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美媒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7:30:02

美媒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37、我常常会做这种双重的自我超越,它们是我的理解力的双重基础:我可以像彼特拉克在山上那样,在反思中内转,远离感官的世界,超越这个有身体的自我,把握住我生而具有的自由,变成神圣之光的一面明镜。 浅析: 哈里斯博士所说的双重自我超越:第一重,超越“感官局限之我”,达到“内在之我”;第二重,超越“内在局限之我”,达到“自由之我”——成为神圣之光的一面明镜。 从哈里斯博士这段“放飞自我”的论述来看,庄子的“超越之镜”对于哈里斯博士还是有着很深影响的。 这段论述有着明显的向内追寻、追求内在超越的韵味。“客观实在”在这里被隐去了。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突破。 《无限与视角》一书中,作者以视角为工具,分析了很多位西方科学史、哲学史以及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学说。 因此,此书中的内容,有些思想其实是对历史人物思想的解析,比如这里说到的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是中世纪时代的一位意大利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 关于彼特拉克,除了其最著名的十四行诗之外,其一次令人难忘的登山经历对于彼特拉克和中世纪的欧洲来说,意义非凡。 1336年4月26日,历史上的第一位登山家、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登上了普罗旺斯的文图克斯山。 这次登山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当彼特拉克不顾教廷的警告冒着危险偷偷地登上了文图克斯山的山顶之后,前所未见、无限广阔的视野中,阿尔卑斯山的雪峰、罗纳河的碧波、马赛海滨的白帆,一览无余,尽收眼底!那一刻,他的内心世界受到了无比巨大的震撼!在那一刻,一个类似于东方禅文化所说的“顿悟”发生了。 身体之我、思想之我、理智之我,通通消融了。一个无限的、自由的、与天地之大美浑然一体、无二无分的“大我”,在那个瞬间赤裸地呈现了出来。 一切都停止在了那无以言说的时刻。如果有天堂,如果有永恒,那一刻,一定是他。 也许过了很久,也许只是一瞬,但一切都已变得不同。 彼特拉克激动无比,他似乎想掏出笔记本记下这神圣的一刻。可不知为什么,他哆嗦的手从包里掏出并打开的却是奥古斯都的《忏悔录》——他是彼特拉克的精神偶像,用今天的话来说,彼特拉克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奥粉。 在激动和忙乱中打开的书页上,赫然写着: 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重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时他们会忘掉自己。 要知道,在黑暗的中世纪,彼特拉克的登山就像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们"雪夜闭门读禁书"一样,是一种明显的“越线”行为。 于是,当他的精神偶像犹如当头棒喝般的“警诫”在他的面前豁然呈现的时候,他瞬间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为何会如此?在欣赏大自然中忘我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是一种至美的享受吗? 是啊,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中世纪的西方宗教信徒来说,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危险”——失掉了“理性之自我”。 因此他们把这种至美的享受称之为“魔鬼的诱惑”。 即使彼特拉克被《忏悔录》中的“箴言”击中,而心生忏悔,但这种彻底超越了自我的难忘的体验还是以另一种方式融入到了他的诗中。一种源自于人本身的内在深处的觉醒已经发生,不可逆转。 因此他的作品成了“人”的精神的旗帜,也因此,他的作品中所透发出来的人文主义光芒使得他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人文主义者,并由此引发了更多人的觉醒,他也被称为“文艺复兴之父”。 随着“人权”的提升和“神权”的消隐,彼特拉克的登山之悟愈发地光芒四射,越来越为后世的学者们所重视和景仰。 哈斯里博士之所以选择彼特拉克作为探析的对象,并写下了上面这段闪耀着神圣光芒的文字,就源自于彼特拉克及其人文精神的影响。 而哈里斯博士对彼特拉克的探析,同样选取了登山事件,可见登山事件的影响非同一般。 在笔者看来,如果彼特拉克能够在登山之悟后,继续深化登山之悟的话,西方文化的后续发展也许就会是另一番风景。 “这时他们会忘掉自己。” ——这其实正是对自我的超越。 哈里斯博士从视角学的角度肯定了这一点,并洞见到了这其中所包含的双重超越。 但哈里斯博士的“自由之我”——“神圣之光的一面明镜”,看似与禅宗的“无我”很相似,但其实仍有着本质的差别。 注意,即使从“体验”和“觉受”上来说,彼特拉克与禅宗行者的“顿悟”是一样的,但他们仍然是不同的智慧境界。 觉受和体验,并不能代表智慧本身。 彼特拉克在体验了那种觉受之后,因看到了《忏悔录》上的'箴言”而忏悔,所以,这次经历最后转化成了一种人文的精神体现在了他的诗歌之中。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在神权遮天的情况下,“人”的精神醒来了,并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彼特拉克的登山之悟,可称为人文之悟。 哈里斯博士在重新探源西方人文精神时,对于彼特拉克的登山之悟进行了升华—— 变成神圣之光的一面明镜。 在这里,哈里斯博士非常难得地暂时放下了“客观理性”、“客观实在”,而在人的内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上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 把握住我生而具有的自由 ”,这句话有很大的解析空间。 哈里斯博士这里用了“自由”而规避了“无限”,但其实,自由就是无限,无限就是自由。而无限,不是一直为上帝所专属的吗? “生而具有”即是生命所本有,是一种内在本具的性质,非从外来。那么,可不可以说,连与上帝也无关呢? “变成神圣之光的一面明镜”, 这句话也韵义丰富。 神圣之光,很明显,指向的是“上帝”,但似乎这里的“上帝”已经不再是外在的“上帝”,而是人内在的“上帝”。 明镜,即是实现双重超越后的人的内在精神。因为内在精神的纯粹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因此就与神圣之光“相映”了。 哈里斯博士通过“明镜”的比喻,巧妙地完成了人与上帝关系的阐述——人虽然不能等同于上帝,但可以映照出与上帝无二无别的神圣之光! 二元与非二元,在这里找到了汇合点! 这是作为哲学家的哈里斯博士所非常难得且独到的智慧! 写到这里,也许有的朋友已经发现了,这与东方文化中的“镜心”或“心镜”是何其的相似! 是的,非常相似。但也仅仅是相似而已。 即使那种“神圣之光的明镜”与“至人之用心若镜”,在体验上是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觉受相同,但在智慧境界上仍然有本质的差别。 “神圣之光的明镜”的体验者,即使体验到了“与神圣之光完全合一”的状态,但他依然会自觉地认为有一个“我”——哪怕是非常接近于“无我”的纯粹的“我”,与“神圣的上帝之光”——“非我”,在某种特异条件下的实现了“合一”,但他依然不敢自认为自己就是神圣之光,而只能把自己体认为映照神圣之光的“明镜”。而这一特异状态的发生,不仅取决于我,更取决于“神圣之光”的“恩典”、“恩赐”、“恩宠”。 这才是文化最深、最根本的源头。不同的源头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即是某些情况看似非常相似,但其核心精神仍然差异巨大。 而在东方文化中,“至人之用心若镜”,则完全是心物一元,物只是心中的幻象而已。心是所有的一切,没有例外。 在“心镜”的智慧之境中,一切万象皆收摄于心镜之中。而此心如镜,并无镜之实体,其体性如虚空,无形,无相,无体。体虽如是,性却不空,能显,能现,能觉,能知,能明,能照,此性如镜,妙用无穷。 证得此智慧境界,是真正的无限、自由、自在、圆满。 所以,这样一对比,很明显就可以看出东西方两种文化精神内核的不同。 那么这两种文化精神,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真理”呢? 以视角学的智慧视角来回答,答案则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真理”,只有不同的视角。 而视角是无限的,是自由的,不同的视角,呈现不同的视界-世界。 至于你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你,是自己的主人。你有权选择你的视角并依你的视角去生活。 这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权利。 这个答案,您还满意吗?

48、对视角现象的反思会一次次地产生现象与实在的区分,前者是主观的和视角性的,后者则不那么依赖于视角扭曲,在这种意义上要更为客观。于此同时,这种反思导向了实在与可见世界的分离。物体本身本质上是看不见的:实在本身并不向我们呈现。只有在科学重构中才能把握实在本身。 浅析: 从哈里斯博士的论述来看,所谓的“现象”和“实在”也是相对的。在当前的视角下,看到的是“现象”,当反思当前的视角时,反思就成了相对于“现象”的“实在”。当对反思再次反思时,第一次反思就成了“现象”,第二次反思就成了相对于第一次反思“现象”的“实在”。如是以此类推。 于此同时,这种反思导向了实在与可见世界的分离。 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视角的主观性、扭曲性被一步步剥离,“实在”的“客观性”则一步步显现。 由于反思的过程更主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所以随着反思的深入,将会一步步地与感官感知的“可见世界”分离,而进入“理性的世界”。 物体本身本质上是看不见的:实在本身并不向我们呈现。 在上一节的浅析中谈到过人类感官认知各种现象的过程,从其中复杂变换的过程的确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世界”本身的“样子”是不可见的—— 实在本身并不向我们呈现。 如果引入参照系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就更清晰了。一块人类认知里的“石头”,对于蚂蚁、细菌、光、宇宙射线、构成石头的原子、电子等不同对象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石头”,也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在”。比如对于硅原子里的电子而言,“石头”则相当于一个非常空旷的“宇宙”。 不同的视角,所看见的视界-世界差异之巨大,实在无法形容。 实在,无法形容。这的确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只有在科学重构中才能把握实在本身。 在上一篇中提到,认知就是创造,创造就是认知。这同样也适用于科学。所谓“科学重构”其实就是“科学认知与科学创造”。 不知道哈里斯博士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所说的“ 只有在科学重构中才能把握实在本身 ”,这里的“实在”,其实是科学认知视角下的“实在”,是“科学创造”出的“实在”! 这个“实在”是真正的真相吗?NO! “科学”仅仅是无数种视角中的一种,即使同样是“科学”,“牛顿的经典物理世界”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世界”以及“波尔的量子物理世界”也是大为不同的。哪一种才是“科学”视角下的“实在”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除了“科学”,还有“哲学”、“宗教”、“艺术”等诸多的视角。每一种大的视角分类下,又有无数种不同的视角。 每一种不同的视角下,都有一种不同的“实在”。哪一种“实在”才是“真相”呢? 这取决于你选择的视角。 如果一定要我来回答,那么我会说:一切皆是视角。这,就是真相。 49、这种对实在的现代理解依赖于对经验的双重还原,我们必须牢记其本质和代价。大多数时候,我们发现自己身陷于世界之中。我们遭遇事物的方式与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事物的显示方式与我们的情绪、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扭曲密切相关。第一重还原试图把思想从这些太过个人的兴趣和视角中解放出来。自我摆脱了世界的约束,成为不偏不倚的观察者。存在向这一主体静默地呈现。世界变成了一些静默而无意义的景象。为这第一重还原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将意义从世界中驱逐出去。这样理解的话,追求真理不可能与虚无主义相分离。 浅析: 关于“双重还原”之前已经进行过解读,此处不再重复。 哈里斯博士的这段论述,除了再次阐述了双重还原外,还深刻地揭示了西方文化追求客观真理的局限性——当“实在”逐渐脱离“可见世界”不断走向“客观”的时候,“意义”也在同步消失。于是人们一边在努力地追求真理,一边却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泥潭——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也是哈里斯博士写作《无限与视角》一书的根本动因——反思西方文化视角的局限性,借鉴东方智慧,为生命引入滋养灵魂的甘泉。 东方智慧是一种“大制不割”的智慧,比如太极思想,一阴一阳谓之道,但阴阳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和,才能生生不息。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皆为大道之所覆,何能外也! 以太极思想来看,主观与客观本自一体,主观之中有客观,客观之中有主观,物质与精神亦本自一体,物质之中有精神,精神之中有物质,它们皆是“道”的示现。道示现一切,而道本身却隐而不显,“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虽然隐而不显,无形,无名,但万事万物皆离不开道,都根源于道,最终亦回归于道。“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显化一切,成就一切的,唯是大道。 在道之中,具足真理,具足意义,具足智慧,具足善美。人类所有一切的终极追求,皆在道中。 道,并非外在于我们的生命,而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不仅如此,我们的生命也在大道之中。 甚至可以说,其实,我们的生命正是大道的显化,根本没有所谓的我们,唯有大道亘古常存! 作为个体生命的我们,其实是一个独特的“视角”,是“道”的整体生命以“虚拟角色”的方式体验着“个体生命”。 这是一个奇迹!而这正是“视角”的奇迹! 当一个新的视角被创造出来时,与这个视角相对应的视界-世界,即被创造出来。 但是当我们逐渐忘记了这仅仅是一个视角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视角认同成了“自己”,视角从“虚拟角色”变成了“我执”——一个虽然虚拟但却无比强大、顽固的“个体自我”。 重新回归于“道”,就需要逆向去考察这个过程,重新看清“个体自我”仅仅是一种“视角”。 当你真正看清的那一刻,“我执”就失去了根基,而还原成了“虚拟角色”。 你可以继续表演“虚拟角色”,但同时你也会明白,这个“虚拟角色”也仅仅是个“虚拟角色”而已。 “道”,已在你的生命中醒来。你,已经成了“道”的载体。 不过,由于曾经沉迷地太久,总是会时不时地就把“虚拟角色”当了真。这时就需要多加训练。训练安住在“道”的智慧中,观照“虚拟角色”的表演,清醒地演绎属于“虚拟角色”的游戏,但要时刻警觉自己不再沉迷,不再执幻为实、以假当真。

东北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1991年9月26日,建造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实验室开始启用,4名男科学家和4名女科学家将在这个密封世界中生活两年,过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项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植物、动物、昆虫、空气、土壤、人类和一个大型空气调节系统在这座温室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圈的运作规律。生物圈2号(Biosphere 2)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 .5亿美元。生物圈2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适量减少了,植物很少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被视为反面教材的生物圈2号现状如何?它还是“奢侈的伪科学”吗?美国石油大王所投的巨资是否打了水漂?若干年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再造一个“迷你地球”的实验失败后,耗资2亿美元的“生物圈2号”一时间成为笑柄,甚至被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直到今天,生物圈2号仍然被很多人看作是藐视自然的反面教材。然而,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年来生物圈2号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生,成为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和教育基地;尤其重要的是,它渐渐赢得了科学界的尊重,成为一个非常难得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效应的研究中心。 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再造一个“迷你地球”,探求人类在这个现代“南泥湾”之中自给自足,以及未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生存空间的可能性。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为此憧憬不已。从1984年到1991年,巴斯个人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起了“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占地13000平方米,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室,雨林、沙漠、草原和海洋应有尽有。“生物圈1号”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顾名思义,生物圈2号就是一个“迷你地球”。1991年9月26日,生物圈2号迎来第一批志愿者,4男4女开始了为期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这些居民事先花去几年时间接受了工程、农业等方面的良好培训(其中一位甚至接受了牙科训练),拥有每年耗资百万美元的技术支持,各种各样的灾难仍然接踵而来:各种动植物大量死亡,蟑螂和蚂蚁却儿孙满堂;更为糟糕的是,到了1993年1月,生物圈2号内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不得不从外界补充氧气,自给自足的幻想彻底破灭。实验失败了。经过短暂的休整,生物圈2号又迎来了第二批居民。5男2女住了个半月后,由于一氧化二氮(N2O)积累过多,在1994年9月17日被迫离开,实验再度以失败告终。打那以后,再也没人在生物圈2号中过日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科研计划宣告破产,生物圈2号遭到了一些人无情的嘲笑,有人甚至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当然,生物圈2号也使人们更加明白一个看似浅显的道理:“目前地球仍然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不仅如此,它还在不经意间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佳话。生物圈2号称得上是一个“小联合国”,居民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尼泊尔等7个国家。在这个“小联合国”里,培育出了爱情之花。实验结束几个月后,两批居民中分别有一对结成伉俪。这或许应了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另外,由于粮食歉收,生物圈2号的居民不得不控制饮食。结果第一批居民中的4名男性体重平均下降18%,4名女性体重平均下降10%,胆固醇的平均值由195下降到正常值125,使得这些平常为减肥而痛苦不已的人平添一份惊喜,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时的一位居民、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沃尔福德教授甚至继续维持当时的食量,“因为那样有助于健康”。 痛定思痛,巴斯决心调整生物圈2号的定位。于是,他求助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看看用2亿美元打造出来的生物圈2号到底能做些什么。1996年1月,巴斯干脆把生物圈2号交给哥伦比亚大学打理,并投入4000万美元作为今后5年的改造和运行费用。经过一番考虑,哥伦比亚大学计划把生物圈2号改造为一个致力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心,同时请来威廉·哈里斯担任新的负责人。哈里斯曾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作多年,是一位管理大型科研项目的高手。其实,建造生物圈2号的2亿美元并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全打了水漂”。就拿容量高达378万升的人造海洋来说,无疑是研究海洋科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大概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里斯愿意接手烂摊子的原因之一。处于转型期的生物圈2号,首先迎来的是痛苦和迷惑。关于生物圈2号究竟可以派上什么用场,科学家们就出现了分歧,有人希望把生物圈2号打造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心,有人则希望着力于全球变化效应研究。再加上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转型计划一度受挫,士气因此大受影响,一些科学家先后离开了生物圈2号。有道是,峰回路转。两年后,人造海洋终于“溅起了一些水花”。发表在1998年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随着生物圈2号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人造海洋中珊瑚的生存受到了威胁。这样一篇论文,对外行来说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生物圈2号来说却大概算得上一个转折点。在全球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那篇论文清楚地表明:生物圈2号恰恰是研究全球变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一个理想平台。2001年4月,世界著名植物学家贝瑞·奥斯蒙德接替哈里斯领衔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研究中心的林光辉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前已有多项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研究项目正在生物圈2号开展,吸引了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上,恐怕没有人能够保证,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古今中外都不乏数以亿计的投资有去无回的实例。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明白科研计划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否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生物圈2号的今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反思与发展【内容摘要】从当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两类关系,一类是法律和法律制度内部的关系,另一类是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随着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理学受到相邻学科的冲击,因此法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是重新认识法理学研究对象的全新视点。【关键词】法理学 研究对象中图分类号:D920.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 9106(2004) 03 - 0073 - 02一、我国学者对于法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我国法理学近20 年的研究在许多问题上都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上却基本上没有变化。从能反映这一问题的教材中可以看到关于法理学研究对象的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认为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现象的共性问题和最一般规律的法学学科。例如:(l)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法和法学的一般原理(哲理) 、基本的法律原则、基本概念和制度以及这些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刘金国、舒国滢主编:《法理学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4 月第1 版,第3 页。(2) 法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一般的法律”和“一般的法律现象”问题,包括法律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发展、形式、法律运用、权利与义务等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孙笑侠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6 月第1 版,第14 页。(3) 中国的法理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一般的法,特别是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民主与法制、法的制定、实施、实现、法律监督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张贵成、刘金国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8 月第1 版,第11 页。(4) 法理学当以法为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法的一般概念、范畴与原则,包括法的本质、法的价值、法的功能、法的类型、法的形式、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法的效力、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法律意识、法治思想等,还包括法的创制、法的实现等等的一般原理。———王果纯著《: 现代法理学———历史与理论》,湖南出版社,1995 年9 月第1 版,第3 页。(5) 法理学以整个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法理学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卓泽渊主编《: 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8 年11 月第1 版,第3 - 6 页。(6)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卢云主编:《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6 月第1 版,第5 页。(7) 法理学是以法的普遍适用的原理、范畴、原则、规律、价值等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徐显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8 月第1 版,第4 页。(8)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来说,是法律起源、本质、历史类型、法律与经济基础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律的制定、形式、规范、作用、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法律体系、法律实施保证、法律的发展规律等。———刘瀚、刘兆兴、刘翠霄编著《: 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指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年1 月第1 版,第5 页。(9) 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理论,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具体地说,它要研究有关一般的法,特别是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形式、发展以及法的制定和实施等基本概念、原理与知识。———沈宗灵主编《: 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1 月第1 版,第28 —29 页。(10) 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即法哲学方向,法社会学方向和法的理论方向。———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1 月第1 版,第10 页。(11) 法理学以“一般法”即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张文显主编《: 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 年10 月第1 版,第12 页。归结这些观点,对法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实际有如下几种: (一) 以“一般法”即整体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 (二) 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三) 以法和法学的一般原理(哲理) 、基本的法律原则、基本概念和制度以及这些法律制度运行的机制为研究对象;(四) 以法哲学为研究对象; (五) 以法为研究对象,其具体内容包括法律起源、本质、历史类型、法律与经济基础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从上述罗列的几种略有不同的观点看,我国学者关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如下五种:(一) 一般法; (二) 法律现象的共同性问题; (三) 法的一般理论; (四) 法律的本质和一般规律; (五) 法律的最一般规律。在这五种观点中,有三种表述谈到了法理学研究对象是法律的规律,有两种表述没有谈到规律问题,这一点可能是我国法理学者对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有其不同之处。当然,这几种关于法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与西方法理学流派相比较,有其突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关于法理学研究对象有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法的共性问题和规律性问题;第二,这种定位目标高远。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那么,究竟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从宏观来看,法理学一词有着多种含义。一般来说,作为一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它进行界定:第一,它作为“法律知73识”或“法律科学”的同义语,是在最广泛的程度上使用的,它包括法律的研究和知识;第二,它是最一般地研究法律的一门学问,即法律科学的一个分支,有别于某一法律制度的制定、阐述、解释评价和应用,是对法律的一般性研究,着重于考察法律中最普遍、最抽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由于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性,使得法理学的内容变得极为庞杂。正如英国法理学家哈里斯(J ·W·Harris) 风趣地指出:“法理学是一袋杂七杂八的东西。关于法律的各种各样的一般思辨都可以投入这个袋中。法律是干什么的? 法律要实现什么? 我们应重视法律吗? 对法律如何加以改进? 可以不要法律吗? 谁创制法律? 我们从哪里去找法律? 法律与道德、正义、政治、社会实践或赤裸裸的武力,有什么关系? 我们应遵守法律吗? 法律到底为谁服务? 等等。这些就是一般法理学所包括的问题,人们可以不管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却并不消失。”①当代美国著名的法理学家波斯纳(Richard·A·Posner) 则认为法理学是关于法律这种社会现象最基本的、最一般的和最理论化的分析。他认为法理学的问题通常包括法律是否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客观的(确定的、非个人的) 和自主的,而不是政治性的和个人的( Personal) ,法律正义的含义是什么? 法官的恰当的和实际的角色是什么,司法中裁量的作用;法律的来源是什么;法律中社会科学和道德哲学的作用,传统在法律中的作用;法律能否成为一种科学;法律是否进步;以及法律文本解释的麻烦②。从以上引文,我们可以看出,法学家关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为两类关系,一类是法律和法律制度内部的关系,另一类是法律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正如美国已故法学家帕特森( E·Patterson) 所说:法理学是由法律的(of law) 一般理论和关于法律的(about law) 一般理论构成的。用这样两个命题,人们可以表明有两类法律理论和分析。一类关于法律的内在方面(internal) ,一类关于法律的外在方面(external) ③。当然,这种概括是就整个西方法理学而言的,并不是指个别法理学家体系。可以这样说,在西方国家,有多少法理学家就有多少法理学体系。因此,从当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来看,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一般法”,这是法理学研究对象的第一层次。所谓“一般法”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即法理学应是对古今中外一切类型的法及其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况的综合研究,它的结论应能解释法的一切现象。其二是指法的整个领域或整个法律现实,即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在内的整个法律领域,以及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法理学应当以各个部门法和部门法学为基础,应是对各个部门法的总体研究,是对整个部门法学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法理学研究对象的第二层次是(法定) 权利。如前所述,法学的基本问题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现代法学则以权利为本位。作为法学体系最高层次的法理学应以(法定) 权利为其研究对象。法理学研究对象的层次中,第一层次是基础,第二层次是核心。确定第一层次可以使法理学的研究在面上有个范围,以使它与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如伦理学、政治学等) 及法学其他学科(如宪法学、行政法学等) 相区别,确定法理学研究对象的第二层次,可以在点上有个中枢,使在面上所研究的对象具有一个中心。这两个层次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三、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发展法理学在历经上世纪的百年的演进之后,已经走向新的发展之路。从时代的世界背景看,法理学的研究兑现也要有所发展:我们当下所处的是一个整合时代,学科之间的渗透与合作成为科学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因此,法理学在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相邻学科的入侵,学科之间的边际界限变得有些模糊,这就给法理学造成困境———难以确定纯粹属于本学科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限④。或者说,传统上专属法理学研究的问题(如“法律是什么?”) ,可能会成为一个哲学、社会学或人类学探讨的问题;而一个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如“进步与代价”) 或部门法学的问题(如“犯罪与刑罚”) 也可能会纳入法理学研究的视野。以问题为中心来选择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的姿态已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方向,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和本学科内部的交流显得愈加重要,不同法理学流派和学说之间的渗透、吸收成为必然。法理学家们也已感受到:单靠某一学派的方法和观点,不可能完成法理学所应完成的任务。当今的法理学所需要的就是把分析法学(关于法律的概念、渊源、形式、效力的解释) 、社会学法学(关于社会和文化事实的社会学解释) 以及自然法理论中的价值(如自由、平等、安全、人类幸福等) 分析统一起来,建立一门联合诸法学流派的“综合法理学”。而从整个法学体系来看,法理学又居于一种非常独特的地位:一方面,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制度,这种研究对象与人类的生活式样、理念、价值和人文的总体精神息息相关。因此,法理学总是要站在法学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来追踪、吸纳入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反思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从法学的角度对各种人文思潮做出回应。在一定意义上,法理学(尤其是法哲学) 也属于研究人类精神的学问(人文科学) 之一种,与那些专注于法律的应用与操作的学科(应用法学) 是存在较大区别的。另一方面,从法学体系的内部关系看,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它是建立在诸应用法学(部门法学及其应用学科) 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属性和职能的法学学科,其内容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一般性、普遍性和抽象性,从而对各种应用法学给予理论上的指导,法理学是沟通法学诸学科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法学发展的水平。法理学研究的不发达,必然会对法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强化法理学的基础地位,深化法理学的研究,对于建立一国法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法理学与法学其他学科的结合,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发展必然所在。法理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问,这不仅是指它的对外的开放(即法理学与整个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 ,而且也指它对内的开放,即在法学体系之内与其他法学学科的结合,不断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理论和方法上的资源,以丰富和完善法理学自身的理论。例如,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国内部门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等) 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有各自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它们对历史上的法和现实的法所进行的实证考察,是法理学所不可替代的。而且它们从各自学科出发对法的本质和现实问题所作的结论,对于法理学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法理学若不与法律史、国内部门法学结合,很可能会陷入空泛和游移无根的窘境,也不能起到前导学科的作用,不能对法学其他学科予以理论上的指导。然而,法理学与法学其他学科的结合,决不意味着法理学可以完全照抄、照搬法律史学、国内部门法学的理论,将别的学科的东西据为己有。否则,也就失去了法理学自身的特色。注释:①[英]J·哈里斯著:《法律哲学》,伦敦Butterworth 公司1980年版,第1 页。转引自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2 —3 页。②[美]A·波斯纳著,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序言第1 —2 页。③[美] E·帕特森著:《法理学》美国Foundation press 公司1953 年版,第2 页。转引自张文显著:《当代西方法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2 页。④舒国滢《: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比较法研究》1995 年第4 期。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希望有所帮助吧

二战后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一、 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一)选题的依据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当代的非裔美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蓝登书屋出版公司的我、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学科教授。在过去四十年中,莫里森已经创作出版了《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宠儿》等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十部和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莫里森的小说具有浓郁的黑人文化特质,主题思想深刻复杂,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叙事话语凝重而不失活泼。这些小说阐释了一个个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真实与魔幻之间的黑人故事。这些故事既塑造了一个个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也勾勒了一幅幅悲凉、悲壮的美国黑人生活画卷。由于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贡献,莫里森先后荣获了美国小说类图书奖(1978)、普利策文学奖和肯尼迪奖(1988)、诺贝尔文学奖(1993)、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杰出贡献奖(1996)和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00)等。 本课题借用列斐伏尔空间理论框架解读莫里森的小说《爱》。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并非理论猜想、空间话语、或者抽象模式,而将抽象思考与日常生活体验、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相结合,囊括“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及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 三环节,同时强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辩证关系,以此阐释社会空间的社会生产。 列氏的空间概念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拒绝区分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空间在他看来,几乎都是社会空间,因此,空间就等于社会空间。其二:空间主要包含相互间关系,空间不再是静态存在,而动态体现社会现实,展现精神和社会关联。 《爱》是莫里森于2003年10月发表的又一部力作,被评论界誉为“从痴迷、奴役到解放的优美史诗”,是她的写作巅峰。莫里森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是爱。新作《爱》中讲述了一个黑人家族在民权运动中的兴衰演变。莫里森遵循一贯的寓“政治”于艺术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小范围的大故事。小说以“爱”的异化为线索,涉及到种族、性别、家庭、遗弃、恐惧等,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权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状况。 其依据:一方面,《爱》的空间社会性更加突出,体现着虚拟世界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小说《爱》没有孤立刻画某一人物或事件,人物和事件总是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关系之中,其中种族意识形态、种族主义话语是空间分隔的密码,空间关系突出体现种族现实。小说的种族空间政治潜藏于情感表文本之下。 另一方面,美国后资本主义时期,种族对立不再那么严格,而阶级对立日益明显,性别对立则一如既往。《爱》反映了美国最近种族空间秩序的发展和演变,“丝镇”的空间历史演变体现文本化的美国空间历史,通过分析美国黑人以空间为媒介和工具,以空间占有以及空间秩序的修改为目标的种族出路探寻,从黑人的个体及族群空间体验中,探索莫里森的空间政治书写。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莫里森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而基于空间视角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目前空间研究呈多样化发展态势,空间是一个很好解读莫里森这类经典作家的方向。 本研究主要从故事空间着手分析,小说《爱》中虚构世界的空间关系比莫里森前几部小说更体现种族现实。从莫里森的写作生涯来看,《爱》也可以理解为作者人文关怀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前几部作品所反映的结构社会空间的各种因素在《爱》中被糅合在一起,各种力量相互交织、共同构建社会空间的本质。从空间角度观察种族问题,能更加切实了解、加深认识种族现实,以其能以更加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种族问题。空间与身份、空间与种族之间的关联在小说《爱》中有十分重要的体现。莫里森阐明了种族、性别及阶级意识形态的空间结构动力作用,为弱势群体变革空间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从空间角度观察种族问题,能加深认识种族现实,以其能以更加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种族问题。 此外,虚构世界中的各种空间改造之成败得失引导我们持续思考莫里森为解决种族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探索。 创新点: 传统的非裔文学批评常常注重语言、叙事和声音等非裔主体构建策略,本研究认为:空间也是非裔民众构建主体的重要媒介和策略,空间与身份、空间与种族之间的关联值得重视。从空间这一本时代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来研究莫里森的著作,一方面可以为理解作品提供不同视角;另一方面,可以从空间解读中反观人类切实的空间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本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与互动机制中的一个侧面。文明的发展带给人类全新的空间体验,空间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些体验,而文学空间问题研究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出版的《空间的生产》,开创了通往空间性三元辩证法的道路,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即坚持思考空间的每一种方式,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社会的,都应同时被看作既是真实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同时强调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辩证关系,以此阐释社会空间的社会生产。 爱德华•索亚(Edward W. Soja)在继承列斐伏尔的空间基础上提出了的“第三空间”概念。索亚强调,在第三空间里一切都汇聚在一起,既是生活空间又是想象空间,它是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本体论前提,因此第三空间将永远保持开放的姿态,向新的可能性和去往新天地的种种旅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在《空间、知识、权利》中强调空间的重要性:“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空间也是任何权利运作的基础。”此后福柯又提出了最有名的理论和概念是“空间、权利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异托邦”,即异质空间”。 目前,“空间转向”催生了空间研究热潮。当下空间研究形式多样、角度多重、术语繁多,看似庞杂繁复,却有着相似的本质,即空间表意研究。 (2)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 谢纳在《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书中以空间生产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文学在文化表征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表现、再现、想象、隐喻、象征等表征方式对空问进行意义的编码重组,揭示现代性空间重组的文化政治内涵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包亚明在《空间文化与都市研究》中指出空间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引导我们思考社会、历史和空间的共时性及其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在都市化进程中的影响。 王笛《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通过分析各阶层民众公共生活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阐述了下层民众是怎样一步步丧失了他们的生产空间和文化传统,又怎样拿起“弱者的武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空间书写”和“空间隐喻”方面的研究成果,总体的空间研究呈多样化发展态势。 (二)莫里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莫里森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期,20世纪70年代对莫里森的研究刚刚展开,也就是莫里森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面世5年后,有了第一篇较系统的研究论文《莫里森的小说: 对受挫情感的研究》( The Novels o f Toni Morrison :Studies in Thwarted Senstivity ),分析了《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两部作品中两位女主角“受挫的情感”。(2)升温期,20世纪80年代末很多黑人美国文学、黑人女性文学专著也都着力探讨莫里森小说,1985年还出现了第一部莫里森研究专著:《莫里森的世界:文学批评探索》。此后,莫里森的研究数量和批评视角呈逐年增长态势。(3)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莫里森研究逐渐走向繁荣。随着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更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认同,此后,对莫里森的研究和评论呈逐渐增多和加深的趋势。 纵观莫里森的研究视角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1、女性主义与黑人女性主义 1977年芭芭拉•史密斯发表了《走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秀拉》中的黑人女同性恋元素,探讨了小说中黑人女性的经历和女性之间的友谊问题。 2、黑人文学传统与非洲渊源 特鲁迪尔•哈里斯(Trudier Harris)的《虚构与民间传说:托尼•莫里森的小说》(Fiction and Folklore: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1991).希金斯(Therese E. Higgins)的《笃信、宇宙论与民间传说: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非洲影响》等。(Religiosity,Cosmology and Folklore:the African Influen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探讨了从非洲文化、历史、奴隶制、黑人音乐等角度影响着莫里森小说的创作。 3、心理分析 布兰奇(Eleanor Branch)的《穿过俄狄浦斯之谜: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自我追寻》(《Trough the Maze of the Oedipal : Milkman’s Search for Self in Song of Solomon》)运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以及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发展理论等进行了对美国黑人和个人家庭世界的相关解读。 4、生态批评 因为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总是与宗教、种族主义等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勒庖(Lauren Lepow)的《失乐园与复乐园:托尼•莫里森柏油娃>中的二元对立与伊甸园神话》。就从自然与宗教角度探讨了美国黑人的力量与堕落、自然与伤痛的弥合等问题。 5、比较研究 将莫里森与其他黑人作家、女性作家或其他经典作家进行比较的研究不少。如威廉姆斯(Lisa Williams)的《托尼•莫里森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作为局外人的艺术家》(《The Artist as Outsider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 and Virginia Woolf》)、麦克(Patricia Mckee)的《生产美国种族: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以及托尼•莫里森》(《Producting American Race : Henry James, William Faulkner, Toni Morrison 》)等。 6、专著、工具书等 《托尼•莫里森百科全书》(The Toni Morrison Encyclopedia)、《托尼•莫里森参考书目》(Toni Morrison: A Bibliography)及《托尼•莫里森世界:小说人物及地方指南》(The World of Toni Morrison:A Guide to Characters and Places in Her Novels)及《托尼•莫里森访谈录》(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综上,国外莫里森研究已经成为显学,评论界对莫里森作品的整体评价和诠释一直处于多样化的发展变化之中,其研究视角、方法和切入点都在向丰富多元化发展。 国内莫里森研究: 国内莫里森研究晚于国外,中国对莫里森的译介始于20世纪80年代,杜志卿在2005年发表了《国内托尼•莫里森译介述评》,详细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莫里森译介情况。在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柏油孩子》、《爵士乐》、《天堂》等中译本相继出版后, 90年代初,国内莫里森研究才逐渐呈升温状态。但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宠儿》、《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上,对莫里森的近作的相关成果更少。21世纪开始,莫里森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通过查阅CNKI等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期刊论文达到6000多篇,还有十几部专著。国内的主要研究状况如下: 目前国内出版了十几部对莫里森研究的专著,其中王守仁、吴新云发表了《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在美国族裔问题的背景下,研究了基于种族、性别问题下的作品与文化的关系。唐红梅发表的《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将两位极具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作品中人物身份认同的困境与身份构建的努力尝试。章汝雯的《托妮•莫里森研究》则系统的分析了《所罗门之歌》、《宠儿》、《秀拉》和《爱》几部小说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视角。 以莫里森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有20多篇,且目前正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曾梅的《冲突的思考,融合的启示:托妮•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从种族主义为出发点,探讨了莫里森这类经典作家在艺术创作中思想、情感的表达和定位。 国内与国外研究成果的接轨较晚,研究现象相对集中,发展、创新不够。 (三)对《爱》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外文网上搜索及百度上查找,很多期刊都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评论,总结如下: 《芝加哥太阳报》( Chicago Sun-Times)评论被商业作家一再浪漫化的“爱”的主题,在托尼•莫里森笔下剥离了层层伪装,让人感到切肤之痛。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肯定了托尼•莫里森的作家地位,称在世作家里,小说开篇写得最值得回味的,除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是托尼•莫里森。 《观察家》( Observers)评论莫里森“当她开口讲话,整个美国都洗耳恭听”。她是奥巴马、希拉里、厄普代克、拜厄特的文学偶像。 《新闻周刊》(News Week)评论这本小说像一颗致密的星辰,它惊心动魄,又洗练完美,堪称莫里森巅峰时期的成熟之作。 《ELLE》(美国版)称莫里森笔下斑斓世界,丰富的语言,表现人类痛苦、渴望与失落的质感十足的场景,令《爱》充满魅力。 美国总统 奥巴马称她优雅、智慧,是引人瞩目的作家,也是引人瞩目的女人。 美国前第一夫人 凯瑟琳•布什称“她的每一部小说里,爱都是那么艰难、复杂而浓烈,犹如一条深邃湍急的河” 。 托尼•莫里森本人接受访谈时称我写这本书,是想让人回忆那种“不顾一切‘全副身心,没有任何负担地去爱一个人”的感觉。 《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称爱是一部深刻的小说。莫里森像一个生动的画家描绘人的情绪,通过一个个精美的隐喻,将舒适开放的风格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另外,亚马逊网上书评人E.Brooke Gilbert对该书的风格、主题、人物刻画、叙事方法以及文本内容也多有赞誉。 (2)国内研究现状: ○1 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的解读: 唐红梅在《论托尼•莫里森爱>中的历史反思与黑人女性主体意识》通过分析小说的叙述声音,指出只有建构积极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才得以表达。 冯丽芬在硕士论文《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性建构》中继续关注在父权制和种族主义下的黑人女性的成长和黑人女性主体性的建构。 李秀清在《女性主体的沦丧与回归——评莫里森的小说爱>》中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 表明威胁女性主体意识的根源是种族内部的阶级与性别压迫及女性主体意识的丧失。 ○2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 赵莉,崔楠的《种族性别和谐——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从种族和两性冲突二元制思维模式下女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等视角解读莫里森的政治思想: 以促进种族、性别和自然的全方面和谐发展,让爱起到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生活状态。 ○3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 成思明的《论托妮•莫里森《爱》的叙事技巧》主要从小说多重叙述视角和碎片化的时空机制分析了《爱》中后民权时代的黑人的思想变化。 ○4 从性别研究解读 夏鸿猷在硕士论文《对托妮•莫里森《爱》的社会性别研究》中通过探讨黑人社区里不平等的两性关系,阐述莫里森为重建和谐的男女关系所做出的努力。 苏婷婷,杜志卿的《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托妮•莫里森笔下的比尔•科西》通过分析一位心灵扭曲的黑人男性形象说明黑人只有重新审视历史,勇于面对过去,才能克服“身份焦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5 从种族、阶级方面解读 肖腊梅《爱与政治——评莫里森的小说爱》将爱恨置于民权运动这个政治语境下,因而带有浓厚的对种族、性别问题的思考意识。 王守仁 吴新云的《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的小说爱》探讨了一个重要问题是民权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生活状况。 ○6 心理分析解读 言捷智在硕士论文《论畸形的爱——托尼•莫里森 爱> 的心理解读_》以心理学家弗洛姆和罗杰斯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美国黑人在种族、阶级压迫下畸形之爱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阿卫星在《对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缺失的心理阐释》中通过黑人女性之间失败的友谊以及畸形的婚姻,展示了黑人女性在充斥着父权制和种族歧视的社会中的命运。 ○7 伦理学解读 王瑜在《托妮•莫里森爱>中的伦理解读》中从道德伦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三个共时的维度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伦理观。 ○8 其他方面研究 翟文婧在《价值的载体与欲望的对象———托尼•莫里森小说 爱>中的女性身体》中将注意力放在主体性建立的物质基础即人的肉体之上。在伊里加蕾理论的关注下,通过解读灵魂和肉体的分离,揭示女性对自身身体控制的脆弱导致女性无法在沦为 “他者” 的身份中构建自身主体。 王玉括在《爱的魅力与困惑—托妮•莫里森的新作 爱>》中把母爱和自爱作为黑人社区改善男/女、个体/群体关系的建设性力量。 三、课题研究拟采取的方法: 1、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相关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从中发现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杂志等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材料,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充分的论据和理论基础来论证观点。 2、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指反映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从客观世界(即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出发,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征。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本课题研究中来,就是要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理清文本内部的层次,发现每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发挥其对主题论证的支持作用。 3、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通过文本细读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理论指导文本细度,文本细读阐释理论、发展理论,力图做到文本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主要难点 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理论难题 (1)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空间理论,属于哲学范畴,使得文论理解起来难度加大。 (2)空间理论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原来一些术语的解释有了新的阐述,在运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区。另外,在理论与文本的结合方面,也有不易把握的因素。 2、相关资料的搜集较难 由于国外对于卡托妮•莫里森的《爱》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相关研究资料的数量还很有限,尤其是国外的参考文献,收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解决的办法 1、对于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理论难题解决的方法有: (1)借鉴前人分析类似的文本时的思路,寻找灵感和线索多维度地进行分析。 (2)刻苦研读空间理论,找出该理论在文本分析研究中的侧重点。 (3)通过向导师请教,弄清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理论难点。 (4)向本学科中有造诣的专家、学者请教。 2、对资料搜集较难的问题,其解决办法有: (1)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寻求资料。 (2)利用我校图书馆查找一些资料。 (3)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亲自到北京图书馆查找一些资料。 (4)认真研读文本,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在广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深度上下功夫。 五、论文工作日程计划: (一)20XX年9月—20XX年11月:论文开题阶段。 广泛阅读相关论文,完成调研报告,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二)20XX年1月—20XX年3月:理论准备阶段。 研读列斐伏尔的相关理论,寻求该课题的理论支持,细化论文提纲,填充必要内容。 (三)20XX年4月—20XX年6月:资料收集阶段。 通过上因特网、本校图书馆等方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寻求该课题的佐证材料,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事实依据。 (四)20XX年7月—20XX年8月:材料分析和理论总结阶段。 将文本及相关资料与理论相结合,探讨不同的人物主体空间诉求和空间实践的过程。确定详细提纲。 (五)20XX年12月前:完成初稿阶段。将相关理论重新梳理,认真修改理论与文本结合分析的不妥之处,完善论文的合理性。 (六)20XX年1月:校订、修改论文。 (七)20XX年3月:定稿,准备答辩。

开朗的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奥斯卡的奖杯从来都不会颁给一个“正常”的电影主角。从《雨人》到打败了《肖生克的救赎》的《阿甘正传》,再到今年才在中国上映的《水形物语》,无一不在验证着这个事实。

在2002年上映的《美丽心灵》中,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男主角最耀眼的标签,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分裂患者。这不仅是一部电影,实际上是更是一部人物传记,讲述了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这位出色的数学家在妻子的陪伴下与精神分裂抗衡的故事,他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殊荣,更是拥有了最美好的感情和美丽的心灵。

电影中,第一个让人觉得感动的片段是约翰·纳什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各种古怪的行为便开始显示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执着地探寻着自己原创的“博弈论”,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论文题目甚至都还没有想出来,导师的步步紧逼几乎让他崩溃......

他第一次发狂的时候,是舍友拯救了他;他许多奇怪的,或者说是不合理的举动,孤僻的性格,也被舍友一直包容着。他原本紧绷着的情绪随着室友从窗口扔下的那个箱子一起粉碎了。设身处地,也许那是舍友一次无意的举动,却把他拖离了崩溃的深渊。虽然最后才发现舍友一直都是约翰·纳什自己幻想出来的,但这个细节真的很让人感动。

此外,这部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情节,其实是妻子至始至终的陪伴,和对他矢志不渝的爱情。约翰·纳什的妻子是最懂他的人,他们都是拥有着极高的智商,从相互吸引到迈入婚姻的殿堂,他们都是那么匹配,那么和谐,可以说妻子是最懂他浪漫的人,也是唯一懂他的人。

婚后,他妻子开始渐渐发现好像开始不对劲了,幻想出来大学时的朋友,小女孩,甚至是间谍,已经完全融入了约翰的生活之中,出现地也好像越来越频繁...精神病专家终于在这一刻找上门来。

看似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约翰开始接受精神治疗,他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切的人物和事情都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妻子也知道了这一切,她有过悲痛和抗拒,她却选择了接受。妻子强忍着自己的哀恸,想要代离约翰逃脱精神困境,坚强地为他生下了孩子。

即使是治疗之后,约翰也没有能彻底摆脱精神分裂的困扰,甚至是失手伤害了妻子和孩子,但是妻子却始终没有离开他。约翰也开始发觉,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幻想,不是真的。

约翰选择了漠视那些陪伴着他、影响着他的幻想,甚至在最后他也没能战胜精神分裂,但是他却与身体中的“他们”共存了,为了自己之所爱,约翰甚至战胜了自己最强大的敌人。

当他终于再一次能站上讲台,他的妻子头发早已花白,默默流泪,当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妻子成了他最重要的听众。拥有这样一份爱情,夫复何求?

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 (2001)

豆瓣评分 8.9 TOP250排名 52

这个电影 讲述了身体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十几年的的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美丽心灵》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因为患有精神病证经常会出现幻觉,最终在妻子的爱护陪同下走出阴霾战胜病魔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感人故事。

这部电影之所以感人,第一是因为他是真实故事改编,第二就是电影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电影运用了一种克制却浪漫得的手法描绘了纳什跟妻子相爱相知相守的故事,给我感动的有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就是在大学毕业前纳什并没有上过一堂课,教授跟他说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可能连工作都无法找到,又带他看到了一个镜头,一位出色的老教授坐在宴会的中央,所有人都把自己的钢笔赠送给她以示尊敬,这里是一个引子也是导致纳什精神幻想的开始,影片在结尾处也同样安排这这样一个镜头,纳什坐在饭桌前所有人过来把自己的钢笔送给了他,以示对他的尊敬,这里可以解释纳什以自己强烈的意志,依靠理性来战胜病魔,最终获得了人们的认可,这里前后呼应,情感集中爆发。

还有一个点就是纳什接收完精神治疗以后,那是回归正常生活,可是好景不长,纳什又出现幻觉这时只能让妻子离开,后来妻子回来用纳什的手抚摸自己的脸颊告诉纳什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虚幻,帮助纳什摆脱病魔击退虚幻,也正是妻子对纳什的不离不弃让纳什可以理性思考同时战胜病魔,因为爱无法利用理性形容,而爱与理性是可以共存的。

最后一个点就是纳什第一次跟妻子约会,纳什问妻子随便选择一个形状,妻子选择了雨伞,约翰握着他得手在空中划出了雨伞的形状,这里是我看过最难忘的镜头之一。因为纳什自己说理性不懂得怎么表白。

最后一句电影中的台词结束:

. 可能从梦幻中醒来的部分,不是在脑海里,而是在心上。

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 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 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三、经济地理课程现存问题 目前经济学科综合性和实践中综合素质受到重视,广西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都逐步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但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 (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首先,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多为地理概述,分析问题的视角基本上建立在地理知识的陈述,与经济类理论知识结合较少;其次,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知识结构欠合理,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不明确、不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未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最后,教材的知识模块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同一内容在教材总论和分论中重复较多,学生重复学习,既浪费宝贵时间,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条件、方法单一 经济地理课程属于综合类学科,在教师配置上,既具备经济学理念和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知识的教师数量较少,往往只能选择偏重其中一项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无法很好地把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等;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 (三)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经济地理课程理解程度低,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学科内容,片面认为这是一门单纯的地理课程,因此忽视课程的学习。 三、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明确教学思路,重设课程教学 1.合理定位教学思路。 经济地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综合交叉性、典型区域性、实践应用性等特点。基础理论性要求我们主动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主动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边缘交叉性要求我们不断借鉴历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典型区域性要求我们主动根据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让课程教学和经济产业走向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经济地理课程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一样,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受到重视,合理安排教学,不能简单的作为辅助类学习或者兴趣类学习。 2、优化教材与教资。 经济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能单纯的使用地理环境概述、经济环境概述类或者写实类纪录性作品作为教材,经济学专业教师与地理学专业教师应共同开发新的教材以适应该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应注重选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类理论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任教。 3.丰富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需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理论的运用。因此,经济地理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知识的同时,巧妙地引入上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多手段相结合,强化课程教学 地理知识的修养可以增加知识厚度,经济的思维可以强化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思辨能力和创造素质,使他们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事物。所以,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强化教学。 1.以讲授法夯实基础知识。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运用讲述、讲解、讲读等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信息密度大,学生接受知识效率高,教学可控性强的优点。同时,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分析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讲授法最大限度地将国际政治经济基础理论,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2.以多媒体教学丰富知识载体。 通过多媒体教室的硬件条件,借助视频、音频、课件等软件条件,以其图、形、声、色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如在介绍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地理知识时,引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物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讲述纷繁复杂的交通线路时,可以引入3D立体影像,将众多交通线路、地名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更加生动的反映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3.以案例实践增进课程互动。 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个体的探究兴趣和动机,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所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寻找答案。国际贸易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法律、法规、惯例等,有很多经典案例可供分析和借鉴。在讲授专业课时,可引用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实践。 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单纯依靠书本理论知识和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远远不能反映该行业的特性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训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南宁市,不仅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贸易往来,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实际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项目的实践,亲身参与博览会,研究东盟各国,研究东盟经济贸易区,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案例中进一步去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还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经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吕虹.经济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11(12) [2]刘存明.与时俱进,拓展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新思路[J].职业与教育,2011(7) [3]陈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今日南国,2009(6)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2 浅谈新经济地理与国际贸易 【摘要】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 关联作用 聚集力 一、新经济地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1、新贸易理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要素不可流动的条件下由李嘉图模型发展而得,认为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根本原因,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会生产并交换不同的产品。传统贸易理论只能解释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而对于产业内贸易则失去了理论意义。新贸易理论则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为了解释产业内贸易而发展起来的,它在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各国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利用其收益递增的优势;而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路径依赖”性;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各国可以制定策略性的贸易政策,创造比较优势,改变专业化模式。 2、区位理论 1826年冯・杜伦(Von Thunen)在其名著《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基础。100年之后,在继承和发展冯・杜伦理论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以及勒施(Losch1940)的《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中心区位理论”。但是对新经济地理影响最大的还是哈里斯(Harris,1954)和普雷德(Pred,1966)在区位理论方面的贡献。 哈里斯(1954)认为制造商会选择接近市场的地方建立工厂。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利用“市场潜力指数”测量美国各县接近市场的程度,该指数实际上是与各县附近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其权重取决于该地区与市场的距离并与距离成反比。结果表明:美国工业集中地区都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而且生产的聚集能够自我加强。厂商选择离市场较近的地区进行生产;但同时接近市场的地区也是其他厂商会选择的地区。普雷德(1966)则关注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他采用了 “基础乘数”分析法。他认为收入中用于当地支出的份额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那么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市场会大到足以支撑一个高效的规模企业,从而使得本地提供更大范围的商品和服务变得有利可图,如此反复,便会启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积累过程。 3、规模经济和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和传统的经济地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规模经济的引入。因此,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就要从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开始,其中影响最甚的当然要数马歇尔模型。该模型将规模经济看作是外部的,是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而引起的。马歇尔认为厂商之所以集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因:首先,厂商的集中形成了劳动市场的集中和共享;其次,产业的集中能够降低投入品的获得成本;最后,集中还会带来技术的外溢。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被克鲁格曼用来解释产业地方化的动机,而这种解释也渐渐被后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新经济地理的许多文章中都能发现,其实所谓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正是这种外部性理论的延伸。 二、新经济地理的基本理论 克鲁格曼(1991)第一次试图用经济学的模型来解释哈里斯和普雷德所提出的观点。他利用DS方法,建立了一个最简单的两个地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只存在两个行业:农业和制造业,农业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农产品没有贸易成本,而制造品的贸易存在运输成本。为了简化模型,他将生产要素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工人,并且限制农民不能在两个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工人则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要素。 在均衡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向心力”是指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一个地区的作用力,其作用与外部经济相似。向心力主要来自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三个方面的互相作用。简单的说,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总是想聚集在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进行生产;但同时靠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也是别的厂商选择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造就了经济中的“聚焦”现象。而“离心力”则是那些阻止厂商聚集在一块儿的力量,例如农业生产受地理限制。 当运输成本较高的时候,很少有区域间贸易,工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竞争,随着工人人数的增加,收入减少。此时的均衡就是制造业人口均匀分布于两个地区。当运输成本很低的时候,一个典型的厂商会在两个地区都销售其产品;但是如果它位于人口较多的地区,就会更加接近市场,因此也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反过来,工人由于接近市场,其工资能够转化成高的购买力。因此,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时,生产集中于两个地区的任何一个都是均衡的,因为工人不会有离开的动机。除此以外,人口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也是一种均衡,因此,运输成本较低时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当运输成本中等程度的时候,离心力和向心力旗鼓相当。 如果两个地区的差异较大,向心力占优势;而当两个地区条件相似的时候,离心力占优势。因此,在运输成本中的时候,存在五种可能的均衡状态。是否所有的均衡都能稳定存在?答案是否定的。当经济中具有很高的运输成本时,均衡只有一个――制造业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若运输成本逐渐降低,经济会达到一种临界状态,这时对称分布的均衡不再稳定。只要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少许增长就会导致几乎全部制造业集中于该地区,最后该区成为了制造业的“中心”。经济的这种自发调节过程,可能只依赖于一件十分偶然的历史事件,但历史并不是全部起作用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经济的走向。克鲁格曼对历史与预期给均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历史与预期究竟哪个起决定性作用,取决于三个参数:贴现率、外部经济的影响力大小和调整速度,如果贴现率很大、外部经济作用小或者调整速度很慢,历史会起决定作用,克鲁格曼的这些理论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引路石,后来的研究虽然引入了新的元素,但是其基本的结构和建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三、新经济地理和国际贸易 目前,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为主要目标,研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以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到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分析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聚集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1、基本模型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是,真正用地理模型来说明国际贸易还是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的模型。这个建立在克鲁格曼(1980)和伊希尔(1982)基础之上的经济地理模型,既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也不同于克鲁格曼的模型(1991)。为了体现国家和区域间的区别,该模型取消了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假设,而加入了中间品贸易。这样一来,导致产业活动集中分布的不再是厂商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变成了厂商和厂商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进一步被解释为成本关联和需求关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部门,该地区便能为中间品提供较大的市场,这就使得这个地区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制造业厂商,这是所谓的需求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后向关联)。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地区能够生产较别地更多的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的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就要比别处低,这是成本关联(其含义类似于前向关联),这两种联系使得厂商越来越多的聚集于该地。当运输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世界经济就会自发的形成以制造业为中心,非工业化地区为外围的产业分布。 他们还进一步解释:如果制造业部门足够大,还会造成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会使得工业化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增大,而其他地区的工业逐渐衰落则会降低该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一来,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地区实际工资会上升,而非工业的外围地区实际工资下价,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不平衡的发展。但是如果运输成本继续下降,厂商会逐渐失去由于接近市场和供应商所带来的前向关联和后相关联的优势。同时,外围的非工业化地区,由于具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具备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当运输成本降低到足够低时,外围地区低成本的优势将足以抵消远离市场和供应商带来的不便。此时,制造商将搬出中心地带,到外围地区进行生产,从而使得中心和外围地区的工资率差距逐渐缩小。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逐渐增大,各国的工资差异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变小的过程。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采用了更极端的模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地区不再是可分的断续的数值,而是完全连续的。他们认为,一个“平坦的世界”――所有产品和要素均匀分布的世界即使存在,也是不稳定的。劳动力的分布若发生些微变化,整个世界就会自发的形成一个个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距离的中心-外围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参数的变化将会导致“断续均衡”,即一旦区域专业化结构建立起来,即使经济体中的条件发生改变,在一定时间还是会继续存在下去的。但是当条件的改变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专业化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出现另一种经济地理结构。 2、聚焦与经济增长 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1995)迈开了经济地理迈向国际贸易的第一步,他们建立起了产业聚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桥梁,这篇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认为是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帕格和维纳布尔斯(Puga&Venables,1996)在多产业的均衡方面又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聚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从工业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聚集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他们将制造业的发展作为聚集的一个动力,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运输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知道,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和投入――产出关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刺激厂商在接近市场和供应商的地方生产。而这种聚集使得某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提高,同时也具有了较高的工资。如果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继续膨胀,会使得该国的工资过高,刺激厂商从该国转移到非工业化的外围进行生产。如果产业继续膨胀,外围国家也会逐渐变为工业化国家,进而厂商会继续向更加落后的国家转移。这种过程不断重复,工业化就犹如一股浪潮,从中心国家逐渐波及外围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中,产业间关联较弱的行业,处于上游位置的行业或是劳动密集度较弱的行业,在工业化的蔓延中会先行调整,然后再波及到其他行业。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Baldwin&Forskild,1997)借助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方法,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理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中的循环因果涉及到的不是要素的流动而是要素的积累,拥有较大市场的国家往往会进行较多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进一步扩大了该国的市场。 3、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 新贸易理论认为,单边贸易壁垒的提高,有助于降低该国国内产品的价格。鲍德温(1999)利用存在聚集力的模型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并指出聚集力的存在强化了贸易保护的降价效应。然而这种效应是从一系列简化的假设结果。虽然单边贸易保护政策,从提高本国工业生产份额这个意义上说,可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发展,但这也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其实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帕格和维纳布尔斯(1997)首次对贸易自由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单边自由贸易政策与进口补贴虽然在吸引外资的效果上较为接近,但是前者能够产生更高的经济福利。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2002)详细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他们指出全球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国而不利于小国。在多边自由化过程中,最小的国家首先失去其所有工业,随着自由化的推进,其他国家依市场规模小于平均市场规模的程度,依次变为“边缘”国家。当贸易完全自由化时,所有工业将集中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些国家之间取消贸易壁垒,就会形成很大的市场,从而引起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而自由贸易协定的成立会使成员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非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受损。而贸易集团的形成,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作用,从而导致一种“多米诺”效应,导致贸易自由化向全世界逐步扩散。 地理和贸易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新经济地理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贸易理论的研究引进了区位的分析方法。而经济学家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并且应用到了模型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梁琦主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贸易与地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安虎森:空间经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1. 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2. 国际经济论文 3. 经济贸易地理论文 4.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 5.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篇一】普列姆昌德曾说过“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是的尊严二字在人的生命中尤为重要。在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当中,想要活得精彩就必须先有尊严。有尊严的活着,才是真正的活。 有尊严的活着首先要我们懂得自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挺被捕后正义凛然。对于他人的审问拒不回答,坦然表示自己宁死不屈的意志。当名声鼎盛的徐悲鸿被要求给蒋介石画像时他断然拒绝毫不犹豫。在人们面对胁迫时有几个能像他们一样坚定不移,坚持自己的信念,他们自尊自爱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所以说自尊是尊严的前提 其次要我们懂得尊他。列宁曾与一个女工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相遇,他亲切地请女工先过,得到了工厂中人们的赞誉。美国前总统哈里斯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黑人奴隶向他脱帽致意,哈里斯总统马上向他还礼,旁边的人们大为不解,总统说:“得到他人的尊重前提是你也尊重他人”惠特曼曾说过:“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其实人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就是在尊重自己,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必定会受别人的尊重。尊他是获得尊严的基础。 最后便是要我们懂得尊国护国。一个人若是连自己祖国的尊严都维护不了,何谈个人尊严?曾有一位美国记者在访问周总理时看到桌上一支美国产的钢笔,就想挖苦周总理,没想到周总理却说这是抗美援朝的战利品。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晏子到楚国拜访,而楚国国王侮辱晏子,晏子用自己的智慧来挫败楚王,得以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而且不让楚王看小。让楚王对晏子的智慧感叹!“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中的歌词,恰当的诠释了人与国的关系。维护的祖国的尊严,自己的尊严当然更不会丧失。所以尊国是得到尊严的根本。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这是柯林斯托姆曾说过的话。可见尊严之重要。一个人活着尊严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尊严被践踏还不知反抗,那便与行尸走肉没多大区别。尊严是人生的天平,它赋予了人生真实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人就要有尊严的活着。 【篇二】 今晚,在家门口突然来了一支演出队,听那男子雄浑女子甜美的歌声,还以为是哪家艺校的学生在街头搞义演。出门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竟然是六七名残疾人在卖唱。一架电子琴,一台扩音机,两支话筒就是他们全部的演出工具。他们中有侏儒,有瞎子,有瘸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组成了一支奇特的演唱队。虽然没有闪烁的霓虹,更没有鲜花,就连掌声也少的可怜,但每个人都用心在努力唱得,《犯错》、《中华民谣》、《久别的人》……一首接一首流行歌曲趟过他们的歌喉,飘荡在城市的夜空,引来人们纷纷上来围观。现场证明他们是在卖唱的是地上一个小小的爱心箱,演唱过程中,无论大家往箱里投入多少钱,一名残疾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说着:“谢谢”。 在演出场地的正前方空地上摊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人生的悲哀是身体的残疾……我们来自贫穷的山区,但我们不愿再让父母操心,不愿看到世人可怜的目光,所以我们选择了卖唱来自己养活自己……”如果说突然看到一帮残疾人在演出你会立即油然而生怜悯之心的话,读了这份演出海报,你会顿时收起你的同情心,静下心来,驻足欣赏他们的歌声,感受他们的快乐和自信,然后为他们的劳动付出应有的报酬,不管是一块钱还是十块、二十块…… 应该说我们的大多市民是善良的,是会尊重他人的,但是总有一些人喜欢当“*”。当围观的老人和孩子们纷纷为观看残疾人的演出自愿埋单时,一个醉醺醺的男子提着带有有钱人身份标志的小皮包闯进了演出现场,一边转圈一边鼓着倒掌喝着倒彩,然后在同伴的拖拽下扬长而去。他是无心欣赏残疾人唱歌的,宁可花天酒地也不可能为他们的演出掏出一分钱,他也根本不可能理解和尊重别人的劳动。在他的眼里,有钱就是老大,这些卑微的残疾人是多余的可怜虫,等着他这样的人来施舍,而大爷今天心情不好,不高兴。可他不知道,在他身后,围观的人们投向他的却是鄙夷的目光。残疾演员们也许是习惯了,依旧视若无睹地继续他们的演唱。这世上人形形色色,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理解你尊重你,饱尝人间冷暖的他们早就明白了这一道理。 身为残疾人,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生活所迫令他们四处流浪,但他们用演出丰富了城市的*,他们用歌声愉悦了人们的身心,他们用劳动证明自己是自食其力的,他们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正如他们的演出宣言:“你可以不理解我们,但你不能伤害我们,因为我们也是你的兄弟姐妹”。 的确,他们的身体是残疾的,但他们用歌声证明自己和大家一样是这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听着他们优美的歌声,你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在贫穷的山区,为了学习这些城里人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所付出的辛劳,他们决不可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从小接受声乐的训练,有的只能是一遍遍的模仿。这其中一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只是他们不愿意讲,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听。可不管如何,他们愿意付出,为的只是不愿意在家无所事事地等着政府的救济而糊口;为的只是不愿流浪在街头,展示自己残疾的肢体,伸出一双颤抖的手,用可怜的眼光去向别人乞讨;为的只是通过努力付出让自己更有尊严地活着。他们来自贫困地区,但贫穷绝不是男盗女娼的借口。当北京天上人间会所的女大学生们开着宝马凌志去陪客时,一贫如洗的他们却在街头冒着风霜雨露模仿着旧社会的街头艺人卖唱。在这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他们更有尊严。也许有人要说尊严能值几个钱,可你花再多的钱能否买来真正的尊严?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上,月收入只有12元,四、五个人合资才能买到一瓶可乐的朝鲜球员,面对世界头号强队巴西队勇猛顽强,气势上丝毫不输于对手,靠的是什么?因为在尊严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在为尊严而战,所以他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赢得了巴西球迷的集体起立喝彩,赢得了世界媒体的一片赞誉。 “假如你对弱势群体的生存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你告诉我们”。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告诉他们,但我想告诉他们:你们是值得尊重的,你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好方法,无论你们流浪到何方,你们都是在用自己的歌声体现自己是在有尊严地活着。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可又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就看你是否愿意从窗口跳出去,而你们已经跳出来了。 “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让那欢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噢,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的心愿……”愿孙悦的歌伴着你们平安走遍天涯海角,我的兄弟姐妹。 【篇三】 雨果笔下的钟楼怪人曾说过:“我要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敲钟的怪物!” 有尊严的活着,这应是我们最为看重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地位、没有金钱,可以失去欢笑、失去美貌,但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尊严。 失去尊严,屈原怀石投江,项羽自刎,失去尊严,宁死不苟活于世做具行尸走肉! 英雄好汉们选择面对死亡也不愿意面对失去尊严的余生,因为他们心中有个最基本的标准,有个声音在呼号:“要有尊严的活着!” 活着,并不是让你一遇挫折便自怜自惜自叹,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忍辱负重不是失去尊严,不要以“有尊严的活着”为借口轻易放弃生命,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司马迁可以忍受腐刑之辱、孙子膑脚、韩非囚秦。。。。。。他们所遭受的挫折、侮辱是非人忍耐得了的,但他们伟大就伟大在了知道自己只是在人生路上遇到了绊脚石,而不是“失去了尊严”,咬紧牙关重新站起来,仍是一片阳关灿烂。“尊严”仍随他们共进退、共发愤、共看生命的起伏、共看生命之泉细水长流。 有尊严的活着,能让你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尊严与活着休戚与共。你有着生命的同时也同样拥有尊严,他们相互缠绕,唇齿相依般不可分开、剥离。若你狠心将尊严从生命上拔出,生命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毛姆曾说:“我愿为维护我的尊严而放弃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鲁迅写下“一个民族的尊严关系到这个民族是强大还是弱小,关系到这个民族命脉的盛衰。”尊严对民族对国家都如此重要,更何况我们一个个的个体? 有尊严,是我们活着的最基本标准,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关键所在。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无论你是否贫穷,是否困苦,是否碌碌无为,但一定要有尊严,尊严无关乎地位财富相貌家世,它不被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你自觉地维护你的尊严时,你的生命便也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篇四】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史铁生曰:“能呼时吸就要有尊严地活着。” 乍看之下,前者苟且偷生,实属小人;后者身残志坚,顶天立地。人们往往将目光聚焦在“尊严”二字上,却忽视了根基:“活着”。 自古不乏为了尊严而*者,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屈原。老生常谈却耳熟能详。屈原为何会选择*?因为当时楚国社会风气败坏,而屈原自视清高,即:他无法在自我与现实中获得统一。那么,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富强吗?世道变得清澈了吗? 没有。甚至人们纪念他,多半是出于一种哀怜,缅怀他的死而非功绩。换句话说,屈原如同将头埋入沙中的鸵鸟,选择了逃避。 被绑架者拒绝家人交付赎金,并大呼“坚决不向犯罪分子妥协!”,乃咬舌自尽——现代版“屈原”这么做值得否?家人为之自豪否? 生命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前提。屈原确实遭遇到了困难——来自时代的阻力,凭屈原一人太过弱小,可屈原一死,便一个人都没了!有生命才能力挽狂澜。世上没有什么无能为力的事,只有要尽力而为的事。 在这方面,我非常敬佩司马迁。 古代刑法中“最下腐刑极已”,因为这是一种对人格的摧残,几乎碾碎了司马迁所有的尊严。但就是这样一位在身体上有缺陷的人,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成为后人坚强的榜样,励志的目标。这是在这一念之差间,他重新站了起来,抖落身上的尘土,来到案前。 那岂不是太简单了?有人说,要活下来谁不会?但要我死是难如登天,英勇就义更是不可能的。殊不知,有多少情况下,是生不如死、求死不能啊!面对黑暗的现实,四处遭排挤、打压,吸进的每一口都是凛冽寒风,吐出的是绝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重振旗鼓,坚定活下去的人,才是真的猛士。 有多少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却最终抛下了他所关心的这个世界而去?又有多少人,“恨私心有所不尽,文采不表于后也”,挣扎着爬起来,凤凰涅槃? 站在生的一岸徘徊、眺望对岸寻求尊严的人们,请不要忘记转身:生命,就是一种尊严。

巧克力哈里斯即将发表论文

伊朗,印度,阿赛拜疆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北京时间3月9日凌晨《休斯敦纪事报》报道,休斯敦火箭队裁掉了刚刚从森林狼换来的扣篮王杰拉德-格林,同时签下曾在夏季训练营表现出色的小前锋迈克-哈里斯。哈里斯曾在火箭呆过短暂的三个月时间,10月份被火箭裁掉,并在CBA东莞新世纪队打了一个赛季场均20+10,他曾是CBA全明星周末中获得扣篮王头衔。2009-2010赛季,他先是在NBDL毒蛇队效力,也有不错的表现。随后又被休斯顿火箭重新签下,来弥补2号位的空缺。伤病满营的火箭队人员调配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哪怕赛季即将结束,阿德尔曼也不得不招入新援火速救急了。已经被三次下放至发展联盟的新秀后卫杰梅因·泰勒被召回,曾在CBA效力的火箭旧将麦克·哈里斯也第三次加盟火箭队,与球队签下了一份短合同,合同中还包含了一部分下赛季的保障条款。作为2009年第二轮新秀,23岁的泰勒共为火箭出场过21次,场均2.9分0.3助攻。对于本次的被征召,泰勒还挺不高兴的。“我有点失望,被下放到发展联盟之后,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打球,但每次回到火箭只能继续坐在板凳上。”泰勒说,“现在的情况就像是我越努力,事情反而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在火箭我很少能打得上球,甚至有时候连球衣都不用穿。这让人感到失望,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所以我也不会因此生气,只是有点失望罢了。”“我只是按照火箭的要求去做。如果他们告诉我去毒蛇打球,我就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位新秀看上去似乎脾气不小,“然后当我回来之后,我也尽力做好准备。我认为我做得不错,有足够的耐心,持有职业的态度。在毒蛇队打球我感到很快乐,而且能帮助我找回自信。”哈里斯也不清楚自己这份突如其来的新合同的具体细节。“这不是我能控制的,所以我也不会去想它,”哈里斯说,“这可以交由经纪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去操办。而我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把全部精力放在比赛上。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交易合同上,你将会在球场上失去专注的精神。”曾经在CBA东莞队效力的哈里斯这个赛季大多在NBA发展联盟打球,场均能砍下27.1分10.5篮板。2010赛季哈里斯曾被火箭队召回打过两场比赛,2010年2月份时还曾加盟华盛顿奇才队,但均没能取得太多出场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哈里斯创下了火箭队史的一个新纪录,他是火箭第一个在同赛季之内身披三个不同号码的球员,他先是穿过17号和19号,而当地时间本周三,哈里斯身上的号码又换成了33号。麦克·哈里斯又和火箭分手了!北京时间2011年4月12日,据《myfoxhouston》报道,火箭2010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是客场挑战森林狼,但哈里斯并没有和球队一起出征明尼苏达。在今天火箭输给小牛的比赛之后,哈里斯和火箭的第二份10天短合同也到期。 这一次哈里斯决定不和火箭续约,“哈里斯总是期待新的机会。”哈里斯的经纪人托尼·杜特在接受采访时说,“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他需要保留自己的选择权,在今年夏天成为一名自由球员,而不是与火箭签下另一份合同。我认为会有一些NBA球队愿意给他保障合同的,和保障合同一样重要的,是哈里斯需要出场的机会。” 2010赛季在火箭所待的20天里,哈里斯总共只打了4场比赛,场均贡献2分和1.3个篮板。杜特透露,接下来哈里斯将与一支波多黎各球队签约,或者到海外打球。当然,火箭方面也不忘送出祝福。“哈里斯将永远是我们欢迎的球员。”火箭总经理达里尔-莫雷说,“他打得很不错,他应该留在NBA里,我们祝他好运。”

俄罗斯 老毛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