是说眼么前的经济压力。而真正去读博了以后能有什么产出,也是遥遥无期的事情,或者说,连有产出的确定性都没有。所以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就工作了。 其实当初我也为考不考,读不读纠结过。因为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想读个博士还是不困难的,至少比高考简单多了。当时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一个哥们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哥哥,人不能太自私,你看父母都多大年龄了,我们应该为这个家庭切实做点什么了。 我深以为然。我的研究生同学,大都是寒门学子,去读博的那些人中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成绩也实在优秀,不知不觉的就考上了,也不忍心放弃,就去了。但是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我们是文科生,解决眼前生活问题,困难相对更大。除了自己打工、跟着导师做项目以外,有的甚至还需要从家里要钱。都是博士了,不但不能给家里解决困难,反而要增加家人的压力,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 第二类是真心想做学问的。他们对所学的专业极其热爱,并且有了很多年的积累,在所学的领域之内,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冰刀雪剑,他们都义无反顾的要走这条路,走上这条路,并且会一直走下去,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他们所研究的学问就是他们的命。为了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他们可以忍常人所不能忍。这些人是最值得尊敬和喝彩的,虽然他们的家人还要陪着他们再受几年罪。 我有两个同学就是这样。一个比我小一届。这个师弟,独来独往,仙风道骨,一般的人找不着他。但是了解他的人也很好找,要么在宿舍,要么在图书馆,第三个可能在的地方就是食堂。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只有母亲一个人,靠打工供他上学。他对自己的专业极其热爱,本科的论文比90%的研究生的论文做得都好。他基本上不带手机。每天就是读书写作。因为热爱,因为专业能力强,他的论文被导师,还有同专业的很多老师赞赏。经常去参加一些本专业的高层次论坛。他谈起自己专业来,神采飞扬。他能够自甘贫苦,虽然对自己的母亲也有很多的愧疚。但是他是铁定了心要走学术这条路。并且现在也正在这条路上走着。 另外一个同学是做鲁迅研究的。大学期间自费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鲁迅全集,去阅读,去分析,去研究。那一套全集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它的目标是南京大学的博士,第一年没有考上,坚持不找工作,接着再考,最后考上了。他的导师在本专业,全国知名。我们一块儿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他能做到他们导师的那个水平的话,他在世界范围内,在他们那个领域里就能够数得着了。因为在他们那个专业,中国是做得最好的。他的论文,在学校研究生论文比赛时获得过一等奖。在校期间,他的一篇论文达到一家权威学术刊物的要求,但是这家刊物原则上只发硕导博导的文章。最后挂上他们导师的名字,才得以发表。 第三类是有路子的。这一类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找到了好学校好导师,这些导师往往是国内,甚至世界上这个行业的大咖。解决一个学生的前途问题,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容易的事,至少不是难事。这类学生很明确的能够看到在若干年以后,他们的付出就能得到回报,所以他们也选择这条路。这一类学生往往是头脑很灵光的那一类,并且他们跟自己导师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是最强的。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他把导师家所有的事都包了,师母去世以后,他甚至搬到了导师家去住。导师家的钥匙他也有一把。他的导师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帮他去北京的名校读博士。他的师兄在业内是极其有名的。这个博士据说毕业以后,到了一个大学去教书。 除了这三类学生,其他的大部分同学都义无反顾的一头扎进了社会,为自己的生计,为自己肩上的责任去奔波。 博士生杨宝德最终选择了自杀,他死了。我们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最起码,选择自杀对一个人来说是需要勇气的。从某种程度上,我特别佩服选择自杀的人。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勇气做出这样的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博士选择了自杀,也是不负责任的,至少对自己的亲人不负责任,因为绝大多数寒门学子,为自己想的都很少,大都是为了父母,家庭和责任而活着。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不应该选择自杀。 他的人生没有了支点。 他也没找到人生的原点,哪怕这个原点是个零,然后从那儿开始一点一点的再次奋斗。他不知道,作为一个寒门学子,他一路走来,击败了多少人?所以在人生存这个层面上,他是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的。 死了的人不会活过来,但是我们活着的人不能醉生梦死,我们应该从这个极端的事件中思考点什么。哪怕就那么一点点儿也好。 无戒365训练营

“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信仰和坚持,寒门学子终究迎来了破茧成蝶的那一刻。在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的今天,寒门贵子之“贵”并不局限于他们现在职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而是在于他们身上拥有的宝贵的精神力量——没有怨天尤人、指责命运不公,没有因为现实的挤压心理失衡、迷失自我,始终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始终葆有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善意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哪怕身处困境也理想之火不灭、赤子之心不失、奋斗之志不移。

怎样发表西门子论文

西门子PLC交通灯毕业设计论文编号:ZD033 字数:11073,页数:32 包括源程序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机动车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因此,自80年代后期,这些城市纷纷修建城市高速道路,在高速道路建设完成的初期,它们也曾有效地改善了交通状况。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和缺乏对高速道路的系统研究和控制,高速道路没有充分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而城市高速道路在构造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城市高速道路的交通状况必然受高速道路与普通道路耦合处交通状况的制约。所以,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利用好耗费巨资修建的城市高速道路,缓解主干道与匝道、城区同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城乡交通灯模拟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设计计算和实验调试等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实现路口交通灯系统的控制方法很多,可以用标准逻辑器件、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单片机等方案来实现。其中用标准逻辑器件来实现电路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逻辑器件如门电路等的影响,调试工作极为不易,而笔者对单片机运用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也不是很熟悉,因此,最终笔者选择了用可编程的控制器PLC来实现系统功能的设计,完成本次设计的题目。关键字:PLC 交通灯 程序 报告 设计 任务要求:1. 交通红绿灯控制系统1.1启停控制.信号灯受一个启动开关控制,当启动开关接通时,交通信号灯系统,行人信号灯系统,电子警察记录违章闯红灯系统开始工作,且先南北交通红灯亮,东西交通绿灯亮;东西行人交通红灯亮,南北行人交通绿灯亮;按规律循环控制.当启动开关断开时,交通信号系统,行人信号灯系统,电子警察记录违章闯红灯系统停止工作.1.2 南北向交通红灯亮维持60秒,东西向交通红灯亮60秒.进入下一个循环.1.3 在南北向交通红灯亮的同时,东西向交通绿灯亮25秒,熄灭.然后东西向交通黄灯闪烁5秒后熄灭.随后东西向交通红灯亮,同时南北向转向绿灯高25秒,闪烁5秒后熄灭.进入下一个循环.1.4 在东西向交通红灯亮的同时,南北向交通绿灯亮25秒,熄灭;然后南北向交通黄灯闪烁5秒后熄灭.随后南北向交通红灯亮,同时东西向转向绿灯亮25秒,闪烁5秒后熄灭.进入下一个循环.2. 行人红绿灯控制2.1与交通红绿灯系统同时控制,南北向交通红灯持续亮时,东西向行人绿灯启动,南北向行人经灯亮维持60秒,东西向行人红灯亮30秒.进入下一个循环.2.2 在东西向行人红灯亮的同时,南北向行人绿灯亮25秒,然后闪烁5秒后熄灭,提醒行人赶快通过马路.进入下一个循环.2.3 在南北向行人红灯亮的同时,东西向行人绿灯亮25秒, 然后闪烁5秒后熄灭,提醒人赶快通过马路.进入下一个循环.3. 电子警察记录违章闯红灯系统控制3.1在南北向交通红灯亮的同时,如果有车辆违章闯红灯(南北向各用开关或用光栅来模拟),蜂鸣器响;绿灯时接通开关不起作用.3.2在东西向交通红灯亮的同时,如果有车辆违章闯红灯(南北向各用开关或用光栅来模拟), 蜂鸣器响;绿灯时接通开关不起作用.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1章 绪论 51.1交通信号灯的作用与研究意义 51.2 PLC发展的现状: 51.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81.4概述 9第2章 系统的方案设计 112.1任务要求: 112.2控制方案 122.3 PLC的选择 132.3.1扩展模块的选用 132.3.2、PLC的网络设计 132.3.3、软件编制 132.3.4确定所选PLC 132.4程序设计 132.4.1流程图(见下图) 132.4.2时序图 142.4.3程序 152.5实验仿真 222.6 原件清单 24设计小结 25致谢 27参考文献 28附录:完整语句表 29以上回答来自:

毕业设计大全

我有,很详细的可以给你帮助的 怎么发给你

寒假发表论文

(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1980年~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平均每年增长约10.1%,粮食、棉花、煤炭、钢铁等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2)产业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制约得到缓解,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协调。 (3)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据我所课题组的测算,1978年~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占39.85%, 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产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形成。 市场开始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得到加强与改善,各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取得很大进展,金融、劳力、技术、信息等市场正在发展与完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 (5)对外开放日益广泛深入。199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99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7.6倍,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 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就: 科技 曙光2000大型计算机 神舟六号 “嫦娥一号” 外交 97年香港回归 99年澳门回归 加入wto 教育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大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体育 承办1990年亚运会 承办2008奥运会 雅典奥运会中国获32枚金牌居世界第三 经济 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 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人民生活 物质丰富 交通明显改善私家车占有一定的比例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文化艺术 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 影视艺术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涌现出一批艺术作品

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 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2篇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与政策选择综述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 (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 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本科生发表论文是没有特别要求的,据学术堂了解现在很多本科同学因为各种学业上的需求是需要发表论文,一是发表论文来丰富自己的科研方面成果,二是评选奖学金的需要,更多同学是为了考研或是保研的需要,希望自己的研究生面试的时候让自己的学术成就方面更突出一点。其实需求总结就是四点:1、发论文拿奖学金,评三好学生2、发论文保研推研究生3、发论文找工作需求4、学分不够,发论文来凑,四级不过,发论文拿学位证!本科生发表论文小建议1 时间上面安排,距离你要拿到刊物要有充足的时间,一般建议是需要7,8个月的时间。2 刊物的选择,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话,本科生发表建议至少找个讲师作为二作,不然基本是白费的,毕竟大部分的核心期刊都是要研究生论文的(当然会有些同学在这个阶段发出核心期刊,一般主要通过导师的资源或者一些其它的渠道)。不过根据我们目前发表的经验来看,本科生的话,一般建议学报,省级和国家级期刊。之前我们这边发表论文来考研或者保研的同学,最后回访的时候也都通过。而非核心期刊的话,目前市场化程度还是蛮高的,大部分都是比较好发,不难发,只要文章保证基本的创意水平和查重率。就学报的话,本科学报难度会比较大,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当然最重要的是,本科学报在一定程度会优先照顾本校师生,所以外校学生的投稿相对会难。一点小建议:发表的论文不建议长篇,一般是控制在2个版面就可以,大概是4000-5000字符左右,具体期刊版面字符数不一样,会有点差。

可以,只要老师有时间。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伤寒论论文发表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05.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关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疾病的区分,外源性疾病是不是体温正常也算外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是不是体温不高就算内源性疾病?如果是这个样,两者中间有一个重叠——体温正常,产生这个问题,我想这是可能的,有一处听不明白,就要去想,很容易想想到这儿去。 换个别的,中午十二点到午夜十二点,是突然的吗?没有一个相对的东西叫突然。再说阴和阳,阴和阳是包括一切对立的东西的转化,从冬至到夏至,从中午零点到午夜零点,从婴儿到老,哪一个也不是突然的,它一定是一个过程,有中间过程。 阴和阳之间的相隔,这中间是说的过渡,这个时间非常短,这绝对的中间是没有的,不是这边就是这边。体温正常,每一个人的基础体温是不一样,绝对的阴就是低于正常,另一个是高于正常。体温正常是没病,他说的这个正常是个公共的数,这个公共的数用在一个人身上压根就靠不住,每一个人有一个正常值。科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用具体的方法看那个问题,你用公共的看具体的,本身就错。正常37.5就正常,它过37.5度就算发烧。治病可不能讲权威,这个科学不讲权威。 发热恶寒就是发热,体温比正常值要高,无热恶寒发于阴,内源性疾病体温就是比正常值低,这是绝对不能错的。 外源性疾病是本能系统排异态势向外,向体外的,它要通过发表法来实现。发表法是根据本能系统向体表排出异物的本能态而必须遵守的法则。对侵入身体内的病毒、病菌等生物病原体以及非生物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任何致病物,包括人体自身自己产生的代谢废物,都被生命视为异物排出体外。人体内不断产生异物,不断排出异物,排异本能系统是保护人体的一个重要的保护系统。如果排异系统能态良好,一切外界的致病物及体内有害物都不可能伤害身体。如果排异能态发生障碍,本能态就表现出排异的方向趋势,排异本能势态向体表排异中的活动发生的障碍时,用发表法,体表是指汗腺、体表微循环等排异代谢通路。 我们用“态”字,势态,态势,本能态势,本能态的势,我看得见你也看得见,看见的是态,是能的态,能是看不见的东西,能附在器上你才能看得见。 现在外面零下十度,我脱掉棉袄衣服到街上去,全身肌肉颤抖,皮肤收缩汗腺紧闭,你看到我这个模样,你看到的这个“冷”,是我的本能的态,身体的本能要保护我的体温,身体肌肉颤抖制造体温御寒。 用“势”字,势是运动的现象,它有向外的一个趋势,势和态是向外的,要出汗,排异本能的势态是趋向于体表外。医学的能力是顺应自然发挥作用,要顺应这个本能的势态,顺这个本能势态用的方法是发表法,它要把毒,异物,把不属于身体的东西、有害的东西排出去,它的这个方向是排出去,我们就顺应它,帮助它,推动它,排出来完了,这是外源性疾病的一个大法——发表法。 发表法包括解肌法,发汗法,透表法。解肌法也是发表法,发汗法也是发表法,透表法也是发表法,这三个具体的方法都属于发表法,这三个具体的方法在伤寒论上算完成了,以后任何人都有责任,都有义务去发展它,发展具体的方法。 伤寒论上,没有一个明确的透表法,到清代乾隆年间,温病学的出现,明确提出一个透表法。今天我说的透表法,涉及到温病学,一部分是温病学,也有我自己的一点东西,我说的治流感,银花连翘牛子牡丹皮桂枝葛根那个方子,就是三合一的方子。 发表法的辨证依据: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僵疼而(发热)恶寒;1太阳病,发热汗出,脉缓者名为中风;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风者为温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4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5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根据什么用解肌法、用发汗法、用透表法。张仲景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僵疼而恶寒,这就包括着发热,这是发表法必须遵守的法则。 第一个依据脉浮,脉像浮出来,浅出,比平常的时候浅,浮浅。因为身体要通过汗腺,把身体那些致病的物质,包括病毒病菌一切有害的物质,要从汗腺里排出来,所以它要发汗。排异系统本能要发汗,汗腺要往外排汗需要大量的血,体液和汗水都要有血液为依据,所以脉必然是要浮,浮说明循环系统要向体表周围组织要供血,大量的供血,脉管浅出,跳得有力,血液充足,脉浮为发热提供一个物质基础,脉浮是循环系统的一个现象。 出现恶寒,恶寒是个意像,意像是一个人的心里想的,他喜欢什么他厌恶什么,意像就是厌恶寒冷,体温38、39、40℃,它不愿意凉下来,其中大有文章,全身颤抖,体温是他自己制造的,出汗的前提是要提高体温,制造体温目的是要发汗,好不容易制造的体温,它散失不行,我不能让它跑,得保护这个体温,它要保护这个体温,他必然厌恶寒冷,出现这么一个意像,所以说我们身体的排异系统,本能的能就这么神奇。 平常我们要是热就出汗,开空调,没空调要找扇子扇,或找个凉快的地凉快凉快,可是今天发烧反倒厌恶寒冷,说明本能系统要制造一个发汗的过程,目的是把身体内部的有害物质代谢出去,所以发热恶寒这是第二个重要根据。 第三个是头疼,项强头疼,它要大量的供血,一定要提高血压,血压高头就疼。 第四个,我们说过凡是向外的同时向上,凡是向上的都同时向外,这是本能系统的活动规律,张仲景叫上冲。呕吐的时候我们常常出一身大汗,向上向外。升降出入的一个大自主系统,这是我们身体的规律,大自然就这么规定的。有上冲的就有向外的,我们既然看到向外又看到向上,这就是发表法的根据。 太阳病,脉浮,发热汗出,脉缓者为中风,中风不是被自然风吹着了,是名为中风,以中风为名。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不是寒伤了它,伤于寒冷的,被冷的冻的,是名为伤寒,以伤寒为名。 谁都有名,你叫春兰,你不是春天的兰花,你是一个人,你就是你。他名为中风,名为伤寒,干嘛要起这两个名字,这是有意义的。太阳病这三个字是一句话:发热恶寒,脉浮,头疼,项僵,太阳病就是排异本能态势向表的那个反应,它就叫太阳病。 外源性疾病,它是发热的,它叫阳。无热的,体温低的,叫阴,在当时,甚至于到现在来说,阴阳六经的分法是个大智大慧的分法。我们现在为说明本能医学的内容,我们不说阴阳六经,改用本能趋势来说,它是帮助我们容易理解、实用方便,并不是阴阳六经不好了。阴阳六经是存在着严格的内部联系,是分开说的一个整体,用阴阳、太少、厥明,它们之间你是分也分不开,切也切不断,你说哪一个都说的是一个整体,你说到一个面总是连着那五个面,一个整体的六个面,这是一个大智慧,我们认识它就足够了,丝毫不敢去贬低它,内心只有崇敬它。 我们现在说本能,本能是六经的核心,把核心拿出来说,并不是它那个六经不好了,是我们有必要知道它的核心,提它的核心,我们并没有忘记它整体,再者用六经会和具体的经络脑袋里打架,知道六经的真相就行。 中风、伤寒用解肌和发汗就分开了。中风你看看,发热,汗出,它自个有汗,它能出汗,能出汗为什么病不解?病不解就是病没好,一时间有汗,一时间无汗,它的体液不够,没有能力持续地往外排汗排病,体液不够支持一次完整的排汗,仲景这个方子,法叫解肌法,方剂叫桂枝汤。 我们再说它这个发热,或者还没发热,这个人必恶寒先发冷,发冷是制造体温的,你看到已经发热时,它冷过去了。这个人没发热光发冷,这很容易和阴性病混淆,发热或者是已发热,或者是还没发热,你看到的先是恶寒制造体温,一会儿热就上来了。 你看脉搏,解肌法因为时时有汗,所以脉是缓的,慢的,体液不够脉就比较慢;如果它循环的量是充足的,它就有充足的体液排出来,脉就不慢,病就结束好了。 太阳病不管发热或没发热,它一定是恶寒的,厌恶寒冷,全身颤抖怕冷,老想温暖,盖一个被子不行,再盖一个,盖三个被子还是颤抖。一会儿体温升上来,如果身体疼痛,头疼,腰疼,全身疼痛,都是病毒性感冒,其他的病毒性传染病都身体疼痛。温病学上描写脑炎这一类的身体疼痛,他不用身疼,他说“身如被杖”。以前有种刑罚用棍子打人叫被杖,被杖四十,八十,人要是被棍子打似的,这种疼的滋味,我们医学借用“被杖”文学的描写,来表达身疼的感觉,充满了人性味道,看着过瘾。 身如被杖,汉代人比较朴实,说话朴实,做学问也朴实,这么大的问题,这么大的科学,张仲景没把背后的道理讲出来,只是把这个事做出来。过去说述而不作,光述,不做,说别人说过的话,不创作,现在看算个毛病,还是有创作的,虽然没说是生命科学,但是它做出来了,帮你给你一出汗,一个麻黄汤一出汗一个病毒性感冒就好了。但他就没把道理告诉我们,这是本能系统排异的,把这事耽误到现在。脉紧,是脉管那个形态很紧张,血流得很充实,脉管不放松,所以出不来汗,汗腺不分泌,出不了汗,用发汗法,这是发汗法的根据。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风者为温病。这一个发热不恶寒,渴,老想喝水。一直到乾隆年代,温病学家贬低经典派,说张仲景不会治温病,张仲景不是不懂温病,那时候没温病怎么治,但他这一句话把温病说死,千秋万代你谁也改不,他有治温病的方子。1956年河北省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四川的蒲辅周先生,周总理安排他去治脑炎,治了167例,全部治愈,他没有用温病学的方子,用伤寒论的白虎汤。这张方子用比较多的牡丹皮、怀牛膝,温病学看这个也不顺眼,经典派看也不认可,因为跟他们知道的那个不一样。张仲景他会治温病,是不是伤寒论里面治温病的方子丢了一些,而且与东汉建安年代相比,温病也在变化,它也在随着时代在变化。(郭老用牡丹皮的出处) 朋友说北京人到西藏去开始会很不舒服,生活二年后就能适应,血色素会从13提高到20,这不是应变性吗?改变自己适应自然的能力。有几个朋友到北京治肺结核,怎么也治不好?回西藏没治就好了,那儿氧气少,病菌它活不了,到一个无菌的环境,不用治就好了。 地区的差别对于病是有选择的,这横着有选择,那纵着就没选择吗?两千年以前我们人吃的、喝的、水、空气、食物、劳动什么都不一样,病也不一样。但这部圣典的地位是不可以违逆的,这部书的有些错误是王叔和加上去的,由于水、火、战争、虫蛀等因素,《伤寒杂病论》成了断简残篇烂片,晋代太医王叔和整理补缺,重新编订,使该书流传于世,否则我们可能看不到伤寒论,咱感谢王叔和还来不及呢。 4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身大热,体温高,还想盖被子,这是个真假的问题,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热是假热寒是真寒。5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体温低落盖上被子还自个揭了,这也是一个真假问题,热在骨髓寒在皮肤,寒是假的热是真的。 上面都是发表法的辨证依据,我们用这些辨证,脉像、体像、舌像、声像、色像、物像、意像一切等等,是认识本能系统排异的态势,明白这个东西,我们就知道怎么治,顺势利导,这是个大法。 本能这个东西,肉眼是看不见的,就比如我们看得见太阳,看不见太阳能,人体生命的本能我们看不见,看得见的是本能的态。我们说的辨症就是认识本能态,发表法是一个法,是根据本能态而立的法。法是必须遵守的规则!发表二字是向体表外发出。向体表外发出的本能态是脉浮,头项僵疼,发热恶寒。凡是发热恶寒的热与不恶寒的身热是不同的,不恶寒的身热是身体内部高强代谢中产生的热,所以发热喜凉爽,而厌恶温暖。恶寒与恶热都是意像。一个身子热有两种不同意像,说明发热也有不同的内涵。恶寒的发热,虽然发热,不但厌恶寒凉而且喜欢温暖,这个身热是外周组织发生的,肌组织颤抖摩擦生热,提高体温为了发汗,循环系统提高血压,增强血液循环也为了出汗。 一切都是顺势利导,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文化,是医学上最基本的理念,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我们治病是顺势利导,太极拳的拳法,形意拳八卦掌,凡是中国发生于根文化的一切的东西都是顺势利导。 我们只有知道本能系统的势态以后,才能知道怎么样去利导它。比如,我们看到它是向体表的,我们再看,你是要发汗,你还是增加体液?还是要我帮你打开汗腺,分泌排出汗来,你还是要透表?从微血管把有害物质排出来。所以必须先知道本能系统的排异态势之后,我们才能做出顺势利导的方法,方剂,这个方法的法是遵守的原则,方是方剂,药方是什么药。 解肌法 。它是排异系统向体表排异,有汗出而不能解除病的方法,辨证依据是:发热恶寒,头项僵疼,脉浮上冲,有汗出,最重要的是有汗,它跟发汗法、透表法不同,就是因为它发热恶寒,有汗,但脉一定是浮的,如果脉不浮就不能发热恶寒,发热恶寒一定是脉浮的。如果说脉不浮,脉沉,脉沉发不了汗,也就是用桂枝汤绝对发不了汗。 汗水往下流,水珠在这儿飘着,在皮肤上沾着往下滴,这不是有汗。皮肤是湿润的这就是汗,没有汗的皮肤一摸干燥而光滑,有汗的皮肤一摸是漐漐粘粘的,有时候很明显就能看出来,有时候不太明显。“漐”字,上头就是执行的执,下面就是水字的漐。有汗没汗从细微上区别,一摸皮肤就知道有汗,如果说无汗的,一摸是干燥光滑的。 无汗,汗不出,不出汗 。无汗就是没有汗,皮肤是干的。汗不出,用发汗的方法还不出汗,应该有汗它没汗,这叫汗不出。还有一个不出汗,就是没有汗,皮肤干燥。 古代人刻个字不容易,语言非常简练,但是里面的意义、含量特别大,古代的东西你读一千次一万次你还想读,这就叫经典。为什么叫解肌法,这个不必去追究它,它就是跟发汗法加以区别,它的内容就是增加体液,如此而已。 古代人用的药你仔细的看看,然后你再回来再看看它这个病,它这个方,你互相的对应,用这个方子和这个药去解释这个病,你再用这个方法去解释这个方剂,来来回回几次,你就懂了,这也是读书的方法。 解肌法就是一张方子—桂枝汤,它是《伤寒杂病论》第一张方子,这个方子好,你千秋万代你改不了这张方子,你想再让它好一点,也不容易。就如西厢记上的那个小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描写秋天的,那个意境那个境界,你加一个字减一个字都不行。 伤寒论的美,这个美,不是色彩的美,不是声色的美,不是建筑的美,也不是情感的美,它的深情厚意在疗效之中,它是一种理性的美,太伟大了,你百读千读你不厌哪。 学生:阳病转阴就是加重,阴病转阳就是好转。有一亲戚肺病,平常没事,一发烧的时候就成肺结核,这是不是加重吗? 郭老:这个发烧不叫转阳,他那个发热和阳病的发热不是一样,阳病的发热它是向外排的,它这个阴病的发热是一种消耗,脉像浮,沉细。肺结核现在非常地好治,用抗生素治不了,我用草根树皮治疗非常快。 学生:桂枝汤和麻黄汤,如果用错会有什么现象? 郭老:桂枝汤的态势一定是解肌,增加体液,流通血脉。错用麻黄汤:发汗,虽汗出,遂漏不止,跟漏似的止不住,其人,四肢微逆,小便难,身体疼痛。还有一个,汗出虽漏不止,亡阳,体温低落,转入少阴。造成严重的错误,病由阳转阴,出现了严重的逆转,这个不能错。 学生:麻黄汤,如果用透表的方法,就是治温病的方法,会什么样? 郭老:透表啊,透表那个就麻烦,比如说麻疹,天花,它是要透表的,不许发汗,也不能解肌,只有透表,如果要用发汗的方法,用麻黄汤,汗一出来,这个人的血液浓缩,血中的水分大量地丧失,血液变粘稠,因为他要从血液往外排毒,从微循环往外排毒,血液一粘稠,循环流通发生障碍,都出不去了,体温马上升高,39、40、41、42,惊厥!绝对过不了四天,四天之内必死。 学生:如果麻黄汤证用透表汤的方法? 郭老:用透表的方法,好不了病,白费,白耽误功夫。 学生:会有什么坏的后果吗? 郭老:这一个白耽误功夫,你知道出什么毛病吗?病不会停止的,它不是进就是退,它要病进什么样?比如一个病毒性感冒,已经到41℃,你再用错药,时间耽误一天多,这41℃老在这停着?错了,他会出毛病,干燥的皮肤,汗没有汗,没汗这体温老这么高,他惊厥,突然内闭,牙关紧闭,脉浮,摸不着脉了,神昏悸,没有意识了,体温突然到35℃,这个后果麻烦,进医院死在医院里,不进医院死在家里。这错唯独医学不允许出错,还有一样不能出错,战争不能打错。这是一个人的生命,那是众人的生命。 做医和将军带兵打仗完全一样,一定是赢!有一句蠢话:师父教徒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你不求有功你就是过。中医入门学的就是道家和儒家的东西,行医它很自然地就联想,一看这姑娘和我那姑娘差不多,带着这种思想给人治病,把别人的孩子看成自己的孩子,把别人的父母也看成自己的父母,有这种思想你再做个医,大概就没什么大错。 学生:温病学和伤寒论,我就解不开这个扣呢? 郭老:伤寒论和温病学相差一千年,为什么一千年没解开这个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留下一部圣经,真正的圣经。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解开这个扣,张仲景当时要把这个扣解开,用不着我在这瞎白话,伤寒论是一部生命科学,是一部方法系统,内涵就是本能系统。从伤寒论到乾隆年代,中医一千多年才出来温病学,温病学并不是伤寒杂病论的继续,它的理论是自立门户,它是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个内源、外源病。(明代王安道(1332-1391年)第一个把伤寒和温病明确区分,王安道从症候、病机、治法诸方面阐述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道理,使温病学说开始独树一帜,后人把王安道尊为温病学说的奠基者。)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核心是本能系统,本能系统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核心思想,本能系统这个扣没解开,才出来这个温病学,但它也不是这个扣里的东西。 当时,建安年代流行伤寒,传染病,中风、伤寒、温病,张仲景用毕生的智慧,写出来《伤寒杂病论》,创立了伤寒辨证法则——六经辨证,他是个哲学家、文学家、医学家、药学家、养生家,五个“家”用一个大脑去思考问题。 清乾隆年代,流行温病,急性病毒性的流行病出现,死人无数,南方患病成灾,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余师愚这些先生们,治疗温病日夜与死亡相伴,他们也是医学家、药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养生家,这些“家”用一个大脑思考问题,中国就产生一部《温病学》,《温病条辨》,王孟英等几个学生把叶天士先生的语录,整理出《温热经纬》,还有吴又可的《瘟疫论》。 薛生白、余师愚的著作,每一本著作,如果不是医学家、药学家、文学家用一个大脑在思考,那是不可能出现的。现在呢,医学家姓张,药学家姓李,哲学家姓赵,没法用一个大脑考虑,商量都不好商量,只能是你造什么药,我就卖什么药,我就用什么药,他就吃什么药,一千多年才出来一个温病就于此。 西方医学之父,跟中国人不谋而合,也提出是本能,他们后来工业化走到对抗,走到化学,走到物理,走到刀,就用这玩意去保护生命啊!不同的文化就有不同的发展,走两个道儿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