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运河的论文题目介绍

发布时间:2024-07-03 15:10:53

关于运河的论文题目介绍

杭州是天堂,西湖是明珠,运河就是一条美丽的彩带,欢迎您来运河游玩,看看运河的变迁,感受我们的杭州梦。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京杭大运河的 话题 作文 5篇,希望大家喜欢。

运河之声

我是清澈的京杭大运河,清的能映出两岸的美景,能映出天空的飞鸟。

人们喜欢围绕着我散步,孩子们天天都在我身旁嬉戏玩耍。每到清晨和傍晚,老人们来到我身旁 说说 笑笑,听得我心旷神怡;他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舞蹈,舞得我心里痒痒地,也随风舞动起来,惬意极了。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高兴,真希望就这样一直美下去。

可好景不长,不知从何时起,一片空地上建起了一栋栋高楼。此后,我的嘴里就连连不断地被灌进令人呕吐的黑水。我的身体开始隐隐作痛。“求求你们了,不要再排污水了。”但人们仍不停止,我的全身都变得黑臭,开始散发出浓浓的恶臭,引来嗡嗡飞行的苍蝇。人们经过我的身边,都捂着鼻子小跑离开,我的心在哭泣。

一天来了一批神情严肃的工人。他们对着我指指点点。我心头一紧,“莫非又要来一阵更加猛烈的污水排放吗?”不久他们又搬来了很多仪器,开来了大大的挖掘机,把我肚子里的“肥”淤泥清理干净,还投放了很多水生植物、鱼和各种“粉末”。周边的工厂也都陆续搬走,排水口也再没有那些黑臭水的流出。

渐渐地,围绕在我身边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看着我清澈的脸庞,露出了笑脸。“哇,我变得比原来更加的美丽,而且还开始闻名中外了。”“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她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 文化 遗产之一……”一条行进中观光船的船头,传来了导游洪亮的声音。阳光下,船缓缓地迎风驶来,我眯起眼睛甜甜地笑了。

运河变迁

我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边,对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将近一千八百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要是从开凿时间算起,它都有2500多岁啦!数不清多少的船只穿行于此,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功不可没的。而这些年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运河也大变样了。

从前的大运河我并不十分了解,都是听奶奶讲起的。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运河边有几座铜像,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纤夫。从前啊,只有划浆和摇橹的船,一遇到天气不好,那可就麻烦了,就得靠岸上的纤夫使劲拉,船才能前进。你瞧,他们光着上身,穿着草鞋,有的拉着绳索,有的背着绳索,还有的索性把绳索绑在腰间,弓着腿、弯着腰,艰难的前行。

小河直街那儿有一个运河码头旧址,这是以前停靠船只装卸货物的地方。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几座铜像,有四个工人光着身子奋力扛着一根大木头,有一个工人把巨大的油桶横着滚动,还有一个工人把油桶竖起来挪动。奶奶说,这些铜像展现的就是当年码头工人辛勤劳动的场面。

我朝着运河里望了望,现在哪里还有划桨和摇橹的船啊?纤夫也早已没有啦!运河里各种船只川流不息:有往返于武林门和拱宸桥的运河游船;有杭州特有的水上巴士;还有大货船。看,长长的运输船队开过来啦,可能有上千米长吧,真像一条长龙在水面上前行。

再看看运河边挂在柳树上的灯吧!每当夜幕降临,就像黑丝绒上缀满了钻石,时而上升像万箭齐放;时而下降如 大雪 飘落。我身边高楼大厦的外墙,也上演着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灯光秀。离学校不远处是胜利河美食街和大兜路美食街,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运河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站在运河边向北远望,拱宸桥横跨运河两岸,有着久远历史的它见证着运河的变迁。随着G20盛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变得更美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运河也变得意气奋发,洋溢着青春。作为小小杭州人,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让大运河变得如此美丽?那一定是全体杭州人民齐心协力打造的杭州梦!

运河夜景

我的家在杭州,京杭大运河从我家小区门前流过,我上幼儿园时每天沿着运河边走路十几分钟就到学校了,放学时,我又沿着运河蹦蹦跳跳地回家,运河是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和妈妈去运河边散步,河边微风习习,吹拂着我的脸颊,真凉爽。运河两岸有许多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到河面就像一个个小姑娘的长发随风飘扬。还有一排排五彩缤纷的彩灯,明媚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河水波光粼粼,一艘水上巴士从河面驶过,船尾荡起层层涟漪,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美丽。

我和妈妈来到北新关码头,放眼望去,河对岸是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城市的霓虹灯的照射下非常的辉煌气派,而河这边是古老的小河直街和桥西直街,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码头上面是纤夫广场,广场上有好几尊铜像,塑的是一些满头大汗正在拉纤的纤夫,孩子们在铜像旁边嘻戏玩闹,阿姨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让宁静夜晚顿时热闹了起来。北面不远处是一座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古老的石拱桥----拱宸桥,沿着桥的边缘有一排耀眼的灯光,使拱宸桥看起来就像一道彩虹,把两岸连了起来,同时也是把古老和现代连了起来。往南看是大关桥,而往西看则是通往西溪湿地的余杭塘河。在这两河交汇处,每天南来北往的货船在运河上面缓慢前行,这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真为自己住在运河边而感到自豪。

大运河的四季

身边的京杭大运河,像一条长长的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很是漂亮。

春天,大运河上船来船往,灯火辉煌,船的主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他们在船上要度过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我觉得春天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一条“财富之河”。

夏天,大运河的水温会达到近30摄氏度,我好想在河上建一座“冰城”,让船上的渔民找到一个凉快之地,让他们尽享欢乐时光。那时候,大运河就可以变成一条夏日“冰之河”了。

秋天,大运河边金黄的叶子就会一片片飘落到河面上,像一叶叶小舟漂浮在水中,秋风吹来,片片小舟欢快地航行着。秋天的大运河又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落叶之河”。

冬天,天气冷了,大运河也结了冰。如果把宿迁看做一个巨人,大运河就像巨人身上的一条美丽的腰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冬季的大运河则成了一条“冰腰带之河”。

身边的京杭大运河真美啊!

家乡的运河

大家知道京杭大运河吗?“杭”就是指我的家乡杭州,它是运河的尾端。运河既不像黄河那样汹涌宽广,也不像大海时时掀起朵朵浪花,她是那样安宁,那样温柔,仿佛慈祥的母亲守护着美丽的杭城。我家就住在运河的附近,我不仅欣赏过它白天的热闹繁华,还感受到它夜晚的光彩夺目。

运河上有一座古老又威武的桥叫拱宸桥,上面游人如织,上上下下,好不热闹。游客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欣赏河面装着沙子的船只慢悠悠地向远方驶去,发出一阵阵突突声;有的在欣赏水上飞来飞去的白鹭,在微风中,在阳光中,它们飞得忽高忽低,拍动着翅膀横掠过河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河面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运河两岸有一排排大树,有一片片黑瓦白墙的房屋,倒映在水里,若隐若现,似乎一幅精致的水墨画。

到了夜晚,运河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一盏盏彩灯勾画出运河的美丽轮廓,一条条彩带装点着古老的运河,一束束五彩缤纷的灯光照着它,河面上就像撒了满天的星星,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运河在灯光的装扮下一下子就变年轻了。

家乡的运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是隋朝时候开凿的,是由二十多万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开凿的,里面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运河的 故事 ,就可以走进京杭运河博物馆去看一看哟。

我还做了一首诗,送给家乡的运河:

运河历史真悠久,

美丽杭州来压轴。

白天往来船只走,

晚上赏游灯光秀。

相关 文章 :

1. 京杭大运河的全线开通

2. 京杭大运河经过地方

3. 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4. 北京京杭大运河源头在哪里

5. 描写河流的作文:京杭大运河的自述

6. 地理世界之最

7.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国大运河是我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它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2006年,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促进和加强了中国东部地理经济区域的发展和繁荣,稳定了国内的政治经济格局,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对古代中国大一统观念的产生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加强了地区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运河沿岸衍生出独特的城市与村镇。那些历代曾扮演过运河重要节点的城镇均受到运河的影响,经济不断繁荣,城市逐渐发展,为今天留下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遗产。总之,中国大运河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它的建成和持续运行实现了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国内南北方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论京杭大运河的经济影响2006浙江工业大学“聚焦京杭运河 保护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刘毅[摘要]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作为当时国内南北交通的主要命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文明的背后却是禁止外贸与闭关锁国。[关键字] 经济 国内贸易 对外贸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 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公里)长二十多倍。大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京杭大运河,当我走进大学到达杭州时,就已经被大运河的魅力所征服。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城有扬州、苏州、杭州……;物有陶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至于运河沿线产生的名人,更不可尽数也。当时我的感想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走一趟运河足矣。那时我对大运河只有赞叹,缺乏思考。如今,我们小队一行人,满怀着激情,在楮华东老师的指导下,踏上了此次运河之旅。带着对古运河文化的憧憬,我们从杭州出发,走过了淮安、聊城、临清、通州。一路上深深的被大运河边的文化遗产所折服,其数量之多以及其意义之远大另人叹为观止。做为一名主修经济学类的大学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运河之所以能产生如此规模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背后必定有着其独特的经济基础与渊源。我也是带着这些思考与疑问走完了此次运河之旅程,并颇有感悟。中国的地形地势是西高东低, 其诸多的天然大江大河基本都是由西流向东。 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水路运输曾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人们靠肩挑背扛牲口驮,运载能力极其低下,陆路运输费用至少是水陆运输的30倍以上,就现代而言,其水路、铁路和公路的运费仍大致比例为1:5:10。 人类社会利用天然河流发挥舟楫之利上千年的历史,水运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欧经济发达国家辐射范围广阔的大市场,就是由水路运输形成的。曾有专家撰文指出:“古代中国资本主义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理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流域内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上千年来,东西纬度方向气候基本变化不大,使得上下游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大致相同,夏粮小麦,秋粮菽粟。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东西方向上农产品的一致性,使得上下游地区之间农产品输送不存在比较利益,利用水路运送农产品获取不到经济收益,不能有效地刺激商品贸易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从河流特性上,在中国夏秋两季河流洪水涨满,泥沙俱下,时常河水泛滥成灾;到冬春两季,则几乎是干涸断流,水位变幅大,河床宽浅,航运能力极其低下且难以建立码头,不利于发展水运。 然而, 我国南北纬度方向跨度大、气候变化大、农作物品种差异也较大。例如:北部旱地产麦粟,南部水田产水稻。另从货物总量上看,南粮北运,北盐南运,商品运输比较利益大。但是,由于南北方向上却没有天然河道供开辟水上运输,路陆运输的费用又极其高昂,这就极大地桎梏了古代中国南北方向上的商品物资流通与交换、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的工程位置及线路规划,充分体现了大水利的规划思想。运河绵延2400多公里,流经江、浙、鲁、冀、津、京六省市、联通钱、长、淮、黄、海五水系;贯穿华夏大地与南北、弥补中国南北方向无天然河流之短、扬内陆水上运输之长。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其规划思想之恢弘,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值得我们当代人认真的学习和思考。 据有关专家指导早在唐宋两代,由于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渐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国内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称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国内贸易显著增长。据说,天津最初就是隋朝大运河连到天津后才逐步形成的,至今天津南北承接北运河和南运河,还有条路就叫运河路。以沧州为例大运河在沧州,如同长城一样蜿蜒曲折贯穿南北全境¬,把沧州一分东西,它像一片叶子的筋脉,串起了运河南北两岸城乡人们的生活。现在,沧州人还习惯把运河以西的沧州叫运西,沧州以东的地方叫运东。沧州的一个区,¬就叫运河区。沧州作家宋子平认为,大运河选择了沧州是沧州人的幸运,因为有了这条贯通南北的水系,就有走出去的条件,是它成就了沧州人闯天下的渴望。沧州人历来是有周游世界¬的传统的,吴桥的杂技艺人、泊头的铸造技师们就是这样走出沧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运河不只是历史,也不只是风景,它今天还在为人们提供着便利,至今还担任¬着引黄济津蓄水工程主河道任务。同样的,象沧州这样因运河而发展的城市并不少,但是在我们走完大运河的全程之后,与我刚开始对大运河的想法又有所不同了。 虽然大运河当时在我国境内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更关注与中国东部沿海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大运河中风帆往来、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我国东部的近海上,却没有出现南来北往的航船。大运河繁荣的代价是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我曾跳上一艘运沙船,船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望着紧握船舵,目视前方的船长,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三次环球航行的库克船长,他给英国带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库克曾经也是一艘运煤船的船长,但他航行在波逐浪涌的北海。我在想,库克当船长时,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上早已经有过无数的船长,为什么这些船长中没有产生出中国的“库克”?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由“近邻”中国人而是由“远客”库克来发现?我想起梁启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 面对一张中国地图,我发现这样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从杭州到天津,整个中国北方的海岸线上,城市十分稀少,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密集的城市带相比,中国东部的海岸城市寥如晨星,即使这几个晨星般的城市,也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为什么? 也许有专家会用地理因素来解释,比如中国的海岸,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为泥沙海岸,以南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水深、沙少容易建港口,由港口又可以发展为城市。泥沙海岸则相反。但许多事例否定了这一点,比如上海、天津…… 我觉得这一切与大运河有关。从隋代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利用大运河构筑了一个中国文化的三角形核心区,历代的首都均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繁华的城市在三条边上。运输问题通过运河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沿着海岸的海上对买贸易运输被忽略了,或者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统治者看来,有大运河足矣。 因此我进行了这样一个推测:是大运河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中国人的意识中更多的是“运河意识”而不是“海洋意识”。 从扬州返回时,我选择了沿着大运河东面的海岸线走,我走过荒芜的海岸,也走过像日照、连云港、荣成、威海、东营这样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我认为这些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早就应该出现在那里,到20世纪,才出现在渤海和黄海边,已迟到了千余年。 由京杭大运河我想到了长城,这二者是中国大地上最大的人造工程。但它们绝不仅仅是工程,它们是中国国土的构架和格局,它们决定了中国国土的大小及形状。但按长城和大运河这种格局和思想,中国的国土形状充其量也就是个三角形,绝不会是今天这种昂首翘尾的雄鸡形状。靠农耕的汉民族是很难突破长城和大运河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的。是外在的力量帮助汉民族冲破这一束缚。打破长城束缚的是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是他们把长城外的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带入了中国的版图。突破大运河框架的束缚,走向东部沿海的这一步,则充满了屈辱和痛苦,因为这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通过开埠通商实现的。这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的损害中国人尊严的条约。但历史是神奇的,它把坏的变好、好的变坏,屈辱变成了繁荣,伤害变成了帮助。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的萌生和发展如是说。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又一遗憾:我们失去了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大运河从北向南截断了许多流向大海的河流,其中的典型是淮河。明代修建的运河大堤斩断了淮河,使本来流向大海的淮河潴留成了一个悬湖——洪泽湖。淮河成了一条没有了下游和三角洲的河流。 在淮阴郊外的旷野里,我见到了淮河流向大海时的旧河道,它空旷、寂寥,像一段遗失了的记忆。我顺着干涸的河道向远方凝望,想象着河床中水波荡漾、大江东去,河面上舳舻相接、风帆如墙,岸上市井相连、港口相望的景象……

大运河长达2700公里,前后开通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等,而完成这些工程的时间却只有从公元584年到公元610年的这短短三十年不到。584年3月到8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隋炀帝就发动了河南一百多万民丁来开通济渠。渠成后,隋炀帝开始了第一次下江南,其声势浩大、前所未有。几年后,又征了一百多万的河北军民开挖永济渠。晚唐韩偓在《开河记》中记载,隋炀帝派了当时的酷吏麻叔谋负责挖大运河,强制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修运河,一共征发了360多万人。为了保证后勤,又从5户中抽一人,负责民工的伙食。为了防止民工逃跑,派了5万彪悍的壮汉负责监工。为了大运河而死者不计其数,从这方面来说,隋唐演义等小说也不算抹黑杨广,只是演义杨广是为了自己享受,历史的杨广是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大运河是用天下子民的血和肉开通的,经历三征高句丽、经历大运河,国内阶级矛盾愈演愈烈,这使得普通百姓不得不走向朝廷的对立面。凡事有利必有弊,在那个时间段,大挖运河无疑是劳民伤财之事,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却也做了许多的贡献,运河沟通南北,无疑是成了南北经济的大动脉,运河将南方的物资运到长安、洛阳,解决了这沿途的粮食问题,大幅带动了这从南至北的商业流通。

关于运河文化的论文题目

论京杭大运河的经济影响2006浙江工业大学“聚焦京杭运河 保护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刘毅[摘要]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作为当时国内南北交通的主要命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文明的背后却是禁止外贸与闭关锁国。[关键字] 经济 国内贸易 对外贸易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 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公里)长二十多倍。大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京杭大运河,当我走进大学到达杭州时,就已经被大运河的魅力所征服。这岂止是一条河,这是文化带,是遗产长廊,是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的展示长廊:城有扬州、苏州、杭州……;物有陶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至于运河沿线产生的名人,更不可尽数也。当时我的感想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走一趟运河足矣。那时我对大运河只有赞叹,缺乏思考。如今,我们小队一行人,满怀着激情,在楮华东老师的指导下,踏上了此次运河之旅。带着对古运河文化的憧憬,我们从杭州出发,走过了淮安、聊城、临清、通州。一路上深深的被大运河边的文化遗产所折服,其数量之多以及其意义之远大另人叹为观止。做为一名主修经济学类的大学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运河之所以能产生如此规模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背后必定有着其独特的经济基础与渊源。我也是带着这些思考与疑问走完了此次运河之旅程,并颇有感悟。中国的地形地势是西高东低, 其诸多的天然大江大河基本都是由西流向东。 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里,水路运输曾是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人们靠肩挑背扛牲口驮,运载能力极其低下,陆路运输费用至少是水陆运输的30倍以上,就现代而言,其水路、铁路和公路的运费仍大致比例为1:5:10。 人类社会利用天然河流发挥舟楫之利上千年的历史,水运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西欧经济发达国家辐射范围广阔的大市场,就是由水路运输形成的。曾有专家撰文指出:“古代中国资本主义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理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流域内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上千年来,东西纬度方向气候基本变化不大,使得上下游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大致相同,夏粮小麦,秋粮菽粟。在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东西方向上农产品的一致性,使得上下游地区之间农产品输送不存在比较利益,利用水路运送农产品获取不到经济收益,不能有效地刺激商品贸易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另外,从河流特性上,在中国夏秋两季河流洪水涨满,泥沙俱下,时常河水泛滥成灾;到冬春两季,则几乎是干涸断流,水位变幅大,河床宽浅,航运能力极其低下且难以建立码头,不利于发展水运。 然而, 我国南北纬度方向跨度大、气候变化大、农作物品种差异也较大。例如:北部旱地产麦粟,南部水田产水稻。另从货物总量上看,南粮北运,北盐南运,商品运输比较利益大。但是,由于南北方向上却没有天然河道供开辟水上运输,路陆运输的费用又极其高昂,这就极大地桎梏了古代中国南北方向上的商品物资流通与交换、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的工程位置及线路规划,充分体现了大水利的规划思想。运河绵延2400多公里,流经江、浙、鲁、冀、津、京六省市、联通钱、长、淮、黄、海五水系;贯穿华夏大地与南北、弥补中国南北方向无天然河流之短、扬内陆水上运输之长。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其规划思想之恢弘,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值得我们当代人认真的学习和思考。 据有关专家指导早在唐宋两代,由于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随着运河通航条件的改善和运输管理的加强,运河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渐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亿公斤)。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国内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称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国内贸易显著增长。据说,天津最初就是隋朝大运河连到天津后才逐步形成的,至今天津南北承接北运河和南运河,还有条路就叫运河路。以沧州为例大运河在沧州,如同长城一样蜿蜒曲折贯穿南北全境¬,把沧州一分东西,它像一片叶子的筋脉,串起了运河南北两岸城乡人们的生活。现在,沧州人还习惯把运河以西的沧州叫运西,沧州以东的地方叫运东。沧州的一个区,¬就叫运河区。沧州作家宋子平认为,大运河选择了沧州是沧州人的幸运,因为有了这条贯通南北的水系,就有走出去的条件,是它成就了沧州人闯天下的渴望。沧州人历来是有周游世界¬的传统的,吴桥的杂技艺人、泊头的铸造技师们就是这样走出沧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运河不只是历史,也不只是风景,它今天还在为人们提供着便利,至今还担任¬着引黄济津蓄水工程主河道任务。同样的,象沧州这样因运河而发展的城市并不少,但是在我们走完大运河的全程之后,与我刚开始对大运河的想法又有所不同了。 虽然大运河当时在我国境内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我更关注与中国东部沿海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大运河中风帆往来、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我国东部的近海上,却没有出现南来北往的航船。大运河繁荣的代价是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我曾跳上一艘运沙船,船长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望着紧握船舵,目视前方的船长,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三次环球航行的库克船长,他给英国带来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库克曾经也是一艘运煤船的船长,但他航行在波逐浪涌的北海。我在想,库克当船长时,中国的京杭大运河上早已经有过无数的船长,为什么这些船长中没有产生出中国的“库克”?为什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是由“近邻”中国人而是由“远客”库克来发现?我想起梁启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 面对一张中国地图,我发现这样一个相关问题:为什么从杭州到天津,整个中国北方的海岸线上,城市十分稀少,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密集的城市带相比,中国东部的海岸城市寥如晨星,即使这几个晨星般的城市,也是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租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为什么? 也许有专家会用地理因素来解释,比如中国的海岸,以钱塘江口为界,以北为泥沙海岸,以南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水深、沙少容易建港口,由港口又可以发展为城市。泥沙海岸则相反。但许多事例否定了这一点,比如上海、天津…… 我觉得这一切与大运河有关。从隋代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利用大运河构筑了一个中国文化的三角形核心区,历代的首都均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繁华的城市在三条边上。运输问题通过运河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因此沿着海岸的海上对买贸易运输被忽略了,或者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统治者看来,有大运河足矣。 因此我进行了这样一个推测:是大运河阻挡了中国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碍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生和发展。中国人的意识中更多的是“运河意识”而不是“海洋意识”。 从扬州返回时,我选择了沿着大运河东面的海岸线走,我走过荒芜的海岸,也走过像日照、连云港、荣成、威海、东营这样朝气蓬勃的新兴城市。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我认为这些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早就应该出现在那里,到20世纪,才出现在渤海和黄海边,已迟到了千余年。 由京杭大运河我想到了长城,这二者是中国大地上最大的人造工程。但它们绝不仅仅是工程,它们是中国国土的构架和格局,它们决定了中国国土的大小及形状。但按长城和大运河这种格局和思想,中国的国土形状充其量也就是个三角形,绝不会是今天这种昂首翘尾的雄鸡形状。靠农耕的汉民族是很难突破长城和大运河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的。是外在的力量帮助汉民族冲破这一束缚。打破长城束缚的是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是他们把长城外的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带入了中国的版图。突破大运河框架的束缚,走向东部沿海的这一步,则充满了屈辱和痛苦,因为这是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通过开埠通商实现的。这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的损害中国人尊严的条约。但历史是神奇的,它把坏的变好、好的变坏,屈辱变成了繁荣,伤害变成了帮助。中国沿海的一些城市的萌生和发展如是说。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又一遗憾:我们失去了一条流向大海的河流。大运河从北向南截断了许多流向大海的河流,其中的典型是淮河。明代修建的运河大堤斩断了淮河,使本来流向大海的淮河潴留成了一个悬湖——洪泽湖。淮河成了一条没有了下游和三角洲的河流。 在淮阴郊外的旷野里,我见到了淮河流向大海时的旧河道,它空旷、寂寥,像一段遗失了的记忆。我顺着干涸的河道向远方凝望,想象着河床中水波荡漾、大江东去,河面上舳舻相接、风帆如墙,岸上市井相连、港口相望的景象……

杭州是天堂,西湖是明珠,运河就是一条美丽的彩带,欢迎您来运河游玩,看看运河的变迁,感受我们的杭州梦。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京杭大运河的 话题 作文 5篇,希望大家喜欢。

运河之声

我是清澈的京杭大运河,清的能映出两岸的美景,能映出天空的飞鸟。

人们喜欢围绕着我散步,孩子们天天都在我身旁嬉戏玩耍。每到清晨和傍晚,老人们来到我身旁 说说 笑笑,听得我心旷神怡;他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舞蹈,舞得我心里痒痒地,也随风舞动起来,惬意极了。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高兴,真希望就这样一直美下去。

可好景不长,不知从何时起,一片空地上建起了一栋栋高楼。此后,我的嘴里就连连不断地被灌进令人呕吐的黑水。我的身体开始隐隐作痛。“求求你们了,不要再排污水了。”但人们仍不停止,我的全身都变得黑臭,开始散发出浓浓的恶臭,引来嗡嗡飞行的苍蝇。人们经过我的身边,都捂着鼻子小跑离开,我的心在哭泣。

一天来了一批神情严肃的工人。他们对着我指指点点。我心头一紧,“莫非又要来一阵更加猛烈的污水排放吗?”不久他们又搬来了很多仪器,开来了大大的挖掘机,把我肚子里的“肥”淤泥清理干净,还投放了很多水生植物、鱼和各种“粉末”。周边的工厂也都陆续搬走,排水口也再没有那些黑臭水的流出。

渐渐地,围绕在我身边的人又多了起来。他们看着我清澈的脸庞,露出了笑脸。“哇,我变得比原来更加的美丽,而且还开始闻名中外了。”“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京杭大运河,她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 文化 遗产之一……”一条行进中观光船的船头,传来了导游洪亮的声音。阳光下,船缓缓地迎风驶来,我眯起眼睛甜甜地笑了。

运河变迁

我生在运河边,长在运河边,对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将近一千八百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要是从开凿时间算起,它都有2500多岁啦!数不清多少的船只穿行于此,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是功不可没的。而这些年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运河也大变样了。

从前的大运河我并不十分了解,都是听奶奶讲起的。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运河边有几座铜像,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纤夫。从前啊,只有划浆和摇橹的船,一遇到天气不好,那可就麻烦了,就得靠岸上的纤夫使劲拉,船才能前进。你瞧,他们光着上身,穿着草鞋,有的拉着绳索,有的背着绳索,还有的索性把绳索绑在腰间,弓着腿、弯着腰,艰难的前行。

小河直街那儿有一个运河码头旧址,这是以前停靠船只装卸货物的地方。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几座铜像,有四个工人光着身子奋力扛着一根大木头,有一个工人把巨大的油桶横着滚动,还有一个工人把油桶竖起来挪动。奶奶说,这些铜像展现的就是当年码头工人辛勤劳动的场面。

我朝着运河里望了望,现在哪里还有划桨和摇橹的船啊?纤夫也早已没有啦!运河里各种船只川流不息:有往返于武林门和拱宸桥的运河游船;有杭州特有的水上巴士;还有大货船。看,长长的运输船队开过来啦,可能有上千米长吧,真像一条长龙在水面上前行。

再看看运河边挂在柳树上的灯吧!每当夜幕降临,就像黑丝绒上缀满了钻石,时而上升像万箭齐放;时而下降如 大雪 飘落。我身边高楼大厦的外墙,也上演着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灯光秀。离学校不远处是胜利河美食街和大兜路美食街,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运河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站在运河边向北远望,拱宸桥横跨运河两岸,有着久远历史的它见证着运河的变迁。随着G20盛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变得更美啦,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运河也变得意气奋发,洋溢着青春。作为小小杭州人,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在想,是什么力量让大运河变得如此美丽?那一定是全体杭州人民齐心协力打造的杭州梦!

运河夜景

我的家在杭州,京杭大运河从我家小区门前流过,我上幼儿园时每天沿着运河边走路十几分钟就到学校了,放学时,我又沿着运河蹦蹦跳跳地回家,运河是伴我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和妈妈去运河边散步,河边微风习习,吹拂着我的脸颊,真凉爽。运河两岸有许多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到河面就像一个个小姑娘的长发随风飘扬。还有一排排五彩缤纷的彩灯,明媚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河水波光粼粼,一艘水上巴士从河面驶过,船尾荡起层层涟漪,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美丽。

我和妈妈来到北新关码头,放眼望去,河对岸是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城市的霓虹灯的照射下非常的辉煌气派,而河这边是古老的小河直街和桥西直街,小桥流水人家,真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码头上面是纤夫广场,广场上有好几尊铜像,塑的是一些满头大汗正在拉纤的纤夫,孩子们在铜像旁边嘻戏玩闹,阿姨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让宁静夜晚顿时热闹了起来。北面不远处是一座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古老的石拱桥----拱宸桥,沿着桥的边缘有一排耀眼的灯光,使拱宸桥看起来就像一道彩虹,把两岸连了起来,同时也是把古老和现代连了起来。往南看是大关桥,而往西看则是通往西溪湿地的余杭塘河。在这两河交汇处,每天南来北往的货船在运河上面缓慢前行,这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真为自己住在运河边而感到自豪。

大运河的四季

身边的京杭大运河,像一条长长的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很是漂亮。

春天,大运河上船来船往,灯火辉煌,船的主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他们在船上要度过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我觉得春天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一条“财富之河”。

夏天,大运河的水温会达到近30摄氏度,我好想在河上建一座“冰城”,让船上的渔民找到一个凉快之地,让他们尽享欢乐时光。那时候,大运河就可以变成一条夏日“冰之河”了。

秋天,大运河边金黄的叶子就会一片片飘落到河面上,像一叶叶小舟漂浮在水中,秋风吹来,片片小舟欢快地航行着。秋天的大运河又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落叶之河”。

冬天,天气冷了,大运河也结了冰。如果把宿迁看做一个巨人,大运河就像巨人身上的一条美丽的腰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冬季的大运河则成了一条“冰腰带之河”。

身边的京杭大运河真美啊!

家乡的运河

大家知道京杭大运河吗?“杭”就是指我的家乡杭州,它是运河的尾端。运河既不像黄河那样汹涌宽广,也不像大海时时掀起朵朵浪花,她是那样安宁,那样温柔,仿佛慈祥的母亲守护着美丽的杭城。我家就住在运河的附近,我不仅欣赏过它白天的热闹繁华,还感受到它夜晚的光彩夺目。

运河上有一座古老又威武的桥叫拱宸桥,上面游人如织,上上下下,好不热闹。游客们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欣赏河面装着沙子的船只慢悠悠地向远方驶去,发出一阵阵突突声;有的在欣赏水上飞来飞去的白鹭,在微风中,在阳光中,它们飞得忽高忽低,拍动着翅膀横掠过河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河面的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运河两岸有一排排大树,有一片片黑瓦白墙的房屋,倒映在水里,若隐若现,似乎一幅精致的水墨画。

到了夜晚,运河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一盏盏彩灯勾画出运河的美丽轮廓,一条条彩带装点着古老的运河,一束束五彩缤纷的灯光照着它,河面上就像撒了满天的星星,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运河在灯光的装扮下一下子就变年轻了。

家乡的运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是隋朝时候开凿的,是由二十多万劳动人民辛辛苦苦开凿的,里面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运河的 故事 ,就可以走进京杭运河博物馆去看一看哟。

我还做了一首诗,送给家乡的运河:

运河历史真悠久,

美丽杭州来压轴。

白天往来船只走,

晚上赏游灯光秀。

相关 文章 :

1. 京杭大运河的全线开通

2. 京杭大运河经过地方

3. 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

4. 北京京杭大运河源头在哪里

5. 描写河流的作文:京杭大运河的自述

6. 地理世界之最

7.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

六年级第七单元试卷作文

关于介绍船的论文

哈哈,找现成的可解决不了问题的哦,学校有检测系统的,是过不了,还是整原创的。不会写可以找人代写的,花点钱,轻松过关很值的,还可以省下好多事。我的论文就是在一个叫脚丫代写论文的论文服务网写的,他们是先写论文后付款的,不要定金,很放心的,你可以搜一下,他们好专业的,导师都表扬我了。现在我已经找好工作了,不然还在为论文苦恼。论文真的是最纠结的一件事。找不到还有什么比他更无聊的啦。唉!不讲了,希望我的意见可以帮到你,祝你好运

首先:声明,不是我总结的中国的航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对历史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在陆上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船舶运输担当着主要的交通工具。从"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郑和下西洋,再到现代的先进的远洋技术,中国航海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同时通过海路走向世界, 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发展友好关系,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独木舟 原始人类将巨大树干用火烧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独木舟,是最古老的水水上运输工具。它的踪迹遍于全世界,至今在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群岛的居民,仍使用独木舟作为生产和交通工具。 筏 远古人类就知道将树干、竹竿、芦苇等捆扎成筏,或用兽皮做成皮筏,在水上漂行。筏较独木舟吃水浅,航行平稳,而且取材方便,制造简易。在中国东南山区溪流中,使用竹筏作为交通工具迄今仍然相当普遍。 木板船 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后,人类对木材的加工能力提高了,于是将原木加工成木板来造船。木板船可以造得比独木舟大,性能比筏好。木板平接或搭接成为船壳,内部用隔壁和肋骨以增加强度,形成若干个舱室。早期的木板船,板和板之间、船板和框架构件之间是用纤维绳或皮条绑缚起来的,后来用铜钉或铁钉连接。板和板之间则用麻布、油灰捻缝,使其水密。 桨、篙和橹 舟筏时代的船舶靠人力来推进和操纵,所用的工具为桨、篙和橹。桨不受水域深度和广度的限制,在地中海区域应用极为广泛。古罗马的划桨船,用奴隶划桨,一船桨数多至数十根甚至百余根。篙可以直接触及水底和河岸,使用轻便,主要用于浅水航道。橹是比桨先进的划船工具,效率高而不占水面,兼具推进和操纵航向的功能,在中国内河木船上广泛使用。 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地中海的古帆船 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绘制有最古的帆船的图象。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弯曲,船的前部有一个小方帆,这种船只能顺风行驶,无法利用旁风。公元前2000~前1600年,腓尼基人、克里特岛人和希腊人都先后在地中海上行驶帆船。克里特岛人的帆船两端翘起,单桅悬一方帆,这种船型在地中海应用了几千年之久。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帆船备有桨,只在进出港口和调度时才使用。古希腊帆船干舷高,耐波性好,单桅上挂方帆,船尾两侧有巨大的尾桨,起舵的作用。船首伸出的桅桁上增一小帆便于操纵。单桅横桁上边增设三角顶帆。古罗马的帆船又有改进,增设前后三角帆,船的操纵性能得到改善。 北欧和西欧帆船 公元9~11世纪北欧的维京人,是当时世界上优秀的航海民族,航迹远达格陵兰和北美。他们用当地出产的橡木造出了适航性能良好的帆船。这种帆船长约30米,宽约6米,首尾形状接近对称,有龙骨和首尾柱。外壳板搭接并用铁钉相连。船上树单桅,装有支桅索,挂一面方帆,能在横风下行驶。船形瘦削,耐波性优于地中海帆船。 1492年,C.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达西印度群岛。他所乘坐的“圣玛丽亚”号,是一艘长28米、排水量约200吨的三桅帆船。1497年,.伽马率领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F.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一系列地理上的发现,大大刺激了欧洲航海和造船事业的发展。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的排水量逐渐增大到500~600吨,帆具日益复杂,三桅船渐趋普遍,帆面不断增大。大桅上增装了顶桅和顶帆,主帆下装了底帆,桅的支索上张了三角帆,船上整个空间都张满了帆,航速得到提高。1800年前后,英国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成为最大的海上强国。英国及其殖民地拥有海上帆船达5000艘。 飞剪式帆船 这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前期的飞剪式帆船,可以1833年建造的“安·玛金”号为代表,排水量为493吨。飞剪式帆船船型瘦长,前端尖锐突出,航速快而吨位不大。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用这种帆船到中国从事茶叶和鸦片贸易。以后美国西部发现金矿而引起的淘金热,使飞剪式帆船获得迅速发展。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国”号,长93米,宽米,深米,排水量3400吨,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积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时12~14海里,横越大西洋只需13天,标志着帆船的发展达到顶峰。19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当时海上运输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兴的蒸汽机船迅速取代。 中国帆船 中国帆船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朝曾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及工匠人等数千人,乘船出海。三国时代东吴太守万震所著《南洲异物志》中,有关于访问今日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所乘大船的记述。唐代与日本文化交往频繁。中国当时的帆船已能驶侧向逆风,有较好的耐波性。唐贞观年间,从今温州至日本,仅需6天;以后能以3天时间从中国镇海驶抵日本。宋代造船和航海事业均有显著进步。当时所造海船能载500~600人,并已使用指南针罗盘,航程远及波斯湾和东非沿海地区。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湾出土一艘宋代海船残骸,船体瘦削,具有良好的速航性能和耐波性,船内有12道水密隔壁,船侧外壳板由三层杉木板组成,结构坚固,估计船全长约35米,载重量200吨以上。明朝初年,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于公元1405~1433年间七次远航,遍历东南亚、印度洋各地,远达非洲东海岸。据记载,郑和所乘“宝船”长44丈,宽18丈,有12帆,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优秀帆船。 中国帆船的构造和欧洲帆船不同。欧洲帆船两端尖而上翘,中国帆船则两端用木板横向封闭而形成平底的长方形盒子。舵位于尾部中心线上,尾部造成楼形高台,以防止上浪。船内有多道水密隔壁,结构坚固。中国帆船的帆是横向用竹竿加强的“硬篷”。这种平衡纵帆,操作灵便,能承受各个方向的风力。15世纪时,中国帆船无论在尺度和性能上都处于领先地位。16世纪以后,欧洲帆船才逐渐超过中国帆船。 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早期的蒸汽机船 19世纪上半叶是由帆船向蒸汽机船过渡的时期。早期的蒸汽机船装有全套帆具,蒸汽机只是作为辅助动力。1819年美国人M.罗杰斯建造的“萨凡纳”号蒸汽机帆船,用了2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在整个航程中只有60小时是使用蒸汽机推进,其余时间仍用风力。在早期,蒸汽机安装在甲板上,驱动装在两舷的巨大明轮。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阿基米德”号船建成,船长38米,主机功率80马力。早期蒸汽机是安装在木帆船上的。1850年以后,逐渐用铁作为造船材料。1880年以后,钢很快代替铁作为造船材料。1876年英国建造的新船只有8%用钢材建造,而到1890年,则只有8%是铁船了。 “大东方”号蒸汽机船 1854~1858年英国人.布鲁内尔建造的“大东方”号铁船被认为是造船史上的奇迹。布鲁内尔第一个将关于梁的力学理论应用于造船,在船体建造上首创了纵骨架结构和格栅式双层底结构。双层底向两舷延伸直到载重水线以上,形成了双层船壳。上甲板也用同样结构以增加船体强度。“大东方”号长207米(680英尺),排水量27000吨,比当时的大型船大6倍。船内部用纵横舱壁分隔成22个舱室。船上安装两台蒸汽机,一台驱动直径56英尺的明轮,另一台驱动直径24英尺的螺旋桨,蒸汽机总功率8300马力,最高航速每小时16海里。船上有6根桅,帆总面积8747平方米(85000平方英尺)。它能载客4000人,装货6000吨。直到半个世纪以后才出现比它更大的船。“大东方”号尽管经营失败,但在造船理论和技术方面,却为现代钢船开辟了道路。 蒸汽机船的完善 早期蒸汽机船驱动明轮用的蒸汽机是单缸摇臂式,汽压也很低。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三涨式蒸汽机,汽压提高到千克力/厘米2。此时明轮已为螺旋桨所代替,三涨式蒸汽机配合螺旋桨成为典型的动力装置。19世纪末,蒸汽机已发展到四涨式六汽缸,蒸汽压力提高到 千克力/厘米2,功率达到1万马力。高压水管锅炉也逐渐取代了苏格兰式火管锅炉。20世纪初,货船一般是用三涨式蒸汽机作主机,功率约2000马力,航速约每小时10海里,载重量增大到6000吨。航行于大西洋上的大型远洋客船,以往复式蒸汽机为动力,单机功率达到2万马力。 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 1896年,英国人C.帕森斯将他发明的反作用式汽轮机成功地应用于船上;同年,瑞典人C.迪拉瓦尔发明了冲击式汽轮机。进入20世纪以后,船用汽轮机不断改进,因为重量轻,功率大,旋转均匀和无往复运动部件等,普遍应用于大型高速船。至今,某些大功率船仍用汽轮机作为推进动力。1892年,德国人R.狄塞尔发明压燃式内燃机,即柴油机,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船上。柴油机热效率高、油耗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40年代末,柴油机船的吨位即已超过蒸汽机船。 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 早期的杂货船承揽一切货种的运输,包括散装的煤炭、谷物等和桶装的油类。1886年开始出现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船,也就是将货油直接装在分隔的油密舱室内并用泵和管系进行装卸。进入20世纪后,对石油的需求日增,油船逐渐形成一支专用船队。1944年最大的油船载重量为 23000吨。散货船略早于油船出现,但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港口装卸效率不高,发展缓慢,最大的载重量只有1万吨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工业国经济恢复,原料需求剧增,油船和散货船都向大型化发展。 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以前,运输船舶都是客货混装的。1870年,英国人S.丘纳德和T.伊士梅创办丘纳德汽船公司和白星汽船公司,在英国和北美之间航线上开辟旅行条件舒适的客船航班,豪华客船“海洋”号航行成功。此后各国相继建造大型豪华客船,航行于大西洋航线和东方航线上。80年代,已有载客千人以上,载重万吨以上,航速每小时超过20海里的豪华客船。20世纪30年代,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达到高潮,如著名的“玛丽皇后”号、“伊丽莎白皇后”号和“诺曼第”号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它们的载重量都在 8万吨以上,主机为汽轮机,功率16万马力,航速每小时超过30海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势头又恢复了,到60年代,因远程喷气客机的兴起才停止下来。大型远洋客船的建造,对造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某些保障航行安全的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例如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导致了后来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签订。 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1982年同1948年相比,船舶艘数增长了倍,总吨位增长了倍(见世界商船队)。船舶普遍采用柴油机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适应战时运输的需要,美国建造的2610艘自由轮(万吨级使用燃油锅炉和蒸汽机的杂货船)是最后建造的一批往复式蒸汽机远洋运输船舶。为了提高船舶运输的经济效益,船舶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和内燃机化的多种趋势。 船舶大型化 首先是油船吨位的增长和油船的大型化。1930年的世界商船队中,油船吨位只占总吨位1/10,1980年上升为1/2。1983年初,各种油船的载重量达到亿吨。油船吨位的剧增主要在于油船大型化。50年代,3~4万吨的油船已被认为是 “超级油船”。6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20万吨以上的超大油船和30万吨以上的特大油船。70年代又出现了50万吨以上的大油船。石油危机发生和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后,这种趋势已经停止,许多大型油船正面临拆毁的命运。在油船大型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装运煤炭、矿砂、谷物等的干散货船的大型化。60年代末,大型散货船的载重量超过10万吨,最大的已达17万吨。从50年代后期起,建造了能兼装原油和干散货的兼用船,如油散船和油散矿船等。 船舶专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专用船发展很快。杂货船用途广泛,适应性强,在艘数上至今仍占首位。典型的杂货船都以低速柴油机为动力,载重量不超过2万吨,航速每小时15海里左右。中国设计的“风”字号和“阳”字号货船都是典型的杂货船。为了提高杂货船运输多种货物的能力,近年制造出多用途船,除载运普通件杂货外,还能载运集装箱、重货、冷藏货和散货等。 水路集装箱运输于50年代中期兴起,1957年出现第一艘集装箱船。这是件杂货运输形式的重大变革。这种运输形式在货物包装、装卸工艺、码头管理和水陆联运等方面都有所突破。采用集装箱运输,可以大大缩短船舶停港时间,节约人力,保证货运质量和实现“门到门”运输。20多年来集装箱船发展很快。1982年全世界已有全集装箱船718艘,1294万总吨,分别占世界商船总数的1%和总吨数的3%。这种船船型瘦削,航速高,货舱内有导轨,甲板上有缚固设备,一般不设装卸设备,而是依靠港口专用设备进行装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发展的重要专用船还有:装运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液化气船;船上设有跳板,能使牵引车、叉车载货自驶上下的滚装船(又称开上开下船);以驳船作为运输单元,不需要停靠码头进行装卸而能实现江海直达运输的载驳船等。 远洋客船自从被喷气客机取代后,客船的性质已发生变化。60年代以来,旅游事业兴起,出现了一批定期、定航线,甚至环球航行的旅游船,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疗养、文化娱乐、社会活动以至海洋天文教育等综合性的服务。与此同时,在重要的短程航线上,还出现了一种吨位较小、除载客外还能携带旅客自备汽车的汽车客船。 船舶高速化 自50年代起,航运界为了加快船舶周转,一度掀起船舶高速化的热潮。普通杂货船航速提高到每小时18海里,集装箱船航速在每小时20海里以上,美国建造的“SL-7”型高速集装箱船,以两台6万马力汽轮机为主机,最高航速达每小时33海里。但从石油危机以来,燃料费在运输成本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迫使营运中的高速船纷纷减速行驶,新造船舶的航速也出现下降趋势。但是非排水型的高速客船,如水翼船和气垫船已应用于短途客运航线上,并日益发展。 船舶自动化 60年代初期以来,各国航运企业为了减少船员人数、改善船员劳动条件和提高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逐步实现了轮机、导航和舣装三个方面的自动化。如60年代中期造出机舱定期无人值班的船舶,已得到各国船级社的承认。 船舶内燃机化 船舶内燃机化是指船舶普遍采用柴油机为主机。柴油机同蒸汽机比较,具有热效率高、油耗低、占地小等优点。自从1911年造出第一艘柴油机海船以来,采用柴油机为主机的货船和客船日益增多。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止,世界商船队中蒸汽机船仍占多数。战后,低速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增压技术的进步,单机功率不断提高,最大已达5万马力。过去必须安装汽轮机的大型高速船也能应用柴油机。另一方面柴油机对燃用劣质油的适应性也不断改善,这样在经济上便具有优越性。对于机舱空间受限制的滚装船、集装箱船、汽车渡船等,则可以选用体积小、重量轻的中速柴油机,通过减速箱来驱动螺旋桨。油耗低、能燃用劣质油的不同功率的柴油机现在几乎占领了船用发动机的全部市场。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运输船舶发展阶段被称为柴油机船时代。

我这边有,你买吗?

我这里有,我正好在写造船史方面的论文,但是挺多的。你具体是哪个方面,或者哪个时期,我挑选以后发给你吧! 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分两个压缩包!

关于介绍论文的演讲稿

文明礼仪伴我行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国家的脸面。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1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同学们,时代的车轮已经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在现代社会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关联中才有其生存的价值。一个人,不管你是否愿意,若要取得学业或事业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学会文明礼仪,学会与任何人,包括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乃至所有需要与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处,必定要学会塑造健康的人格。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正如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矗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校园内食品袋、果壳随处可见。这些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必须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块矿石,想要成为钢铁,必须投入熔炉接受烈火的冶炼。父母把我们送进学校,就是想让我们在学校这个文明的熔炉里被炼成一块纯钢。成绩的好坏并不是最要紧的,作为家长,他们期望我们能健康成长,期望我们能在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他们不期望我们一定要成为栋梁,但我希望我们至少是一棵绿树。无庸讳言,当今社会的不文明行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坚信,江后浪推前浪,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园一定会因为我们的文明而更加美丽,社会会因我们而美好。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让我们一起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保护校园环境,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吹遍社会,伴随我们健康幸福的一生!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论文答辩演讲稿 我来

论文答辩的技巧答辩前的准备,最重要的是答辩者的准备。要保证论文答辩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答辩者一边。论文作者要顺序通过答辩,在提交了论文之后,不要有松一口气的思想,而应抓紧时间积极准备论文答辩。首先,要写好毕业论文的简介,主要内容应包括论文的题目,指导教师姓名,选择该题目的动机,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以及本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弄懂弄通论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确切涵义,所运用的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仔细审查、反复推敲文章中有无自相矛盾、谬误、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无与党的政策方针相冲突之处等等。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就要作好充分准备——补充、修正、解说等。只要认真设防,堵死一切漏洞,这样在答辩过程中,就可以做列心中有数、临阵不慌、沉着应战。第三,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这个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目前,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在答辩前做到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第四,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但因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触的问题,还有哪些在论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到很少,而研究过程中确已接触到了并有一定的见解,只是由于觉得与论文表述的中心关联不大而没有写入等等。第五,对于优秀论文的作者来说,还要搞清楚哪些观点是继承或借鉴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自己的创新观点,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对上述内容,作者在答辩前都要很好地准备,经过思考、整理,写成提纲,记在脑中,这样在答辩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作答。

关于介绍测绘工程的文章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都有哪些?测绘工程师负责组织测绘项目的统一管理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描述八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1

职责:

1、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及软件,通过专业测量软件进行计算和绘制地形图;

2、依照户外作业流程,进行户外测绘工作;

3、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土地地形绘图和面积测量;

4、利用测绘数据进行绘图;

5、根据项目要求负责测区的外业测绘;

6、负责测绘成果的整理、质量检查。

任职要求:

1.测绘工程、土 木工 程和计算机相关专业,有测绘中级工程师职称优先。

2.精通ArcGIS、MAPGIS、cass等软件的操作使用,熟练使用CAD制图,能够制作测绘成果图(地形图、地籍图、宗地图等)。

3.熟练操作相关的GPS 、RTK、全站仪、经纬仪、无人机航测等测量仪器;

4.身体健康,擅于沟通,有良好的理解能力。

5.能适应出差和加班工作,踏实肯干、富有责任心,工作热情积极,有团队合作精神。

6.有从事过土地测绘、地形图测绘工作的人员优先考虑。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2

职责:

1、服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分配与安排;

2、主要负责倾斜摄影内业工作;

3、对航拍照片进行数据处理;

4、对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精细化修模;

5、基于实景三维模型惊醒DLG数据采集;

任职要求:

1、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地图制图、摄影测量、遥感、大地测量、空间信息与技术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优先

2、熟练使用smart3D、ArcGIS、3Ds MAX、geomagic、Mapinfo、EPS,MAPGIS等相关制图软件;

3、根据项目方案和需求,完成测绘内业数据处理

4、能够完成实景模型的内业处理,以及后期修补;

5、具备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能够适应出差任务;

6、有测绘内业工作 经验 者优先。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3

职责:

1、负责公司有关地形测绘、变形监测和地理信息项目的管理指导工作,制定并监督执行实施标准。

2、能积极解决地形测绘、变形监测、航飞摄影和地理信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负责测绘业务的技术指导(包含且不限于方案审核、成果审核和技术培训),确保测绘人员的业务能力能满足项目(包括现场实操、数据成果整理、质量控制)。

4、能熟练使用常规测绘仪器,掌握各相关软件的应用。

5、负责做好测绘行业新技术的学习、引进和消化,确保公司的技术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

6、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组织制订和督导测绘工作流程落地,定期进行检查和 总结 分析,确保测绘业务有序开展。

7、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 其它 工作。

任职资格:

1、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专业 毕业 ,本科以上学历,40岁以下;

2、具备丰富的测绘项目外业及内业生产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3、8 年及以上测绘相关工作经验,注册测绘工程师;

4、具有组织领导,有地形、地籍、工程测量、房产测绘等综合测绘项目实施管理控制的丰富经验;

5、具有较强的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及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6、熟悉测绘仪器及相关测量软件的使用,熟悉行业技术规范和图式;

7、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8、具有丰富的测绘经验:地形图测绘经验,或者工程测量变形监测作业经验,或者航空摄影测量经验;

9、有驾驶证的优先,身体健康。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4

职责:

1、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及软件,通过专业测量软件进行计算和绘图;

2、依照户外作业流程,进行户外测绘工作;

3、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路桥工程施工测量及其它工程测量;

4、分析测量数据,评定测量结果,并编写分析 报告 ;

5、负责对工程施工单位测量专业的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

6、负责测量仪器设备设施的周检和维护。

任职要求:

1、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工程测量、路桥或工民建相关专业;

2、熟练掌握测绘工程方面的知识;

3、熟悉使用经纬仪、全站仪等相关测量仪器;

4、熟悉工程测量和施工业务流程,有较强工程测量技能;

5、身体条件好,能适应长期驻外工作,吃苦耐劳;

6、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5

职责:

1、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地形测绘的外业操作和内业数据处理;

2、依照户外作业流程,进行户外测绘工作;

3、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测量质量的第一负责人;

4、负责测量仪器设备设施的周检和维护。

要求:

1、测绘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男女不限;

2、1年以上现场测量工作经验,有测绘资格证书者优先;

3、熟悉水准仪、全站仪、GPS等相关测量仪器的使用;

4、熟练使用CAD等相关绘图软件者优先;

5、身体健康,敬业爱岗、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6

1、负责外业数据采集,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

2、负责内业数据处理工作。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7

1、主要负责项目管理包括建筑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等测量工作;

2、参与项目管理与作业包括项目方案编写、预算编写、外业作业、内页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

3、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8

1、负责GIS平台项目模块的设计、编码、测试及部署工作。

2、分析并解决软件研发过程中的问题,完成相关任务目标。

测绘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描述八篇相关 文章 :

★ 测量工程师工作职责职能

★ 测量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 测绘工程师专业技术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测量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

★ 2021测量工程师工作总结(精选5篇)

★ 个人简历模板:测量工程师

★ 测量工程师职称论文

★ 《测绘工程师专业技术年终个人工作总结.doc》

★ 测绘工程师职称论文

★ 测量工程师晋升述职报告范文

探讨如何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 摘要:测绘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的工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3S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行业的发展压力与日俱增。要提高测绘行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加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制约。本文简要介绍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制约,并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 措施 系统制约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测绘项目计划组织监督、制约协调等,以实现项目目标全过程管理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市场日趋成熟,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本文对测绘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测绘项目管理与质量制约进行探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测绘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测绘质量制约的过程。 一、测绘工作实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近年全国测绘工程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重点测绘工程的质量合格率高达,不可否认,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开放程度的加深,测绘行业面对的竞争压力将越来越严重,所以测绘行业只有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测绘行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制度保障 1.加强对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就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目前的形式要求,制定测绘质量的专项法规,以法律为根本准绳,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制度保障。其次,行政测绘的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严重违反质量管理法规的单位及项目;第三,加强行政测绘部门的监管工作。设立测绘质监部门,不断增强各级测绘质监部门的地位,做好监管工作。 2.加强领导及员工的质量意识 领导重视,是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动力。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此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好测绘产品质量提高的的基础工作。要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就要不断加强领导与员工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经验交流会、业务培训班等策略,增强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3.重视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点应分别设定在人员、设备和数据采集过程上。人员的质量管理点主要是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应达到一定的学历、职称、工龄、业绩、培训等。设备的质量管理点是年检和使用前的检校,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满足工程使用。测绘工程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三个固定管理点:第一,己知数据的检查;第二,制约数据的检查;第三,地形要素,图形,碎部数据的检查。另外在制约网的布设,观测,平差和地形要素的采集,图形编辑等过程中根据需要建立临时管理点。 4.通过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测绘单位要做好人员的技术质量培训工作,不间断的'组织员工系统地学习国家测绘局颁发的《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加强优秀技术总结、设计等技术资料的学习,把测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计量管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特别强调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维护测绘持证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测绘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5.加大经费与人力的投入力度 基础测绘工作的公益性较强,单靠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势必造成测绘的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出现严重背离。虽然,每年国家都加大了基础性测绘事业的经费投入,但是增加的费用仍然不能与生产成本增加的费用持平。按目前投入水平可安排的基础测绘工作量已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我国还只有为数不多的测绘生产单位具有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对测绘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让测绘生产单位能够更新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测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测绘成果的精准度。测绘单位的经费投入要遵循以下三点进行:一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计划,当列入国家和省一级年度经济计划,在预算中列有专项,安排适当的经费额度,由测绘主管部门按计划实施。二是基础测绘实行分级管理,转变多年来我国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都由国家测绘局包下来的状况。其三,还应注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比如通过建立测绘成果的有偿使用制度等策略,建立各种经费补偿机制。 6.文件化质量体系要实施动态管理 测绘质量体系文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善完善,使其可操作性逐步增强,确保测绘产品实物质量稳步提高,这就要求质量体系文件必须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测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在质量体系运转过程中,出现文件规定不明确、规定与实际不符或文件未规定以及采取纠正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的情况,要按照文件规定的修改程序及时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加严格,达到质量体系运转更加系统、更加有效的目的。文件修改程序要根据测绘单位的实际情况规定合理,进行有效制约,便于文件的制约和修改的渠道畅通,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测绘质量制约 质量检查重点放在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上,而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工艺策略得到改善,使成图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已不再是主要理由,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检员的技术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IS0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制约、产品标识、不合格品制约、产品检验等都做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制约。将测绘质量制约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制约,有效地制约测图的质量。 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单位工作的一条主线,测绘产品质量制约是测绘产品合格的保障工程.它需要有思想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以及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支撑。要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产品质量制约,规范作业程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测绘项目管理更好地为测绘单位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景文. 建筑检测试验[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9. [2]赵向方.浅谈测绘工程监理的质量制约[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1). [3]王丛香. 对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究[J]. 民营科技.2010.(1). [4]文雪中.深度探讨测量工程质量制约管理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