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02 21:58:25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可以鉴定地质年代和远古的生物环境

古生物学担负着为地质学和生物学服务的双重任务。 这方面的研究称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方法中,历史最久的是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须具备下列条件:存在的地质年代短,以便精确地确定地层年代;地理分布广泛,以便易于找到并可作大范围的对比。例如前面提到的白羊石,在欧亚各地古地中海区都能找到,是赛诺曼阶的标准化石。在使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任何化石都有在时间上发生、繁盛、稀少、绝灭的过程和在空间上起源、迁移、散布的过程。前人及文献中所规定的时代及地理分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修改,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一个生物群中的各类化石都有不同程度的地层意义,不能忽视整个生物群面貌,而仅根据少数标准化石来判断地层年代。除了标准化石法、百分统计法等外,对比法,数量(或图解)对比法等。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由于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因此搞清了化石的形态、分类、生态后,应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就可以推断其生存时期的生活环境。这方面特别有用的是指相化石,即能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例如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为海洋,水深不超过100米,水温在18℃以上,海水清澈,水流平静。因此,如果在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体就可以判断其沉积环境为温暖、清澈的浅海。又如,蕨类植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因此在地层中发现大量蕨类植物化石,就指示当时的古气候温暖潮湿。在使用化石恢复古环境时,应注意不少生物在地史时期中其生活环境有演变过程,例如海百合在古生代是典型浅海动物,现则多数栖居深海。此外,不仅指相化石,而且生物群的各类别以及沉积物本身都有反映环境的意义,须注意综合分析。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及分布:许多沉积岩,如某些石灰岩、硅藻土,主要由化石组成,特别是能源矿产(石油、油页岩、煤)主要由动植物遗体转化形成。应用古生物学于找矿的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根据成矿化石的时代分布、生态特点等,研究矿产的分布规律;②广泛使用微体和超微化石,精确地划分对比含矿层位,指导钻探等;③从古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古生物通过吸附、络合、化合等方式富集稀有金属元素的规律;研究古细菌在矿产形成中的作用等。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引起生物生活条件的变化,反映为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古生物钟即利用生物生长周期的特征计算地史时期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例如现代珊瑚体上一年生长期内约有360圈生长细纹,每纹代表一日。在泥盆纪的珊瑚化石上,该生长细纹约400圈,石炭纪的为385~390圈,说明当时每年天数分别为400及385~390左右,这些数据与用天文学方法求得的各地质时代每年的天数大致相同。用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和叠层石的生长线研究也可得出相似结论。通过计算表明,自寒武纪以来,每年和每月的天数在逐渐减少,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在变慢。在构造地质学中,应用已变形化石(腕足类、笔石、三叶虫)和同类未变形化石的对比,来求得应变椭球体的形状和方向。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乏借助于古生物学的例子,如南方大陆的分裂,可以用在两侧同时找到淡水爬行动物中龙(Mesosaurus)化石为例。在一系列微板块或地体的研究中,更需借助有关的古生物化石作对比依据。古遗迹学在研究深海沉积形成的地层时很有意义。 为生命起源学说和进化论提供事实依据。生命起源方面,已知最早的化石资料大致如下:距今7 亿年 最早的大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距今8 亿年 啮草原生动物形成距今10亿年 有性分裂生物形成距今15亿年 真核细胞形成距今23亿年 产氧微生物群落发展距今31亿年 最早的叠层石距今33亿年 最早的化石(南非的古杆菌及巴贝通球藻)以上过程清楚显示生命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进化过程。古生物学为进化论提供的证据有3方面:①总的古生物发展史显示生物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总趋势,植物中由菌类-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中从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从鱼-两栖类-爬行类-鸟和哺乳类,其形成和繁盛的时代都是按上述顺序相继出现的。②在各主要类别之间陆续发现中间环节的化石,证明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例如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总鳍类;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的鱼石螈;介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始祖鸟等。③在一些具体的类别中建立起符合进化论的系统发生关系,如马的谱系,从开始发生到整个过程已研究得比较清楚,为进化提供了实证。随着学科间渗透、交叉,古生物学的服务范围已超出地质学和生物学,向着天文学、物理学等方向扩展。

古生物学的意义如下:(1) 确定地层的地质时代;(2) 研究古地理、古气候;(3) 为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探服务;(4) 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实际资料和论据;(5) 为研究生物进化、物种绝灭等自然界发展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到研究恐龙的话,无外乎上述五点,只不过聚焦在了恐龙这种史前爬行动物以及它们所生存的中生代。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古生物学担负着为地质学和生物学服务的双重任务。 这方面的研究称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方法中,历史最久的是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须具备下列条件:存在的地质年代短,以便精确地确定地层年代;地理分布广泛,以便易于找到并可作大范围的对比。例如前面提到的白羊石,在欧亚各地古地中海区都能找到,是赛诺曼阶的标准化石。在使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任何化石都有在时间上发生、繁盛、稀少、绝灭的过程和在空间上起源、迁移、散布的过程。前人及文献中所规定的时代及地理分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修改,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一个生物群中的各类化石都有不同程度的地层意义,不能忽视整个生物群面貌,而仅根据少数标准化石来判断地层年代。除了标准化石法、百分统计法等外,对比法,数量(或图解)对比法等。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由于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因此搞清了化石的形态、分类、生态后,应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就可以推断其生存时期的生活环境。这方面特别有用的是指相化石,即能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例如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为海洋,水深不超过100米,水温在18℃以上,海水清澈,水流平静。因此,如果在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体就可以判断其沉积环境为温暖、清澈的浅海。又如,蕨类植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因此在地层中发现大量蕨类植物化石,就指示当时的古气候温暖潮湿。在使用化石恢复古环境时,应注意不少生物在地史时期中其生活环境有演变过程,例如海百合在古生代是典型浅海动物,现则多数栖居深海。此外,不仅指相化石,而且生物群的各类别以及沉积物本身都有反映环境的意义,须注意综合分析。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及分布:许多沉积岩,如某些石灰岩、硅藻土,主要由化石组成,特别是能源矿产(石油、油页岩、煤)主要由动植物遗体转化形成。应用古生物学于找矿的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根据成矿化石的时代分布、生态特点等,研究矿产的分布规律;②广泛使用微体和超微化石,精确地划分对比含矿层位,指导钻探等;③从古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古生物通过吸附、络合、化合等方式富集稀有金属元素的规律;研究古细菌在矿产形成中的作用等。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引起生物生活条件的变化,反映为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古生物钟即利用生物生长周期的特征计算地史时期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例如现代珊瑚体上一年生长期内约有360圈生长细纹,每纹代表一日。在泥盆纪的珊瑚化石上,该生长细纹约400圈,石炭纪的为385~390圈,说明当时每年天数分别为400及385~390左右,这些数据与用天文学方法求得的各地质时代每年的天数大致相同。用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和叠层石的生长线研究也可得出相似结论。通过计算表明,自寒武纪以来,每年和每月的天数在逐渐减少,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在变慢。在构造地质学中,应用已变形化石(腕足类、笔石、三叶虫)和同类未变形化石的对比,来求得应变椭球体的形状和方向。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乏借助于古生物学的例子,如南方大陆的分裂,可以用在两侧同时找到淡水爬行动物中龙(Mesosaurus)化石为例。在一系列微板块或地体的研究中,更需借助有关的古生物化石作对比依据。古遗迹学在研究深海沉积形成的地层时很有意义。 为生命起源学说和进化论提供事实依据。生命起源方面,已知最早的化石资料大致如下:距今7 亿年 最早的大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距今8 亿年 啮草原生动物形成距今10亿年 有性分裂生物形成距今15亿年 真核细胞形成距今23亿年 产氧微生物群落发展距今31亿年 最早的叠层石距今33亿年 最早的化石(南非的古杆菌及巴贝通球藻)以上过程清楚显示生命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进化过程。古生物学为进化论提供的证据有3方面:①总的古生物发展史显示生物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总趋势,植物中由菌类-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中从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从鱼-两栖类-爬行类-鸟和哺乳类,其形成和繁盛的时代都是按上述顺序相继出现的。②在各主要类别之间陆续发现中间环节的化石,证明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例如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总鳍类;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的鱼石螈;介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始祖鸟等。③在一些具体的类别中建立起符合进化论的系统发生关系,如马的谱系,从开始发生到整个过程已研究得比较清楚,为进化提供了实证。随着学科间渗透、交叉,古生物学的服务范围已超出地质学和生物学,向着天文学、物理学等方向扩展。

当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动向为:(1)增强对地质规律认识上的科学性;(2)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预测能力和勘探开发成功率;(3)加速地球科学的定量化发展。建立在现代沉积学、油气勘探地层学、勘探地球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是体现当代地质科学发展动向的典范。目前,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热潮一些著名学者和国际组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层序地层学概念在沉积岩上的应用有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地层学概念,就像板块构造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构造概念一样。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记录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中的一次革命,它开创了了解地球历史的一个新阶段”(PRVail,1991)。“地震地层学引起了地层分析中的一场革命,其意义之深远不亚于板块构造引起的革命。结果,几乎所有涉及沉积岩的学科都要被重新研究和重新受重视,大量问题正在涌现。……它是把科学由定性领域转到定量领域的推动力,……使地层学这一学科将更有预测性和定量性”(TACross和MALessenger,1986)。“地层学目前正在进行一场革命。一个世界范围的旋回式层序和沉积体系域地层概念的评价……正在大学和跨国石油公司中进行”(LFBrown,J,1990)。原苏联科学院一些院士(1988)指出:“地震地层学是油气勘探最精确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使油气普查勘探成本降低 。……可以实现‘野猫钻幻想’,井井出油,百发百中。”JBSangree等(1990)认为:“层序地层学主要用于识别和详细研究地层圈闭的含油气远景。在应用层序地层学以后,一些颇具特色的勘探前景已经出现。”AAPG、SEPM和IAS均认为层序地层学是90年代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沉积学和地层学发展的重大方向,ESGC(1988)已经将“层序地层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正式列入“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此项国际性研究已通过联合国在各国实施。1995年在美国召开的AAPG年会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储层地质研究是最重要的议题。层序地层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预测性、定量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具体表现在: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长期积累、总结和继承下来的知识体系,并在新的事实面前引入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概念,例如可容纳空间和新增容纳空间的概念,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而且仍在发展,因此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新的学科。综合性层序地层学是一门跨越多门学科(地球物理学、各种地层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矿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盆地分析、计算机技术、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囊括了地震地层学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且结合了测井信息、露头资料、钻井取心和岩屑资料的沉积学研究成果,吸收了物理沉积学、油气勘探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集百家所长,避免了单学科中的某些局限性,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油气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科学性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四维的地质科学。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沉积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逻辑性强,富有哲理,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演化规律。地层学自从问世以来就存在着时间序列分析及等时面的估计,然而早期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导致错误;后来在动态地球科学理论指导下,人们才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问题甚至现代科学技术仍无法完善解决;过去识别的同一地质体往往是客体的一致性,并非是等时体。层序地层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由海平面变化产生的不整合—时间线的关系上。随着时间的演化,全球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与沉积物供应速度相互作用并导致相对海平面发生周期性变化,每个周期的各种沉积体就构成了一个相应的层序。层序以不整合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尽管不整合面上各点的时代不尽相同,但是限定在不整合面之间的地层是在同时期形成的,所以层序地层学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层序内部的各个体系域,也形成于一个海平面变化周期的特定时间段上,在空间上的展布同样具有规律性;在地质历史的时间演化序列上,海平面发生了几百次的周期性变化,构成了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沉积层序,因此层序地层学具有成因地层学意义。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并在这个等时格架中分析地层分布型式,查清沉积体系、环境和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层序地层学提供了三维沉积模式,这样为揭示生储盖的组合规律及油气藏预测建立了科学依据。在地层学方面,层序地层学消除了年代地层学与岩石地层单位及生物地层单位三重命名的混乱现象。它引用了同位素、磁性地层学及古生物地层学的时代标定,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资料确定等时物理界面并作为层序界面,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成因地层划分方案,解决了在地层分层方面的矛盾,将地层学从描述性提高到具有完整系统的理性阶段(徐怀大,1991)。预测性层序地层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全球显生宙以来,相对海平面发生了约300个周期的变化并形成相应的沉积层序,每个层序又由低水位或陆架边缘、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油气及其它沉积矿产与各个体系域所含的沉积体系、与沉积体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和空间配置规律有联系。根据海平面相对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沉积体系域的展布方向、范围、所含的沉积体系及其赋存位置以及未钻地层的时代,结合油藏描述,进一步预测沉积矿产的有利聚集带、油气生储盖组合规律,达到减少成本、有的放矢、提高采收率的良好效果。据信,这项新的理论在用于北美、西欧、中东、南非、东南亚、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的油气勘探中已卓见成效。定量性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范围是地球发展史上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它吸收了多门类学科的先进成果,以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及测试分析技术为手段,能够利用反射地震的运动学和多种动力学参数作定量分析。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将提供一个由层序地层划分、相带展布、砂体预测、构造发育、地热史、沉降史、埋藏史、成藏史、油气藏及其质量预测到开发效果监测的定量化系统工程程序(徐怀大,1990)。层序地层学研究已经应用于建立和研究各种资料库,除了利用地震反射参数之外,各种不同沉积环境的露头、测井和岩心等资料也被用来建立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数据库(HWPosamentier等,1991)。在油储地球物理方面,通过高分辨率的采样和处理、三维地震成像、层析成像、反射地震波的波形和属性分析、正演和反演模型检验及并发系统监测,能够研究储集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含油性及采油过程所发生的定量变化。以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为背景,以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和沉积物注入量为参数的沉积层序的定量模拟已有很大进展(Mac Jervey,1989;DTLawrence等,1990)。实践性层序地层学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其科学理论及地层学术语既适合于专家的深入研究,又适应于一般地质人员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能在不同的地质背景中发展使用,适用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概念及术语逻辑性强、经得起推敲,便于对地质客体的描述和解释。层序地层学并未终止而是继续在发展,目前已经从地下引申到地面,由被动大陆边缘背景的研究扩展到缓坡、生长断层背景并相继扩充到内陆盆地中。

古生物学的意义如下:(1) 确定地层的地质时代;(2) 研究古地理、古气候;(3) 为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探服务;(4) 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实际资料和论据;(5) 为研究生物进化、物种绝灭等自然界发展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到研究恐龙的话,无外乎上述五点,只不过聚焦在了恐龙这种史前爬行动物以及它们所生存的中生代。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它们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怎么写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古生物学担负着为地质学和生物学服务的双重任务。 这方面的研究称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方法中,历史最久的是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须具备下列条件:存在的地质年代短,以便精确地确定地层年代;地理分布广泛,以便易于找到并可作大范围的对比。例如前面提到的白羊石,在欧亚各地古地中海区都能找到,是赛诺曼阶的标准化石。在使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任何化石都有在时间上发生、繁盛、稀少、绝灭的过程和在空间上起源、迁移、散布的过程。前人及文献中所规定的时代及地理分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修改,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一个生物群中的各类化石都有不同程度的地层意义,不能忽视整个生物群面貌,而仅根据少数标准化石来判断地层年代。除了标准化石法、百分统计法等外,对比法,数量(或图解)对比法等。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由于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因此搞清了化石的形态、分类、生态后,应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就可以推断其生存时期的生活环境。这方面特别有用的是指相化石,即能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例如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为海洋,水深不超过100米,水温在18℃以上,海水清澈,水流平静。因此,如果在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体就可以判断其沉积环境为温暖、清澈的浅海。又如,蕨类植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因此在地层中发现大量蕨类植物化石,就指示当时的古气候温暖潮湿。在使用化石恢复古环境时,应注意不少生物在地史时期中其生活环境有演变过程,例如海百合在古生代是典型浅海动物,现则多数栖居深海。此外,不仅指相化石,而且生物群的各类别以及沉积物本身都有反映环境的意义,须注意综合分析。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及分布:许多沉积岩,如某些石灰岩、硅藻土,主要由化石组成,特别是能源矿产(石油、油页岩、煤)主要由动植物遗体转化形成。应用古生物学于找矿的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根据成矿化石的时代分布、生态特点等,研究矿产的分布规律;②广泛使用微体和超微化石,精确地划分对比含矿层位,指导钻探等;③从古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古生物通过吸附、络合、化合等方式富集稀有金属元素的规律;研究古细菌在矿产形成中的作用等。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引起生物生活条件的变化,反映为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古生物钟即利用生物生长周期的特征计算地史时期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例如现代珊瑚体上一年生长期内约有360圈生长细纹,每纹代表一日。在泥盆纪的珊瑚化石上,该生长细纹约400圈,石炭纪的为385~390圈,说明当时每年天数分别为400及385~390左右,这些数据与用天文学方法求得的各地质时代每年的天数大致相同。用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和叠层石的生长线研究也可得出相似结论。通过计算表明,自寒武纪以来,每年和每月的天数在逐渐减少,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在变慢。在构造地质学中,应用已变形化石(腕足类、笔石、三叶虫)和同类未变形化石的对比,来求得应变椭球体的形状和方向。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乏借助于古生物学的例子,如南方大陆的分裂,可以用在两侧同时找到淡水爬行动物中龙(Mesosaurus)化石为例。在一系列微板块或地体的研究中,更需借助有关的古生物化石作对比依据。古遗迹学在研究深海沉积形成的地层时很有意义。 为生命起源学说和进化论提供事实依据。生命起源方面,已知最早的化石资料大致如下:距今7 亿年 最早的大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距今8 亿年 啮草原生动物形成距今10亿年 有性分裂生物形成距今15亿年 真核细胞形成距今23亿年 产氧微生物群落发展距今31亿年 最早的叠层石距今33亿年 最早的化石(南非的古杆菌及巴贝通球藻)以上过程清楚显示生命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进化过程。古生物学为进化论提供的证据有3方面:①总的古生物发展史显示生物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总趋势,植物中由菌类-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中从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从鱼-两栖类-爬行类-鸟和哺乳类,其形成和繁盛的时代都是按上述顺序相继出现的。②在各主要类别之间陆续发现中间环节的化石,证明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例如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总鳍类;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的鱼石螈;介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始祖鸟等。③在一些具体的类别中建立起符合进化论的系统发生关系,如马的谱系,从开始发生到整个过程已研究得比较清楚,为进化提供了实证。随着学科间渗透、交叉,古生物学的服务范围已超出地质学和生物学,向着天文学、物理学等方向扩展。

当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动向为:(1)增强对地质规律认识上的科学性;(2)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预测能力和勘探开发成功率;(3)加速地球科学的定量化发展。建立在现代沉积学、油气勘探地层学、勘探地球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层序地层学,是体现当代地质科学发展动向的典范。目前,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热潮一些著名学者和国际组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层序地层学概念在沉积岩上的应用有可能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地层学概念,就像板块构造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构造概念一样。层序地层学改变了分析世界地层记录的基本原则,因此,它可能是地质学中的一次革命,它开创了了解地球历史的一个新阶段”(PRVail,1991)。“地震地层学引起了地层分析中的一场革命,其意义之深远不亚于板块构造引起的革命。结果,几乎所有涉及沉积岩的学科都要被重新研究和重新受重视,大量问题正在涌现。……它是把科学由定性领域转到定量领域的推动力,……使地层学这一学科将更有预测性和定量性”(TACross和MALessenger,1986)。“地层学目前正在进行一场革命。一个世界范围的旋回式层序和沉积体系域地层概念的评价……正在大学和跨国石油公司中进行”(LFBrown,J,1990)。原苏联科学院一些院士(1988)指出:“地震地层学是油气勘探最精确的一种方法,它能够使油气普查勘探成本降低 。……可以实现‘野猫钻幻想’,井井出油,百发百中。”JBSangree等(1990)认为:“层序地层学主要用于识别和详细研究地层圈闭的含油气远景。在应用层序地层学以后,一些颇具特色的勘探前景已经出现。”AAPG、SEPM和IAS均认为层序地层学是90年代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沉积学和地层学发展的重大方向,ESGC(1988)已经将“层序地层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正式列入“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此项国际性研究已通过联合国在各国实施。1995年在美国召开的AAPG年会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储层地质研究是最重要的议题。层序地层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预测性、定量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具体表现在: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不断实践的基础上长期积累、总结和继承下来的知识体系,并在新的事实面前引入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概念,例如可容纳空间和新增容纳空间的概念,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而且仍在发展,因此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新的学科。综合性层序地层学是一门跨越多门学科(地球物理学、各种地层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矿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盆地分析、计算机技术、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囊括了地震地层学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且结合了测井信息、露头资料、钻井取心和岩屑资料的沉积学研究成果,吸收了物理沉积学、油气勘探地层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集百家所长,避免了单学科中的某些局限性,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为油气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科学性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四维的地质科学。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沉积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逻辑性强,富有哲理,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演化规律。地层学自从问世以来就存在着时间序列分析及等时面的估计,然而早期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导致错误;后来在动态地球科学理论指导下,人们才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问题甚至现代科学技术仍无法完善解决;过去识别的同一地质体往往是客体的一致性,并非是等时体。层序地层学的基础是建立在由海平面变化产生的不整合—时间线的关系上。随着时间的演化,全球海平面升降、构造沉降与沉积物供应速度相互作用并导致相对海平面发生周期性变化,每个周期的各种沉积体就构成了一个相应的层序。层序以不整合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尽管不整合面上各点的时代不尽相同,但是限定在不整合面之间的地层是在同时期形成的,所以层序地层学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层序内部的各个体系域,也形成于一个海平面变化周期的特定时间段上,在空间上的展布同样具有规律性;在地质历史的时间演化序列上,海平面发生了几百次的周期性变化,构成了大大小小的一系列沉积层序,因此层序地层学具有成因地层学意义。层序地层学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并在这个等时格架中分析地层分布型式,查清沉积体系、环境和相的空间配置关系。层序地层学提供了三维沉积模式,这样为揭示生储盖的组合规律及油气藏预测建立了科学依据。在地层学方面,层序地层学消除了年代地层学与岩石地层单位及生物地层单位三重命名的混乱现象。它引用了同位素、磁性地层学及古生物地层学的时代标定,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资料确定等时物理界面并作为层序界面,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成因地层划分方案,解决了在地层分层方面的矛盾,将地层学从描述性提高到具有完整系统的理性阶段(徐怀大,1991)。预测性层序地层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经济价值。全球显生宙以来,相对海平面发生了约300个周期的变化并形成相应的沉积层序,每个层序又由低水位或陆架边缘、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油气及其它沉积矿产与各个体系域所含的沉积体系、与沉积体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和空间配置规律有联系。根据海平面相对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沉积体系域的展布方向、范围、所含的沉积体系及其赋存位置以及未钻地层的时代,结合油藏描述,进一步预测沉积矿产的有利聚集带、油气生储盖组合规律,达到减少成本、有的放矢、提高采收率的良好效果。据信,这项新的理论在用于北美、西欧、中东、南非、东南亚、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的油气勘探中已卓见成效。定量性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范围是地球发展史上的时间域和空间域,它吸收了多门类学科的先进成果,以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及测试分析技术为手段,能够利用反射地震的运动学和多种动力学参数作定量分析。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将提供一个由层序地层划分、相带展布、砂体预测、构造发育、地热史、沉降史、埋藏史、成藏史、油气藏及其质量预测到开发效果监测的定量化系统工程程序(徐怀大,1990)。层序地层学研究已经应用于建立和研究各种资料库,除了利用地震反射参数之外,各种不同沉积环境的露头、测井和岩心等资料也被用来建立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数据库(HWPosamentier等,1991)。在油储地球物理方面,通过高分辨率的采样和处理、三维地震成像、层析成像、反射地震波的波形和属性分析、正演和反演模型检验及并发系统监测,能够研究储集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含油性及采油过程所发生的定量变化。以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为背景,以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和沉积物注入量为参数的沉积层序的定量模拟已有很大进展(Mac Jervey,1989;DTLawrence等,1990)。实践性层序地层学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其科学理论及地层学术语既适合于专家的深入研究,又适应于一般地质人员在实践中的应用,并能在不同的地质背景中发展使用,适用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概念及术语逻辑性强、经得起推敲,便于对地质客体的描述和解释。层序地层学并未终止而是继续在发展,目前已经从地下引申到地面,由被动大陆边缘背景的研究扩展到缓坡、生长断层背景并相继扩充到内陆盆地中。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

古生物学担负着为地质学和生物学服务的双重任务。 这方面的研究称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方法中,历史最久的是标准化石法。标准化石须具备下列条件:存在的地质年代短,以便精确地确定地层年代;地理分布广泛,以便易于找到并可作大范围的对比。例如前面提到的白羊石,在欧亚各地古地中海区都能找到,是赛诺曼阶的标准化石。在使用标准化石法时,应注意任何化石都有在时间上发生、繁盛、稀少、绝灭的过程和在空间上起源、迁移、散布的过程。前人及文献中所规定的时代及地理分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修改,不能生搬硬套。还要注意一个生物群中的各类化石都有不同程度的地层意义,不能忽视整个生物群面貌,而仅根据少数标准化石来判断地层年代。除了标准化石法、百分统计法等外,对比法,数量(或图解)对比法等。恢复古地理、古气候由于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因此搞清了化石的形态、分类、生态后,应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就可以推断其生存时期的生活环境。这方面特别有用的是指相化石,即能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例如造礁珊瑚的生活环境为海洋,水深不超过100米,水温在18℃以上,海水清澈,水流平静。因此,如果在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体就可以判断其沉积环境为温暖、清澈的浅海。又如,蕨类植物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因此在地层中发现大量蕨类植物化石,就指示当时的古气候温暖潮湿。在使用化石恢复古环境时,应注意不少生物在地史时期中其生活环境有演变过程,例如海百合在古生代是典型浅海动物,现则多数栖居深海。此外,不仅指相化石,而且生物群的各类别以及沉积物本身都有反映环境的意义,须注意综合分析。研究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及分布:许多沉积岩,如某些石灰岩、硅藻土,主要由化石组成,特别是能源矿产(石油、油页岩、煤)主要由动植物遗体转化形成。应用古生物学于找矿的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根据成矿化石的时代分布、生态特点等,研究矿产的分布规律;②广泛使用微体和超微化石,精确地划分对比含矿层位,指导钻探等;③从古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古生物通过吸附、络合、化合等方式富集稀有金属元素的规律;研究古细菌在矿产形成中的作用等。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引起生物生活条件的变化,反映为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古生物钟即利用生物生长周期的特征计算地史时期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例如现代珊瑚体上一年生长期内约有360圈生长细纹,每纹代表一日。在泥盆纪的珊瑚化石上,该生长细纹约400圈,石炭纪的为385~390圈,说明当时每年天数分别为400及385~390左右,这些数据与用天文学方法求得的各地质时代每年的天数大致相同。用双壳纲、头足纲、腹足纲和叠层石的生长线研究也可得出相似结论。通过计算表明,自寒武纪以来,每年和每月的天数在逐渐减少,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在变慢。在构造地质学中,应用已变形化石(腕足类、笔石、三叶虫)和同类未变形化石的对比,来求得应变椭球体的形状和方向。关于板块构造学说,也不乏借助于古生物学的例子,如南方大陆的分裂,可以用在两侧同时找到淡水爬行动物中龙(Mesosaurus)化石为例。在一系列微板块或地体的研究中,更需借助有关的古生物化石作对比依据。古遗迹学在研究深海沉积形成的地层时很有意义。 为生命起源学说和进化论提供事实依据。生命起源方面,已知最早的化石资料大致如下:距今7 亿年 最早的大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距今8 亿年 啮草原生动物形成距今10亿年 有性分裂生物形成距今15亿年 真核细胞形成距今23亿年 产氧微生物群落发展距今31亿年 最早的叠层石距今33亿年 最早的化石(南非的古杆菌及巴贝通球藻)以上过程清楚显示生命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进化过程。古生物学为进化论提供的证据有3方面:①总的古生物发展史显示生物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总趋势,植物中由菌类-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中从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从鱼-两栖类-爬行类-鸟和哺乳类,其形成和繁盛的时代都是按上述顺序相继出现的。②在各主要类别之间陆续发现中间环节的化石,证明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例如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总鳍类;介于两栖类和爬行类之间的鱼石螈;介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始祖鸟等。③在一些具体的类别中建立起符合进化论的系统发生关系,如马的谱系,从开始发生到整个过程已研究得比较清楚,为进化提供了实证。随着学科间渗透、交叉,古生物学的服务范围已超出地质学和生物学,向着天文学、物理学等方向扩展。

古生物学的意义如下:(1) 确定地层的地质时代;(2) 研究古地理、古气候;(3) 为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探服务;(4) 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实际资料和论据;(5) 为研究生物进化、物种绝灭等自然界发展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到研究恐龙的话,无外乎上述五点,只不过聚焦在了恐龙这种史前爬行动物以及它们所生存的中生代。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就是你选题的中心思想或者是你想表达什么,反应一个什么问题,那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不就出来了吗。

可以鉴定地质年代和远古的生物环境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选题意义是什么啊

古生物学的意义如下:(1) 确定地层的地质时代;(2) 研究古地理、古气候;(3) 为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探服务;(4) 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实际资料和论据;(5) 为研究生物进化、物种绝灭等自然界发展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到研究恐龙的话,无外乎上述五点,只不过聚焦在了恐龙这种史前爬行动物以及它们所生存的中生代。

(1)生物演化过程受到两个限制,一是时间的限制,二是区域的限制,前者是时代问题,后者是生物地理区问题。(2)前寒武纪生物演化不仅缓慢,同时受古气候、古纬度、古环境的影响,其中氧环境变化对生物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生物演化的阶段性和生物演化的不可逆性的规律在解决大的地质阶段上是可行、可信的。如:解决寒武系/前寒武系;中元古代/古元古代;震旦系/青白口系等重大地质时限上,前寒武纪生物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3)在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中强调了生物组合的意义。疑源类的演化不同于动物门类演化。它演化缓慢,时限长,多样性是疑源类演化的特点。而后生动植物的发育、演化也是缓慢、单调的。故在地层划分与对比中主要依靠生物组合来进行。

是要让人类了解自己有多么渺小,不可小瞧动物的强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