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科赫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6:03:28

科赫发表的论文

科赫毫不动摇,他在汉勒、达万等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第一次培养和分离出炭疽杆菌。又在271号样品中发现了结核杆菌,并认为该菌是引起各型结核病的病原。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生理协会的会议上,他宣读了自己发现结核杆菌的论文,所有与会者无一批评和异议。这一天成了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他又发现了霍乱弧菌,找到了霍乱病交叉感染的途径和治疗控制的方法。他还揭开了鼠蚤传播腺鼠的秘密,很快控制了腺鼠疫的流行。1890年,他发现了结核菌素。在科赫身边,差不多每天都有新的细菌奇迹出现,被后人尊为细菌学鼻祖,被授予德国皇冠勋章,并因结核病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873年罗伯特·科赫在他30岁生日那天,他的夫人用全部积蓄买了一台显微镜送给科赫作为生日礼物,从此科赫把业余时间全部花在显微镜上,潜心研究细菌与疾病的关系。1876年他分离出炭疽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证明一种特定的细菌是引起一种特定的传染病的病因。1880年他分离出伤寒杆菌,1881年他发现了霍乱弧菌,1882年3月24日他又分离出结核杆菌,并在柏林的一次医学年会上宣布了分离出结核杆菌,这在医学上是一次伟大的发现,那时他只有39岁。后又发明了结核菌素,给危害人类健康最甚的结核病的防治作出了宝贵的贡献。1882年4月10日科赫在《临床周报》上发表了论文《结核病病原学》 。科赫不仅发现了许多病原体,而且许多细菌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技术都是他奠定的。有人统计过,科赫在医学宝库中,曾增添了近50种诊治人和动物疾病方法。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科赫成了传染病的克星。1905年科赫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10年5月27日,在德国巴登的一个疗养院里,一位65岁的老人由于过度劳累心脏病发作,坐在一张椅子上静静地与世长辞了。即便这时,他身边仍然带着他那台心爱的显微镜。有一首纪念诗写道:“从这微观世界中,涌现出这颗巨星。您征服了整个地球,全世界人民感谢您。献上花环不凋零,世世代代留美名。”世界卫生组织于1982年宣布,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各个国家纷纷发行以抗结核病内容为主的纪念邮票、附捐邮票、防痨邮票,为该病的治疗、预防和科研作出了贡献。图4是德国(1944年)纪念科赫诞生100周年发行的邮票。柏林,前苏联纪念科赫逝世50周年发行的邮票;中国、墨西哥、越南、泰国为纪念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2003年,经过全球10个国家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终于确认了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最终判定这种冠状病毒是否真正的元凶,依靠的是100多年前德国伟大的细菌学家科赫提出的“科赫原则”——“它必须在所有病人身上发现病原体;必须从病人身上分离并培养出病原体;把培养出病原体接种给动物,动物应该出现与病人相同的症状;从出现症状的动物身上能分离培养出同一种病原体。”发现结核杆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为征服自然界,包括各种“不治之症”,演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危害人类的的鼠疫,在世界上曾经发生了三次大的流行,每次大流行都夺走了亿万无辜的生命,到处是“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的悲凉景象。肺结核病,我国古称“痨病,”国外有些国家称为“黑死病,”也曾被视为绝症,一旦染上,几乎没有康复的希望。此外,霍乱、炭疽、昏睡病,都曾横行人类,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然而,人类的本质力量在于征服自然。在人类同各种疾病作斗争中,罗伯特·科赫是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905年他因研究结核病,发现结核杆菌与结核菌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但这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一生的工作奠定了医用细菌学的基础,为人类征服结核、炭疽、霍乱、鼠疫等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人们誉为“瘟疫的克星。”科赫由于研究细菌所取得的成绩而饮誉德国。1880年,他转到柏林帝国医院工作。随后他研制出了两种重要的细菌学技术。一是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的细菌纯培养法。这种方法解决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各种细菌混合生长在一起而难以分离的矛盾。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一个孤立的细菌固定地在培养基的某一点上生长,不断地分裂,形成一个个可见的菌斑,这些菌班是一团聚在一起的源出一个品种的菌落,然后可以把这些菌落很方便地移种到其它的培养基上或接种到动物体内。科赫通过纯培养法否定了微生物形态变幻莫测的多态性学派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微生物的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观点,则是片面性的。为了清晰地观察细菌的形态,科赫还发明了用苯胺对细菌进行染色的细菌染色法。同时他还发明了带照相机的显微镜,能够直接拍摄所看到的细菌。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科赫提出了一个确定病原菌的重要准则——科赫定理,即在患病的生物体内能够找到一种致病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够提取并接种到健康的同种动物体内引起相同的病症,新染上疾病的动物,一定能提取与先前接种的相同的微生物。利用这些定理和技术,科赫分离出了许多种疾病的致病菌。其最突出的发现及将他推向事业的顶峰的是他在1882年成功地分离出引致可怕的结核病的致病因素——结核杆菌,并论证了它的致病机理。1890年,他培养出结核菌素,并用来诊断和治疗结核病。哪里有疾病流行,哪里就有科赫的身影。1883年,他率领医药专家深入埃及和印度灾区,研究淋巴腺鼠疫和霍乱。在那里,他发现了致病的霍乱弧菌,提出了预防霍乱流行的方法,为此,他受到德国政府给予的十万马克的奖励,并在1885年被聘为柏林大学的卫生学教授。不久,他又旅行非洲研究昏睡病。1897年到1906年间,他通过一系列工作指出淋巴腺鼠疫的传染媒介是寄生在鼠身上的一种虱子,昏睡病则是由采采蝇传染。这项发现综合其他学者关于疟疾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疟疾的新方法,即消灭携带致病物的传播者——昆虫媒介。科赫为保护人类的健康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晚年时他因心脏病住进巴登巴登温泉疗养院,在疗养期间,他还念念不忘细菌学研究。1910年5月17日,在疗养院逝世。他的功绩将永远激励人们去开辟战胜疾病的新天地!

瑞典数学家冯·科赫(HelgeVonKoch)1904年发表的论文《关于一条连续而无切线、可由初等几何构作的曲线》中演示,将一条线段平均插入三角形,不断递归迭代变化,最终形成与自然界雪花一模一样的曲线。因为当时的数学家无法解释这种类似雪花形状的图形,所以它被称为怪兽曲线(KochsnowFlake)。但是,这种有着六个棱角的雪花形状随后得到了新的认识,美国数学家曼德尔布罗(BeniotMandelbrot)于1967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著名《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一文。该文认为所有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的变化都具有自相似性和对称性,进而认为自然界的一些植物形状也是具有这种自相似性和对称性的,于是,他创立了分形理论。根据分形理论来解释,科赫雪花的形状就是海岸线的一种递归迭代变化。股票市场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各种K线变化,使用科赫雪花理论来分析,也可以快速建立起股价波动变化空间模型,并藉此认识股票下一个波动的方向,从而掌握股票投资获利的良机。 科赫雪花是六个三角形对称性形状,按照曼德尔布罗的自相似性和对称性理论,在股价处于顶部或底部形态时,只能看见股价是处于顶峰或者低谷的一半形态,往往在股价大幅攀升或者暴跌几乎成形时,投资者才恍然大悟,这个时候为时已晚。通过对科赫雪花的解构,将科赫雪花一分为二,上部是上涨的形态,是具有三个波峰的三角形形态,下部是下跌在低谷后逐渐回升的三个三角形波谷形态,看起来上下被分开成两个部分的科赫雪花形状完全对称重合。以股价底部形态来看,几乎所有的股票日K线形态都是一样的,但是依据科赫雪花的形状来选择股票,则大多数股票就无法入选成为暴涨潜力股。大多数股票在没有爆发前,股价虽然与最高价形成三角形对称和自相似,但是股价全部低于50日移动平均线,在底部潜水,投资者不知道它们当中谁能够以最快速度脱颖而出,所以,挑选股票时,设定与科赫雪花一样形状并连续迭代变化的条件,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入选。科赫雪花在迭代变化时不会拖泥带水,它会进行轻盈流畅的线型飘动,因此,首先要选择形成W底后向上攀升的股票,不能选择股价跌穿50日移动平均线的股票,即使跌破也要在三天内收回50日线之上。曾经的暴涨股如大元股份 (600146 ,,,)、三峡水利 (600116 ,,,)、西北轴承 (000595 ,,,)等在上涨时首先对2007年的最高价进行临界点突破,放天量上行,随后对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价进行全面突破。这个过程在初始上涨阶段日成交量越大越好,股价上涨偏离50日线越远越好,技术指标MACD的值越大越好,上涨速度越快越好。 猛烈爆发超大量高速上涨的股票一般会先对最靠近的区域最高价进行强势突破,突破成功并且稳固站上之后,将会对历史最高价进行全面突破,所以,在第一次接近突破的临界点时投资者可快速介入。如西北轴承在周K线图和月K线图上先后实现了三重顶突破。科赫雪花有六个棱角,分成对称性的一半,是三个棱角,所以股价在向上波动时在月K线图上是标准的对称性形状,向上暴涨突破最高价后即形成相对历史最高价W底的科赫雪花形状。投资者在观察股票波动K线图时,需要同时观察周K线和月K线图,对历史全景图有一个了解,由此判断股票目前在什么位置运行。突破成功形成三角形形状的股票随后都会让投资者获得一定的收益,如果上涨后回调,股价不能连续跌破50日线和20日线三天以上,如果股价无法在设定的条件下涨回到20日、50日线之上,则应全部卖出。 一般暴涨股出现后,会在上涨一大段后暂时休息和调整,投资者如果不想错过别的新的暴涨股,但又不舍得原来这只老的暴涨股,可以参考20日线的运行情况,如果跌破20日线就卖出,将资金用于选择新的具有临界点突破特征的股票,但是仍然关注原来这只暴涨股的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其重新站上20日线和50日线时可以重新买进。 总之,投资者可以找出历史上大牛股的上涨过程来进行对比分析,一般它们的月K线上都有明显的三个棱角,日K线上有很多棱角,但是不会超过九个,超过九个就是下跌的开始,除非该股股价极为便宜,例如2010年上涨的牛股天通股份 (600330 ,,,),它在从2.26元开始上涨之后,扭了很多三角形波动,在第五个迭代变化时才结束小幅波动,突然跳升暴涨。

罗伯特 科赫,是德国队细菌学家,医学家,结核菌,霍乱菌的发现者,曾获得1905年若贝尔生物学,医学奖。

赫兹发表的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滚动轴承的国家 十七世纪末,英国的C.瓦洛设计制造球轴承,并装在邮车上试用以及英国的P.沃思取得球轴承的专利。十八世纪末德国的H.R.赫兹发表关于球轴承接触应力的论文。在赫兹成就的基础上,德国的R.施特里贝克、瑞典的A.帕姆格伦等人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对发展滚动轴承的设计理论和疲劳寿命计算作出了贡献。随后,俄国的N.P.彼得罗夫应用牛顿粘性定律计算轴承摩擦。英国的O.雷诺对托尔的发现进行了数学分析,导出了雷诺方程,从此奠定了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的基础 所以说,没有具体是哪个人发明的,是很多人智慧的结晶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兹是电磁波的发现者. 1887年,当时赫兹正在用两套放电电极,一套产生振荡,发出电磁波;另一套充当接收机构。放电产是隙可随意调节,用以指示接收到的信号强弱。为了便于观察,赫有一次偶然把次回路整个放在暗箱中,他注意到,次回路的最大火花长度明显变小了。于是他挪动暗箱的位置,弄清了这是由于箱体挡住了原回路和次回路之间的通道所致。赫兹的工作非常认真,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现象,于是专门安排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它。他采用的线路用两套感应线圈分别向二套放电电极供电,一套感应线圈的原线圈串联起来拉同一电源,用一个开关控制。大的感应圈给出火花A,约长1厘米;另一感应线圈给出火花B,约长1毫米,从微调螺旋可以测出两极之间的距离,然后,他用各种材料挡在两个火花之间,读取火花B的最大长度。 他比较了导体和非导体的作用,确定没有什么不同,证明不是静电或电磁的屏蔽作用,接着,他又用各种透明的和不透明的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能透光的玻璃仍然能起隔离作用。看来光的因素也应排除。再埋一步实验,发现岩盐、冰糖、明矾起的隔离作用很差,而水晶和透明石膏最好,几乎不起隔离作用,几厘米厚都不影响放电,赫兹还改变电极之间的远近,变换电极所有材料,用各种不同的液体甚至不同气压的气体作为屏蔽物,又做了反射、折射等试验。最后鸪是紫外线在起作用。当紫外线照到负电极时,效果最为明显,说明负电极更容易放电,赫兹的论文《紫外光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在1887年《物理学年鉴》上。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了发现。 赫兹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国家的物理学家纷纷投到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来,因为当时人们误以为光直接变成了电,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一大好事。 从1888年到1898年,每年差不多都有好几篇甚至十几篇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发表,这些研究逐渐提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1899年,汤姆生测出了光电流的荷质比,证明光电流也是由电子组成,光电效应就是由于光照射金属电极,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猁能量而逃逸到空间的一种现象。

赫兹发表的电磁波论文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能级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对玻尔的原子理论是一个有力支持。弗兰克擅长低压气体放电的实验研究。1913 年他和G.赫兹在柏林大学合作,研究电离电势和量子理论的关系,用的方法是勒纳德(P.Lenard )创造的反向电压法,由此他们得到了一系列气体,例如氦、氖、氢和氧的电离电势。后来他们又特地研究了电子和惰性气体的碰撞特性。1914年他们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们的结论是:(1)汞蒸气中的电子与分子进行弹性碰撞,直到取得某一临界速度为止;(2)此临界速度可测准到0.1V,测得的结果是:这速度相当于电子经过4.9V的加速;(3)可以证明4.9伏电子束的能量等于波长为2536 的汞谱线的能量子;(4)4.9伏电子束损失的能量导致汞电离,所以4.9伏也许就是汞原子的电离电势。弗兰克和G.赫兹的实验装置主要是一只充气三极管。电子从加热的铂丝发射,铂丝外有一同轴圆柱形栅极,电压加于其间,形成加速电场。电子多穿过栅极被外面的圆柱形板极接受,板极电流用电流计测量。当电子管中充以汞蒸气时,他们观测到,每隔4.9V电势差,板极电流都要突降一次。如在管子里充以氦气,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其临界电势差约为21V。弗兰克和G.赫兹最初是依据斯塔克的理论,斯塔克认为线光谱产生的原因是原子或分子的电离,光谱频率ν与电离电势V有如下的量子关系:hν=eV。弗兰克和G.赫兹在 1914年以后有好几年仍然坚持斯塔克的观点,他们相信自己的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斯塔克的观点,认为4.9V电势差引起了汞原子的电离。他们也许因为战争期间信息不通,对玻尔的原子理论不甚了解,所以还在论文中表示他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玻尔的理论。其实,玻尔在得知弗兰克-赫兹的实验后,早在1915年就指出,弗兰克-赫兹实验的4.9V正是他的能级理论中预言的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1919年,弗兰克和G.赫兹表示同意玻尔的观点。弗兰克在他的诺贝尔奖领奖词中讲道:“在用电子碰撞方法证明向原子传递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科学研究的发展中,我们所作的一部分工作犯了许多错误,走了一些弯路,尽管玻尔理论已为这个领域开辟了笔直的通道。后来我们认识到了玻尔理论的指导意义,一切困难才迎刃而解。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工作所以会获得广泛的承认,是由于它和普朗克,特别是和玻尔的伟大思想和概念有了联系。”弗兰克1882年8 月26日出生于汉堡。他在这里上了威廉中学后,在海德堡大学学了一年化学,后来又在柏林大学学物理。在这里,他的主要导师是瓦尔堡和德鲁德(P.Drude)。1906年在瓦尔堡的指导下,1902年入柏林大学学习物理学,1906年获博士学位。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助教不久,又返回柏林大学任鲁本斯(H.Rubens)的助教。1911年获得柏林大学物理学“大学授课资格”,在柏林大学讲课直到1918年(由于战争而中断了教学。战争中曾获一级铁十字勋章),后成为该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1917年起任威廉皇帝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分部主任。1921年受聘为格丁根大学教授,并担任第二实验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33年为抗议希特勒反犹太法,弗兰克公开发表声明并辞去教授职务,离开德国去哥本哈根;一年后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1935年— 1938年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物理系教授。1938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直到1949年退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研制原子弹有关的工程,但与大多数科学家一样,他反对对日本使用原子武器。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弗兰克还担任该校光合作用实验室主任,对各种生物过程、特别是光合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研究。1964年弗兰克在访问格丁根时于5月21日逝世。G.赫兹1887年7月22日出生于汉堡。他是电磁波的发现者H.赫兹的侄子。赫兹在汉堡的约翰尼厄姆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后来又在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11年毕业。1913年任柏林大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助理。由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赫兹于1914年从军,1915年在一次作战中负重伤,1917年回到柏林当校外教师。1920年到1925年间,赫兹在埃因霍温的菲利普白炽灯厂物理研究室工作。1925年赫兹被选为哈雷大学的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长。 1928年回到柏林任夏洛腾堡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1935年由于政治原因辞去了主任职务,又回到工业界,担任西蒙公司研究室主任。从1945年到 1954年在苏联工作,领导一个研究室,这期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教授。1961年退休,先后在莱比锡和柏林居住。从研究课题来说,赫兹早年研究的是二氧化碳的红外吸收以及压力和分压的关系。1913年和弗兰克一起开始研究电子碰撞。1928年,赫兹回到柏林的第一个任务是重建物理研究所和学校。他为这一目标不停地工作。在此期间,他负责用多级扩散方法分离氖的同位素。G.赫兹发表了许多关于电子和原子间能量交换的论文和关于测量电离电势的论文。有些是单独完成的,有些是和弗兰克、克洛珀斯合作的。他还有一些关于分离同位素的著作。G.赫兹是柏林德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在柏林去世。

赫兹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完善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兹是电磁波的发现者. 1887年,当时赫兹正在用两套放电电极,一套产生振荡,发出电磁波;另一套充当接收机构。放电产是隙可随意调节,用以指示接收到的信号强弱。为了便于观察,赫有一次偶然把次回路整个放在暗箱中,他注意到,次回路的最大火花长度明显变小了。于是他挪动暗箱的位置,弄清了这是由于箱体挡住了原回路和次回路之间的通道所致。赫兹的工作非常认真,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现象,于是专门安排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它。他采用的线路用两套感应线圈分别向二套放电电极供电,一套感应线圈的原线圈串联起来拉同一电源,用一个开关控制。大的感应圈给出火花A,约长1厘米;另一感应线圈给出火花B,约长1毫米,从微调螺旋可以测出两极之间的距离,然后,他用各种材料挡在两个火花之间,读取火花B的最大长度。 他比较了导体和非导体的作用,确定没有什么不同,证明不是静电或电磁的屏蔽作用,接着,他又用各种透明的和不透明的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能透光的玻璃仍然能起隔离作用。看来光的因素也应排除。再埋一步实验,发现岩盐、冰糖、明矾起的隔离作用很差,而水晶和透明石膏最好,几乎不起隔离作用,几厘米厚都不影响放电,赫兹还改变电极之间的远近,变换电极所有材料,用各种不同的液体甚至不同气压的气体作为屏蔽物,又做了反射、折射等试验。最后鸪是紫外线在起作用。当紫外线照到负电极时,效果最为明显,说明负电极更容易放电,赫兹的论文《紫外光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在1887年《物理学年鉴》上。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了发现。 赫兹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许多国家的物理学家纷纷投到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来,因为当时人们误以为光直接变成了电,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一大好事。 从1888年到1898年,每年差不多都有好几篇甚至十几篇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发表,这些研究逐渐提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1899年,汤姆生测出了光电流的荷质比,证明光电流也是由电子组成,光电效应就是由于光照射金属电极,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猁能量而逃逸到空间的一种现象。

维克拉玛辛赫发表的论文

生命起源,千古之谜呀.一个物种要研究自己的起源可能十分困难.换个思维,如果是别的物种来研究人类的起源,是不是要容易很多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呀!

在更早一些的2004年,“星尘号”行星际探测器也曾在240千米范围内收集到了威尔德二号彗星脱落的细微颗粒,并发现了碳氢化合物分子,这些都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 质疑声音维克拉玛辛赫的理论证据不足 彗星黏土多于早期地球是关键 与此同时,维克拉玛辛赫的说法却遭到了质疑。很多科学家认为,他的研究仅仅是推测,事实上,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持。 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大卫·莫里森表示,维克拉玛辛赫的新理论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他认为,彗土壤中富含大量的黏土颗粒,这足以保证液态水能够长久存在。但是,新理论的最关键一点是认为彗星上的黏土要远比早期地球上的黏土多,而这个假设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生物化学教授乔治·特伦特认为,现在需要的是证据,维克拉玛辛赫坚持这个理论很长的时间,但仍然在寻找证据支持。英国阿普尔顿实验室的天文学家艾伦·佩尼认为,在有关的实验中,很多问题还不能解决,比如实验中的污染问题。艾伦觉得维克拉玛辛赫对于自己的理论的态度有些过于乐观。 针锋相对 彗星只给了地球生命要素,地球才是生命的摇篮 更多的科学家还是愿意相信,彗星在坠落过程中将形成生命所必需的水分和有机物带到了地球上,但彗星本身没有产生生命。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陨石管理员莫妮卡·格雷迪在一个专门研究火星陨石的小组中工作了十余年。对于维克拉玛辛赫的理论,格雷迪认为,彗星中存在生命要素这一点是很多科学家一直都同意的,但是,彗星中并未发现原始生命的证据,它向地球送来的应该只有生命要素。 此外,一个比较著名的理论是米勒·尤里理论,就是尝试证明地球完全可以自主生产生命。 美国的哈罗德·尤里一直主张生命源自地球本身。1953年,他与学生原始基础材料科学家斯坦利·米勒设计了模拟原始大气,研究在自然条件下能否产生与生命有关的物质。米勒以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组成强还原性气体,通过火花放电模拟雷电闪击,通过一个星期放电,向气体提供能量。在一次典型实验中,由950mg甲烷产生了约200mg的氨基酸,而氨基酸是构成生命蛋白质的零件。 至今,这个实验仍然为很多科学家所接受。

人类想象中的外星人最近一名英国首席科学家称,人类都是从外太空来到地球的外星人。英国卡迪夫大学的钱德拉·维克拉玛辛赫(Chandra Wickramasinghe)教授声称,最新的研究压倒性的支持人类生命起源于地球以外的太空的观点。这名天体生物学家表示,第一颗生命的种子存在于38亿年前来自太空的植物里。他认为来自外太空的微生物随着彗星来到地球,随后复制和播种而形成人类生命。维克拉玛辛赫的这篇发表在剑桥大学天体生物学国际期刊上的文章表明,证据显示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外太空,是通过小行星撞击地球而传播到地球上的。我们都是外星人我们都拥有同样的宇宙祖先。维克拉玛辛赫这样说道。小行星为地球带来生命每一次一个新的行星系统形成,彗星上总会有少数存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断繁殖并播种到其它星球。因此,我们属于一个延伸到整个宇宙的相连接的链中的一部分。维克拉玛辛赫补充说道。

慧星曾经经过的地方!

赫克歇尔俄林发表的论文

要素禀赋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发展,一种完善。两者认为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有密切关系。但是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基础之上的。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从而进一步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使得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完善和更加有说服力。

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价格和要素结合比例角度解释了贸易发生之前两国之间产品价格差异的来源。要素导致成本不同最终是商品价格不同,而这种不同就是一种优势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种发展,一种完善。两者认为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有密切关系。但是比较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单个生产要素生产效率的国别比较基础之上的。而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从而进一步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使得比较优势理论更加完善和更加有说服力。扩展资料: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是赫克歇尔首先提出来的。俄林师承赫克歇尔,创立了要素禀赋论。萨缪尔森则发展了赫——俄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为俄林所接受。1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倾销商品,同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商品进口。对此,瑞典人民深感不安,因为瑞典国内市场狭小,一向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在此背景下,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论。而在美国经济由中盛走向极盛、再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1941年萨缪尔森与斯托尔珀(W.F.Stolper)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