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自我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6-29 05:21:10

关于自我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自我管理,主要体现的是自主管理,体现在习惯方面上的。

自我管理是属于心理学领域的文章,我建议是可以直接去看看心理学进展这本期刊,找下合适的文献看看,学习学习

彼得·德鲁克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预言这个群体将成为新型社会的主导群体。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难以监督,因而组织效力将取决于组织成员能否对自身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首次发表于1999年的这篇文章中,德鲁克对“自我管理”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机会。以前,人们的选择很少,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比如一般来说农民的儿子也会当农民,工匠的女儿会嫁给另一个工匠。甚至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的知识工作者还指望着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做职业规划。而今天,人们只要有雄心和智慧,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从何处起步,都能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攀上事业顶峰。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应该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把自己放到一个能对组织和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位置上,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警觉和投入,一有恰当的时机就设法改变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容易取得成就,这是个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在德鲁克看来,许多人只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而对于自己擅长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也就更谈不上利用自己的所长了。因此,人们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文中德鲁克列出的几个自问自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自我: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是如何工作的?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属于何处?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德鲁克认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的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德鲁克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专注于自己的长处,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不能胜任的领域,因为从无能到平庸要比从一流到卓越需要人们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一个人的长处具有独一无二而且基本固定的特点,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如此——虽然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德鲁克的忠告是: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 价值观是自我管理中最后必须要问的问题。个人的价值观应该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否则人们工作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沮丧,自然也就干不出成绩。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虽然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自己的长处很少出现矛盾,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却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而在面对这种冲突时,价值观应该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德鲁克谈到他早年在做投资银行业务时工作得非常出色,但认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并不在此,于是虽然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他还是毅然辞去了那份工作,去从事自己认为更值得贡献毕生精力的事业。 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就能够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该身属何处,并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贡献。此外,人们还要认识到共事者具有不同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必须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后,德鲁克认为,在知识工作者的寿命一般已经超过组织的寿命、人员能够自由流动的今天,人们还应该及早发展第二兴趣,管理好自己的后半生。他预言,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将掀起人类事务中的又一次革命。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1][苏].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自我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1][苏].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三 《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摘要: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情绪及情绪管理的概念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增强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团体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等策略,使大学生能够有效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常常会出现失落、沮丧、空虚、焦虑、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丧失理智的举动。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作为 教育工作者应该加以关注。 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1、情绪易冲动且复杂多样 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得容易感情用事。这种冲动性的情绪尤其在群体中往往会变得更激烈。大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表现出去个性化,降低责任心。 2、情绪的波动性和弥散性 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积极高昂,有时消极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同时,大学生的情绪还有较强的弥散性,一种情绪一经产生,就可能越出原先的对象而扩散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他们把自己的情绪赋予外物,转移到 其它 事物中去,而且其情绪余波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使他们有时很难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3、情绪的矛盾性和文饰性 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得含蓄、内隐。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尽情地得到倾诉,这种感觉有些是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有些则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这种压抑来自何方,只觉得自有一种不满、烦恼,有一种空虚感、孤寂感。这与大学生具有的丰富情感是相矛盾的,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又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异常情绪,如焦虑、忧郁、骄傲、愤怒、嫉妒等。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1、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萨洛维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的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 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一般来说,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接纳与受欢迎的基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性,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在制度的建立、课程活动的安排、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够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2、增强大学生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其价值,我们要了解、接纳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几种方法。 (1)心理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这个概念最初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年提出,他的 名言 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状态产生影响,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心 理学的实验表明,当一个人静坐时,默念“喜笑颜开”之类的语句,那么他的心里面也会产生一种乐滋滋的体验。 (2)适度宣泄法。当大学生遭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时,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放松。如可以尽情地向至亲好友倾诉,或是通过 体育运动 、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但是,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3)合理情绪疗法,即ABC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一般我们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反应,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造成的反应。我们需要首先认清引发情绪的根源,也就是我们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ABC理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组织团体辅导活动,有效疏导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更正确地评价自我,并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适的能力,从而具有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主动 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团体辅导,提前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干预,能够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 4、营造良好环境,稳定学生情绪 进入大学之后课余时间比高中多了很多,学习也不像高中那么紧张了,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或者沉迷于 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等到毕业时才追悔莫及。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学生情绪的稳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找到集体归属感,让学习、生活的意义得到升华,一些不良情绪容易被释放,使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也在活动中发展了自我。 总之,情绪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潜能开发,并有助于人的自信心的建立。大学生需要觉察自己和他人真正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烦恼,对自我进行恰当的评价,确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参考 文献 [1]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叶素珍 曾振华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艳新 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9。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四 《大学生浮躁情绪原因及其管理》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但是当今社会的特殊化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爱情问题,还有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压力都使得大学生这个浮躁的群体更加难以管理,本文就从大学生浮躁情绪的来源和管理方式做一些分析。 大学生浮躁情绪管理就业 一、造成大学生浮躁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脱离 大学生一直是生活在校园里长大的孩子,对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认识随着年龄的和知识面的增长而增长,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好像就已经认清楚了自己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所带来的落差感,而产生浮躁和不安的情绪,更有胜者开始自暴自弃。就像网络上出现的大学生不去上课的原因是:上了不一定能听懂,听懂了不一定考,考了不一定过,过了不一定毕业,毕业了不一定找上工作。在这种无限放大的悲观情绪的影响下,学生会不断的加深浮躁的情绪,最后有时候会导致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2.社会大环境的恋爱观失衡,攀比严重 我们经常在大学比较集中的地方看到学生们成双成对,莺莺燕燕的女学生和三三两两的男学生搂肩搭背,或者卿卿我我,一对对大学生情侣们迫不及待地享受爱情的甜美,在他们的观念中,爱情这东西已经是一种随时皆可抛的一种需求品,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观念促使学生们有一种尽情挥霍青春的洒脱。而在同学之间攀比现象也很严重,一个宿舍中,如果有多数有对象,那么剩下的那几个少数就做不住了,在这个大环境崩塌了的小社会中,纯情似乎显得那么的飘渺,少男少女们攀比的开始交往,看谁玩的大胆,谁放的开,殊不知,这些在大学期间留下的阴影将是他未来人生中最不得谈起的一段往事。在学校附近应时而生的各种钟点房和招待所得生意也就火了起来。产生大学生恋爱观念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学校方面教育管理出现漏洞。一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目标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方面管理上的缺失;二是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够,很多老师仍然将自己和学生放在对立面上,有种各扫自家门前雪的感觉,下课转身就走,像完成任务一样,走的是混工资的套路。学生本应该最亲密的辅导员工作也做的不到位,有和没有差不多,这都是问题的来源。 3.“围城”心理作祟 在校学生难免会跟自己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长或者乡党们进行经验上的交流,在谈话期间,普遍现象是,已工作的学生经常有一种对现状不满的抱怨交流给在校学生,他们总幻想着跳槽,换一个新工作,但又担忧找不到更好的,所以在校生听了以后也会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毕业了也没有一个好点的工作,现在是拼爹的时代,是走关系的时代,进而不思进取,因为往往有那么几个家世比较好的人工作比较好,于是他们也就开始学会了往更好的围城里奔往的想法,不脚踏实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时常感觉压抑,想发泄,但又迷茫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宣泄。于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就走进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希望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所谓的公平,借此来宣泄情绪,平静自己。 二、如何做好大学生浮躁心理的预防和克服工作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现代生活压力的多元化现象的出现,教育部对于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让他们能够以平成心态安稳的读完大学,进而更好地学好知识,为他们能够稳健地迈出走向社会的步伐是现在学校所面临的一大任务,我们力图从现状中寻找成因所在,探究对大学生教育指导的有效办法: 1.给学生更多去 社会实践 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机会,从而根本上改观学生的懒惰习惯 大学生浮躁的一大成因就是感觉大学生活平淡无聊。作为咱们新社会这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八零后和九零后们,他们的生活没有战争的洗礼,缺少生活的锻炼,他们一直被家长们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是父母亲对于自己未完成的事业的一个希望,父母亲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只力求他们能够好好学习,超越自我,过的幸福。然而一路被铺的平坦的一马平川的生活道路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缺乏了乐趣,三点一线式的基础教育和中学生活,在他们走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打破这种平淡了这么上时间的单调生活。于是浮躁情绪自然就困扰着他们。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打零工,做义工,暑假期间当家教,参加学校社团,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填满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实践中懂得背负责任,独自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克服盲从和浮躁。 2.兴趣引导、确定任务、建立目标、集中精力学习,克服浮躁情绪 通过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去,这样让学生能够乐于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克服浮躁情绪的主要办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兴趣引导和建立目标。 首先,是调动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做好学生兴趣的引导工作主要落在教学老师的身上,一位优秀的老师,他必然应该有他吸引学生的地方,在一所大学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是有的老师讲的精彩,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讲课的娓娓道来,听课的如饥似渴的接受着知识;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睡倒一大片,老师讲的没精神,学生学得没兴趣。所以说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 教学方法 的科学化是吸引学生的王道。老师们必须在教学之余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因为很多学生都认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其次,是设定目标让生活充满意义。科学、合理地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目标,让他们自己去为达到目标而学习,这样哪还有学生去浮躁。 3.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减少学生茫然无措的就业心理 完善社会就业公平机制,是对我们国家教育制度和企业用人制度提出的一个要求,毕业学生迫切的需要一个公平的,透明的企业用人制度,尽量让学生毕业以后都能有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而且满意的工作,给学生一个恰当的步入社会的门槛,让他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做就是解决了在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在校学生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我之外,再无他想。 参考文献: [1]高留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 [2]庞龙.大学生浮躁心理现象探析[J].魅力中国,2010,(17). [3]董朝宗.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情绪管理相关论文 2.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2000字 3.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4. 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5. 关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关于自我意识论文的参考文献

意识本身包含着感性意识,知觉和知性。而“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比意识本身要丰富得多,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高级阶段。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问题,另一个是自我意识的真理性的问题。前者构成现象学中第一部分“意识”的主题,后者则在“自我意识”部分中表现出来。但是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前者表明了自我意识真理性问题的必要性,后者则进一步地论证了这种真理性的实质。 意识是如何发展出自我意识的?黑格尔说:“自我意识是从感性世界和知觉世界的存在而来的反思,并且本质上是从他在中的回归。”它并不是和意识不同的另外一种意识,而就是意识的本质或“真理”。自我意识是作为人的内在标志,它使人扬弃了单纯的被给予性即自然规定性,也扬弃了自己作为对象的外在独立性,从而自己规定自己、自己扬弃自己。人之所以不同于一切物,物不知自己为物,而人知自己为人,这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可以以自己为对象,自我观照、自我命名,并且自知其长、自知其短。一、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问题 “意识”包括三个章节,分别是“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知觉;事物和幻觉”以及“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在意识形态的这个阶段里,意识是一种对象性的意识,也就是作出自我和对象的区分并且以对象为归依的意识。而意识所力图把握的真理,则是对象性的真理。但是,意识在这一阶段最终经验到的结果,却是自我意识。因此,黑格尔关于意识的现象学的章节是由意识如何成为自我意识的问题,即意识如何意识到它自己是自我意识这一事实的问题所主宰着。在第八章 “绝对知识”的开篇,黑格尔把“意识”阶段中的三个章节分别概括为三个规定:“第一,对象是直接的存在或事物一般。——这相当于直接的意识;第二,对象是向对方的转化(Anderswerden),它和意识的关系,(或为他存在和自为存在),即受到意识规定而有了规定性(Bestimmtheit),——这相当于知觉;第三,对象是本质或作为普遍的东西——这相当于知性。”这三个章节的对象作为全体,黑格尔称之为“由普遍通过规定到个别的推论(推移)或运动,以及相反地,从个别性通过扬弃了个别性或者通过特殊规定到普遍的推论或运动。”就是说,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方法,就是在把握对象全体的过程中反思到自身。但这是自然的意识,在读完了整个现象学的之后,站在哲学意识的高度回顾自己的起点时作出的简要结论,我们可以先从论述意识的三个阶段开始,然后再提出自我意识过渡问题的解决。 第一,直接的对象也即感性的确定性。意识是一种对象意识,它所寻求的知识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最初作为意识的对象性知识的,就是感性的确定性,而它的对象就是那最直接的东西——感觉印象。一方面,感性确定性的知识好像是最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它又好像是最真实的知识,因为意识在感性阶段,对于它的对象不做任何省略或修改,完全按照对象的完备呈现来把握对象。但是,这样的知识恰恰是最抽象也最不可靠的,因为感性确定性呈现给我们的对象不过是在具体时间和空间中的“这一个”对象(它分别表现为“这里”和“这时”),离开它向我们呈现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这一个”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规定的对象就是知觉的事物。对于知觉来说,最真实的东西就是事物。事物是由诸多特质(Eigenschaft)组成的,而特质来源于感性确定性阶段的印象。因为在共相中,知觉具有把握共相的能力,而事物具有肯定的普遍性的一面,所以知觉意识能够把握感性的共相,而意识则应该进一步扬弃这种共相的感性残余,在无条件的、超越感官的共相中认识对象的真理。 第三,普遍的对象即知性的超感官世界。意识在这一阶段从把握事物的真实的知觉上升到了把握对象本质的知性。知性意识的对象乃是无条件的共相,它是对知觉事物的感性条件的彻底扬弃,“只是自为存在的极端那一面” ,而与它相对立的是非存在。黑格尔认为,这个自为存在的极端并不与它的对立的一面即非存在相联系,否则它就是有条件的、非本质的。这样一个无条件的共相,可以称之为一个超感官的世界。通过对这个超感官的世界的把握,意识最终在这个对象的完备性中过渡到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真理性的问题   在自我意识的这个新形态中,黑格尔认为,意识所寻找的确定性真理,已经不是意识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如果说,在第一部分中,对于意识而言,真理是对象的确定性,并且最终指示着一个自在的对象,那么“这种自在反而证明它自身仅仅是为他物而存在的一种方式;这种抽象的、自在的对象的概念扬弃其自身于经验到、认识到它的过程中;而这种确定性消失其自身于真理性中。” 自在的东西为之而存在的这个“他物”,就是意识,“经验到、认识到”自在对象概念的过程,就是意识自身的运动,而对象的确定性就消失于自我意识的真理性中。因此,对于自我意识来说,它的确定性与真理性是一个东西——自我意识自身。不过,自我意识同样也有它的对象,黑格尔称之为“作为静止的统一或自我的知识” 。而自我意识作为认识这个对象的主体,本身表现为一个把握对象,把握知识的运动(“知识的运动”),黑格尔称之为“概念” 。那么主体与对象的同一性其实就是概念与对象,知识的运动与知识的同一,其中概念不过是作为统一运动的自我,而对象则不过是作为静止的统一的自我。因此,自我意识的对象不是别的东西,而就是自我意识本身。 那么自我意识是真理吗?我想是的,从欲望经过争取承认的斗争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这个范围内的第三个阶段的普遍的自我意识,这样的自我意识是自由的自我意识,把自己提高到对存在的普遍性认识,即属于一种全体的自由的意识,也就是一种理性。这样一种自我意识,能够达到“自在自为”状态的,一定是经过自身内部的辩证运动,从而实现了自我完满性和目的性。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真理性和辩证性。自我意识并不是纯粹的主观认识,它虽然是一种“自为“的行为,但它是以一种”非我“的存在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逐渐摆脱主客观的直接分离对立,在意识自身内部进行一场自我的斗争,然后得以完善,外化为一种初步的理性。 三、无限性 在探究意识向自我意识过渡的问题以及自我意识的真理性两个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这两部分所共同构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无限性”这一思想。这一无限性,就是真正能动的、没有任何界限的“力”,只有它才能成为自我意识本身的最内在的根基。黑格尔描述了这种无限性:“这个单纯的无限性或绝对概念可以叫做生命的单纯本质、世界的灵魂、普遍的血脉,它在一切场合下都不被任何区别所模糊,也不为之中断,它本身毋宁就是一切区别,正如它是一切区别之扬弃,因此它以自身的脉搏跳动而又寂然不动,它自身震颤而并无不安。” 然后开始出现了“自我意识”这个概念:“无限性或者这种纯粹自身运动的绝对的不安息,即凡是以某种方式、譬如说作为存在而被规定的东西,毋宁都是这个规定性的反面,这种情况虽然已经是前此一切阶段的灵魂了,然而只有在内在东西中它自身才自由地显露出来。现象或力的转换本身已经将它表现出来了,但是它首先是作为解释而自由地显露出来的;并且由于它最终对意识而言才是对象,才是它之所是的东西,于是意识就是自我意识。”这段话表明,自我意识的无限性结构早已经是“前此一切阶段的灵魂”了,它作为“生命的单纯本质、世界的灵魂、普遍的血脉”,而从感性确定性起,经过知觉和知性,一直都在暗中推动着整个意识的经验过程,但“只有在内在的东西中它自身才自由地显露出来”,也就是只有在超感官世界中才显露出来。但最初还只是作为知性的主观“解释”而显露出来;只有当这种解释突破了主观限制,而进入到主观和客观、自在和自为、意识和对象的互相转化或自身颠倒时,那无限的结构才成为了“为意识的”对象,而意识在这种情况下也才成为了自我意识。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全部主题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自我意识。他非常强调意识的自立自为,希望最初的意识能够冲破重重障碍,克服感性和知觉状态的主客观含混不清或对立,实现一种重新的确认。结语:自我意识,首先由一种自我的主观性经过反思,过渡到一个普遍的客观性,继而在同自我对应的其他主体身上重新发现自己,之后才能返回自身,与作为精神的它在的自然达成和解,实现辨证的“纯粹的、同自身相关的统一”。这种统一首先是在意识的自我反思经验中形成的,从最初的意识和认识,上升到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不断完成和演化,循序渐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限性”思想对理解自我意识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核心作用,这种无限性,应该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灵魂与生命。 参考文献: 黑格尔,1979年:《精神现象学》上卷,第66页;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自我意识发展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形成独立自信的自我,对大学生获得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自我意识;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

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

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

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

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

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

(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

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自我的标准,过多关注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导致的自我不确定性是烦恼的重要来源,而健康和成熟的自我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坦然地接纳自己。因此,实现由外在评价标准向内心评价标准的转化,才能获得对自我的信心和个人成长的愉快体验。

(二)独立于社会压力,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常常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应该认识到,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成熟和独立的自我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人也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本着这样独立于社会压力的理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论文

自我管理的相关文献论文

大学里进行自我管理很有必要,因为大学有大量的课余时间,不像中学阶段有详细且紧凑的课程表。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社交娱乐和休息时间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时间管理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一些手机应用小程序例如日历和待办事项表等都可以成为你的好帮手,比如在手机日历上标出活动安排,在待办事件表上将已完成的项目钩掉,将大的事项分成若干小事项,以便更易于管理。 大学里学习仍然是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上,要学会快速记笔记。记笔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能力,不论是在课堂上、阅读中还是将来的工作会议中,都用得上。记笔记,要学会从大量的信息中抓取要点进行记录,而不是将所有信息都誊抄下来。这需要你在听或读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快速消化所获得的信息。通过大学期间不断的练习,你将能够做到这一点。大学里除了课堂学习,更多的要学会自学,自学更多的是靠自己去阅读学习,所以要利用各种资源多读相关书籍、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如果你的阅读能力差,是非常有必要去训练提高一下的,因为阅读的能力是学习中的基础能力,也是关键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建议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能力,练习可以参考我曾用过的“精英特快速阅读训练”,练习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大学阶段,可以给自己培养一个兴趣、或者学会一项你感兴趣的技能也很有必要。无论是摄影、音乐、绘画还是写作等等,大学里的闲暇时光只要你充分利用起来,总能学会一点。学习一项技能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能够拿得出手。通过这些技能,你或许还能认识一些朋友。如果学得好,还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获。

自我管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要想发展,必须善于自我管理,知道自己的位置处于哪里,才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取得更高的成就。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可以视为与自我的关系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历史上的伟人——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都很善于自我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成为伟人的原因。不过,他们属于不可多得的奇才,不但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天资,而且天生就会管理自己,因而才取得了不同于常人的成就。不论我们身处低谷,亦或者处在事业发展阶段,我们都必须得学会自我管理,才能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人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思维的。人们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对所采取的行为、手段及结果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然后发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壮志,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不妨了解下 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当你身处事业的巅峰,回想当年,你会发现 自我管理 在你前进的道路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工作 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要知道自我管理——李嘉诚 通过自我管理,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控制权,同时也就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我们有能力进行自我管理的,这种尝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满意度,而且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积极性,改进绩效,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自我管理,让我们保持正确的心态,本着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一个目标,积极地对工作进行规划,包括时间的安排,节奏的控制,次序的调整等等。 通过自我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自我激励能力,对工作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会因此经常处于比较紧张的工作状态。但“张弛有度”的节奏才是有持续竞争力的,因此,通过成功的自我管理可以使我们身心愉快地完成工作,激发我们的潜能,主动地开展工作,改进绩效,提高效率。 生活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爱默生 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在生活中合理分配每一分每一秒,形成高效的生活习惯,让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通过自我管理,不断实践和更新,用最少的精力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时间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资源,但是时间本来不是被管理的对象,能够管理的恰恰是我们自己,通过自我管理来 管理时间 ,提高效率,实现自己的目标。 调节自己的人际关系。身处社会上,相信大家也不会想孤独地活着,人是群居动物,因此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相当的重要。朋友是一面镜子,俗话说物以类聚,优秀的人通常也会跟优秀的人处于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检视,相互帮助,形成社会化的群体,有益于我们的学习与成长。而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自我管理必不可少。 目标与期望的成果。我们在生活中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例如一位成功的父亲,或者其它。树立好切确的目标,通过自我管理,让自己产生更大的激励,贯穿生活的整个环节,使我们的生活获得最佳的效益。在目标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会遇上不少的挑战,同时也能看到自己期望的成果,这样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有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迎接更多的挑战。 形成榜样。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而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最好的榜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孩子会不自觉地去学习我们的思想、行为。孩子通过榜样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从实际生活中了解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加上我们有意地培养,让孩子更有信心独立自理。 学习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集体教育离不开自我管理。几十名学生组成一个班集体学习,光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是无法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班集体的主人,加深学生对集体工作的积极性,让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有机体,要有集体的荣誉感,让班集体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一般来说学生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影响,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正是让学生学习起积极作用的重要内因素。让学生们学习自我管理,可使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快乐成长。 培养学生独立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有用的人才,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合格的人才呢?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想要成为社会上合格的人才,必须要有独立完善的个性。何为独立完善个性?就是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生活自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独立个性,有利于学生自我解决学习中遇上的各种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成为有个性的“社会人”。 自我管理重要性总结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每时每刻都在运用着自我管理对自己进行激励与调节,这是属于自发的自我管理,而优秀的我们应当对自己进行有目的且有意义的科学自我管理,让我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促使我们的成长。自我管理重要性一文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学会自我管理,成就自己。

关于自我保护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个体安全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论文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各地方也纷纷建立“大学城”.学校有逐渐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的趋势。

优雅偏僻的教学环境在方便高校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学生失联或发生意外的事件层出不穷,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时营造安全稳定校园环境的基础和前提,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塑造,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1]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重要保障。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都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如果不提前预防或者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阻碍。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和溺水事故等情况在逐年上升。这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失、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个体安全问题类型

大学生的安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和信息安全。其中每一类别又有许多细的分支。对于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更加有针对性。

1. 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是最总要的。进入大学阶段,学生都已成年,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已成熟,但安全意识淡薄,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人身安全威胁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总是浅显的认为只要在校园里就是安全的。例如寝室违规电器的使用,会造成火灾给学生在人身伤害。再如,现在许多高校为了改善校园环境,在校园里挖建人工湖,学生很容发生溺水事故。种种因素都是学生人身安全的潜在威胁。其次还有地震、泥石流、水灾等自然灾害的不可抗力也是学生出现人身安全问题的诱因。

2. 财务安全利益的诱惑往往是各类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大学期间相对独立,有部分学生独自背井离乡在外地求学,父母对学生的财务管理较少,基本每个大学生都可以自主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等各项费用。但财务的.管理往往出现疏漏,例如寝室财务被外人盗取,寝室成员自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手段取学生的钱财。

3. 信息安全随着互联网事业的高速发展,世界已经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学生的信息。学生信息的泄露往往存在很大的隐性威胁。例如有些学生的身份信息或者手机号码被盗取,不法分子可以伪装成学生本人或者好友对周围人进行。一些企业和销售人员取学生信息,给学生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进行招聘、推销、招生等骚扰行为,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三、大学生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 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意识淡薄是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安全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在个体安全中出现财务丢失和信息泄露等情况都是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的。

2. 安全教育实效性不足目前的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开会、发放安全手册等常规的安全教育形式。学生们很难在其中获得有益的安全知识。单一的讲座和乏味的说教不能唤起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安全教育活动实施后没有及时跟进调查反馈,无法知道学生在接受安全教育之后是否在意识和知识层面对大学生安全问题有新的提升。

3.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除了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需要增强外,高校的学生管理也有待提高。在制定和执行学生管理规定时一定要对学生安全问题有所侧重。

(1) 学生寝室管理制度不严格学生寝室是高校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灾区”.火灾和偷盗等情况时有发生,给学生们的人身安全和财务安全带来很大威胁。有的学校学生任意晚归或不归,个体在校外的安全难以保障。一些规定缺乏对学生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有的仅仅局限于批评教育,学生很难感受到制度的威慑力。

(2) 学生离校管理制度不严格学生离校管理制度松散,学生可以随意离校,不和辅导员请假,也不和监护人沟通。学生在重大节假日离校率和返校率不及时上报,造成学生管理者无法掌握学生动态,一旦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处理时就处于被动局面。且事故责任划分不清,给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3)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严格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严格导致学生任意妄为。日常行为规范给学生带来的约束力不够。例如学生在走廊里随意打闹,平时课余生活中经常与社会闲散人员为伍,种种不良的行为都容易造成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一些校规校纪仅仅覆盖学生在校的行为规范,却轻视了学生的校外行为。

四、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主观能动性入手,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思和安全意识。完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开展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实行制度时要跟进检查,将安全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安全教育工作当成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之,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服务学生需要,为学校管理学生提供便利。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弹性空间。发现问题集中解决,平时要监督把控,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学生构建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兆玮,陈沙沙 . 辅导员如何做好 90 后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 工作研究 [J],2011.

[2] 蒋夏宁 . 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 扬州大学学报 [J],2003.

[3] 胡如朝 . 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2010.

人要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独立自主,还要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这才能更好的生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会保护自己优秀 议论文 5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保护自己(一)

我们已经步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已经走在了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美丽国家的大道上,但是,我们社会中仍然还是在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学会保护自己仍是最基础的要求。学会保护自己,这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具有的意识。我们通过新闻阅读可以了解到,现今在幼儿园发生的一系列恶劣事件每每让人触目惊心。

之前的携程幼师喂孩子芥末事件,造成孩子不断的上厕所。这两天北京的红黄蓝事件,黑暗的重云压在了我们心里,我们还能够信任幼儿园的 教育 吗?信任幼师吗?说实话,对于环境的改变我们需要做很大的工作,但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我们自身要加以重视,强化我们自身的意识。学会保护自己,我们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要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行为会给他们造成伤害,让他们学会拒绝。并且要教育引导他们主动诉说在幼儿园或是父母亲人不在身边时发生的事情,有趣的,害怕的,不开心的等等,树立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只有切实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才能有效的减少来自他人的伤害。

学会保护自己不仅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更是对他人的负责。以我们最常见的交通规则来讲,由于交通事故的频发,禁止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法律规定中。不仅仅是酒后驾驶,疲劳驾驶,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等都存在隐患。近期国家发布了2017交通事故合集车祸现场的有关视频,许多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往往并不是驾驶员,而是路上行人,副驾驶座位上的同志。当我们看到路上的孩子被车撞飞时,刚刚做完检查的孕妇血流满地时,内心是多么痛恨,后悔。所以,为了他人的健康,我们也要高度引起重视,学会保护自己,从遵守法律规则开始,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警惕,加以防范。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许多隐患。

银行卡密码被盗,钱财损失,或是被信息,我们要高度提防,防止自己的信息泄露造成一系列不必要的后果,遇到有关于自己身份信息,家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三思后行,多问几个为什么,确定安全在去做。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有有效的保护自己,才能保证1的存在,后面才能出现无数个0,创造更多的财富。学会保护自己,不仅仅是一句 口号 ,更多的是行动,将行动进行到底。

学会保护自己(二)

自我保护是一个人必须要学会的.不会自我保护,等于身边没有了替你阻挡危险的“保护伞”,等于没有了安全感.所以,一个人,特别是像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少年,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下面,请看我学会自我保护的历程吧.

记得那是我七岁时的事情了.那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郊外游玩、野餐.就在距离我们野餐地点的几百米处,有一片特别美丽的花丛.自从第一眼看到这个花丛起,我就不停地寻思着怎样才能说服爸爸妈妈去那里玩儿.终于,机会来了——我们吃完午餐后在到处走走,于是,我抢先来到了花丛里.

花丛真是美丽极了,紫色的蝴蝶花,黄色的喇叭花,红色的野玫瑰,白色的茉莉花,把我包围住了.在这花的海洋里,我在一块大石头前边赏花.这时,我一点儿也不知道危险正向我步步逼来.

也许是我赏花时手舞足蹈的举动惊动了一条蛇,那一条蛇正向我爬过来,站到了我身后的那块大石头上.感谢上帝啊!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转过身来——我想采一点蝴蝶花.这时,我发现了它.只见它向我吐着蛇信子,卧在大石头上.顿时,它那恶心的样子让我充满了厌恶,本能地把手中的几朵花扔(砸?)向那条蛇.歪打正着,正中了它的信子.这一扔可不得了,于是,它马上站了起来,瞪着我.我突然想起电视上说过:蛇站立起来往往表示着它要进攻了.想到这,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逃命啊!于是,我十分快速地把牛仔裤的裤腿放下(怕被蛇咬),一股无形的力量汇聚在我的脚下,犹如千万匹骏马在我的脚上驱动着,让我飞奔了起来.“跑啊跑啊,再快点儿,别被咬了.”我就这么想着,跑到了大人们身边,气喘吁吁的说着:“蛇……蛇,有蛇!”爸爸笑着问:“哦,长什么样的?”我说出了它的特征.证明它是无毒了以后,我才放心了.

这一件事确实是有些险,尽管已经证明了那条蛇是无毒的,它站起来只是向我示威,但直到现在我还是有些后怕.仔细一想,这都是因为我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所造成的.一是这种花丛里都会有许多虫子、蛇等动物,很危险;二是那条蛇出现使我用花去砸它,这样激怒了它,不过幸好那蛇是无毒的,假使它是眼镜蛇之类的话,我哪里还能在这里写这篇 作文 ?所以,我还是欠缺了自我保护意识,这点需要改正.所以,我还是那句话:自我保护是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的.

学会保护自己(三)

在生活中,往往潜伏着一些诱惑性的危险,他们就像幽灵,飘荡在我们的身边。稍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如买彩票,吸,当明星等各种诱惑,都让我们走向歧途。一些人就因为被诱惑而后悔莫及。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沉着冷静,学会解决问题。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妈妈和爸爸告诉我:“儿子,我们都要出去办点事,有人来了不要开门,我们带了钥匙。”我顿时兴奋无比,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知道了,我会好好看家的,你们快走吧!”爸爸妈妈带上门就下楼了。我心想:哈!没人管我了,我就来一次大闹天宫。

我飞快地拿上了零食桶,就跑到电脑前去了。正当我和同学开行的聊着天地时候,突然,传来一阵阵敲门声,我心想:谁呀?我跑到门前问:“你是谁?”一个陌生的声音传过来:“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叫我带你出去吃饭,我就是你昨天见到大叔!”我疑惑了,我昨天没看见过一个叔叔啊?难道是坏人?”我就试探着问了一句:“我妈妈昨天考了试对吗?”那个叔叔连忙说:“对对,是考过试!”我害怕起来:“我妈妈昨天没考试,是坏人,那该怎么办呢?”我脑子里闪过了电视上类似的事情,我想:“一定要冷静,不能慌张,可怎么办呢?”正当我焦虑的时候,我的眼睛瞟过了电脑屏幕:“对了,我还在和同学聊天,可以向同学求助!”我就对门外的人说:“我知道了,我换一下衣服再出来。”那个陌生人回答到:“好,我等你。”我想像这陌生人得意的笑容,我不禁笑起来,我再次到电脑前,和同学说明情况,并叫他来假装我妈打电话。我准备出门时,突然来了电话,我故意回答的大声点:“好,我知道了。”我就读外面人说:“我爸爸妈妈说准备回来,不麻烦你了,要不要进来坐一坐?”那个陌生人惊慌失措地说:“不用了,我先走……”

事后爸爸妈妈都夸我于是机智,冷静。这件事告诉我门一个道理:遇到这种事先要保持冷静,再想出办法,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地。

学会保护自己(四)

生存,这两个看似两个普通的字眼,却蕴含了无数深刻的哲理:广阔草原上奔腾的白羊摆脱着灰狼的追击;北极雪地下,游动的小鱼摆脱着海鸥的侵袭;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学会生存。

记得那一次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凌公塘游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和同学们到大桥镇政府坐223路公交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凌公塘!我们在河边捉蝌蚪、扔石头……可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玩腻了,来到杨晨羲家吃泡面、看电视……

转眼间,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我们该回家了!杨晨羲告诉我们向右边亭子那走,坐236路公交车!可一下楼,我们就不知往哪走!边上的树木被微风吹动着,听见袁彬钰忐忑不安喊道:“哎呀,我们迷路了,这下可怎么办!”单诺雪着急得都要哭出来了!

我们在马路上东窜西窜,早已不知所措!阳光照到了我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的光明!这时,一位穿着白色衬衫的叔叔正朝我们走来,我们万分高兴!我迫不及待地冲向那位叔叔问路:“叔叔,请问这附近有公交车站台吗?”我激动地问。“有,一直向前走就到了!”叔叔回答说。这时,我的心中仿佛有一个小太阳在燃烧着,大家露出了微笑,旁边的小草树木随风舞动,仿佛在为我们打气呢!我们立马加快了脚步,一直向前冲去!“看,那有个公交车站台。”李思彤喊道。我们飞快地跑了过去,心中美滋滋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本以为有希望了,可没想到,那只有85路夜班车,没有236路公交车,我们一边走一边伤心地流泪!“啊,那是我老妈的工厂!”袁彬钰激动地喊道。我们便让她给她妈打电话。“喂,老妈!我和同学在你工厂楼下……”袁彬钰耐心地解释着。不一会儿,阿姨下来了,告诉我们回家的路线!“先直走,再右转……”听了这些话,我们高兴地跳了起来,击了个掌,头也不回地向前冲!经过2个多小时的步行,我们终于回到了各自的家!真是虚惊一场!雄鹰之所以能主宰蓝天,是因为它有不断

追求的精神;狮子之所以威震山林,是因为它有勇往直前的勇气;鱼儿之所以能游遍大海,是因为它们有避重就轻的本领。所以,我们也要在社会中慢慢学会生存,因为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学会保护自己(五)

每当打开记忆的大门,都会不由得停留在那一刻……

记得那天下午,我跟同学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人对我打招呼:“小朋友,放学回家啦?”我点点头,拉着同学赶紧走。当我回头时,我发现那个叔叔一直跟在我们身后。

走到半路,那个叔叔对我同学说:“小朋友,你不认识我吗?我是你爸爸的同事呀!今天你爸爸加班,叫我来接你!”然后又对我说:“你是她的同学吧!走,跟你同学一起!”说着拉着我们的手就要走。我与同学互相看了对方,小声地说出了那个词——人贩子!我同学的爸爸和她说过自己要出差,让同学在家好好听话。就凭这一点,就能知道他在说谎。怎么办?老师说过每当独自上学、放学时在脖子上戴个哨子,遇到了人贩子就吹响它,但是我的哨子忘在家了,我同学又没有哨子,前面过个红绿灯就到我家了,距离下一个绿灯还有20秒。我灵机一动,假装我爸给我打电话:“喂?老爸,你来接我和我同学是不是?好,我知道了。”自导自演结束后,我拉起同学的手,对那个叔叔说:“我爸爸来接我们了,谢谢你!人贩子!”这时绿灯正好亮了,我带我同学一路狂奔到我家。此刻,我多么得意,我不但保护了我,还保护了我同学!

学会保护自己优秀议论文5篇相关 文章 :

1. 关于自我保护的作文精选5篇

2. 以学会保护自己为话题的作文4篇

3. 保护自然的优秀作文精选5篇

4. 关于学会自我保护作文4篇

5. 学会生存的议论文作文精选5篇

6. 关于学会生存的议论文作文800字5篇

7. 学会放下议论文5篇

8. 我家的安全故事征文优秀作文精选【5篇】

9. 关于学会生存的议论文作文600字5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