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博士投软件学报

发布时间:2024-06-26 15:49:51

博士投软件学报

软件学报是三大学报之一,权威性最高,难度大,审稿漫长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好投一点

到美国留学不论是什么专业,都不能忽视专业申请条件这个因素,那留学美国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是哪些条件?美国计算机专业霸主的位置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无可撼动的,计算机专业强烈的竞争环境,也使得美国计算机博士的申请看似迷雾重重,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留学美国计算机博士需要些申请条件?1、GPA根据历年的实际经验,成功申请TOP10计算机专业GPA一般都以上,个别学校的入学新生平均GPA可达。2、TOEFL/GRE不少学校有对TOEFL单项是有限制的,而且一些学校对录取学生TOEFL成要求很高。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TOEFL成绩底线为100分,实际经验前十名计算机专业往往要达到110+。而GRE,除要参加GRE General Test外,建议申请者尽量参加GRE计算机专项考试(GRE Subject Test),以体现自己专业实力,获得学校的青睐。3、推荐信/PS(SP)在申请美国博士留学中,推荐信其实是很受看重的,如果有比较强的support(看你的推荐人,以及里面的写法)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推荐人牛,或推荐老师很负责或你内容组织的好的话,还是比较重要的。4、本科背景留学美国计算机博士专业申请是哪些条件?事实上,不管在国内是美国,背景,也就是你毕业学校,都非常重要,传统名校/常春藤毕业的学生在择校/工作等方面确实比一般其他学校受到更好照顾。5、重要的奖励或荣誉国外教授最青睐的荣誉/奖项就是数模竞赛和数学竞赛了,当然是全国级的,世界级更好。其它较重要的经历如MSR等的研究经历也还不错。此外可能一些重要奖学金,大公司研究实习经历也会起到一些作用。6、发表的论文论文是未来导师看到你身上学术潜力的基本材料。虽然用论文来衡量一个人研究能力未免太绝对,目前主要是这样。这里的论文主要是指国际会议的英文论文,如果是地区的说服力就不大。由于CS软件工程方向的特点,当前本学科几乎所有重的论文基本都发表国际会议上,主要是各领域的顶尖会议;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我们国内的CS软件工程申请者能在这些顶尖会议上发表论文,至少一些比较正规的会议上有文章绝对会大大增加你的录取机会。至于期刊的话,除非在JCST,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之的有文章你可以强调一下难度,其他的中文期刊则并没有多少说服力。

北航各个学科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你可以上北航研究生院查看,不过要求还算比较高的,潜心研究吧,不要太浮躁 一、申请北航博士学位对发表论文的基本要求 1.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SCI影响因子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收录源刊物或在《中国科学》(中文版)、《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和《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2篇论文。 2.物理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以上,或累计达到及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3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且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用外文公开发表。 已授权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SCIE收录论文;已受理国家(国防)发明专利1项(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视同1篇EI收录论文。 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学生论文发表篇数和影响因子尊重导师意见。 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开题与答辩前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分学位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其发表论文要求可执行工学学科相关规定。 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含化学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E 的Q1区收录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篇,或者发表SCIE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 (2)发表SCIE收录论文3篇;或发表2篇SCIE收录论文,另外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是在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3)对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等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博士生提交研究成果详细摘要,经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总人数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通过,发表论文要求: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或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至少有1篇论文在外文期刊上公开发表。 其他学术成果的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须达到以下要求之一: (1)在影响因子大于的SCIE收录的计算机类刊物中发表论文1篇; (2)在SCIE收录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上发表论文1篇,或在EI收录的期刊源上发表论文2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篇; (4)在EI收录的期刊源上发表论文1篇,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参考中国计算机学会认定的权威学术会议目录)上发表论文1篇;并且另外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会议发表论文2篇。 博士研究生发表的满足上述要求之一的学术论文中,被EI收录的各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多篇论文只计为1篇期刊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且折算论文合计不超过1篇。 5.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之一: (1)在SCI检索的相关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全文)发表2篇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6.工学学科,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限机械学院)等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影响因子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应有2篇文章在EI收录源刊物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本学科领域申请并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SCIE论文;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7.经管学科(管理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另外,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CI、SSCI、A&HCI、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 (2)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论文,并在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 EI收录源期刊、经管类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见附表1),并在CSSCI、 CSCD 或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1篇论文。 8.法学学科(法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SCI、《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任一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3)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另外在EI、MEDLINE、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论文全文)发表2篇论文。 专利和获奖的学术成果计算方法,按照工学学科相关规定执行。 6.工学学科,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加工工程(限机械学院)等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SCI分区表中Q1区、Q2区和Q3区,或影响因子以上); (2)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并且在EI或ISTP收录源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至少1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3)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刊物(含被ISTP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应有2篇文章在EI收录源刊物上发表。并且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 本学科领域申请并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SCIE论文;申请并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排名位于学生发明者的第一名有效)等同于核心期刊论文;申请者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且有个人获奖证书,相当于在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排名前七名)或三等奖1项(排名前五名),相当于在EI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论文。 7.经管学科(管理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另外,至少有一篇是用外文撰写的。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CI、SSCI、A&HCI、SCIE收录源刊物发表1篇; (2)在《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论文,并在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2篇论文。 (3)在 EI收录源期刊、经管类重要学术期刊发表2篇论文(见附表1),并在CSSCI、 CSCD 或EI(ISTP)检索的会议发表1篇论文。 8.法学学科(法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SSCI、《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任一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4 (2)在其他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不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论文; (3)在非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不含扩展刊)的重要法学类或航空航天类期刊或集刊(见附表2)上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3篇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须收入大会论文集。 各级标准中的期刊均不包括其增刊、特刊、专刊。 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第一篇可视为CSSCI收录。 在港澳台重要法学期刊上或用英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经过法学院三位以上教授鉴定,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可视为CSSCI论文1篇。 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是指有两国或两国以上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以及各法学二级学会的年会。 9.人文社会学科(人文学院) 博士生发表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见附表3): (1)发表论文达到A级标准; (2)发表论文达到B级标准; (3)发表论文达到C级标准。 各级标准中的期刊均不包括其增刊、特刊、专刊,CSSCI收录期刊不含扩展版;发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第一篇可视为CSSCI收录,第二篇及以上视为一般公开出版期刊的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可视为公开出版期刊的论文。 10.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外语学院) 申请者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 SSCI、A&HCI、SCI、EI、《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现代外语》或《外国语》上发1篇; (2)在CSSCI (限定在外国文学、语言学、外语类)上发表2篇论文; (3)在CSSCI(不含扩展刊)上发表3篇论文。 注:用英、俄、德、日、法、韩文在国际非SSCI或A&HCI期刊源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经院教授会鉴定,达到相应学术水准的,可视为CSSCI论文1篇;在我校学报社科版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可视为CSSCI收录,其余视为一般公开出版期刊论文。

软件学报是很难投的,审稿时间长,难度大,是EI核心来源期刊; 可接受8000-10000字左右的长文; 稿量大,处理流程大多缓慢,应早投; 《投稿方式:直接网站在线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审理费。外审通过后再通知其它处理事宜。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发表周期:录用后的发表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但专刊较快. 版面费标准:元/面,收费比较厚道。该刊组织了很多专刊,投专刊的文章被录用后发表周期相对短,但录用率超低专刊反映信息较快,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比前者好中一些,但难度也不小。这个杂志是要求你寄两份打印稿,还有一份你的联系信息,然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他给你发email告知你通过初审,要求给审稿费100元,然后就是等待,大概三个多月给结果吧。每期文章大约20几篇,平均来说不是很好中,审稿一般4个月左右,发表周期就长了。

傻博士投稿软件免费版

绝大多数报刊杂志都不收书信了啊,还是电子邮件投稿吧!投稿的一些格式和注意的地方:邮件标题写:投稿-散文-《文章标题》-“投稿的栏目”-文章字数——作者:你的姓名稿件后面别忘了写上:通联:你的地址姓名:你的姓名邮编:电话:QQ:身份证号码:作者简介:几句话,说说你的情况。另外:最好不要用附件,这样可以提高你的作品被编辑阅读的机率,如果你的稿件很长,也要用TXT格式的。推荐你一个软件:傻博士投稿软件。里面有一万多个投稿地址,什么类型的文章投稿地址都有,专门给撰稿人投稿用的。有免费版,每天可投一百封。也有付费版,每月15元,无投稿数量限制。

邮件标题写:投稿-散文-《文章标题》-“投稿的栏目”-文章字数——作者:你的姓名稿件后面别忘了写上:通联:你的地址姓名:你的姓名邮编:电话:QQ:身份证号码:作者简介:几句话,说说你的情况。另外:最好不要用附件,这样可以提高你的作品被编辑阅读的机率,如果你的稿件很长,也要用TXT格式的。推荐你一个软件:傻博士投稿软件。里面有一万多个投稿地址,什么类型的文章投稿地址都有,专门给撰稿人投稿用的。有免费版,每天可投一百封。也有付费版,每月15元,无投稿数量限制。

投稿问题其实有很多常识的,建议你朋友去一些写手论坛和约稿论坛看一些相关约稿,或者尝试一下,就会明白了。像红榜社区的报刊征稿版块,天使领域的浮云殿版块,都有不少靠谱的约稿,每份约稿下都有编辑所列的注意事项,包括投稿的格式,浮云殿版块标题括号里的就是稿费标准,一目了然,回帖还有众多投稿上稿者的经验分享,比如哪个编辑回复快,稿费周期多少,稿费是不是有缩水等等信息,你问的那些其实真的看看帖子,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后面还多着呢~~有个论坛可以交流,可以看看信息,会让新手少走不少弯路的呢~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约稿函里都有,建议你先去找约稿函看看,约稿函可以去红榜看看。针对你的问题,截取其中一个约稿函的一部分给你看看:“来稿请将文章贴在邮件正文部分同时发送附件,并在邮件主题处注明投稿栏目及文章标题,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笔名、邮政地址、邮编、QQ或MSN、电话等详细联系方式。方便确认稿件信息和作者地址。无署名和联系方式者不予回复。”其实这些细节都大同小异,但是有的杂志会因为自身的需要有些特别的要求,会在约稿函上写出来,所以真心觉得在投稿请先认真看看想投稿的杂志的约稿函能事半功倍,还有就是每家杂志社的风格不一样,透过约稿函可以看出来,先看对风格再投,可以小心弯路。

软件学报投稿状态

这个期刊是核心期刊 ,录用的比例对半分,我上半年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在上面,找键盘计算机论文网帮我操作的,2个月就录用了,但是需要保证你的文章有足够的创新点,键盘论文的老师帮我改了一大半,额,如果没时间就找高手帮忙吧,呵呵

一般不会太难,如果需要可以HI我

一般杂志都是二审,即一般编辑负责初审,初审通过的稿子上交主编审核,主编为二审,也叫终审,终审通过才能刊登。

但也有三审的杂志,一审是编辑,二审是主任或主编,还有三审的出版社。杂志的话,加在一起大概一个月吧。如果你投稿在截稿期之前,那会很快,两个星期。

扩展资料:

投稿

:把稿件投寄给报刊编辑部或出版社。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最终的法律关系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遵守事先公约。

投稿,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最终的法律关糸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尊守事先公约。

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是指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同时或在特定时限内投寄给多家报刊杂志社或出版社等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但目前国内各大杂志社与各个媒体都不支持一稿多投,

是作者将自己享有著作权的某一未发表作品投寄给报刊杂志社、广播电视台或出版社并希望被采用的行为。

从作者与媒体出版部门之间就因投稿形成了合同法律关系,投稿无疑是形成这一关系的前置环节;从合同法角度看,投稿这一民事行为应属于“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最终的法律关糸形成,还需满足有投稿→愿接受→尊守事先公约。

案例

首先要起一个能打动编辑与读者的好的书名,还要有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样张、市场调研观点,如果能请到有名气的作者给写个书评,出书的把握就更大了。

从发现电子公告牌功能分离出博客,电子商务,维基百科,威客,搜索引擎开始,到2007年我们逐渐意识到互联网正在向与人脑结构高度相似的方向发展。

包括互联网虚拟神经元,运动系统,视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记忆系统,感觉系统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且互联网这一进化结果也将对神经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2007年开始,我们就这一发现撰写了近5篇论文进行阐述,分别投稿到多家科学期刊,

虽然2007年12月的ISKSS期刊,2008年3月的互联网周刊,2008年9月的科技论文在线和2009年3月的人类工效学杂志正式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但论文也经历了多次被拒的失败纪录。

还是很感谢各个期刊编辑和评审的工作,是他们让我看到了工作的不足。他们的建议也对论文的不断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1。2008年3月,《从人脑的结构机理看互联网的进化〉向中国科学杂志。科学通报投稿被拒,原因不符合期刊内容要求。

2。2008年5月,《从人脑的结构机理看互联网的进化〉英文版向《Nature》神经学期刊投稿被拒,原因不符合期刊内容要求,建议向其他期刊投稿。

3。2008年8月《从人脑的结构机理看互联网的进化〉英文版向《ACM〉美国计算机协会计算机科学通报投稿被拒,原因一是英文poor,原因二是审稿人不认同互联网进化成虚拟大脑的总体思路,建议与自然进化方面的科学家多探讨。

4。2008年10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中国科学杂志, F 辑: 信息科学投稿被拒,原因是虽然有一定创新性,但不符合期刊内容风格。建议向其他期刊投稿

5。2008年10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被拒,原因是不符合期刊内容风格。

6。2008年10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软件学报投稿被拒,原因是与期刊收录范围及宗旨不符,建议改投其他刊物

7。2008年11月,《互联网进化的七条规律〉向智能系统学报投稿被拒,原因是同行评议没有通过。

互联网进化论和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核心观点是:

1。互联网不仅仅是数百万个网络和服务器的集合体, 更是人脑和机器互联的网络

2。互联网正在形成互联网虚拟大脑,与人脑结构高度相似

3。互联网虚拟大脑同样具有“神经元,视觉系统,听觉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记忆系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自主神经系统“等等。

4。人脑功能在互联网中将形成大脑映射,并组成互联网神经元。

5。“互联网神经元“将通过互联网神经纤维与各系统或其他神经元发生关系

6。互联网的进化结构将对人脑神经学的研究产生启发式影响。通过对比互联网的结构,神经学研究者可能发现在人脑中也存在地址编码系统和搜索引擎系统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投稿

软件学报是很难投的,审稿时间长,难度大,是EI核心来源期刊; 可接受8000-10000字左右的长文; 稿量大,处理流程大多缓慢,应早投; 《投稿方式:直接网站在线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审理费。外审通过后再通知其它处理事宜。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发表周期:录用后的发表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但专刊较快. 版面费标准:元/面,收费比较厚道。该刊组织了很多专刊,投专刊的文章被录用后发表周期相对短,但录用率超低专刊反映信息较快,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比前者好中一些,但难度也不小。这个杂志是要求你寄两份打印稿,还有一份你的联系信息,然后大概一个星期左右他给你发email告知你通过初审,要求给审稿费100元,然后就是等待,大概三个多月给结果吧。每期文章大约20几篇,平均来说不是很好中,审稿一般4个月左右,发表周期就长了。

报刊投稿软件

直接打到报社编辑部问。

现在的小学还真是腻害

绝大多数报刊杂志都不收书信了啊,还是电子邮件投稿吧!投稿的一些格式和注意的地方:邮件标题写:投稿-散文-《文章标题》-“投稿的栏目”-文章字数——作者:你的姓名稿件后面别忘了写上:通联:你的地址姓名:你的姓名邮编:电话:QQ:身份证号码:作者简介:几句话,说说你的情况。 另外:最好不要用附件,这样可以提高你的作品被编辑阅读的机率,如果你的稿件很长,也要用TXT格式的。推荐你一个软件:傻博士投稿软件。里面有一万多个投稿地址,什么类型的文章投稿地址都有,专门给撰稿人投稿用的。有免费版,每天可投一百封。也有付费版,每月15元,无投稿数量限制。

好投博士点学报

主要研究方向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不过长江大学已经拥有博士点了。

本人比较看好长江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前途无量!!

来稿须知

一、学科范围

航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

二、基本要求

1.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博士、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学者的论文。

2.国防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优秀论文。

3.院士、973项目首席、863项目首席、长江学者等推荐的优秀论文。

4.国际国内相关专业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组委会推荐的优秀论文。

三、内容要求

1.不涉密,政治方向正确。

2.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保护好专利。

3.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可靠,文字简练,图表清晰。

4.基金项目名称和批准号真实有效。

5.用Word(doc格式)编辑排版,建议全篇不超过10000字。

(详见网站[投稿指南]→[来稿要求])

四、投稿流程

1.准备好稿件正文(doc格式)、保密审查证明电子档(模板见[投稿指南]→[相关下载],需加盖单位公章)。

2.点击网站首页[作者投稿查稿],按提示进行投稿。稿件上传之前,请务必检查确认文件未染有病毒。若为首次投稿,请先注册并填写详细个人信息,再进行投稿。

3.建议推荐2名以上本专业领域审稿人(请务必填写包括姓名、职称、单位、研究方向、Email等基本信息)。

4.微信扫描网站首页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并绑定账号,可实时查看稿件状态。

5.稿件处理程序及时间进度可浏览[投稿指南]→[审稿流程]。

五、注意事项

1.本刊只接收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官方网站网上投稿,不接收其他任何形式的投稿。(如果投稿界面不能正常显示,请在IE浏览器→工具→兼容性视图设置,添加“”网站)

2.请阅读本刊网站的[投稿指南]的相关文档,稿件内容和写作必须符合本刊规范,否则无法通过初审。

3.每篇稿件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才能进行投稿。在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作者请尽快将保密审查证明原件、论文版权协议书原件邮寄(请使用顺丰)至编辑部戴老师,科大校内作者可递交至出版社507室。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版权所有人签名请手写。

4.如投稿作者与通信作者不一致,请在投稿备注中说明。在读学生不能担任通信作者。同时,通信作者的用户名需注册激活后,才能查询稿件状态。

5.请作者切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

6.为方便寄送样刊,作者联系方式如有变动,请务必及时在系统中更新。

长江大学,有前景,马上搬到武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