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肺炎链球菌文献艾弗利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8:54:09

肺炎链球菌文献艾弗利论文

艾弗里实验中每组只保证一组实验有影响1艾弗里对转化因子的探究采用的是排除法思维排除法也叫淘汰法,是指引起某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如果将假定的各种可能都加以一一排除,观察某一现象不出现的那个排除因素,就是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艾弗里的实验研究过程,据文献考证是可信的。艾弗里用于转化实验的细胞提取物,是除去了Ⅲ型S细菌多糖和大部分蛋白质的混合物。转化实验的第一步,Ⅲ型S细菌的细胞提取物转化活的Ⅱ型R菌,能转化。第二步,用不同的水解酶(脂酶、蛋白酶、RNA酶、DNA酶)分别除去里面的大分子物质,观察转化结果。从实验方法上看,与提纯某些物质来一一检验相比,艾弗里的研究使用的“排除法”,能避免当时已知物质类别的限制,因为“转化因子”有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全新物质。实验结果表明没有新物质!他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被分解掉的DNA极可能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第三步:提纯检验转化因子的理化特性:与DNA分子特性相似。实验结果已经产生,是否就可以确认“DNA是遗传物质”呢?2艾弗里实验结论与“四核苷酸”假设冲突引发的质疑推动了科学研究艾弗里的论文一经发表就立即引发了广泛的质疑。虽然质疑集中在DNA的纯度上,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质疑实验的哪一部分,而在于为什么要质疑?质疑的依据是什么?有两个原因值得探讨。一是科学理论的建立,需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理论间的“无矛盾性”和经验检验上的“可证伪性”。艾弗里的实验结论与当时流行的莱文的“四核苷酸”假设严重冲突:DNA是由四个不同核苷酸组成的小分子物质!人们很难想象,结构如此简单的物质怎能担当起遗传物质的重任?面对冲突,就连艾弗里自己都被实验结果给震惊了,在1944年《关于引起肺炎球菌发生转化的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论文中也“没有明确指出DNA就是遗传物质”,而是谨慎地说“当然也有可能,这种物质的生物学活性并不是核酸的一种遗传特性,而是由于某些微量的其他物质所造成,这些微量物质或者吸附在它上面,或者与它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检测不出来。”显然,他引入了“辅助假设”,但仍对“DNA是遗传物质”留下悬念,“如果目前研究的结果能得到证实,那么就必须认为核酸具有某种生物学的特异性,但这种特异性的化学基础到目前还未能搞清。”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背景——1926年肺炎球菌被命名时,学名是Diplococcus pneumonia(肺炎双球菌),但1974年,它的学名被改为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在抗菌素发明之前,它一直是人类的主要杀手,使人患肺炎而死亡。它对小鼠的危害更严重,往小鼠体内注入一个肺炎球菌,就能导致小鼠因败血症而死亡。肺炎链球菌有具多糖荚膜的致病菌S型菌(Smooth,因菌落外观光滑)和非致病菌R型菌(Rough,因菌落外观粗糙)。荚膜有不同的构造,根据免疫反应可以分成I型、II型、III型等,细菌是否具有产生荚膜的能力,以及产生荚膜的类型,为“遗传特性”。S型菌经过突变可以产生R突变体,反之亦然,但是突变总是涉及丢失或获得产生一个特定类型荚膜的能力(如II-S↔II-R;而不是III-S↔II-R)。1928年,在英国卫生部任职的医生格里菲斯(Frederick Griffith, 1879-1941)对肺炎球菌的致病情况做了研究。当他把热处理的S细菌(III-S型)与活的R细菌(II-R型)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中时,尽管这两种细菌本身都不是致死的,但是小鼠还是死亡了!更重要的是,从注射了这类混合物而死亡的小鼠身上分离的到S型菌,而且是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相同的S型(III-S),因此这些S细菌不可能是通过这些特定的R细菌突变而来的。格里菲斯将这种引起转化(transform)的未知物质称为转化因子(transforming principle),他不知道转化因子的本质,但错误地猜想它可能是一种涉及到荚膜合成的蛋白质,或是一些作为细菌荚膜前体的物质。对此实验,不同的科学家分别做出三种解释:1 R型菌以某种方式使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2 (新拉马克主义理论)III-S品系死菌刺激小鼠体内产生免疫物质,后者刺激II-R品系突变成了III-S品系(直至1958年,仍有教科书把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当作新拉马克主义的定向诱导的例子);3 III-S型菌的遗传物质进入II-R型菌,合成了III-S型菌的荚膜。实验——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为了弄清转化因子是什么,分离提取了S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已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还发现:如果用DNA酶处理S型菌的DNA,使DNA分解,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一下三组实验:1、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2、S型细菌荚膜中得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3、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型菌落+S型菌落;艾弗里等人发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艾弗里等人又做了第四组实验,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实验将蛋白质与DNA分开,得出:III-S型菌的遗传物质进入II-R型菌,合成了III-S型菌的荚膜,而且该遗传物质是DNA。其他——R型细菌之所以能整合S型菌的有关DNA片段,转化为S型,与其自身的结构和特性有关。R型活菌在对数期后期内处于“感受态”( 细菌能从环境中摄取DNA进行转化的状态,称感受态(competence)。 对于感受态本质的解释,有人认为处于感受态的受体菌局部失去了细胞壁,使外源DNA能顺利经膜进入菌体,称局部原生质体假说。也有人认为是受体细胞表面出现了一直能结合DNA并使之进入细胞的酶,称酶受体假说)。被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供体菌)自溶,释放出自身的DNA片段,当DNA片段遇到感受态的R型活肺炎双球菌(受体菌)时,R型活肺炎双球菌(受体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相结合,随后其中一条链被细胞膜上的核酸酶降解,降解产生的能量协助把另一条单链推进受体细胞(该过程称为DNA的结合和摄取)。当单链进入受体菌细胞后,便与受体菌DNA上的同源区段发生交换重组。再通过受体菌DNA复制、细胞分裂,而表现出转化的性状,于是就由R型肺炎双球菌产生出S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无感受态,不能作为受体菌,所以在S菌的培养基中加入R菌的DNA,S菌不能被转化为R型。当然S型菌在自然状态下或人工的诱变下发生基因突变,S型菌可能突变为R型,但不是转化。

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科学家是谁实验结论是什么答案如下: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科学家是谁实验结论是暗物质(Dark matter)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它可能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属于构成可见天体的任何一种已知的物质。

他当年发表的文章信息:STUDIES O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SUBSTANCE INDUCING TRANSFORMATION OF PNEUMOCOCCAL TYPES: IN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BY A DESOXYRIBONUCLEIC ACID FRACTION ISOLATED FROM PNEUMOCOCCUS TYPE IIIOswald T. Avery, Colin M. MacLeod, and Maclyn McCartyJ. Exp. Med., Feb 1944; 79: 137 - 158. 附上1944年发表的原文免费下载链接——,

链球菌检测论文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中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一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设备和材料冰箱:O℃——4℃。恒温培养箱:36℃士1℃。恒温水浴锅:36℃土1℃。显微镜:10*~l00*。均质器或灭菌乳钵。离心机:4000r/min。架盘药物天平:0g——5009,精确至。灭菌试管:10mm*100mm、l6mm*160mm。灭菌吸管:1mL(具刻度)、5mL、10mL(具刻度)。灭菌锥形瓶:100mL。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灭菌棉签、镊子等。4、培养基和试剂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按GB/一2003中规定。在肉浸液肉汤内加人1%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按GB/一2003中规定。匹克氏肉汤:按GB/一2003中规定。血琼脂平板:按GB/一2003中规定。人血浆。 氯化钙。 %灭菌生理盐水。杆菌肤药敏纸片(含单位)。5、操作步骤样品处理按无菌操作称取食品检样25g(ml),加人225mL灭菌生理盐水,研成匀浆制成混悬液。培养将上述混悬液吸取5ml,接种于50ml工葡萄糖肉浸液肉汤,或直接划线接种于血平板。如检样污染严重,可同时按上述量接种匹克氏肉汤,经36℃ 土l℃ 培养24h接种血平板,置36℃ 士1℃ 培养24h,挑起乙型血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在血平板上分纯,然后观察溶血情况及革兰氏染色,并进行链激酶试验及杆菌肤敏感试验。形态与染色本菌里球形或卵圆形,直径 ——1um链排列,链长短不一,颊者4个~8个细胞组成,长者20个一30个,链的长短常与细菌的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液体培养中易呈长链;在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不形成芽抱,无鞭毛,不能运动。培养特性该菌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纂上生长不良,在加有血液、血清培养荃中生长较好。溶血性链球菌在血清肉汤中生长时管底呈絮状或颗粒状沉淀。血平板上菌落为灰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光滑,有乳光,直径约~,为圆形突起的细小菌落,乙型溶血链球菌周围有2mm—4mm。界限分明、无色透明的溶血圈。链激酶试验致病性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链激酶(即溶纤维蛋白酶),此酶能激活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血浆蛋白酶原,使成血浆蛋白酶,而后溶解纤维蛋白。吸取草酸钾血浆,加灭菌生理盐水,混匀,再加人18h~24卜、36℃ 士1℃ 培的链球菌培养物 m及%氯化钙(如氯化钙已潮解,可适当加大至—— %)振荡摇匀,置于36℃ 士1℃ 水中10min,血浆混合物自行凝固(凝固程度至试管倒置,内容物不流动),然后观察凝固块重新完全溶解的时间,完全溶解为阳性,如24h后不溶解即为阴性。草酸钾人血浆配制:草酸钾放人灭菌小试管中,再加人5ml血,混匀,经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即为草酸钾人血浆。杆菌肚敏感试验挑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液,涂布子血平板上,用灭菌镊子夹取每片含有。.04单位的杆菌肤纸片,放于上述平板上,于36℃ 士1℃ 培养18h—24h,如有抑菌带出现即为阳性,同时用已知阳性菌株作为对照。

b族链球菌一般都是存在于体内的,b族链球菌虽然对人体不太好,但正常情况下都不会导致人生病,只有在b族链球菌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候,就会致病,此时可以通过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来检查b族链球菌的情况,那么我们来具体说下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的情况吧。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是查什么

核酸检测有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那么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是查什么的呢?

B族链球菌是体内常见的一组球菌,是体内经常出现的寄生菌,寄生于女性的阴道和直肠中较为常见,在人体内有寄生菌属于正常的现象,不需要特殊检测和特殊处理。但如果在孕妇产前检查中发现有B族链球菌,而且B族链球菌呈强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为在母亲分娩时宝宝经过产道分娩,可能会吸入分泌物而感染B族链球菌。

另外在子宫内还可能造成胎膜早破,出现宝宝的宫内感染,造成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新生儿肺炎等等一系列的感染。建议母体在35-37周之内进行B组链球菌的核酸检测,以排除是否有B族链球菌感染,如果发现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呈阳性,建议提前应用青霉素治疗和控制。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是什么意思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某些时候很有用处,那么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是什么意思呢?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是在健康的女性阴道里面能够找到细菌。如果有携带者,危险并不是特别的大,不过对于新生儿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危害,在分娩的时候会通过产道进行感染。在怀孕的时候一定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最好一个月检查一次,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b族链球菌通常也存在于女性的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据西方国家大量数据显示,正常育龄期妇女带菌率为15-35%,其中40-70%的孕妇分娩过程中会将b族链球菌传染给新生儿,引起新生儿上呼吸道及其它部位感染。由于带菌率随着人种、地域、年龄的不同而相差较大,在我国,有文献报道b族链球菌的携带率约在12-18%之间,需要注意。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阳性是什么病

有些人做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阳性,那么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阳性是什么病呢?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阳性说明感染了B族链球菌。B链球菌感染是比较严重的特殊类型的细菌感染,也是常见的导致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成人发生败血症的一个原因。以前B链感染在发达国家比较多,现在在大城市也比较多见,经常见于妈妈在分娩前有产道或直肠B链球菌感染,这个B链球菌感染称为无乳链球菌,容易导致妈妈发生乳腺炎。对于成年人,B链球菌感染以后,病情变化比较快,比较凶险,容易急转直下,导致出现感染休克,进而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这些严重的表现。

B族链球菌是Group B Streptococcus的缩写,GBS学名无乳链球菌,即我们常说的B族链球菌,正常寄居于阴道和直肠,它是存活于人体的诸多细菌之一,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正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正常寄居于成年女性的阴道和直肠中,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女性感染GBS并不致病。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阴性是正常的吗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有阴性和阳性结果,其中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阴性是正常的吗?

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阴性是正常的。如果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阳性说明存在这种细菌感染,需要治疗。B族链球菌存在于阴道和直肠内,正常健康人是不致病的,但是如果孕妇有这种细菌感染,可诱发多种疾病。如孕妇产褥期感染,合并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等,容易导致羊膜腔感染、胎膜早破,也可以诱发早产。

而分娩时新生儿接触羊水和产道容易出现感染,出现新生儿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剖宫产也不能避免新生儿感染,所以现在建议孕35-37周的孕妇常规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如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为阳性,需要及时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于GBS的预防方案都主要采用的是抗生素预防。但是近几年来,全球GBS的耐药性逐年上升。1998年-2001年间,美国及加拿大地区,GBS对红霉素的耐药性由7%上升至25%,2003年达到37%。在我国,广州地区1999年分离的GBS菌株对红霉素和林可霉素耐药率即分别达到45%和26%,这与国内抗生素的滥用密不可分。在GBS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妊娠妇女带菌率大约为10%-30%,对于全部妊娠妇女注射抗生素的预防方法显然会导致抗生素不必要的使用。因此在孕妇产前进行GBS筛检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国外对于孕妇是否进行抗生素预防一般采用两种评估策略:基于风险评定的策略和基于GBS筛检的策略。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策略实施效果可以得出结论:采用对GBS进行常规筛检策略比通过风险评定策略更能有效的降低婴儿早期侵入性感染的发生率。GBS筛检的策略决定,对于怀孕35-37周的孕妇都必须进行阴道和直肠的GBS筛检。199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与其他机构共同制定了《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筛查及防治指南》,并于2002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和危害,发病率从90年代早期个新生儿降低到了近些年的个新生儿。 我国GBS产前筛检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对GBS的感染现状重视不够,然而近期国内报道了一些GBS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邓江红等对北京儿童医院234例感染肺炎死亡的新生儿肺部组织石蜡标本进行了GBS检测,其检出率为65%,该结果显示新生儿肺炎死亡病例中,GBS是第一位的致病菌。再者,由于国内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全国范围对围产期GBS的筛检几乎空白,如今国家不断的出台相关的政策,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与管理进行严格监控,加之GBS的危害比较严重,这使得GBS的筛检尤为重要且必要。国内围产期GBS感染的预防工作可以借鉴美国CDC2010年发布的GBS预防指南,对于怀孕35-37周的孕妇进行阴道和直肠的GBS筛检,这样能够提高预防效率,节省资源,同时能够大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泰普GBS筛检方案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简介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食品微生物检验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范围①生产环境的检验: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壁等。②原辅料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料。③食品加工、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④食品的检验:对出厂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检验。范围国内外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食品种类较多,食品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涉及微生物检验的食品种类主要有:奶制品、预烹煮食品、饮用水、蛋制品、水果、谷物、婴幼儿食品、肉及肉制品、软体动物、禽肉、贝类、白明胶、香草(药)、即食食品、罐头食品、调味品,粉类制品、豆制品、冷冻饮品、糖果、海鲜、甜点、蔬菜、藻类、食疗食品、米面制品等。我国开展微生物检验的重点食品种类为:奶制品、罐头食品、调味品、蛋制品、淀粉类制品、发酵和非发酵性豆制品、冷冻饮品、糖果、饮用天然矿泉水等,其中食糖以及保健品的微生物检验为我国所独有。指标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3项。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后,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肠杆菌科的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统称为大肠菌群 。它们均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不形成芽孢,在35-37℃条件下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些细菌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常居菌,它随着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故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卫生指标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具有广泛的意义。大肠菌群致病菌致病菌即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大肠菌群检验呈阳性,并怀疑食品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检验。在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中,致病菌一般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主要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链球菌等四种,致病菌不允许在食品中检出。对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选择一定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如海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作为参考菌群,蛋与蛋制品以沙门氏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作为参考菌群,米、面类食品以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霉菌等作为参考菌群,罐头食品以耐热性芽孢菌作为参考菌群等。霉菌及其毒素我国还没有制定出霉菌的具体指标,鉴于有很多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及其他疾病,故应该对产毒霉菌进行检验。如曲霉属的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属的橘青霉、岛青霉等,镰刀霉属的串珠镰刀霉、禾谷镰刀霉等。霉菌其他指标微生物指标还应包括病毒,如肝炎病毒、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马芷克氏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猪水泡病毒等;另外,从食品检验的角度考虑,寄生虫也被很多学者列为微生物检验的指标,如旋毛虫、囊尾蚴、猪肉孢子虫、蛔虫、肺吸虫、弓形体、螨、姜片吸虫、中华分枝睾吸虫等。美国开展的食品微生物检验项目主要包括:需氧菌平板计数、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创伤弧菌、肉毒梭菌、麻痹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遗忘性贝类毒素以及组胺等。程序(1)采集样品采样前要了解所采样品的来源、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情况,采样时必须做到:使用的器械和容器需经灭菌,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不得加防腐剂;液体样品应搅拌均匀后才去采样,固体样品应在不同部位采取以使样品具代表性;取样后及时送检。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制定的食品微生物学分析采样方法,目前已在国内外被逐步推广采用。ICMSF根据以下原则来规定不同的采样数:①各种微生物本身对人的危害程度各有不同;②食品经不同条件处理后,其危害程度可分为3种情况:危害度降低;危害度未变;危害度增加。依据ICMSF采样方法规定,其中:n:指一批产品采样个数;c:指该批产品中检样菌数超过限量的检样数;m:指合格菌数限量;M:指附加条件后判定为合格的菌数限量。(2)样品送检采集好的样品应及时送到食品微生物检验室,一般不应超过3h,如果路程较远,可将不需冷冻的样品保持在1~5℃的环境中,勿使冻结,以免细菌遭受破坏。样品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人员参考。检验人员接到送检单后,应立即登记,填写序号,并按检验要求,立即将样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并积极准备条件进行检验。(3)样品处理样品处理应在无菌室内进行,若是冷冻样品必须事先在原容器中解冻,解冻温度为2~5℃不超过18h或45℃不超过15min。a.固体样品用无菌刀、剪或镊子称取不同部位的样品,剪碎放入灭菌容器内,加一定量的水混匀,制成1: 10混悬液,进行检验。在处理蛋制品时,加入约30个玻璃球,以便震荡均匀。生肉及内脏,先进行表面消毒,再剪去表面样品,采集深层样品。b.液体样品原包装样品用点燃的酒精棉球消毒瓶口,再用经石炭酸或来苏儿消毒液消过毒的纱布将瓶口盖住,用经火焰消毒的开关器开启。摇匀后用无菌吸管吸取;含有二氧化碳的液体食品,按上述方法开启瓶盖后,将样品倒入无菌磨口瓶中,盖上消毒纱布,将盖开一小缝,轻轻摇动,使气体逸出后进行检验;将冷冻食品放入无菌容器内,融化后检验。c.罐头罐头罐头进行密闭试验、膨胀试验和检验。将被检验罐头置于85℃以上的水浴中,使罐头沉入水面以下5 cm,观察5 min,如有小气泡连续上升,表面漏气;另外将罐头放在(37±2)℃环境下7d,如是水果、蔬菜罐头,放在20~25℃环境下7d,观察其盖和底有无膨胀现象。检验时,先用酒精棉球擦去罐上油污,然后用点燃的酒精棉球消毒开口的一端,用来苏儿消毒纱布盖上,再用灭菌的开罐器打开罐头,除去表层,用灭菌匙或吸管取出中间部分的样品进行检验。(4)检验每种指标都有一种或几种检验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食品、不同目的来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通常所用的常规检验方法为现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如FAO标准、WHO标准等),或食品进口国的标准(如美国FDA标准、日本厚生省标准、欧共体标准等)。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室接到检验申请单,应立即登记,填写试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立即将样品放在冰箱或冰盒中,积极准备条件进行检验。一般阳性样品发出后3d(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方能处理样品;进口食品的阳性样品,需保存6个月方能处理。阴性样品可及时处理。(5)结果报告样品检验完毕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报告单,签名后送主管人核实签字,加盖单位印章,以示生效,并立即交给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处理。

细菌性肺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格式一般包括:书写格式、书写技巧、国家标准、文献标注、参考示例。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格式包括:

1、 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

2、常见的字体字号有两种:和文文本保持一致,或者比正文本字号小一号;

3、行距常见的有倍、22磅、倍 ;

4、缩进方式悬挂缩进、首行缩进、无缩进均有出现;

5、文参考文献中的标符号要胖角标点,粗按照英文输入的习惯,标点符号后应该加一个空格,中幅文献中的标点,可以和英文文献保持一致,全部使用半角标点+空格的形式,也可以全部使用全角标点,标点后不加空格。

论文参考文献字体格式是: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论文的写作格式要求是: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①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②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未尾不加标点符号。

③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④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⑤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应该按照会议论文的形式吧,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N字母表示。

根据GB3469- 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一专 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一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一期刊文章。

D一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一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一数据库。

CP一计算机程序。

EB- 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一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一磁带数据库。

M/CD-光 盘图书。

CP/DK一磁 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一网上电子公告。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 [M] 。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 。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文献出处,日期。

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

(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

(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医生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

(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医生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

(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

(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

肺炎克雷伯菌的毕业论文

医学论文题目是医学科技信息着录体系和索引等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是医学文献检索的主要标识。医学论文题目必须要够专业才行。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免费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典专业医学论文题目

1、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2、高职医学美容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浅析

3、中医骨伤专业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的探讨

4、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基于MindMap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探讨

6、不同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

7、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 方法 初探

8、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的调查

9、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体会

10、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优化整合及数字化实践教学的应用

11、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12、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成像理论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

13、临床专业医学生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对策

14、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15、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1]定西市疑似风疹标本ELISA与RT-PCR法检测分析

[2]居家吞咽康复操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3] MR扩散加权成像与不同成像序列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4]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5]基于三种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6]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7]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

[8]宫颈癌术后延伸野螺旋断层放疗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恢复期肛拭子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评价

[10]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影响

[11]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12]吞咽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13]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4]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价值比较

[15]探讨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6]综合护理 措施 在手术室切口部位感染预防的应用研究

[17]气管切开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体会

[18]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促进自然分娩的实践效果

[19]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1]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2]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23]试论医务社会工作在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环境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24]~(125)I粒子源剂量计算参数模拟研究

[25]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26]2009—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吸毒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

[27]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8]沙门氏菌主要流行血清型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9]学龄后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语音训练方法研究

[30]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研究

[31]多系统萎缩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32]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分析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33]静息态fMRI评价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脑功能

[34]自闭症 儿童 早期大脑过度发育的sMRI研究

[35]老年重症监护室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分析

医学 毕业 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1、中医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3、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4、27例胃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5、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6、针灸配合水针疗法治疗腰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7、古纳斯督灸治疗骨关节疼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8、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9、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10、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11、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2、菌毒清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

13、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4、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5、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消痤霜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17、内耳眩晕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8、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19、中医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21、葡萄糖酸锌治疗痤疮22例临床疗效观察

22、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3、川百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24、微波治疗耳鸣临床疗效观察

25、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26、鼻咽联合成形术治疗OSAHS临床疗效观察

27、乳痛症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28、斯奇康佐薄氏腹针治重型斑秃临床疗效观察

29、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30、中风膏抗脑动脉硬化60例临床疗效观察

31、中医辨证治疗痞满证46例临床疗效观察

32、综合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33、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34、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35、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36、鱼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37、丹鳖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

38、拔罐辅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39、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40、CO2激光治疗丝状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4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观察

42、万应理伤膏临床疗效观察

43、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44、金因肽治疗50例日光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4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68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46、胆宁片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47、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8、微管人流与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49、参杉癌康汤Ⅱ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50、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 关于医学专题报告书范文精选

★ 2021英语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药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3 题 目 名 称: 番泻叶对小鼠尿量的影响 研究现状: 一、普鲁兰酶 普鲁兰酶(Pullulanase,. 2. 1. 41)是一种能够专一性切开支链淀粉分支点中的α糖苷键,从而剪下整个侧枝,形成直链淀粉的脱支酶。普鲁兰酶还可以分解普鲁兰多糖,普鲁兰酶来源于微生物,R-酶则来源于植物。普鲁兰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于1961年通过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典型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发酵获得,他们报道了该酶良好的酶学性能。之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研究,从不同的地区、微生物中获得该酶,掀起了开发普鲁兰酶的高潮。 在淀粉加工工业中,α淀粉酶最为常用,它的功能是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单独用它时,产物中含有大量分支结构的糊精,其中就含有大量的α-1,6糖苷键。假如不把淀粉的α-1,6糖苷键彻底分解的话,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自然界中,存在有能分解淀粉的α-1,6糖苷键的酶,通称为解支酶。如寡α-1,6葡萄糖苷酶( , Oligo-l,6-glucosidase ),普鲁兰酶( ),异淀粉酶( , Isoamylose ),支链淀粉一6-葡聚糖酶( ),其中普鲁兰酶要求的底物分子结构最小,故而可以将最小单位的支链分解,导致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淀粉,所以在淀粉加工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故而许多国家都争相开发,但是到现在为止,只有丹麦的NOVO公司具有普鲁兰酶的生产能力。我国只有向其进口,但是其价格昂贵,限制了普鲁兰酶在我国的应用。其实,我国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发普鲁兰酶的产生菌,但是该菌的酶学性质不适合生产,至今我国在普鲁兰酶的国产化方面还没有报道。 在淀粉的加工行业上,对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的要求是耐酸耐热,其原因是因为通常使用外加酶化法,由于所用酶类的限制,普鲁兰酶的添加可以在两步反应的任何一步,但必须满足上述的反应的条件。因此所开发的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必须满足现有的酶法水解制糖的条件,也就是耐酸耐热。 二、普鲁兰酶的研究现状 1.产普鲁兰酶的微生物 普鲁兰酶最初是由Bender和Wallenfels于1961年通过产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发酵获得。他们报道了该酶的良好性能之后,各国的科研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地区的微生物中获得该酶,掀起了开发普鲁兰酶的高潮。但是迄今为止,尽管发现许多微生物能够产普鲁兰酶,但是由于当今工业生产条件(酸性,温度),大多数微生物所产的普鲁兰酶并无商业价值。以下便介绍一下普鲁兰酶的生产菌种。 蜡状芽抱杆菌覃状变种(Bacillus cereus ) 由日本的ToshiyukiTakasaki于1975年发现。该菌同时产生两种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最佳作用条件为pH6~,温度50℃,最大转化率(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大约为95%.酶学研究中发现,此酶在pH5,温度60℃依然保持大部分活性,该菌的营养细胞呈棒杆状,聚集成长短不等紊乱链状,无运动性,格兰氏阳性,产芽抱时细胞无明显膨胀。该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 ,最高生长温度在41℃~45℃,可以利用葡萄糖,甘露糖,麦芽糖,海藻糖,淀粉和糖原。 嗜酸性分解普鲁兰多糖芽抱杆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丹麦Novo公司获得此菌,此菌所生产的普鲁兰酶耐热 (60℃),耐酸()。该公司经过投入巨资开发研究,1983年Nov。公司在日本和欧洲市场同时商业化销售,商品名Prornozyme。如今,它是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普鲁兰酶。呈棒状,深层发酵几小时后,可观察到类原生质体的膨胀细胞,较稳定,饱子呈圆柱体或椭圆体。格兰氏反应阳性,37℃生长良好,45℃以上和pI-1高于以上不长,在以普鲁兰糖为碳源的培养基(( ~)上生长良好。 枯草芽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986年,日本的Yushiyuki Takasaki报道了一株能产生耐热耐酸普鲁兰酶的菌种,被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TU。此菌种所产生的酶为普鲁兰酶和淀粉酶的混合物,可水解淀粉为麦芽三糖和麦芽搪.水解普鲁兰糖为麦芽三糖,其中普鲁兰酶最佳作用pH为~,但在时亦有约50%的酶活,此普鲁兰酶最佳作用温度60℃。 耐热产硫梭菌(Clostridum Themosulfurogenes) 1987年.德国的等报道了一株能同时产a淀粉酶、普鲁兰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菌种:耐热产硫梭菌。该菌种所产普鲁兰酶有较广的温度适应范围(40℃~85℃),在~有较高的活性,在如此广的范围内都有较强活力无疑将扩大该普鲁兰酶的应用领域. Bacillusnaganoensis,Bacillus deramificans, 上世纪九十年代,Deweer发现了普鲁兰酶产生菌Bacillus naganoensis;Tomimura筛选出Bacillus deramifrcans。这两株菌所产的普鲁兰酶的酶学性质与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的酶学性质相似。这两株菌都是中度嗜酸菌,在以上就不生长,温度超过45℃以上同样也不生长。这两株普鲁兰酶产生菌的发现,进一步拓宽了普鲁兰酶的应用。 产普鲁兰酶的高温菌菌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通常的自然条件下,很难筛选得到极端耐热的普鲁兰酶生产菌种,于是各国的科学家便把目光转移到温泉嗜高温细菌的筛选,而且现在已经取得较多的成果。Bacillus如vorcaldarius所产普鲁兰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75~85℃, , Thermotoga maritime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90℃, , Thermurs caldopHilus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75℃,, Fenidobacterion pernnavoran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80~85℃, 2.普鲁兰酶的分子结构 至今为止,许多普鲁兰酶的基因己经被克隆,但是还没有见到任何有关普鲁兰酶结构的报道,但是在根据序列相似性对糖普键水解酶的分类,普鲁兰酶属于第13家族,α淀粉酶家族,这个家族中包含了30多种酶,可以分为水解酶,转移酶。异构酶三大类。这些酶能够水解和合成α~,α~,α~,α~,α~,α~糖苷键。其中很多酶的结构已经被报道,它们都采取了(β/α)8的结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这个家族的蛋白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酶的活性中心都是(β/α)8折叠筒的结构,命名为结构域A。第13家族的大多数酶还具有结构域B,它是位于(β/α)8折叠筒中,第三个β片层与第三个α螺旋之间的一段序列,其特点是结构和长度差异较大,推测其功能是与底物的结合有关。在紧接着(β/α)8折叠筒后,还有C结构域,紧接C结构域,部分家族成员还有结构域D。 3.普鲁兰酶的应用 普鲁兰酶,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酶制剂和加工助剂。它能专一性分解淀粉中的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及其衍生的低聚糖分支中的α~l, 6糖苷键,使分支结构断裂,形成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因此,将该酶与 其它 淀粉酶配合使用时,可使淀粉糖化完全。近年来,普鲁兰酶己作为淀粉酶类中的一个新酶种,应用于淀粉为原料的食品等工业部门,在食品工业中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单独使用普鲁兰酶,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具有凝结成块,易形成结构稳定的凝胶的特性,因此,可作为强韧的食品包装薄膜。这种薄膜对氧和油脂有良好的隔绝性,又因涂布开展性好,故适合于作为食品的保护层。它还适合于淀粉软糖制造,也可用作果酱增稠剂,用于装油脂含量高的食品,以防止油的渗出以及肉食品加工。近年来在食品工业中提倡使用可被生物降解的薄膜,直链淀粉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途。豆类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因此绿豆淀粉制成的粉丝韧性比其它淀粉好,如果用普鲁兰酶处理谷物淀粉,再制成直链淀粉后,可以制成高质量的粉丝。一般谷物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仅占20%,支链淀粉含量约为80%。工业上每生产1吨直链淀粉就有4吨副产品的支链淀粉。美国虽然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得到含直链淀粉60%玉米新品种,但不大适于大量生产。国外已采用普鲁兰酶改变淀粉结构,可使支链淀粉变为直链淀粉。据报道,采用此法收率可达100%.制造直链淀粉的方法为,先采用普鲁兰酶分解经液化的分支部分,使其转变为直链淀粉,并以丁醇或缓慢冷却法沉淀淀粉。再回收含少量水分的晶型沉淀物,最后通过低温喷雾干燥法制成粉状的直链淀粉。 普鲁兰酶与β~淀粉酶配合使用生产麦芽搪 饴糖是我国传统的淀粉糖产品,其中所含部分麦芽糖,广泛用于糖果、糕点等食品工业。目前生产方法是以α~淀粉酶进行液化,再用β~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这样只能水解侧链部分。接近交叉地位的α~糖苷键时,水解反应停止。但如果使用普鲁兰酶共同水解,便能使分支断裂,提高淀粉酶水解程度,降低了β极限糊精的含量,大大提高了麦芽糖的产率,有利于生产麦芽搪浆。目前对加普鲁兰酶进行糖化己作了较大规模的试验。 试验条件为。每批投料量约为900公斤碎米,粉浆浓度为15~16Be°数皮用量(对碎米计),β~淀粉酶活性2,000单位/克以上,;普鲁兰酶活性45,000~55,0 00单位/克,系由产气气杆菌生产,每批用量为1公斤。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普鲁兰酶糖化的试验糖与对照糖品相比,还原糖平均增加,麦芽糖含量平均增加了,糊精含量平均减少了高浓度麦芽糖浆较之高浓度葡萄搪浆,具有不易结晶,吸湿性小的特点,所以高浓度麦芽糖浆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采用普鲁兰酶与p一淀粉酶配合使用,成本低廉,麦芽糖收率达到70%左右,其至更高。 用于啤酒外加酶法糖化 啤酒生产中麦芽,既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也为酿造过程提供了丰富的酶源。在啤酒酿造的糖化过程中,麦芽中分解淀粉的主要酶是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分解淀粉α~1. 6糖瞥键的R一酶(植物普鲁兰酶或植物茁霉多糖酶)。β~淀粉酶与另两种淀粉酶协同作用,可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也包括少量的麦芽三糖和极少量的葡萄糖)和低分子糊精。使麦芽汁有比较理想的糖类组成。在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麦芽用量,采用所谓外加酶法糖化,即在减少麦芽用量的前提下,增加淀粉质辅助原料的比率,并加入适当种类的酶制剂进行搪化。要使大麦及其它辅助原料糖化完全,需要外加a一淀粉酶和分解α~糖苷键的普鲁兰酶制剂等。单独使用a一淀粉酶时产生麦芽糖和麦芽三搪是很不完全的。假如分解淀粉α~糖苷键的酶活性不足,淀粉分解就不完全,其结果是可发酵性糖含量低,制成的啤酒发酵度达不到要求。若采用能分解α~和α~糖苷键的糖化型淀粉酶,则其反应产物为葡萄糖,容易使酒味淡薄。采用普鲁兰酶与α~淀粉酶协同,效果良好,其分解产物主要是麦芽糖和少量的麦芽多糖。采用外加酶法糖化时,加入酶制剂的用量为:淀粉酶6~7单位/克大麦及大米:蛋白酶,60-80单位/克,并配合以菠萝蛋白酶10ppm,普鲁兰酶50单位/克大麦。以上三种酶制剂均添加于糖化或酒化开始。 总之,普鲁兰酶无论作为酶制剂和食品工业的加工助剂均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研究目的和意义: 酶制剂工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己经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产业,目前世界酶制剂总产值达100亿美元,我国的产值约为100亿人民币,并且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新酶种的开发,这一市场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全球酶制剂产业几乎被几家外国公司所垄断,其中丹麦的NOVO公司几乎占全球总销售额的一半。本研究对普鲁兰酶的开发,对酶制剂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国自从七十年代开始便对普鲁兰酶进行研究开发,但是所开发得到的普鲁兰酶,既不耐热也不耐酸,这就使其在工业化应用中受到了局限。为了改变我国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填补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寻找一条国产化的道路,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微生物资源,普鲁兰酶,提高我国淀粉原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个淀粉加工行业的生产率,这对我国淀粉加工产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重点、难点): 一.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 (2)菌种初筛; (3)菌种复筛; (4)菌种保藏方法; (5)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 二.产普鲁兰酶菌株的产酶条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2)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5)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 重点或关键技术: (1)纯菌株的分离; (2)菌株的鉴定方法的选择。 研究方法、手段: 一.普鲁兰酶产生菌的筛选 (1)样品的采集:选择适合产生的地点(面粉厂.菜地.果园等)采集土样 (2)菌种初筛:在采集的土样用无菌水稀释后,在含有淀粉类的培养基中做平板涂步, 37℃培养48h后,用碘液进行显色反应,将有淀粉酶产生的菌落接于斜面中保存。 (3)菌种复筛:将前期分离的能产生淀粉酶的菌株涂步于普鲁兰糖平板上,37℃培养48h后用95%乙醇进行透明圈实验。有透明圈产生说明菌株产生普鲁兰酶,将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于斜面培养基培养。 (4)菌种保藏方法: 采用4℃低温保藏。 (5)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发酵培养液经过离心后利用DNS显色法 520nm测定吸光值,测定标准葡萄糖标准曲线,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普鲁兰酶酶活大小。 二.产普鲁兰酶菌株的产酶条件的研究 (1)碳源,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测定酶活力。(其他条件相同:接种量,装瓶量,初始PH值,转速,培养时间。) (2)初始PH对发酵产酶的影响:采用相同发酵培养基,在不同初始PH下接种等量种子液。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他条件相同:接种量,装瓶量,转速,最佳培养温度,最佳培养时间。) (3)接种量对发酵产酶的影响: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接入2%,4%,6%,8%, 10%,14%,18%的种子培养液于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的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分别检测酶活。(采用以上确定的最佳碳源,氮源,最佳初始PH。) (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采用相同培养基,在不同温度下(25℃,30℃,35℃,40℃,45℃)培养一定时间,测定酶活力。 (5)金属离子对产酶的影响: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少量不同金属离子,发酵后测酶活。(金属离子有: 锰离子,钙离子,锌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 研究进度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30%,样品土样的采集及前期的准备工作,菌株的初筛,包括(样品土样原液的涂步培养及摇床培养,产支链淀粉酶菌株的挑选及斜面培养)。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50%,菌株的复筛,包括(产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斜面培养),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酶活测定方法的建立,并以酶活大小对菌株进行再次筛选。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80%,产酶条件的研究。包括: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金属离子。并通过各中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金属离子。 2009、4—2009、5 :完成项目总体进度100%,课题总结,撰写论文。 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 自从1961年Bender H.等人在研究一株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典型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时首次发现普鲁兰酶后,国际上对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许多微生物可以产生此酶,并筛选出一些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优良菌株。随着该酶的应用发展,对耐热性普鲁兰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已成功克隆并表达了该酶的基因。国内1976年开始对一株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aerogenes 10016)的普鲁兰酶进行研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酶的分离提取及酶学性质作了报道,并研究了该酶的食品级提取技术。此外,陈朝银、刘涛等人从云南温泉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普鲁兰酶高温栖热菌菌株,通过诱导等实验将该酶的酶活从提高到170u/mL,酶产量提高了近2500倍左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及pH分别是75℃和,具有一定的耐热和耐酸特性。 陈金全等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耐热耐酸普鲁兰酶的野生菌株,并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组分分析及16SrDNA序列比对、基因组DNA的G+C摩尔百分含量、同源性比对等实验,鉴定其为脂环酸芽抱杆菌属(Alicyclobacillus)的一个新种,所产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pH值,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特性。杨云娟等利用毕赤酵母成功构建了普鲁兰酶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工程菌,摇瓶发酵酶活可达,最佳发酵条件下产量可达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00C,最适pH值,具有较好的耐热耐酸性。目前我国仍没有具备独立生产普鲁兰酶能力的厂商,要实现低成本、国产化的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应用于耐热脱支酶的研究,使耐热异淀粉酶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Coleman等人将嗜热厌氧菌T. brockii普鲁兰酶基因克隆到中得到的克隆子分泌的普鲁兰酶数量高于出发菌株,Okada等人将Bacillus Steanther, onhiu:中编码热稳定异淀粉酶的基因克隆到:中,得到的转化菌株其异淀粉酶能在60 ℃稳定15分钟。Burchadf将。ostridium thermosulf urogenes DSM38%的嗜热异淀粉酶基因克隆并在中表达,所得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与出发菌相同,而且在高温下仍能保持活性.Antranikiam等人将Pyrococcus舟riousous的异淀粉酶基因克隆到中并分离得到了酶蛋白。尽管如此,目前尚未有已将转基因的耐热性异淀粉酶工程菌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报道。众所周知,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单独或复合处理微生物细胞是选育高产变种菌株行之有效的经典方法,它在为培育多种抗生素、氨基酸、核苷酸激酶(尤其是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高产变种菌株方面曾经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至今仍然是方便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惠斯特勒等编王雏文等译.淀粉的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 [2]张树政.酶制剂工业[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3]邬显章.酶的工业生产技术[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Taniguchi H, Sakano Y, Ohnishi M, Okada G(1985) Pullulanase[J].TanpakushitsuKakusan Koso. Ju1;30(8):989-992. Japanese [5] Jensen, B. F., and B. E. Norman. 1984. 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 pullulanase[J].:application and regulatory aspects for use in the food industry. Process [6]Tomimura E, Zeman NW, Frankiewicz JR, Teague WM. [J]. Description of Bacillus naganoensis sp. J Syst Bacteriol. I 990 Apr; 40(2):123-125 [7]吴燕萍,等. 微生物法生产普鲁兰酶的研究[J]. 生物学技术, 2003,8(6):14-17 [8]金其荣,等. 普鲁兰酶初步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2001,28(1):39-43 [9]程池. 普鲁兰酶Promozyme 200L. 及其生产菌种[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2 ,(6) [10]唐宝英等.耐酸耐热普鲁兰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1 28(1):39-43 猜你喜欢: 1. 关于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2. 药学论文开题报告 3.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药理学开题报告范文 5. 药品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题目能够起到窥论文全貌,导读者注意,显研究重点,一个准确精炼,醒目新颖的医学论文题目,可谓医学论文之龙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方面 毕业 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医学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1、中医药学院医学研究生 英语阅读 能力与阅读策略实证研究 报告

2、从医学课外阅读谈贯通式教学

3、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医学解读

4、移动阅读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思考

5、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图书种类分析

6、医学文献阅读技巧

7、医学院校学生阅读动机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8、 医学英语 阅读教程

9、阅读治疗对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0、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阅读特点的调查和分析

11、如何提高 专业英语 阅读能力第4讲医学英语中的拉丁语

12、医学期刊作者阅读与投稿习惯调查分析——以《医学研究杂志》为例

13、加强医学生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我校英语毕业考试的启示

14、医学生阅读状况与行为特点的现状调查——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例

15、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阅读策略探讨

16、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

17、在医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

18、21世纪医学共核英语阅读问题探讨

19、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

20、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预防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1、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2、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探讨

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4、健康 教育 在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孕前检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优生优育对策分析

6、预防接种薄弱区量化甄别与考核效果分析

7、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现状分析

8、青少年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 方法 研究

9、浅谈煤矿尘肺病预防及粉尘危害防治

10、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办法

11、研究学校学生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

12、探讨宫血宁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效果

13、室内装修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

14、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5、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的预防

16、职业性中毒性肾病的危害和预防

17、靖江市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18、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疗效观察

19、于计划免疫月龄前发生麻疹的预防措施分析

20、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

2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22、探讨调查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与预防对策分析

23、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24、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25、瑞昌市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6、20x-20x年禽流感流行情况及其监测和预防

27、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28、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29、常见肾脏疾病儿童的预防接种

30、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31、芬吗通在临床中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应用效果

32、一例接种卡介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分析

33、职业性急性钡及其化合物中毒的预防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题目参考

1、PCR方法快速检验HBV

2、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3、肠道菌群研究方法进展

4、胃肠道微生物及其分子生态学技术研究进展

5、基于血凝素的新型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6、肠道菌群影响宿主行为的研究进展

7、理性和科学的态度认识埃博拉

8、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9、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小鼠细胞免疫效果

10、基于结构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11、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研究新进展

13、大肠杆菌生物膜的筛选及生长曲线测定

14、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5、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标准菌种管理

16、马尔堡病毒形态特征研究

17、乙型脑炎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18、5种病毒性脑炎相关RNA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

19、肠道菌群调节制剂的研究进展

20、适用于分离人肠道中双歧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21、益生菌与肠黏膜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

23、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24、轮状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展

25、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进展

26、细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及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生物膜形成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8、细菌鞭毛的致病性及其免疫学应用的研究进展

29、人腺病毒的研究进展

30、浅析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

31、肠道病毒71型研究进展

32、抗生素对小鼠菌群失调腹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33、白念珠菌凋亡诱导研究进展

34、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36、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37、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条件优化

38、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相关基因检测与聚类分析

39、埃博拉病毒研究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40、博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概述

医学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停乳链球菌论文范文

你好,停乳链球菌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等疾病。药敏试验的选药原则: 首选青霉素,其次可选择头孢菌素、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细菌名称中英对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Vibrio vulnficus 创伤弧菌

Weeksella virosa 有毒威克斯菌

Weeksella zoohelcum 动物溃疡威克斯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Yersinia frederiksenii 弗氏耶尔森菌

Yersinia intermedia 中间耶尔森菌

Yersinia kristensenii 克氏耶尔森菌

Yersinia pestis 鼠疫耶尔森菌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假结核耶尔森菌

Helicobacter fennelliae 芬纳尔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Klebsiella ornithinolytica 解鸟氨酸克雷伯菌

Klebsiella oxytoca 产酸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lanticola 植生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 ozaenae 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

Klebsiella pneumonia rhinoscleromatis 肺炎克雷伯菌鼻硬结亚种

Klebsiella pneumoniae pneumoniae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

Klebsiella terrigena 土生克雷伯菌

Kloeckera apiculata 柠檬克勒克酵母

Kloeckera apis 蜜蜂克勒克酵母

Kloeckera japonica 日本克勒克酵母

Kloeckera spp 克勒克酵母某些种

Kluyvera ascorbata 抗坏血酸克吕沃尔菌

Kluyvera cryocrescens 栖冷克吕沃尔菌

Kluyvera spp 克吕沃尔菌属某些种

Kluyvera terrigena 土生克雷伯菌

Kocuria kristinae 克氏库克菌

Kocuria roseus (=Micrococcus roseus) 玫瑰色库克菌(=玫瑰色微球菌)

Kocuria varians (=Micrococcus varians) 变异库克菌(=变异微球菌)

Koserella trabulsii 特氏科泽菌

Kytococcus sedentaruis 不动盖球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ium 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jensenii 詹氏乳杆菌

Lactococcus garvieae 格氏乳球菌

Lactococcus lactis cremoris 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

Lactococcus lactis lactis 乳酸乳球菌乳亚种

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 棉子糖乳球菌

Leclercia adcarboxglata 非脱羧勒克菌

Leptotrichia buccalis 口腔纤毛菌

Leuconostoc spp 明串珠菌属某些种

Listeria grayi 格氏利斯特菌

Listeria innocua 无害利斯特菌

Listeria ivanovii 伊氏利斯特菌

Listeria ivanovii 依氏利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

Listeria seeligeri 斯氏利斯特菌

Listeria spp 利斯特菌属某些种

Listeria welshimeri 威氏利斯特菌

Listeria welshimeri 魏氏利斯特菌

Luconostoc spp 明串珠菌属某些种

Microbacterium spp 微小杆菌属某些种

Micrococcus luteus 滕黄微球菌

Micrococcus lylae 莱拉微球菌

Micrococcus lylae 里拉微球菌

Micrococcus spp 微球菌属某些种

Mobiluncus curtisii 克氏动弯杆菌

Mobiluncus mulieris 羞怯动弯杆菌

Mobiluncus spp 动弯杆菌属某些种

Moellerella spp 米勒菌属某些种

Moellerella wisconsensis 威斯康星米勒菌

Moraxella lacunata 腔隙莫拉菌

Moraxella nonliquefaciens 非液化莫拉菌

Moraxella osloensis 奥斯陆莫拉菌

Moraxella spp 莫拉菌属某些种

Morganella morganii 摩氏摩根菌

Neisseria cinerea 灰色奈瑟球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奈瑟球菌

Neisseria lactamica 乳糖奈瑟球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 脑膜炎奈瑟球菌

Neisseria mucosa 粘液奈瑟球菌

Neisseria polysaccharea 多糖奈瑟球菌

Neisseria sicca 干燥奈瑟球菌

Neisseria spp 奈瑟菌属某些种

Neisseria subflava 微黄奈瑟球菌

Nocardia spp 奴卡菌属某些种

Ochrobactrum anthropi 人苍白杆菌

Oerskovia spp 厄氏菌属某些种

Oerskovia xanthineolytica 溶黄嘌呤厄菌

Oligella ureolytica 解脲寡源杆菌

Oligella urethralis 尿道寡源杆菌

Pantoea spp 泛菌属某些种

Pasteurella aerogenes 产气巴斯德菌

Pasteurella 巴斯德菌群EF4

Pasteurella haemolytica 溶血巴斯德菌

Pasteurella multocida 多杀巴斯德菌

Pasteurella pneumotropica 侵肺巴斯德菌

Pasteurella spp 巴斯德菌属某些种

Peptococcus niger 黑色消化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anaerobius 厌氧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asaccharolyticus 不解糖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indolicus 产吲哚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indolicus 吲哚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magnus 大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micros 微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prevotii 普氏消化链球菌

Peptostreptococcus spp 消化链球菌属某些种

Photobacterium damsela 美人鱼发光杆菌

Pichia carsonii 卡氏毕赤酵母

Pichia etchellsii 埃切毕赤酵母

Pichia farinosa 粉状毕赤酵母

Pichia ohmeri 奥默毕赤酵母

Pichia spartinae 斯巴达克毕赤酵母

Plesimonas shigelloides 类志贺邻单胞菌

Porphyromonas asaccharolytica 不解糖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 牙髓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龈卟啉单胞菌

Prevotella bivia 二路普雷沃尔菌

Prevotella buccae 颊普雷沃菌

Prevotella buccalis 口颊普雷沃菌

Prevotella denticola 栖牙普雷沃菌

Prevotella disiens 解糖胨普雷沃菌

Prevotella intermedia 中间普雷沃菌

Prevotella loescheii 洛氏普雷沃菌

Prevotella melaninogenica 产黑色普雷沃菌

Prevotella oralis 口腔普雷沃菌

Prevotella oris(=Bacteroides oris) 口普雷沃菌(=口拟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疮疱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avidum 贪婪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granulosum 颗粒丙酸杆菌

Propionibacterium propionicum 丙酸丙酸杆菌

Proteus mirabilis 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 penneri 彭氏变形杆菌

Proteus vuigaris 普通变形杆菌

Prototheca wickerhamii 魏氏原壁菌

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 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Providencia rettgeri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Providencia rustigianii 拉氏普罗威登斯菌

Providencia stuartii 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Providencia stuartii/ alcalifaciens 司氏/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lcaligenes 产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mendocina 门多萨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假产碱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utida 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p 假单胞菌属某些种

Pseudomonas sputita 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 施氏假单胞菌

Pseudomonsa aeruginosa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sa fluorescens 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sa pseudomallei 类鼻疽假单胞菌

Pseudomonsa putida 恶臭假单胞菌

Pseudomonsa spp 假单胞菌属某些种

Rahnella aquatilis 水生拉恩菌

Rhodococcus spp 红球菌属某些种

Rhodotorula glutinis 红酵母

Rhodotorula glutinis 粘红酵母

Rhodotorula minuta 小红酵母

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粘质红酵母

Rothia dentocariosa 龋齿罗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kluyverii 克鲁费酵母

Salmonella arizonae 亚利桑那沙门菌

Salmonella choleraesuis 猪霍乱沙门菌

Salmonella enteritidis 肠炎沙门菌

Salmonella gallinarum 鸡沙门菌

Salmonella paratyphi A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paratyphi B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pullorum 鸡白痢沙门菌

Salmonella spp 沙门菌属某些种

Salmonella typhi 伤寒沙门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鼠伤寒沙门菌

Serratia ficaria 无花果沙雷菌

Serratia fonticola 居泉沙雷菌

Serratia liquefaciens 液化沙雷菌

Serratia marcescens 粘质沙雷菌

Serratia odorifera 气味沙雷菌

Serratia odorifera 1 气味沙雷菌1型

Serratia odorifera 2 气味沙雷菌2型

Serratia plymuthica 普城沙雷菌

Serratia proteamaculans 变形斑沙雷菌

Serratia putrefaciens 腐败沙雷菌

Serratia rubidaea 深红沙雷菌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腐败希瓦菌

Shigella bogdii 鲍氏志贺菌

Shigella dysenteriae 痢疾志贺菌

Shigella flexneri 弗氏志贺菌

Shigella sonnei 索氏志贺菌

Shigella spp 志贺菌属某些种

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 多食鞘氨醇杆菌

Sphingobacterium Spiritivovum 嗜神鞘氨醇杆菌

Sphingobacterium spiritovorum 食神鞘氨醇杆菌

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Sporobolomyces salmonicolor 赭色掷孢酵母

Staphylococcus arlettae 阿尔莱特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 耳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apitis 头状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aprae 山羊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arnosus 肉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hromogenes 产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cohnii cohnii 科氏葡萄球菌科氏亚种

Staphylococcus cohnii urealyticum 科氏葡萄球菌解脲亚种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quorum 马胃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 鸡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溶血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hominis 人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hyicus 猪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intermedius 中间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kloosii 克氏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lentus 缓慢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lugdunensis 路邓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ccharolylicus 解糖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 腐生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chleiferi 施氏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ciuri 松鼠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imulans 模仿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warneri 沃氏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xylosus 木糖葡萄球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嗜麦寡养食单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tomatococcus mucilaginosus 粘滑口腔球菌

Streptococcus acidominimus 少酸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无乳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lactolyticus 非解乳糖链球菌

Streptococcus anginosus 咽峡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bovis I 牛链球菌Ⅰ型

Streptococcus bovis II 牛链球菌Ⅱ型

Streptococcus canis 狗链球菌

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 星座链球菌

Streptococcus downei 汗毛链球菌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停乳链球菌停乳亚种

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equlsimilis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Streptococcus equi equi 马链球菌马亚种

Streptococcus equi zooepidemicus 马链球菌兽瘟亚种

Streptococcus equinus 马肠链球菌

Streptococcus gordonii 格氏链球菌

Streptococcus gr L L群链球菌

Streptococcus intermadius 中间链球菌

Streptococcus mitis 缓症链球菌

Streptococcus mutans 变异链球菌

Streptococcus oralis 口腔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arasanguis 副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enumoniae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orcinus 豕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 化脓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alivarius 唾液链球菌唾液亚种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thermophilus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Streptococcus sanguis 血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obrinus 表兄链球菌

Streptococcus suis I 猪链球菌Ⅰ型

Streptococcus suis II 猪链球菌Ⅱ型

Streptococcus uberis 乳房链球菌

Streptococcus vestibularis 前庭链球菌

Tatumella ptyseos 痰塔特姆菌

Trichosporon asahii 阿氏丝孢酵母

Trichosporon asteroides 星状丝孢酵母

Trichosporon inkin 墨汁丝孢酵母

Trichosporon mucoides 粘性丝孢酵母

Trichosporon ovoides 卵形丝孢酵母

Trichosporon spp 丝孢酵母某些种

Veillonella parvula 小韦荣球菌

Veillonella spp 韦荣氏球菌属某些种

Versinia enterocolitica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V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假结核耶尔森菌

Vibrio alginolyiicus 解藻朊酸弧菌

Vibrio cholerae 霍乱弧菌

Vibrio fluvialis 弗氏弧菌

Vibrio fluvialis 河流孤菌

Vibrio hollisae 霍氏弧菌

Vibrio metschnikovi 梅氏弧菌

Vibrio mimicus 最小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副溶血弧菌

Yersinia ruckeri 鲁氏耶尔森菌

Zygosaccharomyces spp 接合酵母属某些种

尿液脓细胞0-2,尿道口红肿,可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传染引起,就是患上非淋菌性尿道炎;如果是淋球菌传染就是淋病,这些都是性散播疾病,需要规范治疗一般可以治愈,患病期间禁止性生活,性朋友也要同查同治.也有可能是一般细菌传染导致的尿道炎. 建议你到正规医院泌尿科进行排泄物的病原体检查,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s。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