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mt博士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24-07-03 06:53:33

mt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答辩会不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从2014年教育部组织每年抽检以来(博士论文每年抽检上一年的10%,硕士抽检5%),变得越来越严格了,如果被抽检的博士论文不合格的较多,该博士学位论文授予点就会被取消。 扩展资料 博士答辩相关信息介绍:各高校都严格要求,很多985都有预答辩,就是在博士论文正式送审以前,组织专家进行预答辩(一般情况下,这些专家也是博士论文外审通过后正式答辩的专家),预答辩通过了才会正式送审,如果题主说的是预答辩没有通过,那就按照答辩专家的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后再次申请即可。如果外审过了,答辩基本上会通过的.,如果真的是答辩没通过,那就按照专家组的要求,认真修改,申请再次答辩。如果是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导师觉得你写的不好,那就按照导师的要求认真修改,需要做实验再认真做实验,因为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

论文陈述可以很好地组织和发展论点,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论点的“指南”。

论文陈述包含以下内容:

1、陈述你对这个主题的主要观点

陈述观点时一定要表达一个主要思想,并陈述你的立场或看法。关于主题,需思考:

2、给出几个支持主要观点的理由

理由要写清楚,一定要用符合逻辑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这个理由。

3、给出一个与主要观点相反的观点

一个好的论文陈述要承认论点存在另一面。所以,同学可以在论文陈述中给出一个反论点。

论文陈述写作示例:

1、首先,从一个问题开始。例如:互联网对教育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吗?

2、其次,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立场。例如:互联网对教育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3、最后,发展你的答案。例如:互联网使用的负面影响被其对教育的诸多好处所抵消:互联网有助于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地获取信息、接触不同的观点,以及这是一个灵活的学习环境。

陈述词:1.选题缘由(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使答辩委员明白你选题的价值何在?研究的问题范围)2.研究方法(你使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是如何研究的?即研究过程是怎样的?——使答辩委员相信你的研究是科学可信的)3..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得到了什么结论?有什么新发现?有何创新?——使答辩委员了解你研究的最终成果)注意事项:1.陈述和回答问题时都要注意语言流利、简明扼要,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不要太啰嗦,让人感觉到你的思路是清晰的。2.回答问题时实事求是,态度诚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落落大方,表现出研究者的自信,但又不能显得狂妄自大,一定要尊重答辩专家。4.如果之前知道答辩委员名单,可事先了解一下他们的经历、专长、成果和关注的问题,对预测他们的提问内容和回答的准备有好处。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院士博士论文答辩

目录

1 工作:广博精深 2 作为导师和教育家的为人和风格 3 修身齐家:作为子女、丈夫、父辈 4 柯尔莫哥洛夫和其他同辈理论家的交集 5 柯尔莫哥洛夫中学 6 致谢 7 参考文献/进一步阅读材料

数学大师柯尔莫哥洛夫是一个高尚、厚道的好人,“不修边幅的温厚的君子形象”(伊藤清语)。他不是希尔伯特(柯尔莫哥洛夫非常崇敬)那种缓慢型天才,而是聪敏中的最敏捷的那种。他的学生、Wolf奖得主Sinai:“…his enormous intellectual power and great energy…”。他是一个充满个人魅力的导师,培养了约70位博士,包括著名的盖尔方德、西奈、阿诺尔德、Levin(因NP获图灵奖;另外快排的发明人、图灵奖得主Hoare也曾是柯老的联合培养学生)、 奥布霍夫、莫宁等大师级别的学生,超过20位成了院士。

60年代中期开始(写完Kolmogorov complexity那篇文章左右),柯尔莫哥洛夫把精力和心血主要贡献给了数学教育,创办了著名的柯尔莫哥洛夫中学,亲自编写教材、授课(每周达到26小时),挖掘培养了大批高手,多人已成了院士,解决庞加莱猜想的佩雷尔曼就是这里的毕业生。

记得前几年看过一本小册子,丁玖老师在《混沌分形漫谈》一书中,把柯尔莫哥洛夫与我国的孔子相比。的确,他们都有若干位伟大的学生,几十位杰出的学生,成千上万受其教诲和影响的其他学生,都创办学校取得了成功。另外还有一点:都有非常强壮的体魄,战斗力惊人。

众所周知,柯尔莫哥洛夫研究领域宽广,几乎遍及一切数学领域(恰恰没有华罗庚先生最喜欢的数论),包括:概率论及随机过程、数理统计及其应用、泛函分析、拓扑、微分方程、湍流理论、动力系统与经典力学、信息论、混沌、函数的距离理论、描述集合论、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武器的)火力理论、演算学与自动机、函数论、近似理论、算法概率论、遍历论、诗韵中的统计学等。他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被应用于数学本身的发展和开辟新的领域,而且在物理、 化学、生物、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冶金学、晶体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等学科中都有极重要的应用。如果一个研究方向不够一些人口中的“高大上”,柯尔莫哥洛夫就可以凭一人之力把该领域脱胎换骨成体面的学科,并建立一个学派,带领其他人去播种、收获、扩建。

列一个表格,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广博精深:

要了解柯尔莫哥洛夫的工作,那么可以打开springer出版的三卷选集:第一卷《数学与力学》,致力于确定性现象;第二卷《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涉及随机过程与混沌现象;第三卷《信息论与算法论》,其基本思想是:序和随机及混沌之间并无明确界限。物理系背景的,可以看看为了纪念柯尔莫哥洛夫百年诞辰出版的Kolmogorov's Heritage in Physics。其中Self-Similar Random Fields: From Kolmogorov to Renormalization Group 讨论了柯尔莫哥洛夫在动力系统方面的遗产对重整化群的影响。(Sinai:”Sometimes it is stressed that the powerful renormalization group method in statistical physics and quantum field theory that is based upon the idea of scale invariance has as one of its roots the Kolmogorov theory of turbulence ”)

业余看过很多科学家的回忆录,以及在博士期间的无数茶歇和组会中,从几位导师那里听到了更多的理论家的故事:有很多是高尚的导师,也有像父亲一般关怀弟子成长的,但我仍觉得柯尔莫戈洛夫与学生们之间的友爱温馨是老师-朋友-父亲的最佳叠加。

在柯大师的几十位学生中,现有超过20位成为了俄罗斯/苏联科学院的院士。

盖尔方德院士(Galfand,巨人级别,沃尔夫奖):“数学是一个整体,这是科尔莫哥洛夫老师教给我的……数学仍能够被看成一个整体,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尔莫哥洛夫。”

西奈院士(Sinai ,1956级,沃尔夫奖)回忆自己与老师Kolmogorov 1959年的一次旅行(还有同一级的Shiryaev(院士)):“……我们徒步行进了30公里,我问Andrei他是否累了,他回答说如果有点吃的,他可以再来一遍(当时柯尔莫哥洛夫56岁!)……我们之间的年龄差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好像我们在与同龄人旅行,只不过更有经验和充满好奇心。……当我们沿着大峡谷行进时,Kolmogorov教我们在山间水畔潜水。不久前,Alik Shiryaev成为了Kolmogorov在斯泰克洛夫研究所的同事。站在水边,Andrei对Alik说(当然是开玩笑):跳进去,Alik,要不然我就炒了你。”

Sinai: “[KAM的工作中] 柯尔莫戈洛夫引入 quasi-regular 系统的概念,现在大家都称之为K-system。其实有段时间内,大家是用Kolmogorov system这个称呼的。但Kolmogorov自己倡导K-system这个简称。这是柯尔莫戈洛夫伟大的谦逊的例子之一,俄语中quasi-system拼写的首字母是K。”

Dynkin(1945级,后期到了美国,美国科学院院士):“柯尔莫戈洛夫从来不在人面前说任何人的哪怕一句坏话。”

阿诺尔德(院士,沃尔夫奖):“想听懂柯尔莫戈洛夫老师的课简直是不可能的,但它们充满了奇思妙想。”

阿诺尔德回忆KAM:“当Kolmogorov建议我自己选个题目时,我想一定要选一个跟他的工作完全正交的领域。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的工作涉及那么广博的领域。……我对着23个HIlbert问题,一个一个整理到笔记本上。其中第16问题,… If you write the Fourier series for the mapping of a circle equivalent to a rotation, you immediately get the problem of resonances and the small denominator problem for the rotation number…此时,Kolmogorov刚好在莫斯科大学开设了一门讲授哈密顿系统小分母技巧的课程,后来发展成现在的KAM理论。所以,我想自己完全独立做题目的尝试是彻底失败了(so my attempt to invent something independent was completely unsuccessful )。”

阿诺尔德评价柯尔莫戈洛夫作为系主任和导师:

”柯尔莫戈洛夫老师度过了伟大而幸福的一生。

柯尔莫戈洛夫、庞加莱、高斯、欧拉、牛顿:五代人将我们与科学黎明时代分开来。

普希金曾经说过,尽管方式完全悬殊,但他对年轻人和俄罗斯民间文化的影响比整个教育部的影响更大。 柯尔莫戈洛夫对数学也有同样的影响。

我在学生时代就认识了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 他当时是莫斯科大学数学与力学系的主任。 那时正是数力系和俄罗斯数学的全盛时期。 柯尔莫戈洛夫和Petrovskii院士的领导的首要的,数力系因此达到了以前从未达到过的强盛,以后也很难再达到了 。“

Nikolsky院士(柯大师早年的学生):“我想,[科尔莫哥洛夫]所有的学生都会因为被这个伟大的数学家带到一起来而感到幸运,他又是如此秉持和看重不装腔作势、同情、公正。“

格涅坚科院士(Gnedenko)回忆说:“对于柯尔莫哥洛夫的所有学生来说,与柯尔莫哥洛夫一起做研究的岁月是终生难忘的,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每个周日的郊游,柯尔莫哥洛夫邀请他所有的学生(研究生或本科生)以及别的导师的学生前来参加郊游活动,在郊游的过程中,我们讨论当前的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还有一些有关绘画、建筑和文学方面的问题。”

Nikolsky院士回忆起柯大师在卫国战争(德军压境,人们从莫斯科撤离到喀山,湍流的工作就是在喀山时期完成的)的一件事:”1941年8月,卫国战争开始后不久,我被派出莫斯科,前往马洛亚罗斯拉夫以西,挖掘一个从北向南延伸数百公里的坦克防御。全然不知自己的命运将往何处,就在离开之际,我通过学院秘书向柯尔莫戈洛夫提交了一些关于我博士答辩的材料。但不幸的是,德国人在10月初突破了我们的坦克防御,有关坦克的工作停止了,我最终来留在了莫斯科。数学研究所的一些成员还在,还没有完成撤离,柯尔莫戈洛夫当时也在莫斯科。但10月16日爆发了恐慌:人们认为德国人将马上攻陷这座城市。我得知柯尔莫戈洛夫和我们的主任Sobolev院士在前一天晚上匆匆离开了莫斯科:10月15日晚上,他们接到一个电话,通知他们必须立即前往Pavelets站,只携带随身行李--一列专列正等着将他们从莫斯科送到喀山(Kazan)。十月下旬,Anatolii Ivanovich(5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和我也来到了喀山。

在喀山的第一次会议上,老师邀请我晚上到他家喝茶。他和他的朋友亚历山德罗夫院士、姨妈维拉在一个拥挤的地方住着,房间的一角被两个书架区分开来用于研究:许多伟大的发现正是诞生在这个书架后面的角落里,并在各国学术机构的特别收藏中永垂不朽。那天老师喝完茶,走到书架后面,回来——你们猜——居然带着我的手稿,这让我感动不已。他说这些材料完全足以写成一篇博士论文,并建议我中断手头的博士研究开始准备答辩(我本打算再读两年),--当时正逢战乱,这件事更显得难能可贵。不仅如此,老师对Anatolii Ivanovich随后也说过类似的话。两个月后,我们俩顺利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

然而回想起来,在这艰难的岁月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10月15日那个难过的晚上,老师匆匆离开了他在莫斯科的家时,不忘把我的论文初稿放进他的行李箱,他本可以在那里多放一条暖裤的——许多人都是这么做的。而这也仅仅只是柯尔莫戈洛夫对学生温暖的人道主义关切的一个例子。我们所有人(并不在少数),都将终生铭记我们的老师(our Teacher),直到生命的尽头。”

A. G. Vitushkin院士(是一位盲人数学家,柯老的博士生)描述他在初识柯大师时:“我问柯尔莫哥洛夫我的两篇文章能投给 Doklady 杂志 吗。刚听完结果的形式后,柯尔莫哥洛夫惯常的“嗯…”着沉思了一下,然后说“结果是对的,我知道如何推导了。”啊!我简直有点丧气。亚历山大洛夫院士也恰巧在一旁,他安慰我说“别灰心,柯尔莫哥洛夫只是什么都知道。一周后我去问柯尔莫戈洛夫的决定,又惊讶了:他已经逐字逐句帮我改了,并且在打字机上敲了一份。 ”

Yaglom院士(柯大师战前的博士生,湍流方向):“由于我也是柯尔莫哥洛夫的学生,盖尔范德经常问我同一个问题“我和柯尔莫哥洛夫谁是更伟大的数学家?”我要么回答“柯尔莫哥洛夫”,要么说“你给的集合(盖尔方德,柯尔莫哥洛夫)是部分有序的,但不是完全有序的”。盖尔方德当然是一位数学巨人,但柯尔莫哥洛夫更加强大。”

科尔莫哥洛夫是温暖的、关怀的,但也是鞭策的。Shireyaev院士写道:” Students of Kolmogorov, and they are numerous indeed, stated on several occasions how lucky they were to be his pupils. However, they always added that it also was a huge responsibility. There was constant pressure to get as much as possible done so that during the next meeting with Kolmogorov they would be able to tell him about their progress. One of my friends characterized his attitude about Kolmogorov as "panicked respect.“

柯尔莫戈洛夫的名字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是沿用了《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宝尔康斯基公爵的名字——这是她母亲的遗愿(逝于难产),柯尔莫戈洛夫的姥爷家其实也是贵族。柯尔莫戈洛夫的两位姨妈收养了他。尤其是维拉姨妈,爱他视如己出,并终生未婚。柯尔莫戈洛夫也把她视为自己的母亲,让她感到骄傲、并孝敬、陪伴她直至养老送终(维拉姨妈在87岁老去)。

顺便提一句关于柯尔莫戈洛夫一件有趣的事:天生是左撇子,小时候开始练习右手,最终两只手都可以从事书写等精细活动。

1910年,维拉·雅科夫列夫娜(Vera Yakovlevna)和她的养子搬到了莫斯科,在那里,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加入了私立的Repman预科小学(在十月革命后更名为第23级小学)。 柯尔莫哥洛夫多次提起过这所小学的美好融洽氛围,这是由一群思想民主的知识分子建立的。就学费而言,它也是最便宜的之一(虽然他们家物质上是丰裕的,但一家人信奉托尔斯泰主义:工作、劳动,道德自我完善)。

1942年,柯尔莫戈洛夫与安娜( Anna Dmitriyevna Kolmogorova )结婚,安娜是他小学就认识的同学和好朋友。安娜的儿子 Oleg Ivashev-Musatov 因此成为了柯尔莫戈洛夫的儿子(son-in-law)。

柯尔莫戈洛夫:“If there existed a better world, in which people were reunited with the dead for eternal life, of course I would most of all like to meet my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who raised me, whose love and kindness have been more than sufficient for my entire life.” “And, of course, I woul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by beloved teacher”

Shiryaev院士:“…在沙滩上,柯尔莫戈洛夫听到我10岁的儿子对一个女孩说她说谎了。柯尔莫戈洛夫纠正他说:男孩子不能对女士那样说话。你可以说:我恐怕你可能偏离了事实。”

在生命的最后6年,柯尔莫戈洛夫饱受疾病的困扰(眼疾、帕金森),他的博士学生、大学教过的学生、柯尔莫戈洛夫中学的学生,自发地去帮助柯大师的妻子和医护人员去照料他、陪伴他,数年如一日,阿诺尔德描述这段时光时说“... 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光总是愉快的”。

柯尔莫哥洛夫和冯诺依曼,两个同是1903年的超级巨星,同样级别的广博精深,研究兴趣又重合了部分。他们分别在东、西方,但有个有趣的交集:1954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柯尔莫哥洛夫做了opening lecture(内容就是著名的KAM),冯诺依曼做了closing lecture,也可见他们二人的崇高地位 (两人的相像容易让人想到我们的迪克叔叔和朗道)。但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冯诺依曼又参与过曼哈顿计划和政治,两位巨人没有直接交流。

与苏联理论物理大高手朗道:朗道非常尊重和欣赏柯尔莫戈洛夫的工作(二人分别是苏联最伟大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包括概率论,尤其欣赏柯尔莫戈洛夫在湍流和KAM方面的工作。但也表示柯尔莫戈洛夫的概率论在物理里面没什么用场。但最近一些年,概率随机方向的学者拿下了几次沃尔夫奖和玻尔兹曼奖,又如202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的1小时报告,其中35%是柯大师的领域或报告人是再传弟子,让历史继续裁判吧。

伊藤清(沃尔夫奖得主)在《柯尔莫哥洛夫的数学观与业绩》写的非常感人:“当我得知苏联伟大的数学家,84岁的A N Kolmogorov教授于1987年10月20日离开人世时,我感到像是失去了支柱那样悲哀与孤寂。在我还是学生时(1937年)读了他的名著《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之后,便立志钻研概率论,并持续了50年之久。对于我来说,柯尔莫戈洛夫就是我的数学基础。……

柯尔莫戈洛夫在数学的几乎所有领域中,都提出了独创的思想,导入了崭新的方法,他的业绩是非常辉煌的。然而,我见到他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是不修边幅的温厚的君子形象,这也许正是伟大数学家的形象吧。

柯尔莫戈洛夫的论文我自认为基本上都好好地读过了 ,在撰写本稿时,我又对他整个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直接或间接的调查。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得不叹服。”

诺维科夫院士(Novikov,菲尔兹+沃尔夫奖得主) 视柯尔莫戈洛夫是自己的老师,对自己影响颇大,他在《Memories of A N Kolmogorov》写道“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majority regard Kolmogorov as the greatest mathematician of our time …not interfering with the scientific affair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but offering them every kind of help in difficult situations. He supported me by helping in various undertakings…

机器学习理论的奠基人Vapnik院士说:”Kolmogorov是我的英雄“,他也是柯尔莫戈洛夫奖(Kolmogorov medal)2018获得者,推荐看看YouTube上他的演讲。Vapnik最著名的工作——描述机器学习方法capacity的VC维,受启发于Kolmogorov在复杂性方面的工作(epsilon capacity等)。

在伯克利工作的统计学家Neyman曾多次邀请柯尔莫哥洛夫访学,柯尔莫哥洛夫也乐意去美国看看,但最终没能成行。Lehmann在《Reminiscences of a Statistician-The Company I Kept》记述了这件事:“An event planned for the second year of my term to which I was looking forward with great excitement was an extended visit by Andrei N. Kolmogorov,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greatest living mathematician . ... Neyman knew Kolmogorov well and had repeatedly tried to bring him to Berkeley for a visit, without success. This time, the situation looked very promising. In fact, the university catalogue for the year 1974–75 lists Kolmogorov among the visiting faculty. What made me so confident was that some months before he was due to arrive, Kolmogorov had sent a vanguard in the form of his young colleague, Igor Zhurbenko,.... All these preparations went well, but unfortunately at the last moment Kolmogorov experienced severe health problems and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

许宝騄(许多人认为在我国,许先生与华先生、陈先生齐名,当年并称“西南联大三杰”)把数学家分成三流,他说: “第一流的数学家,是有天才的,他们能开闯新的领域,如柯尔莫哥洛夫, 冯.诺依曼,维纳这一类人,这些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第二流数学家是靠刻苦学习而成的,认真消化整理前人的东西,在这个基础 上有所创造发现,象欣钦这样的数学家就是这一类的,他写的《公用事业理论的数学方法》、《信息论基础》等就是消化整理的结果。这种工作对后人影响较大, 年青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较快地进入科学的前沿,中国缺少一批做这一类工作的 人。第三流的数学家只在某一、二个问题上有一点贡献,不能象第二流的那样有系统的工作。剩下的就是不入流的数学家了。”

那个著名的典故:1963年学生会议,美国统计学家雅各布·沃尔夫维茨(Jacob Wolfowitz):“我来苏联的一个特别的目的是确定柯尔莫哥洛夫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研究机构。”

………

这所学校从全国招收有数学、物理天赋的学生,完全免费。对家境贫寒的学生还发给补助,尽管一些年代俄罗斯经济上困难重重,但这点直到现在都没变。柯尔莫哥洛夫中学的学生成才率相当高,这点是有目共睹的,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经有几个当年的学生成了科学院院士。

有本书叫Kolmogorov in perspective,他的学生回忆了他的许多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是:在苏联十分危险的民族主义时期,为了给犹太裔学生争取权益,柯尔莫哥洛夫戴上自己所有的勋章,去政治人事部门做游说和斗争,为学生撑开保护伞(我国钱三强先生在特殊时期也是这么做的)。

给中学生推荐柯尔莫哥洛夫主编的小册子(各章作者都是大家,网上有电子版、也有卖中文版,译者也均是我国高手,行文流畅):《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感谢Shiryaev院士允许我翻译他的长文 Kolmogorov, Andrei Nikolaevich,即下面参考文献1。

1 1989-Shiryaev院士- Kolmogorov, Andrei Nikolaevich,长文

2 《Kolmogorov in perspective》 其中除了若干位学生的回忆文章,还有Kolmogorov写的长文Newton and Contemporay Mathematical Thought和Memories of P S Aleksandrov

3 《Golden years of Moscow mathematics》,整本书一半多都提到了Komlogorov!

4 《The Kolmogorov Legacy in Physics》,有pdf

5 《Kolmogorov's Heritage in Mathematics》 ,有pdf

6 《The Honors Class Hilberts Problems and Their Solvers 》 Benjamin H. Yandell,有pdf

7 Nikolski院士-The Great Kolmogorov,文章

8 1988-Tikhomirov-The Life and Work of A N Kolmogorov,长文,俄语

9 1988-Arnold-A few words on Andrei Nikolaevich Kolmogorov

10 伊藤清-柯尔莫哥洛夫的数学观与业绩

11 龚光鲁教授-柯尔莫哥洛夫,纪念文章

12 潘玉林博士-流体力学风云录-东邪柯尔莫戈洛夫,非常有趣的文章

13 Excerpts from Kolmogorov’s Diary,柯大师日记英译节选

14 Selected Works I、II、III卷

15 关于KAM的一本科普书,《The KAM Story A Friendly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Classical Kolmogorov-Arnold-Moser Theory》,中文版叫《KAM的故事》

我国学生能容易看到的柯尔莫戈洛夫写的书 :

《Introductory Real Analysis》

《Measure, Lebesgue integral and Hilbert Space》

《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初步》

《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英文版 Mathematics-Its Content, Methods and Meaning,1、2、3卷

《概率论导引》,是初等概率论,不涉及测度论

本文无意也无力去评论哪位科学巨人更伟大或最伟大,而只是想呈现我心目中的英雄,并尽量形象立体、丰富一点。

学习和工作原因,多年之前就知道了英雄的伟大名字和辉煌业绩。另一方面,2020中美贸易战和疫情后,西方媒体的攻势和舆论控制,使我更加想了解苏联杰出科学家的经历和贡献,他们的学问和高尚品格显然应该获得更多的了解。舆论控制能力强大的西方造神了一些所谓个性化的科学家并推销附属价值观,在我国得到了不匹配的流行。

本文最先发于知乎

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须知

这是一篇关于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须知,由应届毕业生求职网我收集整理,欢迎浏览!

夏季毕业的博士论文评审、答辩时间为5月6月,春季毕业的博士论文评审、答辩时间为11月-12月。具体时间按照研究生院要求确定。

一、匿名评审论文的提交:

博士学位论文在获得导师认可,并通过学院对论文的形式审查后,方可提交评审论文。审查工作需在匿名评审论文装订之前进行,并且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审查情况表”,其中学院意见将反馈给导师,学位论文通过审查后,导师方可组织进行相关工作。

1、 博士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匿名评审的论文,逾期将不予受理。

2、 评审论文要求提交7篇,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页;字体、字号与排版格式、幅面大小应与正式论文相同,评阅后的学位论文可重新装订,制作成正式格式论文。供评阅的论文中不可包含致谢、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随感、杂论等任何透露本文作者和导师姓名的信息。

3、 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与封页统一格式的扉页;

②中文摘要(大约1000字,一页为宜)

③英文摘要(2200字符,一页为宜)

④目录

⑤正文

⑥参考文献

⑦与论文相关而不带有个人色彩的学术内容的附件。

二、论文评阅:

1、每篇博士论文需聘请有关学科的5名专家评审,其中校外专家至少2名。评审专家名单以及送审工作由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评审意见返回后,教务办公室通知各系主任、导师以及博士生本人。

2、按《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几项要求》的规定:“ 5位评阅人中如果有1人不同意答辩,则需另聘1位论文评阅人进行评阅,论文评阅人有2人或2人以上不同意学位 论文答辩,则该论文不能答辩,本次申请无效。”(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文件选编》修订本)

3、评审通过的博士论文,将由工作小组为其组织论文答辩。评审意见否决的,将视情况作结业等处理,可在两年之内再次申请学位一次。

三、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通过者,将由教务管理部门向研究生院提交答辩申请。答辩申请工作由学生本人以及答辩秘书配合进行,博士生本人还应提交两篇发表于核心刊物的.文章(一式三份)。博士生应根据评审的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并且按照要求打印装订,向教务办公室提交4本。

答辩前一周,各系主任在征求导师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好答辩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九人组成,成员的半数以上(不含半数)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其中必须包括两至三位外单位的专家。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工作的要点如下:

1、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答辩前2-3天,答辩秘书应到教务室领取各种材料,包括:

A、 答辩材料袋。答辩审批相关材料;博士生培养计划;综合考试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位论文评议书;博士论文表决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袋内暂无,下载打印);授予博士学位人员信息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B、 填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答辩费用支出单”,并到学院会计室预支。

C、 领取答辩桌签。

D、 安排答辩场所。因我院现无答辩专用场地,希望各导师尽量自己解决。

2、 答辩委员会职责:

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组织论文答辩,根据我国学位条例要求的标准。对学问水平、研究生答辩情况进行评议,就是否同意硕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讨论并通过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但有补充修改的基础,答辩委员会可以做出在两年被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一次的决定。

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将答辩委员会对博士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以及表决结果写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并请答辩委员会主席审核签名。

学位论文答辩必须有详细的记录,记录人员和答辩委员会主席审阅无误后签名。

3、 答辩程序:

A、 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主持答辩会各项议程;

B、 导师将要介绍研究生学习成绩以及科学研究的主要情况;

C、 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约半小时)

D、 答辩委员会成员以及答辩会参加人员提问,研究生答辩;

E、 答辩会休会;

F、 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主要议程:

宣读导师以及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

评议论文的水平以及答辩情况;

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讨论并通过对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情况的评语;

签署《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G、 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决议书以及投票表决结果

H、 主席宣布答辩会结束。

四、答辩完成以后的后续工作:

答辩秘书需在答辩后三天内完成答辩材料的整理工作,及时提交教务办公室,并且及时提交电子版答辩报告书等。学生需配合答辩秘书整理相关材料,并及时提交电子版论文、个人信息等。

博士论文答辩后多久戴博士帽

1、佩戴人群不同

学士帽的佩戴人群时本科生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人;而博士研究生毕业戴博士帽。

2、流苏颜色不同

学士流苏为黑色,博士的流苏为红色。

3、搭配的学位袍不同

学士的学位袍时黑色的,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

学士学位袍的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和军事六大类分别为粉、灰、黄、绿、白和红色。

饰边颜色和学科对应如下:

绿色:农学学士

灰色: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理学学士

黄色:工学学士

粉色:法学学士,文学学士

白色:医学学士

红色:军事学学士

扩展资料:

在学位级别的划分上,博士的流苏为红色,硕士的流苏为深蓝色,学士流苏为黑色,校长的流苏为黄色。

这种色彩的界定,与学位袍是交相呼应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佩戴学士帽需要注意勿在人多处乱抛学士帽:因学士帽内通常都有一块2mm厚的硬塑料板,每年拍毕业照时,都有一些学生因为疏忽,被下坠的帽子所伤。建议学生,抛学士帽要格外小心,切勿在人多处乱抛学士帽。

与学士帽搭配的学士服是学士学位获得者在学位授予仪式上穿戴的表示学位的正式礼服,是其获得学位的、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由学位服国标版发展而来。

垂布按文(含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粉色,理(含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灰色,工学——黄色,农学——绿色,医学——白色,军事学——红色,共六大类,采用不同的六种饰边颜色区分。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四部分组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学士帽;百度百科-博士帽;百度百科-学士服

那不是博士帽,是学士服。我今年6月毕业的时候戴的,四年本科毕业之后又两个证书,一个是毕业证,一个是学位证。毕业的时候一个是毕业典礼,一个是学位典礼。这些大专生是没有的,只有本科生有。 到时候你也会戴的。补充:专升本的学生到了毕业的时候一般是戴的,我们学校专升本的学生学的跟本科3、4年级的课程相同,毕业环节也是一样的,也就是和相同年级的本科生是一起毕业的,做完论文以后毕业典礼的时候就要拍学士服照片了,一般学校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那天每位同学发一套,仪式结束后收回,但是每个班级都会集中租借了提前拍照。是大学阶段很有感触的一段日子。

根据“尽快制定帽袍着装标准”,学术帽为方形黑色,博士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帽流苏为深蓝色,校长帽流苏为黄色。博士袍是黑色和红色,硕士袍是蓝色和深蓝色,校长袍是红色和黑色。由于国内暂时不建议使用学士服,所以学士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参考国外大学的风格,包括“牛津版”和“剑桥版”。一般学士帽的流苏是黄色的,学士袍是黑红色的。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系领导或嘉宾用帽檐将右前方学位获得者的流苏移到左侧中间,自然下垂。流苏从右往左拨弄,表示学校允许该生离师。其实要轻松拿到博士的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且要做好过五关斩六将的心理准备。博攻的第一关是教授级。德国的博士教授叫Doktorvater。这个“博士爸爸”比自己的爸爸厉害多了。他不仅有“生你”(允许不允许你读书)的权力,也有“杀你”(允许不允许你毕业)的权力。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条件是:拥有德国文凭或等同于文凭的外国文凭。在德国以外获得的硕士学位往往需要德国大学认证为等同于Diplom水平,而这个水平是否等同往往由系主任决定。因此,与教授的面谈非常重要。你不仅要掩盖自己的专业知识,给教授留下“学习资料”的印象,还要对他所从事的学科有所了解,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研究有无限的兴趣,并肩攀登科学高峰。他一点头收你为徒,博士的帽子就见影子了。幸运的是,亲爱的爸爸没有选择,但爸爸博仍然可以选择。当然,科研能力强是首选。每个人都想继承一些“优秀基因”。另外,一个好的性格也是不能忽视的。否则你平时就得为他“当牛做马”,最后被他“踢出去”。第二层攻击是经济层面。对于来自第三世界的中国自费留学生来说,攻博的经济来源是伤脑的大事。如果能申请到奖学金,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德国大学的院系或研究所往往有一半的工作机会给博士生。也就是说,在此期间,我会协助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领取研究助理岗位工资的一半。虽然这种做法有变相剥削的味道,但是很多博士生(包括德国人)还是愿意接受的。毕竟有了这笔收入,他们在博客攻击期间可以衣食无忧。况且媳妇总有成家的一天。这种广告可以在大学各个院系的公告栏和一些专业杂志(如医学和生物专业的Laborjournal)上看到。此外,大学里还有按小时计酬的科学助理(HiWi)工作,可以直接应聘教授。只要解决了经济负担问题,攻博之路就轻松了一半。博客的第三个层次是论文层次。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为了避免最后写论文时遭遇难产,平时要注意多写文章,争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他们第一次发表文章时,通常要说出教授的名字,尽管他可能对文章没有任何贡献,除了纠正一些语法错误或错别字。但有可能他的名字在专业圈里是雷霆万钧,而你的却是闻所未闻。有时候,在两篇同等水平的文章中,编辑更愿意选择有著名人物的那一篇,所谓“看佛不看僧”。只要你的研究成果在好的杂志上发表过,你的论文很难不合理。毕竟是大部分人已经承认的事情,要推翻并不容易。有的系也有规定:只要你在博客攻击期间发表过五篇以上的文章,设置的时候就可以是博士论文,不用写!第四层攻击是通信。发作期间,不像在大学读书,一年见不到教授一次,然后天天和他一起抬头,所以如何和他沟通好,有时候很关键。对于中国人来说,和德国教授用外语交流,往往是吃不消的。但是,只要我们坦诚相待,经常交换意见,不仅在学术上对我们有帮助,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工作无疑是有益的。让教授知道你平时工作认真努力,印象自然会上升。期末答辩考试,他也会考虑“没有功劳,没有苦劳”,而不是让你太为难。

帽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但是流苏颜色不同,学士帽的流苏是黑色的,博士帽流苏是红色的。

在学位级别的划分上,博士帽的流苏为红色,硕士的流苏为深蓝色,学士流苏为黑色,校长的流苏为黄色。这种色彩的界定,与学位袍是交相呼应的。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扩展资料:

佩戴方法

戴学士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流苏的方向放在帽子的左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士帽

博士不要论文答辩

亲亲你好,荣誉博士是学位的一种,获得荣誉博士的人不需要进行考试、不需要参加论文答辩,而是因为在某个领域内获得了极高的成绩,或者为社会做出了很高的贡献。

必然,都是根据专业和爱好定的。所以平时要好好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的材料啊。如果是英语专业的就要英文的。

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应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属学科前沿或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生导师应对其所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不能推荐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具体要求、评阅、答辩、及学位授予等按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在职博士虽然是在职人员工作之余的学习,但是在职博士的毕业论文答辩是不可缺少的,每名学员完成所有的课程和考试后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才能够顺利毕业,并获得相关的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学历证书。学员是否获取博士学位是由论文答辩委员决议出来的。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其中有很大操作空间。

翁帆博士论文答辩

杨振宁(1922--),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中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63年起任库兰特研究所管理委员会委员。1966年起任纽约石溪州立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56年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字称不守恒原理,并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基本粒子发展简史》等。 不论在海内还是海外,杨振宁这个名字在华人中是很响亮的。他,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无不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学殿堂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中国人在国际科学坛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自杨振宁始。”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在1976年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教授如是说。 杨振宁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曾留学美国攻读数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数学教授,是最早将西方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聪颖的天赋,加上家庭的熏陶,使杨振宁从小就很有"异禀"。他不但书念得好,而且兴趣广泛,还是读中学时,他就对父亲说过:“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 抗日战争期间,杨武之任教的清华大学被迫南迁长沙,与北大、南开合并成临时大学。日军攻占南京后,临时大学撤至昆明,并改名西南联合大学。杨振宁也随父母颠沛流离长途奔波来到昆明,他在念完高中二年级之后,未上高三就考上了西南联大。当时的西南联大集中了许许多多各个学科的著名教授,形成一个灿烂的教师群,是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在这里,杨振宁得到了名师们的极好指点。他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学士论文。大学毕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后,即入研究生院深造,在王竹溪教授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取得硕士学位。 1945年,杨振宁作为“留美公费生”赴美,寻找他所敬慕的物理大师E·费米教授,成为费米主持的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班的博士研究生,并得遇后来被称为“氢弹之父”的E·特勒教授。他深受费米的熏陶和影响,在泰勒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于1948年获博士学位。在应校方聘请,留校当了一年教员之后,他于1949年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1955至1966年任该所教授。从1966年起,他担任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学研究所所长。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科学之路。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过程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进而开始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著,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必备教科书。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最危险的时刻,他总是坚持要直接站在操作人员身边。这种忘我的大无畏精神,使广大科研人员感受到莫大的鼓励。 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干起,邓稼先先后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多项职务。他还是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职务时病逝于北京。他临终前所关心的仍是如何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并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右二)和夫人许鹿希(左二)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右一)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科技强国的抱负和梦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走上科学之路。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过程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进而开始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著,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必备教科书。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最危险的时刻,他总是坚持要直接站在操作人员身边。这种忘我的大无畏精神,使广大科研人员感受到莫大的鼓励。 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干起,邓稼先先后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多项职务。他还是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职务时病逝于北京。他临终前所关心的仍是如何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并语重心长地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74年,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杨振宁(从左至右)游览北京颐和园时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右二)和夫人许鹿希(左二)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右一)合影(资料照片)。 邓稼先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科技强国的抱负和梦想。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新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翌年,他随母到北京,在担任清华、北大哲学教授的父亲身边长大。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杨振宁讲他的故事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合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 2001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 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一路水陆兼程,途经上海。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后来,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一家人又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这8年恰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欣然应聘出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在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完善和发展上。 当然,在这8年里,杨振宁也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亲历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祖国东北三省事件,亲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终身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两周,杨振宁与全家人一起回到了合肥。原以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一样,日本人会撤退。但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回北平的梦成了泡影。 西南联大的感情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后就是那场人类历史上野蛮血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令杨振宁,也是令整个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历史。 烽火岁月里,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到了昆明。杨振宁在那里进了西南联大,那所在战时极负盛名的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任教。 西南联大由战前中国最有声望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了4年本科,尔后,1942年至1944年,还是在西南联大,他又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的是物理系。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多为留学欧美归来的年轻博士。他坦率直言,在西南联大,最为成功的当推数学系,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位数学教授是:陈省身,华罗庚和许宝路。 说到物理系的老师们,杨振宁的眉宇间更是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怀念之情。那些当年亲手把他引入科学圣殿的业师们,都是中国物理学界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哪!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念旧重情的人,对于他来说,师恩终身难忘。他十分尊崇已故的赵宗尧教授,80年代,他曾与国内的物理学界同行共同撰文,赞扬赵老师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的眼里,这两位老师当年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杨振宁在上大学四年级时,曾就毕业论文一事求教于吴大猷教授。吴大猷当时给他出了一个题目:“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运用”,而分子光谱学正属于吴大猷本人当时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就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步入群论研究这一神奇之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群论所展示的那种令人赞叹的奇特的美,在这位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自此以后,杨振宁一生所从事的研究几乎都与群论有关。 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上海籍教授王竹溪是从事统计力学研究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日后的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统计力学。 韩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杨振宁后来的事业,已被历史证明是超过了他的老师,但是,对他而言,没有这些优秀的甘为人梯的老师们,就不会有他杨振宁的今天。师恩难忘哪!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获硕士学位。同年,清华公费留美发榜,杨振宁榜上有名。 为了护照、签证等事,前前后后,足足拖了一年。父亲虽为教授,但战时持续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可谓捉襟见肘。迫于生活,杨振宁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里,做了西南联大附中的教师。他自然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教职,竟促成了他一生的美满良缘。 今天我们都同意,是她先看到我了 杨振宁说,他很感谢那一年的中学教师生活,因为那段生活使他对中学生、中学老师的生活有了真切的了解。特别是,在自己任教的那个班上,他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当时的学生杜致礼。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杨振宁决定在印度加尔各答搭乘去美国的运兵船。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床位。于是,经地中海、红海和直布罗陀海峡……最后到达了美国。 “上岸至今,已经有56年了。”2001年10月,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大厅,对着上千位听众、同胞,他十分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跟当年父亲一样,杨振宁也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他希望著名的物理学大师费尔米做自己的导师,结果如愿以偿。 费尔米在当时已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同时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做出了第一流的工作。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念了两年半,获得了博士学位。尔后,又留校教了一年书。杨振宁在芝大的力学老师是当时年龄还不到四十的泰勒教授,那位泰勒后来被誉为氢弹之父。杨振宁记得,泰勒有一种非常反传统的性格。有时候,他会在走廊上拉住你,兴致勃勃地谈他刚萌生的一个新见解。而此后不久,他又毫无惧色地纠正了自己。也许,在泰勒的10个新见解中,有9个半是错误的。但这对杨振宁一生的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因为,科学研究,发现、揭示真理,这确实需要一种异乎寻常的率真和勇气,而在这份勇气中,自然也包括了敢于认识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自信和大胆。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杨振宁去了普林斯顿研究院。这所独立的研究机构有二十几位专职教授,没有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研究人员。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呆了17年。这是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17年,在那里,他邂逅了自己在西南联大附中教书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杜致礼。 那是1949年的一次不期而遇。 “今天我们都同意,当时是她先看到我了。”杨振宁说。也许是太太不在身边,说这话时显得旁若无人。 邂逅的地点在普林斯顿的一家饭店。 “杨老师,你还认识我吗?”那天,杜致礼突然出现在杨振宁的面前,明眸含笑地问道。 人生的改变有时是从一句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寒暄语开始的。 就像所有的有缘男女一样,这对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8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这块学术圣地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便是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骄傲的爱因斯坦,以及同样令世人高山仰止的科学大师奥本海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绿色草坪间,年轻的杨振宁经常能够看到爱因斯坦步行而来。他从来不开汽车,与他同行的,是他那位杰出的助手戈登。 与伟大的前辈同饮一池之水,自使杨振宁备享“开光”之泽,获益终生。 1957年,因提出“弱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现象”这一重大理论,年仅36岁的杨振宁与他在美国的中国同行李政道博士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居世界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在普林斯顿生活了17年之后,杨振宁收到了来自纽约的邀约函。纽约州正在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大学的校长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之心,盛情邀请杨振宁加盟,助其为新校发展出力。 杨振宁欣然受聘,前往石溪分校走马上任。这一年是1961年。 “乒乓外交”开启回国之门 1971年,在中美关系史上,先后有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走上天安门、“乒乓外交”等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解冻在即。 1949年以后,杨振宁一直与在上海的父母弟妹保持着联系。他曾经四度跟家人在瑞士日内瓦和香港等地见面。面对着这些世界名城的湖光山色,如画美景,与家人久别重逢的片刻喜悦却无从消除长期离别的苦涩愁情。 当他获知“乒乓外交”的信息后,立即给父亲去信,要求回国探亲。忐忑不安地,父亲将此事向有关方面作了请示汇报。很快,杨武之教授就接到来自国务院的答复:“欢迎!让你的儿子到中国驻法大使馆去签证。”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建交,许多中美之间的重大外交谈判都在巴黎进行。 就这样,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便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绩卓著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回国访问的第一人。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见到了父亲杨武之。当时父亲已经罹病住院,但他气色不错,特别是见到爱子归来,更是喜出望外。 两年以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故世。这位老人离去时的心情当是安详自如的,因为他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杰出优秀的儿子,而且,在他有生之年,终于能与远隔重洋的儿子在祖国重逢。 大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饭店。 住进饭店的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被宣传喇叭给吵醒了。他随手取了照相机走出饭店。他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大饼摊。好香哪!大饼,油条,还有豆浆、粢饭团,这里面,有多少儿时的欢乐,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他走近大饼油条摊,把手伸进裤袋,袋里有弟弟杨振汉头天晚上给他的一些人民币零钱。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一碗豆浆多少钱?” “两分钱。” 掏钱。伸手接豆浆。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一脸惊愕。对方却是一脸疑惑。 他一想不妙,回身就走。豆浆也顾不上拿了。 他继续漫无目标地走,略微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忽然,他瞥见前面不远处那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一定是在摸知了——真像自己的童年哪!杨振宁一时童心大发,举起手上的照相机,便要把这动人的一幕记留下来。 “不要动!” 猛然间,他听到一声断喝。他的手一哆嗦,照相机差点跌出手去。 抬头望去,那是一张警觉的脸。很认真很执著。对方示意他站在原地不要动。 那是一个对许多事许多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前面的是一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市民。 那人叫来了一位正在茂名路上值勤的解放军。解放军是懂纪律的,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一下。” “误会了,这是我们请来的客人!” 幸好,一位锦江饭店的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饭店大门口走出去,见他久久不归,便走出饭店张望一下,不想正好给杨振宁解了围。 一场虚惊。 风波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陪哥哥同住,以免再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他把毛主席诗词看了10天 杨振宁那一年回国,到了很多地方。他发现,虽然当时中国很落后,城市居民只能勉强度日,但他们生活得很自信。 在北京,杨振宁故地重游,一呆就呆了10天。 他住在长安街的北京饭店。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水印木刻的毛泽东主席的墨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杨振宁看着这两句诗想了很多很多。他的子女是美国人,而他自己、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又十分敏感的问题,他不能不面对这些萦绕脑际挥之不去的问题。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杨振宁,将竭尽己力,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好转。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回到美国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到各处作了多场演讲,身体力行地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奔走呼号。 1973年夏,已经步入晚年的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杨振宁。 在这次会见时,杨振宁十分吃惊地发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对自然科学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那天,他跟杨振宁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 毛泽东把身子靠近杨振宁,兴奋地笑着,用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们也曾试图解释过物质的结构。这位充满睿智的老人还风趣地引用了一些古典著作中的话,这一切激发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很大的兴趣。 毛泽东伸出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 杨振宁显然给问住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他停顿了好一阵,向对方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随后,话题又转入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入物理学学术这个特定领域里加以比照,以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腻区别。杨振宁认为,这一关于“理论”和“思想”的词义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令他印象至深。 中国在10年里有望问鼎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2001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所以我说,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 他说,他对冯友兰晚年提出的“旧邦新命”论完全赞同。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旧邦中生长出来的新的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杨振宁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杨振宁1938年至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的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院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另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 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聿明的女儿,她是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教书时的学生。他们于1950年结婚,生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潮汕女子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杨振宁酷,邓稼先帅!邓稼先创造两弹(原子弹和氢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