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日本教育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4-07-07 07:31:27

日本教育论文发表

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是怎样的呢?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分享的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 格助词「デ」の意味・用法

论文大纲及撰写计划

1.はじめに

2.先行研究

3.「デ」格の各意味用法

3.1范囲の限定

3.2地点・时点の限定

3.3事物の限定

4.「ニ」格との相违

4.1场所を示す

4.2时间を示す

4.3原因を示す

5.おわりに

撰写计划

2009年10月-11月 查找资料,拟定题目

2009年11月-2010年2月 完成初稿

2010年2月-2010年3月 完成二稿

2010年3月-2010年4月 完成终稿

主要参考书目 菅井三実1997「格助词デの意味特性に関する一考察」『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P127森山新2002「认知的観点から见た格助词デの意味构造」『日本语教育』115,1-10

森山新2004「格助词デの放射状カテゴリー构造と习得との関系」『日本认知言语学会论文集4』P66-75

森山新2006「多义语としての格助词デの习得过程」『认知言语学考论』

森山新2006「JSL(第二言语としての日本语)における格助词デの习得过程に関する认知言语学的考察」『日本认知言语学会论文集6』

杉村泰2005「イメージで教える日本语の格助词と构文」 『言语文化论集』17-1

审核老师意见

所选题目名称:

外来语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响について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

外来语是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流入日本的证明。而使用外来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来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促使了日语本身的发展和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随着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泛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及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日语外来语,《大辞泉》(小学馆)将其定义为:ほかの言语から借用して、自国语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语。借用语。日本では、広义には,汉语を含まれるが、狭义には主として欧米诸国から入ってきた语を言う。现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记される。1956年日本国立语言研究所就日语中和语,汉语,外来语,混合语几类构成日语的词汇,对大众化的90种杂志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6.7% 汉语47.5% 外来语9.8% 混合语6.0%。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纸一年的日报,晚报为对象,进行了日语词汇构成比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8.8% 汉语44.3% 外来语12.0% 混合语4.8%。由此可见,10年岁月的推移,外来语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来语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荒川物兵卫在《角川外来语辞典》(1969)一书中指出:“一个个单词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外来语则是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说过:“难于出口的话语用外来语说就容易多了。”

随着中日两国间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日语。日语外来语也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皮细庚在《日语概说》(皮细庚,1996)专门辟章探讨了外来语,是外来语研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皮细庚不但讨论了外来语的来源,揭示了外来语的本质,还分析了外来语的特点,着重将外来语和原语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和制英语”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此后多年我国外语界的一部分学者深受外来语研究的启发,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书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外来语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郑成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的论文。郑成不仅深入研究了外来语的特点,还深刻分析了外来语使用的现状,提出外来语激增的双刃剑作用,更将外来语和日本历史社会的心理联系起来。沈宇澄在其主编的《现代日语词汇学》一书中就外来语的作用、表记、语义展开讨论。朱京伟则在《日语词汇学教程》(2005)中论述了外来语的特征和历史,同时也分析了外来语和原语的区别,特别提出了外来语和在来语的关系。《相识日语》(2005)的作者王冰从外来语词语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对外来语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外来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语的来源、特征、现状、作用及同原语的比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外来语近年来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外来语的激增原因和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日语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旨在加深对外来语的了解,以便为广大的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带来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来语。由于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来语对于我们学好日语,进行中日跨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对外来语激增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对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要点:

1 引言

2 外来语的定义

3 外来语的现状(激增)

4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

4.1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2 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4.3 日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性

5 外来语激增的影响

5.1 积极方面

a外来语高雅、新颖

b能委婉地表达事物

c 能精练表示事物的概念与区别

d 有利于日本的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5.2消极方面

a 日语丧失其纯正性

b 造成不同年龄段间的语言交流障碍

c 外来语的泛滥和误用

6 结论

课题进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开题报告。

11月3日,参加开题答辩。

1月8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

3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纸质稿)。

3月27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富永道夫.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这是日本文献,请用日语表达)

2荒川物兵卫.角川外来语辞典[M].角川书店,1969

3铃木孝夫.闭ざされた言语:日本语の世界[M].东京岩波书店,2000

4皮细庚. 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冰.相识日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7郑成 .浅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4)

8朱京伟 .日语词汇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日本教育现代化进程》

[摘 要] 日本是迅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国家之一,探究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原因时不难发现,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其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的根本国策。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化的三次改革历程,以便我们能对日本的现代化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日本;教育现代化;启示

一、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教育现代化的开端。明治时期为摆脱民族危机,使日本振兴,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日本统治者认识到必须首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建立日本新的教育体制。

在发展教育过程中,日本政府把普及初等教育放在第一位。1872 年,明治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制》,它是以法国教育制度为范例的全国统一学制,是奠定日本近代学校制度基础的宏伟规划。按照《学制》规划,在全国广泛设置小学,预计每600人就有一所小学,以实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远大理想。

为了解决普及小学教育的最大困难――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日本文部省提出了《建立小学教师培训场所的呈文》,要求把在东京建立师范学校当作一项紧迫的任务。因此,在《学制》即将颁布之前,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就在1874年5月14日的东京诞生了,这所师范学校成为日本后来创立和扩大大学区官立师范学校和府县师范学校的典范。

明治政府高度重视技术教育,形成了一个初、中、高三等级配套的庞大实业教育网。初等实业教育有小学手工科、实业科、实业补习学校等,中等实业教育有师范学校,普通中学的实业科目(工、农、商)实业中学,高等为专门实业学校。日本近代实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实业学校,在高等教育方面,注重培养专门人才。1877年日本创办了驰名世界的东京大学,分设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五科,专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根据1886年《帝国大学令》的规定,大学的宗旨,“应国家之需要,教授学术理论和应用,并以深入钻研为目的,兼注意陶冶人格及培养国家主义思想。”使高等学校不仅是教学机构,而且是学术研究机构。

“和魂洋才”是整个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理念。“和魂”指的是以大和民族的精神为特征的日本文化传统。“洋才”指的是掌握西方文化科技为特征的人才。这两种本质的异质文化却在明治维新改革中获得了统一,在教育上则表现为: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育并存,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理念的两个组成部分。

(二)战后教育改革

1.40年代的教育改革。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沦为战败国,美军作为战胜国进驻日本。1946年3月,美国教育使节团到日本考察一个月后提出《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虽然名义上只是建议,但实际上已成为日本新教育制度的基础。1947年3月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标志着这次改革的开始。战后的日本崛起,得益于教育的发展,这是日本人最重要的一条“治国之道”,也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教育改革后的新教育体制与旧教育体制不同,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教育决策方面的国会立法制。在专制主义天皇制下,教育决策属于天皇,教育决策法令以天皇勒令的形式公布。战后颁布的新宪法,改变了天皇专制主义国家体制,民选的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1947年的《教育基本法》就是由国会审议会通过并公布的,这标志着日本由敕令主义变为法律主义。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单轨制。战前日本的学校教育实行双轨制,为少数特权阶层和广大民众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1947年公布的《学校教育法》确立了六三三四新学制,并把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

第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地方分权制。以前,日本的教育行政是中央集权制,教育的行政管理权集中在文部省。1948年公布的《教育委员会法》,决定实行地方分权制,文部省与都、道、府、县,市、镇、村的教育委员会分工协作地方有较多的自主权。由于教育委员会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民意得到一定的尊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办教育。

2.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中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和垄断财团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结构的调整,并且把教育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以便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和有较高文化水平、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大军。

1957年12月岸信介内阁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一1962年),首次将教育发展计划和教育政策编人国民经济计划。该计划特别强调振兴科学技术、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增招理工科大学的学生、确保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

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一1970年)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计划中最有影响的计划,该计划在教育方面,强调普及提高中等教育,充实科学技术教育,加强职业训练与职业指导,增设工业高中,扩充公共职业训练机构,增招理工科大学生,加速培养科技人员。

1965年1月佐藤内阁以经济调整为目标,制定“中期经济计划”(1964一1968),进一步强调“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提出扩充后期中等教育,普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充实研究生院和大学本科,以培养高才能的人。1967年3月又制定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一1971)。该计划要求:加强初中、高中的升学就业指导;调整后期中等教育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改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提高理工科的比例;改革资格考核制度,向能力主义方向发展;改革育英奖学金制度;完善研究生院制度,增招研究生;改善企业雇佣制度,等等。

(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教育改革

1973年的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冲击,日本的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加剧了早已存在与教育上的内在矛盾。这就引起日本70年代中期开始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1984年8月,中曾根内阁设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研究审议为使日本教育适应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5-1987年内,先后发表了四份教育改革报告,规划了日本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思想,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三项教改目标: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它试图打破学校教育的终结性和封闭性,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通过明确改革的个性化、终身化以及国际化、信息化、时代化等原则,突出教育的灵活性、个别性和综合性,重视提高教育量。这样,日本就为21世纪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和国内日益增大的教育需求奠定了基础。

日本政府对审议会的建议非常重视。1987年10月,内阁会议制定了《教育改革推行大纲》。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具体的改革:第一,修改了部分法律和法令。3年内,对国会拟定的12个教育改革法中的10个法案进行了修改,并通过和颁布。第二,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在1990年日本财政状况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文教预算中有关教育改革的经费预算仍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3.7%,达到了8423亿日元。第三,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推动。文部省不断向社会发布文教政策和措施的信息资料,并听取意见,第四,具体的审议活动。在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改革提案中,有些问题还需要作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后文部省才能采取实施措施,这就是各专业审议会做作的工作。

继临时教育审议会之后,文部省又设立了第14期中央教育审议会。1989年4月,该审议会接受文部大臣的咨询,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的各类教育制度的改革》,其最终审议结果于1991年4月19日发布。

二、日本教育现代化启示

(一)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调政府行为

在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文部省有着较大权限。全国上下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强国。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早在1872年明治维新初期就开始实施4年制义务教育,1907年改为6年。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下,依然坚持实行9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为日本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初等教育的合格人才,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日本经济发的两次飞跃发展都与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密切相关。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工业发展迅速,日本飞速不如东亚强国。二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大幅度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为日本战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日本无论事业单位、团体、企业、家庭等,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发展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全社会的大事。这些都是日本教育迅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多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立足于本国文化传统,善于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

日本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并没有丢失本国的文化传统,而是将其吸收改造为适合本国的文化。首先,日本通过吸收外来文化,使自己的思想得以解放,主张普及教育的主张是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其次日本教育虽然也引进外国文化的精华,但非常注重发扬民族特色。虽仿制美国学制,但首重本国人才。日本对外国教育是有选择地引进,而非全盘照抄照搬。日本教育是集大成者,从中可窥见多国教育的缩影,但更多的仍是日本文化的特征。因此,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经验时,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文化殖民。

(三)加强教育立法,确保教育的法律地位

日本蒸发高度重视教育立法,用法律手段维护教育的稳定发展。由于我国建国以来法制建设上不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也不够完善,对于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因此,应认真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尽快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合理规划各地办学体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大力支持私立教育,发展教育产业

在日本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之中,私立学校功不可没。而我国由于政府及社会的认可度,导致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高等学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应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民间办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促进教育领域内的良性竞争,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国家教委情报研究室编.今日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5]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白红梅(198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日本教育论文

日本劳动教育论文发表

《日本教育现代化进程》

[摘 要] 日本是迅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国家之一,探究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原因时不难发现,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其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的根本国策。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化的三次改革历程,以便我们能对日本的现代化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认识,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日本;教育现代化;启示

一、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程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明治维新是日本现代化的开端,教育现代化的开端。明治时期为摆脱民族危机,使日本振兴,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日本统治者认识到必须首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建立日本新的教育体制。

在发展教育过程中,日本政府把普及初等教育放在第一位。1872 年,明治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制》,它是以法国教育制度为范例的全国统一学制,是奠定日本近代学校制度基础的宏伟规划。按照《学制》规划,在全国广泛设置小学,预计每600人就有一所小学,以实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远大理想。

为了解决普及小学教育的最大困难――教师严重缺乏的问题,日本文部省提出了《建立小学教师培训场所的呈文》,要求把在东京建立师范学校当作一项紧迫的任务。因此,在《学制》即将颁布之前,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师范学校就在1874年5月14日的东京诞生了,这所师范学校成为日本后来创立和扩大大学区官立师范学校和府县师范学校的典范。

明治政府高度重视技术教育,形成了一个初、中、高三等级配套的庞大实业教育网。初等实业教育有小学手工科、实业科、实业补习学校等,中等实业教育有师范学校,普通中学的实业科目(工、农、商)实业中学,高等为专门实业学校。日本近代实业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实业学校,在高等教育方面,注重培养专门人才。1877年日本创办了驰名世界的东京大学,分设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五科,专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根据1886年《帝国大学令》的规定,大学的宗旨,“应国家之需要,教授学术理论和应用,并以深入钻研为目的,兼注意陶冶人格及培养国家主义思想。”使高等学校不仅是教学机构,而且是学术研究机构。

“和魂洋才”是整个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理念。“和魂”指的是以大和民族的精神为特征的日本文化传统。“洋才”指的是掌握西方文化科技为特征的人才。这两种本质的异质文化却在明治维新改革中获得了统一,在教育上则表现为: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育并存,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理念的两个组成部分。

(二)战后教育改革

1.40年代的教育改革。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沦为战败国,美军作为战胜国进驻日本。1946年3月,美国教育使节团到日本考察一个月后提出《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虽然名义上只是建议,但实际上已成为日本新教育制度的基础。1947年3月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标志着这次改革的开始。战后的日本崛起,得益于教育的发展,这是日本人最重要的一条“治国之道”,也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教育改革后的新教育体制与旧教育体制不同,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教育决策方面的国会立法制。在专制主义天皇制下,教育决策属于天皇,教育决策法令以天皇勒令的形式公布。战后颁布的新宪法,改变了天皇专制主义国家体制,民选的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1947年的《教育基本法》就是由国会审议会通过并公布的,这标志着日本由敕令主义变为法律主义。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单轨制。战前日本的学校教育实行双轨制,为少数特权阶层和广大民众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1947年公布的《学校教育法》确立了六三三四新学制,并把义务教育延长为九年,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

第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地方分权制。以前,日本的教育行政是中央集权制,教育的行政管理权集中在文部省。1948年公布的《教育委员会法》,决定实行地方分权制,文部省与都、道、府、县,市、镇、村的教育委员会分工协作地方有较多的自主权。由于教育委员会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民意得到一定的尊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办教育。

2.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20世纪中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和垄断财团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结构的调整,并且把教育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中,以便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和有较高文化水平、有熟练技能的劳动大军。

1957年12月岸信介内阁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一1962年),首次将教育发展计划和教育政策编人国民经济计划。该计划特别强调振兴科学技术、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增招理工科大学的学生、确保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

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一1970年)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计划中最有影响的计划,该计划在教育方面,强调普及提高中等教育,充实科学技术教育,加强职业训练与职业指导,增设工业高中,扩充公共职业训练机构,增招理工科大学生,加速培养科技人员。

1965年1月佐藤内阁以经济调整为目标,制定“中期经济计划”(1964一1968),进一步强调“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提出扩充后期中等教育,普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充实研究生院和大学本科,以培养高才能的人。1967年3月又制定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7一1971)。该计划要求:加强初中、高中的升学就业指导;调整后期中等教育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改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提高理工科的比例;改革资格考核制度,向能力主义方向发展;改革育英奖学金制度;完善研究生院制度,增招研究生;改善企业雇佣制度,等等。

(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教育改革

1973年的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冲击,日本的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加剧了早已存在与教育上的内在矛盾。这就引起日本70年代中期开始的第三次教育改革。

1984年8月,中曾根内阁设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研究审议为使日本教育适应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5-1987年内,先后发表了四份教育改革报告,规划了日本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思想,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三项教改目标: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它试图打破学校教育的终结性和封闭性,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通过明确改革的个性化、终身化以及国际化、信息化、时代化等原则,突出教育的灵活性、个别性和综合性,重视提高教育量。这样,日本就为21世纪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和国内日益增大的教育需求奠定了基础。

日本政府对审议会的建议非常重视。1987年10月,内阁会议制定了《教育改革推行大纲》。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具体的改革:第一,修改了部分法律和法令。3年内,对国会拟定的12个教育改革法中的10个法案进行了修改,并通过和颁布。第二,增加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在1990年日本财政状况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文教预算中有关教育改革的经费预算仍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3.7%,达到了8423亿日元。第三,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推动。文部省不断向社会发布文教政策和措施的信息资料,并听取意见,第四,具体的审议活动。在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改革提案中,有些问题还需要作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后文部省才能采取实施措施,这就是各专业审议会做作的工作。

继临时教育审议会之后,文部省又设立了第14期中央教育审议会。1989年4月,该审议会接受文部大臣的咨询,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的各类教育制度的改革》,其最终审议结果于1991年4月19日发布。

二、日本教育现代化启示

(一)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强调政府行为

在日本教育现代化的历程中,文部省有着较大权限。全国上下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强国。日本是世界上较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早在1872年明治维新初期就开始实施4年制义务教育,1907年改为6年。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下,依然坚持实行9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为日本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初等教育的合格人才,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日本经济发的两次飞跃发展都与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密切相关。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工业发展迅速,日本飞速不如东亚强国。二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大幅度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为日本战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日本无论事业单位、团体、企业、家庭等,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发展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全社会的大事。这些都是日本教育迅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多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立足于本国文化传统,善于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

日本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并没有丢失本国的文化传统,而是将其吸收改造为适合本国的文化。首先,日本通过吸收外来文化,使自己的思想得以解放,主张普及教育的主张是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其次日本教育虽然也引进外国文化的精华,但非常注重发扬民族特色。虽仿制美国学制,但首重本国人才。日本对外国教育是有选择地引进,而非全盘照抄照搬。日本教育是集大成者,从中可窥见多国教育的缩影,但更多的仍是日本文化的特征。因此,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经验时,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文化殖民。

(三)加强教育立法,确保教育的法律地位

日本蒸发高度重视教育立法,用法律手段维护教育的稳定发展。由于我国建国以来法制建设上不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也不够完善,对于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因此,应认真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尽快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合理规划各地办学体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大力支持私立教育,发展教育产业

在日本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之中,私立学校功不可没。而我国由于政府及社会的认可度,导致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高等学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应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民间办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促进教育领域内的良性竞争,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国家教委情报研究室编.今日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5]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白红梅(198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日本教育论文

劳动教育论文写法如下: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

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

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

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

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日本教育论文发表时间

日本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也属于一流水平,有很多的同学选择了日本留学,那么留学最令人关注的两个问题就是,日本大学什么时候录取以及日本大学什么时候毕业。这两个有关始终的问题始终是众人关注的。那么就随一起往下看就知道答案啦。 一、日本大学什么时候毕业? 1、日本大学的毕业时间分别在每年的3月和9月;大学的毕业时间需要看什么时间开学,大学有两个开学时间,分别是4月和10月,4月份开学的大学一般在1月份提交论文、进行答辩,在3月份毕业,私立大学通常在3月上旬毕业,国公立大学在3月下旬举行毕业仪式。 2、10月份入学的学生毕业时间在9月份,7月份提交论文进行答辩。 3、赴日留学,建议学生选择4月日学,第一个原因是4月份可选择学校和专业更多,第二个原因是国内6月毕业后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留学申请及入学考试,也可以提早去日本感受一下当地的生活。 二、日本大学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1、本科留学优势: (1)教育质量好:日本的教育和欧美一样,主张的是宽进严出。日本教育主张大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专、知识最好的阶段,在这段时期学生会学到很多以后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技能。 (2)费用相对低: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日本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接下来的费用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打工自给自足。日本被称为“打工天堂”,不管家境好坏,几乎每个日本学生都会积极打工。日本人为人处事的原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日本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独立。即使是富裕的家庭,大多数家长都是鼓励子女打工的。而且留学生在打工的过程中不止可以减轻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可以锻炼自己。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就业前景好:日本目前是一个高度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社会,数据表明有70%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因此日本的人口在逐渐减少,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高素质的年轻人去做,海外留学生便是一个很好的来源。日本规定,只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才能在日本正规企业就业,而中国的大专和大学文凭日本是承认的,因此,中国留学生只要经过几年日本留学,有过硬的日语能力,接受过日本的教育,就可以很顺利的在日本找到工作。 目前国内就业压力大,而日本就业正当时。选择去日本留学从而实现中国年轻人跨国就业的梦想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2、研究生留学优势: (1)教学水平: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日本有六所大学一直位于前一百以内。在日本不仅有闻名世界、各个学科综合发展的七大帝国大学还有专攻理工科,类比美国麻省理工的东京|大学、培养商科精英的一桥大学、导演和艺术大师的摇篮武藏野美术大学、多摩美术大学。 (2)多种升学方式选择:去日本留学不仅可以读学部研究生,还能申请大学院研究生、语言学校、专门学校、还有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G30项目。所以不管你想读本科、修士、博士,还是想学语言和技术,去日本都是不错的选择。 (3)学费亲民:目前日本是在各个留学国家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国家。同样是国际一流大学,去日本留学的费用是去欧美国家留学费用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日本的留学费用每年学费及生活费用一般都是在10万元到15万元,对于成绩优异的留学生而言还可以申请到大学学费的相应减免甚至会申请到学费全免。对于一个工薪家庭的收入来说,实现孩子的出国梦想,日本是您的最佳选择。日本的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基本是统一的,都为535800日元/年,相当于3万人民币左右。并且由于最近日元贬值,去日本留学又成为莘莘学子的不二选择。 (4)教授内诺制:日本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申请是教授内诺制,成功申请与否的关键在于教授的是否认可。这样的制度弹性大,给申请者更多展示的机会。即使你不是名校出身,即使你的GPA不高,如果你能有何教授匹配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潜力,也有很大的机会成功申请帝国大学。 (5)奖学金丰厚:日本的奖学金设置分为很多种,对于留学生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国际留学生设立的学习奖励金,学生可以在所在大学进行直接申请,根据学生的在校成绩来评定入选资格,然后通过面试来决定最终评选结果。这类奖学金目前每个月4.8万元,一次申请可以领取一年,除此以外日本还有很多财团,地区,及个人的奖学金种类非常丰富。 (6)打工的合法化:日本这个国家是非常鼓励学生在保证出勤率和正常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勤工俭学的。日本的高中生都有在勒工俭学。而且日本语言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半天,分上下午上课。所以学生可以很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打工。目前日本规定留学生每周的打工时间28小时,这已足够承担自己在日本的生活费用。 (7)签证:我们去日本留学一般是持在留资格的签证,获得了在留资格再去日本驻华大使馆办签证,基本上都能过签,而且没有像欧美国家那种面签的制度,所以也就免除了获得了学校的许可签证被拒的危险了。 (8)环境:日本被誉为全球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犯罪率在亚洲最低。不像美国时不时的响起校园枪声,也不像英国动不动出现骚乱。走在日本街头,很难发现有警察巡逻,并且如果你的钱包和物品遗留在电车或者公共场合也能顺利寻回。 三、日本大学毕业就业前景如何? 1、留日就业: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严重老龄化的国家,国内的中老年人数量大大超过了年轻人的数量,所以日本对于年轻劳动力的需求一直以来就是比较大的。而且留学生一般都具有双语优势,即本国语言和日语,这样进入企业或者公司,在对外交往的活动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优势,大企业也更欢迎这样的人才,更有利于扩展海外业务。 2、回国求职:据权威调查显示,每年在日本留学的学生,有百分之八十会选择回国就业,那么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优势,不管你是不是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日本待了几年,日语肯定是非常流利了,这样回国之后,一些日企,会对你非常感兴趣,相对于其他求职者,你的优势更明显。在日本接受的教育和国内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专业对干实践的能力非常看重,所以和国内的毕业生相比,会更具与竞争力。 3、利好政策:日本最新出台的毕生滞留日期,从90天延长到180天,给予了留学生更长的找工作时间,不会毫无人情味的将留学生已毕业就赶回学习。 4、文化优势: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与我国的经济联系紧密,而且两国自古以来就交往密切,受到我国文化的极深影响,两国相似的文化背景,让留学生到了日本也不会有很深的文化隔阂。即便是毕业之后留在日本,也更加荣翻译融入到当地的社会,事实上,在日本的华人数量是不少的,而且每年前往日本旅游的人数也是不少的。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习惯,两国的相似性也非常高,总而言之,和欧美等国家相比较,日本有着天然的文化优势。 日本大学什么时候毕业,觉得大家应该都了解清楚了。其实在日本留学,不仅留学的时候有福利,就连毕业了都能享受毕业福利,在以后不论是留日工作还是回国工作,都能给自己带来不少的优势,但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是否留日或是回国就业。

日本的学前 教育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约有80%的幼儿会进入私立幼儿园。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日本学前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 要: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约有80%的幼儿会进入私立幼儿园。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日本一向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要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不管是国立、公立或者私立,都必须是持有相当的资格证者。纵观我国学前教育,有投入不足,立法不完善和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日本 学前教育 特点 启示

1日本幼儿教育的特点

1.1幼保二元化体制

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分属不同部门领导。(2)招收对象:幼儿园为3~6岁幼儿,保育所则为0~6岁幼儿。(3)入学时间:幼儿园每年4月,实行学年制,有寒暑假;保育所则随时开放,无寒暑假。(4)保育时间:幼儿园每天为4小时,保育所则为8小时。(5)保育所所受公费补贴较多,收费低廉;幼儿园受公费补助少,收费较贵。(6)教育水准:保育所比幼儿园仍低一个档次。2004年12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的咨询 报告 ,报告阐述了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意义与理念。目前,两者一体化虽未完全实现,但两者的教育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合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1.2以法治教,以法促教

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从公布《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899年)、《幼儿园令》(1926年),到颁布《学校教育法》(1947年)、《幼儿园设置标准》(1956年)和《幼儿园教育大纲》(1964年);从公布《社会事业法》(1938年)到颁布《 儿童 福利法》(1947年)和《儿童福利设施最低标准》(1948年)。进入90年代,随着少子化、核心家庭化、都市化、信息化等倾向,文部省先后颁布了《天使计划》(1994)、《幼儿期开始进行心灵教育》(1999),意在通过提升家庭的教育力和社区的教育力,以协调好各个方面力量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形成“育子的社会”。

1.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日本一向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要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不管是国立、公立或者私立,都必须是持有相当的资格证者。在日本,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即使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最低档“二种许可证”,也必须具有短期大学的学士学位。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时刻保持必要的资质能力,定期更新知识和技能,文部省于2009年将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定为10年,每10年必须更新一次。幼儿园教师获得合格证的途径,一是直接通过大学教育,修完所规定的学分。一级资格证要求4年制大学修完124学分以上,一般还要求有学士称号,二级资格证要求短期大学等高等学校修完62学分以上。

2日本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1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充足的问题,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1.3%,而且在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园、不同办学主体公办园之间存在财政投入的体制性差异,政府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县城以上的幼儿园。2012年6月29日,在经济学家智囊团(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发布的对45个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的排名比较研究报告――《良好开端》(Startingwell:Benchmarking early education across the world)中显示,在“付得起”(入园贵)排名上,我国“最贵”,处在最后一位,即第45位。该报告指出,由于中国政府很少为处境不利的幼儿和家庭提供学前教育补贴,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很少,导致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私立幼儿园收费贵,送孩子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贵。2010年,中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的月收费是102美元,但是有的幼儿园的月收费却高达660美元,相当于顶尖大学月收费的6倍。

2.2完善学前教育立法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教育立法几乎是空白。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陆续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的法律和条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幼儿园的办园体制、投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与此相配套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除《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外,涉及前教育的法律大量散见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把学前教育立法列入了立法调研计划,2006年底正式委托国家教育部开展学前教育法案的研究起草工作。2007年11月,国家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幼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据中国教育统计网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幼儿园专任教师898552人,其中高中阶段以下 毕业 31271人,占3.5%;高中阶段毕业360492人,占40.12%;专科毕业423413人,占47.12%;本科毕业82724人,占9.2%。且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以福建省为例,约有28.7%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民办园中未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远高于此。近年来,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4月8日,中国首届教师资格证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表示,我国教师资格证将定期进行认证,并将实行教师资格证临时证书、有限期证书、终身证书的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天娥.现代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2(02):103-108.

[2] 刘焱,史瑾,潘月娟.世界学前教育排名比较研究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3(02):1-7.

[3] 曹志祥.日本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教育信息,1998(05):23-2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日本学前教育论文

日本教育论文发表机构

日本雅虎的论文搜索 专业论文搜索 科技刊物论文 搜索 日本博士学位论文检索

日本留学五类教育机构介绍。中国学子赴日本留学,可以入学的日本高等教育机构有五类:大学院、大学学部、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修学校。这些机构依其设立形式,大致可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三种。

国立大学: 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各都、道、府、县至少拥有一所大学。有些地方大学和单一学科的大学将被统合再编。学费不分文理科,全国统一。

公立大学: 由县或市等自治体设立的学校。包括学费在内的学校收费标准几乎与国立大学相同。

私立大学: 以民间为基础设立的大学,学费因大学的不同而不同,教学方面各具特色。

一、 大学学部(本科)

在日本的各大学普遍设有学部,学部阶段的学习即本科阶段学习。大学学部的全日制学生,学习年限通常为四年,但医学、牙医学、兽医学为六年。除了正规课程之外,各大学亦设有旁听生,科目等履修生制度。旁听生:旁听特定的科目,但是听讲资格和允许旁听的科目(学分)数等因大学而异,旁听科目的学分不被认定。科目等履修生:内容和旁听生相同,但所修科目的学分被认定。

要报考日本大学,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程度的12年学历(小学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这一点,无论国立、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要求都是一样的。“报名时必须提交高中毕业证和高中三年成绩单的原件”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每所大学的招生简章中。

要取得毕业资格,必须取得大学所规定的学分或取得更高学分。在许多大学,学生毕业时要取得124个以上学分(医学、牙医学要取得188个学分以上,兽医学182个学分以上)。大学毕业被称为学士。

二、大学院

日本大学的“大学院”,在中国称为研究生院。大学院设有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有的大学还有研究生、旁听生和科目履修生制度。

2-1 修士(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在日本被称作“修士”,硕士课程学制通常两年,申请入学者只限于受过16年学校教育,已经大学毕业,或被认可具有同等学历的人。有些学生在学习期间成绩优异,或者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可提前取得硕士学位,学习年限可减少到一年。

2-2 博士学位

博士课程学制为三年。有的学校将博士课程分为前期二年和后期三年。前期的二年亦可看作为硕士课程。同样,也有单独设置后期三年博士课程的。博士课程申请者只限于具有硕士学位,或被承认具有同等学历者。

日本大学的医学、牙科及兽医学课程的学制为六年,因此大学毕业后可直接报考博士课程。博士课程的学制为四年。所以报考这一类的研究生院,必须具备18年以上的学历。并且若不修完大学的6年课程,将不具备参加国家(资格)考试的资格。

日本的博士生分为两种,一种为课程博士,另一种为论文博士。课程博生应取得30以上的学分(包括在硕士课程中取得的学分),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审查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可以不再上课,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通过博士论文审查,具有博士课程修完者同等以上的学历,也可获得博士学位。

2-3 研究生

研究生是日本一个最独特的制度,日语的“研究生”用英文来说就是research student,实际上只是大学、大学院的旁听生或履修生,也就是说不能取得学分,也不可能获得学位。"研究生"与以攻读学位为目的的所谓正规学生不同,在学期或学年期间将从事特定的专门研究工作。而且,研究生阶段很难申请奖学金及学费减免。

研究生资格必须要大学学部毕业以上,或完成修士课程以上等各种情况。其名称及校内定义也因各大学而不同。

“研究生”一般分为三类:

(1)不是以取得学位为目的,而以从事短期的研究活动的学生。

(2)大学间交流协定的交流学生。

(3)为大学院正规课程入学前的准备期间的学生。

第三类研究生学习时间约1年左右,可以延长一次,一共可以在学2年(需经过导师同意)。研究生可以与本校正规生一样上课,利用大学的研究室、图书馆等设施。研究生分为学部研究生和大学院研究生,前者申请资格为大学本科毕业及其预定毕业者,或者满16年学习经历者,后者申请资格为硕士毕业以及其预定毕业者。不过,现在外国留学生都利用这一课程来作为进入大学院正规课程的一个途径。而且,研究生拿的是“留学”签证,享受一切“留学”签证的待遇。

设置“研究生”编制可以让导师与学生在这个阶段相互熟悉,并对学生能力和水平进行考核。对不是本校的国际毕业生来说,这个阶段有助学生掌握一些研究所需的基本知识及手段(尤其是各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前研究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对外国留学生而言,研究生阶段还可以帮助其尽快适应日本环境、度过语言关。

三、短期大学

短期大学的学习年限通常为2年,不过,也有像医疗技术、护士学科那样需学习3年的短期大学。短期大学主要注重于给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教育,让他们步入社会即能学以致用,不像大学那样重理论或学术性的研究。

短期大学中,大约60%是女子短期大学,人文系、家政系、教育系和社会系等学科占半数以上。学期2年的毕业生,必须取得62个学分以上。而学期3年的毕业生,必须取得93个以上学分。短期大学的毕业生可被授予“准学士”学位,一般被视为大专学历。

四、专修学校

专修学校之中,若设置专门课程的学校叫做专门学校,日本的专门学校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是以职业教育与实用教育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

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共有8大领域,分别是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福祉,商业实务,服饰和家政,文化教养等。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专业依次为美容,设计,服装,音乐,电脑 情报处理,电影,旅游等。

学习年限从1年至4年不等,一般以2年课程为主。专修学校的课程分为高等课程、专门课程和一般课程三种。高等课程接收的是初中毕业生,专门课程接收的是高中毕业生。专修学校毕业者,2到3年制,毕业后获得“专门士”称号。4年制,毕业后获得“高等专门士”称号。

2或3年制的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编入大学3年级继续就读(不是所有大学都可以编入的,还需参加编入入学的考试)。4年制的专业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大学院的考试。

五、高等专门学校

高等专门学校以初中生毕业生为招生对象,学制为5年,是培养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术人员。其中大部分是设有与工业有关的各种学科的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此外,还有商船高等专门学校等。(此学科修学通常为5年半)等。

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可授予“准学士”学位,类似我国的大专。

研究生结束后,考取本校大学院的机率很大,也可以报考其他学校,换专业也可以。

日本的学前 教育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约有80%的幼儿会进入私立幼儿园。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日本学前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 要: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约有80%的幼儿会进入私立幼儿园。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日本一向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要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不管是国立、公立或者私立,都必须是持有相当的资格证者。纵观我国学前教育,有投入不足,立法不完善和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日本 学前教育 特点 启示

1日本幼儿教育的特点

1.1幼保二元化体制

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幼儿园,一是保育所。它们之间的区别是:(1)分属不同部门领导。(2)招收对象:幼儿园为3~6岁幼儿,保育所则为0~6岁幼儿。(3)入学时间:幼儿园每年4月,实行学年制,有寒暑假;保育所则随时开放,无寒暑假。(4)保育时间:幼儿园每天为4小时,保育所则为8小时。(5)保育所所受公费补贴较多,收费低廉;幼儿园受公费补助少,收费较贵。(6)教育水准:保育所比幼儿园仍低一个档次。2004年12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的咨询 报告 ,报告阐述了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意义与理念。目前,两者一体化虽未完全实现,但两者的教育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融合的趋势已日益明显。

1.2以法治教,以法促教

日本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不断使其实现法制化的过程。从公布《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1899年)、《幼儿园令》(1926年),到颁布《学校教育法》(1947年)、《幼儿园设置标准》(1956年)和《幼儿园教育大纲》(1964年);从公布《社会事业法》(1938年)到颁布《 儿童 福利法》(1947年)和《儿童福利设施最低标准》(1948年)。进入90年代,随着少子化、核心家庭化、都市化、信息化等倾向,文部省先后颁布了《天使计划》(1994)、《幼儿期开始进行心灵教育》(1999),意在通过提升家庭的教育力和社区的教育力,以协调好各个方面力量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形成“育子的社会”。

1.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日本一向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要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不管是国立、公立或者私立,都必须是持有相当的资格证者。在日本,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即使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的最低档“二种许可证”,也必须具有短期大学的学士学位。为了保证教师能够时刻保持必要的资质能力,定期更新知识和技能,文部省于2009年将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定为10年,每10年必须更新一次。幼儿园教师获得合格证的途径,一是直接通过大学教育,修完所规定的学分。一级资格证要求4年制大学修完124学分以上,一般还要求有学士称号,二级资格证要求短期大学等高等学校修完62学分以上。

2日本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2.1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充足的问题,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2%―1.3%,而且在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园、不同办学主体公办园之间存在财政投入的体制性差异,政府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县城以上的幼儿园。2012年6月29日,在经济学家智囊团(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发布的对45个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的排名比较研究报告――《良好开端》(Startingwell:Benchmarking early education across the world)中显示,在“付得起”(入园贵)排名上,我国“最贵”,处在最后一位,即第45位。该报告指出,由于中国政府很少为处境不利的幼儿和家庭提供学前教育补贴,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很少,导致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私立幼儿园收费贵,送孩子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贵。2010年,中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的月收费是102美元,但是有的幼儿园的月收费却高达660美元,相当于顶尖大学月收费的6倍。

2.2完善学前教育立法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前教育立法几乎是空白。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陆续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的法律和条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幼儿园的办园体制、投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与此相配套的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除《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外,涉及前教育的法律大量散见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把学前教育立法列入了立法调研计划,2006年底正式委托国家教育部开展学前教育法案的研究起草工作。2007年11月,国家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的立法工作重点。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幼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据中国教育统计网2008年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幼儿园专任教师898552人,其中高中阶段以下 毕业 31271人,占3.5%;高中阶段毕业360492人,占40.12%;专科毕业423413人,占47.12%;本科毕业82724人,占9.2%。且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以福建省为例,约有28.7%幼儿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民办园中未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远高于此。近年来,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4月8日,中国首届教师资格证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表示,我国教师资格证将定期进行认证,并将实行教师资格证临时证书、有限期证书、终身证书的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天娥.现代日本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2(02):103-108.

[2] 刘焱,史瑾,潘月娟.世界学前教育排名比较研究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3(02):1-7.

[3] 曹志祥.日本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教育信息,1998(05):23-2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日本学前教育论文

日本教育论文发表网站

日本论文网站有很多:

1、首先推荐的是一个可以查找词汇常用搭配的网站

「日本语作文支援システムなつめ」

这个网站主要是提供一些日语单词的固定搭配,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发生写到某一个名词却不知道它常用什么动词来进行搭配,或者不知道连接它们的接续词是什么的情况。这个网站就可以解决我们这样的烦恼,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网站简直就是笔者大学时候写课题报告的救命稻草!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网站的使用方法。

比如我们想搜索「兴味」这个词的用法,我们就可以在keyword栏里输入然后点击search就会出现「兴味」的常用搭配动词和助词,比如「兴味がある」「兴味を持つ」。

要注意一下的是图中的深粉色代表着这个搭配的使用频度,也就是说深粉色的占比越大这个搭配在日常使用中就越常见。点开每种搭配我们还可以看到来自yahoo,各种书籍,报纸里的例句,有这些例句的好处是能让你在实际运用中学会最地道的日语搭配~

2、其次推荐()这个网站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大家把写好的日语文章放入这个蓝色的搜索框内,点击检查,它就会针对你使用的表达方式,汉字及助词等方面进行快速地核对。

个人觉得准确率还是非常高的,例如下图,输入一段有错误的日文,它会迅速的找到使用者的用词及汉字错误,并且还会给出修改意见。除此之外,这个网站还有笔者觉得非常人性化的地方——最多可以输入一万字的文本,即使是长篇的论文也可以不用重复分段复制粘贴啦,简直是论文人们的福音!

日语论文网,:)~贯通日语|日语论文|日本文化|日语聊天|日语交流|日语资料下载|专业日语|日本网站集锦-里面有些日语论坛,有介绍到日语论文的:)~日语论文中心:)~

没用专门的论文网页 但是你可以去日本的雅虎或者谷歌去搜,我写论文的时候资料全是在那上面搜集的。

你可以直接雅虎日本去检索的~如果是日语版的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