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重视心肺复苏,有备无患

更新时间:2016-07-05

上海曾经做过一项对12000名市民的调查显示,面临突发情况需要急救时:74%的人选择报警,18.4%的人选择大声呼救,96.3%的人完全寄希望于医生。我们的大脑很脆弱,而救护车,多半超过10分钟才能到场,所以发生突发疾病时,在现场的人很重要,应第一时间展开院前施救!

[5]曾建康,樊昂君,等.2016年,湖南省花垣-凤凰铅锌矿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报告[M],1-173.

时间就是生命!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在血管里面不断流动,通过心脏的节律性收缩,把血射出去,顺着血管供应到身体各个器官,不断循环,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全身的血液就会停滞,人体器官会停止血供和氧供,其中以大脑的表现最为突出,大脑给我们时间很少很少——心脏停止跳动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性损害;若10分钟内未进行心肺复苏,神经功能极少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院外心脏骤停处理措施

引自《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

心肺复苏是什么?

胸部按压深度:在徒手心肺复苏中,施救者至少5厘米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时避免按压深度过大(不要超过6厘米)。

面对心脏骤停患者,非医学专业人员如何实施心肺复苏呢?

使得胸骨回到自然位置,促进静脉回流和心肺血流,避免施救者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部。

1早期识别、求救,尽快胸外按压

10秒内快速检查患者意识、呼吸、脉搏。需注意的是,专业急救人员对于判断呼吸、触摸颈动脉操作很熟练;非专业施救者对于这些可以不拘泥,关键是行动,不是评估,一旦怀疑心脏停跳,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对无呼吸或不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成人患者第一时间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体位:心肺复苏时患者仰卧位,平躺于坚实平面上。

开放气道:使患者仰卧于地面上或硬板上,不用枕头。抢救者一手放患者颈后,一手压住额部,使其头部后仰,口唇自然张开;也可用一手压住患者额部使头后仰,另一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扶着患者颊部,使其口唇张开。这两种方法目的都是使后坠堵塞咽部的舌根自然向前,从而使口腔、咽喉、气管开放。

口对口人工通气:施救者深吸气,食指、拇指捏住患者鼻翼,用口包住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吹入气量约700~1000毫升。

假定PDM运行时,输出电流为Iout,在输出电流的给定量上,叠加扰动电流Iinj,并且定义扰动系数为k,扰动系数满足式(5):

心肺复苏(CPR)是指采用徒手和(或)辅助设备来维持心脏骤停患者人工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抢救方法。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停止。除了医务人员,受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也可以实施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具有极大帮助。经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大大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胸外按压速率:每分钟100~120次。新指南中确定了按压速率的上限值,即速率过快反而导致按压幅度不够,造成无效按压。

胸廓回弹: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2开放气道与人工通气

记住“C-A-B”,把握大原则:C,circulation,胸外按压;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成人基本生命支持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目的主要是缩短一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主要考虑到:首先,大多数心跳骤停者为成人,这些患者早期心肺复苏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其次,现场施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等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改变了心肺复苏顺序,能使胸外按压开始得更早,通气延迟时间更少;再次,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现场施救者开始做相对较难。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直接提出“鼓励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只做单纯胸外按压”。可见,“CAB”中,C——胸外按压最关键,最易实施,应尽早实施。

注意:施救者应持续实施胸外按压,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次数,直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者专业人员到来。

胸外按压部位:双乳头连线中点。

高潮回复一个“OK”的表情,应声道:好香啊,要抓住一个男人,只需抓住他的胃,这战术,老婆运用得咋跟颠鸾倒凤一般娴熟呢?

胸外按压手法:抢救者跪在患者身旁,一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双手指紧扣,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重量做快速按压。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为终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日益升高。患者长时间患病会有焦虑、恐惧、无助等相关不良心理情绪[1],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疾病控制,导致病人治疗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有相关研究表明[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给予护理路径表干预,具有一定影响,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为此,该文2016年5月—2017年5月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实行护理路径表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有效标准:患者胸部抬起。

按压/通气比:建议是30∶2,即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每个周期为5组的心肺复苏,大致约两分钟。两人以上实施心肺复苏时,每隔两分钟,应交替做CPR,以免按压者疲劳导致无效按压。轮换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中断。

3先给予电击,再心肺复苏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便携、易于操作且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动体外除颤器目前在我国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全国范围内仅小部分城市在机场、部分地铁车站和奥运场馆配备该急救设施。当可以立即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应尽快使用电除颤。不能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应尽早展开心肺复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就明确了打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满足学生的真需求和真期待,从而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和情感。

引自《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

施救者应该这样做 施救者不应该这样做以100~120次/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 按压速率每分钟小于100次或者大于120次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每次 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吹气超过1秒,务必使胸部隆起

一句话,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是现场有经过培训、有救助意愿且有实施急救能力的第一目击者、施救者,以及有必要的急救装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的数据,2011~2015年全国接受红十字会系统救护培训的人员有1900万人,可初步推算我国群众性救护培训的普及率为1.5%左右,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相对匮乏,这也影响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加大对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力度,除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还应对警察、消防人员、保安、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大学生、公务员等开展简单明了的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并定期强化、复训,并逐步增加人群密集场所“傻瓜式”急救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与培训,使得公众遇到心脏骤停患者在院前抢救黄金时间及时伸出援手,做到敢救、会救。

徐冲
《保健医苑》 2018年第5期
《保健医苑》2018年第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