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乒乓球论文的研究任务

发布时间:2024-07-08 18:11:34

乒乓球论文的研究任务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1 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2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3.2 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3 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3.5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一、开题 开题日期: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我们中国人民积极进取,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乒乓球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比赛变化无穷,因而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业余的培训场所,对于青少年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与专业性要求甚微。如何推广合理的青少年培训(训练)方法,引导社会普遍的培训(训练)走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专业、便捷的启蒙教学方法,纠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教学,为以后社会大众化的乒乓球少儿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现状: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诸多的科学性较强的专业训练方法支撑。我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优秀教练员和顶级的训练手段,来训练专业组织(如省队、国家队)但是,对于大众化的、相对专业的少儿启蒙方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虽然已经研发出轮廓教学(徐瑶 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新式教学方法,却仍然跟不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的普及速度,当前推广专业的少儿启蒙迫在眉睫。国外现状:多数欧美国家对于少儿乒乓球运动还是保持任凭其自由发展状态,并不注重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和大众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对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步引进我国训练方法,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模仿与改进训练的研究。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全面解析对于大众化的乒乓球启蒙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训感受,走访各个俱乐部、培训基地的教练员,探讨最为简洁而标准的启蒙动作标准及步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概述。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就回收上的有效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访谈法 :访问多名学生家长和教练员。举例论证:走访部分俱乐部、培训基地,统计该部被专业队吸收的少儿人数。课题的基本框架:1.摘要2.关键词3.前言4.研究对象与方法5.结果与分析6.结论7.建议8.参考文献。 预期结果:通过调查和访问,可以总结出一套大众化而不失专业的启蒙教学方法。对培养基层青少年、发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素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善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半专业、业余的训练(培训)方法。启蒙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大胆创新,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到标准的乒乓球技术!

乒乓球论文题目多是围绕乒乓球的价值以及一些多方向的延伸来定的。乒乓论文题目:1、 普通高校推广砂板乒乓球运动的价值及路径研究2、 运动生理学知识应用于乒乓球公体课教学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3、 多球训练法对乒乓球专项学生击球反应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4、 虚拟现实技术在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摘要: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还要具有上佳的竞技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结合江苏科技大学高水平乒乓队实例,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有意志品质训练、自信心训练、模拟训练、自我控制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竞争意识训练。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现代乒乓球比赛,尤其是高水平的紧张而激烈的大型比赛,不仅仅是技术、战术和身体素质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尤其是实行11分制以后,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加大,这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极限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应用心理训练的相关手段,搞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1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心理变化的因素1·1训练生活一般来说,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和强度均不及专业队运动员,但是由于前者文化课任务重、营养结构不尽合理、医务监督不够等原因,高校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也易感到训练内容和生活内容单调、枯燥而心情忧郁。特别是每年的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前,正值暑假,其他普通大学生大都回家度假,而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必须进行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封闭训练,每天他们都在高温下的训练场所和休息场所度过,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1·2文化学习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队中除部分普通高中特长生外,其余运动员在高校的文化学习均较为吃力,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培养运动员的路子是从小到大的宝塔型训练模式,这种模式虽也安排了一定的文化课学习时间,但重视程度不够,运动员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不太理想,且遇上频繁的比赛任务总得让路,从而造成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较少,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许多高校目前在运动员学籍管理上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组建运动员班、考试分数打折、比赛成绩冲抵选修课学分、可延期毕业等,但仍有不少人由于文化基础太差,难以完成高校学习要求,担心不能毕业,拿不到学位,造成心理负担过重。1·3就业出路竞技体育越往上淘汰率越高,运动员退役后没有别的专长,就业门路就会很窄,待遇也会相对较差,去高校学习实际上是一次充实自己和丰富自己的好机会,然而不少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并未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这样,四年中他们只蜻蜓点水般学了点专业知识皮毛,等到大四学期开始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之现在普通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都不甚理想,他们心理压力徒增,就业出路成为他们心中的阴影,严重影响了大四学期的训练和比赛。1·4训练经费长期以来,高水平乒乓队的训练、竞赛、服装等一切费用

乒乓球论文研究对象

邓亚萍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197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河南郑州人。父母都是乒乓球迷,并感染了孩子。5岁时,她就开始学打乒乓球。但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团体冠军。1988年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1989年在第四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1991年在第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她一人独获乒乓球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两枚金牌。此外,她还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被誉为乒坛上的小个“巨人”。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90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职业生涯辉煌战绩: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当前情况: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对我有帮助87回答时间:2006-12-30 18:27 | 我来评论向TA求助 回答者: 芝麻_橘果汁 | 四级擅长领域: 奥运/赛事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good相关内容2008-6-5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与邓亚萍争夺乒乓球女单冠军的是谁? 32008-12-6 中国前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毕业 12008-1-22 “邓亚萍因打乒乓球而闻名于世界”在英语里怎么说 12008-5-20 谁是继邓亚萍后中国乒乓球女队的大姐大 12008-8-19 邓亚萍除了打乒乓球还从事过什么运动??查看同主题问题: 乒乓球 冠军 冠军 故事 邓亚萍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江西什么地方发生旱灾.0回答云南昆明阳小芹的QQ谁知道啊老家是湖北荆门的.1回答亡羊补牢.2回答武艺下雨天不要简谱回答圣诞节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啊?我想让她印象深刻一点,帮帮忙撒,她是....0回答年均旱灾损失率.0回答云南蒙自的连锁销售是传销吗?是关键支持的吗?到底合不合法?.2回答亡羊补牢的道理是什么.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1条姓名:邓亚萍性别:女身高:1米50体重:53公斤出生日期:1973-2-5出生地:河南郑州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经历:5岁时就开始学打乒乓球,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最好成绩:第25、26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和双打的双料冠军运动成绩:1983年 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团体冠军1988年 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1989年 在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1991年 在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1992年 在第25届奥运会上,一人独获乒乓球女子单打、双打两枚金牌1996年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一人独获乒乓球女子单打、双打两枚金牌被誉为“乒乓女皇”、乒坛“小个子巨人”所获荣誉:1987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0年 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0年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当前情况: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邓亚萍是惟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也是惟一一位获得4枚金牌的乒乓球运动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邓亚萍 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197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河南郑州人。父母都是乒乓球迷,并感染了孩子。5岁时,她就开始学打乒乓球。但因为个子太矮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10岁时,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后加盟河南省队,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团体冠军。1988年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1989年在第四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双打冠军。1991年在第四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1992年第二十五届奥运会上,她一人独获乒乓球女子单打、女子双打两枚金牌。此外,她还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被誉为乒坛上的小个“巨人”。1987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90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90年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同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她“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职业生涯辉煌战绩:1989世乒赛女双冠军;1990年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1世乒赛女单冠军,女团、女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2年世界杯双打赛冠军;1993世乒赛女双亚军、女团冠军;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1995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世界杯团体赛冠军;1996年第25届奥运会女单、女双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世界杯女单冠军;1997世乒赛女单、女双、女团冠军,混双亚军。当前情况: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目前邓亚萍在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供职。

1 前言 削球型打法起源于欧洲, 曾在世界乒坛占据主流打法达数十年之久。直到上个世纪50 年代, 日本人佐藤博治带着一种全新的武器——海绵拍出现在孟买世乒赛上, 削球打法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而步入下降通道。自1953 年匈牙利削球手西多在布加勒斯特第20 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单冠军后, 此后的整整半个世纪再也没有削球手登顶男单冠军的宝座。在历届乒乓球大赛中削球型打法之所以依然能够作为一种打法出现在赛场上,是因为创新与突破带来的技术变化,从上世纪50 年代的稳削、60年代逼角反攻、70 年代削球的转与不转、80 年代的转与不转的结合及抢拉抢冲,一直到90年代之后的削攻结合,其代表人物是张燮林、王志良、陆元盛、黄亮、陈新华、松下浩二、李根相、王浩、丁松等。但是削球型打法仅仅是作为一种打法类型保留着,一直是起一种奇兵的作用,始终再也没有成为主流打法。如今削球型打法已经沦落为少人问津的偏门,这种现象在代表最先进技术的男子领域尤为明显,现在弧圈型打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乒坛的主流打法。为了与弧圈型打法选手相抗衡,只是靠以往的技术就远远不够了,只有加强削球的变化和反攻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的创新,才能与弧圈型打法相抗衡。 在2003年巴黎第47届世乒赛上,韩国削球型打法选手朱世赫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战胜庄智渊、马琳、格林卡等打法各异的名将,最后惜败于奥地利的施拉格,获得了男子单打世界亚军。他右手横握球拍,在中台反手长胶削接弧圈球的技术弧线低平,旋转强烈,逼角凶狠,在近台他能用长胶磕、拱、挡、切等技术,为正手进攻制造良机。朱世赫给削球型打法带来的创新是:他的正手和一般削球手不同,他能够在全台拉弧圈球,并且在连续性和进攻力量、准确程度上不亚于攻球选手,特别是削中反拉技术尤为突出,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朱世赫是当今世界乒坛削球型打法的杰出代表,也是2008年韩国队参加奥运会的热门人选及中国男队的劲敌之一。对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寄希望于给中国乒乓球男队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以及青少年削球选手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并提出建议。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2003年第47届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亚军,2004年男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第四名获得者,韩国削球型打法选手朱世赫。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大量乒乓球削球技术文献资料与文章10余篇,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相关体育新闻报道和网络文章。 数理统计法 对朱世赫在第47届世乒赛、2004年世界杯比赛中的相关技术数据进行统计。 比赛成绩: 附表:(1) 第47届世锦赛 对手(国籍) 比 分 1/4 决 赛 半 决 赛 决 赛 马 琳(中 国) 格林卡(希 腊) 施拉格(奥地利) 4 : 3(11,-10,-8,9,-5,8,9) 4 : 1( 5,-3,7,8,10) 2 : 4(-9,-6,6,10,-8,-10) 附表:(2) 2004年世界杯 对手(国籍) 比 分 小组赛第一轮 半 决 赛 三、四名决赛 马 琳(中 国) 格林卡(希 腊) 王 皓(中 国) 0 : 4(-2,-8,-2,-8) 2 : 4(-9, 3,-7,-9,13,-8) 3 : 4(-7,10,-6,-9,10,5,-8) 数据统计: 使用率=板数/总板数 命中率=命中板数/板数 得分率=得分/总得分 失分率=失分/总失分 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乒乓球削球型打法技术主要有搓球、削球技术和进攻技术。搓球、削球技术在比赛中主要是通过旋转、落点、节奏的变化得分,或者是为进攻制造出机会;进攻技术主要包括搓中、削中反攻或反拉及反兜、发球抢攻等。 对朱世赫进攻技术的分析 对朱世赫进攻技术使用和命中的分析 表1 朱世赫进攻技术使用与命中统计表 比赛类别 对手 技术使用 进攻 进攻 进攻 进攻 总板数 使用板数 使用率(%)命中板数 命中率(%) 47届世乒赛 马 琳 512 145 97 47届世乒赛 格林卡 253 64 46 47届世乒赛 施拉格 346 78 49 2004年世界杯 马 琳 205 51 28 2004年世界杯 格林卡 375 62 44 2004年世界杯 王 皓 471 89 67 平 均 值 通过表1的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的进攻技术6场比赛平均使用率为。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和对比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朱世赫在比赛中已经不是以往传统的以削球为主结合削中反攻的削球打法,以往的削球打法主要是使用削球技术通过削球的旋转、落点变化得分,很少使用进攻技术。而朱世赫的进攻技术则使用很多,平均4到5板球里,就有一板是使用了进攻技术。其原因一是,朱世赫进攻意识很强,在比赛中总是积极地在寻找进攻机会,充分运用自己娴熟的削球技术来控制对手,逼角、削转不转、快慢削等,并结合落点、旋转、节奏的变化来为自己进攻创造出很多的机会。例如:在与马琳的47届世乒赛中,比赛进行到第七局10:9领先拿到赛点时,朱世赫反手削斜线到对方反手位,连续削三个后突变直线到马琳正手位,导致马琳跑动中拉球质量不高,朱世赫正手削中反拉直线得分,最终取得比赛胜利。二是朱世赫削球很稳健,无谓失误少,从而为自己的进攻带来保证,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表1对进攻命中率统计数据来看: 朱世赫的进攻命中率6场比赛平均达到了。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和对比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朱世赫进攻命中率较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搓球、削球技术的质量很高,转不转和逼角运用的熟练,迫使对方为了减少失误,增加了拉球的保险系数,从而降低了拉球质量,这样给朱世赫进攻所带来的难度也随之降低。例如:朱世赫在2004年世界杯对王皓的比赛中第6局9:5时,朱世赫运用不转球反手接发球斜线削到王皓的侧身位,王皓连续暴冲两板到朱世赫反手位,朱世赫都轻松地将球顶回去,王皓第三个球则轻拉到朱世赫反手,朱世赫侧身反拉到王皓反手位得分,得到局点。其次是朱世赫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不盲目进攻,不好主动进攻的球通常采用反兜进攻技术。反兜技术有着强烈的上旋,因为拉完一个加转下旋球后,人体重心位置偏前,紧接着又要对付一个强烈的上旋球,虽然球速不是很快,但是由于球很长,落台后又有一个向前的加速,这种球对攻球来说是不太好处理的,不容易连续打出高质量的球。例如在2004年世界杯对格林卡的半决赛第五局11:12时,朱世赫反手接发球削到格林卡的反手位大角度,格林卡侧身拉到朱世赫的中间,朱世赫正手反兜直线到格林卡反手位,格林卡来不及后退,错失了最佳击球时间,导致反手攻球出界。由此可以看出朱世赫很高的削球质量和反兜技术在比赛中的熟练运用,保证了进攻的命中率。 对朱世赫进攻技术得分和失分的分析 表2朱世赫的进攻技术得分和失分统计表 比赛类别 对手 总得分/总失分 进攻 进攻 得分/失分 得分率(%)/失分率(%) 47届世乒赛 马 琳 69 / 71 31 / 13 47届世乒赛 格林卡 47 / 41 27 / 9 47届世乒赛 施拉格 56 / 60 33 / 12 2004年世界杯 马 琳 20 / 44 6 / 11 30 / 2004年世界杯 格林卡 59 / 60 29 / 14 2004年世界杯 王 皓 65 / 69 26 / 17 40 / 平 均 值 / / 48/ 通过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进攻的得分率平均值为48%。失分率平均值仅为,得分率明显高于失分率。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及对比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朱世赫在比赛中有着很强的进攻能力,也有着很出色的进攻技术,进攻得分主要表现在削中反拉后的连续进攻得分和削中反拉直接得分。失分主要是因为在比赛中,对方为了破坏朱世赫的进攻,使用落点节奏变化增加了他的跑动范围,朱世赫对一些位置不好的球勉强进攻。在47届世乒赛和施拉格的比赛中得分率为,失分率为20%,得分与失分相差很大,其原因是朱世赫有着很强的连续进攻能力,削球后重心能迅速调整为攻球重心,运用球从下旋到上旋的旋转变化和从慢到快的节奏变化,反拉到施拉格空档,使施拉格回球质量降低,出现更好的得分机会。例如:第四局8:8时,朱世赫接发球后施拉格拉住朱世赫的反手,朱世赫则削住施拉格的侧身位,最后施拉格正手拉到朱世赫的正手位,朱世赫就用中等力量反拉施拉格反手直线,施拉格防御回球偏高,朱世赫正手拉前冲弧圈球到施拉格的正手大角度,施拉格反拉出界,朱世赫:9:8领先。在与马琳2004年世界杯的比赛中得分率为30%,失分率为,得分与失分相差很小,其原因是:马琳本场比赛以拉加转弧圈球为主,配合前冲、暴冲弧圈,再加上调短球,迫使朱世赫前后的跑动增加,给反攻带来了很大难度,使他不能很自如的反攻,主要表现在:遇到力量比较轻的球时,自己借不上力,进攻时的击球点又较低,这些球朱世赫很犹豫,不敢反拉,导致失误。 对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的分析 削中反拉技术是削球后由守转攻的进攻技术,是在中远台削而,朱世赫的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比赛中他使用此项技术常常可以直接得分或者是创造出更好的得分机会。 对朱世赫削中反拉使用与命中的分析 表3 朱世赫削中反拉技术的使用与命中统计表 比赛类别 对手 进攻使用 削中反拉 削中反拉 削中反拉 削中反拉 总板数 使用板数 使用率(%) 命中板数 命中率(%) 47届世乒赛 马 琳 145 55 46 47届世乒赛 格林卡 64 24 19 47届世乒赛 施拉格 78 28 25 2004年世界杯 马 琳 51 12 7 2004年世界杯 格林卡 62 28 22 2004年世界杯 王 皓 89 51 34 平 均 值 33 通过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削中反拉的使用率平均值为,削中反拉技术占了进攻技术的近五分之二。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使用率最高是2004年世界杯中与王皓的比赛,达到了,接近五分之三。通过对录像的观察和分析,使用率最高的原因第一是:朱世赫的削球质量很高,主要运用逼角、搞转不转的削球技术,为自己创造出了很多的反拉机会。第二是王皓运用的战术中,连续拉使用很多,拉冲拉调结合使用很少,使得朱世赫削中反拉的跑动范围不是很大,从而给了朱世赫更多的削中反拉机会。例如在第五局8:6时,朱世赫反手接发球削到王皓侧身位,王皓侧身拉朱世赫的反手,朱世赫反手继续削到王皓的反手位,王皓第二板又拉到朱世赫的正手位,朱世赫正手反拉直线得分。这个球就可以说明朱世赫的跑动从左到右因为范围不是很大,所以有时间调整重心进行反拉。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使用率最低的是2004年世界杯与马琳的比赛,为,仅是五分之一多一点。本场比赛马琳的战术是拉冲拉调结合,对比赛节奏控制得很好,拉球不是很急于想一板两板把朱世赫给冲死,而是长短、拉冲、拉吊相结合,这样就使朱世赫的移动范围扩大,增加了跑动范围,同时也加大了击球难度。削球运动员的长短球跑位要比左右跑位难的多,在本场比赛中朱世赫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削球上,大范围的跑动、救球在比赛中时有出现。因为朱世赫在比赛中削球上遇到了麻烦,给进攻创造的机会就减少了很多,所以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也难以发挥。 通过从表3统计数据来看:朱世赫在比赛中削中反拉的命中率平均值达到了,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可以看出:朱世赫的削中反拉技术在比赛中运用得很合理,不仅仅能够直接得分,而且还可以利用削中反拉的旋转、落点、节奏等变化,创造出更多的得分机会。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命中率最高的是47届世乒赛与施拉格的比赛,达到了。通过观看录像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比赛中施拉格的战术主要是拉冲为主,拉两边冲中间或是拉中间冲两边,把朱世赫打到远台,而朱世赫在远台先是以稳健的削球技术与施拉格周旋,遇到施拉格拉球质量稍低,就削中进行反拉。有时施拉格的球拉过来带有侧旋,并且朱世赫离球台较远,不利于发力,给反拉带来难度时,朱世赫就利用反拉的落点、节奏和旋转的变化,来扰乱施拉格的击球节奏,从而给下一板球制造出了更好的机会。例如:在比赛进行到第五局5:7时,朱世赫接发球后退到后面削,施拉格先拉住朱世赫反手,然后拉个带有右侧旋的前冲弧圈球到朱世赫的正手位,朱世赫正手反拉施拉格的正手,施拉格正手反拉朱世赫反手位,朱世赫反手削到施拉格的反手,施拉格反手拉球下网。在六场比赛中削中反拉的命中率最低是2004年世界杯与马琳的比赛,马琳本场比赛主要是拉冲拉调结合的战术,本场比赛朱世赫削中反拉的使用率就很低,整场比赛都被马琳压制住,没有什么机会反拉,马琳使用的战术增大了朱世赫削球时的跑动范围,大部分时间都在救球,朱世赫想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就要增加进攻的数量,朱世赫反拉的几个球过于勉强,导致无谓失误增多,朱世赫又回来削。本场比赛朱世赫打得很乱,主要是削攻没有有效的结合,削球与攻球没有配套使用,没有稳健的削球做保证,削中反拉技术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局4:7时,朱世赫接发球到马琳反手位,马琳拉到朱世赫的反手位大角度,朱世赫侧身反拉,由于没有侧开,反拉出界。通过对使用与命中分析可以看出削球的稳定性是削中反拉的保证,削中反拉技术命中率的提高可以为下一板制造更好的得分机会。 百度有其他答案可供参考

正手远削站位中台左脚稍前,上体稍向右转重心落于右脚,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于腹前。顺来球方向向右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面后仰。当球从台上弹起时,持拍手上臂带动前臂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加速切削,手腕向下转动用力,在右侧离身体4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前送。 反手远削中台站位右脚稍前,上体左转重心落于左脚,持拍手自然弯曲放松置于胸前。顺来球路线向左上方引拍约与肩高,拍柄向下。当球弹起时持拍手从左上方向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用力切削,球拍在胸前偏左3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挥至右侧下。 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

一、开题 开题日期: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我们中国人民积极进取,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乒乓球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比赛变化无穷,因而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业余的培训场所,对于青少年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与专业性要求甚微。如何推广合理的青少年培训(训练)方法,引导社会普遍的培训(训练)走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专业、便捷的启蒙教学方法,纠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教学,为以后社会大众化的乒乓球少儿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现状: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诸多的科学性较强的专业训练方法支撑。我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优秀教练员和顶级的训练手段,来训练专业组织(如省队、国家队)但是,对于大众化的、相对专业的少儿启蒙方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虽然已经研发出轮廓教学(徐瑶 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新式教学方法,却仍然跟不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的普及速度,当前推广专业的少儿启蒙迫在眉睫。国外现状:多数欧美国家对于少儿乒乓球运动还是保持任凭其自由发展状态,并不注重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和大众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对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步引进我国训练方法,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模仿与改进训练的研究。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全面解析对于大众化的乒乓球启蒙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训感受,走访各个俱乐部、培训基地的教练员,探讨最为简洁而标准的启蒙动作标准及步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概述。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就回收上的有效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访谈法 :访问多名学生家长和教练员。举例论证:走访部分俱乐部、培训基地,统计该部被专业队吸收的少儿人数。课题的基本框架:1.摘要2.关键词3.前言4.研究对象与方法5.结果与分析6.结论7.建议8.参考文献。 预期结果:通过调查和访问,可以总结出一套大众化而不失专业的启蒙教学方法。对培养基层青少年、发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素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善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半专业、业余的训练(培训)方法。启蒙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大胆创新,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到标准的乒乓球技术!

乒乓球的论文题目

我的专项是乒乓球 现在大四要写毕业论文的开题了 请大家帮帮忙想想 谢谢

大力是王励勤,查他资料就行了

1.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思考2.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3.中国乒乓球男队主要竞争对手技术剖析及应对策略4.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战术特征分析5.我国高水平乒乓球俱乐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6.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7.计算机视频技术在乒乓球比赛分析中的应用8.论乒乓球健身与终身锻炼的价值取向9.乒乓球规则的演变对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影响10.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11.高校乒乓球俱乐部教学特点与方法12.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13.现行乒乓球赛制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14.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方法及训练控制的研究15.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乒乓球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一、开题 开题日期: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我们中国人民积极进取,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乒乓球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比赛变化无穷,因而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业余的培训场所,对于青少年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与专业性要求甚微。如何推广合理的青少年培训(训练)方法,引导社会普遍的培训(训练)走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专业、便捷的启蒙教学方法,纠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教学,为以后社会大众化的乒乓球少儿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现状: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诸多的科学性较强的专业训练方法支撑。我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优秀教练员和顶级的训练手段,来训练专业组织(如省队、国家队)但是,对于大众化的、相对专业的少儿启蒙方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虽然已经研发出轮廓教学(徐瑶 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新式教学方法,却仍然跟不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的普及速度,当前推广专业的少儿启蒙迫在眉睫。国外现状:多数欧美国家对于少儿乒乓球运动还是保持任凭其自由发展状态,并不注重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和大众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对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步引进我国训练方法,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模仿与改进训练的研究。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全面解析对于大众化的乒乓球启蒙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训感受,走访各个俱乐部、培训基地的教练员,探讨最为简洁而标准的启蒙动作标准及步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概述。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就回收上的有效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访谈法 :访问多名学生家长和教练员。举例论证:走访部分俱乐部、培训基地,统计该部被专业队吸收的少儿人数。课题的基本框架:1.摘要2.关键词3.前言4.研究对象与方法5.结果与分析6.结论7.建议8.参考文献。 预期结果:通过调查和访问,可以总结出一套大众化而不失专业的启蒙教学方法。对培养基层青少年、发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素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善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半专业、业余的训练(培训)方法。启蒙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大胆创新,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到标准的乒乓球技术!

乒乓球大赛的文章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场精彩的比赛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跳绳人人都会,但是它也能跳出精彩,你信吗?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班级上课,老师突然告诉我们,明天要举行跳绳比赛。我听了这个消息,心里无比激动:我跳绳很不错的,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我等啊等,终于迎来了跳绳比赛。首先,老师让我们带着跳绳来到大操场。只见操场上五彩缤纷的跳绳四处飞扬。比赛就要开始了,我的心里非常紧张:我能跳好吗?能取得第几名呢?

比赛终于开始了。女生先跳。只听老师一声令下,女同学们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奋力地甩着手中的跳绳狂奔,都在努力地争夺第一名。你瞧,陈思瑶手中的跳绳上下翻飞,如同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你再看,任禹桥虽然跳得速度缓慢,但耐力强,像一只小乌龟一样不懈地努力。你接着瞧,庞好好跳得很差,经常把绳拌坏,但她依然坚持不懈,好像不成功就决不罢休的样子。女生们跳得真是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呀!

下面就看我们男生上场了。比赛开始了,你看,我手中的跳绳快如闪电,十分迅速,就如同一个大大的车轮子一样不停地旋转。再看其他同学,他们也在不停地摆双臂,跳绳甩出的美丽弧线在脚下划过,一场激烈而有趣的比赛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回到教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些天的努力真是卓有成效啊!我相信:只要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期待了很久的篮球赛,终于拉开了帷幕,两支球队各就各位严阵以待,比赛还没开始,拉拉队加油声已经此起彼伏。

“嘟——”一声清脆响亮的哨声飞入了我的耳朵,两队的队员好像眼里都有橙红色的火光,仿佛等会儿就把身上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裁判发球了,首先崔梓瑞一个断球就把球拿下来,那速度真是惊人啊,他就像一匹飞马一样,运着球跑到了篮筐下,双腿一弯儿就跳了起来,球进啦!他为他的“山东高速”队赢下了两分。拉拉队发出了欢呼的声音,就在这时施喻潇从沉浸在喜悦中的崔梓瑞手中一把夺过了球,他一个灵活的转身,球从它的指间飞了过去,划过了一条美丽的弧线,球钻进了篮筐,我是雄鹰队拉拉队的,我们拉拉队的人已经都高兴地跳起来了,从远处看好像是大集市似的。

比赛正在进行,突然听到了一声尖叫“进了”哦,原来是我方的队员刘凯铭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喊出来了,那可是好不容易打进的球啊!比赛已慢慢接近尾声了,大比分终于出来了24:4,崔梓瑞带领的山东高速队猛超了我们雄鹰队,虽然我们得的分不多,但是却包含着我们雄鹰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场上的奔跑;欢呼的拉拉队;严肃的裁判;球架上的篮球;移动的影子;……这都是我们美丽的,可爱的,多姿多彩的童年。

周五放学后,我和我们班足球队的一些同学相约去踢足球。

比赛开始了,我们双方都摆好了阵势,准备大干一场。

首先,由对方先开球。只见王康懿带球传给了李贤意,李贤意一脚推射,球打偏了,好险!接着,我方守门员把球开给了蔡沅均,蔡沅均卖弄脚法,想过掉对方球员李贤意。不料,却被李贤意断球了,他一脚推射,因为距离球门太近,我方守门员没能防住,使得我们以0:1落后对手。

更糟糕的还在后头:因为后卫控球不稳,接连被对手抢断,我们被对手又灌进了两球。0:3落后对手了,我们焦急万分。大约5分钟后,比赛才出现了转机,我方守门员开球,球来到了我方球员阳宇轩的脚下,阳宇轩将球长传给了离球门不远的李志宇,李志宇一脚低射入网,为我们队扳回了一分。紧接着,对方开球后,我快速断球后,一脚远射,为我们队再下一城。

但对方毫不示弱。不久后,对方球员王康懿抓住机会一脚射门,再次将比分拉到了4:2。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我们又互射进好几个球。最后,比赛以一记对方射的乌龙球画上了句号。最终,我们以6:7结束,不敌对手。

虽然我们输掉了这场比赛,但我们玩得挺开心,还体会到了踢足球的乐趣。我真是越来越喜欢足球这项运动了。

是星期三,伴随着冬日的寒冷,湛蓝的天空明媚,万里无云,我们班举行了一场的,让大特别的。

首先我们分成了两个队,分别是山东高速队和雄鹰队,双方的队长各是崔梓瑞和施喻潇。我们剩下的组成了两队啦啦队为参赛队伍加油助威,我被分在了雄鹰队,我们还成立了组委会帮助记分。随着一声哨响,期待已久的篮球比赛开始了,裁判一发球,双方激烈的争抢起来,崔梓瑞敏捷的截过球,飞快地带球奔跑,一个跨步投篮,球进了!山东高速队的啦啦队一片欢呼声,大家都的手舞足蹈,而我们队的却一落千丈,经过半场的拼抢,我们以2比14落败。下半场我们队重整旗鼓,队长施喻潇拼力护住球,飞快地奔跑,传球投篮,顽强抵抗,但因为实力悬殊,最终我们还是以4比24输掉了比赛。虽然输的队心情有一点沮丧,但大家都拼尽了全力,个个都汗流浃背,大汗淋漓,比赛结束后大家依然沉浸在精彩的比赛中,的谈论,热情的祝贺,还在操场上合影拍照。

我们在这场比赛中学到了拼搏,学到了,学到了团队合作,这真是一场既精彩又有意义的篮球比赛!

令人期待已久的三跳比赛终于就要隆重地拉开帷幕了。比赛之前小运动员们各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准备战败对手,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准备为班级出一份小小的力量。

坐在观看位置上的小运动员们拿着五颜六色的毽子,一会儿摆平它们身上的“毛”,一会儿把梳的平展的羽毛插进有着许多零片的底座,让毽子们有着美丽的 “外表”上比赛场地。“下一个项目是女子单踢比赛,请参加比赛的小运动员们准备上场。”听到广播的通知之后小运动员们大步流星地跑到每个年级指定的区域去 参加比赛。“嘟—”响亮的哨声过后,只见台下的小观众们各个表情严肃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和着毽子摆动的节奏,为我们班的运动员呐喊、加油:“卢溢加油, 坚持不要断!”公正严明的裁判员眼睛直盯着已上场比赛的人,认真地和小裁判员一起数着个数“1、2、3……”

小运动员们可真厉害,可以让毽子一直踢在自己的前方。就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一念着咒语毽子就紧贴在身旁,永远不会分离开。她们踢的很熟练,左一个, 右一个的,腿和毽子的配合很默契。突然,卢溢踢的毽子在那一瞬间时间里快要掉到地上了,我都为她紧张起来。但是,她又把脚一拐,就把毽子从生死关头抢救了 回来,真是转危为安。在心里,我为她欢呼起来。小运动员们一个个都是眼疾手快,毽子上上下下的飞舞着,就像牵在她脚上的小燕子,飞来飞去的。在最后的几秒 钟,小运动员还是没有半点松懈,直到这场比赛结束。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今天,我们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是一班RK二班。

比赛开始了,我方8号一跑过去控制了5秒球就被对方2号猛的一踢就踢到了场外,我们还是很高兴的,应为是我们的球,我们班的“学霸”轻脚一踢就给了我们足球队长。队长猛的一踢,可以被对方守门员拦住了。场上的观众看得起劲。对方拉拉队员发起了进攻。喊到:“二班,加油!我方啦啦队也不甘示弱。也喊了起来:一班,加油。

就在此时,我方队长一提就踢进了球进了,我方观众一直欢呼。就连我们死板的方老师,也就笑了起来,我方男队员竟还在现场指挥。看来还是集体强大。就这样上半场就完了。

接着上半场继续,其实也不是二班队长弱,其实只是他每一次踢就踢成了歪球。二班守门员其实还可以。慢慢的就成了一比一平。

就这样也就到了点球大赛。我方守门员真的超好,只丢了一个球,其他都收得好好的。我不得不说我们方老师拍照真的拍的超好。对方队长踢得一下:“咔嚓”正好拍到队长那个动作,真的太像扭秧歌个,太好笑了。

就这样一场足球比赛就结束了,我方赢了。

星期五上午,沈老师带着我们来到篮球场,参加学校举行的拔河比赛。

比赛快要开始了,参加比赛的同学分别站在绳子的两侧,双手紧紧地抓着绳子,眼睛瞪得大大的,神情十分专注。他们的身体向后倾斜,脚用力地蹬着地面,全神贯注地等待着哨声的响起。哔只听一声哨响,同学们都往自己的方向用力地拉着绳子。绳子中间的红色标志一会儿跑到左,一会儿跑到右。我们的心也跟着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

这时,场下观看的同学都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助威,呐喊声震耳欲聋。沈老师也在一旁为我们加油。只见沈老师两眼紧盯着我们班的选手,两手有规律地挥舞着,指挥着同学们往后拉,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在沈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班的同学一鼓作气,绳子被我们拉了过来!哦,赢了!我们都欢呼起来。

这次比赛,我们班的表现神勇无比。我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取得了两连胜的好成绩。从这次的比赛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拔河这项活动,不是光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就能赢的,必须靠所有人的力量,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我的记忆中,有一场很精彩的比赛,那就是乒乓球比赛。

乒乓球比赛我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这场比赛的参赛选手是中国队的马云对阵中国队的张继科。当两位选手入场时,观众瞬间沸腾起来,欢呼声、尖叫声马上响起,十分兴奋。

刚开球,观众们的目光紧盯着球。突然马云来了一个扣球,教练严肃地盯着他,微微地笑了起来,不料被张继科反扣了,输了一球,观众和教练的目光转向了张继科。过了一会儿,掌声响了起来,张继科马上来到了赛点,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球。张继科的每个球都让人十分激动。过了一会儿,观众和教练都站了起来,掌声如雷鸣,脸上十分兴奋又激动。原来张继科用了一个扣杀结束了比赛。

这场比赛十分激烈,人们都屏息凝神地看着,好像与世隔绝了,完全沉浸在乒乓球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每一个扣球都令我十分难忘,既激动又兴奋。

这场比赛让我感受到了国球的威武和国人的志气十分豪放,我相信在未来的奥运会上,会发挥国球和国人的真正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点评:文章能结合生活场景,运用正侧面描写法,突出比赛的精彩,表达流畅。作者:大成小学六年级苏佳荣

今天,我们启程训练场所,要举行一场篮球比赛。我们各自穿好了装备上场,我打上半场。

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的队员面带微笑自信满满地走进球场聚在一起拍了下手掌,立即生龙活虎活动起来,围观的'我们清脆有力地喊出,"四班,加油!四班,必胜!"我们的对手是四年级6班,球员们就像见了猫的老鼠不敢吭一声溜溜地上了场,啦啦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精打采地回了几声"加油"。

比赛开始了我们用罚球来决定是谁获得发球权。“球进了”是我们的球权,我们进行一对一“防守”。我拿到了球,用了一个左右手交替运球,一下子过掉了对手,三步上篮,“球进了”,我们得了二分,全部球员站了起来欢呼。第二球,我拿到了球,不幸的是被对方2号球员抢到了手上,对方用了一个欧洲步过了防守球员,上篮得手。

现在比分是“2比2”对方连续的变向,过人把我方球员打得心态崩溃了,我说:“兄弟们振作起来!”

这时,我方3号球员站了出来。对方1号球员接到了球,被我断掉了球,我们来了一波配合,中距离投球命中,“4比8”。我又拿到了球,上演一波假传真投,命中三分,“7比8”,还差一分追中。时间还剩“10”秒,我拿到了球,压时间,“10、8、7——”还剩三秒时,我果断出手,绝杀了对手,一秒都没有留。

这时队友们冲过来,抱住我,齐声欢呼,教练也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打得真爽啊,希望以后继续加油!加油!

溪边的草地上是孩子们的乐园。一放学,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这里。他们分成两组,用书包、衣服等堆在一起,当作球门。他们拿出足球,拉开了比赛的阵势。

瞧!那个平头金发的小守门员多专注呀!他戴着皮手套,膝盖上还绑着绷带。他分腿半蹲弯腰,身子微微前倾,警惕地看着前方,专业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他可能在想:昨天一时疏忽,让对方进了球,今天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守门员身后的是一个身穿鲜红色衣裳的小男孩。他双手背在身后,挺着一圆滚滚的小肚子。好像是一个场外教练,其实他是一个正等着上场的替补队员。

坐在观众席上的一个戴着红色帽子的男孩,他探着身,眼睛盯着远处。他身后的一个孩子,满头金发,他伸直了脖子,紧张看着比赛。在旁边的一个头上戴着蝴蝶结的小女孩索性站了起来,双手插着腰,眼睛紧紧地看着远处,生怕漏看了一个精彩的细节。

坐在最旁边的兄弟俩显然来迟了,座位快没了,于是哥哥就搂着弟弟,让他坐在自己的膝盖上。他们的狗却恰恰相反,似乎觉得比赛与它无关,趴在地上呼呼睡起大觉来。

另一个戴着帽子的小男孩,他把手放在膝盖上,紧张地看着比赛。他的姐姐却觉得这场比赛不太有意思,摆弄着手中的洋娃娃。

就连过路的大步也来了,他一身黑衣服,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相信他不但看到了精彩的比赛,还看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

今天早上,虽然天空万里无云,而天还是有点儿冷,可是我们小白杨班的同学的心情却是火热的,因为我们期盼已久的篮球比赛即将开始,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感到特别的激动,我被分到了崔梓瑞的山东高速队,我们的对手是施喻潇的雄鹰队。

比赛开始了,随着贾老师的一声哨响,队员们个个都是生龙活虎,各不相让,球场下面啦啦队的加油声更是此起彼伏,在球场上,我们队的队长崔梓瑞几乎球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跑动非常迅速,像小旋风一样,使球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甚至雄鹰队的一个后补队员都紧张的尖叫起来,就在这时,崔梓瑞用了一个三步上篮,球进了!我们队的啦啦队顿时欢呼起来。在比赛过程中我队传球出了一点小失误,把球传到了对手雄鹰队队员手里,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打比赛的情绪,只见崔梓瑞又一个快攻投篮,但遗憾的是球正好打在了篮板上,弹了出去,所以没投进去,但是球被我们队的杨涵宇抢到了,杨涵宇仗着自己身体小巧灵活,一个三步上篮,球进了!在下半场,我们队换上了后补队员王子睿,他动作娴熟,拼抢激烈,他为我们队又进了三个球,经过激烈的比赛,最后我们以24:4战胜了雄鹰队。

这次我亲自上场参加了比赛,体会到了运动员比赛胜利的喜悦之情,让我久久回味上小学以来的首场精彩的篮球比赛,也会永远成为我的美好记忆。

我也许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的比赛,但是那场比赛我会永远记得。

那是去年的事了,我那时才五年级,我们要和五(1)班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为此,我还专门训练了两天,因为他们总是在我面前吹牛,将自己说得有多强。这次我要在赛场上灭灭他们的威风。在比赛前,他们才谦虚了一回——他们叫我们要手下留情,我回答说:“如果现在比分是2比0,我们也许会手下留情,可是,还没比呢!”

比赛终于开始了,我们一开始先让他们显显威风,果然,他们中招了。他们开始放松警惕了,我们趁热打铁,突然开始加快节奏,他们一时乱了,刹那间,我们到禁区了,曾建大力射门,被守门员挡出了。球却掉在了一个没人防守的地方,我马上冲过去,可面临的却是三个人的拼抢,我灵机一动,顺势向后倒去,将球顶向曾建,守门员已经来防我了,哪还顾得了守门呀!曾建轻轻一踢,球听话地飞向了球门,我们取得了第一个进球。他们也采用了我们的战术——快攻,我们早已有了对策——一防一,他们想传球都不行,只好试图绕过我们,这时我顺势将脚一伸、一挑,将球掌握在了我的脚下,瞬间,四个人在追我,我在禁区外射门,不偏不倚正中守门员的头发,打到球门杆上,我用头一顶,进了!

最后,我们以5————0完胜。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赛,我多想能再进行一次啊!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要举行拔河比赛。

我们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奔向操场,操场顿时沸腾起来。我们班的选手个个精神抖擞地面对着敌方的威胁,我们先和二班比赛,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给二班来了个两连胜。接着又和六班比,结果又是两连胜。

中场休息,只见我们班的选手有的坐在操场上玩,有的和我们啦啦队的队员有说有笑,心里无比的快乐。

时间过得可是太快了,下场比赛又开始了,扣人心弦的时刻到了,这次是我们和五班的争夺冠军赛。只见我们班的选手们提着草绳,一个个虎视眈眈的样子,只听哨声一响,选手就拿出吃奶的力气,像一只只猛虎一样,咬紧牙关和五班的选手比赛拔河。我们啦啦队的加油欢呼声也是一浪胜过一浪,慢慢的由低潮转向高潮。我们看见了选手们的脸色有一点点发红,像关公一样。红绳也慢慢接近我们班那边,渐渐的渐渐的我们又胜了。场地换了一下又比赛了一场。结果我们的选手力气不足,稍不留神儿。五班的选手就看准时机一下子让我们输了。老师们又让我们和五班交换场地,这一次我们班的选手们精神集中,信心十足的上了场。双方队员互不相让,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果然不出所料,我们班夺得了冠军。

我们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叫声快到天宫了,连玉皇大帝都能听见了。我想我们以后还会面临很多比赛,我们还要像关公那样过关斩将,夺得冠军!

今天,我们要和中尧路小学来一场足球赛。我万分期待,早早来到比赛球场等候。

比赛前,我和队友们跟着教练跑跑跳跳,认真地做热身运动。队友们个个生龙活虎,严阵以待。

比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来到球场。我当了前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大家拉开阵势开赛了。我把对手脚下的球夺了过来,快速传给在中场的唐渝骁,他眼疾手快地接过球突破对手的防线,脚弓推射,球进了。队友们欢呼雀跃!对手不甘示弱,把我们盯得更紧了。我们队的世发刚拿到球就被对手ⅹⅹ把球拉了回去,他发起了攻势,横冲直撞,突破了我们的重重防线,飞起一脚,足球便“嗖”地飞过去,只听见“嘭”的一声,球直接踢到了我们的最后防线,我们的守门员贤哲十分沉着,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贤哲把球踢飞了。

在一阵阵欢呼声、呐喊声中,上半场结束了,我们2:1暂时领先。精彩的比赛吸引来了更多的观众,下半场开赛时,球场周围挤满了人。双方球员就更来劲儿了,个个都很拼命,最后是我们队球员出色地配合,5比3赢了对手。

这是一场多么精彩的足球赛啊!

伴随着习习的秋风,我们学校要在今天迎来一年一度的“踢踺子比赛”。

下午,操场上挤满了人。在操场内队员们在预定的地方练习踢踺子。看,他们一个个的认真颈好象都要取得第一名似的。在赛场的周围,围满了来观看的同学和啦啦队员,他们都在为自己班的参赛队员加油,助威。操场上不断地传出一阵阵呐喊声,震耳欲聋,好象一阵阵汹涌的波涛,好象万马奔腾,连接不断。裁判坐在赛场的中间。

就在这时,裁判员的哨声一响,队员们立刻踢起了自己心爱的踺子。比赛场上鸡毛踺`塑料踺五颜六色满天飞舞,此起彼伏,好象一朵朵鲜花迎风招展。“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班的队员数个数。

瞧,代表我们班参加踢踺子比赛的韩冬航踢的多么认真呀!她双手握着拳头,双眼紧盯着踺子,腿抬的高高的,每一下都踢得那么准。在她的脚下,踺子就象一个听话的孩子,任凭她的摆布。她累得满头大汗,夕阳的余辉照在她的身上,显得红彤彤的。她脸上的汗珠被照得金光闪闪,好象一粒粒金子。但是她还坚持着继续踢下去。

伴随着晚霞,踢踺子比赛结束了,虽然这只是一场比赛,但更体现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比赛开始,第一关好过,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比赛.第二场比赛是对刘玉洁,我心想:啊!要是对她,凭我俩的关系,不是自相残杀吗?好啦!沉着应战,不能输.刘玉洁发球,只见她一个旋球“刷”一下就朝着我这边飞过来。我连忙把右腿退下,仰一点身子,用力回旋,刚好打中,她又来个旋球,我用力打过去,对手接球失误,只好输球。第一回合我赢了,第二场开始,胜负在此一举,我使出绝招---声东击西,很快赢得了比赛,顺利进入决赛。对手是比我大一岁的姐姐,我咬了咬牙,坚决要打下去。第一场,我抓住对手轻敌的弱点,狠狠的打赢了第一场比赛,第二回合开始了,对手加紧猛攻,而我也不甘示弱,使出浑身解数,用力回攻,乒乓球一会儿落在这儿,一会儿又跳到那儿,让人眼花缭乱,扣人心弦。只听裁判员说道:“10:9!”这时我的信心增加百倍,心想:加油!加油!这关键的一颗球,赢 我自己写的

我觉得最精彩的一场是我们中国队的王励勤和韩国队柳承敏的单打,开局后王励勤远台拉弧圈先得一分,但柳承敏立即还以颜色,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 乒乓球 比赛 观后感 ,希望你们喜欢。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1

忘了第一次看乒乓球是什么时候,只记得那时候还小,数字电视也没有普及,经常和爸妈一起窝在沙发上看球赛,我看的最起劲的就是乒乓球,那个时候男队最喜欢王励勤,但也喜欢王皓和马琳,女队对大魔王简直就是喜欢到不讲道理,王楠就只能排后啦,别的就无感了,小时候不懂事,看国乒打外国人的时候几乎不担心,因为一直从爸妈嘴里知道我们的乒乓球是国球很厉害,只有打到最后决赛就两中国人打时我会为自己喜欢的队员紧张。后来上了高中就很少有机会再和爸妈一起看电视了,偶尔瞄一眼也来不及看全场,而且球员更新换代也就没有了看的欲望,进入大学后看的也就更少了,寒暑假回家由于数字电视的普及,爸妈也不会再刻意翻到体育频道,所以直到大学有一次集体活动打乒乓球的时候,我连打了N个不靠球桌的球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很久没有打乒乓球(我小学的时候乒乓球可是打遍全班无敌手),也很久没有关注乒乓球了。因此,严格来说,我不是个合格的乒乓球迷。

这一次的里约奥运会,我恰逢 毕业 在家准备司法考试,自然而然的就关注了,从第一天的吐槽到后来已经不想再关心里约奥运有关的信息了,只是对乒乓球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张继科马龙,丁宁李晓霞,许昕刘诗雯,这六个名字在这十二天里由陌生变得熟悉,因为不喜欢下载APP也没什么时间看电视,所以都是靠刷微博评论得知最新消息,这一刷刷的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有目空一切觉得我们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分分钟就能打得对手满地找牙的;有每次输一个球输一局球就觉得那是我们让球的;也有输了球就开始唱衰的,什么实力不行不上单打是对的;还有就是抱怨解说抱怨教练的,抱怨对方打球太狠抱怨对方打球方式的;更有不停的把关注点放在所谓男男CP上的,为什么不让他们?z上啊?他刚刚打了单打怎么接着上啊?不停的问团体赛赛制是什么样的,打完单打怎么打双打,怎么又打单打……真的是刷爆我的乒乓球观,让我分分钟想吐血同时负能量爆棚。乒乓球的确是我们的国球,我们的水平也的确是领先世界其他国家,但这不代表其他国家都是草包啊,他们也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进步想要超越我们的国家队,能打进奥运会半决赛决赛的其实大家水平都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临场发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比分,不论是个人赛的七局四胜还是团体赛的五局三胜,输掉一局两局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最重要的是运动员及时调整过来进入状态,打出最好水平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2

凭借张怡宁的超强的防御能力以3:1拿下了宝贵的一分。 第三局 王楠VS王越古王越古拼的很凶,王楠以她的技术全面大赛 经验 丰富没有给王越古留下任何机会,3:0完胜王越古,从而给女团拿到了第二分。 第四局 张怡宁披挂上阵和李佳薇决战张怡宁以她的综合能力,特别是相持能力吹响了反攻号角,逆转李佳薇取胜。

看完比赛后,我想了很多。随着无机胶水的诞生,作为中国在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上中国之所以领先,一是有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天天在研究,并无偿的把研究成果转化成训练手段;二是长期一批高手群集中训练。这项比赛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更多的也是一种震憾。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强大。当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那一刻她们是那么的光彩照人、笑容是那么的阳光灿烂。真为她们感到光荣而自豪。眼前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可想而知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汗水。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中国队内还存在的一些战术技术上的不足之处。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中国队的队员们反手的威胁不大。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反手比正手重要,我想说的是队员们的反手技术应该再丰富一些,战术上再多一点攻击性、多一点变化。正手能够解决问题,这当然很好,但是在某些场合下,反手被对方压制的时候,反手的技术运用带来的恐怕不仅仅是多了一套战术,更多的是牵制对手的落点和战术部署,丰富自身的得分点。二是中国队步法问题。即使是大角度侧身后仍然能够回扑到正手的大角度进攻。这样的场景我没有经常在中国队的运动员身上看到,对此非常非常遗憾。这种步法保证能够运动员们可以全台正手进攻,攻击性和威胁性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也会带来快速体力消耗和命中率的问题,但是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战术正是乒乓球魅力所在然而,目前中国乒乓球发展态势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国队一枝独秀,让人们失去了观看比赛的兴趣,使国外球员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乐趣和动力。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3

国外不是没有高手,但他们都是单兵作战,一个国家只有一名或者两名高手,所以团体赛中只能给中国带来一两盘的挑战,无法掀动整体,那是因为中国集体实力的缘故,单项比赛竞争就激烈多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竞争中得到发展的,没有了竞争,就意味着死亡。死亡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盛极而衰,有自然淘汰,乒乓球运动也是一样。别人无论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那只有放弃。看起来是别人放弃了这项运动,但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中国人自己将不得不放弃。曾经独步天下的 中国象棋 ,在曾经很有些实力的亚洲 其它 国家放弃之后,现在在国内已经沦为了退休老人的街边消遣。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乒乓球运动前景堪虞。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所遭遇到的尴尬境地,是中国的体育大环境造成的,是我们自己自我封闭、一味地强调锦标、名次带来的结果。运动员、教练员靠第一名利双收,官员更是视成绩为职业生命。再好的一块绿地,如果过度开垦疯狂索取而不知道涵养,最终只能变成不毛之地。许多人只看到运动员的“小动作”,不文明不礼貌,殊不知子不教父之过。这些运动员从小接受训练,运动队是他们的家,教练员是他们的父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们成为既会打球又会做人的谦谦君子,难。称霸武林,拥有绝世武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武德,要以德服人。所有行当莫不如此。

但是我们必须看见的是中国队不可质疑的强大实但是, 总结 这次比赛,中国队的技术和准备还是世界上最好的,精湛深厚的乒乓球功力是中国队获得冠军的可靠保证。二十五年来,只有中国和瑞典两个国家分享了世界乒乓球的最高荣誉,虽然瑞典的没落让我们扼腕叹息,但在人才辈出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乒乓球队能够继续站在世界之巅,不断前进!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4

纵观本届世乒赛,整体格局上没有大的改变,也没有冒出非常抢眼的新秀;男子方面主要是中国与欧洲、韩国的对抗;女子方面基本上是中国一支独秀,没有太多的挑战。最终的结果是男队有惊无险地拿到团体金牌,女队无惊无险地收获冠军。

因为乒乓球女子技术发展相对缓慢平稳,中国女队在近几年里都不太可能受到很强的挑战,这里就不再多做讨论,而把笔墨偏向男子方面。目前乒乓球男子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新技术新打法不断推陈出新,各国的顶尖高手们水平接近,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比赛精彩程度上都明显超过女子比赛。虽然中国男队以全胜战绩夺得锦标,但比赛过程却非常惊心动魄。尤其是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很多局比赛的局分非常接近,甚至出现高比分的情况(现在乒乓球使用十一分赛制),比赛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整届比赛看下来有颇多的感受,不由得写下来并整理成文。

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几乎所有的欧洲球队都在中国队的面前表现出他们“凶悍”的一面,其“凶狠”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以此闻名的韩国队。几乎所有队伍都给中国队制造了一些麻烦,大胆的且极具攻击性的接发球方式,大力量且坚决的强攻,不惜体力的全台跑动,不计较 保险 系数的带有进攻意味的防守……应该说他们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并且做得很好。这些都是拜心态所赐,他们把自己放在低位,希望通过“拼”的方式来狙击中国队,这种心态反而能够帮助他们在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而这种心态从来都是中国队所提倡的,但从比赛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队显然没有他们的对手做得好。我的感觉是中国队有些保守,没有完全做到“拼”对手,从接发球和进攻的方式来说,队员们相应地加了保险系数,威胁性不如对手,如此就给了对手放手一搏的机会。在勇猛的突击得手后,对手们的勇气和信心也会增加,更加利于水平发挥,给中国队带来不小的麻烦。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中国队的队员们反手的威胁不大。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反手比正手重要,我想说的是队员们的反手技术应该再丰富一些,战术上再多一点攻击性、多一点变化。正手能够解决问题,这当然很好,但是在某些场合下,反手被对方压制的时候,反手的技术运用带来的恐怕不仅仅是多了一套战术,更多的是牵制对手的落点和战术部署,丰富自身的得分点。回顾一下德国的波尔和王励勤的那场经典的大战吧,波尔利用反手反击王励勤的正手弧圈球,并多次得分,有效地牵制了王励勤的回球落点。多么纯熟的技术、多么大胆的战术呀!要是放在五年前,这样的打法会被认为太凶狠太冒险,而现在成功地被用来做为遏制中国队的 方法 。这样的战术为什么中国队不能呢运用一下呢?中国的王皓是反手问题解决的比较好的一个运动员,但是有时我觉得他有点过于依赖他的反手来解决问题,造成了被动的局面。我认为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我们都不能只依赖某一面,而是要合理的运用和发挥,遏制对手是第一位的。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5

中国女队在近几年里都不太可能受到很强的挑战,这里就不再多做讨论,而把笔墨偏向男子方面。目前乒乓球男子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新技术新打法不断推陈出新,各国的顶尖高手们水平接近,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比赛精彩程度上都明显超过女子比赛。虽然中国男队以全胜战绩夺得锦标,但比赛过程却非常惊心动魄。尤其是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很多局比赛的局分非常接近,甚至出现高比分的情况(现在乒乓球使用十一分赛制),比赛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整届比赛看下来有颇多的感受,不由得写下来并整理成文。一)对手们立足与拼,没有包袱而敢于放手一搏进入到淘汰赛阶段,几乎所有的欧洲球队都在中国队的面前表现出他们凶悍的一面,其凶狠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以此闻名的韩国队。几乎所有队伍都给中国队制造了一些麻烦,大胆的且极具攻击性的接发球方式,大力量且坚决的强攻,不惜体力的全台跑动,不计较保险系数的带有进攻意味的防守……应该说他们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并且做得很好。这些都是拜心态所赐,他们把自己放在低位,希望通过拼的方式来狙击中国队,这种心态反而能够帮助他们在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而这种心态从来都是中国队所提倡的

但从比赛的实际情况看中国队显然没有他们的对手做得好。我的感觉是中国队有些保守,没有完全做到拼对手,从接发球和进攻的方式来说,队员们相应地加了保险系数,威胁性不如对手,如此就给了对手放手一搏的机会。在勇猛的突击得手后,对手们的勇气和信心也会增加,更加利于水平发挥,给中国队带来不小的麻烦。二)反手的攻击性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中国队的队员们反手的威胁不大。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说反手比正手重要,我想说的是队员们的反手技术应该再丰富一些,战术上再多一点攻击性、多一点变化。正手能够解决问题,这当然很好,但是在某些场合下,反手被对方压制的时候,反手的技术运用带来的恐怕不仅仅是多了一套战术,更多的是牵制对手的落点和战术部署,丰富自身的得分点。回顾一下德国的波尔和王励勤的那场经典的大战吧,波尔利用反手反击王励勤的正手弧圈球,并多次得分,有效地牵制了王励勤的回球落点。

乒乓球比赛观后感相关 文章 :

★ 乒乓球比赛的心得体会范文

★ 乒乓球比赛个人总结

★ 打乒乓球比赛的优秀作文范文

★ 关于比赛的作文:乒乓球之赛

★ 打乒乓球比赛作文

★ 乒乓球比赛开幕式致辞

★ 打乒乓球比赛作文400字左右范文

★ 打乒乓球比赛作文300字

★ 一场精彩的比赛作文500字:乒乓球颠球比赛

★ 打乒乓球比赛的600字作文

乒乓球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浅析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摘要:乒乓球心理训练,就是系统运用心理方法,有针对性地改善运动员的心理条件(例如心理稳定性),以稳定其竞技能力,使得其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技术水平,提高比赛成绩。少年儿童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差,决定着他们神经活动过程极不稳定。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在比赛中,由于争胜好强种种原因,易紧张出现技术动作变形。因而,少儿乒乓队员心理训练十分重要。本文提出:少儿乒乓队员心理训练要围绕运动技术心理训练及心理调整、动机训练等等进行,通过心理训练,来培养运动员自信心,发展其持久性的意志能力,使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通过动机训练,发展运动员竞争意识,增强其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训练水平,比出优异成绩。 关键词:心理训练;自信心;注意力;动机;放松 一、前言 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乒乓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构成了现代乒乓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因而,各国的教练员都对此十分重视。少年儿童作为乒乓球人才的金字塔最基础阶段,其技术动力定型、心理素质培养成为了乒乓启蒙阶段训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少年儿童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着他们神经活动过程极不稳定,在比赛中面对陌生的对手,易紧张出现动作技术变形。因而,在训练和比赛中,要特别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加滨州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的8位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4人,女运动员4人。 (二)研究方法。 实验法:每天训练后进行20分钟心理训练,赛前阶段、平时训练、模拟比赛中把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也运用进去。 三、研究目的 通过具体实验,促使运动员通过心理训练,学会掌握一些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保持稳定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发挥技术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一)信心是运动员得以稳定发挥技术的重要心理因素。 少儿乒乓运动员比赛前或比赛中往往都会出现过分紧张的状态,如口干、无力、出汗、技术动作变形,这往往是运动员比赛时缺乏信心所造成的。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外,还应针对运动员个性特征进行训练。如:打赢了球可以“嘿”的大声鼓励自己;输了,暗自鼓励自己:没事。教练员也要及时恰当地在关键时暗示方法,给予指导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在训练中,教练员还应注意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促使其树立奋斗目标,增强自信心。 (二)注意集中训练。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快、变化大、对神经系统的要求非常高的运动。训练时可采用意念法,使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于所完成的动作上,不为外来刺激所干扰。如让别的运动员发出吵闹、鼓掌干扰声下进行技术训练,以达到预期目的。再有,采用数击球次,使运动员注意力保持集中稳定状态,或采用低声发令法,教练员以语气轻松的声音发出命令,讲解简明摘要,让运动员执行,迫使其高度集中注意力,此方法次数不宜过多。 (三)模拟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中,模拟训练尤为重要。在训练中,我们假设了几名对手,让运动员进行模拟比赛,提高运动员临场适应性,使其在训练中建立合理技术动力定型,以便在比赛中稳定发挥技术水平。通过学校组织的小观众观看比赛,录音机放出嘈杂的声音来模拟比赛情境,促进运动员学会调整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以期稳定发挥技、战术水平。 (四)放松训练。 教会运动员想象:运动员可以想象自己比赛获胜的形象,可以想象比赛的过程,也可以想象比赛时自己的情绪及现场的气氛,要使自己高度的放松,面对可能的对手冷静、镇定的进行比赛。 运用言语进行放松训练:运动员放松时,教练言语提示“放松、镇静”,每讲一遍,运动员呼吸一次,进行三十次左右即可。 可教会运动员“默念”进行放松:通过练习使运动员迅速消除紧张,学会意识到自己“紧张”,马上进行深呼吸,慢呼气并默念放松词语,使自己从紧张状态解脱出来,在模拟比赛中可以采用,并使之从模拟训练过程逐步过渡到实际比赛。 每堂训练课后运用录音机放轻音乐,对运动员进行放松训练,使运动员逐步放松肌肉,调节心理逐渐平静下来。 四、结果与分析 对运动员实施定向训练和直接心理训练,其目的是使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在较短时间内充分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并形成最佳竞技心理状态。从研究的结果看出,少儿乒乓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取得了初步成果,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的增强。 运动员在经过有意识地针对性训练后,在比赛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明确比赛的任务,树立自信心。运动员对待训练和比赛也比较自觉积极,对于自己的技术坚信不移,有求胜的欲望,在运动员的调查表中写到:“我对自己参加比赛很有信心,过去,我面对陌生的对手有点心慌,现在,我只想和别人比个高低,看谁更厉害”,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强了。 (二)训练比赛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实验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能高度集中自己注意力,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即打好比赛。心理训练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面对陌生的对手不再很紧张,对嘈杂的环境造成的干扰有较强抵制能力,能够做到比赛中将注意力集中到怎样发挥正常技术,从而作出合理动作以战胜对手。 本文来源于 (论文网) 原文链接:

一、开题 开题日期: 课题的目的意义:乒乓球在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深远的文化底蕴,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锻炼和娱乐,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我们中国人民积极进取,有勇有谋的拼搏精神。乒乓球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趣味娱乐性强,打法精于技巧,实战比赛变化无穷,因而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欢。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样,是一项技巧性运动。对技术动作、控球感觉的要求非常细腻,不同于技能型、对抗性项目,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而且动作与技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乒乓球技术动作定型所需时间较长,且运动训练周期较长。再则,该运动项目对运动者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业余的培训场所,对于青少年培训方法的合理性与专业性要求甚微。如何推广合理的青少年培训(训练)方法,引导社会普遍的培训(训练)走向,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专业、便捷的启蒙教学方法,纠正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教学,为以后社会大众化的乒乓球少儿启蒙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现状: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在我国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诸多的科学性较强的专业训练方法支撑。我国拥有众多世界知名优秀教练员和顶级的训练手段,来训练专业组织(如省队、国家队)但是,对于大众化的、相对专业的少儿启蒙方法的研究还有所欠缺,虽然已经研发出轮廓教学(徐瑶 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等新式教学方法,却仍然跟不上乒乓球运动在青少年人群的普及速度,当前推广专业的少儿启蒙迫在眉睫。国外现状:多数欧美国家对于少儿乒乓球运动还是保持任凭其自由发展状态,并不注重乒乓球运动的专业化和大众化。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相对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逐步引进我国训练方法,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模仿与改进训练的研究。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1.研究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全面解析对于大众化的乒乓球启蒙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受训感受,走访各个俱乐部、培训基地的教练员,探讨最为简洁而标准的启蒙动作标准及步骤,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概述。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并就回收上的有效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访谈法 :访问多名学生家长和教练员。举例论证:走访部分俱乐部、培训基地,统计该部被专业队吸收的少儿人数。课题的基本框架:1.摘要2.关键词3.前言4.研究对象与方法5.结果与分析6.结论7.建议8.参考文献。 预期结果:通过调查和访问,可以总结出一套大众化而不失专业的启蒙教学方法。对培养基层青少年、发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素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善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半专业、业余的训练(培训)方法。启蒙教育应该以科学为基础、大胆创新,让学员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学到标准的乒乓球技术!

求学岁月 一个运动员的求学悬梁岁月 出处: 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 ——邓亚萍 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邓亚萍用求学路上一路奋斗的故事讲述—— 清华:求学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 “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那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邓亚萍说。 “1996年底,我被萨老提名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我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然而,这时我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也是一窍不通。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自己外语水平的反差,我心里急得火上房。”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邓亚萍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初进清华时,她的英文几乎是一张白纸,既没有英文的底子,更别说有口语交流的能力。 “怀着兴奋而又忐忑的心情迈进清华大学。老师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写出26个英文字母看看。我费了一阵心思总算写了出来,看着一会儿大写,一会儿小写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师,就这个样子了。但请老师放心,我一定努力学好!”她有些羞愧但更相信自己的努力。 “上课时老师的讲述对我而言无异于天书,我只能尽力一字不漏地听着、记着,回到宿舍,再一点点翻字典,一点点硬啃硬记。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即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邓亚萍几乎完全取消了与朋友们的聚会及无关紧要的社会活动,就连给父母打电话的次数也大大减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她除了定期光顾语音室,还买来多功能复读机,过去用于听音乐的“随身听”也“转业”做了英语磁带的单放机。由于总是一边听磁带,一边跟着读。同学们总是跟她开玩笑:“亚萍,你成天读个不停,当心嘴唇磨出茧子呀!”“但我相信: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这也是我多年闯荡赛场的切身体验。” 学习是紧张的,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除学习之外,邓亚萍每周还要三次往返几十里路到国家队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每天清晨起床时,我都会发现枕头上有许多头发,梳头的时候也会有一把一把的头发脱落下来。对此我并不太在意,倒是教练和队友见到我十分惊讶地说:‘小邓,你怎么了?’我说:‘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的用脑和打球的用脑不一样吧。’” “虽然都是一个‘苦’字,但此时的我却有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当运动员,训练累得实在动不了,同伴们一阵加油声,一咬牙,挺过来了;遇到了难题、关坎,教练一点拨,通了;比赛遇到困难,观众一阵吼声,劲头上来了,转危为安。但读书呢,常常要一个人孤零零面壁苦思,那种清苦、孤独是另样的折磨,没意志、没恒心是坚持不下去的。” 为了更快地掌握英语,几位英语老师建议邓亚萍到国外去学习一段时间,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经清华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1998年初,刚在清华读了几个月的邓亚萍作为交换生被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语言中心突击英语。 剑桥:每天凌晨5点起床攻读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对她来说,这自然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大家做自我介绍。接下来给每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付出,收效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显著。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加上没有教材,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人意。到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里,我也不例外。本想住在英国人家里,一来可以更多地了解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国会话机会。但是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对一个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说,惜金和惜时同样重要。”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许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怎么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必须十分珍惜它。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状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如何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怎办?问谁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开学前,为了让我熟悉一下环境,房东开车送我去学校转了一圈。第二天人家不送了,我虽然买了辆自行车,却找不到上学的路了,七拐八拐,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一向守时的我成了迟到生。我急得蹦出几个单词解释,然而解释不明白,那滋味,那窘迫,现在都忘不了!”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类似于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而邓亚萍是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她主修的是英语,学期为三个月。邓亚萍来剑桥后学习压力挺大,加上留学时间短,她几乎天天闭门苦读。 “刚到剑桥的那段时间,我虽然比较刻苦,效果却不十分明显。我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想在剑桥这个精英云集的学府里站得住、学得好,更需要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做学问与体育训练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寻,更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一切靠自己去拼去搏吧。”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每天只睡几小时。 “开始的一两个月之内,根本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什么,我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回到家里以后,自己再翻字典,再看。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上课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吃饭对我来说好像都很费事,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一般都不回宿舍,就是吃上午带去的三明治,然后看一会儿书。晚上经常吃的东西就是自己做的方便面条加青菜、西红柿和鸡蛋。几乎每天都学习到12点才能睡觉。”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她总是不甘心,想超过别人。这种好胜的心理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那些留在这儿的教授也是通过非常辛苦的努力,付出很大的代价以后才取得了这样的位置。” 为了使自己能挤出时间学习,邓亚萍把父母接到英国,照顾自己的生活起。“除了像在国内那样,整理讲义、查阅资料、练习听力外,课余时间我会深入人群,先听他们谈话,然后慢慢练习与他们对话。每次归来,我再反复琢磨,从中进一步挖掘英语的文化背景、历史变革、语言规律,以便帮助自己理解、分析英语,寻找学习规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邓亚萍的口语和听力已进入班里的优等生行列。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发展》。从开题报告、到第一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终修订,邓亚萍不仅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 “我终于带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词。” 诺丁汉:一看她学习的劲头就知道她是个世界冠军 2001年9月,邓亚萍从清华走进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原本更喜欢剑桥,那里风景可人,令我心醉。可我还是投奔了诺丁汉大学,因为诺丁汉大学有全英国最棒的外语系。” “导师对我不太了解,似乎有些不放心,担心一个运动员能否完成学业。我恳切地对导师说:我可能比您的其他学生基础要差,请你多费心了,别人能听懂的课程,我可能要两次甚至多次,别人需要一年,我可能需要一年半甚至两年。但不管费多少力、多长时间,我都要把学业拿下来!我是那种很要强,性子也很犟的人,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在英国,修硕士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类似于应试教育。就是上一门课考一门,直到通过所有课程;另外一种是跟导师做课题研究,研究结束后做论文,如果论文通过就可以毕业,我采取的是第二种办法。比语言更难的是这里的学习方式,和国内真是大不一样。我有自己的导师,但并不经常见面。往往是他给我提供一个阅读书目清单,我自己到图书馆或大学找书,然后阅读。有了问题才和他预约见面、答疑。开始时,我很不习惯这种方式。而且我修的方向是‘中国当代研究’,一个似乎和体育无关的冷门专业,即便图书馆里也不一定有相关材料。这样,我就必须在不同的图书馆和大学里去找。不过,现在看来,这也是我在国外学习的重要收获之一。新的学习方式让我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实现目标的办法。” 邓亚萍的学习心态从一开始一心想超过别人的好胜心,逐渐改为跟上就行的平常心,因为她看到了自己在学习基础上的差距。“打球的时候,视力两眼都是,上学以后下降得很快,现在有一只眼已经了。学习和打球相比完全是两码事,睡眠不足,上课总是犯困,眼睛睁不开,越坐越困,恨不得用根棍儿把眼皮撑起来。可对面坐着的是老师,你又不可能睡觉,更不可能溜号。刚开始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后来慢慢适应了这种生活,知道该怎样安排好作息,找到一些规律。” “我的研究课题则是《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例子用的就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阅读了一些对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材料,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这些外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国女运动员的生活和成长经历,因此他们的研究并不到位。我希望能够从我开始,有人真正关注中国妇女和中国女运动员的研究。我也希望通过在国外学习,在工作中,便可以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误会,以便更好地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在国际体育界,能让人理解你的见解,接纳你的主张并非易事。” 学习上的她拿出打球时的劲头。能吃苦就不必说了,最可贵的是她十分敢说。按说老师安排的课程已经呈饱和状,每周天天有课,周末的作业也不轻松,做罢作业还要准备下一周的课,周而复始。可她还是觉得“吸收”得不够,她都有点“贪”了。 也难怪,她心里真的是着急。邓亚萍刚撂下球拍儿,就成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一位年轻的委员,她恨不得赴会时能立马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这位乒乓球世界冠军心底悄悄萌生着愿望,早一点进入高级班,明年向Master进军。英语是她的第一个关卡! 在诺丁汉大学上课的过程中,邓亚萍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抢着发言。老师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从她学习的劲头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世界冠军。“下了课,我必须匆匆赶到另一个老师那里去做个别辅导,这是学校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同而特别安排的单独辅导时间。每次出去开会之前,我的老师都会帮助我准备发言材料,纠正我的语音语调和演讲的方式方法。另外学校还专门为我开了一门课,教我如何用英语进行采访。在学校我过着典型的大学生三点一线式生活,和校园里那些普通的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硕士学位我非拿不可,而且一定要在国外的大学里拿到。”那样的话,在我国的奥运会冠军当中,她可能又拿了一项第一。作为诺丁汉大学的一名学生,邓亚萍每天的时间表比较紧。“除了上语言系的课,还要上英语系的课。下了课还有很多作业,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过语言关对我来说还有着另外的意义。当时我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同时还负责国际乒联的一个项目,如果你没有办法跟别人交流,那么一切都是零。同时还有一个公众形象,就是说我毕竟代表着是中国,同时代表着中国运动员,所以精神风貌是很重要的。” 一年后,邓亚萍面对严格的考官,用英语宣读了3万5千字的论文——《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 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点论述了中国妇女及中国妇女体育的巨大发展和变化。临场考官的一致结论是:无条件一次通过!2002年12月22日,她如愿获得硕士学位。萨马兰奇先生称赞她“拥有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至此,从1997年进入清华大学起,邓亚萍已在校园度过了近六个春秋,并将自己当年小学三年级的“学历”变为研究生学历。邓亚萍坦言,从运动员到学生,尤其是一个留学生,她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打球。“从对英语一窍不通到熟练的用英语与教授交流,从人生地不熟到朋友遍英国,从开始时的迷茫到后来的迎接挑战,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海外生活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真正了解了世界。” 其间,她还作为北京申奥成员,赴莫斯科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作了贡献。 2001年7月13日,邓亚萍用流利的英语向国际奥委会委员呼吁:请给中国运动员一个机会,让我们做一次奥运会的东道主! 再回剑桥:学习、紧张工作与速冻饺子 知识,没有止境。2002年,她如同一个长跑运动员,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的拼搏——满怀信心地攻读剑桥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2008奥运会对当代中国的影响”,邓亚萍的“中国研究”又得以继续下去了。 2003年2月24日,正在剑桥攻读博士的邓亚萍又回来了,在北京奥组委,新的忙碌又开始了。“我在剑桥的导师彼德·纽伦是一位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中国经济30余年,他深知2008年奥运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会有极高的经济研究价值,他认为我回国,不仅能为祖国服务,也能为论文收集第一手珍贵材料,因此,他特例批我回国边工作,边学习。未来的工作很艰苦,但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2004年的春节假期,她为了赶写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买来一堆速冻饺子,每天的水饺餐伴她度过了假日。 “有人可能觉得我这是自讨苦吃,甚至有人说你的荣誉多得一大把,不攻读什么学位,后半生照样可以过得不错,即使读学位也不必那么辛苦,甚至不妨找个‘枪手’代笔写论文。但我读书上大学可不是为了‘镀金’,我上学只是要圆自己的读书之梦。我从自己与外国朋友交往中深切感受到知识缺乏、交流不畅。尽管基础差,我不想投机取巧走捷径,更不要说我就读的清华、剑桥等国际知名大学治学严谨,容不得弄虚作假!” 饺子可以速冻,人才却难以速成。邓亚萍学业上的成功与打乒乓球的辉煌,其实并非得益于她具备多大的天赋。恰恰相反,无论学业还是打球,她都是在先天条件不大有利的情况下,靠坚韧不拔的毅力,靠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金牌。 “我现在依然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体育与环境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三个委员。特别是运动员委员会,委员都是很有名的奥运会冠军,都有自己代表的权益,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惟一的亚洲委员,因此我不仅代表中国,而且还是亚洲的代表,有责任为亚洲和第三世界国家运动员争取权益。”在邓亚萍的努力下,运动员委员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提出在推举奥委会委员时必须有一名(共8人)亚洲委员的建议。 而她在剑桥的博士学业也已经到了第二年,谈到学业,邓亚萍说:“难啊,真是太难了,感觉压力很大。一天到头就是绷着,所以感觉特别辛苦。但我要感谢当学生的这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找到了自己新的价值。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项大满贯。”拼搏、拼搏、再拼搏!无论是做运动员还是做学生,邓亚萍对自己的要求都几近苛刻:“必须做好,我没有理由做不好!”这就是一份自信!

乒乓球发球论文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1 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2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3.2 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3 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3.5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