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中国老年人自然死亡原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18:17:59

中国老年人自然死亡原因研究论文

首先说明,你的认为错了。不可否认,现代有些老年人是因为某些疾病逝世的,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寿终正寝,就是自然现象的自然老死。 生长就像复制。细胞在不断地更新复制,不断地分裂。举个例子吧:那一盘新的录像带,标记为A,图像特别高清(就像青春少年),然后就开始复制这盘录像带标 记为A1,图像依然清晰(就好比细胞的分裂生长复制),然后,拿A1继续复制到另一盘录像带上,标记为A2,然后在把标记为A2的录像带再复制到标记为 A3的录像带上,然后在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标记为An的时候,你会发现,图像已经不清晰了(就像到了中老年),然后继 续.......到标记为Ax的时候,图像就会完全消失。这就像细胞已经无法复制了,这个时候,就是人终老的时刻。这个A1就像是某一类细胞,还有B1、 C1、D1、.......等等若干类细胞,都是按照同样的过程进行复制的。这就是正常老死 的原因。

人之所以会衰老,是因为人的细胞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细胞会衰老(水分减少),美国以有冰冻人,求未来能把人复活.

万物都会有氧化的过程,人体也不例外,人体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但是氧气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细胞氧化,产生一种有害物质,自由基,它是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科学家研究,如果人体不被自由基侵害,可以活到至少160岁。现在研发的抗衰老产品,基本上都是在研究抗氧化剂,这个词经常在护肤产品广告中听到,某某产品能抗氧化。在一些美容护肤节目中,会告诉你多吃哪些食物会抗氧化等等。附加说点别的,食物中添加的防腐剂,也属于这一范畴,也可以开玩笑的说,延缓衰老,是在研究对活着的人体,进行防腐处理,呵呵。

细胞首先衰老凋亡,其次组织坏死,然后器官萎缩丧失功能,最后人这个整体死去。

西方死亡学研究现状论文

说起死亡,必然与生存相关。西方哲学中对于死亡的阐释,首先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自然科学还未获得前瞻性的视角来研究死亡时,死亡的神秘性和恐惧性便成为很多哲学家,宗教学家,占卜师等领域人士的探索主题之一。死亡哲学并不存在于特定的哲学理论体系,就像你看到很多初升的阳光,其实是各有所归,肉眼所看到的只是感知的一部分,换做别人来看,又有不同定义的成分,所以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自由的一部分,也是只能以生存在着的自己的一切得以审视的一部分。其实对于现实性的死亡来说,需要得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永存。我们说,人死了,一切归于尘埃。对于人来说,现实的死亡难以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长生不老和克服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对于死亡带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问题回归于长生和恐惧。

大多数情况下,死亡学的研究是为了帮助临终者、或是罹患不治之症者以及他们的家属能够得到舒缓性的照顾,这样的照护称为安宁疗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安宁疗护是一种可以让患者和家属,在面对足以威胁生命的病痛时,可用来提升生活品质的照护方式,包括治疗疼痛和其他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问题。死亡学终究认为死不可避免,而能够发展出一套指导方针来舒缓死亡的过程则是它主要的功能。有一个死亡学的分支称为音乐死亡学,着重于利用音乐转化人们的心灵。死亡学不直接地探索生命或死亡的意义,在医学上这样的问题并不适合用来研究死亡学,一些医学文章甚至提到探寻生死的意义不但荒谬而且无济于事。然而这些问题却非常适合被放在死亡的过程中,以思想、哲学性的方式来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社区、文化等的关系,这个学问探求的是这些问题如何影响医个正在经历死亡的这些研究对象,而不是研究问题的本身。许多人研究死亡学是因为他们相信生命可贵的价值观,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因而使得这们学问更值得被提出来探讨,主要的目的是去舒缓并且改善死亡的过程,不仅是对临终者,也针对相关的人,而“舒缓”和“改善”的概念可以和希波克拉底誓词相容。

死亡学是一门用上各种学问的学说. 死亡是人类共同关心的事; 它从史前就开始被研究再研究. 这些研究中有些是研究死亡本质的; 其他的通常是一些习俗. 正因为死亡是这么一个宽广的题目, 死亡学依赖的是全面性的研究.受到十四世纪黑死病的影响“死之舞”是个有关死亡的寓言,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一般人民对死亡的想法人性大概是研究死亡最古老的规律. 参照以前的历史, 人类平均有较低的生活水平. 战争, 饥荒跟疾病令死亡触手可及. 艺术家, 作家跟诗人经常将死亡的普遍性当作作品的中心思想, 而这个风气今天依然延续.

从西方近代死亡哲学到西方现代死亡哲学其间之有一理论过渡,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死亡哲学,尤其是作为德国古典死亡哲学最后环节的费尔巴哈的死亡哲学。因为正是费尔巴哈明快地提出了“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打出了“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的旗帜,不仅对近代人对中世纪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清算作了理论总结,把西方近代人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又为西方现代人直面死亡,尤其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死亡观作了必要的铺垫。西方死亡哲学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是一前进上升运动西方死亡哲学运动和发展的第三个重要特征在于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种螺旋式的前进上升运动。

香港死亡率研究现状论文

香港流感3个月致327人死亡,那这327人死亡着意味着什么呢?它比2003年的SARS肆虐的时候在香港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有的专家说流感“或”,请注意“或”,或因病毒变异。深圳流感指数连续3周最高级预警,广东的其他城市也相继发出了“警报”。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表示,今年夏季流感的死亡数字高于2016年冬季流感,但低于2015年冬季流感季节同期。

香港流感致327人死亡严重程度堪比SARS是真的吗?

香港卫生署重申:流感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不论在病原、临床病征、严重程度、传播力、治理和预防方法等均有不同。

香港流感死亡人数超“SARS”?!香港卫生署:不可比较

季节性流感是本地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在今年夏季流感季节流感相关入院个案的死亡比例至今没有异常增加。今季截至八月二日,累积有14713人因流感入住公立医院,共有306人死亡,需入住公立医院的流感病人的死亡比例为%,与过往流感季节的比例(介乎%至%)相若。

卫生署指出,严重流感个案绝大部分属甲型流感(H3)。患病者中65岁或以上长者占多数,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高于其他年龄组别。大部分严重个案病人有长期病患,较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引致死亡。

虽然目前流感疫情暂时放缓,但公立医院服务需求仍然很高。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预计,未来数周流感活跃程度维持高水平。

香港的标准化死亡率从1986年的每千人有人死亡,下跌43%,至2020年的每千人有6人死亡。在1986年至2020年期间,初生婴儿死亡率的改善最为显著,男性及女性的死亡率分别下跌71%及81%。

2022香港新冠死亡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于2022年12月22日,香港报告新冠确诊病例为1022540人,死亡人数为1688人,病死率为。

香港每年老人正常死亡是万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与之对比,香港每年正常死亡率约,即每年平均死亡万人。

中传研究生疑因论文坠亡

2021年以来,短短的四个月里,已经发生了数起关于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其中,不只是中学生,甚至也有研究生、博士生等......01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长春 红旗街15岁女学生跳楼轻生的消息2021·04·13

河南·信阳 第六高级中学(下称信阳市

目前,公安系统已介入调查。其他善后和处理结果暂时没有公布及通告。2021年1月27日,河北邯郸邱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因请假未果从学校四楼跳楼身亡。2021年1月23日,陕西西安,一位家长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女儿经常遭到同学辱骂,想换座位,却被老师拒绝。几日前,女儿竟然从四楼一跃而下,经过抢救无效后身亡。她认为女儿的跳楼和遭同学辱骂有关。目前,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2021年3月29日上午,广东惠州惠东县一中学一名学生从教学楼5楼坠楼身亡。......中南大学 粉冶院一名研二的研究生22号凌晨坠亡4月21日早晨6时许,我校粉末冶金研究院2019级专业硕士生黄某某坠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排除他杀)。学校对于黄某某同学的不幸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对该生家属及其亲朋表示深切慰问。学校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南京大学 仙林校区19栋又一位女博士跳楼身亡。2021年4月8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19栋又一位女博士跳楼身亡。半年内,这栋楼已经有两位跳楼、一位烧炭身亡。短短半年时间,已经第四起了......南大仙林校区19栋,女博士跳楼南大仙林校区19栋,女研究生烧炭自杀。南大鼓楼校区南园六舍,男研究生跳楼。 南大仙林校区19栋,女研究生跳楼诸多的悲剧,心痛!来不及细数,眼泪便已湿了眼眶。他们还都是些孩子啊,正值豆蔻年华的年纪,为何如此不惜命,经受不住一点点挫折呢。究竟是教育上的缺失,还是孩子们内心太脆弱?是什么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到%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来源:搜狐健康·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男孩仅占()。

您好,我们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但身边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事,再说当我们想不通时,也可以和亲朋好友说说,这样我们的压力会减轻。还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他们会有办法让我们开心起来。加油!我们都会开心幸福的。

关注的焦点是因病请假,导师不批准,还把各种工作,杂事推给学生做,使学生没有时间休息,压力大。死前还帮导师处理事情

压力太大,只能说还是很正常,到了他这样的学历,每天都是面对很深奥的知识,学习都是很费脑,心态不好的人,就有可能坠楼。

死亡教育论文

提问者: 腜牕鍮

当前新时期,加强中学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教育是现代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在生命教育中存在着社会不重视、内容不具体、过程形式化、途径单一化等诸多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生命教育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谈谈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摘要: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偏重传授人以知识、技能、谋生的本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物欲的诱惑,使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生命意义的理解变得迷糊,对生命变得冷漠,从而出现种种虐待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我们的教育必须回到根本,重视生命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意识

1 生命教育内涵

人的生命具有两重性,一是生物性,二是精神性。生物性是指人和自然界其他广大生物一样的肉体生命(物质存在)的生理属性。精神性则指人之所以为人的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和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生物性是人生命的基础,精神性是人生命的灵魂。生命的教育应该是人生命的生物性内涵和精神性内涵的统一。

从广义上讲,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不仅要告诉学生关注自身生命,更要促使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不仅让学生知道尊重人类的生命,还要让学生明白人与其它物种和谐共存的道理;不仅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2 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人的根本教育

生命是人类繁衍的基础,生命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人的存在,以人为追求,一切终归于生命的主题,一切都阐释着生命的意义。教育作为人类必须的也是让生命的存在变得更完美更有意义的一种活动,首先必须让学生认识生命特征和意义,学会珍爱生命,而教育的最高追求则是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引导人的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

生命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和诱惑,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造成生理上的、思想上的困惑和矛盾,他们内心的不调和不畅顺又容易引发极端的心理问题,造成行为失控的现象。因此我们只有积极引导学生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国民的素质。生命意识是国民素质的基本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完善生命,这对提高国民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对提高民族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具有重大意义。

生命教育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前提

生命的健美,生命与生命的和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理想境界。哪个家庭愿意看到家人生命的离间相残或惨痛陨落?谁又希望看到生命你死我活的争斗,谁又愿意目睹生命被惨无人道的摧残?生命教育能提高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提升生命的质量,从而能促进家庭的融和,促进社会的和谐。

3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我们帮助学生认识每一个生命在自然中诞生的偶然与伟大,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认识生命的依存关系,认识生命的无常,认识生命在人类历史长河的短暂存在和永恒消失,让学生具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恻隐之心,懂得体己怜人,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别人的生命,能积极发掘自身生命的力量,自觉追求生命更重大的意义。

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是一个过程,人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每个生命都有重量,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生命价值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拓展生命的宽度,充实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要让学生懂得生命要传承人文精神,要弘扬善,要释放爱,要承担责任,要追求真,要创造美。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生命的意义也不仅局限于自身。人的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完善自己,更在于为别人,为社会,为人类,为地球及自然的其他生命创造价值;生命个体在追求自身快乐与幸福的同时也让别的生命获得快乐与幸福才是生命更大的意义。

死亡教育

有生就有死,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生命教育中我们谈“死”,是因为要更好地“生”;我们谈“生”,是要超越“死”。因为死,生变得短暂有限,生变得难能可贵,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要让生命更有意义。死如果是必然,我们就要坦然;死如果是偶然,我们要防范于未然,死如果比生更有意义,我们就超然。不要让生命轻易走向死亡,既然生我们就要珍惜生,必然死我们就不怕死。

4 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开展生命的专题教育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病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多样、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动,可以直接凸显生命教育,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

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的信息和意义显隐于各学科课程中,如生物让人认识生命来源和特征,化学让人认识生命的构成与保健,物理让人认识生命的渺小与短暂等;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可以让我们认识生命的责任,生命的精神,明白生命的价值。我们要善于发掘学科教学中生命教育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生命意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生存的技能和生命的质量。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如通过野营和农村耕作劳动,让学生接受生存技能的训练;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通过参观动植物园,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树立自然生态保护意识。通过种种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深切的生命体验,能帮助学生磨练生命,感悟生命,充实生命,丰富生命。

日常生活和管理重视生命教育

生命的危机无时不存在,生命的意外实在太多。如生活中卫生问题、安全问题、疾病问题,甚至人际交往、矛盾纠纷问题,随时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安全和生命质量。生命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日常生活和管理,学校要时刻教育学生提高生命安全意识,平时管理宣传教育要到位,危险问题要想到,预防措施要做足,促使学生形成保护生命、优化生命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东莉.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当代青年研究,.

[2]王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生命教育论文2500字

首先,加快了患者的康父进程其次,提升了忽视的道德情感再次,提高了护士的专业能力最后,促进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临终关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系统工程。临终关怀事业的开展体现出人们卫生服务观念和健康观的进步,是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表现,也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结构,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完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一环。在我国,大力发展临终关怀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发展这一事业适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如今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而且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为临终病人,生活不能自理,80%左右依靠家属照料,加上目前“少子化”家庭的增多,家属面临极大困难,众多垂危老人呼唤临终关怀,对于临终老年人来说,传统的、机构化的卫生保健形式可能并不是帮助他们和提供爱心的最有效的途径,临终关怀便是一个节省费用、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途径。其次,发展这一事业有利于彰显我国医疗机构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临终关怀不仅改变了无法救治的患者被拒之医院大门之外,或只在医院延长痛苦的生命而得不到真正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医务人员忽视患者家属痛苦的现象,而且使临终患者在关爱、舒适的环境中尊严地、安详地离开人间,也使患者的家属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些不仅彰显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精神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延缓死亡成为可能。再次,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延缓死亡成为可能,不过这会增加临终病人的痛苦,加重患者家属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并且将浪费大量的卫生资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卫生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在短期内还很难改观。在这种背景下,卫生资源的分配应坚持合理、公正的原则,在尊重人的生命、人格和尊严的基础上,对生命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进行判断,并据此决定卫生资源的投向。而临终关怀以提高病人临终前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对临终病人采取生活照顾、心理疏导、姑息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病人痛苦,消除病人及家属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这无疑有助于节约卫生资源,也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最需要、最迫切的领域,推动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不过,正是由于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刚刚起步,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执行上,这一项事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具体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观念缺失。临终关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死亡、如何对待死亡等问题,而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即使无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人也不愿过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受传统孝道的影响,显然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并未为临终关怀提供相应的观念基础。第二,社会支持缺失。目前,临终关怀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业,一方面政府对临终关怀的投入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支持也不足,相应的保险计划和慈善捐助很少,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严重匮乏,这就导致我国临终关怀机构数量少,从业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第三,制度保障缺失。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对临终关怀事业的态度如何,决定这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如何建立临终关怀机构以及如何运行?临终关怀机构设立的条件如何?临终关怀机构的治疗规范和服务水准如何这些问题也将决定这临终关怀的实际效果。但是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临终关怀缺乏制度保障,临终关怀更需要“制度关怀”。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开展死亡教育,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大众化死亡教育。如可以利用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科学死亡观教育;也可利用医疗机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死亡观教育,同时也可利用新闻媒介对科学死亡观和科学的死亡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广泛更新人们的观念,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医学界和医务人员的死亡教育,以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积极关注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认真对待临终患者的需求。二是多元宣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临终关怀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针对目前社会各界疏于对临终关怀事业的了解,首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此项事业的宣传,如政府宣传、媒体宣传等,以此来增加对临终关怀事业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争取社会支持。三是建立临终关怀保障制度。首先通过立法,明确临终关怀的主管部门及其监督管理责任,明确投入主体,保证临终关怀事业的资金来源。其次,应制定专门的卫生法规(含具体的规章制度),对诸如临终关怀对象的界定,临终关怀医院或病房的设置标准,临终关怀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从业人员的资质、职责和伦理要求,临终关怀机构的设施、设备、药品以及资金的管理,收费标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真正需要临终关怀的患者得到切实的、全面的临终照护。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