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

发布时间:2024-07-02 21:00:01

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

泉州晚报社牵线搭桥 台湾《旺报》社长在漳寻得祖籍地2015-07-20 08:17   泉州网-东南早报黄清龙查看镇海当地史料 祖坟墓碑刷漆“参”字现转机 一个多月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在一次采访任务中,记者遇到了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陈忠杰,将此事告诉了他。陈忠杰一直致力于帮助华侨及港台同胞寻找祖籍地,目前已经帮助数十位华侨及港台同胞寻找到祖籍地,并成功完成了族谱对接。 陈忠杰欣然接受了记者的委托,按照记者提供的信息,让镇海村当地的黄氏宗亲帮忙寻找。而当时,黄氏后人正准备翻建黄氏宗祠,为此他们特地到黄氏的祖坟扫墓。在为墓碑上的字体重写刷漆时,黄氏后人发现墓碑上为黄氏祖先立碑的五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就叫做“黄参”(注:参的繁体字)。黄氏后人拍下墓碑上的字体,发给陈忠杰确认。而后陈忠杰又将此图片转发给远在台湾的黄清龙。黄清龙十分高兴地说道:“台湾黄氏族谱上就是这个‘参’字。” 为了再次确认镇海村黄氏就是自己的祖籍所在,黄清龙在与陈忠杰的交流中,提到了台湾族谱中另记载的一个名为“旗尾”的地名。经过陈忠杰了解,在镇海村当地确实有一座叫做“旗尾”的山。陈忠杰猜测,很可能当时黄清龙的祖先就住在旗尾山,后来迁至镇海村里。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黄氏祖坟的墓碑上,立碑时间为乾隆戊戌年。黄清龙说:“我的祖先黄参是在崇祯年间到台湾的,这样看来中间有100多年的时间差。”对此,陈忠杰解释:“黄氏祖坟为一个夫妻合葬墓。由于夫妻双方不可能同时去世,一般都是双方去世后先各自‘寄葬’,过后再挑选一个风水宝地进行合葬。而在闽南渔村,常有将逝者的遗骸挖出,而后找一个风水宝地重新下葬的风俗。墓碑上的时间应该是黄氏祖先重新合葬立碑的时间。”为了验证这一说法,陈忠杰还特地请来文史专家对墓碑上的石头进行年代鉴定,确认该墓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跟黄清龙祖先迁至台湾的时间基本吻合。 亲临故乡确认感觉十分亲切 确定镇海村就是自己的祖籍地后,黄清龙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去看一看。7月16日,他受邀到厦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媒体论坛。在陈忠杰的建议与邀请下,7月17日上午,通过厦漳跨海大桥,绕了几座山后,黄清龙来到了他期待许久的镇海村。 车子一路开到海岸边的黄氏祖坟。在村民的指引下,黄清龙见到了刻有自己祖先名字的墓碑。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又轻轻地抚摸了一下祖坟上年代久远的石头,不时与站在一旁的黄氏宗亲交流着。黄清龙开心地说道:“我的闽南话口音和你们差不多。” 在祖先渡台数百年后,作为台湾的黄氏后人,黄清龙终于可以在先祖坟前祭拜了。随后,在黄氏后人的指引下,他来到黄氏祖祠及另一处古厝。遗憾的是,黄氏宗祠的原址已被拆除,正在建设中。镇海村村支书黄少远解释说:“黄氏宗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房子十分破旧,在族人的建议下决定重建。原本打算等黄清龙过来查看,但是重建的日子已经定好,所以只能先拆除。”不过,黄氏宗亲此前特地请专业的摄影师留下了祖祠的影像并制作成相册,赠送给黄清龙。“我会把这本相册带回台湾给黄氏宗亲看的。”黄清龙边翻看相册边说道。 “我是第一次来漳州,一直以为漳州很大很远。但奇怪的是,我来到这里之后,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古井、舂米石臼、石头垒砌的墙体……古厝里的每一样老物件,黄清龙都看得十分仔细,仿佛从这些东西中就能看出当年祖先在此生活的画面一样。在古厝里住着一位已经90岁高龄的黄氏老人,黄清龙亲切地握着老人的手说:“我是台湾来的,我也姓黄,来找我们的祖先,我的祖先黄参300多年前去台湾,现在终于找到了。”老人应道:“好好好,回来就好了。” 黄清龙随着村民来到镇海卫遗址,又到村里的城隍庙看了看。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拍照,他说:“我要把这些影像带回去,跟台湾的黄氏宗亲分享,找一个时间,我会带台湾的黄氏宗亲回到这里正式谒祖。” 台湾知名报人致谢大陆同行 1961年出生的黄清龙,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后进入报界,干过记者、采访主任、主笔、总主笔、总编辑等工作,现任《旺报》社长。据了解,台湾《旺报》以报道祖国大陆新闻为主,旨在深化台湾读者对大陆的认识。而黄清龙也是两岸交流的常客,时常会到大陆各地访问,也在台湾接待大陆朋友。 在镇海村走访的过程中,黄清龙连连对泉州晚报社同行表示感谢。他说,几年前他的大哥曾提出要找祖籍地的想法,但时间久远,找到的可能性很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黄清龙曾在2013年先后委托过多人帮忙寻找,但是都没有找到。去年他参加活动遇到泉州晚报社叶燕民社长及郭培明副总编辑时,跟他们讲述了自己寻根的想法。 “我找了两年都没有找到,本来我已经打算放弃了,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形容,终于找到了,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在电话中,黄清龙社长激动地对郭培明副总编辑这样说。 (记者 苏凯芳 胡彦明文/图)

因泉州港被整合泉州人的集体反抗声浪已持续几天了,而且稍微细心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这次反对的群体之庞大阶层之丰富人数之多远远超出了想象,上至政府官员,中至企业家群体和媒体从业人士,下至网友和老百姓,几乎群情一致强烈声讨这一不合理的做法,一件事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这在泉州历史上可能是前所未有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想从历史、实力和定位以及族群性格几方面或许可以略微看出些端倪。历史,泉州港曾经创造出了中国港口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历史,宋元的泉州刺桐港曾被誉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最大港口,明朝之后虽然泉州港一度走向衰落,但是泉州港所创造出的这一段辉煌历史至今没有人可以比肩,我想这也是泉州人极度珍爱自己港口的根本原因。实力,改革开放后泉州人的商业精神又重新焕发出了强大的活力,泉州民营产业集群蓬勃兴起带动泉州成为了福建最大的经济实体,经济总量连续十多年名列全省第一,泉州的港口在泉州经济的强势带动下也表现非凡,去年泉州行政辖区内的货物吞吐量名列全省第二,集装箱吞吐量也和福州港在伯仲之间,这样的表现一夜之间被化为乌有,我想泉州人心里肯定难以接受。定位,省里很早就将泉州列为与福厦并称的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作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泉州市却没有自己的中心港口,泉州这个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定位还如何能服人?族群性格,泉州人向来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输人不输阵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具体体现出来就是那种以我为主、不甘人后、宁折不弯的族群特征,正是这种族群性格才能使得泉州人在没有行政政策照顾的情况下奋发拼搏跃居成为福建第一经济大市,然而你省里一夜之间将泉州人三十多年来靠自己努力辛勤拼搏出来的劳动成果无端剥夺掉,这种情况下泉州人能不抗争吗?能不愤怒吗?

支持泉州港!泉州人民加油!

一个老板,搞公益搞的不错

泉州晚报总编辑

《名城梦》——泉州籍作家施能泉写的有关泉州的散文ps.据《名城梦》作者施能泉总编辑介绍,该文写于1989年9月间。

听名字多半是个中国人还是为男生,没什么来历,从来没听过,多半是为普通人

泉州晚报社牵线搭桥 台湾《旺报》社长在漳寻得祖籍地2015-07-20 08:17   泉州网-东南早报黄清龙查看镇海当地史料 祖坟墓碑刷漆“参”字现转机 一个多月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在一次采访任务中,记者遇到了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陈忠杰,将此事告诉了他。陈忠杰一直致力于帮助华侨及港台同胞寻找祖籍地,目前已经帮助数十位华侨及港台同胞寻找到祖籍地,并成功完成了族谱对接。 陈忠杰欣然接受了记者的委托,按照记者提供的信息,让镇海村当地的黄氏宗亲帮忙寻找。而当时,黄氏后人正准备翻建黄氏宗祠,为此他们特地到黄氏的祖坟扫墓。在为墓碑上的字体重写刷漆时,黄氏后人发现墓碑上为黄氏祖先立碑的五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就叫做“黄参”(注:参的繁体字)。黄氏后人拍下墓碑上的字体,发给陈忠杰确认。而后陈忠杰又将此图片转发给远在台湾的黄清龙。黄清龙十分高兴地说道:“台湾黄氏族谱上就是这个‘参’字。” 为了再次确认镇海村黄氏就是自己的祖籍所在,黄清龙在与陈忠杰的交流中,提到了台湾族谱中另记载的一个名为“旗尾”的地名。经过陈忠杰了解,在镇海村当地确实有一座叫做“旗尾”的山。陈忠杰猜测,很可能当时黄清龙的祖先就住在旗尾山,后来迁至镇海村里。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黄氏祖坟的墓碑上,立碑时间为乾隆戊戌年。黄清龙说:“我的祖先黄参是在崇祯年间到台湾的,这样看来中间有100多年的时间差。”对此,陈忠杰解释:“黄氏祖坟为一个夫妻合葬墓。由于夫妻双方不可能同时去世,一般都是双方去世后先各自‘寄葬’,过后再挑选一个风水宝地进行合葬。而在闽南渔村,常有将逝者的遗骸挖出,而后找一个风水宝地重新下葬的风俗。墓碑上的时间应该是黄氏祖先重新合葬立碑的时间。”为了验证这一说法,陈忠杰还特地请来文史专家对墓碑上的石头进行年代鉴定,确认该墓碑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跟黄清龙祖先迁至台湾的时间基本吻合。 亲临故乡确认感觉十分亲切 确定镇海村就是自己的祖籍地后,黄清龙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去看一看。7月16日,他受邀到厦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媒体论坛。在陈忠杰的建议与邀请下,7月17日上午,通过厦漳跨海大桥,绕了几座山后,黄清龙来到了他期待许久的镇海村。 车子一路开到海岸边的黄氏祖坟。在村民的指引下,黄清龙见到了刻有自己祖先名字的墓碑。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又轻轻地抚摸了一下祖坟上年代久远的石头,不时与站在一旁的黄氏宗亲交流着。黄清龙开心地说道:“我的闽南话口音和你们差不多。” 在祖先渡台数百年后,作为台湾的黄氏后人,黄清龙终于可以在先祖坟前祭拜了。随后,在黄氏后人的指引下,他来到黄氏祖祠及另一处古厝。遗憾的是,黄氏宗祠的原址已被拆除,正在建设中。镇海村村支书黄少远解释说:“黄氏宗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房子十分破旧,在族人的建议下决定重建。原本打算等黄清龙过来查看,但是重建的日子已经定好,所以只能先拆除。”不过,黄氏宗亲此前特地请专业的摄影师留下了祖祠的影像并制作成相册,赠送给黄清龙。“我会把这本相册带回台湾给黄氏宗亲看的。”黄清龙边翻看相册边说道。 “我是第一次来漳州,一直以为漳州很大很远。但奇怪的是,我来到这里之后,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古井、舂米石臼、石头垒砌的墙体……古厝里的每一样老物件,黄清龙都看得十分仔细,仿佛从这些东西中就能看出当年祖先在此生活的画面一样。在古厝里住着一位已经90岁高龄的黄氏老人,黄清龙亲切地握着老人的手说:“我是台湾来的,我也姓黄,来找我们的祖先,我的祖先黄参300多年前去台湾,现在终于找到了。”老人应道:“好好好,回来就好了。” 黄清龙随着村民来到镇海卫遗址,又到村里的城隍庙看了看。每到一处,他都会认真拍照,他说:“我要把这些影像带回去,跟台湾的黄氏宗亲分享,找一个时间,我会带台湾的黄氏宗亲回到这里正式谒祖。” 台湾知名报人致谢大陆同行 1961年出生的黄清龙,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后进入报界,干过记者、采访主任、主笔、总主笔、总编辑等工作,现任《旺报》社长。据了解,台湾《旺报》以报道祖国大陆新闻为主,旨在深化台湾读者对大陆的认识。而黄清龙也是两岸交流的常客,时常会到大陆各地访问,也在台湾接待大陆朋友。 在镇海村走访的过程中,黄清龙连连对泉州晚报社同行表示感谢。他说,几年前他的大哥曾提出要找祖籍地的想法,但时间久远,找到的可能性很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黄清龙曾在2013年先后委托过多人帮忙寻找,但是都没有找到。去年他参加活动遇到泉州晚报社叶燕民社长及郭培明副总编辑时,跟他们讲述了自己寻根的想法。 “我找了两年都没有找到,本来我已经打算放弃了,此刻我的心情难以形容,终于找到了,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在电话中,黄清龙社长激动地对郭培明副总编辑这样说。 (记者 苏凯芳 胡彦明文/图)

作者:施能泉年份:1989年9月

新安晚报副总编辑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级强烈地震,震中区烈度11度,地震波及天津市和北京市。这次地震集中在工矿企业集中、人口稠密的城市,造成242419人丧生(包括天津等受灾区),100多万人受伤,15886户家庭解体,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儿4204人,数十万居民转眼变成失去家园的难民

【来源:新安晚报】 3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24万人死亡,但这一数字的“解密”却在三年之后。作为这篇“迟到新闻”的记者,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近日披露了当初发出这条消息的来龙去脉。1979年11月,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徐学江应邀参加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地震会商会议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 最后一天的会议向与会的地震专家们通报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其中包括死亡人数。“我感到,这正是全国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大新闻,必须千方百计报道出去。” 他抓紧时间写好消息后,送给大会秘书长(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处长)审核。为了说服他同意发稿,徐学江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当时,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三年多,由于一直没有公布官方的伤亡人数,国内外有很多猜测和谣言,如香港报纸就曾报过唐山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0万等,与其让猜测和谣言满天飞,不如正式公布真实情况。”徐学江说。 为了说服秘书长,徐学江还说,这次会议是个好机会,新闻是从地震会议上获悉的,报道出去比较自然,不需要解释官方为何在事隔几年后向外界特别宣布。 虽然消息已经晚发了三年,徐学江为了说服秘书长在稿件上签字,一再强调新闻的时效性。“稿件一定要今天发。这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并不是人为造成的,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这位官员最终没有向上级请示,签字表示同意由新华社发布。 以下是新华社1979年发出的稿件原文: “新华社大连十一月二十二日电 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死亡二十四万二千多人,重伤十六万四千多人。这两个数字是唐山、天津、北京地区在那次地震中死伤人数的累计。这是十一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宣布的。 唐山地震的震级为七点八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地震发生的地点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区,发生的时间是三点四十二分五十六秒(北京时间),正当人们沉睡的时候。地震部门事先未能发出预报。由于这些原因,它所造成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记载,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至道光二年(1822年)的131年间,休宁人状元及第者12人。这12名状元是: 戴有祺,字丙章,号珑岩,瑶溪人,寄籍金山卫,康熙三十年状元; 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县城西门人,寄籍常熟,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状元; 汪应铨,字度龄(一作杜林),梅林(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常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状元; 金德瑛,字汝白,号慕斋、桧门,瓯山人,寄籍仁和,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 毕源,字湘蘅,号秋帆、灵岩山人,闵口(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镇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 黄轩,字日驾、小华,号蔚塍,古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状元; 吴锡龄,字纯甫、莼渊,大斐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状元; 戴衢亨,字荷之,号莲士,隆阜(今屑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江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状元; 汪如洋,字润民,号云壑,县城西门人,寄籍秀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状元; 王以衔,字署冰、凤丹,号勿庵,洽阳(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寄籍归安,乾隆六十年(1795年)状元; 吴信中,字阅甫,号蔼人,长丰人,寄籍关县,嘉庆二十二年 (1817年)状元; 戴兰芬,字畹香,号湘圃,寄籍天长,道光二年状元。 清代休宁一县出状元12名,为全国之冠。

时间: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死亡人数:官方统计24万,实际不止,最少30万!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周建平(1957-)湖南人。198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1999年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广州师范学院教师,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科长、副处长、处长。现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山大学兼职教授。担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广东新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对国内17个省份、50多个城市、100多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中心等进行调研,并赴英国、俄罗斯、芬兰、丹麦、挪威、瑞典、韩国、泰国等进行专题考察。曾应邀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化管理与文化政策》的课程,作《转型期演艺业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定位》等专题演讲。并在中国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科院云南省社科院、湖南省文化厅,以及西安、南京、长沙、成都市委宣传部、广东各地市宣传文化部门,作过多场《文化管理与政策》方面的专场报告。先后出席亚欧文化产业论坛、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等国内外一系列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并作专题发言。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关于发展广州文化产业的研究报告》已被纳入广州市十五规划“创建文明城市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广州市知识产业十五规划部分;《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纳入2001年“广州市第六次文化战略研讨会”的重要文件;《关于发展广州文化产业的研究报告》已被纳入《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执笔);参与文化大省有关文件起草,参与省以及广东各地市、区县草拟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化文件起草。参与近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的撰写,发表《.广州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京、沪、湘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等论文数十篇。最近出版的专著《新时期中国文艺管理体制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秦牧,原名林阿书,又名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男,祖籍澄海东里樟林。我国著名文学大师。 作品:《秦牧全集》、《火种集》、《秦牧散文集》、《彩蝶树》、《秦牧儿童文学全集》、《秦牧文集》、《秦牧散文选》、《花城》、《秦牧科普作品选》、《华族与龙》、《艺海拾贝》、《哲人的爱》、《在国际飞机翼下》、《翡翠路》、《森林水滴》、《秋林红果》、《秦牧华侨题材作品选》、《秦牧论散文创作》、《访龙的家乡》、《中华散文珍藏本·秦牧卷》、《寻梦者的塑像》、《盛宴前的疯子演说》、《巨手》、《晴窗晨笔》、《愤怒的海》。

秦牧(1919--1992 )著有散文集《秦牧杂文》、《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艺海拾贝》等,《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等篇是他的代表作。 秦牧散文特点之一,是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秦牧有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特色是,他的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土地》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从历史和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侃侃谈起,以土地为对象,时而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时而追叙惨痛的历史,时而歌颂新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时而写到古代的封疆大典,时而又将笔触延伸到殖民者的暴行,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到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都囊括在一篇散文之中,向读者提供了一部信息量极大的历史教材。

花城 散文家

泉州晚报副刊投稿邮箱

姜利威

瓜蒌,虽说名字里有一个“瓜”字,但是却不能像那些水果瓜一样食用,准确地说,瓜蒌是中药,是治病的良药。

儿时的记忆中,那时的乡下,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或者房前屋后都会种上那么几棵,春天时,将种子播洒进泥土之中,不用几天,就会有嫩芽冒出头来,那种嫩黄的色彩,真的很吸引人的目光,远远地就能让人看见它们的存在。

那时的乡下人家,还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散养着一些鸡鸭鹅,等这瓜蒌露出嫩芽时,父亲就会在这些瓜蒌的旁边,围上一圈篱笆墙,就是为了阻挡这些鸡鸭鹅对它们的“骚扰”,这样在父母地细心呵护下,这些瓜蒌会一天一个样儿地生长。渐渐地它们长出藤蔓,渐渐地它们向着高处爬,渐渐地它们遮天蔽日,这时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在这瓜蒌秧的遮出的荫凉下乘凉了,到了流火的七月,这些瓜蒌秧上会开满花朵,它们娇嫩,它们鲜艳,它们在瓜蒌秧碧绿色的簇拥下,显得更加的高贵,它们虽不是五颜六色的美艳,却也能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因为在一片碧绿里,一朵花就是那样地显眼。当有风吹过庭院时,就会有这瓜蒌花溢出的芬芳,在小院子里飘荡漫溢。

我非常喜欢这些圆圆的胖乎乎的小家伙,它们的样子就是那样地可爱,像是一个小孩子圆圆的小脑袋,让人看着都会心生爱意心生怜悯,就会产生一种想保护它们的欲望,所以在它们生长的这一段时间,我都会悉心保护它们,不受到任何的袭扰。

在很多的药典上,都有记载,这瓜蒌,是一种非常好非常有用的中药,有着很强的清肺化痰之功效,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喜爱它们的原因吧,不只有着可爱漂亮的外表,还有着这样治病救人地实用价值,这可谓是内外兼修了。

当洁白的花朵慢慢凋谢慢慢褪尽时,你不要为这花朵的凋谢而伤感,因为此时一定会有瓜蒌结在枝头,它们开始是嫩绿色的,渐渐转变成深绿色,等到了深秋时节,当它们一个个变成金黄时,这瓜蒌就算是成熟了,此时将它们像是摘掉那些成熟的玉米大豆一样摘掉,挂在房檐下,等阳光和风将它们一起风干,这些瓜蒌啊,就可以入药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瓜蒌生长的时候,乡下的庭院里就是一幅画啊,起初的葱绿,到最后的金黄,色彩的演变,就是它们生长和生命的过程,是啊,当它们有深绿变成金黄时,它们就真的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黄金”啊!它们的治病救人是“黄金”,将它们出售,能帮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是“黄金”,它们给乡下的荒地带来一片生态的绿意,也是“黄金”。瓜蒌虽小,却有着自己黄金般的生命存在。

在关于乡村的记忆,在关于童年的记忆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个的瓜蒌悬挂着,它们在我的心目中,除了能治病救人,除了美丽着乡下的庭院和那段庭院时光以外,这瓜蒌,还是我最最亲切最最惦念的乡愁意象,是我今生今世都不能忘怀的念想之一。

小小的瓜蒌里,藏着我大大的乡愁,也可以医治我的这种乡愁的相思之病。

作者简介:

姜利威 ,在《诗潮》《中国诗人》《散文诗》《新华文学》《大地文学》《佛山文艺》《葡萄园》《中国国土资源报》《河南日报》《内蒙古日报》《湖北日报》《海南日报》《大河报》《武陵都市报》《泉州晚报》等发表各类作品 800 余篇,获全国性征文奖 60 余次。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

厦门日报 投稿邮箱:zrb@ 厦门晚报:海峡导报1-7 , 厦商1-6 东南早报135 (立足泉州,全省发行) 闽东快1 , (福州)

黄雯娇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走在回家的路上,风里传来秋的气息,桂花落了一地,遗憾的是南方没有银杏黄。

秋天的味道,总让我想起在北方求学的日子。初秋的季节,路边随处可见成熟的果实,尤其是银杏,成熟后自然落下在银杏小道上,一不小心踩上,那个味道能持续一上午甚至一天,或者更久。看着满枝满地的金黄,我每次都会小心翼翼地绕开,舍不得踩上去。

我是南方人,偏偏喜爱北方的城市。走在北方街巷,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整个胃都快被它收买了。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北方的银杏,自我感觉,北方的秋天是很利落飒爽的性格,银杏树毫不吝啬地把绿叶染黄,只用一种颜色,便把秋渲染到了极致。

可惜南方没有北方那么豪横的银杏,叶黄落根,满地金黄。我想念北方温柔的十月,想念那里的天高云阔,想念高高耸立的银杏,想念风中飘零的落叶,就连即将来临秋冬的霾,我也是如此的想念。

在北方,总是可以更早一点体会秋天,每一天醒来,看着路边银杏树叶一点点变黄,一片片飘落,你知道它早晚会凋零成光秃的枝桠,像每一个自然到不能再自然的过程。可某天醒来,当你看见昨晚风吹过落了一地的黄叶,你也会不自禁地有点怅然。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无论是春天的俏还是夏天的美,都没有秋天的这份优雅。”银杏叶子渐次变黄,红叶染遍山野,老街秋色无边,银杏树下的斑驳阳光,让人只想慢慢感受北方秋景。

赏一片深秋的金黄,呼一处纯净的山间清风,有时候又会故意把衣服领子敞开,让微凉的秋风裹住自己更多皮肤。回到家中,坐在窗前翻到老照片,忽然想念曾经遇见的任何事。只是,人起的念,常常被尘世冲散、冲淡了。银杏则不同,整个秋天,就只想这一件事,不旁骛。

都说秋天适合思念,其实更适合见面,很想再回一趟北方,再到城墙道上走一走,拥抱那个鎏金色的北方,在银杏树下许个愿,和可爱的老师们聊一聊秋天的故事。

作者简介:

黄雯娇 ,女,1994年生,福建泉州人。现为赣州市委政法委四级主任科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青网、江西新闻客户端、《泉州晚报》《赣南日报》《瑞金报》等。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

或.fj.cn 泉州晚报社东南早报/功夫早茶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