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袁坤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2:06:44

袁坤发表的论文

一,确定一个研究的问题

要注意的问题是:

1,要确定这个问题值不值得研究。

2,要确定这个问题研究的困难程度,看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可不可以进行这个研究;

3,看一下这个问题是别的研究者没有发现过的,或是漏掉的问题。

4,问题要明确化,这样的问题才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实验假设,可以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下一个操作性定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

1.现实的需要。

2.理论来源

(1)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选择课题

(2)通过对现有理论观点提出质疑选择课题

(3)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论观点而提出相应的课题

3.研究文献——矛盾、忽视、过失、或原先解决不了,现在能解决了的问题。

4.从理论、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课题。

二,形成实验假设,并用明确的语言表述这一实验假设。

假设是根据已有事实及原理所作出的猜测。科学假设是在一定专业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理论思维产物。它体现为一种知识体系。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及其关系的过程,是研究课题操作化的过程,假设形成之后,即可实施具体实验设计及实验。

(一)假设的种类

1.预测性假设:是指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作出推测判断。

2.相关性假设:是指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具体方向、密切程度作出推测判断。

3.因果性假设:是指对客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推测判断。

(二)假设的标准

(1)假设应有科学性。假设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并且要经过一定的科学论证,决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测。

(2)假设应有预测性。假设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间的关系作出推测,是否正确有待于检验。

(3)假设应有可行性。假设应该有较强的操作性,其中所包含的概念应该可以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加以操纵。

(4)假设的语言应简单、明了,以陈述句毫不含糊地加以说明。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的句式或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直接陈述可能的研究结果。

(5)假设能包括所要进行的研究的变量之间的潜在的关系,而且假设必须以事实为基础,而且能对已有的假设做出很好的解释,并且能够预测未来的事件。

三,确定实验中的各自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确定。

要注意的问题是:

1,自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用可观察,可测量的事件,事物或是现象对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这样的自变量才是客观的,有利于别人对实验结果进行参考和重复验证。

(2),自变量能引起我们所要研究的因变量的变化。

(3),自变量必须是可以变化的。

(4),在实验过程中,要设置适当的检查点,检查点之间的间隔至少要大于差别阈限,这样才能保证自变量变化时,能引起因变量相应的变化。

另外,我们在呈现自变量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变量刺激的大小,呈现方式,空间位置,呈现的时间顺序和呈现时间的长短等问题。

2,因变量的确定:

因变量的选择必须具备一些固有的性质,这是我们选择一个好的因变量的标准。

(1)有效性,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从样本所测得的因变量的结果能够代表这个样本所在的总体。

(2)可靠性,在其他所有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复测量时因变量的变化的一致性。

(3)灵敏度,因变量能够灵敏地反映出由自变量所引起的机体的反应变化。

(4)数量化,能数量化的指标可以更细地反映出反应变量的变化,而且能够搜集到客观的数据,可以进行科学地比较。

3,无关变量的控制: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无关变量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混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我们在实验设计之前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作调查,或是根据自己或是前人的研究的经验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什么影响因素,什么是需要控制的,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我们就可以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来控制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四,确定研究的总体,抽取样本以及分配样本。

我们在实验之前,1,要确定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人还是动物?),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以此来确定实验的总体,也就是说确定我们实验的被试应该是属于一个具有哪种特征的总体?

2,再确定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总体还是总体中的一部分(能代表总体的样本)?

3,如果是研究一个样本的话,再确定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样本的大小?以及样本如何分配到实验处理中去。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抽取的样本能最大程度的代表所要研究的总体——样本的代表性。

五,进行实验设计及其对实验的控制。

实验设计有好多种,从广义上来就,实验设计包括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首先我们要根据我们的研究的类型确定我们要采用哪一种实验设计?在选择进行哪一种实验设计的时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参考:样本的大小,被试的特征,自变量是否可以进行操纵,以及自变量的多少,自变量的性质。

另外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还需考虑对实验的控制,从自变量的操纵,因变量的测量以及无关变量的控制几方面入手。

六,实施实验

应该注意的问题:

1,指导语的确定:指导语是指主试为了交代实验任务向被试所说的一系列话。

指导语的制定应注意以下要求:

(1)在实验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严格确定被试的指导语。确保指导语能将实验的实验过程,所要注意的事项,被试的实验任务都体现出来。

(2)在指导语中需要把被试应该知道的事项交代完全。告诉被他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3)要确保被试确实懂得指导语。最好在被试看完指导语之后,要他重复一下实验要求他做什么?怎样做?

(4)指导语要标准化。即前后应该一致,统一。

2,在进行实验之前,一定要进一步地从头至尾地考虑一下,实验是否地真的按照实验设想进行的,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试和被试的时间的安排是否已经妥当了?实验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实验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实验数据的搜集准备是否完备?

3,无关变量的控制。利用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手段,控制好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

4,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额外的刺激的干扰!

5,注意主试的态度,言行,语气和行为穿着等一些方面对被试的影响。

七,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对我们搜集到的数据进得统计而且还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评价。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的时候要注意推论的范围,不能太大。

八,写出实验报告

在写实验报告时要注意格式规范,这样有利于研究成果的交流。而且语言要准确,简洁。结果的报告要客观,分析要有根据,讨论部分根据我看的一本国外论文发表的书上面的要求就是讲一个好故事。

没有。根据爱企查查询的信息可知,湖北讯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所正规的科技公司,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获取流量,是公司和社会都认可的。

你是想问压裂后返排液有油气味是怎么回事吗?这个气味是由于压裂液和污染物质混合了。根据发表学术论文网资料显示,压裂返排液主要来源于压裂作业过程中从井筒回流至地面的压裂液以及开采初期的采出液。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注入地下的压裂液和地层中原有污染物质,所以会有油的气味。压裂返排液中不仅含有各种添加剂,还夹带大量甲醛、石油类、氯离子等物质。其污染物成分众多,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很难自然降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液体对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和土壤影响两方面。

袁坤边坡发表的论文

没有。根据爱企查查询的信息可知,湖北讯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所正规的科技公司,发表论文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获取流量,是公司和社会都认可的。

陈坤发表的论文

有网友为陈坤的论文查了个重,竟然发现陈坤的论文查重率高达54.46%!但是仔细一看,陈坤的论文都是发表于陈坤论文之后,所以这些论文都是引用陈坤的,不得不说陈坤是真的学霸呀。

抄袭毕业论文肯定是不对,但是学历不是检验一个人水平的唯一标准。如果是真的,他肯定也追悔莫及,所以不要把人钉在耻辱柱上。

陈坤的论文到现在仍然被借鉴,那么就说明了陈坤的真学霸体质体现在他的超前思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必离开家就能了解世界事务,这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称当前社会为信息爆炸时代,借助搜索引擎,我们可以获得所需的大多数信息,无论好坏,它都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传播。

毕业生即将毕业,一些学校允许学生在高三的上半年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并为下个学期的实习做准备。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高年级学生答辩在下一学年,这部分学生可能仍在努力写毕业论文,而那些无法做到的人则想哭,我们写论文时通常会经历这些阶段。第一个是起草主题,第二个是收集文献,第三步是写论文大纲,第四步是填写论文的内容,最后是重复检查和减轻重量的阶段。

当然,这是针对不需要毕业设计的学生,首先要做毕业设计的工作,然后是论文。但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论文导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翟天临论文的负面影响外,陈坤的论文无疑是传播的积极影响,陈坤论文的灵魂来自他丰富的拍摄经验和他对表演的思考,陈坤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优秀的程度可以被收集和发布,并可供学生们参考,这就足够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浮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对于学者和学校来说,它们是我们应该维护和维护的纯净土地,它们都是应该散布正能量的地方,无论你是演员还是普通学生,你都必须对学术问题持正确态度。陈坤毕业于2000年,他的论文题为“性格化表演之我见 ”荣誉博士学位的称号,因为该论文已被20多个学生参考,这也说明了陈坤论文的高质量和含金量高,

我觉得是的,因为重复率实在是太高了,非常的离谱。

高坤发表的论文

最早出现在美国。开始的时候人们在不断的研究光学纤维的通信介质,然后就慢慢的开发出了不同的光纤材料。然后一代代的进行技术革新,最终大大大的提升了信号的传输效率。方便了通信传输,也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让通信速度更加的快了。

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期间于1989获硕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并于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以及2003年11月先后三次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拓扑和动力学研究所留学或做访问教授。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的“有机化学创新群体”学术骨干,中国药学会甘肃分会理事,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一所所长。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天然有机化学,主要从事西北特色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筛选及以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活性分子的构效关系研究,进而进行结构改造或半合成。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半数以上为《SCI》收录论文。 目前负责的在研课题有:1.几种西部菊科植物中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抗癌活性成分萜和苷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化学合成和化学生物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机化学创新群体”基金)。3.计算机辅助搜寻药用植物中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4.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为靶点研究西部药用飞蓬属植物中的抗癌活性成分(教育部重点项目)。5.飞蓬属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

最早出现在英国。当时需要信号来传输信息,就发明了光纤通信。目的就是方便。

科学家高坤挡案高坤1933年出生在上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移居香港的青年高坤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他的学业,并在1965年获得了伦敦大学大学院电机工程博士的学位,正在这一年高坤开始对各种非导体的纤维深入展开了实验,1966年7月,高坤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从理论上分析证明了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以及实现光通信的可能性,并预言了制造通信用的超低耗光纤的可能性。高坤的设想逐步变为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在1981年成功问世,高坤“光纤之父”的美誉也传遍了全世界,2003年,高坤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大脑萎缩让这位顶尖科学家变得像小孩子那样单纯,昔日的“光纤之父”已经对光纤这个词也感到了陌生,但是科学界并没有忘记他,高坤成为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之一,在颁奖仪式上,高坤得到特准不必走到台中领奖,同时免除了鞠躬三次的礼仪,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也破例地走到高坤的面前,将诺贝尔的奖发到高坤的手中。

田坤发发表的论文

关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作者论文写作经验和治学态度,所以,同学们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必须慎重。下面是我分享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 王玉杰.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56-58

[2] 李林.绩效管理在 HR 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J].商情,2012(4):55

[3] 朱晨海.战略性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研究--从人力资源计分卡到胜任力模型[D].上海:同济大学,2005

[4] 李溪.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7

[5] 彭剑锋.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13

[6] 曹志强.基于 KPI 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4

[7] 魏群.供电企业 KPI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8] 战冰峰.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绩效测评体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9] 徐中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10] 郭祥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J].企业导报,2009(1):89-91

[11] 刘芳.基于胜任力视角的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评价解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12] 宫鹤.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过程的问题研究[J].华章,2012(36):1

[13] 崔爱珍.腾飞的中建八局天津公司[J].天津建设科技,2010(2):23-24

[14] 赵岳.我国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评价与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2

[15] 李晶晶,张玉清.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J].企业导报,2009(11):82-83

[16] 李作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第 2 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97

[17] 吴晓琴.基于执行力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及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1]拓勇飞,孔令伟.湛江地区结构性软土的赋存规律及其工程特性[J].岩土力学,2004,25(12):1879-1884.

[2]张先伟,孔令伟.湛江强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相关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7,19(4):447-454.

[3]孔令伟,吕海波,汪稔等.湛江海域结构性海洋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微观机制[J].水利学报,2002,33(9):82-88

[4]孔令伟,吕海波.某防波堤下卧层软土的工程特性状态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4):454-458.

[5]孙吉主,王勇.湛江海域结构性软土的边界面损伤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1):99-103.

[6]姚珩珩,夏远野,刘胜娥.海口地区第四系湛江组灰色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J].港工技术,2001,(6):54-55.

[7]张丽.浅谈第四系湛江组粘土层工程特点[J].采矿技术,2017,10(1):24-25.

[8]陈书荣.湛江灰色粘土的工程特性[J].西部探矿工程,2006,(6):30-31.

[9]雷严问.浅谈湛江市老粘性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与环境地质因素的关系[J].广东水利水电,2007,4:03-04.

[10]胥稳,侯玉宾,朱瑞田.大直径超长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数值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10:104-106. (爱写作网 aixieZUO.CoM)

[11]魏静,王建华,李永林.西安地区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2003,25(3):63-66.

[12]徐燕,佴磊.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力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3):55-58.

[13]蔡志.钉形搅拌桩单桩承载力的数值模拟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8:147-149.

[14]赵健利,冯旭.基于薄层单元法的单桩挤土效应数值模拟[J].上海大学学报,2017,19(2):208-213.

[15]吕全乐,鹿群,郭少龙.静压单桩施工对道路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17,38(1):182-187.

[16]张瑞坤,石名磊,倪富健,王晋.黏性土中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及单桩沉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32:4190-4198.

[17]周健,郭建军,张昭,贾敏才.砂土中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7,31(6):1763-1768.

[18]王幼青,张克绪.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工作性能模拟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34(5):667-670.

[19]吴增伟.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三维模型参数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0(2):351-355.

[20]邢克勇,江松,姚升康,赵春晓,张华文.PHC管桩单桩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7,32(1):33-37.

田 坤 李振春 黄建平 李 娜 孔 雪 刘玉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

基金项目:国家973课题(编号2011CB202402),石油大学创新基金(编号27R1001046A)及(Y090104)

作者简介:田坤,男,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从事地震波正演模拟研究。Email:tiankunwudi@163.com。

摘 要:利用波动方程进行数值模拟时,由于介质的计算范围肯定是有限的,这样就会人为地造成 计算边界,不可避免地产生边界反射,因此需要使用吸收边界条件使入射到边界的能量被吸收掉,减小 边界反射所带来的影响。PML吸收层技术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边界吸收技术,对体波和面波的吸收 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弹性波的数值模拟中。但是在大角度入射即掠射的情况下传统 的PML技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掠射情况下衰减不够,反射系数比较大,离散后会产生比较严重的 假反射,降低吸收效果,对真实波场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随入射角、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大,而且会对实际应用中的成像、反演等其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而掠射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薄片区域、震 源位置接近研究区域边缘、大偏移距接收等等。本文基于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提出了一种卷积完全匹 配层(CPML)技术,并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其进行了实现,结果表明CPML技术有效改善了 掠射情况下的吸收效果,尤其是对于散射场等弱能量波场,相对来说效果更是明显。并且在实现过程中 不用分裂变量,应用更加方便简单,易于编程实现,计算卷积时采用递推的形式,不会增加计算量,存 储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关键词:PML;吸收边界条件;弹性波;数值模拟;卷积完全匹配层技术

An Improve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he Carbonate Karst Reservoir

Tian Kun,Li Zhenchun,Huang Jianping,Li Na,Kong Xue,Liu Yujin

(School of Geo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Qingdao 266555,China)

Abstract:When we simulate from wave equation,it's can cause computing bounds artificially and the reflections from artificial boundaries inevitably,because the calculation range is limited so it need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to make the energy that incidenting on the bound is absorbed and minimal the impact caused by boundary reflections.The 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has proven to be a very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numerical forward modeling of elastic wave equation to absorb both body waves and surface waves.But at grazing incidence the classical discrete PML method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that is the attenuation is not enough,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is big to some extent,these canproduce severe spurious reflection after dispersion and reduce the effect to absorb,then cause seriously influences to the real field and these influences are growing with increasing incident angle and offset,besides,these can negatively affect the imaging and inversion and other treatmen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But grazing incidence is natural,for instance in the case of very thin mesh slices,as well as sources located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mesh,or in the case of receivers located at very large offset.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n improved PML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at grazing incidence which is called convolution PML(CPML)based on the first-order velocity-stress partial differential wave equation.And it is implemented by a staggered grids finite-difference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PML technique canobtain a better result in the case of grazing incidence,especially for scattering field and such like this weak reflection wave field.And its implementation is convenient and easy to be used and programmed because of the un-split variable.The cost of the calculation is not increase because of the recursion when convolution is computed.The memory storage is also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lassical PML

Key words:PML;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elastic wave;Forward modeling;CPML

引言

由于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对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的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也越 来越广泛和深入。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有限差分法[1~3],而在有限区域的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中,无论是 求解麦克斯韦电磁波方程组,还是求解弹性波动力学方程组,Bérenger(1994)提出的完全匹配层(perfectly matched layer,PML)吸收边界条件是最有效的吸收边界条件[4]。完全匹配层中的波动方程可 以看做是常规的波动方程的推广,波在其中传播时相位改变而振幅随指数衰减;PML和主研究区域弹 性参数相同而衰减系数不同,波阻抗完全匹配,理论上不会发生反射。Chew and Weedon(1994)引入 复数伸展坐标系对PML吸收边界条件进行公式化[5];Rappapport(1995)证明了PML介质等价于在吸 收边界区域引入各向异性介质[6];大量研究[5,7]表明,PML吸收边界条件比指数衰减吸收边界条件[8,9]、 廖氏吸收边界条件[10]、Higdon吸收边界条件[11]和旁轴近似吸收边界条件[12]等具有更优越的吸收性能。Chen et al.(1997)和Wang and Oristaglio(2000)将PML吸收边界条件成功应用到电磁波方程组的求 解中[7,13]。近年来,PML吸收边界条件也被应用到声波和弹性波的有限差分正演模拟中[13~16]。另外,Teixeir and Chew(1999)和Chew and Liu(1996)在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实现了PML吸收边界 条件[17,18]。

但是传统的PML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离散后的PML层反射系数不严格为0,尤其在大入射角 的情况下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能量以反射波的形式被送回到主研究区域,而大 入射角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薄片区域、震源位置接近研究区域边缘、大偏移距接收等等。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种修改复坐标变换以改进离散后大入射角吸收效果的PML方法被提了出来 并被应用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中(Roden and Gedney,2000)并被命名为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19]。本文采用这种方法来求解弹性波方程,结果表明CPML技术有效改善了掠射的吸收 效果,并且在实现过程中不用分裂变量,应用更加方便简单,计算卷积时采用递推的形式,不会 增加计算量,存储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1 CPML基本原理

PML技术本质上是将波动方程在PML层内进行复坐标变换,对于变换后的坐标,方程及其解的形 式是不变的,但是对于原坐标解是衰减的。传统的PML中频率域坐标变换为(以x为例):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在CPML中对(3)式进行了扩展,使其形式更一般化: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其中αx≥0,κx≥1,可以看出传统PML是CPML在αx=0,κx=1情况下的特例。

将坐标变换关系变换回时域,用 表示1/sx的傅里叶反变换,可以得到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根据(4)式可得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δ与1和e-atH(t)与1/(a+iω)是傅里叶变换对,所以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这样CPML中坐标变换关系就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容易计算,只要计算空间偏导除以系数κ 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计算第二部分的卷积。在离散的交错网格下将n时刻的卷积写成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交错网格的情况下可以写为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其中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式中: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因为(12)式是简单的指数形式,所以可以把(11)式写成递推的形式: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这样在主研究区域进行正常计算,在PML层内通过下面的关系进行坐标变换后的计算就可以了:

国际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青岛)大会论文集

其中Ψx可以通过(13)式的递推得到。

这就是CPML的基本原理,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y,z方向。角上的情形与传统的PML类似,所有 方向同时考虑就可以了。

2 正演模拟计算与对比

为了验证CPML的有效性与优越性,下面对各向同性介质进行了试算,并与传统的PML的计算结 果进行了对比。图1是层状介质模型,采样点为301×301,网格间距5m×5m,上层纵横波速度分别为 3000m/s,1600m/s,下层纵横波速度分别为3300m/s,1900m/s,密度均为2800kg/m3,震源坐标(150,5),道间距5m,采样率0.5ms,采样时间1.5s,图2和图3分别是主频为20Hz的z分量炮记录 和波场快照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PML在上界面产生了比较强的反射,而且对炮记录有所影响,而 CPML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图4和图5分别是主频为30Hz的z分量炮记录和波场快照对比,也可以看出CPML比PML的 吸收效果要更好一些。图6是3个单道的波形对比图,单道1、2、3坐标分别是(201,5),(251,5),(301,5),图6左侧是0~1.2s的波形对比,右侧是0.3~1.2s的波形对比,也可以 看出CPML要比PML效果好,而且随着偏移距增大,入射角增加,对比越明显,传统的PML中的 反射影响越严重。

图1 层状介质模型

图2 主频为20Hz的炮记录对比

图3 主频为20Hz的0.3s波场快照(上)及局部放大图(下)对比

图4 主频为30Hz的炮记录对比

图7是含散射体介质模型,在(225,15)处有一散射体,散射体纵横波速度分别为2700m/s,1300m/s,其他参数与前相同。图8和图9分别是主频为30Hz的z分量炮记录和波场快照对比,可以看 出PML的虚假反射对散射场有相当的影响,这会对实际应用中的成像、反演等其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图5 主频为30Hz的0.3s波场快照(上)及局部放大图(下)对比

3 结论

本文基于不分裂的卷积方法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情形下对传统的PML技术进行了一般化扩展,推 导了CPML的时域坐标变换关系的递推公式,并通过模型试算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传统的PML在离散后反射系数不为0,尤其在大入射角、大偏移距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强的假反射,降低吸收效果,对真实波场产生比较严重地影响,这种影响随入射角、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大;(2)改进 后的CPML技术能够增强掠射情况的波场衰减,降低反射系数,有效改善匹配层的吸收效果;(3)对于 含散射体的复杂介质模型,传统的PML也会产生假反射,并更加严重地影响散射场等弱能量波场,而 且会对实际应用中的偏移、反演等处理产生不利影响,而CPML技术同样可以改善吸收效果,降低不利 影响;(4)CPML技术采用不分裂变量的卷积方法进行计算,并通过递推来计算卷积,使其存储量和计算 量与传统PML相比都没有太大变化,不会增加计算成本。

本文的CPML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掠射的吸收效果,而且不增加计算成本,这对很多如薄片区域、震 源接近研究区域边缘、大偏移距接收等实际情况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偏移成像等处理中的吸收边界 条件,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但是CPML没有改变传统的PML的基本思想,所以它还是存在一些 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各向异性介质有固有的不稳定性、离散后匹配层反射系数不严格为零等。本文在匹 配层外围采用的是Dirichlet边界条件,后续研究中可以将其替换为旁轴吸收边界条件以进一步提高离散 后的吸收效果,另外对于二阶位移波动方程的CPML吸收边界条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CPML技术以及 后续相关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西部碳酸盐岩探区复杂近地表速度模型下的正演模拟,尤其是对 碳酸盐岩探区近地表散射波机理认识的研究,可为将来碳酸盐岩探区勘探开发服务。

图6 不同单道的CPML和PML波形对比图

图7 含散射体介质模型

图8 含散射体模型的z分量炮记录对比

图9 含散射体模型的z分量0.3s波场快照(上)及局部放大图(下)对比

参考文献

[1]Alterman Z and Karal F C.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layered media b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68,58:367-398.

[2]Madariaga,R..Dynamics of an expanding circular fault.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76,65: 163-182.

[3]Virieux,J.P-SV wave propagation in heterogeneous media:velocity-stress finite-difference method.Geophysics,1986,51: 889-901.

[4]Bérenger,J.P .A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for the absor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94,114:185-200.

[5]Chew W.C.,and W.H.Weedon.A 3-D perfectly matched medium from modified Maxwell's equations with stretched coordinates.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1994,7:599-604.

[6]Rappaport,C.M..Perfectly matched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based on anisotropic lossy mapping of space.IEEE Microwave Guided Wave Lett.,1995,5:90-92.

[7]Chen,Y.H.,Chew,W.C.,Oristaglio,M.L..Application of perfectly matched layers to the transient modeling of subsurface EM problems.Geophysics,1997,62:1730-1736.

[8]Marfurt,K.J..Accuracy of finite-difference and finite-element modeling of the scalar and elastic wave equations.Geophysics,1984,49:533-549.

[9]Shin,C..Sponge boundary condition for frequency domain modeling.Geophysics,1995,60:1870-1874.

[10]Liao,Z.P.,Wong,H.L.,Yang,B.P.,et al..A transmitting boundary for transient wave analysis.Scientia Sinica,1984,27(10):1063-1076.

[11]Higdon,R.L.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for elastic waves.Geophysics,1991,56:231-241.

[12]Engquist,B.,Majda,A..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s.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1977,31(9):629-651.

[13]Wang,T.,Oristaglio,M.L.3D simulation of GPR surveys over pipes in dispersive soils.Geophysics,2000,65:1560- 1568.

[14]Liu,Q.H.,Tao,J.P..The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for acoustic waves in absorptive media.Acoust.Soc.Am.,1997,102:2072-2082.

[15]Zeng,Y.,He,J.,Liu,Q.H..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in numerical modeling of wave propagation in poroelastic media.Geophysics,2001,66:1258-1266.

[16]Imhof,M.G..Calculating the seismic effect of 3D underground structures and topography with the finite-difference method.72nd Internat.Mtg.,Soc.Expl.Geophys.,Expanded Abstracts,2002:1939-1942.

[17]Teixeira,F.L.,Chew,W.C..On causality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perfectly matched layers for FDTD simul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1999,47:775-785.

[18]Chew,W.C.,Liu,Q.H..Perfectly matched layers for elastodynamics:A new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coustics,1996,4:341-359.

[19]Roden,J.A.,and S.D.Gedney.Convolution PML(CPML):An efficient FDT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FS-PML for arbitrary media.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000,27:334-33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