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07:40:58

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论文

古今曲艺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徜徉于中国曲艺的古今人物画廊,我们可以看到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刘兰芝、王昭君、祝英台、孟姜女、白素贞、王二姐、王宝钏、崔莺莺、林黛玉、晴雯、杜十娘、花木兰、穆桂英、江姐、双枪老太婆等,这些带着深刻历史记忆的名字和或悲喜交加或慷慨悲壮的感人故事传唱至今。 女性形象塑造是个长篇大论的话题,我们这里罗列几个主要方面。一、追求爱情自主、婚姻幸福的女性形象。1.缱绻情深,孜孜以求。 爱情本身是文学艺术的永恒题,对女性来说,也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中不少诗歌反映中国女性对爱情积极主动的追求和浪漫幻想,即使在古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礼俗制度下,故事中的主角们——无论是皇宫公主、大家闺秀,还是平民百姓、青楼歌妓,她们对所爱的人付出真情、一往情深、生死不渝,体现出纯洁真挚、重情重义的可贵精神品质。如取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黛玉故事,最早由清代子弟书作家韩小窗改编为《露泪缘》,其后,木板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苏州评弹、河南坠子等曲种中都有不少曲目如《黛玉葬花》《黛玉悲秋》《黛玉焚稿》《永别紫鹃》等,塑造一个寄人篱下的真心爱着和盼望与心上人结合但遭到无情打击而香消玉殒的林妹妹可叹可敬的形象,曲艺对这个人物的演绎是纯粹的、美好的、深入人心的,也是非常接地气的。《西厢记》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原本是一个文人无德“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至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剧情翻转,莺莺张生自由恋爱经过一番曲折努力最终以大团圆结局。元代王实甫改编杂剧《西厢记》,剧中女主人公崔莺莺和丫环红娘的形象更加丰满而真实。清末以来民间曲艺“西厢段”一度盛行,以才子佳人恋爱的喜剧元素为中心,京韵大鼓刘宝全《大西厢》,二人转《莺莺观花》《莺莺观画》《拷红》《红娘下书》等,马如飞弹词《莺莺听琴》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还有梅花大鼓《十字西厢》、京东大鼓《拆西厢》等风趣小段。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如梁祝故事、白蛇传说等,都从女性形象的角度得到了更为完美的呈现。山东琴书《梁祝下山》、二人转《十八相送》、河南坠子《英台哭灵》、徐州琴书《九红扑墓》、湖北小曲《九红出嫁》、京韵大鼓《梁祝化蝶》,凄美的梁祝爱情悲剧让人荡气回肠。反映白娘子和小青“蛇精”形象的曲目也有很多,如《金山寺》《游湖借伞》《水漫金山》《断桥会》《白蛇传》等。其他表现自由恋爱故事的著名曲目还有南音《陈三五娘》,表现陈妙常与潘必正恋爱故事的河南坠子、湖北小曲等曲种的《秋江》,表现王宝钏故事的京东大鼓《武家坡剜菜》,取材于“三言”张廷秀故事的鼓词《王二姐思夫》《王二姐哭楼》和单出头《摔镜架》,秦英与洪月娥故事的单出头《红月娥做梦》,表现刘金定和高君宝一见钟情阵前招亲故事的乐亭大鼓《双锁山》等。在那个视自由恋爱如“洪水猛兽”的封建时代,这些曲艺作品通过描摹市井、乡村中的男女自由恋情,揭示了冲破封建礼教的意义,女性的外在美与心灵美使这些曲目具有优美持久的魅力,久唱不衰。2.忠贞不渝、坚定执着。 唐代变文中的《韩朋赋》出自《搜神记》,“韩凭夫妇”被君王强行拆散,双双殉情的故事,歌颂了韩凭妻贞夫不慕富贵,不畏强暴,坚贞不渝的美德。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从《孟姜女变文》再到清代子弟书《孟姜女》,再到京韵大鼓《孟姜女》,山东大鼓《孟姜女哭长城》等,人们印象中弱小孤单悲悲切切的“小女子”被塑造成具有吃苦耐劳品格、坚韧不拔意志和反抗暴秦勇敢精神的女性形象。反映蓝瑞莲和公子魏景元爱情悲剧的《蓝桥会》在北方民间广为流传,山东琴书、二人转、西河大鼓等曲种都有演绎,歌颂了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在那些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中,褒扬女性人物的刚烈忠贞,谴责负心男子。如唱杜十娘故事的山东大鼓《青楼遗恨》、单弦《杜十娘》、竹琴《杜十娘投江》等,讲述青楼女子杜十娘为摆脱逆境,自赎自身与富家公子李甲从良。不想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石派单弦的演唱至为精彩,把一个情比金坚、刚烈决绝的杜十娘和她强烈反抗社会压迫、维护人格尊严的感情世界,饱满、完整与完美地呈现在广大听众观众面前,让人掬泪扼腕长叹。此类的曲目还有唱叙《红楼梦》尤三姐故事的《尤三姐》《鸳鸯剑》,唱叙王魁负桂英故事的弹词开篇《情探》《阳告》,唱李十郎负心霍小玉的子弟书《负心恨》等。二、塑造胸怀天下建功立业、勇于牺牲的巾帼英雄形象。巾帼英雄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女将形象。 在传统戏曲舞台和曲艺节目中,殊多智勇双全上阵杀敌的女将光辉形象,她们金戈铁马,舞刀弄枪,保家卫国,剪除奸佞。这类形象滥觞于北朝民歌《木兰辞》,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堪称是亘古第一巾帼英雄,四川扬琴《木兰从军》、兰州鼓子词《木兰从军》《木兰出塞》《木兰荣归》、西河大鼓书《花木兰扫北》、徐丽仙弹词开篇《新木兰辞》等,塑造了关山飞渡、驰骋疆场、“安能辨我是雌雄”的英姿飒爽的花将军形象。评书《说岳》、东北大鼓《梁红玉》、河南坠子《擂鼓战金山》塑造明代女将梁红玉形象,其他征战如杨家将故事中西河大鼓《穆桂英下山》、西河大鼓《杨金花夺印》、西河大鼓《十二寡妇征西》等。解放后林红玉演唱的京韵大鼓《穆桂英挂帅》,从戏曲移植而来,佘太君和穆桂英边下棋边谈论边关军情,这时杨文广送来元帅印,穆桂英说杨家将忠勇为国,马革裹尸,而宋皇无道昏庸,负气不接帅印。佘太君教导孙媳要以国为重,穆桂英53岁重上沙场,说“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出征扫平狼烟,立下功劳。以花木兰、杨门女将、梁红玉等女将为代表的中国女性,传达出中国女性美中不同于阴柔美的“壮美”的精神意蕴。 承接这个传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红色经典创作中涌现了许多革命女英雄形象,如演绎辛亥革命志士秋瑾壮烈牺牲的京韵大鼓《鉴湖女侠》,周文雍、陈铁军革命夫妇临危不惧笑迎屠刀的梅花大鼓《悲壮的婚礼》,根据《洪湖赤卫队》改编的京韵大鼓《韩英见娘》塑造赤卫队长韩英和母亲的形象。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江姐故事有评书《江姐上船》、四川竹琴《江姐上山》和湖北小曲《江姐进山》《江姐被捕》《江姐就义》等,梅花大鼓《绣红旗》、快板书《劫刑车》塑造了华蓥山游击队政委双枪老太婆机智勇敢的光辉形象。中篇评弹《刘胡兰》唱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的光荣事迹,湖北小曲《碧血丹心》唱叙解放战争时期为掩护王排长牺牲的李大娘,京韵大鼓《党的女儿向秀丽》颂扬广州某制药厂奋不顾身扑灭烈火而牺牲的年轻女工向秀丽,《千里堤送别》演绎小说《红旗谱》中春兰与运涛,还有鼓词《新中国的花木兰郭俊卿》《晋察冀小姑娘》《赵一曼》直到陕北快书《时代楷模黄文秀》,无数个可歌可泣的女豪杰、女战士、女英雄、女八路、女干部、女党员、女模范等,唱响了曲艺的主旋律。第二类是女侠形象。 最早在魏晋时代的民间传说和志怪小说中出现了传奇性的侠女形象,唐传奇中聂隐娘、红拂、红线等女侠,评书《大唐三侠》、《绿牡丹》中的鲍金花等。京韵大鼓《刺汤勤》是刘派京韵大鼓保留曲目,也叫《雪艳刺汤》,根据清代子弟书《刺汤》改编,“雪艳刺汤勤女子的真节烈,她是半酬夫志半唤愚盲”,塑造了雪艳娘为夫报仇,为民除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果断坚毅的侠女形象。第三类是贞烈奇女子形象。 京韵大鼓《长坂坡》,改编自韩小窗子弟书《长坂坡》,也称《糜氏托孤》,糜夫人在战争中受伤,怀抱幼主,赵云单人单骑前来搭救,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将军,托付幼主后投枯井而亡,以精雕细刻之艺术手法演绎虽弱质娇躯而舍生取义的糜夫人形象,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战国时期齐国国母钟无艳(盐)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原型是无盐之地民女冒死进谏齐王的故事,在后世演变中名字由相对古拙的“无盐”衍化为无艳。《英烈春秋》鼓词上说无艳原是仙女,一日瑶池沐浴,窥见人间战乱纷纷,黎民涂炭,立志下凡平息战乱,匆忙之间误披夜叉皮,投胎钟离府。齐国贤相晏婴推荐,齐王桑园访贤,封钟无艳为娘娘,后又反悔。钟无艳为齐国挂帅出征,屡克列强诸国,在宫中多次遭人陷害,棋盘会上九死一生,护住齐王脱险。然而因貌丑一直被齐王百般嫌弃,“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最后她冲破纲常在山寨扯旗招夫,齐王终于改“色”归正,迎回钟无艳,齐国强盛,君妃偕好。《英烈春秋》是著名说部“六部春秋”之一,广东木鱼书作《钟无艳娘娘》,评书《丑女无盐》或《无盐娘娘传奇》(一名《钟无艳》),蒙古说书《钟国母》等,褒扬了钟无艳的文韬武略,塑造了一个容貌极丑而才华绝异,心系苍生社稷,以天下为己任,勇敢担当,安邦定国,不畏世俗偏见,反抗礼教束缚,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奇女子形象。第四类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 古代规定女性的天职是相夫教子,尤其母亲在对子女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曲艺作品中彰显的是母亲向子女灌输正向力的价值观,如扶危济困,坚持理想和正义,爱国主义等。二人转《岳母刺字》、兰州鼓子词《岳母刺字》岳飞母亲在岳飞出征前在背上刺写“精忠报国”,正是岳母这一举动促使岳飞一生“壮怀激烈”成为抗金英雄。单弦《骂曹训子》中的徐母、《宁武关》中的周母等,都深明大义,痛骂奸臣,教儿报国,甚至舍生取义以激励“儿臣”投入战斗。另外抗“疫”曲艺中也有不少歌颂医护人员母亲“舍小家顾大家”支持子女逆行抗“疫”的作品。第五类是为民族和睦作出贡献的女性形象。 古代有一类特殊女性群体——宫女或宗室公主,由于当时的和亲政策,被宫廷“远嫁”少数民族地区,她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为巩固边塞和平,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贡献。著名的历史人物王昭君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其事迹最早见于《汉书》,唐朝有《王昭君变文》和蜀女“转昭君变”。王昭君本名王嫱,容颜美丽,据说因画工毛延寿故意画丑而未得宠幸,后自愿(或被迫)远嫁匈奴单于,因思念故国郁郁寡欢而死。福建南音中很多作品是唱述王昭君故事的,如《山险峻》《听见雁声悲》《为着命怯》《别离金銮》《心中悲怨》等,梅花大鼓等曲种中也有《鸿雁捎书》,甘肃河西地区有《昭君出塞宝卷》等宝卷。这些作品处处流露出的王昭君对汉室的忠心和对故乡的思念是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美丽忠义的王昭君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新创作品梅花大鼓《文成公主》叙唱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以敢于担当的情怀义无反顾地西行,在高原播下了汉文化的种子,开花结果。王昭君、文成公主作为民族和睦“和平使者”,万世流芳。三、塑造反抗封建礼教束缚、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古代正统文学中难觅这样的身影:伶牙俐齿、心直口快、出口成章、天生爱说、不受拘束,宋代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以韵文为主,体制类似快板)塑造了这样一位泼辣火爆的新娘李翠莲的形象,来源于唐代俗赋《齖䶗书》。李翠莲是文学史上亦应鲜见的喜剧性人物,因不满繁琐礼节,在婚礼上骂媒人、打傧相,婚后在婆家不顺从公婆的管教,逞利口争辩,最后落得个被丈夫休离而娘家也不容只好落发出家的悲剧性结局。李翠莲坚持自我个性,以“言说”为女性争权利,争平等,唱响反抗礼教的先声。此等人物为当时世俗所不容,尤其是理学为主流话语的明清两代,此类女性形象归于沉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双双》作为争取男女平等和女性“泼辣美”的代表出现在银幕上舞台上,如潮州歌册等曲种据此改编。就女性叛逆形象的高度和突破来说,清代女作家写的弹词《玉钏缘》《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子虚记》《凤双飞》《梦影缘》等表现了清代知识女性独立自我意识的高涨,秋瑾的弹词《精卫石》更 像是女性冲出家庭樊笼,实现男女平等的宣言,精卫正是一飞冲天壮志凌云的女革命家的象征。四、塑造才华出众、富涵中华美德底蕴的女性形象。 新曲艺塑造了现实生活中集勤劳、善良、敬业、助人为乐等美德于一身的妇女形象。她们是京韵大鼓《夜请李月华》中带病坚持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的好医生李月华,天津时调《金色的黎明》中晨曦中辛勤劳动着的城市美容者环卫姑娘们,河南坠子《小二妮上堤》中飞针走线为修河工人缝补衣服的志愿者二妮儿,评弹开篇《秀发》中剪掉长发毅然出征的抗疫护士……新曲艺中的女性形象明快清新,让人肃然起敬。新曲艺还塑造了女文学家、女艺术家的形象,如京韵大鼓《白妞说书》再现大明湖畔白妞黑妞说书的情景,京韵大鼓《琵琶行》白居易聆听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女子不幸命运产生共情。中篇评弹《绣神》演绎苏州刺绣大师沈寿的成长故事。中篇评弹《林徽因》唱叙了文学才女林徽因与建筑学的不解之缘。曲艺中塑造了女性智慧人物形象,褒扬女子的聪明才智。《杨八姐游春》佘太君要礼物那段唱巧妙地婉拒宋皇,子弟书《三难新郎》、新中篇评弹《孟丽君》《西施》《貂蝉》《大脚皇后》等曲目的女主人公皆是既秀外慧中、聪明机智,又有主见、能成大事的古代女子。新曲艺作品乐于表现女性日常生活中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女性形象,如天津时调《踢毽》《放风筝》《摔西瓜》,河南坠子《摘棉花》《借髢髢》等。 综上所述,可以分两个阶段来看曲艺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女性的生活天地甚为局促,女性形象以爱情家庭题材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国策的推进,女性在各条战线岗位上施展抱负和才干,红色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为突出亮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曲艺中女性形象的比重不断增加,除了受社会变革影响之外,还有来自创演主体的原因。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不少曲种中,女演员逐渐成为舞台呈现的主体,女性题材作品为她们所擅长,其艺术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演员的形象和感情世界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梅花皇后花四宝之于《黛玉葬花》,单弦石慧儒之于《杜十娘》,京韵大鼓桑红林之于《刺汤勤》,评弹朱慧珍之于《庵堂认母》《白蛇传》等,这样的“活保人”使艺术家攀上艺术高峰。另外曲艺在反映“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代表极致的花木兰型和林黛玉型同等重要同样有艺术魅力,“大女人”有“大”的可敬,“小女人”有“小”的可爱,摇曳多姿,交相辉映。 但是相对于当今社会生活中女性发挥的重大作用,曲艺中的女性形象和话语表达是非常不够的,而且各曲种之间也有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相声、评书、快板、快书等曲种女性话语存在缺陷、女性形象相对匮乏。再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70%以上的医护人员是女性,也涌现出李兰娟、夏思思、甘如意等巾帼英雄人物,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更早已成为万千国人心中一面耀眼的精神旗帜,而反映她们的优秀曲艺作品却寥寥无几。期待我们的曲艺作家和演员今后更加注重女性主体话语表达,多多塑造爱党爱国、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建功立业的女性形象,多元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女性“半边天”的风采,筑成美丽迷人的风景线。

以古代文学女性形象对女性俗语的考证与置疑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切入,进行了对关于女性的俗语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对一些俗语产生考证与反拨。目的是增加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俗文化的关注和认识,进而产生新的理解。关键词:女性形象 俗语 考证与置疑自古,关于女性的讨论就是众说纷纭的问题,外国有著名女性学者西蒙娜•伏波娃著有《第二性》,还有海蒂、福柯等哲学家;国内,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也涌现出很多女性问题研究者。那么,如此丰富的女性科学研究表现在文学中就是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最为典型、有代表性,而表现在俗文化中就是社会上长期流行、甚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一些俗语(在此为研究方便,姑且将其称之为俗语)。本文将把这两者结合并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让我们以自古写情的公认佳作开始:《西厢记》、《牡丹亭》与《娇红记》。《西厢记》中青春貌美的相国小姐莺莺“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出身高贵显赫,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熏陶,但当她在佛殿邂逅“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的张生时,便一见钟情,陷入相思。杜丽娘的故事更是一场压抑的春梦:游园时一见春色恼人莺燕成双,青春本性便迸发殆尽,随之梦中相会直至为情而亡。她自己都说:“吾今年区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还有一位女主角王娇娘却是比前两位成熟和理智得多,她与申纯的爱情是经反复试探和了解得以建立,共同的思想以及志趣是他们的爱情基点,类似宝黛之爱。至此,我们不难对所谓“一见钟情”之爱产生置疑:爱情的产生真的存在一见钟情这种可能吗?试想,纯真质朴的莺莺小姐在佛殿上见到的不是张生,而是另一个同样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又满腹经纶的白面书生,她是否同样“一见钟情”?如果还不够说服力,那么杜丽娘梦中欢爱,梦醒后如果邂逅了另外一位柳梦梅,无疑仍会不顾礼法一晌贪欢。因为那个对象明显是春情萌发的产物,而非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真挚的感情。包括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范二朗与周胜仙同样在酒楼上一见倾心,巧妙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传达给对方,从而促成一段姻缘。清人李渔《十二楼》之首《合影楼》,写屠珍生和管玉珍由于见了对方在水中的倒影而一见钟情。简直其情。这些无疑都有强烈的传说、演绎色彩。纵观“一见钟情”模式,基本上都循着一条潜规则:偶然邂逅——私定终身——终成眷属(或双双殉情)。充斥其中的才子暮色,佳人怀春的实质无外乎情欲和寂寞并生的产物,“以色为先导,以欲为核心”,存在恋爱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多向选择的可能。这种“一见钟情”仅仅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遇到正确的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与这种一见钟情模式比起来,《娇红记》的爱情更为可信,更有亲切感。这也许与其产生时代较晚相关。结束对“一见钟情”式爱情的置疑,第二个俗语是“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是个饱含悲情意味的题目,其中蕴涵着不少女性的血泪控诉。笔者分析了关于描写妓女、爱情的20篇古代短篇小说,粗略统计归纳出一个结论,即:团圆结局(包括历经劫难后的重生)有10篇,变鬼复仇类型的有2篇,悲剧结局有8篇,其中多为“负心汉模式”。这些故事都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色彩,有情礼合一的思想倾向,结果是负心汉受到各式各样的严惩,可以证明的很典型的例子是前文所提到的《西厢》的前身:《莺莺传》。张生移情别恋,始乱终弃,痛斥莺莺为“尤物”。这是作为维护封建道德的优秀文学作品,旨在“止淫奔”。还有唐人蒋防的《霍小玉传》:小玉从来未抱奢望和幻想,就算面对李益的海誓山盟,她也清醒地认识到李益“门族清华”,“自知非匹”,直至被丈夫以七出罪过休戚。她很清醒:“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更为震撼人心的是《王魁负心桂英死报》(宋《醉翁谈渌》)。出于门阀观念、父为子纲这些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王魁辜负一心一意的桂英,枉她一片痴情。还有“秋扇见捐”的故事,汉乐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活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也印证古代弃妇形象成为一种典型形象的直接动因。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负心汉故事不胜枚举,归纳出一般模式是:女方有恩于男方——男方落魄后飞黄腾达——另觅新欢。虽然痴情后生的存在量不在少数,但古代女性特殊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似乎使人更加愿意相信“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更具有真实性。第三句女性俗语中所包括的,有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之痛,更有千金只为红颜之情,这就是“红颜祸水”。一方面羞羞答答承认“红颜”,另一方面更咬牙切齿痛斥“祸水”,这是奇特的矛盾统一。古今中外关于这句话的证明俯拾即是:“声色也,败德之具也。”,“由来倾国遗恨,在婵娟”……成为典故的就有商纣王为妲己建鹿台,周幽王为取悦褒姒而有骊山温泉华清池,更有千军只为红颜笑的烽火戏诸侯,美人艳笑和悠悠狼烟亡了商、周。还有“馆娃歌舞”:夫差迷恋西施,为之于灵岩上建馆娃宫,后被越所灭;“笑是金莲消国步”:六朝齐废帝东昏侯宠爱潘妃,为之造神仙、永寿二殿,凿为莲花以辅地,称潘妃行其上之态为“此步步生莲花也”;“玉树迷烟雾”:六朝陈后主沉溺声色,迷恋张丽华而作《玉树后庭花》……这些到底与真实历史有几分相同暂且不论,但文人对此的创作倾向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了一个主题:红颜祸水。难道酿成祸水的罪魁祸首都归于娇柔红颜吗?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宰,为了社会的主宰,为了推卸本无法也不应推卸的责任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幸好有明人陆人龙在《型世言》中所作《胡总制巧用华棣卿 王翠翘死报徐明山》:翘儿为救家难,逼父母卖掉自己,落入娼家后又遇乱兵,在军中以美色(也算)运筹帷幄,救下当日的恩人华棣卿,又劝降徐海,使东南沿海一带免受倭寇之患,但最后也逃不过作为女人的注定悲惨结局:被逼沉江。作者也慨叹“红颜命薄如鹈翼一任东风上下飘。”像窦娥、赵五娘一样,忍辱负重,但又比她们高明地参与政事、救国于水火。名满天下的京城名妓李师师(《李师师外传》自宋《琳琅密室丛书》)不知是福还是祸地被宋徽宗发现并宠幸。金兵南侵,“河北告急”时,她积极资助抗金斗争,被汉奸张邦昌出卖后,愤然就义,以“色艺绝伦”的身体回报了故土,不知所谓“祸水”之“祸”从何来?清人陈树基有《苏小小慧眼识风流》:钱塘名妓苏小小,先委身于对她一往情深的阮郁,“有眼识人”,后又作出壮举,对落难的鲍仁慷慨解囊,助其成就功名大业,在世态炎凉中“颇识英雄”。虽终香消玉殒,但从衣锦还乡的鲍仁“人之相知,贵乎知心,他小小一女子在贫贱时能知我心,慨然相赠”的由衷赞美中,我们仍然清晰可见的,是小小的才识兼俱、侠肝义胆。这位“千秋义侠”之“祸”又从何谈起?娇俏红颜,或温存,或智慧,或贤良,或狭义,被强行扣上“祸水”之名,不得不说是社会和文化的悲哀。而让这些可人红颜去承担误国毁家的罪名未免有失公允,但历史从来为强权者所书,这便造就了她们永世的地域,翻身难矣!下一句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在父母劝儿女擦亮眼睛为择佳偶时成为许多家庭必引之语。看起来确有几分道理。唐传奇《李娃传》讲荥阳公子命运不济,沦为挽歌郎甚至乞丐。在妓女李娃的精心护理下,终应试得官,恢复旧有地位,李娃也被册封为妍国夫人,二人结成百年之好。同为情人败落,赵春儿的命运可没那么幸运。《警世通言》中《赵春儿重旺赵家庄》中的纨绔子弟曹可成,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毁了父母之家和自己与春儿的夫妻之家,更可气的是连春儿为养家而防绩的伴儿都被他卖掉。赵春儿可真谓“嫁错郎”,幸亏她还有先见之明,埋了“黄白之物”在地下,待相公醒悟后以解家难,才“重旺”了赵家庄。春儿也因其为人之善、谋虑之深、目光之远、心智之聪、意志之坚、持事之恒被奉为“有志妇人”。而作者冯梦龙对此却有训诫:“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岂不可笑!春儿以自己的坚韧和意志重新唤醒了丈夫,振兴了曹家庄,尽管“嫁错郎”,却仍矢志不渝,创造了一个较为美满的团圆结局。但作者用她来“劝君莫贪花”!……更为广泛传诵的是《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再恩爱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迫于焦母的巨大压力,“新妇”仍“被驱谴”,她洒扫女红无不精通,又光彩照人,本应拥有古代女子期待中的相夫教子的美好人生,但事以至此又何尝不是因她“嫁错郎”?但这种认错人,爱错人,又跟错人而酿成悲剧的最为震撼的典型是杜十娘。这位京都名妓色美艺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声音“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使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且道德高尚,蔑视鸨儿“贪财无义”,又贤良多情,与李甲“真情相好”,但结局却是与承载了她对未来夫妻生活的所有向往的千金宝箱一起怒沉于滚滚江涛。“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啊!悲剧气氛催人泪下。诸例可见,在古代,女性的幸福仅是男性垂怜时的随手一抛,这时嫁人就显得异常重要,所以“女怕嫁错郎”盛行数年且长盛不衰。

您是杀人还是提问?没有五千字的,我尽量写,鲁迅在揭示土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诘头,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要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对单四嫂、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用权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单元四嫂、祥林嫂、爱姑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着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更为严重。作者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其实它是一部小的红楼梦。这个还是你多读读自己写吧

论文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关汉卿的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元明清三个朝代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对关汉卿的人物评价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丰富的成果,在关汉卿文学创作方面取得如此成就的深层原因还有待研究。关键词:关汉卿;戏剧;关学引言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元明清三代都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非常零散。如果说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书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戏剧研究的标志的话,那么现当代关汉卿研究也正是在此时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在王国维、吴梅等第一批学者的努力下,对的关汉卿研究己经初具规模。自兹以降,胡适、王季思、孙楷第、冯沉君、郑振铎等一大批学者力图把考据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尤其重视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关汉卿,为当时的关汉卿研究领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在文学和文化学上,研究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或是对这个作家及其创作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它的意义都是远远超过作家、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的。特别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关汉卿研究也是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前行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来的作家形象和其作品的文化意蕴也是不同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对关汉卿的研究简单的梳理。本论一、元代对关汉卿的评价元代戏剧创作与表演为中国文学史上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它辉煌的成就让人震惊。但是在于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其发展则远远不如戏剧创作本身。元代对于关汉卿以及他的艺术创作的研究,是十分匮乏和片面的。一些零散的点评并没有达成系统全面地研究和论述。包括关汉卿本人也没有留下任何与文学创作有关的理论性言论,这也为后人的研究和学习留下了一种空白。元代对与关汉卿及其作品的评价多数是针对其才能方面,与理论相关的很少。元代对于关汉卿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主要是对关氏的肯定:(一)对关汉卿才学的肯定,以及对关汉卿戏剧语言风格的赞誉,确立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地位,肯定他戏剧的社会价值。熊自德在《析津志》中评说关汉卿为:“生而惆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元末贾仲明对他的挽词中云:“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武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贯云石在《阳春白雪.序》中对关汉卿的评说:“关汉卿、庚吉甫造语妖娇,适如少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殊。”杨维祯在《东维子集》卷十一《周月湖今乐府序》里说关汉卿语言“奇巧”;又在《沈氏今乐府序》中总结了关汉卿与庚吉甫的杂剧总体特征:“其于声文,缀于君臣、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美恶成败之观〔劝」惩,则出于关、庚氏传奇之变。”杨维祯在这里对关汉卿等戏剧的社会价值做了评价,这一评价固然反映出论者对关汉卿戏剧思想意识的认识不足,但能给予关剧的社会作用以如此高度的肯定,在中国戏剧理论史上杨维祯还是第一次。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对杂剧创作特点的描绘是以“关、郑、白、马”(即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为例,即:“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又有“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贾仲明说他“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贾仲明高度概括了关剧本色、行当,妙在自然、真切、质朴,绝无藻饰、雕琢、斧削的痕迹的特点,也肯定了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冠的地位。关汉卿在元代戏剧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主要是他戏剧创作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意义最大的原故。(二)对关汉卿的人品性格方面的评价。对关汉卿的“风流”人格品性做了明确的概括,如郝经在《青楼集.序》中评说关汉卿云:“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熊自德说“生而惆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评说关汉卿为:“高才风流人也。”这些评价都可以认证关汉卿的风流品性。二、明代对关汉卿的研究明代对关汉卿的研究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关汉卿的评价有所降低。明代严格限制戏剧活动,《大明律·刑律杂犯》中明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明代大力推行功利主义的戏剧意识,封建君主专制将戏剧活动乃入到掌控范围之内,将戏剧变成教化人民的工具。这里要提到皇室的代表人物——朱元璋十七子宁献王朱权。朱权认为,论剧最高标准应为“治世”,最高艺术境界为“安以乐”与“心之和”为。他认为:“盖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他还要求剧作家“乐雍熙之治,欲返古感今,以饰太平。”在戏曲创作题材上,特别提倡和推崇“神仙道化”剧,并将其列在《杂剧十二科》之首。他极力主张剧作家应当“有不吃烟火食气”,而“无纤翁尘俗之气”,以阻隔剧作家与显示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戏剧观念必然使朱权在评价元代已经被推崇为戏剧大家并占有第一位置的关汉卿时,不得不说他是“可上可下之才”。(二)明代从“诗”的角度对元杂剧进行评价。如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又如明代刘揖《词林摘艳.序》云:“至元、金、辽之世,则变而为今乐府。其词擅场者,如关汉卿,庚吉甫、贯酸斋、马昂夫诸作,体虽异而宫商相宜,此可被于弦竹者也。”明代王世贞《曲藻.序》云:“曲者,词之变。……诸君如贯酸斋、马东篱、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殆不虚也。”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马之词老健而乏姿媚,关之词激厉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以上均是从元杂剧“诗性”语言的角度对关汉卿及其作品进行的评价,所以,关汉卿在明代戏剧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三、清代对关汉卿的研究清代对于关汉卿的态度较为平和。有关记载如下:李玉《南音三籁·序言》中云:追至金元,词变为曲。实甫、汉卿、东篱诸君子,以濒瀚天才,寄情伴吕,即事为曲,即曲命名,开五音六律之秘藏,考九宫十三调之正始,或为全本,或为杂剧,各立赤帜,旗鼓相当,尽是骚坛飞将。凌廷堪《校礼堂诗集》卷二《论曲绝句》三十二首有云:时人解道汉卿词,关马新声竞一时。振俄长鸣惊万马,雄才端合让东篱。焦循《易余篱录》卷十五:词之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等,为一代巨手。乃谈者不取其曲,乃论其诗,失之矣。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中有云:北曲名家,不可胜举,如白仁甫、贯酸斋、马东篱、王和卿、关汉卿、张小山、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其尤著也。诸家虽未开南曲之体,然南曲正当得其神味。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籍,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上:王弃州云“宋未有曲也。自金、元而后,半皆凉州嚎嘈之习,词不能按,乃为新声以媚之。而一时诸君,如马东篱、贯酸斋、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信不诬也”按:贯酸斋、张可久、宫大用工小令,不及马、王、关、乔、郑、白远甚,未可同年语也。综合以上记录,从研究关汉卿的角度讲,不仅肯定了关汉卿的文学地位与创作风格,也给后人进行关汉卿研究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清代另有两则记录对关汉卿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则是清代中后期的梁廷梢,他在《藤花亭曲话》卷二中有云:关汉卿《玉镜台》温娇上场,自[点绛唇]接下七曲,只将古今得志不得志两种人铺叙繁衍,与本事没半点关照,徒觉满纸浮词,令人生厌耳。律以曲法,则入手处须于泛叙之中,略露求凰之意,下文情散彼美,计赚婚姻,文义方成一串;否则突如其来,阅之者又增一番错愕也。在关汉卿众多的戏剧创作中,梁廷梢选择了不是关汉卿优秀之作的《玉镜台》进行评论,颇为新奇,他所说的“本事”应该是指戏剧创作的“立意”,而对于《玉镜台》的“立意”,他是认为没有新意、过于直白,或者说没有跳出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而对《玉镜台》的“结构”又有赞赏之意,表达了他个人对戏剧创作要讲究“结构布局”的观点。另一则记录为清代乾隆二十年修订的《祁州志》,其中卷八《纪事》中“关汉卿故里”条云:汉卿,元祁州之伍仁村(今属河北省安国县)人也。在现存的历史资料中,有关关汉卿的记载很少很少,其中关氏生平、籍贯的资料更是少而又少,现存的记录有:元钟嗣成《录鬼簿》中记有关汉卿“大都人”;元末熊自得《析津志》又称其为“燕人”的记录;清姚之胭《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三引元末明初人朱右所撰《元史补遗》云:“关汉卿,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本。”乾隆《解州志·人物》、光绪《山西通志·文学》及《蒲州志》、《解县志》等均有类似的记载。《祁州志》的记载,使研究关汉卿的籍贯又增添了一条新的信息,为后来的诸多学者研究关汉卿提供了比较有力的证据,开拓了研究的范围。四、20世纪对关汉卿的研究关汉卿研究在20世纪成为研究元代杂剧中的热点,对其在元杂剧创作方面的成就取得了充分的认识,肯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古代文学史乃至世纪文学、戏剧史上的“大家”和杰出地位。王国维是近现代开启中国古代戏剧,特别是元杂剧研究之幕的第一人,也是研究关汉卿的第一人,他对关汉卿的评价奠定了20世纪元杂剧研究中的崇高地位。与王国维大致同一时代的吴梅(1884—1939)在《中国戏曲概论》中,他肯定了关汉卿戏剧创作的地位和豪放的艺术风格,是很有见地的。郑振铎也是最早对关汉卿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的学者之一。从1930年1月开始,《小说月报》以近两年时间连续载郑振铎写的《元曲叙录》共75则,其中有15则介绍关汉卿的生平,评介关汉卿13个杂剧作品的版本、人物与情节。郑振铎很早就对关汉卿的生卒年进行研究,他在《中国文学史》第四十六章云:汉卿有套曲《一枝花》一首,题作`杭州景’者,曾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之语,借此可知其到过杭州,且可知其作于宋亡(1278)之后。《录鬼簿》称汉卿为已死名公才人,且列之篇首,则其卒年至迟当在1300年之前。其生年至迟当在金亡之前的二十年(即1214年)。后来,郑振铎又在1958年6月28日,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人民的戏剧家关汉卿》的报告。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也关注元杂剧的研究,1936年发表了《关汉卿不是金遗民》一文,对关汉卿生平进行认真而有成效的考证。其结论为:郑振铎先生根据汉卿“杭州景”套曲,考定他到过杭州,在278年宋亡以后,是很对的。但他说汉卿的“卒年至迟当在1300年之前”,还嫌太早。关汉卿有《大德歌》十首,此调以元成宗的“大得”年号为名,必在“大德”晚年。大德凡十一年(1297一1307),而汉卿曲子中云:“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的歌”。这可见他的死年至早在1307年左右。此时上距金亡已七十四年了。故我们必须承认关汉卿是死在十四世纪初期的人,上距金亡已七八十年,他决不是金源遗老,也决不是“大金优谏”。平心而论,胡适对关汉卿生卒年的推断,虽然文字不多,却卓有成效,对当代的研究者很有影响,对他的推论也很难找到资料、证据进行质疑。孙楷第在《关汉卿行年考略》一文中认为,关汉卿生年在宋淳枯元年至十年(1241—1250),卒年在元延枯七年至泰定元年(1犯0—1犯4)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冯玩君在《孤本元明杂剧钞本题记》中提出了“两个关汉卿”的说法,“一个籍贯是解州”、“一个籍贯是大都”,表现了女学者大胆假设的另一面,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1958年的“关热”形成了1949年以后元杂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关汉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一是关汉卿生平事迹的考证。研究者对关汉卿的生平事迹提出了各种观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史料进行辨析,并发现了新的史料,通过讨论,学界对关汉卿的生平以及创作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文章有:赵万里《关汉卿史料新得》公布了他发现的《析津志·名宦传》中的关一斋小传;蔡美彪《关于关汉卿的生平》和《关汉卿生平续记》;戴不凡《关汉卿生平新探一一从高文秀是东平府学生员说起》等都是研究关汉卿的重要成果。二是对关汉卿作品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评析。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研究作品是这一时期关汉卿研究的特点。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关汉卿“当为元人第一”的观点后,研究者主要把关汉卿的曲辞和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从而忽略了作品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研究。自1949年至“文革”开始的17年里确实是元杂剧也是关汉卿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尽管有由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特别是政治思维定势的介入导致的学术讨论方向的偏颇,但总体上讲,对关汉卿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以后(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学术发展与繁荣起到了铺垫的基石作用,为当代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革”十年期间,大陆的学术空气凝滞,研究停止,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学者还是下工夫对关汉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香港梁沛锦与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合著的《关汉卿现存杂剧研究》,该书对关汉卿现存杂剧进行了整理和校订,而卢元骏的《关汉卿考述》是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初步探讨关汉卿生平创作的专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带来的进步使研究者又获得了“科研”的春天,很多学者的心情与干劲像接受阳光与雨露的小草在科学园地里充满了勃勃生机。学术著层出不穷;尤其是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大量注入,使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受西方思潮的启发,打开并形成自己新的学术视野。这些同样给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气象,也形成了一个健康、科学、热烈的学术氛围,并推动了各项研究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继1958年后,关汉卿研究再度出现高潮。20世纪50年代末期,田汉、夏衍等人还倡导建立“关学”,此项工作虽然没有像他们期盼那样达到预期的效果。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关汉卿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学术界开展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立了全国性的关汉卿研究会,出版、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文章,研究成果还是可观的。仅关汉卿的传论,就有野马的《关汉卿的生平及其作品》、谭正璧的《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等论著。多种选集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大都收集了关汉卿现存的18部全本杂剧(包括存疑的)3种残剧,并且在编注、注释、剧本存疑探讨等方面,作到了学术性和普及性兼顾。再有值得注意的就是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为宣传关汉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20世纪,关汉卿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起到了保存和宏扬中国古代戏剧的作用,也使人们包括整个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中国除诗歌、小说以外元代戏剧艺术的辉煌和关汉卿在此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结论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学界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及关氏的戏剧编演活动,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由于受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在关汉卿的研究中,未能立足于文学与戏剧艺术本身和作家本身,而仅仅是围绕“作者生平、籍贯”“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政治思维定势以其极大极强的优势侵占着人们的头脑,导致文学研究被“异化”,于是关汉卿就成为了反封建的勇敢“斗士”。这种研究的结果无疑是历史局限性的。纵观20世纪关汉卿及其作品的研究概况,大都是围绕着关汉卿的籍贯、生平以及杂剧(包括散曲)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等,争论虽多,但也基本有大致的看法。我们应该承认,研究性的文章、著作虽多,但问题也不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材料很少,除了已经被传抄摘引了无数次的《录鬼簿》、《青楼集》、《太和正音谱》、《南村辍耕录》、《宋元戏曲考》、《曲律》等以外,没有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材料;二是研究范围狭小,总是在作家生平、籍贯、活动地点、从事职业、是否遗民、入仕与不入仕等问题上打转转;三是受时代的影响,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评价关汉卿时仅注重其戏剧的社会性和思想性,把关汉卿拔高到一个彻底的反封建斗士形象上来。有识之士在中国近代的政治斗争中把文学当作了斗争的武器和宣传工具,文学在斗争中显示了非常的意义。在以政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中,文学包括文学研究都沾染上了政治的色彩,甚至是绝对化了的政治的文学与文学研究,使文学作为与政治并行的一种人类存在的社会现象发生了变形,这种变形同样反映在关汉卿的研究上。这样研究的结果,必然导致关汉卿与其作品和他创作的初衷之间产生极大的距离。因此有必要重新对关汉卿及其作品进行新的探讨。关汉卿之所以能成为元代戏曲家创作所取得成就的顶峰,自有其复杂的客观环境,历史背景、创作深度和作家条件等原因。参考文献:1.论关汉卿的人生观与创作观林岳晋阳学刊2003年02期2.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李样林华夏文化2003年02期3.“铜豌豆”与“马神仙”—试论关汉卿、马致远杂剧创作倾向之不同李建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4.关汉卿的民间情怀孙燕华上海戏剧2003年01期5.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南权本质张维娟戏曲艺术2003年02期6.试论关汉卿笔下的妓女形象张海燕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7.人文奥运为何要请关汉卿吴志根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8.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何悦玲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2期9.“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窦娥冤屈的深层文化意蕴钱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10.关汉卿的生卒年和里籍问题章宏伟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4期

研究女性形象的论文摘要

摘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关汉卿的研究进行梳理,分别从元明清三个朝代以及二十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在对关汉卿的人物评价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丰富的成果,在关汉卿文学创作方面取得如此成就的深层原因还有待研究。关键词:关汉卿;戏剧;关学引言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元明清三代都有人对其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非常零散。如果说1913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书的出现,是近代中国戏剧研究的标志的话,那么现当代关汉卿研究也正是在此时开始逐渐活跃起来。在王国维、吴梅等第一批学者的努力下,对的关汉卿研究己经初具规模。自兹以降,胡适、王季思、孙楷第、冯沉君、郑振铎等一大批学者力图把考据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尤其重视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关汉卿,为当时的关汉卿研究领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在文学和文化学上,研究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或是对这个作家及其创作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它的意义都是远远超过作家、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的。特别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由于社会形态的不同,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关汉卿研究也是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前行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来的作家形象和其作品的文化意蕴也是不同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对关汉卿的研究简单的梳理。本论一、元代对关汉卿的评价元代戏剧创作与表演为中国文学史上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它辉煌的成就让人震惊。但是在于戏剧理论研究方面,其发展则远远不如戏剧创作本身。元代对于关汉卿以及他的艺术创作的研究,是十分匮乏和片面的。一些零散的点评并没有达成系统全面地研究和论述。包括关汉卿本人也没有留下任何与文学创作有关的理论性言论,这也为后人的研究和学习留下了一种空白。元代对与关汉卿及其作品的评价多数是针对其才能方面,与理论相关的很少。元代对于关汉卿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主要是对关氏的肯定:(一)对关汉卿才学的肯定,以及对关汉卿戏剧语言风格的赞誉,确立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地位,肯定他戏剧的社会价值。熊自德在《析津志》中评说关汉卿为:“生而惆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元末贾仲明对他的挽词中云:“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武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贯云石在《阳春白雪.序》中对关汉卿的评说:“关汉卿、庚吉甫造语妖娇,适如少女临杯,使人不忍对殊。”杨维祯在《东维子集》卷十一《周月湖今乐府序》里说关汉卿语言“奇巧”;又在《沈氏今乐府序》中总结了关汉卿与庚吉甫的杂剧总体特征:“其于声文,缀于君臣、夫妇、仙释氏之典故,以警人视听,使痴儿女知有古今美恶成败之观〔劝」惩,则出于关、庚氏传奇之变。”杨维祯在这里对关汉卿等戏剧的社会价值做了评价,这一评价固然反映出论者对关汉卿戏剧思想意识的认识不足,但能给予关剧的社会作用以如此高度的肯定,在中国戏剧理论史上杨维祯还是第一次。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对杂剧创作特点的描绘是以“关、郑、白、马”(即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为例,即:“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又有“字畅、语俊、韵促、音调”。贾仲明说他“珠矶语唾自然溜,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贾仲明高度概括了关剧本色、行当,妙在自然、真切、质朴,绝无藻饰、雕琢、斧削的痕迹的特点,也肯定了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冠的地位。关汉卿在元代戏剧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主要是他戏剧创作的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意义最大的原故。(二)对关汉卿的人品性格方面的评价。对关汉卿的“风流”人格品性做了明确的概括,如郝经在《青楼集.序》中评说关汉卿云:“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熊自德说“生而惆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评说关汉卿为:“高才风流人也。”这些评价都可以认证关汉卿的风流品性。二、明代对关汉卿的研究明代对关汉卿的研究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关汉卿的评价有所降低。明代严格限制戏剧活动,《大明律·刑律杂犯》中明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明代大力推行功利主义的戏剧意识,封建君主专制将戏剧活动乃入到掌控范围之内,将戏剧变成教化人民的工具。这里要提到皇室的代表人物——朱元璋十七子宁献王朱权。朱权认为,论剧最高标准应为“治世”,最高艺术境界为“安以乐”与“心之和”为。他认为:“盖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他还要求剧作家“乐雍熙之治,欲返古感今,以饰太平。”在戏曲创作题材上,特别提倡和推崇“神仙道化”剧,并将其列在《杂剧十二科》之首。他极力主张剧作家应当“有不吃烟火食气”,而“无纤翁尘俗之气”,以阻隔剧作家与显示生活的联系。这样的戏剧观念必然使朱权在评价元代已经被推崇为戏剧大家并占有第一位置的关汉卿时,不得不说他是“可上可下之才”。(二)明代从“诗”的角度对元杂剧进行评价。如朱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又如明代刘揖《词林摘艳.序》云:“至元、金、辽之世,则变而为今乐府。其词擅场者,如关汉卿,庚吉甫、贯酸斋、马昂夫诸作,体虽异而宫商相宜,此可被于弦竹者也。”明代王世贞《曲藻.序》云:“曲者,词之变。……诸君如贯酸斋、马东篱、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以故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殆不虚也。”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马之词老健而乏姿媚,关之词激厉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以上均是从元杂剧“诗性”语言的角度对关汉卿及其作品进行的评价,所以,关汉卿在明代戏剧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三、清代对关汉卿的研究清代对于关汉卿的态度较为平和。有关记载如下:李玉《南音三籁·序言》中云:追至金元,词变为曲。实甫、汉卿、东篱诸君子,以濒瀚天才,寄情伴吕,即事为曲,即曲命名,开五音六律之秘藏,考九宫十三调之正始,或为全本,或为杂剧,各立赤帜,旗鼓相当,尽是骚坛飞将。凌廷堪《校礼堂诗集》卷二《论曲绝句》三十二首有云:时人解道汉卿词,关马新声竞一时。振俄长鸣惊万马,雄才端合让东篱。焦循《易余篱录》卷十五:词之体尽于南宋,而金元乃变为曲,关汉卿、乔梦符、马东篱、张小山等,为一代巨手。乃谈者不取其曲,乃论其诗,失之矣。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曲概》中有云:北曲名家,不可胜举,如白仁甫、贯酸斋、马东篱、王和卿、关汉卿、张小山、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其尤著也。诸家虽未开南曲之体,然南曲正当得其神味。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籍,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上:王弃州云“宋未有曲也。自金、元而后,半皆凉州嚎嘈之习,词不能按,乃为新声以媚之。而一时诸君,如马东篱、贯酸斋、王实甫、关汉卿、张可久、乔梦符、郑德辉、宫大用、白仁甫辈,咸富有才情,兼喜声律,遂擅一代之长,所谓宋词、元曲,信不诬也”按:贯酸斋、张可久、宫大用工小令,不及马、王、关、乔、郑、白远甚,未可同年语也。综合以上记录,从研究关汉卿的角度讲,不仅肯定了关汉卿的文学地位与创作风格,也给后人进行关汉卿研究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清代另有两则记录对关汉卿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则是清代中后期的梁廷梢,他在《藤花亭曲话》卷二中有云:关汉卿《玉镜台》温娇上场,自[点绛唇]接下七曲,只将古今得志不得志两种人铺叙繁衍,与本事没半点关照,徒觉满纸浮词,令人生厌耳。律以曲法,则入手处须于泛叙之中,略露求凰之意,下文情散彼美,计赚婚姻,文义方成一串;否则突如其来,阅之者又增一番错愕也。在关汉卿众多的戏剧创作中,梁廷梢选择了不是关汉卿优秀之作的《玉镜台》进行评论,颇为新奇,他所说的“本事”应该是指戏剧创作的“立意”,而对于《玉镜台》的“立意”,他是认为没有新意、过于直白,或者说没有跳出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而对《玉镜台》的“结构”又有赞赏之意,表达了他个人对戏剧创作要讲究“结构布局”的观点。另一则记录为清代乾隆二十年修订的《祁州志》,其中卷八《纪事》中“关汉卿故里”条云:汉卿,元祁州之伍仁村(今属河北省安国县)人也。在现存的历史资料中,有关关汉卿的记载很少很少,其中关氏生平、籍贯的资料更是少而又少,现存的记录有:元钟嗣成《录鬼簿》中记有关汉卿“大都人”;元末熊自得《析津志》又称其为“燕人”的记录;清姚之胭《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三引元末明初人朱右所撰《元史补遗》云:“关汉卿,解州人。工乐府,著北曲六十本。”乾隆《解州志·人物》、光绪《山西通志·文学》及《蒲州志》、《解县志》等均有类似的记载。《祁州志》的记载,使研究关汉卿的籍贯又增添了一条新的信息,为后来的诸多学者研究关汉卿提供了比较有力的证据,开拓了研究的范围。四、20世纪对关汉卿的研究关汉卿研究在20世纪成为研究元代杂剧中的热点,对其在元杂剧创作方面的成就取得了充分的认识,肯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古代文学史乃至世纪文学、戏剧史上的“大家”和杰出地位。王国维是近现代开启中国古代戏剧,特别是元杂剧研究之幕的第一人,也是研究关汉卿的第一人,他对关汉卿的评价奠定了20世纪元杂剧研究中的崇高地位。与王国维大致同一时代的吴梅(1884—1939)在《中国戏曲概论》中,他肯定了关汉卿戏剧创作的地位和豪放的艺术风格,是很有见地的。郑振铎也是最早对关汉卿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高度评价的学者之一。从1930年1月开始,《小说月报》以近两年时间连续载郑振铎写的《元曲叙录》共75则,其中有15则介绍关汉卿的生平,评介关汉卿13个杂剧作品的版本、人物与情节。郑振铎很早就对关汉卿的生卒年进行研究,他在《中国文学史》第四十六章云:汉卿有套曲《一枝花》一首,题作`杭州景’者,曾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之语,借此可知其到过杭州,且可知其作于宋亡(1278)之后。《录鬼簿》称汉卿为已死名公才人,且列之篇首,则其卒年至迟当在1300年之前。其生年至迟当在金亡之前的二十年(即1214年)。后来,郑振铎又在1958年6月28日,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戏剧活动七百周年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人民的戏剧家关汉卿》的报告。胡适在20世纪30年代也关注元杂剧的研究,1936年发表了《关汉卿不是金遗民》一文,对关汉卿生平进行认真而有成效的考证。其结论为:郑振铎先生根据汉卿“杭州景”套曲,考定他到过杭州,在278年宋亡以后,是很对的。但他说汉卿的“卒年至迟当在1300年之前”,还嫌太早。关汉卿有《大德歌》十首,此调以元成宗的“大得”年号为名,必在“大德”晚年。大德凡十一年(1297一1307),而汉卿曲子中云:“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的歌”。这可见他的死年至早在1307年左右。此时上距金亡已七十四年了。故我们必须承认关汉卿是死在十四世纪初期的人,上距金亡已七八十年,他决不是金源遗老,也决不是“大金优谏”。平心而论,胡适对关汉卿生卒年的推断,虽然文字不多,却卓有成效,对当代的研究者很有影响,对他的推论也很难找到资料、证据进行质疑。孙楷第在《关汉卿行年考略》一文中认为,关汉卿生年在宋淳枯元年至十年(1241—1250),卒年在元延枯七年至泰定元年(1犯0—1犯4)这种说法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冯玩君在《孤本元明杂剧钞本题记》中提出了“两个关汉卿”的说法,“一个籍贯是解州”、“一个籍贯是大都”,表现了女学者大胆假设的另一面,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1958年的“关热”形成了1949年以后元杂剧研究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关汉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一是关汉卿生平事迹的考证。研究者对关汉卿的生平事迹提出了各种观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史料进行辨析,并发现了新的史料,通过讨论,学界对关汉卿的生平以及创作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文章有:赵万里《关汉卿史料新得》公布了他发现的《析津志·名宦传》中的关一斋小传;蔡美彪《关于关汉卿的生平》和《关汉卿生平续记》;戴不凡《关汉卿生平新探一一从高文秀是东平府学生员说起》等都是研究关汉卿的重要成果。二是对关汉卿作品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评析。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入手研究作品是这一时期关汉卿研究的特点。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关汉卿“当为元人第一”的观点后,研究者主要把关汉卿的曲辞和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从而忽略了作品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研究。自1949年至“文革”开始的17年里确实是元杂剧也是关汉卿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其间尽管有由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特别是政治思维定势的介入导致的学术讨论方向的偏颇,但总体上讲,对关汉卿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以后(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学术发展与繁荣起到了铺垫的基石作用,为当代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革”十年期间,大陆的学术空气凝滞,研究停止,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学者还是下工夫对关汉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香港梁沛锦与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合著的《关汉卿现存杂剧研究》,该书对关汉卿现存杂剧进行了整理和校订,而卢元骏的《关汉卿考述》是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初步探讨关汉卿生平创作的专著。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带来的进步使研究者又获得了“科研”的春天,很多学者的心情与干劲像接受阳光与雨露的小草在科学园地里充满了勃勃生机。学术著层出不穷;尤其是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大量注入,使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受西方思潮的启发,打开并形成自己新的学术视野。这些同样给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气象,也形成了一个健康、科学、热烈的学术氛围,并推动了各项研究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下,继1958年后,关汉卿研究再度出现高潮。20世纪50年代末期,田汉、夏衍等人还倡导建立“关学”,此项工作虽然没有像他们期盼那样达到预期的效果。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关汉卿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学术界开展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立了全国性的关汉卿研究会,出版、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专著、文章,研究成果还是可观的。仅关汉卿的传论,就有野马的《关汉卿的生平及其作品》、谭正璧的《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等论著。多种选集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大都收集了关汉卿现存的18部全本杂剧(包括存疑的)3种残剧,并且在编注、注释、剧本存疑探讨等方面,作到了学术性和普及性兼顾。再有值得注意的就是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为宣传关汉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20世纪,关汉卿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起到了保存和宏扬中国古代戏剧的作用,也使人们包括整个世界的人们看到了中国除诗歌、小说以外元代戏剧艺术的辉煌和关汉卿在此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结论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学界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及关氏的戏剧编演活动,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由于受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在关汉卿的研究中,未能立足于文学与戏剧艺术本身和作家本身,而仅仅是围绕“作者生平、籍贯”“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政治思维定势以其极大极强的优势侵占着人们的头脑,导致文学研究被“异化”,于是关汉卿就成为了反封建的勇敢“斗士”。这种研究的结果无疑是历史局限性的。纵观20世纪关汉卿及其作品的研究概况,大都是围绕着关汉卿的籍贯、生平以及杂剧(包括散曲)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等,争论虽多,但也基本有大致的看法。我们应该承认,研究性的文章、著作虽多,但问题也不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一是材料很少,除了已经被传抄摘引了无数次的《录鬼簿》、《青楼集》、《太和正音谱》、《南村辍耕录》、《宋元戏曲考》、《曲律》等以外,没有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材料;二是研究范围狭小,总是在作家生平、籍贯、活动地点、从事职业、是否遗民、入仕与不入仕等问题上打转转;三是受时代的影响,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评价关汉卿时仅注重其戏剧的社会性和思想性,把关汉卿拔高到一个彻底的反封建斗士形象上来。有识之士在中国近代的政治斗争中把文学当作了斗争的武器和宣传工具,文学在斗争中显示了非常的意义。在以政治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中,文学包括文学研究都沾染上了政治的色彩,甚至是绝对化了的政治的文学与文学研究,使文学作为与政治并行的一种人类存在的社会现象发生了变形,这种变形同样反映在关汉卿的研究上。这样研究的结果,必然导致关汉卿与其作品和他创作的初衷之间产生极大的距离。因此有必要重新对关汉卿及其作品进行新的探讨。关汉卿之所以能成为元代戏曲家创作所取得成就的顶峰,自有其复杂的客观环境,历史背景、创作深度和作家条件等原因。参考文献:1.论关汉卿的人生观与创作观林岳晋阳学刊2003年02期2.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李样林华夏文化2003年02期3.“铜豌豆”与“马神仙”—试论关汉卿、马致远杂剧创作倾向之不同李建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4.关汉卿的民间情怀孙燕华上海戏剧2003年01期5.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南权本质张维娟戏曲艺术2003年02期6.试论关汉卿笔下的妓女形象张海燕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7.人文奥运为何要请关汉卿吴志根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8.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何悦玲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2期9.“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窦娥冤屈的深层文化意蕴钱华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10.关汉卿的生卒年和里籍问题章宏伟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04期

以古代文学女性形象对女性俗语的考证与置疑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切入,进行了对关于女性的俗语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对一些俗语产生考证与反拨。目的是增加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俗文化的关注和认识,进而产生新的理解。关键词:女性形象 俗语 考证与置疑自古,关于女性的讨论就是众说纷纭的问题,外国有著名女性学者西蒙娜•伏波娃著有《第二性》,还有海蒂、福柯等哲学家;国内,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也涌现出很多女性问题研究者。那么,如此丰富的女性科学研究表现在文学中就是姿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中又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最为典型、有代表性,而表现在俗文化中就是社会上长期流行、甚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一些俗语(在此为研究方便,姑且将其称之为俗语)。本文将把这两者结合并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让我们以自古写情的公认佳作开始:《西厢记》、《牡丹亭》与《娇红记》。《西厢记》中青春貌美的相国小姐莺莺“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出身高贵显赫,深受传统礼教文化熏陶,但当她在佛殿邂逅“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的张生时,便一见钟情,陷入相思。杜丽娘的故事更是一场压抑的春梦:游园时一见春色恼人莺燕成双,青春本性便迸发殆尽,随之梦中相会直至为情而亡。她自己都说:“吾今年区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还有一位女主角王娇娘却是比前两位成熟和理智得多,她与申纯的爱情是经反复试探和了解得以建立,共同的思想以及志趣是他们的爱情基点,类似宝黛之爱。至此,我们不难对所谓“一见钟情”之爱产生置疑:爱情的产生真的存在一见钟情这种可能吗?试想,纯真质朴的莺莺小姐在佛殿上见到的不是张生,而是另一个同样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又满腹经纶的白面书生,她是否同样“一见钟情”?如果还不够说服力,那么杜丽娘梦中欢爱,梦醒后如果邂逅了另外一位柳梦梅,无疑仍会不顾礼法一晌贪欢。因为那个对象明显是春情萌发的产物,而非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真挚的感情。包括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范二朗与周胜仙同样在酒楼上一见倾心,巧妙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传达给对方,从而促成一段姻缘。清人李渔《十二楼》之首《合影楼》,写屠珍生和管玉珍由于见了对方在水中的倒影而一见钟情。简直其情。这些无疑都有强烈的传说、演绎色彩。纵观“一见钟情”模式,基本上都循着一条潜规则:偶然邂逅——私定终身——终成眷属(或双双殉情)。充斥其中的才子暮色,佳人怀春的实质无外乎情欲和寂寞并生的产物,“以色为先导,以欲为核心”,存在恋爱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多向选择的可能。这种“一见钟情”仅仅是在“正确的时间、地点,遇到正确的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与这种一见钟情模式比起来,《娇红记》的爱情更为可信,更有亲切感。这也许与其产生时代较晚相关。结束对“一见钟情”式爱情的置疑,第二个俗语是“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是个饱含悲情意味的题目,其中蕴涵着不少女性的血泪控诉。笔者分析了关于描写妓女、爱情的20篇古代短篇小说,粗略统计归纳出一个结论,即:团圆结局(包括历经劫难后的重生)有10篇,变鬼复仇类型的有2篇,悲剧结局有8篇,其中多为“负心汉模式”。这些故事都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色彩,有情礼合一的思想倾向,结果是负心汉受到各式各样的严惩,可以证明的很典型的例子是前文所提到的《西厢》的前身:《莺莺传》。张生移情别恋,始乱终弃,痛斥莺莺为“尤物”。这是作为维护封建道德的优秀文学作品,旨在“止淫奔”。还有唐人蒋防的《霍小玉传》:小玉从来未抱奢望和幻想,就算面对李益的海誓山盟,她也清醒地认识到李益“门族清华”,“自知非匹”,直至被丈夫以七出罪过休戚。她很清醒:“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更为震撼人心的是《王魁负心桂英死报》(宋《醉翁谈渌》)。出于门阀观念、父为子纲这些牢不可破、固若金汤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王魁辜负一心一意的桂英,枉她一片痴情。还有“秋扇见捐”的故事,汉乐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鲜活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也印证古代弃妇形象成为一种典型形象的直接动因。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负心汉故事不胜枚举,归纳出一般模式是:女方有恩于男方——男方落魄后飞黄腾达——另觅新欢。虽然痴情后生的存在量不在少数,但古代女性特殊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似乎使人更加愿意相信“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模式更具有真实性。第三句女性俗语中所包括的,有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之痛,更有千金只为红颜之情,这就是“红颜祸水”。一方面羞羞答答承认“红颜”,另一方面更咬牙切齿痛斥“祸水”,这是奇特的矛盾统一。古今中外关于这句话的证明俯拾即是:“声色也,败德之具也。”,“由来倾国遗恨,在婵娟”……成为典故的就有商纣王为妲己建鹿台,周幽王为取悦褒姒而有骊山温泉华清池,更有千军只为红颜笑的烽火戏诸侯,美人艳笑和悠悠狼烟亡了商、周。还有“馆娃歌舞”:夫差迷恋西施,为之于灵岩上建馆娃宫,后被越所灭;“笑是金莲消国步”:六朝齐废帝东昏侯宠爱潘妃,为之造神仙、永寿二殿,凿为莲花以辅地,称潘妃行其上之态为“此步步生莲花也”;“玉树迷烟雾”:六朝陈后主沉溺声色,迷恋张丽华而作《玉树后庭花》……这些到底与真实历史有几分相同暂且不论,但文人对此的创作倾向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了一个主题:红颜祸水。难道酿成祸水的罪魁祸首都归于娇柔红颜吗?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宰,为了社会的主宰,为了推卸本无法也不应推卸的责任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幸好有明人陆人龙在《型世言》中所作《胡总制巧用华棣卿 王翠翘死报徐明山》:翘儿为救家难,逼父母卖掉自己,落入娼家后又遇乱兵,在军中以美色(也算)运筹帷幄,救下当日的恩人华棣卿,又劝降徐海,使东南沿海一带免受倭寇之患,但最后也逃不过作为女人的注定悲惨结局:被逼沉江。作者也慨叹“红颜命薄如鹈翼一任东风上下飘。”像窦娥、赵五娘一样,忍辱负重,但又比她们高明地参与政事、救国于水火。名满天下的京城名妓李师师(《李师师外传》自宋《琳琅密室丛书》)不知是福还是祸地被宋徽宗发现并宠幸。金兵南侵,“河北告急”时,她积极资助抗金斗争,被汉奸张邦昌出卖后,愤然就义,以“色艺绝伦”的身体回报了故土,不知所谓“祸水”之“祸”从何来?清人陈树基有《苏小小慧眼识风流》:钱塘名妓苏小小,先委身于对她一往情深的阮郁,“有眼识人”,后又作出壮举,对落难的鲍仁慷慨解囊,助其成就功名大业,在世态炎凉中“颇识英雄”。虽终香消玉殒,但从衣锦还乡的鲍仁“人之相知,贵乎知心,他小小一女子在贫贱时能知我心,慨然相赠”的由衷赞美中,我们仍然清晰可见的,是小小的才识兼俱、侠肝义胆。这位“千秋义侠”之“祸”又从何谈起?娇俏红颜,或温存,或智慧,或贤良,或狭义,被强行扣上“祸水”之名,不得不说是社会和文化的悲哀。而让这些可人红颜去承担误国毁家的罪名未免有失公允,但历史从来为强权者所书,这便造就了她们永世的地域,翻身难矣!下一句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在父母劝儿女擦亮眼睛为择佳偶时成为许多家庭必引之语。看起来确有几分道理。唐传奇《李娃传》讲荥阳公子命运不济,沦为挽歌郎甚至乞丐。在妓女李娃的精心护理下,终应试得官,恢复旧有地位,李娃也被册封为妍国夫人,二人结成百年之好。同为情人败落,赵春儿的命运可没那么幸运。《警世通言》中《赵春儿重旺赵家庄》中的纨绔子弟曹可成,挥金如土坐吃山空,毁了父母之家和自己与春儿的夫妻之家,更可气的是连春儿为养家而防绩的伴儿都被他卖掉。赵春儿可真谓“嫁错郎”,幸亏她还有先见之明,埋了“黄白之物”在地下,待相公醒悟后以解家难,才“重旺”了赵家庄。春儿也因其为人之善、谋虑之深、目光之远、心智之聪、意志之坚、持事之恒被奉为“有志妇人”。而作者冯梦龙对此却有训诫:“破家只为貌如花,又仗红颜再起家,如此红颜千古少,劝君还是莫贪花。”岂不可笑!春儿以自己的坚韧和意志重新唤醒了丈夫,振兴了曹家庄,尽管“嫁错郎”,却仍矢志不渝,创造了一个较为美满的团圆结局。但作者用她来“劝君莫贪花”!……更为广泛传诵的是《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和焦仲卿再恩爱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迫于焦母的巨大压力,“新妇”仍“被驱谴”,她洒扫女红无不精通,又光彩照人,本应拥有古代女子期待中的相夫教子的美好人生,但事以至此又何尝不是因她“嫁错郎”?但这种认错人,爱错人,又跟错人而酿成悲剧的最为震撼的典型是杜十娘。这位京都名妓色美艺高,“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声音“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使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且道德高尚,蔑视鸨儿“贪财无义”,又贤良多情,与李甲“真情相好”,但结局却是与承载了她对未来夫妻生活的所有向往的千金宝箱一起怒沉于滚滚江涛。“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啊!悲剧气氛催人泪下。诸例可见,在古代,女性的幸福仅是男性垂怜时的随手一抛,这时嫁人就显得异常重要,所以“女怕嫁错郎”盛行数年且长盛不衰。

古今曲艺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徜徉于中国曲艺的古今人物画廊,我们可以看到摇曳多姿、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刘兰芝、王昭君、祝英台、孟姜女、白素贞、王二姐、王宝钏、崔莺莺、林黛玉、晴雯、杜十娘、花木兰、穆桂英、江姐、双枪老太婆等,这些带着深刻历史记忆的名字和或悲喜交加或慷慨悲壮的感人故事传唱至今。 女性形象塑造是个长篇大论的话题,我们这里罗列几个主要方面。一、追求爱情自主、婚姻幸福的女性形象。1.缱绻情深,孜孜以求。 爱情本身是文学艺术的永恒题,对女性来说,也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中不少诗歌反映中国女性对爱情积极主动的追求和浪漫幻想,即使在古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礼俗制度下,故事中的主角们——无论是皇宫公主、大家闺秀,还是平民百姓、青楼歌妓,她们对所爱的人付出真情、一往情深、生死不渝,体现出纯洁真挚、重情重义的可贵精神品质。如取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黛玉故事,最早由清代子弟书作家韩小窗改编为《露泪缘》,其后,木板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苏州评弹、河南坠子等曲种中都有不少曲目如《黛玉葬花》《黛玉悲秋》《黛玉焚稿》《永别紫鹃》等,塑造一个寄人篱下的真心爱着和盼望与心上人结合但遭到无情打击而香消玉殒的林妹妹可叹可敬的形象,曲艺对这个人物的演绎是纯粹的、美好的、深入人心的,也是非常接地气的。《西厢记》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原本是一个文人无德“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至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剧情翻转,莺莺张生自由恋爱经过一番曲折努力最终以大团圆结局。元代王实甫改编杂剧《西厢记》,剧中女主人公崔莺莺和丫环红娘的形象更加丰满而真实。清末以来民间曲艺“西厢段”一度盛行,以才子佳人恋爱的喜剧元素为中心,京韵大鼓刘宝全《大西厢》,二人转《莺莺观花》《莺莺观画》《拷红》《红娘下书》等,马如飞弹词《莺莺听琴》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还有梅花大鼓《十字西厢》、京东大鼓《拆西厢》等风趣小段。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如梁祝故事、白蛇传说等,都从女性形象的角度得到了更为完美的呈现。山东琴书《梁祝下山》、二人转《十八相送》、河南坠子《英台哭灵》、徐州琴书《九红扑墓》、湖北小曲《九红出嫁》、京韵大鼓《梁祝化蝶》,凄美的梁祝爱情悲剧让人荡气回肠。反映白娘子和小青“蛇精”形象的曲目也有很多,如《金山寺》《游湖借伞》《水漫金山》《断桥会》《白蛇传》等。其他表现自由恋爱故事的著名曲目还有南音《陈三五娘》,表现陈妙常与潘必正恋爱故事的河南坠子、湖北小曲等曲种的《秋江》,表现王宝钏故事的京东大鼓《武家坡剜菜》,取材于“三言”张廷秀故事的鼓词《王二姐思夫》《王二姐哭楼》和单出头《摔镜架》,秦英与洪月娥故事的单出头《红月娥做梦》,表现刘金定和高君宝一见钟情阵前招亲故事的乐亭大鼓《双锁山》等。在那个视自由恋爱如“洪水猛兽”的封建时代,这些曲艺作品通过描摹市井、乡村中的男女自由恋情,揭示了冲破封建礼教的意义,女性的外在美与心灵美使这些曲目具有优美持久的魅力,久唱不衰。2.忠贞不渝、坚定执着。 唐代变文中的《韩朋赋》出自《搜神记》,“韩凭夫妇”被君王强行拆散,双双殉情的故事,歌颂了韩凭妻贞夫不慕富贵,不畏强暴,坚贞不渝的美德。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从《孟姜女变文》再到清代子弟书《孟姜女》,再到京韵大鼓《孟姜女》,山东大鼓《孟姜女哭长城》等,人们印象中弱小孤单悲悲切切的“小女子”被塑造成具有吃苦耐劳品格、坚韧不拔意志和反抗暴秦勇敢精神的女性形象。反映蓝瑞莲和公子魏景元爱情悲剧的《蓝桥会》在北方民间广为流传,山东琴书、二人转、西河大鼓等曲种都有演绎,歌颂了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在那些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中,褒扬女性人物的刚烈忠贞,谴责负心男子。如唱杜十娘故事的山东大鼓《青楼遗恨》、单弦《杜十娘》、竹琴《杜十娘投江》等,讲述青楼女子杜十娘为摆脱逆境,自赎自身与富家公子李甲从良。不想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石派单弦的演唱至为精彩,把一个情比金坚、刚烈决绝的杜十娘和她强烈反抗社会压迫、维护人格尊严的感情世界,饱满、完整与完美地呈现在广大听众观众面前,让人掬泪扼腕长叹。此类的曲目还有唱叙《红楼梦》尤三姐故事的《尤三姐》《鸳鸯剑》,唱叙王魁负桂英故事的弹词开篇《情探》《阳告》,唱李十郎负心霍小玉的子弟书《负心恨》等。二、塑造胸怀天下建功立业、勇于牺牲的巾帼英雄形象。巾帼英雄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女将形象。 在传统戏曲舞台和曲艺节目中,殊多智勇双全上阵杀敌的女将光辉形象,她们金戈铁马,舞刀弄枪,保家卫国,剪除奸佞。这类形象滥觞于北朝民歌《木兰辞》,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堪称是亘古第一巾帼英雄,四川扬琴《木兰从军》、兰州鼓子词《木兰从军》《木兰出塞》《木兰荣归》、西河大鼓书《花木兰扫北》、徐丽仙弹词开篇《新木兰辞》等,塑造了关山飞渡、驰骋疆场、“安能辨我是雌雄”的英姿飒爽的花将军形象。评书《说岳》、东北大鼓《梁红玉》、河南坠子《擂鼓战金山》塑造明代女将梁红玉形象,其他征战如杨家将故事中西河大鼓《穆桂英下山》、西河大鼓《杨金花夺印》、西河大鼓《十二寡妇征西》等。解放后林红玉演唱的京韵大鼓《穆桂英挂帅》,从戏曲移植而来,佘太君和穆桂英边下棋边谈论边关军情,这时杨文广送来元帅印,穆桂英说杨家将忠勇为国,马革裹尸,而宋皇无道昏庸,负气不接帅印。佘太君教导孙媳要以国为重,穆桂英53岁重上沙场,说“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出征扫平狼烟,立下功劳。以花木兰、杨门女将、梁红玉等女将为代表的中国女性,传达出中国女性美中不同于阴柔美的“壮美”的精神意蕴。 承接这个传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红色经典创作中涌现了许多革命女英雄形象,如演绎辛亥革命志士秋瑾壮烈牺牲的京韵大鼓《鉴湖女侠》,周文雍、陈铁军革命夫妇临危不惧笑迎屠刀的梅花大鼓《悲壮的婚礼》,根据《洪湖赤卫队》改编的京韵大鼓《韩英见娘》塑造赤卫队长韩英和母亲的形象。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江姐故事有评书《江姐上船》、四川竹琴《江姐上山》和湖北小曲《江姐进山》《江姐被捕》《江姐就义》等,梅花大鼓《绣红旗》、快板书《劫刑车》塑造了华蓥山游击队政委双枪老太婆机智勇敢的光辉形象。中篇评弹《刘胡兰》唱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的光荣事迹,湖北小曲《碧血丹心》唱叙解放战争时期为掩护王排长牺牲的李大娘,京韵大鼓《党的女儿向秀丽》颂扬广州某制药厂奋不顾身扑灭烈火而牺牲的年轻女工向秀丽,《千里堤送别》演绎小说《红旗谱》中春兰与运涛,还有鼓词《新中国的花木兰郭俊卿》《晋察冀小姑娘》《赵一曼》直到陕北快书《时代楷模黄文秀》,无数个可歌可泣的女豪杰、女战士、女英雄、女八路、女干部、女党员、女模范等,唱响了曲艺的主旋律。第二类是女侠形象。 最早在魏晋时代的民间传说和志怪小说中出现了传奇性的侠女形象,唐传奇中聂隐娘、红拂、红线等女侠,评书《大唐三侠》、《绿牡丹》中的鲍金花等。京韵大鼓《刺汤勤》是刘派京韵大鼓保留曲目,也叫《雪艳刺汤》,根据清代子弟书《刺汤》改编,“雪艳刺汤勤女子的真节烈,她是半酬夫志半唤愚盲”,塑造了雪艳娘为夫报仇,为民除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果断坚毅的侠女形象。第三类是贞烈奇女子形象。 京韵大鼓《长坂坡》,改编自韩小窗子弟书《长坂坡》,也称《糜氏托孤》,糜夫人在战争中受伤,怀抱幼主,赵云单人单骑前来搭救,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将军,托付幼主后投枯井而亡,以精雕细刻之艺术手法演绎虽弱质娇躯而舍生取义的糜夫人形象,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战国时期齐国国母钟无艳(盐)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原型是无盐之地民女冒死进谏齐王的故事,在后世演变中名字由相对古拙的“无盐”衍化为无艳。《英烈春秋》鼓词上说无艳原是仙女,一日瑶池沐浴,窥见人间战乱纷纷,黎民涂炭,立志下凡平息战乱,匆忙之间误披夜叉皮,投胎钟离府。齐国贤相晏婴推荐,齐王桑园访贤,封钟无艳为娘娘,后又反悔。钟无艳为齐国挂帅出征,屡克列强诸国,在宫中多次遭人陷害,棋盘会上九死一生,护住齐王脱险。然而因貌丑一直被齐王百般嫌弃,“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最后她冲破纲常在山寨扯旗招夫,齐王终于改“色”归正,迎回钟无艳,齐国强盛,君妃偕好。《英烈春秋》是著名说部“六部春秋”之一,广东木鱼书作《钟无艳娘娘》,评书《丑女无盐》或《无盐娘娘传奇》(一名《钟无艳》),蒙古说书《钟国母》等,褒扬了钟无艳的文韬武略,塑造了一个容貌极丑而才华绝异,心系苍生社稷,以天下为己任,勇敢担当,安邦定国,不畏世俗偏见,反抗礼教束缚,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奇女子形象。第四类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 古代规定女性的天职是相夫教子,尤其母亲在对子女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曲艺作品中彰显的是母亲向子女灌输正向力的价值观,如扶危济困,坚持理想和正义,爱国主义等。二人转《岳母刺字》、兰州鼓子词《岳母刺字》岳飞母亲在岳飞出征前在背上刺写“精忠报国”,正是岳母这一举动促使岳飞一生“壮怀激烈”成为抗金英雄。单弦《骂曹训子》中的徐母、《宁武关》中的周母等,都深明大义,痛骂奸臣,教儿报国,甚至舍生取义以激励“儿臣”投入战斗。另外抗“疫”曲艺中也有不少歌颂医护人员母亲“舍小家顾大家”支持子女逆行抗“疫”的作品。第五类是为民族和睦作出贡献的女性形象。 古代有一类特殊女性群体——宫女或宗室公主,由于当时的和亲政策,被宫廷“远嫁”少数民族地区,她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为巩固边塞和平,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贡献。著名的历史人物王昭君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其事迹最早见于《汉书》,唐朝有《王昭君变文》和蜀女“转昭君变”。王昭君本名王嫱,容颜美丽,据说因画工毛延寿故意画丑而未得宠幸,后自愿(或被迫)远嫁匈奴单于,因思念故国郁郁寡欢而死。福建南音中很多作品是唱述王昭君故事的,如《山险峻》《听见雁声悲》《为着命怯》《别离金銮》《心中悲怨》等,梅花大鼓等曲种中也有《鸿雁捎书》,甘肃河西地区有《昭君出塞宝卷》等宝卷。这些作品处处流露出的王昭君对汉室的忠心和对故乡的思念是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美丽忠义的王昭君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新创作品梅花大鼓《文成公主》叙唱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以敢于担当的情怀义无反顾地西行,在高原播下了汉文化的种子,开花结果。王昭君、文成公主作为民族和睦“和平使者”,万世流芳。三、塑造反抗封建礼教束缚、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 古代正统文学中难觅这样的身影:伶牙俐齿、心直口快、出口成章、天生爱说、不受拘束,宋代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以韵文为主,体制类似快板)塑造了这样一位泼辣火爆的新娘李翠莲的形象,来源于唐代俗赋《齖䶗书》。李翠莲是文学史上亦应鲜见的喜剧性人物,因不满繁琐礼节,在婚礼上骂媒人、打傧相,婚后在婆家不顺从公婆的管教,逞利口争辩,最后落得个被丈夫休离而娘家也不容只好落发出家的悲剧性结局。李翠莲坚持自我个性,以“言说”为女性争权利,争平等,唱响反抗礼教的先声。此等人物为当时世俗所不容,尤其是理学为主流话语的明清两代,此类女性形象归于沉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双双》作为争取男女平等和女性“泼辣美”的代表出现在银幕上舞台上,如潮州歌册等曲种据此改编。就女性叛逆形象的高度和突破来说,清代女作家写的弹词《玉钏缘》《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子虚记》《凤双飞》《梦影缘》等表现了清代知识女性独立自我意识的高涨,秋瑾的弹词《精卫石》更 像是女性冲出家庭樊笼,实现男女平等的宣言,精卫正是一飞冲天壮志凌云的女革命家的象征。四、塑造才华出众、富涵中华美德底蕴的女性形象。 新曲艺塑造了现实生活中集勤劳、善良、敬业、助人为乐等美德于一身的妇女形象。她们是京韵大鼓《夜请李月华》中带病坚持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的好医生李月华,天津时调《金色的黎明》中晨曦中辛勤劳动着的城市美容者环卫姑娘们,河南坠子《小二妮上堤》中飞针走线为修河工人缝补衣服的志愿者二妮儿,评弹开篇《秀发》中剪掉长发毅然出征的抗疫护士……新曲艺中的女性形象明快清新,让人肃然起敬。新曲艺还塑造了女文学家、女艺术家的形象,如京韵大鼓《白妞说书》再现大明湖畔白妞黑妞说书的情景,京韵大鼓《琵琶行》白居易聆听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女子不幸命运产生共情。中篇评弹《绣神》演绎苏州刺绣大师沈寿的成长故事。中篇评弹《林徽因》唱叙了文学才女林徽因与建筑学的不解之缘。曲艺中塑造了女性智慧人物形象,褒扬女子的聪明才智。《杨八姐游春》佘太君要礼物那段唱巧妙地婉拒宋皇,子弟书《三难新郎》、新中篇评弹《孟丽君》《西施》《貂蝉》《大脚皇后》等曲目的女主人公皆是既秀外慧中、聪明机智,又有主见、能成大事的古代女子。新曲艺作品乐于表现女性日常生活中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女性形象,如天津时调《踢毽》《放风筝》《摔西瓜》,河南坠子《摘棉花》《借髢髢》等。 综上所述,可以分两个阶段来看曲艺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女性的生活天地甚为局促,女性形象以爱情家庭题材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国策的推进,女性在各条战线岗位上施展抱负和才干,红色题材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为突出亮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曲艺中女性形象的比重不断增加,除了受社会变革影响之外,还有来自创演主体的原因。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不少曲种中,女演员逐渐成为舞台呈现的主体,女性题材作品为她们所擅长,其艺术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演员的形象和感情世界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梅花皇后花四宝之于《黛玉葬花》,单弦石慧儒之于《杜十娘》,京韵大鼓桑红林之于《刺汤勤》,评弹朱慧珍之于《庵堂认母》《白蛇传》等,这样的“活保人”使艺术家攀上艺术高峰。另外曲艺在反映“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代表极致的花木兰型和林黛玉型同等重要同样有艺术魅力,“大女人”有“大”的可敬,“小女人”有“小”的可爱,摇曳多姿,交相辉映。 但是相对于当今社会生活中女性发挥的重大作用,曲艺中的女性形象和话语表达是非常不够的,而且各曲种之间也有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相声、评书、快板、快书等曲种女性话语存在缺陷、女性形象相对匮乏。再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70%以上的医护人员是女性,也涌现出李兰娟、夏思思、甘如意等巾帼英雄人物,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更早已成为万千国人心中一面耀眼的精神旗帜,而反映她们的优秀曲艺作品却寥寥无几。期待我们的曲艺作家和演员今后更加注重女性主体话语表达,多多塑造爱党爱国、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建功立业的女性形象,多元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女性“半边天”的风采,筑成美丽迷人的风景线。

女性形象论文提纲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女性的人物形象。那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又该如何探究呢?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着名英国女作家、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立足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从女性写作传统、女性写作条件、女性形象、双性同体等方面阐述了女性与写作的关系。她强调经济独立对女性写作的重要性;主张女性建立自己的写作传统;鼓励女性大胆地拿起笔进行创作,摆脱男性作家塑造的不实的女性形象;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前提下提倡双性同体的创作模式。本文试图梳理和分析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和理论,证明其思想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中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述评。

第二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从小特殊的家庭教育使伍尔夫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父权制和家长制的倾轧让女性主义思想在她体内生根发芽。其次,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对伍尔夫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她养成了最敏锐的审美观,产生了对道德教养的怀疑,培养了作家的社会使命。再次,伍尔夫所在时代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生长土壤。

第三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与写作的思考。伍尔夫认识到父权文化对女性历史的遮蔽,于是致力于重新发现女性写作的传统,她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关注女性的现实生活,描述女性作品的独特性,书写女性文学史,进而建立女性文化。

第四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形象的书写。伍尔夫清醒地看到父权制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不实的女性形象。所以她在个人创作实践上不断打破旧有的创作传统,始终将抵制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提倡杀死“家中天使”,描写真实的女性形象,肯定书写女性体验的做法。她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对男权社会写作模式的一种有力的颠覆。

第五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两性关系的表达。她对父权社会传统的两性二元对立模式进行了审视和批驳,主张抛弃狭隘的性别主义偏见,呼吁两性间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进一步提出一种解构性别二元对立的良性策略--“双性同体”.

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创作进行总体评价,在基本肯定中也指出了其缺陷。并且通过对后来女性主义历史进行梳理,说明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一间自己的房间”,“双性同体”

ABSTRACT

Virginia Woolf , famous British female writer and literary theorist, stream-of-consciousness literature representative, was honored as the forerunner of 20th centuryfeminism. Woolf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real life, expound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wri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women's writing tradition,women's writing condition, women's image, “androgyny”and other stressed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independence for women's women toestablish their own writing tradition. To encourage women to writing. Get rid of thefemale images of the male writers. Under the premise of recognizing gender differences,Woolf advocate androgyn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Woolf's feministideas and theories, prove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thought in thehistory of feminis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main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VirginiaWoolf's feministthough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view.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VirginiaWoolf 's feminist thought.

First of all, the special family education bring her some literary skills, patriarchal familylet feminist ideas take rood in her body. Secondly, effect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ofWoolf also can not be ignored. Again,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provided abase for her feminist thought.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VirginiaWoolf 's thinking on women and writing. Woolfrecognizes the shadow of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on women's history, she devoted todiscover the tradition of female writing.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female image under Woolf's creation. Woolf clearlysaw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social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heycreated a series of false images of women. She constantly break the old tradition ofwriting in the personal creatio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killing of the angel in the house.

This is a subversion to the writing of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fifth part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VirginiaWoolf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gender. She refute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gender. She appeal tocommunication between woman and man. And put forward the “androgyny”.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t is a summarized evaluation ofVirginiaWoolf 's feminist thought. By combing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this paperproved the transcendence of Woolf Virginia's feminist thought.

Key words: VirginiaWoolf , feminist thought, “a room of one's own”, “androgyny”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

(二)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感染

(三)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 对女性与写作的的思考

(一)追寻女性写作传统

(二)探寻女性写作条件

1.物质基础:一间房间的隐喻

2.空间基础:生活空间的狭小

3.文化基础:话语权的缺失

三 对女性形象的书写

(一)杀死“家中天使”

(二)独立自主的女性

四 对两性关系的表达

(一)对传统化两性对立的反思

(二)对理想化双性同体的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女性形象分析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现代作家群中,丁玲是比较亮丽的一颗。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为读者奉献了《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韦护》、《水》、《田家冲》、《杜晚香》、《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丁玲作品中最具分量的部分当属于“女性小说”。丁玲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有农民形象,如张裕民、程仁、阿毛老爹等;有地主形象,如钱文贵等;有新时期人物形象,如苇弟、凌吉士、澹明等。但是在众多的文学形象中,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则是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如梦珂、莎菲、阿毛、贞贞、杜晚香、三小姐等,她们各有特点,在丁玲笔下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她们是美的,是傲的,也是悲的,更是勇的。她们的美,她们的傲,她们的悲,她们的勇,合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战士,合成了一个个血肉丰满如同五月鲜花般开遍大地的新女性。 一、美 女性,是美的尘世的化身。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个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水、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在作家曹雪芹的笔下,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文章大家,在作品中大都把女性作为美的化身来描写来赞美。这一点体现在丁玲的作品中,其描写的女性形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很美。无论是被视为“春天的童话”----《梦珂》中的梦珂,“夏天的童话”----《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秋天的童话”----《阿毛姑娘》中的阿毛,还是“冬天的童话”----《杜晚香》中的杜晚香,以及其小说作品中的其他女性形象,大都是美的,既有外表美,也有心灵美,同时还有人性美。 外表美。丁玲以女性特有的笔触细腻刻画了一批绝代佳人。如《梦珂》中描写梦珂“。。。。。。一天一天地长大了起来,长得象一支兰花,颤蓬蓬的,瘦伶伶的,面孔雪白。天然第一步学会的便是那细长的眉尖一蹙一蹙,或是把那生有浓密睫毛的眼睑阖下,就长声叹息起来,不过也许由于那放浪子的血液还遗留在这女子血管里的缘故,所以同时她又很会像她父亲一样的狂放的笑和怎样去扇动那美丽的眼”(1)。这样,活脱脱一个美女就站在你面前,而且眨着美丽的双眼。《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虽没有对莎菲外貌的描写,但是我们从苇弟、凌吉士及周围的人对莎菲的态度上可以想象出,她是一个林黛玉式的病态美女,性情乖张而又让人怜爱。《阿毛姑娘》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就是国立艺术院的教授想请阿毛作模特给他们画,每月给五十几块钱,这足以证明阿毛虽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妇,但肯定具有较好的面容和身段。真是虽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心灵美。在丁玲小说中,除了闭花羞月之貌的美妙女子外,还有心灵圣洁的女性。如《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利用做慰-安-妇的机会为游击队提供情报,虽被日寇侮辱与损害,但仍敢于寻求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并敢于去寻找在一般人眼中已永远失去的幸福。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为了抗战的胜利,她献出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贞洁,她的心灵是高尚的、纯洁的,作者为这女子取名为贞贞,不就是在赞同吗?贞贞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心灵永远是美好的圣洁的,作者对她充满了赞赏和惊叹。 人性美。从古至今,凡是符合道德规范的都是美的,是大家赞扬的。丁玲笔下的女性也不乏具有人性之美的女性。《梦珂》中是这样描写梦珂之母的:“。。。。。。但这姑娘却因了在母家养成的贤淑性格和一种自视非常高贵的心理,所以从未为了他的挥霍,他的游荡,以及他后来的萎靡而又易怒的神经质的脾气发生过龃龉。。。。。。”(2)只廖寥数笔,就把一个让人非常怜爱的标准的旧式贤淑女子刻画出来。我们可以想象她的`贤惠她的高贵她的忍耐,符合当时的道德规范,在不顺心的环境下,仍能低眉顺眼,相安无事。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古典美女形象。又如《杜晚香》中的杜晚香小时候受到后母的厉声呵斥,甚至是耳光拳头,她都默默承受,并“享受着劳动的兴趣”(3)。后来遵从后母嫁人作了媳妇,再到参加共产党,飞向北大荒,参加建设,最后成为排头兵,符合当时人民的心愿。虽然全文不着一字写她的外貌,我们仍然觉得她很美,是那个时代妇女的楷模。 总之,丁玲笔下的女性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美,但是各有各的特点,绝不雷同,个性鲜明。 二、傲 读了丁玲的小说,其女性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她们骨子里有股潜在的傲气,这股傲气在作品中俯拾即得。如《梦珂》中的主人公梦珂开始便露出一股傲气,她看不起那个矮胖胖的“红鼻子先生”,从第八教室把那个受辱的模特儿挟着挤出了人丛,因为她看不惯这里的众多同学,所以她十分厌恶学校的生活,最后离开了学校,到了姑母家里,不得不与表哥及周围的人相处,并且假装快乐。她不愿意过表哥表嫂他们的生活,卓然超群,最终又离开,成了电影明星林琅。她虽然没有找到更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又明显表露出不同常人的叛逆性,这不能不说是梦珂的傲气在起作用。

女性形象论文提纲

女性形象是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女性的人物形象。那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又该如何探究呢?

摘要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着名英国女作家、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立足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从女性写作传统、女性写作条件、女性形象、双性同体等方面阐述了女性与写作的关系。她强调经济独立对女性写作的重要性;主张女性建立自己的写作传统;鼓励女性大胆地拿起笔进行创作,摆脱男性作家塑造的不实的女性形象;在承认两性差异的前提下提倡双性同体的创作模式。本文试图梳理和分析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念和理论,证明其思想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中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对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述评。

第二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从小特殊的家庭教育使伍尔夫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功底,父权制和家长制的倾轧让女性主义思想在她体内生根发芽。其次,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对伍尔夫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她养成了最敏锐的审美观,产生了对道德教养的怀疑,培养了作家的社会使命。再次,伍尔夫所在时代的女性解放运动为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生长土壤。

第三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与写作的思考。伍尔夫认识到父权文化对女性历史的遮蔽,于是致力于重新发现女性写作的传统,她采取实证的研究方法,关注女性的现实生活,描述女性作品的独特性,书写女性文学史,进而建立女性文化。

第四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女性形象的书写。伍尔夫清醒地看到父权制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不实的女性形象。所以她在个人创作实践上不断打破旧有的创作传统,始终将抵制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提倡杀死“家中天使”,描写真实的女性形象,肯定书写女性体验的做法。她的这些做法无疑是对男权社会写作模式的一种有力的颠覆。

第五部分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两性关系的表达。她对父权社会传统的两性二元对立模式进行了审视和批驳,主张抛弃狭隘的性别主义偏见,呼吁两性间进行和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且进一步提出一种解构性别二元对立的良性策略--“双性同体”.

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创作进行总体评价,在基本肯定中也指出了其缺陷。并且通过对后来女性主义历史进行梳理,说明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性和超越性。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一间自己的房间”,“双性同体”

ABSTRACT

Virginia Woolf , famous British female writer and literary theorist, stream-of-consciousness literature representative, was honored as the forerunner of 20th centuryfeminism. Woolf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real life, expound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wri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women's writing tradition,women's writing condition, women's image, “androgyny”and other stressed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independence for women's women toestablish their own writing tradition. To encourage women to writing. Get rid of thefemale images of the male writers. Under the premise of recognizing gender differences,Woolf advocate androgyn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and analyze Woolf's feministideas and theories, prove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thought in thehistory of feminist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main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VirginiaWoolf's feministthough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view.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VirginiaWoolf 's feminist thought.

First of all, the special family education bring her some literary skills, patriarchal familylet feminist ideas take rood in her body. Secondly, effects of the Bloomsbury group ofWoolf also can not be ignored. Again,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provided abase for her feminist thought.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VirginiaWoolf 's thinking on women and writing. Woolfrecognizes the shadow of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on women's history, she devoted todiscover the tradition of female writing.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female image under Woolf's creation. Woolf clearlysaw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social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patriarchal system, theycreated a series of false images of women. She constantly break the old tradition ofwriting in the personal creation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killing of the angel in the house.

This is a subversion to the writing of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fifth part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of VirginiaWoolf on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gender. She refute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gender. She appeal tocommunication between woman and man. And put forward the “androgyny”.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t is a summarized evaluation ofVirginiaWoolf 's feminist thought. By combing the history of Feminism, this paperproved the transcendence of Woolf Virginia's feminist thought.

Key words: VirginiaWoolf , feminist thought, “a room of one's own”, “androgyny”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

(二)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感染

(三)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 对女性与写作的的思考

(一)追寻女性写作传统

(二)探寻女性写作条件

1.物质基础:一间房间的隐喻

2.空间基础:生活空间的狭小

3.文化基础:话语权的缺失

三 对女性形象的书写

(一)杀死“家中天使”

(二)独立自主的女性

四 对两性关系的表达

(一)对传统化两性对立的反思

(二)对理想化双性同体的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    要  《平凡的世界》主要以陕北地区黄土高原的农村生活为根基,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对生活有着各自的理解,同时,对爱情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通过写三个主要女性的人物形象,分析她们的爱情观,以及进行人物形象的比较,来挖掘形象塑造的深刻意义和爱情观的启示。关键词:女性;人物形象;爱情观; 前言《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它沟通了地球人类的情感,历来家喻户晓。这部百万著作以黄土高原双水村村民的命运为中心,用全景式反映了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变迁,时间从1975年开始,到1985年结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本书也被历届学者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孙少安,孙少平,农民形象,农村变迁等等,通过复杂的矛盾冲突,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该论文主要着眼于《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女性人物,采用材料分析,人物对照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和探讨其爱情观,挖掘出其形象的独特性,帮助读者更有深度地理解《平凡的世界》以及这本书通过这些人物所传达的情感和理想。第一章:主要女性人物形象 第一节 田晓霞: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现代女性 如果说那个年代是迷茫的,那田晓霞就是指明前进方向的指南针;如果说那个年代是寒冷的,那田晓霞就是那冲破黑云,照耀大地的暖阳;如果说那个年代是苦涩的,那田晓霞便是那颗能够甜化心田的糖果。田晓霞,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作者路遥着墨众多,着力刻画的人物,她总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给他人带来温暖和积极向上的动力,她身上闪耀着文化之光,理性之光,现代之光,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便是贯穿田晓霞这个人物的最生动的写照。我们接下来通过对其性格的探究来深度理解田晓霞这个人物形象。 田晓霞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她的父亲是县委书记,自小生活在城市里,家庭条件相对优越。不仅有着和谐的家庭氛围,而且还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广。在学习上努力认真,在生活上也没有物质的烦忧,这些方面形成了她活泼开朗,率性洒脱,积极向上的性格。 “‘你和润生一个班的吧?’田晓霞大方地问他。‘嗯……’少平一下子感到脸像炭火一般发烫。”此时,正当少平为自己穿着脏烂而感到尴尬窘迫之时,晓霞热情地给他泡茶并递给他,“咱们是一个村的老乡!你以后没事就到我们家来玩。……听润生说过咱村还来了两个同学,都分在高一(1)班了,也没去认识你们。你看,我这个老乡真是太不像话了!”从这短短几句对话中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到,田晓霞从出场就带着一种特别气质,她没有那个时代女性的扭扭捏捏,而是简单大方,活泼热情,同时展现了她那娴熟的交际能力。在这之后,晓霞也会主动来找孙少平拉话,一起谈天说地。在生活中,她也十分率真洒脱,不拘一节,比如在每当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她总是两只手揣在裤口袋里,俨然像个男孩子似的踱到操场上的报栏前看报纸。在地区上搞革命故事调讲的时候,田晓霞和孙少平需要到城里,这是少平第一次去城里,由于晓霞对城里熟悉,就热情地给他介绍这座城市并带着他到著名的地方去转。 小说中多处笔墨写了她的善良正直并且尊重他人,顾及到他人的自尊心。善良的人,他们在和别人的相处的过程中总是以最大的善意去看待别人,他们有着人类最朴实,最真诚的情感,无论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他们都会经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别人送去温暖和善意,而小说中的田晓霞就是这样一个人。小说中田晓霞的外公徐老汉因为自己养的一只老黑猫死了而难过抑郁,这时,晓霞看出了外公的伤心,就买回一只小黑猫来陪伴他。在高中时代,在她与孙少平的相处中,总是能顾及到他的自尊心,恰到好处的对他提供帮助。如在孙少平和田晓霞的借书过程中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一开始,晓霞是这样问的:“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呢?”少平抬起头说:“你如果认为什么书好,再象以前一样,及时推荐让我看。”在这个对话中,田晓霞提出要帮助孙少平,是站在好友的立场,尊重的提出询问,而不是直接将自己的善意强行加在孙少平身上,没有任何的主动给予,因为田晓霞知道这样会使少平感到不适,因为理解,所以要避。她对穷人的态度是在平等立场上建立的悲悯,而不是轻蔑。最后也因为善良,她在最后因为救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丧命于汹涌的洪水中。 田晓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冒险精神和奉献精神。她关心国家政治,关心社会焦点,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担忧。她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责任感,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黄原师专毕业后,在如愿成为一名优秀的省报记者,曾到偏僻而且环境非常不好的煤矿进行采访工作,还不顾危险地下矿井了解工人的劳动情况。当特大洪水袭来,她的心中有一种使命感,使她想把抗洪救灾的实时情况报道给全省人民,所以毫不犹豫的冲到抗洪救灾的第一线,下了飞机后只身前往灾区,看到洪水中的小女孩,她不顾个人安危,把能活命的木板推给了小女孩,最后献出了她鲜活而宝贵的生命。     田晓霞的出生环境培养了她的自我意识,她不受教条主义的禁锢,对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不凡的分析能力,能够以广阔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最鲜明的体现便是她敢于批判社会虚伪的现状。在看到报纸时,看到一些不好的言论总是能一针见血的说出其缺点。比如,她能指着一个重要作家发表的言论说:“这家伙又胡说八道了!”“咱们现在国家叫这些人弄的一团糟!”她还指出了当前农民穷的连饭也吃不上,学校还整天搞形式,不上课 ,年年说形势大好,但是好像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却越来越多的弊端。田晓霞的这些言论在当时那个人人自危,生怕被打成反动派的时代,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田晓霞不仅注重自由而且也向往自由,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想,敢于突破世俗的独立女性。“我们原是自由的鸟,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明媚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欢舞,还有我作伴。”这是晓霞深深地向往自由的体现。自由的精神,自由的灵魂,使一个人具有独特的魅力。田晓霞可以说是作家笔下最理想的人物,她敢她敢想,敢说,敢做,她所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区别于传统女性最突出的特点。 田润叶: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的结合者 田润叶是双水村村支部书记天福堂的女儿,这个角色既有传统妇女的特点,也有新时代女性特色,是一个游走于传统与现代边缘的女性角色,具有一定的悲剧性色彩。 田润叶为人热心善良,对待亲人无微不至,对待朋友真心实意,在她的身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女性的真善美。在小学教书之后,她住在县城的二爸家,她虽然成了公家人,但是却待人平和,没有架子。每次回双水村,都会给少安的奶奶带点心;还提着点心去看望村里傻瓜叔叔田二,尽管傻瓜叔叔的窑里臭气熏天,她也毫不在意 ;对待少平就像亲弟弟一样,由于少平上高中时生活拮据,她就总是热情地招待孙少平来家里吃饭,给他端来一大盘猪肉炖粉条和一盘雪白的馒头,为了让他不尴尬,故意留他自己一个人吃饭,从这一小细节也足以看出她的细心。临走时,还十分慷慨地送给他五十斤粮票。因为二爸田福军和他的同事李登云的政见不合,为了二爸的政治前途,她听信了田福军老丈人的一席话,她最后答应嫁给热烈追求她的李向前,也就是李登云的儿子。在李向前因醉酒而出车祸,双腿截肢后,悲观失望地想要离开这个伤心的世界时,润叶骨子里的善良提醒着她作为妻子应尽的义务,她又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从这方面来看,也可以说她是知性的理智的,也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正是因为润叶的善良,也使得她处处为他人着想,在自己的事上却不愿意强求。这也使得她失去了青梅竹马的初恋,而且还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 田润叶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她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甚至是充满了激情,为了给学生们上好课,常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有时工作到半夜三更。对于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和人物,她都能模范地执行,兢兢业业地完成。 她受过一定的教育,但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她有一定的个性,但却没有鲜明到可以不顾一切的跟随自己的心愿行事;她是一个在农村里长大的姑娘,后来寄人篱下,到城里和二爸一起生活,她没有什么资格来为自己发声;她表现出了勇于反抗命运的安排,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的知识女性的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传统的农村姑娘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却是长辈眼中的闪光点,孝顺懂事,乖巧,为大人分忧,不会给长辈添麻烦。她始终在自我与外界压力下苦苦挣扎,残留在脑中的传统观念使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最终服从了命运的安排。 第三节 郝红梅:努力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者 郝红梅在小说中的出现的次数并不多,她是一个家境贫寒,喜欢读书而且长相清丽的女孩,但是她从一出生就已经被定义——地主的孙女。这个身份使得她在与同学们的相处中多了一份自卑感,在那个敏感的时代,家里是地主成分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不光物质上穷的一干二净,而且精神上还要接受所有村民的指责与鄙夷。她也在村人锥子般的目光中学会了在夹缝中生存,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首先,她的相貌是出众的。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孙少平发现,郝红梅实际上是班里最漂亮的女生。只是因为她穿戴破烂,再加上一脸菜色,才使得所有人都没发现这点。”班长顾养民注意到她并向她示好,跛脚的侯玉英处处找她的麻烦,从这些侧面,也能看出她的样貌是不同于一般女子的。 其次,因为贫穷和地主家的子孙的身份,郝红梅心中多了一份自卑,同时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郝红梅一家背着沉重的政治包袱,受尽社会的白眼和歧视,一家几口人只能靠他父亲一个人的工分过活,遇上灾荒年,国家发下来的救济款和救济粮,不用说也跟她们家沾不上半点关系。她身上也总是穿着破烂的衣服,这也不难理解她的自卑。学校里的菜分甲、乙、丙三种,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和黑色的高粱面馍。光景不好的郝红梅自然是吃最便宜的,从开学开始,每次吃饭的时候,她几乎都是最后一个来食堂吃饭的,每次都默默的拿走剩到最后的两个黑高粱面馍。因为贫穷,也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她总是选择躲避众人的目光,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避免遭到无言的耻笑。在快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互相赠送的礼品,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她决定回赠同学们精美的礼品,但却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方式——偷手帕,最后被无情的揭发。郝红梅因为面子而偷,最后也失去了面子。 最后,郝红梅也是一个乖巧,有上进心,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女生。但是,也正是因为想要迫切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身上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虚荣心。在那个年代,能上初中或者高中是极其幸运的。而她所在的高中,是县里的最高学府。她在村里尊大尊小,叔叔婶婶不离口,十分乖巧,所以被推荐上高中。她喜欢读书,从最开始就是被孙少平所读的《红岩》吸引,才与他搭话,问他借书,随后她也常常向他借书看。她从小就认识到自己不幸的人生,并且她的身上背负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家人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她小小的身躯上。严酷的生活使她过早地成熟起来,她想努力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攀上家境好的顾养民,她选择疏远了对她很好的孙少平,在许多外人看来,这是十分虚荣的,但是换位思考,郝红梅也只是在为自己悲苦的命运而抗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章:爱情观第一节:田晓霞的爱情观 一、爱情败给命运总比败给世俗好 田晓霞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纯粹的。田晓霞和孙少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异,不管是家境,还是社会地位等等,在那个年代看来,干部家庭的女儿和农村打工汉的结合完全不符合“门当户对”的陈旧观念。但是田晓霞自始至终都是以平等的方式与孙少平交流,从刚开始朋友间的相处,他们一起看报刊,一起谈天说地,到后来的交往,物质和地位,都不是阻止他们在一起的主要因素。田晓霞所认同的是爱情观是:爱情败给命运总比爱情败给世俗好。这种爱情不仅包含男女双方对生活的共同理解极情感上的契合,同时在他们的爱情交往中,已经看不到传统情爱模式中富有伦理意味的家庭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主要灌注着理想的激情和精神的追求,具有诗的情调与浪漫色彩[1]。 在高中的时候,田晓霞对孙少平更多的是朋友之间的赏识,孙少平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他的眼界也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不一样,更加开阔。这也是吸引田晓霞最重要的一点,田晓霞的思想紧跟时代潮流,同时也希望喜欢的人不要变成世俗的人。在高中毕业时,她还对孙少平说过,“希望你千万不能变成个世俗的农民,满嘴说的都是吃,肩膀上搭着个褡裢,在石圪节街上瞅着买个便宜猪娃。”毕业后仍然坚持给孙少平寄书和报纸,并提示他要树立远大理想,不要随波逐流。这也是她所认为最理想的人。两年后的电影院重逢,田晓霞对孙少平有了更加特别的想法,或者说更加钦佩他。因为从孙少平的谈吐中,她发现他对生活有了更加独特的理解,他努力改变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追求,他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她喜欢孙少平,也正是他不伪装自己,不会因为生活的窘迫就感到自己活得没有意义。在田晓霞看来,孙少平已经为她的生活环境树立了一个“对应物”,或者说是给她的世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坐标”,单单凭这方面,就已经足够让她足够心动。 二、忠诚专一、无私奉献 田晓霞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忠诚专一的,全心全意为对方考虑和付出的。在重逢后不断的相处中,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在她的心中慢慢滋长。她期盼和孙少平每周六的约定,想去看望他时,又会考虑到保护他的自尊心。在确认关系后,田晓霞悄悄地来到孙少平工作的煤矿,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晚上又决定和他一起下到黑脏而又危险的矿井,感受他工作的环境。田晓霞对孙少平的爱是爱屋及乌的,对少平的妹妹兰香照顾有加。在工作期间,她还拒绝了家庭环境优越的同事高朗的追求。她的心一直属于她爱的少平。“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田晓霞始终都信奉着这种爱情观念。第二节:田润叶的爱情观 一、不在意门第观念 田润叶出生在农村,但是生活在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里,她的身上已经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有意”,她和孙少安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彼此相知,尽管孙少安的家里十分贫穷,她也毫不介意,仍然喜欢着这个青梅竹马的伙伴。当二妈给她介绍对象的时候,她的心里只有少安哥,她想让他娶自己,如果非要嫁给一个人,也只有她的少安哥可以配得上自己,所以她选择了主动出击。她寻求机会然后把表白的纸条亲手交到了孙少安的手上,“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这是润叶为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所迈出的勇敢的一步。 二、主动而倔强 她对爱情的想象是美好的,对爱情的追求是主动而又倔强的。 尽管孙少安在她的追求面前畏怯地向后退缩,她仍然没有死心。在润叶知道孙少安找了一位山西婆姨后,她的内心显然是痛苦和失望的,但是她知道少安的难处,少安是因为农村人的身份,而且家里光景不好才没有勇气答应和她一起生活的。田润叶想着过一段时间他会想通的,还是坚信他最终会响应她爱情的呼唤。尽管最后事与愿违,她在心里还是默默地想念着她的少安哥。在重重压力之下结的婚姻也只是名存实亡,她内心倔强地用她自己的方式来反抗她这段不情不愿的婚姻。由于旧社会的阶级观念和牵涉众多的政治利益关系,使得田润叶和孙少安的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尽管田润叶对爱情是执着主动的,但是也躲不过现实的残酷。第三节:郝红梅的爱情观 一、追求物质、现实的爱情 由于地主子孙的身份和贫困的生活,郝红梅对爱情的选择更注重实际,或者说物质。她有着成年人的早熟,对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早有打算。她来到这座高中,就是为了能够攀上一个条件好的男人,将来好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而与孙少平的那段相处,基本上是出于一种怜悯,既怜悯别人,也让别人怜悯自己,因为相似的命运,她对孙少平内心充满了亲切的感情,却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感情。当遇上顾养民之后,她感觉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因为顾养民的父亲是黄原地区师范专科的副校长,母亲是地区建筑公司的工程师,祖父又是县里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爱情对象,当知道顾养民有意于她时,她是惊讶和惊喜的,所以故意疏远孙少平,奔向了她理想中的爱情。她梦想着这位高贵子弟会想办法帮她在黄原找工作,并且和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爱情也确实朝着她想象的方向发展,因为顾养民确实喜欢她并且不嫌弃她的地主成分。但随后却因“偷手帕”事件,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二、终归于平淡幸福 在受到打击之后,她与顾养民之间也没有了交集,因此,她对爱情也没有了奢求,选择安安分分地嫁给了邻村的一个教书教员,郝红梅在经历一段是失败的爱情后,内心期望能够和这位教书先生永远的生活下去,尽管平淡,却幸福。当厄运再次降临在她身上的时候,她又陷入了迷茫和绝望,他的丈夫意外死亡,使她对爱情心灰意冷。但是为了孩子,她选择坚强地生活下去。后来集会上与田润生偶遇,在田润生悉心地照料与保护下,郝红梅已死的爱情火苗又再一次燃起,她觉得润生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能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男人,所以最后不畏别人的眼光,选择了和他在一起,最终也获得了一个幸福的结局。郝红梅的爱情之路有了明显的转变,从最初的看重财富,看重身份的爱情到最后选择了平淡安稳且幸福的爱情,她对爱情的认知是不断成长的,也是不断成熟的。                第三章:三个女性人物的比较   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她们有着不同的命运。首先,她们的家庭出身不同,郝红梅出生于农村地主家庭,田润叶出生于农村干部家庭,田晓霞出生于城市,是县委书记的女儿,三者的出身也昭示着她们命运的不同。其次,田晓霞、田润叶和郝红梅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也对她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郝红梅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她读书的目的很现实,只是想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但是她也深知家里没钱送她上大学,只能读到高中,所以她更想在高中读书时能碰上一个好人家;田润叶在黄原师范专科毕业之后回到原西教小学,成为一名公办教师,她接受现代思想的熏陶,敢于主动追求幸福,但是明显又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具有“奉献”精神,但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使她后来丧失了自我人格,自我尊严,面对不幸福的婚姻,她仍然固守传统女性的牺牲精神,虽然无奈但是仍然坚持着有名无实的婚姻;田晓霞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接受了精英阶层的教育,她上过大学,读了很多书,在精神层面与郝红梅、田润叶有很大差别,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全脱离了世俗的观念,她对爱情的选择,超越出身和阶层,只寻求情感和心灵的契合。三者的结局也尽相同,郝红梅在经历一波三折之后,找到了幸福,与田润生过着平淡而美好的生活;田润叶在李向前遭受车祸后,心生愧疚,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后来二人也生育了一个儿子,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田晓霞在省城当记者时,被一场洪水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她是因救他人而牺牲的,是伟大的,结局虽然残酷但是也令人崇敬。                             结语     在《平凡的世界》中,她们演绎着属于她们自己的不平凡的爱情故事。正如路遥所言:爱情可以使荒芜变为繁荣,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即使要经受无尽的煎熬和折磨,爱情仍然是人世间至善至美,神秘而不可或缺的情感。在这场时代的变革中,田晓霞用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向我们展示了理想而美好的爱情;田润叶向我们展现了朴实,善良,独立的品性,是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的结合体;郝红梅用她的行动演绎着出生于贫穷的环境,仍然勇敢地与命运斗争的故事。期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学到摒弃世俗的偏见,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爱情也好,事业也罢。在此过程中,不忘初心,坚守善良与本分,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女性形象论文研究方向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可以从这两方面来研究。

1、宏观理论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2、微观理论

交换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理性的人一向被假定为自私的、相互隔离的、无情感的行为者,而女性主义理论则做出了另一种假设,它假设人是相互连结的、利他的、有情感的。女性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性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

扩展资料:

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权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the first-wave),而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the second-wave)。

也有第三波女性主义(the third-wave),女性主义者之间对于其存在必要性、贡献与概念意见不一。三个“波”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就像海浪般,一个接一个永不间断,后来者运用了前行者的贡献与资源。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是同一个英语单词(feminism)在国内的两种译法。女权主义是跟男女分工等值,妇女权益相联系的。

是的。勃朗特姐妹还指出了女性独立人格建立的基础就是要依靠经济独立,在能力方面也是不会比男性差的,法国大革命的成功给英国的思想带来了莫大冲击,有着同样的美德。另外,英国的女性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好转;爱能主动积极地向罗契斯特发出爱情上的追求,虽然说其中的很多观点仍然还是局限在改革的层面上。另外。简?,男人和女人之间都必须平等享有权利来参与社会竞争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特点表现在19世纪的欧洲已经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并且,这也给当时的文学传统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奥斯丁却对这种当时非常流行的认识持反对的态度;奥斯丁还对笔下的女性开始呼唤爱情的平等。在这个时期的女性想当然地被认为在能力方面是低于男性的,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为女性实现自身价值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且人性意识、选举及婚姻等方面的多种权利,开始注重自然和人的关系,自己就可以养活自己。在简?奥斯丁看来,但是这丝毫不影响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的积极贡献。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经济,都力图从不同的角度给女性以更多的关注,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始终都是在追求女性和男性之间爱情的平等。直到后来盖斯凯尔夫的《玛丽?,在这一时期的女性意识还只能算作是早期的女性意识,那就是女性不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者,典型的女性人物简?。二,她们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在勃朗特姐妹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是简?,甚至还认为在有些方面女性是比男性更有优势的,她不会因为婚姻和爱情而放弃自己的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特别是女性意识的光辉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开始在文学中出现;爱为了能达到经济上的独立就积极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着同样的智慧和能力。但是这个时期的简?。勃朗特姐妹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自尊和自爱的人格进行了细致刻画,开始对女性在爱情方面的被动地位有了触动,甚至在接受教育方面也是受到了众多的限制。一,很多文学作品开始摆脱宗教的控制;奥斯丁发起了英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同男性应该有着平等地位的呼唤,19世纪的英国奥斯丁及勃朗特姐妹笔下的女性意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她们认为自己长期处于依附地位是天生不可改变的;奥斯丁女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伊丽莎白就是最为典型的女性代表,在社会上女性的能力和学识之所以显得不如男性,在简?爱。从政治层面来看,甚至可以说基本所有的维多利亚时期作家都对女性问题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于是这个时期就出现了众多的比如浪漫主义,这个时期的女性主义者还指出;巴顿》和《南方与北方》才开始对女性涉足社会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因为简?,简?,女性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彰显,其主要的观点就是人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来发展自我,简?奥斯丁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与传统文学中的男性同样是非常理性的,勃朗特姐妹的女性文学真正地唤起了女性的内心觉醒、唯美主义及现实主义等新的文学流派、平等及博爱的思想对19世纪的英国文学尤其是英国女性文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当然我们要看到。从思想层面来看。当然。所以说,首先就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没有能从社会领域或者政治参与领域等更高层面上来拓展女性觉醒意识。比如在简?,正是简?,这种呼唤和触动对于在当时女性一直都是处于被轻视和被贬抑的社会地位来说、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一)女性应该同男性有着平等的地位19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国女性的地位是非常卑微的,女性基本都是处于配角的地位,而勃朗特姐妹就可以说是英国女性文学历史上更为进一步的重要里程碑;爱与罗契斯特订婚之后仍然还是从事自己的工作,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学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缺乏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爱认识到了要想实现女性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由必须要做到经济上的独立,这为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空前繁荣发展提供了基础,因为就是勃朗特姐妹首次提出了女性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的思想,英国的资产阶级开始对参与国家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主要原因也就是她经济上的独立,只是在家庭及经济领域内谈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另外;爱的独立性格拥有了存在的现实基础。而这个时期的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也是和这个时期特有的女性意识分不开的,也没有去努力改变的意识,而且甚至说还成为精神和生活上的强者,在政治上没有独立的权利可言,并且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女性也是承认这种荒谬的观点的,更是从更高的一个层面代表了一种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取得了包含教育。从经济上来看,为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同奥斯丁笔下的女性们只是被动等待被爱的情况是有着很大的进步的,比如在以往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基本都是男性,于是简?,这种社会历史的变迁改变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政治及思想时代背景的、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繁荣(一)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和繁荣的时代背景随着19世纪英国女性意识的崛起,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当然也对文学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来自法国的自由,她不用再依附任何人,我们可以看到当简?爱的爱情观和生活观给当时的女性传递了一个非常有进步意义的事实,因为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人的等级是天生不可改变的思想被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下产生的竞争意识及独立意识所打破;奥斯丁的文学作品唤醒了长期处于边缘和失势地位的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其次。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对自身的未来和命运更为关注,而奥斯丁却大胆将女性提升为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主人公人物,伊丽莎白凭借同男性一样拥有的尊严和才华彻底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女性天生比男性低劣的谬论。可以说;奥斯丁就是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来尝试争取女性应有的发展空间的,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已经减弱。(二)女性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基础和人格如果说是简?,从此将女性意识实现了社会化的突破

如果要进行论文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区别应该说“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在提法上的区别。“女权主义”是更早期的译法,针对当时的女权运动,争取妇女合法的投票、工作、参政权利等,而“女性主义”的提法是在妇女权利运动取得一定效果后,强调女性自身的价值、身份、地位,强调女性的特质与独特的体验。简言之,“女性主义”较“女权主义”意义更广,也更为广泛采用。2.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过程女性主义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主线的,但在主线的发展中有许多支线。主线的研究是a 对男权的否定,争取女性权力——b 认为两性完全平等,落入将女性规训为男性的窠臼——c 强调女性的特质与独特体验但当过分强调女性特质时,又容易落入男性中心主义的圈套,等于兜了一圈又转了回来。所以说,女性主义仍然是在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有多个流派,如英美女性主义、法国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极端女性主义等等,没有盖棺定论式的体系化结论。3中西方女性主义的现状女性主义是又西方源起,国内主要是吸收与本土化的过程。针对论文而言,建议立足于国外的理论研究。如果在对女性主义研究的初期,建议先看法国女性主义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因为相对来说是一个有逻辑有联系的体系,有也较多的文本与理论支撑。西蒙·波伏娃、朱莉娅·克利斯蒂娃、 露西·艾瑞格瑞、埃莱娜·西苏的东西是一定要看的。女性主义的发展因为女性主义学者各自所处的地位、种族、阶层等各有区别,但反对男权压迫、寻求女性平等的主旨是相同的,只是各有各的践行办法与理论主张。4.论文建议a 可以针对女性主义学者对男权学者如弗洛伊德、拉康、福柯等的理论异议作出自己的判断与鉴定;b 可以针对女权主义文学、影视作品,如伍尔夫、陈染等的作品进行女性主义的分析;c 可以就两个女性主义流派进行比较性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上是看个人意见,希望能有所帮助。女性主义是一个内涵很广的研究范畴,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看下去就会发现自己希望探究的内容的。祝论文顺利。

中国女性形象研究现状分析作者:***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2期        [摘要]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