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范文高中版有吗

发布时间:2024-07-20 18:07:11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范文高中版有吗

如何自学古地质和古生物学古生物学需要具有地质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知识,这个学科和地质学中的沉积学有很大关系,同时对于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要有了解。同时,由于古生物总是出现在某一特定地层当中,所以必须有一定的地层学地史学基础,要有地质历史观。系统学习在中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中国目前的古生物地史学教材不是那么太多太全,所以只能是尽量。可以买一本《古生物地史学》之类的书看看

基本概况  研究地壳表层成层岩石的学科。地层指地壳表层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在地表岩石露头中,层状岩石占有很高的比例。地层学研究的主要范围是地层层序的建立及其相互间时间关系的确定,即地层系统的建立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这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基础,所以地层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基础学科。许多重要矿层和有用岩石都直接属于地层的一部分,所以地层学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发展简史:  为了建立地层之间的时间关系,19世纪初期就形成了一些地层的基本概念。地层层序律说明地层沉积的原始位置近于水平,老者在下,新者在上。化石顺序律认为不同的地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可利用不同化石特征鉴别地层。19世纪地层学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化石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地层系统,就是现代所称年代地层学。到19世纪末,人们发现同时期形成的地层具有不同的岩性,这种横向变化导出了岩相横变的概念。德国学者瓦尔特,J把岩相横变同海侵作用联系起来,解释了时间界面同岩相界面的关系,称为瓦尔特定律。岩相的研究说明岩性界限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时间界限,所以除年代地层学以外,还须建立岩性或岩石地层学。20世纪30年代以来,详细的地层和生物群的对比研究建立了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一直是地层学中的主要分支学科。50年代以后,由于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手段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的地层分支学科,如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  研究内容:  地层学主要研究地层的层序关系、接触关系和空间变化的关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短期的沉积中断形成地层间的间断关系。长期的沉积间断,经过基盘抬升,构造变动和陆上剥蚀,与上覆地层间则形成多种类型的不整合关系(见地层接触关系、不整合)。关于地层之间的空间变化关系,也有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概念。多数地层属于沉积成因。根据现代沉积与其生成环境的关系,判断地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称为沉积相分析或岩相分析。同样,根据现代大陆内部、大陆边缘和海盆不同构造条件下形成的沉积特征,判断地层沉积时构造环境,称为沉积组合分析或建造分析。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一系列地层反映了所处构造环境的不断变化,可称为沉积组合序列。组合系列的总体特征即是地层沉积类型。地层的沉积类型反映了构造环境的空间分异。一般可按构造活动性区别为稳定类型、过渡类型和活动类型(见地层沉积组合)。为了概括地反映各区地层沉积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在时间上的发展交替,就有必要进行地层区划,称为地层分区(见地层区划)。为了使地层知识、概念、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使地层学者在工作中有所遵循,有共同语言,便于学术交流,还须研究地层分类和名词术语等,这些内容都可归入地层指南(地层规范)。  地层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以地层的地质年代归属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时间界面为准划分地层,与地质年代表一致是建立地层系统的基本要求。岩石地层学以地层的岩性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岩性界面变化为准,划分地层,是建立区域地层层序的主要方法。生物地层学以地层所含生物化石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生物群的交递变化为准划分地层。由于生物演化具有全球的同时性和一致性,所以生物地层研究是确立地质时代表的重要手段。  磁性地层学,利用地层的岩石磁性可作岩性划分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利用天然剩磁确定地层形成时古磁极的位置和正反方向等,作为全球性对比和古大陆位置再造的依据。  地震地层学,使用地震波反射提供的地层界面信息,用于地下和海底地层界面的确定。层序地层学利用由间断面分开的、由沉积体系构成的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地层。间断面接近于等时面,层序接近于旋回层。层序地层学是地震地层学的深化和发展。  化学地层学,依据地层中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区域地层的对比;也可利用不同时代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推断地球化学环境演变的规律。  同位素地层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岩石生成年龄,为年代地层系统提供年龄标定数据,称为地质测时学或地质纪年学。  生态地层学,主要从事古生物生态环境的研究,与沉积环境研究相结合,使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提高。  定量地层学,是指利用计算技术对地层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较多的是用化石群的统计分析),以优化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高生物地层学的研究精度。  事件地层学的出现与地质事件概念和灾变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事件地层学将突然发生的灾变事件形成的影响用于地层的对比,和用于地层界限的划分,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所谓突发的灾变事件主要指全球性事件,例如全球性地磁场的变化,全球性海平面的变化以及水圈气圈物化条件的阶段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沉积作用和生物界的明显改变。  发展展望:  现代地层学发展有2个方面:扩展了研究范围,深化了地层类型及其时空分布与古环境、古构造的关系,加强了历史的、综合的研究;使用新的技术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使地层学研究更为深入和准确。  磁性地层学,利用地层的岩石磁性可作岩性划分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利用天然剩磁确定地层形成时古磁极的位置和正反方向等,作为全球性对比和古大陆位置再造的依据。地震地层学,使用地震波反射提供的地层界面信息,用于地下和海底地层界面的确定。层序地层学利用由间断面分开的、由沉积体系构成的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地层。间断面接近于等时面,层序接近于旋回层。层序地层学是地震地层学的深化和发展。化学地层学,依据地层中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进行区域地层的对比;也可利用不同时代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推断地球化学环境演变的规律。同位素地层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岩石生成年龄,为年代地层系统提供年龄标定数据,称为地质测时学或地质纪年学(见地质年代学)。生态地层学,主要从事古生物生态环境的研究,与沉积环境研究相结合,使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提高(见古生态学)。定量地层学,是指利用计算技术对地层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较多的是用化石群的统计分析),以优化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高生物地层学的研究精度。  事件地层学的出现与地质事件概念和灾变概念的提出密切相关。事件地层学将突然发生的灾变事件形成的影响用于地层的对比,和用于地层界限的划分,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所谓突发的灾变事件主要指全球性事件,例如全球性地磁场的变化,全球性海平面的变化以及水圈、气圈物化条件的阶段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沉积作用和生物界的明显改变。此外,还有地外事件,如陨星撞击等形成的灾变。事件地层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全球同时性特征,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手段,用于地层界限和地层对比的研究,提高了准确性,也促进了地层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乐森璕一生以极大的兴趣从事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特别是对中国泥盆纪珊瑚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早期的珊瑚研究:在1927年乐森璕发表的论文《奉天直隶石炭纪管状珊瑚之一新属》,是第一篇中国学者研究珊瑚化石的著作。乐森璕与黄汲清在1932年合著的《扬子江下游栖霞石灰岩之珊瑚化石》则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研究早二叠世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苔藓虫的专著,大大丰富了世界同期珊瑚动物群的资料,为国际地质古生物界所重视。1927年到1933年间,乐森璕发表的《广西北部栖霞层新发现之珊瑚化石》、《浙江西南志留纪凤竹页岩中之网膜珊瑚》等一系列珊瑚研究论文,增加了对于中国南方珊瑚动物群的认识,为划分对比地层和确定地质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留学德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到1936年乐森璕赴德国留学,先在格廷根大学研究德国泥盆纪的石燕等腕足动物化石,后在马堡大学师从著名古生物学者魏德肯学习四射珊瑚。他的博士论文《华南广西省中泥盆世四射珊瑚化石群》,详细描述了大量四射珊瑚化石种属,与莱茵区进行对比,结合腕足动物群的对比研究,建立了广西省中泥盆统艾菲尔阶和吉维特阶的地层划分,确定了泥盆系三个统的生物地层,证明该地区下泥盆统存在海相地层,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乐森璕的研究论文《中国南部海相下泥盆统上部及中泥盆统下部地层问题》,经过几十年生物地层学实践的考验,证明地层结论基本正确,奠定了中国南方泥盆系研究的重要基础。四川龙门山泥盆纪地层的详细分层分带研究:在1953年乐森璕应四川省石油管理局之邀,详细研究四川省西北部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和化石,把泥盆纪地层划分为上泥盆统2个组、3个化石带,中泥盆统2个组、7个化石带和下泥盆统2个组、3个化石带,列出了各化石带的珊瑚和腕足化石名单。他的研究为四川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和石油天然气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推进了中国泥盆系的研究。在龙门山地区野外调查研究期间,乐森璕发现一个寺庙的台阶上露出了一点鱼化石,当即请石匠将这块阶石换下来,经古脊椎动物专家刘宪亭研究确定为新属新种,命名为乐氏江油鱼。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节甲目鱼化石。这个发现也说明了他观察的精细和知识的渊博。四射珊瑚的总结著作。在1955年,乐森璕与王鸿祯和俞建章一起编写了《中国标准化石》中的腔肠动物部分,对中国已发现的珊瑚化石进行了总结,以满足当时大规模开展地质普查工作的急需。1964年乐森璕与吴望始合著的《珊瑚化石》 (四射珊瑚)一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四射珊瑚研究的著作,系统介绍了四射珊瑚的形态、构造、分类、时代分布规律、古生态和演化趋向,以及采集和研究方法。该书在美国、法国和苏联的四射珊瑚总结著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修正,代表了当时国内外四射珊瑚研究的新水平。乐森璕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一些问题往往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多方验证后才做出结论。60年代,乐森璕到北京西郊小汤山疗养期间,将马特斯著的德文《微体古生物学导论》译成中文,约55万字。他以工作代替了休养。虽已84岁高龄,他还亲自撰写《四射珊瑚类的起源问题》文稿,由科研助手带到第一届全国珊瑚学术会议上宣讲。这篇论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发现的早寒武世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进而探讨古生代早期珊瑚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范文高中版

根据古生物生存的时代,物种的习性,生活地方等来判断地层的年代,当时的地貌等

不同年代有不同动植物,根据动植物化石可以判断地层时代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范文大全高中版

漫长的地史时期内,先后出现众多的生物种类,它们的演化速度、分布范围、生存数量、保存程度等都不尽相同,因而其地层学意义自然不同。同时,随着地质时代的演进,地区和环境的差异,地层中所保存化石的特征常有明显变化。根据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如下生物地层学方法。化石对比法同一地区不同层位的岩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层区分开。不同地区含有相同化石的岩层,其形成年代大体一致,利用化石可以将不同地区按“时间”进行对比。这为地层学中地质年代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准化石法实践中人们发现,在同一岩层中往往含有多种化石。古生物学家将其中生存时间短,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化石称为标准化石。利用这些标准化石可以对比地层,确定其相对年代。生物生存时间短,表明其演化迅速,这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垂向分布局限,时间标志明显,便于较精确地划分地层,如 类和牙形石等。分布广泛易于在较大的区域内对地层进行区域性对比,如利用笔石和浮游有孔虫等化石,往往可以进行大区间乃至全球性生物地层对比。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则易于在岩层中发现和鉴别,便于生产实践中使用。标准化石法的突出优点是极为经济,简便易行,如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笔石,石炭纪和二叠纪的 类等。但是,标准化石法亦有其局限性,如有些地层中虽有化石,但缺乏适用的标准化石;有些标准化石受环境限制,分布地区狭窄(如陆生生物);有些标准化石的标准性与研究程度有关,随着资料积累和研究程度的提高,原先曾是较标准的化石,有可能将变得不标准了。化石组合法在缺乏最典型、最精确的标准化石时,多门类的生物群(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大致相近的综合的地层信息。即使存在标准化石的情况下,综合分析生物群全貌,也能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地层时代和沉积环境的信息。这就是生物组合法。利用化石群或化石共生组合来确定地层层位的方法比较简便,已被广泛应用。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和定义解释地层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对地层学来说,仅有年代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是不完备的,况且它们各自还有不足之处。地层学家认为,年代地层分类法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的地层分类法,它受传统习惯、创名者优先权等的影响很深,尤其在确定界线和选择层型剖面等关键问题上,至今仍没有找到比“表决”更好的途径(吴瑞棠等,1989)[1]。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分类法以及它们各自的分类单位(生物带、群、组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地层形成时沉积环境的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依据化石或岩性划分和对比地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造成某些混乱,因而需要寻求其他途径建立地层格架。沉积学与地层学虽然是地球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但由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渗透,因而在近年也有了极大的进展,突出表现在旋回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兴起。这些新观点被广泛地接受和成功地应用在油气勘探等生产实践中,从而导致了人们认识地球形成演化史的尺度的改变和全球同时性地层的对比原则的产生。层序地层学作为广义地层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新领域应运而生,并迅速地发展。然而,层序地层学的提出和实践是在特定的地质背景下,以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为准,即一侧与陆地相连的大陆架和另一侧与深海洋盆相连的大陆边缘,尤其是以上新世到更新世墨西哥湾和大西洋大陆架上的海底扇最为典型。这种盆地的格局和所限定的层序有三个特点:一是单向物源和单向的海平面升降;二是物源和海平面升降的线型效应,海平面下降时沉积物(陆源物)由陆向海迁移,反之海平面上升时则沉积物(海源物)由海向陆迁移;三是形成层序界面的成因强调海平面升降速率与构造沉降速率的相关性,忽略了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域组分的影响。由此不难看出,经典的层序地层学的应用与实践,只适用于被动大陆边缘由裂解至热沉降阶段的盆地。然而,古大陆边缘盆地的地质背景则复杂得多,控制层序类型和体系域性质的条件,除构造沉降、海平面升降、物源供给率和古气候外,大陆边缘盆地性质的转换、相邻板块间的构造活动对盆地的制约、物源的多向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双向效应等,都会使沉积体系域的配置和叠置关系复杂化,造成在露头上识别层序内部次级界面和体系域的困难。因此,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和实践既不能脱离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模式,又不能不区分地质背景和条件而套用。可见,在研究和确认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建立等时地层格架时,在实践中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盆地建立不同的层序地层学模型,其结果必将对经典层序地层学提出新的挑战并引起其变革。层序地层是在一个等时地质年代格架内从三维空间上认识一个有成因联系的沉积组合体,上下被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当的整合面所截切。按照PRVail等人(1987)[2]的观点,一个层序是指一次海平面升降周期中的沉积体,以海平面开始下降为起点和以海平面终止下降为终点,从而在沉积体的界面上形成不整合,即为层序不整合。层序一词,最早是LSloss于1948年提出的,虽然其含义有所不同,但他认为“层序概念不是新的,在我和我的同事们于1948年提出这个概念时它就是老的”。然而,Sloss将以不整合为界的层序发展成为一种地层学手段,功不可没。Sloss(1963)[3]把北美克拉通的前寒武纪晚期到全新世的地层划分出6套以跨区域不整合面为界的地层组合,并将这6套地层组合以北美印地安部落的名字命名,以强调它们起源于北美。Sloss以此在克拉通上建立层序,并作为沉积相进行填图;不过他已经感到这些层序“不一定适用于克拉通以外和其它大陆以外的岩石地层学和时代地层学”。尽管克拉通层序为层序地层学奠定了基础,但在60和70年代的早期,人们并没有接受。层序地层学演化的又一重大发展体现在埃克森公司的PRVail和RMMitchum(1977)[4]等人的研究成果上,在这些作者向各种学术会议提交的一系列论文中,提出了全球海平面升降和由此产生的以不整合为界的地层型式。Mitchum深化和拓展了层序概念,使其有更确切的定义,并改变了Sloss对层序的用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Vail和Mitchum所指的层序比Sloss的层序包含的时间要短得多,原来北美的6个克拉通层序被他们分得更细,在埃克森公司科研人员编的旋回曲线图上北美克拉通层序被划为超层序(supersequence);第二,Vail的层序概念,强调全球海平面升降是层序演化的主要驱动机制。这种解释引起了沉积学家和地层学家的争论和疑义。MTJervey(1988)[5]建立了容纳空间模式后,新的解释拓宽了地震地层型式的分辨率,人们对容纳空间模式很快取得了一种共识,从而可能将层序分成更小的地层单位。这些更小的地层单位后来被称为“体系域”,并根据体系域的发育类型又将层序分为I型或Ⅱ型。在建立上述概念模式的同时,埃克森公司某些地层学家在DEFrazier(1974)[6]和CVCampbell(1967)[7]的强大影响下,开始利用测井、岩心及露头资料分析向上变浅的硅质碎屑岩地层的堆叠型式,其地层单位的年代地层限定以海水洪泛面为界。上述研究方法很易同概念模式相混淆,虽然JLWilson(1975)[8]等人将向上变浅的地层单位称为“旋回”,但是JCVan Wagoner等人(1989)[9]却称之为“准层序(parasequence)”。这种叫法保留了PRVail等人(1987)用“旋回”一词表示规律性重复事件的时间,除此还强调了准层序和层序之间的关系。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单位是层序,层序内体系域的序列和叠置与一次海平面升降周期中海平面变化的各个阶段相对应。体系域内部以次一级的海泛面为界形成向上变浅的地层对,称之为准层序(parasequence)。相同性质海泛面构成的多个准层序的叠置,称之为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从而有海进体系域准层序组、低水位体系域准层序组和高水位体系域准层序组等称谓。对层序、准层序组和准层序3个不同涵义的术语,王鸿祯提出以正层序(orthosequence)、亚层序(subsequence)和小层序(microsequence)称之,本文也采用这一称谓。层序或正层序的确定是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目前,在层序地层学学派中大致有4种划分层序的方案:(1)以PRVail领导的埃克森公司研究组(1987)[2]为代表,层序界面以海平面下降的起点和终点所形成的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当的整合面为标志,强调层序不整合界面的成因受控于海平面快速下降,构造运动仅对层序界面的印记起到一个加强与减弱的作用,并根据海平面下降幅度和速率对陆架坡折带造成暴露的程度,把层序界面划分为Ⅰ型层序不整合面和Ⅱ型层序不整合面。(2)Galloway(1989)[10]采用最大海水泛滥面作为层序顶底的分界面。这种方案仅充分考虑了层序顶底界面的瞬时等时性,而忽视了他所定义的层序内部包含了不整合面,此面则代表了地质时间的损失量,因而这种划分方案不利于地层的划分与对比。(3)Johnson等人(1985)[11]认为,层序是以不整合或海进冲刷不整合为界面的海进-海退旋回地层序列。上述这3种层序划分方法和所限定标志的共同点是,强调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层序成因和体系域内沉积相分布的内在机制,但它们却有极大的不同。其关键是层序界面的定义不同,因而3种不同方案的“层序”不能对比,也不能混用。(4)由科罗拉多矿业学院TACross(1994)[12]领导的成因地层组则认为,地层基准面旋回是控制地层层序形成并进行层序划分的一把钥匙。地层基准面受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沉积负荷补偿、沉积物供给率和沉积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制约。Cross等人引用并发展了HEWheeler(1964)[13]提出的基准面概念,分析了基准面旋回与海相层序的过程——响应原理,可以说是目前美国层序地层学新崛起的一大流派。这一观点和思路有利于研究大陆架上部、三角洲、海底扇等沉积单元对比和沉积体的精细划分,因而倍受地学界的瞩目。层序地层学应用实践中的问题80年代中末期,我国也相继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工作,除部分油田地区开展地震地层学研究以外,在地质界主要针对古大陆边缘的海相地层进行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其中颇有影响的为刘宝珺和许效松等人[14]对中国南方扬子地台东南边缘震旦系至三叠系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他们编绘了相应时限的海平面升降曲线图,提出了扬子地台地质历史中两次碳酸盐台地与海平面升降周期的关系,初步尝试把层序地层研究与盆地演化相结合进行研究,扩展了层序地层学的应用;许效松和牟传龙等[15]以精细的露头研究为基础,开展湖南泥盆纪的层序地层研究工作,以最大海泛面、古喀斯特面和各种低水位体系域为标志,编制等时和穿时沉积相古地理图,并提出3种层序界面类型;这期间国内其他学者也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乔秀夫、吴应林等[16]]、杜远生等[17]、魏家庸等分别对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的地层作了大量的层序研究。上述这些研究无疑对层序地层学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层序地层学研究主要是在露头中进行,因而在实践中又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层序和层序界面定义的选择。以海平面下降时的暴露面或者是最大海泛面作为层序界面,在实践中颇有争议。一般认为,暴露面只在发生河流回春的区域内可识别,在深水域则为隐蔽型的不整合,因而不易识别。相反,最大海泛面则可作为等时界面追踪,或以生物层为标志。(2)露头上的层序界面与生物地层界限的吻合程度,也是颇有疑义的问题。生物地层学家(殷鸿福口述,1994)认为生物界限与层序不整合界线有时序差,在露头上分布不一致,应以海泛面为层序界面。对于层序地层和生物地层之间的矛盾和统一,在实践中还有待深化。(3)层序不整合界面的性质和类型颇有多解性,特别是在碳酸盐岩分布区或者是碳酸盐台地,层序不整合界面上的沉积记录均表现为海侵体系域上超,因而不少学者都对层序界面的类型有兴趣,提出3类界面或进行层序界面成因分析研究。(4)尝试把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和等时的层序界面类型用于解释盆地演化和盆山转换的过程分析中。(5)层序地层学在陆相地层中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也相继开展,如:李思田等(1992)[18]对鄂尔多斯陆相坳陷盆地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王东坡等开展了松辽裂谷盆地陆相层序地层研究;赵玉光等(1993)[19]进行了准噶尔三叠纪—侏罗纪层序地层的标定及划分。此外,南海油田、渤海油田、长庆油田等都进行了陆相地层中地震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但这一领域的研究,除地震地层外,层序地层研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是众说纷纭。一是对层序界面的标定有不同的理解,其次是对体系域的定义和认识也不一致。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其关键就是对陆相地层中的层序界面的识别,有的以最大洪泛面为界,有的则根据侵蚀基准面标定,其次是沉积体系域的定义和鉴别,因与海相地层不同,也有待深入探索。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范文初中版

不同年代有不同动植物,根据动植物化石可以判断地层时代

漫长的地史时期内,先后出现众多的生物种类,它们的演化速度、分布范围、生存数量、保存程度等都不尽相同,因而其地层学意义自然不同。同时,随着地质时代的演进,地区和环境的差异,地层中所保存化石的特征常有明显变化。根据生物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如下生物地层学方法。化石对比法同一地区不同层位的岩层含有不同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层区分开。不同地区含有相同化石的岩层,其形成年代大体一致,利用化石可以将不同地区按“时间”进行对比。这为地层学中地质年代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准化石法实践中人们发现,在同一岩层中往往含有多种化石。古生物学家将其中生存时间短,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保存完好的化石称为标准化石。利用这些标准化石可以对比地层,确定其相对年代。生物生存时间短,表明其演化迅速,这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垂向分布局限,时间标志明显,便于较精确地划分地层,如 类和牙形石等。分布广泛易于在较大的区域内对地层进行区域性对比,如利用笔石和浮游有孔虫等化石,往往可以进行大区间乃至全球性生物地层对比。数量众多、保存完好则易于在岩层中发现和鉴别,便于生产实践中使用。标准化石法的突出优点是极为经济,简便易行,如寒武纪的三叶虫,奥陶纪和志留纪的笔石,石炭纪和二叠纪的 类等。但是,标准化石法亦有其局限性,如有些地层中虽有化石,但缺乏适用的标准化石;有些标准化石受环境限制,分布地区狭窄(如陆生生物);有些标准化石的标准性与研究程度有关,随着资料积累和研究程度的提高,原先曾是较标准的化石,有可能将变得不标准了。化石组合法在缺乏最典型、最精确的标准化石时,多门类的生物群(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大致相近的综合的地层信息。即使存在标准化石的情况下,综合分析生物群全貌,也能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地层时代和沉积环境的信息。这就是生物组合法。利用化石群或化石共生组合来确定地层层位的方法比较简便,已被广泛应用。

乐森璕一生以极大的兴趣从事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特别是对中国泥盆纪珊瑚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早期的珊瑚研究:在1927年乐森璕发表的论文《奉天直隶石炭纪管状珊瑚之一新属》,是第一篇中国学者研究珊瑚化石的著作。乐森璕与黄汲清在1932年合著的《扬子江下游栖霞石灰岩之珊瑚化石》则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研究早二叠世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苔藓虫的专著,大大丰富了世界同期珊瑚动物群的资料,为国际地质古生物界所重视。1927年到1933年间,乐森璕发表的《广西北部栖霞层新发现之珊瑚化石》、《浙江西南志留纪凤竹页岩中之网膜珊瑚》等一系列珊瑚研究论文,增加了对于中国南方珊瑚动物群的认识,为划分对比地层和确定地质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留学德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到1936年乐森璕赴德国留学,先在格廷根大学研究德国泥盆纪的石燕等腕足动物化石,后在马堡大学师从著名古生物学者魏德肯学习四射珊瑚。他的博士论文《华南广西省中泥盆世四射珊瑚化石群》,详细描述了大量四射珊瑚化石种属,与莱茵区进行对比,结合腕足动物群的对比研究,建立了广西省中泥盆统艾菲尔阶和吉维特阶的地层划分,确定了泥盆系三个统的生物地层,证明该地区下泥盆统存在海相地层,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乐森璕的研究论文《中国南部海相下泥盆统上部及中泥盆统下部地层问题》,经过几十年生物地层学实践的考验,证明地层结论基本正确,奠定了中国南方泥盆系研究的重要基础。四川龙门山泥盆纪地层的详细分层分带研究:在1953年乐森璕应四川省石油管理局之邀,详细研究四川省西北部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和化石,把泥盆纪地层划分为上泥盆统2个组、3个化石带,中泥盆统2个组、7个化石带和下泥盆统2个组、3个化石带,列出了各化石带的珊瑚和腕足化石名单。他的研究为四川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和石油天然气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推进了中国泥盆系的研究。在龙门山地区野外调查研究期间,乐森璕发现一个寺庙的台阶上露出了一点鱼化石,当即请石匠将这块阶石换下来,经古脊椎动物专家刘宪亭研究确定为新属新种,命名为乐氏江油鱼。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节甲目鱼化石。这个发现也说明了他观察的精细和知识的渊博。四射珊瑚的总结著作。在1955年,乐森璕与王鸿祯和俞建章一起编写了《中国标准化石》中的腔肠动物部分,对中国已发现的珊瑚化石进行了总结,以满足当时大规模开展地质普查工作的急需。1964年乐森璕与吴望始合著的《珊瑚化石》 (四射珊瑚)一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四射珊瑚研究的著作,系统介绍了四射珊瑚的形态、构造、分类、时代分布规律、古生态和演化趋向,以及采集和研究方法。该书在美国、法国和苏联的四射珊瑚总结著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修正,代表了当时国内外四射珊瑚研究的新水平。乐森璕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一些问题往往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多方验证后才做出结论。60年代,乐森璕到北京西郊小汤山疗养期间,将马特斯著的德文《微体古生物学导论》译成中文,约55万字。他以工作代替了休养。虽已84岁高龄,他还亲自撰写《四射珊瑚类的起源问题》文稿,由科研助手带到第一届全国珊瑚学术会议上宣讲。这篇论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发现的早寒武世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进而探讨古生代早期珊瑚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范文高中版百度云

乐森璕一生以极大的兴趣从事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特别是对中国泥盆纪珊瑚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早期的珊瑚研究:在1927年乐森璕发表的论文《奉天直隶石炭纪管状珊瑚之一新属》,是第一篇中国学者研究珊瑚化石的著作。乐森璕与黄汲清在1932年合著的《扬子江下游栖霞石灰岩之珊瑚化石》则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研究早二叠世床板珊瑚、四射珊瑚和苔藓虫的专著,大大丰富了世界同期珊瑚动物群的资料,为国际地质古生物界所重视。1927年到1933年间,乐森璕发表的《广西北部栖霞层新发现之珊瑚化石》、《浙江西南志留纪凤竹页岩中之网膜珊瑚》等一系列珊瑚研究论文,增加了对于中国南方珊瑚动物群的认识,为划分对比地层和确定地质时代提供了新的依据。留学德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到1936年乐森璕赴德国留学,先在格廷根大学研究德国泥盆纪的石燕等腕足动物化石,后在马堡大学师从著名古生物学者魏德肯学习四射珊瑚。他的博士论文《华南广西省中泥盆世四射珊瑚化石群》,详细描述了大量四射珊瑚化石种属,与莱茵区进行对比,结合腕足动物群的对比研究,建立了广西省中泥盆统艾菲尔阶和吉维特阶的地层划分,确定了泥盆系三个统的生物地层,证明该地区下泥盆统存在海相地层,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乐森璕的研究论文《中国南部海相下泥盆统上部及中泥盆统下部地层问题》,经过几十年生物地层学实践的考验,证明地层结论基本正确,奠定了中国南方泥盆系研究的重要基础。四川龙门山泥盆纪地层的详细分层分带研究:在1953年乐森璕应四川省石油管理局之邀,详细研究四川省西北部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和化石,把泥盆纪地层划分为上泥盆统2个组、3个化石带,中泥盆统2个组、7个化石带和下泥盆统2个组、3个化石带,列出了各化石带的珊瑚和腕足化石名单。他的研究为四川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和石油天然气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推进了中国泥盆系的研究。在龙门山地区野外调查研究期间,乐森璕发现一个寺庙的台阶上露出了一点鱼化石,当即请石匠将这块阶石换下来,经古脊椎动物专家刘宪亭研究确定为新属新种,命名为乐氏江油鱼。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节甲目鱼化石。这个发现也说明了他观察的精细和知识的渊博。四射珊瑚的总结著作。在1955年,乐森璕与王鸿祯和俞建章一起编写了《中国标准化石》中的腔肠动物部分,对中国已发现的珊瑚化石进行了总结,以满足当时大规模开展地质普查工作的急需。1964年乐森璕与吴望始合著的《珊瑚化石》 (四射珊瑚)一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四射珊瑚研究的著作,系统介绍了四射珊瑚的形态、构造、分类、时代分布规律、古生态和演化趋向,以及采集和研究方法。该书在美国、法国和苏联的四射珊瑚总结著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修正,代表了当时国内外四射珊瑚研究的新水平。乐森璕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一些问题往往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多方验证后才做出结论。60年代,乐森璕到北京西郊小汤山疗养期间,将马特斯著的德文《微体古生物学导论》译成中文,约55万字。他以工作代替了休养。虽已84岁高龄,他还亲自撰写《四射珊瑚类的起源问题》文稿,由科研助手带到第一届全国珊瑚学术会议上宣讲。这篇论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发现的早寒武世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进而探讨古生代早期珊瑚类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古生物学是以化石为研究对象的,是研究地质时代中的生物及其发展演化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各地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古生物学的基础工作包括化石的采集和发掘、处理和复原、鉴定和描述,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分析,进而研究各类生物的形态、分类、生活方式、进化规律等,最终应用于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古生物学研究的化石中,有些生物体和化石个体较大,利用常规方法在肉眼下就能直接进行研究,这些化石称为大化石(macrofossil)。但是某些生物类别,如有孔虫、放射虫、介形虫、沟鞭藻和硅藻等,以及某些古生物类别的微小部分或微小器官,如牙形石、轮藻和孢子花粉等,形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辨认,这些化石称为微化石(microfossil)。对于微化石的研究必须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从岩石中将化石处理、分离出来,或磨制成切片,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就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微体古生物学(Micropaleontology),其中包括专门研究古代植物繁殖器官孢子和花粉的孢粉学(Palynology),以及以更加微小的超微化石(nannofossil)为研究对象的超微古生物学(Ultramicropaleontology)。此外,在古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与相关学科交叉和渗透,产生了一系列边缘、交叉学科,如与地层学结合产生的生物地层学(Biostratigraphy)和生态地层学(Ecostratigraphy),与物理化学结合产生的分子古生物学(Molecular paleontology)和古生物化学(Paleobiochemistry),研究古代生物和无机、有机环境关系的古生态学(Paleoecology),专门研究古代生物生活活动遗迹及其生态环境的古遗迹学(Paleoichnology),研究地史时期动、植物地理分布的古生物地理学(Paleobiogeography)等等,以及研究古生物的结构构造,并用以启发各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而形成的古仿生学等,都是近几年以来飞速发展的新学科。应当指出,古生物学首先是随着地质学发展而诞生的,主要为地质学,特别是为地史学服务的,为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确定地层时代,划分和对比地层,研究古地理、古气候以及成矿条件和地壳演变等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它与地质学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看看(地理科学研究)期刊里面的论文参考参考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