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2:24:48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的论文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 ”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一、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 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 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二)产权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 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 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 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 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它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不难看出,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的财 产和企业家的个人财产紧密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十分完善,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 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很难与中层经理及员 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四)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 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 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一是观念歧视仍然存在。主要是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和“防私”观念。二是市场准人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人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三是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2003 年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只占银行全部贷款的;全国300多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四是企业实际 税费较重。2003年全国重点税源监管企业的平均营业税税负为,所得税税负为,其中私营企业的同一税负为和 。五是企业权益不时遭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六是 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 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无助地位。七是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二、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 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企业家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二)产权制度创新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 益,如此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民营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 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 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营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 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三)管理制度创新现在的民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原始管理阶段,真正好的科学管理必须要有监督管理。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 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时,还得建立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而这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制衡化,使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导向向命运共同体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WTO环境下,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使得中小企业更需加强由生产质量、劳工工作环境、环保等方面所构成的生态管理制度的建设。(四)治理结构创新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 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 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五)分配制度创新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 产参与分配。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技术股、创业股、管理股的方式使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智力、才华成为企业的无形财产,通过股权或期权的方式将其作为资本计入股份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实现劳动力资本的价值。使员工的利益真正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激励员工的敬业创业精神。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

目前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在战略思路和实践方面超前于一般企业,只有这样民营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战略”或战略管理方面滞后的民营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大量的事实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研究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企业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基于自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有效协调自己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全方位的综合因素出发,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所进行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即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德鲁克曾简单的说,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就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企业的任何行动都得服务于它的战略,不能在战略产生之后还跟着热点走。前一段时间部分民营企业不切合实际,“纳米”热了跟着“纳米”走、“网络”热了跟着“网络”走、“生物工程”热了跟着“生物工程”走,炒到最后,只有概念而没有产品。

(二)企业发展战略是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主要规范

目前因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制订长期发展规划,所以对职业经理人就没有这项考核的指标,经理人只顾企业的眼前利益,拼设备、耗资源,从不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问题,这样就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自觉行为所依据的基础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自主行为,其行为的依据都是这个发展战略,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有科学性而不要有随机性,一旦企业的发展战略制订后,它就会作为企业未来很重要的判断企业经营行为和选择经营方向的一种基本依据。部分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决策权往往集中在老板一个人的手中,因此极易造成决策失误。

总的来说,要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就必须把它作为企业行为的基础,判断企业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就是它。从管理制度的观点来讲,企业发展战略就不只是目标,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规定了一个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确定企业应该怎么走。

三、企业发展战略内容的研究与制定

近两年的经济情况表明,中国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资源不像以前那样容易获取,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这就要求中国的民营企业在面临权力构造、市场培养、能力形成、世贸冲击四重压力下寻找和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从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资本融通发展战略、资本运营发展战略等六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一)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如何选择,首先要明确企业在未来的产业定位上是搞一个产业、还是搞多个产业,即选择专业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其次还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地域选择范围问题。

1.发展战略经营领域的选择。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中国企业的问题木在于需不需要搞多元化,而在于企业自身有没有搞多元化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是否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道路,应取决于当时企业的成长期和成长环境。如果企业处于成熟期,同时该企业目前发展的产业拥有扩张的力度和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个企业就完全可由专业经营走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

2.发展战略地域范围的选择。(l)同行业领先企业。在行业前景看好的条件下,应坚持走专业化经营发展战略,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经营地域上不断扩展,从局部到全国,从全国到跨国;在行业前景不看好的情况下,应选择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选择相关性较高的目标进人,并逐渐实现在目标行业内居领先地位。(2)全国范围内的领先企业。这类企业首选战略应该是跨国经营,将其在中国积累的能量扩展到可释放的国家或地区。(3)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这类企业应该坚守自己现有的行业领域和地区范围,选择同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作为标杆,主动地运用标杆瞄准策略,使自己在现有的行业领域或地域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市场地位。(4)面临困境的企业。这类企业的战略绝大多数是分离、重组、出售或破产清算,也就是说需要重新调整产业定位。

(二)市场发展战略

所谓市场发展战略,实际就是企业开拓和争夺市场的全部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其措施和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抢占统治权。抢占统治权的目标是争夺市场“领导权’战者是取得市场及产业垄断权。杜邦公司经过15年艰辛的科学研究之后,终于发明了一种真正的人造纤维一尼龙,该公司立即投入了所有的资源来抢占统治权,它开始建造一家又一家的化学工厂,并在传媒上大作广告,因此杜邦公司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塑胶业。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近期在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加速建立加油站,其目的就是抢占市场统治权,抵御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同行业抢占我国市场的风险。

2.模仿与柔道。模仿与柔道的思路是在原创者留下疏漏的地方入手进行攻击,从而占领市场。巧妙的“模仿”也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比原来的创新者更好地理解了创新的真正含义。个人计算机原是苹果公司的设想,但IBM公司利用这一设想着手设计了一种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标准机器,以求垄断或至少是控制整个领域,结果就产生了PC机。“柔道”的战略是用巧力以柔克刚。早在1947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意识到晶体管即将取代真空管,当美国的各大制造商们还没有做好转化晶体管的产品时,日本索尼公司以万美元的低价从贝尔实验室的手中购得了晶体管的制造和销售权,最终占领了美国的收音机市场,索尼公司利用同样的战略进军电视机、摄像机的市场。

3.构筑要塞。“构筑要塞”的目的则在于“固守阵地”,使自己免遭外来者的挑战和入侵,其主要战术为“关卡战术”、“技术战术”、“市场战术”。将“汉堡’做进标准的生产线,让全世界的人吃到味道完全一样的“汉堡”和“乃昔”,这就是麦当劳的标准,谁想用麦当劳这个标准,谁就需要付给麦当劳钱,也就是说麦当劳设置了这个关卡。另外,利用技术专利和特殊的销售手段,也可为企业构筑要塞。传播百年口味和美国百年文化,这就是风魔全球的可口可乐饮料,可口可乐公司自1886年就设置了由14种原料组成的可口可乐配方的关卡。

4.创造新客户。创造新客户是~种商业新策略,主要目的在于推出“创新”。其主要手段:(1)创造实用性。如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和消费方式;(2)利用价格的优势。中国联通用户的增加,主要是价格优势的体现;(3)动态调整。“顾客就是上帝”,我们必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调整我们的销售和服务思路;(4)满足客户的价值观。实施品牌战略、质量战略,让客户觉得值。

(三)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将新的知识与技术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价值。企业利润的活动,即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对所要实施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谋划,它具有全面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其内容包括:

1.产品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是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创新。其步骤为:一是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到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用户的需求是显在的、还是潜在的?用户的需求是上升、还是下降?需求的分布如何?等等;二是产品创意开发。企业从各个创意源中搜索,选择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意进行综合评估;三是新产品实体开发。其内容为新产品实体设计、试制及产品的延伸;四是新产品商品化开发。其目的是将所开发的新产品变为市场上可以销售的商品,实现马克思所称的“惊险一跳”。

2.工艺创新战略。工艺创新的目的是保障产品功能、质量、结构、投入产出比及规模的要求;经济合理性的要求;产品可靠性的要求。

3.高新技术创新战略。高新技术创新是将高技术成果商业化,采用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高新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企业要有富有创新精神的领航带路人;二是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三是企业要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的人才;四是企业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五是项目选择是关键中的关键;六是企业尽可能地得到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七是较快地进入市场;八是加强技术服务。

(四)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正确的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是驾御好一个组织的最基本的手段。目前民营企业的领导人花在人的管理与进行人事决策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其他工作上的时间,因为没有任何别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会像人事决策与管理上出现的错误那样持久而难以消弥,这也是民营企业所面临共性的问题。因此,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l.工作能力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这就一方面要求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培训员工上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伸为宪法》也好、《远大宣言》也罢,都是将企业的文化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其目的就是确保员工融入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之中。

2.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我们的民营企业往往用很高的条件去引进外边的人来,其后果会造成引进与培养中出现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负作用,实际企业的内部就有这样的人才,其实一些国际著名的公司是极其注重培养内部人才的。

3.流动与引进相结合。企业人员相对的流动则会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但流动过速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4.工作性管理和非工作性管理相结合。要将员工融入于企业之中,就要对员工非工作性的活动有所了解,甚至进行管理。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在放长假期间宁可拿钱组织员工搞一些集体活动,这对一些关键性的人员尤为重要。

5.人力资本管理与普通员工管理相结合。将企业的“人员”转变成“人才”,也就是说将企业的每位员工的能量尽量释放出来,这就要求人力资本管理与普通员工管理相结合,二者不可忽视。

(五)资本融通战略

资本既包括债务资金,也包括资本资金,而资本融通既是债务资金的融通,也是资本资金的融通。所以资本的融通战略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债务资金与资本资金的关系。债务资金与资本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如果这两个关系处理不当,对企业就会有消极的影响。因为债务资金过高时,往往债务会拖死这个企业,如韩国大宇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超过300%以上,企业出现危机时,债权人立刻出面干扰,要求撤回资金,造成企业因资金的短缺而被迫停产;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当然,资本资金太高,往往体现在社会资金 的利用似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用,对社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2.不同种类的债务资金的`相互关系。企业债务有银行债务、财政债务、公众债务、社团债务、法人债务等。其中银行债务和财政债务的风险要小一些,但是公众的债务风险要高一些。同时,从使用的成本看,银行债务的成本要比公众债务的成本小。另外,从对内债和外债的风险分析看,因为外债受汇率的影响,而且外债到期必须还,因此外债的风险比内债要大一些。但不同债务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最好是不同债务之间形成一定的合适比列。

3.不同种类资金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资本金的构成由法人、机构和自然人共同出资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资本金的集中度和分散度的比例关系。目前,国内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普遍存在,国有股减持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老板的股权过于集中的局面也必须相对的改变,这样可使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实际上把处理好资本金的关系,作为搞好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切入点,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制度。

(六)资本运营战略

企业要加速发展,就应当由生产经营的领域扩展到资本运营的领域。对于民营企业的老板,就应当由“企业家”转变成“资本家”。东方集团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走了一条从最初的房地产业、企业上市、资产重组、最后涉足金融领域的道路。一般来讲,资本运营战略的选择实际上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资本运营的目标。资本运营的目标:一是为企业体制和企业生产结构服务的目标。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会涉及到自己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问题,因而要利用资本运营为自己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服务;二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目标。部分企业为了扩张自己的生产经营,搞资本运营是一条快速的捷径;三是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直接服务。买卖企业也好,甚至进入资本市场炒股也好,就是为了直接使利润增长。

2.资本运营的方式。资本运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资产重组;二是资本交易。如果为了实现改制、结构调整和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目标,那么往往就选择资产重组的方式;如果要是为了直接获取利润,那么就选择资本交易的方式。 3.塑造资本运营的平台。如果没有资本运营的平台,就很难搞好资本运营这项工作,所以搞好资本运营就要塑造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资本运营平台。建立资本运营的平台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入并控股金融机构;二是拥有相应数量的上市公司;三是进入并控股相应的基金。这样就给资本运营做好了进口和出口的准备。

总之,以上六个方面浅谈了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同时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前景,一是加入WTO的规则肯定对民营企业经济会有良好的影响;二是国企改革也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三是西部开发给民营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四是北京申奥的成功给民营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因此,民营企业要认认真真地研究和切合实际地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

怎么做好一个管理者,尤其是一个企业的管理,在很多情况下发生的各种纠纷以及要解决的大部分难以解决的问题

我以前做过这方面的PPT,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度管理的,有需要可留言

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论文

[财务管理]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摘 要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融资难的问题现己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问题,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背景及意义,并结合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然后从现状出发,从经济学角度、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企业自身、金融等方面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的解决融资问题建议的基本立足点在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缺口。最后通过结合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企业方面: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外源融资能力;熟悉金融市场,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融资渠道。从政府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消除所有制歧视;成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完善融资市场体系,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放宽贷款利率限制;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对中小企业实行财税优惠政策。从金融机构方面:转换观念,提供便利,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改造企业制度;借鉴国外关系借贷经验。上述研究,在我国经济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资本市场亟待发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尚待建立、完善的今天,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对策目 录1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状况 国内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状况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2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现状分析 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现状分析 其他融资方式现状分析 63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融资困境经济学分析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其他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自身原因 7 国有银行内在原因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原因 11 金融监管方面原因 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原因 134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做法 美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做法 日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做法 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启示 165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及途径 民营企业方面 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及规范财务制度 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银企关系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强化自身积累机制 银行系统改革方面 积极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发展多层次银行体系 积极培育中小金融机构 信用担保方面 政策法规方面 建立健全相关的民营企业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实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 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财政优惠政策促进民营企业融资 债务融资方面 建立偿债保障机制 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交易市场体系 股权融资方面 矫正股票市场功能定位 建立完善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尽快发展“二板市场” 发展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 27结论 27 参考文献 29致谢 30 24300字

您好,提供一篇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供参考。 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不解决,势必影响其长远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0%、40%和60%,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这些充分反映了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说明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不仅是扩大就业机会,增加财政收入,繁荣市场的短期政策选择,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需要。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它们在与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效益比大企业明显要低。加之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加入WTO后新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2.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家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人都投入到创办民企的过程中,有些是高学历者,但中低学历者仍占多数,这种文化素质的差异,就导致有些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在事关企业命运的重大决策时,目光短浅,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基本呈提高趋势,但因文化素质因素引起的管理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重大影响。 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 部分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的亲戚和朋友,任人唯亲的现象时有发生,靠家庭和亲情等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来维系企业。另外由于企业的这种封闭性和不规范性,使得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具有排他性,不利于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 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 部分中小企业不是依靠健全的机制来管理人,而是凭借经营者的主观经验,通过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用人情代替制度,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不规范,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亲情的失落。之所以会如此,一是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度意识,认为“法治”不如“人治”;二是即使有了制度也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企业制度缺乏创新;三是即使有较好的制度,但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走过场、搞形式;四是平时对下属信誓旦旦,一旦有亲友、熟人掺和在里面,就感情用事,赏罚不均,执法不严,使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 管理过程中放权过少 民营中小企业,一般规模不大,投资相对少,因此对管理费用特别看重。企业一般建立时间不长,在组织结构上也比较精简,这样虽然降低了费用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企业领导者(创始人)在工作中,事无巨细都去过问、插手,从企业全局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仔细分析却弊端很多。首先分散了企业领导者的精力,使自己不能更好地决策;其次影响了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易让下属产生惰性和不信任感,无法形成企业向心力。二是“一人多岗”状况中下属员工需要担当多个岗位的工作,有时甚至要跨部门进行工作,由此导致员工无暇应对。这不仅不利干员工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企业的运作,还会出现各忙各但却效率低下的现象。而且超负荷的工作量,也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资金短缺,经营的外部条件较差 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其原因首先是家族性本质决定了家族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单一性,单纯的家族所有限制了社会资本的吸纳和利用。家族式企业往往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想,不愿让社会资本投入到企业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即使取得一些,也是杯水车薪。其三,民营中小企业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专门的法律保护,没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等,严重限制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组织机构松散,应变能力差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企业组织不能随内部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应变能力差,僵化、老化现象严重。企业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这样的组织是无法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因此,摆脱中小企业低水平的管理现状,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进行变革势在必行。

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内 容 摘 要(选题动机)我国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4 KB 日期:2008-03-08 7、 中国民营企业考察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的活力 3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简史 3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优势 6第二章 “草根”与“贵族”—民营企业发展的社会障碍 10第一节 举步维艰 10第二节 全... 类别:其他 大小:153 KB 日期:2008-02-24 14、 家族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对人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中心任务。我国家族制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上普遍存在家族化倾向,这种选择有其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许多弊端。本文对家族制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使用、激...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3 KB 日期:2008-02-19 15、 绿色物流与企业发展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5 KB 日期:2008-01-28 22、 外贸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索 摘 要企业持续竞争的源泉和基础在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在1990年由两位管理科学家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核心能力和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71 KB 日期:2008-01-15 23、 论信息经济环境下新的企业战略模式 摘 要互联网的崛起正式宣告了信息经济的形成,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使企业生产运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信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和商业环境带来的挑战及新现象入手,引出企业竞争...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64 KB 日期:2008-01-14 28、 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和对策分析(硕士) 摘 要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混合经济格局的形成,民营经济在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获得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00 KB 日期:2007-12-21 34、 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成套解决方案 目 录前言1.目标体系.…………………………………………(1 – 9)1.1公司总目标及分解 ……………………………………………………….…( 1 )1.2市场部目标体系…………………………………... 类别:其他方案 大小:170 KB 日期:2007-11-28 41、 皇明企业文化手册 导 言哲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太阳对于人类不可或缺。给予地球生命与温暖,以无限的热情亘古存在,无论白天或夜晚,默默地燃烧且更新着。 日出有信。每天清晨自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亿万年不曾... 类别:发展规划 大小:41 KB 日期:2007-11-19 4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目前,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主...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1 KB 日期:2007-10-31 56、 民营企业战略性财务管理研究 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水平较低,它在一定程度上限...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8 KB 日期:2007-10-21 57、 2007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权威性,促进研究成果向行业生产力的转化,2006 年11 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决定共同主办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因此百强系列研究工作将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 类别:行业研究 大小:200 KB 日期:2007-10-21 58、 200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 研究组”,自2004 年开展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以来,已连续进行了四年。百强研究成果... 类别:行业研究 大小:252 KB 日期:2007-10-21 59、 企业并购风险及防范机制 摘要相对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企业并购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企业并购理论在中国还不成熟。由于我国企业并购是在经济转轨这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所以中国企业并购理论也明显地带上了转轨经济的历史特...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5 KB 日期:2007-10-17 60、 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族企业在共同经济利益的感召下,依靠血缘关系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使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3 KB 日期:2007-10-17 61、 论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困难与对策 [摘要]:中国入世后,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家首次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旨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以增强综合国力在世界竞争中的优势。各行各业均肩负着在其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4 KB 日期:2007-10-17 66、 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作用和意义等,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从总体上把握中小企业目前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其次文章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的战略特征、发展战略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8 KB 日期:2007-10-11 72、 试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 内 容 摘 要绩效管理作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之一,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纷纷想要跨出国门,却苦于管理模式落后,效率低下的中国企业来说,更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掉”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5 KB 日期:2007-10-04 73、 某企业人力资源部管理手册 部门职能1、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2、 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奖惩、任免、储备3、 公司《管理手册》修订4、 岗位职责、考评标准及考核5、 薪酬设计、制定6、 岗位编制管理7、 企业文化建设(《大中... 类别:人事管理 大小:49 KB 日期:2007-10-02 74、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用评估 摘 要电子商务本身的运行模式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人们固有的消费与购物方式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国际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网上交易面临种种风险。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转型期,市场还很不成熟,社会信...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6 KB 日期:2007-09-30 75、 110~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验评(企业标准)标准说明及表格填写范例 1、本验评标准是按照一个新建500kV及以下变电站的规模和内容进行编制的,共划分了16个单位工程,在实际使用时,单位工程的划分及数量可根据变电站工程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删减和增加。 2、本... 类别:建筑工程 大小: MB 日期:2007-09-26 76、 家族企业成长的障碍与对策 摘要:家族企业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和社会范畴。家族企业的成长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家族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已大量存在。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正处于企业...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5 KB 日期:2007-09-23 77、 浅谈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近几年来出现频率非常之高的话题,也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7 KB 日期:2007-09-23 78、 家电企业分销渠道的优化与创新 摘要:当今家电行业是我国竞争最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也较为充分的典型行业,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家电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为...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54 KB 日期:2007-09-23 79、 河北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三项制度”(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近282页.2007年8月9日编制一、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1.企业经理2.公司党委书记3.主管生产副经理4.企业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5... 类别:安全专项 大小:230 KB 日期:2007-09-21 80、 中小企业销售人员激励问题的探讨 摘要:一个企业的销售团队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个企业的命运取决于一个销售团队,一个销售团队取决于一个企业的激励机制。中小企业销售人员的激励是影响销售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直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4 KB 日期:2007-09-20 81、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大企业难以取代的作用。我国现已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经济共同体中的一员。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90 KB 日期:2007-09-20 82、 浅谈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推进,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转向人才的管理。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主宰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把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然而,有...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7 KB 日期:2007-09-20 83、 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研究 摘要: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领航人,是领导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带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备的精神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和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上已有了快速的发展...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5 KB 日期:2007-09-20 84、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绿色营销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开展绿色营销,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现如今...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3 KB 日期:2007-09-20 85、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89 KB 日期:2007-09-20 86、 XX企业管理公司6s全套资料 6sigma概念Ⅰ3sigma水平的公司 6sigma水平的公司销售额中10~15%是损失费用百万中有66,807个不合格品依靠品质检查保证高品质需要很多费用不能按体系进行承认并满足于99%内部决定C... 类别:后勤管理 大小:175 KB 日期:2007-09-20 87、 企业集团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白皮书 目 录方案特点 3企业需求背景分析 4系统建设的意义 4用户需求 4网络环境 4接口形式 5网络结构 5系统建设规模 5组网方案 5基本配置、需求 6技术要求 6MCU 7会议终端 8视频会议系统说明... 类别:企业MIS 大小:469 KB 日期:2007-09-15 9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摘 要中小企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的课题.因为不论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而且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中小企业问题。各国经济发展表...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81 KB 日期:2007-09-10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 ”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一、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一)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 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 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二)产权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 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 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 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 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三)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它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不难看出,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的财 产和企业家的个人财产紧密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十分完善,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 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很难与中层经理及员 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四)管理制度缺失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 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 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五)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一是观念歧视仍然存在。主要是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和“防私”观念。二是市场准人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人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三是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2003 年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只占银行全部贷款的;全国300多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四是企业实际 税费较重。2003年全国重点税源监管企业的平均营业税税负为,所得税税负为,其中私营企业的同一税负为和 。五是企业权益不时遭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六是 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 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无助地位。七是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二、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 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企业家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二)产权制度创新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 益,如此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民营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 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 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营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 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三)管理制度创新现在的民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原始管理阶段,真正好的科学管理必须要有监督管理。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 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时,还得建立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而这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制衡化,使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导向向命运共同体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WTO环境下,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使得中小企业更需加强由生产质量、劳工工作环境、环保等方面所构成的生态管理制度的建设。(四)治理结构创新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 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 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五)分配制度创新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 产参与分配。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技术股、创业股、管理股的方式使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智力、才华成为企业的无形财产,通过股权或期权的方式将其作为资本计入股份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实现劳动力资本的价值。使员工的利益真正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激励员工的敬业创业精神

企业制度创新研究论文

杨大侠:用企业家思维,打造唐诗营地综合体建设|原创随着中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唐诗消费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经过考察和市场调研,杨大侠拟依托企业家创新思维,从唐诗研究、唐诗传承、唐诗氛围方面入手,合作投资建设唐诗运营综合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唐诗客栈。按照唐诗里的叙事风格,打造一百家文化体验型客栈,推出文化关怀和古风服务;二是建设大数据唐诗中心。把全国融入唐诗里的名胜古迹用大数据量化存储,供用户下载便于导航游览,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行人性化服务,让服务对象及时享受到体验唐诗、饱览河山、消费文化,带动相关产业链;三是建设唐诗营地。包括田园风、边塞风、宫廷风等建筑,营造出人在诗中游的壮美景象。将具有古典气息的宾馆和酒店式公寓作为唐诗营地配套设施共同建设,从而完善周边服务硬件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以唐诗营地为核心,涵盖吃喝玩乐、健康养老老产业服务的精品组团,提升区域品质。(杨大侠)

现代 企业管理 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应用就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内邵环境 企业 文化 权责分离财务监督会计监努激励与约束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y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 经验 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 方法 、 措施 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健全,一是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人事政策和实务不完善;三是企业制度不全面,顾此失彼现象严重;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内控部门的责任与权力、控制与监督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从调查中发现,作为承担内部控制主要部门的财会、审计部门存在严重的责权不对称现象。国内大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只是服务于企业负责人,这就造成内部审计既不能监督上司,也不能监督同级。财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会计监督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其提供的公开化会计信息必须体现“真实、公允”的原则。由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进行会计一信息处理,极易导致基于财务收支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 财务管理 的对象是资本营运系统,而会计的对象是信息系统,财务与会计合并一处也不符合实物管理与会计记录分离原则。

2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决不是“一日之寒”,既有人的素质原因,也有制度原因。主要成因有: 双重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本等,确保自己投人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人,不足额提取费用,在职时的过度消费等。

计划经济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陋习仍在延续,导致内部控制得不到重视。

政府包办企业一切事务和企业经营大锅饭思想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两个鲜明特点。经济体制改革后,理论上要求政企分开,但在实践中执行并不彻底,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改头换面但仍然存在的主管部门,基于权利和利益的双重考虑,仍把持着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企业并无真正的理财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国家“呵护长大”的企业,主观上还保留着吃“大锅饭”的意念。而政府对经营不善企业的盲目保护机制,又助长了这种意念,企业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不足。

各种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的刚性被扭曲。

事实上,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会受到来自企业以外的各种监督机制的约束,为其“保驾护航”。但由于这些监督机制隶属于不同职能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整治的合力,使得监督机制弱化。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各社会监督机构,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人不就事,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

企业文化落后、内部控制执行者素质不高,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管理者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观念,才能影响和激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形成独立的文化氛围的基础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教育 。

3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而面,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份越多,科学性就越强。在今天,内部控制已不再是简单的差错防弊机制,而是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各种资源、各个方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率、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机制。

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需要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从所有者的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人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一、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约束+激励”作为引导、规范经营者行为的主要方法。

在存在双重控制主体的现代企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决定了在双重控制主体构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处的均衡点和平衡点,才能实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以上两个基本目的。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管理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内部控制未能有效地执行,很可能造成企业的资产的流失、腐败的滋生、责任的推诿等一系问题,导致经营效益日益下降,企业将难以为继。 文章 针对目前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没有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认识的片面性、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容、设计原则及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加强内部控制等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基础是企业内部分工;其核心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小企业是国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建立和完善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与大中型企业同等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

一、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内部控制成为摆设

很大一部分小企业家都是依靠机遇和冒险精神开始逐步完成原始积累的,而国有小企业的领导很大部分都是由行政部门调过来的,他们往往不太重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缺乏了解,内控意识不强,认为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管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虽然也有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认识到其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业务的拓展,原先完善的内控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当其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加以纠正。甚至有的企业在不了解其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照搬其他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在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执行,形同虚设。

(二)不相容职位没有分离,岗位设置缺乏牵制

在小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尽可能少用人,用能人,经常出现一个人来承担多项工作,这其中就出现很多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情况。开票、收钱、填凭证、审核、记账都由一个人来完成,从表象上看似乎步骤减少了,时间节省了,成本下降了,殊不知,这种违规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企业效率,还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失,滋生贪污舞弊行为,给企业的资产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内部审计弱化,外部监督不足

小企业内部通常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负责人“家长式”、“一言谈”的工作作风,认为该机构的职责就是找“茬”,因此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很难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无法真正发挥监督的职能。而小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税务等部门,由于其信息使用者较少,因此外部监督的力度和次数都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现象普遍,坐支现金,账证、账实、账表不符,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四)风险控制非常薄弱

我国许多小企业对于来自外部的风险机会没有控制,对于2008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很少有企业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导致出口外贸的企业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出现很大的亏损。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许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加上财政政策银根紧缩,融资困难,许多的中小企业都倒闭了。

二、完善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职责分工控制

职责分工控制一般指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对于不相容的职务如果不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就容易发生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因此,小企业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明确职责划分,做到既不留死角又使各个岗位和人员之间不交叉、冲突,应让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要求,应当明确授权部门和人员的权限,禁止越权,并制定有明确的奖惩办法,对违反企业管理制度的员工按规定进行处罚,在不能做到职责划分的情况下,应当加强事后的检查监督。

(二)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应该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批准形式通常有常规性授权和临时性授权之分。常规性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其时效性一般较长。临时性授权是指对办理例外的、非常规性交易事件的权力、条件和责任的应急性授权。小企业应该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程序及责任。

(三)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 报告 。对于小企业首先按照《会计法》要求设置会计账簿,不做假账,其次记账、出纳、保管等不相容业务,应尽量由不同人员担任,如人员有限,也应保证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同时应建立复核制度。

(四)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比较、分析内部各企业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其决策权都应落实在内部管理的最高层,由这一权威层次进行决策、指挥和协调。小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控制,确立预算目标,并组织实施,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对预算执行的好坏进行奖惩。

(五)财产保全控制

小企业应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下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小企业应对资产投保(如火灾险、责任险等险种)增加资产受损后的补偿机会,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

(六)内部报告控制

内部报告控制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实施的控制。小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报告控制制度,要有反映部门、人员经管责任,且形式、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反馈迅捷高效的内部报告。常见的报告方式有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常见报告类型有资金分析报告,包括资金日报、借款还款进度表、贷款担保抵押表、银行账户及印鉴管理表、资金调度表等;经营分析报告;费用分析报告;投资分析报告;资产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特定内容专报等。内部报告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小企业一旦建立了内部报告控制,企业领导能很快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能对所面临的问题快速做出反映,并做出决策,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七)信息技术控制

小企业在信息时代中要生存,特别是进入WTO后,信息技术尤为重要。小企业应实现内部控制手段的信息化,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的因素,变人工管理、人工控制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和控制,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的控制,还要加强对数据和文字输入、输出、保存等有关人员的控制,保障电子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

(八)人员素质控制

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三、结论

在我国加入WTO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目标相结合,找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要各小企业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按照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标准不断对其进行效益评价和修改,分析原因, 总结 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来开展工作,各小企业将会建立与健全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推进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小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也会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汉文.腐败与内部控制[J].财会月刊,2006(2).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中收集和分析数据将更加容易,并更多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易和投资策略可以重新定义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提升交易速度,促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升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目前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关键词:创新 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的原动力,是强国兴企之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本,也是企业健康发展之本。科技创新是国家的战略要求,对国家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企业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体现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技术基础。1.科技创新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活力,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进行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立足市场,赢得市场。2.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有的不易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的能力,对企业来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只

关于民营企业创新论文研究的目的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管理为适应环境的变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柔性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将对人类社会、生活、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贯穿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管理创新势在必行。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管理伴随着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类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核心,没有创新,企业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强化企业管理方面的意识,为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很大和多方面的作用,具体可归纳为: 一、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企业首先要生存。知识经济下竞争日趋激烈,生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研究表明,一个时期内新建立的企业5年后可能只剩一半,10年后剩10%,20年后就所剩无几了,50年后就更少。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不创新就死亡”。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够有实力面对竞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不进行创新很可能遭到淘汰。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如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减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目前的效益;二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发展。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前 者,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后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无论是提高当前的效益还是未来的效益,都是在增加企业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三、降低交易成本 钱德勒曾认为:“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节约表现在“由于生产单位和采购及分配单位的管理连结在一起,获得市场和供应来源信息的成本亦降低。最重要的是,多单位的内部化使商品自一单位至他单位的流量得以在管理上进行协调。对商品流量的有效安排,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人员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得以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此外,管理上的协调可使现金的流动更为可靠稳定,付款更为迅速。 四、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 常有人说管理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倘若管理是如此的话,那么管理创新自然更是如此,因为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管理创新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不断焕发勃勃的生机。总之,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五、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各种力量纵横交错,组织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组织每时每刻都受到外界各种力量的制衡。企业惟有在生存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外界交互作用的方式,才能寻找到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均衡点,已赢得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和市场拓展时,将遇到众多竞争对手,即厂商和顾客。因此,这一竞争过程实为多个博弈对象的动态博弈过程,一个企业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最先获得该博弈的均衡解,即管理创新具体方案,便能战胜对手,获得博弈的胜出。这个解无非是在能预见对手们的相应对策条件下寻找出最佳的、新的市场策略和运行方式而已,这就是一种管理的创新。许多跨国公司在瞄准中国市场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均有其战略意图,这一意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以上几个方面不过是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诸多具体作用的一部分,但足以证明管理创新在企业与发展中的地位。正因为如此,研究管理创新,探讨管理创新的未来,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目前中国加入WTO以后,各个领域已陆续全面开放,是真正狼来的时候了,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尤其需要管理创新加以配合,以在未来能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

使绍兴市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经济秩序。目的:保证绍兴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民营企业是是解决百姓就业问题的主力军,是推动绍兴市经济平稳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果民营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对于绍兴市保增长、保就业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更是绍兴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群体,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意义:1.促进绍兴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冠疫情之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稳定绍兴市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为了确保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民营企业的不同行业领域企业的开花,政府都会积极相关的补贴政策用于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2.弥补民营企业发展短板。政府扶持企业可以有效的弥补企业的发展短板,提升企业的发展竞争力,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开阔市场,这样有利于带动绍兴市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

目前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在战略思路和实践方面超前于一般企业,只有这样民营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在发展过程中“无战略”或战略管理方面滞后的民营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大量的事实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研究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企业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基于自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有效协调自己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全方位的综合因素出发,对自己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所进行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即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德鲁克曾简单的说,企业发展战略的问题就是回答“企业是什么?企业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二、企业发展战略的作用

(一)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企业的任何行动都得服务于它的战略,不能在战略产生之后还跟着热点走。前一段时间部分民营企业不切合实际,“纳米”热了跟着“纳米”走、“网络”热了跟着“网络”走、“生物工程”热了跟着“生物工程”走,炒到最后,只有概念而没有产品。

(二)企业发展战略是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主要规范

目前因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制订长期发展规划,所以对职业经理人就没有这项考核的指标,经理人只顾企业的眼前利益,拼设备、耗资源,从不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问题,这样就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

(三)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自觉行为所依据的基础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自主行为,其行为的依据都是这个发展战略,因此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有科学性而不要有随机性,一旦企业的发展战略制订后,它就会作为企业未来很重要的判断企业经营行为和选择经营方向的一种基本依据。部分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决策权往往集中在老板一个人的手中,因此极易造成决策失误。

总的来说,要制订企业发展战略,就必须把它作为企业行为的基础,判断企业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就是它。从管理制度的观点来讲,企业发展战略就不只是目标,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规定了一个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确定企业应该怎么走。

三、企业发展战略内容的研究与制定

近两年的经济情况表明,中国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资源不像以前那样容易获取,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这就要求中国的民营企业在面临权力构造、市场培养、能力形成、世贸冲击四重压力下寻找和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从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资本融通发展战略、资本运营发展战略等六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一) 产业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战略如何选择,首先要明确企业在未来的产业定位上是搞一个产业、还是搞多个产业,即选择专业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战略;其次还要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地域选择范围问题。

1.发展战略经营领域的选择。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中国企业的问题木在于需不需要搞多元化,而在于企业自身有没有搞多元化的能力”。也就是说企业是否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道路,应取决于当时企业的成长期和成长环境。如果企业处于成熟期,同时该企业目前发展的产业拥有扩张的力度和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个企业就完全可由专业经营走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

2.发展战略地域范围的选择。(l)同行业领先企业。在行业前景看好的条件下,应坚持走专业化经营发展战略,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经营地域上不断扩展,从局部到全国,从全国到跨国;在行业前景不看好的情况下,应选择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选择相关性较高的目标进人,并逐渐实现在目标行业内居领先地位。(2)全国范围内的领先企业。这类企业首选战略应该是跨国经营,将其在中国积累的能量扩展到可释放的国家或地区。(3)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这类企业应该坚守自己现有的行业领域和地区范围,选择同行业中的领先企业作为标杆,主动地运用标杆瞄准策略,使自己在现有的行业领域或地域范围内获得较好的市场地位。(4)面临困境的企业。这类企业的战略绝大多数是分离、重组、出售或破产清算,也就是说需要重新调整产业定位。

(二)市场发展战略

所谓市场发展战略,实际就是企业开拓和争夺市场的全部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其措施和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抢占统治权。抢占统治权的目标是争夺市场“领导权’战者是取得市场及产业垄断权。杜邦公司经过15年艰辛的科学研究之后,终于发明了一种真正的人造纤维一尼龙,该公司立即投入了所有的资源来抢占统治权,它开始建造一家又一家的化学工厂,并在传媒上大作广告,因此杜邦公司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塑胶业。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近期在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加速建立加油站,其目的就是抢占市场统治权,抵御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同行业抢占我国市场的风险。

2.模仿与柔道。模仿与柔道的思路是在原创者留下疏漏的地方入手进行攻击,从而占领市场。巧妙的“模仿”也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比原来的创新者更好地理解了创新的真正含义。个人计算机原是苹果公司的设想,但IBM公司利用这一设想着手设计了一种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标准机器,以求垄断或至少是控制整个领域,结果就产生了PC机。“柔道”的战略是用巧力以柔克刚。早在1947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就意识到晶体管即将取代真空管,当美国的各大制造商们还没有做好转化晶体管的产品时,日本索尼公司以万美元的低价从贝尔实验室的手中购得了晶体管的制造和销售权,最终占领了美国的收音机市场,索尼公司利用同样的战略进军电视机、摄像机的市场。

3.构筑要塞。“构筑要塞”的目的则在于“固守阵地”,使自己免遭外来者的挑战和入侵,其主要战术为“关卡战术”、“技术战术”、“市场战术”。将“汉堡’做进标准的生产线,让全世界的人吃到味道完全一样的“汉堡”和“乃昔”,这就是麦当劳的标准,谁想用麦当劳这个标准,谁就需要付给麦当劳钱,也就是说麦当劳设置了这个关卡。另外,利用技术专利和特殊的销售手段,也可为企业构筑要塞。传播百年口味和美国百年文化,这就是风魔全球的可口可乐饮料,可口可乐公司自1886年就设置了由14种原料组成的可口可乐配方的关卡。

4.创造新客户。创造新客户是~种商业新策略,主要目的在于推出“创新”。其主要手段:(1)创造实用性。如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和消费方式;(2)利用价格的优势。中国联通用户的增加,主要是价格优势的体现;(3)动态调整。“顾客就是上帝”,我们必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调整我们的销售和服务思路;(4)满足客户的价值观。实施品牌战略、质量战略,让客户觉得值。

(三)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将新的知识与技术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价值。企业利润的活动,即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对所要实施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谋划,它具有全面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其内容包括:

1.产品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是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创新。其步骤为:一是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到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功能?用户的需求是显在的、还是潜在的?用户的需求是上升、还是下降?需求的分布如何?等等;二是产品创意开发。企业从各个创意源中搜索,选择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意进行综合评估;三是新产品实体开发。其内容为新产品实体设计、试制及产品的延伸;四是新产品商品化开发。其目的是将所开发的新产品变为市场上可以销售的商品,实现马克思所称的“惊险一跳”。

2.工艺创新战略。工艺创新的目的是保障产品功能、质量、结构、投入产出比及规模的要求;经济合理性的要求;产品可靠性的要求。

3.高新技术创新战略。高新技术创新是将高技术成果商业化,采用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市场所需的产品。高新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企业要有富有创新精神的领航带路人;二是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三是企业要拥有掌握“核心技术”和“根部技术”的人才;四是企业内部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五是项目选择是关键中的关键;六是企业尽可能地得到风险投资资金的支持;七是较快地进入市场;八是加强技术服务。

(四)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正确的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是驾御好一个组织的最基本的手段。目前民营企业的领导人花在人的管理与进行人事决策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其他工作上的时间,因为没有任何别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会像人事决策与管理上出现的错误那样持久而难以消弥,这也是民营企业所面临共性的问题。因此,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l.工作能力与企业文化相结合。这就一方面要求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培训员工上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伸为宪法》也好、《远大宣言》也罢,都是将企业的文化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之中,其目的就是确保员工融入独立的企业文化体系之中。

2.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我们的民营企业往往用很高的条件去引进外边的人来,其后果会造成引进与培养中出现不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负作用,实际企业的内部就有这样的人才,其实一些国际著名的公司是极其注重培养内部人才的。

3.流动与引进相结合。企业人员相对的流动则会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但流动过速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4.工作性管理和非工作性管理相结合。要将员工融入于企业之中,就要对员工非工作性的活动有所了解,甚至进行管理。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在放长假期间宁可拿钱组织员工搞一些集体活动,这对一些关键性的人员尤为重要。

5.人力资本管理与普通员工管理相结合。将企业的“人员”转变成“人才”,也就是说将企业的每位员工的能量尽量释放出来,这就要求人力资本管理与普通员工管理相结合,二者不可忽视。

(五)资本融通战略

资本既包括债务资金,也包括资本资金,而资本融通既是债务资金的融通,也是资本资金的融通。所以资本的融通战略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1.债务资金与资本资金的关系。债务资金与资本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如果这两个关系处理不当,对企业就会有消极的影响。因为债务资金过高时,往往债务会拖死这个企业,如韩国大宇汽车的资产负债率超过300%以上,企业出现危机时,债权人立刻出面干扰,要求撤回资金,造成企业因资金的短缺而被迫停产;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企业为银行打工的局面。当然,资本资金太高,往往体现在社会资金 的利用似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用,对社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

2.不同种类的债务资金的`相互关系。企业债务有银行债务、财政债务、公众债务、社团债务、法人债务等。其中银行债务和财政债务的风险要小一些,但是公众的债务风险要高一些。同时,从使用的成本看,银行债务的成本要比公众债务的成本小。另外,从对内债和外债的风险分析看,因为外债受汇率的影响,而且外债到期必须还,因此外债的风险比内债要大一些。但不同债务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最好是不同债务之间形成一定的合适比列。

3.不同种类资金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资本金的构成由法人、机构和自然人共同出资是比较合理的,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资本金的集中度和分散度的比例关系。目前,国内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局面普遍存在,国有股减持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老板的股权过于集中的局面也必须相对的改变,这样可使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实际上把处理好资本金的关系,作为搞好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及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切入点,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制度。

(六)资本运营战略

企业要加速发展,就应当由生产经营的领域扩展到资本运营的领域。对于民营企业的老板,就应当由“企业家”转变成“资本家”。东方集团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走了一条从最初的房地产业、企业上市、资产重组、最后涉足金融领域的道路。一般来讲,资本运营战略的选择实际上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1.资本运营的目标。资本运营的目标:一是为企业体制和企业生产结构服务的目标。企业的发展战略中都会涉及到自己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问题,因而要利用资本运营为自己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服务;二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目标。部分企业为了扩张自己的生产经营,搞资本运营是一条快速的捷径;三是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直接服务。买卖企业也好,甚至进入资本市场炒股也好,就是为了直接使利润增长。

2.资本运营的方式。资本运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资产重组;二是资本交易。如果为了实现改制、结构调整和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服务为目标,那么往往就选择资产重组的方式;如果要是为了直接获取利润,那么就选择资本交易的方式。 3.塑造资本运营的平台。如果没有资本运营的平台,就很难搞好资本运营这项工作,所以搞好资本运营就要塑造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资本运营平台。建立资本运营的平台有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进入并控股金融机构;二是拥有相应数量的上市公司;三是进入并控股相应的基金。这样就给资本运营做好了进口和出口的准备。

总之,以上六个方面浅谈了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同时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前景,一是加入WTO的规则肯定对民营企业经济会有良好的影响;二是国企改革也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三是西部开发给民营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四是北京申奥的成功给民营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因此,民营企业要认认真真地研究和切合实际地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确保民营企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发展。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论文范文

企业经营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营管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模式的不断完善,对于石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的模式上也有了全新的机遇以及挑战。按照我国现阶段的石油企业发展状况,由于全新的社会形势,导致石油企业在今后的经营模式管理方面应该有全新的格局和安排,以便更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状况。本文以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机遇;挑战

石油企业在我国发展的众多企业中属于支柱性的企业,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起了很大程度的推动。随着现在原油开采的情况不容乐观,原油开采的价格也日渐提升,导致石油企业自身的利益空间逐步的降低。面对这种发展的状况,石油企业应该对待这种全新的社会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便面对全新的行业挑战以及企业机遇。

1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国际层次上石油价格下降

在现有的社会状况中,由于国际的石油价格下降,导致石油企业在今后的石油开采的利润降低,想要将利润进行可观的提升,就对原油开采成本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受到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之下,应该保证在石油企业开采原油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原油成本的提升,降低原油的开采成本,能够在售价比较低的情况下,保证石油企业正常运作。所以,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石油价格的下降,为今后原油开采成本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石油企业的运作中,应该正视该问题的解决。

国际原油的需求程度降低

按照国际石油价格下降的趋势进行分析,国际原油的需要程度也在普遍下降,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原油开采过度,导致供过于求的状况产生。受到现有国际压力的影响,在石油企业的发展中,必须改变现在的模式,将经营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便适应现在的状况。针对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就应该将重心放在原油的产量上,只有及时的稳定原油的产量,积极地转变现在的模式和思路,从之前单一的发展模式逐渐变成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这样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升石油企业自身的整体效益。

国内石油价格呈稳定状态

在国际的石油价格变动中,国内的石油价格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销售模式,面对这种背景,正好可以为石油企业模式的改变提供时间。在国内的石油使用现状中,对于石油企业来说,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模式中,都有比较明显的推动力量,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经营模式的改革,可以有良好的背景以及科学的分析时间。虽然,在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在现有的状况中进行整体环境的调整比较困难,但是想要保证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就应该将现实的社会背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的改变才能保证石油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比较突出的竞争力量,提升企业今后长远的整体效益。

2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 措施 以及策略

针对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策略来说,首先应该按照石油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制定今后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规划。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石油企业想要获得比较可观的经济利益,就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合理的规划今后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比较科学的建议,保证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更加的完善;然后,石油企业应该按照现在的市场机遇进行经营模式的调整,这种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企业在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顺应社会的发展背景,将企业的模式管理进行结合,降低生产成本,在石油整体下降趋势的环境下,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可以直接达到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的目的;最后,石油企业在经营模式的改革中,按照市场的形式为导向,制定比较具体的经营模式管理规划。这种经营模式管理规划的建立,可以使石油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围绕着市场的形式进行运转,保证石油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管理改革得到有效的改进,为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3结语

随着市场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在石油企业的发展中,也应该进行相对应的更新。由于现在石油使用的状况逐渐的下降,石油企业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认真的分析现在的市场特征,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经营模式的更新,以保证石油企业的整体经营利益得到比较全面的提升。

作者:张苏敏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供热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杨雪霞,卫洁.浅析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 财经 界(学术版),2011,10:92.

[2]赵曙明,王成城,杜鹏程.后金融危机时期 企业管理 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第七届(2011南京)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管理,2011,08:186-192.

[3]何平,席莹,朱坤梅.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经营管理者,2015,06:130.

[4]王小健.新形势下石油企业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国企研究,2016,04:93.

[5]韩文文.信息化环境下石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专业管理

《 信息化建设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

摘要:这是一个信息化与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进行信息化推广是企业必然的选择。信息化的推广与建设对企业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石油企业也不例外。多年以来,石油企业在信息化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尽管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就信息而言,我国的石油企业看到了这个差距并努力缩小,纷纷尝试着改进各自的系统技术。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在石油企业的管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石油企业;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条件。信息化建设可提高工作效率且对企业的各式资源进行高效完善。它体现了科技 文化 技术的发展,公司可以借助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以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对公司内各类设备进行统一优化更新,降低运营成本,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1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

对公司的影响深刻

信息化技术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推广,各公司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并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而且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因此建立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强化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制度都成为了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石油公司信息化的现状

近些年来,石油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加强团队合作协调石油业务不断的扩展了市场规模,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使公司经营管理利益最大化。

石油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是能源生产与消耗的大户,同时也是水资源的消耗大户,世界各国的石油企业对产业的生产节能一直都在进行着不懈努力。现阶段石油企业在信息化技术上存在着专业水平、基层等级之间的协作能力、调节能力、团队能力问题。针对当前形势,石油企业需要通过进一步了解企业在未来发展对信息化技术的渴望与需求,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发展会提出专业的科学信息化的发展动向,会制定合理符合石油公司的信息化战略策略,信息化的数据与设施,以经营管理为主逐渐实现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对信息化建设的构架进行深入了解,对各层级,专业、各业务之间进行洽谈对接,过程中必须以高度的信息化建设为策略,扎实推广信息化建设,改变石油信息化的面貌。

2石油信息化的经营管理战略

从石油公司目前发展来看

石油公司应该适当提升基本传统的产业,通过技术的改造使石油等传统产业继续富有活力。提升综合实力使石油产业相关内容得到改进提高。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创新科技交流新能源与再生资源的发展,通过信息化的 方法 来提高效果。掌握信息技术,为传统石油产业发挥活力,建立互联网系统对掌握业务及时进展并且进行深入了解,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加强石油信息化经营管理的核心应用

对各层次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整理分析,为其提供信息平台展示交流,提升总体的管理水平。完善各个专业的掌控,构造一个简单明了的构架,使各专业更方便了解和管理。

技术流程的重要性

现需原料--产品要企业经过一系列的生产流程才能实现,其中每个环节生产的步骤技术的掌控要求很高。

3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与社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很久以前人类通过钻木取火进入了文明时代。五六千年前古人用圆形的轮子做运载工具,这是人类智慧的进化。又在70多年前发明了第一台电脑,这是象征着人类的智慧进步文明的三大阶段。

网络信息化

法国的启蒙运动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把人们带进来工业文明,而20世纪发明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把人类带进了信息经济社会,从这就可以看出信息化的发展与贡献是非常惊人的进步。工业革命推动变革把人类文明带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

石油企业的发展与挑战

石油企业信息化在全方面的推动下,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运行与经营的管理,有些部分已经建立完善了相应的信息化应用。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石油企业原有的信息化不能被很好的保存,不能足够的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绝大多数石油施工项目集中于不发达地区,使工作的技术需求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结构复杂,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一些工程信息文件的安全也受到影响。因此建立安全的可靠的信息保密平台是至关重要的,也能保障信息与施工的正常进行。

石油企业的创新研究

进一步加大对石油企业研究。企业把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归类,完善设备研究,并且研究一套相对实用的石油企业系统。应该包括科学技术、哲学、相关部门的工程技术方法,全面的展现出石油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方法与内容结构。此外企业应该做一些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对企业信息化战略进一步加强。有些企业仅仅是信息上的改变并没有意识到管理理念和技术的重要性,只有同时配套的进行企业改革、技术研究和方法的创新才能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4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信息化建设在石油产业经营管理和发展趋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具体的角度了解并认识了全国石油企业的信息化情况,对石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作者:连鹏宇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兰卫华.浅析信息化建设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3,14:39-40.

[2]梁若渺.信息化建设在石油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0:90.

[3]鹿英平,韩涛,王荣荣,张平,李翔,宋宜树.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1:9-10.

《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 》

摘要: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无论是内部或是外部都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市场的繁荣也使得企业间竞争变得更加地激烈,建筑企业为了寻求发展的持续化和稳定性就需要积极地做好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规划,明晰企业当下的经营目标、经营环境以及经营管理模式,找准方向,以创新来推动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据此, 文章 首先说明了建筑在自身经营管理中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再根据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制定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提升

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已经逐步成为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灵魂。从企业的创新来看,主要包括了技术、体制以及理念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时间和资金支出,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体制的创新则能够帮助企业理顺管理关系,优化管理和运行,减少过去体制中的桎梏。而经营管理的创新则是保障企业规划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企业效益增长的重要 渠道 。因此,经营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2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

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

(1)管理者需要从自身思想和理念上转变对于经营的认识。过去往往需要保障自身的位置,不能进行过于创新的管理措施,不能规划创新型的企业经营模式。然而,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人需要具备职业化的素质,将自身与企业的未来经营联系在一起。(2)需要进行生产意识的革新。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3)还需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再是主要目标,而要看到持续化发展、社会效益以及对用户的责任等多个方面,实现经营目标多元化理念的创新。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内容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内容已经发生了不少的转变,内容不仅包含了过去传统观念中建筑企业的内部 财务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和技术的管理、劳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现在又拓展了建筑企业在经营战略、管理理念、投资预决算以及原材料市场和分析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因此,面对反复的管理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企业需要进行更多地经营管理转变,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内容上的创新。从目前的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来看,创新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1)是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从经营管理的理念上进行转变,帮助生产管理实现单一化朝复合化的转型。而建筑企业需要将自身看作为市场这个混合物中的一个“单一”元素,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进行管理、规划和运营。(2)建筑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可以对市场信息进行精确的把握,掌握各同行的发展水平、经营策略以及主营方向等,关注国家在政策走向上的变化,实现对市场各类信息的掌握。这是因为建筑企业的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简单的市场环境变动也会引发企业经营效益的巨幅变化。(3)需要建筑企业的管理层确立价值管理的中心地位,将创新价值形态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创新价值经营和管理的对象,对建筑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各项资源进行综合控制,保障企业经济价值的创造途径。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创新

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建筑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不同部门工作相互协调的重要措施。因此,严谨、高效而且强有力的约束性制度,必然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更加有序地开展经营管理和内部组织的活动,同时也相当有效地规范了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引入市场机制,构建一个能够将企业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有机融合的机制,同时该机制运行的主要目标便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其中的人力资源为例,需要在不仅需要保障企业职工的薪酬和奖励,还需要对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进行有效地激发,使之更大地发挥自身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帮助企业确立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

在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企业在这样市场环境下的发展和竞争都需要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需要坚持改革和创新的企业发展理念,紧密联系管理和改革的关系,构建创新型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目前建筑企业的性质及经营内容来看,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在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及劳务层次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来看,这三方面的创新主要是针对公司总部关系、项目部以及施工部进行的。公司总部关系相对于其他两个方面来看,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总的来说,都属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大范围。三者都需要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效益实现为责任,都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大环境之下开展工作。而三者工作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主体、管理层次、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

健全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管理

工程施工项目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最直观的影响,因为一个企业效益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具体工程的开展。同时,该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口碑和品牌形象,更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为此,企业管理的重点也需要落实到工程管理之中,按照国家建设部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所要求的情况,结合企业和市场在当下的发展状况,对自身项目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人本管理创新

过去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针对资源为重心开展的。而现代化的企业要求将人才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围绕人力资源来开展管理活动。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推动力便是知识,人才则是将掌握的知识化为资源运用的主体。因此,人才也就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资源。这也决定了现阶段企业的管理和经营主要是针对人才的吸纳、人才潜力的挖掘等方面来开展,体现了当代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人才管理创新的方向。

3结束语

建筑企业要结合实践 经验 和市场环境来对自身经营管理进行创新,不断地调整和磨合。确定适合自身经营现状和发展期望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

作者:任明星 候耀远 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郑州神汽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7):49-51.

[2]张海库.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探索[J].企业研究,2012,(16).

有关关于经营管理论文范文推荐:

1. 有关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范文

2.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3. 浅谈企业经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 企业经营管理应用论文范文

5. 企业经营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6. 有关公司经营管理论文

7. 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论文范文

整合资源——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任务中国企业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在于管理创新,在战略决策上、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上、在经营体制和用人机制上、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区域拓展诸方面,都结合了企业经营目标,适应市场变化,以管理创新取得市场、品牌、资产的互动效应,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面对新世纪,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不少企业还提出建成世界级企业、冲击世界500强等口号和目标。现在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竞争方式跟以往10年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实现新的经营目标。本文认为,资源整合是这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管理创新内容和方向。一、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企业经济管理就是有效利用资源,“有效”表现在产出的资源大于投入的资源,这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还表现在资源不会枯竭而且能不断增长。现代企业经营资源已不再以“资金、设备、原料”为核心,而是以“人才、品牌、技术”为核心,软资源比硬资源重要,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具价值。资源整合是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战略调整,是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变革措施,是营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经途径。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创造发展机会,机会牵引人才,人才营造技术和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帮助企业扩大顾客群和提高物流速度,从而达到资本、品牌及文化增值的目的。资源整合是管理创新的过程。1、实现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的目标需要资源整合尽管在这样一批优秀企业中,过去的积累已经为它们迈向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资源仍是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干部素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利用企业现有的品牌和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研发资源、生产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只有内外部资源都有效利用,才能缩短与国际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2、竞争环境对资源整合的要求中国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强手,还有更多的世界级强手;竞争的焦点不仅是产品和价格,还在向品牌和服务转移;竞争的区域由局部变为国际化;竞争的方式由规模经济变为速度经济……这些变化是由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引起的。要适应这些变化,企业必须在经营观念、运作机制、技术发展方向、市场营销模式、人才培养和使用诸方面都进行变革创新。如果按照过去的资源配置机制,就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就要通过资源整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资源整合的任务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实现世界级企业目标,企业就必须面临5大资源整合任务:1、品牌资源整合由于历史的原因(组织的变化、产品的拓展和引入CI时的认识水平等),造成今天许多企业的品牌管理混乱,各个产业甚至各个产品都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使用规范等。企业要稳固在国内的品牌地位,要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必须进行整合。首先是品牌管理组织的整合。过去企业品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这是造成品牌形象混乱的组织根源。在集团层面应该在品牌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机构——品牌管理中心,形成品牌统一管理、分开操作的机制;其次是品牌形象的整合,目前的关键是VI形象的改造和统一规范,不要让“诸侯割据”状态再延续下去;还有公共关系资源的整合,建立各个产业、各个公司可以共享的公共关系资源,避免各自重复投入。品牌资源的浪费是较难评估的,它的浪费比起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几百万元的硬资源浪费是很容易察觉和发现的,而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品牌资源浪费很可能不被发现。有的公司一年仅在国内投入广告费用一项就几亿元,每年在品牌资源的投入和管理都花费巨资,如果不进行品牌资源的整合,不在品牌资源管理上进行创新,那么企业就不可能发挥品牌优势,“市场—资产—品牌”就无法继续“良性互动”。2、网络资源整合销售网络对企业的成长功不可没,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中,销售网络不仅起到流通作用,而且起到对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牵引作用,对品牌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国内企业中包括行销非常成功的一些企业,如TCL,销售网络已经暴露出机构重叠、效率下降的端倪,销售网络要在未来竞争中扮演排头兵的重要角色必须深化改革,网络资源整合势在必行。网络资源整合阶段性任务:第一阶段是提高网络资源的内部效率,更好更快地销售自产产品,服务自产产品的用户;第二阶段可以适当引入非自产产品的销售,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第三阶段可以把销售网络改造成开放式的电子商务网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决配送和信用问题,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研发资源整合研发资源是国内企业最为短缺的资源,而长期以来,企业往往存在“重市场,轻研发”、“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的思想和“名义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的行为。如何从“大”走向“强”,重塑企业的创新精神将是决定我们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4、生产资源整合纵观这几年大批优秀企业的涌现,他们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不仅看到销售网络的作用,也认识到生产制造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生产资源要从三方面进行整合:一是原材料采购,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高讨价能力和保证供货量和供货期。为了避免出现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影响生产和销售的情况,企业应设立询价机构,扩大在全球采购的能力;二是生产设备利用,要交流提高生产设备利用效率的经验,避免内部富余生产能力的浪费;三是加强对OEM的管理,无论是接受委托加工还是委托别人加工产品,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并设立准许OEM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生产制造和利用其他生产厂商的能力。5、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上述各项资源的整合最终都取决于人力资源,没有人去做或没有合理组织去做,所有整合都是空话。人力资源整合主要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即用人制度的整合。在企业文化方面,首先要着力培养创新氛围,调动员工的创造活力。企业应倡导一种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既要融合优秀文化,又要强调奋斗精神、融和精神,打破区域界限和裙带关系,防止在集团内部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以及一种以老乡、亲信为选人、用人标准的不良气氛。其次要解决企业精神和组织行为的矛盾,不能以个人权利、小圈子利益来扩大这种矛盾。在组织结构方面,首先“组织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面对新的竞争,要取得未来的成功,必须深化企业组织的变革;其次,要结合品牌、网络、研发、生产的整合任务,设计和构筑新的管理架构和制度。我们的企业虽然有一只脚已经跨出国际化的门槛,还有一只脚还停留在传统的门内,这种不协调将影响我们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新的组织构建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内部的管理效率与活力,二是提高对外的扩张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用人制度上,要注意:(1)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角色问题;(2)人才的标准问题;(3)人才培训问题;(4)人才流动问题;(5)人才考核与奖惩问题。三、资源整合的原则与方向资源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和有利于员工福利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资源整合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技术发展方向。一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把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机遇,参与世界分工。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和管理等方面向国际化的企业看齐,以国际化的策略整合资源。二是适应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不能以老眼光来对待,也不能给新浪潮冲昏了头脑。而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管理手段。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新经济的速度要求。以最快速度获得信息、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制造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服务顾客。还有,就是要适应技术发展的融合趋势。在上述两种趋势的推动下,市场变化速度加快,企业必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准确定位。想冲击世界500强的企业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而不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企业;想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是大胆应用数字技术于经营管理的企业,而不是拒绝新生事物的企业;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是敢于发展的企业,它将适时利用品牌、技术、市场的优势,进入Internet时代。企业必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丢弃包袱,集中优势资源,轻装上阵。集团下属的公司、产品、技术,哪些要调整、哪些要补充、哪些要重组,都是整合内部资源要考虑的问题。集团以外的技术、人才、资金的引进,则是整合外部资源要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内部资源还是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都要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符合企业现实实力和长远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是工商企业管理方面,所以高校应重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商企业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能。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激励机制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形式缺乏多样性,效果缺乏实用性,措施缺乏针对性,评估缺乏准确性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

一、激励机制的概念。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就是指企业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企业员工多元化的需求,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需求满足原则、规章、制度,引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增加员工满意度的目的。

二、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仍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仍受到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部分企业依然沿用着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物质激励措施,即使政府或企业已出台的具有一定力度的激励办法,主要也是针对领导者的,从而造成领导者和员工在收入上的巨大差异。目前,我国企业建立的激励机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员工报酬没有真正拉开。

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报酬制度采取的是“分级制”,但是这种制度并没有真正拉开企业职工的薪金差距,尽管厂长经理的工作要比普通职工的复杂得多,承担的风险也大得多,但他们的报酬却和普通职工的相差并不大,造成了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经理“不思进取”、谋求“隐性收入”甚至贪污;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能力没有得到肯定,混日子情况经常出现; 而一批满怀抱负的高学历人才进了企业之后,要么被消极气氛所同化,要么就是郁郁不得志,而愤然离去。

二精神物质没有形成统一。

我国的激励实践,特别是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用人法制不够健全。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和往往重视精神激励,忽视物质奖励,把物质利益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正常的奖金、福利都作为资本主义的东西予以禁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逐步打破分配大锅饭,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获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调动积极性,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多地运用物质激励手段,但精神激励却越来越少,发展到后来,出现了以奖代管的情况。

三奖励措施没有因人而异。

我国许多行业在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职工的需求进行认真具体地分析,而是“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对于不同的人应当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对于那些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企业除了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之外,还要注重精神激励,为这部分人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激励。

四奖励评估没有发挥作用。

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激励制度是与企业的其他制度相配合存在的。

激励只有与职务设计相对应,并建立在一套评估标准基础上的。

这个标准应是从公司成立之日起不断完善形成的,对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奖惩要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要对责任的划分和界定要进行细致的说明,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体制,既包括激励方面,又包括约束机制。

三、企业建立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

一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

目标设置的要求: ①具体。指明企业要求的绩效标准,使员工清楚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水平。②难度适中,难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激励的作用。③为个人所接受。只有自觉接受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④要在实现目标的进程中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目标设置过程可结合在目标管理中进行。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这种过程一级接一级地将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单位和个人。

二建立分明的奖惩制度。

实现奖惩制度必须遵守两个重要的原则: 企业进行奖惩的内容必须对其员工有较高的价值,即员工认为这种奖惩对其有重要意义; 员工受到的奖惩与其工作绩效相联系,即奖惩与绩效挂钩。

在企业管理实施中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应以奖励为主,惩罚起到的是辅助和保障的作用。奖励制度的设计要考虑 4 个方面内容:

①确定奖励的目的和结构。②确定奖励的战略。③调查和决定基准职务的奖酬。④决定奖酬的等级。

三设计可行的工作方式。

企业可通过对工作的内容、功能和相互关系等进行设计,发挥工作内在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设计工作结构时,一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和乐趣,并使工作多样化,让工作本身对员工具有激励力量,让员工乐于接受。

二要给员工选择做最感兴趣和合适工作的权力,使其责任感越来越强,积极性越来越高,工作期望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企业放弃一点对工作的管理控制权可以使员工获得莫大的工作效价,产生巨大的内在激励效果。三要给员工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明智的管理者应该给每一位员工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从而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使员工实现自我,获得一种成就感进而使得其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对遇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参与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并能产生创造性的思想,最后形成的决策有效地汇集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助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参与管理保证了下级员工与领导者以平等的地位来商讨企业中的重大事项,可使员工感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与信任,产生自信和成就感,同时也形成与企业更高的认同感,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参与管理使员工对决策的过程和内容都比较清楚,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增强了主动性,而且员工因参与决策等管理活动,对做出的决策会产生责任感,因而更加努力工作,以实现决策目标。

摘要: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目前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新形势下,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以真正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和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积极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策略,以实现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化的挑战,社会对高职企业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高,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市场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突出实践教学,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职业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样才能保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如下。

一、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借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要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主要需要能够与地方的中小企业进行联系、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管理。要能够建立起政府、协会和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合作体制,各方通力开展,建立合作共建的理事会制度,共同参与对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育资源,以提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要培养高素养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要根据社会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要能够围绕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三大部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联系,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保持内容的一致性,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完善课程结构,加大教学内容改革力度

完善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内容改革是保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有重复的地方。因此,必须完善课程结构,认真研究课程之间的内容,保障课程之间内容的联系性,对于其中重复的内容要及时删除。另外,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教育教学规律,适当调整、认真取舍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创新教学内容,要积极向用人单位了解情况,了解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对各方面知识内容所占比重的要求,根据行业需要和人才培养需要,创新设计教学内容。要能够保障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保障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水平。在课程结构整合中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可以采用课程整合的方式,实施模块化教学,有效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可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内容的优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推行双证书制度

对于学生而言,未来成功就业也要看他们取得的证书情况,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要积极与职业鉴定结构合作,发展双证书制度,通过这项制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

要保障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要积极为教师开展一些管理技能提高培训活动、教育能力提高培训活动。要积极通过培训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执教能力和育人水平。另外,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能够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

在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工作。要就商业计划书撰写、就职前演讲、应聘面试、投标述标、团队间的交流、服务业窗口业务的处理等多方面内容开展一系列训练活动,通过系统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沟通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要通过系统的职业素养训练,培养高素养的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职业素养训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井安,柴剑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基于高技能人才发展趋势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1(1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