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北邮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5:33:35

北邮发表的论文

北邮论文提交完,通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到毕业证。除了论文提交完成后,学校还会要求应届毕业生参加学位英语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以确保孝感毕业生的学习水平,并准备好材料,才能正式拿到

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不会录入知网,除非内容特别优秀。知网文献库收录优秀本科论文内容,但学生无法在知网检索到本科论文内容,因为知网只收录发表成功的硕博论文以及期刊内容。

北邮叶文发表的论文

楼主,给你推荐两个网站“北邮人”和“灰虎网”,在这里你能了解很多北邮考研的信息,包括你想知道的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因为通信方向的导师太多了,也不好一一详细介绍,去网站看看吧,里面的介绍都非常详细祝你成功~~

学术型: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型:085404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01组

物联网服务计算、网络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牛少彰、左兴权、杨娟、张雷、方维、谷勇浩、王鹏飞、黄海、陈洪、杨亚(仅招专硕)、张继威

计算机02组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吴斌、石川、于艳华、李劼、白婷、杨成

计算机03组

未来网络与大数据、智能计算与无人自主系统:王莉、张海旸、张冬梅、杨震(仅招学硕)、费爱国(兼职)

计算机04组

嵌入式人工智能、移动智能感知、网络智能:卞佳丽、戴志涛、蒋砚军、张成文

计算机05组

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罗红、孙岩、明安龙、康学净、刘伟、张雪松

计算机06组

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搜索与挖掘、网络软件:杜军平、邓芳、刘晓鸿、孟祥武、叶文、张玉洁、潘维民、王晓茹、梁美玉、曲昭伟、邵蓥侠、薛哲、刘炳言

计算机07组

智能计算与大数据、可信与安全、智能硬件:周锋、姚文斌、黄智濒、裴颂伟、方沛宇、罗娟娟、易秋萍、梁洪亮、李士刚、张健(兼职,仅招学硕)

计算机08组

物联网与多媒体计算马华东、李文生、刘亮、张海涛、傅慧源、周安福、赵东、段鹏瑞、郑霄龙、齐梦实

计算机09组

大数据、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及医疗金融应用宋美娜、周文安、鄂海红、欧中洪、任志军(兼职,仅招学硕)

计算机10组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网络应用与安全:黄小红、张沛、李丹丹、张树壮、林昭文、孙溢、陈欣(兼职,仅招学硕)

计算机11组

智慧内生网络、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廖建新、王晶、王纯、李炜、朱晓民、王敬宇、王玉龙、戚琦、孙海峰、沈奇威(仅招专硕)、付霄元

计算机12组

网络智能管理与通信软件、工业互联网:亓峰、邱雪松、李文璟、陈兴渝、熊翱、刘会永、王颖、高志鹏、王智立、芮兰兰、杨杨、喻鹏、郭少勇、丰雷、邵苏杰、徐思雅、周凡钦

计算机13组

智能系统(物联网/AI/大数据/AR/软件测试):程渤、乔秀全、商彦磊、章洋、吴步丹、刘传昌、金大海、王雅文、赵帅、陈勇、郭杰(兼职,仅招学硕)、赵二虎(兼职,仅招学硕)

计算机14组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许长桥、关建峰、杨树杰、况晓辉(兼职)

计算机15组

面向网络协同计算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苏森、邹华、王红熳、闫丹凤、孙其博、徐鹏、双锴、李静林、赵耀、王玉龙、王尚广、林荣恒、程祥、张忠宝、周傲、徐梦炜、马骁、袁泉、张乙然、罗贵阳

计算机16组

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谢东亮、李玉宏、卢美莲、张雷、王洪波、李昕、胡博、时岩、陈山枝(兼职,仅招学硕)

计算机17组

网络大数据与智慧计算:龚向阳、阙喜戎、熊永平、田野、张波、崔勇(兼职,仅招学硕)、徐明伟(兼职,仅招学硕)、徐恪(兼职)

学术型:083500软件工程(学术型)/专业型:085405软件工程(专业型)

软件01组

物联网与智能系统:邝坚、崔毅东、雷友珣、杨谈、郭迎、白铂(兼职,仅招学硕)、熊健(兼职,仅招专硕)、易侃(兼职,仅招专硕)

软件02组

大数据分析、移动与互联网软件:张笑燕、郭文明、陆天波、傅湘玲、陈晋鹏、王祎、齐佳音(兼职,仅招学硕)

软件03组

大数据及智能信息处理:杨正球、修佳鹏、夏亚梅

软件04组

可信计算与服务/区块链/多媒体内容安全:袁玉宇、韩万江(仅招专硕)、邱莉榕、王泉、张勇东(兼职,仅招学硕)软件05组

移动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挖掘:赵方、牛琨、李朝晖、邵文华、寇菲菲

软件06组

网络大数据与协同智慧计算:王文东、张宇超、高慧、谢坤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作为18级本科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来介绍一下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两电一邮''成员之一,被誉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

下面就让我来介绍几位北邮的知名校友:

1. 徐善衍

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有线通信工程系报话专业。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科协六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十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兼任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

1991年初调入国家邮电部担任办公厅副主任、主任等职,兼任邮电部新闻发言人和邮电百科全书(综合卷)主编及邮电大学、邮电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现兼任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清华大学科技传播普及研究中心理事长。

2. 邝育军

1993年取得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并与2003年获得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参与和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9项。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北邮张熙发表的论文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杨鸿文、纪红、文福安、勾学荣、曾志民、王文博、吴洪。

余建军,200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高速光通信系统及全光波长变换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李丽香,200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种新的基于蚂蚁混沌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

教职工总数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5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扩展资料: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方向信息:

1955年,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北京邮电学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国家邮电部。

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同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带头人纪越峰)、计算机通信教学团队(带头人杨放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杨鸿文)、信息安全教学团队(带头人杨义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专家。现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睡眠医学》杂志编委,《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人,《找回健康睡眠》副主编,《睡眠医学》主编。长年从事老年神经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对于脑血管病、神经症(焦虑、抑郁性)、痴呆症(血管性痴呆、变性病痴呆)、肢体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病、舞蹈症、共济失调症、运动神经元病等)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些年,从事睡眠障碍及相关疾患与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对失眠症、睡眠过多症、睡眠呼吸异常症及其他睡眠相关疾病有深入的研究,并开设了解放军总医院睡眠疾患诊疗门诊。近年来发表论著20余篇,部分论著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euroscience Letters》、《Clinical Neurophysiology》和《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2004年荣获《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睡眠医学专项基金》优秀论文一等奖。申报并获得有关老年睡眠疾患的两项重点课题——中央保健办重点基金和北京市首都医学发展重点项目基金。主持筹备并成立了国家二级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张熙,1931年7月1日出生于北京。1949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工程系,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张家口军委通信工程学院学习1年德文。1953年被调回北京,参加华北无线电器材厂(718厂)的筹建工作。718厂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前民主德国(东德)援建的大型电子元件厂,产品种类多,职工万余人。1955~1956年他被派往东德海鲁姆斯陶瓷厂(KWH)实习铁氧体材料制造技术。1957年任718总厂设计科技术员,配合德国专家在厂试生产软磁铁氧体。在此期间,他还与人合作研制成功永磁铁氧体并投入批量生产,为此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58年,张熙由718厂调到二机部第11研究所,参加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开展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数字计算机存储磁芯的研制。1959~1966年,张熙在11所先后研制出了多种微波铁氧体材料及器件,其性能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军工的急需。在其中连续荣获国防科委二等功及三等功的他,于196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国防科委决定在四川绵阳组建磁性材料及器件研究所,以解决军工所需的各类磁性材料及器件的研制和生产,张熙奉调参加该所的筹建并负责技术领导工作,在筹组、建设和领导磁性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75年该所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辖,他先后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所长。1982年,张熙被电子工业部调到北京部属元器件工业管理局,1984年任局副总工程师。1987年任电子工业部基础产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期间,参与全国电子元器件工业的技术管理,在制订发展计划规划、指导发展方向与实施等方面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在组织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组织技术考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拓我国磁性材料出口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张熙曾担任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电子组评审委员。曾先后被选为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主任委员、电子元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顾问、中国磁记录材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新材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北邮赵东发表的论文

11月27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发布了2008年论文被SCI、EI、ISTP、SSCI收录情况。该校的统计结果为:SCI收录214篇;EI收录530篇;ISTP收录922篇(高等院校排名第九位);SSCI收录3篇。11月25日 该校承担的教育部战略研究重点项目结题暨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验收会议在该校科技大厦顺利召开。该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战略研究培育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10月23日 “2009年中国光通信发展与竞争力论坛(ODC’2009)”在该校科学会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亚太光通信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中国光通信领域一次参与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高水准会议,堪称中国光通信领域的一次“奥林匹克”盛会。9月23日 该校“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启动大会在北邮科技大厦圆满举行。“灾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灾备技术工程实验室。8月10日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6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平导师组获JCN 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JCN最佳论文奖每年评选一次,从2000年至今仅评选出9篇最佳论文,历年来分别为美国、以色列、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知名学者获得。这是自2000年该奖项设立以来,来自中国的高校和学者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ICT-MobileSummit 2009会议最佳展示奖。6月15日 北京邮电大学——诺基亚联合研究实验室启动。4月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月 2008年度,该校有10项科技成果获奖,所获奖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盘锦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等多类奖项。 12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继2006年获得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后再次蝉联此奖。《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在教育部科技司最近举行的2008年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9月 Science上发表该校邓伟洪、郭军、胡佳妮、张洪刚等师生撰写的论文,这是该校师生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1月 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2008年统计)2007年学术论文:SCI论文约160篇,EI论文约496篇,ISTP论文约431篇。

1. Ya-Xuan Zhang, Wei Zhao, Ya-Jie Tang*. Multilevel induction of apoptosis by microtubule-interfering inhibitors 4β-S-aromatic heterocyclic podophyllum derivatives causing multi-fold mitochondrial depolarzation and PKA signaling pathways in HeLa cells.Oncotarget (In press) 2016 (IF=6.359)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2. Jun-Han Yu, Li-Wen Zhu, Shi-Tao Xia,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Tao Chen, Ya-Jie Tang*.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of CO2 transport and fixation to improve succinate production by promoter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In press) 2016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3. Kai-Zhi Jia, Quan Zhang, Lin-Yang Sun, Yang-Hua Xu, Hong-Mei Li, Ya-Jie Tang*. Clonostachys rosea demethiolase STR3 controls the conversion of methionine into methanethiol.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1920 (IF=5.578)4. Quan Zhang, Kai-Zhi Jia, Shi-Tao Xia, Yang-Hua X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Regulating ehrlich and demethiolation pathways for alcohols production by the expression of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gene HUWE1.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20828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5. Rui-Sang Liu, Guang-Huai Jin, Deng-Rong Xiao, Hong-Mei Li, Feng-Wu Bai*, Ya-Jie Tang*. Screening of the ke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by aroma sensory evaluation combination with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954.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6. Li-Wen Zhu, Lei Zhang, Li-Na Wei, Hong-Mei Li,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Ya-Jie Tang*. Collaborative regulation of CO2 transport and fixation during succinate produc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321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7. Deng-Rong Xiao, Rui-Sang Liu, Long He,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Tao Chen, Ya-Jie Tang*. Aroma improvement by repeated freeze-thawed treatment during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120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8. Wei Zhao, Yong Yang, Ya-Xuan Zhang, Hong-Mei Li, and Ya-Jie Tang*. Fluoride-containing podophyllum derivatives exhibit antitumor activities through enhancing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9 in HeLa cells.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7175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9. Jian-Long Li, Wei Zhao, Chen Zhou, Ya-Xuan Zhang,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Tao Chen,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carbon-sulfur and carbon-amine bond in therapeutic drug: 4β-S-aromatic heterocyclic podophyllum derivatives display antitumor activity.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4814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0. Wei Zhao, Jia-Ke Bai, Hong-Mei Li, Tao Chen, Ya-Jie Tang*. Tubulin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4β-sulfur-substituted podophyllum tubulin inhibitor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10172.11. Ya-Jie Tang*, Rui-Sang Liu, Hong-Mei Li. Current progress on Tube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its fruiting bodies.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5, 99: 2041-2053.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2. Li Xiao, Wei Zhao, Hong-Mei Li, Duan-Ji Wan, Dong-Sheng Li, Tao Chen, Ya-Jie Tang*.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the novel DNA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 esterification and amination substituted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derivate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y activating ATM/ATR signaling pathway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80: 267-277.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3. Wei Zhao, Xiao-Hua Wang, Hong-Mei Li, Shi-Hua Wang, Tao Chen, Zhan-Peng Yuan, Ya-Jie Tang*.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with the anti-tumor activity fromTuber fruiting bodies and fermentation system.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4, 98:1991-2002.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4. Wei Zhao, Lu Chen, Hong-Mei Li, Duan-Ji Wan, Dong-Sheng Li, Tao Chen, Zhan-Peng Yuan*, Ya-Jie Tang*. A rational design strategy of the novel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s for the synthesis of the 4-O-(2-pyrazinecarboxylic)-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y diminishing the relaxation reaction of topoisomerase II-DNA decatenatio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22:2998-3007.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5. Huai Wang, Li-Jun Tang, Ya-Jie Tang*, Zhan-Peng Yuan*. SAR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studies of synthesized podophyllum derivates obtained by N linkage modification at C-4 positio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4, 22: 6183-6192.16. Wei Zhao, Dan-Dan Chai, Hong-Mei Li, Tao Chen,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metal ion supplementation in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on the structure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Tuber 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Tuber submerged fermentation. Process Biochemistry 2014, 49: 2030-2038.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7. Dao-Cheng Li, Rui-sang Liu, Hong-Mei Li,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Jie Tang*. Rank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n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ystem by combination of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similarity analysi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4, 37(3):543-552.18. Li-Wen Zhu, Xiao-Hong Li, Lei Zhang, Hong-Mei Li, Jian-Hua Liu,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Jie Tang*. Activation of glyoxylate pathway without the activation of its related gene in succinate-producing engineered Escherichia coli. Metabolic Engineering 2013, 20:9-19.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19. Rui-Sang Liu, Huan Zhou, Hong-Mei Li, Zhan-Peng Yuan, Tao Chen, Ya-Jie Tang*. Metabolism of L-methionine linked to the biosynthesis of volatile organic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during 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Tuber melanosporum.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3, 97:9981-9992.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20. Yuan-Yuan Li, Ping Liu, Yang Tang,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Ya-Jie Tang*. Novel cerebrosides isolat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mycelia of Tuber indicum.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13, 96:702-709.21. Jia-Ke Bai, Wei Zhao, Hong-Mei Li, Ya-Jie Tang*.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podophyllotoxin to 4β-sulfur-substituted podophyllum derivate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by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Y.J. Tang.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2012, 19:927-936.22. Rui-Sang Liu, Dao-Cheng Li, Hong-Mei Li, Ya-Jie Tang*. Evaluation of aroma active compounds in Tuber fruiting bodies by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in combination with aroma reconstitution and omission test.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94:353-363.23. Wei Zhao,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Manipulation of heterogeneity product in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by using yeast extract as nitrogen source.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93:107-115.24. Yuan-Yuan Li, Guan Wang, Hong-Mei Li,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ystem. Food Chemistry 2012, 135:2628-2637.25. Pi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free amino acids and 5’-nucleotides between Tuber fermentation mycelia and natural fruiting bodies.Food Chemistry 2012,132:1413-1419.26. Yang Tang, Hong-Mei Li,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sterol composition between Tuber fermentation mycelia and natural fruiting bodies.Food Chemistry 2012,132:1207-1213.27. Li-Wen Zhu, Cheng-Cheng Wang, Rui-Sang Liu,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ATCC 55618 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2012, Article ID626137, 9 pages doi:10.1155/2012/626137.28. Wei Zhao, Hong-Mei Li, Ya-Ling Tang, Xin-Hua Liang, Duan-Ji Wan, Ya-Jie Tang*. Optimization of a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to produce 4-(2, 3, 5, 6-tetramethylpyrazine-1)-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Process Biochemistry 2012, 47:1522-1531.29. Ya-Jie Tang*, Guan Wang, Yuan-Yuan Li, Hong-Mei Li, Yang Tang, Ping Liu.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for the maj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system by distillation-solid 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Food Analytical Methods 2012,5:651-658.30. Xiu-Ji Li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Lycopene production from synthetic medium by Blakeslea trispora NRRL 2895 (+) and 2896 (-) in a stirred-tank fermenter.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35:729-749.31. Jin-Feng Wang, Xiu-Ji Li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Ya-Jie Tang*. Optimization of the mated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ycopene by Blakeslea trispora NRRL 2895 (+) and NRRL 2896 (-).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35:553-564.32. Cheng-Cheng Wang, Li-Wen Zhu, Hong-Mei Li, Ya-Jie Tang*. Performance analyses of a neutralizing agent combination strate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ATCC 55618.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2, 35:659-664.33. Ping Liu, Yuan-Yuan Li,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Determination of the nucleosides and nucleobases in Tuber samples by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1, 687:159-167.34. Ya-Jie Tang*, Wei Zhao, Hong-Mei Li. Novel tandem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a novel compound 4-(2, 3, 5, 6-tetramethylpyrazine-1)-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77:3023-3034.35. Wei Zou, Li-Wen Zhu, Hong-Mei Li,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CO2 donor on th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ATCC 55618.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11, 10:87.36. Yang Tang, Yuan-Yuan Li, Hong-Mei Li, Duan-Ji Wan, Ya-Jie Tang*. Comparison of lipid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etween Tuber fermentation mycelia and natural fruiting-bod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1, 59:4736-4742.37. Ya-Jie Tang*, Wei Zhang, Rui-Sang Liu, Li-Wen Zhu, Jian-Jiang Zhong. Scale-up study on the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for the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in stirred-tank bioreactor.Process Biochemistry 2011, 46: 404-408.38. Rui-Sang Liu, Ya-Jie Tang*. Tuber melanosporum 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coupled with Draper-Lin small composite design and desirability fun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3139-3146.39. Rui-Sang Liu, Ya-Jie Ta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effect of plant oil and fatty acid on Tuber melanosporum culture by uniform design combined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87: 1689-1697.40. Li-Wen Zhu,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Multi-fed batch culture integrated with three-stage light irradiation and multiple additions of copper ions for the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y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Process Biochemistry 2010, 45:1904-1911.41. Ya-Jie Tang*, Li-Wen Zhu. Improvement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by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on under the inducement of Cu.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10, 26:417-423.42. Li-Wen Zhu,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protein elicitor isolated from Tuber melanosporum on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y Ganoderma lucidum.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0, 33: 999-1005.43. Ya-Jie Tang*, Xiao-Ling Xu, Jian-Jiang Zhong. A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of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to 4´-demethylepipodophyllic acid by Bacillus fusiformis CICC 20463, Part II: Process Optimization.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10, 33:237-246.44. Qiao-Ning Liu, Rui-Sang Liu, Yi-Hua Wang, Zhi-Yuan Mi, Dong-Sheng Li,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Tuber melanosporum for the hyperproduction of mycelia and bioactive Tuber polysaccharid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3644-3649.45. Yan Li, Yuan-Yuan Li, Zhi-Yuan Mi, Dong-Sheng Li, Ya-Jie Tang*.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podophyllotoxin to produce podophyllic acid and picropodophyllotoxi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CTCC AB93066, Part II: Process Optimiz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2271-2277.46. Ya-Jie Tang*, Wei Zhang, Jian-Jiang Zhong. Performance analyses of a pH-shift and DO-shift integrated fed-batch fermentatio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y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1852-1859.47. Ya-Jie Tang*, Guan Wang, Yuan-Yuan Li, Jian-Jiang Zhong.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utweighed truffle species in affect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alyzed by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system.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9, 647: 40-45.48. Ya-Jie Tang*, Xiao-Ling Xu, Jian-Jiang Zhong. A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of 4´-demethylepipodophyllotoxin to 4´-demethylepipodophyllic acid by Bacillus fusiformis CICC 20463.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9, 44:572-577.49. Ya-Jie Tang*, Yan Li, Jian-Jiang Zhong. Novel bio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podophyllotoxin to produce podophyllic acid and picropodophyllotoxin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CTCC AB93066, Part I: Process Development.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9, 32:663-671.50. Ya-Jie Tang*, Hong-Mei Li, Jean-François P. Hamel. Significance of pH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ro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 by MethA tumor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in stirred-tank bioreactor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9, 32:267-276.51. Ya-Jie Tang*, Hong-Mei Li, Jean-François P. Hamel. Effect of dissolved oxygen tension and agitation rate on the pro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 by MethA tumor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in stirred-tank bioreactors. Bioprocess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9, 32:475-484.52. Yuan-Yuan Li, Zhi-Yuan Mi, Yang Tang, Guan Wang, Dong-Sheng Li, Ya-Jie Tang*. Lanostanoids isolated from Ganoderma lucidum mycelium cultured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Helvetica Chimica Acta 2009, 92:1586-1593.53. Ya-Jie Tang*, Ling-Li Zhu, Rui-Sang Liu, Hong-Mei Li, Dong-Sheng Li, Zhi-Yuan Mi. Quantitative response of cell growth and Tuber polysaccharides biosynthesis by medicinal mushroom Chinese truffle Tuber sinense to metal ion in culture mediu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7606-7615.54. Guan Wang, Yuan-Yuan Li, Dong-Sheng Li, Ya-Jie Tang*. Determination of 5α-androst-16-en-3α-ol in truffle fermentation broth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electron impact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2008, 870:209-215. ( with equal contribution to this work)55. Li-Wen Zhu, Jian-Jiang Zhong, Ya-Jie Tang*. Significance of fungal elicitors on the production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and ganoderic acid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1359-1370.56. Rui-Sang Liu, Dong-Sheng Li, Hong-Mei Li, Ya-Jie Tang*. 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 the significance of nitrogen source on the cell growth and Tuber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by submerged cultivation of Chinese truffle Tuber sinense.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868-876.57. Ya-Jie Tang*, Ling-Li Zhu, Dong-Sheng Li, Zhi-Yuan Mi, Hong-Mei Li. Significance of inoculation density and carbon source on the mycelial growth and Tuber polysaccharides production by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Chinese truffleTuber sinense.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576-586.58. Wei Zhang, Ya-Jie Tang*. A novel three-stage light irradiation strategy in 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and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8, 24:1249-1261.59. Ya-Jie Tang*, Li-Wen Zhu, Hong-Mei Li, Dong-Sheng Li. Submerged culture of mushroom in bioreactors - challenges, current state-of-the-art, and future prospects. Food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7, 45(3):221-229. (Invited Review)60. Ya-Jie Tang*, Hong-Mei Li, Jean-Francois P. Hamel. Suspension culture process of MethA tumor cel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 process optimization in spinner flasks. Biotechnology Progress2007, 23 (6):1363-1377.61. Ya-Jie Tang*, Ryo Ohashi, Jean-Francois P. Hamel. Perfusion culture of hybridoma cell for hyperproduction of IgG2a monoclonal antibody in a wave bioreactor-perfusion culture system.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7, 23:255-264.62.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Modeling the kinetics of cell growth and ganoderic acid production in liquid static cultures of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04, 21:259-264.63.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Role of oxygen supply in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or production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 and ganoderic acid.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3, 34: 478-484.64.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Scale-up of a liquid static culture process for hyperproduction of ganoderic acid by the medicinal mushroom Ganoderma lucidum. Biotechnology Progress 2003, 19:1842-1846.65.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Exo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medicinal fungus, Ganoderma lucidum, grown on lactose in a bioreactor.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2, 24: 1023-1026.66. Ya-Jie Tang, Jian-Jiang Zhong*.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or hyperproduction of polysaccharide and ganoderic acid.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2002, 31: 20-28.

北邮通信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有杨鸿文、纪红、文福安、勾学荣、曾志民、王文博、吴洪。

余建军,2001年,电子科学与技术,《高速光通信系统及全光波长变换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

李丽香,2008年,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种新的基于蚂蚁混沌行为的群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2000年,划入教育部直属高校行列。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有西土城路校区、沙河校区、宏福校区和小西天校区,在江苏无锡和广东深圳分别设有研究院。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近23000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近55000名。

教职工总数2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435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含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有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3个本科专业,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

扩展资料: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方向信息:

1955年,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北京邮电学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国家邮电部。

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之一。同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带头人纪越峰)、计算机通信教学团队(带头人杨放春)、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杨鸿文)、信息安全教学团队(带头人杨义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邮电大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其中2个为牵头、3个为合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北京实验室1个、各类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一、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一)田宝玉、林家儒导师组:2)周炯槃,男,中国工程院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信息论奠基人,长期以来从事信息论、通信理论等领域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等国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一等奖、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专著《信息理论基础》、《通信网基础》分别获得原邮电部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原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2)吴伟陵,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参信道的信息传输、移动通信及信息理论与编码。长期从事信息与通信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承担973、863及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国家奖励两次、部级奖励四次。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专利7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4本:《信息处理与编码》、《移动通信原理》、《通信原理》和《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曾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信息论分会主席,广电总局科技部专家委员。3)田宝玉,男,1946年8月出生;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理论与技术教研中心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1982年获北邮信息论专业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数字移动通信、信源编码理论与技术;完成多项部队、国家、部级以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次获军队科技成果奖,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编写《工程信息论》、《信息论基础》(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通信原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教材。现任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曾志民导师组:1)曾志民,男,195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责任教授。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处长。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B3G/4G系统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及认知网络理论及技术等。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电子学会高级会员。2)冯春燕,女,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下一代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获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及新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关键技术、无线核心网网络结构及控制策略、认知无线电与认知网络技术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以及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著作4部。现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二、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一)王文博导师组:1)王文博,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院长。现主要从事无线移动通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10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并兼任“泛网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业与信息化部“TD-SCDMA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国防通信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北京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全庆一,男,196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西电学士(信息工程系),1993年西电硕士(信息工程系),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博士(通信与控制工程系),1997-199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学与通信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至今在北邮任教。期间,2005-2006年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技术及其应用。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卫星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二)杨大成导师组:1)杨大成,男,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移动通信相关的研究,硕士研究方向:移动通信。2)杨鸿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生于甘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杨鸿文教授是无线通信教研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第四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编委,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多媒体技术教研中心一)蔡安妮导师组:1)蔡安妮,女,194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媒体通信与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专业领域为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等。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防科工委、计委专项和公安部等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入选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三);完成的国家计委重大部门专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其中与国外同行共同出版英文专著1部;撰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美国光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光电工程师学会收入20世纪该领域的 MileStone Book。2)门爱东,男,生于1966年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图像处理和传输实验室。 于1987 年和1994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研究领域是图象和声音处理、数字电视广播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等。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和二等奖1次,以及“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 “北京市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等。担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技术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消费电子分会委员和广播电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和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二)景晓军导师组:1)景晓军,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军事通信学学科带头人、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主任,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99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分别获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做博士后。2003年10月为国际WSEAS (World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and Society) 协会希腊雅典特殊会议主席。2004年4月为国际WSEAS协会美国佛罗里达特殊会议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图像处理、指纹识别、信息融合。近年来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863课题、军队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研究项目及多项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其中亲自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研7项,多次获得科研奖励。2003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有20多篇进入SCI、EI检索。出版著作8部。2)陈磊,男,生于1967年1月,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数字电视、视音频通信领域的研究、开发及成果产品化工作;在科技部、北京市资助下,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面向市场开展科研工作。相关工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次)、“邮电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研制成功“数字电视编码、解码、复用、调制系统”、“数字电视网络适配系统”、“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及监测系统”,等。目前项目:新一代视音频编解码系统、数字电视IP传输系统、下一代广播网(NGB)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传输适配系统、高码率复合TS流光传输系统,等。研究方向:数字电视、下一代广播网(NGB)、IPTV。

北邮余建国发表的论文

周晔 女,1926年5月生,哈尔滨人。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领导科学。获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合著及主编书籍有十余本。近年来,先后发表有关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论文40余篇,其中13篇论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在校内承担重大课题十一项。

北邮微电子专业考研科目为: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1)通信原理 ;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2)电子电路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4)信号与系统 ;4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6)电磁场理论 ;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9)微机原理与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列入首批“卓越计划”、“111计划”。被誉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

周晔简介周晔,女,哈尔滨人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领导科学。获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合著及主编书籍有十余本。近年来,先后发表有关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论文40余篇,其中13篇论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在校内承担重大课题十一项。周晔, 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

周晔,女,哈尔滨人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领导科学。获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合著及主编书籍有十余本。近年来,先后发表有关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论文40余篇,其中13篇论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在校内承担重大课题十一项。周晔, 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鲁迅兄弟三人(周树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周建人在晚年,由女儿周晔执笔,自己口述,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主题: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见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课和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篇课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