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陈景润论文发表的争议

发布时间:2024-07-08 19:26:34

陈景润论文发表的争议

1957年,徐迟担任《诗刊》副主编,代表作为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亨利·俊罗16岁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

现代散文学家。浙江吴兴人。原名商寿,1914年10月15日生于一个教师家庭。曾就读于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1931年开始写诗,1934年开始发表诗作《寄》、《沉重的BUS》、《诗拔萃》等,后结集为《二十岁人》。1936年起陆续发表散文《歌剧院及其它》、《贝多芬之恋》、《理想树》等,后收入《美文集》、《狂欢之夜》。徐迟早期创作受欧美现代派影响。特别是他的诗作,追求意象的蕴蓄,节奏的跳跃,有些作品较为难懂。散文创作则因受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影响,稍趋明朗,叙写细腻,富于诗情。正如作者所说:“已经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写入散文中的诗味比我的诗中的更加浓郁。”(《自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迟创作勤奋。50年代的前七年,他两次到朝鲜战场,4次去鞍钢,6次到长江大桥工地。诗集《美丽‧神奇‧丰富》、《战争‧和平‧进步》和《共和国的歌》,特写集《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论文集《诗与生活》等,是他这一时期的创作收获;1957年至1960年的四年间,他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定居武汉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写成《火中的凤凰》、《祁连山下》、《牡丹》等作品。记述两个爱国知识分子常书鸿、孙健初的《祁连山下》,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1976年以后,徐迟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活,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涡漩中》等一系列反响强烈的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以及反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刑天舞干戚》,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以诗人气质写报告文学,特别是写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常能熔政论、诗和散文于一炉;结构宏大,气势开阔,语言华美而警策,独具风格。著作有《哥德巴赫猜想》(报告文学选)、《徐迟散文选集》、散文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论文集《红楼梦艺术论》、《文艺和现代化》等。1996年底因患抑郁症而在武汉一家医院内跳楼自杀,震动全国。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作者:浙江日报 周明 更新时间:2008-03-1419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1期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被文学界和读者常常提及和谈论。30年过去了,这篇报告文学的作者徐迟和主人公陈景润皆已去世,他们曾经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而奋斗,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两位先生长垂史册。当时,我正在《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那么,这篇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呢?说来话长。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花大气力拨乱反正,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党中央还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科学大会的召开,意味着中国文化的新方向,预示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获此信息,《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深受鼓舞,同时也就想到《人民文学》如能在这个时候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呼吁人们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读者一定会喜欢看的。然而,写谁好呢?又请谁来写呢?编辑部内展开了讨论。突然间我们想起当时流传的一个故事,即有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成员中有人提出要见陈景润教授。因为,他从一本国际权威科学杂志上看到了陈景润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论文,十分敬佩。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终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发现了这位数学家。谁也不知道他取得的这一了不起的成果。陈景润慑于文革中对他所谓走“白专”道路的严厉批判和打击,甚至一度要自杀,但他挺了过来,冒着风险,埋头潜心于论证。平日他将自己封闭在一间仅6平方米的宿舍里,刻苦钻研,悄悄地攻关,不事张扬。可他领先突破了一道世界难题,惊动了国际数学界!应该说,这是一位有贡献的科学家。然而同时又传出他的许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笑话和“自私”的行为,据说他是一个“科学怪人”。编辑部的同志一致认为,就写陈景润吧!不管怎样,他是有贡献的。那么,找谁来写好呢?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徐迟。我挂长途电话到武汉,寻找久违了的诗人。时值1977年深秋,这年诗人已63岁……听得出,徐迟在电话里的声音是多么激动!对于我们邀请他来京采写陈景润一事,他很高兴,但只是说,“试试看”。为什么说“试试看”呢?一是他觉得数学这门学科他不熟悉更不懂;二是听说陈景润是个“科学怪人”。因此,他有些犹豫不定。果然,他抵京后不几天,接触到几位老朋友,大家一听说他来写陈景润,也都好心劝他换个题目,认为陈景润是个有争议的人,何必惹这个麻烦呢?这时,我告诉他,我已同中国科学院有关方面联系,得到了院领导方毅同志的支持。他说:“那太好了!”并说,他也向一位老同志谈了,征求意见,那位老同志说:“陈氏定理了不起啊!应该写。”这位老同志是谁呢?我事后才知道,原来是徐迟的姐夫、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将军的支持,坚定了徐迟的决心。一个艳阳秋日里,我陪同徐迟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接待我们的是数学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同志。在办公室,老李动情地向我们讲述着“小陈”钻研科学的故事。不一会儿,他离开办公室,带进来一个个头儿不高、面颊红扑扑,身着一套普通旧蓝制服的年轻人。老李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小陈,陈景润同志。”我和徐迟同志没有想到这么快见到陈景润,一个十分朴素的数学家。我们随意交谈起来。我们问他最近还在考虑什么问题,他说,最近收到一个国际会议的邀请,领导让他自己考虑去不去的问题。接着,他告诉我们,不久前他收到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先生的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去芬兰参加国际数学家学术会议,并作45分钟的学术报告。他说,据主席先生在信中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世界各国的学者三千多人,但确定作学术报告者仅十来名,其中,亚洲只两名,一个是日本的学者,一个便是中国的陈景润。经过认真考虑和调查研究之后,陈景润很快写了一封回信。信里大致有如下三点内容:第一、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省,而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回答是何等富有原则而圆满!简直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他绝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傻”,那样“痴”,而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科学家。他还向我们述说了一些他在“文革”中被残酷批斗的惨状,以及他如何施计躲避参加斗争他的老师华罗庚教授的情景。听到这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后,我和徐迟同志增进了对他的了解,消除了某些误解。当然他也的确有些怪癖,但多半属于性格所致。徐迟动情地悄声对我说:“周明,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就住在中关村,白天黑夜都排满了采访日程。采访中,有讲陈景润好的,也有对陈景润有看法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他都认真地倾听。他说:“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地全面地判断一件事物、一个人。”这期间,他花了很多工夫硬“啃”了陈景润的学术论文。在数学研究所,徐迟去了陈景润经常出入的图书馆,去了他的办公室,跟他一起进食堂,一块儿聊天,还去看了“文革”中陈景润被毒打而滚下楼的那个楼梯。很快,他和陈景润成了知心的朋友。但是唯独没有看到过一个重要的地方——陈景润解析“哥德巴赫猜想”的那间6平方米的房间。如果不看看这间小屋,势必缺少对他攻关的环境氛围的直接感受,那该多遗憾!为此,我们一再向李尚杰同志表达这个小小的愿望。老李说:“小陈可是从来不让人进他那间小屋的!他每次进了门就赶紧锁起来,使得那间小屋很神秘。我倒是进去过,如果你们要进去,只能另想办法,要不,咱们搞点‘阴谋诡计’试试看。”经策划,这天,我和徐迟、李尚杰三人一同上楼,临近陈景润房间时,老李去敲门,先进屋。我和徐迟过了十分钟后也去敲门,表示找李书记有急事,然后争取挤进屋去。当我敲响门,陈景润还未反应过来,李尚杰抢先给我们开了门,来了个措手不及。我和徐迟迅速跨进了屋,他也只好不好意思地说:“请坐,请坐。”其实,哪里能坐呀!我环顾四周;室内一张单人床,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墙角放了两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一个装的是他要换洗的衣服,另一个全是计算题手稿和废纸。办公桌上除了中间常用的一小片地方,其余桌面上落满了灰尘。他有时不用桌子,习惯将床板的一角褥子撩起,坐个小板凳趴在床上思考和演算。真可谓“艰苦奋斗”啊!徐迟经过深入采访,经过一番梳理、思索和提炼,反复斟酌,几番修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完成。《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刊发在1978年1月号头条位置。当时,中央关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尚未做出,而人们积压已久的愤懑被徐迟痛快地说了出来。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陈景润,也因此名声大噪。此后,诗人徐迟和报告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写作并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系列反映四个现代化、描写科学家的优秀报告文学。他漫游在科学的王国里,继《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在湍急的漩涡中》、《生命之树常绿》等之后,于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他又开始涉足于高能物理,直到生命止息。寻找徐迟张抗抗今年早春时在哈尔滨,去看望一位一直关心着我的文联老领导、诗人方行老师。方老祖籍浙江湖州,虽然已在东北住了几十年,一开口,浓重的浙江口音依然。方老年过八旬,虽然腿脚有些不便,精气神儿却好,头脑也极清爽。聊过一会,忽然问我可曾读过徐迟先生写的长篇小说《江南小镇》。我说知道这本书但一直没有见过,方老有些黯然。告辞时,出于礼貌,我问他可有什么事情需要在北京办,我会尽力。方老迟疑片刻,说你要有空,帮我找一本《江南小镇》寄来,听人说写得好,我想看看,但哈尔滨的书店怎么也买不到。心想不就是一本书嘛,别的事情办不了,弄一本书还是绰绰有余吧,当即满口应承下来。回到北京,凡去书店书城,便不忘去找《江南小镇》,记得几年前看过介绍,封面是江南小镇的水墨画,很是淡雅宁静。但想不到几次出入书店,这本《江南小镇》竟是遍寻无着。一段时间耽搁下来,方知这种几年前出版的“旧书”,在新书如潮的书店,早已“退位”,一时十分失望。然而受人之托,总得尽心竭力才是,何况对方是位一生爱书嗜书的老者。正发愁,那日忽地灵机一动,心想既然书店里买不到,为什么不去找出版社直接购买呢。别的人不认识,出版社的编辑总还认识几个吧。刚刚一阵轻松,却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无论是我,还是方老本人,都不知道《江南小镇》究竟出于哪一家出版社。横下心给京城文友们一通乱打电话,热心人说知道知道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又有人说是上海文艺出版社,还有人说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所有的出版社都成为与《江南小镇》有涉的嫌疑者,但没有一种说法切实可信。于是只好一个一个长途电话打过去,一个出版社一个出版社地细细询问,大有协助警方跟踪破案的架势。结果是在长途电话中与编辑朋友拐弯抹角海聊神侃一番,到最后说出打电话的缘由,才发现那些外地的出版社,竟没有一家出版过《江南小镇》。心有不甘,再三追问说真的没有?朋友说难道出版过的书都会不知道么?悻悻放下电话,这才算明白,寻找一本“过时”的好书,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惹上麻烦了。情急无奈中,想起京城名编周明先生,此人神通广大,以前与徐迟先生又有过交往,请他帮忙去查找一下《江南小镇》的出版社,应该是举手之劳了。周明兄果然侠义,几日后即回电话,告知此案已有线索——《江南小镇》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确凿无疑。但他自己却没有这本书,查找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藏书库,《徐迟文集》中也没有收入这部长篇小说。周明安慰我说,既是京城的出版社,找起来就方便了。我心中大喜,连日来踏破铁鞋,却原来近在眼前,这下子,岂不是手到擒来,看你这神秘小镇还往哪里躲。当即给作家出版社副社长蒋翠琳女士打电话,又重复一遍那位哈尔滨的老诗人是如何如何想看这本书。请求她无论如何帮我“弄”一本,哪怕是高价购买也成。蒋大姐笑说有人喜欢我们出版的书,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没问题没问题。但真是应了好事多磨这句老话,问题马上就来了:派人去作家出版社书库里寻找《江南小镇》,那偌大的书库里,竟然已经连一本都没有了。蒋大姐抱歉说出版社的书库里都没有的话,那是真的没有了。也许以后什么时候会再次印刷,但眼下,恐怕暂时是没有办法了。一位诗人死后,有人想找他的书却如此之难,诗人若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心里就有些难过,一种说不上的哀伤在心里拂之不去,为那本失踪或是绝迹的书,为身前孤傲身后冷清的徐迟老,也为了写书的人。就在那一刻,我发誓一定要找到这本书,它一旦出世,就有了生命。它是由许多活的文字组成的,那些年代久远的小镇人物和故事、那些诗一般美丽的语言,是那个生命的细胞、肌肤和血液;诗人生前独立于世的品格与思想,是那个生命坚硬的骨骼。那是诗人生前最后的倾诉——魂牵梦萦的故乡南浔小镇,托付着他固执的纯真与残存的理想,我不相信它会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人会死去,但好书,应该比人活得长久。我开始同这本书较上了劲,执拗的天性在那些日子里死灰复燃。我近于疯狂地寻找那本书,不仅仅是为了方老,也不仅仅是为了徐迟,甚至也不是为了那本书。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何以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苦苦地搜寻着一切有可能同这本书、或是同徐迟老有关的人。问遍北京的朋友,不是由于人家搬家什么书都找不出来,就是根本没见过这本书,一次次扫兴而罢。又想,徐迟老生前在武汉工作,想必应当先从他生前熟识的人着手——我给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也是我在文学讲习所时的老同学刘富道、给湖北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老朋友俞汝捷先生打电话,重复着我已经对许多人说过的那一套老话,拜托他们找一找徐迟先生生前的老朋友,或是同事、邻居,还有他作品的研究者,心里希望着总会有一个人,或许侥幸保存着他生前曾赠送给别人的这本《江南小镇》。但是没有。答复是找不到一个人拥有这本书。徐迟的女儿在国外,而一位徐迟作品的研究者,前几天刚刚出国探亲去了,而且要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所有返回的信息都令人心寒齿冷,也证明了我心里的推断,徐迟老生前是一个不擅交往的人,他甚至很少赠书予人。他蜗居于陋室,隐没于人群,埋头于纸堆,探究着心底关于人和宇宙的奥秘。他写书只是因为他需要写,书一旦出版就已完成了他的心愿,他并不特别在意那书后来的去向和命运。他把漂泊的灵魂交给了那些无翅无腿的作品,任由它们在世上行走悠荡,从不问它们的行踪和接收者的评价。在这个他既热爱又恐惧的科技时代,他把所有的孤独与疑惑,都交给了医院6层楼高窗外的天空……我知道自己寻找的已经不是《江南小镇》那本书,而是名叫徐迟的那个诗人。好像是,《江南小镇》已绝版,但徐迟却活着。一个令人绝望的早晨,我眼前突然出现了冯亦代和黄宗英两个名字。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泄下一道亮光,我从床上跳了起来,冲到了电话机旁。宗英老师轻柔的声音,像翻动的书页,一页页传过来,我听出那声音是微笑着的。她说你怎么早不想到我,我当然有徐迟的书。每一种都有。不过你晓得我家的书架,堆成那个样子,我知道《江南小镇》放在哪里,不是找,不用找的,它就在那里。但你要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想办法把它拿出来。是的,不用找。我再也不必翻江倒海般地寻找徐迟,他,就在那里。在一个知他识他想他读他的老朋友,那一间拥挤而温暖的书房兼卧室里。几天以后,宗英老师告诉我,她已经请人将那本书全书复印好,直接挂号寄给哈尔滨市的方行先生了(想想吧,那么厚的一本书,一页页复印再邮寄,真是难为了她这样70多岁的人了)。她再三说,这样做只是为了怕把原书寄丢。你知道冯老,他是爱书如命的人,何况,这是徐迟先生生前留下的书。那个流浪独行的灵魂,终也是有一处栖身之地的,在老朋友的心里。后来方行的老伴王士媛老师打来电话,说《江南小镇》已经收到了,真不知道怎样感谢黄宗英和冯亦代先生。方老的眼神不济,却每天都捧着这部复印的书稿,一段段一页页地细读。方老非常喜欢这部书,他说这其实是徐迟先生的心灵自传。那个时刻我的眼前一片模糊。为所有的写书人。

1973年2月,陈景润完成了对(1+2)证明论文的修改。他的论文发表后,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在那样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凭个人力量完成对(1+2)的证明,简直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他所证明的这条定理被称为“陈氏定理”。一位外国数学家在给陈景润的信中说“你移动了群山”。是啊,没有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精神怎么能办得到呢?

《诗刊》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发表的论文

在1965年5月,陈景润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之谜,这一世界数学 “悬案”终于被陈景润所破译,皇后王冠上的明珠终于被陈景润所摘取。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 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运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

“1+1”只是一个简称,并非是算术意义上的一加一。也叫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在1966年5月,陈景润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扩展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发表论文

1973年3月2日,陈景润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引起轰动,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陈景润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和拼搏献身的精神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心目中传奇式的人物和学习楷模。

主要成就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6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陈景润生平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景润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时代楷模-陈景润

陈景润论文发表

“1+1”只是一个简称,并非是算术意义上的一加一。也叫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在1966年5月,陈景润发表了他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扩展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即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可以表示成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例子多了,即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德巴赫猜想

1968年,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论文发表,懂数学的人,对于这篇论文,在整个科学发展重大意义。 数学史上每一步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科学 ,伟大贡献价值和贡献。 数学家庞加莱说: 若想遇见数学的将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 注(庞加莱,法国近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这篇论文,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 效应,陈氏定理,光辉的顶点,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他的信中说:你移动了群山! 美国数学家,阿维尔曾这样称赞他: 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在喜马拉雅山顶上行走。陈景润,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数学家,堪称时代的楷模,世纪的丰碑。 这位数学巨星,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同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陈景润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的邀请,这也是中国人自豪和骄傲。 通过徐迟的报告文学,人们认识了陈景润,通过这篇文章,有没有反思一下? 在文革的时候,即使到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如何对待数学研究? 如何把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的发展,提高到行业,应有的相应的位置上了吗? 如何对待和发展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对于科学史的贡献呢?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意味深长地说: 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1000个就了不起的啦! 陈景润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 高斯曾经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中的皇冠。 法国大数学家费马,数论的创始人 。 比如:费尔马大定理,孪生素数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园内整点问题,完全数问题…等。 数论,就是数的理论,从研究整数开始,又叫整数论,确切一点的说,数论,就是一门研究整数性质的学科。 数论是一门高度抽象学科,处于纯理论研究状态。 自然数被叫做正整数,把它们的相反数叫做负整数,介于正整数和负整数中间叫做中性数为0。 整数的性质,特性,整数可分为两大类_奇数和偶数,通常被人们俗称为:单数,双数。 还有一种数,2,3,4,5,7,11,13,只能被一和它的本数整除,而不能被别的整数相处叫做素数。2,4,6,8,9,10,12等,叫做合数。一个整数如被一个素素所整除,这个素素就叫做这个整数的数因子,30就有2,3,5三个素因子。 数论就是最初从研究整数开始,比如:求最大公约数,勾股数组,关于质数,合数,约数,倍数。 数学家高斯在《算术探讨》一书中,把过去整数性质,所用的符号标准化,把当时现存的定理系统化,加以推广,把要研究的问题和方法进行了分类,还引进了新的方法。 在各类数学竞赛中,数论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数论往往涉及到,数的整除,约数,倍数,余数,质数,合数,奇偶数,完全平方数,二进制数,各种有关数的概念。 在数论中,广泛采纳,枚举法,归纳法,反证法,构造法,配对法,估计法等,数论的常用解方法。 (中国古代有名的中国剩余定理) 解析数论使用数学方法 ,作为工具来解决数论问题的分支 ,解析数论解决数论中艰深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比如:命题为,质数有无限多个,欧拉给出了解析方法的证明。 20世纪30年代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创造提出三角和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也是使用解析数论的方法解决。 代数数论是把整数的概念,推广到代数整数的一个分支。 集合数轮是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闵可夫斯基等人开创。 集合数论研究的基本对象是 什么是空间网格?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下,坐标全是整数的点叫整点,全部整点构成的组 ,就叫做空间网格。 结合数论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空间网格对几何学和结晶学,有重大意义。 中国数学家周海中指出,要证明强孪生素数猜想,人们仍要面对许多巨大困难。 孪生素数猜想与歌德巴赫猜想,密切相关属于素论姐妹问题。 梅森数是指形如二等次方一1的数 ,记为Mn。 如果一个梅森数是素数,那么它被称为梅森素数。 梅森数,是根据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兰,梅森的名字命名。 2019年6月24日,数论研究的又一进展,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的数学家柯蒂斯,库珀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已知的最大素数。 即2的57885161次方减一,该素数是第48个梅森素数,美国数学学会发言人麦克,布林宣称,这是数论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 研究小组用了大约1000台大学里的计算机运行软件,每台计算机都不停顿,用了39天来证明。 该研究小组,一共发现了三个梅森素数。 梅森数48个数都这么难算哪!那么他以后的数怎么算呢? 看来真的是改改算法了。 美国新罕布什尔汉大学数学家,张益唐,经过多年努力,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率先证明了若孪生素数猜想。 即: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素数对。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张益唐是中国又一现代版数论的陈景润。 美国数学家,审稿人之一,享里克,艾温尼科评价说:这是一流的数学工作。 b)时至今日,看一下中国,数学发展的现状,数学史的大科学家,寥寥无几。即使在几千年来的中国数学史上, 刘微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 赵爽,《周髀算经》的注释者 祖冲之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家 僧一行,世界上第一个实测,地球子午线的人 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 现代数学史上的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数学大师。 陈省生,世界级几何大师。 吴文俊,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陈景润,一位老小妇孺,皆知的数学家。 丘成栋,首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 c)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史,中国的数学,物理学家,太少,在科学的地位史上,整个文明的进程上,诺贝尔数学,物理奖上,中国人都太少,太少了。 不是中国人不聪明,科学智商的悟性,科学探索的精神,而是整个科学的地位的摆放。 第一流的人才,都干什么去了? 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哪? 没有进入到这些领域基础科学的领域,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数学,物理学科长久以来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纵观整个20世纪,21世纪的这20年 ,诺贝尔奖,数学 ,物理,美国的科学家有多少? 现代科学的文明整个基础,都是西方,以西方国家为首的创造的,近年来以诺贝尔奖角度上看,日本科学家连续摘得许多奖项。 时隔42年了,究竟还要多长时间? 为什么科学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1978年人民文学,第一期上,发表了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 哥德巴赫猜想》 下面是文章的部分摘录 陈景瑞完全沉浸在数学王国里,而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统统奉献在这道难题的解答上了。 他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悬崖升登,降下又升登! 餐霜饮雪,走上一步就是一步!他气喘不已汗如雨下,时常感到支持不下去了,但他还是攀登。用四肢,用指爪,真是艰苦卓绝!多少次上去了又摔下来,就是铁鞋,也早该踏破了。 …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1+2)的台阶。他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厚达两百多页的长篇论文。 陈景瑞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发表了。 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任何一个大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任何一个大于二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1十2=3 任何一个大于五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一封信,6月30号,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表示猜想是对的,但是无法加以证明。 从此许多数学家,对一个个的偶数进行演算,一直算到3亿多,还是正确的。 但是证明是正确的,十分困难,两百多年以来,多少科学家企图给这个偶数和奇速猜想证明,但都没成功。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1956年23岁的陈景润,发表了一篇关于塔内的问题的数学文章,随后被调往中科院数学所工作。 短短几年间,他又在园内整点问题 ,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法,这是研究数论的一种方法 ,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是两个素因子,都不超过九个数之和。 布朗证明了9+9。 1924年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的7+7。 1932年,数学家爱斯斯尔曼,证明了(6+6)。 1938年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十5)。 1940年他又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数学家兰恩易,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和一个素因子都不超过六的数之和。 他证明了(1十6)。 1956年,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 1955年和1957年,王元先后证明了 ,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和2+3。 1962年,山东大学的潘承洞与苏联科学家,巴尔巴恩分别独立证明了1+5。 1963年潘承洞又证明了1+4。 1965年,布赫斯塔勃等人,证明了1+3 ,用的是大型高速计算机。 1966年5月,陈景润证明了1+2。 陈景润,证明1+2,独自一个人,用三麻袋多的草纸,用手工计算。 1+2的详细证明,终于在1973年3月15日,出版的《中国科学》上全文发表。 徐迟接着说: 大凡科学成就有这样两种,一种是经济价值明显,可以用多少万,多少亿人民币,来精确计算出价值,这叫做有价之宝。 另一种成就是在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宇宙天体,基本粒子,经济建设 ,国防科学,自然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当之中的那种作用,其经济价值,无从估计,无法估计,没有数字可能计算的叫做无价之宝。 这是为什么? 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芯片光砸钱不行,企业更需要物理学家,数学家。 1999年华为,在俄罗斯建立的专门的算法研究所,打通算法后,在2G和3G算法层面,带来革命性突破。 最近几年,数学前沿和计算机结合 ,形成独特的数学语言算法。 数学是一种工具,数学家的眼光,是一种科学思维,在重大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数学是导航的北斗星。 张景中说: 数学家的眼光是抽象的,…数学家的眼光是精确的,严密的,…数学家的眼光是透彻的,犀利的,…数学家的眼光是辩证的,变化的,变中不变的东西,不变中变的东西。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算法语言就是数学的独特语言,即使是百思不得而解的问题,遇到数学就会迎刃而解,这就是人类思维丰富的奥妙。 人的思考的魅力,就是因为有了物理,数学,包括哲学在内,这是人类思考的独特魅力。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解放生产力,创新在于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在于数学思考。

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

陈景润是福州人,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在村里的陈氏宗祠里有一块大匾——陈氏定理,是褒扬陈景润的。水流任意景    松老清风润是挂在陈景润家里的一副对联,嵌景润之名!   1948年陈景润进福州英华书院读高中,芵华书院是福建省重点中学福建师大附中的前身,那时,回乡奔丧,因战乱滞留福州的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沈元,是英华书院的校友,他应邀为母校的中学生上课,在一次讲解数学时,沈元谈起了世界数论中著名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自幼喜欢数学的陈景润,因此开始了一生追求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     后来,陈景润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1953年毕业后,作为高材生被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可他的特长并不是教别人,生性不善与人交流,他喜欢在数学世界里探索,他办了病退回家,在福州摆起了书摊,陈景润的窘境被厦大校长王亚南知道后,就把他要回厦大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陈景润完成了第一篇论文《他利问题》,论文得到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的赏识。1956年底,他已先后写了40多篇论文的陈景润被调入科学院,开始在华罗庚指导下专心研究数论。陈景润投入全部心血致力于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使他饮誉国际数学界的代表作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文革中,陈景润的1十2手稿被毁,他跳楼自杀被救,开始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73年,陈景润完成了关于1十2的简化证明,论文发表后轰动了国际数学界!1十2即:大偶数都能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积之和,被国际公认为陈景润定理。西方科学界评论他:他以羸弱的身躯推动了群山!     1978年,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成为全国闻名的科研英雄,1980年,陈景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6年3月,陈景润去世,安息在北京万佛华侨陵园,1999年,我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还有一颗小行星以陈景润命名!

1973年2月,陈景润完成了对(1+2)证明论文的修改。他的论文发表后,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在那样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凭个人力量完成对(1+2)的证明,简直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他所证明的这条定理被称为“陈氏定理”。一位外国数学家在给陈景润的信中说“你移动了群山”。是啊,没有愚公移山、锲而不舍的精神怎么能办得到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