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论文总结怎么写初中

发布时间:2024-07-17 13:09:35

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论文总结怎么写初中

<原创]本人的服装史论文  寓意,形体可以兼得  ——关于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吸收中外服装史的经验启示的论文  从伏羲氏化蚕丝为穗帛,古埃及人利用亚麻织物制作围裙以及苏美尔人采用羊毛织物包缠在人体上,形成服装开始,似乎就暗示了中西方服装的发展历程,风貌形态将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装文化深受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透露出一种含蓄美。林语堂先生曾有深切的领悟,他说:“中装与西装在哲学上的不同之点就是,后者已在显出人体的线形,而前者在意遮隐之。”这使得中装与西装的直观静态之美产生了根本上的差别。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中国的精美丝绸传入了古罗马,这让古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来达到自己追求时尚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中国的陶瓷和园林艺术深深影响了18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洛可可。那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瓷器和园林建筑迎合了法国宫廷的审美情趣,被吸收融会于法国的艺术乃至欧洲的艺术中。尤其是中国陶瓷上的精描绘画,镶金嵌银,极尽曲线绕转之美的装饰,直接影响了洛可可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服装上,还体现在了建筑,绘画等艺术门类上。  1910年,俄国芭蕾舞团在巴黎的公演引发轰动,其色彩瑰丽,外形新颖的芭蕾舞衣,为服装设计开创了新局面。从而欧洲形成了一股东方热潮,设计师纷纷将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设计特色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披垂式风格熔于一炉,创造出了美不胜收的各式服装。  上世纪60年,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ant)发表了“中国风”系列。涉及灵感来自清代官府中的凉帽和马褂。70年代,东西方服饰文化进一步互相撞击,互相融合,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时装朝着更加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日本设计大师高田贤三,三宅一生运用东方传统服装的平面裁剪,设计出不强调合体的曲线的宽松肥大的服装。这种非构筑式设计,与西方的构筑式窄衣结构截然不同,但在当时反体制思潮和石油冲击的大背景下,为世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抓住了消费的新契机。他们的设计很快广为流传,两位来自东方日本的时装大师从此登上巴黎时装乃至世界时装的舞台。  而就在去年,身着2004/2005秋冬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高级成衣的模特伴随着中国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音乐缓缓走来。各色鲜艳的仿旗袍式立领垫肩缎质套装、用蝴蝶系着盘扣子旗袍套长裤、龙纹云纹中国图腾、用缇花、织锦、刺绣等各种布料及编织技巧,展现极度奢艳亮丽的中国风情。如今闻名于世的美国设计师Tom Ford运用奢侈的中国风为YSL画下重量级的句号。  东西方服饰文化与着不同的优势和魅力,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偏颇。例如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强调人体体形的紧身胸衣给女性身体的正常机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宽袍大袖始终贯穿于3000多年的中国服装史,时常给人以呆板,停滞不前,少有变化,创新的感觉。十分巧合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服装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变革中,两者又有着相反的发展倾向。东方服装由松变紧,宽袍大袖吸收了西方三维的立体裁剪,使服装变得贴体,轻便,改良旗袍正是中西合璧最经典的完美体现;而西方则摒弃了造作,扭曲性的人体美,把女性从损害健康的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但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新的生活,东西方都改变了繁琐的装饰和累赘的服装结构。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表达寓意的宽袍大袖,西方强调人体之美的服装造型两者并无绝对的孰优孰劣的对比。事实证明,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赋予西方立体合身的服装上展现出了耀眼的光彩。当今,世界各地的服装元素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将会从事于中国服装设计行业的我们,不仅要把握开放的时代契机,紧跟国际时尚潮流,更要努力保护,发扬中国服装的传统特色。让东方服装的寓意和西方服装的形体可以兼得且形态更加丰富多变,让将来的国际时尚舞台绽放出绚丽灿烂的中国光芒!  参考文献:  1.江平,石春鸿等编 服装简史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2.屠恒贤 中西服装文化比较研究 上海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2003    

创意产业背景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  亓延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史论教学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面临着"教"与"学"的双重考验分析"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意产业发展对服装人才的需求,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意产业; 服装专业; 服装史论; 中外服装史;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基金资助: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2014159);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15WF04);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NSK18D10);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Y10);  DOI:13915/015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 工程科技Ⅰ辑  专题:轻工业手工业; 高等教育  分类号:TS941-09;G642  文章目录  一、 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  二、 "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适当调整授课总学时   根据专业方向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丰富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式  (1) 项目式教学是让学生以参与项目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2) 小组式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为一个团队   考核形式多样化  四、 结语  (学术堂内提供完整内容)

服饰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封建社会之前,表现的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同等级官吏及文官和武官的服装,在样式、图案等方面就有严格的区分,用于直接划分和表明身份与等级。帝王正式服饰上常秀龙,文官秀祥瑞禽类,武官秀猛兽。再例如,秦朝崇尚黑色,所以服饰就以黑色为主。

《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 五十年前,一群长沙土夫子(盗墓贼)挖到了一部战国帛书,残篇中记载了一座奇特的战国古墓的位置,但那群土夫子在地下碰上了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五十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先人笔记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高手前去寻宝。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中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物: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这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他们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棺椁?为什么墓中还有那么多谜团无法破解?后来发现的海底诡异船墓、秦岭上的万年神木以及崇山峻岭中的天宫雪墓与这座古墓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千古之谜?谜底到底是什么? 《山村异事全集》作者:北方之北 北方之北:80后出生于野狐岭古战场以北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听些异志趣闻,鬼节在旧村捉过迷藏,初夏在古战场捡过铁片。总的来说是一个不太靠谱的写手。2006年因《山村异事》被千万网迷追捧,为回报读者,遂萌生创作系列悬疑恐怖小说的念头,作品中涉猎太多惊恐内容,此不多述,2008年,咱们“恐怖接触”……《复活乱坟岭》 作者:KKUU如何除去巨蜥精,小孩阳阴以什么杠杆翘动身形千米的巨蜥精?山峪峰的灵心道长能否下山除妖铲怪,敬请阅读《复活乱坟岭》最后的十万精彩篇章!《午夜娶新娘》作者:伊秋雨2008一场诡异无比的婚礼上演了,当新郎倌杨久宁的迎亲队伍于午夜时分到达新娘子宋诗诗的老家时,却惊奇地发现,新娘子宋诗诗的老家居然是一个坟场包围的荒村。整个荒村只有宋诗诗一户人家,当迎亲队伍把新娘子接回城里后,即将拜堂时,新娘子宋诗诗却神秘地在大花轿里消失了。一系列的恐怖狂潮接连发生……

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论文总结怎么写

<原创]本人的服装史论文  寓意,形体可以兼得  ——关于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吸收中外服装史的经验启示的论文  从伏羲氏化蚕丝为穗帛,古埃及人利用亚麻织物制作围裙以及苏美尔人采用羊毛织物包缠在人体上,形成服装开始,似乎就暗示了中西方服装的发展历程,风貌形态将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装文化深受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透露出一种含蓄美。林语堂先生曾有深切的领悟,他说:“中装与西装在哲学上的不同之点就是,后者已在显出人体的线形,而前者在意遮隐之。”这使得中装与西装的直观静态之美产生了根本上的差别。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中国的精美丝绸传入了古罗马,这让古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来达到自己追求时尚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中国的陶瓷和园林艺术深深影响了18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洛可可。那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瓷器和园林建筑迎合了法国宫廷的审美情趣,被吸收融会于法国的艺术乃至欧洲的艺术中。尤其是中国陶瓷上的精描绘画,镶金嵌银,极尽曲线绕转之美的装饰,直接影响了洛可可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服装上,还体现在了建筑,绘画等艺术门类上。  1910年,俄国芭蕾舞团在巴黎的公演引发轰动,其色彩瑰丽,外形新颖的芭蕾舞衣,为服装设计开创了新局面。从而欧洲形成了一股东方热潮,设计师纷纷将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设计特色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披垂式风格熔于一炉,创造出了美不胜收的各式服装。  上世纪60年,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ant)发表了“中国风”系列。涉及灵感来自清代官府中的凉帽和马褂。70年代,东西方服饰文化进一步互相撞击,互相融合,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时装朝着更加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日本设计大师高田贤三,三宅一生运用东方传统服装的平面裁剪,设计出不强调合体的曲线的宽松肥大的服装。这种非构筑式设计,与西方的构筑式窄衣结构截然不同,但在当时反体制思潮和石油冲击的大背景下,为世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抓住了消费的新契机。他们的设计很快广为流传,两位来自东方日本的时装大师从此登上巴黎时装乃至世界时装的舞台。  而就在去年,身着2004/2005秋冬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高级成衣的模特伴随着中国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音乐缓缓走来。各色鲜艳的仿旗袍式立领垫肩缎质套装、用蝴蝶系着盘扣子旗袍套长裤、龙纹云纹中国图腾、用缇花、织锦、刺绣等各种布料及编织技巧,展现极度奢艳亮丽的中国风情。如今闻名于世的美国设计师Tom Ford运用奢侈的中国风为YSL画下重量级的句号。  东西方服饰文化与着不同的优势和魅力,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偏颇。例如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强调人体体形的紧身胸衣给女性身体的正常机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宽袍大袖始终贯穿于3000多年的中国服装史,时常给人以呆板,停滞不前,少有变化,创新的感觉。十分巧合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服装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变革中,两者又有着相反的发展倾向。东方服装由松变紧,宽袍大袖吸收了西方三维的立体裁剪,使服装变得贴体,轻便,改良旗袍正是中西合璧最经典的完美体现;而西方则摒弃了造作,扭曲性的人体美,把女性从损害健康的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但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新的生活,东西方都改变了繁琐的装饰和累赘的服装结构。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表达寓意的宽袍大袖,西方强调人体之美的服装造型两者并无绝对的孰优孰劣的对比。事实证明,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赋予西方立体合身的服装上展现出了耀眼的光彩。当今,世界各地的服装元素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将会从事于中国服装设计行业的我们,不仅要把握开放的时代契机,紧跟国际时尚潮流,更要努力保护,发扬中国服装的传统特色。让东方服装的寓意和西方服装的形体可以兼得且形态更加丰富多变,让将来的国际时尚舞台绽放出绚丽灿烂的中国光芒!  参考文献:  1.江平,石春鸿等编 服装简史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2.屠恒贤 中西服装文化比较研究 上海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2003    

自八十年代初,著名学者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一书问世以来,服饰研究被列入专题研究对象,并且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队伍曰益加强,成果不断涌现。自《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后相继出版的服饰及相关学术专著主要有: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书社,1983年)、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1984年)、《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三联书店〈香港〉、学林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常沙娜《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万里书店有限公司、轻工出版社联合出版,1986年)、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年)等。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 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各种“文化热”,服饰文化研究更加趋于活跃,各种包含有古代服饰研究专册在内的文化丛书相继出版,并创办了诸如《中国服装》一类的专门刊物。近年来,仅服饰方面的专著就出版了十几种,发表论文百余篇,这当=话 ㄓ姓陆诮樯堋⑸婕暗侥承┓ 文谌莸闹 骱吐畚脑谀凇?br /> 与此同时,服饰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其中既有对服饰的起源、发展、变化、沿革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考证研究的;又有以服饰为基点,努力从文化理论、史学理论、美学理论、科学技术、文字学、民族学和人类文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服饰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大致包括的内容有:服饰与礼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军事、服饰与民族、服饰与妇女、服饰与宗教、服饰与科技、服饰与审美、服饰与心态、服饰与地理环境等。体现出了服饰文化跨学科性的特点。 1995、1996两年可谓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收获之年。仅笔者所见,就有专著9部、论文20余篇,下面简略介绍如下: 一、专著 军戎服饰在古代服饰的研究中,一般按习惯分为戎服和甲胄两部分。七、八十年代以来,对各朝代甲胄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系统,成就显著,学术价值也比较高。相比之下,戎服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成果也相对较少。由刘永华编著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一书,针对这一问题,广泛搜集考古方面资料,进行深入考证。作者先后走访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筛选、比较,与文献对照后,分门别类,将它们编入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论述之中,完成了一部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专著。全书共选用各种服饰图象资料400余幅。此书的特点在于,将考古发掘的原始材料经过整理鉴定之后,进行彩色复原,再对照文献进行研究阐述。该书图文并茂,可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形象而立体的了解,是一部较具学术价值的专著。 服装史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向世人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特征。中国服装史同样是后人了解中国悠久灿烂文明的一个窗口。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服装史方面的著作已经出现了若干种,其内容繁简不一。由黄能馥、陈娟娟合著的《中国服饰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中华服饰的起源作为开篇,依次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服装发展过程,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内容包括服装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装纹样、首饰配饰等,全书共用各种插图千余幅,分类详细,图文并茂,是一部较好的高级教科书。同样作为教科书、由孔德明撰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用具.职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一书,是作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对古代文化的独好,通过多年的积累、研究、探索,终于完成了这部集知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专著,值得一读。 文化人类学是现代兴起的、对人类活动进行综合研究的新学科。由华梅编撰的《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书,从人类文化学的大领域入手,以服饰的历史年代为纵线,广泛联系服饰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将古今、中外人类的服饰从起源、发展、沿革逐一进行分析论述,为拓宽服饰研究领域做了尝试。 妇女服饰研究,是古代服饰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现实生活的需求,古代妇女服饰研究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孟晖《中原女子服饰史稿》(作家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原汉族妇女服饰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汉族妇女服饰的演变特点,以“锦绣中原”、“胡风入华”、“两宋风流”、“金缕曲”四方面内容做为概括。其中锦绣中原部分介绍了衣裳、深衣、kūn@①、ku@②等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自商代至南朝期间的发展和应用概况;胡风入华部分则着重揭示十六国时期至唐代兴起、流行的窄衣小袖、花钿革靴、幂@③帷帽和罗裙露胸等,以及带有浓郁西北少数民族韵味的服饰对中原地区妇女服饰的影响;两宋风流以抹胸、裙、背子等内容为主,叙述了五代至两宋时期妇女服饰的风格;金缕曲则以左衽袄裙、纽扣立领等服饰特色,阐述了辽金元、明清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妇女服饰的影响,以及妇女服饰逐渐同化的趋势。 对中国古代服饰历史的综合研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出版的绝大部分专著都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而撰著的。周汛、高春明合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一书,便是此类专著之一。全书共计26万余字,共选用彩色和黑白插图260多幅。全文分为十二编,依次为:首服、发式、化妆、首饰、耳饰、项饰、衣服、裤裳、腰佩、鞋袜、工艺等。作者在书中广泛引用正史、笔记、游记、稗钞、传世佳画、考古发掘资料,内容丰富,并具有史料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历史文化普及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章节的编排上也打破了传统的以时代分章节的模式,将所介绍的对象按其类属,单独立目,从头至尾,一物一议,给读者以脉络鲜明,内容连贯的感觉。《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是赵超、熊存瑞的合著。该书作为王仁湘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之一,对古老中国丰富多彩的服饰,做了概括性的描述。由赵联赏撰著的《霓裳.锦衣.礼道——中国古代服饰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一书,是一部古代服饰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详细阐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专著,全书21万多字。作者同样采用文物映证文献的研究方法,对宏富而又千资百态的各类服饰制度进行了剖析,书中认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以“礼”为核心,以实用性与欣赏性为文化心态,集霓裳、锦衣、礼道于一体,反映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等级差别、心理习尚,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正是在这种政治色彩的熏染下,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各朝各代帝后衣冠考究、威严仪重,文武官员之服典雅华贵,庶民百姓布衣黔首的历史格局。 辞典为人们了解知识、研究问题进供了巨大的帮助。周汛、高春明在多年研究服饰文化、出版了多种服饰专著的基础上,再次合力撰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书》(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历代衣冠服饰文化的专科辞书,分总类、冠巾、上衣、下裳、鞋袜、发式、化妆、饰物、腰佩、衣料、染采、纹样、工艺、其它及文献等15个门类;所收词类上起先秦,下迄民国,内容包括历代服饰名称、款式、质料、色彩、纹饰、产生年代、沿革变迁、礼议制度、穿着方式、使用场合及相关习俗。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略》一文;书中收有《中国服饰史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录。全书共180余万字,另有彩色照片200余幅,黑白插图千余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彩色和黑白照片大多都是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可供读者鉴赏与研究。 二、专论 1、断代研究 服饰的断代研究,近几年来得到了加强。表明服饰研究已经从以前习惯的纵向研究,转向了比较具体深入的横向研究。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各地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加,为广大服饰研究者提供了文献以外的直观性材料,使服饰研究成果更加真实可信。 先秦时期的服饰研究是整个服饰研究的重点之一。宋镇豪的《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时代的服饰》(《文物天地》1996年第1—2期)一文,将中原、齐鲁、北方、秦、吴越、楚、巴蜀滇等文化地区,分为七大区域,根据以上区域考古发掘出现的服饰资料,进行研究考证。文章认为,尽管各地区的服饰形制有相互影响,互有所取之处,但总有其各自的风格品位。从宏观上看,大概可以说,中原周地和三晋服饰比较质朴,东方齐鲁服饰注重舒裕,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饰矜夸,西北秦地服饰厚实,东南吴越服饰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饰轻丽,西南巴蜀滇服饰宽松,由上述不同地区服饰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时代特征。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不断发掘,为秦代政治、军事、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殷实的形象资料。党焕英《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文博》1995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各式秦俑发式和所着不同冠戴、袍服、铠甲、腰带、下裳、护腿、行滕、足履等服饰用品的研究后认为: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秦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服饰作为礼仪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别尊卑,分等级”,它们在服饰上的不同类形,实际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群地位和身份的体现。由曾布川宽著、黄雪美译《兵马俑与秦的军队》(《文博》1995年第5期)一文,则着重对秦兵马俑所着冠巾、铠甲的不同,进行了兵种、官阶等级的对照研究。 在汉代400余年的统治时期中,各类文化遗存相当可观,反映服饰内容的各种资料亦十分丰厚,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具体反映。如郎保湘《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中原文物》1995年第2期)一文,试图从洛阳出土的汉代民间男女服饰上,找出汉代服饰的一些主要特点。即汉代的袍、襦、裙、裤等服饰都“崇尚宽和长”、“男袍、女襦一般都是右衽”,服装颜色崇尚黄色。另外,汉代妇女发式流行倭堕髻和@④髻;首饰的质料以玉饰、珍珠、玛瑙、琥珀、翡翠等为多;鞋履的质地则多以木、麻、葛、棉等材料制做而成。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达、开放辉煌的时代。这些特征在服饰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其中以妇女服饰又最具代表性。党焕英《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文博》1996年第2期2期)一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文章认为,唐代男子服饰多以圆领衣、幞头、靴子为主要服饰形式,变化不大;而妇女的服饰、化妆却呈现出奇特华美,繁盛开放的大唐特色。具休表现在服饰上有以下几点:①领式多样,体现封建礼法的松弛。②女着男装,体现唐代妇女的阳刚之美和妇女地位的提高。③胡服盛行,体现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这些特点在化妆上也十分突出,首先是各类髻式种类繁多、式样翻新;其次是注重化妆,标新立异。以上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唐代千姿百态服饰的盛况,而且影响深远,直至海外。服装颜色在古代不仅具有浓烈的政治迷信色彩,被统治者们所重视,同时它还是人类审美和不同人群等级标志的体现。纳春英的《官品服色制与唐人的色彩观》(《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一文,从服饰色彩入手,结合宗教文化,工艺技术分析了唐人对各种服色的取舍标准和审美心态。胡小丽、赵静《唐代妇女的眉式》(《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6期)一文,运用考古资料和唐诗文献记载,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唐代不同时期妇女眉式的变化。作者还试图借此分析、窥视唐代社会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不同。 辽代契丹人髡发习俗,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已屡被印证,并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这一定论,指的是契丹男子的发式,而契丹女子是否也行发髡之俗?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孙遇安在《宣化辽金墓壁墓画中的服饰》(《文物天地》1996年第1期)一文中,根据对宣化地区辽墓壁画中人物服饰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契丹女子在少女时实行髡发,成年以后则开始蓄发,而一些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的妇女又多用巾帼包头。 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蚕、帛、桑字,在安阳商墓中出土的铜钺上存在有雷纹的绢痕及丝织物的残片。 《商书.太甲中》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正义云:“冕是在首之服”,又云“殷礼不知天子有几种冕”,惟在《王制》中有:“殷人 而祭,缟衣而养老。”缟即古之深衣,所以说殷商已有阶级差别,但具体服饰上还没有完全确切的完备形式。 在周代,分封制确立,这就给予服饰等级差异上的区分较为具体化。 周人从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上否定了“天命论”,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对头(首)加以重视,首服的式样颜色区分人的尊卑贵*,形成以首服为主要标志的冕服制度和朝服特征,并以象征五行,五方的青、赤、黄、白、黑作为正色,这五种颜色非一般人能穿,这些都由《舆服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就连常服,燕居服也规定有不成文的等级界限。 一、冕服 冕服是皇室、臣子们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时所穿的祭服,并成为朝廷特有的祭祀服饰。西周已定型,并有严格的区分,冕服虽各朝形制略有变化,但总体来说,大同小异。 据《周礼》记载,周代凡有祭祀活动,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缥裳等组成,其等级依次分为:大裘、衮冕、氅、冕毳(cui)、 冕、元冕等制。总括历史时期,冕服以下表内容为规范而使用。 1.冕冠 冕服是由戴冕冠而得名。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最为尊贵的礼冠。 “周之冕以木为体,广八寸,长尺六寸,上以玄,下以 (同朱色少别)”,前后有旒。其中冕木板叫“ ”。 长一尺六,宽八寸(各朝尺寸有不同),成一长方形(也有后方前圆的),前低后高,相差约二寸左右,前后一般垂有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旒的数量和质量是随祭祀的内容和官职身份而定,在一串旒上系十二珠,以玉为料。每玉相隔一寸,则每一旒长度为十二寸(有图)。天子冕冠的旒系五彩玉,排列顺序为朱、白、苍、黄、玄,然后再反复。穿玉的丝为藻,旒是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所以又称“玉藻”。冕冠的两旁各有一孔,又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从颌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把冕冠高高的固定在头上。另外,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玉珠名为“充耳”,意在提醒戴冠者勿信谗言,而垂旒是让戴冠者目不斜视,断事公道。 旒数有差等,天子衮冕为十二旒,前后二十四旒,每旒十二玉,共用玉二百八十百颗;公戴冕旒,有九旒,每旒用九玉,所用玉色为苍、白、朱三彩;侯伯七旒,旒用七玉;子男毳冕五旒,旒用五玉;卿、大夫玄冕有六旒、四旒、三旒、二旒的区别。 2.冕服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与冕服配穿。冕服为上衣下裳之制,其衣裳之颜色、纹章之数量都有不同。帝王所用的冕服是上玄衣下 裳,在最高等级的祭祀上有十二纹章,(有图)一般上衣的文章为绘制而成,下裳的纹章是手绣而成。纹饰次序,除曰、月、星外,首以龙,次则山、华虫、火、宗彝,皆画之,又次以藻、粉米、黼黻,皆以绣。 曰、月、星,取其照耀光明,如三光之耀。 龙,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象征人君应机布局而善于变化。 山,取其能云雨或说取其镇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 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文彩),也有说雉性有耿介的本质。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宗彝,谓宗庙之郁鬯樽,虞夏以上取虎彝、 彝,虎取其猛, 取其智或说取其孝。以表示其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藻,水草之有文者,一说取其洁。象征冰清玉洁。 火,取其明,火炎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狞之意。 粉米,取其洁白且能养人之意,若聚米形象征有济养之德。 黼,即画金斧形,白刃而銎黑,取其能韧断之意,斧与黼音近,或通用。 黻,作两己相背之形,《尔雅.正义》谓黻为弗文,取拂之意,陈用之《考工记》作左青而右黑,清代学者取斧与弓相对,应为二弓。作两己相背,谓群臣可相济,见恶改善,同时有取臣民背恶向善的含义。 冕服采用前高后低的形式,言王者位高权重,未免有骄矜之气,应有向下谦虚之态。冕有垂旒,所以蔽明,表示王者不视邪,以上各物均含有规劝君王不妄自尊大、不信谗言、明辨是非,不计小过等意义。 3.冕服的附件 芾,芾是当股之衣,因在膝前又叫蔽膝,芾的形制,天子用直,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侯前后方(杀其四角使其方,变于天子之直,即去上下各五寸),用黄朱,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一章。芾是系于革带上垂之于膝前。 革带,博二寸,用以系 ,后面系绶。 大带:天子、诸侯的大带在其四边都加以缘辟。天子素带,朱里;诸侯不用朱里。大带之下垂以绅,宽四寸,用以束腰。 佩绶:天子佩白玉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朱组援,大夫佩水苍玉等。 舄:王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是在服冕服时用赤舄,诸侯和王同用赤舄。 秦汉时,当时社会风尚以袍为尊、为贵,秦汉时,袍外穿作礼服之用。汉时袍大袖居多,袖口收缩得紧小,这一部分称祛,袖身宽大的部分称袂。袍还被作朝服,大襟大斜领,衣襟开得很低。 佩绶是汉代服饰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用来区分等级,秦、汉官服色款相同,冠又不十分详细,佩绶以颜色、尺寸、花纹式样来区分等级。“组”是用丝带编成的饰物,可用来系腰“绶”是官印上的绦带,又称印绶。 佩绶方法有二:一为垂,其方法是系于腰间或正或侧;二为盛,是以 囊盛上。 囊有金、银钩挂于带旁,故又称旁囊,作盛绶之用所以又叫绶囊。武将的囊上绣有虎头纹样,所以又称虎头绶囊。 印绶无论尺寸,还是颜色和织法上都不同,据文献载:“汉帝佩黄赤绶,长两丈一尺;公侯、将佩紫绶,长一丈七尺……”地位职位越低,绶的尺寸越短。 隋时天子用赭黄袍,唐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服用,他人服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权的特殊象征。当时,官职品级也以色彩区分,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品,等级的方法从隋开始,到唐成定制。 在唐官服中有时代特色当属章服。章服是唐时佩了鱼符、鱼袋的官服。鱼符、鱼袋均为唐朝官员朝服、礼服的一种。鱼袋是用来装鱼符的,通常系在大带上,武则天时改佩鱼为龟,中宗后又改为鱼,随身佩鱼,其作用一是用以明贵*、辨尊严内外,一是以为臣子上朝面君成应皇帝召见进宫的凭证。鱼符之形为鲤鱼,是以“鲤”喻李,寓意李家天下的一种标志。 鱼符长约三寸,其质为玉、金、银、铜等材料。皇太子佩玉鱼,亲王佩金鱼,诸官佩铜鱼。鱼上刻有官品、姓名。鱼分左右两部分,左向之鱼朝,右向之鱼随身携带。佩带的方法是将符盛于“鱼袋”里,挂在腰间革带上,凡穿朝、礼服必佩鱼袋,鱼袋上的纹饰,三品以上饰金,四五品饰银。 宋时公服沿袭唐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宋时只有鱼袋,没有鱼符,紫服佩金鱼,绯色饰银鱼。 明代,文武官员遇大祀、庆成、冬至等礼节,都戴梁冠,穿赤罗衣,一品冠七梁革带饰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玉环,其它品位逐级下减,至八九品一梁之官,革带用乌角,所执笏板也有规定。 案纹样绣于袍上,以别官级品位。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文官一品用仙鹤;武官一品用狮子。补子最早出于武则天,当时以不同的锦纹赐予百官,称为“袄子锦”。明时演变为缀于袍上的补子,成为当时官服的一大特点。 明世宗嘉靖年间,对品官燕居服进行规定,其制为仿古时玄端形制的宽袍大袖,用深青色的纱罗制成,三品以上袍有云纹,四品以下只以青色镶边。又在袍子前后缀以补子,纹一样。 赐服是官品未达到某品级,而皇帝特许而赏赐穿着之服饰。赐服中有一种蟒衣、飞鱼、斗鱼之服,因蟒形似龙纹,只比龙少一爪,所以极其尊贵。 明代官服首服中最具特点的是乌纱帽,其形制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巾以束发。乌纱帽翅因戴者官职、身份不同而各异。 清代一改历代冠制,有礼帽和便帽之分。礼帽中暖帽的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有图)制成,有红、蓝、白、金等,无顶珠者无官品,再有进士、状元顶金三枝九叶,举人、贡生、监生顶金雀,生员顶银雀。 清代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而袍是否开衩和开叉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一般官吏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平民无衩,俗称“一裹圆”。开衩之袍又称箭衣,口上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袍子以龙袍最尊贵,其次为蟒袍,蟒袍又称“花衣”,是官吏和命妇的专用服饰,袍的颜色和蟒纹中爪的多少取决于官职与品级,而不绣爪的世人可穿。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长袍是满族服饰的特点,汉族以往都是上衣下裳制,满袍则为以后的旗袍打下基础。 在满服中,褂多穿于之外,所以也叫外褂,依季节有单、夹、棉、皮之分,惟不用亮纱和羊皮。官服中的褂另在胸背的正中引用汉明代补子形式,不过改明补为清绣,直接将图案绣于外褂之上,故又称补服,表示品位等级。 清代文武官补子绣饰 另一种褂不及腰,袖仅掩肘,为是满人常骑射的功能所致,所以又称马褂,马褂无贵*之分,世人皆可穿之。 马甲(或称坎肩、背心),男女皆穿。 还有一种带排扣的马甲,扣有二十三枚之多,四周镶边,为勇士和立有军功的特殊人物穿着,是非凡人物的表征。 满服中朝珠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级的装饰品。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以琥珀、蜜蜡、象牙、奇楠等料为之,共计一百零八颗。旁随小珠三串,佩带时这边带一串,那边带两串。男子两串小珠在右,命妇两串小珠在右。 除冕服,官服外,还有: 弁服,古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式,一般在打猎、出征和曰常朝政服用,它是以弁冠为引申配套而穿的服饰,弁由数块皮子合成,下大上小成尖状,形如两手对合,形成的条状处镶有许多五彩珠玉,十分美观,文学上曾有“会弁如星”的形容。弁以彩珠数量区分等级,有12、9、7、5、3、1珠之分。 元端与深衣 这两种是曰常所用最多的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着,为儒者、贤士的礼服。元端在周时为国家法服。元端,取端正之意,颜色皆为正色,衣袖都是二尺十寸宽的整幅方形,这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所致。中国历来讲究以规矩行事,要成方圆,万事要有模式、有典范,不可多变,这一点影响了中国服饰几千年。 深衣是一种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长衣。它是为官者最低一级的礼服,又是百姓最高一级的礼服。许多衣服的形制都是从深衣发展过来的。《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文中还有:“制有十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这样一款古老而应用广泛的衣饰,具有很强、很突出的寓意和象征性。 袍 是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形制;并是一种有夹、可絮棉的长衣。单层的长衣古代称其为衫。袍,初为内衣,战国后,袍成了外套,以后形制也没有多大变化。 裘 毛皮制成的衣服,并且皮毛露于外叫裘,先秦穿裘外加罩衣称裼,以保护皮毛。锦衣即指裼。战国后,渐渐演变为裘毛向里而穿。 襦 我国古代把短衣称襦。《急状篇》注曰:“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襦是单的,无夹里。有夹里或加絮称袄。襦又分长襦、短襦。 裆 无袖短装,一片在前,一片在后。 背子 一种对襟开衩外衣,在宋时极流行,从皇帝到百民,男妇老幼皆穿。 王后之服有袆衣、 翟、阙翟、鞠衣、展衣、鞠衣、 衣之分。随从皇帝祭先王要服玄色袆服,画五色山雉;祭先公要服青色 翟;祭群小祀须服赤色阙翟。以上三服为祭服。亲蚕穿鞠衣,以礼见王及宾客服白色展衣;燕居服黑色阙衣,以上三服为常服。 汉时,皇后、贵妇在重大场合皆穿深衣,妇女们还沿袭战国时襦裙配套穿的习惯。 隋至盛唐时女子以瘦高为美,当时服装有三种风格:(1)窄袖襦衫,长裙,主要流行于隋至初唐这个时期。(2)胡服(3)女穿男装 中晚唐女子以胖为美,衣装加宽加肥,大袖宽裙。 其实很长时间里宽襦大裳一直是我国传统服饰的主流{袖子很大,前面有一条绅带[后来宽襦大裳逐渐只作为礼服,(“绅士”一词由此而来)]},只是后来逐渐作为礼服使用。汉代多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到了唐朝色彩变的更丰富。圆领是春秋时期受游牧民族影响开始是作为一种休闲服,唐朝流行穿胡服时开始兴起。到宋朝出现了方型纱帽作为官帽并强化了帽翅(以前都是圆形纱帽且大多作为休闲服饰使用),宋朝常服袖子变窄,宋朝出现了一种方型的文人巾帽;到明朝出现了补服制度,另外纱帽后面多了两个飘带。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中国古代服饰以商周时代为例分类:一、男服服饰:1、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2、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3、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4、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二、女服服饰:1、禕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2、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3、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4、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5、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6、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7、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服饰:这时汉服深衣和胡服开始推广。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连属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深衣在战国时相当流行,周王室及赵、中山、秦、齐等国的遗物中,均曾发现穿深衣的人物形象。楚墓出土木俑的深衣,细部结构表现得更为明确。短袖衣是楚服的一项特征。江陵马山 1号楚墓曾出短袖的“衣”,衣即衣,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短衣。根据曾侯乙编钟之钟金人的服装看,应即短袖之衣。胡服主要指衣裤式的服装,尤以着长裤为特点,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为骑马方便,他们多穿较窄的上衣、长裤和靴。这种服制据《史记·赵世家》说,是赵武灵王首先用来装备赵国军队的。山西长治分水岭所出铜武士像,上身穿矩领直襟上衣,下身着长裤,腰系绦带,佩剑,正是采用胡服的赵国战士的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服饰 (中国历代服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服装

创意产业背景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  亓延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史论教学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面临着"教"与"学"的双重考验分析"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意产业发展对服装人才的需求,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意产业; 服装专业; 服装史论; 中外服装史;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基金资助: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2014159);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15WF04);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NSK18D10);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Y10);  DOI:13915/015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 工程科技Ⅰ辑  专题:轻工业手工业; 高等教育  分类号:TS941-09;G642  文章目录  一、 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  二、 "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适当调整授课总学时   根据专业方向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丰富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式  (1) 项目式教学是让学生以参与项目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2) 小组式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为一个团队   考核形式多样化  四、 结语  (学术堂内提供完整内容)

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论文总结怎么写高中

写论文的时候就是把一个事情说的理论房子说的头头是道,找出他的原因,结果和未来的可能发生的事情。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分为总结和展望两个部分:1、总结部分可以写写论文的主要工作,最终的结果,做出的贡献。2、展望部分可以写以后如何改进相关工作,可以是边读研边改进,也可以是边工作边改进。以及希望改进到哪种程度。3、坚持“小题大做”。查看过往的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以“目标模式”、“战略分析”、“创新研究”为结尾,看起来极为吓人。这些论文本意是想用大题目来出众,或担心内容片面。4、坚持“守正出奇”。毕业论文有特定的结构规范、格式要求和比较固定的语言搭配,这些都可以看作“经典模版”。5、坚持“长短相宜”。毕业论文篇幅有明确的字数标准,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多写一些”会体现内容丰富、态度认真,但应注意“长篇未必充实,短论亦可高深”(经济学家王梦奎语),不必追求整体篇幅的增长,符合基础要求即可。6、坚持“深入浅出”。任何好文章都要讲究明白流畅,更可况是说理性更强的毕业论文。论文总是要给他人看的,是要传达自己的思想给外界,所以就要站在阅读者的角度,注意表达的生动性、明确性和通俗性。7、坚持“博观约取”,就是“肚里有货”、“心中有数”。有句广告词叫“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论文总结怎么写啊

自八十年代初,著名学者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一书问世以来,服饰研究被列入专题研究对象,并且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队伍曰益加强,成果不断涌现。自《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后相继出版的服饰及相关学术专著主要有: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书社,1983年)、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1984年)、《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三联书店〈香港〉、学林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常沙娜《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万里书店有限公司、轻工出版社联合出版,1986年)、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年)等。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 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各种“文化热”,服饰文化研究更加趋于活跃,各种包含有古代服饰研究专册在内的文化丛书相继出版,并创办了诸如《中国服装》一类的专门刊物。近年来,仅服饰方面的专著就出版了十几种,发表论文百余篇,这当=话 ㄓ姓陆诮樯堋⑸婕暗侥承┓ 文谌莸闹 骱吐畚脑谀凇?br /> 与此同时,服饰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其中既有对服饰的起源、发展、变化、沿革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考证研究的;又有以服饰为基点,努力从文化理论、史学理论、美学理论、科学技术、文字学、民族学和人类文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服饰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大致包括的内容有:服饰与礼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军事、服饰与民族、服饰与妇女、服饰与宗教、服饰与科技、服饰与审美、服饰与心态、服饰与地理环境等。体现出了服饰文化跨学科性的特点。 1995、1996两年可谓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收获之年。仅笔者所见,就有专著9部、论文20余篇,下面简略介绍如下: 一、专著 军戎服饰在古代服饰的研究中,一般按习惯分为戎服和甲胄两部分。七、八十年代以来,对各朝代甲胄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系统,成就显著,学术价值也比较高。相比之下,戎服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成果也相对较少。由刘永华编著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一书,针对这一问题,广泛搜集考古方面资料,进行深入考证。作者先后走访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筛选、比较,与文献对照后,分门别类,将它们编入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论述之中,完成了一部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专著。全书共选用各种服饰图象资料400余幅。此书的特点在于,将考古发掘的原始材料经过整理鉴定之后,进行彩色复原,再对照文献进行研究阐述。该书图文并茂,可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形象而立体的了解,是一部较具学术价值的专著。 服装史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向世人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特征。中国服装史同样是后人了解中国悠久灿烂文明的一个窗口。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服装史方面的著作已经出现了若干种,其内容繁简不一。由黄能馥、陈娟娟合著的《中国服饰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中华服饰的起源作为开篇,依次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服装发展过程,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内容包括服装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装纹样、首饰配饰等,全书共用各种插图千余幅,分类详细,图文并茂,是一部较好的高级教科书。同样作为教科书、由孔德明撰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用具.职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一书,是作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对古代文化的独好,通过多年的积累、研究、探索,终于完成了这部集知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专著,值得一读。 文化人类学是现代兴起的、对人类活动进行综合研究的新学科。由华梅编撰的《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书,从人类文化学的大领域入手,以服饰的历史年代为纵线,广泛联系服饰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将古今、中外人类的服饰从起源、发展、沿革逐一进行分析论述,为拓宽服饰研究领域做了尝试。 妇女服饰研究,是古代服饰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现实生活的需求,古代妇女服饰研究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孟晖《中原女子服饰史稿》(作家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原汉族妇女服饰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汉族妇女服饰的演变特点,以“锦绣中原”、“胡风入华”、“两宋风流”、“金缕曲”四方面内容做为概括。其中锦绣中原部分介绍了衣裳、深衣、kūn@①、ku@②等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自商代至南朝期间的发展和应用概况;胡风入华部分则着重揭示十六国时期至唐代兴起、流行的窄衣小袖、花钿革靴、幂@③帷帽和罗裙露胸等,以及带有浓郁西北少数民族韵味的服饰对中原地区妇女服饰的影响;两宋风流以抹胸、裙、背子等内容为主,叙述了五代至两宋时期妇女服饰的风格;金缕曲则以左衽袄裙、纽扣立领等服饰特色,阐述了辽金元、明清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妇女服饰的影响,以及妇女服饰逐渐同化的趋势。 对中国古代服饰历史的综合研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出版的绝大部分专著都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而撰著的。周汛、高春明合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一书,便是此类专著之一。全书共计26万余字,共选用彩色和黑白插图260多幅。全文分为十二编,依次为:首服、发式、化妆、首饰、耳饰、项饰、衣服、裤裳、腰佩、鞋袜、工艺等。作者在书中广泛引用正史、笔记、游记、稗钞、传世佳画、考古发掘资料,内容丰富,并具有史料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历史文化普及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章节的编排上也打破了传统的以时代分章节的模式,将所介绍的对象按其类属,单独立目,从头至尾,一物一议,给读者以脉络鲜明,内容连贯的感觉。《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是赵超、熊存瑞的合著。该书作为王仁湘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之一,对古老中国丰富多彩的服饰,做了概括性的描述。由赵联赏撰著的《霓裳.锦衣.礼道——中国古代服饰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一书,是一部古代服饰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详细阐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专著,全书21万多字。作者同样采用文物映证文献的研究方法,对宏富而又千资百态的各类服饰制度进行了剖析,书中认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以“礼”为核心,以实用性与欣赏性为文化心态,集霓裳、锦衣、礼道于一体,反映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等级差别、心理习尚,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正是在这种政治色彩的熏染下,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各朝各代帝后衣冠考究、威严仪重,文武官员之服典雅华贵,庶民百姓布衣黔首的历史格局。 辞典为人们了解知识、研究问题进供了巨大的帮助。周汛、高春明在多年研究服饰文化、出版了多种服饰专著的基础上,再次合力撰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书》(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历代衣冠服饰文化的专科辞书,分总类、冠巾、上衣、下裳、鞋袜、发式、化妆、饰物、腰佩、衣料、染采、纹样、工艺、其它及文献等15个门类;所收词类上起先秦,下迄民国,内容包括历代服饰名称、款式、质料、色彩、纹饰、产生年代、沿革变迁、礼议制度、穿着方式、使用场合及相关习俗。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略》一文;书中收有《中国服饰史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录。全书共180余万字,另有彩色照片200余幅,黑白插图千余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彩色和黑白照片大多都是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可供读者鉴赏与研究。 二、专论 1、断代研究 服饰的断代研究,近几年来得到了加强。表明服饰研究已经从以前习惯的纵向研究,转向了比较具体深入的横向研究。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各地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加,为广大服饰研究者提供了文献以外的直观性材料,使服饰研究成果更加真实可信。 先秦时期的服饰研究是整个服饰研究的重点之一。宋镇豪的《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时代的服饰》(《文物天地》1996年第1—2期)一文,将中原、齐鲁、北方、秦、吴越、楚、巴蜀滇等文化地区,分为七大区域,根据以上区域考古发掘出现的服饰资料,进行研究考证。文章认为,尽管各地区的服饰形制有相互影响,互有所取之处,但总有其各自的风格品位。从宏观上看,大概可以说,中原周地和三晋服饰比较质朴,东方齐鲁服饰注重舒裕,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饰矜夸,西北秦地服饰厚实,东南吴越服饰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饰轻丽,西南巴蜀滇服饰宽松,由上述不同地区服饰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时代特征。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不断发掘,为秦代政治、军事、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殷实的形象资料。党焕英《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文博》1995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各式秦俑发式和所着不同冠戴、袍服、铠甲、腰带、下裳、护腿、行滕、足履等服饰用品的研究后认为: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秦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服饰作为礼仪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别尊卑,分等级”,它们在服饰上的不同类形,实际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群地位和身份的体现。由曾布川宽著、黄雪美译《兵马俑与秦的军队》(《文博》1995年第5期)一文,则着重对秦兵马俑所着冠巾、铠甲的不同,进行了兵种、官阶等级的对照研究。 在汉代400余年的统治时期中,各类文化遗存相当可观,反映服饰内容的各种资料亦十分丰厚,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具体反映。如郎保湘《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中原文物》1995年第2期)一文,试图从洛阳出土的汉代民间男女服饰上,找出汉代服饰的一些主要特点。即汉代的袍、襦、裙、裤等服饰都“崇尚宽和长”、“男袍、女襦一般都是右衽”,服装颜色崇尚黄色。另外,汉代妇女发式流行倭堕髻和@④髻;首饰的质料以玉饰、珍珠、玛瑙、琥珀、翡翠等为多;鞋履的质地则多以木、麻、葛、棉等材料制做而成。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达、开放辉煌的时代。这些特征在服饰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其中以妇女服饰又最具代表性。党焕英《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文博》1996年第2期2期)一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文章认为,唐代男子服饰多以圆领衣、幞头、靴子为主要服饰形式,变化不大;而妇女的服饰、化妆却呈现出奇特华美,繁盛开放的大唐特色。具休表现在服饰上有以下几点:①领式多样,体现封建礼法的松弛。②女着男装,体现唐代妇女的阳刚之美和妇女地位的提高。③胡服盛行,体现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这些特点在化妆上也十分突出,首先是各类髻式种类繁多、式样翻新;其次是注重化妆,标新立异。以上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唐代千姿百态服饰的盛况,而且影响深远,直至海外。服装颜色在古代不仅具有浓烈的政治迷信色彩,被统治者们所重视,同时它还是人类审美和不同人群等级标志的体现。纳春英的《官品服色制与唐人的色彩观》(《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一文,从服饰色彩入手,结合宗教文化,工艺技术分析了唐人对各种服色的取舍标准和审美心态。胡小丽、赵静《唐代妇女的眉式》(《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6期)一文,运用考古资料和唐诗文献记载,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唐代不同时期妇女眉式的变化。作者还试图借此分析、窥视唐代社会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不同。 辽代契丹人髡发习俗,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已屡被印证,并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这一定论,指的是契丹男子的发式,而契丹女子是否也行发髡之俗?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孙遇安在《宣化辽金墓壁墓画中的服饰》(《文物天地》1996年第1期)一文中,根据对宣化地区辽墓壁画中人物服饰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契丹女子在少女时实行髡发,成年以后则开始蓄发,而一些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的妇女又多用巾帼包头。 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蚕、帛、桑字,在安阳商墓中出土的铜钺上存在有雷纹的绢痕及丝织物的残片。 《商书.太甲中》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正义云:“冕是在首之服”,又云“殷礼不知天子有几种冕”,惟在《王制》中有:“殷人 而祭,缟衣而养老。”缟即古之深衣,所以说殷商已有阶级差别,但具体服饰上还没有完全确切的完备形式。 在周代,分封制确立,这就给予服饰等级差异上的区分较为具体化。 周人从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上否定了“天命论”,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对头(首)加以重视,首服的式样颜色区分人的尊卑贵*,形成以首服为主要标志的冕服制度和朝服特征,并以象征五行,五方的青、赤、黄、白、黑作为正色,这五种颜色非一般人能穿,这些都由《舆服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就连常服,燕居服也规定有不成文的等级界限。 一、冕服 冕服是皇室、臣子们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时所穿的祭服,并成为朝廷特有的祭祀服饰。西周已定型,并有严格的区分,冕服虽各朝形制略有变化,但总体来说,大同小异。 据《周礼》记载,周代凡有祭祀活动,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缥裳等组成,其等级依次分为:大裘、衮冕、氅、冕毳(cui)、 冕、元冕等制。总括历史时期,冕服以下表内容为规范而使用。 1.冕冠 冕服是由戴冕冠而得名。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最为尊贵的礼冠。 “周之冕以木为体,广八寸,长尺六寸,上以玄,下以 (同朱色少别)”,前后有旒。其中冕木板叫“ ”。 长一尺六,宽八寸(各朝尺寸有不同),成一长方形(也有后方前圆的),前低后高,相差约二寸左右,前后一般垂有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旒的数量和质量是随祭祀的内容和官职身份而定,在一串旒上系十二珠,以玉为料。每玉相隔一寸,则每一旒长度为十二寸(有图)。天子冕冠的旒系五彩玉,排列顺序为朱、白、苍、黄、玄,然后再反复。穿玉的丝为藻,旒是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所以又称“玉藻”。冕冠的两旁各有一孔,又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从颌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把冕冠高高的固定在头上。另外,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玉珠名为“充耳”,意在提醒戴冠者勿信谗言,而垂旒是让戴冠者目不斜视,断事公道。 旒数有差等,天子衮冕为十二旒,前后二十四旒,每旒十二玉,共用玉二百八十百颗;公戴冕旒,有九旒,每旒用九玉,所用玉色为苍、白、朱三彩;侯伯七旒,旒用七玉;子男毳冕五旒,旒用五玉;卿、大夫玄冕有六旒、四旒、三旒、二旒的区别。 2.冕服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与冕服配穿。冕服为上衣下裳之制,其衣裳之颜色、纹章之数量都有不同。帝王所用的冕服是上玄衣下 裳,在最高等级的祭祀上有十二纹章,(有图)一般上衣的文章为绘制而成,下裳的纹章是手绣而成。纹饰次序,除曰、月、星外,首以龙,次则山、华虫、火、宗彝,皆画之,又次以藻、粉米、黼黻,皆以绣。 曰、月、星,取其照耀光明,如三光之耀。 龙,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象征人君应机布局而善于变化。 山,取其能云雨或说取其镇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 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文彩),也有说雉性有耿介的本质。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宗彝,谓宗庙之郁鬯樽,虞夏以上取虎彝、 彝,虎取其猛, 取其智或说取其孝。以表示其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藻,水草之有文者,一说取其洁。象征冰清玉洁。 火,取其明,火炎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狞之意。 粉米,取其洁白且能养人之意,若聚米形象征有济养之德。 黼,即画金斧形,白刃而銎黑,取其能韧断之意,斧与黼音近,或通用。 黻,作两己相背之形,《尔雅.正义》谓黻为弗文,取拂之意,陈用之《考工记》作左青而右黑,清代学者取斧与弓相对,应为二弓。作两己相背,谓群臣可相济,见恶改善,同时有取臣民背恶向善的含义。 冕服采用前高后低的形式,言王者位高权重,未免有骄矜之气,应有向下谦虚之态。冕有垂旒,所以蔽明,表示王者不视邪,以上各物均含有规劝君王不妄自尊大、不信谗言、明辨是非,不计小过等意义。 3.冕服的附件 芾,芾是当股之衣,因在膝前又叫蔽膝,芾的形制,天子用直,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侯前后方(杀其四角使其方,变于天子之直,即去上下各五寸),用黄朱,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一章。芾是系于革带上垂之于膝前。 革带,博二寸,用以系 ,后面系绶。 大带:天子、诸侯的大带在其四边都加以缘辟。天子素带,朱里;诸侯不用朱里。大带之下垂以绅,宽四寸,用以束腰。 佩绶:天子佩白玉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朱组援,大夫佩水苍玉等。 舄:王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是在服冕服时用赤舄,诸侯和王同用赤舄。 秦汉时,当时社会风尚以袍为尊、为贵,秦汉时,袍外穿作礼服之用。汉时袍大袖居多,袖口收缩得紧小,这一部分称祛,袖身宽大的部分称袂。袍还被作朝服,大襟大斜领,衣襟开得很低。 佩绶是汉代服饰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用来区分等级,秦、汉官服色款相同,冠又不十分详细,佩绶以颜色、尺寸、花纹式样来区分等级。“组”是用丝带编成的饰物,可用来系腰“绶”是官印上的绦带,又称印绶。 佩绶方法有二:一为垂,其方法是系于腰间或正或侧;二为盛,是以 囊盛上。 囊有金、银钩挂于带旁,故又称旁囊,作盛绶之用所以又叫绶囊。武将的囊上绣有虎头纹样,所以又称虎头绶囊。 印绶无论尺寸,还是颜色和织法上都不同,据文献载:“汉帝佩黄赤绶,长两丈一尺;公侯、将佩紫绶,长一丈七尺……”地位职位越低,绶的尺寸越短。 隋时天子用赭黄袍,唐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服用,他人服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权的特殊象征。当时,官职品级也以色彩区分,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品,等级的方法从隋开始,到唐成定制。 在唐官服中有时代特色当属章服。章服是唐时佩了鱼符、鱼袋的官服。鱼符、鱼袋均为唐朝官员朝服、礼服的一种。鱼袋是用来装鱼符的,通常系在大带上,武则天时改佩鱼为龟,中宗后又改为鱼,随身佩鱼,其作用一是用以明贵*、辨尊严内外,一是以为臣子上朝面君成应皇帝召见进宫的凭证。鱼符之形为鲤鱼,是以“鲤”喻李,寓意李家天下的一种标志。 鱼符长约三寸,其质为玉、金、银、铜等材料。皇太子佩玉鱼,亲王佩金鱼,诸官佩铜鱼。鱼上刻有官品、姓名。鱼分左右两部分,左向之鱼朝,右向之鱼随身携带。佩带的方法是将符盛于“鱼袋”里,挂在腰间革带上,凡穿朝、礼服必佩鱼袋,鱼袋上的纹饰,三品以上饰金,四五品饰银。 宋时公服沿袭唐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宋时只有鱼袋,没有鱼符,紫服佩金鱼,绯色饰银鱼。 明代,文武官员遇大祀、庆成、冬至等礼节,都戴梁冠,穿赤罗衣,一品冠七梁革带饰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玉环,其它品位逐级下减,至八九品一梁之官,革带用乌角,所执笏板也有规定。 案纹样绣于袍上,以别官级品位。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文官一品用仙鹤;武官一品用狮子。补子最早出于武则天,当时以不同的锦纹赐予百官,称为“袄子锦”。明时演变为缀于袍上的补子,成为当时官服的一大特点。 明世宗嘉靖年间,对品官燕居服进行规定,其制为仿古时玄端形制的宽袍大袖,用深青色的纱罗制成,三品以上袍有云纹,四品以下只以青色镶边。又在袍子前后缀以补子,纹一样。 赐服是官品未达到某品级,而皇帝特许而赏赐穿着之服饰。赐服中有一种蟒衣、飞鱼、斗鱼之服,因蟒形似龙纹,只比龙少一爪,所以极其尊贵。 明代官服首服中最具特点的是乌纱帽,其形制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巾以束发。乌纱帽翅因戴者官职、身份不同而各异。 清代一改历代冠制,有礼帽和便帽之分。礼帽中暖帽的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有图)制成,有红、蓝、白、金等,无顶珠者无官品,再有进士、状元顶金三枝九叶,举人、贡生、监生顶金雀,生员顶银雀。 清代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而袍是否开衩和开叉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一般官吏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平民无衩,俗称“一裹圆”。开衩之袍又称箭衣,口上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袍子以龙袍最尊贵,其次为蟒袍,蟒袍又称“花衣”,是官吏和命妇的专用服饰,袍的颜色和蟒纹中爪的多少取决于官职与品级,而不绣爪的世人可穿。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长袍是满族服饰的特点,汉族以往都是上衣下裳制,满袍则为以后的旗袍打下基础。 在满服中,褂多穿于之外,所以也叫外褂,依季节有单、夹、棉、皮之分,惟不用亮纱和羊皮。官服中的褂另在胸背的正中引用汉明代补子形式,不过改明补为清绣,直接将图案绣于外褂之上,故又称补服,表示品位等级。 清代文武官补子绣饰 另一种褂不及腰,袖仅掩肘,为是满人常骑射的功能所致,所以又称马褂,马褂无贵*之分,世人皆可穿之。 马甲(或称坎肩、背心),男女皆穿。 还有一种带排扣的马甲,扣有二十三枚之多,四周镶边,为勇士和立有军功的特殊人物穿着,是非凡人物的表征。 满服中朝珠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级的装饰品。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以琥珀、蜜蜡、象牙、奇楠等料为之,共计一百零八颗。旁随小珠三串,佩带时这边带一串,那边带两串。男子两串小珠在右,命妇两串小珠在右。 除冕服,官服外,还有: 弁服,古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式,一般在打猎、出征和曰常朝政服用,它是以弁冠为引申配套而穿的服饰,弁由数块皮子合成,下大上小成尖状,形如两手对合,形成的条状处镶有许多五彩珠玉,十分美观,文学上曾有“会弁如星”的形容。弁以彩珠数量区分等级,有12、9、7、5、3、1珠之分。 元端与深衣 这两种是曰常所用最多的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着,为儒者、贤士的礼服。元端在周时为国家法服。元端,取端正之意,颜色皆为正色,衣袖都是二尺十寸宽的整幅方形,这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所致。中国历来讲究以规矩行事,要成方圆,万事要有模式、有典范,不可多变,这一点影响了中国服饰几千年。 深衣是一种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长衣。它是为官者最低一级的礼服,又是百姓最高一级的礼服。许多衣服的形制都是从深衣发展过来的。《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文中还有:“制有十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这样一款古老而应用广泛的衣饰,具有很强、很突出的寓意和象征性。 袍 是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形制;并是一种有夹、可絮棉的长衣。单层的长衣古代称其为衫。袍,初为内衣,战国后,袍成了外套,以后形制也没有多大变化。 裘 毛皮制成的衣服,并且皮毛露于外叫裘,先秦穿裘外加罩衣称裼,以保护皮毛。锦衣即指裼。战国后,渐渐演变为裘毛向里而穿。 襦 我国古代把短衣称襦。《急状篇》注曰:“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襦是单的,无夹里。有夹里或加絮称袄。襦又分长襦、短襦。 裆 无袖短装,一片在前,一片在后。 背子 一种对襟开衩外衣,在宋时极流行,从皇帝到百民,男妇老幼皆穿。 王后之服有袆衣、 翟、阙翟、鞠衣、展衣、鞠衣、 衣之分。随从皇帝祭先王要服玄色袆服,画五色山雉;祭先公要服青色 翟;祭群小祀须服赤色阙翟。以上三服为祭服。亲蚕穿鞠衣,以礼见王及宾客服白色展衣;燕居服黑色阙衣,以上三服为常服。 汉时,皇后、贵妇在重大场合皆穿深衣,妇女们还沿袭战国时襦裙配套穿的习惯。 隋至盛唐时女子以瘦高为美,当时服装有三种风格:(1)窄袖襦衫,长裙,主要流行于隋至初唐这个时期。(2)胡服(3)女穿男装 中晚唐女子以胖为美,衣装加宽加肥,大袖宽裙。 其实很长时间里宽襦大裳一直是我国传统服饰的主流{袖子很大,前面有一条绅带[后来宽襦大裳逐渐只作为礼服,(“绅士”一词由此而来)]},只是后来逐渐作为礼服使用。汉代多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到了唐朝色彩变的更丰富。圆领是春秋时期受游牧民族影响开始是作为一种休闲服,唐朝流行穿胡服时开始兴起。到宋朝出现了方型纱帽作为官帽并强化了帽翅(以前都是圆形纱帽且大多作为休闲服饰使用),宋朝常服袖子变窄,宋朝出现了一种方型的文人巾帽;到明朝出现了补服制度,另外纱帽后面多了两个飘带。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入门的话黄能馥《中国服装史》可以选择 这里的我貌似也下载过几个关於古代服饰的,楼主可以一页一页查查,或者直接用网页的右上角搜索一下 恩……就这两个地方……已经让我文件夹里挤了不少关於古代服饰研究的书了,虽然我很少看……=。= ********************** 然后……放上《明代社会生活史类目初稿》服饰衣冠类 【服饰衣冠】 〖专书〗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织染美术系,《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王宇清,《中国服装史纲》,著者发行出版,一九八九年十月修订版。 王宇清,《中国服饰图录》,台北:世界地理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初版。 王宇清,《冕服服章之研究》,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一九六六年十月初版。 王 岩,《万历帝后的衣橱-明定陵丝织集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一九九五年三月初版。 王辅世,《中国民族服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 江 冰,《中华服饰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一版。 安 旭,《藏族服饰艺术》,天津:南开大学,一九八八年。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三年台初版。 李应强,《中国服装色彩史论》,台北:南天书局,一九九三年九月一版一刷。 东北戏曲研究院研究室,《中国戏曲服装图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林淑心,《衣锦行:中国服饰史相关之研究》,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一九九五年六月。 高春明,《中国古代平民服装》,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一版一刷。 周 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四川:重庆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六月一版二刷。 周 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台北:文津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九月台初版。 周 汛、高春明,《中国服饰五千年》,台北:美工图书社,一九八七年十月版。 周 汛、高春明,《中国传统服饰形制史》,台北:南天书局,一九九八年初版。 周 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上海:学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四月一版一刷。 周 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台北:南天书局,一九八八年七月台一版一刷。 周 锋,《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北京:燕山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九月一版一刷。 袁杰英,《中国历史服饰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六月一版一刷。 黄能馥、陈娟娟,《中华服饰艺术源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七月一版一刷。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五月一版二刷。 韦荣慧主编,《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北京:纺织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华 梅,《中国服装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八月一版二刷。 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湖北:新华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张惠兰、叶丽云,《中国服饰的传统、现在与未来》,新竹:清华大学艺术研究中心,一九九三年版。 赵 超,《华夏衣冠五千年》,台北:中华书局,一九九三年五月初版。 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一版。 骆 新,《衣冠沧桑:中国服装的文化观》,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戴钦祥等著,《中国古代服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 戴 争,《中国古代服饰简史》,台北:南天书局,一九九二年五月初版。 魏采萍,《吴地服饰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一版。 龙田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台北:龙田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学位论文〗 何兆华,《中国传统丝织品上龙纹之设计与象徵意义研究初探》,台北.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四年。 金 成,《试论中韩古代服饰文化之关系:以冠帽的形制演变为例,兼谈两地出土之纺轮》,台北.台湾大学考古人类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二年。 高辅霖,《明代百官服饰制度及其僭越与滥赏研究》,台北.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一九九五年。 〖一般论文〗 王宇清,〈中国历代妇女服装之演变〉,《中央月刊》,八卷四期,一九七六年二月。 王宇清,〈弁服与深衣〉,《华冈博物馆馆刊》,四期,一九七七年三月。 王宇清,〈儒家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服饰制度的重大影响〉,《美育》,四五期,一九九四年三月。 王宇清,〈龙袍的历史渊源及其衍变〉,《东方杂志》,九卷一二期,一九七六年六月。 中 仙,〈中国服装探源〉,《文物杂志》,二期,一九九二年八月。 玉 仙,〈绚烂多姿的苗族服饰〉,《文物杂志》,九期,一九九三年四月。 江 冰,〈垂衣裳而天下治—帝王服饰的确立与演变〉,《九州学刊》,七卷一期,一九九六年一月。 沈从文,〈中国服装图案〉,《艺术家》,七九期,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林淑心,〈从天水冰山录看明代染织业的发展〉,《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二卷十期,一九九一年三月。 林淑心,〈综论满族服饰特色〉,《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五卷一期,一九九五年四月。 林维民,〈论中华服饰的重带传统〉,《中国文化》,八期,一九九三年六月。 周绍泉,〈明代服饰探源〉,《史学月刊》,六期,一九九○年。 庄 申,〈女饰的装扮与服饰〉,《雄狮美术》,一三四期,一九八二年四月。 庄吉发,〈百官服饰〉,《故宫文物月刊》,三卷四期,一九八五年七月。 洪光明,〈刺绣精妙、色彩瑰丽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典藏艺术》,一三期,一九九三年一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一):蒙古族〉,《今日生活》,一八八期,一九八二年五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二):藏族〉,《今日生活》,一八九期,一九八二年六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三):东干族〉,《今日生活》,一九○期,一九八二年七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四):苗族、傜族、畲族〉,《今日生活》,一九一期,一九八二年八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五):摆夷族、仲家族、黎族〉,《今日生活》,一九三期,一九八二年十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六):僮族、洞族、仡老族〉,《今日生活》,一九六期,一九八三年五一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七):满族、锡伯族、达呼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今日生活》,二○○期,一九八三年五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八):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柯尔克孜族〉,《今日生活》,一九七期,一九八三年二月。 胡 森,〈中国少数民族与服饰(九):维吾尔族〉,《今日生活》,一九○期,一九八九年九月。 唐叔芬,〈客家传统服饰初探〉,《史联杂志》,一八期,一九九一年六月。 翁文纬,〈略谈中国服装上的花边图案(一)〉,《畅流》,四三卷二期,一九七一年三月。 翁文纬,〈略谈中国服装上的花边图案(二)〉,《畅流》,四三卷四期,一九七一年四月。 翁文纬,〈略谈中国服装上的花边图案(三)〉,《畅流》,四三卷五期,一九七一年四月。 叶立诚,〈中国传统服饰装饰图案之探讨〉,《实践学报》,二三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陈景林,〈光彩熠熠、千姿百态:西南归来谈苗族妇女服饰工艺〉,《今日生活》,二八○期,一九九○年一月。 陈景林,〈苗族服饰考察记〉,《现代美术》,四七期,一九九三年四月。 陈景林,〈贵州苗族服饰分析〉,《艺术家》,三三卷二期,一九九一年八月。 冯尔康,〈中国古代衣冠制度与习俗〉,《历史月刊》,七四期,一九九四年。 张知新,〈中国古代妇女服饰初探〉,《家政教育》,九卷五期,一九八五年一月。 张柏如,〈侗族服饰艺术探秘—服饰篇〉,《汉声》,七○期,一九九二年一月。 谢彬如,〈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民俗曲艺》,一○四期,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苏莹辉,〈见於莫高、榆林二窟的少数民族服饰简介〉,《美育》,五五期,一九九五年一月

中国古代服饰以商周时代为例分类:一、男服服饰:1、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2、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3、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4、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二、女服服饰:1、禕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2、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3、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4、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5、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6、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7、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服饰:这时汉服深衣和胡服开始推广。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连属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深衣在战国时相当流行,周王室及赵、中山、秦、齐等国的遗物中,均曾发现穿深衣的人物形象。楚墓出土木俑的深衣,细部结构表现得更为明确。短袖衣是楚服的一项特征。江陵马山 1号楚墓曾出短袖的“衣”,衣即衣,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短衣。根据曾侯乙编钟之钟金人的服装看,应即短袖之衣。胡服主要指衣裤式的服装,尤以着长裤为特点,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为骑马方便,他们多穿较窄的上衣、长裤和靴。这种服制据《史记·赵世家》说,是赵武灵王首先用来装备赵国军队的。山西长治分水岭所出铜武士像,上身穿矩领直襟上衣,下身着长裤,腰系绦带,佩剑,正是采用胡服的赵国战士的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服饰 (中国历代服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服装

有关中国服装史的论文总结与体会初中

<原创]本人的服装史论文  寓意,形体可以兼得  ——关于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吸收中外服装史的经验启示的论文  从伏羲氏化蚕丝为穗帛,古埃及人利用亚麻织物制作围裙以及苏美尔人采用羊毛织物包缠在人体上,形成服装开始,似乎就暗示了中西方服装的发展历程,风貌形态将会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中国服装文化是一种单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与中国的巫觋和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注重形的内涵,具有浓厚的社会政治伦理倾向。在其发展进程中,因袭、守旧,继承性与连续性远大于变异性与创新性。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将服装视作一门特殊的人体艺术,注重形式,认为形式即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时代特征明显,风格变化昭然。变异与创新性远大于继承与连续性。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装文化深受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表达,透露出一种含蓄美。林语堂先生曾有深切的领悟,他说:“中装与西装在哲学上的不同之点就是,后者已在显出人体的线形,而前者在意遮隐之。”这使得中装与西装的直观静态之美产生了根本上的差别。追本溯源,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来自遥远东方中国的精美丝绸传入了古罗马,这让古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贵妇们更是不惜花费昂贵的价格来达到自己追求时尚的目的。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式服装,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和艺术风格,同时糅合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图案,以丝绸为贵,为尚。中国的陶瓷和园林艺术深深影响了18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洛可可。那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瓷器和园林建筑迎合了法国宫廷的审美情趣,被吸收融会于法国的艺术乃至欧洲的艺术中。尤其是中国陶瓷上的精描绘画,镶金嵌银,极尽曲线绕转之美的装饰,直接影响了洛可可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服装上,还体现在了建筑,绘画等艺术门类上。  1910年,俄国芭蕾舞团在巴黎的公演引发轰动,其色彩瑰丽,外形新颖的芭蕾舞衣,为服装设计开创了新局面。从而欧洲形成了一股东方热潮,设计师纷纷将中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设计特色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披垂式风格熔于一炉,创造出了美不胜收的各式服装。  上世纪60年,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ant)发表了“中国风”系列。涉及灵感来自清代官府中的凉帽和马褂。70年代,东西方服饰文化进一步互相撞击,互相融合,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时代宣告结束,时装朝着更加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日本设计大师高田贤三,三宅一生运用东方传统服装的平面裁剪,设计出不强调合体的曲线的宽松肥大的服装。这种非构筑式设计,与西方的构筑式窄衣结构截然不同,但在当时反体制思潮和石油冲击的大背景下,为世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抓住了消费的新契机。他们的设计很快广为流传,两位来自东方日本的时装大师从此登上巴黎时装乃至世界时装的舞台。  而就在去年,身着2004/2005秋冬Yves Saint Laurent Rive Gauche高级成衣的模特伴随着中国电影《花样年华》的背景音乐缓缓走来。各色鲜艳的仿旗袍式立领垫肩缎质套装、用蝴蝶系着盘扣子旗袍套长裤、龙纹云纹中国图腾、用缇花、织锦、刺绣等各种布料及编织技巧,展现极度奢艳亮丽的中国风情。如今闻名于世的美国设计师Tom Ford运用奢侈的中国风为YSL画下重量级的句号。  东西方服饰文化与着不同的优势和魅力,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偏颇。例如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强调人体体形的紧身胸衣给女性身体的正常机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宽袍大袖始终贯穿于3000多年的中国服装史,时常给人以呆板,停滞不前,少有变化,创新的感觉。十分巧合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服装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在变革中,两者又有着相反的发展倾向。东方服装由松变紧,宽袍大袖吸收了西方三维的立体裁剪,使服装变得贴体,轻便,改良旗袍正是中西合璧最经典的完美体现;而西方则摒弃了造作,扭曲性的人体美,把女性从损害健康的紧身胸衣中解放出来。但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新的生活,东西方都改变了繁琐的装饰和累赘的服装结构。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表达寓意的宽袍大袖,西方强调人体之美的服装造型两者并无绝对的孰优孰劣的对比。事实证明,将东方精美华丽的刺绣赋予西方立体合身的服装上展现出了耀眼的光彩。当今,世界各地的服装元素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将会从事于中国服装设计行业的我们,不仅要把握开放的时代契机,紧跟国际时尚潮流,更要努力保护,发扬中国服装的传统特色。让东方服装的寓意和西方服装的形体可以兼得且形态更加丰富多变,让将来的国际时尚舞台绽放出绚丽灿烂的中国光芒!  参考文献:  1.江平,石春鸿等编 服装简史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2.屠恒贤 中西服装文化比较研究 上海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2003    

创意产业背景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  亓延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服装史论教学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面临着"教"与"学"的双重考验分析"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意产业发展对服装人才的需求,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意产业; 服装专业; 服装史论; 中外服装史;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基金资助: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2014159);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15WF04);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NSK18D10); 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YY10);  DOI:13915/015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 工程科技Ⅰ辑  专题:轻工业手工业; 高等教育  分类号:TS941-09;G642  文章目录  一、 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  二、 "中外服装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 "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适当调整授课总学时   根据专业方向制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丰富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式  (1) 项目式教学是让学生以参与项目的形式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2) 小组式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为一个团队   考核形式多样化  四、 结语  (学术堂内提供完整内容)

服饰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封建社会之前,表现的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同等级官吏及文官和武官的服装,在样式、图案等方面就有严格的区分,用于直接划分和表明身份与等级。帝王正式服饰上常秀龙,文官秀祥瑞禽类,武官秀猛兽。再例如,秦朝崇尚黑色,所以服饰就以黑色为主。

《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 五十年前,一群长沙土夫子(盗墓贼)挖到了一部战国帛书,残篇中记载了一座奇特的战国古墓的位置,但那群土夫子在地下碰上了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五十年后,其中一个土夫子的孙子在先人笔记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高手前去寻宝。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中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物: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这神秘的墓主人到底是谁,他们到底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棺椁?为什么墓中还有那么多谜团无法破解?后来发现的海底诡异船墓、秦岭上的万年神木以及崇山峻岭中的天宫雪墓与这座古墓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千古之谜?谜底到底是什么? 《山村异事全集》作者:北方之北 北方之北:80后出生于野狐岭古战场以北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听些异志趣闻,鬼节在旧村捉过迷藏,初夏在古战场捡过铁片。总的来说是一个不太靠谱的写手。2006年因《山村异事》被千万网迷追捧,为回报读者,遂萌生创作系列悬疑恐怖小说的念头,作品中涉猎太多惊恐内容,此不多述,2008年,咱们“恐怖接触”……《复活乱坟岭》 作者:KKUU如何除去巨蜥精,小孩阳阴以什么杠杆翘动身形千米的巨蜥精?山峪峰的灵心道长能否下山除妖铲怪,敬请阅读《复活乱坟岭》最后的十万精彩篇章!《午夜娶新娘》作者:伊秋雨2008一场诡异无比的婚礼上演了,当新郎倌杨久宁的迎亲队伍于午夜时分到达新娘子宋诗诗的老家时,却惊奇地发现,新娘子宋诗诗的老家居然是一个坟场包围的荒村。整个荒村只有宋诗诗一户人家,当迎亲队伍把新娘子接回城里后,即将拜堂时,新娘子宋诗诗却神秘地在大花轿里消失了。一系列的恐怖狂潮接连发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