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美赛论文发表到期刊

发布时间:2024-07-03 12:58:22

美赛论文发表到期刊

论文发表到期刊的方法:

撰写稿件。

投稿要有自己的稿件,所以前提一定有自己完成的稿件,一篇完整的论文必须有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寻找合适的期刊。

在网上查询希望投寄的杂志,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可以查看期刊信息,了解其投稿程序,目前很多杂志都可以采用邮箱投寄稿件了,因为这样会节约很多时间。

咨询杂志社稿件安排情况。

联系杂志社,了解刊期情况,要保证在职称评审之前见刊与发表,因为很多核心期刊的稿件都很多,打电话的目的是确认您的文章大致能够安排在哪一段时期。

这个东西虽然是美赛一等奖,但要有创新点才可能发出去的,因为的一等奖的世界方位内来说,太多了,多找老师修稿,投一篇出去审稿试试,看看编辑怎样答复,我觉得2025年我们做的时候是太远了,可以把它改成2015年的或者是近期的数据,因为期刊是不认这些未来的假设,他们是要基于研究事实。写的好的话,发英文还是有可能的。

可以。美赛m奖论文可以发表,但是M奖论文不具备发较好的期刊的水平。论文的成果是大家的,肯定得和其他成员商量,还有一点就是你这个美赛的论文有没有公开发表过(互联网也算),不然会涉及查重。

美赛论文投到哪里发表

美赛提交论文步骤如下:

工具:机械革命S3Pro、Windows10、百度浏览器v8.7.9。

1、登录美赛官网,使用注册邮箱和密码。

2、序号1是小组的控制号,文件命名时有用。序号2、3是要选择的题目,比赛开始后可选。每个注册团队可以选择六个问题选项中的任何一个,并且应该只提交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序号4是小组是否提交最终的论文。选好题目,完成论文作答后即可进行论文的提交。

3、在电子邮件的主题行中,输入团队的控制号,例如:2212345。每封电子邮件限制一个团队解决方案文件。使用团队的控制编号作为文件附件的名称,例如:2212345.pdf。论文发送后,邮件显示发送成功即代表COMAP已经收到你提交的解决方案。

4、之后可以重新登录美赛官网进行提交状态的核查。提交完成后点击第四项确认提交,48小时内登录后的界面的左下角会显示“received”。这时显示received才是真正提交成功。

论文格式规范

1、团队必须使用脚注、尾注或在方案中记录任何外部信息的来源,并在参考列表或书目中标注所引用的信息和资料。

2、团队选择解决一个问题并提交一篇所选问题的解决方案。

3、任何学生、指导老师以及学校的名称不得出现在解决方案的任何页面上。解决方案不能包含除团队控制号以外的任何标识信息。

4、论文必须以Adobe PDF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以英文打字,字体不小于12。论文必须在所选赛题所指定的页数限制内。

1、论文提交

论文完成以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发邮件进行提交,并不是在美赛官网提交论文。

需要发送至指定的邮箱:

注意:

论文名称为团队的控制编号,例如:21xxxxx.pdf;

控制编号需要登录美赛官网在报名信息中查看,并非赛氪辅助报名的报名编号;

在邮箱中添加论文附件,不要使用“超大附件”或“云附件”功能;

论文提交截止: 2月9日早上10点(北京时间)。

2、查询进度

重新登录美赛官网进行提交状态的核查,提交论文完成后点击第四项确认提交,左下角显示"received",表示真正的提交成功。

3、注意事项

今年美赛的新规定,整个论文不超过25页,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代码等。

学生,顾问或机构的名称不应出现在电子解决方案的任何页面上。

*注意:附件必须小于17MB。不要使用诸如Google Docs之类的云服务。您的电子邮件必须包含Adobe PDF附件。不要使用任何邮箱提供商提供的云或其他形式的大文件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每个页面都必须在页面顶部包含团队控制编号和页面编号。在每个页面上使用页面标题-例如:Team # 21xxxxx, Page 6 of 13。

比赛结果:结果将于2021年4月30日或之前发布。

美赛论文怎么提交介绍如下:

1. 将已准备好的提交的电子论文通过电子邮件按时发送至邮箱:(论文提交截止北京时间:2023年2月 21日,上午10:00,星期二),使用任意邮箱都可以发送,不一定是当时报名注册的邮箱

2. 邮件提交成功后,请在美赛官网第四步进行确认(表示论文已确认提交),等待比赛结束后的48小时内在美赛官网查询提交状态,提交成功会出现“received”的英文字样,如果比赛结束后的48小时内依然显示no yet received到,有疑问及时联系美赛组委会咨询(组委会邮箱:)

关于论文格式

1. 团队PDF电子论文的第1页应该是摘要页,然后是论文主页以及任何参考文献和附录。

2. 论文报告应该从摘要页开始,然后是团队的论文主体。确保您的论文不超出 25页的限制。鼓励使用目录且计入页数限制。参考列表(或参考书目)、注释页和任何附录都在页数限制内,应附在论文页之后。

3. 解决方案的每一页页眉处都必须标注团队控制号和页面的页码,例如:Team # 214321, Page 6 of 25。

你可以把稿子寄到杂志社,编辑觉得你写的好的话,就会发表.美术杂志很多的,核心期刊有:1.美术研究 2.美术 3.美术观察 4.装饰 5.书法研究 6.美术&设计 7.世界美术 8.中国书法其他各地方美术期刊的还有很多.

美赛f奖论文投稿到哪个期刊

美赛m奖论文可以发表,但是M奖论文不具备发较好的期刊的水平(我也得过,知道大致什么水平)。较水的期刊只要用钱就能解决了,给版面费就好了。《数学杂志》(JofMath(PRC)ShuxueZazhi)创刊于1981年9月,系季刊,每卷(每年)4期:2004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每卷(每年)6期。本刊是中、外文混合版的数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创造性学术论文:本刊对象为数学工作者、科技人员、理工科学大学教师和研究生:编辑部设在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资源描述: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资料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 ——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华晓帅(数学中国网站CEO) 马壮(数学中国网站站长) 2008年2月15日——2月19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如期举行,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学建模交流基地“数学中国”来讲,与参加美赛的中国内地同学共同度过了四天四夜。对于本次竞赛,数学中国网站作了以下的总结。希望能同大家交流一下比赛经验。 一、 保持新闻的敏感度: 在每次举办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之前,我们数学中国都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压一下比赛题目。在春节前,数学中国论坛发表了《2008年数学建模十大热门研究课题》,第一个研究课题便压中了美赛的A题。当然这里不是教大家如何猜题目。我们想告诉大家要多关心国内外的时事、政治、经济。为什么这样讲呢?道理很简单,学习数学建模,参加竞赛的最终目的不是拿奖,而是为了掌握一门社会科学技能。大家学习数学建模后,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比如说这次的A题,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四次评估报告,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告预测指出,从人类工业时代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至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9至58厘米,北冰洋的海冰将在本世纪后半段融化消失。这个报告引出的问题很多,事实也得到了验证。比如2007年至2008年的冬天,我们国家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美国南部又一次遭遇了飓风。有证据显示这些都可能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恶劣天气。全球气候变暖考察的问题很多,A题选取了一个佛州的例子,意在让全球气候变暖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当然所有的时事不可能在一次竞赛里全部体现出来。但是当大家看新闻的时候,应该多思考一下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来处理新闻热点中提到的问题,经常和队员交流一下思路,增强对新闻的敏感度,提高对数学建模的应用能力。 我们数学中国论坛将在近期成立“数学建模研究组”(暂定名称)。主题是用“数学的眼光”看时事。届时有兴趣培养“敏感度”的同学,不妨同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二、 资料、数据收集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竞赛中,国内参赛学生在资料收集上吃了很大的亏,因为2008年MCM-A题和ICM都是需要同学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及数据。然而根据我们网站上的同学反馈统计,大家对A、C两题数据、资料的收集占去了1/3时间。更有甚者,最后一天还在论坛及QQ群上求助数据共享。在数据收集上,我们数学中国为同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及时通过本站的专用即时通讯工具MCQ和QQ通知了参赛会员,但是能力有限,仍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今后我们将着重在这方面制作一些专题视屏培训教程,希望对以后参加竞赛的同学有所帮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内的同学有必要在互联网知识及硬件基础上下一番功夫。ICM题目刚出来的时候,就有同学反应竞赛题目提供的第二个网址上不去。由于国内互联网屏蔽了“wiki”网站,需要通过代理才能够访问,大家对代理的知识很模糊,所以作ICM题的时候,大家都缺少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同时我们网站又是电信服务器,而大多数北方高校都是用的网通的宽带,这也造成我们提供的重要信息无法获得。 另外,在这里指出保持数据、资料真实的重要性。由于去年竞赛发生了国内特等奖被取消事件,今年竞赛官方在规则及题目中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发现还是有不少同学,在无法找到数据的情况下,编造了A题的多项数据,这种做法等于学术作假,这样的论文也不会被评审委员会采纳。所以在今后的竞赛中,大家要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这样不仅欺了论文的评审,也欺了自己。 三、竞赛准备工作须做好: 我们数学中国虽然在赛前,准备了大量的美赛辅导材料,及时地帮助大家积极备战,但是却忽视了同学的竞赛准备工作。据我们网站了解,今年竞赛大约有60%的学生为第一次参加,对美赛一无所知。这样就造成比赛期间闹了不少笑话,这是我们工作上的失误。在这里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以后参加美赛的同学有所帮助。这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1)竞赛时间确定:由于大多学生第一次参赛,对竞赛时间不了解。有些学生在2月14日晚上就在等赛题,在竞赛快结束的几个小时内还在问是不是明天才交卷。由于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属于东西两个半球,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时间快13个小时,所以美国比赛时间为2月14日晚上8点整,北京时间则为2月15日早晨9点整。比赛结束时间为北京时间2月19日早晨9点整。以后比赛只要在美赛时间上加13个小时即可。 2)仔细阅读竞赛规则:我们数学中国网站每年在竞赛报名开始时,都会将竞赛规则翻译出来,供大家参考。特别是今年由于07年竞赛发生了特等奖取消事件,规则有了新的变化。我们也将变化内容及时发布到了数学中国论坛的美赛板块。在竞赛报名期间要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美赛的参赛帮助对于所有的比赛流程问题都有说明,特别是最后关于如何准备邮包的问题说得十分详细。 3)论文格式及排版:我们每年都会在竞赛的时候发布论文LATEX排版格式。对于习惯用WORD编辑的同学可以在竞赛前访问我们提供的国外大学数学建模网站提供的优秀论文原版,对照编辑。这里建议大家学习使用LATEX软件,因为该软件对于数学公式的输入非常方便,而且格式非常标准,避免了在论文排版上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4)常备一些文献数据资料网址:这个是在竞赛期间有效的节省时间,快速的搜索相关的资料。我们在论坛里开设了学术期刊账号版块(其内容都是网上搜集),大家在竞赛前多找一些国外大学图书馆的网站,里面有大量的科技文献电子资源库,以备竞赛期间使用。特别是今年的B题,我们可以从国外的文献数据库中找到很多相关的论文,特别是针对该问题的一些方面已有论文进行过研究,还有针对该问题的专门英文论坛,如果大家能够及时发现会节省很多解题的时间。 5)制定竞赛时间表:在竞赛准备期间,准备二到三次模拟,总结一下自己小组在竞赛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制定一套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按照时间表,严格执行,切忌在第一天熬夜作战。每人每天至少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美国的朋友在头天晚上基本上是大家讨论做题的思路,制定一个总体的规划(他们是晚上开始竞赛的),然后就集体睡觉。第二天才正式开始解题。 6)常备一些文件格式读取软件:今年我们收集的数据资料,它们的文件格式各有不同,如“.NC”、“.LST”、“.ISO”等等,这些都需要特定软件读取,在模拟竞赛期间,大家在找资料的同时,多了解一些相关格式文件的读取软件,以备竞赛期间使用。 7)擅用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百度、GOOGLE都有高级搜索模式,里面含有文件搜索、地区搜索等内容。百度有“知道”、“百科”功能,一些问题可以在百度“知道”、“百科”里面查找答案;GOOGLE有专门的在线翻译网页以及地图网页,这两个网站是竞赛查找资料的必备工具。 8)重新认识数学中国:我们数学中国包括有矩阵学院(数学类相关书籍)、网络教学(数学建模辅导视频)、矩阵论坛(丰富的资源及重要信息),这些对于参加美赛的同学来说有很大帮助。在竞赛准备期间,多上网站看看浏览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对数学建模的掌握。(由于我们网站是电信服务器,所以有条件的同学接入电信宽带或使用本站推荐的凤凰网关访问) 9)多看些英文学术论文,多用英文练笔:我们论坛提供了许多国外大学的电子图书馆账号,里面含有大量的科技文献,多读一些有关的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今年美赛的三个题目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英文文献,快速从这些文献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同时养成论文尽量用英文来写作的习惯,不要用中文写完再翻译,写完之后请英语老师查看语病并及时更正。 四、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本次竞赛,我们数学中国站长马壮老师,在开始两个小时内将三道题目进行了翻译。但是由于时间匆忙,在B题的翻译上一词“metrics”产生了两种异议,一为矩阵、二为标准。后来经我们网站管理人员的重新校对并讨论,确定为标准更为贴切,而后我们及时更正了译文。产生译文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题目的理解不恰当,这一点也提示我们在以后的美赛中要更加小心。 不少作A题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查找佛州海平面历年的变化高度,想通过海平面的变化来预测未来50年的变化趋势。如果不看题目,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只要认真的阅读题目,大家就会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先研究“因”,再研究“果”。题目的第一句说的很清楚:研究一下由于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北极冰帽融化对大陆的影响。“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帽融化,“果”是海平面上升,对大陆影响。当然“果”还有很多,洋流变冷,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出现等等。所以我们在得知大家理解题目错误的情况下,及时发表了数学中国对A题目的观点:(以下是我站观点,仅供参考,与官方观点无关) A题主要解决气候变暖与冰洋融化之间(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融化速度之间的关系)、北冰洋融化与大陆影响(以目前的融化趋势,预测佛州几个大城市将在什么时候毁灭,或者50年内佛州的受灾程度)之间关系模型:大陆影响主要有:海平面上升、恶劣气候(飓风)、大西洋暖流变冷等情况。以佛洲为例,考虑佛州几个重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及减缓北冰洋融化速度对海平面上升、恶劣气候等的作用。 其实我们不想将我们的思路告诉大家,原因是我们只是提供一种解题思路,不想扼杀大家的创造性,同时有可能误导大家解题。但是在这里希望大家在竞赛的时候多读几遍题目,分析题目的每个词,指出他们的引申含义。只有全面的理解题目,才能确定思路,不要一开始盲目确定。 五、编程能力及阅读源代码能力: 根据美赛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于编程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今年的B题,很多参赛的同学感觉它比较像一道ACM的比赛题目,确实是这样。这道题目对于编程能力要求很高,虽然我们在论坛里面发布了一些求解和“生成数独问题”的源代码,但是仍有很多网友不能直接使用,原因就是很多网友的编程能力还停留在只能使用已学过的一、两种编程语言,还不具备将编程融会贯通,快速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能力。希望以后大家在备战阶段多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虽然不必要太强的写程序的能力,但也要在读程序和分析程序上下足功夫。 六、善于总结经验: 成功的参加一次竞赛不是以获奖等级来判定,而是以你是否认真总结这次竞赛的经验和教训。本次竞赛我们总结了网站的一些不足之处,这样为下次竞赛做好准备,避免在同一地方犯错。同样作为参加美赛的同学来讲,在竞赛后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总结自己得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作为下次参赛或者是遇到问题时的解题良方,这样我们认为你已经在下次竞赛中成功了一半。 另外我们网站从即日起开始征集大家的参赛论文,并在适当时候公布这些论文,大家也许对自己的参赛有些不满意,在赛后不妨看看其他参赛者的论文,深入讨论一下,相互学习。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推荐]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评审流程及评审侧重点 本帖来自:数学中国 作者: huashi3483 日期: 2007-11-7 10:20 您是本帖第10619个浏览者 美国, 数学建模, 侧重点, 流程, 大学生 数学中国根据官方出版的杂志所做,若无我站授权,请勿转载,否则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美国赛虽未这样具体明确地指出评审原则,但从其大量评述文章中可以看出假设和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也是其重要标准,只是没有一篇评述文章强调结果的正确性,反而有评委强调:由于所作的假设和建立的模型各不相同甚至相差较大,因此结果亦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别。在其特等奖的论文中某些结果相差50 、100%甚至更大都有可能出现。 论文摘要的重要性,摘要应该简要的陈述问题、描述建模方法、叙述读者应该记住的重要结果和结论、提出直接针对问题的建议。一个可以用来评价摘要质量的好方法是; “如果某人只读了摘要而未读报告的其余部分,他能大概知道问题是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的结论是什么以及我们的建议是什么吗?”在浏览出评时大多数评委只阅读摘要内容而判定其论文是否晋级。 MCM/ICM的评述认为“合理的假设”主要作用是简化问题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应用参赛者所学知识产生解决方案、提供某些必须而在竞赛时间内又无法采集到的信息,需要对假设的合理、必要和实际影响进行清晰的描述,还应该对其进行灵敏度分析,对假设引起的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描述。 对于“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MCM/ICM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MCM/ICM都以提升参赛者的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升参赛者的问题的解决能力)。 MCM/ICM特别强调对“建模的创造性”,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很好创造性的论文即使出现比较大的错误亦有可能获得一等奖。其评审办法亦有利于创造性论文的发现(评分的评委有30—45分钟的时间阅读论文)。 MCM/ICM认为“模型的检验越多越好”。关于模型的检验,可以采用证明的方法,但更多的是对某些感兴趣的情形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对重要参数的高中低水平进行计算并分析,考虑放松某些假设等。

可以投稿科技类期刊,比如《创新科技》、《华东科技》等等。或者科普类报刊,比如科学导报、河南科技报等等。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我对英文报刊,不太熟悉。你问下他人吧。

美赛论文发表期刊

可以投稿科技类期刊,比如《创新科技》、《华东科技》等等。或者科普类报刊,比如科学导报、河南科技报等等。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我对英文报刊,不太熟悉。你问下他人吧。

可以,但一定要翻成英文,还要用相同的参考文献格式。

这个东西虽然是美赛一等奖,但要有创新点才可能发出去的,因为的一等奖的世界方位内来说,太多了,多找老师修稿,投一篇出去审稿试试,看看编辑怎样答复,我觉得2025年我们做的时候是太远了,可以把它改成2015年的或者是近期的数据,因为期刊是不认这些未来的假设,他们是要基于研究事实。写的好的话,发英文还是有可能的。

美赛论文期刊发表

论文提交全流程:1.论文提交流程:完成论文作答之后,即可进行论文的提交了,在任意邮箱进行如下的填写并添加论文附件(不要使用“超大附件”或“云附件”功能),在电子邮件的主题行中,输入团队的控制号码。例如:2022345。每封电子邮件限制一个团队解决方案文件。(严禁一次传多个文件)2.注意时间结点:虽然说论文的提交截至时间是(北京时间:2023年2月21日,上午10:00,星期二),但大家最好不要卡这个时间段提交,网络拥堵不说,最后的时间段手忙脚乱,万一出现什么差错怎么办,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当然,如果大家解决问题能力强,建议越早提交越好!3.注意不要手滑:每年有不少悲剧是手滑造成的:上传错了文件、发错了邮箱、比赛截至时间前提交了,但发现了明显的错误等。也不要发无关的文件,官方明确要求“请勿在解决方案电子邮件中包含或发送附件文件,包括程序,软件,数据库或其他文件,因为它们不会在评审过程中使用。”4.注意文件大小:官方要求提交邮箱的附件必须小于17MB,但不排除一些图表较多的论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要么减少图像画质,压缩图像,要么采用专业软件压缩PDF文件,如AdobePDF,官方要求提交Adobepdf格式,其实wps另存为pdf格式也可以。5.检查文件格式:美赛论文提交有严格的格式,例如:2212345(队伍控制号).pdf。格式如果错误轻则对方拒收,重则判断为不合格,所有成绩作废!除了文件命名,还要注意邮件命名格式,格式不正确同样会被拒收。6.检查邮箱:如果你的邮件提示红色叉号或者感叹号,就表明没有发送成功,这个时候需要重新提交或者换个邮箱。发送邮件后同学们要主动检查邮箱,隔一段时间看一下。邮件提交成功后,请在美赛官网第四步进行确认(表示论文已发送)7.查询进度:之后你可以重新登录美赛官网进行提交状态的核查比赛结束后的48小时内登录后的界面的左下角会显示"received",否则要联系美赛官方解决!

可以投稿科技类期刊,比如《创新科技》、《华东科技》等等。或者科普类报刊,比如科学导报、河南科技报等等。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一点,请及时采纳。我对英文报刊,不太熟悉。你问下他人吧。

美赛提交论文流程:1、团队必须使用脚注、尾注或在方案中记录任何外部信息的来源,并在参考列表或书目中标注所引用的信息和资料。2、团队选择解决一个问题并提交一篇所选问题的解决方案。3、任何学生、指导老师以及学校的名称不得出现在解决方案的任何页面上。解决方案不能包含除团队控制号以外的任何标识信息。4、论文必须以Adobe、PDF电子文件的形式提交,并以英文打字,字体不小于12。论文必须在所选赛题所指定的页数限制内。选题不存在题目限制,所有参赛队伍都可以选择六道题的任意一道。必须选题后才能打印摘要页和控制页。(2)摘要页是“Team、Summary、Sheet”,需要作为电子论文的第一页,与最后的电子论文成成果一起提交,提交截止时间:北京时间1月24日10:00前。(3)控制页是是“Team、Control、Sheet”,实际上是个人信息页(相当于国赛或其他比赛的签字页),内容包括队员姓名、选题及其他信息。需要打印出来,参赛队员签字(可代签)、拍照或扫描,发送至美赛指定邮箱,提交截止时间:北京时间2月3日6:00前。(4)提交论文:最终成果为pdf或者doc格式文件(不能是zip或者rar的压缩文件格式),只需要提交电子论文,无需支撑材料。(如果特别想附加程序或者其他内容,可以加在正文后的附录里),论文需在北京时间1月24日10:00前通过邮件发送至美赛指定邮箱。(5)提交论文的邮箱没有限制,不要求是指导老师邮箱或者联系人邮箱等等。也没有QQ邮箱或者网易邮箱等限制,任意邮箱都可以发送。但由于国际邮件传输需要时间,为了保证成功提交论文,建议1月24日9:00之前发送。(6)如果已经选题,下载了摘要页和控制页后又想改选题,返回重新选题即可,但也要重新下载新的摘要页和控制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