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硕导五年发表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7-04 06:11:44

硕导五年发表论文十篇

她可以称得上天才年轻人,也是靠她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我非常敬佩这样有志向的年轻人。

牛刚(1978-),男,山西太原人,博士,副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2009年2月毕业于韩国釜庆国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机械电子工学博士学位,师从韩国机械工程学会副主席及振动与噪声学会主席Bo-suk Yang教授。同年进入香港城市大学“故障预测与系统健康管理中心”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合作导师为美国马里兰大学CALCE中心主任、IEEE/ASME Fellow, Michael G. Pecht教授。2010年8月进入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协助开展“某型战机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总体架构”国防973重点课题和总装电子信息部“十二五”预研项目方案规划及相关标准规范编制等工作。2011年4月加入同济大学,现主要从事飞机、轨道交通装备的系统状态监测、信号处理、综合诊断、智能维护、多源信息融合、测试性设计与综合系统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过去5年累计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核心收录9篇(包括第一作者7篇,第二作者2篇),EI核心收录13篇(包括第一作者10篇,第二作者2篇,第三作者1篇),作为合作者参与编写英文论著一部。并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执行委员、分会主席、特邀主讲等。Dr. Gang Niu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ongji University in China. He graduated from Beihang University, and received his Ph.D. in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nd his M.S. in intelligent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Pukyong National University in South Korea.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the fields of information fusion for PHM/CBM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s, etc. He has written over 27 papers mainly foun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like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various IEEE conferences, etc. Before joined Tongji University, he formerly worked as a research fellow scientist at the Centre for Prognostics and System Health Management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China Aero-polytechnology Establishment (CAPE). He is now addressing on the researches of PHM/CBM application for Aerospace and High-speed Railway.学术任职/Academic Actions● 机械与制造科学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 香港城市大学PHM研究中心名誉技术顾问● 国际期刊审稿人, 主要承担期刊包括:《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Nondestructive Testing &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Neurocomputing》,《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研经历/Projects Experience(1)“集成先进技术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通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2005年度中韩合作项目NSFC/KOSEF,韩方主要完成人,2005.04-2007.05;(2)“感应电机故障诊断中的多类信号分析与性能比较”,合作方:韩国电力科学研究院(KERI),项目负责人,2006.03-2007.10;(3)“基于无线智能传感器的复杂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故障诊断与性能退化预测集成系统开发”,合作方: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韩国标准化科学院、CMR株式会社、KENT株式会社,主要完成人,2007.01-2010.01;(4)“AE声发射技术和LS-SVR算法在核电站管道裂纹生成预测方面的研究”,合作方:Rectuson核能株式会社,前期项目负责人,2008.06-2009.06;(5)“钢板冷轧机在线监测与先进信号处理系统开发”,合作方:韩国浦项制铁集团(POSCO)STS研发中心,前期项目负责人,2008.06-2009.06;(6)“基于马氏距离和韦伯决策标尺的电子系统健康监测技术”,合作方:美国马里兰大学CALCE中心、美国通用汽车(GM)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2009.08-2009.12。(7)“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方案”,总装十二五预研项目,项目编号:HK30120101ZL06,项目负责人,2010.01-2010.12。(8)“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和测试平台”,科技部支撑项目,“可靠性安全与健康管理”子平台建设,负责人,2009.8-2012.8。此外,过去一年参与申请立项的科研项目还包括:(9)“航空电子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合作研究”,科技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1-K2002, 2010.01-2012.12。(10)“基于装备综合诊断和故障预测的测试性技术研究”,国防科工局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基础计划项目(科工技[2010]1425号),2011.01-2014.12。(11)“先进战机PHM系统构型与设计优化”,国防973项目“先进战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基础问题研究”子课题, 2011.01-2014.12。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 Rates

胡玥太聪明了,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才。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主要科研项目及成果:主持教育部资助项目1项,工程科研项目2项,参与锦屏、瀑布沟和向家坝等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的主要在研项目:(1)基于能量原理的爆破地震效应及安全评价(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绵竹市绵远河徐家坝堰塞湖处理工程应急处理方案设计(3)瀑布沟水电站伽哩俄呷料场开挖爆破舍勒村民房振动安全监测。目前参与的主要在研项目:(1)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爆破试验及爆破安全监测,(2)大岗山水电站坝顶以上边坡工程爆破试验及爆破安全监测,(3)大岗山地下洞室开挖爆破试验、爆破安全监测及围岩松动圈检测,(4)复杂地质条件下水电站超大型地下厂房开挖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水集团资助),(5)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稳定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中水集团、四川省资助)(6)大型调压室竖井群岩爆、有害气体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水集团资助)获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奖励:(1)200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2008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2008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最近五年中担任的主要课程:钢结构,钢结构课程设计,水利土木工程施工。最近五年发表的主要论著:近五年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书籍一本,主要有:(1)李洪涛, 卢文波, 舒大强, 杨兴国. 隧洞开挖爆破地震反应谱特征研究. 爆炸与冲击, 2008, 28(4):331-335(2)李洪涛, 杨兴国.利用窗函数进行爆破振动功率谱的平滑化. 爆破器材, 2008, 37(5):1-3.(3)李洪涛, 卢文波, 舒大强. 朱传云. P波作用下的衬砌混凝土爆破安全振动速度研究. 爆炸与冲击, 2007, 27(1):34-39. (4)李洪涛, 卢文波, 舒大强. 不同类型钻孔爆破的地震反应谱特征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 2006, 27(SUPPL):103-106. (5)李洪涛, 卢文波, 舒大强. 小波分析在爆破振动加速度推求中的应用. 爆破器材, 2006, 35(5):4-7.(6)李洪涛, 朱传云, 卢文波, 舒大强. 白莲河水库第二溢洪道自溃坝爆破拆除振动安全监测. 爆破, 2006, 23(3):78-80.(7)李洪涛, 舒大强. 爆破震动衰减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38(1): 79-82. (8)郑娟, 李洪涛. 施工机械对地下洞室开挖方法的影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10): 44-46.迄今为止获得的主要荣誉: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水利水电学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四川省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优秀学员。现任学术兼职:四川省工程爆破协会会员,四川省水电工程学会施工专委会会员

王耀文,19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7年7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汽车系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工学学士。现任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先后参加交通部和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共3项,其中“大学生教育中系统方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课题,1999年获学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编写高校统编教材3本,撰写《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性与原则》、《对加强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思考》、《大学生政治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等论文近20篇。1990年荣获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1992年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高雁北,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原西安公路学院工程机械专业,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生的“奖、贷、勤、免、补”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党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技巧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相关论文十六篇。曾多次参与和主持企业委托的工程机械整机开发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开平,195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武汉工业大学非金属采矿本科、复合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理事,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材料研究会会员。曾在国家建材局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在校工作期间历任材料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材料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刘开平教授长期从事矿物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矿物复合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主持纵向科研项目9项,其中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横向项目30多项,其中无机复合绝热材料及矿物复合功能材料研究成果成功技术转让三十多个厂家生产。刘开平教授先后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家发明专利 5项,省高校科技二等奖一次,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大学生挑战杯省三等奖指导教师一次。多次获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近五年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5篇。 耿刚强,1954年6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1982年6月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6月西安公路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材料部做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磨损失效分折及预防专业委员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院长 陈楚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院长,兼任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浙江省建设厅风景名胜区专家组专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专家组专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市公园设计、遗产保护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领域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担任《园林规划与设计》、《遗产保护概论》、《风景区规划》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科研和教改项目近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公园设计、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设计工程项目100余项,主要作品有“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浙江省下沙高教园区景观概念性规划”“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杭州市锦鳞公园设计”“杭州市出口加工区区块广场设计” “五泄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景区详细规划”“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若岩景区详细规划”“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景观设计”等。副院长 徐建三,高级工程师,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副院长。浙江省建设工程建筑设计评标专家。曾先后担任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和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会员,杭州市园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工业建筑、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和绿色乡村建筑方面教学和设计研究工作。教学上先后开设了《园林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房屋建筑学》等课程,编写出版《建筑设计基础》教材。设计研究上先后主持或参与设计了100余项园林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如义乌骆宾王公园(获浙江省优秀设计奖)、乐清市前岸公园、浙江林学院联建公寓、浙江清源翠谷度假区、浙江万马集团、浙江森嘉集团、浙江金磊企业等单位工程项目。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篇。副院长 徐斌,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公园、乡土景观、美丽乡村),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近5年来主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公园规划设计”等科技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担任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工作。副主编教材《园林基础知识》,主持教改项目3项,其中主持的“基于卫星地图的《园林规划设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校级重点教改项目。指导学生竞赛、创新基金项目、暑期实践团等多项。其中2006.11“生长.体验”获“瑞田杯”全国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大赛银奖(指导学生获奖)。

硕士两年发表十几篇论文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硕士研究生要发几篇论文,硕士研究生要读几年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硕士研究生在我国又划分为学术性硕士和专业性硕士,学术性硕士一般为3年,专业性一般在2-3年。

2、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

3、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以后授予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4、扩展资料硕士在读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区别学生学历不同硕士在读研究生是已经入学,尚未毕业的学生;硕士研究生是已经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的毕业生。

5、2、社会经历不同硕士在读研究生,必须花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学习的时间很充足,但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

6、硕士研究生大多已经找到工作,经历社会的磨练,社会经历丰富。

7、如果本科毕业已被国外大学录取,留学身份应该属于“硕士在读研究生”。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硕士研究生。

必须在读研期间发表一篇到三篇的学术论文,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

对于研究生来说,在开学的第一天上硕士导师变会告诉学生最基本的研究生毕业要求,我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三年的读研期间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但是对于每个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论文质量以及发表期刊每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的规定,一般来说是高校都会有自己认可的期刊库,只有在这些期刊上面发表相应的论文才能够算是达到毕业的要求,而不是那些为了评选奖学金而发表的一些没有营养的论文。

研究生介绍:

研究生(Postgraduate)是国民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

在中国,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按照学位类型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及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总的情况是硕士要求发一篇核心期刊,博士的话要发一篇SCI。一般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一般要而且要求很高,具体还要看学校的规定

第一,科研非常需要天赋,三年内能发表16篇SCI,毫无疑问,是比较有学术天赋的。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目的只是想要拿更高的学历,去更好的就业平台,那就按照高中生的态度,刻苦学习,也能考上硕士、博士,用用功也能憋出来毕业论文,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学者,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大牛,那么真的是需要天赋的,需要有那么点学术嗅觉和学术敏感性。

第二,光有天赋,不努力、不自律也不可能在学术上面有什么成就,这位硕士能发表这么多论文,不仅是有天赋还很努力。光有天赋和灵感,但是不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学术上面也不会有什么产出的。硕士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加自由,大部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里面也只有研一的时候有课,其他时候相当自由。要想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能够和无穷无尽的pdf相伴,不断阅读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还要在自己的选定的研究方向上不断尝试。

第三,发表论文虽然前提是实力和有学术价值,但是运气也相当重要。这位同学能发表16篇论文,本身肯定是非常有实力的,而且这些论文能发表在SCI期刊上面,肯定是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但是3年能中这么多论文,也是运气极好了,令人羡慕。做学术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你选得方向不一定能出成果,出了成果也不一定能被发表,这么同学能这么高产,真的是很幸运,研究的东西能有成果,成果还能发表转化为成绩。

最后,这么硕士3年内能发表这么多SCI论文,不知道他导师有没有帮助他,但是肯定是离不开他导师的支持的。对于研究生教育流程稍微了解点的,都能理解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人品如何,有些导师是学生的贵人,有些导师则让学生无比痛恨,敢怒不敢言。读研期间,帮导师干点活是非常常见的,有些学生甚至是全天待命,帮导师拿快递、接孩子、降重、报销……这样一来,哪还有多少心思学习呢。这位硕士平均三个月一篇SCI,即使他导师没有在学术上指导他,也肯定给予了他很多支持和方便,不打断他写论文的过程。

发表的论文五十年后

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职称论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时效性,文章具备一定时效性就必须是一定时间段内发表的论文,太过久远的文章不符合时间要求,也就不具备时效性,也就不能用来申报职称,所以职称论文是由有效期的,是有时间限制的,时常有作者想用学生时代写作的论文申报职称,从时间要求上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评职称论文有效期是多久?职称论文的有效期还是比较宽松的,一般是申报前3-5年内发表的文章,只要没有公开发表过,没有在其他方面使用过,就可以用来申报职称,作者需要注意,并不是只要时间符合的文章就可以拿来用,还要看文章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是否适合本次申报,这是最关键的,因为有些文章的内容经过时间的推移可能已经没有创新价值了,内容是本学科内比较陈旧的东西,这样就不适合申报职称了。还需要注意的是职称论文不能反复使用,申报中级职称时的论文到了高级职称申报时就不能再次使用了,需要重新发表职称论文,由此看来,职称论文的发表要尽可能“新鲜”,研究内容尽可能走在学科发展前沿。所以职称论文还是越早准备越好的,一般省级和国家级期刊,发表周期为3-6个月;核心期刊发表周期为12个月左右,根据你的需要,适当的提前发表才好。什么时候发论文的难易程度都是一样,只不过每年年底可能人会多点,难易程度只跟你的论文质量,和期刊有关,跟发表时间无关。

论文版权使用期限是多久?创作了作品只有它就拥有了版权,论文属于文字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拥有版权的。为此很多人都会为自己的论文去做了版权登记,只是在给论文做了版权登记之后,很多人想要清楚它能够使用的时间。论文版权使用期限是多久一、论文版权使用期限是多久五十年。二、法律规定《著作权法》第二十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第二十一条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发表过五十多篇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专栏·熊丙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近日在其博客贴出一篇书面发言(这篇发言是写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的,但被研讨会“留中不发”),批评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并列出一名领导做博士后以来的20年中,每年发表SCI论文的统计,其中2003年高达51篇。郝院士认为,在自己没有实质性贡献、甚至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按理说,官做得越大,做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越少,发表的文章会越少,而且真正搞过学术研究的学者都知道,全身心投入研究,一年能发表三五篇论文就相当不错了。某些领导能一周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是,要这些领导认识并检讨自己的“不端行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是占据别人的劳动果实吗?今天,主动把领导作为自己论文和研究的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人的群体,规模不小。这个群体,大致包括领导所带硕士、博士(其实大多是以领导名义招收、由其他教师所带),领导所在学科的教授、副教授,下级研究人员,等等。领导没有参与的论文、成果,一些学者、专家却署上领导的大名,显然等于变相的学术行贿。 这些领导会认为自己没有为研究“作出贡献”吗?不会。领导都会认为自己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作用巨大,因为正是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配置权力,为学者、专家获得项目、课题、经费,这不就是贡献么?也正是他利用自己与企业界、科技界的交往,为本学科、本部门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不也是贡献么?至于参加立项会、开题会、座谈会等,那更是直接的研究行为了。 学者、专家会检举这些领导的“不端”,认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侵吞,人格尊严被践踏么?他们深知“靠着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的道理,得到领导的赏识,树起领导的大旗,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经费;否则便立项难,论文发表也难。领导在外通过自己的权力争取资源,学者在内做好研究,把领导放在论文作者首位,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何乐而不为呢? 显然,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行政导向的学术资源配置体制和学术行政化评价机制,让领导和学者、专家们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如果学术资源的配置权不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果学术评价权不被行政领导所掌控,那么,行政领导就不可能在学术圈里左右逢源,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者、专家放弃尊严,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做学问、写论文。所以,只有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专心做自己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把学术资源配置权、评价权交给学者、专家,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在国外,即便担任大学校长,不管此前有多大学术成就,担任行政职务之后,往往就做职业校长,不再从事科学研究。原因之一便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允许有额外的精力去搞研究,而校董事会(理事会)对其的业绩评价,是校长当得怎样,而非学问做得如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长再做科学研究,难免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获取学术资源谋求方便。既担任行政领导,又能获得更多学术资源、取得更大“学术成就”,不导致学术的严重行政化,不出现严重的学术腐败才怪呢。

您要发吗?我帮您发表的。

争议的焦点就是现在我们自己的知识也得不到保障,知识也会被别人侵犯。

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和学识刊物上发表各类论文五十多篇,其中主要有:1 金融危机新认识,《财经》杂志2009年第5期(总232期)2 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 《经济观察报》2008年6月23日3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财经》杂志2007年10月15日(总196期)4 商业银行的估值模型与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2月2日5 A Decade of Change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英文论文)收录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The First Decade: The Hong Kong SAR in Retrospective and Introspective Perspectives》(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个十年:回顾与发思)6 政府与企业:“走出去”战略中的两个行为主体及它们的功能和角色,《财经》年刊《2007年:预测与战略》2006年12月5日7 经济转型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月16日和17日8 合理性的代价和陷阱,《财经》杂志2004年总121期9 中美贸易不平衡及人民币汇率改革,香港《文汇报》2003年12月17日10 银行业的风险和风险防范,《中国外汇管理》2003年第2期11 金融混业经营之我见,《财经时报》2002年5月17日12 经济全球化:目标、途径和我们的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1-2期13 组织控制、市场控制——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14 从结构和制度层次看亚洲的金融危机和危机之后的复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3期15 金融业的“异化”和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改革》2000年第1期16 货物流、资本流和经济周波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17 在增长中挤压泡沫、改善结构,《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18 关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思路框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1期19 从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说起——浅谈学习和学习方法,《光明日报》1997年4月5日20 制度、交易费用和M型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改革》1994年第6期21 大公司战略——90年代中国深层经济问题的认识和选择,《管理世界》1992年第3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