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研究孔子的论文目的和意义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15:00:06

研究孔子的论文目的和意义怎么写

"恭,宽,信,敏,惠"是实施学校人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对待教师的管理上,实施"孔子"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的思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孔子提出的"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当今校长管理学校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它是校长实施人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选择我们学校的杨校长就努力实践着这五个字就说"敏"(勤勉,奋勉)吧!杨校长工作勤勤恳恳,毫不懈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同心干他经常与学生谈心,让校园管理紧扣学生的心弦他能为六年级徐丹阳同学报考"杭外"的思想波动,屈膝长谈两个多小时,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疏通,他与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异常的融洽;他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文明,卫生弯弯腰"的榜样——见到塑料袋,纸屑便立刻捡在手里丢入垃圾箱;他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而早晨健入校园的步伐却时常率先而至……他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热情工作着,他坚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全校师生的心田,用辛勤的汗水去美化学校——这共同学习,工作的乐园!再说"宽"吧!杨校长在管理中坚持以宽容为本,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讲究民主,校务公开,广纳贤言,对与自己政见不同者,提意见者虚心相待,做到了包容宽厚,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个性,放飞老师们的理想和激情,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时常给教师以人文关怀,让学校给教师以家的感觉,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组织"打红五"比赛,组织舞会,组织登西山比赛,组织师生拔河,组织班主任休假学习等等当然杨校长从不姑息错误,该批评就严厉批评,但都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犯错误的人,使其改过自新,轻装上阵,投身于学校的工作,使学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成为享受教育幸福的和谐乐园,这样最终形成了新型的宽严适度的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爱之,能勿劳乎 "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有力保证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学校人际关系的主体,因此构建和谐人文校园首先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意识,即在教育全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成为全体学生衷心信赖的亲密伙伴,学生则是以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存在教师要时时,处处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真心实意地去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厚爱处于暂时后进状态的学生;教师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行动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因人而异"地展开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倦"教导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毕生最基本的美德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人曾向小学著名教育家王企贤老师取经,王老师回答说:"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对学生付诸无私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如果把友谊比作财富,那么就教育同学们珍惜这份同窗之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青少年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真的同学们要关心与自己同窗读书的伙伴,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美好的同学友情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这句话教导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与同学相处,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团结互助,是打造健康和谐的同学关系的重要因素 "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的师生道德追求是营造和谐人文校园的长远之计孔子在追求普遍性仁爱的过程中,就曾经说过:"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个体基础学校的校长,老师,同学乃至家长,都应该做到修身养性,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如:学生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我把他洗干净;下课过路时发现地上有一片纸,我拾起来;孩子提出要向希望工程捐款,我鼓励他支持他;上洗手间看见一个水龙头还在漏水,我拧上它; 放学时教室里灯还亮着,我关上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遇上外地客人问路,我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带领他……相信校园内的人们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都从小事中践行自己的道德素质,校园的人文文化也将更加和谐,校园的人文品位也会更加高尚,校园的人文和谐将长久不衰

提起孔子的思想,也许是受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以及十年文革时期对孔子的大肆批判的影响(如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厌烦、排斥乃至有意无意的疏远然而,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谁也不能阻止有着蓬勃生命力和真理性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在经历了长期的肯定和倍受瞩目,又经历了近代以来的否定批判和倍受冷落鄙弃之后,历史的车轮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春天;而孔子的思想在经历了如此长期、复杂和坎坷的遭遇后,也迎来了她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她正在逐步地为新时代的人们所了解、熟悉和关注,透过她饱经风霜的脸庞,我们渐渐读懂了她那深沉、忧郁而又闪烁着睿智光辉的眼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历史的辩证法吧在现代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还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应用?或者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对现代教育有过和仍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各方面的论述和考察,比如教学目的和内容、治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的影响及历史评价,从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孔子的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  关于孔子的教育目的,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文章《论孔子》中曾给予了简洁明确的论述,那就是“他的教育,主要是使学生通晓古代的典籍(文),熟悉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社会制度及贵族的威仪(礼),有艺术修养(诗、乐),并特别注重贵族的道德实践(行)”  孔子的教育内容又包括哪些方面呢?主要是四方面,即“文、行、忠、信”孔子教的“行”“忠”“信”是属于宣传奴隶制的道德规范方面;而整理古典文献,则是孔子教学内容属“文”的一面那末相比之下,这几方面的内容中哪一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呢?孔子主观上认为文化知识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只是占据比较不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一工作客观上对中国文化传播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比在行、忠、信方面要大的多可以说,以后历代推传的六经,基本上是经过孔子和他的后学不断整理、补充和发挥而流传下来的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矣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按艺即六经)折中于夫子”  孔子主观上认为“文”在他的全部思想中占比较不重要的地位,相对来说更为推崇“行”“忠”“信”,也就是政治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践行,这是孔子的本意然而后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穷经”中去特别是到了汉代,由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一跃而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取得了其他各家无可比拟的优越地位,而儒家思想和典籍也自然成为选拔和任用官吏的唯一标准于是读书人为了搏取功名,便不能不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和钻研六经中去而由于当时的经学译著又特别繁多,面对浩繁的经书,一个人从小时起跟老师学习经书,即所谓的师法,再到后来自成一家之言,往往直到年老方能穷尽一本经书这也就是所谓的“皓首穷经”这也是汉代及以后历代朝廷官吏以老年人居多的重要原因这种风气流传深远,直到宋代才得到一些改观可以说,历史跟孔子开了一个大玩笑,而这又决不仅仅是一个玩笑中国近代贫穷落后、被动挨打,被列强肆意践踏和分割的屈辱历史的出现,我想应该与这一风气与现象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而这又绝非孔圣人的本意后人却非要将这笔帐算到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头上,这对孔子来说,真是未免有些太不公平了  在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及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后,下面让我们谈一下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治学态度方面的问题,而这其中有许多光辉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汲取的  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及历史评价  可以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无论是在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在教育目的上,它所规定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始终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们坚定信奉的金科玉律;而在教学内容上,孔子所整理的六经则成为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标准从西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明清的八股取士,其考核内容无有例外虽然在某些朝代和历史时期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秦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门户和等级选拔任用官吏),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其作用和影响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孔子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内容是消极的乃至反动的正如陈景磐先生所说,“就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它乃是维护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总的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民主的、进步的、积极的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且在隋唐时期形成了著名的“东亚文化圈”,其核心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在推动东亚诸国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功不可没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使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志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甘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文化人,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浅谈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不仅以其伦理道德思想著称于世,而且,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独到之处以往,有些学者认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但笔者以为,孔子并不保守,其呼吁“克己复礼”、称赞周礼“文哉”、盼与周公梦中相见等,只是他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特殊方式  在孔子时代,国民政治观念在诸子中普遍存在所谓国民政治,简单地说就是打破贵族政治垄断当时,春秋诸侯国的内政由许多大家族垄断而国民政治思想反对垄断,主张刑无等级,法无贵贱,黜陟开放孔子顺应了这种趋势,主张用人应该更器重“先进于礼乐”的“野人”他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子弟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于别人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那样指责人主不慧、环境不公,把升迁的希望多寄托在他人身上在孔子的鼓励下,子路敢称治“千乘之国”;冉求称能治“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公西赤虽自谦,不敢称为一国之宰,但也给自己安了个为祭祖礼仪做赞礼的重要角色子贡凭“货殖”本事游走列国,声望不下诸侯孔子以这种国民政治意识传及后世,无数平民书生自我砥砺,不惧权贵、敢斗恶势力,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说,孔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等级开放,更要求知识分子们主动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  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  诚然,从形态上看孔子的表现似乎有点保守,对等级的开放表现不够激进但他侧重于人的精神的开放、人格的开放,把精神、人格与身份、财富分开,只以个人的修养论高下,其内涵、角度、层次及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应当说大大超越他人对周礼等级制,孔子也有实质性的削弱周礼虽为道德而设,但道德寓于特权之中,贵族们以彼此尊重特权为守道德孔子凸现周礼中的道德层次,用人格平等的道德代替人格不平等的道德他强调等级中的高低上下只是角色不同,无人格上的贵贱,并且主张君主在道德关系中履行义务更应该主动,“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虽然没有提出废除特权,但其强调的人格平等精神,为从根本上消除特权打开方便之门孟子后来能说“途之人可以为尧舜”,并以一介儒生,不顾人主之尊,敢对诸侯王“色勃然”、辞锋激烈,无疑是受到孔子精神的感染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论根据如此看来,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来彻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义:当孔子三度至卫时,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先前卫灵公宠爱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传给南子的庶子。于是,嫡长子蒯聩便企图暗杀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谋杀计划未成,而卫灵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后勃然大怒,欲弑子蒯聩。蒯聩逃亡至晋,卫灵公便与晋国宣战。就在卫灵公想要请教孔子有关兵阵之事时,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学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隔天孔子便感慨万千地离开卫国。现在灵公过世,蒯聩又不在国内,蒯聩子辄便继承公位,是为卫出公。但是,就在此时,蒯聩亦在晋军护送下回到卫国,父子便为了争夺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里十分伤心!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便对子路不厌其烦地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由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立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德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罚的大司寇,他怎会不知道严刑峻罚立竿见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无耻”的社会隐忧,所以才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才是经世济民的正途!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况孔子教学的项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见于《论语· 述而篇》)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的性情养成非常重要。《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使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使人进退得宜,进而可以立身于世;乐,可以使人养成完美的人格。顺道一提,孔子曾经这样称赞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从“论语”书上看来,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孔子与中华文化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恢复六经的正统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翼谋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宋儒朱熹曾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与世界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截止到2007年6月,国外开办的孔子学院(学堂)已有156所。[2]孔子的思想也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霍尔巴赫、莱布尼茨、休谟、魁奈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自然神论观及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说:“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目的怎么写的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六)论文的基本内容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七)论文写作的方法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八)论文写作的步骤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我们可以帮你。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研究意义是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交代,简单来说就是文章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今后的本学科或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就是研究意义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其实就说明文章的研究内容是有价值的,但是研究意义的写作也是应当有所侧重的,意义的写作应当更加倾向于体现研究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和推动作用,这里需要作者注意区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的不同之处,研究目的主要交代清楚做这项研究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对研究成果的预期,研究目标则更为具体一些,如通过研究构建某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方法,获得某某规律,揭示某某机理等等。作者写作研究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把握,一个是研究的理论意义,另一个就是研究的实际意义,常见的研究意义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理论意义就从本学科理论发展角度来阐述,实际意义既要从工作实践的角度阐述,工作实践活动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等等,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其中。研究意义的写作也会在开题报告中用到,因此把握研究意义的写作至关重要,以上对研究意义的写作要点汇总,希望对广大作者的写作有所帮助。

选题意义和目的作为毕业论文重要的组成部分,好又多论文网认为: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恭,宽,信,敏,惠"是实施学校人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对待教师的管理上,实施"孔子"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的思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孔子提出的"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当今校长管理学校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它是校长实施人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选择我们学校的杨校长就努力实践着这五个字就说"敏"(勤勉,奋勉)吧!杨校长工作勤勤恳恳,毫不懈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同心干他经常与学生谈心,让校园管理紧扣学生的心弦他能为六年级徐丹阳同学报考"杭外"的思想波动,屈膝长谈两个多小时,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疏通,他与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异常的融洽;他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文明,卫生弯弯腰"的榜样——见到塑料袋,纸屑便立刻捡在手里丢入垃圾箱;他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而早晨健入校园的步伐却时常率先而至……他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热情工作着,他坚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全校师生的心田,用辛勤的汗水去美化学校——这共同学习,工作的乐园!再说"宽"吧!杨校长在管理中坚持以宽容为本,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讲究民主,校务公开,广纳贤言,对与自己政见不同者,提意见者虚心相待,做到了包容宽厚,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个性,放飞老师们的理想和激情,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时常给教师以人文关怀,让学校给教师以家的感觉,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组织"打红五"比赛,组织舞会,组织登西山比赛,组织师生拔河,组织班主任休假学习等等当然杨校长从不姑息错误,该批评就严厉批评,但都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犯错误的人,使其改过自新,轻装上阵,投身于学校的工作,使学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成为享受教育幸福的和谐乐园,这样最终形成了新型的宽严适度的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爱之,能勿劳乎 "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有力保证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学校人际关系的主体,因此构建和谐人文校园首先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意识,即在教育全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成为全体学生衷心信赖的亲密伙伴,学生则是以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存在教师要时时,处处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真心实意地去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厚爱处于暂时后进状态的学生;教师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行动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因人而异"地展开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倦"教导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毕生最基本的美德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人曾向小学著名教育家王企贤老师取经,王老师回答说:"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对学生付诸无私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如果把友谊比作财富,那么就教育同学们珍惜这份同窗之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青少年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真的同学们要关心与自己同窗读书的伙伴,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美好的同学友情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这句话教导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与同学相处,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团结互助,是打造健康和谐的同学关系的重要因素 "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的师生道德追求是营造和谐人文校园的长远之计孔子在追求普遍性仁爱的过程中,就曾经说过:"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个体基础学校的校长,老师,同学乃至家长,都应该做到修身养性,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如:学生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我把他洗干净;下课过路时发现地上有一片纸,我拾起来;孩子提出要向希望工程捐款,我鼓励他支持他;上洗手间看见一个水龙头还在漏水,我拧上它; 放学时教室里灯还亮着,我关上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遇上外地客人问路,我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带领他……相信校园内的人们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都从小事中践行自己的道德素质,校园的人文文化也将更加和谐,校园的人文品位也会更加高尚,校园的人文和谐将长久不衰

研究孔子的论文目的和意义

儒家思想控制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几千年,几乎成了基因里的传承记忆,很多国人现在不知何去何从,社会思潮趋向也无所谓主流非主流,是该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找找方向了。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他有众多弟子,如子贡、子路、颜渊等。被后世尊为“亚圣”的孟子是他孙子孔伋(字子思)的弟子。

一、教育思想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2、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二、意义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的言论著作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文献整理: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诗歌创作:相传孔子作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诗歌。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

一、以“仁”为核心的人文道德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可以说“仁”是儒家学派的精髓,同时也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者,爱人”的平民思想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直接来源,在儒家的思想中,认为众生平等,无贵族与庶民之分,因此教学也不应有阶级之分,而应为民众所共有。孔子开私塾之先河,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自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教育不再受阶级、政治等因素的制约,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扩大了受教人群,为我国古代开创了平民受教的先河,提高了平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且主张“学而优则仕”,与此后的科举制度一起使平民百姓也有为官治理国家的机会,为我国历史上培养出一大批贤人君子。二、以“启”为核心的循循善诱教导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众多弟子“性将近”而“习相远”,“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每个人的性格品行不同,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也不应该用统一的学习方法去对待。《论语》中曾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冉有所问相同,而孔子答而不同。正是因为孔子认为冉有胆小,应鼓励他勇敢行事,而子路行事果敢,应约束他不要贸然行事。为师者,应在日常交往中了解学生的不同品性,“听其言而观其行”“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不到学生努力想明白而不可得时不要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要表达而无力言语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的积极思考,在他还没有努力思考或想要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而应让学生先有自我思考,有自我表达的意愿时,再去适当地加以指导,使之如愿表达自己的想法。纵观《论语》,皆为孔子与弟子的言谈构成,有问有答,通过讨论来进行教育。三、以“慎”为核心的谦虚严谨学风的教育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正确对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才是学习知识应有的智慧。这不仅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同时也是真正获取知识的基本前提。只有明确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够有针对性去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对待学习,就要有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方面的缺失,反而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与渴求。找出自己知识的局限与缺失,实事求是,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四、以“乐”为核心的敏而好学态度的教育思想相对比来说,学习要算的上一件辛苦的事。如若不是兴趣所在,学习则会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孔子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兴趣所至,而学习则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认为,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把学习当成乐趣的人。对学习有兴趣的人,学习就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自然就会比知道或爱好的人更容易学习到知识。把学习视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对其产生兴趣,“学而不厌”,焉能有不成才的道理。连孔子自己都是学习兴趣的实践者,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而后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家。孔子认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论语》在“学而第一”开篇中便写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真正地把握知识,不是会让人很高兴的吗?“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所表现的也是一种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视作好像是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只有深入其中,学习到知识,才是人生一件快事。意义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处处都闪现着教育哲理的光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普世价值,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实践与理论中找到借鉴,受到启发。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目的怎么写初中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来彻底了解孔子“正名”的涵义:当孔子三度至卫时,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先前卫灵公宠爱夫人南子,想要把公位传给南子的庶子。于是,嫡长子蒯聩便企图暗杀南子以保公位。不幸谋杀计划未成,而卫灵公得知此一消息之后勃然大怒,欲弑子蒯聩。蒯聩逃亡至晋,卫灵公便与晋国宣战。就在卫灵公想要请教孔子有关兵阵之事时,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学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隔天孔子便感慨万千地离开卫国。现在灵公过世,蒯聩又不在国内,蒯聩子辄便继承公位,是为卫出公。但是,就在此时,蒯聩亦在晋军护送下回到卫国,父子便为了争夺公位而反目成仇。孔子看在眼里十分伤心!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便对子路不厌其烦地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由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立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德治,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罚的大司寇,他怎会不知道严刑峻罚立竿见影的效果呢?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无耻”的社会隐忧,所以才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才是经世济民的正途!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况孔子教学的项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见于《论语· 述而篇》)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的性情养成非常重要。《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使人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使人进退得宜,进而可以立身于世;乐,可以使人养成完美的人格。顺道一提,孔子曾经这样称赞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不厌、教不倦,使孔子成为中国的“大成至圣先师”。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多至三千人,从“论语”书上看来,他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孔子与中华文化孔子虽为诸子之一,但“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本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学说治天下,西汉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论而以“无为”治国。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恢复六经的正统地位,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翼谋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宋儒朱熹曾叹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与世界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截止到2007年6月,国外开办的孔子学院(学堂)已有156所。[2]孔子的思想也对世界其它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霍尔巴赫、莱布尼茨、休谟、魁奈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自然神论观及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美国文明之父”爱默生说:“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恭,宽,信,敏,惠"是实施学校人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对待教师的管理上,实施"孔子"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的思想策略是必不可少的孔子提出的"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当今校长管理学校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它是校长实施人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选择我们学校的杨校长就努力实践着这五个字就说"敏"(勤勉,奋勉)吧!杨校长工作勤勤恳恳,毫不懈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同心干他经常与学生谈心,让校园管理紧扣学生的心弦他能为六年级徐丹阳同学报考"杭外"的思想波动,屈膝长谈两个多小时,让学生得到精神的疏通,他与学生的感情也得到异常的融洽;他给全校师生树立了"文明,卫生弯弯腰"的榜样——见到塑料袋,纸屑便立刻捡在手里丢入垃圾箱;他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而早晨健入校园的步伐却时常率先而至……他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热情工作着,他坚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全校师生的心田,用辛勤的汗水去美化学校——这共同学习,工作的乐园!再说"宽"吧!杨校长在管理中坚持以宽容为本,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讲究民主,校务公开,广纳贤言,对与自己政见不同者,提意见者虚心相待,做到了包容宽厚,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个性,放飞老师们的理想和激情,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时常给教师以人文关怀,让学校给教师以家的感觉,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组织"打红五"比赛,组织舞会,组织登西山比赛,组织师生拔河,组织班主任休假学习等等当然杨校长从不姑息错误,该批评就严厉批评,但都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犯错误的人,使其改过自新,轻装上阵,投身于学校的工作,使学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成为享受教育幸福的和谐乐园,这样最终形成了新型的宽严适度的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爱之,能勿劳乎 "的师生,生生关系是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有力保证教师和学生是构成学校人际关系的主体,因此构建和谐人文校园首先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意识,即在教育全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成为全体学生衷心信赖的亲密伙伴,学生则是以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存在教师要时时,处处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真心实意地去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厚爱处于暂时后进状态的学生;教师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行动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因人而异"地展开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倦"教导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毕生最基本的美德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人曾向小学著名教育家王企贤老师取经,王老师回答说:"要说有什么经验嘛,也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爱,爱你所从事的事业,爱你所教的学生"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对学生付诸无私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如果把友谊比作财富,那么就教育同学们珍惜这份同窗之情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青少年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真的同学们要关心与自己同窗读书的伙伴,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你的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温馨美好的同学友情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这句话教导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多从自身寻找原因与同学相处,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团结互助,是打造健康和谐的同学关系的重要因素 "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的师生道德追求是营造和谐人文校园的长远之计孔子在追求普遍性仁爱的过程中,就曾经说过:"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个体基础学校的校长,老师,同学乃至家长,都应该做到修身养性,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如:学生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我把他洗干净;下课过路时发现地上有一片纸,我拾起来;孩子提出要向希望工程捐款,我鼓励他支持他;上洗手间看见一个水龙头还在漏水,我拧上它; 放学时教室里灯还亮着,我关上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遇上外地客人问路,我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带领他……相信校园内的人们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都从小事中践行自己的道德素质,校园的人文文化也将更加和谐,校园的人文品位也会更加高尚,校园的人文和谐将长久不衰

孔孟的民族观及其当今价值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孟对中国人的思想有着久远而重大的影响,研究孔孟的民族观对于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界对孔子民族观的研究较多,而有关孟子民族观的研究则较少。因此,笔者试图对孔子民族观中倾向于少数民族的部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是前人很少涉及的;同时,笔者会对孟子的民族观进行初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孔孟民族观的异同,论述孔孟民族观的影响及其当今价值。 一、孔子的民族观 孔子对以周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非常推崇,明确表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以下所引《论语》仅注篇名)然而,孔子并没有因此而歧视少数民族,而是有着较为健康、平等的民族观。学者大多认为,孔子的民族观有如下两个特征。 第一,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习俗、文化上的,是后天造成的。管仲最主要的贡献是在“中国不绝若线”的情况下,拯救了华夏文明。孔子对此评价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孔子指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衣着打扮方面:少数民族披发,汉族束发;少数民族左衽,汉族右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不同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并没有本质区别,是后天的习惯让人们有了不同的样子,少数民族与华夏族的区别也是如此。孔子的文化本位是华夏文化,尤其是以礼乐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周文化,所以虽然孔子的祖先是商代人,但他还是坚持“吾从周”。 第二,孔子反对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战争,主张通过文化和制度建设来解决纠纷。反战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卫灵公曾向孔子询问战争方面的事情,孔子很不高兴地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一次,季氏要攻打属于东夷系统的小国颛臾,对此孔子强烈反对,还把帮助季氏攻打颛臾的弟子子路和冉有狠狠批评了一顿。“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在孔子看来,首先要秉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原则,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都过上公平、幸福的生活,这样自然就会让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对别人产生吸引力,也就可以和别国、别的民族搞好关系了。其次,仅有物质文明还不行,还要“修文德以来之”,在物质文明之上,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尤其是礼乐制度。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一定不是通过武力和压迫别人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实现的。 笔者认为,学者们的这些总结是准确的,但过于强调华夏族在文化上的优越性会给人造成一种孔子不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错觉。实际上,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相当程度的肯定,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有某些共同的道德要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孔子认为,有三件事情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要坚持的,即日常居家有礼貌,做事情兢兢业业,与人交往讲求忠心,这是不同人类文明所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并不是华夏族所独有的。很多“大华夏主义”的人认为,只有华夏族才有礼仪道德,进而歧视少数民族,并以此来解释《论语》,这是极端错误的,而且不符合孔子的本意。 第二,孔子对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好感,多次想要到少数民族地区定居。“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孔子想去少数民族地区定居,有人说那里文化水平不高,孔子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公冶长》)孔子的“道”得不到施展,想要坐着小木筏子流浪于沿海地区,大概也是指去少数民族地区,他甚至连跟随自己的人都选好了。倘若孔子对少数民族没有好感,倘若孔子认为少数民族不懂礼仪道德,孔子会想去少数民族地区吗? 二、孟子的民族观 相比之下,孟子的民族观更加系统,影响也更大,我们将孟子的民族观总结如下。 第一,和孔子一样,孟子也认为少数民族和华夏族有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族群的文化都和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因此不能把一个族群的文化盲目照搬到另一个族群。孟子在和白圭讨论税收时曾经提过貉族的情_,认为他们的社会组织没有华夏地区复杂:“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孟子·告子下》)没有可以定居生活的城池,没有大型宫殿等土木建筑,没有祭祀祖先的宗庙,也没有华夏族那么繁琐的祭祀祖先的礼节;不像华夏族的国家那样定期往来,互送礼物,举行宴会;统治阶层人数少,机构简单,不像华夏族那样有复杂的官僚系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和生计方式与华夏族不同:“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 (《孟子·告子下》)貉族所在的北方地区降水量稀少,天气寒冷,不适合发展农业,只能从事畜牧业,唯一的农作物是黍。在这种经济水平之上,只能发展相对平等、简略的社会组织,也只能收取二十分之一的少量赋税。孟子认为,不同族群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因此统治者不能把华夏族的情况盲目照搬到貉族,那样会加重貉族的负担;也不能把貉族的情况盲目照搬到华夏族,那样会让华夏族的礼乐文明无以为继,进而造成“去人伦,无君子”的严峻局面。 第二,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个民族,不应该看血缘和地缘,而应该看文化。孟子说,从地缘和血缘来看,舜和周文王都是少数民族。舜的活动范围在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只能算是东夷,周文王的活动范围在西方少数民族地区,只能算是西夷,他们都不是华夏族的人。然而他们“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受到广泛的爱戴,他们走的都是以仁义统治天下的大道。孟子又说,有一个叫陈良的人,从血缘和地缘来看,他是楚国人,不能算作华夏族的人,然而他喜欢“周公、仲尼之道”,来到华夏地区学习,而且学得特别好,很多儒家学者都不如他。孟子对陈良的评价很高,认可他是儒家学者,并认为他是“豪杰之士”。以上都说明,孟子并没有以血缘和地缘来划分族群,而是通过道德和文化来划分。 来源:人文天下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家族衰败而逃到鲁国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这部书中,它也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实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论语·公冶长》)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雍也》)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既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也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这种双重的哲学思想,与他所处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形态有关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论语》又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从而又使他的思想陷于自相矛盾之中 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但我们还不能认为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 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3,关于教学的思想 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 3)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 4)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 2)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 3)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4)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而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 2)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当然,这不是说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而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论语·阳货》所载:"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是无声胜有声 3)要相信学生会超过教师,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泛爱众而亲仁"怎么才算博爱大众呢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较优秀的的就有七十余人,这些人沿着孔子确立的思想方向,对儒家作了全面论述在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作人的标准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人民性 "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

孔子研究论文的意义和目的是

一、教育思想1、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2、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二、意义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的言论著作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文献整理: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诗歌创作:相传孔子作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等诗歌。这些诗歌多载于《乐府诗集》,可信度不高。

一、以“仁”为核心的人文道德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可以说“仁”是儒家学派的精髓,同时也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者,爱人”的平民思想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直接来源,在儒家的思想中,认为众生平等,无贵族与庶民之分,因此教学也不应有阶级之分,而应为民众所共有。孔子开私塾之先河,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了自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教育不再受阶级、政治等因素的制约,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扩大了受教人群,为我国古代开创了平民受教的先河,提高了平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且主张“学而优则仕”,与此后的科举制度一起使平民百姓也有为官治理国家的机会,为我国历史上培养出一大批贤人君子。二、以“启”为核心的循循善诱教导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众多弟子“性将近”而“习相远”,“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每个人的性格品行不同,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也不应该用统一的学习方法去对待。《论语》中曾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冉有所问相同,而孔子答而不同。正是因为孔子认为冉有胆小,应鼓励他勇敢行事,而子路行事果敢,应约束他不要贸然行事。为师者,应在日常交往中了解学生的不同品性,“听其言而观其行”“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不到学生努力想明白而不可得时不要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要表达而无力言语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的积极思考,在他还没有努力思考或想要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而应让学生先有自我思考,有自我表达的意愿时,再去适当地加以指导,使之如愿表达自己的想法。纵观《论语》,皆为孔子与弟子的言谈构成,有问有答,通过讨论来进行教育。三、以“慎”为核心的谦虚严谨学风的教育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正确对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才是学习知识应有的智慧。这不仅是一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同时也是真正获取知识的基本前提。只有明确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够有针对性去获得某方面的知识。对待学习,就要有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方面的缺失,反而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与渴求。找出自己知识的局限与缺失,实事求是,才能够真正获得知识。四、以“乐”为核心的敏而好学态度的教育思想相对比来说,学习要算的上一件辛苦的事。如若不是兴趣所在,学习则会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孔子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兴趣所至,而学习则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认为,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把学习当成乐趣的人。对学习有兴趣的人,学习就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自然就会比知道或爱好的人更容易学习到知识。把学习视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对其产生兴趣,“学而不厌”,焉能有不成才的道理。连孔子自己都是学习兴趣的实践者,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而后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家。孔子认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论语》在“学而第一”开篇中便写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真正地把握知识,不是会让人很高兴的吗?“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所表现的也是一种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将学习视作好像是在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只有深入其中,学习到知识,才是人生一件快事。意义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处处都闪现着教育哲理的光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普世价值,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实践与理论中找到借鉴,受到启发。

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意义:孔子以德为首、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等教育理念和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教育应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发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注重对教师水平的提升,做到终身学习;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建立友好、和谐师生关系。孔子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他是这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孔子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比较开明的奴隶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倾向和要求。书中第二章介绍了孔子出生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少也贱”,长期生活在下层人物中,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他又有与当权者交往的机会,进可为官,这就是孔子既忠君又爱民思想产生的原因。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当时文化的中心,周朝的典章制度在鲁国保存得最完整,孔子自幼受到西周文化熏陶,因而对周礼非常熟悉和钦佩,“吾从周”便是他发自内心的话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1、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2、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3、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5、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6、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意义: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财富,处处都闪现着教育哲理的光辉。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普世价值,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实问题出发去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过去的实践与理论中找到借鉴,受到启发。孔子介绍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