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百科

物流论文投稿选择期刊

发布时间:2024-07-05 12:51:47

物流论文投稿选择期刊

《物流技术》 《中国物流管理》 《中外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中国航务周刊》《锦程物流》电子期刊《中国物流与企业》《中国储运》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是国内面向物流领域的主要 核心期刊,另外物流技术与应用也可以,还有一下几个均可1.期刊名 管理科学 期刊英文名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出版周期 双月 出版ISSN 1672-0334 出版CN 23-1510/C 邮发代号 14-210 主办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偏重的研究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综合 2.期刊名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英文名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出版周期 半月出版ISSN 1000-0984出版CN 11-2018/O1邮发代号 2-809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出版地 北京市偏重的研究方向 数理科学 数学 管理综合 应用数学方法 工商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工程管理 运筹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推荐你一个学习资料吧 浙江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视频教程(18讲)

你说的这个刊物不是核心期刊。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中有一个是《中国物流与采购》是核心期刊。《物流技术》的期刊信息如下:期刊名称 物流技术 期刊CN号 42-1307/TB 主管单位 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 主办单位 中国物资流通学会物流技术经济委员会、全国物资流通科技情报站、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 文种 发行范围 公开 出版状态 F7 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表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

物流市场期刊投稿方式选择

正规的杂志,要求必须是通过网络投稿平台投稿,或发至编辑部(或编辑部指定的邮箱),一般不要求发给编辑

《物流技术》投稿须知1、投稿手续:来稿作者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稿件请通过电子邮箱、在线投稿直接发送。2、稿件处理:编辑部对来稿及时处理,一般在接稿后一月将“稿件录用通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局寄给第一作者。若作者寄稿一个月后未接到“稿件录用通知”请即来函来电查询。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者必须来函声明。录用的稿件容量大,刊登周期短,时效快,从收稿至刊登一般不超2个月。3、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以及结构式和公式。4、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文章应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国家、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以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建立作者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5、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文章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摘要编写篇幅应控制在300字以内。摘要前加[摘要]作为标识。6、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未被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作为标识。7、层次编序:文稿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章层次编序(一、二、三级标题)采用以下格式,即:1、2、1.1、1.2、1.1.1、1.1.2,三级标题以下不再设小标题。8、图表:文稿中图表和照片不超过3个,文中图表或插图置于文内段落处,图表随文走,标明图序和图题以及表序和表题。文中附图宜用WORD制作,图幅宽一般不超过8cm,图中的文字采用小5号字。9、参考文献:9.1参考文献著录项目: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③文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④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⑤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⑥文献起止页码。9.2参考文献类型及其载体标识: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9.3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9.4参考文献示例: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顺序标在引用处。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al”。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10、作者简介:10.1作者简介排放位置:投稿时,请将作者简介置于文章末尾处。10.2作者简介包含内容:作者简介内容由作者自己确定,可多写或少写或不写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以及研究方向。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共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投稿信箱:

发邮件,每次投稿我都这样,你可以用网上投稿(知道地址,或者是email等等,联络电话之类的)

生物投稿期刊选择

朋友你好,很多的,教育教学类的、党报党刊的,很多都可以使用。投稿时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中学生物教学参考这本杂志是核心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份中等教育类教学期刊。 自创刊以来,始终秉承为中学生物教学服务,为提高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服务的办刊宗旨。如果难度过大,可以选择收版面费的杂志,教育学和教材教法的也算专业论文

这个太多了,有上百种!以下是根据影响因子结合引文量及“二八律”选出的18种核心期刊,其IF均高于2.0,所占比率约20%。可供读者投稿和检索参考。(1)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ANNU REV PLANT BIOL)《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年评》创刊于1950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2;国际刊号:1040-2519;综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影响因子为15.615。(2)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TRENDS PLANT SCI)《植物科学趋势》创刊于199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C0008;国际刊号:1360-1385;为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的基础植物科学研究提供跨学科论坛。影响因子为13.405。(3) Plant Cell (Plant Cell)《植物细胞》创刊于1989年,全年12期。原版式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1040-465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 侧重于植物发育的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分子和遗传基础方面的研究。影响因子为10.679。(4)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CURR OPIN PAANT BIOL)《植物生物学新见》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C0084;国际刊号:1369-526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urrent Biology Ltd., 84 The Obalds Rd, London WC1X 8RR, England。影响因子为8.945。(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ANNU REV PHYTOPAYHOL)《植物病理学年评》创刊于1963年,全年1期。原版刊号:588B0009;国际刊号:0066-4286;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nnual Review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8.257。(6) Plant Journal (PLANT J)《植物杂志》创刊于1991年,全年24期。原版刊号:588C0082;国际刊号:0960-7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 Journal Subscriptions,刊载植物分子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5.914。(7) Plant Physiology (PLANT PHYSIOL)《植物生理学》由美国植物生理学会主办,创刊于1926年,全年12期。原版刊号:588B0005;国际刊号:0032-08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Plant Physiology, P.O. Box 15501 Rockville, MD 20855-2768, USA. ED: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Physiologists。刊载本学科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成果。影响因子为5.634。(8)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MOL BIOL)《植物分子生物学》创刊于1984年,全年18期,16开,每期80页。原版刊号:582LB071;国际刊号:0167-441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Journals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Centre刊载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理论和遗传工程方面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影响因子为3.795。(9)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CRIT REV PLANT SCI)《植物科学评论》创刊于1983年,全年6期。原版刊号:588B0010;国际刊号:0735-2689;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RC Press Inc.,评论植物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影响因子为3.641。(10)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PLANT CELL ENVIRON)《植物、细胞与环境》创刊于197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84页。原版刊号:588C0072;国际刊号:0140-779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Blackwell Science Ltd.刊载绿色植物生理学,包括植物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环境生理学、农作物生理学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3.613。(11)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MOL PLANT MICROBE IN)《分子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创刊于1988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56页。原版刊号:582B0109;国际刊号:0897-0282;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研究论文和评论,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遗传学、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作用及其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影响。影响因子为3.580。(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 EXP BOT)《实验植物学杂志》创刊于1950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24页。原版刊号:588C0002;国际刊号:0022-0957;发行出版机构地址: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实验农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植物学家、园艺学家、土壤学家、环境与海洋生物学家。影响因子为3.180。(13)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PLANT CELL PHYSIOL)《植物和细胞生理学》创刊于1959年,全年12期,16开,每期250页。原版刊号588D0057;国际刊号:0032-078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日本植物病理学会,T170-8484日本东京都丰岛区驹ごめ1-43-11;发表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理与生化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为3.159。(14) New Phytologist (NEW PHYTOL)《新植物学家》创刊于1902年,全年12期,18开,每期156页。原版刊号588C0055;国际刊号:0028-646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刊载植物学各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与书评,涉及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化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学科。影响因子为3.118。(15) Planta (PLANTA)《植物学》创刊于1925年,全年15期,12开,每期96页。原版刊号:588E0003;国际刊号:0032-093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Platz3, D-14197 Berlin, Germany;刊载植物生物学原始论文,侧重分子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生物化学、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形态发生、生态环境生理学、作物技术、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影响因子为3.053。(16)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J PLANT GROWTH REGUL)《植物生长调节杂志》创刊于1982年,全年4期,18开,每期66页。原版刊号588E0008;国际刊号:0721-7595;发行出版机构地址:Springer-Verlag,Heidelberger 报道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生化学、林学、园艺学和农学中有助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最新发现,侧重除莠剂在内的天然和全盛物质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影响因子为2.778。(17) Phytopathology (PHYTOPATHOLOGY)《植物病理学》创刊于1911年,全年12期,12开,每期126页。原版刊号:588B0006;国际刊号:0031-949X;发行出版机构地址: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刊载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研究论文,图像精密。影响因子为2.450。(18)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UST J PLANT PHYSIOL)《澳大利亚植物生理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全年8期,18开,每期100页。国际刊号:588UA002;国际刊号:0310-7841;发行出版机构地址:CSIRO Publications, 刊载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评论、简报。涉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等。影响因子为2.398。

物理sci投稿期刊选择

美国的Science。科学。和英国的Nature。自然。是两部面向所有非人文类一级学科的杂志,包括数理化……。是全球最权威的杂志。如果专说面向物理学科的杂国内有哪些著名物理科研杂志科学通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编。周光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就是那种物理学家公布自己科研结果的杂志如法国的自然等等求推荐我想拿来所有喜欢物理又害怕数学的人,这本超级英雄物理学是我们的福音在超级英雄物理学中,我们将与作者一同探讨,如果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们生活在现实中,那么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世界科学美国化学会主办的环境科学与技术学科国际顶尖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世界顶级商务杂志经济学家世界经济世界顶什么叫一区物理杂志很多,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作为世界顶级科学类杂志就不说了。物理类的最好的应该是PhysicalReviewLetter。中文翻译物理评论快报。了。这个期刊的数学里方程挺难的,但是这个期刊归类的时候属于物理大类里面,所以还属于SCI4区的杂志,但是在数学里面的认可度很高,小类里可能属于2区。顶级期刊算physicalreviewletters,naturephysics,physicalreviewA/B/C/D/E文机械工程与技术英文ModernMechanicalEngineering2012年国内。不包括台湾地区。有150多种学术期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最高的是526CELLRES。影响因子2的有15种,1。2之间的有40种,1。0.5之间的有50种。是物理复习资料。我在中科院高能所,跟方老师。我们那里就是用PRL做复习资料的。。

我就找到一个: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版)如果你是做激光的,《中国激光》杂志还是不错的,EI收录。想知道更多中国被SCI收录的期刊可以看看参考资料

还有中国物理

物联网投稿期刊选择

《物联网技术》杂志是国内第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手续齐全的物联网专业科技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1483/TP。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技术》杂志就是以迎接这次革命浪潮为己任,以纸质媒体、网络传播为手段,采取网刊互动的方法,将物联网这个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宣传介绍给大家,为其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打好基础。同时,我们将致力于搜集和传播物联网技术的全球、全国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推广物联网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应用案例,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搭建互动平台,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交流和繁荣。杂志邀请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陕西省物联网实验研究中心、中国RFID产业联盟、陕西物联网产业联盟、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浙江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南京市物联网产业联盟、天津市物联网产业联盟、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武汉·中国光谷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物联网与两化融合研究院等单位为该杂志的协办单位,使该杂志从一起步就是一本起点高、信息来源广、覆盖面大的全国性杂志,为物联网行业起到领航的作用。《物联网技术》杂志为月刊,全彩色印刷,2011年3月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61-1483/TP,定价10元/期。发行对象主要投放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单位的决策、产品设计、研发人员,各军兵种的高科技人员、高校师生和电子爱好者。主要栏目全球物联网发展动态,国内物联网发展动态,区域物联网发展动态,专题介绍,行业领军人物介绍,学术研究成果,成功案例,最新卖点,交易平台,企业黄页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最新出版了一套物联网工程系列教材,既有基础概述类的,比如《物联网技术导论》,又有具体核心技术及其应用的,比如《物联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等,楼上的可以参考一下。

或许可以考虑如下两类: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 2.中国激光 3.半导体学报 4.通信学报 5.电子与信息学报 6 .光电子、激光 7.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8.激光杂志 9.激光技术 1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1.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12.量子电子学报 13.应用激光 14.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5.电子技术应用 16.半导体光电 17.激光与红外 18.电信科学 19.半导体技术 20.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21.现代雷达 22.信号处理 23.电波科学学报 24.电视技术 25.压电与声光 2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7.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8.红外与激光工程 29.电路与系统学报 30.光电工程 31.光通信研究 32.微电子学 33.通信技术 34.光通信技术 35.液晶与显示 36.微波学报 37.广播与电视技术 38.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39.数据采集与处理 40.红外技术 41.电子元件与材料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学报 2.软件学报 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4.自动化学报 5.计算机科学 6.控制理论与应用 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型学学报 8.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9.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10.控制与决策 11.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2.计算机工程 13.计算机应用 14.信息与控制 15.机器人 16.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版 17.计算机应用研究 18.系统仿真学报 19.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遥感学报 21.中文信息学报 22.微计算机信息 23.数据采集与处理 24.微型机与应用 25.传感器技术 26.传感技术学报 28.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9.微型计算机 30.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引言】

随着物联网在交通系统中日益普及,为了打造交通系统中更安全、更快、更智能的车辆,车载通信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是构建未来一代、功能强大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石技术。基于物联网的交通系统可以为自动化网联 汽车 提供大规模设备连接和传感器连接。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数量将显著提高。随着网联自动驾驶 汽车 数量的增长,亟待提出新的技术方法并重新思考下一代 汽车 网络的设计,尤其是自动化网联 汽车 。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理论、架构和技术,利用物联网提供的能力,形成更高效、更智能的交通系统。本期特刊旨在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平台,传播最新的成果,并推动物联网在自动化网联 汽车 技术方面的应用。

【征集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重要时间节点】

【投稿须知】

所有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的原稿或修订本必须通过IEEE稿件中心(http://mc.tcentral.com/iot)以电子方式提交。作者指南和提交信息可以在找到。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鼓励作者在投稿过程中推荐潜在的审稿人,这可能有助于加快审稿速度(请只推荐那些不存在利益冲突的审稿人)。提交稿件时注意必须按适当的关键字分类。

【客座编辑】

曹东璞博士,滑铁卢大学,

李力博士,清华大学,

Clara Marina博士,保时捷,

陈龙博士,中山大学,

邢阳博士,克兰菲尔德大学,

庄卫华教授,滑铁卢大学,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mpact Factor 5.86)

Special Issue on

Internet of Things for Connected Automated Driving

Internet-of-things (Io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ffic system depends on safer, faster, and more intelligent vehicles. The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and the automated driving technique are two of the cornerstone technologies enabl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uture-generation highly functional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IoT-bas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enormous connections of devices and sensors for the networked automated vehicles. The capacity of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 is expected to be dramatically enhanced by employing the IoT techniques. This calls for novel approaches and rethinking of the design of next-generation vehicular networks, particularly for the automated vehicles.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ursue research on new theories, architectures, and techniques to exploit the capability that is delivered by IoT for forming more 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special issue aims to create a platform for researchers, developers and practitioners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to disseminate the state-of-the-art results and to advance the applications of IoT for connected automated driving technology.

Topics of interest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Innovative IoT techniques to connect automated vehicles

➢ V2X communication

➢ IoT-based solutions for connected vehicles

➢ Vehicular IoT Infrastructure

➢ IoT-based sensing and recognition

➢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 of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

➢ IoT-based navigation and localization systems

➢ AI and deep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IoT-enabled 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s

➢ 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s based parallel driving

Submissions

All original manuscripts or revisions to the IEEE IoT Journal must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hrough IEEE Manuscript Central,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iot. Author guidelines and submission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at http://iot.ieee.org/journal. The IEEE IoT Journal encourages authors to suggest potential reviewers as part of the submission process, which might help to expedite the review of the manuscript. Please suggest only those without conflict of interest. Each submission must be classified by appropriate keywords.

Guest Editors

Dr. Dongpu Cao,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Dr. Li Li,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Dr. Clara Marina, Porsche Engineering, Germany,

Dr. Long Chen, Sun Yet-sen University, China,

Dr. Yang Xing, Cranfield University, UK,

Dr. Weihua Zhuang,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