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任万兰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22:08:10

任万兰发表的论文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如下:

1.田莹

田莹,女,汉族,医学硕士,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兼护理教研室主任,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云南省医学卫生技术人员护理学科带头人,昆明医科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临床护理学科带头人,中华护理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委会委员等。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所招研究生类型:专硕/学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6篇,SCI收录论文1篇,核心期刊13篇(北大版核心7篇、统计源核心6篇)。

2.马芳

马芳,女,回族,护理学博士,副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三批“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培育对象。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心理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所招研究生类型:学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统计源期刊文章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3.杨春梅

杨春梅,女,白族,硕士,副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支部书记兼护理教研室副主任,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华护理学会管理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护理学会理事、云南省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护理组成员等。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所招研究生类型:专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

4.苏真芳

苏真芳,女,汉族,医学硕士,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护士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辅助生殖技术监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

研究方向:辅助生殖护理、糖尿病护理、护理管理;所招研究生类型:专硕。

发表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核心期刊4篇(统计源核心4篇),主编护理专著1部,副主编1部,参编5部。

从退稿退修原因谈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

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子类,是面向电子领域的工程学。是研究电路与系统、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一门工程学。下面我们就从退稿退修原因来谈谈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存在哪些问题?

论文摘要: 以编辑部收到的电子工程类论文为例,分析了来稿被退稿的原因(与办刊宗旨不符,不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和被退修的原因(实验数据欠缺,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的撰写不规范等),并据此给出了该类论文的撰写要求。

论文关键词: 论文;退稿;退修;电子工程

1 引 言

作者撰写论文是为了发表,是为了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进而实现它的价值。但由于各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涵盖的专业不同,且每期所能发表的文章有限,使得每篇来稿不可能都被采纳并发表。那些选题具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 ,符合办刊宗旨和涵盖的专业范围,撰写质量高的论文才会被选中。符合见解独特、主题分明、论据充分、推导正确、数据真实、阐述清楚等要求而被直接录用的来稿毕竟很少,相当部分的来稿因为有些地方阐述得不到位而被要求退修,同时,还有一些来稿因为与刊物的办刊宗旨和专业范围不符,选题不新,缺乏科学依据,论文表述不清等原因而被退稿。论文一旦被退稿,作者所有的心血和汗水将付之东流,投稿积极性也大受影响。因此,了解论文的撰写要求至关重要。

2 退稿原因分析

对于大量的来稿,编辑部首先要进行筛选。筛选的依据是来稿是否与本刊的办刊宗旨和专业范围相吻合,是否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否抄袭或一稿多投,是否阐述不清或逻辑混乱等,一旦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将予以退稿。

2.1 与办刊宗旨及涵盖的专业不相符

每一种刊物都有其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范围及办刊宗旨,如果作者在投稿前不仔细了解所投刊物的专业范围及投稿要求,盲目投稿,很可能遭遇退稿。如果是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论文,若因盲目投稿而被退稿就太可惜了,此时再转投其它刊物,不仅费时费力,论文还可能因此而失去时效性。本刊曾收到一篇关于装备保障社会化应做到“四个加强”的论文,主要讲述在进行装备保障社会化时,要加强体制调整、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保障内容研究和加强军地信息保障演练。但由于本刊主要刊登电子工程类论文,即对电路与系统、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的技术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论文。因此这篇论文显然不适合本刊。

2.2 缺乏科学性

对于科技论文而言,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产品进行研制时,方案要合理,论据要充分,要有实验或仿真,获得的数据和图表要具有普遍性。对数据处理时方法要科学,这样才能得出有科学依据的结论。如果只凭个人想象,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或即使有理论依据,但没有自己的研究,也不进行实验或仿真,没有真实的数据、图表和研究结果,科学性也无从谈起。如一篇关于GPS定位数据实现试验场多目标间实时传输方法的文章,列举了GPS定位数据在试验场中的三种实时传输方法,并给出利用局域网实现数据实时传输是最佳方案的结论。论文既没有对三种实时传输方法进行实验或仿真,也没有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更没有给出实际应用的情况,就得出了结论,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2.3 缺乏新颖性

论文有无新意取决于选题。有些作者在写作前不查阅相关资料,不关注所在行业的发展动态,也不查阅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别人是否已经研究了就选题,结果重复了别人的工作,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当然不是说别人已研究过的就不能再做了,如果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尚存在的不足或有所突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仍然是非常有新意的。如一篇关于C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的文章,作者对很多人已研究过的C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进行研究,针对要同时实现低噪声和小端口反射有一定难度这个问题寻找突破点,提出还是采用级联结构,先进行第一级放大网络的噪声匹配,再通过圆图选择适当的负载作为二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并在放大管输出端引入有耗元件以提高稳定性,这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2.4 缺乏实用性或具政治导向性错误

科学技术只有应用于实践中,为科研生产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对于电子工程类论文而言,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有的来稿内容虽然是真实可靠的,也做了分析、实验和论证,但研究的内容不实用,无法应用于实践。还有的论文内容与国家标准、政策不相符,如果公开发表的话,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如曾有~篇《基于分布式技术的微波中继通信的干扰方法研究》的来稿,作者对各种干扰微波中继通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还作了实验进行验证。但众所周知,通信安全是国家立法需加以保护的,是不允许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和破坏的,该论文对这类通信进行干扰,显然是选题不当,即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只能是做无用功,毫无社会价值。

2.5 大量引用他人的文章

有的作者写论文是将搜集到的资料东拼西凑地堆积起来,或整段整段地引用他人的论文,没有自己的研究。有一篇《基于小波图形显示算法实现雷达机电系统状态监测的研究》的论文,其中近50%的内容来源于他人已发表的论文《小波图形显示算法在非平稳信号分析中的应用》,这种论文就有抄袭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之嫌。

2.6 一稿多投

有些作者为了提高稿件的录用机会就广泛撒网地投稿,这是缺乏科学道德的行为。有时几家编辑部都处在审稿阶段,没法查明该稿件是否已投了其它刊物或已发表。即使作者收到一家的录用通知后,向另几家提出撤稿,但由于稿件已经历初审、专家外审、终审,甚至编辑、排版、出样,就快正式印刷了,此时撤稿,不仅影响刊物的排版计划,还浪费了编辑和专家的时问与精力。

2.7 其他退稿原因

论文除了以上被退稿的原因之外,还会有阐述不清,逻辑混乱,写作质量差,经反复退修仍无法达到要求,作者不接受退修意见修而不回等。

3 退修原因分析

论文不被退稿,说明满足了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要求,但多数还会有阐述不够完善的地方,可能是摘要、引言、正文或结论的撰写不到位,也可能是实验数据欠缺或前后不一致等,需要退修以完善。

3.1 过多地叙述已有的理论

有的作者在撰写正文时,用大量的篇幅重写前人已做过的研究或教科书上早已阐明的原理,对于自己的研究与突破提得很少,或只一笔带过。殊不知电子工程类论文的精华部分是自己所做的研究、实验或仿真。如《L波段大功率固态发射机的研制》一文,讨论的是一种3kW功放模块的设计,重点应该写是怎样设计该功放的,采用了什么方法,做了哪些实验,结果是什么,而不是介绍功放模块、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功率分配/合成器等的概念。

3.2 未使用图表及数据来论证

有的论文在描述现象和结果时,没有用图形和表格等资料来直观地、简明扼要地进行分析和说明,特别是在进行比较时。如《浅析改善圆周 铣 削表面粗糙度的措施》一文,在介绍逆 铣 和顺 铣 加工方式时,采用文字对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远不如用图表直接标出受力方向效果好。

3.3 未对所得数据和图表进行归纳和总结

有的作者虽然在论证时给出了数据和图表结果,但也只是简单地罗列,未用文字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推导出最终的结论。如一篇关于纵横摇对天线波束指向的影响的文章,给出了当方位角变化时,纵摇或横摇分别对方位角俯仰角的影响的曲线图,但这些曲线图说明了什么以及从图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却没说。

3.4 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的撰写欠规范

有些作者在撰写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几部分内容时,还易出现一些问题。

摘要:第一句话与题目中的内容重复;摘要不是对论文的浓缩与高度概括;花大量篇幅谈研究某项技术的意义;自我评价“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等。

引言:重复了摘要中内容;也花大量篇幅谈研究的意义;过多地叙述研究背景和前人的观点。

正文:缺乏科学实验或仿真的验证;没有列出实验获得的数据和图表;未对数据或图表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论:不是根据前面所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空谈研究的重大意义;重复摘要和引言中的内容;没有给出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3.5 其它原因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变量的表述前后不一致,图表缺少图题和表头,公式表达不清楚,单位使用不准确,参考文献著录不全等问题,需要退请作者修改。

4 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要求

电子工程类论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它的写作模式相对固定,通常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设计研制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步骤,通过实验或仿真,获取数据或图表结果,从而验证该研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终获得所需的结论。因此在撰写时,要围绕这些内容来写,并注意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4.1 要有新颖性

论文的新颖性取决于选题。撰写前要多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关注其发展动态,从而发现新课题和新研究方向,并结合自已的工作实际,找到突破点进行研究。避免盲目选题或重复他人的研究。

4.2 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

研究完成后,要对所得数据或图表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并概括总结出自己的结论。推论时要紧扣研究主题,要具有逻辑性。

4.3 要有实用性

电子工程类论文是为解决实际应用于中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研究出来的产品或技术要具有可实现性,要能为科研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4.4 要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每种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办刊宗旨、专业范围和读者群。作者在投稿前,应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论文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期刊。不要盲目投稿,以免被退稿而影响写作积极性和研究热情。

4.5 不要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不仅浪费审稿专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会给编辑增加工作量。若投稿在几家刊物同时发表了,还会损害刊物的声誉,作者本人也会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

4.6 不要抄袭或剽窃他人的论文

抄袭或剽窃他人的论文不仅是对他人的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学术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撰写论文时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但要在参考文献中标示出。

4.7 写好摘要、引言、正文和结论

4.7.1 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与浓缩,要用简明的语言将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过程、采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及得出的结论表达清楚。摘要的第一句话不要与题目重复,不要对所做的研究进行评论与注释,也不要泛泛而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更不要使用引用文献和图表。

4.7.2 引言

引言是科技论文的开篇,是交待为什么要从事该项研究,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它包括论文写作的背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将展开怎样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时将采取什么方法或手段,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等。引言不需要详细叙述所研究的内容,背景的介绍也不宜太多,最要避免与摘要重复。

4.7.3 正文

正文是整篇论文的精华所在。要详细介绍研究的方案或方法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或仿真,采用了哪些材料、工艺或手段,使用了什么装备,研究的步骤和程序又是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结果等。正文一定要详细描写实验或仿真的条件、方法、过程以及得到的数据或图表结果等,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4.7.4 结论

结论是总结采用什么方法研究了什么,得到了哪些结论,与前人研究相比有何不同,以及该研究应用于实践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有何实用价值等。在撰写时要避免结论与摘要或引言雷同,也不要进行自我评价,说些“填补国内外空白”之类的评语。结论写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结束语

电子工程类论文是一种科技论文,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其写作内容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突出的是电子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文章要具有科学性,要经得起实践的验证。对造成论文被退稿和退修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作者明确电子工程类论文的撰写要求,提高论文的撰写质量,从而避免论文被退稿,同时也可以减少被退修的次数。

参考文献(略)

李万同兰州大学发表的论文

试论高等教育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尚在发展的初级学院,我院在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和其他院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校研究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和应用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科研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方面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学者曾经指出,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使用的历史,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是方法的探索。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4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理论探索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其发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教育学者周川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表现之一,即“研究方法尚未成型,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

高等教育中方法本身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又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高校学生,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本文以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为基点,通过对我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运用的状况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我院硕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而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同时也力图为今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方法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方法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指导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学院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当前我院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产生以后,首先被大量地运用于科技文献中,但近年来,它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如《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过引文分析看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现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都试图用文献计量法对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状况加以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启示。

2.抽样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建院较晚,可供选择的样本总体较小,所以本研究以完全抽样的形式选择了研究对象。从兰州大学学位论文库里,搜集到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学年至2009学年硕士学位论文71篇。

3.研究框架

(1)样本总体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情况,列出所有的表述方法,以便观察研究方法叙述的规范程度。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发现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

(3)从定量和定性(思辨与实证)两个方面统计论文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定性和定量论文的研究数量,立足数据,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4.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学位论文库里的71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2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分别如下: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调查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访谈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质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资料分析法、经验方法、数据比较方法、经验交流法。

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由于研究对象中研究方法应用混杂,叙述模糊不清,本文主要统计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里的“常用”是指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即主要是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见表1)

定量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的分类比较:其数量与构成见表2,在71篇学位论文中,定性与思辨论文65篇,占91.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思辨研究是我院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实证论文6篇,占学位论文总量的8.5%,这一结果表明,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我院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三、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每篇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与统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大众化下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图表法;再如《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规范分析方法。诸如此类的表述混乱现象不在少数。另外还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应用的研究方法时,有把调查法和问卷法并列等现象。

胡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普适感知计算中心主任,教授(Reader);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现任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在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就读,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2001-2002主持完成弗朗霍夫协会资助项目“e-Qualification”,现主持英格兰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无缝情景的精神疾病健康系统”(2006-2008),英国疾病管理中心基金项目“基于数据库挖掘技术的个性化神经反馈本体论研究” (2006-2008),以及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基金项目“普适健康”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欧盟科技框架计划普适健康课题组评审会委员;IEEE ICPCA,Semantic Web, IEEE U-Media, CSCWD, IEEE ICC 2007, UIC’08, IEEE DSSC’08 等国际会议的主席,组织/程序委员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委员;World Wide Web,Web &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s,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Computer Jour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cs, Cluster Computing Journal, The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等SCI国际期刊的编辑或客座编辑。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 张继革,男,汉族。1967年8月出生,山东嘉祥人。1985年5月入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双学位毕业,教育管理副研究员。现任兰州大学信息学院党委书记,中共兰州大学第八届委员。1982年考入兰州大学物理系, 1986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金属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至至1991年8月历任物理系学生辅导员;团总支副书记、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助教等职。1993年8月至1994年7月任物理系团总支书记、讲师;兰州大学团委宣传部部长,调研室主任。1994年7月至1997年7月任物理系副系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兰州大学物华公司经理等职。1997年7月至2002年10月任兰州大学团委书记;兰州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武装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毕业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2002年11月至2008年12月任兰州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秘书处秘书长。曾获得甘肃省 “优秀基层团委书记”、 “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称号,两次获得“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曾任共青团甘肃省九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联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秘书学会理事等职。曾任中共兰州大学第七届委员。本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主编教材6部,承担项目3项。

卫健委主任英格兰发表论文

国家卫健委:美国杜撰阴谋论背离科学,伤害了中方研究者中国青年网2021-07-22 15:29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关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近期,有报道称中方研究者在去年删除了已经上传至美国NCBI数据库的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部分病例基因序列,推测中方对溯源有所隐瞒。7月22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美国研究人员在没有得到中国学者的确认,完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背景下,就杜撰了所谓的阴谋论,在国际舆论界造成了很不好影响,对中方研究者进行了诬蔑、造成了伤害。这种做法是背离科学的,也违反了科学伦理。曾益新介绍了事件的过程:报道里提到的序列删除的问题,起源于武汉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在国际刊物《SMALL》上,论文题目是《纳米孔靶向测序用于准确和全面检测SARS-CoV-2和其他呼吸道病毒》。去年3月,他们投稿的时候需要测序结果,所以研究者将结果上传到美国NCBI数据库。去年6月9日,杂志向研究者发送拟出版的样稿。研究者发现,文章中原有的描述病例样本病毒测序数据上传地址的内容在审稿过程中被删除了。所以研究者认为,没有必要再把数据存放在NCBI数据库中,研究者于去年6月16日给NIH发邮件要求撤回数据。NIH按照工作流程自行删除。“从这个过程中看出,研究者完全没有隐瞒、掩盖的必要性,没有这个主观意图。近期,研究者已将所有61个新冠肺炎样本的244条测序相关数据上传到中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设的GSA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公开的,全球研究人员都可以看到,都可以查询。”曾益新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民众对于专业人员特别是科学家高度关注,每一名专家学者都应该明白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全社会的疫情防控做出贡献。同时也要正确地引导舆情,不要随心所欲地猜测,造成不好的影响。(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我感觉很有能力,多方面发展,还曾经担任很多职位,品德很好,很值得大家喜爱。

学校创建于 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 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2681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7124人,本科生18824人,专科生258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项目),留学生604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2年1月科睿唯安数据),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学校设有 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外延揽高层次人才,成建制引进多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团队,加强本土人才引导与培育,逐步构建起 “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形成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现有专任教师 3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400余人,硕士生导师2100余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58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586人次。现有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规模达到382人,人才塔基和师资蓄水池作用日益明显,人才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累计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部门及横向项目3700余项,资助经费近10亿元;牵头承担了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资助经费达2亿元。发表SCI收录论文6198篇,年均增长率达10.24%。多项成果在《柳叶刀》《自然·医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重庆市科技奖励等各类奖励近50项,2017年我校2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现已获得欧盟CE等多项认证。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化学发光法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肿瘤免疫治疗等科技成果高质量完成转化,转化金额达3000余万元。,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 62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验动物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57个。另有,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 23个国家和地区的52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名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正式启动,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 11所(综合性医院7所,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康复医院、中医院各1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儿童医院连续10年入选“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度分别排名第56位、第59位。直属附属医院建有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8个,拥有编制床位17000余张,年门诊量近150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60万人次。

儿科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护理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康复治疗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技术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药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麻醉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卫生检验与检疫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药物制剂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药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检验技术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实验技术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技术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英语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预防医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针灸推拿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智能医学工程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中药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中药制药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中医学 6250 2019 4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法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药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麻醉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药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检验技术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预防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针灸推拿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中医学 6250 2019 5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6250 2019 8 重庆医科大学奖学金设置情况相关安排 学生资助为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学校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重庆市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关政策,认真落实“奖、贷、助”等各项学生资助措施,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1.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奖学金(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1)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3)校内一等奖学金8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4)校内二等奖学金500元/人(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 2.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中的品德优良、学习勤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和校内的各类助学金(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国家助学金:国家一等助学金4000元/人、国家二等助学金3000元/人、国家三等助学金2000元/人。 3.助学贷款: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同保险公司合作,负责发放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经政府同意由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由政府提供利息补贴和风险补偿的助学贷款。对当年入学的新生,可在入学前到生源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可在入学后在学校助学贷款办公室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4.社会捐资助学:学校积极开拓社会捐资助学渠道,欢迎校外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到我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学生资助项目(详见“重庆医科大学本专科招生网站”)。 5.另外,学校还成立了“重庆医科大学特困学生助学基金”及“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基金”,按照国家学生资助相关政策设立了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特殊困难补助等学生资助项目,并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确保新生顺利入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6.临床医学(“5+3”一体化)硕士阶段可获得各类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奖助学金覆盖范围100%。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缓交学费和临时困难补助。

刘兰发表的论文

1、中国社会科学论坛:G20与国际经济秩序研讨会简讯 肖立晟; 12、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 周方银; 4-34+1563、国际关系中的音乐与权力 陈玉聃;何塞·穆巴恩·圭玛; 35-57+156-1574、联盟情境下试探型强制外交行为探析 刘兰;蒋昌建; 58-74+1575、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 季玲; 75-92+1586、遵约研究走上了错误轨道吗? 张笑天; 93-112+158-1597、英国学派与英格兰学派:从分立到合一 马国林; 113-122+1598、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韩剑;高海红; 123-136+159-1609、一体化次序视角下的东亚合作 富景筠; 137-151+16010、中美关系发展的思考 陈健; 152-155+16011、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2学术研讨会简讯 唐键; 161

该室在编辑、出版史学理论专业杂志和丛书方面。1987-1989年创办了《史学理论》季刊,1992年,创办了《史学理论研究》季刊。这是全国首家唯一的史学理论专业杂志,是史学工作者了解国外史学理论研究状况,和国外同行了解中国国内史学理论动态的窗口和桥梁。《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在史学类刊物中的转载率一直名列前茅。2000年,《史学理论研究》在1069种史地类刊物中,名列第四名(光明日报2001/05/17);2001年在全国1029种史地类刊物中,名列第三名(光明日报,2002/03/05)。先后策划和启动了《外国史学理论名著译丛》、《新史学译丛》、《史学理论丛书》。在科研方面。截止到2011年,出版《斯拉夫文明》、《加拿大文明》、《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全球化问题》、《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史学理论大辞典》、《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史学理论卷》、《西方史学史》、《年鉴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传统国家机构与初期工业化》、《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列国志·加拿大卷》、《中世纪的家庭形态》、《社会史研究焦点》、《世界史研究》、《全球化和全球史》、《斯拉夫—东正教风貌》、《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全球化境域中的西方边疆理论》、《历史认识概论》、《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史学概论》、《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史学导论》等著作。发表各类论文数百篇。2002年,外国史学理论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重点学科的成员参与或主持的的课题主要有:院重大项目《世界历史》;院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院重大项目《文明通论》;院重点项目(B)类《生产力革命与文明的嬗变——世界历史前沿问题研究》;院重点项目《德国近代史上的民族、民主与民生问题》;院青年项目《文化观念的变迁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多样性》;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以来美国公民权利发展》等。 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以俄罗斯史和东欧史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则以俄罗斯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和外交史,以及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地区史为主,并辅之以共运史。研究室建立于1982年。截止到2011年,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和“九五”社科重点课题多项,完成了《苏联史纲(1917--1937 )》、《苏联史纲(1953一1964 )》和《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等集体著作。该室正进行院重点项目和国家“九五”重点项目“苏联兴亡史”研究。该室语种分布较为齐全,有一批专业功底坚实、学术造诣较高的学者,分别从事俄罗斯史、匈牙利史,保加利亚史、南斯拉夫史、波兰史、罗马尼亚史和共运史研究。出版各种专著20多种,重要的有:李显荣的《托洛茨基评传》、陈之骅主编的三卷《苏联史纲》、马龙闪的《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闻一的《布哈林传》,以及马细谱主编的《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阚思静的《卡达尔与匈牙利》、刘邦义的《哥穆尔卡传》、曹特金的《胜利的失败者—布朗基传》、孙耀文的《莫斯科中山大学》、集体项目专著《巴黎公社史》等。截止到2011年,该室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研究室共为国家培养博士5人、硕士4人,大都担任有关单位的领导和学术骨干。历任室主任:陈之骅张宏儒李显荣马细谱康春林马龙闪。 西欧北美史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历史研究所最早的研究室之一。该室主要研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的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该室曾拥有中国老一辈世界史著名专家黄绍湘教授,还聚集了一批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世界史专家,如张椿年、廖学盛、程西筠、孙成木、王振德、张海涛、朱贵生、周剑卿等研究员。截止到2011年,在编研究人员13人(廖学盛、周荣耀、吴必康、徐再荣、俞金尧、顾宁、秦海波、谢闻歌、金海、王宏波、张红菊、姚朋、黄艳红),其中研究员6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西欧北美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宗旨,探讨西欧北美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轨迹,尤其侧重于研究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西欧北美各主要国家的历史进程。该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美国史、英国史、法国史、德国史、西班牙史、近代欧洲经济社会史、欧美环境史、近现代欧美国际关系史等。该学科研究人员所掌握的预言有: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俄语等。研究室主要成果:《美国通史简编》,黄绍湘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俄国通史简编》(上、下),孙成木等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朱贵生等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西文化交流先驱》,许明龙主编,东方出版社,1992年;《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王章辉、孙娴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法西斯体制研究》,朱庭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5年;《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王章辉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大英帝国的瓦解》,张顺洪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吴必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英美新殖民主义》,张顺洪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欧洲十八世纪的中国热》,许明龙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英国文化与现代化》,王章辉著,辽海出版社,1999年;《美国文化与现代化》,顾宁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美英现代社会调控机制》,吴必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恩格斯》,秦海波等著,中国少儿出版社,2003年;《尼克松与美国保守主义新权势集团的崛起》,金海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徐再荣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德国的政策,1918-1929》,王宏波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历任室主任:程西筠孙成木王章辉黄柯可张顺洪 亚、非、拉史研究室成立于1964年,是世界史研究所最早的研究室之一,曾一度分为亚非史室和拉丁美洲史室。该室主要研究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印度、中东诸国及拉丁美洲各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该室在以国别为主的专题研究基础上,加强了跨国别的地区综合性专题研究,并注重探讨当代热点及其根源问题。截止到2011年,该室研究人员承担了多项国家项目、院重大和院重点项目、所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原教旨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问题》(冯秀文),《中东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问题比较研究》(毕健康)。院重大课题有:《近代日本对东亚的历史影响》(汤重南、张经纬),多卷本《世界历史》之《国际关系卷》(李春放);《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与白人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刘兰)。院重点课题有《当代中东政治制度研究》(王彤),《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危机管理——以明治、大正期为中心》(张经纬)。截止到2011年,该室研究人员公开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按专题与发表时间为序):《日本近代史》(万峰,1978年)、《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万峰,1984年)、《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武寅,1985年)、《中日现代化比较》(汤重南,1988年)、《近代日本政治体制研究》(武寅,1997年)、《印度莫卧儿王朝》(陈翰笙,197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经济区域》(陈翰笙,1983年)、《印度土地制度研究》(黄思骏,1998年)、《埃及近代史》(杨灏城,1985年)、《民族冲突与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1996年)、《纳赛尔与萨达特时代的埃及》(杨灏城、江淳,1997年)、《宗教与世俗——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杨灏城、朱克柔,2000年)、《当代中东政治制度》(王彤,2005年)、《埃及现代化与政治稳定》(2005年)、《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1941-1947年》(李春放,2002年,该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年第2版)、《拉丁美洲农业的发展》(冯秀文,2002年)、《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冯秀文,2007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丛书之《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亚非拉近现代史部分)等。亚非拉史研究室的研究领域覆盖日本及东北亚、南亚、西亚、拉丁美洲和非洲。掌握的外国语种有日、韩、英、阿拉伯、俄语、西班牙语等。专业涵盖面较广,科研人员布局比较合理,研究队伍已形成较完整的梯队。研究方向主要为近现代史,兼顾现实问题。 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该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学科之一,该室人员均有各自国别、地区史的研究领域,并且参加整体世界史的研究。截止到2011年,研究室有在编研究人员7名(郭方、徐建新、易建平、刘健、胡玉娟、邢颖、郭子林、张炜),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1名,博士毕业生2名,硕士毕业生1名,在站博士后1名(孙泓)。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的研究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提供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研究成果,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该室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制度史、古代两河流域史、古代埃及史、赫梯史、古代希腊史、古代罗马史、日本古代史、欧洲中世纪史。所掌握的外国语种有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古文字有阿卡德文、赫梯文、古埃及象形文字、希腊文、拉丁文。截止到2011年,研究室成员多次承担国家级项目、院重点项目、所级项目,完成了一批在古代中世纪制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集体研究课题,包括《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和《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参加了院重大课题《世界历史》(多卷本)中4大卷5个分册的主持和研究工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科成员正在进行院重大课题《宗教礼仪制度与古代国家权力》的研究工作。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好评,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得院所各种级别的奖励。此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成员还承担着院、所多项课题研究工作。

兰斌发表的论文

詹天佑的资料 - 詹天佑简介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詹天佑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写出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前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武”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

生于1861年4月26日,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1] 。[1]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2]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3] ,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人物生平出洋留学清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七日(1861年 4月26日)[5] 詹天佑[6] 诞生。广东南海人詹天佑,为南海县民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曾祖父万榜,因经营商业,携家眷于自原徽州府婺源县到广州府定居。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南海县申请入籍,经南海县府批准入籍。父詹兴洪,以代写书信刻印章谋生。清同治元年至十年(1862年至1871年)詹天佑幼年就学于私塾[1]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爱国革新思想家容闳条陈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革新社会,获准后赴香港,港招考幼童一百二十名。兴洪夫妇经挚友谭伯(广州香山人,往来澳门经商)劝说,决定送子报考幼童出洋。考取幼童出洋,随容闳由香港到上海,入上海出洋局预备班,从陈兰斌习汉文,从容闳习英文。1872年,与蔡绍基、梁敦彦等首批幼童三十人赴美[7]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詹天佑入美国康奈狄克州威士哈芬(West Haven)小学。寄宿于校长(.L·H·Northrop)家中[7]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美国哈德福城(Hardford)柯林斯街(Collins)建成楼房,供教师及学生住宿,督责学生学习汉文甚严。继续在威士哈芬小学求[7] 学。清光绪三年(1877年)继续在纽哈芬希尔豪斯中学求学。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纽哈芬希尔豪斯中学毕业,为全校第二名。考入耶鲁(Yale)大学谢菲尔德(Sheffield)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并专习铁路工程。清光绪五年(1879年)在耶鲁大学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数学第一名奖金。清光绪六年(1880年)继续在耶鲁大学学习,再次获得数学奖金。回国任教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耶鲁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在耶鲁大学毕业(当时耶鲁修业期限为三年)。原定继续实习研究三年之计划未能进行。毕业论文题目为“码头起重机研究”。毕业后立即回国。当时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二人。另一个为欧阳赓。回国后,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成绩优异,得五品军功[7] 。清光绪八年(1882年)在福州船政局后学堂毕业,考取一等第一名,被派往扬武号兵舰操练,为实习船员。青年詹天佑清光绪九年(1883年)继续在扬武号[8] 兵舰操练,为实习船员。清光绪十年(1884年)2月至10月,任福州船政局后学堂教习[9] ,因教导出色,获得清政府五品顶戴奖。10月,由张之洞邀请回粤,在广州黄埔广东实学馆(后改名广东博学馆)外文教习。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继续在广东博学馆任教习。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继续在广东博学馆任教;修筑沿海炮台和测绘广东沿海海图(为我国第一幅海图)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继续在广东博学馆(后改名广东水陆师学堂)任职。[3]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与谭菊珍举行了结婚典礼。修筑铁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开平矿务局留美同学邝孙谋介绍,到天津中国铁路公司任帮工程师,从事塘沽到天津铁路铺轨工程。[3]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继续任中国铁路公司帮工程师,修筑唐山至古冶铁路。[3]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修建唐山至古冶铁路。[3]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修建自古冶向山海关的铁路。[3]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修建古冶至山海关铁路。[3]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建古冶至山海关段最艰巨工程——滦河铁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首次在我国铁路使用压气沉箱法修建滦河铁桥桥墩基础成功,解决了英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因滦河洪水季节水流冲毁打桩而形成的施工困难问题,引起中外注意。此桥为17孔钢梁,全长约640余米,为我国当时最长铁桥。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为中国工程师入此会之始。古冶至山海关铁路建成通车。关外铁路开工,修至中后所(绥中)时,因中日战争而停工[7]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任北洋官铁路局帮工程师,率队测量、修建津卢铁路(天津至卢沟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率队修建津卢铁路。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因任职需有官称,依清政府捐官办法,报捐选用州同。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官办关内外铁路总局帮工程、锦州忒路驻段工程师。自中后所向东展修关外铁路。推广使用压气沉箱法修筑女儿河等桥梁[7]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锦州铁路驻段工程师,关外铁路通车到锦州。主持修建营口铁路支线(沟帮子至营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成营口支线,正线长约73公里。帮办关外铁路事宜。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关外铁路停工,被派往萍醴铁路办理修建事宜,坚持此路采用标准轨距。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派参加自帝俄手中接收关外铁路,主持修复工程,迅速通车,任新易铁路总工程师,12月开工,冬季施工。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4月,新易铁路[10] 通车[11] (长43公里),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建成。父病逝,返粤奔父丧。在粤时勘测潮汕铁路(潮州至汕头,长39公里),后因此路修建权操于日人之手,乃毅然离去。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职途中过上海时,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聘为工程顾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派调查道清铁路。任官办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局务[12] 。5月率工程学员徐文张鸿鹄从丰台起测量到张家口,6月返回,提出调查报告及修建办法,10月开工。从关内外、江苏等铁路延请留美工程师邝孙谋、颜德庆和首届毕业(1893年)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铁路工程班之工程师陈西林、翟兆麟、沈琪、柴俊畴、俞人凤和山海关铁路学堂工程学员多人修建京张铁路。向商部提出说帖,建议全国统一采用4英尺8英寸半(1.435米)标准轨距、统一工程标准、推广使用姜妮(Janney,未使用通称詹尼之译名)自动车钩。任商部路务议员。与邝孙谋等被派为我国出席在美国召开的第七次万国会议代表,因工作繁忙,未能赴会。被选入上海欧洲皇家工程师建筑师学会[7]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张铁路首段(丰台柳村至南口)建成通车,开办运输。南口至岔道城及岔道城至张家口两段加紧修建。商办广东粤汉铁路邀请返粤,主持此路。因京张路工作紧张,由邝孙谋离京张往广东粤汉铁路任总工程师。致书美国友人,专门了解适合在大坡道上行驶的机车类型,以解决京张铁路关沟段牵引动力问题。与美国友人威利信称,中国正在进行代价很高的试验,以进行革新。任学部考试回国留学生襄试官。任江苏铁路工程顾问[5]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任邮传部路务议员。京张铁路重点工程八达岭隧道开工。京汉铁路黄河大桥正在修建,河南省主事者虑及河道安全,特请前往视察此桥工程。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达岭隧道(长1091米)、居庸关隧道(长367米)完工。在开凿中使用爆炸力强但较安全之拉克洛炸药(ackarock)为隧道工程首次使用。怀来河大桥(钢梁7孔、共长210余米)竣工。全路各桥之桥墩混凝土中掺加片石,以节省水泥。京门(北京至门头沟)支线(长25公里)建成,以利解决机车用煤[7] 。因筹划京张铁路功著,被派任邮传部二等顾问官,加二品衔。札调邮传部参议厅行走,到部赴任,仍兼京张铁路总办总工程师。任津浦铁路参议。由于津浦铁路开工后,山东省恐黄河建桥阻塞河道致生灾害,12月末,清政府派往审定济南黄河大桥工程设计。商办四川省川汉铁路首段宜昌万县间,连山大岭,险峻异常,应川鄂两省人士吁请主持此路工程。川督奏请派任川路总工程师。因京张铁路未完,经商定,先派副手往宜昌筹办。清宣统元年(1909年)1月提出调查济南黄河大桥工程报告。被派赴沪嘉铁路验收。评该路“工坚料实,建筑合度[7] ”。5月举行开车典礼。京张铁路建成通车(7月4日铺轨至张家口。9月19日邮传部验收全线至张家口,举行茶话会;9月24日全线开行列车;10月2日在南口举行盛大通车典礼),长约200公里,提前两年建成,节约经费约29万银两,质量良好,修建成本为全国同级铁路中最低者。邮传部以本部丞参候补。继续筹划并展筑张绥铁路(自张家口通至绥远)。被派任商办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详细安排勘测修建工作[7] 。川汉铁路农历十月(公历12月)二十八日在宜昌举行开工典礼,中外来宾接踵前来参观,惊为奇事。任商办洛潼铁路(洛阳至潼关,230余公里)工程顾问,实地勘定自观音堂经硖石、张茅至陕州一带(50公里)入陕必经之山区线路,并制订分三大段修建全路之规划。被选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商技艺学会会员、英国北方科学与文艺学会会员。清宣统二年(1910年)商办川汉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力修建,自宜昌开工,修建宜昌至万县之首段工程,坚持宜万段沿江线方案,未被当政者采纳,不得不按内陆山区线开工。元月,被授予工科进士第一名(授予詹天佑、魏瀚、李维格、郑清濂、邝荣光、吴仰曾、杨廉臣以工科进士;张康仁以法科进士)。当选为商办广东省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邮传部据此派任总理,并自兼总工程师。任学部一等咨议官和考试回国留学生主试官。对考生谈话称,自国外学了些知识回来,要为国家做些贡献,要做事,不要只当官。与邝孙谋等作为我过代表被派往瑞士出席第八次万国铁路会议。因工作繁忙,未能赴会。[3] 清宣统三年(1911年)京张与张绥铁路合称京张张绥铁路,成立工程总局,并设立张绥工程处。赴广州就任粤路总理,并自兼总工程师。邝孙谋离粤路北上,任京张张绥铁路总工程师。广州至黎洞通车(长约106公里)。5月,清政府将商办铁路强行收归国有。川汉铁路被迫停工。6月,粤路公司致电川路公司称保路机关所已成立,请协力保路[7] 。辛亥革命爆发时,在广州领导广东省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制止离散,保证列车照常运行,以实际行动迎接辛亥革命。民国工程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5月,在广东省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迎接孙中山先生视察。7月,任粤汉铁路会办。9月,孙中山视察京张铁路和张绥铁路工程处,总工程师邝孙谋陪同视察。12月,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被授给三等嘉禾章。在广州创立广东中华工程师会,被选为首任会长。当时,国外工程界研究发展独轨铁路,公在广州演说介绍国外研制的单轨铁路。詹天佑被选为英国混凝土学会会员。詹天佑任中华全国铁路协会评议员。年内广州至连江口通车(长120公里)。[3]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6月18日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交通技术工作,仍兼汉粤川铁路会办。驳斥广宜线德籍总工程师雷诺贬低并排斥中国工程师之言论。维护了我国工程师之地位及修路主权。《京张铁路标准图》册,由广东中华工程师会出版。创意广东中华工程师会、上海工学会、上海路工同人共济会三会合并,成立中华工程师会于汉口,被推选为首任会长。[3]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詹天佑以交通部技监任汉粤川铁路督办。针对外国借款短缺严重困难,统一筹划,就款计工,赶修粤汉路湘鄂线武昌长沙段及川汉铁路汉宜线汉口皂市段,并测定宜夔线[7] 。将广宜线改称汉宜线。张绥铁路张家口至大同段竣工。以汉口欧美同学恳亲会会长发表演说,号召青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被选为英国铁路轨道学会会员。詹天佑被选为粤东水灾汉口救灾会会长,多所捐助,各界闻声相继捐资。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张绥铁路自张家口通车到大同(长182公里),受奖。大同至丰镇段年内竣工。张绥铁路展筑中,工款不足,发行筑路债券。为资助张绥铁路修筑,尽个人所能,将平日积蓄购买债券。因在公债发行中异常出力,受到嘉奖。宜夔线及至成都线复测完竣,所定线路大致与扬子江并行,将原商办川汉铁路采取之山区内陆线,裁弯取直。对成渝勘测中绕行泸州方案,作了批示纠正。因汉宜工程缩短路线及宜夔段缓筑。詹天佑再次被选连任中华工程师会会长。坚辞未获同意。将中华工程师会改名为中华工程师学会。詹天佑所编著的《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及图由中华工程师学会出版。捐助印刷费用。粤东再次受灾,继续捐资,乡人传诵。[3] 詹天佑雕像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1916年内,武昌至长沙间开始铺轨。詹天佑为湘粤线长沙以南与广东省粤汉铁路连接之湘南路线工款事,去京与外国银行团会商续借款事,提出撙节进行之费用计划,英法美三国银行允商本国政府。京张张绥铁路定名京绥铁路。广东省粤汉铁路自广州通车韶关(长224公里)。詹天佑任交通部交通会议副议长,主持通过统一路政等百余项决策案。中华工程师学会由汉口迁北京,詹天佑公捐资购房[7] 。詹天佑获内务部授银质奖章。香港大学授予詹天佑法学博士学位,于1916年12月交通会议闭幕后亲往接受,并致函美国耶鲁大学表示,在学术上获得之一切荣誉应归功于母校——耶鲁大学。耶鲁大学拟于1881年毕业班35周年返校恳亲校庆日授予学位,詹天佑因职务繁忙,未能返校接受。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詹天佑任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及交通研究会会员、审订铁路法规会名誉会员、运输会议会员。詹天佑因主持交通会议成绩昭著,交通部奖给名誉奖章。川汉路汉口皂市段因德国借款冻结而停工,共修筑汉口经皂市至扬家洚路基164公里及部分桥梁房屋。张勋复辟强行宣布为邮传部尚书。詹天佑在汉口拒绝到任。詹天佑再次被推选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被推举为交通丛报社名誉社长。[3] 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长沙段通车(长365公里),与已建成的长沙株州段接通,自武汉通车株州(长416公里)詹天佑被授二等宝光嘉禾章[7] 。詹天佑发表《敬告青年工学家》一文,对青年寄予厚望。詹天佑连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詹天佑向学会捐助百金,悬赏征文,鼓励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病发去世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詹天佑命湘鄂局报送长沙以南路线测量报告。詹天佑致电巴黎詹天佑与家人在武汉合影和会中国代表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受命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2月,往海参崴、哈尔滨赴会。会议中,日冒严寒赴会,夜研文书议案,惟恐主权受损,以崇高国际威望,与赴会中国代表共同努力取得了中东路沿线由我国驻军护路权,防止了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路;并争得了我国工程师在中东路的工作地位。因疲劳过度,心力交疲,旧日腹疾复发,不得已请假就医。1919年4月20日到汉口,21日入仁济医院,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临终遗嘱语不及私,向国家陈述三事: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俄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汉粤川全路。并称,上述三事乃天佑未了之血忱,如得到国家采纳,则天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詹天佑逝世后,北京、汉口、广州、上海、天津各界举行公祭,远东铁路会议致哀。以邝孙谋为首的中华工程师学会,和以丁士源为首的京绥铁路局同人会联合倡议,以及以颜德庆为首的汉粤川铁路湘鄂线工程局 500余人,联合呈请将詹天佑生平事迹,“藉没世之光荣,作后来之矜式”[7] 。

詹天佑 目录【个人简介】[编辑本段]詹天佑 ,生于1861年4月26日,卒于1919年4月24日,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亲眼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而产生悲观情绪,但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几经周折,终于转入了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正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詹天佑刚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的把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便是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英国和俄国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国和俄国的使臣们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京”指北京,“张”指张家路)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清咸丰十一年(1861)四月二十六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考取公费赴美留学。清光绪七年(1881)六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同年八月回国。曾先后任福州船政学堂和广州水陆师学堂教员。清光绪十四年(1888)任天津铁路公司工程师。19世纪八十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特别是他主持的京张铁路(1905—1909)的建成,震惊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代表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的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1919年4月24日在汉口仁济医院病逝,享年59岁。同年在青龙桥车站竖立一座詹天佑全身站立铜像。 【个人经历】[编辑本段]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 詹天佑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写出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武”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 福建水师旗舰“扬武”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被湮没了七年之久的詹天佑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八十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但李鸿章却以英人金达之功上奏,并提升金达为总工程师。詹天佑之功就这样被剽窃了。詹天佑勘测了三条路线,第二条绕道过远为不可取。第三条就是今天的丰沙线。由于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詹天佑决定采用第一条路线,即从丰台北上西直门、沙河、经南口、居庸关、八达岭、怀来、鸡鸣驿、宣化到张家口,全长360华里。全线的难关在关沟,这一带叠峦重嶂,悬殊峭壁,工程之难在当时为全国所没有,世界所罕见;坡度极大,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相差180丈。詹天佑把全线分为三段:丰台到南口为第一段,南口到康庄为第二段,余为第三段。 1905年9月4日正式开工,12月12日开始铺轨。就在铺轨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车的一个车钩链子折断,造成脱轨事故。这一下成了中国人不能自修铁路的证据,各种诽谤中伤纷至沓来。但詹天佑没有惊慌失措,反倒冷静地想到:此路坡度极大,每节车厢之间的连接性能稍有不固,事故就难避免。为此,他使用了自动挂钩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1906年9月30日第一段工程全部通车,第二段工程同时开始。难关就在第二段,首先必须打通居庸关、五桂头、石佛寺、八达岭四条隧道,最长的八达岭隧道1,092公尺。这不仅要有精确的计算和正确的指挥,还要有新式的开山机、通风机和抽水机。前者对詹天佑都不成问题,而后者当时中国全都没有,只在靠工人的双手,其困难程度可以想见。他们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08年9月完成了第二段工程。 第三段工程的难度仅次于关沟,首先遇到的是怀来大桥,这是京张路上最长的一座桥,它由七根一百英尺长的钢梁架设而成。由于詹天佑正确地指挥,及时建成。1909年4月2日火车通到下花园。下花园到鸡鸣驿矿区岔道一段虽不长,工程极难。右临羊河,左傍石山,山上要开一条六丈深的通道,山下要垫高七华里长的河床。詹天佑即以山上开道之石来垫山下河床。为防山洪冲击路基,又用水泥砖加以保护,胜利完成了第三段工段。 对于工程上的困难,詹天佑从未放在眼里,对于人为的障碍却使詹天佑忧愤至极。清河有个叫广宅的人,是前任道员,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铁路恰经其坟地,他即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邮传部竟不敢过问。这里北面是郑王坟,南面是宦官坟,西面是那拉氏父亲桂公坟,要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经费。詹天佑以受贿为可耻,绝不改道,竟以去留相力争。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编辑本段]此路原订六年完成,詹天佑终于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还节余二十八万两银子。京张路的胜利完成,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 京张路完式之后,詹天佑应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的聘请,于1910年任该公司总理,又于1912年5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在华角逐,竟使这位爱国的、天才的杰出工程师不能施展才能,焦虑至极。终因劳瘁成疾,于1919年4月24日下午三时半逝世于汉口,享年五十九岁。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一九一九年,第一次欧战结束,詹天佑不顾身患腹疾,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远东铁路国际会议,冒着严寒赴会,与企图霸占我国北满中东铁路的日方代表论战,取得了我国保护中东铁路的权利。回国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长城,浩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他锲而不舍,在铁路战线上与列强斗争不息的事迹、和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品质,将和后人为他树立的铜像一起,永远给我们无限启示。对于工程上的困难,詹天佑从未放在眼里,对于人为的障碍却使詹天佑忧愤至极。清河有个叫广宅的人,是前任道员,皇室载泽的亲戚,朝野均有势力。铁路恰经其坟地,他即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邮传部竟不敢过问。这里北面是郑王坟,南面是宦官坟,西面是那拉氏父亲桂公坟,要大改道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和经费。詹天佑以受贿为可耻,绝不改道,竟以去留相力争。最后因五大臣出洋被炸,载泽吓得不敢与闻外事,广宅才因失去靠山而同意经其坟墙以外通过。 那拉氏为修颐和园每年不惜数千万金,独不愿为修路出钱。京张铁路经费全靠关内外铁路的赢余,而此款却被控制在英国汇丰银行手中,正当进入第二段工程时,汇丰银行故意刁难,拖付款饷,造成误工。詹天佑既不善钻营于权贵,更耻于逢迎于洋人,因而愤懑至极。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1 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詹天佑先人从婺源到广东】[编辑本段]詹天佑是婺源县庐坑村詹氏的第四十代传人。詹氏的第三十七代世组、詹天佑的曾祖父詹万榜,字文贤,生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詹万榜的父亲詹锦千是个商人,在本乡开了个名为“大昌”的杂货铺。他生有八个子女,詹万榜居三。由于子女多、花费大,杂货铺不敷家用,詹家负债累累,诸兄弟只好分家自谋生路。詹万榜颇有志气,在父母故世之后,决意不受祖遗产业携眷搬到下村高胡山另居,因小时读过几本医书,便挂牌行医。正值乾隆盛世,人民在长期战乱中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农业有所发展,商业也渐为兴旺。婺源茶叶销售日增,而且飘洋过海,成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上层人物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那时的婺源绿茶都是就地加工,再运往广州口岸出口。由于收价低廉,出口销价很高,不少茶商发了大财。詹万榜竟也心动,贩了一批茶叶前往广东。谁知经商不利,不仅倒赔了血本,而且连回家的路费也无着落,只好羁旅广州,靠故友乡亲接济以度时日。当时在广东的徽州商人为数众多,亦有婺源人经商发了财的,经他们慷慨解囊,詹万榜遂在广州西关外开了一家名为“万孚”的小茶行。小茶行日渐兴旺,逐渐归还了欠债,而且还用余钱捐了一个太学士的官。此时,詹万榜雄心勃勃,把儿子也带往广东,决心依附广州十三行的势力,打开更大的局面。儿子詹世鸾不负父望,佐父经商,生意更为发达。詹世鸾意识到,经商不能没有官帽,也捐了一个侯选布政司经历的官,列授儒林郎,有了六品顶戴。到了詹天佑父亲詹兴藩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1861年3月27日,太平军与清政府鏖战的炮火正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与烟未尽,詹天佑在广东南海的一个农民家里呱呱坠地了。【詹天佑出生详细经过】[编辑本段]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湘系军阀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中国第一个留美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向他献了一个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条陈”。三年后,这个“条陈”终于得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学生共分四批,名额为一百二十人,年龄为十二至十五岁。清政府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投考幼童出洋预备班。不久,被录取。詹天佑自己在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写到:“余十二岁,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随香山道台容闳大人由香港搭上海火船,于三月二十八日到上海。奉大宪招入上海出洋局内读唐番书。高州主事陈兰斌老师教唐书,容大人教番书,于七月初八日出洋学习,奉旨钦赐官生,赏赐袍、顶戴,是日随陈兰斌老师拜别上海,下船往花旗国肄业机艺。”詹天佑到美国的第二年,通过一个时期的外语补习,进了西海文小学。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詹天佑又考进了纽海芬的海滨中学。就在这一年,国内的第一条铁路,即吴淞到上海的小铁路,方才通车。而当时所谓读圣贤书的士绅们,看到这庞然大物,全都大惊失色。认为这怪东西破坏了山水,危及自家性命,居然聚众把铁路全部拆毁,将铁轨投入湖中。国内环境是如此昏暗,而詹天佑居然选择了被人咒骂的铁路专业。光绪四年(1878年),他在老师诺索卜夫人和容闳的支持下,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进了土木工程系,就读铁路工程一科。三年后毕业,数学考试为第一名,得了学士学位。在一百二十名官学生中,他是最优秀的一个,也是以后最忠于所学的一人。【詹天佑那时的时代背景】[编辑本段]光绪七年(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到了上海。上岸第一天,就听说曾国藩已死,由淮系军阀李鸿章接任北洋大臣。留学生们便搭乘轮船,从上海转到天津的北洋大臣衙门报到,听候清政府的派用。詹天佑在天津住进了海河边的一家小客栈。房间又热又闷,浑身汗水涔涔,很不舒服,他的心情益加烦躁不安。那些日子,留学生们有门路的都走门路去了。惟有农家子弟出身的詹天佑无门路可走,也不愿走门路。到天津后,有钱的同学纷纷住进了大旅馆,而他却住进了这又破又脏的客栈。虽然,他口袋里还有一封信,一封他最敬爱的老师容闳亲笔书写的八行书,是给当朝某权贵的,但詹天佑羞于拿出来。他是容闳最得意的弟子。在美国留学时,容闳曾鼓励詹天佑,希望他能做中国的伊藤博文。他说,伊藤博文提倡西学,使日本走向富强,中国也要自己的伊藤博文,才能使国家进步。这时詹天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他立志发奋努力,要用科学救国。尽管詹天佑的学习成绩斐然,但和留学生正监督吴子登的关系越搞越坏。吴子登是著名顽固派,认为中国学生到外国留学是“离经叛道”。几天以后,留学生们终于被戈什哈引进北洋大臣的衙门。正官厅上,坐着的那人就是威名赫赫的李鸿章。李鸿章用眼扫了留学生一眼,看他们一个个袍褂不整、帽斜辫歪的样子,心想:靠这些学生娃娃能富国强兵?李鸿章很想教训一通,但还是忍住了。他想这些人大都与朝中大臣有交往,不少人还送了八行书和见面礼。他对其中一人非常看不顺眼,此人西装革履,连辫子也没有一条。他从花名册中查到这人的名字――詹天佑。猛然想起吴子登信中讲过的几句话:“若再放任这些官学生。。。他日学成回国,不但对国家无好处,反而贻害无穷。”想到这里,李鸿章拍桌骂起来:“离经叛道,无父无君!”詹天佑对李鸿章的粗暴态度非常反感,想反驳几句,但终于忍住没有开口。戈什哈马上大喊:“送客――”这一场戏剧性的接见就算结束了。选我吧,给了你这么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