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中国社会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4-07-03 08:41:34

中国社会杂志社

应该是假的1、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最顶级的社会科学研究刊物,投稿的牛人众多,每年杂志社审稿组稿都忙不过来呢,没必要也没什么精力去推荐什么专利2、这是关注社会科学的刊物,社会科学专利相对较少,因此杂志社不大会开展这方面的业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很难的。需要多层审核的《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很牛:因为它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该刊是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双月刊),2012年改为双月刊。创刊以来,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刊在不同时期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当代我国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简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于1979年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负责编辑、翻译出版六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一直保持着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目前在职的专职编辑人员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编辑人员的专业背景覆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

有问题。应按要求填写。

1、出生年月:应填写公历时间。应具体填写年份和月份。

2、籍贯:一般按其祖父的籍贯或出生地填写,具体填写从省至县级行政区名称。如:广东省汕尾市城区。

3、文化程度:指现有文化程度。

4、所在单位:指现属单位。

5、本人简历:一般应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算起,以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单位学习(工作)为一段分段填写,前后时间要互相衔接,同时要填上所任职务和对填写人这段经历如是学生则填写所在学校名称。最熟悉的证明人。

6、入团志愿的填写要求:将自己对团的认识写清楚,主要包括对团的性质、纲领的认识和理解;说明为什么要加入共青团;准备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团员等,填写入团志愿时要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实际填写,要怎样维护团员的形象。

7、介绍人意见:根据被介绍人的表现写出综合性的意见,写明被介绍人的优点和缺点;表明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团的态度;介绍人签名。

8、支部大会决议:应写明本次支部大会召开的时间,本团支部共有团员总数,实际出席本次支部大会的团员数,讨论的意见综述及表决结果,并由支部书记签名。

9、总支部委员会意见:应写明总支部委员会的审议结果,并由总支部书记签名。

10、其它栏目要填写完整。

扩展资料

具体写法:

1、介绍个人的现实情况

对个人现实情况的介绍,是为了让团组织对自己的身份、情况有一个初步和大致的了解,不用展开来写,简明扼要即可。

2、个人简历和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的情况

这一部分的内容也要简单,无须多用笔墨,但也必须清楚明白。对个人简历的写法,一般要求从上学时写起,到目前为止,只需依据时间的顺序,一项项地排列出来即可。

主要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的情况,在申请书正文中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也可以不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可附在申请书后。

3、入团动机和理由

入团的动机、理由要重点写。申请的理由比较多,则可以从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

4、对团的认识

对团的认识往往是同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的,这在申述自己的入团动机时已有所涉及。这里指的是专门较集中的对团认识的文字。

5、自己的心情、决心

这一部分是抒写自己入团的强烈愿望,表达自己的决心的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入团申请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申请书

没问题,我填的时候也没细看,不会造成影响的。

全国各地50名公民 对组通字〔2006〕41号、劳社部发[1999]8号两通知 出生日期认定规定提请违法审查建议书全国人大常委会: 依据《宪法》第41条和《立法法》第90条之规定,我们对中组部、原人事部、公安部《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06〕41号)和原劳动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两通知出生日期认定规定(以下简称“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提请违法审查建议。 一、“出生时间认定两通知规定”与国家大法相抵触 组通字〔2006〕41号通知规定:“对个别干部的出生日期,档案记载与户籍登记不一致的,应当以干部档案和户籍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今后不再办理审批更改干部的出生日期”。 劳社部发〔1999〕8号通知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一条:“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第十一条:“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更正,换发新证”。第十三条:“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经国务院批准和授权的《公安部印发< 关于在全国实施居民身份证使用和查验制度的请示>的通知》([89]公发15号)规定:“居民身份证是国家法定的证明公民个人身份证的证件…涉及公民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基本身份内容的,均以持证人居民身份证所登记的内容为准”。“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了居民身份证适用于办理涉及公民权益的18项事务。公安部关于在全国实施居民身份证使用和查验制度的通告中又作了重申。其中,第十八项为‘办理其他事务’。‘其他事务’主要包括:…办理…离、退休手续…”《公安部 国家教育委员会 民政部 司法部 劳动部 铁道部 交通部 邮电部 商业部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民身份证使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公发[1992]21号),再次重申了上述规定。 劳动部也下达了《关于在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公民身份号码的通知》(劳社厅函[1999]66号)明文规定:“一律使用‘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劳动保障部门各类信息中全国统一标识的、唯一的个人编码名称,…”。“在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公民身份号码(原居民身份证编号)错误信息,如重号、多号、错号等,请及时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并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明显,“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与身份证法第一条规定的立法精神直接相抵触,国家立法规定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目的就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不以身份证为准,必然要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与第三条规定的公民身份号码的唯一性直接相抵触;与第十一条规定直接相抵触,剥夺了公民身份更正权;与第十三条规定直接相抵触,剥夺了公民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权利;也与国务院批准和授权公安部对身份证法作出的法律适用解释直接相抵触。“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已凌驾于身份证法的法律效力之上。 二、“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具有危害性,建议废止 1999年以来退休中出生日期认定的争议案件常见报道,“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已经在全国造成退休出生日期认定上的混乱,民怨不断。一方面严重造成国家社保资金及退休金的取而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严重侵犯了上千万公民按法定年龄退休的合法权益。影响身份证法的正确实施,给国家对公民身份统一管理造成混乱(详见附件)。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中国社会保障》杂志2010年第5、6期视点栏目,连发5篇文章,特别关注——退休年龄认定问题:“档案与身份证关于年龄记载的冲突日益普遍,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界定年龄的公共政策出现了危机”。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员表示:“我们正在和公安部沟通,准备正式出台一个文件,对身份证和档案关干出生时间记载不一致的情况,要进行调查。核心是要确认真实的出生时间”(详见附件)。然而,2010年已过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至今还没有出台新文件。 国家法律绝不能在部门规定面前却步,建议废止“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全国必须保证确认公民身份标准的统一性,以身份证法为标准,办理一切涉及公民身份确认的事务。根据上述事实和理由,特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违法审查,并给予答复。附件:《“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具有危害性,不讲法、不讲理,应当废止》 建议人:朱永忠 谢亚鸣 冯英洲 张 莉 施国萍 吴朝述 胡俊华 王 春 杨和平 张兰珍 闫秀玉 侯德林 马凤兰 牛桂兰 杨兆付 黄炫朝 李云烹 侯淑珍 张秀燕 扬玉坤 吴金兰 张秀丽 丰庆玲 李公权 徐庆英 胡晓芹 罗 英 袁学龙 谭 丽 谭 静 陈国兰 陈海涛 李疏芝 宋海峰 朱来旺 刘采霞 李云鹏 袁 凤 孙桂英 冯秀梅 陈景伟 王福胜 王秀荣 骆灵芝 徐 莲 刘喜九 范丽文 衣国霞 耿影纯 王隆纯 2011年3月7日附件: “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具有危害性,不讲法、不讲理,应当废止 一、“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的严重危害性 1.“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已经在全国造成退休出生日期认定上的混乱 1999年以来退休中出生日期认定的争议案件常见报道,“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已经在全国造成退休出生日期认定上的混乱,民怨不断。 江苏省海门市黄兰芳一审败诉,上诉胜诉,花了半年时间,算是幸运的(最高人民法院二○○○年第四辑行政案例《黄兰芳诉海门市劳动局退休管理行政处理决定案》)。 北京市密云县蔡淑林一审败诉,上诉败诉,抗诉再审赢了,“讨说法”四年连续奔走(检察日报2000年4月24日报道《出生日期认定有误 退休教师诉诸法律》)。四川省崇州市杨帮碧一审就赢了,该案先由四川省崇州市人民法院受理,因原告系崇州市人民法院某审判员之妻,经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移交大邑县人民法院审理(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杨帮碧不服崇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予办理退休手续案》)。 辽宁省葫芦岛市李兴田老人两审败诉,再审裁定撤销了原两审判决,却驳回李老汉的起诉,还要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官司打8年,老汉还是“仨出生日”(新华网2008年04月23日报道《官司打8年 老汉还是“仨出生日”》)。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中国社会保障》杂志2010年第5、6点栏目,连发5文章,特别关注——退休年龄认定问题。 《张老汉的退休梦》专题报道了黑龙江省双城市粮食局劳动服务公司韩甸粮库青年加工厂马车队打马掌、修马车的锻工张洪印的档案年龄记载与身份证信息相差16年,上访近十年,今年都69岁了,仍无法退休。双城市劳动局档案室的郭主任说,像张洪印这种情况绝非特例,身份证年龄与档案年龄不同的情况在双城市劳动局的档案中十分普遍,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档案存在身份证年龄和档案年龄不相符的情况。“一是当年右派‘株连’下乡的家属为返城大量造假;二是当年的招工年龄限制导致大批的年龄造假。在当时的年代,为了返城和招工,走后门造假的应该不在少数。”形成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大量不符的历史原因复杂,但这些虚假的档案信息却都实实在在地沉淀在档案中保留至今。而这些不实的档案信息由于没有相应的补救或修正措施而造成实践中只能错事错办。—边是张洪印徒劳的奔波,寻求退休,另一边是相关部门爱莫能助,甚至希望当事人通过法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这一切似乎都是因为现有的规定过于机械,且没有相应的弹性补救措施,无力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退休年龄确定依据:档案PK身份证》专题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百货公司售货员谢亚鸣退休出生日期认定争议案。2001年初,公安换发户口本,民警挨家挨户登门核查,要求统一使用公历出生时间,谢亚鸣让民警登记了自己的公历出生日期1957年1月25日。后来民警经过调查,确认了她的公历出生时间,并据此换发了新户口本及身份证。但黄山区劳动局,却依据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认定谢亚鸣出生时间以招工表记载的1956年12月为准。谢亚鸣4年诉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法院、检察院、人大跑了无数趟,谢亚鸣为的是确定退休年龄究竟适用身份证还是档案记载,是国家的《居民身份证法》管用,还是部门的规定管用。两次一审、两次终审,黄山区劳动局对谢亚鸣更正出生日期后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质证都没有异议,三个法院对这两项证据的真实性都予以认定。针对这一问题,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宏光认为,司法机关完全可以适用《居民身份证法》对谢亚鸣的出生日期加以认定。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建华说,黄山市和黄山区两审法院不以身份证法撤销黄山区劳动局的《答复》是错误的,谢亚鸣有百分之百的理由要求依照身份证更改自己的出生年龄。但该案的终审判决并未采纳谢亚鸣及专家们的意见,却判决维持黄山区劳动局适用档案记载。其判决理由是“8号文件”“尚未废止”。谢亚鸣对此当然不能接受。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2010年第5、6期指出:“档案与身份证关于年龄记载的冲突日益普遍,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界定年龄的公共政策出现了危机”。 2.造成国家退休金大量流失 退休“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给造假者大开了方便之门。在公民身份“造假”问题上,是通过各个单位和部门容易呢,还是通过公安部门容易呢?中安在线2008年11月26日安徽新闻《退休股长把“人秘股”搬回家》:“绑架”千余份人事档案十余年,想查档案要送礼送钱,伪造档案,取国家社保资金14万余元,自己从中获利2万余元,被判刑五年。其实,这绝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这是非常典型的很有代表性的例证回答。这仅仅是这么多人集中被造假,容易发现才查出来的,而分散在各个单位和部门大量的单个造假,却更隐蔽更难发现和查出来,国家社保资金及退休金取,流失量更大。退休“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早已严重危害到国家社保资金及退休金的安全。也正是退休“以最早的档案为准”的规定,恰恰为伪造档案、取国家退休金者钻了的空子,也被这些不法者所嘲弄。 3.侵犯了上千万公民按法定年龄退休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退休“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严重造成国家社保资金及退休金的取而大量流失;另一方面,退休“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严重侵犯了上千万公民按法定年龄退休的合法权益。“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无论这时间提前还是退后,都会对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 《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第10版报道,“自我国1999年正式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以来,公安机关多次组织开展了清理纠错工作,先后纠正重号、错号2000多万个”。难道这2000多万人都要“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吗?这将涉及2000多万人的合法权益啊,这还不包括许多后来更正的和至今没有更正的人数在内。 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真实,应当以真实的出生日期为准。但公民的身份出现错误时,公安户口登记机关应当依法按法定程序更正。公安部门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无法绝对保证身份证登记不出现错误,档案管理部门同样不能保证档案的绝对真实可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中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任何时候,国家都要依法保证公民出现身份证错误时的更正权。 因参军招工招干等年龄限制错填出生日期的人,大多数也是为了生活、生存所迫,那时,人们还都以参军招工招干为荣,参军招工招干都是参加革命工作,能参加革命工作是最光荣的事情,年龄改大改小点有什么关系呢?现在革命工作一辈子,老了,谁能想到还要遭受当年错填出生日期的惩罚?当时造成错填,管理部门也有责任,尽管自己也有错,但仅仅是有错,而不是有罪,更不是罪不可赦。 再说那些农历错为公历、本人或他人填写疏忽、档案损毁遗失的人,更是冤屈了!不依据真实年龄办理退休,侵犯了公民的法定年龄退休的合法权益。这也与党和国家号召的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极不相容。 4.影响身份证法的正确实施,给国家对公民身份统一管理造成混乱 年龄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任何国家的宪法、民法、刑法典没有也不可能忽视年龄问题,因为他关系到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刑事责任诸问题。年龄不仅仅是法律上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年龄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年龄作为人格权的首要特征,年龄的存在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出生时间认定两通知规定”将绝对权变成了相对权,是对年龄权的侵害。当人的年龄权受到侵害时,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公民身份号码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和公民参加各项经济、社会活动当中,起到识别、确认公民身份的作用,身份证登记的九个法定项目中包括公民出生日期的确认。 “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基层派出所只能录入数据,万一输错,必须报经上一级局批准同意,由上一级局启用密码更正,基层派出所无权更正。“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管理极其严格规范,其远远高于各个单位和部门管理的档案。现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国家专门机构统一管理的户籍、身份证的可信度,反而低于分散在各个单位和部门不严肃、不规范管理的职工档案。 俗话讲,“会抓的抓一个,不会抓的,抓一把,结果总有抓不紧而漏掉的”。一条大坝如果只有一个地方可能漏水,完全可以容易发现和容易堵住;如果到处都可能漏水,那么这座大坝最终只能垮掉。 国家颁布身份证法,就是为了证明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当公民的身份信息出现错误时,公民依法有权申请更正,这是全国人大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力,国家任何部门、机关和任何人都无权剥夺,这直接关系到《居民身份证法》的正确实施,是一项严肃的行政执法行为。对公民出生日期认定,属于公民身份的认定,只能依据身份证法,只能授权管理身份证的公安部门,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权确认。若有怀疑,只能申请公安部门查证核实。公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查证程序,按照证据的审核认定法则来确认。必要时,要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查证。对依法更正的身份证,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二、“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不讲法、不讲理,应当废止 根据身份证法,“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国务院批准和授权公安部对身份证法作出的法律适用解释“均以持证人居民身份证所登记的内容为准”、“适用于办理涉及公民权益的…离、退休手续”,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也只规定了“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这里,都没有规定“以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显然,“出生时间认定两通知规定”于法无据。 档案最先记载,不必然得出真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中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任何时候,国家都要依法保证公民出现身份证错误时的更正权。 “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置国家大法和最大限度保护公民利益于不顾,根本不管人们出生日期出现错误的诸多历史遗留原因(农历错为公历、本人或他人填写疏忽、档案损毁遗失、参军招工招干年龄限制错填等等),惩罚人们出生日期出现错误的、最不讲理的规定。虽然部分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自己错填,但管理部门也有责任,尽管自己也有错,但仅仅是有错,而不是有罪,更不是罪不可赦。 行政不可以违反人类自然法则,弄出一个人两个甚至于两个以上出生日期来,这是典型的以错惩错!其错误根源来自于古老的惩罚性正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血还血”的暴力报复,也可以说是一种极端意义上的公平观念。现代意义上的惩罚不容“报复”。这是一种与现代社会惩罚正义不相符合的复仇正义。以牙还牙,以恶制恶,这是西方几百年之前的司法观念,早已为司法实践和法治理念所唾弃。 安徽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法学博士,安徽省政府法律顾问陈宏光教授认为,立法法有明确规定:规章不得与法律相抵触。适用国家的最高法律,也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证法,对出生日期加以认定。拿档案记载的错误跟现在身份证中的正确记载进行类比,以最先记载的这种错误来做出推定。这样在执法过程中,显然就有问题了,实质上就是等于把原有的错误继续使用。这是执行法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误区,应该加以纠正。因为,法律需要去还原真实,也要追求客观真实,还其本来面目。身份证作为一个国家证明,如果有人在原来的记录和身份证之间造成的误差导致没办法确定,还是应该以身份证为准。用这个全国统一、国家认可的法定证明,来证明职工的工龄问题,能够形成规范和有序。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依据,无论这时间提前还是退后,都会对职工的利益造成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以身份证法作为依据,这样在法律上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对所有人要小一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周宝妹认为,劳动者办理退休手续,当然是“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属于《居民身份证法》的适用范围,劳动部门不应简单排斥。“8号文件”与《居民身份证法》相冲突,应当予以修改。同案不同果的现象将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其核心问题仍在于部门规章与基本法律的统—,出生年龄认定标准关系到参保人员养老权益的实现,有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高级检察官王友明认为,身份证记载是具有最高权威性的,但在劳动关系中,劳动部门的原始记载和身份证记载相冲突的情况下,采用原始记载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种表达肯定是不合理的。既然身份证是国家的一种权威性的法定的身份资格和证明,劳动部门都不去遵守的话,用原始记载显然是错误的。 1999年苏州市、2003年芜湖市、2004年重庆市、2008年铜陵市为切实解决退休及办理养老保险中出生日期认定问题,分别出台文件,对“出生时间认定两通知规定”执行作了修正。新华网报道新疆兵团农十三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制定了《农十三师职工工龄、年龄认定处理办法》,从2005年2月份开始在全师各团场、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年龄、工龄认定工作。全师清理、整顿职工档案16896份,其中,提出疑异的有5389人,为1500人的工龄、年龄、姓名进行了更正。 深圳市社保局2010年初,在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政府在线 首页>信息公开>部门动态中建议退休人员退休年龄认定以身份证年龄为准。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法规处处理过多起此类案件,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坊时说:“单纯以档案作为确定出生时间的依据有其不公平之处,但我们也不敢采用身份证记载的信息,如果那样的话,可能又有想依据档案记载的时间办理退休的人说我们没有执行上级部门的规定。希望国家能够出台更具公平性和合理性,又便于操作的具体规定。”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员表示:“我们正在和公安部沟通,准备正式出台一个文件,对身份证和档案关干出生时间记载不一致的情况,要进行调查。核心是要确认真实的出生时间。”然而,2010年已过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至今还没有出台新文件。 国家法律绝不能在部门规定面前却步,应当废止“出生日期认定两通知规定”,全国必须保证确认公民身份标准的统一性,以身份证法作为标准,办理一切涉及公民身份确认的事务,有利于大家遵守法律,还原客观真实,形成了相应的统一性。如不依据身份证法解决公民退休的出生日期认定问题,势必由此波及其他领域同样不依法行政,不依法办案,最终将产生阻碍中国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的恶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托组织指导全国社会保险经机构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管理、运营事务,组织实施社会保险的基础性、技术性、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一、职能调整(一)划入的职能依据《国务院公厅关于印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发[1998]50号)的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管理的要求,以下职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承担:1.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承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方面的具体事务管理职能。2.卫生部原全国公费医疗事务管理中心承担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管理涉及职工医疗保险方面的具体事务管理职能。3.民政部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承担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及具体事务管理职能。4.人事部原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承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基金及具体事务管理职能。5.原劳动部就业司承担的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基金收缴的统计工作职能。6.在以上职能基础上,因按国家规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而增加的职能。(二)划出的职能。1.由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承担的建设全国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为主承担。2.由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承担的拟定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制度、建立并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系统及受理投诉举报的职能,交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承担。(三)需要强化的职能。1.对社会保险基金及事务的统一管理,协调运作。2.对社会保险经机构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内部自律和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的指导。3.对社会保险对象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组织、指导。二、主要职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一)拟定社会保险经机构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审核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开展社会保险费征缴以及社会保险关系建立、中断、转移、接续和终止工作的事程序与操作规范并组织实施。(二)拟定社会保险经机构管理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档案和个人帐户的业务工作规范并组织实施。(三)在部的统一组织下,汇总编制全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的年度、季度、月度财务报告,指导社会保险经机构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四)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统筹与调剂的具体法,指导社会保险经机构管理、存储、划拨社会保险基金。(五)制定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规范,指导社会保险经机构的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工作和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六)在部的统一组织下,承担全国社会保险信息与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及管理工作,参与全国社会保险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工作。(七)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社会保险经机构建立健全防范瞒报少缴社会保险费和虚报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工作制度。(八)按照部的统一规定,拟定社会保险经机构工作人员任职资格、上岗标准、业务培训规划、考核规范和内部自律制度并组织实施。(九)在部的统一组织下,参与社会保险宣传工作,主《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十)在部的统一管理下,开展社会保险经事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社会保险经机构的涉外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和专业培训。三、内设机构根据上述职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内设13个处级机构。(一)公室拟定中心行政事务管理制度并组织执行;承担中心各项公务活动的协调及接待联络工作;负责中心相关会议的组织和实施;负责中心安全保卫、保密、机要档案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中心财务、政府采购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中心外事联络、协调、接待及组织出国考察和培训工作,承中外社会保险协议的相关事务;负责中心的来信来访工作。(二)综合计划处负责中心各类公文审核和文电处理,组织部内外征求意见文稿的答复;组织编制社会保险年度扩面征缴计划并督促落实;拟定年度社会保险经工作要点和中心年度计划并负责监督检查;负责社会保险经业务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领导指示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落实;组织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负责政务信息的收集整理,编发《社会保险工作信息》。(三)调研处组织开展社会保险经管理的综合性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负责拟定社会保险经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负责起草领导讲话和各类综合性重要文稿;参与社会保险立法的有关研究工作;拟定社会保险宣传计划,组织经系统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总结、交流、推广宣传工作经验;指导《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四)系统建设处负责指导经系统开展经管理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不断完善经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各项综合管理和业务服务标准并组织实施;拟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经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组织编写培训教材,拟定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系统开展行风建设。(五)城镇养老保险处组织指导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城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业务规程并指导实施;拟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法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规范基本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参与拟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实施法并指导实施;参与指导和推动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落实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六)农村养老保险处指导和推动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指导经系统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经管理服务工作,拟定业务规程并指导实施;拟定农民工养老保险业务经规程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农民工和农村养老金发放工作;参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清理整顿工作。(七)医疗保险处组织指导扩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医疗、生育保险业务流程和操作管理规范并指导实施;拟定医疗保险就医管理、待遇审核等法;建立医疗、生育保险运行分析、监测和评估体系,组织开展运行分析和评估;拟定医疗、生育保险管理服务标准,建立服务信息数据库,定期公布相关信息;组织指导经系统开展医疗照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工作。(八)工伤保险处组织指导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工伤保险业务流程和相关业务管理及操作规范,并指导实施;拟定工伤保险企业浮动费率核定程序和法并指导实施;建立工伤保险运行分析体系,组织开展分析、监测和评估工作;参与拟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工伤康复诊疗规范等相关服务标准;指导开展工伤康复试点和工伤康复评估工作。?(九)失业保险处组织指导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工作;拟定失业保险业务流程和管理操作范围并指导实施;拟定失业报险个人缴费记录管理法并组织实施;指导失业保险基金的归集和调剂工作;指导经系统落实失业保险享受条件、待遇项目和给付标准等政策。(十)基金管理处依据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拟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指导地方完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体制,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与管理;组织经系统逐级编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和年度基金财务报告,组织社会保险基金年度决算,汇总编制社会保险基金财务报表。参与研究制定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法和预算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测算社会保险基金年度收支状况,参与各项社会保险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定期组织对全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检查,参与基金审计检查和监督工作;组织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十一)信息处负责人各项社会保险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及其管理工作;参与拟定社会保险统计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汇总编制社会保险统计报表;负责社会保险事业发展重要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和报告,建立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数据库;组织社会保险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参与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指导经系统信息指标体系和业务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升级和维护运行等工作;指导和规范经系统社会保险数据的整理与整合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建立数据分析体系并开展数据应用。(十二)稽核处拟定社会保险稽查工作规范和业务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系统对参保单位和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稽查,纠正瞒报、欠缴社会保险费的行为;拟定经系统内部控制法和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对经系统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拟定社会保险待遇审核规程,指导经系统审核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情况,开展反欺诈工作。(十三)精算处建立和更新社会保险精算模型,定期对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中长期收支情况开展精算分析和预测,提交精算报告;适时就社会保险政策调整对基金运行的影响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开展人口、宏观经济和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相关指标的预测,为相关部门编制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指导经系统开展精算工作,建立基金预警制度,规范模型设计、分析方法及实务操作。(十四)社会化服务处制定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系统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拓展工作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参与指导推动地方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指导基层工作平台开展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和推动经系统开展退休人员公寓建设,拟定管理法,并组织开展适合退休人员需求的老年护理服务。(十五)人事处综合管理中心干部人事工作,负责工作人员考核、调配、奖惩、工资核定和社会保险、人事档案等事务管理;拟定中心内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中心党组织建设、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廉政建设、思想教育和工、青、妇组织工作;承部人教司、机关党委和纪委交的其他工作。(十六)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社负责《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及广告经营工作。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5名。其中司级领导职数5名(含专职党委书记或副书记1名),处级领导职数35名。

中国社会组织杂志社

都不是正规的国家单位,却都打着国家的旗号招摇撞。其次都是进行非法集资,非法敛财,不正当的获利。

这些组织的共同点就是打着国家的旗号和来获取一定的利益,经常胡乱的收费,而且还告诉你这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是被国家所支持的。

现在的们真的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大家挖坑,就等着别人往里面跳,上当。

现在打着“国家”“中华”或是一些国家单位的一些非法的社会组织,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所谓的公司一般都会进行一个乱收费的现象,而且还会财敛财这样的活动来非法牟利。

这些都是伪健康、伪国学的活动,比如“中国汽车房车露营联盟”“中国展览工厂联合会”“中国武警基金会”“中国雷锋基金会”“中国正面管教协会”“中国艺术家协会河北省秘书处”等等诸如此类的某某某协会。

这些各式各样的协会,都是属于打着国家的旗帜,组建的一些非法社会组织,擅自以社会组织的名义开展一系列的非法社会组织,还有就是利用一些国家战略的名义,比如“军民融合”、“乡村振兴” 这样的,用来增加社会的关注。

还有接着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样的时机,来开展一些评奖活动这些都是属于非法社会组织,还有一些假借一些平常不会使用的一些社会组织的名义来开展一系列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打击整治的对象。

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个社会组织的活动的时候,可以线去查验十分是合法的组织活动。只要我们登陆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 就可以查询此活动的真伪,还有打击也可以关注一下“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是一个微信的公众号,这个也是可以查询到的,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防范,尽量减少上当的几率。

这些组织都是可以赚取很多的钱,而且也可以是欺消费者的利益,所以这些都是共同点,为了自己的金钱与利益,伤害消费者的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1月18日,是中国社会学恢复以后成立的最早的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此后,何建章研究员、陆学艺研究员、景天魁研究员相继担任过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所长:李培林研究员,副所长:汪小熙女士、陈光金研究员、渠敬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学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是中国最大的社会学研究所,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管理机构和秘书处所在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79人,包括17名研究员,29名副研究员,24名助理研究员。其中36名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全所分设10个研究室,即:社会理论研究室、家庭与性别研究室、组织与社区研究室、农村及产业社会学研究室、社会政策研究室、社会心理学研究室、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社会调查和方法研究室,社会人类学研究室、社会发展研究室,设有《社会学研究》编辑部,此外还有办公室、科研处和信息网络中心。

微信有人工服务,但是由于拨打人数较多和客服人数有限,一般会优先以机器人的对话和文字客服咨询为主。而拨打使用微信的人工客服只能够依靠多次拨打和等待,微信客服上班的时间是9:00 ~ 22:00,建议选择冷门时间进行拨打,接通的概率更高。具体介绍如下:

1、由于用户基数比较多,腾讯微信更推荐使用【腾讯客服】公众号的反馈方式,而拨打使用人工服务只能够依靠多次拨打和等待;

2、微信人工客服的电话为95017,在接听到电话之后按照操作指引进行选择,如果选择的服务没有人工客服就返回上一级菜单重新选择,然后就是等待。在等待过程中会有提示引导到【腾讯客服】公众号中反馈,无需理会。大部分情况下会在6分钟左右电话被挂断,您需要继续拨打;

3、拨打接通的概率并没有快捷的方法可以提高,微信客服上班的时间是9:00 ~ 22:00,建议选择冷门时间进行拨打,接通的概率更高。

有,但是藏得很深,而且就算找到了,也要等很久

谁说腾讯没有人工客服,找准窍门30秒接通!坊间一直有个传闻,腾讯是没有人工客服的,因为每次遇到问题想找腾讯客服咨询的时候,人工客服总是找不到。在网上反馈意见、问题,往往都是机器人在回复,来来回回三四次,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搞得人心烦意乱,干脆就不想找了。拨打客服电话也是一样,都是毫无感情的机器语音客服,要求用户根据语音提示回复数字操作,不论怎么操作,都找不到人工客服。有人说,腾讯人工客服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组织,常人根本找不到;也有人说,腾讯人工客服只为土豪用户服务,不充钱无法享受人工客服服务。事实究竟如何,小黑并不清楚,但有一点几乎是公认的,腾讯客服非常难找,甚至连明星也找不到。两个月前,著名主持人谢娜发出一则微博,吐槽找不到腾讯人工客服,一度引发公众对于腾讯客服体系的讨论。▲ 谢娜微博吐槽明星的影响力腾讯无法忽视,就在谢娜微博发出4分钟后,腾讯官方客服就找上门解决问题。然而普通人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一周前,一名男子因微信被封找不到人工客服申诉,最终在深圳坠楼自杀。坠楼事件发生后,腾讯人工客服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大众开始质疑腾讯的服务质量,质疑腾讯究竟有没有人工客服。那么,腾讯到底有没有人工客服呢?我们普通人又该如何找到人工客服,小黑决定亲自试试。腾讯真的有人工客服吗?首先明确一个问题,腾讯肯定有人工客服,早在2002年,腾讯就开设了“腾讯客服”官网,也是互联网巨头中最早为客服业务开设官网的公司。腾讯的问题在于,人口客服的接入入口比较隐蔽,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小黑在网上搜了一圈,大部分网友都在吐槽人工客服难寻,只有少数网友在介绍寻找人工客服的方法。▲ 网友吐槽小黑尝试查询腾讯公司人工客服总人数,遗憾的是腾讯公司公开信息中并没有这项数据。有趣的是,小黑在知乎上看到腾讯客服人员现身说法。▲ 知乎上的腾讯人工客服据他所言,腾讯不仅有人工客服,数量还不少。“我在的这栋楼有十几层,每层平均有近百个每天被怀疑是否存在的客服同事,这样的楼远不止一栋。这样算下来,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的客服小伙伴。”按照这位客服的说法,腾讯公司少说也有好几千客服人员,那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腾讯公司没有客服,难道说这些人都是虚无缥缈的“幽灵”吗?小黑觉得,或许是腾讯用户体量太大的缘故。腾讯集团包含300余款产品,像微信、微信支付、QQ都是十亿级的用户数;《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地下城与勇士》与《穿越火线》等游戏也有好几亿用户数;内容领域,腾讯拥有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音乐、腾讯体育、腾讯文学、腾讯动漫、腾讯电竞、微视与腾讯看点等国内最大规模的内容产品矩阵;工具领域,也有腾讯文档、QQ浏览器、应用宝、腾讯地图、腾讯文档等大众应用。综合叠加起来,腾讯全平台用户数超过百亿,这就给腾讯客服团队带来全行业最庞大的客服工作量。▲ 互联网公司普遍重视客服对比其他互联网巨头,比如阿里、京东,每家都有一万多客服人员,并且还在不断招募新客服。再看腾讯公司,拥有几倍甚至十几倍客服工作量,客服总人数却远远不及阿里京东。小黑没找到确切的客服人数数据,不过有资料称腾讯有3000名客服,也有资料称总计4500名客服,数量都没有过万。人不够,只好机器来凑。按照腾讯官方公布的数据,去年一整年腾讯客服服务的用户数近3亿,服务次数超8亿。其中智能自助服务比达到90%以上,完全依靠人工智能成功解决用户问题的比例达到75%,其余问题大多通过智能协同、人机结合方式处理。换句话说,所有腾讯用户中,只有10%完全通过人工客服解决问题。这样的数据比例,怪不得网友会义愤填膺地指责“腾讯没有人工客服”。在线客服:更容易找到真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腾讯客服团队人少任务多,只有少数用户才能找到人工客服。那么这些少数幸运儿,又是如何找到人工客服呢?小黑在实际体验中发现,在线客服比电话客服更容易找到。腾讯公司本身应该乐于用户在线反馈问题。小黑在第一次拨打人工客服电话的时候,语音提示小黑可以使用腾讯客服公众号反馈问题。在腾讯客服官网显著位置,也标注了公众号二维码,推荐用户在此反馈问题。扫描二维码后,小黑直接进入“腾讯客服”服务号。小黑想要换绑微信小号实名认证,于是输入“微信支付”,系统弹出一串链接让小黑点击。小黑先后尝试多个关键词之后,人工客服始终没有出现,反而弹出一个链接教小黑如何注销微信。机器回复体验实在太差,小黑气得没办法,输入“人工客服”,万万没想到,腾讯客服居然给小黑一个链接提交人工处理信息。在完成“微信支付”问题描述之后,填写联系手机、上传“手持身份证自拍照”,再点击提交。接下来,系统提示小黑“您好,您前面还有4名排队用户,请您耐心等待。”▲ 人工客服出现人工客服这么好找吗?小黑有点不相信。在更换微信号之后,小黑输入“找回微信密码”,在经过几个“智能”回复步骤之后,小黑再次输入“人工客服”,这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系统始终要求小黑提供回执单号。“找回微信密码”不好用,小黑接着又尝试了“微信解封”、“微信注销”等关键词,无一例外没能找到人工客服,系统总会设置各种障碍,引导用户自行解决问题。再回到之前“实名认证”问题,等了差不多5分钟,系统安排了一位名叫“amy”的客服小姐姐回消息。在听完小黑的描述之后,amy很快说出需要核实问题,然后给出解决方案:“若要解除其他微信号的实名认证,建议您与对方协商,可以登录上对应的微信号去注销实名认证的”。在小黑请求直接注销账号,amy又给出入口,并对小黑说这个入口可以清除对方账户,从而对方无法使用小黑的实名认证。▲ 问题解决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不到5分钟,客服小姐姐便解决了小黑的问题。当然,小黑的问题比较简单,不具备代表性。不过,小黑偷偷告诉大家,实名认证是找到客服小姐姐最简单快捷的方法。这不是小黑随意想出的问题,而是无数小伙伴经历各种尝试后的经验总结。在找到客服小姐姐之后,无论我们有什么问题,客服小姐姐都会尝试解决。实名认证本身,只是找到人工客服的快捷方法罢了。除了微信公众号,小黑还找到微博与企鹅号两种在线客服渠道,并一一尝试。企鹅号这边,客服很好找,差不多30秒,人工客服便出现在屏幕中。只不过,企鹅号客服仅针对企鹅号本身,除此之外腾讯旗下其他产品,均无法解决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校对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很难的。需要多层审核的《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很牛:因为它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该刊是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双月刊),2012年改为双月刊。创刊以来,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刊在不同时期不断推出新人新作,成为当代我国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的摇篮。简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于1979年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负责编辑、翻译出版六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一直保持着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目前在职的专职编辑人员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编辑人员的专业背景覆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