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与苏州缂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02:44:50

与苏州缂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缂丝——(kesi),缂丝(K'o-ssy ),又名“刻丝”、“尅丝”、“克丝”、“克绣”,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有文人赞誉是“雕刻了的丝绸”。缂丝的历史记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汉墓的陪葬品、唐人的日用品到明代的皇帝龙袍,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缂丝的制作技艺十分特殊,以“通经断纬”的手法表现各种不同的纹样和繁复的色彩。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缂丝是以本色的生、熟丝作经线,以彩色丝线作纬线,用小梭按其不同色彩和纹饰分别织纬,纬线不通梭织造,采用局部回纬织制,因而在不同色彩或不同纹饰轮廓之间互不相连,似刀镂刻状,故称缂丝。缂丝制品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并收藏。缂丝与南京云锦并称中国二大传统手工织锦。每一幅作品是由少则上万根,多则几百万根细如牛毛,不同颜色的丝线,用纯手工的方式织造而成。制作工艺极奇复杂。正由于缂丝属于织锦工艺品,以至于它的强度要比任何刺绣高。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带秀的艺术特点著称,被誉为“织中之圣”。同时由于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它又获得“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誉称。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历代缂丝精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缂丝技艺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色,具有相应的文化与科学价值。在现代化冲击下,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因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价格贵而濒临消亡,从事这一行业的多为中老年,其发展前景令人忧虑,有必要制定规划加以保护。

缂丝的起源大约在公元7世纪,自汉至隋唐,渐趋成熟。至宋代,在中国织造史上已占有突出的地位,那时“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制作最盛。”南宋时,苏州的缂丝生产也已有一定规模。自明代始,缂丝技艺在苏州市区及周边的蠡口、陆慕、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广为流传,成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明代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更为精湛,以御用缂丝龙袍及缂丝书画中的开相织品著称。到了清代,出现了缂、绘结合的新技艺。缂丝起源根据是:新疆古楼兰出土的汉“中希混合风格之毛织品”花边残片与解放前蒙古人民共和国出土汉丝织石树残片来看,两者都是通经断纬的'单经'的平纹交织物,前者以毛丝织成,可称它为缂毛,后者纯蚕丝织的,可称为缂丝。他们和宋以前缂丝的织造方法完全一样,由此证明,这种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在我国汉魏之间就已经有了,其缂制技巧也已经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隋唐以后,已经用缂丝制品作书画的包首,到了北宋、南宋时期,缂丝最负盛名。无论包首、装裱还是缂丝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缂丝技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缂丝的《莲塘乳鸭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院),画面上,碧波荡洋,芦苇青青,红果白鹭,绿萍翠鸟,子母鸭双在塘中嬉水漫游,水中白莲吐艳,浮萍点点,间以蜻蜒、草虫。整副作品构图严谨、色泽和谐,生动活泼。还有著名缂丝高手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具有工丽巧绝、自成风韵的独艺术风格。到了靖康以后,因宋代统治阶级怯弱无能北方被异族侵扰,便迁都临安(今杭州),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南移也使工艺美术由北南迁,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带到南方,缂丝就在这个时期开始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后基本集中于苏州陆墓、蠡口、光福一带。沈子蕃、吴煦都是苏州(吴郡)这一时期的名工巧匠。元代,缂丝艺术品已转向生活日用品,其特点是缂丝率先使用金彩,大量用于寺庙用品上和官员的官服上。元代的金彩,后对明清二代极有影响。到了明代缂丝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除明宫中有御用缂丝艺人外,苏州缂丝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在苏州齐门外陆墓镇已有一批艺人,从事缂丝织造。名工朱良栋缂制的《瑶池献寿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轮廓清晰,尤为冠绝。因此明代缂丝以苏州最有名,明代除北京和苏州,其余地区似乎未发现缂丝了。明代缂丝最大的特点,一是御用缂丝作为宫廷艺术制作皇帝龙袍。北京十三陵地下宫殿出土的明代皇帝龙袍就是一例。二是把写实与装饰相结合,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以小副册页为主,富有装饰性。尤其是在织造人物方面,可称的上一大创举。名家吴圻缂制的沈周《蟠桃仙》和《戏婴图》,人物开相全系缂织,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可见明纬丝的独特艺术风格。清代,一般来讲,缂丝艺术品均采用缂、绘相结合,别具一格。但具有精巧工细的缂丝作品也很多。如缂丝艺术品《三星图》、《八仙庆寿图》等。特别一提的在清缂丝中,采用诗文通篇缂于幅面的比比皆是,如《御制三星图》20世纪60年代,以复制南宋缂丝名作为起点,艺人们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告濒危的缂丝织造技艺。至20世纪70至80年代,苏州先后成立了五家缂丝厂,缂丝织造技艺得到空前发展。

与苏州小巷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特点: 色彩缤纷 丝滑柔顺 轻逸

做广告的 啊

唉,苏州苏州是个好地方,对特别特别好,这个地方特别好,素质特别好

天、成、论、文、范文如下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选题依据:随着第一次文代会后,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题也随之转变。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作家们的创作思路以及审美意义也随之慢慢变化。彼时的江南就存在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小说里的“江南世界”因各具特点的创作手法和反映不同时代的主题,如实的记录着时代潮流的走向。他们有的经历了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这段苦难历史,有的成长于这段历史之中,他们将自己敏锐的视角寄托于江南想象之中,抒发着对于江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反省,将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的审美意义及其文学史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因此选此为题正是为了探寻中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的文学内涵,希冀发掘其文学史意义的变化。2、研究意义:经过建国后至七十年代初期的沉寂,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大批江南籍作家涌现,江南文学“边缘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进入新世纪,关于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这类研究的文献虽然概述性的总结居少、个体研究居多,但透过这样一个繁杂的参照系,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和文学史意义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本文拟对以往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审视评估,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的发展。选题研究现状当前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综述有:1、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自九十年代后期起,学者们已经有意识的尝试从江南作家及其小说里的江南意象和叙事手法着手,并以此探寻当代江南文学发展的新趋势。而关于江南地域文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可看作为江南作家对于江南世界的一种“寻根”。正是在这种越发多元化的研究形势下,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也逐步呈现出了新的文学价值。相关的文献有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张炯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孙其勇的《论故乡苏州对苏童创作的影响》、陈娇华的《小巷文化的独特镜像——论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小说创作的影响》、高松年、沈文元《论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小说》等等。2、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题材抒写的变化任何文学创作都是对一定时代的反映,关于第二个研究方向——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艺术风格的转变,则是当代小说在江南想象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关的文献有崔致远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方中的《童心观照下的悲悯——评毕飞宇<彩虹>的人文关怀》、史国铭的《论苏童小说与江南文化》、曾一果的《“南方”的复活——读朱文颖的<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张清华的《南方的细小、漫长与悲伤》等。例如崔致远先生所著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从人文情怀与社会进程的角度来探寻当代小说的流变。他在书中便阐述了当代小说在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流变,并从叙事结构出发,将当代小说分为“革命现实主义”、“启蒙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走向,他认为在这一流变的过程中,江南作家的有关于“江南叙事”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他们作品的主题多以城市的兴起与乡村传统文明的堕落为主,反映了在那个时期里江南作家对于江南意象的“苦难写实”,以及现代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3、关于江南社会的转型中作家关于江南想象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义的变化的研究:围绕关于江南社会的转型中作家关于江南题材的抒写和审美意义的变化的研究,主要是趋向于城乡意识的转变、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触碰、现代人心理的流变这三个方面。我个人认为,这一方向的研究是可行的,毕竟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与乡村变化的关系所呈现出的现代意识,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又作用于当代作家的创作之中,从而推动着当代小说的发展。相关的文献有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张炯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李晓杰的《高晓声小说中的现代意识论》、赵海的《在城乡夹缝中生存——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农民进城”书写》等等。纵观上述分析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关于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研究仍处于整体上少,单篇研究居多的现实状况,但学者们对于当代江南作家作品里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意义已经有了成熟的认识。其研究也已经从单纯地域文化影响和关于作家创作思路、作品主题的研究上升到对于“江南想象”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的层面,审美意义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而正是这些研究文献的据理佐证从而推动了江南想象的文学史意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作为一个新兴文学概念,对于江南想象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已取得的成果也没引起足够重视。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1、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对中国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着文,而关于“江南想象”这一新兴文学术语的研究,我主要是以两个方向即时间、空间的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和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艺术风格的转变,一个主题即江南社会的转型中作家关于江南题材的抒写和审美意义的变化的研究为主线,并以此为思路探析当前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的流变以及其赋予的新的文学史意义。2、框架: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时空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不同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题材抒写的变化第三部分:关于江南想象艺术风格和审美意义的变化即文学史意义研究第四部分:总结3、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定量实证分析方法、文化批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心理分析方法,希冀以此为方法得出论文研究的结论。论文提纲(含、论文主体框架)1、题目: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2、论文结构:1)引言随着第一次文代会后,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题也随之转变。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作家们的创作思路以及审美意义也随之慢慢变化。彼时的江南就存在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小说里的“江南世界”因各具特点的创作手法和反映不同时代的主题,如实的记录着时代潮流的走向。他们有的经历了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这段苦难历史,有的成长于这段历史之中,他们将自己敏锐的视角寄托于江南想象之中,抒发着对于江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反省,将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的审美意义及其文学史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2)正文1. 时空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1)“江南想象”与“江南文学”(2)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的衍生(3)时空推移下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2. 不同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题材抒写的变化(1)建国以来江南作家创作思想转变的原因(2)中国当代江南小说的创作主题的流变趋势(3)江南社会转型中江南题材抒写上的变化••• •••3. 关于江南想象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义的变化即文学史意义研究(1)“江南想象”的艺术风格多样化与审美意义的扩大化(2)“江南想象”的文学史意义研究••• •••4.总结••• •••

与诗意丝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名称的由来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洛阳为起点。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嘉峪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 经过: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和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4)西域都护的设立: 2、 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他在西域经营30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技术西传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技术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著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很多人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而最初这场变革却是残酷的: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在对中亚政治格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最终造纸术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往往是脱不开关系的。天山与昆仑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很短时间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同样需要水源的军人使用在西域,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早先西域地区坎儿井技术究竟是由中国还是波斯传入西域一直事件有争议的问题。不过井渠技术和穿井法被证实是用中国传向西方:《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坚持了很长时间。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著丝路逐渐西传的技术之一。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已经发现了用于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纸制品。其中唐代的《金刚经》雕版残本如今仍保存于英国。这说明印刷术在唐代至少已传播至中亚。13世纪时期,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腾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传遍了整个欧洲。 宗教思想交流 唐朝(7世纪)时在中国北方发现的西方传教士像东汉初期,佛教自于闻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关于佛教传人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以后,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这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的称呼,该教于前5—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阿拉伯帝国兴起后被迫东移。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受到当时南北朝时代的北方各国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但该教宋朝以后则基本消失。其宗教风俗则被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风俗。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聂斯脱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间,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唐朝皇帝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袈裟。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150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续到明朝天主教进入中国时。 从西方到东方丝路在元朝之后的逐渐不受注意后,间接刺激了欧洲海权兴起,马可·波罗的中国游记刊行后,中国及亚洲成为许多欧洲人向往的一片繁荣富裕的文明国度。西班牙、葡萄牙国家开始企图绕过被意大利和土耳其控制的地中海航线与旧有的丝绸之路,要经由海路接通中国,并希望能从中获得比丝路贸易更大的利润。一些国家也希望将本国的所信仰的宗教传至东方。1492年,哥伦布远航的一个目标就是最终能到达中国,并开创另一条比丝路更好的贸易要道,但他却在大的失望中带领欧洲发现了美洲这一块新大陆。于是哥伦布之后的探险家在美洲开启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时代,17世纪之后,荷兰与英国也陆续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扩展他们的势力。19世纪初期,尽管欧洲强权已在海上遍布,中国依然被西方认为是向往之地,是最兴旺与古老的文明,学者多认为这是丝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带来的精神性影响,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间,认为与中国交易能获得巨大利润的印象。

《中国——我的旅行成果》

7000年前就有丝绸 早在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的纤维性能,从事养蚕、缫丝业,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纺织出了绚丽的丝织品。 民间传说,养蚕是黄帝时代发明的,有些史书中也记载了这些情况。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西陵之女嫘祖为皇帝元妃,始教民育蚕,始治丝以供衣服。”可见养蚕缫丝之术在中国由来已久。 “早在7000年前,原始社会的人们就已发现了蚕茧纤维利用的秘密,大约在5000年前,蚕的家养时代就已开始了。”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也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中国人织造的精美丝绸,就通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逐渐西传到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但是,这也是人们能够找到确切证据的记载。其实关于丝绸的西运,专家认为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们曾经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了中国的丝绸。 人们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蚕纹和编织图案,在“文化”的遗址中发掘了世界上最早的丝质绢片、丝苇、丝线等丝织品实物。专家认为,中国的养蚕缫丝技术大约在4世纪传到中亚、西亚,大约6世纪的时候传到东罗马。 丝绸传到西方后,引起了上流社会的重视,据说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曾经穿着丝绸长袍去看戏,结果引起了空前的轰动,因为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古罗马的人把中国称之为赛里斯,意思丝国。古罗马人喜欢中国丝绸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万里迢迢,难以得到“物以稀为贵”;其次,当时西方人衣服的材料主要是麻和动物皮毛。这些材料制作的衣服在夏天非常热,远远不如丝绸凉快。 最初中国的丝绸是通过安息或印度的客商贩运到希腊和罗马的,后来人们对丝绸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价格也逐渐提高,不断有商人加入到贩运丝绸的行列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养蚕缫丝技术进行保密,这个秘密得以维持了很久的时间。但它是挡不住养蚕技术的西传。因为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对人们产生了非常大的诱惑力。 玄奘笔下的故事 对于养蚕技术的西传,至今有着多种说法和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与玄奘密切相关。玄奘高僧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曾经将到印度取经过程以及在路上看到的情景记述了下来。在《大唐西域记》中曾经给人们记述了一段养蚕技术西传的故事。他记录的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唐人所说的古时候),新疆和田一带有一个国家叫瞿萨旦那国,过去这里的人们是不会种桑养蚕的,后来他们听说东国(东边的一个国家)善于种桑养蚕,就多次派遣使者前去求蚕、桑种。东国国王坚决不给,而且还下令边关严禁蚕、桑种出口。事情不好办了,这个瞿萨旦那国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采用求亲的办法,来麻痹东国国王的戒备之心。于是他派人带着重礼向东国公主求婚。这时,东国国王也在考虑向西边扩张势力,自然就答应了求婚一事。迎娶公主时,瞿萨旦那让迎娶的使节告诉公主,我们这里可没有丝绸,如果公主要做衣服的话可以把桑蚕种带来,以便将来为她做衣服。于是,公主按照专使教的办法,就秘密弄了一些桑蚕种,放在自己帽子里面。到了边关,所有车辆都被仔细地检查过了,唯独公主的帽子无人敢动。这样,东国的桑蚕就到了西域一带。唐玄奘取经路过还专门到这里参拜了供奉桑蚕种的寺院鹿射寺,看到几株大桑树。 这个故事流传得比较广,在藏文《于阗国记》、在和田的一个古遗址中都发现了相关的记录。但是专家们认为:故事中的东国可能是鄯善国。因为史书至今没有发现在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公主嫁入于阗的记载。只有在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曾将一个宗室女儿嫁给了于阗王。而这时候,玄奘都已去世了。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故事中的东国,并不是中国,最大可能就是西域的某个国家。专家们推测,这个东国可能是鄯善。 僧侣带到了地中海边 蚕茧传入西域后,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西传。西传的蚕茧如同火炬一般,在一个个运动员的努力下,最后传到了欧洲。当然,它的西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自然要通过层层的关卡,数不清的艰难险阻。 无独有偶,桑蚕传入欧洲也是通过秘密渠道进行的。生活在公元6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柏洛科匹斯曾经记录了蚕茧传入欧洲的经过,这是通过僧侣西传的。 当时,有几个印度僧人到了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东罗马的首都),这些僧人探听到罗马人不愿意从波斯购买丝绸后,就给当时东罗马的皇帝哲斯丁出了一个主意。说他们曾经在丝国(中国)生活过多年,掌握了养蚕技术。皇帝听完后,对僧人许诺,一旦养蚕成功,将给予重赏。于是这些僧人从印度取来了蚕种,在东罗马境内养蚕。他们的养蚕技术是间接从中国传入的。对于蚕茧的传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是东罗马的养蚕技术是直接从中国传入的,是一个波斯人费尽周折带来的。 无论如何,丝绸织造技术作为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生活的享受,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文化的载体。

与梅州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银行的可以不?

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效配置

从整体上看,目前梅州市除个别水库(合水、长潭、益塘、梅西)外,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究其原因,水电、航运、林业、旅游和地方各级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又缺少具有足够权力的机构加以协调,以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水运和水产养殖上。2003年全省人均占有水产品达,而梅州只有;在航运方面,因泥沙淤积河床,河道疏浚不到位,因而造成水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加上几十年来,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上,水利工程建设兼顾航运不够,造成航道通航里程不断减少。近几年梅州市在河流上建造拦河闸坝,大部分都没有考虑建鱼类洄游建筑物,而汀江上的青溪水电站和石窟河上的瓜洲水电站均未建过船设施,从而影响了水运效益的发挥。虽然梅州市的小水电开发(特别是民营水利方面)在全省已有一定的名气,但总体说来,在水电开发方面仍大有空间。至2001年底,梅州市水电装机容量万k W,只占全市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的48%。

今后,应以商品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来指导水资源的规划,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着重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流域发展的关系,一方面,把水资源开发纳入流域国民经济建设规则之中;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规划须与最大可能供水量相适应。此外,要处理好上下游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在用水上的协作关系,尤其是上游要保证下游(包括境外下游各市)用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要求,防止“本位主义”。更不能把上游水量用光,否则,韩江多年后将成为废河。

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整治

目前,梅州市河流水质状况基本良好,但由于多年来城镇管理和污废水的处理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全市大部分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净化就排入江河,因此城镇附近河段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尤其以梅江流域的潜在污染威胁最大。据梅州市水资源公报,2003年全市排入梅江流域的废污水亿m3,其中工业废水占75%,城镇生活污水占25%。因此,梅江中下游河段实际已成为城镇生活和工业污废水的纳污水体,梅江河水保洁防污染工作已刻不容缓。另外,在水土保持方面,虽经10年治理得以大大改善,但水保工程的巩固、提高以及新的水土流失失现象不容忽视[1]。

水土保持是减少洪水流失量,增大枯季流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今后除继续做好原来水保工程和设施的维修巩固外,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新的水土流失。对开发利用不合理而易造成新的流失的项目给予限制,对批准立项的开发项目落实水土保持责任。在防治水源污染方面,各级水利部门根据本地实际编制水资源保持规划,提出阶段性治理措施和目标,特别要突出饮水资源保护这个重点,加快解决沿江(河)人民群众合乎卫生标准的饮水问题。对自来水取水的水源地(含现有和规划的水源地)要划定相应的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区的具体保护措施。如目前个别水库旅游业带来的水库污染已对作为下游群众饮水水源的库区构成威胁,有关部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水利建设的投入

由于梅州供水工程多数是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工程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设施不配套,而维护和效益明显下降,有些工程甚至已报废。据梅州市水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81年全市蓄水工程9840座,1997年减少为9689座,共减少151座;有效灌溉面积从1981年的122134hm2下降为1997年的100001hm2;水利工程供水量从1989年的206348万m3下降为1997年的185642万m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局部地区供水不足的现象。

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梅州大中型蓄水工程不多,绝大部分为小型以下的水库、塘坝,而且这些蓄水工程在地域上分布不均,不能很好地起到蓄洪补枯的作用,遇到稍大的旱情时,就有不少耕地和其他生产用地缺水灌溉。据不完全统计《梅州日报》(2005-06-05)。,按保证率P=90%的灌溉标准,全市尚有耕地万hm2、其他生产用地万hm2达不到保灌标准。

据表分析可知,若按目前供水工程供水,则今后15年梅州市供水缺口较大。针对梅州市现有供水工程老化和供水效益下降、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必须增加一定资金投入并辅以各种有效的维护管理,保证现状各类供水工程在不同水平年的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必须有目的地兴建一批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并继续做好中长期供水计划,保证工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开源与节流

解决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节水的基础在于社会。因此,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历史使命已责无旁贷地摆在当代人面前。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在于增强社会的节水意识。节水意识的基础来自于水忧患意识,而水忧患意识的建立则需要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水资源知识的宣传教育。要通过编写生动有趣的水资源科普读物,对广大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水资源教育;在中学阶段则要开设水资源选修课,借以普及水资源知识;在大学生、干部、职工中则要将水安全教育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水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基础的思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把节水贯穿于每一次用水的行动之中。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必要的节水措施外,还必须积极探索新水源的开发,如对“中水”的利用问题。“中水”,就是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收,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利用的水。“中水”起名于日本,“中水”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在污水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工厂方面称为“回用水”,一般以水质作为区分的标志。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中水”回用,一方面为城镇供水开辟了第二水源,可大幅度降低“上水”(自来水)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水”(污水)对水源的污染问题,从而起到保护水源、水量的作用。城市附近每天都有不等数量的生活污水排出,这些生活用污水在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既是开辟新水源,又可以充分利用污染物中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增加农田的肥效,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实现其一部分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小康.梅州市水土保持与“三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人民珠江,1998,(5):63~66

[2]陈宁,张彦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指标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4):37~39

[3]陈南江,罗保汕.梅州的实践——山区旅游开发之路的探索和总结[J].广东旅游,1999,5~6

[4]王丙梅.梅州市民营水利发展初探[J].人民珠江,2004,(1):9~10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研报告调查时间:2019年暑假调查地点: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调查对象:安流镇居民调查方式:查阅资料、走访调查调查人:一、安流镇的简介安流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位于五华县南部,东与棉洋镇相接,南与梅林镇接壤,西与周江镇相连,北与横陂镇交界。距县城33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省道惠水线、安浦线在安流圩交汇,琴江河贯穿全镇。是五华通往紫金、珠三角和揭西、陆河等沿海地区的咽喉。辖42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委会。2017年年末,有34851户、171645人,其中农业人口159180人,非农业人口12465人;全镇有耕地面积公顷。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2亿元,对比上年增长。【1】安流镇是坐落在琴江河旁边的一座小镇,小镇依河而建,小镇的人民安居乐业,勤劳善良。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的家乡在不断地发展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里的一切发展都是在安流镇共产党人领导下不断繁荣富强,日新月异。介于对家乡基本情况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我采用了走访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了我的调查之旅。二、安流镇的历史在暑期时,我查阅一些关于安流镇的建立的背景,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代镇上各个领导人对振兴小镇实行的一些发展政策,以便于更好的了解镇上的发展历史。安流镇,原名横流渡,因地处琴江河畔,河流湍急,用木船当桥,故称横流渡。1911年,当时的文人学士将不祥之兆的"洪水横渡",改为吉祥之兆的"安流"地名就由此而来。【2】 长乐初建设乡,清末设横流约,民国初年始称安流。三、安流镇建国70周年来的变化发展1947年3月设安流镇。1950年后曾为区、乡、镇建制。1958年成立安流公社。1961年增设鲤江公社,1963年合并为安流公社。1972年分出大都公社(原鲤江公社河东部分和双华公社上布大队),1978年分出万龙公社。1983年11月撤社设安流区,同时撤销万龙公社,其所辖的葵樟、文葵、福岭3个大队划归为文葵区。1986年11月改设镇。2003年11月,文葵镇并入安流镇。2004年10月,大都镇并入安流镇。成为广东省政府批准的五华三大中心镇之一。梅州市的经济建设政策新中国建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流镇各个村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兴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建立起了一批专业的蔬菜基地、经果林示范基地和畜禽品种改良点,成立养殖协会。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广大村民发展经济,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在以《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为总路线、总方针的指引下,安流镇的全镇居民,齐心协力,为了实现城市总体发展总目标:"实现全面振兴,发展经济,绿色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梅州"。安流镇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安流镇在梅州市总路线为发展方针的前提下,经济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7年,安流镇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农村农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种植达到公顷,烟草种植达到公顷,同时,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特色农业产品和猪、肉牛、水产品集约规模化生产,交售烟叶349吨。2017年,安流中心镇“六个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工业园(五华县安流工业园)规划征地顺利推进,已征地多公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有15家企业有意落户安流工业园,其中广东华普太阳能工业制造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落户原安流枫林中学,占地约公顷,投资约1亿元,正在安装和调试设备。二是扩容提质成效明显。围绕建设可容纳25万人口县域副中心城镇目标,重点抓好占地10公顷,集住宅楼、购物中心、物流商贸、宾馆酒家、文化娱乐、居民小区等多功能的青江新城建设,带动周边发展,扩大城区面积。城镇提质方面,重点抓好惠天地加油站至蓝田桥头段道路升级改造、惠天地加油站至半径大道段升级改造、琴江西岸沿江大道建设、万塘村长塘堤大道建设、司前街至新兴街升级改造、大都圩镇升级改造、安流老戏院综合市场改造、亲水公园建设等重点工程。重点抓好琴江河低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大都片区村村通自来水、安顺大桥、长江大桥、徐华清纪念大桥、华陆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安流中心卫生院(五华县第二人民医院)扩建、安流第一小学扩建工程。五华县安流镇是有名的“工艺品之乡”,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已有数百年历史。近年来,该镇工艺品不断推陈出新,竹、木、藤、草、麻丝、仿古雕刻等工艺品热销海外。2016年,全镇特色产业工艺品生产企业达225家,规模以上企业3家,从业人员69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10人,年产值达亿元。【3】安流镇的旅游资源安流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有绿色自然风光,又有历史古迹遗址,比较有名的有,燕子岩、高石下登高胜地、东灵寺、平安寺、永和寺、文昌祠、王老仙师宫、法清宫、祖师宫、徐华清故居"树德堂"、青龙寨、秋前湖义冢、李江慕等。民俗活动有逐步恢复的"扮古事"(走古事)。李江墓李江墓位于安流镇低坑小学背后右侧山坡上,形喝猛虎过江。筑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 墓用灰沙砌筑,座西北向东南。呈交椅形,设四层墓围,内设祭祀台和拜坛。墓长24米,宽14米,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是五华县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灰沙石宝墓葬。现保存完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前湖义冢秋前湖义冢,位于安流镇三江村秋前湖义冢角,筑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长乐县(今五华县)知县彭光祖倡建。冢内埋葬尸骨1400多俱,均为当地无主坟骨骸,其中不少是清咸丰年间广东天地会起义军与清军战斗时双方阵亡将士的无主墓。冢由墓群组成,共计1449座,外观呈扇形,均用灰沙砌筑,通长米,通宽40米,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主墓在中央为交椅形墓,子墓围在主墓左右和后边,为封土堆墓,弧度不等地围成33层,甚为壮观。总结最后经过这次实践调查活动,我在实践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让我们具备了更强的学习能力,改善了自身的不足,挑战了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和自己的耐心,和做好一件事的意志和勇气,让我有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决心。我相信这些东西,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实践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家乡发展的变化,这正是此次实践目地的所在。当然,这次实践活动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扩大,我的调查范围不能更完善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小得出的材料,结果可能不能十分精确的表现当前的现状和问题,但是得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所调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家乡发展的变化问题。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也让我知道了自身的不足,给了我自我提高的方向和动力。参考文献:【1】安流镇,五华县人民政府,2019年10月23日;【2】百度百科,梅州市安流镇;【3】《依托传统工艺积极转型升级"工艺品之乡"迎来春天》,五华县人民政府,2019年10月24日。

已经发送了,

与论新丝绸之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你写错了,应该是1500字吧

文章可以帮着写的

写作思路:可以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和经过为背景进行阐述,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连贯等等。

正文: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为何在河西走廊上没有“丝门”而有“玉门”?早在文献记述丝绸之路之前20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线路已经开通,但它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进口和田玉 [6]  。“丝绸之路”名称是德国学者的“发明”。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的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

西汉时,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称作西域。西汉初期,联络东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汉武帝时,中原始与西域相通,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经略。西域本三十六个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于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汉武帝听说被匈奴侵犯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就派人出使大月氏,联络他们东西夹攻匈奴。陕西汉中人张骞以郎应募。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率领100余人向西域进发,途中被匈奴俘获,滞留了10年,终于寻机逃脱,西行数十日到达大宛。

这时大月氏已不想攻打匈奴而继续西迁,张骞没有达到目的,在西域待了一年多东返,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后适逢匈奴单于死,国内大乱,元朔三年(前126年),张骞趁机回到大汉,受到汉武帝的热情接待,被封为太中大夫。此次西行前后达10余年,虽未达到目的,但获得了大量西域的资料,史学家司马迁称张骞此行为“凿空”。

张骞归国后,汉武帝曾遣使探求通过罗马开辟一条不经匈奴而到大夏的交通线,但是没有成功。后来汉军击败匈奴,取得了河西走廊地区,打通了西汉与西域之间的通道。霍去病在祁连山大破匈奴后,张骞建议联络西域强国乌孙,以断匈奴右臂。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招引乌孙回河西故地,并与西域各国联系。张骞到乌孙,未达目的,于元鼎二年(前115年)偕同乌孙使者返抵长安,被张骞派往西域其他国家的副使也陆续回国。乌孙使者见大汉人众富厚,回国归报后乌孙渐渐与大汉交往密切,其后数年,张骞通使大夏,从此,西汉与西北诸国开始联系频繁起来,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但是,西域诸国仍未完全摆脱匈奴的控制,楼兰、车师等国在匈奴的策动下,经常劫掠西汉派往西域的使臣和商队。为了确保西域通道,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将王恢率骑兵击破楼兰,赵破奴率军击破车师。

元封六年(前105年),西汉又与乌孙王和亲,联合挟制匈奴。同时为了打破匈奴对大宛的控制并取得大宛的优秀马种汗血马,汉武帝派李广利领兵数次进攻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攻破大宛都城,使西汉在西域的声威大振,确保了西域通道的安全。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至此畅通。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源头在这里。 山脉 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 唐古拉山脉 、横断山脉、 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脉 冰川 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 喜马拉雅现代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 昆仑山现代冰川、 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 、横断山现代冰川、 唐古山现代冰川、 冈底斯山现代冰川 、羌唐高原现代冰川 、祁连山现代冰川。 河流 有黄河、 长江(金沙江)、 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 、印度河 。 湖泊 有 班公错、郭扎错、 鲁玛江冬错、 拉昂错 、玛旁雍错、昂拉仁错、 扎布耶茶错、塔若错、 扎日南木错 、当惹雍错、昂孜错、 格仁错 、错鄂、 阿牙克库木湖 、色林错 、乌兰乌拉湖、纳木错、普莫雍错、 羊卓雍错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