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满族谚语比较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6:40:42

满族谚语比较研究论文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壮族)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佤族)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佤族)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朝鲜族)上梁不正下梁歪。(满族)一条虫弄脏一锅汤。(藏族)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藏族)水涨船高,柴火多旺。(藏族)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侗族)喝水不忘挖井人。(侗族)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侗族)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侗族)水深不响,水响不深。(傣族)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水族)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哈萨克族)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哈萨克族)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回族)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回族)人心要实,火心要空。(白族)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白族)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塔吉克族)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维吾尔族)大蛇不死,后患无穷。(维吾尔族)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壮族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哈萨克族

1、沟通水渠可以成江河,改邪归正可以成为好人。(蒙古族)

2、有弊病的人,心虚,长背疮的马,胆怯。(蒙古族)

3、身染疾病,须请大夫治疗,改正缺点,须请朋友帮助。(蒙古族)

4、松柏纵然长得好,离开了土地只能当柴烧,个人本领虽然大,离开了集体就会成傻瓜。(蒙古族)

5、大家动手干,赛过英雄汉。(蒙古族)

6、金子埋得再深不人考锈,伟 逝世再久不会磨灭。(蒙古族)

7、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蒙古族)

8、天空的美丽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群山的美丽是野果和森林,一个国家的美丽就在于人民。(蒙古族)

9、骑光背的马,对屁股不好,施阴谋的人,对自己不利。(蒙古族)

10、善良人的结局如奶法汁,邪恶者的结局是污血。(蒙古族)

11、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12、靠人家的权势来享福,不如随自己心愿受苦。(蒙古族)

13、在昏君手下当将军,不如沿路向人讨饭。(蒙古族)

14、白马变不了原色,黄金改不了本色。(蒙古族)

15、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整心胸。(蒙古族)

16、心里脏比身上脏更脏。(蒙古族)

17、坚定的人,不随风摇摆。(蒙古族)

18、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蒙古族)

19、船不到岸不松桨。 千篙撑船,一篙靠岸。 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蒙古族)

20、要想吃肉先养羊;要想吃饭先种田。(蒙古族)

21、不知绳短,只怨井深。(蒙古族)

22、不识真货的傻蛋,把黄金说成粪蛋。(蒙古族)

23、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老虎屁股。(蒙古族)

24、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蒙古族)

25、离开了山的老虎无能为力,离开了水的鱼儿难以生存。(蒙古族)

26、如果吝啬箭头,就猎不到野兽。(蒙古族)

27、帽子小了耳朵冷,靴子小了脚趾痛。(蒙古族)

28、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蒙古族)

29、草场好了牛羊肥,墨汁好了字迹美。(蒙古族)

30、没有神的地方,从来不会有鬼。(蒙古族)

31、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32、吃苦味的盼望甜的,受灾难的盼望幸福。(蒙古族)

33、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34、多施肥料苗儿壮,苗旺自能多打粮。(蒙古族)

35、说的比谁都聪明,做的比谁都糊涂。(蒙古族)

36、说的比山高,做的比蛋小。(蒙古族)

37、嘴头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蒙古族)

3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蒙古族)

39、时间能获得黄金,黄金却买不到时间。(蒙古族)

40、时间能赚来黄金,黄金买不来时间。(蒙古族)

41、大雪可以封盖山岭,年龄能够压倒青春。(蒙古族)

42、不要把善良看成愚蠢,不要把谦虚看成懦弱。(蒙古族)

43、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蒙古族)

44、狗的肚皮能喂饱,王公的肚皮饱不了。(蒙古族)

45、吃屎的饿狗不知饱,吃贿的赃官不知饱。(蒙古族)

46、野狗不咬拉屎的,老爷不打送礼的。(蒙古族)

47、木炭的乌黑露在外表,坏人的污黑藏在里头。(蒙古族)

48、不放牛奶的熬茶是黑的,不透光线的毡包是黑的,昧良心的人的心是黑的。(蒙古族)

49、炼铁需要有硬火,交友需要有诚心。(蒙古族)

50、宁要一百个朋友,不要一百个( 蒙古族)

51、有朋友的人,象草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52、好人爱护自己的名誉,孔雀爱护自己的尾巴。(蒙古族)

53、奸险是万恶之端,老实是万善之源。(蒙古族)

54、不正当的收入,不如正当的损失。(蒙古族)

55、枯干的果树上,莫想摘取大甜梨;贪图私利的人,莫想做出好成绩。(蒙古族)

56、贪婪的心平静远。(蒙古族)

57、苦干的人汗水多,贪吃的人口水多。(蒙古族)

58、咬人的狗,牙发红;贪财的人,眼发红。(蒙古族)

59、贪得无厌的人,永远不会心满意足;奸险毒辣的人,永远不会回心转移。(蒙古族)

60、夜盗恨月明。(蒙古族)

61、笨汉对妻子耍威风。(蒙古族)

62、透过云缝的阳光分外刺眼,年纪大的老婆格外心爱。(蒙古族)

63、面孔好的人并不美丽,心肠好的人才真正美丽。(蒙古族)

64、胸怀忠诚比漂亮有钱强。(蒙古族)

65、向不忠实的姑娘求爱,不如狠狠咬自己嘴唇。(蒙古族)

66、好女人人爱娶,好马儿人人爱骑。(蒙古族)

67、两座山的中间,有毒的蛇少不了;一对情人中间,挑拨的人少不了。(蒙古族)

68、对盛开的花朵,寒冷的天气是敌人;对亲密的爱情,离间的怪话是敌人。(蒙古族)

69、枯干的木头容易破裂,虚伪的爱情容易破裂。(蒙古族)

70、情人哭声都好听,仇人的笑脸难看。(蒙古族)

71、爱上的猴子也美丽,看中的角鹿也是天仙。(蒙古族)

72、爱上的猴子也觉标致,看中的狗熊也漂亮。(蒙古族)

73、喷泉的水堵不死,爱情的火扑不灭。(蒙古族)

74、对你亲爱的人,别珍惜你的乳汁;对大众的事业,别珍惜你的生命。(蒙古族)

75、一千个零抵不上一个一,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蒙古族)

76、没有福气的人好吃,没有理想的人好睡。(蒙古族)

77、爱劳动,受尊重。(蒙古族)

78、毛毛细雨湿衣服,流言蜚语伤好汉。(蒙古族)

79、肥牛骏马多点好,闲言滥语少点好。(蒙古族)

80、说起话来没个完,一见干活就摇头。(蒙古族)

81、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蒙古族)

82、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蒙古族)

83、别困河深不渡河,别因困难不进取。(蒙古族)

84、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难面前不折腰。(蒙古族)

85、别被花言巧语哄倒,别被流言蜚语吓倒。(蒙古族)

86、当你最会骑马的时候,就要防止从马上跌跤。(蒙古族)

87、艰难时要坚强,欢乐时要谨慎。(蒙古族)

88、险峻的高山要警惕,曲折的道路要谨慎。(蒙古族)

89、虫凭蠕动寻食,人凭劳动养身。(蒙古族)

90、心平气和,五体安宁。(蒙古族)

91、无耻的人脸皮结实;无病的人身体结实。(蒙古族)

92、无债富裕,无病幸福。(蒙古族)

93、喝什么地方的水,随什么地方的俗。(蒙古族)

94、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蒙古族)

95、为自己的狗护短的人,跟邻居合不来。(蒙古族)

96、爹养儿小,儿养爹老。 敬父别忘叔,敬母别忘舅。(蒙古族)

97、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蒙古族)

98、母亲的心在儿子身上,儿子的心在草原上。(蒙古族)

99、骂在嘴上,爱在心上。(蒙古族)

100、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壮族)

101、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壮族)

102、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壮族)

103、不懂装懂,永世饭桶。(壮族)

104、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佤族)

105、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佤族)

106、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佤族)

107、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佤族)

108、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朝鲜族)

109、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朝鲜族)

110、用扇子扑不灭火。(朝鲜族)

111、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满族)

112、上梁不正下梁歪。

113、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114、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藏族)

115、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藏族)

116、不触“乔点”(寺院白塔),染不上白粉;不摸锅底,沾不上黑灰。(藏族)

117、一条虫弄脏一锅汤。(苗族)

118、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苗族)

119、不能把毒蛇当花戴。(苗族)

120、水涨船高,柴火多旺。(苗族)

121、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侗族)

122、喝水不忘挖井人。(侗族)

123、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侗族)

124、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侗族)

125、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侗族)

126、人是铁,饭是钢。(侗族)

127、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傣族)

128、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傣族)

129、水深不响,水响不深。(傣族)

130、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傣族)

131、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傣族)

132、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哈萨克族)

133、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哈萨克族)

134、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哈萨克族)

135、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回族)

136、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回族)

137、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回族)

138、人心要实,火心要空。(白族)

139、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白族)

140、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白族)

141、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景颇族)

142、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景颇族)

143、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景颇族)

144、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塔吉克族)

145、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不好。(维吾尔族)

146、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维吾尔族)

147、大蛇不死,后患无穷。(维吾尔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文化】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天文历法】 土家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生物学、医药学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指导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生产与生活。 土家人的气象知识是以谚语、歌谣的形式留传下来的,如:“云朝工,亮通通;云朝西,披蓑衣;云朝南,打破船,云朝北,下不彻”、“早晨烧霞,等不烧茶;傍晚烧霞,晒死蛤蟆”、“雷公光唱歌,有雨也不多”、“东虹日头西虹雨,虹在南方涨大水”、“月亮打伞,晒破岩板,月亮生毛,雨落明朝”、“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抹腰”等都是通过对云雷、虹等天象或日月等天体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晴好,准确性高。 土家人还根据山里草木枯荣、候鸟来去、日月星辰的变化、云风雨雷电的交替来按排农时,预测气候,估算年成的丰歉。他们把世代积累的农耕经验编成山歌、谚语,口耳相传,指导春种秋收。如:“老张莫听老问哄,桐子花开要下种”、“三月逢春好盘花,满山阳雀叫喳喳,一来报知阳春节,二来摧动种庄稼”告诫人们桐树开花、阳雀欢叫的时节,也是播种时候了。又如:“清明要明,谷雨要淋”、“三伏不热,五谷不结;三九不冷,百果不很”。这是根据特定节气的气象情况来推测农业的收成好坏。 其农学知识也靠这类谚语、歌谣相传,如:“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讲的是农田要深耕细耙,这样收成才好。“深栽洋芋浅栽秧,红苕栽到皮皮上”、“宁栽秋苕,不种秋荞”,又是在传授稻秧、红苕、洋芋,荞麦的种植技巧。

骏马吃饱后仍回到木桩上,高空飞翔的鹰仍落到石崖上。 ­­ ——柯尔克孜族 谁有亚麻的种子,谁就有自己的衬衫。 ——维吾尔族 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善良的人朋友多。 ——蒙古族 母亲的宝贝是子女,好汉的宝贝是志气。 ——鄂温克族 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没有戳不穿的顽石。 ——纳西族 从跌跤中学会走路。 ——哈萨克族 如果追赶两只兔子,一只也捉不到.(俄罗斯族谚语)

英汉谚语比较研究论文方面

1英汉语言禁忌的深层文化映现13英汉对比研究分析觉得适合联系我

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一、 英汉语句差异 (一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 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 ,词化程度相当高 ,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 (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 ,就可以使译文简洁。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 +补语 ” 的意思 ,“v . + adv” ,“v . + like” “v .+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英语一个动词 ,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 ,就简洁多了。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 ,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 2 .词类差异 “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词的运用上 ” [ 3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 ,表现力极强。沈家煊认为 ,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 ,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 ,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 5 ]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 ,汉语往往借助动词 ,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 层层铺开 ,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从使用方法上来看 ,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 ,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例如:他出去迎接妈妈。He went out t o meet hismother . (汉语后一个动词在英语中变成不定式 )英语句子中 ,主要采用主谓结构。由于句中的谓语动词受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 ,句子中一般只能有一个谓语 ,它是句子的轴心。然后借用名词来表达 ,而名词之间则使用介词加以串通。所以英语中名词与介词等词类占优势。下例中英语中的名词、 介词等只能译成相应的汉语动词:He cried at the news . 听到这个消息他哭了。此外还有搭配方面的差异等。 (二 ) 英汉句法现象对比 1 .句型差异 英语表达常呈“ 浓缩性现象 ” ,汉语表达常呈“ 展开性现象 ” 。 “ 由于英民族常取‘浓缩型 ’ 的思维方式 ,喜欢将众多的信息靠多种手段集中于一个单位加以思考 ,因而表达时往往倾向于取较低的句法单位。 ” “ 而汉民族往往更趋向于把问题层层铺开 ,用节节短句逐点交代。 ” [ 6 ]因此 ,英语多用长句 ,而汉语中短句占优势。例如:We have achieved an extraordinary technol ogical capabil2ity which enables us t o seek out uni maginably distant civiliza2ti on even if they are no more advanced than me . (我们已经具备了一种非凡的技术能力 ,这种技术能力使我们搜索到无比遥远的文明世界 ,即使他们和我们一样不先进。 )英语表达复杂的意思时 ,偏爱借助连接词 (如上句中的 which、 even if )用长句连贯地加以表达。而汉语言则相反 ,侧重于用短句。如上例中 ,把一个长句分解成三个短句 ,使整个句子节奏分明 ,脉络清楚 ,正所谓“ 大珠小珠落玉盘 ” 。因此长句和短句的习惯差异在我们平时的翻译中要加以注意。 2 . 英汉句序差异 英语和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不完全相同。彭宣维统计表明 ,在主从关系上 ,英语中的因果、 条件、 假设以及时间状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 ,“ 在这一点上比汉语的表达手段多出近一倍。 ” [ 7 ]但是 ,“ 复合结构中从句在前 ,主句在后仍是汉语复合句的典型顺序。 ” [ 8 ]为此 ,彭宣维对汉语的主从复合句 (包括时间、 方式、 条件、 原因等 )的分布进行了统计 ,结果表明 , 汉语基本上是按“ 从句 -主句 ” 的方式组织。如:Please tellme when you have a p r oblem. 如有问题 ,请给我打电话。 二、 英汉语言思维差异 归根到底 ,上述词句间的差异源于语言主体间的思维差异。 “ 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 [ 9 ]翻译的过程 ,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更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一 ) 形合思维与意合思维 “ 英语句子结构比较紧凑 ,句子内部连接之处 , 一般都要用具体的词语来体现 ,也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形和 ’ 。 ” “ 汉语句子结构比较松散 , 连词用得不多 ,但意思是连贯的 ,这就是王力先生所说的‘意和 ’ 。 ” [ 10 ]形合和意合是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各自具体表现。“ 形合 ” 就是主要靠语言本身的结构手段来表达意思;“意合 ” 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关系来表情达意。英汉两种语言形合、 意合思维的差异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 )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差异 中运用抽象词的频率大大高于汉语。汉语用具体词表达的事情 , 英语中往往用抽象词:戴安娜代表了热情 ,责任 ,风度和美丽。Diana was theessence of compassi on, of duty, of style, of beauty .现代汉语中抽象词的使用也大增 ,如以“ 性 ” 、 “观 ” 、“ 化 ” 等结尾的词 ,例如:科学性、 荣辱观、 园林化等。 (三 )被动思维与主体思维的差异英语中凡是不必说出主动者 ,或者为了使方便、 叙述客观、 语气委婉等往往都是用被动语态 ,所以被动语态极其常见。相比之下 ,汉语的被动语态使用范围窄得多 ,而主动语态用得多。 三、 英汉文化差异 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类型的不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 11 ]反过来说 ,一种语言的词语数量的多寡和语义所指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异。在语言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由于语言客体的区别和语言主体心理思维的不同 ,表现在语言中必然出现某种差异甚至冲突对立 ,这种语言体现在心理上的差异即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渗透在两个语言形式的各个方面 ,在语音、 词汇、 语句、 篇章等方面都各有表现。 (一 )英汉文化有部分重叠 “ 语言的不同层次和相当层次的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内容 ,其中词是文化蕴含内容的核心。 ” [ 12 ]这种情况首先体现在概念词语上。英语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分的实体 ,在汉语文化可能不加区分 ,反之亦然。英汉两种语言概念划分很少有完全一致的 ,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亲属称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语的 uncle就可以指汉语的伯、 叔、 舅、 姑父、 姨父任何人。汉语的区分较英语细致得多。 (二 )英汉文化空缺“ 以别的语言为参照 , 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 词汇空缺 ’ 。 ” [ 13 ]所谓空缺 (文化上的 ) ,是指有些表达方式是一国所独有而别国没有。这种空缺在词语的使用上显得尤为突出。英语和汉语的俗语、 谚语、 成语、 禁忌语、 委婉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就更大了。 (三 ) 中英文化冲突 所谓文化冲突 ,有两种情况: (1)有些表达方式 ,一种语言有另一语言也有 ,但涵义刚好相反。 (2)含义相同的内容在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截然相反。正如柯平所说:“ 翻译理解中最大的危险在于原语和译语里有一些貌合神离的假朋友 ,它们的指称意义相同 ,但语用意义 (主要是喻义 )完全不同 ,甚至正好相反。 ” 众所周知的一个例子就是 pull one’ s leg (开玩笑 ) ,它的含义并不是“ 拉某人的腿 ”或“ 拖后腿 ” 。“ 观察事物的视点不同是造成英汉文化冲突的另一个原因 ” 。 [ 14 ] 如英语说 beat the enemy,汉语是战胜 (或战败 )敌人;英语 fight fires在汉语变成了“ 救火 ” 。由此可以看出 ,在互译中英文作品时一定要把握词语的文化内涵 ,出现文化冲突时切忌直译 ,否则 ,将严重损害原作的内容和精神。 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影响翻译的准确与否 ,因此 ,在翻译中必须深度挖掘词句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高度重视语言差异 ,包括语句差异、 思维差异以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特征往往反映着不同地域、民族的思维习惯差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篇1 浅探英汉委婉语对比 摘 要: 本文应用范畴和构造手段对英汉委婉语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可以了解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 文化 现象。研究英汉委婉语的异同,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应用范畴 构造手段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m源自希腊语,由词头“eu”(good)和词干“phemism”(speech)构成,意为吉利之语(words of good omen)或优雅的说法(good speech)。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我们可以了解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现象。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同社会心理和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社会的发展、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文化。 二、英汉委婉语应用范畴的对比 1.关于疾病的委婉语 生病是人们忌讳说的,因而东西方人常常用委婉语表达。在现代英语中,多用trouble婉指病,如heart trouble,lung trouble等。cancer的委婉语为“the Big C”或“long illness”,“terminally ill”。性病在英语里被称为“social disease”,“the French disease”,“certain disease”,“communicable disease”。汉语里人们把这种病称为“花柳病”、“富贵病”、“那种病”。汉语中,我们把“生病”称作“身体不好”、“身体欠安”,说“癌症”为“不治之症”。 而在身体缺陷方面,英语中婉称crippled(残疾)为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生理缺陷的)或者用disabled,the inconvenienced表示crippled(瘸子),用imperfect hearing(听觉不完美)代替the deaf(聋子),用visually retarded(视力有障碍的)代替the blind(瞎子、盲人)。在汉语中,四肢残疾称“手脚不灵便、走路不便”,偏瘫称“半身不遂”等,秃顶婉称“谢顶”,耳朵聋称“耳背、耳朵不灵”。其他的还有“挨了一下子”、“划了个口子”等代称“受伤”。 2.关于性的委婉语 从古至今,各民族对性爱及与其相关的一些说法均持谨慎态度。随着人类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开放性的说法,但其主流仍然采用回避、模糊、委婉的说法。英语中谈及性行为的委婉语有make love,to have sex with,to go to bed with etc.汉民族历来对性行为持封闭态度,谈及性行为时总是遮遮掩掩,含混模糊。汉语中表达性爱的委婉语有:同房、夫妻生活、房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在谈到性行为不检点时,英语中有free love,trial marriage,love companion,mixed singles等模糊与中性化的委婉语。汉语中则采用较严厉的贬义词抨击不检点的性行为。如男盗女娼、三者插足、寻花问柳、水性杨花等。对于妓女这一令人鄙弃的角色,西方社会给予了许多雅号,如,street walker,street girl,a woman of the town,pavement princess。谈到怀孕时,英汉两种语言均用委婉语,如英语很少直接说pregnancy(怀孕),而说be in the family way,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in a delicate condition,knitting little bootees etc.汉语则说,有喜了、要当妈妈了、身怀六甲等。 3.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古今中外,无论东西方,“死亡”都是一个避讳莫深的话题。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尽量回避“死亡”二字而尽可能用委婉语代替。虽然英汉语中都有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但其中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1)英汉表达死的委婉语在体现社会地位上大相径庭。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对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西方人笃信__,认为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故生来人人平等。英语中有一条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头衔和地位并不能免人一死。在死神面前,卑贱者和高贵者一律平等。 (2)由不同的宗教文化带来的表达差异。英语中die的很多委婉语来自《圣经》,如to go to a better place/world(到一个更美好的地方、世界),to go to Heaven/Paradise(进入天国)。汉语中,入佛门的则说“迁化、圆寂、舍生”等;对信仰道教的则说“蝉脱、羽化、别驾、遁化”等。 (3)因价值观念的不同,英汉委婉语也不同。汉语中表“死亡”的委婉语还有褒贬之分,如壮烈牺牲、慷慨就义、为国捐躯等。英语国家的民族英雄常常受人敬仰,在英语里找到一些表示为国家或事业而捐躯的委婉词语,如bite the dust/the ground,fire one’s last shot,give one’s life,kiss the dust lay down one’s life。 4.有关“低微职业”的委婉语 在英汉这两种语言里,职业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为提高某些职业的社会地位,人们往往使用委婉语加以美化。这种现象在现代英语中俯拾皆是:把maid(女仆)或housekeeper(女管家)称为domestic help(家务助手)、day-help(白天帮工)或live-in help(住家帮手);一般服务员也升级为service manager(服务管理人员);butcher(屠夫)也改称为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garbage collector(垃圾收集工)也称sanitation engineer(环境卫生工程师)。 现代汉语也有类似的职业委婉语,“理发师“成了“发型设计师”,理发店也随之改成了发型设计中心,“佣人”成了“家政人员”,“厨子”婉称为“大厨”、“大师傅”,用“服务员”代替“跟班、听差、跑堂”,“司机”代替“车夫”等。这些职业委婉语的使用一方面反映出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追求高雅的心理趋势,另一方面体现出现代人的尊重意识和平等观念。 5.关于年龄上的委婉语 英语中有关老的委婉语很多,这与其文化密切相关。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讲究独立与隐私,子女成人后即与父母分居,老人生活孤单寂寞,于是老成了生活中的一大忌。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老的委婉语。如:senior citizen,advantage in the age,the mature,seasoned man等。 同时人们把晚年称为golden years(黄金年华),养老院并非理想去处,也被婉称为a home for adults(成人之家)、a rest home(休养所)等。然而在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因为中国历来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在中国,“老”字带敬意,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人们有时还倚老卖老,以老为荣。 如什么“老板、老大、老总、老师、老师傅”等。汉语中类似“年老”的委婉语也很多,如:古稀之年、高龄、高寿、桑榆、夕阳红等。同时,中国人还常把老字放在姓氏的前面或者后面,来称呼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以表尊重,如:老赵、王老。这体现了中国重视老人的价值观,而这些在英美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可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可能截然相反。 三、英汉委婉语构造手段的对比 由于英汉民族的语言不同,两种语言在文化、语言形式和 思维方式 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英汉委婉语的差别正是由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差异所造成的,主要体现在英汉委婉语各自的词汇形态特点、语义特点和语法特点等方面。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通过语音及语法手段构成委婉语,或拼写形式的变异,达到委婉的目的,汉语却侧重于词汇手段。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1)缩略(Abbreviation):ladies代替ladies’ room,婉指女厕所。 (2)尾脱落(Apocopation):lav代替lavatory(厕所)。 (3)首字母缩略(Initiating):.代替body odor(狐臭)。 (4)逆生(Backforming):ecnop 代替ponce,婉指“拉皮条的人”。 (5)音节或字母重复(Reduplication)pee-pee=piss(小便)。 (6)音节扭曲(Phonetic Distortion)Cripes=Christ(基督)、God(上帝)。 (7)混合词(Blend word):gezunda=This object“goes under”the bed.(那东西放在床底下,即“夜壶”)。 (8)小词(Diminutive):heinie=hind end(后端,即“臀部”)。 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谢”拆开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 歇后语 法。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比如骂人时说:茶壶里的水(滚开)。 (3)换字法。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 (4)符号替换法。例如:“×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5)反义法。所谓反义就是指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如广州人把“气死我”说成“激生我”;把“笑死我”说成“笑生我”。显然,生与死是 反义词 ,这里用“生”避开了“死”。 三、结语 笔者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从应用范畴与构造手段两方面进行了比较,试图找到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委婉语不仅仅是修辞现象、语言学现象,更蕴含浓厚文化内涵、民族特征。在各个国家的日常交往及工作中,委婉语的运用极为广泛,它可以润滑和协调人际关系,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充分认识其构造手段、形式特点、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志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刘瑞琴.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篇2 浅谈英汉词缀对比研究 【摘 要】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在构词法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分析了这两种语言的词缀,通过前缀和后缀的词缀对比,会给英语教学以及英汉互译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词缀;前缀;后缀;对比 1 词缀的定义 词缀法是把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造新词的 方法 (陈,1991),也叫做派生法。总的来说,前缀起着语义功能,而后缀有语法功能。在英语中,它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法,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它在新的 英语单词 中占。在汉语中,由词缀法构成的词非常少,然而词缀化是汉语本身发展的自然趋势(吴,2001)。 2 英汉前缀对比 英汉前缀的不同反映在英语比汉语有更多的前缀。英语前缀是构词主要的成分,仅次于词根。整体来说,英语派生过程比汉语更复杂、更多样化。 英语前缀的分类 英语前缀大多只是改变词义而不改变词性,所以英语单词是在意义的基础上分类的,英语前缀可以分为九类,列举如下: 汉语前缀的分类 汉语的前缀表示语法意义,其首要功能是改变词性,这种功能相当于英语的后缀,这是两种语言最大的区别。汉语的前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是为了构词,如“老”,老婆、老大、老虎;“阿”,阿爹、阿婆。另外一类不全是语法的性质,可能会改变词性,汉语前缀根据意义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汉语前缀和其相对应的英语形式: 1)否定前缀 不人道 inhuman 非正式 informal 不科学 unscientific 非导体 nonconductor 无形 invisible 无条件 unconditional 2)态度前缀 反建议 counterproposal 亲美 pro-American 反常 abnormal 伪政府 pseudo-government 反社会 anti-social 3)程度或大小前缀 超自然 supernatural 泛非 pan-African 超音速 hypersonic 次大陆 subcontinent 准学者 quasi-scholar 4)数字前缀 半封建 semi-feudal 单边 unilateral 半人半神 demigod 单晶体 monocrystal 双音节 disyllabic 多中心 polycentric 双语 bilingual 多级 multipolar 英汉前缀的对比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推测出两种语言的大多数前缀都有对应关系。总体来说,英语前缀在不改变词性的基础上,对词根起着语义功能,而汉语前缀具有语法的功能,更倾向于语义分类。 然而,在两种语言中,由相对应的前缀构成的派生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一种语言中的派生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有着相同意义也可能不是派生词。例如,“不毛”在汉语中是个派生词,由前缀“不”和名次“毛”组成。在英语中相对应的词是“barren”,是个单词素的词。同样,英语中派生名词“non-smoker”是由一个前缀“non-”和一个名词“smoker”组合起来的,在汉语中是个名词词组“不吸烟的人”。 许多前缀具有多种意义,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即一种语言的前缀在另一种语言中具有几种意义,反之亦然。英语前缀“a-”有三种意思:a. 强调原来的意思,如await; b. 改变词性和意思,如awash; c. 非、不, atypical。在汉语中,前缀“不”可以用英语中不同的前缀来表示,如un-, il-, ir-, a-等。 3 英汉后缀对比 与英语相比,汉语中表示人的后缀比指示状态和动作等的后缀多。两种语言的后缀都是加在词根之后。 英语后缀的四种范畴 英语后缀是对原来的词的一种修饰,它改变了词原有的词性。英语后缀有四种类型:名词后缀、形容词后缀、副词后缀和动词后缀。当词根加上这些后缀后,分别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 汉语后缀的分类 与英语后缀不同,汉语后缀主要构成名词。加上后缀的词根几乎限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尤其是名词。下文选择了若干汉语后缀和所对应的英语后缀。 1)名词后缀 ①表示代理人和职业的后缀 专家 specialist 教员 teacher 银行家 banker 打字员 typist 发明家 inventor 技术员 technician 读者 reader 讲师 lecturer 逃亡者 escapee 工程师 engineer 马克思主义者 Marxist 魔术 师 magician 助手 assistant 积极分子 activist ②表示属性、状态和学说意义的后缀 灵活性 flexibility 创造性 creativity 正确性 correctness 湿度 humidity 长度 length 唯心论 idealism 相对论 relativity 社会主义 socialism 达尔文主义 Darwinism 电子学 electronics ③表示亲昵或轻蔑意味的后缀 胖子 fatty 酒鬼 drunkard 赌棍 gamester 电影迷 filmnik 2)动词后缀 人格化 personify 简化 simplify 深化 deepen 现代化 modernize 革命化 revolutionize 3)形容词后缀 男孩子气 manly 孩子气 childish 阔气 luxurious 傲气 cocky 井然 orderly 默然 speechless 4)副词后缀 油然 spontaneously 惨然 miserably 特地 specially 继而 afterwards 率尔 rashly 英汉后缀对比分析 如上所述,汉语在构成名词方面有丰富的后缀,尤其是指示人的名词。据估计汉语表示人的后缀在词缀中达到32%,在英语中只有13%。两种语言的后缀很明显的不同在于汉语后缀大多带有些许感情色彩,尤其是轻蔑意义;而英语后缀很少带有这种贬义的感情色彩。 汉语中一定量的后缀在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后缀,因此,在英语中由自由词来表达这些后缀的意思,例如桌子(desk)、杯子(cup)、石头(stone)、尾巴(tail)、泥巴(mud)。同样,当表示女性的后缀附加于对应的动词之上,整个词就代表了女性。然而,在汉语中单个词就代表了相同的意义,比如女演员(actor-actress) and母老虎 (tiger-tigress)。 后缀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加上后缀的英语派生词与加上前缀的汉语派生词相对应,比如,“lawless” 和 “fearless”分别译成“非法”和“无畏”。英语中带有指小意义名词后缀在汉语中经常译成前面加“小”的名词,如小鸭(duckling)、小猫(kitten)。有时,同时使用前缀“小”和后缀“儿”,如小罐儿(cannikin)。 4 结语 总之,科技全球化给英语和汉语提供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比较。英汉词缀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将两者相比不仅有益于 英语学习 者深刻认识两种语言,而且有益于他们丰富英汉词汇。 【参考文献】 [1]陈治安.英汉词缀法构词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1(1). [2]韩汉雄.英汉词缀比较及 其它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7).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吴东英. 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 (3). [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2010. [6]张晗.英汉构词法对比[J].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0(3).

(英语系毕业论文)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摘 要本文从谚语文化角度着手,分析谚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尝试研究在谚语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发生文化缺失时如何弥合。最终通过意译手段实现英语谚语的可译性,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实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关键词 谚语文化; 文化缺失; 意译; 翻译补偿ContentsAbstract ⅠKeywords Ⅰ摘要 Ⅱ关键词 ⅡIntroduction 1I. The Brief Introducton to Proverb 3II. Proverb Culture Factors in Proverb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 Belief Living Conditions. 8III. English Proverb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National Feature Art of Language Compensation 12Conclusion 14Acknowledgements 15Bibliography 16

谚语研究论文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提到一句中国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帖子发表后,网友vmax给我留言,问我这个谚语是否可以翻译成下面的句子。我回答他说,当然可以,但我不鼓励您这样做,主要原因是:您的译文,我们中国人看得懂,但外国人看不懂,他们根本不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如果您想让外国人也能看得懂,您就必须在译文的后面,额外增加一段注释,介绍一下《三国演义》,再介绍一下诸葛亮,只有这样,外国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个谚语,您说麻烦不麻烦?! Three cobblers are more clever than Mr. Zhuge Liang.(三个皮匠会比诸葛亮先生更聪明。) 其实,我们中国的许多谚语,都有对应的英语谚语,两者意思相同或者相似,完全可以互相代替,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翻译。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个谚语,就有一个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一行。另外一个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谚语“说曹操,曹操到”,也有对应的英语谚语,请看下面第二行。 ①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更好。) ②When we talk about the devil, he will appear.(当我们谈论魔鬼的时候,他将会出现。)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对应的英语谚语呢?我曾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中,看到过这方面的书,书名好象叫做《汉英谚语词典》(时间长了,记不清楚了),我们可以从这种词典中,查出大多数中国谚语的对应英语谚语。现在国内是“英语热”,英语图书(包括英语词典)多如牛毛,我想这种词典应当不难找到。 一个中国谚语,只有在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谚语时,我们才考虑自己翻译,不过这种情况好象并不多见。比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个谚语,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英语谚语,因此我把它翻译为: One is willing to sell, and the other is willing to buy.(一个人愿意卖,另外一个人愿意买。)

(英语系毕业论文)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摘 要本文从谚语文化角度着手,分析谚语中的文化因素,以及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尝试研究在谚语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发生文化缺失时如何弥合。最终通过意译手段实现英语谚语的可译性,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实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关键词 谚语文化; 文化缺失; 意译; 翻译补偿ContentsAbstract ⅠKeywords Ⅰ摘要 Ⅱ关键词 ⅡIntroduction 1I. The Brief Introducton to Proverb 3II. Proverb Culture Factors in Proverb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 Belief Living Conditions. 8III. English Proverb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National Feature Art of Language Compensation 12Conclusion 14Acknowledgements 15Bibliography 1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ability totranslate figurative speech was studied, using sentences con­taining metaphors, dual function words, and proverbs, aspresented in classroom workbooks. One hundred twentychildren from first, third, fifth, and seventh grades wereasked to describe the meaning of each figurative word orphrase placed in context. Responses were scored on a four­point scale indicat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hild used aliteral or figurative translation. Significant effects betweengrade levels and figurative conditions were found, indicatingthat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figurative speech proceeds alonga developmental hierarchy of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hemajority of third grade children were able to translate meta­phors and dual function words into figurative language suc­cessfully.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proverbs required a levelof comprehension that does not appear in most childrenuntil seventh grade, as suggested by recent review of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nmetaphor suggest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metaphor comprehension and Piaget's cognitive stagesof thought development (3). Piagetian theory suggeststhat children from seven to twelve years of age developa broad range of transformational skills that allows themto operate on reality, building a repertoire of symbolsand signs (8). This display of cognitive growth representsan enormous expansion of power and abstraction in thatit frees children from the literal aspects of their percep­ and Piaget suggest that the capacity for poeticusage and the ability to operate on linguistic elementsmay be the last facet of language to develop (3). Theauthors' experiences in third grade classrooms, whileobserv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igurative speechas presented in reading workbooks, revealed a wide rangeof abilities in the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and proverbs at the concrete operations period of develop­ment. Some children had an immediate grasp of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terms, while others, regardless of theamount of explanation given, could not override theircognitive ties to the literal suggests that the capacity to understandmetaphoric speech occurs at an age beyond the preschoollevel (5). An early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children's ability to understand dual function words,terms that have a joint reference in language to both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ata (1). For example, suchwords as "cold" and "warm" denote thermal propertiesand can serve a dual function in describing psychologicalaspects of people.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se termsare an elementary instance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andinvestigated the order in which children's understandingof dual terms emerg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ldrenfrom three to seven are sensitive only to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while seven- to eight-year olds demonstrate thebeginning of the ability to use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the terms. The ability to state the dual function of theterms was clearly developed in the twelve-year-old group(for example, "hard things and hard people are bothunmanageable").Further work examined the abi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to make metaphoric links, to perceive relationshipsamong disparate phenomena (6). Children, ages three tonineteen, were asked to indicate their knowledge ofliteral meanings of word pairs and then project them ontosensory domains using metaphoric skills. In contrast toearlier finding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apacityfor metaphoric association between sensory modalitiesand adjectives was evident in young recent investigation found a developmental trendtoward the comprehension of metaphors, though it con­cluded that not until the age of ten were children ableto demonstrate metaphoric understanding of dual func­tion words (12).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proverbs has been explainedby Piaget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think­ing (10). He proposed that children from nine to elevenyears of age use a simple projection of the proverb intosentences by process of immediate fusion. At this level,there is no analysis of detail in comprehending proverbs,but a general fusion of two propositions without analysisof their meanings. Piaget believed that this phenomenonprecedes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thinking, that theability to translate proverbs does not occur until theformal operations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metaphors, dual function words, and proverbs, specificallylooking at children's ability to translate classroom materialpresented in context. Context has been cited as an impor­

蒙古族谚语来源及现状研究论文

我在这里先列举一些,由于字数限制,剩下的楼主可以到,该博内有很多,还有蒙文版本,随楼主喜好啦~~以及蒙古天骄吧这张帖子中看到更多,希望对楼主有所补益希望被采纳为答案~~邀分啊邀分啊~~~(^__^)Y修养篇人须幼时教养,马须驹时训练。路途远马儿疲劳,闲言多了嘴唇疲劳。冬春二季无夏天,财色双贪乱伦理。没学问的架子大,公山羊的脾气大。财色双贪伤礼义,朝夕起风败节季。走起路来何必站,吃起东西何必舔。草栏子的门前挂上彩灯不相称,对不懂理的人说上啥也没有用。吃未熟的肉,有害于肚;说无用的话,有损于自己。自己的话应该少说,别人的话应该多听。不愿意也应说话,屋不冷也应生火。腿能到之处才可以去,话能说之处才可以说。坐在树下乘凉,应怀念种树人。好马打三鞭,变成摇头摆尾;好话说三遍,变成无益废话。吃人家香餐,应当日回敬;借人家良骥,应当年回还。说话之前考虑好,办事之前准备好。向明智的人学习,是变好的象征,默默地反省自己,是不悲的象征。借奶还黄油,借牛还骏马。不要给醉人看酒,不要给瞎牛认井。在众人当面时,注意说话的分寸;和众人走时,注意举止的适度。学善能进步,仿恶会堕落。用铁针扎的伤,痛得厉害;用和言教得话,易于接受。没有不需要翅膀的鸟,没有不需要朋友的人。狗有尾巴好,人有礼貌好。黄金旁边的红铜也发光,好人旁边的坏人也变好。想得到拥护,必须尊重别人;想得到发展,必须流血流汗。好汉虽乐前额不裂,骏马虽肥皮层不崩。树虽高大,不能没有根;人虽聪明,不能没学问。总为自己打算的人,与众人不和;总是袒护家犬的人,与邻居不睦。毛毛雨有利于庄稼,好脾气有利于团结。使者须温和,医生须和蔼。好人经得住话激,荞面经得住水和。好面耐水,好人耐心。道德篇日常生活,需要知识。脸面漆黑,心地洁白。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与其面如镜,不如心似乳。黄金被土埋,永久不变色。灾害只一时 ,道义传万年。高山跑死马,怒气可伤身。象眼球般宝贵,象鼻梁般正直。凡事只为个人利,邻里和你不和气。改下错误变明哲,改变作风成稳重。想要受人尊重则修身,想要努力做人则学习。无耻的收入,不如光彩的支出。孔雀看自己的花翎,君子看自己的行踪。没向别人牛奶里插过手指头,没向别人马群里甩过套马杆。过了河别忘桥,渡了江别忘船。温和的人受大家欢迎,暴躁的人亲骨肉也讨厌。不要象倔驴般顽固,也别象蝴蝶般轻浮。说人之前,须先检查自己的毛病。责人之前,须先修正自己的身心。森林中没有不弯曲的树,天地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与其嫌恶自己饭碗,不如嫌恶自己脾气。喝水的时候别着急,吃饭的时候别生气。吃饭不要慌里慌张,行路不要吊儿郎当。肥牛骏马多了好,闲言乱语少说好。得富贵莫忘廉耻,享幸福还念困苦。与其送礼伪笑,不如陌生不识。先方便于人,后受助于人。别希望枯树能结果,别指望自私能成事。众人中检点言行,独行时反省自己。别有了功劳往自己身上拉,别有了过失往别人身上推。别错过好事,应避于坏事。要使水清而不浊,就不要搅动静水。要安定大家的心,可不要欺压百姓。勿张扬别人的短处,莫隐瞒他人的长处。喝水不能忘其渊源,受恩不能忘掉恩人。饥饿不如饱肚,给上不如帮下。宁叫自己受委屈,不叫别人遭伤心。早晨吃的食,用劳动消化;白天做的事,晚上要反省。思在前,行在后。香糖虽甜只在于嘴里,批评虽硬有利于进步。舍弃不好的,修缮不正的,扔掉黑暗的,改正不好的。有不好的地方就说,有不正的地方就修。无论得或失,看不出其悲欢;无论喜或怒,看不出其表现。物品的好在外形上,人品的好在内心里。线长易断,言多语失。明人答话迟,深水流动慢。支援贫穷是富足之荣,真正宽心是欢乐之源。食物味香人皆欲吃,性格温柔人均爱慕。称为一个人并不难,做个真正的人却很难。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写文章笔墨美丽,扛大活意志美丽。 头脑清醒的人,总是考虑自己的毛病。说人之前,要先看看自己;行动之前,要把力量估足。要说的话,压在舌下。有窗户的屋亮堂,有修养的人稳当。心象乳汁白,舌如钥匙巧。对己伸小指,对友伸拇指。怨不能用气解,火不能用油灭。自己的错误请别人指正,脸上的污垢照镜子擦净。吃了苦头想甜头,尝了艰辛想幸福。始步走正了,会取得长进;名言照办了,会得到教养。有瞎子的地方,切忌夸眼;有瘸子的地方,莫要夸腿。与其斗力气,莫如讲和气;与其动口角,不如说道理。经常修桃树,哪有不落的鸟;有和蔼的作风,哪有不夸的人。即使学不会学问,也要学会忠厚。脾气温和的好,牲畜膘肥的好。就是生气了,切不要说绝话;即使破裂了,也不要说坏话。内心虽然疼爱,外表应该严肃。对懂事的人,用话语说服;对急躁的人,以和蔼对待。山的装饰是树木,智的根本是才学,真金埋进土里也不生锈,真理牛车也能赶上野兔。办事不诚丢掉信用居心不良失去朋友。早起能够多见一件事,晚睡能够多闻一件事。勇士帮助懦弱者,才士辅佐圣贤人。玩笑过分成吵架,交情过火成仇家。刁滑本是无能之辈的事情,忠诚才是真正丈夫的本色。嫌弃庄稼的人不得收成,嫌弃妻子的人断子绝孙。出现勾云便有雨,出现孤寡就有苦。走在野外的人没忌讳,火镰打出的火没烟尘。虽有天大的本事,父母面前也是孩子。人的亲属遍及旗县,苇草根子透过地层。叼羊的狼肥了,受贿的官浮了。吃得过饱肚皮受不了。作得过甚天理容不了。好马在养,好苗在耪。乌云迎落日,大雨将到来。雨过处有露水,佛过处有风水。睡觉养神是美气,到五台山是福气。

人须幼时教养,马须驹时训练。 路途远马儿疲劳,闲言多了嘴唇疲劳。 冬春二季无夏天,财色双贪乱伦理。 没学问的架子大,公山羊的脾气大。 财色双贪伤礼义,朝夕起风败节季。 走起路来何必站,吃起东西何必舔。 草栏子的门前挂上彩灯不相称,对不懂理的人说上啥也没有用。 吃未熟的肉,有害于肚;说无用的话,有损于自己。 自己的话应该少说,别人的话应该多听。 不愿意也应说话,屋不冷也应生火。 腿能到之处才可以去,话能说之处才可以说。 坐在树下乘凉,应怀念种树人。 好马打三鞭,变成摇头摆尾;好话说三遍,变成无益废话。 吃人家香餐,应当日回敬;借人家良骥,应当年回还。 说话之前考虑好,办事之前准备好。 向明智的人学习,是变好的象征,默默地反省自己,是不悲的象征。 借奶还黄油,借牛还骏马。 不要给醉人看酒,不要给瞎牛认井。 在众人当面时,注意说话的分寸;和众人走时,注意举止的适度。 学善能进步,仿恶会堕落。 用铁针扎的伤,痛得厉害;用和言教得话,易于接受。 没有不需要翅膀的鸟,没有不需要朋友的人。 狗有尾巴好,人有礼貌好。 黄金旁边的红铜也发光,好人旁边的坏人也变好。 想得到拥护,必须尊重别人;想得到发展,必须流血流汗。 好汉虽乐前额不裂,骏马虽肥皮层不崩。 树虽高大,不能没有根;人虽聪明,不能没学问。 总为自己打算的人,与众人不和;总是袒护家犬的人,与邻居不睦。 毛毛雨有利于庄稼,好脾气有利于团结。

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话是谚语。骏马无腿难走路,人无理想难进步。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壮丽的蓝图,要靠辛勒劳动,才能变现实;理想的树苗,要靠汗水浇灌,才能成林成材。急流碰到岩石能激起浪花,勇夫遇到困难能激出力量。狂风能卷起戈壁滩上的沙土,却不能拔掉雪山上的一棵草;一个人把生活的根子深深扎在群众之中,就不会随风飘摇。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勤奋者留下的是青春似火,果实累累;懒惰者留下的是满鬓白发,两手空空。家院里炼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浪再大挡不住鱼穿水,山再高遮不住太阳红。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

在昏君手下当将军,不如沿路向人讨饭。(蒙古族) 白马变不了原色,黄金改不了本色。(蒙古族) 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整心胸。(蒙古族) 心里脏比身上脏更脏。(蒙古族) 坚定的人,不随风摇摆。(蒙古族) 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蒙古族) 船不到岸不松桨。 千篙撑船,一篙靠岸。 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蒙古族) 要想吃肉先养羊;要想吃饭先种田。(蒙古族) 不知绳短,只怨井深。(蒙古族) 不识真货的傻蛋,把黄金说成粪蛋。(蒙古族) 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老虎屁股。(蒙古族)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蒙古族) 离开了山的老虎无能为力,离开了水的鱼儿难以生存。(蒙古族) 如果吝啬箭头,就猎不到野兽。(蒙古族) 帽子小了耳朵冷,靴子小了脚趾痛。(蒙古族) 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蒙古族) 草场好了牛羊肥,墨汁好了字迹美。(蒙古族) 没有神的地方,从来不会有鬼。(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吃苦味的盼望甜的,受灾难的盼望幸福。(蒙古族) 沟通水渠可以成江河,改邪归正可以成为好人。(蒙古族) 有弊病的人,心虚;长背疮的马,胆怯。(蒙古族) 身染疾病,须请大夫治疗;改正缺点,须请朋友帮助。(蒙古族) 松柏纵然长得好,离开了土地只能当柴烧;个人本领虽然大,离开了集体就会成傻瓜。(蒙古族) 大家动手干,赛过英雄汉。(蒙古族) 金子埋得再深不人考锈,伟 逝世再久不会磨灭。(蒙古族) 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蒙古族) 天空的美丽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群山的美丽是野果和森林;一个国家的美丽就在于人民。(蒙古族) 骑光背的马,对屁股不好;施阴谋的人,对自己不利。(蒙古族) 善良人的结局如奶法汁,邪恶者的结局是污血。(蒙古族) 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靠人家的权势来享福,不如随自己心愿受苦。(蒙古族)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多施肥料苗儿壮,苗旺自能多打粮。(蒙古族) 说的比谁都聪明,做的比谁都糊涂。(蒙古族) 说的比山高,做的比蛋小。(蒙古族) 嘴头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蒙古族)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蒙古族) 时间能获得黄金,黄金却买不到时间。(蒙古族) 时间能赚来黄金,黄金买不来时间。(蒙古族) 大雪可以封盖山岭,年龄能够压倒青春。(蒙古族) 不要把善良看成愚蠢,不要把谦虚看成懦弱。(蒙古族) 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蒙古族) 狗的肚皮能喂饱,王公的肚皮饱不了。(蒙古族) 吃屎的饿狗不知饱,吃贿的赃官不知饱。(蒙古族) 野狗不咬拉屎的,老爷不打送礼的。(蒙古族) 木炭的乌黑露在外表,坏人的污黑藏在里头。(蒙古族) 好人爱护自己的名誉,孔雀爱护自己的尾巴。(蒙古族) 奸险是万恶之端,老实是万善之源。(蒙古族) 不正当的收入,不如正当的损失。(蒙古族) 枯干的果树上,莫想摘取大甜梨;贪图私利的人,莫想做出好成绩。(蒙古族) 贪婪的心平静远。(蒙古族) 苦干的人汗水多,贪吃的人口水多。(蒙古族) 咬人的狗,牙发红;贪财的人,眼发红。(蒙古族) 贪得无厌的人,永远不会心满意足;奸险毒辣的人,永远不会回心转移。(蒙古族) 夜盗恨月明。(蒙古族) 笨汉对妻子耍威风。(蒙古族) 透过云缝的阳光分外刺眼,年纪大的老婆格外心爱。(蒙古族) 面孔好的人并不美丽,心肠好的人才真正美丽。(蒙古族) 胸怀忠诚比漂亮有钱强。(蒙古族) 不放牛奶的熬茶是黑的,不透光线的毡包是黑的,昧良心的人的心是黑的。(蒙古族) 炼铁需要有硬火,交友需要有诚心。(蒙古族) 宁要一百个朋友,不要一百个( 蒙古族) 有朋友的人,象草原一样宽广;没有朋友的人,狭窄如同巴掌。(蒙古族) 向不忠实的姑娘求爱,不如狠狠咬自己嘴唇。(蒙古族) 好女人人爱娶,好马儿人人爱骑。(蒙古族) 两座山的中间,有毒的蛇少不了;一对情人中间,挑拨的人少不了。(蒙古族) 对盛开的花朵,寒冷的天气是敌人;对亲密的爱情,离间的怪话是敌人。(蒙古族) 枯干的木头容易破裂,虚伪的爱情容易破裂。(蒙古族) 情人哭声都好听,仇人的笑脸难看。(蒙古族) 爱上的猴子也美丽,看中的角鹿也是天仙。(蒙古族) 爱上的猴子也觉标致,看中的狗熊也漂亮。(蒙古族) 喷泉的水堵不死,爱情的火扑不灭。(蒙古族) 对你亲爱的人,别珍惜你的乳汁;对大众的事业,别珍惜你的生命。(蒙古族) 一千个零抵不上一个一,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蒙古族) 没有福气的人好吃,没有理想的人好睡。(蒙古族) 爱劳动,受尊重。(蒙古族) 毛毛细雨湿衣服,流言蜚语伤好汉。(蒙古族) 肥牛骏马多点好,闲言滥语少点好。(蒙古族) 说起话来没个完,一见干活就摇头。(蒙古族)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蒙古族) 用时不爱惜,就要损坏;做时不慎重,就要失败。(蒙古族) 别困河深不渡河,别因困难不进取。(蒙古族) 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难面前不折腰。(蒙古族) 别被花言巧语哄倒,别被流言蜚语吓倒。(蒙古族) 当你最会骑马的时候,就要防止从马上跌跤。(蒙古族) 艰难时要坚强,欢乐时要谨慎。(蒙古族) 险峻的高山要警惕,曲折的道路要谨慎。(蒙古族) 虫凭蠕动寻食,人凭劳动养身。(蒙古族) 心平气和,五体安宁。(蒙古族) 无耻的人脸皮结实;无病的人身体结实。(蒙古族) 无债富裕,无病幸福。(蒙古族) 喝什么地方的水,随什么地方的俗。(蒙古族) 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蒙古族) 为自己的狗护短的人,跟邻居合不来。(蒙古族)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 敬父别忘叔,敬母别忘舅。(蒙古族)

满族服饰研究论文

你去看看这个链接吧,是关于民俗服饰的。

清朝皇室服饰解析清代皇帝的便服的衣料多选用单色织花或提花的绸、缎、纱、锦等质地。无论是织花、提花,多采用象征吉祥富贵的纹样。如团龙、团寿、团鹤,寓意“幸福”、“长寿”;蝙蝠、团寿字、盘肠、绶带纹样,寓“福寿绵长”,因蝙蝠谐音“福”、盘肠谐“长”、绶与“寿”同音。再如,用“”字或万年青花与灵芝头组成的纹样称“万事如意”;葫芦颈上系彩带,与“”字合称“子孙万代”文饰,因葫芦是爬蔓植物,连续接果有连绵繁衍子孙,永远不断的意思。 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穿不同的服装,头上要戴相应的冠帽。皇帝的冠帽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冬朝冠面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为玉草。皇帝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朝冠有冬夏之分。冬朝冠呈卷檐式,用海龙、熏貂或黑狐皮制成,外部覆盖红色的丝绒线穗,正中饰柱形三层金顶,每层中间饰一等大东珠一颗。环绕金顶周围,饰以四条金龙。金龙的头上和脊背上各镶嵌一颗一等大东珠,四条金龙的口中又各衔一颗东珠。夏朝冠呈覆钵形,用玉草、藤、竹桥编制。其顶亦为柱形,共三层,每层为四金龙合抱,口中各饰一东珠,顶上端一颗大东珠。另在冠檐上,前辍金佛,嵌十五颗东珠,后辍“舍林”,前饰七颗东珠。吉服冠,顶子为满花金座,上端一颗大珍珠。常服冠,黑绒满缀红缨,红绒结顶。 皇帝穿朝服时要戴朝珠,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的朝珠。朝珠由一百零八颗东珠串成,每二十七颗东珠又用四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做“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两串绿松石珠串,称为“纪念”。朝珠的构成,有着特殊的含义。一百零八颗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盘红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皇帝佩戴朝珠,还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腊朝珠,祭日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而东珠朝珠作为天地与人间的纽带,为皇帝专用。 皇帝在穿戴服饰中,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朝带有两种,一种用于大典,为明黄丝织带,带上有龙文金圆版四块,中间嵌蜜石、东珠;一种用于祭祀,带上用四块金方版,嵌以束珠及各色玉、石。朝带并有垂带物品,即左右佩盼、囊、隧、鞘刀等。吉服带与朝带颜色相同,形制相似。带上的四块金版嵌珠宝随意,带端的一版角带扣,列左右的二块有环,以佩带玢(音fēn)。带上拴的荷包也格外讲究。满语称荷包为“法都”,是满族人喜欢的饰物。满族旧俗,无论男女,穿长袍系腰带,带上都拴“活计”,荷包是活计之一。它是由满族先世出猎或游牧时随身带的“囊”(一种皮质的饭袋)演变来的,同切割用的鞘刀、点火用的火镰、擦汗用的手帕等同为出猎的必备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游牧、狩猎变为固定的居住与耕种,这些活计就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变为装饰。清代皇帝的活计更是质地精良,制作精美。在绸缎上绣各种图案,与衣服相配。荷包上绣的纹饰有“五谷丰登”(正月)、“五毒”(端阳节)、“鹊桥仙会”(七月)、“丹桂飘香”(中秋)、“菊花”(九月初九重阳)、“葫芦阳升”(冬至节)、“甲子重新”、“万国咸宁”(大年三十)等,以应节景。 清代皇帝的衣料由内务府广储司拟定式样颜色及应用数目奏准,对缎匹长阔尺寸、质地、花样、色泽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档案中的“敕谕”多次记载要求官局所织缎匹“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色泽鲜明”,如质量不合格,需补赔罚奉或受鞭责。内务府画师设计画样格外精心,发往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江宁织造负责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负责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杭州织造负责织造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 皇帝穿衣也有不顾典制而随心所欲的时候。按规定,皇帝吉服为最高的等级明黄色,皇子嫔等人的龙袍是香色(秋叶色)。典制中虽然服饰的颜色有等级、身份的差别,但乾隆却明确表示喜欢香色。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除夕,乾隆皇帝要在宫中神祖供像前行辞旧岁礼。是日晚,他照例沐浴更衣。当四执库太监捧出明黄色龙袍时,他却下旨要穿“香色刻丝黑狐面龙袍”。并且说,这件龙袍“着寻常日少伺候,留至每年十二月三十日沐浴后再伺候,以后每年是为例”。如果换了别人,穿着不符合身份的服装,肯定有违制之嫌。皇帝金口玉言,为所欲为,不受制度限制。另外,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衣冠服制遵循古礼,可他在许多宫廷绘画中都以汉装出现。他曾说过,他的汉装像不过是“丹青游戏”。宫廷绘画多是写实的作品,水平再高的画家也不敢为皇帝画像张冠李戴。由此可知,宫廷生活往往被政治化,更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宫内设有尚衣监,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饰,又有专门的衣服库,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还有一大群随时侍侯皇帝更换衣服的太监们。皇帝一天之中多次更换服饰,有时一天内更换二至三次。

1)政治制度,法律建设的完善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衣食住行等 (3)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4)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5)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30年间增长了倍。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电脑,电视等的普及

1)政治制度,法律建设的完善(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衣食住行等(3)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4)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5)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30年间增长了倍。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电脑,电视等的普及 追问没有像“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前面那几课的么?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