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张远波论文发表情况

发布时间:2024-07-05 07:02:21

张远波论文发表情况

我觉得首当其冲必然是村上春树吧,毕竟在诺奖陪跑了那么多次。

比如,很多在世的学者就是有很高造诣的文学者却与诺贝尔奖无缘

2018年3月6日,Nature背靠背连刊两文,报道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的重大发现。其第一作者,正是学界的少年新星曹原。该研究的巨大影响力,令曹原直接被列入Nature当年评选的十大科学人物。本次,NSR邀请到了两位魔角石墨烯领域的顶级专家进行访谈,他们分别是 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物理学家 Pablo Jarillo-Herrero ,以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 Allan MacDonald 。其中Jarillo-Herrero正是曹原的导师,他高度评价了曹原的成就,称 “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和他从我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多” ,而本篇也将围绕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来谈谈曹原是如何”扭成的“。

背景介绍

石墨烯是石墨的组成部分,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邻近碳原子结合形成,它是含有六边蜂窝网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厚度等同于一个碳原子。单层石墨烯的存在已被预测几十年,也曾在其他材料表面成功生长,但学界对石墨烯研究兴趣的爆发却是在2004年,因为该年人们才首次发现石墨烯可以通过机械方式从石墨薄片中分离出来(机械剥离法)。

石墨烯经常被描述为一种透明、导电性优良又极其柔韧的神奇材料。但有人感兴趣一些更根本的问题。作为二维导体材料,石墨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电子特性、磁特性,在量子限制效应、电子间相互作用等方面有巨大研究价值,在电子元件、设备等领域有着应用前景。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给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Andre Geim 和 Konstantin Novoselov两位教授,表彰他们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当两个石墨烯片层足够靠近以发生相互作用时,其奇妙特性会进一步放大。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石墨烯表现出的电子特性可能取决于石墨烯片层的相对角度,即两层蜂窝网状晶格之间的的对齐程度。堆叠在一起的两个蜂窝网状晶格可能会产生一种“超晶格”结构:晶格间在某些特定角度配合后呈现出的规律性更为显著,甚至强于晶格间距所带来的影响。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莫尔效应”——从远处看两个间隔很近的网格状栅格时就能观察到这种光学现象。

实验 探索 这种“扭曲双层石墨烯(twisted bilayer graphene,TBG)”的电子特性要求能够精确地控制两个石墨烯片层的位置和角度。这些现象现在也被认为普遍存在于其他二维材料中,例如六方氮化硼(h.BN)片。这些研究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方沃土,而某些特定的扭转角度的 “魔角双层石墨烯(magic-angl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MATBG)” ,其表现出的神奇电子特性则更是引人入胜。

Pablo Jarillo-Herrero的小组率先制造了魔角石墨烯材料

Allan MacDonald是最先理论预测魔角存在的科学家之一

NSR: 是怎样在扭曲双层石墨烯中发现异常电子行为的?这些效应在发现之前是否曾被理论预测过?

PJ-H: 从2007年左右就有许多理论小组开始研究扭曲双层石墨烯。到了2009年底,Eva Andrei的团队报告了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扭曲双层石墨烯的研究 [G. Li et al., Nat Phys 2010; 6: 109] 。他们观察到数据中的峰值似乎在随着扭转角发生变化,而该峰值被视作是范霍夫奇点(van Hove Singularities)的电子结构所表现的特征(范霍夫奇异峰)。特别是,对于1.16 左右的扭转角,两个范霍夫峰的峰间距接近于零。大约同一时间,另两个小组在极小角度下研究了扭曲双层石墨烯:智利的Eric Suárez Morell团队 [E. S. Morell et al., Phys Rev B 2010; 82: 121407] 和美国Rafi Bistritzer与Allan MacDonald的团队 [R. Bistritzer and A. MacDonald,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1; 108: 12233] 。两个小组都预测了扭曲双层石墨烯在1.1至1.5 的角度存在扁平电子带。Bistritzer和MacDonald创造了“魔角”一词,指费米能级的电子速度变为零时的角度(费米能级是绝对零度下电子所能够占据的最高能级)。

AM: “我对 历史 的理解,超越到学术出版物之外”,这句话来自Eva Andrei的文章。Eva是第一个测量到电子结构神奇变化的人,她发现了意外产生莫尔效应的双层石墨烯片层在STM态密度测量中的特征。Eva告诉我,观察是第一位的,它激发了Antonio Castro-Neto和João Lopes dos Santos的理论。

我对石墨烯莫尔超晶格的兴趣,始于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 Ed Conrad的一次谈话。他向我展示了一些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数据,我无法参透。当我的博士后Rafi Bistritzer和我着手进行演算时,我们发现计算结果显示:石墨烯电子的速度会在一组离散的扭转角处下降为零。我们把这些角度称之为魔角,最大的魔角约为1 。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个惊喜,我们立即意识到这意味着一个强相互作用电子的前景无限的平台。一段时间后我们注意到,智利的一个研究小组也独立地开启了魔角物理学的一些微光。但我们那 时尚 不清楚,是否有实验者能够在可控扭曲角的条件下建立样本来观察这种物理现象。我的同事Emanuel Tutuc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很多工作,为Pablo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部分信息。

NSR: 是什么促使你研究该系统?现在看来,它成为了以可控方式观察电子关联现象的胜地——这一结果是预期之中,还是出人意料?

PJ-H: 最初我研究扭曲双层石墨烯的动机是直觉,凝聚态物理中的这个“新旋钮”,即改变扭曲角极可能带来有趣的物理现象。凝聚态物理学中的系统通常很复杂,在 探索 未知领域时常有意外收获。单就魔角石墨烯而言,我的动机是找到有趣的关联绝缘态。我认为当石墨烯中的费米能级移动到范霍夫奇点时,关联绝缘态可能会展现。[NSR:当费米能量接近这种奇点时,已经观察到新的电子相,例如超导性。] 我们确实发现了绝缘态——但令我们惊讶的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类型。绝缘行为发生于每个莫尔晶胞的整数个电子,而非因为范霍夫奇点。这是个巨大惊喜。而更大的惊喜是超导性的发现,这更是无人预料。

AM: 我们最初关于魔角效应理论的发现,并不符合早期实验的预期,因此,我们在发表文章时很不顺利,因为审稿人认为我们肯定错了。 巧的是,那时我正好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我被允许在PNAS发一篇就任文章,评议很宽松。所以我决定,放弃与审稿人的拉锯战,以直接在PNAS上发表了我们的发现。

在那篇论文之后,我试图找到其他可以观察到有趣莫尔超晶格现象的案例。我提出了实现拓扑激子带的可能性 [F. Wu et al., Phys Rev Lett 2017; 118: 147401] 以及许多与光学特性相关的建议。我还提出,与石墨烯结构相比,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TMD) 的莫尔系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物理特性。莫尔领域的这一部分研究现在也已真正开始付诸实验了。

新 物 理 的 乐 土

NSR: 从绝缘体到超导体再到磁性材料,这些石墨烯系统产生的电子状态似乎十分多样。产生如此多样态的物理学基础是什么,又有哪些关键因素决定了这些性质?

PJ-H: 我们仍在努力全面地了解这些系统。但是您的基本观察是正确的——魔角石墨烯以及现在的其他几个莫尔系统,表现出一组非常丰富的关联行为。起源似乎是因为这些系统都具有狭窄的电子带(意味着电子的动能非常小),因此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起着主导作用。一旦电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那么可能的多体基态(例如超导性、相关绝缘体、磁性等)就成为可能。我们能够遍览这些样态,得归功于莫尔系统的高度可调性。

AM: 多层石墨烯中的强相关性和量子霍尔效应中的强相关性之间有很多类比。Eslam Khalaf、Ashvin Vishwanath 和Mike Zaletel 等人的工作阐明了这种联系。根本上它与电子能带的拓扑特性有关。同时,这些系统具有准二维Hubbard模型(强关联电子体系最简单的晶格模型之一)的特征。魔角石墨烯似乎是量子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性的结合,这是个了不起的系统。

NSR: 你能解释一下魔角效应吗?是什么让石墨烯层在某些取向上表现得“特别”?

PJ-H: 魔角效应是一种“共振”状态。 这种魔角角度促成的电子结构,使得电子穿越石墨烯层是如此的容易,就像为这些电子提供了通往另一石墨烯层的“直达隧道”一般。 用更简单的话说,MATBG中电子多变行为的一个解释是:当电子具有巨大动能(移动得非常快)时,它们几乎“来不及”发生相互作用。但是在MATBG中,电子移动缓慢,因此当它们擦肩而过,会拥有更多机会发生相互作用。

NSR: 该系统中绝缘、超导行为的相互作用似乎与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电性中观察到的作用情况接近。两者间有近似的物理规律在起作用吗?这些种行为是否会在实际上有助于我们了解此类材料中超导电性的缘起?

PJ-H: MATBG和铜酸盐超导体的相图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差异也不少,例如,其晶格对称性和电子结构的拓扑性质就非常不同的。此外,铜酸盐中的电子均为简并自旋,而MATBG中的自旋态则更加丰富。所以我们还不清楚对MATBG的了解是否有助于我们了解铜酸盐中超导性的起源。虽然我直觉是会有帮助,但现在断言还为 时尚 早。

AM: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没有完全自信的答案,但我们正在取得进展。高温超导体和MATBG系统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磁序与费米面重构的临界点是最有趣的。在我看来,通过进行新的实验和理论场景测试,我们有可能会进一步增进对MATBG超导性的理解,并且进展也会帮助我们理解高温超导性的产生。通过原位调制电荷载流子密度或其他方式调制系统属性的可能性(例如通过改变栅距、电介质环境和平面磁场等)是 MATBG 的一个重要优势。

NSR: 维度在此发挥的作用是什么?这些行为是否取决于“这是一个准2D系统”的基本事实?这种行为是否与量子霍尔效应等低维量子多体体系的研究有关?

PJ-H: 维度非常重要,出于各种原因。其中部分为:MATBG因其二维几何结构而具有高度的电可调性;电子结构(如电子态密度)取决于维度;相互作用效应也可能强烈依赖于维度(例如电子屏蔽效应在1D、2D 和 3D中是非常不同的);至于量子霍尔物理,QHE 和 MATBG(以及其他几个相关的莫尔系统)中的电子能带本质上都是拓扑的,这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后者可以表现出有趣的量子霍尔效应,即使零磁场下亦是如此(与标准QHE不同)。

AM: 电子关联在低维度系统中往往更强,并且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令人惊讶的多电子态,包括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FQHE) 系统、MATBG、双层或三层石墨烯。QHE的拓扑图构成了MATBG和FQHE物理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一个实验证明是MATBG中异常量子霍尔态(即没有磁场的 QHE)的普遍出现。

挑 战 、 应 用 、 机 遇

NSR: 如何通过实验研究这些系统?现在优质单层石墨烯的生产已经常规化了吗?如何控制石墨烯片层的相对方向?

PJ-H: 超高质量单层石墨烯的生产已经非常标准化,如石墨机械剥离法,全世界有数以千计的团队可以做到这一点。棘手的是以精确地控制旋转角度并将两个石墨烯片层堆叠一起,尤其是像魔角 1.1 这样的小角度就更加困难。目前全世界只有15个团队可以制造MATBG,但队伍一直在壮大,因为该技术只要有人展示就易于学会。在新冠疫情之前,有很多小组来到MIT了解MATBG,而他们中的许多现在已经复制并扩展了我们的许多成果。

AM: 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但如果能够开发出更精细地控制扭转角的技术,并使扭转角度分布更加均匀,这将加快该领域的进步。

NSR: 这些系统中还有哪些关键问题有待 探索 ?对你个人而言,现在最渴望研究的是哪方面?

PJ-H: 有待 探索 的关键问题还有许多。也许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超导性的确切机制和序参量对称性。现在的实验和理论似乎指向一种非常规的超导性起源机制(有些人认为MATBG可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参数状态下的电子-声子介导超导体,尽管并非人人都同意)。我们仍然需要更详细地研究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期望发现和研究新的莫尔系统、新的超导体及其关联拓扑行为。对于可以构建的数百个可能莫尔系统,我认为我们几乎只是触及了皮毛。这些系统间的构成、几何性质和复杂状态都不尽相同。

AM: 我认为确定MATBG中超导性的起源机制很重要。我正致力于研究这个问题。一个重要的期待是我们将能够在 MATBG或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莫尔纹中实现分数反常量子霍尔系统(也称为分数陈绝缘体),以展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鉴于莫尔超晶格的灵活性,我们将很有可能发现、设计出有利条件。分数量子霍尔(FQH)状态也是拓扑量子计算的可能研究对象之一。

NSR: 对这些系统的 探索 似乎还存在着许多潜在的自由度。比如,现在一些研究兴趣是打算将双层系统扩展到三层,这样我们能够预测或观察到什么?再比如,使用氮化硼等其他二维材料构成的异质双层结构,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

AM: 我对找寻可以构建新型莫尔超晶格的其他层状材料非常感兴趣,每项发现都会带来一个物理的新宇宙。在TMD和扭曲石墨烯莫尔系统的存在下,我们拥有了巡游电子铁磁体系的案例——只是磁有序温度相当低。找寻提高有序温度的方法、 探索 其最终极限将非常有趣。由于莫尔超晶格系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制,因此远景相对乐观。 这是制造人造可调谐晶体的全新范例,我们才触及皮毛。我们会见证所发生的一切——这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PJ-H: 确实,可能性几乎无穷无尽。就在今年稍早时候,Philip Kim的团队和我团队各自独立在魔角扭曲三层石墨烯 (MATTG) 中发现了超导性。魔角略有不同(约为1.6 ),该数据其实是几年前理论上预测的,所以我们知道该向哪里行动。事实证明,MATTG中的超导性比MATBG中的更令人感兴趣,因为它更强大且可调性更高。而使用异质双层结构确实可以带来很多新东西,在双层石墨烯/氮化硼莫尔系统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QAHE) 就是最早的例子之一。

NSR: 更一般地说,MATBG系统体现了过去二十年来学界对强关联电子研究兴趣爆炸式的增长,这催生了一众量子材料发现,例如拓扑绝缘体、马约拉纳零模、外尔半金属等。是什么促使了研究兴趣的爆发?是否有新的理论正在浮现,将物质的量子、电子相态统一起来?又或者,我们其实仍相当程度处于发现和惊异的阶段?

PJ-H: 凝聚态物理学在二十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两次革命,分别是:发现整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将拓扑学带入该领域)和发现高温超导性(将强关联系统推到了学科前沿)。从那时起,拓扑研究领域和强关联系统并没有被密切联系在一起,因为领域完全不同。而2000年后,出现三个颠覆性发现:石墨烯和二维晶体材料的发现;理论预测并实验上发现拓扑绝缘体;发现了第二个高温超导体家族,即铁磷化物材料。然而,这些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仍各自独立。是MATBG将三个研究领域整合在了一起,因为它兼具所有特点。“莫尔量子物质”的话题在所有这些领域引发了热烈讨论。

AM: 在我看来,我们仍处于发现和惊异的阶段,但我非常乐观地认为,这些新型强关联系统将导向对强电子关联物理学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

NSR: 这些系统有没有实际应用的可能,尤其是在设备技术方面?

PJ-H: 这总是很难预测。目前而言,能在这些系统中 探索 基础物理的魅力,我的团队乃至整个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备受激励。而切实来说,作为电可调超导体的MATBG(在工程学上叫做超导场效应晶体管)如果能够被设法大规模制造,其实际应用是很容易想象的。包括超导量子比特、量子光电探测器和低温经典计算等。

AM: 个人而言,我对寻找潜在应用非常感兴趣——或许是光学性质,或许是自旋电子学。与TMD的接口可能在调节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力的方面派上用场——这对于自旋电子学来说很关键。

魔 角 在 中 国

NSR: 您对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什么印象?

PJ-H: 从理论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学界对此的研究兴趣很大。在实验工作方面,中国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具有纳米制造经验的团队(其中最著名的是复旦大学张远波教授的团队)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莫尔量子系统,他们正在进行非常出色的研究。鉴于中国科研近来的快速发展,估计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实验组开始研究这个主题。

我以前的学生曹原在很多方面而言都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聪慧、勤奋并且富有创造力和效率。他不仅是我前面提到的两篇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更是该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此后一直在该领域做着杰出贡献。他在非常年轻时就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麦克米兰奖(授予青年凝聚态物理学家的最负盛名的奖项)和最近的国际萨克勒物理学奖。 能与他合作我觉得是一种幸运。我想,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和他从我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多。我相信他将成为他那一代科学家中的领军人才。

AM: 吴冯成 是我小组以前的学生,为TMD莫尔系统做了重要的早期工作,涉及到其光学和电子特性,他也在MATBG 超导研究方面做了贡献。他现在是武汉大学教授,是该领域的领军人才。香港大学的 姚望 是TMD莫尔系统光学特性研究的前沿科学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最早是在清华大学的磁性拓扑绝缘体中观察到的。MATBG 提供了第二个例子,以及一些颇为有趣的异同之处。

NSR: 是什么(或谁)给了您关于这项工作的主要灵感?您会给进入该领域的年轻研究人员什么建议?

PJ-H: 我很多同事们都富有创意,他们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上启发了我的团队。其中包括 Paul McEuen (康奈尔大学)、Andre Geim(曼彻斯特大学)和 Amir Yacoby (哈佛大学)。当然,我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博导Leo Kouwenhoven 和我在哈佛的博士后导师 Philip Kim,都对我研究想法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年轻的研究人员,我会说: 勇于冒险并承担风险,追随你的兴趣向前,不要让别人限制了你施展抱负 。

AM: 我这样做已经很长时间了。我非常享受实验带来惊喜的能力。我在材料科学做基础理论的方法,尝试在那些已经在实验上可观察的现象中找到兴奋点。我的直觉很大程度源于——已知的实验结果以及对不同的理论模型在描述自然方面成功与否的反思。对已观察到但仍然神秘的现象,对其加深理论理解同样是十分有趣的。

我会建议年轻研究人员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方式来思考研究领域的问题。每当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时,请打破砂锅问到底,直至洞悉一切。 大多数时候,新见解都只是前人见解的某种细节——但说不准、有时也会变成某种真正的新东西。

本文译自《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Interview文章 “ A new twist on graphene: an interview with Pablo Jarillo-Herrero and Allan MacDonald ”, 原作者Philip Ball, 知社编译。

原文链接:

张俊廷论文发表情况

有。赵洪洋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擅长:鞍区肿瘤、脑室内肿瘤和脊髓髓内肿瘤手术。医生简介:德国萨尔州立大学客聘教授。三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得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专利:脑室外引流及颅内压监测仪。主编专著两部,译著一部,参编专著十一部。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专业方向:显微神经外科(各种颅内、椎管内肿瘤和血管畸形、动脉瘤手术。尤其擅长鞍区肿瘤、脑室内肿瘤和脊髓髓内肿瘤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立体定向手术:在国际上首创口腔癌和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双靶点治疗,在眼球肿瘤、海绵状血管瘤及巨大胶质瘤的伽玛刀分次治疗居国际先进水平。对紧贴或压迫视神经的垂体瘤的伽玛刀治疗居国际领先水平。

张俊廷。张俊廷团队有初君盛、王昊、韩利江、李健、侯宗刚、李欢和张俊廷七人。其中张俊廷为教授级别,其余为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张俊廷是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年,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了多部神经外科专著。非常厉害,曾获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19年“最美医生”等荣誉称号。

湖北省有很多优秀的神经外科专家,但是要说比张俊廷还牛的,可能有些困难。张俊廷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他在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颈椎病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虽然湖北省还有很多优秀的神经外科专家,但是要说比张俊廷还牛的,可能有些难度。

周良辅和张俊廷,周良辅的各方面更厉害。1、周良辅,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41年出生,1965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市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神经外科急救中心主任、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WHO神经研究和培训中心副主任。世界神经外科学院院士、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委员、亚太神经外科协会执行委员、国际四本杂志编委、中央保健局专家组成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主委。主要从事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等外科治疗,从事微侵袭神经外科如显微外科、颅底外科、神经导航外科、内镜外科和放射外科,以及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50余篇。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1次、三等2次,获省部级一等奖和二等奖6项。并获得国家有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勋章、上海市医学荣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光华医学奖、中国医师奖等奖励及荣誉。2、张俊廷,男,1955年生,大专,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他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年,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神经外科学》、《神经外科手术学》、《颅内肿瘤外科学》等多部神经外科专著。他曾获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恒敏发表论文情况

没有统计。截止到2023年1月5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员张恒敏发表的论文是没有统计数量的。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今年远程教育论文发表情况

远程教育就是最近的教育,优秀资源大家共享,内容丰富价格低廉,集多媒体视听效果为一体,形式活泼容量广大,储存方便,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摘 要】本文通过描述远程教育的不同理论,从而探讨远程教育的本质。一方面,我们将试图了解远程教育的特性和潜力;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分析那些可以用来检验假设的理论,进而探讨理论的建立。本文讨论了建立远程教育理论的期望,以及对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这种期望的分析。文中介绍了以下几位学者的理论观点:加里·博伊德(Gary Boyd)、迈克尔·穆尔(Michael Moore)、希拉里·佩拉顿(Hilary Perraton)、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查尔斯·魏德迈(Charles Wedemeyer)以及伯耶·霍姆伯格(B?觟rje Holmberg)。另外,本文也探讨了这些理论研究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并且考查在远程教育中建立理论的认识论问题。作者认为,远程教育理论与一般的教育和社会课题应该是息息相关的,文章最后提出了这些理论是否应该继续发展的主题。 【关键词】 远程教育含义;远程教育理论;远程教育本质;认识论 介 绍 人们还能记得,以前一直认为远程教育是处于次级地位的,其作用只是为在教育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士提供一些自我完善的机会,那时远程教育在学术方面也未能得到广泛的承认。然而,如今远程教育已经被认可为教与学的一种模式,不仅对社会非常重要,而且就教育而言也十分有效。穆尔与安德森(Moore and Andersen, 2003)主编的《远程教育手册》就是一个具体例子。在这长达900页的手册的第4页中,穆尔指出远程教育现时主导了不同教育范畴中决策者、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的议题日程。我们甚至可以说,远程教育是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发展。 远程教育在今天得到认同,但其演变和发展却是相当漫长的。在18世纪,函授教育初具雏型,至19世纪和20世纪才得以有系统地组织起来,至于今时今日,各种多媒体的远程教育模式已经非常普遍。毫无疑问,计算机为远程教育带来了许多可能性,人们因而意识到其潜力是无可估量的。事实上,美国人往往有着一种误解,就是以为远程教育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才产生的。许多研究已经对远程教育的实际情况作出了描述、分析和讨论(例如,Holmberg, 1995; Lockwood, 1995; Moore and Kearsley, 1996; Verduin and Clark, 1991)。而随着远程教育理论的成熟程度和可接受性日益提高,学者对其背景也愈来愈感到兴趣。 一般以为,远程教育的特点在于师生不需要面对面看到对方,其他媒体可以取而代之,但所进行的教与学是同样有效的。不少研究都证明此言非虚。在许多国家,成千上万的学生已经通过考试,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获得了学位。然而,有一些观点认为,进一步建立远程教育理论的作用不大,但不少理论研究所针对的却是远程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几位研究者就曾经尝试建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可以检验的理论。 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认为有价值的理论应该有着以下特征: “归根究底,任何理论都应该可以简化为一个片语、一个句子或者是一个段落。理论在与实践研究结合后,可以为教育的要求、目的和实施提供基础。一套坚实的远程教育理论应该能够作为政治决策、财务决策、教育决策和社会决策的有效准则”。(Keegan, 1983: 3页) 可惜的是,迄今仍未有一套理论可以完全符合基更的要求。本文调查了有关远程教育的性质和实质的一系列研究,其中有些尝试提出一些可验证的理论,并且把远程教育和一般教育理论联系在一起。必须指出的是,除了以下将会讨论的几个理论模式以外,其他尚未提及的模式也是相当重要的,读者可以参考基更(Keegan, 1993)的论文。 远程教育的性质与实质 首先,我们必须界定何谓“远程教育”。毫无疑问,基更的定义是最为精炼的。据他所言,远程教育包含以下几项特征(Keegan, 1990: 44页): ● 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比较,在远程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是准分离的; ● 与自修和自学课程比较,远程教育的组织对教材的规划和准备,以及学生支持服务的提供都有一定的影响; ● 印刷品、录音带、录像设备和计算机,不单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 在远程教育中,交流是双向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被动地从交流中得益,而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够主动地进行沟通;对于后一点,其他技术运用的形式是不能够做到的; ● 在远程学习的过程中,持久的学习社群并不存在,所以学生往往是个别地、而非集体地接受教学;不过远程学生偶尔也会聚在一起,接受教学或者是参与社交。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以上最后一点已经不再成立。基更在较近期的著作已经反复强调这一点。在非同步的电子会议当中,有组织或自发的小组往往都会出现。 其实,在基更提出其定义之前,奥托·彼得斯很早已经用“工业化的教与学模式” 这个概念来解释和分析远程教育了。这个定义与基更的似乎是吻合的。彼得斯指出,远程教育的规划、理性程序、分工、机械化、自动化、控制以及检查,与现代工业的一些特征是不谋而合的。这个模式可能并不可以看成为一个定义,但却有助于我们了解远程教育的性质。对于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远程教育而言,这种模式可以说是相当切合实际的。这些国家的远程教育都有着个别化和按自己的进度学习的特征。尽管如此,美国许多大学所应用的远程教育,与彼得斯的定义似乎就没有什么关联(Peters, 1973; 1989)。 从一开始,人们已经认定远程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独立性。然而,可惜的是,远程教育却往往用于填鸭式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甚至是灌输思想之用。在19世纪50年代及19世纪60年代,查尔斯·魏德迈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一些方法,把远程学习加以修订,以配合学习者的需要、条件和期望。事实上,他运用“独立学习”一词来代替一般所指的“远程教育”。据他所言,独立学习包括以下一系列的必要条件(Wedemeyer, 1973,36页): ● 无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是否有教师的存在,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生,即使只有一个学生 也应该得到学习的机会; ● 学生必须对学习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 对于所用的媒体和技术,无论在设计或应用方面,都应该有紧密的联系;换言之,不同的媒体或技术必须互相补足,并且配合相关的科目和教学计划; ● 教学系统不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地点、速度、方法以至先后次序加诸太多限制,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者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来评估他们; ● 学生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去调整自己的学习,选择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另一方面,教学系统必须配合学习者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个人情况以及特征。 魏德迈所提出的“独立学习基本理论”,似乎在另一些领域中也能够找到类似的说法,这些领域包括教育哲学、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社会人类学、现象学理论、教育技术以及一般道德学。魏德迈对一般道德学所作的评论如下:“我们必须服务人,而非制度。独立学习意味着一种道德上的良好做法,那就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现教育的方式”(Wedemeyer, 1973,95-96页)。 魏德迈强调了远程教育中的独立性,一些学者因而受到启发,也循着这条路子去继续进行研究。当中最具影响力的无疑就是迈克尔·穆尔,他发展了一套独立学习的理论,通过两个向度去把课程分类:自主性和交互距离,而后者可用“对话”和“结构”来表示: “自主性是指修读课程的学生多大程度上能够去决定目标、资源和评价程序的选择……在远程教育中,距离取决于对话和结构。结构是指教学课程的目标、实施计划和评价程序多大程度上可作修订,以配合学生修读计划的特定目标、实施计划和评价程序。对话则是指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可以有多少的互动……”(Moore, 1977,33页)。 根据穆尔的逻辑,增加对话就意味着交互距离的缩小,这可以通过有效地运用媒体来达到。萨巴(Saba, 1989)以穆尔的理论作为基础,提出通过有效运用互动电子通信,以影像和声音来缩小虚拟的距离。虽然穆尔同意全面发展学习者的独立性,但是他通过一些实证研究的证据强调,自主的学习者一方面接受远程学习,但另一方面又愿意接受学习上的辅导。 廖沙(Ljos?览, 1993)曾经生动地讨论了理解远程教育的一系列不同方法,并且建议从哲学角度对远程教育进行探讨。就此,著名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r)所提出的互补原则,在认识论上就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对于如何理解远程教育,霍姆伯格提出了进一步的想法。他认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能否互相理解,对学生的成功和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引申出关于师生交流的理论,这个理论是可以验证的,后面将作阐述。 远程教育的可验证理论 希拉里·佩拉顿这位著名的学者也曾经对远程教育作出过一些思考。他认为,一种理论不可能涵盖教育的所有方面。他改为提出14个假设,以下3项可作例子(Perraton, 1981): ● 传统教育由于需要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师生比例往往受到限制,而远程教育则打破了这个阻碍,使教育计划可以较轻易地扩大; ● 通过远程教育,一些未能获得普通教育机会的潜在学生可以从中获益; ● 通过一些组织方法,对话交流在远程教育中是能够实现的。 这些假设都是可以验证的,而事实上已经有人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它们也得到实践工作的证实。这些假设可以进一步的理论化,而且往往被人们所接受。至于无所不包的理论,现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是不可能的。 除此以外,本文作者霍姆伯格也发展了一套理论,这套理论除了对远程教育进行描述,还提出了许多可作验证的假设,当中12项涉及远程学习,13项有关远程教学,7项关于组织和行政。这一理论可以概述如下(Holmberg,1995, 175-79页): 个人关系、学习的乐趣、同情心、学生之间的信任以及来自辅导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支持,对远程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情心和归属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产生正面的学习效果。要传达这种感觉,以下的几项条件是必须的:学生必须能够参与决策;学习内容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问题解决和对话的形式,编写学习内容;学生与辅导教师和其他支持者开放地进行非同步的互动;以及组织架构和行政过程应该尽量开明。 霍姆伯格、许默和奥伯迈尔(Holmberg, Schuemer and Obermeier, 1982),以及霍姆伯格(Holmberg, 1995)都验证了这个理论,并且测试其基本假设。这些研究检查了学习者怎样看待通过对话形式而编写的学习内容,并且考查学生采用较传统学习形式后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这个验证的结果相当正面,但在统计上的显著度则尚未足够。如果运用波普尔(Popper)对理论证伪的严格方法,我们可以总结称这个理论并不能被证伪,但在特设(ad hoc)的意义上是可以接受的。 博伊德(Boyd, 1993)为万维网时代发展了一种规范性的远程教育理论,这是相当有趣但又颇为复杂的。这个理论尝试把系统理论(Beer, 1985)和“以促进人类理解为宗旨的民主体制”加以结合(Beer, 1985: 第246页)。 博伊德指出,远程教育理论必须被视为“一种组织理论,并且把教学理论也包含在内”(234页)。另外,博伊德也介绍了其核心理念,他声称现代通信和教学内容编写形式的发展,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机会,“使其从一种教育形式——为那些有志求学但又处于偏远地区的学习者提供知识和学历教育——转变为一种建构多元化学习社群的重要方法,在这个由来自四方八面人士所组成的社群当中,不同人士的能力可以互补不足,从而建立更美好的社会”(235页)。他提出的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的功能、发展的预期(他称为预期的智力论述空间)(anticipatory intelligence discourse space)。这个系统也可以用作脑力激荡,以探索其他长远的目标,或者是用于招生和市场、资源分配以及教学设计。这包括为学生提供支持所采用的“教学对话论述空间系统”(Learning-teaching conversation discourse-space sytems)。博伊德列出了其系统结构的八个功能子系统:学生的心理结构、目标、学科内容、媒体、学习地点(例如在家里、学习中心等等)、社会结构、补充材料以及控制。这些功能都是为了“使学习对话得以开展”,这样所有有关人士的需要“就能够加以整合,达到对所有人来说最佳的实践和发展”(247页)。 博伊德认为,教育是指某种程度上重新编排人类神经系统中所存在的虚拟有机体。除此以外,他也讨论了如何改善这些有机体的情况,现代技术怎样可以协助交流的进行,以及对大型复杂的组织和庞大学生数目的控制。博伊德提出了“一个规范性理论的概梗,以协助远程教育的设计者和研究者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拟智能的多元模式计算机通信或‘虚拟空间’能够提供一些协助”(252页)。他所提出的几种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习的开展,而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整体合法性和平等性的建立”(249页)。但是对于这个理论的细节,他则未有清楚论及。尽管如此,他声称其理论是可以证伪的(falsifiable),例如,如果所涉及的规范未被接受、太琐碎或者“未能带来预期的正面效果”。最后,他甚至说“这可能是条死胡同”。这似乎过于悲观了。但是,如果这个理论的假设能够用明确的文字写出来,可能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注意。 事实上,博伊德的理论的确为教育和社会课题的决策提供了基础,并且似乎比其他理论更能符合本文第一部分基根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为政策决定的指引。 远程教育与一般教育理论 本文在多处都提出远程教育的理论建立是基于一般的教育理论,魏德迈的“独立学习”概念就是一例。早于1979年,约翰·博特(John B?览?览th)就已经系统地回顾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斯金纳(Skinner)的行为控制模式、罗特科普夫(Rothkopf)的书面式教学模式、奥苏贝尔(Ausubel)的先行组织者原则、伊根(Egan)的结构式交际、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式学习、罗杰斯(Rogers)的促进式学习,以及加涅(Gagné)的一般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全部都适用于远程教育,而斯金纳、加涅、奥苏贝尔与伊根理论的结构和形式更特别适用于这个教育范畴。至于布鲁纳与罗杰斯那些较为开放式的模型,若要应用到远程教育上,则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尤其是实时性非连续交流以及电话)。博特指出,根据这些模式,我们可以对远程教育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在接着的一般教育理论中,出现了“建构主义”这个概念,据此,每个学习者会通过其与学习内容的个别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课程所学到的东西不尽相同。瑞典的一个研究(Johansson, 1999)清晰地提出了可以如何合理地使用这个模式,并建议几项有助建构式学习的准则:激励学生、理论与学生经验的配合、多元的视角以及元认知的考虑。极端的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认为客观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们的知识获得是通过社会交往而建构的,这并不需要客观作为基础。这个看法非常难以令人接受,因为这意味着物理学的事件、基于解剖学的外科手术所代表的都不是客观或交互主观性的事实。但是,如果比较合理地作诠释和应用,建构主义“可以有效地作为远程学习环境的基础。这些环境必须源自真实的课业,学习者需要参与有意义和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考;意义是要协商的,并反映所学习的东西”(Jonassen et al., 1995,21页)。 最后,远程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有关教学的不同观点所用的究竟是面授教学,抑或是通过媒体进行远程教学。把教学看成是“由一个容器传到另一个容器”(Fox, 1983: 151页)的知识灌输,以及把教学看成为促进学习者的智能发展,是两种颇为不同的看法。其实,远程教育工作者已有共识:后一种的解释是较为可取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协助学生去学习,“学”而不是“教”才是教育(包括远程教育)的关注所在。参考资料:

网络教育学习是要通过最后一项论文写作,那么有人会想本科论文都需要查重,那么,远程教育学院的论文查重率怎样?下面小编就通过各个方面来说说。 远程教育是否需要写论文? 一般论文答辩的时间有两种,因为网络教育分春秋两季入学和毕业,春季毕业论文的答辩时间为4-6月与高考差不太多,秋季毕业论文答辩时间为10-12月。采用远程答辩的形式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两种,每位学员答辩时间为10-20分钟,申请的学位论文总评要达到80分以上(含答辩成绩)才可以获得学位证书。 远程教育学院的论文查重率怎样? 其实书写论文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那么可怕,其实大家需要参透其中的奥秘也就会比较简单了。论文大家需要有自己的原创性,这是肯定的,不可能自己的一篇论文是摘抄别人的观点的,知识虽然是想通的,但是大家也是需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的。这就需要大家写论文前进行论文的准备,最起码大家需要写一个文献综述,让自己对这个能够有更加合适清晰的把握,也让大家知道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在学术界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然后就是尽可能是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写论文,因为自己的语言,重复率就不会那么的高,但是大家要明白,有一些理论性的知识可能是不能够自己改变的,这个就是可以当成备注。 减少重复率的方法: 论文查重其实很多都是从网上下载的把下载内容进行修改例如被字句改成把字句之类的语法调换 可以减少查重的机率,只要不是一模一样,你把话语顺序改一下,词换一下,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论述论文的中心要点,一般都是很容易过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张亚燕的论文发表情况

张伊舞 行吗

1. 王天贤、李宽、周天华. 带多构造柱墙片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西北建院学报》,1995.92. 周天华. 平板网架与钢筋混凝土面板协同工作的新构想—协同网架.《空间结构》,第3卷第4期(总第14期),P22~27,1997.113. 王素芬、周天华. 谈金工实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科技.人才.市场》,1997.124. 周天华、张翔生、王素芬. 网架结构施工安装的高空散装逐条累积滑移法. 《安装》,1998.45. 周天华. 协同网架的设计计算和算例分析,《空间结构》,第4卷第3期(总第17期),P43~52,1998.86. 张翔生、周天华,格构式压弯构件截面选择方法的探讨,《西北大学学报》增刊,1998.87. 张翔生、周天华,浅谈安装行业钢结构设计规范的选择,《安装》,1998.108. 何保康、周天华,矩形钢管截面b/t、h/t的限值确定,《钢结构》,第16卷第2期(总第52期),P29~31,2001.4(本文成果已被《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采用,见第4.3.3条)9. 何保康、周天华,美国冷弯型钢结构的应用与研究情况,《建筑结构》,第31卷第8期(总第212期),P,2001.810. 周天华、何保康等,帽形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建筑结构》,第33卷第一期(总第229期),P48~50,2003.111. 何保康、杨晓冰、周天华,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局部屈曲性能的解析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第34卷,第3期,P210-213,2002.9.——EI收录,(本文成果已被《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采用,见第4.3.3条)12. 周天华、何保康等,广州新白云机场无檩屋面组合箱形压型钢板焊点间距s的确定及应用,《中国钢结构技术应用》论文集,2002.11.29。13. 周天华、何保康等, 压型钢板组合箱型截面翼边板焊点间距的确定与应用,《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第20卷第一期(总第64期),P21~24,2003.3。14. 马玉平、周天华等,计量认证对实验室工作的促进作用,长安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实验室建设与创新努力培养》,P40~42,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9.。15. 周天华、何保康等,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Vol.25,No.1,P9-16,2004.2.——EI收录16.钟亚军,周天华,何保康,冷弯型钢房屋墙体立柱临界屈曲荷载能量解,《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Vol.21,No.1,P8-11,2004.3.17.何保康、郭丽峰、周天华、杨家骥等,轻钢密立柱墙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2004增刊(庆祝陈绍蕃教授从事土木工程六十周年),P338-341,2004.8.18.刘前进,何保康,周天华等,低层冷弯型钢房屋墙体立柱承载力试验研究,《钢结构》,第19卷第4期(总第73期),P26~29,2004.8。19.何保康、杨晓冰、周天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管壁局部屈曲性能研究,《建筑结构》,第35卷,第1期,P13-15,2005.1.(本文成果已被《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采用,见第4.3.3条)20.周天华,石宇,何保康,杨家骥,杨朋飞,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2. Vol.38,No.1,P83~88。——EI收录21.周天华,郭彦利,卢林枫,何保康,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受力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10. Vol.25,No.3,P283~287。22.周天华,聂少锋,卢林枫,何保康,带内隔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设计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5.10. Vol.26,No.5,P23~29。——EI收录23.周天华,周绪红,何保康,刘永健,卢林枫,王彦敏,G550级高强薄板钢材的材性及应用,《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6. Vol.22,No.2。24.周天华,何保康,周绪红,刘永健,王彦敏,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短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9. Vol.22,No.3 ,P36~44。25.周天华,何保康,周绪红,刘永健,蒋路,刘彦军,王彦敏,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长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12. Vol.22,No.4,P65~71。26.周绪红,石宇,周天华,刘永健,周期石,卢林枫,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体系,《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6. Vol.22,No.2 ,P1~17。27.郭军庆,王雪韵,雷自学,周天华,加芯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限值试验研究,《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12. Vol.22,No.4 ,P45~49。28. 何保康,周天华,冷弯型钢截面局部屈曲和AISI规范有效宽度计算的统一法则,《建筑钢结构进展》,2005.8. Vol.31,No.8。29. Zhou xuhong,Shi yu,Zhou tianhua,Liu yongjian,Introduction of building industry specification for low-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cold-formed steel framing in China,2 China international steel construction congress 2005,Beijing,China,2005.9。30.Zhou xuhong,Shi yu,Zhou tianhua,Liu yongjian,Introduc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ow-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Light-Weight Steel Framing in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8 Korea-China-Japan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steel construction,Seoul , Korea,2005.10。P147~154。31.何保康,蒋路,姚行友,周天华,王彦敏,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柱畸变屈曲试验研 究,《建筑结构学报》2006.6. Vol.27,No.3。——EI收录32. 周绪红,石宇,周天华,狄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组合墙体受剪性能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6.6. Vol.27,No.3。——EI收录33. 卢林枫,周绪红,周天华,刘永健,外伸式锚栓端板连接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2006.3. Vol.35,No.3,P32~35。34. 聂少锋,周天华,周绪红,何保康,龚焮,Research on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lateral stiffness of Cold-formed steel composed wall,《2006年中国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会议论文集》,2006.9。——ISTP收录35. 王秀梅,叶武,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栓焊连接节点的削弱形式研究,《研究生科技论坛—长安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卷》,2006,P645~648,陕西科学出版社(ISBN 7-5369-4165-X/Z.277);36.周天华,叶武,王秀梅,钢—混凝土组合梁静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研究生科技论坛—长安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卷》,2006,P665~668,陕西科学出版社(ISBN 7-5369-4165-X/Z.277)。37.卢林枫,顾强,苏明周,周天华,Torsion effect evaluation of the staggered truss steel framing,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Vol.1,2006年8月。——ISTP收录38.卢林枫,周绪红,周天华,刘永健,Design method of the anchor bolt extended end-plate connections,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Vol.1,2006年8月。——ISTP收录39. 周丽红,周天华.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短柱的直接强度法计算分析[J].建筑技术,2006,37(增刊):133-13540. 卢林枫,顾强,苏明周,周天华,钢结构错列桁架体系扭转效应评定,《建筑结构》2007.2. Vol.37,No.2。41.周天华,王秀梅,叶武,削弱梁端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栓焊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7,37(增刊):559-56242. 聂少锋,周天华,周绪红,何保康,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第39卷,第5期,2007.10。——EI收录43.何保康,周天华, 多层轻钢住宅课题研究分报告—多层薄板轻钢房屋体系可行性报告(结构部分)[J],住宅产业, 2007.8. No.8, P39-45.44.聂少锋,周天华,周绪红,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抗侧刚度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第30卷,第2期,2008.4。——EI收录45.郭军庆,雷自学,周天华,往复荷载作用下加芯混凝土框架柱刚度与耗能试验分析,《建筑结构》2008.5. Vol.38,No.5。46.郭军庆,雷自学,陈鹏郎,周天华,高轴压比下加芯混凝土框架柱延性与承载力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8.8. Vol.29,No.4。——EI收录47. 周天华、汪乐、王群.双肢组合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轴压长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石永久、冯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2-18897-1,P65。48.何保康,蒋路,刘艳军,周天华,王彦敏,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压杆试验及直接强度法计算分析,《工业建筑》,2008年08期,Vol38 ,No18 ,2008。49.何保康,郭鹏,王彦敏,周天华,袁耀明,高强冷弯型钢骨架墙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8.4. Vol.29,No.2。——EI收录50.周天华,聂少锋,王秀梅,郭军庆,方钢管混凝土柱—削弱钢梁端栓焊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6,Vol.31,No.03,P34~41——EI收录51.周天华,聂少锋,郭新艳,削弱梁端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Vol.26,No.152.周天华,何鑫,聂少锋,郭军庆,冷弯型钢住宅结构整体扭转效应研究,钢结构(2009增刊,钢结构设计规范实施35周年学术交流会及庆祝陈绍蕃先生90华诞会议论文集),Vol24,No.128,53.周天华,盖磊,聂少锋,郭军庆,削弱梁端的方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钢结构(2009增刊,钢结构设计规范实施35周年学术交流会及庆祝陈绍蕃先生90华诞会议论文集),Vol24,No.128,54.卢林枫,方文琦,周天华;对规范GB50017—2003某强制性条文的思考,工业建筑,2009年06期,Vol39,No.6,55.卢林枫,周绪红,周天华,刘永健; 水平荷载作用下考虑扭转效应的交错桁架内力和位移计算,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年03期,Vol35,No.3 ,56. 聂少锋,王文可,周天华,何保康;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帽型截面连续檩条受力性能研究,工业建筑,2009年07期,Vol39,No.7,57.马玉平; 胡志平; 周天华; 马昕; 吴函恒; 董海涛; 混凝土剪切强度参数试验研究,混凝土,2009 年第9期(总第239期)58.周天华; 聂少锋; 叶武;方钢管混凝土柱-削弱钢梁端组合梁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第5期,2009年10月,Vol.41,No.559.周天华,聂少锋,叶武,刘慧颖,Research on Loading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Tubular Column an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with Reduced Beam Section Joints,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China, 2009.11, P687~694 ——ISTP收录60.贾子文,周绪红,周天华,石宇,Modal Analysis on Vibration Behavior of Cold-formed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Floor,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China, 2009.11, P701~706 ——ISTP收录61.聂少锋,周绪红,周天华,龚欣,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D Steady Atmospheric Flowaround High-Rise Buildings,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China, 2009.11, P1532~1537 ——ISTP收录62.聂少锋,周绪红,周天华,石宇,CAARC标准高层建筑三维钝体绕流风场数值模拟,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09年06期,Vol.31,No.03,——EI收录63.郭鹏; 何保康; 周天华; 沈顺高,冷弯型钢骨架墙体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1期,Vol.31,No.01,——EI收录64. 郭鹏; 何保康; 周天华;沈顺高,冷弯型钢骨架墙体抗侧移刚度计算方法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1期,Vol.31,No.01。——EI收录65.周绪红; 聂少锋; 周天华; 龚焮,低层双坡屋面建筑三维定常风场的数值模拟,工程力学, 2010年03期。——EI收录66.周绪红,石宇,周天华,于正宁,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 2010年05期,Vol.43,No.05。——EI收录67.Shi, Yu,Zhou, Xuhong; Nie, Shaofeng; Zhou, Tianhua,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hear behavior of screw connections in cold-formed steel residential building, Source:Jianzhu Jiegou Xuebao/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 v 31, n SUPPL. 1, p 184-188, April 2010 Language: Chinese——EI收录68.张静晓,周天华,李慧,Value innovation circul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 Chinese case,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MASS 2009, ——EI收录69.Li, Bai; Zhang, Jing-Xiao; Zhou, Tian-Hua; Li, Hui,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valuation of in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MACE2010, p 876-880, 2010,——EI收录70.陈建锋; 曹平周; 周天华; 董先锋,钢结构火灾温度推定方法研究,建筑科学,2010年09期,71.石宇; 周绪红; 聂少锋; 周天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螺钉连接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EI收录72.Zhou, Xuhong; He, Yongjun ; Shi, Yu ;Zhou, Tianhua; Liu, Yongjian,Experiment and Fe analysis on shear resistance of cold-formed steel stud assembled wall in residential structure.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Volume 6,Issue:3,September 2010,Pages914-925。——EI收录73. 雷自学; 董三升; 郭军庆; 周天华;仇佩华;高强混凝土加芯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2期,Vol.31,No.12。——EI收录74.Zhang, Jing-Xiao,Li, Hui; Zhou, Tian-Hua; Lu, Ning,EPC constru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tegrating PMO and MIS to become the beacon of performance growth,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0, p 2767-2771, 2010, 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0——EI收录75.Li, Hui,Zhang, Jing-Xiao; Zhou, Tian-Hua,Management, monitoring and process design of energy-saving chain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10 - Proceedings, p 5919-5922, 201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10 - ProceedingsLanguage: Chinese——EI收录76.Zhang, Jing-Xiao,Li, Hui; Zhou,Tian-Hua,Chin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growth quality evaluation,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 ICEEE2010, 2010,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Product E-Service and E-Entertainment, ICEEE2010—EI收录77.Tianhua Zhou,Shaofeng Nie, Xiangbin Liu,Guangyi Li.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ld-Formed Steel Three Limbs Built-up Section Member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63-167 (2011) pp 651-654.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CSBM 2011,Guangzhou, China——EI收录78.Shaofeng Nie, Tianhua Zhou, Xiangbin Liu,Xiumei Wang.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Tubular Column and Bolt-Weld Steel Beam Joints with Reduced Beam Section.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63-167 (2011) pp 620-623.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CSBM 2011,Guangzhou, China——EI收录79. Bai, Liang,Tianhua Zhou,Liang, Xingwen,Research on deformation capacity design method of steel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tructural wall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163-167, p 1540-1546, 2011, Advances in Structures,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CSBM 2011,Guangzhou, China——EI收录80.Du, Qiang,Yang, Jian; Zhou, Tianhua,Decision making on glass selection in building façad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250-253, p 2792-2795, 2011, Advanced Building Materials——EI收录81.Chi, Jiaxiang,Nie, Shaofeng;Zhou, Tianhua;Sun, Tao,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quare tubular joints with reduced beam section under cyclic loading,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243-249, p 885-888, 2011,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EI收录82.Li, Hui,Zhou,Tian-Hua; Zhang, Jing-Xiao,Study on persistence diagnosis of China's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process based on chain management,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ECNet 2011 - Proceedings, p 2653-2656, 201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ECNet 2011 - ProceedingsLanguage: Chinese——EI收录83.Chen, Jianfeng;Zhou, Tianhua; Lu, Linfeng; Wu, Hanheng,The study of post-fire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 column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exposure to one-side fir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284-286, p 330-334, 2011, Materials and Desig84.张静晓; 李慧;周天华; 袁春燕;我国建筑安全认知水平“身份”测度,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年 04期,85.张静晓; 周天华; 李慧; 陆秋虹; EPC承包商管理功能模块绩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年13期 ,86.张静晓; 李慧;周天华; 王晓燕; 建筑业企业价值创新文化力效率评价,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04期,87.聂少锋; 周天华; 杨东华; 张亚江; 冷弯薄壁型钢四肢拼合立柱轴压承载力设计方法,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EI收录88.周天华; 杨东华; 聂少锋; 吴函恒;四肢拼合冷弯薄壁型钢截面立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EI收录89. 周天华; 聂少锋; 刘向斌;冷弯薄壁型钢开口三肢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3期,Vol.33,No.3。——EI收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