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文学遗产发表了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9:45:26

文学遗产发表了论文

张庆民先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主要侧重于古代小说研究;在小说研究中,尤长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其博士学位论文便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近年来,张老师主持项目多种:1999年至2001年,主持北京市科干局项目——《太平广记》研究;1999之2002年,参与研究课题两项,分别是教育部项目“中国古代小说专题”和“中国古代戏曲专题”;2002年至2006年,主持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志怪小说研究;2006年至2009年,支持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项目——陆氏《异林》考论,其成果之一《陆氏<异林>之钟繇与女鬼相合事考论》一书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2010至2013年,主持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库全书》所载小说研究,现在研;同时主持在研的有2012至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干宝及其《搜神记》研究。张庆民先生的个人成果中,专著有《陆氏〈异林〉之钟繇与女鬼相合事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8月)、《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主编教材有《新编大学语文》(理科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中国历代文书精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参与编撰的教材、工具书有《百科图说元曲三百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1月)、《中国古代小说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中国古代戏曲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同时,张庆民先生还在《文学遗产》、《江海学刊》、《红楼梦学刊》、《语文建设》、《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山东大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齐鲁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代表论文如《干宝生平事迹新考》、《<搜神记>研究二题》和《陆氏<异林>之钟繇与女鬼相合事考论》等。最近,张庆民先生的《<搜神记序>初探》一文发表于《文学遗产》第6期。

《文学遗产》创刊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学术刊物,本学科研究的许多新成果都藉本刊得以发表和确认,它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国际汉学界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权威性。 本刊的主要内容有:有关古典文学理论、各时代作家作品、各文学流派、各种文体的研究,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贯通,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论文。还有古典文学文献资料的考据及研究整理,有关学科建设的探讨,对有关研究著作的评论,国内外学术信息,等等。

发表文学遗产论文

1999年11月获湖北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2001年12月获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2002年11月论文《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获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会的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12月,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2003年六月,获浙江大学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博士论文《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再造——宋南渡文坛的历史文化考察》被浙江大学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并参评2004年度全国百佳优秀博士论文。论文《南渡前后岭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获厦门市第六次社科奖三等奖。 自1999年起,发表论文有:1、《系统开拓重构——评刘学锴<李商隐诗歌研究>》《江淮论坛》1999年2期。2、《尊词与辨体——宋词独特风貌形成中的一对矛盾因子》《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3期(此文为2000第四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摘录)。3、《宋词分期研究述评》,收入《词学研究年鉴》(1995——1996),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版。4、《一部有特色的断代词学思想史——评<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3期。5、《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理论提升与人文关怀——评余恕诚<唐诗风貌及其文化底蕴>》《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2期《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1期(与尚永亮先生合写)。6、《花间词情民间风味——刘过情词初探》《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2期。7、《评刘尊明<唐五代词史论稿>》《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6期。8、《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3期。9、《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考辨》《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复印。10、评《金元词通论》《宋代文学研究年鉴》武汉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11、《<唐诗风貌>简介》,蒋寅、张伯伟等主编《中国诗学》(第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12、《东坡词误收<青玉案>一阕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13、《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创作》《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与美国印地安纳东亚系助教尹罗兰(LARA I INGEMAN)合作撰写)此文为《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八期全文转载,又同时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3期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14、《宋诗人庄绰、林季仲、郭印、曹勋生卒考辨》《文献》2004年第1期。15、《齐梁名士 宫廷文人––––南朝梁江陵庾氏世家》,收入《中华文化世家丛书》(荆楚卷),曹月堂、舒怀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2004年3月版。16、《宋室南渡前期的政局变化与词坛风气》《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3期。17、《宋室南渡与词坛唱和之风的兴盛》,《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8、《南渡前后贬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浙大学报2004年第5期。19、《宋室南渡与文化版图的重组——以宋代文人及其文学活动为切入点》20、2004《文学遗产》国际论坛会议论文。《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21、《秦桧与绍兴文坛的谀颂之风》(与郑玲合作),《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6期22、《和战之争与南渡士人的分野》(与李本红合作),《安徽史学》2006年5期。23、《书即师也》,光明日报2006年1月。24、《南渡词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态势》 文学遗产2006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5、《科举与江湖诗派的漫游》,2007年1月。26、《略论晚清目录学家丁丙的词学思想》(与陈瑶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2期。27、钱建状 《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浙江大学学报》2008第3期。28、《科举与宋代文学的期集》,《教育与考试》2008年第5期。29、《围绕赵明诚诸子与李清照生平创作的几个问题》,《庆贺吴熊和教授从教50周年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30、《南宋进士分科考试的形成契机——兼论宋代科举史上的经义与诗赋之争》,《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10月。《北京大学学报》、《教育史研究》转载。31、《考官的雅集——同文馆唱和诗发覆》(与杨唐衍合作),《教育与考试》,2009年8月。32、《山谷词与唐诗》(与孙宗英合作),《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6期。33、《以<全宋文>补<全宋诗>二十则》(与苏碧铨合作),《中国韵文学刊》2009第第4期。34、《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与尚永亮教授合作),《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录。35、《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考辨四则》,《新美术》2011年第6期。36、《宋徽宗朝停废科举真相辨证》,《科举学论丛》2011年6月.。37、《宋诗人萧贯生卒年考》,《江海学刊》2012年第3期。38、《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文学遗产》2012年5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9、《落花无言 人淡似菊》,收入《追求知音的教学境界》一书,2012年9月。40、《宋诗人刘潜卒年考》,《江海学刊》2012年11月。41、《宋代的科名崇拜、科名歧视与文学传播》,《厦门大学学报》2012年11月。42、《北宋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仕履订补》,《新美术》2013年3月。43、《如是我闻——忆吴熊和师》,文学遗产(网络版),2013年3月。44、《定量分析在词学研究中的成功尝试》,《词学》 ,2013年6月。45、《宋史文苑传的史料来源与史料价值》,《厦门大学学报》2014年7月。 (一)《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厦门大学2006年10月版。本书所选取的,是宋代文化、文学研究中尚属薄弱而又亟待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力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为一个时代提供文化面貌、文人精神、文学风貌的解剖图。努力在文化、文学与士人的社会生活之间寻找中介点,是本书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本书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南宋初期而言,大量北方士人的南渡,给宋代文化、文学带来最深刻的影响是文化版图的重组与文学命运的改变。因此,举凡南渡士人阶层与类型、南迁路线、士人地理分布等关涉文化版图重组的重要因素,是本书力图说明的研究的对象。本书的第二章,即以此为中心而展开。而政局变化、时势内涵、地理环境、士人生活、南宋政府安置士人政策措施与文学进程、文坛风气之深层联系,亦是本书全力关注的重点。本书的第三章、第四章,其说明之着重点即在此。具了解之同情,力图展示两宋之际南渡士人生活的原生万言书,是本文切入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因此,虽然本书选取的只是士人中的一种类型——“词人”来作为说明对象,但意图却是借此来突出一代士人的生活状态,进而对当时的文化生态的重组、士人的文化创作的新动向进行剖析,故在说明文化、文学的总体特征与风貌时,重点并不放在现象的描述上,而是深入史料,力图对人所处时代之背景与生活之环境进行深入的探讨。文史互证,是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力图实践的原则。表现在文中,一方面,对于宋诗、宋词、宋文的解读,本书与既往的艺术批评和鉴赏的文学研究方法有有所不同,更为关心的是这些文化成果中可供利用的史料价值及因此而表现出的士人的全新的心态与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对于士人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动态,往往由外向内、由表及里,重在剖析其成因,而不仅仅是风貌描述与价值判断。主要社会评价:安徽师范大学叶帮义教授著文指出:“从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钱著至少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文献的搜罗与考辨;二是从材料出发,发现问题,寻找视角,提炼观点。……在南渡词的研究成果已有相当积累的情况下,钱著在材料、观点、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心得与创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宋代文学年鉴》2006-2007,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370-372页)。(二)、《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考察》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简介:本专著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编,主要从科举、贬谪、地理文化三个层面来考察宋代文学,旨在揭示宋代文学所涵盖的广泛的社会内容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下编为考证编,将制度史、社会史、风俗史的知识运用与传统考据学方法结合起来,对宋代重要作家的生平事迹、流传本事和作品进行了考证、辨析和辑佚。本专著的学术贡献主要有三点:一、从研究视角来看,本专著努力将制度史、风俗史、政治史、文化史的知识运用于宋代文学研究当中,充分吸收当代宋史界已有的学术成果,并以此为切入点,找到了历史与文学的若干个中介点(如科举中的行卷风尚、期集风尚、士人漫游等)。二、从研究成果来看,本专著所提出的宋代士人的行卷风尚长期存在,宋代江湖派诗人群体的形成与士人觅南举有着密切的关联,宋室南渡以后南方文学的崛起、文学重心的南移以及文学版图的重组等观点,皆为前人未曾触及或未予充分关注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空白。本专著所运用的考据方法据有一定的启示性。例如运用宋代的科举史知识(宋代的锁院制度、考试阅卷流程)来考证苏轼科场舞弊案的真伪,从宋代婢妾买卖制度考证李清照的生平创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吸收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文学研究是相当重要。本专著以例证加深、细化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社会评价:本专著的大部分章节曾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中国韵文学刊》、《江海学刊》等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过。其中《糊名誊录制度下的宋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南渡词人的地理分布与南宋文学发展的新态势》、《<东坡词>误收<青玉案>作者作》三篇发表在《文学遗产》上,前两篇还为人大复印资料2007第4期、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另外,《“福唐独木桥体”考辨》一文为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9期全文转载。《南宋进士分科考试制度的形成契机》一文为《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论点摘编。梁建国《2008年宋史研究动态》一文亦加以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6)(三)《宋史文苑传笺证》,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内容简介:本书耗时七年,依托《宋史文苑传》,广收博采,对宋代近百位作家的生卒年、籍贯、家世、仕宦经历、著述等作了详细的考订。主要观点为:(一)、《宋史文苑传》,其最直接的史源是宋代《国史》。比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事文类聚》、《范仲淹集》、《郡斋读书志》、《容斋随笔》、《嘉定赤城志》、《京口耆旧传》等诸书所引宋代《国史》片段,知和㠓、陈充、谢炎、曾致尧、苏舜钦、杨蟠、米芾、张耒、吕南公等皆《国史》有传,其所记诸人事迹并能与《宋史文苑传》互参。而《新安文献志》所载《国史洪湛传》、除个别文句稍异《宋史洪湛传》,其余全同,民国《适园丛书》本《山谷先生年谱》所引诸多《国史黄庭坚传》原文,则与《宋史文苑传》全同。(二)、宋代诸朝《国史》,本之《实录》、而又参之宋人碑志、行状、家传、文集、笔记。因此,宋人碑志、文集等实为《宋史文苑传》的原始史料来源,但非直接史源。(三)、《宋代文苑传》固然有不少舛误之处,但其作为信史的地位不容置疑。以吕南公为例,本传谓熙宁中,士方推崇马融、王肃、许慎之业,南公度不能逐时好,遂不复以进取为意。四库馆臣斥其为不经之说,谓“《宋史》荒陋,此亦一端”,然考诸本集,此实吕南公自述如此。《宋史》实不误。类似此例,不烦再举。(四)、《宋史》致误,或沿《国史》(如米芾之籍贯),或因传写(如误书“张唐卿”为“孙唐卿”),或因转述史料不慎(如误唐庚事为其兄唐瞻事,《贺铸传》误程俱诗序为词序)。或因误读原文(如记晁补之世系)。而更多的“错误”,实为《宋史》数事并举,或后事而前叙,删汰改换之际,未之熟思深考,遂致叙事失次、不确。也就是,《宋史》之书法,导致诸多疑似之误,非真误也。因此,后世学者取资《宋史》,当深味其意,未可遽断其是非。学术贡献与理论创新为:(一)弥补了《宋史》在文献整理方面的不足。(二)本课题既考《宋史文苑传》之失,又举其正,从而以实证研究纠正了长期以来对《宋史》的若干偏见与深度误解,还其信史之本来面目。(三)辑录了近百位宋代作家的生平事迹的大量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宋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基础。笺证》。社会评价:一、本书中的部分成果,曾以《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宋代书画家生平事迹考辨四则》、《宋诗人萧贯生卒年考》、《宋诗人刘潜卒年考》、《宋代书画家郭忠恕、李建中、黄伯思生平事迹订补》为题,公开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2008第3期、《新美术》(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江海学刊》2012第3期、2012年第6期、《新美术》2013年第3期上。二、本书出版后,陆续收到了武汉大学王兆鹏、尚永亮、北京大学钱志熙、台湾成功大学王伟勇等学者的来信,对其学术价值予以肯定。三、本书作为《历代文苑传笺证》这一重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之后,《古籍新书报》、,《中华古籍网》、《文学遗产》网络版、《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国内报纸、网站皆曾予以报道,并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二、本书作为《历代文苑传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小说,明清文学,叙事学,古文献整理,尤其在王世贞、李贽、《金瓶梅》、经济生活与文学研究方面用力最勤。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古籍2008)、《王世贞与金瓶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2)、《王世贞书目类纂》(凤凰出版社2012)等著作1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已参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古委会项目多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奖,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奖多项。2000年7月23日,河北卫视《燕赵之子》节目播出“许建平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题片”(30分钟)。200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探索发现》节目播出《金瓶梅与王世贞》专题片,主讲人之一。著作目录(17部)专著7部1、《<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2、《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东方出版社19993、《李卓吾传》东方出版社20044、《李贽思想演变史》人民出版社20055、《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6、《许建平解说金瓶梅》东方出版社20107、《王世贞与<金瓶梅>》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两人合著4部1、《商风俗韵——<金瓶梅>中的女性》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2、《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13、《中国小说研究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4、《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复旦出版社2008编著3部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文学史方法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小说戏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3、《王世贞书目类纂》凤凰出版社2012主编3部1、《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去蔽、还原与阐释——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中国传统文学与经济生活研究丛书》(5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主持课题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2(项目号:12&ZD159)《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8,08BZW043明清小说意图叙事与意味形式研究3、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05,05JA750.11-44016李贽思想接受史——以“晚明”至“五四”的文学接受为论述中心4、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子项目200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学关系研究参与完成的课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6AZW007)2、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方法论(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01JA750.11—440503、中国小说研究史(古委会项目)社科成果获奖1、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2、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2)3、河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金>学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4、上海市第9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5、河北省高校(1994-1997)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社会科学》1996.6)6、河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三国演义的阅读效应与民族精神》7、河北省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青年佳作奖(1994)《试论<金瓶梅>艺术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8、河北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实现转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9、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与黄霖先生等)主要论文目录■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立文学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社会科学》 1996.6■货币观念的变异与农耕文学的转型——以明代后期市井小说为论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 2007.2■“狂怪”和“与世无争”——论李贽的双重文化人格《文学评论》 2005.6■ 货币化场景-酒宴-在明清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文学评论》2007.4《新华文摘》2007.18■ 《金瓶梅》流通货币质态与成书年代补证《文学遗产》2006.5■ 南宋词史研究的可喜创获《文学遗产》 1995.5■ 李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论《文艺研究》 2004.6■ 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述评《新华文摘》 1996.11■ 文学生成与传播的经济动因《学术月刊》2006.5■中国人学美学思想从理性到非理性的一次异变《学术月刊》2006.11■A transition of Chinese humanism and aesthetics fromrationalismto irrationalism-With a focus on the debate between LiZhi and Geng Dingxian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2008年第4期■《童心说》的义理结构与中国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想之发轫《河北学刊》2005.2《新华文摘》 2005.6■《金瓶梅》的新叙事范式 《河北学刊》 2002.4■《金瓶梅》作者研究八十年《河北学刊》 2004.1■《金瓶梅》价值的经济文化解读《河北学刊》 2006.2■ 佛经与李贽思想之启蒙《河北学刊》 2007.4■ 李贽思想在周作人接受过程中的演进《河北学刊》2009.2■ 文学发展动力分析 《江海学刊》 1999.3■ 文学形式与文学研究的新方法《江海学刊》 2002.2■ 建立心态文学史学刍议 《江海学刊》 1998.3■ 经世致用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文化沉思《复旦学报》 1998.3■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路径与方法的新思考《复旦学报》 2002.5■ 文学评论中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辨析《复旦学报》2005.2■《焚书》刊刻过程、版本及真伪《复旦学报》2008.5■《金瓶梅》是一部探讨人生的小说《明清小说研究》 1991.4■《儒林外史》:一部意在言志的诗化小说《明清小说研究》 1997.1■《临清州志》与《金瓶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明清小说研究》 2008.4■《金瓶梅》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云南社会科学》 1998.3■ 关于实现古代文学研究转型的方法刍议《云南社会科学》 2002.2■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云南社会科学》2004.2■《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进展《人民日报》 1994.5.7■《红楼梦》作者研究热点透视《人民日报》副刊《大地》 1994.9■ 元剧大团圆模式定型时间探考《中国学研究》创刊号(韩国)■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化悲凉《中语中文学》(韩国) 1997.12■ 试论《琵琶记》创作的双层心理意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1■ 试论元代南北剧曲的文化特征及其成因《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版■ 百年小说戏曲研究略论《苏州铁道学院学报》1999.5■ 古代小说理论不及曲论发达原因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1■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3■《金瓶梅》中的近世文化意蕴《文史知识》 2002.7■ 建立心态文学史学的理论思考《文艺报》(理论版) 1998.11.17■ 切忌盲信与忙说《文艺报》(理论与争鸣) 2002.8.6■《红楼梦》的原始作者《读书》 1995.2■《红楼梦》作者研究又有新进展《作品与争鸣》 1994.8■《三国演义》的阅读效应与民族精神《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1■ 古代小说研究三十年简说《苏州大学学报》1997.2■ 试论《金瓶梅》的艺术结构在中国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从“清空”说到“自然清空“说《中国文学研究》第8辑■ 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中国文学研究》第12辑■ 王忬“伪画致祸”真伪考辨——以《清明上河图》为中心《中国文学研究》第21辑。2013■ 《金瓶梅》成书新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 《金瓶梅词话》“这五回”情节与作者探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文本分析派的创立与俞平伯在红学史上地位的重估《社会科学》2004.6■ 王世贞与《金瓶梅》的著作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经济生活与文学活动之关系及其研究路径《社会科学》2008.3■ 二十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3■二十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金瓶梅》中清河县地理位置考辩《金瓶梅研究》第五辑■ 《金瓶梅》中货币现象与审美价值的逻辑走向《金瓶梅研究》第八辑2005.12■ 明清小说人欲表现的特征及其嬗变《河北师大学报》1999.2■ 论小说陌生化之生成——从叙事意图的矛盾逻辑说起《社会科学》2013.3■ 《金瓶梅》文化反思:因何经济崛起而文化衰微《东南大学学报》2013.1■ 论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 《河北学刊》2013.3■ 明清小说叙事聚焦研究的四点新发现 《河北学刊》2012.1■ 嵌入方式的生成及其在意图叙事中的功能 《上海大学学报》2012.3■ 《金瓶梅》文化价值论 《明清小说研究》2013■ 《叙事的意图说与意图叙事的类型 《社会科学》2011.1■ 中西异质文化嫁接中的新文化生成 《学术月刊》2012.11■ 意图力:小说叙事的内驱动力 《求是学刊》2011.6■ 物欲幻想: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河北学刊》2010.6讲授课程1、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论(硕士课),2、中国文学史3、《庄子》选讲4、李贽研究5、小说经典与中国文化6、中国小说史(硕士课)7、中国小说文献学(硕士课)11、中国叙事学(博士课)8、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硕士课)9、《金瓶梅》与《红楼梦》研究10、戏曲的文化解读

文学遗产发表论文

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 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这也是 “民间文学” 流传的根脉所在。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女真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女真族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多少人的完善才能传到今天,这是何等的不易。众所周知,民间文学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讲述的方式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而那些能说善讲“瞎话”的“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家” ,大多数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和正在陆续地谢世而去,随着这些老人的相继作古,许多宝贵的风俗资料,民间传说在一夜之间竟成了绝响。仅从我市《民间文学故事集》的编辑工作来看,大量作品的搜集者、整理们还没有来得及见到自己搜集、整理的故事付梓成书就离开了我们。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家为民间文学遗产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 们这一代人学习,他们为此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且还有一批肚里有许多老故事的老者尚未被发现。这些老者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 “嗑儿” 和 “瞎话” 误以为是老辈人那听来的 “闲篇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知道的 “老故事”讲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使其流传下去。因此,许多极为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就这样相继失传了。我认为对于民间文学遗产说搜集也罢,说挖掘也罢,均不如说抢救来得准确。事实正在不断地证明着这项工作的迫切性,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济于事的遗憾。因此,抢救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迫在眉捷。我们这一代人可能都听过老人们讲的流传于口头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异常美丽而动听,有些故事伴随我们一生也不会忘记。我们是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种民间文学的滋养而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因为这些口碑流传的民间文学使我们最早知道了人应该善良,而且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最终有战胜邪恶,相信有情人最终能成为眷属;知道了人类因为有爱世界才美好,我们活着才会感到温暖,同时,民间文学的流传也使我们感到来自这方水土,来自祖辈先人们感情链条的代代传递,我们必须把这条美丽的情感链传递下去。出版《海伦民间故事集》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我们所做的仅仅是民间文学艺海里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民间的故事没被发现,有待于我们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有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作为上层建筑,民间文学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要确保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重要的本职工作,是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迫切需要,是责无旁贷的事。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就必须走出办公室,离开书案,迈开双脚,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街巷胡同,甚至要把工作细化到老百姓的大杂院里、小炕桌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很快地开展起来。民间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民族性和民间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鲜明地体现着这一点, 传承它保护它不是单纯的怀旧复古,也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为传承而传承,而是要接过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接力棒,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服务,为贯彻党的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服务,为丰富、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文化生活充实新的内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要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与之相适应。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停止了就没有生命力,所以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民间文学正是群众喜爱的有着深厚基础的表现形式。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让我们的民间故事充实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所认知、 所接受、所热爱,使之成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力军,从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文化的目的。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看待民间文学遗产,认真做好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故事。其次,正确处理民间文学遗产的艺术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系,把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当成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把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看成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创新的广阔舞台,从而激发人民群众保护民间文学遗产的积极性。再者,要大力研究和实践民间文学遗产的改革与创新,使民间文学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而实现与时俱进,在发展中继承,既保护原汁原味,又适合现代生活节奏,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所易于接受、推广、普及,让充满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显示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市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间文化,努力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群众文化的创新,群策群力、密切协同,总之, 民间文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课题巨大而精深。现在出版这本《海伦民间故事集》仅仅是大课题的开端。研究、开掘这个课题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在海伦这块有着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更加适合民间文学的生长和流传。这里有着太多的传奇与故事。在这块 土地上生长出的民间文学真诚粗犷、热情奔放,与这片黑土地融为一体,显得越发博大、凝重。就文化而言,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有它的合理性,正是这些合理性才是它得以生长、流传、延续的前提,这些合理性具体说也就是民众的喜闻乐见,这就是它存在流传的基础。民间文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对宏观的传统文化提供独特的启示,以证明它不仅促使传统文化更加瑰丽多彩,而且也证明它还是诸多文化的根系,民间文学由大家共同分享它的思想、情感、知识、信仰,如果缺少了民间文学这一环节,民间文学的思想意识就无法在人们中间代代相传,民间文学升华了文化,又丰富了文化,所以应充分尊重民间文学,进而挖掘其内涵 ,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从中寻找出有利于文化建设的转换方式。水有源,树有根。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学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千年风物千年情怀,民间文学艺术弥足珍贵。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我们的传承与保护,也决定了我们的创新。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要动员全社会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持之以恒,才能够见实效,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让传统的民间文学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保护中发扬光大。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创造辉煌

1、《一捧雪》本事与“一捧雪”玉杯辨 《文献》,1988年第2期。2、戏曲起源与中国文化的特质 《戏剧艺术》,1989年第1期。3、近代传奇杂剧对传统戏曲形式的维护与背离 《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4、孟姜女故事与上古祓禊风俗 《戏剧艺术》,1992年第1期。5、潮州出土《刘希必金钗记》考述 《文献》,1992年第3期。6、《唐书》未必抄《外传》 贵妃何曾到东瀛——读《考证杨贵妃两项新发现》 日本九州大学《文学研究》第93辑,1996年。7、说“青鸟飞去衔红巾” 《文学遗产》,1996年第5期。8 、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 《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9、中国戏神初考 《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10、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文学遗产》,1998年第4期。11、孤本明传奇《盐梅记》述略 《文献》,1999年第1期。12、二郎神信仰及其周边考察 《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13、 “瓦舍”、“勾栏”新解 《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14、试论戏剧的本质与中国戏曲的特色 《古代文学研究集刊》,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12月。15、关于《惊鸿记》作者的新材料 《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16、 “竹竿子”再探 《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17、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 《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18、 从《文学研究》到《文学评论》──对一段文学学术史的回顾 《东方文化》,2001年第6期。19、“竹竿子”考补 台北《民俗曲艺》第132期,2001年9月。20、古剧脚色“捷讥”来源考 《文史》,2002年第4期。21、《踏谣娘》考源 《国学研究》第十辑,2002年11月。22、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 《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23、元杂剧“题目”、“正名”的来源与性质 《文史》,2003年第4期。24、《骷髅格》的真伪与渊源新探 《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25、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26、元杂剧中的“次本” 《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27、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春季号)。28、从敷演佛经到敷演戏曲 《国学研究》,第十二辑,2004年6月。29、 “务头”新说 《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30、 酒令与元曲的传播 《文艺研究》,2005年8期31、 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32、 后戏剧时代的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33、 灯节与佛教关系新探 《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34、 先秦的散乐与夷乐 《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35、 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36、《燕子笺》传奇的被罢演与被上演——兼说文学的“测不准”原理 《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37、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 《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38、佛经中的“谤佛”故事与大足“谤佛不孝”石刻——兼说变文、变相与戏剧之关系 《文史》,2010年第2期。39、19世纪西方人扮演的中国戏剧——晚清华人海外观剧研究之一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40、清末广东戏剧演出图像说略——以《时事画报》、《赏奇画报》为对象 《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41、 “佘太君”与“折太君”考 《文史》2011年第3期。

刘志伟,男,汉族,1962年12月生,甘肃通渭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文选》学会理事。曾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与《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魏晋文化与文学论考》等专著;主编兰州大学系列重点出版项目“两岸文化星系” 丛书,首辑收入所著《“英雄”文化与魏晋文学》。主持国家教育部和古委会等省部级项目,参加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曾为北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应邀赴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佛光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马来西亚马华公会(MCA)中央党校等进行学术交流、讲学活动,曾兼任台湾佛光大学史学系所客座教授、马来西亚华人公会(MCA)中央党校学术顾问兼客座教授、河南省中原文化与资源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等。

文学遗产论文发表

郭杰,男,1960年出生,江苏徐州人。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曾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曾任教于中国矿业大学、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师从著名文学史家杨公骥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著名诗人、学者张松如(公木)先生学术助手,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深圳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方向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诗学理论。在中国上古诗歌(特别是《诗经》、《楚辞》)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专著《屈原新论》,从历史、文化、艺术的三维视野中考察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被认为是楚辞研究的重要突破。另著有《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先秦诗歌史论》、《周族史诗研究》、《元白诗传》、《元好问》等多部专著,担任十卷本《中国文学史话》主编、五卷本《文学大教室》主编、九卷本《中国诗歌史论》副主编、《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综合卷》副主编。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承担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比较文学视野里的中国诗学》、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风骚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精神研究》、广东省高教厅社科项目《易、道、玄、禅与中国古典诗歌》等多项课题。先后获广东省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三等奖(2005)、2000-2001年度《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深圳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6)。参与主持的国家重点社科项目《中国诗歌史论》获第一届国家社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届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等。

钱志熙,1960年1月26日出生于乐清市白石镇。小学、初中在当地学校毕业,1976年乐清中学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8年考上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温州师院。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数次赴国外讲学,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曾被日本东京大学聘任为外国人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中文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文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钱志熙一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及相关文化领域的研究,以诗歌史为主攻方向。特别是他在中古诗歌、北宋诗歌、乐府诗歌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命问题、山水文化与文学等重要领域或重要课题上,作出了突破性的研究。已出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等六部专著,曾发表《黄庭坚与禅宗》、《黄庭坚诗分期初论》、《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等论文70多篇。他曾获北京市第三、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0年度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他还入选北京市理论建设百人工程,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文科的中国文学门。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在师范馆已有“中文”、“文学”等科目,1903年又设置“中国文学门”一类课程,但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科。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独立学科。近百年以来,北大中文系培养出大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等,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科研项目量和获奖成果的质与量,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目前,北大中文系已发展成为全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就在这个群贤毕至、高手林立,令人神往的学术圣殿里有位温州人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了这里的学术“少帅”。这位温州人就是钱志熙。与钱志熙相约在北大门口。没多长时间,他骑着自行车来了,从外表到内心渗透着旧文人气质,很儒雅。如同深巷小院的中文系办公室在北大校园东北部区,红漆门楼是北方建筑风格,有点凝重,推门进去是块绿地,种植着树木,周围的墙壁上爬满藤蔓,一片葱绿,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条小径通向古典文学教研室。这一带叫静苑,静苑两旁相对排列着几幢四合院,听说是当年燕京大学的女生宿舍,冰心先生在燕大读书时就住在这里。尽管多少年过去了,北大校园的人文气息仍是那么的迷人。我很喜欢。沐浴着家乡诗歌的灵性金:来北京之前,温州学界几位前辈向我介绍你的学术成就,黄世中老师还称赞你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特殊贡献。不仅如此,我在网络上还曾聆听过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授的《三曹父子与建安诗风》录音。很想知道你近来在忙什么?钱:说起上“百家讲坛”,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大约2000年吧,那时央视的“百家讲坛”还没有现在名气大。他们找我们北大商量,要与我们合作搞个学术性的讲坛,目的在于提高节目的学术性。因此,当时的节目就把我们的课堂搬到电视上,北大及国内外一些名教授都上了,如杨振宁、吴敬琏、厉以宁等。其实,中央台4套的《中华文明之光》也是与北大文科合作的面向大众的学术普及节目,讲授从先秦到清代的中华文明史。《苏轼》的那一集是我讲的。当时我们讲授的内容属高雅文化,偏于学术性,与现在的“百家讲坛”定位有差异。你问我现在忙什么?我的研究涉及领域比较多,其中有一个方向是关于乐府诗的研究。乐府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体裁之一,它的创作经历了从汉到明清这样悠长的历史时期,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如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王运熙《乐府诗论丛》、杨生枝《乐府诗史》等专著,都是各有建树、各具特色。但这个课题仍有许多空白点需要研究,在研究方法、思路方面也有调整的必要。我的《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一书,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汉乐府定位汉代的流行于宫廷与市井的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娱乐艺术,从这个角度来看乐府诗的艺术特点。这两年,我主要的工作是撰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一书,大约有50万字,目前初稿已经完成。金:你说的萧涤非、王运熙等人都是当代大名家。可见你已经跻身中国古典文学名家的行列,这是很不容易的。乐清是“永嘉四灵”之一翁卷的故乡,你出生在这块土地上,沐浴着家乡诗歌传统的灵性。你走上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道路,是否与这块土地有着联系?钱:我想有的吧。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四人同为南宋温州人,彼此志趣相投,诗格相似,又因为四人字号之中均带有“灵”字(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故此统称他们为“永嘉四灵”。他们对南宋温州诗坛的影响很大。其实,“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叶适还在我的老家白石书塾教过书。中国的文人学者,有许多都是有地域文化背景的,多少要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还是意义深远的。实际上,我之所以会成为古典文学研究者,偶然之中也包含着某种必然。当年我考入大学,后来又考上研究生、博士生,这种人生每一步的具体走法,是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我从小喜欢文学,入学后更培养了自觉地学习文学、研究文学兴趣,使我走上了这条道路又好像带有了一点必然性。我的家庭虽是个地道的农家,但我母亲能讲好多民间故事和好多儿歌等,还有民间流行的温州鼓词,我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听。在小学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毛主席诗词》,这可以说是我正式接触诗词的开始。因为祖父教过私塾、村校,所以家中有一些旧书,“文革”中烧了一些,到我上中学时,就只有《古文观止》、《三国演义》、《说岳全传》及《千家诗》这几本,都给了我生命的滋养。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之后,才开始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金:杭州大学中文系也是著名校系,名家教授云集,如“一代词宗”夏承焘、通俗文学名家徐朔方等老先生学富五车,名扬四海。你在这里读了本科,又读硕士研究生,其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钱:说到大学时的学习,听老师讲课当然也是重要的,但真正起作用的、为后来的专业研究打下基础的,恐怕还是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本科一年级时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集子和少量的外国名著;二年级后,主要转入古典文学专集、选集的阅读,从《诗经》、《楚辞》到元明戏剧,基本上浏览了一番。此外就是写作,先是写小说、散文和新诗,上次回老家,发现旧书柜里还躺着好几本当时的涂鸦之作;后来随着兴趣转入古典文学,就开始较多地学写旧体诗词。那时在读古人的集子,偶有想法就做笔记,好的作品则要摘抄。后来读古人的诗话一类的书,发现原来自己的想法、眼光,也颇有接近古人的地方,信心一下子就增添了许多。本科三年级时开始学写专业论文,但真正算得上专业研究的,还是从硕士阶段开始。硕士时候我的专攻是唐宋文学,师从吴熊和、蔡义江两位先生。平时的专业学习,除了搜集资料写论文外,主要的时间还是花在阅读文史哲经典上。通读了几个唐宋大家的集子,最后选择黄山谷做硕士论文。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发表在《文学遗产》上,是当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论文年龄最轻的作者之一。编辑部的人说:“那几年,如听到有人说《文学遗产》只发老资格学人的文章时,我们总拿你的例子来反驳。”

1 、论李纨判词之谜,《社会科学家》 1986 年第 2 期2 、论荣府的管理机构与制度,《红楼梦学刊》 1986 年第 3 期3 、人物性格的数学抽象与定量分析,《当代文艺思潮》 1986 年第 4 期4 、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红楼梦学刊》 1987 年第 1 期5 、论长篇小说结构形态的演变,《社会科学家》 1987 年第 4 期6 、《红楼梦》“成书新说”难以成立,《华东师大学报》 1988 年第 1 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1988 年第 2 期摘要刊登7 、“有是理乃有是数,有是数即有是理”,《红楼梦学刊》 1988 年第 1 期8 、“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梦学刊》 1988 年第 4 期9 、文学、数学与电子计算机,《自然杂志》 1988 年第 12 期10 、论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明清小说研究》 1989 年第 1 期11 、《红楼梦》不是飞来峰,《红楼梦学刊》 1989 年第 3 期12 、《樵史演义》作者非陆应暘,《明清小说研究》 1989 年第 4 期13 、汤显祖、虞淳熙序《西湖一集》考,《华东师大学报》 1989 年第 5 期14 、论贾府经济体系的崩溃,《红楼梦学刊》 1990 年第 3 期15 、明代通俗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文艺理论研究》 1990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1990 年第 12 期转载16 、论小说史上的二百年空白,《华东师大学报》 1990 年第 5 期,《文汇报》( 1990 ? 12 ? 2 )发表此文论点摘要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1年第2 期转载,《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 1991 年第 1 期发表论点摘要17 、拟话本二论,《文学遗产》 1991 年第 2 期18 、漫谈小说“识语”,《明清小说研究》 1991 年第 2 期19 、关于熊大木字、名的辨正及其他,《明清小说研究》 1991 年第 3 期20 、论通俗小说的双重品格,《上海文论》 1991 年第 4 期,《新华文摘》 1992 年第 1 期发表论点摘要,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2 年第 1 期转载21 、论明清之际的时事小说,《华东师大学报》 1991 年第 4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转载22 、宝珠?死珠?鱼眼睛,──论赵姨娘兼谈贾府婢女归宿 ,《红楼梦学刊》 1992 年第 2 期23 、唐寅与“庚黄”,《红楼梦学刊》 1992 年第 2 期24 、论《金瓶梅》作者考证热,《华东师大学报》 1992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2 年第 9 期转载25 、也是一首《临江仙》,《红楼梦学刊》 1992 年第 3 期26 、鲁迅关于历史遗产的理论和实践,载《扬弃与发展》,湖南出版社 1993 年 1 月版27 、从繁荣到萧条,──论清初小说创作的发展,《学术季刊》 1993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4 年第 1 期转载28 、宋教仁与《石头记》,《红楼梦学刊》 1993 年第 3 期29 、论明清小说的宏观研究,台湾《中国文化月刊》 169 期30 、书生的困惑、愤懑与堕落,──从小说笔记看明代儒贾关系之演变 ,《华东师大学报》 1994 年第 1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历史) 1994 年第 5 期转载31 、王晫与他的《今世说》,《明清小说研究》 1994 年第 1 期32 、论古代小说研究中的纷争及其意义,《明清小说研究》 1994 年第 3 期33 、明代的商贾与书生,《书城杂志》 1994 年第 3 期34 、明代的商贾与官僚,《书城杂志》 1994 年第 5 期35 、关于明清小说研究格局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 1995 年第 1 期36 、应当重视古代小说的史学价值,《中外作品研究》 1995 年第 1 期37 、读李延昰《南吴旧话录》,《书城杂志》 1995 年第 3 期38 、许筠与中国明代小说(合作),《明清小说研究》 1995 年第 4 期39 、四部明代小说成书年代之辨正,《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6 期40 、论古代小说的史学价值,《华东师大学报》 1995 年第 5 期41 、刘烈女本事等六则,《明清小说研究》 1996 年第 1 期42 、《金瓶梅》传入朝鲜李朝时间考(合作),《延边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2 期43 、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李朝(合作),《华东师大学报》 1996 年第 4 期44 、《剪灯新话句解》明嘉靖刻本辨(合作),──兼谈该书在朝鲜李朝的流传与影响 ,《文学遗产》 1996 年第 5 期45 、“文学史”的评判及其他,《文汇报》 1996 年 9 月 4 日 学林版46 、洪楩嫁女等四则,《明清小说研究》 1996 年第 4 期47 、从比较看研究体系的演进,《复旦学报》 1997 年第 1 期 ,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1997 年第 5 期转载48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在异国的再现(合作),《文艺理论研究》 1997 年第 1 期49 、明清小说研究对象窄空白多,《文汇报》 1997 年 6 月 23 日50 、异域的反响,──朝鲜李朝士人论《三国演义》摘评 ,《明清小说研究》 1997 年第 3 期51 、论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文学遗产》 1998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 1998 年第 9 期转载52 、明代小说史导言,《明清小说研究》 1998 年第 2 期刊于首篇位置 , 97 ' 武夷山中国小说史国际研讨会宣读,53 、论朝鲜李朝的小说理论,载《东亚文化论坛》,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年54 、从《热河日记》看清代通俗文学的传播(合作) ,载《中韩人文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1 月版55 、论明中叶文言小说创作的复苏,韩国《中国语文论译丛刊》第二卷, 1998 年 12 月56 、《樵史演义》作者考证杂谈,《学林漫录》第十四集,中华书局 1999 年 4 月57 、《热河日记》与中国明清小说戏曲,《明清小说研究》 1999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1999 年第 12 期转载58 、论明初的文言小说创作,《华东师大学报》 1999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1999 年第 7 期转载59 、沈万三秀的命运,《解放日报》 1999 年 7 月 3 日60 、松江明清四五七进士,《文汇读书周报》 1999 年 12 月 11 日61 、漫谈陆士谔,《文汇读书周报》 1999 年 12 月 18 日62 、何良俊的牢骚,《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1 月 22 日63 、“破靴阵”与“打行”,《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2 月 19 日64 、清租界查禁《红楼梦》,《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3 月 18 日65 、《说郛》与陶宗仪、郁文博,《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3 月 25 日66 、宋懋澄与他的《九龠集》,《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4 月 8 日67 、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文学遗产》 2000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资料 ( 古代文学 )2000 年第 8 期转载获 2000 - 2001 年《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68 、屠隆与两起悬案,《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5 月 20 日69 、张文虎留下一部日记,《文汇读书周报》 2000 年 7 月 29 日70 、何日得睹《云间人物志》,《解放日报》 2001 年 1 月 12 日71 、突破小说史研究的传统模式,《文学报》 2001 年 2 月 15 日72 、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一些思考,《明清小说研究》 2001 年第 1 期73 、《近代翻译小说编年》及提交说明载《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版74 、近代小说及其研究的数理描述,《华东师大学报》 2002 年第 4 期75 、一部“红楼”,半壁江山,《文汇读书周报》 2002 年 9 月 6 日76 、研究格局严重失衡与高密度重复,《文汇读书周报》 2002 年 9 月 6 日77 、关于《明清上海地区稀见文献五种》,《华东师大学报》 2003 年第 6 期78 、关于古典文学研究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文学遗产》 2004 年第 1 期79 、《金瓶梅》作者如何考证,《文汇读书周报》 2004 年 2 月 6 日《新华文摘》 2004 年第 9 期转载80 、关于《西游记》的两次争辩,《文汇报》 2004 年 2 月 29 日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5 期转载81 、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 2004 年第 2 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4 年第 11 期转载82 、“小说史”的体例与重写,《解放日报》 2004 年 11 月 7 日《新华文摘》 2005 年第 1 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5 年第 2 期转载83 、我与小说研究的书目书,《明清小说研究》 2004 年第 3 期84 、论晚清小说书价,《华东师大学报》 2005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5 年第 12 期转载Frontiers , of , Literary , Studies , in , China2007 年第 1 期转载85 、明代通俗小说概述,载《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86 、明代文言小说概述,载《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87 、明代小说文献,载《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版88 、报刊文学与商业交换法则――以《瀛寰琐记》的出版史为分析个案《学术月刊》 2006 年 5 月号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6 年第 11 期转载89 、重建文学史的基础,《华东师大学报》 2006 年第 3 期90 、关于鲁迅文学活动的最早报道,《文汇报》 2006 年 7 月 16 日91 、历史上的小说盗版案,《文汇报》 2006 年 9 月 24 日92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893 - 1895 ),《明清小说研究》 2006 年第 3 期93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的价值,《华东师大学报》 2007 年第 1 期94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896 - 1902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年第 1 期95 、 The , price , of , novels , in , the , Qing , Dynasty《 Frontiers , of , Literary , Studies , in , China 》 2007 年第 1 期96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903 - 1905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年第 3 期97 、晚清《新闻报》有关小说编年( 1906 - 1908 ),《明清小说研究》 2007 年第 4 期98 、“小说界革命”的预前准备,《华东师大学报》 2007 年第 6 期人大复印资料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8 年第 2 期转载99 、《西游记》里的挑担问题,《文汇读书周报》 2008 年 1 月 18 日·

遗产发表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正式提出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相对于有形的物质类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破坏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鼓励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下面我们来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

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

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

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 *** 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 *** 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

每年要向 *** 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

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2001年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2002年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

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

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

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

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

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

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

)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

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

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2013(4):67

[2]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3]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

[4]郑海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N].人民日报,2017-06-08

保护历史 文化 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文化遗产与保护

摘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早在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就对“西化”风潮中我国古旧历史建筑的颓萎凋零忧心忡忡。他曾叹道,研究和保护历史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现代建筑再利用风潮,这是因为战后许多都市的重建工作更加迫不及待,当时在现代主义笼罩下,许多开发商与建筑师采取破坏、重建为首选,以求得快速发展追求城市效果。而不愿意改善那些有着良好的状态、有着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更好适应新时期要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古旧建筑在隆隆声中被夷为平地。

国内对古旧建筑的态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破四旧,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平为正负零点零。

80年代古旧建筑常常被视为是某些基地利益开发的阻碍,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90年代一些城市对于古旧建筑以与整体环境不符、年老多病等为理由毁坏了一些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建筑遗产处境陷恶,要么在改造后面目全非,要么在保护地段中苟延残喘,而市场则在历史地段巨大的地产潜值驱动下对之“虎视眈眈”。翻开到2003年为止的世界遗产目录,被认为代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29项,除了其中的4项为自然遗产和为数可怜的反映人民生活历史的文化景观外,绝大多数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们的宫苑和死后的坟墓,及其为维护其统治的宗教庙宇建筑。我们当然要万分珍惜历史遗产,保护和善待它们是文明程度的标志。

比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几大文明古国,法国的历史和文物不能说是非常悠久非常众多的,但现在的法国和法国人,却总是以文化大国的姿态出现,并以自己优秀的 传统文化 而自豪。这种自豪,来源于他们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之深入人心。在现代法国,“遗产”一词使用得是如此广泛,人们听到它的第一个反应并不涉及财产,而是全民共有的“文化遗产”,以及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词汇: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 百科 全书…那巍峨而辉煌的宫殿,斑驳而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闪着金光的古典家具,以及价值连城的名画,所有这些,都为法兰西增光添彩。事实上,法国以其卓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已经成为骄人的世界第一旅游大国。为何做的如此之好呢?让我们来看以下。

1887年法国制定出了世界第一部文物建筑保护法。

1913年12月31日,现代世界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保护历史古迹法》在法国诞生。

法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全面而细致,例如,在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古建筑内,哪怕在墙上钉一个钉子,也要经过许可;在一间被特别保护的17世纪的建筑物内部,家具摆设的位置都不能随便变动。任何破坏规定的做法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特别是由于文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都自觉自愿的做文物保护的“监督人”一个破坏文物、不尊重古人的家伙,在普通法国人眼里会被视同强盗、窃贼。利用名胜古迹举办文化和大型欢庆活动是近年国际上的潮流,但这些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他们说,在这些金碧辉煌的大厅内活动,“除了这里的空气,我们什么也不能碰;除了声音,我们什么也不能留下!”

1964年,法国对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点,经国家登记的历史建筑即达4万处,而这个数字现在还在增加。这些情况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担心民族特性的丧失,渴望寻求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凡是能够加强这种认同感的遗产都受到加倍的珍视。[2]

但是,在我们中国,情况却不容乐观。那种部分青红皂白,借口发展任意破坏遗产的行为,在今天并没有绝迹。目前,报纸上报道,长城被国外的青年随意践踏。长城是我国统一的象征,是伟大的文化遗产,而国人竟然为了利益,不顾国家形象以每人60元的价格“出售”给外国人狂欢。相对而言,法国人绝对不会这样做。

就在2000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云南省建水古城几十座珍贵的百年以上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包括建水人耳熟能详的五官府、进士府及翰林第,被拆的片瓦无存了。按照拆除计划,606米长的建新街临街一百多座传统民居也都被夷为平地。

然而,据建水县副县长李国才说,拆除这些遗产的理由只是要“把这条街建成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步行商业街”――要把它成一条清式仿古街。记者问道:“一边是真实的历史遗迹,一边是钢筋混水泥的假古董,究竟哪一个更有价值,应该十分清楚。

这种破坏文化遗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在一本艺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旧火车站客运楼毁坏的文章,叙述了在本世纪初由德国人设计修建的一坐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年代,还是建筑艺术价值,从多角度来说都应该无条件的保留着,只可惜最终结局还是被大方的拆掉了,原因是在那个时期对旧建筑的历史性及艺术价值建议,只有少数人发出了无力的呼声。事情非常清楚,城乡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经在随着建筑遗产的无存而濒临消失。而刻意保护所导致的各种利益矛盾,引发了一个又一个激烈的社会冲突。面对这样复杂的状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有诸多内外因素,在改造修缮中“寻根”是设计师的追求,对一座古旧建筑改建的成功将会迎来不同寻常的称誉。为此,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这一方面北京元大都城遗址公园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抢修、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战士给人的是昔日文化、文明。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保留旧有遗迹,实行重点整修,解决新功能对古遗址的要求。

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在“整旧如旧”这一术语中,存在隐藏的含义,是说在修缮古建筑的时候,其中的某些部分,在有充分依据的时候,仍应尽可能的恢复到它建造之初的那个样子。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缮。这座建筑原为____教堂,在改为伊斯兰清真寺以后,原来6世纪绘制的早期基督____被覆盖在伊斯兰式的装饰之下了。现代文物修复者小心的剥除了表面的后世装饰,将早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墙面绘饰重新显露出来。

只有那些拥有充足的考古依据,如长时间的调研、测绘、解读、论辩和方案探讨等,充分了解其原始状况,因种种原因已遭破坏的对象,在十分必要的时候,经过缜密详细的复原研究和论证,将之恢复到原有的样子,“再现”它的历史与艺术信息,才是能够接受的,甚至是有意义的。

毋庸质疑的是,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是21世纪建筑学的重要议程。从时下的全国范围看,城乡改造更新已是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但盲目的“大拆大建”和“拆真造假”正甚嚣尘上,而对木结构为主体的我国大量性建筑遗产究竟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在保护原则与实际操作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弹性空间,而我们要如何具有针对性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需要提出一个较为妥当的 方法 。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第一期。

[2]参见人民网驻法国记者郑园园文章《法国:视文化遗产如生命》。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