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与仰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21:35:17

与仰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有位名人说过:“一个民族总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仰望星空,那真理让我苦苦追寻,仰望星空,那博大的胸怀拥抱着我。仰望星空,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回忆着过去,憧憬着未来,而脚踏实地便是与仰望星空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是一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彩虹桥。我们都很熟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工人同时在砌墙,有一位智者走过去问他们在干什么,其一说,他在砌墙;其一说,他在修一座高楼;其三说,他在建设一座城市。智者听后断言,第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够做一个会砌墙的工人,因为它的心中只有砖头;第二个人有可能只成为一名小有成就的工程师,因为他看到了砌墙的作用;而第三位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不错的建筑师,因为他能将一块砖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人中,第一个人只懂得埋头做事,不懂得抬头仰望星空;而后面两个人却不一样,在他们的心中,装有比“墙”更为宏大的事业,只是,最后一个比第二个的心志更为高远而已。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差距似乎很巨大,但理想往往也就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中表现出来。思迥异,做不同。这话在这三个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哈佛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统计:在对当时一群学识水平、家庭背景等都不相上下的年轻人的采访中,只有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3%的人具有长远的清晰的目标,而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无明?的规划。许多年后,这些接受调查的年轻人都白发苍苍了,再对当时接受调查的年轻人进行回访时发现,当时那些漫无目的的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那10%的人成为了社会的中上阶层,逐渐升职,家庭、事业都令人满意,只有那3%的人成为社会的精英和他所在领域的领袖人物。毫无疑问,第一类人是从不仰望星空,也不懂脚踏实地的人;第二类人则生活得踏实、充实,那3%的人便是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在每个人的童年里,仰望星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趣事,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幻想,有不少人的梦想,就是从小时仰望星空开始的。可又有多少人坚守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呢?这又让我想起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对渴望成才的年轻人说的话:“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是啊!仰望星空可以给自己确定人生的目标,但如果沉不住气,这个目标就会飘然消逝。虽然每一个人的梦想各不相同,但是,希望我们都能怀揣梦想,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梦想成真的地方。

人们都说:“理想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也有人说:“理想是灵魂的光芒。”但当理想违背了现实,你又该如何取舍?是不顾一切放手一搏还是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今社会中,有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们怀着满腔的热血与激情,开始为梦想拼搏。当这些离开了校园、离开家长庇护,犹如刚脱壳的雏鸟的青年们目睹了社会竞争的现实与残酷后,开始怀疑理想,对理想的忠贞也随之变质。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虚浮、焦躁的青年在妄想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理想”下,一个个摔得粉身碎骨;他们一个个言辞犀利如剑,行动软弱无泥;一个个勇敢向“前”看,却全然不顾脚下是否是万丈深渊。。。。。。正如有的人为了“面子”选择丰厚的报酬时却没有细想自己是否有这份能力和耐力,是否扛得住“丰厚”带来的压力?在“丰厚”与“可持续发展”面前,因“面子”放弃了原本可持续发展的大有前途的工作,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从“苦难”的第一步做起,初时为自己“丰厚而体面”沾沾自喜,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原来踩在云端,原来脚下是一片软弱的烂泥,直到摔得粉碎碎骨才追悔莫及。所以,不顾实际的高目标注定要失败、要付出惨重代价。好高骛远者,罕有成功也!反之,让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例子:霍英东,发家的第一桶金来自起早贪黑的苦力工作---买沙子;比尔盖茨,从哈佛肄业后仔细观摩、了解市场,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劣势,制定详细的策略和实施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最后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务实、勤奋、努力,才能铸就成功,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浮躁、焦虑的环境中,在人人都向往“成功”的时代,只有保持冷静、脚踏实地、认清形势,发挥自己现有的优势,把握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也许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年轻人用一枚回形针换回一幢别墅的故事。这位年轻人在网上看到一则换购别墅的消息,他很喜欢那幢别墅,但由于家境贫寒,他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在确定目标后选择了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方针,开始选用一枚觉得比较有特色的大块头的回形针,用它换回了一支铅笔,又用铅笔换回了一个夹子,再用夹子换回一根蜡烛。。。。。就这样,每次置换后他都努力使手中的资本增多一些。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获利就收,而是依旧坚持不懈的置换下去,白菜、汽车。。。。。。一步步向自己既定的目标靠近,终于,他成功的置换到了那幢心仪的别墅。可见,只要不放弃你手上的任何机会,只要不心急贪大,坚持不懈,每次进步一点点,脚踏实地,日积月累终有成功的一天。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掷出的硬币是正是反,也许成功就来自于你的一件微小的事。也诚如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当您感叹命运没有垂青与您时,请别着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向前走,也许惊喜就在前方。

仰望星空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仰望星空观察星星时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结果被路人救出。当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时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然下了雨。 有人会说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东西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然而,人生活在世间,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深坑的,在其毫不防范的情况下也会一脚踏空掉了下去。这些是谁都不可避免的,谁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度过了。 深坑、湍流……随时可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把它当作一次次经验的叠加,在下次仰望星空时记得注意脚下也许会出现深坑,要小心掉入深坑中。 在我们含辛茹苦的求学的十二年里,也会出现许多的深坑。比如考试的失利,比赛的失败,荣誉的失去……这些都是我们在仰望知识的星空时不料出现的一些深坑,掉入深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掉入后一蹶不振没有勇气爬出深坑后继续仰望知识的星空,继续欣赏璀璨的明星,继续丰富我们的知识。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不仅对天上的知识如此丰富,我们同样看得到脚下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在听了泰勒斯的故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就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不到除此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高空,高空中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去等待我们探索,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去等待我们揭晓。 我国“神五”“神六”的发射,便是去探索高空中奥秘的两大成功事例,我们国家的那些科技人才也是在仰望星空时不经意间掉入深坑后爬起来继续努力才成功发射了“神五”“神六”的。假想一下当他们再掉入深坑后不敢爬起来,永远躺在坑里不再仰望高空,那么就不会有“神五”“神六”的成功,也就更谈不上“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了。 我们勇敢地仰望星空,不管前面是否有深坑都要一直地勇往直前。

我并非是仰望星空的人,这样的姿态对如今更多的人来说是过于浪费光阴的情节,而那样稀微的星光对如今的我们来说也是近乎渺茫。 我们已经很难?去记起头顶上的一片星空,它仍然孱弱地存在于苍穹之中。自儿时开始,星空就以其深邃的面貌存在,动漫中的人物躺在山坡上看星星的时候留给人唯一的印象便是美好与宁静。的确,它空旷、博大,它深邃、洁净,以至于它的黑暗能禁锢住人心的欲望。然而,恋人们月下深情诉说的浓浓爱意,亲人们夜晚重逢于车站时的亲切拥抱,朋友们星空下后花园中的狂欢派对,这都是星空赐予我们的款款情谊。 只是我们渐渐将它滞留在记忆深处。自上帝将地球托付给人类至今,星空与我们相对时正变得越来越暗淡,这是我们在这空旷的半球上最切肤的感受。“地球?小时”熄灯的流动中?我们与星空相对时,看到的是一个黑暗的空洞。人心终于被黑暗所笼罩,于是在冥冥星空之下我们的欲望开始变成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 18世纪后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后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告别了星火中亲切的星空而驱除黑暗迎来光明的我们,却又一步一步地远离了那些曾经盛情关照我们的星空而走入了当前的困境,这是一直在强调脚踏实地的我们努力追赶的现实。“限塑令”下的尴尬是超市盈利的增加,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离失败仅一步之遥。实际中不断地变化着的星空见证了我们脚踏实地的过程,但我们仍?走着杂乱的旅程。这是黑暗中易犯的错误,必不可少地使脚下的土地缺乏实在的价值,我们造就了一个成熟的世界,却忘记给我们自己留下一条有规律的路,即便是摸索,也只是不断地触碰着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的坚实墙壁。 那些近乎卑微的光亮是真实存在并寂寞地穿越了几多光年才抵达我们面前。即便是惴惴不安地落地,也需要平实地踏上一直独处的地球,彼时孤寂的等待也只能是应时地从那丛生的茫然中剥离,直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彼此温热的扶持。 难以触及到星空便只是仰望。伫足与稀微星光下的我们顺着微光指引行走,一刹那�,就坚实地踏上我们的憧憬。

与仰望天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人其实是一棵能走动的树,唯有抓紧土地,才能把握自己的呼吸;唯有仰望苍穹,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仰望时,莫忘脚下的土地;俯瞰时,心怀一片蓝天。 善于仰望,使目标明晰,让目光穿越现实的云层。司马迁虽遭刑辱,志于遗世之《史记》,终于流芳百世,千古称颂;孔明卧居茅庐而洞悉天下局势,终于在刘备三顾茅庐后大展身手,助刘得蜀;曹雪芹家道中落,却给世人留下了文学巨著《红楼梦》。如若没有司马迁痛彻心扉的劳苦,没有诸葛亮多年积蓄的辛劳,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汗水,何来践言遂志,流芳百世!仰望,得到的是美景,是向往后的“明志”;而善于着眼低处,脚踏实地,才是仰望的根基,成功的垒土。 甘于着眼低处,脚踏实地,奋斗的过程亦充满快乐,努力往往令人愉悦。滴水可以穿石,因为水看到的是顽石,所以才日复一日地冲击;珍珠出自河蚌的痛苦磨砺,磨砺时,河蚌就看到了愿景,所以才甘心忍受那锥心之痛。着眼于低处,脚踏实地,不应放弃对高处的憧憬,没有憧憬的奋斗是盲目的。

仰望星空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仰望星空观察星星时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结果被路人救出。当他对路人说:“明天会下雨!”时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然下了雨。 有人会说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东西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然而,人生活在世间,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些深坑的,在其毫不防范的情况下也会一脚踏空掉了下去。这些是谁都不可避免的,谁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度过了。 深坑、湍流……随时可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把它当作一次次经验的叠加,在下次仰望星空时记得注意脚下也许会出现深坑,要小心掉入深坑中。 在我们含辛茹苦的求学的十二年里,也会出现许多的深坑。比如考试的失利,比赛的失败,荣誉的失去……这些都是我们在仰望知识的星空时不料出现的一些深坑,掉入深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掉入后一蹶不振没有勇气爬出深坑后继续仰望知识的星空,继续欣赏璀璨的明星,继续丰富我们的知识。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不仅对天上的知识如此丰富,我们同样看得到脚下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在听了泰勒斯的故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就如坐井观天的青蛙看不到除此之外还有一望无际的高空,高空中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去等待我们探索,有许许多多的奥秘去等待我们揭晓。 我国“神五”“神六”的发射,便是去探索高空中奥秘的两大成功事例,我们国家的那些科技人才也是在仰望星空时不经意间掉入深坑后爬起来继续努力才成功发射了“神五”“神六”的。假想一下当他们再掉入深坑后不敢爬起来,永远躺在坑里不再仰望高空,那么就不会有“神五”“神六”的成功,也就更谈不上“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了。 我们勇敢地仰望星空,不管前面是否有深坑都要一直地勇往直前。

1986年,马拉多纳在墨西哥打进世界杯历史上最令人惊艳的入球时,68岁的曼德拉身陷罗本岛一间囚室中,囚服号为46664。彼时的他,绝不可能看到24年后的普天同庆。那时候的南非和足球一样黑白分明,而在世界杯的狂欢季里,曼德拉所能做的,是透过囚室一角的狭窗,仰望星空。现在,曼德拉终于可以把头低下,俯瞰整个足球世界为他在南非奉献的一场盛宴。据说他为本届世界杯开幕式写了首歌叫《希望》,也许里面该有这么一句歌词——人能仰望,就是幸福。 南非世界杯会带来什么?这是个问题。至少在今天,在我们还没看到精彩的进球,崛起的新星,激烈的比赛和意外的冠军之前,已经看到了踩踏、抢劫和入室盗窃,受害者包括球迷、球员和媒体记者。曼德拉一生致力为平等和自由而奋斗,带领南非冲破了黑与白的藩篱。但脚踏实地,人们会发现依旧还有新的藩篱在白人与黑人之间,在穷人与富人之间隐隐生长。黑白逆转后无法撤消的心理界限和后续反应,在库切的文本里可以读到。而贫富差距的扩大,已形成南非现在的主要社会矛盾,犯罪孳生的温床。一届世界杯的举办,改变不了南非,在这个盛产钻石的国度,很多人仰望星空,却是因为只有星星才是穷人的钻石。 有些人仰望星空,是在探询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坐标,比如曼德拉。有些人仰望星空,是因为他是个喝高了的诗人,比如马拉多纳。有些人仰望星空,是因为他其实并非足球人,而是一个占星师,比如多梅内克。而有些人仰望星空,只是因为坐井观天,就以为能吃到最大的蛋糕。当然,后者是谁,我就不点名了,青蛙虽然枯瘦,但它至少有权利把自己吹成一只蛤蟆。 世界杯上,绿茵群星璀璨,而曼德拉是他们其中许多人的偶像,C罗、贝克汉姆、维阿等都荣幸地与曼德拉见过面,最新受到邀请的,则是马拉多纳。我总觉得,马拉多纳也是个喜欢仰望星空的人,所以连踢球也会假手上帝,所以行事无端,惊世骇俗。疯狂的马拉多纳带着他疯狂的梅西、伊瓜因、米利托等走上非洲这片疯狂的大陆是一次华丽的冒险,犹如酣醉之人坐上了法拉利的驾驶座,不出事故,必有故事。这样的人,配上这样的车,是必须浪着开的。在我看来,阿根廷如果在本届世界杯上没有走到最后,也许不是因为疯得太过,而是因为疯得不够。 每四年到这个时候,同样在足球的世界里仰望星空望眼欲穿的,还有中国足球。虽然我们除了仰望,此情无计可消除。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令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置换到足球上,我以为这两样东西是自然的规律和人为的规则。而令我深深震撼的是——这两样东西,中国足球全都没有。所以,中国足球的重建,必须从这两点入手,否则,放眼2014,我们依旧两眼空洞。梁晓声谈北京高考作文"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写法 来源: 人民网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三种写法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 “800字的作文虽然不长,但是能检验学生的功底、素养。”听到记者的提问,著名作家梁晓声表示,这个作文题目寓意颇深,不仅仅考生要考虑该问题,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体味其中的真谛。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有着很强的时事背景,寄托着温总理对当代青年的期望,诠释着青年一代应有的价值观。 考生做这个作文题,会有三种情况。第一,如果考生知道这些背景,考生可以就此写篇作文,从总理对航空事业的关心写起,以此来鞭策自己,要有现代科学精神,要有实干精神。要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在理想和信念的鼓舞下不断进取,这是万事成功的内在动力;又要有脚踏实地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理想信念不懈奋斗,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第二,学生可能不知道背景。会立刻想到从自我出发,把星空当成自我的目标,脚踏实地作为实现目标的精神和途径。这样写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个人目标与星空差距太大。一般而言,我们不会把个人目标比赋为星空,并且还是以仰望的姿势。这样写下来可能自信不足,通篇课文上会有气质上的不充实,不妥帖的方面,一些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会意识到。 第三,学生同样不知道背景,但他也能够跳脱出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范畴。可以把二者的关系理解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的明天或者未来。朝着无穷尽的未知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这样写来,气势不同,思维维度显得广大了,学生写起来还会有激情。 按着这样三个思路写下来,第一种会感到平实真诚,起到鼓舞人的作用;第三种可以写得浪漫,视野开阔,有激情。而第二种可能是大多数考生的情况。大部分考生并不知道“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背景来历,但所有考生应该都会把“仰望星空”形容成人生的理想目标,而“脚踏实地”是达到目标的路径,采用议论文的形式。然而,立意自信的不足,会让人觉得作文是看起来简单,但是真下笔写起来却发现不那么简单,想写得出彩非常难。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关注现实。“仰望星空”迎合了80、90后独特的个性,有利于8090人生想象的比照,“脚踏实地”则具有很深的寓意!总之,这个题目的立足点在“脚踏实地”,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不仅针对参加高考的年轻人,全民族都应该关注克服浮躁心理、脚踏实地的现实问题。 (记者 倪光辉)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一种精神和心境,脚踏实地是一种姿态和行动。 经常仰望星空的人,目光深邃,心胸广大,目标高远。只有看到远方的人,才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才会有胸怀世界和宇宙的魄力与眼光。他不惧困难,他不畏艰险,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他不会迷路,因为他能经常审视自己的轨迹,他能随时校正自己的航向。仰望星空,能让我们感受渺小与浩瀚,能让我们把握现在和未来! 仰望星空,是一种方向;脚踏实地,则是走向方向的行动与能力。 脚踏实地,让我们有所依托,让我们心有落点。只有有基础,才能起高楼;只有去前进,有能有进步。脚踏实地,是我们向前方的所有归结点和行动的落脚点。是我们所有的梦想基于现实的考量与拥有与否的决断。空中楼阁,经不起丝毫的碰触;刻舟求剑,追不回遗失的宝贝。 仰望星空,能够时时刻刻给自己以定位,能够给自己一个合适又合理的象限。在自己合适的象限内,可以自由的舒展,翱翔,而不至于折戟沉沙,头破血流。脚踏实地,能够给自己充足的动力,能够给自己前进的脚步。在脚步的轮回中,可以一点点缩减自己离方向和梦想的距离,可以逐渐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可以为自己的下一个高度和远方积蓄应有的力量。 无头的苍蝇,瞎碰乱撞,终不得其门,是因为它没有自己前进的方向。空想的鸵鸟,埋头于沙土,到底免不了危险的逼近。动物们的种种行为,又何其的相似于我们人类的某些行动。但动物们血淋淋的生命代价,依然唤不醒我们对自身的反思与警醒。 多少人,熬白了双鬓,依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让多少才华随着岁月流失殆尽;多少人,空想无数,依然梦想着天上掉馅饼的美遇。岁月荏苒,斗转星移,有多少人类的悲欢离合在在璀璨的星空下轮回上演,又有多少老泪纵横的辛酸在世人的眼中与心底一次次重播…… 有人说,星空太遥远,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有人说,现实太无奈,磨去了我的所有棱角。我说,这是借口,任何事物都有它消极的一面,但那不是全部,甚至连很小的一部分都不是。我们要做的,是应该看到他们宏观的一面,主要的一面,而不是将其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无限地放大,放大到能阻碍我们前进的程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位爱国志士的话洞穿千古,尤有余音;“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一位为民操劳的总理,又寄予了我们多么深厚的希望。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仰望星空的审时度势,我们的时代同样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奋力前行! 秉承前人远大的志向,发扬中华民族实干的精神,让我们肩并肩,手牵手,一起谱写世界的辉煌。

最喜欢的人可以是身边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可以是在某个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也可以是一个为人类带来质的飞跃的发明家、很多题材、议论文一般第一段都是阐述你对这个你喜欢的人给一个大概的定义、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哪几点、第二段就要详细的讲述你喜欢他的什么品质或者人格、然后举出实例、第三段同上(不写也可以、我一般都是凑字数)、最后一段总结、

与伫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省略号用于标明行文中的省略部分,形式为(……)。省略一些词语的,用占有两个字位置的六个圆点表示;省略段落或诗行的,用独占一行的四个字位置的十二个圆点表示。 一、基本用法 1.引用别人的话语时,略去的部分用省略号标明 【例1】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 *** 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魏巍《我的老师》)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赵鑫珊《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吕叔湘《论“基本属实”》)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朱泳燚《看云识天气》)

(程海《三颗枸杞豆》)

(吴冠中《养在深闺人未识》)

(张洁《挖荠菜》)

(刘白羽《白蝴蝶之恋》)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雪中脱险记》)

(陶世龙《时间的脚印》)

(程海《三颗枸杞豆》)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江润秋《烦恼与快乐并存》)

(穆静娴《他从海底生还》)

(冰心《小橘灯》)

(鲁迅《故乡》)

(赵红波《花与夜歌》)

(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

(曹雪芹《红楼梦》)

(巴金《家》)

(《人民戏剧·杨开慧》)

(田汉《关汉卿》)

(孙云晓《微笑的张琳》)

(《鲁迅言论选辑》)

(《我感到了阳光》《时文选粹》)

(《假如生活重新开始》《微型小说选刊》)

(《留下什么》《中学生议论文论点论据》)

(1993年上海高考题)

(《演讲与口才》1996年1月号)

(《在亲情的站台上送别》《都市》)

(《中学生阅读文选》)

(《牡丹的拒绝》《作文一本通》)

(《我感到了阳光》《话题作文一本通》)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话题作文技法大全》)

(南山《永不绝望》)

(《越长越长的电视连续剧》《社会观察》)

(《渡河之舟》《话题作文技法大全》)

(《精神明亮的人》《美文集粹》)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语文建设》1991年第7期第32页)

(《读书的三重境界》《书摘》)

(《狼之独舞》《二十世纪优秀散文选》)

(《乱世中的美神》《美文集粹》)

不是议论文,是散文。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漾,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选自《名家散文》,作者:祝勇)

魏晋时期的诗歌,发展到刘宋初年,发生了一大变化,就是谢灵运山水诗的出现。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位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而又卓有成就的诗人,为公认的山水诗派的创始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谢灵运是独辟蹊径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显示出从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这一特定阶段诗歌艺术演进的历史轨迹。尽管谢灵运的山水诗不如后代那样纯熟,但已更多地注意到诗歌的形象性,"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以追新"(1),意象鲜明,写景抒情,文辞注意创新,在一个新的主题领域为我们积累了首批宝贵的艺术经验。 一、模山范水的基本范式 谢灵运出身于东晋士族大家,才学出众,有极强的政治优越感,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但刘宋王朝采取压抑士族的政策,谢灵运在政治上一直不得意,始终愤愤不平。因此,他在担任地方行政官职永嘉太守时,总是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借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满情绪。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谢灵运在山水描写方面继承了魏晋诗歌的写景方法,同时也作了很多创新。在模山范水方面,力求逼真形似,状难写之景于目前,描绘出山水景物鲜明的视觉形象,这是谢诗最为人称道的地方。 魏晋诗歌写景往往分散零碎,难以构成清晰的画面。谢诗则注意借助空间方位来构图,以游踪为线索描写景物,随着游览过程,将沿途所见的景物展现于笔下。如《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记叙作者清晨出游时过涧、越岭、溪行的经历,一路上山谷幽深,晓景清丽,山岩下云烟缭绕,野花上露水盈盈,萍飘浮深潭,菰蒲覆盖清流。既从远处总览全景,写出山水的起伏变化,也有近视眼前之景,对花草作细致观察。再比如《登永嘉绿嶂山》:"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眷西谓初月,顾东凝落日。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蛊上践不事,履二美贞吉,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先写诗人带足干粮,拄着轻便的手杖启程,他沿着逶迤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要攀登那风景清幽奇险的高峰。接着按游踪线索写景:诗人循溪畔步游,但见溪边水波澹澹,并在山湾处汇集,凝成一个澄碧的深潭。潭上烟雾弥漫,使他感觉凛然生寒。环视溪潭岸上,修竹环合,摇曳风中,虽经秋霜之冻,愈见得青翠光润,葱郁可人。沿着溪潭继续游赏,遥看涧流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蜿蜒而去,使他难以辨明流水的去向。举目望去,山林伸向远方,那山岩也随着林子延伸,越到远处,看起来岩层越密。诗人置身在这无边无际的深碧苍翠之中,已经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驳驳,令人怀疑已是夜晚,明月初升了。朝东看,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月色,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沉落。这首诗以游踪为线索,从视觉、触觉、感觉、错觉多方面着笔,准确地表现出深山大壑中密林幽涧的气象,又利用浅深、明暗、远近的对比,显示了山水的繁复、曲折、阴暗、清冷,造成一种幽深、神秘、变幻莫测的境界,再现了神秘幽异的原始山林景色。 二、模山范水的基本手法 谢灵运对山水景物的刻画,有时采用工笔,有时运用白描,皆能巧夺天工,极富奇趣。如《登上戍石鼓山》:"极目睐左阔,回顾眺右狭。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白芷竞新苕,绿齐初叶"。这里对石鼓山的地理形势、山岭溪流的走向、山光水色和花草竞荣等景象,都描写得很细致,使读者如临其境,一目了然。再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诗人眺望眼前胜景:曲曲弯弯的山径,玲珑剔透的沙洲,碧波荡漾的湖面,高耸挺拔的乔木,流水潺潺的深谷,纵横交错的乱石,郁郁葱葱的树林;雨过放晴,万物竞长,初篁新蒲,拔节吐秀,欣欣向荣,海鸥天鸡,上下翻舞,嬉戏雀跃,充满生机的祖国大地,如同一片奇异美妙的神话世界。诗人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具体。《初去郡》中"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这里则是粗笔勾勒秋夜月明景色,留给读者很大想象空间,余味无穷。在一首诗中,作者有时还交错使用工笔和白描:"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前两句概写,妙在上句一顿,舟行轻疾,孤屿在江流中巍然屹立,正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处女楚楚动人。这里用了"趋"和"媚"两个颇为传神的动词说明船行之急与孤屿的迷人。后两句细描,天上的白云与红日相互辉映,时时有光与色的变换;天空与江水浑然一色,清澄明洁,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像人物各有风神气韵一样,山水也各有性情神韵,描绘山水时只有运用不同笔法,才能更好地表现山水的不同面目,避免此山水与彼山水之间的重复。谢灵运的山水诗能够使山水草木之奇丽,云霞烟雾之变幻,氵翁渤起于纸上,奇情诡趣,奔赴交会,所以他写景虽然不厌其繁,而其山水画面却使人全无雷同之感,这是难能可贵的。 谢灵运描绘山水不仅用视觉,有时也兼顾听觉,这是谢诗的又一个创新。如《石门岩上宿》:"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此诗写夜宿石门,独赏山中夜景,通篇不用视觉,而是全凭听觉,凝神细听山籁,鸟鸣知山禽已栖,叶落觉秋风已起,一片幽静之中,各种声音格外清亮。作者极其敏锐地捕捉着山间的一切声音,借声音来表现景物的特征,在山水诗中显得别具一格。再如"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登石门最高顶》),"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石门新营》),均是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使山水更富于情趣,单纯用视觉写景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三、景、情、理的有机结合 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描绘了鲜明如画的山水景物,而且诗中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坎坷身世的感慨,对官场失意愤懑的宣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玄理的体悟,以求得精神的暂时解脱。他的一些山水诗往往都表现为情、景、理三者的结合。玄言诗借景说理,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借景说理,但已开始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这就使它们虽然还拖着一条玄言尾巴,然而已经与玄言诗划出了界限。谢诗融情于景,借写景来抒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他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了。王夫之《姜斋诗话》认为:"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此句之妙,在于真实描绘了诗人久病初起偶然眺望窗外景物时,忽见池塘上生出春草,柳树上鸣禽也换了种类,刹那间捕捉到节物迁逝唤起的生命代谢之感,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激起了心灵的强烈震撼,寥寥十字,无一语及情,而诗人潜在的情感已从写景中充分流露出来,情景合而为一,这就是化景为情之妙。谢灵运的喜、怒、哀、怨经常从其山水景物的描写中流泄出来:"弄波不辍手,玩景岂停目,虽未登云峰,且以欢水宿。"(《初发人南城》)在这弄波戏水的豪情逸兴里,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石浅水潺,日落山照耀,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七里濑》)秋日残照,水枯林荒,哀禽遍野,满目凄凉,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2)此评可谓中肯,谢灵运的山水诗是他本人身世之感与思想情趣的泄露,绝非仅仅是对山水的描摹与讴歌。 谢灵运在描写山水景物时,有时能作到融情入理,使理与情结合起来。作者借山水悟理,表达人生感悟,往往能与内心情感相通,一些说理之句也有了抒情的性质,情与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如"既及泠风善,又即秋不驶。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初往新安桐庐口》)"泠风"一句,借《庄子·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之典,驾着轻风在江上行船,令作者领会到"御风而行"的理趣,又表达了行船游江的轻松快意,既是悟理,又是抒情,开拓了抒情的境界。再比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开头四句虽然着重写游玩山水的情致"游子忄詹忘归",但同时也写到景:"山水含清晖",也写到理:"清晖能娱人"。这里的"景"是山水自然之景,"理"是山水自然之理,而诗人沉湎于其景,领悟到其理,自然而然生出了"忄詹忘归"的情致,毫无牵强生涩之处。最后四句富于哲理性的结论是源于诗人欣然自得地高卧于东扉之下时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又密切地与"清晖能娱人"的山水之景相关,因而"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神理流乎两间"(3)。真挚的情感,精美的景致,高奥的哲理,这三者在诗人的胸间、在诗人的笔端相互渗透,相互发明,从而使他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四、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这是谢灵运山水诗在景物描写上的另一个特点,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忄詹忘归。"本是写人的主观感受,但是诗人那平淡的笔调中表现出那么亲切的感情,以至于无知无觉的山水仿佛也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与诗人成了一对心神相契的至友。似乎不是诗人流连于山水,而是山水"能娱人",主动以其清晖,以其灵秀,挽留着游子迟归的步履。又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本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而诗人用了"敛"、"收"二字,顿时使这客观的自然景象染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林壑在执着地伫望游子远去的小舟,而暮色却毫不容情地将它"敛"去;云霞那么痴情地伴着诗人的归途,而浓暗的暮色却偏偏将它驱散。它们是多么依依不舍地与诗人分手啊。在这里,林壑、云霞都被赋予人的意念,客观的时光流逝、夜暮降临,则被视为"不近人情"、"忤逆人意"的。这种拟人手法,很细腻地传达出萦绕在诗人心中的那一缕留恋之情,使"游子忄詹忘归"的含蕴更为深厚。再比如"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诗人把无思维的蒲稗写得像人一样有情有义。它们像一群苗条的少女,在黄昏的湖面上互相亲昵地依靠着,轻盈的腰肢随着微波的摆动,似乎还伸出纤纤细手,轻柔地抚摸着归舟。正是由于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物,物我界限在艺术想象中沟通了,物我浑然一体了,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清灵明澈的境界中,被那一股充盈在黄昏的湖畔山峦间的、略带惆怅的情思所深深感动。 五、丽而能淡的语言艺术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锤炼是诗歌创作的根本问题。谢灵运山水诗,往往用雕琢富艳的语言来描述大自然多姿多彩的风景,展现自然山水的声色之美。如"连障叠,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舟,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青、翠、红、白,错杂纷陈,参差掩映,眩人眼目。"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炫"(《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岩是深色的,云是浅调的,以岩衬云,青白分明。花是艳丽的,露是晶莹的,以露配花,更觉鲜活。谢诗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受到历代诗评家的赞许。如方东树说:"康乐无一字不稳老,无一字不典重,无一字不沉厚深密,如成德之士,求几微之过而不得"(4)。谢灵运炼字精工的佳句,屡见于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清霄�浮烟,空林响法鼓"(《过瞿溪山饭僧》),这里的"抱"、"媚"、"�"、"响"等动词,极富表现力,把自然景物写得鲜活、生动、形象,充分显示出诗人锤炼字句工夫之精深。再比如《岁暮》中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照"字不仅表现了明月白雪互相辉映的景色,还表现出天地之间一片白光泛泛的迷氵蒙气氛,更照出愁人悲哀伤感的心情。如果用"与"、"映"、"罩"等字来代替"照"字,形象的鲜明性和丰富性都将大为减色。同样,以"劲"和"哀"来形容朔风,就可以收到景凄而情促的效果。朔风呜咽可以形之为"哀","苦此夜难颓"也是一"哀","年逝觉已摧"又是一"哀",这种情景的高度融合已不是一般的锤炼了,而是恰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云:"'池塘生春草'、'蝴蝶飞南园'、'明月照积雪',皆心目中相融洽,一出语时,即得珠圆玉润,要亦各视其所怀来而与景相迎者也"。 谢诗语言并不仅限于雕琢华缛,也开始向自然平易的方向进行努力。谢灵运的山水诗有不少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诗句。特别是描写山水的句子,不用典不雕琢而能描绘山水的真实形貌。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十个字看起来极平常,全无惊人之处,但历来被公认是谢诗中的佳句,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然浑成,清新可爱,像是信手拈出,全然不费气力,却非情景相遇,妙手偶得而不可到。叶梦得认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语之工,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所能到"(5)。此语语言自然流畅,写景生动传神。钟嵘《诗品》引汤惠休语说"谢诗如芙蓉出水",《南史》引鲍照之语说"谢公诗如初发芙蓉"。都指出了谢灵运诗的自然清新。在那个"文章殆同书钞"(6)的时代里,谢诗如"芙蓉出水",确实一新读者的耳目。这样的句子在谢诗中比例虽不大,却预示了诗歌语言的正确发展方向。特别是与颜延之等人典重生涩的语言相比,更加难能可贵。从这个意义上说,认为"谢诗追琢而返于自然"(7),确实有一定道理。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描山摹水、写景、抒情、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谢诗的不足也应做实事求是的总结。 首先,谢灵运的山水诗用典故旧语过多,如《行田登海口盘屿山》中"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四句中竟用典三处,几乎一步一典,给初学者带来较大的困难。谢诗随处可见典故和旧语,特别是篇末的议论,有时直接引用老、庄、易、佛之语,缺乏真实体会,破坏了写景的完整。 再者,谢灵运的山水诗在结构艺术上有明显的缺点。他经常是先叙述出游的时间、地点或原因,然后是写景,最后议论一番老、庄抽象哲理。这样的结构不断重复,难免使人感到乏味。一般说来,谢诗还未达到天衣无缝地将主观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景和情完美地妙合无垠的境界。谢灵运一方面要体现汉魏诗歌所具备的情感性特质,另一方面又受玄学和佛学的影响,力求摆脱物累,超越世俗情感,在他的诗中,有时理排斥了情,有时情又占了主导地位,还没有找到情理和谐,相融于景的最佳途径。 第三,谢诗对仗过多。山水景物本有和谐相对的关系,以对仗写景,只要用得适度,并不会给人重叠之感。但谢诗往往是通篇对仗,无论写景、抒情,非对不发,对仗过于密集,句式缺少变化,给人以板滞僵涩之感。如《登石门最高顶》全诗二十句,几乎通篇对仗。沈德潜认为"陶诗高处在不排,谢诗胜处在排,所以终逊一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谢灵运对山水诗创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构成中国诗歌宝库的重要财富。王士礻真曾指出:"迨元嘉间,谢灵运出,始创为刻划山水之词,务穷幽极渺,抉山谷水泉之情状,昔人所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者也。宋齐以下,率以康乐为宗。至唐王摩诘、孟浩然、杜子美、韩退之、皮日休、陆龟蒙之流,正变互出,而山水之奇怪灵闷,刻露殆尽,若其滥觞于康乐,则一而已矣。"(8)从谢灵运开始,中国诗史上才逐渐形成山水诗这一特定类型,他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功绩是不能磨灭的。他的成就被后人学习和继承,不足之处也不断被后代诗人克服和扬弃。纵观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谢灵运的创造,就没有山水诗的崛起,就没有我国山水诗高峰迭起的长期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2)白居易《读谢灵运诗》 (3)王夫之《古诗评选》 (4)方东树《昭昧詹言》 (5)叶梦得《石林诗话》 (6)钟嵘《诗品) (7)沈德潜《古诗源》卷十 (8)王士礻真《带经堂诗话》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师专中文系

雪祝勇是议论文作品。你可以去看一看这篇文章,很好的一篇文章。

与一个家庭信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里的风尚。殊不知家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修养、气质、智慧、人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决定了其成员的事业能走多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家风的议论文作文,仅供参考。

关于家风的议论文篇一

传统中国重家风。家风琳琳琅琅,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却很少被提起。在种种“神回答”中,虽有调侃,但也见其式微。

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社会现实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声音称,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必须看到,这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只会削弱。而且,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

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质、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

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四风”很重要,休戚相关、互相影响,还可以在中间加上“家风”。虽然不能无限扩大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有些绝对。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这在方向和策略上却是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拾起来,最腻味的是先争论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争论中不用。

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有利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

关于家风的议论文篇二

“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于家风的议论文篇三

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学以增智,学以立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还要激发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这样也能使良好的学习家风薪火相传。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把甘于清贫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价值追求。是为子女留下万贯家产,还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风的重要标志。唐代诗人罗隐就有“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女谋”的名句留传后世。对政府官员也有着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职业要求决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事实说明,家财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懒惰心理,扼杀创造精神,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优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给子女,这样才能为家人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为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导读:在构成人的幸福感的诸要素中。人类的信仰对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信仰,幸福,源泉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构成人的幸福感的诸要素中,人类的信仰对幸福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论文参考网。

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理论、学说、主张、主义、宗教等的信服、敬仰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信仰有“信”和“仰”两层含义。“信”是信任和信念,“仰”是仰慕和追求。由此,信仰可分三个层次:一是相信;二是仰慕;三是加入追求行列,并为之奋斗终身。

信仰按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原始信仰。这种信仰以灵魂观念为核心,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特征;二是宗教信仰。这种信仰以神的观念为核心,以主神崇拜为特征;三是哲学信仰。这种信仰以人自身为核心,以真理、主义、学说崇拜为特征。“其间尚有大量的非此即彼、或此或彼的中间环节,以及由这些形态衍生的信仰现 象。”[1]

作为人类最一般、最普遍、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与幸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信仰的作用决定了信仰是幸福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需要信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为在茫茫宇宙中短暂有限的人生,建造一个确定的精神家园,让人“充满诗意的栖居”。这种精神家园是人创造和享受精神生活的主观凭借和心灵依托。它负载着和支撑着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生活、审美享受,满足着人心灵的发育和成长,保证着人心灵的滋养和健康,决定着人的生命品位、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水平,也决定着人是否幸福或幸福的程度。

(二)设定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和一套有关社会运行的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以便让人生活在合理的社会之中,过一种有秩序、有道德、明是非、辨善恶的社会生活。信服和尊崇这种社会模式和行为准则、价值尺度和伦理规范的人,在宇宙、社会中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生存价值就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其精神生活也就有了确定的基点和坚强的支柱。由此,“人便可以排除围绕人生的无知、孤独、怀疑、虚无与绝望,获得知识、关怀、安慰、确定、充实与希望”[2],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在彼岸世界或精神领域为人们设定一个终极性人生目标,让人们终身去追求。信仰的确立, 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即终极性人生目标的把握。恩格斯说:“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3]。当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到来时,由于原有的“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4]。这些都表明,信仰(包括它的特殊历史形态—宗教)是以人而不是神为本质的,它实际是人们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反映和表现,是人对自己生命、生活和前途的选择,有了这种选择,人的精神就有了“支柱”,安身立命就有了“根据”,感情、心灵就有了“寄托”,就能时时体验到一种幸福的感觉。

以上说明,人的幸福感常常依赖于人的心灵的完满,来源于人的信仰的确立。

三、信仰的力量决定了信仰能始终给人以幸福

作为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信仰具有特殊的力量:

(一)信仰可以使精神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驱动着和引导着人们沿着幸福之路前进。比如,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其深刻根源在于他们具有伟大的性格,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希望并坚信着穷苦人的世界的到来。这种最朴素、最现实的信仰,最集中、最高度地体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千百年来谋求翻身的愿望。这种愿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并将其价值信念置于思想和行动的统摄地位上,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正是在这种愿望的招引下,他们才显得如此英勇无畏、前赴后继。而且,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他们不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而且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更是伟大的乐观主义者。因此,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命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生命无疑没有任何幸福可谈。

(二)信仰可以使人在困难中仍然感到幸福无比。这种困难,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是逆境。顺境有利于人们获得幸福,但也容易使人在得到暂时的幸福后不再有所追求;而逆境则会影响人们正常地实现幸福,但如果保持坚强的意志,坚守心中的信仰,奋力拼搏,顽强奋进,也许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超常的发挥,获得更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幸福。“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脚,兵法修利;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5]。这些伟人正是因为胸怀伟大的信仰,从逆境、困厄中奋起,才写出了辉煌的传世之作,同时也体验到了逆境中特有的幸福。

二是苦难。有时,苦难能够催生幸福,幸福反过来又能够使人感觉苦中有乐,这其中的缘由仍然归根于信仰。论文参考网。比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和董永,“寒窑虽破”却感觉“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因为他们坚信忠贞不渝的爱情,爱情的力量使他们虽处凄风苦雨却仍能感觉温暖如春。又比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士们虽然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把野菜当干粮,把干稻草当棉被,那种苦难日子可想而知,但因为有“毛委员”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心中装有伟大的“主义”,便感觉“餐餐味道香”,“心里暖洋洋”。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当属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长征中牺牲的人是难以统计的。过雪山时高寒缺氧,经常有人坐下就起不来了;有的战士还要用担架抬人,其负重更难以承受;有的人为背战友而自己倒下。过草地时,有的人为救助陷入泥沼的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这样一则资料:

“在过草地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红军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例如,宿营的时候,大家高声要求蔡畅同志唱歌。蔡大姐笑着站起来,为大家用法文演唱《马赛曲》。她的铿锵有力的歌声感动着每一个听众。毛泽东提议文学家成仿吾讲故事,成仿吾从容谈起他早年的文学经历,讲述了他参加红军的经过。红军战士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是在课堂而不是在潮湿寒冷的草地上”[6]。这说明,在很多时候,信仰成了人们最后得救的希望。在享有平庸幸福的人是很难自觉地去信仰的,没有深入的信仰也很难有大的心灵造就。人类本质上是无法依靠自身而走向完美和喜乐之境的',而信仰就来自于这种内在的需求,来自于这种崇高美好的盼望。一旦找到了真正的信仰依托,人们也就不再有缺乏枯竭的时候,因为他们已发现了生命的源头。

三是贫穷。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自由之路》一书指出:“贫困固然是一种极大的恶,但也不能说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善。只有当物质上的繁荣富庶成为推进其他属于精神生活的更高的善的手段的时候,对社会才有真正的价值。”这就是说,幸福离不开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但物质生活资料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在同人的健全的精神生活如信仰结合起来的时候,才成其为幸福的物质基础。反之,在一个物质资源相对稀缺、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只要人们满怀信仰,豪情万丈,斗志冲天,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寻觅或心理宇宙的充实,人们仍然会灵府朗然,心下澄明,感受一种莫大的幸福,感到精神愉悦,感情快乐,思想解放,心灵满足。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价值观统一,信仰坚定,人们的言和行能达到一致,并且农村有人民公社,城市有单位,能监督和传播民间公认的道德,人们互助互爱能够得到社会认同,从而获得幸福感。

(三)幸福存在于主体对其信仰的不断追求和永恒向往的过程之中。人们最先是基于某种信仰而从事某种创造活动,又从这种创造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到自身的幸福。现代自然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拉蒙特指出:“人天生是积极的动物,因此,只有在某种形式的活动中才能找到幸福。论文参考网。”从这个角度上,他提出一个人达到他所希求的静态状况,对于自身的幸福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幸福只存在于“活动的统一、满足和均衡”的状态里。

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主体所追求的信仰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追求这种信仰所进行的奋斗之中。“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进行下去的人是幸福的。”这是俄国作家赫尔岑对幸福的理解。当个体投身于自身所追求的信仰时,他不仅能体验到生活的充实感,而且能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使生命获得一种连续感、延伸感,从而体验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感。前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一文中,对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作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他自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他播种,却明知看不到发芽。他怀着一个信念,深信他的工作以后会用得着的,那些在身后继续活下去的人会需要他的。”[7]可以说,在任何一项追求信仰实现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勋业的代价愈昂,滋味亦愈长。”追求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展、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会领略到永久的幸福。

[参考文献]

[1][2] 冯天策. 光明日报, 2005-7-12.

[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5] 司马迁. 史记报任安书[M].

[6] 万水千山只等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Z]. 新华出版社.

[7] 格拉宁. 奇特的一生[M]. 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

家训宜早,始自婴孩 颜之推认为,人生的奠基阶段在幼年时期,因为幼年可塑性较大,因此他十分强调及早施教,甚至应该从胎教开始。在《教子》篇中说道:“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仁孝礼义,导习之矣。”可见《颜氏家训》中对早教的重视程度之高。而之所以早教效果比较好,是因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也就是说,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勉子自立,读书致用颜之推在《勉学》篇中反复的告诫子孙,学习是人生的大事,切不可荒废学业,任何人都要努力的学习,其言道:“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之推还强调读书是立身之本,他经历了乱世沉浮,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告诫子孙要立足于社会,就要把书读好,读书是求取名利的正道和大道。“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耳身。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同‘技’)在身。’伎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对于学习的内容,颜之推认为首先要读儒家经典,当然对于佛学也不要忽视;然后要学习书法、数学、医术、绘画、琴瑟、下棋、 射箭 、投壶等“杂艺”,这些要兼习却不专精。颜之推还劝诫子孙年幼要读书,但年纪大了也不能不读书,人的一辈子都要努力读书。 3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颜氏家训》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涵盖了多个领域,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主张,这些内容都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时效性,对当代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及早施教,勿失良机 在上一节介绍《颜氏家训》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已经提到,颜之推认为“家训宜早,始于婴孩”,重视早教,甚至从胎教开始。之所以重视早教,是因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这对我们当家时代的家庭教育的启示是,对孩子的教育要尽早开始,按照孩子发展的阶段。早教的第一个阶段是胎教。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胎儿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可能因此在孩子没有出生之前就可以开始教育,母亲在怀孕期间就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等对胎儿进行熏陶。早教的第二个阶段是学前教育。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要给予各种感官刺激来发挥潜能,同时要抓好婴儿发育的关键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寓爱于教,严慈相融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颜之推主张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并指出了溺爱对子女的危害,认为溺爱会毁掉孩子的一生。然而当今很多家庭,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溺爱有加,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这样只会害了孩子。因此颜之推认为对待孩子要严慈相融。首先对孩子要慈爱,同时该严格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这样孩子才会尊重和信服自己的父母。如果只严格,那么孩子就会害怕父母,在此环境下孩子只会变得胆小懦弱;如果只爱而不教,父母对其听之任之,那么会使孩子变得非常肆无忌惮,这两种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均爱诸子,平等对待 颜之推在《教子》一篇中特别强调做父母的对待子女不能偏爱,要平等对待。父母一旦有了偏爱的情况,就可能会造成子女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是仇视,不管是受宠和被冷落,都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当今的多子女家庭中也依旧存父母偏心的情况,有的父母偏爱幼子、有的父母偏爱男孩儿……均爱原则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启示,面对不同的孩子,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舞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身为家长要尽力去发现孩子的长处,为孩子创造一种机会,一种成长的机会,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对待孩子一视同仁,和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董晓捷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长金.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67.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4:8,135,287. [3]武海燕.《颜氏家训》对于当代家庭教育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12):49. 家庭家教家风论文篇三: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摘要: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帮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以及幼儿的社会交往等能力,父亲角色应当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其独特价值,然而现实却是中国幼儿家庭教育中面临着父亲角色在功能实现上的“缺失”,认知观念上的“误区”,行为扮演上的“极端”等问题,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家庭以及父亲本身有着必然的联系,确立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正确位置,不仅需要社会建立健全亲职教育的体系,家庭建立和谐良好的氛围,还需要父亲自身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促进角色成长。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的 传统文化 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最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的起始阶段,尤其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早期的家庭教育对未来 儿童 人格塑造、认知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亲能够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处在幼儿阶段的儿童会产生“恋父情节”和“恋母情节”,基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逐渐从与自己相同性别的父母身上获得性别的认同,而模仿是幼儿性别认同的主要方式。男孩子可以在父亲身上学习到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有利于培养男孩子坚强刚毅、进取和拼搏之心,女孩子则可以从父亲身上了解到异性的特征,获得与异性交往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父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父亲粗犷的爱,是孩子认识力量的源泉,父亲的男人气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源泉;父亲的广阔视野、丰富的知识,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父亲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间,含蓄地传递着对子女的关爱和影响。”国内外的不少研究也显示,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智商水平上会更高,在学校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父亲能够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有一项研究显示,父亲跟子女接触的时间越多,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五个月大的婴儿跟父亲接触和互动较多,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有更多的语音回应。此外,还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比较多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成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而这些都有利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在当代社会的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性问题,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缺失”以及“心理上的缺失”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由于离婚分居或者死亡而导致的父亲角色在家庭中的缺位,而后者主要是由于父亲工作繁忙或是个人意识的欠缺而未尽到父亲在家庭中应当尽到的职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孩子会较少或者无法感受到父亲的关爱,而父亲会表现出不参与或者较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及生活照料。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幼儿家庭中父亲参与幼儿的教育程度要远远低于母亲的参与程度,其中有的家庭,是父亲作为家庭中教育幼儿的主体,而的家庭是母亲担任教育幼儿的重任,而在生活照料上,父母之间的参与程度悬殊更大,有的家庭是主要有母亲来照顾,只有的家庭,孩子主要由父亲照顾。可见无论在子女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照料方面,父亲所承担的比重都比母亲要低很多。在健全的家庭结构中,父亲的家庭教育职能和养育职能存在“缺失”,对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而言,这种“缺失”就更为明显。近些年,全世界的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的离婚率长期居高不下,如今亚洲的离婚率也有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中国的离婚率连续七年递增,另一个数据显示,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权,只有10%交由父亲抚养,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单亲家庭的幼儿面临着父亲“缺位”的现实。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对家庭角色的分工存在着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一,很多男性家长始终认为教育和抚养子女是母亲应当做的事情,而父亲更应当扮演“养家糊口”“在外挣钱”的角色,这种传统角色分工的观念在广大农村地区就尤为突出,因此不少留守儿童只能常年在母亲或者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男女分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当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步 入职 场,也就同时意味着家庭内部的职责包括抚养子女和料理家务应当成为男女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其二,大多数的男性家长对于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认为父亲的职责就是为家庭提供经济基础,父亲对子女的关爱更多的应当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而不是教育和陪伴。2004年,天津的一项关于父亲角色认知的调查显示,仅有的父亲知道“父亲带大的孩子更加聪明”,25%的父亲完全不知道自身对于儿童教育的作用,只有23%父亲能够说出自己的言行是儿童的榜样。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多元化以及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颠覆,父亲角色的定位存在着功能实现上的“缺位”,认识观念上的“误区”,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极端”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呢?笔者试图从社会因素方面,家庭因素方面以及个人因素方面寻找原因。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市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市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费孝通教授曾经说过亲子关系与夫妇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不能短缺的[1]”,另有相关研究发现,母亲对父亲的支持,会影响到父亲家庭教育的实现,那些受到妻子鼓励的父亲会觉得自己更能够当一名好父亲,因此,一个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直接会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夫妻关系的质量会影响父亲与孩子直接互动。[2]有研究显示,从儿童出生6个月到18个月,父亲的婚姻满意度呈现下降的趋势,母亲的婚姻满意度也从怀孕到产后两年存在下滑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的关系在幼儿刚出生到幼儿出生没多久这段时间处在比较紧张的时期,这与有了孩子之后父母亲所面临的经济压力、照料孩子的压力、新的家庭责任以及父母亲双方所面临的角色转换和角色分工相关。中国目前的幼儿家庭,在角色分工方面,很多母亲喜欢大包大揽,主动承担起家庭教养的责任,对父亲参与幼儿照料和教育子女缺乏信心,,对父亲的育儿行为不能够有耐心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鼓励,这种默认的角色分工让父亲不自觉地成为了家里的“甩手掌柜”;另有一部分的家庭,母亲除了担任照顾家庭的责任以外,还忙于 职场 ,奔波于职场和家庭的妇女对父亲在家庭中照料和教育子女方面便有了更高的期待,她们希望无论是在外工作还是在家养育子女都应当是两人所共同承担的事情,如果父亲在家庭职责上无法满足母亲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父亲角色的实现。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成为父亲母亲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亲职教育的培训,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父职教育已经较为成熟并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从1985年就逐渐发展起“父方支持方案”,通过“父职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提升父职教育的目标。台湾地区的“爸爸学校”也旨在通过课程的传授教导父亲如何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角色和使命。我国父亲缺失现象非常普遍,但是相应的父职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的父亲角色缺失现象,政府首先应当在社区街道以及农村留守儿童聚居地建立父职教育培训机构,由专业的亲职教育专家和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帮助父母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如何处理亲子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社区街道和农村村委会还可以联合当地的幼儿园和小学,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定期开展父亲或者母亲交流大会,共同分享育儿经验。尤其对于单亲家庭或者贫困家庭面临的经济和情感上的困境,政府要给予帮助。在法律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明确父亲的职责维护父亲的权益,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亲职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整个社会要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往传统守旧的观念,呼吁全社会参与到亲职教育中。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所有角色的内涵,都是由特定的时代和具体的生活方式所赋予的”,[3]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这也就意味着父亲这一角色也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从不胜任到胜任,从不成熟到成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父亲角色是自我成长“为人父”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在观念上首先要解构原有的守旧思想,对自我的角色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赚钱养家,还要意识到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父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挥父亲的教育职能,父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子女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子女形式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父亲要在尊重子女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温和的教养方式,“自由”而不“放纵”,“威严”而不“专制”,通过与子女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满足幼儿对父爱的渴望,给予儿童发表自己想法和看法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意愿并科学的加以引导。即使工作繁忙或是无法与子女一起生活,父亲也要尽自己所能,抽出时间积极投入到亲子活动和亲子互动中,无论是否在子女身边都要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充足的关爱。 作者:刘艳珍 宋晓晓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生育制度.费孝通文集.第四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0. [2]李燕.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18—2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孙元升.父亲缺失类型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5]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1. 家风家教的征文1500字 2. 家训家风家教心得体会6篇 3. 家风伴我成长演讲稿 4. 家风家教的励志日志 5. 有关家风的经典散文随笔 6.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

与球迷愿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 张辉,刘淑芳;直拍反面拉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韩同康;乒乓球的动态特性——旋转与速度相对原理[J];体育科学;1994年06期 3 程存德;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在各领域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袁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1):40-42+96.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A].体群字[2009]54号

[3]陈珂琦.对加强校园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5(5):9

[4]颜中杰,何志林,玄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科研,2011(1):65-68

[5]李纪霞,董众鸣,颜中杰.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89

[6]董众鸣,袭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82

[7]梁伟,刘新民.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4(3):151-153

[8]肖佳川.构建校园足球文化促进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5(6):165-166

[9]王涛,崔世君.新型足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传统足球教学比较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5):108-101

[10]陈枭.校园足球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146-148

[11]张云波,王晓茜.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65-66

[12]王登峰.从"有"到"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4):3-7,21

[13]李卫东,何志林,董众鸣.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87-9

[14]陈书玲.利用校园足球健全学生人格[J].求知导刊,2015(22):18.

[15]孙晓娟,吴澳.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2-63.

[16]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77-83.

[17]黄文洁.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18]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19]孙宇.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运思与发展[J].电大理工,2017,(01):81-82.

[20]姚杰.足球进课堂背景下中小学足球教学的阶段性地位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3):36-37.

[21]周东升.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7,(03):32-33.

[22]宋辉.我国足球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9):20-21.

[23]刘陵,张伟.青少年趣味足球的内涵解读及推进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155-156+159.

[24]陈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目标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209-210.

[25]吴剑,桂蓉,曹电康.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38-142+160.

[26]刘志敏.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足球运动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56-160.

[27]张应龙.文化认同视域下欧洲职业足球文化特征及其启示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17-120.

[28]程万军.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7,(03):227.

[29]吴楠.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研究[J].运动,2017,(06):18+5.

[30]郑志强,李向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理事会构建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22-26+31.

[31]高治,郑原,王岗."足球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86-93.

[32]姜南,侯学华.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动力系统及优化路径分析--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43-147.

[33]艾强.足球产业经济贡献与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7,(08):36-37.

[34]孙莹莹.分析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管理及其执教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08):67+69.

[35]沈雁平,牛曼兰,罗卫东.群众业余足球参与者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市的业余足球参与者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7,(03):95-99.

[36]曹然.校园足球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科学应对[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05):71-74.

[37]郭风,谭继业.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81-82.

[38]余翔.成都市五人制足球俱乐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45-146.

[39]杨培岭.团队文化视野下解读中国足球运动员技能危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90-191.

[40]贺涛.荆门市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7,(05):44-45.

[41]王本鑫.浅析足球运动对现代人社会生活健康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15.

[42]顾海亚.小学足球教学的几点思考[J].田径,2017,(03):48-49.

[43]王岚.足球运动员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17,(01):73-75.

[44]陈爱国,陈丽萍,颜军.8周足球运动改善留守儿童执行功能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

[45]张文波.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62-163.

[46]吴军.浅析体育教育专科学生足球裁判能力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07-108.

[47]何杰.长沙市校园足球试点高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研究[D].延安大学,2016.

[48]李勇.葡萄牙足球历史演进及崛起因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13-117.

[49]杨世东.南京市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市场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30-134.

[50]李水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瓶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54-156+200.

[51]陈浩.简论足球技术中场上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7,(04):13-14.

[52]郝宗继.足球游戏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分析[J].运动,2017,(04):15-16.

[53]康喜来,李德武.新形势下校园足球的角色定位和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

[54]周丽芳,文佳黎.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足球游戏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02):209-213.

[55]曾广平.论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206+243.

[56]宋娜梅,梁潇,林用彬,郑丽.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结构及认知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30-37.

[57]谢军,刘鸿优.比赛情境因素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技战术表现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107-111+136.

[58]刘林星,田德宝.校园足球发展环境建设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01):155-158.

[59]魏家鹏.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43+45.

[60]李忠.关于常见足球训练中的技术技巧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56-57.

[61]程公.关于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竞赛联盟机制的研究[J].科技风,2017,(03):217.

[62]酒华炜."校园足球热"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与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02-106.

[63]赵丽敏,刘鹏.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动机与策略分析--基于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7,(02):77-80.

[64]郑波.比较视域下的高校足球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01):31-39.

[65]刘圣泽.阿勒泰地区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调查与分析[J].武术研究,2017,(01):145-147.

[66]郭振,乔凤杰,李声民.日本大学足球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7,(01):121-127.

[67]黄华.我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的法学透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5-19.

[68]徐金成,高璨,高颀,洪平,赵杰修.中国足球运动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01):84-90.

[69]李旭天.校园足球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J].青少年体育,2017,(01):109-111.

[70]周俊杰,应依岐.日本足球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体育,2017,(01):42-43+46.

[71]徐龙兵,马加威.浅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问题及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13+27.

[72]杨大轩,唐士智.广东省校园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69-72.

[73]孙奇.身体功能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影响的相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74]梁冰.从足球热思考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50-153.

[75]付海涛.日本校园足球竞赛体制分析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71-174.

[76]龚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01):61-67.

[77]房鹏飞,陈盼.广西中小学校园足球县域发展探讨--以灵山县校园足球开展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7,(01):80-84.

[78]朱广新,孟凯利,刘杰.核心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平衡稳定性的研究[J].运动,2017,(02):15-16.

[79]王欣.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运动,2017,(02):17-18.

[80]姜南.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7,(01):3-8+26.

[81]柳鸣毅,丁煌.基于路线图方法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33-38+46.

[82]王永强.情绪效价与执法经验对足球竞赛中犯规判罚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96-100.

[83]张志武,苏长来,刘占鲁.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及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1):49-52.

[84]赵成浩.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1):191-192.

[85]艾强.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若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2):169-170.

[86]李蕾,洪长清.篮球和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34-236.

[87]郑波,刘迅.基于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48-149.

[88]高林.高校足球中足球意识的培养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73-174.

[89]周俊,卢开智,普春旺.浅析现代职业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01-202.

[90]马骏.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营销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50-51.

[91]王冰.浅论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1):133-134.

[92]王勤海,李帅.德国职业足球"50+1"政策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8-22.

[93]王泰峰.哈尔滨市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71+73.

[94]程杰.校园足球的安全措施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16-17.

[95]付瑶.青少年足球团队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37+239.

[96]张建辉.足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44-245.

[97]颜京朋.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的足球技术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32+34.

[98]赖健.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训体系与管理体制探索[J].运动,2017,(01):23-24.

[99]傅鸿浩.我国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00]杨铄,冷唐蒀,郑芳.职业足球联赛外援配额制度研究[J].体育科学,2016,(12):18-29.

[101]甄茂洋.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生足球联赛对校园足球文化影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02]郑秋晨.校园足球与体育产业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03]傅鸿浩,张廷安,水祎舟,郝霖霖.英文期刊中足球运动的研究领域及热点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1):119-127.

[104]张兵,仇军.管办分离后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机制依赖[J].体育科学,2016,(10):3-9.

[105]刘永宝.贵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106]殷海涛.足球进校园前提下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6.

[107]张磊,张廷安,夏辉,任定猛.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8):117-124.

[108]张琪,龚正伟.我国足球改革的未来效应及其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04):65-72.

[109]刘飞,龚波.欧洲足球协会联盟财政公平法案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07):24-31.

[110]贺珷.校园足球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流程及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111]郭尼.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D].中北大学,2016.

[112]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113]张玉婷.北京人大附小校园足球开展模式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114]阴鑫星.西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115]陈陆隆.基于SWOT视角下的西安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116]胡志浩.终身体育视角下淄博市初级中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117]唐光耀.开封市"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6.

[118]彭家煜.长沙市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首大学,2016.

相关体育论文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2(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02.(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03: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7):29-32

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1 引言英格兰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办形象大使贝克汉姆2009年12月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足球渗透在我们的文化里,存在于我们的DNA之中。从我们降生到这世界上,足球就和我们在一起,永远不分离。”[12]从贝克汉姆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足球与英国文化的紧密关系。这项现代运动起源于英国,在英国成长壮大,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运动。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英国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植根于广泛的英国社会背景之中,渗透与折射着英国文化的特点。以往国内对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的研究非常少,仅有的一两篇文献或者没有全面论证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或者缺乏具体的实例和深入的论述[6,7]。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英国足球运动反映出的英国文化中的典型特点:绅士文化、民族国家、岛国心态与阶级意识,力求理论依据翔实,论据充分。2 英国足球折射出的英国文化 绅士文化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绅士风度是英国社会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的。绅士的形象植根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8]。在中世纪,青年男子(往往出身贵族———经济上才能支付得起成为骑士要满足的条件)要从小接受严格的训练,经过严格的程序才能成为骑士;骑士在受到召唤时要挺身而出,勇敢地为道义而战,率领、鼓励人们英勇顽强地奋战到底[18]。与骑士精神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是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英国军队挥舞红底金狮的旗帜以鼓舞士气,英格兰国王理查德一世因其骁勇善战而获得“狮心理查”称号。狮子在西方文化中也成为勇气、忠诚与高贵的象征。英格兰足协的徽章“Three Lions(三只狮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英国足球对骑士精神的继承:勇气、力量与自豪。狮子(lion)和狮心(lion-heart)是英国报纸描述足球运动员时常用的词。英国足球风格素以英勇、顽强、充满战斗精神著称。“在赛场上,英国球队运动员各个都如骑士般,体现着正直、英勇、公正、牺牲、荣誉的骑士的一些典型特征。他们跑动积极,拼抢凶猛,长传冲吊,与对手进行正面的‘交锋’,动作干脆粗犷”[7]。欧洲大陆媒体对英国足球打法的评价是运动员勇往直前,讲求速度与拼搏,但不擅长(或不屑于)搞迂回,不讲求计谋[14]。绅士文化的内涵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变化。大批海外殖民地建立以后,大英帝国的缔造者们意识到,仅有勇气和冒险精神不够。“大英帝国越是变成一种统治责任,……统治机构就越是感到需要保持英格兰人的‘纯洁性’。随着国外财富日积月累,国内开始强调道德规范”[5]。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被公认为绅士文化发展到顶峰的时代。整个社会崇尚荣誉,讲究风度、外表举止和礼节,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费厄泼赖(fairplay)”的价值观念。这些礼节与价值观念反映在当时的足球运动中。英国19世纪的报纸赛事报道上,对足球运动员一概冠以Mr.(先生)的称号[14]。成立于1882年的克林西安俱乐部则是公平竞争和“运动员精神(sportsmanship)”的最高体现,“他们不会参加任何商业比赛,也不为奖杯比赛,更不会和裁判员争论。一旦对方有一名运动员被罚下场或者因伤下场,他们普遍做法是,为了公平起见,本方也只留10人应战”[3]。尽管绅士文化在20世纪开始没落,这一彬彬有礼的国度甚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骇人听闻的“足球流氓”现象,但绅士文化的核心精神“勇气与自豪”一直与足球相伴。英国足球运动风格以英勇、凶猛、直截了当著称;在赛场上,运动员的犯规也相对较少。 民族国家作为现代足球运动的发祥地,英国在国际足球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足联”)(FIFA)中独具一格:在国际足联中占有4个席位、可以派出四支队伍参加世界杯比赛。这既反映了英国足球在20世纪初的领军地位,也反映了英国的独特构成:由4个独立性非常强的“国家”(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体。在英语文章中,提到英国的这4个组成部分时,常常称它们为“nation”或“country”。这两个词在各种英英、英汉词典中,都是“国家”之意,与英文中称呼其他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并无二致。许多来自苏格兰的人,宁愿称自己是Scottish(苏格兰人),而不愿意被称为British(英国人)。一位美籍爱尔兰裔女士曾坚决反对说伦敦是英国的首都:“London is thecapital of England,not the capital of the UK.(伦敦是英格兰的首都,不是英国的首都)”,因为“英国只是几个国家的联盟,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体。”这种民族身份的意识强烈地反映在足球中:“Anyonebut England”(输给谁也不能输给英格兰)一直是苏格兰足球的口号[16]。1872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在格拉斯哥举行的对抗赛,被称为历史上第一场“国际”足球比赛。1872—1929年间,苏格兰参加的全部比赛都是同英国的“内部国家”———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之间的比赛,在全部的43场比赛中,苏格兰只输过两场(败给英格兰)。对于在经济、政治上与英格兰相比略居次要地位的苏格兰,足球成了他们实现民族骄傲与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尽管人口相对稀少,1937年,在苏格兰国家体育馆Hampden Park进行的苏-英对抗赛吸引了149 415名观众,这一数字至今仍保持欧洲单场足球比赛最多观众的纪录[22]。自从威尔士开始了职业足球运动,“威尔士民族身份意识就渐渐渗入到每一场威尔士和英格兰间重要的赛事”[17]。威尔士传统上的运动强项是英式橄榄球(rugby),但近些年,随着橄榄球成绩下滑,足球引起了更多的关注。Gary Rogers和Joel Rookwood以卡迪夫城市足球俱乐部为例,分析了足球对增强威尔士意识、激发威尔士民族感情的作用。尽管卡迪夫城市俱乐部长期参加英格兰联赛,但这给了他们更多“对抗英格兰的机会”。正如一位球迷表述的:“观看城市俱乐部踢球时,我们背上插着旗子,高唱威尔士歌曲。我们是来自首府的惟一一支球队。我们喜欢做威尔士人,城市球队表达了我们的心声,给了我们表达对威尔士热爱的机会”[20]。在北爱尔兰,足球则以另一种方式体现了民族意识。北爱尔兰内部的民族争端长期困扰这片面积不足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爱尔兰人口约160万,其中,60%是不列颠殖民移民后裔,他们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40%是爱尔兰岛的土著后裔,信奉天主教。在北爱尔兰归属问题上,前者主张留在英国,后者则坚持回归爱尔兰。长期以来,他们分而聚居,互不往来,且时常发生流血冲突。足球运动深受这种派系斗争和暴力事件的困扰。“派系斗争激烈时,社区间的球赛无法正常进行”,“对优秀运动员的评价总是要透过宗派主义这一有色眼镜”[16]。尽管处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中,爱尔兰足球协会(Irish Football As-sociation)是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成员;爱尔兰代表队3次跻身世界杯决赛周;点球、越位等规则也是爱尔兰足球运动员对世界足球的贡献[11]。尽管20世纪末英国成功通过立法,在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成立了地方议会,实现了这些地区的高度自治,与足球相连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结并没有消融。从1974年国际足联取消了职业运动员不能参加奥运会的规定后,英国就没有组织过国家代表队参加奥运会的足球比赛。2012年奥运会即将在伦敦举行,经过一系列协商和让步,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决定不参加国家队,但是宣布不反对由英格兰独自组队代表英国国家队[24]。足球深刻地体现了英国4个地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 岛国心态岛国心态(insular attitude)指的是岛屿国家因为在地域上与外界大陆隔绝,逐渐形成一种封闭排外的心态。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关系是岛国心态特征的典型反映。英国民众对欧盟普遍持怀疑和举棋不定的态度[19]。英国在岛国心态之外,又受着昔日辉煌的困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甘愿沦为欧洲大家庭的普通一员吗?英国足球与国际足联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岛国心态与帝国的衰落。如同政治、经济上的辉煌一样,19世纪,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足球随着帝国的扩张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在1904年,7个欧洲大陆足球国家成立了国际足联,但它们的足球运动水平远远不能与英国的足球俱乐部抗衡。1905年,英格兰应邀加入国际足联,并以老大哥的姿态执掌国际足联到1918年[23]。后因与其他国家意见分歧(关于国际足联是否可以吸纳德国及其一战中的同盟国)而于1920年退出国际足联。早在1886年,英国国内4个地区(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足协就组成了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The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负责商讨和确定这项运动的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足球和足协的事宜。事实上,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对世界足球运动规则的修改有最终的决定权。只不过从1928年起,该理事会吸收了4个国际足联成员,与英国4个内部成员国拥有同样的投票权。这标志着英国第一次正式承认,“他们的足球”成为了世界性的运动[23]。在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大英帝国逐渐瓦解的同时,英国的足球也失去了在世界上的领军地位。1901年,英格兰球队首次同英伦三岛之外的球队交手,业余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在伦敦以12比0狂胜来访的德国队。在1906年11月12日的友谊赛中,他们在巴黎15比0狂扫法国队。在1907年,英格兰队同荷兰队两次交手,英队在海牙8比1胜利,在达林顿主场12比2大胜。1936年和1938年,苏格兰在对阵欧洲其他球队的6场比赛中赢了5场[1]。然而,1953年,英格兰在本土首次败给来自不列颠群岛之外的球队———匈牙利队。到1960年,英格兰球队彻底失去了霸主地位。英格兰球队最后一次辉煌是1966年世界杯夺冠,这来之不易的胜利给国势处于衰退中的英国国民打了一剂强心剂,但也同时为英国足球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已经落伍的长传冲吊打法和一成不变的4-4-2阵型因着这次胜利继续在英格兰长期大行其道[14]。苏格兰球队从1950年开始参加世界杯,迄今共有8次入围,但基本上在第1轮就惨遭淘汰[18]。政治上曾经的霸主地位以及岛国心态使英国不愿意过多卷入欧洲事务;作为现代足球的发祥地,英国最初也不屑在国际足联中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尽管早期有些不情愿地加入,但仍摆着家长的姿态,甚至因为对一些问题(如运动员的职业化问题)的意见分歧而扬长而去(1924年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后于1928年再度退出),直到1946年二战结束后才又以4个足协的身份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岛国心态之外,英国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各国力量的增长以及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足球俱乐部开始大规模引进外籍运动员,在受到球迷欢迎同时,“也有些诸如运动员协会成员的足球界人士后悔把外籍运动员引入,他们认为,这样做会限制本土运动员的发展,导致他们不能进入一流的球队。而浪漫派则抱怨说,这些外国雇佣兵破坏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足球运动”[3]。 阶级意识谈到英国社会文化特征,不可回避的是阶级意识。英国社会是阶级意识最为浓重的社会之一。人们大都比较明确自己的阶级归属: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或上层阶级(upper class)。2007年,《卫报》与英国民意调查局联合进行的社会调查显示,89%的人认为,一个人所处的阶级决定社会对人的评价,55%的人认为阶级对个人的决定作用大于其他一切,如个人能力[13]。上述调查显示,53%的英国人认为自己属于工人阶级,41%属于中产阶级,2%属于上层阶级。社会阶级的划分显著标准是家庭的经济收入,但品味和生活方式也是阶级归属的重要依据。一个汽车工厂的工人收入也许比大学教师要高,但从文化的角度,前者属于工人阶级而后者属于中产阶级。他们读不同的报纸,工人读《太阳报》(The Sun)之类的报纸———时政新闻较少,关于电视剧、王室的动态、体育类新闻较多。大学教师则读《卫报》(The Guardian)之类的报纸,这种报纸版面大,对国内、外时政新闻报道详尽,休闲版块更加关注戏剧、文学之类的高雅艺术[10]。此外,对陌生人来说,听其语音也可以基本断定一个英国人的阶级身份:工人阶级普遍带有较明显的地方口音,而中产阶级持标准的BBC语音。去英国的留学生反映,在大学校园里听懂教授的讲课很容易,但到了大街上,常常发现英国人的英语是那样怪异难懂。体育在英国,自然也与阶级社会紧密相连。“一些体育项目如跑狗、投镖、橄榄球、赛鸽等,当然还有联盟制足球,在公众的心目中一直是与劳动阶层的‘粗布帽’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他像板球、赛马等活动则是能为各个阶层所接受的‘全民性’体育项目。一般来说,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英国人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喜欢已经是其社会地位的明显标志了”[4]。英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与19世纪英国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随着19世纪的工业革命,城市人口激增,大批工矿企业成了人口密集区,足球成了工人消磨工余时光的最流行的方式,集中的人口也为这项运动提供了忠实的观众。虽然,现代足球源于贵族学校,是为了强健孩子们的体魄而发起的一项课余运动,但在人口密度大、缺乏娱乐方式的新兴工业城市迅速普及。“英国现在的92个职业足球俱乐部,大部分分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兴工业城市及周边地区,差不多每一个当时的工业重地,都有一个甚至更多的驰名久远的俱乐部”[9]。尽管中产阶级最先规范了现代足球运动,为其大规模普及奠定了基础,但随着足球运动在工人阶级中的日益普及,中产阶级对这项运动渐渐产生了“敌对态度”[15],认为这项运动过于野蛮。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足球流氓”现象使中产阶级与足球运动更加疏离。Giulianotti[15]认为,随着工业企业的衰退,英国20世纪末产生了一大批新一代白领工人,作为传统工人阶级的后代,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对足球的热爱,他们受的教育和对新技术的接受又使他们在文化上更为接近中产阶级,这一新生代白领正成为英国球迷的中坚力量。同时,英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整顿足球流氓行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旧的球场看台被翻新,一排排座位取代了只供站立观看的看台,新看台上有豪华的包间出租给各大公司。门票的价格提高了,“一个更为富裕的新的球迷群体开始在更安全更舒适的体育场里观看球赛”。与过去几乎清一色的工人阶层观众相比,现在的观众是一个“混合群体,包括了体力劳动者、管理人员、清洁工和广告行政官”[2]。3 结语英国足球也许不是最优雅华丽的,但却是最纯正最具激情的[9]。足球是英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涵盖了英国社会的许多特质。英式足球的打法、风格反映了绅士文化的核心———公平竞争和骑士精神;英国国内4个民族国家的民族意识与身份深深地浸透在足球文化之中;英国各足协与国际足联的关系是其岛国心态的又一诠释;同其他运动一样,对足球的喜爱也体现了英国社会阶级差异,尽管更多的中产阶级正在加入工人阶级观赛队伍。透过足球,我们可以更好地解析英国社会与文化;对英国社会与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英国足球,欣赏英国足球。参考文献:[1]蔡亚平。英国为什么在国际足联拥有4个席位———《国际足联》杂志载文说历史及现状[J].足球世界,1999,(22):30.[2]富兰克林•弗尔[美].足球解读世界[M].都帮森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72.[3]亨特•戴维斯[英].足球史[M].李军花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58,181-182.[4]杰弗里•希尔[英].英国体育史———后现代主义的未来[J].朱悦译。体育文史,1997,(4):50-53.[5]杰里米•帕克斯曼[英].英国人[M].严维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73.[6]李林,沈立新。谈英国足球与英国文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6):59-62.[7]马志刚。英国体育文化研究———以英国足球为例[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1.[8]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415-433.[9]颜强。你永远不会独行———英国足球地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4,后记。[10]朱永涛,王立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册)[M].北京:

1 张辉,刘淑芳;直拍反面拉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韩同康体育科学;1994年06期 3 程存德;我国近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