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1 02:20:42

关于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论文浅谈企业成本控制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全员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参与,全面控制,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从而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竞争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关键词:企业;成本;全员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另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 二、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全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投产前的设计、工艺的确定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考虑产品使用中的寿命周期成本。成本控制就是以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对象,结合生产经营各阶段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 2.成本控制要全员参与 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每个部门和广大职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这就必须对全体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实行奖惩制度,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和责任单位,以及他们的责权利关系,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建立一个纵横的群众性成本控制组织。对于各种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广泛发动职工讨论,使其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成本控制必须从各方面使用效果来衡量 成本控制不能只是消极的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它还负有对成本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和修正的任务,使成本标准始终保持着积极先进的水平。 4.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迅速纠正工作中的缺点,以降低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成本控制中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密切相连,开展成本控制必须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否则必将使成本控制流于一种形式。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材料单价、内部转移价格以及费用预算的限额,要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以及设置一整套完整的计量工具,要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尽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因此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影响成本控制目标的因素分析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将成本控制放到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 经济活动越复杂,成本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这些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降低消耗始终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节约规律要求人们在实现特定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成本。由于成本总额受到活动量的影响,降低成本的基本标志是降低单位成本。二是成本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就具体业务而言,业务经办人员往往不希望有较多的成本约束。较少的成本限制意味着较多的自由度,业务处理过程就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三是成本的代偿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成本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成本变动不影响其他指标的前提下,人们总是追求低成本,以成本绝对额的高低为标准来判断成本控制措施。然而成本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变动。成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代替,往往使相互关联的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收益则随成本、收入的变化而变动。成本与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判断成本高低的标准由于视野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四、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 1.降低成本 只要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利润,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以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即改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进产品结构等措施,使成本降低。 2.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竞争为中心,利用低成本优势在竞争中或者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高额利润,或者以低成本为依托,通过价格竞争来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扩大企业的利润,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3.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企业不能无限制的取得所需的经济资源时,成本控制的基本作用不仅仅只表现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有限资源的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要使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化,企业必须先使受限制的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此时的重点由降低成本转向可供利用的成本(资源)的使用。对于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的企业,如何提高薄弱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成本控制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的。 4.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以成本换效率有其可取之处。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成本一般不改变风险,但可以改变报酬。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报酬,只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方面;通过改变成本的构成、规模等,提高报酬,则是成本控制的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1]乐艳芬.试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变革[J].上海会计,1999(10). [2]焦跃华,袁天.论成本控制目标[J].财务与会计,2000(5). [3]戈飞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上海会计,1999(7).

10.杜勇、郑弘怿、杜军.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A].武汉科技大学学报.中圈分类号:t293—09.文章编号:1009—3699(20o31l03一OO28—.杨雪梅,梁权;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24期;8-9

成本管理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 樊华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煤田地质2003(06) [2] 李明侠.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07) [3] 张翼.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与企业理财的合理性协调[J]山东:煤炭科技2004(02) [4] 孙雷平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2010(01) [5] 李政 采购过程控制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6) [6] 刘红霞 企业成本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工商 2011(09) [7] 李蕊爱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0(05) [8] 王桦宇 企业用工成本控制与法律风险防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03) [9] 樊行健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大连出版社 2010(01) [10] 刘丽敏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04) [11] 黄雄明 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方法 与实践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03) [12] 赵振智 油田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石油工业 2009 (11) [13] 蒋义 企业成本控制手册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 (08) [14]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赢在成本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06) [15] 王德敏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09) [16] 周云 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08) [17] 王淑敏 工厂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8) 成本管理论文 浅析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运用 [摘 要]从战略角度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 管理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 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并被日本与欧美的企业管理 实践证明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1 开展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有助于建立和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在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做到降低成本已不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 企业战略 地位的途径。即企业要变传统的“成本维持”、“成本改善”为“成本预防”,通过企业策划,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发生,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战略成本管理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 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应以全部产品的经营状况作为投资和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基础,企业至关重要的不是某一项产品是否赢利,而是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品的最终结果如何。 有助于传统成本管理理念更新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衡量成本管理 工作好坏的标志是看成本指标是否降低以及降低幅度,而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换一角度看待成本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 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战略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经营的整体,因而一项决策即便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但却是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布局的,那么这项决策就是必要的、有益的。 有助于企业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 战略成本管理更注重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重点收集竞争对手信息,掌握对手的相对成本,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在研究中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时,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协作实现“双赢”。由此,企业可以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统筹兼顾,做到当前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尽量减少不利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努力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有助于建立与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现代成本管理较之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新扩展:成本管理领域由产品生产阶段扩展到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由纯经济型转向经济与技术结合型;成本管理手段也由手工操作转为电算化操作等。这就要求成本管理的方式相应地从战术管理转向战略管理,这样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更加完善。 2 战略成本管理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使我国一些企业既降低了成本,又获得了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这说明战略成本管理对我国企业是适用的。但目前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仍然保持传统成本的观念,即使是运用了战略成本管理,所运用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也并不是完全理论上的战略成本管理,只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理念的运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 实施主体不完整 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主体仍然是企业财务人员,企业高层管理都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活动。财务人员向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信息资料,但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决策;而高层管理者也只是根据财务人员提供的成本资料进行决策,也并没有参与成本管理过程。这会使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控制孤立化,不能从全局角度管理控制企业成本。 缺乏成本效益观 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依然持有单纯的成本节约观念,其所运用的成本考核指标也仍然是传统产品成本额的绝对降低。片面地追求产品成本额的降低可能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如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额采购质量不高的原材料,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废品率高,而且,由于产品质量下降可能使其销售价格或销售量下降。因此,从成本效益观来分析成本管理目标,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某一项成本的降低,未必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一定会提高;而增加某一费用开支,反而有可能提高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本管理范围狭窄 受 计划经济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成本管理的范围始于材料采购,结束于产品销售,而且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市场环境的分析也比较少,更没有按照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企业从产品开发、设计一直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也没有对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购买商等产业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对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使企业很难明确自身的竞争地位,因此就无法准确地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 信息有效不足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和处理的信息量剧增。它所运用的某些技术方法也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变得难以适应。如作业成本需要根据大量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手工操作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分配工作。因此,战略成本管理需要特殊的信息加工方法来支撑。科学先进的信息加工方法直接关系到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质量,决定着其实际 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3 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在特殊条件下的有机结合,具有战略性、全面性、动态性等特征。因而,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转变观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要在思想上进行变革。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和办法无法达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效应。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以同样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优的使用价值”或“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价值”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个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调动全员参与,树立成本效益观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不只是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有效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要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必要的宣传和讲解使不同 组织和成员了解战略成本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以有效地维护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做到全员参与战略成本管理。同时,企业员工要转变传统成本管理下的单纯成本节约观,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效益观。重塑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使其更多地定位于企业外在的因素,如竞争基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其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去获得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注重价值链的开发与利用。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行业价值链分析,让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通过分析,设法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作业。三是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做到知已知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战略成本管理要求将行业、企业及竞争对手价值链有机结合,从战略高度上分析上、下游价值活动以降低成本。先找出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将其分解为单独的价值作业,再比较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即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中。通过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重新组合价值链活动并进一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取得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支持。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与现行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现有的管理会计信息各不相同。现行的按成本项目和成本要素提供的成本信息必须重新整理,以便与各项价值活动相匹配,并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各种产品已耗、未耗或预计将要消耗的资源。另外,企业还必须拓展信息来源 渠道 ,提供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供应商、客户与同行企业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如各企业产品发展、产品成本定价等。 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涉及面较广,需要信息的数量较大,并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分析处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建立起超越企业范围的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有效的成本激励评价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目标更好地完成,因此,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必须有激励评价机制导向作用的发挥才能成功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体现“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有效的评价机制应突出各部门综合价值的最优,给各部门提供广阔的创造价值的空间。在评价指标设定时,应根据各成本中心的特点确定重点考评指标,同时建立专项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以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2)成为“年度预算”和“战略规划”的纽带。年度预算是战略规划实施的系统工具,成本激励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较好地解决“当年预算评价”与“战略规划评价”衔接问题。 (3)科学制定绩效评价的周期。在评价考核时不仅要考虑部门本年度的业绩,还要滚动追溯前几年的业绩,不仅能进行横向对比,还要能进行纵向对比,以弥补绩效衡量的不足,使评价激励体系更规范、科学。 参考文献: [1]仪铮,赵东辉,尹英.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2]____,迟铮.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应用问题初探[J].东北 财经 大学学报,2001(1).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人还看: 1.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采购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浅谈成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关于成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 樊华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煤田地质2003(06) [2] 李明侠.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07) [3] 张翼.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与企业理财的合理性协调[J]山东:煤炭科技2004(02) [4] 孙雷平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2010(01) [5] 李政 采购过程控制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6) [6] 刘红霞 企业成本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工商 2011(09) [7] 李蕊爱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0(05) [8] 王桦宇 企业用工成本控制与法律风险防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03) [9] 樊行健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大连出版社 2010(01) [10] 刘丽敏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04) [11] 黄雄明 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方法 与实践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03) [12] 赵振智 油田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石油工业 2009 (11) [13] 蒋义 企业成本控制手册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 (08) [14]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赢在成本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06) [15] 王德敏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09) [16] 周云 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08) [17] 王淑敏 工厂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8) 成本管理论文 浅析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运用 [摘 要]从战略角度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 管理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 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并被日本与欧美的企业管理 实践证明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1 开展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有助于建立和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在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做到降低成本已不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 企业战略 地位的途径。即企业要变传统的“成本维持”、“成本改善”为“成本预防”,通过企业策划,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发生,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战略成本管理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 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应以全部产品的经营状况作为投资和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基础,企业至关重要的不是某一项产品是否赢利,而是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品的最终结果如何。 有助于传统成本管理理念更新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衡量成本管理 工作好坏的标志是看成本指标是否降低以及降低幅度,而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换一角度看待成本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 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战略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经营的整体,因而一项决策即便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但却是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布局的,那么这项决策就是必要的、有益的。 有助于企业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 战略成本管理更注重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重点收集竞争对手信息,掌握对手的相对成本,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在研究中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时,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协作实现“双赢”。由此,企业可以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统筹兼顾,做到当前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尽量减少不利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努力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有助于建立与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现代成本管理较之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新扩展:成本管理领域由产品生产阶段扩展到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由纯经济型转向经济与技术结合型;成本管理手段也由手工操作转为电算化操作等。这就要求成本管理的方式相应地从战术管理转向战略管理,这样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更加完善。 2 战略成本管理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使我国一些企业既降低了成本,又获得了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这说明战略成本管理对我国企业是适用的。但目前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仍然保持传统成本的观念,即使是运用了战略成本管理,所运用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也并不是完全理论上的战略成本管理,只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理念的运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 实施主体不完整 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主体仍然是企业财务人员,企业高层管理都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活动。财务人员向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信息资料,但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决策;而高层管理者也只是根据财务人员提供的成本资料进行决策,也并没有参与成本管理过程。这会使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控制孤立化,不能从全局角度管理控制企业成本。 缺乏成本效益观 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依然持有单纯的成本节约观念,其所运用的成本考核指标也仍然是传统产品成本额的绝对降低。片面地追求产品成本额的降低可能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如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额采购质量不高的原材料,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废品率高,而且,由于产品质量下降可能使其销售价格或销售量下降。因此,从成本效益观来分析成本管理目标,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某一项成本的降低,未必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一定会提高;而增加某一费用开支,反而有可能提高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本管理范围狭窄 受 计划经济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成本管理的范围始于材料采购,结束于产品销售,而且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市场环境的分析也比较少,更没有按照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企业从产品开发、设计一直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也没有对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购买商等产业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对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使企业很难明确自身的竞争地位,因此就无法准确地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 信息有效不足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和处理的信息量剧增。它所运用的某些技术方法也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变得难以适应。如作业成本需要根据大量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手工操作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分配工作。因此,战略成本管理需要特殊的信息加工方法来支撑。科学先进的信息加工方法直接关系到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质量,决定着其实际 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3 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在特殊条件下的有机结合,具有战略性、全面性、动态性等特征。因而,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转变观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要在思想上进行变革。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和办法无法达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效应。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以同样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优的使用价值”或“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价值”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个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调动全员参与,树立成本效益观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不只是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有效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要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必要的宣传和讲解使不同 组织和成员了解战略成本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以有效地维护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做到全员参与战略成本管理。同时,企业员工要转变传统成本管理下的单纯成本节约观,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效益观。重塑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使其更多地定位于企业外在的因素,如竞争基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其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去获得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注重价值链的开发与利用。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行业价值链分析,让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通过分析,设法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作业。三是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做到知已知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战略成本管理要求将行业、企业及竞争对手价值链有机结合,从战略高度上分析上、下游价值活动以降低成本。先找出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将其分解为单独的价值作业,再比较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即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中。通过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重新组合价值链活动并进一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取得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支持。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与现行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现有的管理会计信息各不相同。现行的按成本项目和成本要素提供的成本信息必须重新整理,以便与各项价值活动相匹配,并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各种产品已耗、未耗或预计将要消耗的资源。另外,企业还必须拓展信息来源 渠道 ,提供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供应商、客户与同行企业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如各企业产品发展、产品成本定价等。 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涉及面较广,需要信息的数量较大,并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分析处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建立起超越企业范围的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有效的成本激励评价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目标更好地完成,因此,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必须有激励评价机制导向作用的发挥才能成功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体现“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有效的评价机制应突出各部门综合价值的最优,给各部门提供广阔的创造价值的空间。在评价指标设定时,应根据各成本中心的特点确定重点考评指标,同时建立专项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以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2)成为“年度预算”和“战略规划”的纽带。年度预算是战略规划实施的系统工具,成本激励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较好地解决“当年预算评价”与“战略规划评价”衔接问题。 (3)科学制定绩效评价的周期。在评价考核时不仅要考虑部门本年度的业绩,还要滚动追溯前几年的业绩,不仅能进行横向对比,还要能进行纵向对比,以弥补绩效衡量的不足,使评价激励体系更规范、科学。 参考文献: [1]仪铮,赵东辉,尹英.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2]____,迟铮.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应用问题初探[J].东北 财经 大学学报,2001(1).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人还看: 1.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采购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浅谈成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2] 师东菊,安祥林,赵兴艳.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2) . [3] 王宁.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探讨[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5) . [4] 李春献,高安吉,刘均敏.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及其应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01) . [5] 袁华.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J]. 商场现代化, 2007,(14) . [6] 任利军,李永,张永宏. 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及其实施程序探析[J]. 会计之友(下), 2007,(03) . [7] 熊建新. 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J]. 审计与理财, 2007,(02) . [8] 刘芳.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商场现代化, 2007,(03) .\

[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3—338[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76,367—374[3]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50,459—474[4]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434[5]Gary .《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中译本

战略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2] 师东菊,安祥林,赵兴艳.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07,(02) . [3] 王宁.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探讨[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5) . [4] 李春献,高安吉,刘均敏.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及其应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01) . [5] 袁华.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J]. 商场现代化, 2007,(14) . [6] 任利军,李永,张永宏. 战略成本管理方法及其实施程序探析[J]. 会计之友(下), 2007,(03) . [7] 熊建新. 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J]. 审计与理财, 2007,(02) . [8] 刘芳. 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商场现代化, 2007,(03) .\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导语: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数据交换和商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各节点企业单位的作业链对接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作用。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际上就是实现信息化的过程。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实施,实质上就是成本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与影响战略的相关要素相结合,从战略高度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进行全面的了解、控制与改善,从而寻求持久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寻求成本优势,基本内容是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明确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和关注成本的驱动因素。战略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以及战略定位分析共同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二)战略成本管理特点

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1.外向性。战略成本管理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对成本的影响,注重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把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的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具有外向性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把眼光单纯地放在生产阶段的成本管理上的缺点,从而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竞争性。战略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匹配的成本管理制度,使企业能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战胜对手。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具有竞争性的特点,企业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降低的措施以及成本目标的考核和成本业绩的评价,都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3.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致力于分析企业较长时期竞争地位的变化,而不是局限于一个会计期间的成本管理,争取在较长时期的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不仅要分析现在情况,还要分析潜在力量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

4.全面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对象不仅包括行业的价值链,还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不仅要对生产阶段的成本进行管理,还对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进行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不仅考虑各种实际发生的成本,还要全面考虑各种机会成本,是全面的成本管理。

5.动态性。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企业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实现进行谋划,进而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重复进行新一轮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建筑企业加强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不断健全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不管对建筑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建筑企业而言,强化成本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浪费,实现建筑企业持续健康经营。建筑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控制能力,改善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只有建立健全以战略为导向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筑企业唯有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控制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建筑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全发展。再次,建筑企业强化成本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建筑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建筑行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成本管理意识,导致成本难以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工程中,为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所进行的一切管理。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的`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也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成本管理。

(二)忽视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阻碍企业竞争能力的成长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筑工程项目是成本发生中心,也是成本管理的载体,因而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点。但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虽然相对于一般的产品生产来说较长,但也只是建筑施工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一个环节。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只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因而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应该与企业整体的战略成本管理脉络相协调,依据其自身的成本发生特点和机制,做好相应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时,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的整体优势和资源,例如企业的品牌口碑、规模化的材料设备采购等,进而给企业创造战略层面的成本优势。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普遍情况是把成本管理的目标过分集中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对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就是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却普遍大而不强的直接原因。建筑施工企业无法通过企业层面的成本管理和相应的优化措施获得企业竞争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成本管理工具和方法落后,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对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无论是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抑或是企业层面的管理时,成本管理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因而企业常采取很多措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成本管理,但往往难见成效、流于形式。这其中除了管理理念的局限性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缺少一套系统且科学有效的、与建筑行业特点相适配的成本管理方法及工具,进而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信息无法及时的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和储存,从而使企业无法及时掌握成本及各相关因素变化的情况,企业的成本控制也就失去了依据,更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降低成本并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建筑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路径

(一)建立价值链战略联盟

价值链战略联盟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多家企业为了共同赢得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围绕核心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无缝对接作业链而建立的动态战略联盟。就建筑行业而言,所谓的“核心企业”就是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当今知识化经济和信息化经济为主导的精益竞争环境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要获得持续的成本优势,打造企业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依靠供应链各参与方组成价值链战略联盟与其他竞争主体展开竞争。虽然联盟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已不是过去那种“零和”的对抗性竞争,而是一种协作竞争。

(二)加强信息化支撑

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电子数据交换和商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各节点企业单位的作业链对接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作用。建筑施工企业价值链条上各节点参与方的信息系统相互连接构成了组织际信息系统,它的含义是“跨越组织边界,支持信息在组织之间流动,并被多个组织共享的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之上的先进的信息系统。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际上就是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信息化需要较大的成本支出,往往被企业列为“重要但不紧迫”的工作,但从战略成本的角度理解,信息化既是企业的资源力,也是企业的执行力,因而它不是简单的成本支出,而是一项投资,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成本。对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电子信息技术是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在最短时间获得迅速崛起的最好机会。

(三)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相对于等级式管理架构,扁平化组织旨在使企业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尽可能减少,是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组织结构。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精简中层职能机构和人员,压缩重复职能机构,加快信息流的速率;另一方面要赋予项目管理者较大的自主权和更多的灵活性,增大其管理幅度,有效裁减冗员。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链增值主要围绕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展开,因此,应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对企业组织结构和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流程再造,以作业流程为中心而不是部门职能来构建企业组织结构,减少过多的中间管理层次,使指挥链条最短,提高工程项目整体的运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媛媛.建筑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113-115

[2]何文艳.浅谈建筑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08)51-52

战略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战略成本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而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实行战略成本管理,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战略成本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降低成本。然而效果甚微,甚至效益变得越来越低。究其原因,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降低成本,控制支出,并没有将成本控制同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及外部环境,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认识偏差

部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仍为降低成本,但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在科学技术及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企业降低成本,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效益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成本管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作用。

(二)成本管理与市场脱节

许多企业认为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并不考虑市场对产品需求量的变化。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成本,通过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造成的存货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使得短期利润提高。此时一旦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为了盘活资金往往不得不低价抛售库存商品,最终导致利润的降低。

(三)成本管理内容不全面

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产品制造中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供应、销售过程,产品前期设计、开发阶段,以及人力成本、资本成本、环境成本等非物质成本的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二、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该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各项成本行为,成本结构实施全面了解、分析、控制,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区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成本内容不断拓展,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所处环境及其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包括企业优劣势、竞争对手的威胁等,并依据自身所处的竞争地位及时调整竞争战略;成本范围不断延伸,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已超越了传统的格式化的成本报告、成本分析模式,注重定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并利用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各种成本信息服务于企业管理,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分析的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为凡是对企业成本有影响的企业外部因素都是企业的,这些因素有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企业内部基本环境因素有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企业资源、企业文化等。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就是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内部与外部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企业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机会和威胁因素,企业内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优势和劣势因素。对影响企业成本的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不仅要在空间范围上进行内容和层次因素的分析,而且还要在时间上进行前后的、将来与现在的联系性环境因素的`分析。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体性表现在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总体目标整体上的一致性、各个层次的战略成本管理整体上的协调一致性及各个层次战略决策与战略实施过程的连接性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各个层次管理共同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集合体。

(二)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短期目标通常为1年,长期目标通常为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长期目标中有若干个短期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目标的确定,是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的潜力上考虑的,忽视长期目标,只注意短期利益,就有可能使企业丧失获得长远的、更多的利益和长期发展潜力的机会。但是,如果只考虑长期目标,不设计分期实现长期目标的近期目标,则长期目标也很难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短期目标的执行来保证。

(三)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反之,错误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战略成本决策应建立在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联系的重大问题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不应草率作出战略成本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6.

[2]刘庆元,刘宝宏。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陈珂。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成本管理论文近期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 樊华论.现代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煤田地质2003(06) [2] 李明侠.关于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07) [3] 张翼.浅谈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与企业理财的合理性协调[J]山东:煤炭科技2004(02) [4] 孙雷平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2010(01) [5] 李政 采购过程控制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6) [6] 刘红霞 企业成本管理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工商 2011(09) [7] 李蕊爱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0(05) [8] 王桦宇 企业用工成本控制与法律风险防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03) [9] 樊行健 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大连出版社 2010(01) [10] 刘丽敏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0(04) [11] 黄雄明 企业质量成本控制 方法 与实践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03) [12] 赵振智 油田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石油工业 2009 (11) [13] 蒋义 企业成本控制手册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 (08) [14]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赢在成本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06) [15] 王德敏 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全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09) [16] 周云 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08) [17] 王淑敏 工厂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8) 成本管理论文 浅析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运用 [摘 要]从战略角度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 管理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 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并被日本与欧美的企业管理 实践证明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1 开展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有助于建立和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在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做到降低成本已不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一种能够提高 企业战略 地位的途径。即企业要变传统的“成本维持”、“成本改善”为“成本预防”,通过企业策划,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发生,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战略成本管理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 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思想要求企业应以全部产品的经营状况作为投资和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基础,企业至关重要的不是某一项产品是否赢利,而是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品的最终结果如何。 有助于传统成本管理理念更新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衡量成本管理 工作好坏的标志是看成本指标是否降低以及降低幅度,而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换一角度看待成本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 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战略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经营的整体,因而一项决策即便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但却是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布局的,那么这项决策就是必要的、有益的。 有助于企业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 战略成本管理更注重对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重点收集竞争对手信息,掌握对手的相对成本,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在研究中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时,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协作实现“双赢”。由此,企业可以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统筹兼顾,做到当前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尽量减少不利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努力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有助于建立与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 现代成本管理较之传统的成本管理在内涵与外延上都有新扩展:成本管理领域由产品生产阶段扩展到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由纯经济型转向经济与技术结合型;成本管理手段也由手工操作转为电算化操作等。这就要求成本管理的方式相应地从战术管理转向战略管理,这样现代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更加完善。 2 战略成本管理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使我国一些企业既降低了成本,又获得了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这说明战略成本管理对我国企业是适用的。但目前由于我国多数企业仍然保持传统成本的观念,即使是运用了战略成本管理,所运用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也并不是完全理论上的战略成本管理,只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一种理念的运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 实施主体不完整 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主体仍然是企业财务人员,企业高层管理都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活动。财务人员向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信息资料,但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决策;而高层管理者也只是根据财务人员提供的成本资料进行决策,也并没有参与成本管理过程。这会使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控制孤立化,不能从全局角度管理控制企业成本。 缺乏成本效益观 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依然持有单纯的成本节约观念,其所运用的成本考核指标也仍然是传统产品成本额的绝对降低。片面地追求产品成本额的降低可能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如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额采购质量不高的原材料,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废品率高,而且,由于产品质量下降可能使其销售价格或销售量下降。因此,从成本效益观来分析成本管理目标,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某一项成本的降低,未必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一定会提高;而增加某一费用开支,反而有可能提高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本管理范围狭窄 受 计划经济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虽然成本管理的范围始于材料采购,结束于产品销售,而且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市场环境的分析也比较少,更没有按照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企业从产品开发、设计一直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也没有对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购买商等产业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对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使企业很难明确自身的竞争地位,因此就无法准确地寻求自身的竞争优势。 信息有效不足 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和处理的信息量剧增。它所运用的某些技术方法也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变得难以适应。如作业成本需要根据大量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手工操作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分配工作。因此,战略成本管理需要特殊的信息加工方法来支撑。科学先进的信息加工方法直接关系到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质量,决定着其实际 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3 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战略成本管理是战略管理与成本管理在特殊条件下的有机结合,具有战略性、全面性、动态性等特征。因而,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转变观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不仅是管理方法的变革,更要在思想上进行变革。我国企业的现状及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传统成本管理的观念和办法无法达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效应。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以同样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优的使用价值”或“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价值”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个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调动全员参与,树立成本效益观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不只是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要有效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要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必要的宣传和讲解使不同 组织和成员了解战略成本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以有效地维护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做到全员参与战略成本管理。同时,企业员工要转变传统成本管理下的单纯成本节约观,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成本效益观。重塑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使其更多地定位于企业外在的因素,如竞争基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其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去获得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 扩大成本管理范围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注重价值链的开发与利用。价值链分析主要是分析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直至最终产品消费者的相关活动的整合,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行业价值链分析,让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通过分析,设法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作业。三是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做到知已知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战略成本管理要求将行业、企业及竞争对手价值链有机结合,从战略高度上分析上、下游价值活动以降低成本。先找出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将其分解为单独的价值作业,再比较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即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中。通过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重新组合价值链活动并进一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取得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支持。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与现行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现有的管理会计信息各不相同。现行的按成本项目和成本要素提供的成本信息必须重新整理,以便与各项价值活动相匹配,并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各种产品已耗、未耗或预计将要消耗的资源。另外,企业还必须拓展信息来源 渠道 ,提供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供应商、客户与同行企业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如各企业产品发展、产品成本定价等。 由于战略成本管理涉及面较广,需要信息的数量较大,并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分析处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建立起超越企业范围的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有效的成本激励评价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目标更好地完成,因此,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必须有激励评价机制导向作用的发挥才能成功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1)体现“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理念。有效的评价机制应突出各部门综合价值的最优,给各部门提供广阔的创造价值的空间。在评价指标设定时,应根据各成本中心的特点确定重点考评指标,同时建立专项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以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2)成为“年度预算”和“战略规划”的纽带。年度预算是战略规划实施的系统工具,成本激励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较好地解决“当年预算评价”与“战略规划评价”衔接问题。 (3)科学制定绩效评价的周期。在评价考核时不仅要考虑部门本年度的业绩,还要滚动追溯前几年的业绩,不仅能进行横向对比,还要能进行纵向对比,以弥补绩效衡量的不足,使评价激励体系更规范、科学。 参考文献: [1]仪铮,赵东辉,尹英.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2]____,迟铮.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与应用问题初探[J].东北 财经 大学学报,2001(1). 看了“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人还看: 1.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2. 采购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3.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格式范文 4. 浅谈成本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5. 成本管理论文提纲:企业做好成本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战略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战略成本管理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而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实行战略成本管理,并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帮助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企业战略成本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降低成本。然而效果甚微,甚至效益变得越来越低。究其原因,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降低成本,控制支出,并没有将成本控制同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及外部环境,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取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认识偏差

部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仍为降低成本,但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在科学技术及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企业降低成本,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效益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成本管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作用。

(二)成本管理与市场脱节

许多企业认为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并不考虑市场对产品需求量的变化。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成本,通过提高产量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造成的存货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使得短期利润提高。此时一旦产品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为了盘活资金往往不得不低价抛售库存商品,最终导致利润的降低。

(三)成本管理内容不全面

许多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产品制造中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供应、销售过程,产品前期设计、开发阶段,以及人力成本、资本成本、环境成本等非物质成本的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二、企业实行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该企业的战略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各项成本行为,成本结构实施全面了解、分析、控制,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区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成本内容不断拓展,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所处环境及其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包括企业优劣势、竞争对手的威胁等,并依据自身所处的竞争地位及时调整竞争战略;成本范围不断延伸,从企业内部价值链延伸到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已超越了传统的格式化的成本报告、成本分析模式,注重定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并利用财务的和非财务的各种成本信息服务于企业管理,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对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和管理的整体性。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管理置于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之中,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关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分析的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为凡是对企业成本有影响的企业外部因素都是企业的,这些因素有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企业内部基本环境因素有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企业资源、企业文化等。对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就是要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内部与外部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企业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机会和威胁因素,企业内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是优势和劣势因素。对影响企业成本的环境因素的全面分析,不仅要在空间范围上进行内容和层次因素的分析,而且还要在时间上进行前后的、将来与现在的联系性环境因素的`分析。只有从空间和时间范围上全面分析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进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体性表现在战略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总体目标整体上的一致性、各个层次的战略成本管理整体上的协调一致性及各个层次战略决策与战略实施过程的连接性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各个层次管理共同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集合体。

(二)战略成本管理目标确定的长期性与短期性的结合。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企业考虑其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实现企业使命所确定的在较长期限内要求达到的成本管理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目标包括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两类。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进行控制,短期目标从属于长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执行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短期目标通常为1年,长期目标通常为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长期目标中有若干个短期目标。战略成本管理的长期目标的确定,是从企业长远的利益和发展的潜力上考虑的,忽视长期目标,只注意短期利益,就有可能使企业丧失获得长远的、更多的利益和长期发展潜力的机会。但是,如果只考虑长期目标,不设计分期实现长期目标的近期目标,则长期目标也很难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的实现必须有短期目标的执行来保证。

(三)企业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

企业作出的战略成本决策,对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深远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战略成本决策的重大性表现在决定企业未来的成本发展方向、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战略成本决策的项目一般数额较大、影响面较宽、一个项目的成本全部得到补偿的时间较长。正确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利益;反之,错误的战略成本决策,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企业破产倒闭。因此,企业战略成本决策应建立在对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联系的重大问题的深入了解、透彻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不应草率作出战略成本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06.

[2]刘庆元,刘宝宏。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士玉,王滨有,张士宏。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陈珂。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成本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3.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美] 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5.[美] 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8.[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0.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王瑞霞。现代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思路浅析[J]。中国商界,2010,(12)

12.刘淑霞。浅议煤炭企业成本计划的编制[J]。魅力中国,2009,(06)

13.张雅俊。试论煤炭企业的成本特点和成本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2009,(08)

生产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是要下面这些么?张强. 通信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J]. 通信企业管理. 2003(12): 56-57.杨海雄. 浅析通信制造企业的研发成本管理[J]. 财经界. 2009(02X): 77-78.肖春波. 通信企业成本管理解析[J]. 财政监督. 2008(18): 36-37.李文. 通信建设监理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探讨[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7(4): 112-114.柳林芳. 搭建山东网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J]. 山东通信技术. 2006, 26(3): 1-3.周静. 流程化、立体化的通信行业成本管理模式[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6(10): 78-80.徐中海. 试论通信企业的成本管理[J]. 四川通信技术. 1992(4): 69-73.官建顺. 运输,通信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探讨[J]. 上海质量. 1992(1): 49-50.梅雪,韩之俊,陈虎. 成本链管理模式在中兴公司的实践[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09(7): 30-32.方丹军. 中国通信产业必须实施成本领先战略[J]. IT时代周刊. 2005(19): 67.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摘要:我国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导致物流成本巨大。面对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第一利润和第二利润的逐渐衰竭,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及“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己受到越赖越多的企业的关注。如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效益,以及如何加强对其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物流成本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基础理论入手,提出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找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策略。关键词:物流;成本;控制策略目 录第1章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5第2章物流成本管理理论综述... 企业物流成本的涵义与构成... 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物流战略... 物流成本... 物流质量... 物流服务... 物流标准化... 物流效益... 物流网络规划... 11第3章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物流信息化程度及管理落后... 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落后... 物流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物流供应链成本过高... 运输费用过高... 包装费用过高... 存货商品储存费用较高... 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存在不足... 14第4章物流成本控制问题实例分析... 装卸搬运费用过高... 运输费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缺乏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 15第5章中小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策略... 提高中小企业对物流成本控制的认识... 构建物流成本控制核算体系...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外包... 绿色物流战略... 18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

成本管理论文浅谈企业成本控制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全员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参与,全面控制,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从而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竞争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关键词:企业;成本;全员控制 一、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它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成本控制不从基础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将受到大大影响。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制定两个标准价格,一是内部价格,即内部结算价格。二是外部价格,即在企业购销活动中与外部企业产生供应与销售的结算价格。标准价格是成本控制运行的基本保证。另外,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再低的成本也是徒劳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 二、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1.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全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产品投产前的设计、工艺的确定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考虑产品使用中的寿命周期成本。成本控制就是以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为对象,结合生产经营各阶段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进行有效的控制。 2.成本控制要全员参与 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每个部门和广大职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这就必须对全体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实行奖惩制度,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和责任单位,以及他们的责权利关系,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建立一个纵横的群众性成本控制组织。对于各种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广泛发动职工讨论,使其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成本控制必须从各方面使用效果来衡量 成本控制不能只是消极的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它还负有对成本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和修正的任务,使成本标准始终保持着积极先进的水平。 4.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迅速纠正工作中的缺点,以降低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成本控制中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手段密切相连,开展成本控制必须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和其他准备工作,否则必将使成本控制流于一种形式。这就要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材料单价、内部转移价格以及费用预算的限额,要健全一整套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考核报告,以及设置一整套完整的计量工具,要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采用标准成本制度,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尽其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入手,全员、全过程地参与成本控制。因此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影响成本控制目标的因素分析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要将成本控制放到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与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 经济活动越复杂,成本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复杂。这些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成本因经济活动而发生,降低消耗始终是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节约规律要求人们在实现特定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成本。由于成本总额受到活动量的影响,降低成本的基本标志是降低单位成本。二是成本是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就具体业务而言,业务经办人员往往不希望有较多的成本约束。较少的成本限制意味着较多的自由度,业务处理过程就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三是成本的代偿性特征决定了人们对成本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成本变动不影响其他指标的前提下,人们总是追求低成本,以成本绝对额的高低为标准来判断成本控制措施。然而成本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指标的变动。成本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代替,往往使相互关联的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收益则随成本、收入的变化而变动。成本与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判断成本高低的标准由于视野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四、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 1.降低成本 只要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利润,降低成本始终是第一位的。降低成本以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二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即改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进产品结构等措施,使成本降低。 2.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中,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是企业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战略的需要高于一切。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所进行的战略选择,要配合企业为实施各种战略对成本控制的需要,在企业战略许可的范围内,引导企业走向成本最低化。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思想是以成本竞争为中心,利用低成本优势在竞争中或者取得超过竞争对手的高额利润,或者以低成本为依托,通过价格竞争来扩大市场份额,最终扩大企业的利润,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3.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企业不能无限制的取得所需的经济资源时,成本控制的基本作用不仅仅只表现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有限资源的消耗,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可以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节约增产”的目的。要使总体边际收益最大化,企业必须先使受限制的资源的边际收益最大化。此时的重点由降低成本转向可供利用的成本(资源)的使用。对于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的企业,如何提高薄弱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成本控制过程需要重点关注的。 4.在既定的企业战略模式下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单纯以成本最低为标准容易形成误区,以成本换效率有其可取之处。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成本一般不改变风险,但可以改变报酬。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报酬,只是成本控制的一个方面;通过改变成本的构成、规模等,提高报酬,则是成本控制的另一方面。 参考文献:[1]乐艳芬.试谈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变革[J].上海会计,1999(10). [2]焦跃华,袁天.论成本控制目标[J].财务与会计,2000(5). [3]戈飞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J].上海会计,1999(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