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医学论文发表分级标准

发布时间:2024-07-04 05:19:20

医学论文发表分级标准

论文的等级给大家整理了下,大概分为以下六级,仅供参考!第一级别(T类):特种刊物论文。是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这是殿堂级别的刊物。发表的成果都是对各个专业有突出贡献的研究成果。每年全球的发行量也是特别少,含金量极高,新浪微博的期刊论文发表指导小畅编辑劝你就目前别考虑了。第二级别(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是指被SSCI、A&HCI、CSSCI以及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收录的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这是目前高校师生以及研究院所普遍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顶尖期刊。第三级别(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是指其他被CSSCI收录的期刊,以及ISSHP收录的论文。它的论文水平含金量比A类低,但是也是代表着各个专业内重要的研究性论文。第四级别(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是指没有被CSSCI收录但是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论文。同样,在学科内有重要的影响,被高校师生普遍认可和投稿的期刊。无论你是专科、本科还是硕博,都是可以考虑的。第五级别(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是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这一级别的论文,就有点水了,但是非常适合刚刚跨入研究领域的学生投稿。同样,这类文章在毕业、深造、评职称,都是得到认可的。第六级别(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第六级别,新浪微博的期刊论文发表指导小畅编辑是不建议大家去投稿,主要是因为无论是毕业还是评职称,国内都是不认可的。当然,你发表的刊物级别越高,就代表着你的论文级别越高,也就是说你的论文水平越高。最后,祝大家都能通过毕业之家平台,顺利毕业!

论文发表等级第二级-A类:

权威核心刊物论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论文发表等级第三级-B类

重要核心刊物论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论文发表等级第四级-C类:

一般核心刊物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1996年推出(第二版),2000年推出(第三版),2004年推出(第四版),2008年推出(第五版),2011年推出(第六版),第七版(2014版)

论文发表等级第五级-D类:

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双刊号期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据学术堂了解,发表医学论文可以分为基础医学论文和临床医学论文。(一)基础医学论文研究人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致病因素以及人体对致病因素的入侵和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干预所做出的反应,认识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成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论文多数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围,包括实验研究和现场调查,少数属于技术交流范围,即介绍实验技术,有关仪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等。(二)临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的机制、诊断和治疗,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以及其中的学科。临床医学论文多为应用研究范围,可分为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有理论研究和技术报告,目前属回顾性总结分析的论文较多。不管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注意,面对病患的信息,我们都要以保护患者信息为主,不可轻易泄露患者的私人信息。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医学发表论文:

理论型科技论文是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技术型科技论文是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也就是说没有新的观点、见解、结果和结论,就不成其为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科学记录和历史性文件,没有新意的论文又怎能体现科技的发展。

发表医学论文学分标准

根据2000年12月28日卫生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规定: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等等;其中,一类需要十分,二类需要十五分。

所以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每一年均需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 学分获得的途径有:

医院内部培训能获得小分值的0.5;1分的继续教育学分; 去听地方举办的医学论坛能获得学分证;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缴费申请获得学分证; 发表论文,能获得学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内容如下: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执业医师

Ⅰ 1级国家医学继续教育学分由什么部门发放

参考: (一)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分别由全国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内委员会统一印制容。指定社团组织应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规定的样式印制学分证书。 (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Ⅰ类学分证书,先由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经学员所在地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核实后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应接受项目举办地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2周前将有关资料报项目举办地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四)凡弄虚作假、滥发证书、乱授学分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国通报、1-3年停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等处罚。

Ⅱ 一类学分和二类学分各指什么有什么区别

一类学分指的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类学分指的是: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区别:一类学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二类学分,由当地所在继续就要医学院授予。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扩展阅读: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学分”是用来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一种单位。一个学分约等于一个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从事1时学术工作并且连续一个学期的量,它不包括学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的课外讨论与交流、准备考试以及从事其他与课程有关但与课程教学无直接联系的学术工作的量。这个关于学分的定义是由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提出的,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便是学分制,又称学分累计制。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认为学生若要获得某个学术性的学位,如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必须达到某一个最低限度的学分量。这个学分量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1894年学分制源于美国,美国的哈佛大学首先采用学分制,哈佛大学医学院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学分制。到了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陆续推行了学分制。

Ⅲ 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卡怎么办啊需要注册到单位后才会有吗

学分卡需要到本单位或者当地卫生局办理。是注册到单位后才会有的。

学分一般是用来升职称用的,比如升中级或者升副高。可以考完证以后再注册学习。

成为执业医师后,学分对自己才有帮助。甚至考了中级以后,升副高时学分对自己才有用。

(3)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扩展阅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科授予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学分授予

编辑

(一)I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6-4学分

省级刊物5-3学分

地(市)级刊物4-2学分

内部刊物2-1学分

4、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程类别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12345

国家级课题109876学分

省、部级课题87654学分

市、厅级课题65432学分

5、出版医学著作,每篇写1000字授予1学分。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Ⅳ 一类学分,二类学分什么区别啊

区别

一、一类学分: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二类学分为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

二、一类学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二类学分,由当地所在继续就要医学院授予。

(4)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扩展阅读

根据2000年12月28日卫生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等等。

学分卡是用来登记学分的,这个去注册时办理一下就行,至于学分就需要获得。学分获得的途径有医院内部培训能获得小分值的,0.5,1分的继续教育学分去听地方举办的医学论坛能获得学分证,

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申请缴费获得学分证,但这些都是获得现年度的,就好象现在2013年只能获得13年的学分了。

Ⅳ 如何查询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

依据学分证的印章来查。看卫生主管部门是否承认发放学分证的单位具有发证资格;如果有资格,该学分证就有用了。祝你好运。

Ⅵ 医学教育学分证书怎么用

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使用方法:把学分证书交到医院的医教科或医务科等相关科室,医院的医教科或医务科会把医学教育学分在继续医学教育档案里进行学分登记使用。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规定》第二十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登记制度。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办单位应对参加活动的卫生技术人员发放本单位签章的包括活动名称、编号、形式、日期、考核结果、学分类别、学分数等内容的登记证或学习证明。各单位应建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和获得的学分进行登记。

(6)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扩展阅读: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互相代替。

其中I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I类学分。I类学分的获取方式: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二)II类学分的获取方式: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

Ⅶ 请问考主治医师每年需要I、II类学分各多少分省级、国家级有区别吗在考过执医后每年都必须要够才行吗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等等;其中,一类需要十分,二类需要十五分。

1. 《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

2.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应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五年内Ⅰ类学分25-50学分,Ⅱ类学分75-100学分。

3. 不能跨年度汁算,并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Ⅰ、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学分的授予和登记应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的有关规定。

4. 《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卫生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含正高级卫技人员)、技术职务晋升、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

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即为取得主治医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考试成绩在各科目中以100为满分计算,每科目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考试成绩有效期为2年。所有4个科目在2年内全部合格者可申请该级专业技术资格。

参加继续教育最终的考核试,只需要取得合格成绩就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记得,在考核后,需要打印成绩单或者是参加培训的机构给予学分或者是学习过程的证明,以后需要审核的时候,需要提交这些继续教育的证明材料,才可以审核通过。

Ⅷ 医学学分有什么作用什么是一类学分和二类学分

一、I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二、Ⅱ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根据2000年12月28日卫生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等等。

(8)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扩展阅读

学分卡是用来登记学分的,这个去注册时办理一下就行,至于学分就需要获得。

学分获得的途径有医院内部培训能获得小分值的,0.5,1分的继续教育学分,去听地方举办的医学论坛能获得学分证,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申请缴费获得学分证。

一类是中级以后才用上的,属于国家级学分,每年需要不低于5分。二类学分是省级以下的,中级以下职称才用,每年不低于20分。

医生继教考核 需达到25学分 1类学分需参加学术活动或网上答题获取;2类学分简单,单位的讲课、病例讨论即可。

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工作后进职称有关系。

Ⅸ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面授培训怎么录入学分

1、从2011年起,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外省举办的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需提供纸质学分证原件及复印件(如学习班提供电子版请网上打印)、外出审批单、项目举办通知(或邀请函)、会议日程安排,最迟不超过10个工作日内交科室学分管理员录入“卫生科教管理平台,录入学分要严格按会议日程天数标准:国家级2分/天,省级1.5分/天,材料交至科教科进行学分审核,否则,其学分不予认可。 2、凡我市卫生专业技人员至省内深圳市外参加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均采用IC卡实时登记,需提供外出审批单、项目通知(或邀请函)、会议日程安排,交科室学分管理员。材料集中交科教科送继教中心审核。深圳市外的Ⅱ类学分不予认可。 3、参加深圳市内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均需采用IC卡实时登记,数据直接录入“卫生科教管理平台”,纸质学分证明不予认可。 4、科室业务学习及病例讨论最多每人录入二类5分, 参会0.2分 次,主讲人授予1分/次,需录入:学时1小时/次,需备注:参会 者或者主讲人,交《科室业务学习及病例讨论备案表》至科教科备 案,否则审核不通过。 5、所有的论文、进修、科室业务学习等录入工作以科室为单位,学分管理员季度性录入学分及材料上交至科教科,论文需提交杂志封 面、目录、发表文章的复印件。所有材料需注明学分卡号。 6、从2013年度开始,深圳的卫生技术专业人员除了满足原有的学分达标条件外,还需要有授予的公需科目和全员培训项目学分记录,以及12个学时的选修课才显示学分达标,否则显示不达标。 6、论文、院内学术活动、科室业务学习等录入时可作为选修课。

Ⅹ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 要多少钱

要看那年的哦,也看分数的,

你好,目前医生面临晋升,都会发表医学论文用来加分加项,只有继续教育学分达到了要求,才能顺利晋升。不同的论文级别会有不同的加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以此类推;国外刊物:10-8学分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6-4学分省级刊物:5-3学分地(市)级刊物:4-2学分内部刊物:2-1学分

医学论文发表的分类标准

研究型论文、综述型论文、技术论文、信件类文章、案例报告。具体的想找参考文献的话,可以看看临床医学进展等这类期刊吧

据学术堂了解,医学论文有五种写作类型,下面一一进行讲解:1、研究型论文这类型文章的工作量通常非常大,需要实实在在的实验和数据收集分析,基础医学科研通常属于此类。研究型论文一般分为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几大部分。就目前而言,研究论文和临床评论仍然是外科期刊的主流,这类论文的发表也是衡量个人学术水平的金标准。2、综述型论文是医学研究人员在阅读文献并对感兴趣的领域中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方式,医学研究人员通过这个过程获得的信息,既可以用于申请课题基金、讲座课题或是为日后发表研究型论文打下基础,也可以用于帮助不熟悉这一课题的人们快速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3、技术论文这类型文章侧重于介绍某种手术方式或全新的手术方法。在这类型的文章中,清晰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可以在其中运用图像,照片或插图会给人更直观的印象。一般来说,这类型文章的重点是介绍技术方法,对并发症或预后情况的描述就相对有限,所以选择此类型论文时,要仔细考虑其的适用性,因为并非所有期刊都接受这类型的文章。4、信件类文章这类型文章一般用于表达对已发表论文的质疑或个人观点,也可用于发表一些没机会发布的数据和想法。总体来说,信件类论文虽然可以引用相关文献来证明初稿可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不过这类型论文的价值与研究型论文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通常也不能用作职称考核。所以这类型文章大多用于科研工作的辅助,同下面的案例报告一样,应该谨慎的使用。5、案例报告一般是针对一个有趣或罕见的疾病而撰写的,可用作教学。它可以是单一病人或者一系列类似病例的报告,或者是对文献中已报道病例的更全面的描述。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实际工作中,想发表一篇案例报告并不容易,因为已经有太多类似的文章,期刊编辑们对此已经提不起兴趣。不过,如果你可以介绍一种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方法,那么也是有可能发表成功的。此外,还可以试试将病例报告融合入其他文章类型,例如评论类或图像报告等,这样也许可以增加出版机率。

据学术堂了解,发表医学论文可以分为基础医学论文和临床医学论文。(一)基础医学论文研究人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致病因素以及人体对致病因素的入侵和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干预所做出的反应,认识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成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论文多数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围,包括实验研究和现场调查,少数属于技术交流范围,即介绍实验技术,有关仪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等。(二)临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的机制、诊断和治疗,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以及其中的学科。临床医学论文多为应用研究范围,可分为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有理论研究和技术报告,目前属回顾性总结分析的论文较多。不管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们都要注意,面对病患的信息,我们都要以保护患者信息为主,不可轻易泄露患者的私人信息。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发表论文学分标准

上面的兄弟说的很详细,其实具体分数没有一个统一值的,看一下单位的评职文件,上面有详细的分数,评职 毕业这些需要帮助的话来详聊

一般就是课外分两分而已

看你发表的论文质量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分绩点不够,学校会延期毕业的,在毕业的时候,不给发学位证。需要在学校开办的小学期去完成没有拿够的学分绩点。有些不开办小学期的,那就需要复读一年了,跟着小一届的同学读,完成学分绩点。不过复读一年的话,已经修够的学分就可以不用再修了。另外有的学校发一篇论文加0.5个学分绩,可以努力下多发表几篇学术论文,加起来达到学校的标准了就可以拿学位证了。

一般都是十个学分以上。毕业论文的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大概十六个学时就占一个学分。有时不一定。

学校论文发表级别划分标准

论文分为六个级别,具体解释如下:

1、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

3、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

4、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

5、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6、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毕业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3、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意义: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论文种类:

专题型: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